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高二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

高二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

高二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
高二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

高二(上)历史第一次月考测试题

第Ⅰ卷

一.选择题:(大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共计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公元前 782 年,幽王继位,宠幸褒姒。“褒姒不好笑……幽王为烽隧大鼓,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这段材料表明了

①幽王荒淫无道②分封制下,各诸侯王对周王承担军事义务③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强大④分封制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各封国必须服从周王室的政令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2.2008年10月28日,孔子家族最后一代“衍圣公”──孔子第77代长孙孔德成在台北慈济医院病逝。“衍圣公”是孔子嫡派后裔的世袭封号,各朝皆置,孔子家族从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第46代起,由嫡长孙世袭“衍圣公”爵位。这种爵位世袭制源于我国的

A、宗法制

B、分封制

C、君主专制 D禅让制3.三省六部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以下有关表述错误的有A.这一制度开始于隋朝

B.是加强皇权、削弱相权的产物

C.它标志着中央集权制度走向衰落

D.这一制度对隋唐以后很多朝代都有影响

4.监察制度的存在,使中央权力不断得到加强。下列官职或机构不具有监察职权的是

A.御史大夫B.通判 C.按察司D.军机处

5.人才的选拔与官吏的任命直接关系到政权的巩固,历史上选官和用官制度的变化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下列选官和用官制度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科举制②察举制③九品中正制

A.①②③B.②①③C.①③②D.②③①

6.西汉初的中央集权体制与秦朝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

A.中央机构

B.皇帝权力

C.地方行政制度

D.独尊儒术7.电影《女驸马》中有这样的一段唱词,“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这指的是哪一级科举考试

A.乡试B.会试C.院试D.殿试

8.嫦娥本名姮娥,西汉时,汉文帝名刘姮,为避帝讳改名为嫦娥。这件事情反映出

A.避讳现象开始出现B.皇帝权力受到了侵犯

C.皇帝地位至高无上D.百姓对汉文帝的尊敬

9.下图是清政府首次发行的邮票“大龙票”,

请推断邮票取名“大龙”的主要原因是

A.龙是皇室的象征,代表皇权至高无上

B.龙有霸气,代表中国的强盛

C.军机处建议,皇帝审

D.龙是中国最古老的图腾

10.全世界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于1988年在巴黎聚会,讨论新世纪世界的前途。他们竟然都得出一致的结论,认为21世纪,人类如果要过和平幸福的生活,都应该回到2540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他们从孔子那里寻找的“智慧”是

A.“尚贤” B。“制天命而用之” C.“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D.“以法为本”11.某欧洲文化旅游团在一所中学图书馆参观时问学生:“The river can carry a boat, yet, it can turn the boat as well.”这句话反映的思想,最早见于中国古代哪一位思想家的著作?A.Kong Qiu B. Zhuang Zhou C. Meng Ke D. Xun Kuang

12.蔡元培在《中国伦理学史》中所以赞扬古代一位思想家“提倡民权,为孔子所未及焉”,是由于他明确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这位思想家是

A.孙子 B.孟子 C.董仲舒 D.朱熹

13.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A.天体运行法则 B.社会发展规律

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D.“天人感应”理论

14.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目的是

A.彻底抛弃法家思想 B.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C.向西域传播儒家思想 D.使儒生成为官僚队伍主体

15.古代有一个佛偈故事:庙前佛幡随风而动,方丈以此考问众徒。甲徒曰:“风催幡动!”乙徒曰:“幡何动?分明是你心动!心动才有幡动!”下面的思想与乙徒相近的是

A.万物皆只有一个理 B.有理而后有气

C.宇宙便是吾心 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16、西方的人文精神萌芽于

A、古希腊文明

B、古罗马文明

C、秦汉文明

D、古印度文明

17、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的人物是

A.但丁 B.薄伽丘 C.彼特拉克 D.莎士比亚

18、彼特拉克说:“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在永恒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以上观点反映了

A.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 B.反对人们对现世生活的追求

C.反对个人私欲的膨胀、泛滥 D.维护教会的神学和世俗权威

19、他曾说:“我像一只猎犬一样追寻真理的足迹。”为了追求真理,他不顾自己的利益、职业、和家庭,他是个哲学的殉道者。他曾自问:“什么是哲学?他自答:“认识你自己!”材料中的“他”是

A.普罗泰格拉 B.苏格拉底 C.伏尔泰D.卢梭

20、导致启蒙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在于

A.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B.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C.欧洲资产阶级力量的进一步壮大 D.封建专制统治的腐朽

21、马克思说,启蒙思想家“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并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申出国家的自然规律”。其中“理性”的含义是

A.独立的思考与自主的精神 C.君主的权利与党派的信仰

B.国家的意志与精神的寄托 D.权威的批判与历史的传统

22.某位古希腊哲学家首次让哲学“成为探究生活和道德、善与恶所必需”的学问,这位哲学家是

A 普罗泰格拉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23.“人民的议员就不是、也不可能是人民的代表,他们只不过是人民的办事员罢了;他们并不能做出任何肯定的决定。凡是不曾为人民所亲自批准的法律,都是无效的;那根本就不是法律。”这段话体现了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A卢梭 B伏尔泰 C孟德斯鸠 D康德24.古希腊人将神塑造成为生动逼真的人的形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古希腊的

A民主思想 B无神论思想 C科学思想 D人文主义思想

25.希腊人认为神和自己是很相似的,区别仅仅是神更有力量、更长寿、更美丽。这一看法直接源于希腊

A长期的海外贸易 B繁荣的商品经济

C丰富的人文精神 D成熟的民主制度

26.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宋明理学家提出“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他们共同强调的是

A人的主观感受的重要性 B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

C知行合一的认识论 D人的客观存在的重要性

27.有人说“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中国什么都不禁,独禁本能。”下列说法最能证明上述观点的是

A“人文主义”“民贵君轻” B“因信称义”“天人感应”

C“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 D“因信称义”“致良知”

28.人文主义在西欧经历了萌发、复兴和发展的历程。下列各项中符合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特征的是

A人的感觉是判断一切的准绳 B挑战以教皇为首的宗教权威

C宣扬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 D提出了资产阶级的政治构想

29.文艺复兴和中国明末清初的启蒙思潮的相同点是

①有追求个性的思想②有反封建思想③有完整的思想体系④有广泛的阶级基础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0.19世纪的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说:“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比美国更多地运用18世纪哲学家在政治问题上的种种最大胆的学说。”托克维尔此处所说的“最大胆地学说”的提出者是

A 孟德斯鸠

B 狄德罗

C 洛克

D 伏尔泰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

二.非选择题(31题12分,32题12分,33题16分,共4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李白:“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材料二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材料三清代一位军机大臣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秦王”指谁?主要反映了“秦王”的哪一功绩?(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宰相的主要职责。(2分)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3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军机大臣的职责(2分)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3分)

32.古往今来,不少思想家对人性作过认真的思考。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孟子:“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1)孟子“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是什么?(2分)

材料二荀子认为:“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仁亡焉;……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仪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由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2)综合材料一、二,比较苟子与孟子观点的异同。(2分) 材料三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借哈姆雷特之口说道:“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3)结合历史背景分析,莎土比亚时代的人们为什么对人性持如此乐观的态度?(3分)

材料四美国政治家汉密尔顿认为:“如果人是天使,那就不需要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任何外来的或内在的限制了。”“人总是要追求其个人私利的。要改变人性,就像要阻挡狂流一样困难。聪明的立法者应该巧妙地通过改变河道而对其加以引导,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将其导向公共利益方面。”

(4)据材料四分析,汉密尔顿主张对政府进行“外来的或内在的限制”的原因是什么?美国1787年宪法对政府进行了怎样的“内在的限制”?综合材料二与材料四,比较汉密尔顿与荀子观点的异同。(5分)

33、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尺度。

——普罗泰格拉

材料二: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中主人公哈姆雷特的一段独白

材料三:马丁·路德提出“因信称义”说。他认为,灵魂得救只须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烦琐仪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

——《路德选集》

材料四: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那么,人民的自由虽可用法律加以保障,但它原是天所赐予的,为任何人所必不可少。如果有人不取这天所赐予的自由,那就是对天犯了大罪,对自己又是莫大的耻辱。

——卢梭《社会契约论》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普罗泰格拉的观点有何积极意义?(2分)

(2)材料二反映了当时欧洲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发生了哪一重大变革运动?(2分)其核心是什么?(2分)材料二反映的内容与材料一有何关系?(2分)

(3)如何理解马丁.路德“因信称义”学说的人文主义色彩?(4分)

(4)材料四是怎样发展人文主义思想的?(2分)

当时欧洲社会思想解放运动的核心是什么?(2分)

一、选择题:(大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共计60分。)

1、B

2、A

3、C

4、D

5、D

6、C

7、D

8、C

9、A 10、C 11、D 12、B 13、C 14、B 15、C 16、

A 17、C 18、A 19、

B 20、B 21、A 22、B 23、A 24、D 25、

C 26、A 27.C 28.C 29.A 30.A

二、非选择题题(31题12分,32题12分,33题16分,共40分).

31.(1)秦始皇,统一中国。(2)辅助皇帝,统率百官,处理政务。汉武帝:中外朝制;唐太宗:三省六部制;宋太祖: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两府三司制)。(3)职责:跪受笔录,上传下达(或秉承皇帝旨意办事) 。(4)君权日益加强,相权日益削弱,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32、(1)人性善。(2分)

(2)异:人性善、人性恶。同:目的都希望实现善。(相近表述可酌情给分)(2分)

(3)受意大利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欧洲人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开拓进取,对自身充满信心。(3分)

(4)人性恶。三权分立。同:人性恶。异:汉密尔顿主张通过法律对人性加以引导;荀子主张通过礼仪教化使人向善。(三权分立也可具体表述。5分)

33、(1)强调了人的价值和决定作用,否定了神或者命运等超自然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2分)

(2)文艺复兴运动;(1分)人文主义;(1分)是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复兴”与发展(继承与发展)。(2分)

(3)否定教皇的权威,打破了教会的精神枷锁,使人们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树立了人文主义宗教观。(2分)

(4)自由是天赋人权,不可侵犯和抛弃,并以法律保障。(2分)理性(2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