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反比例函数与几何综合 (通用版)(含答案)

反比例函数与几何综合 (通用版)(含答案)

反比例函数与几何综合 (通用版)(含答案)
反比例函数与几何综合 (通用版)(含答案)

反比例函数与几何综合(通用版)

试卷简介:反比例函数与几何综合

一、单选题(共8道,每道10分)

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3x+3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以AB为边在第一象

限作正方形ABCD,点D在双曲线(k≠0)上.将正方形沿x轴负方向平移a个单位长度后,点C恰好落在该双曲线上,则a的值是( )

A.1

B.2

C.3

D.4

答案:B

解题思路:如图,作CE⊥y轴于点E,交双曲线于点G.

作DF⊥x轴于点F.

根据题意可得,A(1,0),B(0,3),△CEB≌△BOA≌△AFD.

∴BE=OA=DF=1,CE=OB=AF=3,

∴OF=OE=4,

∴C(3,4),D(4,1),k=1×4=4.

∵平移后点C的纵坐标为4,

∴平移后点C的横坐标为1,

∴a=3-1=2.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反比例函数与几何综合

2.如图,反比例函数(x>0)的图象与矩形OABC的边AB,BC分别交于点E,F,且AE=BE, 则△OEF的面积为( )

A.3

B.

C. D.

答案:C

解题思路:由反比例函数常用模型知道,

若点E是BA中点,则点F是线段BC的中点,

,,

∴.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反比例函数与几何综合

3.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AB在x轴的正半轴上,C(2,1),D(1,1).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边BC交于点E,与边CD交于点F.已知BE:CE=3:1,则DF:FC等于( )

A.4:1

B.3:1

C.2:1

D.1:1

答案:D

解题思路:

方法一:易知点E,则反比例函数为,

∴点,,

∴DF:FC=1:1.

方法二:如图,延长CD交y轴于点G,连接FE,BG.

由反比例函数常见模型,可知FE∥BG,

∴△CFE∽△CGB,

∴,

∵,易求

∴DF:FC=1:1.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反比例函数与几何综合

4.如图,在函数(x<0)和(x>0)的图象上,分别有A,B两点,若AB∥x轴,交y轴于点

C,且OA⊥OB,已知,,则线段AB的长度为( )

A. B.

C. D.

答案:D

解题思路:由,得.

∴两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设B点坐标为(t>0),

∵AB∥x轴,

∴A点坐标为.

由题意,可证得Rt△AOC∽Rt△OBC,

∴OC:BC=AC:OC,即,

∴,

∴,,

∴.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反比例函数与几何综合

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ABC的顶点B的坐标为(8,4).将矩形OABC绕点O逆时针旋转,使点B落在y轴上的点B′处,得到矩形OA′B′C′,OA′与BC相交于点D,则经过点D的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

A. B.

C. D.

答案:B

解题思路:只需求出点D的坐标即可.

如图,连接OB,

∵OC=AB=4,

∴CD=2,

即点D(2,4),

∴.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反比例函数与几何综合

6.如图,菱形OABC的顶点O是坐标原点,顶点A在x轴的正半轴上,顶点B,C均在第一象限,OA=2,

∠AOC=60°.点D在边AB上,将菱形OABC沿直线OD翻折,使点B和点C分别落在这个坐标平面的点B′和C′处,且.若某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则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

A. B.

C. D.

答案:D

解题思路:连接CD,

由折叠性质可知,,

∴点A与点D重合.

如图所示:

根据题意可求得,点B的坐标为,

∴点的坐标为,

∴经过点的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反比例函数与几何综合

7.如图,直线与双曲线(k>0)在第一象限内的交点为R,与x轴的交点为P,与y轴的交点为Q;作RM⊥x轴于点M,若△OPQ与△PRM的面积之比为4:1,则k的值为( )

A. B.

C.2

D.3

答案:B

解题思路:由题意可知点,点

易知△OPQ与△MPR相似,且相似比为2:1,

∴,

∴点,则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反比例函数与几何综合

8.函数y=x的图象与函数的图象在第一象限内交于点B,点C是函数在第一象限图象上的一个动点,当△OBC的面积为3时,点C的坐标是( )

A. B.

C. D.

答案:D

解题思路:在x轴上找到点D使得△OBD的面积为3,

过点D作OB的平行线,

根据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及同底等高转化面积可知,

平行线与反比例函数图象的交点即为要求的点C.

如图,CD∥OB,

由,点B的纵坐标为2,得OD=3,

∴D(3,0).

由CD∥OB可设直线CD的函数解析式为y=x+b,

把D点坐标代入可得b=-3,

∴直线CD的函数解析式为y=x-3.

联立直线CD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可求得C(4,1).

同理可求得,直线的函数解析式为y=x+3,

联立直线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可求得.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反比例函数与几何综合

二、填空题(共2道,每道10分)

9.如图,矩形ABCD在第一象限,AB在x轴正半轴上,AB=3,BC=1,直线经过点C,交x轴于点E,双曲线经过点D,则k=____.

答案:1

解题思路:∵点C的纵坐标为1,则点,

∴OB=4,

∵AB=3,BC=1,

∴D(1,1),

∴.

试题难度:知识点: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

10.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BC=2AB.A,B两点的坐标分别是(-1,0),

(0,2),C,D两点在反比例函数(k<0)的图象上,则k=____.

答案:-12

解题思路:题目当中关键点是点C和点D,我们需要建立等式来求解,

题干中给出建等式的信息有三点:

①点C,D都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

②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可以利用对边相等等条件建立等式;

③BC=2AB,可以用来建等式.

设点C的坐标是,过点C作x轴的垂线,过点D作y轴的垂线,两垂线交于点E,如图所示:

易证得△CED≌△BOA,则DE=1,CE=2,

∴点D的坐标是.

∵点D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

∴(此时利用①②两个条件);

由于DA=BC=2AB=,点D,点A(-1,0),

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可以得到,

整理我们可以得到,

将其代入可以得到,

∵,

∴,

∴.

试题难度:一颗星知识点:反比例函数与几何综合

二次函数与几何综合压轴题题型归纳88728

学生: 科目: 数 学 教师: 刘美玲 一、二次函数和特殊多边形形状 二、二次函数和特殊多边形面积 三、函数动点引起的最值问题 四、常考点汇总 1、两点间的距离公式:()()22B A B A x x y y AB -+-= 2、中点坐标:线段AB 的中点C 的坐标为:?? ? ??++22B A B A y y x x , 直线11b x k y +=(01≠k )与22b x k y +=(02≠k )的位置关系: (1)两直线平行?21k k =且21b b ≠ (2)两直线相交?21k k ≠ (3)两直线重合?21k k =且21b b = (4)两直线垂直?121-=k k 3、一元二次方程有整数根问题,解题步骤如下: ① 用?和参数的其他要求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 ② 解方程,求出方程的根;(两种形式:分式、二次根式) ③ 分析求解:若是分式,分母是分子的因数;若是二次根式,被开方式是完全平方式。 例: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122 2 =-m x m x ++有两个整数根,5<m 且m 为整数,求m 的值。 4、二次函数与x 轴的交点为整数点问题。(方法同上) 例:若抛物线()3132 +++=x m mx y 与x 轴交于两个不同的整数点,且m 为正整数,试确定此 抛物线的解析式。 5、方程总有固定根问题,可以通过解方程的方法求出该固定根。举例如下:

已知关于x 的方程2 3(1)230mx m x m --+-=(m 为实数),求证:无论m 为何值,方程总有一个固定的根。 解:当0=m 时,1=x ; 当0≠m 时,()032 ≥-=?m ,()m m x 213?±-= ,m x 3 21-=、12=x ; 综上所述:无论m 为何值,方程总有一个固定的根是1。 6、函数过固定点问题,举例如下: 已知抛物线22 -+-=m mx x y (m 是常数),求证:不论m 为何值,该抛物线总经过一个固定的点,并求出固定点的坐标。 解:把原解析式变形为关于m 的方程()x m x y -=+-122 ; ∴ ???=-=+-0 1 02 2x x y ,解得:???=-=1 1 x y ; ∴ 抛物线总经过一个固定的点(1,-1)。 (题目要求等价于:关于m 的方程()x m x y -=+-122 不论m 为何值,方程恒成立) 小结.. :关于x 的方程b ax =有无数解? ?? ?==0 b a 7、路径最值问题(待定的点所在的直线就是对称轴) (1)如图,直线1l 、2l ,点A 在2l 上,分别在1l 、2l 上确定两点M 、N ,使得MN AM +之和最小。 (2)如图,直线1l 、2l 相交,两个固定点A 、B ,分别在1l 、2l 上确定两点M 、N ,使得 AN MN BM ++之和最小。 (3)如图,B A 、是直线l 同旁的两个定点,线段a ,在直线l 上确定两点E 、F (E 在F 的左侧 ),使得四边形AEFB 的周长最小。 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求面积的方法:直接用公式、割补法 三角形的面积求解常用方法:如右图,S △PAB =1/2 ·PM ·△x=1/2 ·AN ·△y 9、函数的交点问题:二次函数(c bx ax y ++=2 )与一次函数(h kx y +=) (1)解方程组???h kx y c bx ax y +=++= 2可求出两个图象交点的坐标。 (2)解方程组???h kx y c bx ax y +=++= 2,即()02 =-+-+h c x k b ax ,通过?可判断两个图象的交点 的个数 有两个交点 ? 0>?

浅说函数与几何综合题的解题策略及复习

浅说函数与几何综合题的解题策略及复习 函数与几何是初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是中考命题重点考查的内容之一;函数中的几何问题,能使代数知识图形化,而几何中的函数问题,能使图形性质代数化;由于函数与几何结合的综合题的形式灵活、立意新颖,能更好地考查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数学思想方法,因而成为近几年各地中考的一类热门试题;这一特点在孝感市近三年的中考数学试卷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如2001年的中考压轴题是以直角三角形为背景,揉合一次函数、相似形、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等知识构成;2002年的中考压轴题是以矩形为背景,揉合轴对称、二次函数、几何证明等知识构成;2003年的压轴题是以二次函数为背景,揉合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构成;因此,将函数知识与几何知识有机结合编制出综合题作为压轴题是我市中考命题的一大特点,也是今后中考命题的一大趋势; 函数知识与几何知识有机结合的综合题,根据构成命题的主要要素可分为以下两类:一类是几何元素间的函数关系问题(这类问题不妨称简称为“几函”问题),这类问题的特点是:根据已知几何图形间的位置和数量关系(如平行、全等、相似,特别是成比例)建立自变量与函数所表示的几何元素间的等量关系,求出函数关系式,运用函数的性质解决几何图形中的问题;另一类是函数图像中的几何图形的问题(如三角形、四边形,特别是圆)(这类问题不妨简称为“函几”问题),这类问题的特点是:根据已知函数图像中的几何图形的位置特征,运用数形结合方法解决有关函数、几何问题;本文特从2003年各地的中考试题中略选几例,谈一谈解决这类问题的策略和复习方法,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一、函数与几何综合题例析 (一)“几函”问题: 1、线段与线段之间的函数关系: 由于这类试题的主要要素是几何图形,因此,在解决此类问题时首先要观察几何图形的特征,然后依据相关图形的性质(如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特殊四边形的性质、平行线分

反比例函数与几何证明

3.(2012?岳阳)如图,一次函数y1=x+1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2= 2 x 的图象交于A、B两点,过点作AC⊥x轴于点C,过点B作BD⊥x轴于点D,连接AO、B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点A和点B关于原点对称 B.当x<1时,y1>y2 C.S△AOC=S△BOD D.当x>0时,y1、y2都随x的增大而增大 .(2011?湖州)如图,已知A、B是反比例函数y= k x (k>0,x>0)图象上的两点,BC∥x轴,交y轴于点C.动点P从坐标原点O出发,沿O→A→B→C (图中“→”所示路线)匀速运动,终点为C.过P作PM⊥x轴,PN⊥y轴,垂足分别为M、N.设四边形OMPN的面积为S,P点运动时间为t,则S关于t的函数图象大致为() A.B.C.D. .(2011?河北)根据图1所示的程序,得到了y与x的函数图象,如图2.若点M是y轴正半轴上任意一点,过点M作PQ∥x轴交图象于点P,Q,连接OP,OQ.则以下结论: ①x<0时,y= 2 x

②△OPQ的面积为定值. ③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④MQ=2PM. ⑤∠POQ可以等于90°.其中正确结论是() A.①②④B.②④⑤C.③④⑤D.②③⑤ (2011?南京)【问题情境】 已知矩形的面积为a(a为常数,a>0),当该矩形的长为多少时,它的周长最小?最小值是多少?【数学模型】 设该矩形的长为x,周长为y,则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y=2(x+ a x )(x>0). 【探索研究】 (1)我们可以借鉴以前研究函数的经验,先探索函数y=x+ 1 x (x>0)的图象和性质. ①填写下表,画出函数的图象;

二次函数与几何综合(习题及答案)

二次函数与几何综合(习题) ?例题示范 例1:如图,抛物线y=ax2+2ax-3a 与x 轴交于A,B 两点(点 A 在点 B 的左侧),与y 轴交于点C,且OA=OC,连接AC.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若点P 是直线AC 下方抛物线上一动点,求△ACP 面积的最大值. (3)若点E 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F,使以A,B,E,F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点F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第一问:研究背景图形 【思路分析】 读题标注,注意到题中给出的表达式中各项系数都只含有字母a,可以求解A(-3,0),B(1,0),对称轴为直线x=-1;结合题中给出的OA=OC,可得C(0,-3),代入表达式,即可求得抛物线解析式. 再结合所求线段长来观察几何图形,发现△AO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过程示范】 解:(1)由y=ax2+2ax-3a=a(x+3)(x-1) 可知A(-3,0),B(1,0), ∵OA=OC, ∴C(0,-3), 将C(0,-3)代入y=ax2+2ax-3a, 解得,a=1, ∴y=x2+2x-3. 1

△ 第二问:铅垂法求面积 【思路分析】 (1) 整合信息,分析特征: 由所求的目标入手分析,目标为 S △ACP 的最大值,分析 A ,C 为定点,P 为动点且 P 在直线 AC 下方的抛物线上运动,即 -3<x P <0; (2) 设计方案: 注意到三条线段都是斜放置的线段,需要借助横平竖直的线段来表达,所以考虑利用铅垂法来表达 S △ACP . 【过程示范】 如图,过点 P 作 PQ ∥y 轴,交 AC 于点 Q , 易得 l AC :y =-x -3 设点 P 的横坐标为 t ,则 P (t ,t 2+2t -3), ∵PQ ∥y 轴, ∴Q (t ,-t -3), ∴PQ =y Q -y P =-t -3-(t 2+2t -3)=-t 2-3t (-3<t <0), ∴ S = 1 PQ ? (x - x ) = - 3 t 2 - 9 t (-3<t <0) △ ACP 2 C A 2 2 ∵ - 3 < 0 , 2 ∴抛物线开口向下,且对称轴为直线t = - 3 , 2 ∴当t = - 3 时,S ACP 最大,为 27 . 2 8 第三问:平行四边形的存在性 【思路分析】 分析不变特征: 以 A ,B ,E ,F 为顶点的四边形中,A ,B 为定点,E ,F 为动点,定点 A ,B 连接成为定线段 AB . 分析形成因素: 要使这个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首先考虑 AB 在平行四边形中的作用,四个顶点用逗号隔开,位置不确定,则 AB 既可以作边,也可以作对角线. 画图求解: 先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来确定 EF 和 AB 之间应满足的条 2

第10讲反比例函数与几何综合教案

反比例函数与几何综合(讲义) 一、知识点睛 反比例函数与几何综合的处理思路 1. 从关键点入手.通过关键点坐标和横平竖直线段长的互相转化,可将函数特 征与几何特征综合在一起进行研究. 2. 对函数特征和几何特征进行转化、组合,列方程求解.若借助反比例函数模 型,能快速将函数特征转化为几何特征. 与反比例函数相关的几个模型,在解题时可以考虑调用. ① 结论:2||ABO ABCO S S k ==△矩形 结论:OCD ABCD S S =△梯形 ② 结论:AB =CD ③

结论:BD∥CE 二、精讲精练 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在x轴负半轴上,点B在y轴正半轴 上, 1 4 OA OB =,函数 9 y x =-的图象与线段AB交于点M.若AM=BM,则直线 AB的解析式为_________. 2. 的直线l交x轴于点F,交y轴于点G(0,-2),则点F的坐标是_________.

3. 正方形A 1B 1P 1P 2的顶点P 1,P 2在反比例函数x y 2 = (0x >)的图象上,顶点A 1,B 1分别在x 轴、y 轴的正半轴上,再在其右侧作正方形P 2P 3A 2B 2,顶点P 3在反比例函数x y 2 = (0x >)的图象上,顶点A 2在x 轴的正半轴上,则点P 3的坐标为_________.

4.如图,已知动点A在函数 4 y x =(0 x>)的图象上,AB x ⊥轴于点B, AC⊥y轴于点C,延长CA至点D,使AD=AB,延长BA至点E,使AE=AC.直线DE分别交x轴、y轴于点P,Q.当QE:DP=4:9时,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___.

一次函数与几何综合(一)(讲义及答案).

一次函数与几何综合(一)(讲义) ? 课前预习 1. 若一次函数经过点 A (2,-1)和点 B (4,3),则该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 . 2. 若直线 l 平行于直线 y =-2x -1,且过点(1,4),则直线 l 的表 达式为 . 3. 如图,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 A ,且与正比例函数 y =-x 的图象交于点 B ,则该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 . 第 3 题图 第 4 题图 4. 如图,点 A 在直线 l 1:y =3x 上,且点 A 在第一象限,过点 A 作 y 轴的平行线交直线 l 2:y =x 于点 B . (1) 设点 A 的横坐标为 t ,则点 A 的坐标为 ,点 B 的坐标为 ,线段 AB 的长为 ;(用含 t 的式子表示) (2) 若 AB =4,则点 A 的坐标是 . ? 知识点睛 1. 一次函数与几何综合的处理思路: 从已知的表达式、坐标或几何图形入手,分析特征,通过坐标与横平竖直线段长、函数表达式相互转化解决问题. 2. 函数与几何综合问题中常见转化方式: (1) 借助表达式设出点坐标,将点坐标转化为横平竖直线段 长,结合几何特征利用线段长列方程; (2) 研究几何特征,考虑线段间关系,通过设线段长进而表 达点坐标,将点坐标代入函数表达式列方程. 表达线段长: 横平线段长,横坐标相减,右减左; 竖直线段长,纵坐标相减,上减下.

1

? 精讲精练 1. 如图,直线 y = - 3 x + 3 与 x 轴、y 轴交于 A ,B 两点,点 C 4 是 y 轴负半轴上一点,若 BA =BC ,则直线 AC 的表达式为 . 第 1 题图 第 2 题图 2.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 y =kx +b 的图象经过点A (-2,6),且与 x 轴相交于点 B ,与正比例函数 y =3x 的图象交于点 C ,点 C 的横坐标为 1,则△OBC 的面积为 . 3. 如图,直线l :y = 3 x + 6 与 y 轴相交于点 N ,直线l :y = kx -3 1 4 2 与直线l 1 相交于点 P ,与 y 轴相交于点 M ,若△PMN 的面积为 18,则直线l 2的表达式为 . 4. 如图,一次函数 y = 1 x + 2 的图象与 y 轴交于点 A ,与正比例 3 函数 y =kx 的图象交于第二象限内的点 B ,若 AB =OB ,则 k 的值为 .

二次函数与几何综合(有答案)中考数学压轴题必做(经典)

二次函数与几何综合
题目背景
07 年课改后,最后一题普遍为抛物线和几何结合(主要是与三角形结合)的 代数几何综合题,计算量较大。几何题可能想很久都不能动笔,而代数题则可以 想到哪里写到哪里,这就让很多考生能够拿到一些步骤分。因此,课改之后,武 汉市数学中考最后一题相对来说要比以前简单不少,而这也符合教育部要求给学 生减轻负担的主旨,因此也会继续下去。要做好这最后一题,主要是要在有限的 时间里面找到的简便的计算方法。要做到这一点,一是要加强本身的观察力,二 是需要在平时要多积累一些好的算法,并能够熟练运用,最后就是培养计算的耐 心,做到计算又快又准。
题型分析
题目分析及对考生要求 (1)第一问通常为求点坐标、解析式:本小问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待定系 数法求函数解析式,属于送分题。 (2)第二问为代数几何综合题,题型不固定。解题偏代数,要求学生能够熟练 掌握函数的平移,左加右减,上加下减。要求学生有较好的计算能力,能够把题 目中所给的几何信息进行转化,得到相应的点坐标,再进行相应的代数计算。 (3)第三问为几何代数综合,题型不固定。解题偏几何,要求学生能够对题目 所给条件进行转化,合理设参数,将点坐标转化为相应的线段长,再根据题目条 件合理构造相似、全等,或者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将这些线段与题目构建起联系, 再进行相应计算求解,此处要求学生能够熟练运用韦达定理,本小问综合性较强。
在我们解题时,往往有一些几何条件,我们直接在坐标系中话不是很好用, 这时我们需要对它进行相应的条件转化,变成方便我们使用的条件,以下为两种 常见的条件转化思想。 1、遇到面积条件:a.不规则图形先进行分割,变成规则的图形面积;b.在第一 步变化后仍不是很好使用时,根据同底等高,或者等底同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这 一性质,将面积进行转化;c.当面积转化为一边与坐标轴平行时,以这条边为底, 根据面积公式转化为线段条件。 2、遇到角度条件:找到所有与这些角相等的角,以这些角为基础构造相似、全 等或者利用锐角三角函数,转化为线段条件。
二次函数与三角形综合
【例1】. (2012 武汉中考)如图 1,点 A 为抛物线 C1:y= x2﹣2 的顶点,点 B 的坐标为(1,
0)直线 AB 交抛物线 C1 于另一点 C

反比例函数与几何综合(讲义及答案)

反比例函数与几何综合(讲义) ?课前预习 前期学习一次函数与几何综合问题时,解决思路是将坐标、几何图形和一次函数综合起来分析、转化.如:坐标与线段长互转,由坐标求解表达式,根据函数表达式计算坐标等,请尝试解决下列问题,并体会整个解决问题的过程: 如图,已知直线l1:y =2 x + 8 与直线l2:y=-2x+16 相交于点 3 3 C,直线l1,l2 分别交x 轴于A,B 两点,矩形DEFG 的顶点D,E 分别在l1,l2 上,顶点F,G 都在x 轴上,且点G 与点B 重合,那么S 矩形DEFG:S△ABC = . 解决一次函数与几何综合问题的核心在于:找坐标,转线段长,借助几何或函数特征建等式求解.

1

?知识点睛 反比例函数与几何综合的处理思路: 1 .从关键点入手.“关键点”是信息汇聚点,通常是和的.通过和 的互相转化可将与综合在一起进行研究. 2.梳理题干中的函数和几何信息,依次转化. 3.借助或列方程求解. 与反比例函数相关的几个结论,在解题时可以考虑调用. 结论:S 矩形ABCO = 2S △ABO =| k | 结论:S △OCD =S 梯形ABCD 结论:AB=CD 结论:BD∥CE 函数几何特征常见转化作法: 1.函数→坐标→几何 ①借助表达式设出点坐标; ②将点坐标转化为横平竖直线段长; ③结合几何特征利用线段长列方程. 2.几何→坐标→函数 ①研究几何特征,考虑线段间关系; ②通过设线段长进而表达点坐标; ③将点坐标代入函数表达式列方程.若(x1,y1),(x2,y2)是同一反比例函 数上的点,则: ①当x1,y1,x2,y2 都用同一字母表达出来时,往往利用x1y1=x2y2=k 列方程求解. ②当两点的横坐标有比例关系时,对应的纵坐标也有比例关系.这样的比例关系常通过横平竖直的线段放在相似三角形中使用. 如: x 1 = y 2 x 2 y 1

二次函数和几何综合压轴题题型归纳

学生: 科目: 数 学 教师: 刘美玲 一、二次函数和特殊多边形形状 二、二次函数和特殊多边形面积 三、函数动点引起的最值问题 四、常考点汇总 1、两点间的距离公式:()()22B A B A x x y y AB -+-= 2、中点坐标:线段AB 的中点C 的坐标为:??? ??++22 B A B A y y x x , 直线11b x k y +=(01≠k )与22b x k y +=(02≠k )的位置关系: (1)两直线平行?21k k =且21b b ≠ (2)两直线相交?21k k ≠ (3)两直线重合?21k k =且21b b = (4)两直线垂直?121-=k k 3、一元二次方程有整数根问题,解题步骤如下: ① 用?和参数的其他要求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 ② 解方程,求出方程的根;(两种形式:分式、二次根式) ③ 分析求解:若是分式,分母是分子的因数;若是二次根式,被开方式是完全平方式。 例: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122 2 =-m x m x ++有两个整数根,5<m 且m 为整数,求m 的值。 4、二次函数与x 轴的交点为整数点问题。(方法同上) 例:若抛物线()3132 +++=x m mx y 与x 轴交于两个不同的整数点,且m 为正整数,试确定 此抛物线的解析式。 课 题 函数的综合压轴题型归类 教学目标 1、 要学会利用特殊图形的性质去分析二次函数与特殊图形的关系 2、 掌握特殊图形面积的各种求法 重点、难点 1、 利用图形的性质找点 2、 分解图形求面积 教学内容

5、方程总有固定根问题,可以通过解方程的方法求出该固定根。举例如下: 已知关于x 的方程2 3(1)230mx m x m --+-=(m 为实数),求证:无论m 为何值,方程总有一个固定的根。 解:当0=m 时,1=x ; 当0≠m 时,()032 ≥-=?m ,()m m x 213?±-= ,m x 3 21-=、12=x ; 综上所述:无论m 为何值,方程总有一个固定的根是1。 6、函数过固定点问题,举例如下: 已知抛物线22 -+-=m mx x y (m 是常数),求证:不论m 为何值,该抛物线总经过一个固定的点,并求出固定点的坐标。 解:把原解析式变形为关于m 的方程()x m x y -=+-122 ; ∴ ???=-=+-0 1 02 2x x y ,解得:???=-=1 1 x y ; ∴ 抛物线总经过一个固定的点(1,-1)。 (题目要求等价于:关于m 的方程()x m x y -=+-122 不论m 为何值,方程恒成立) 小结.. :关于x 的方程b ax =有无数解????==0 b a 7、路径最值问题(待定的点所在的直线就是对称轴) (1)如图,直线1l 、2l ,点A 在2l 上,分别在1l 、2l 上确定两点M 、N ,使得MN AM +之和最小。 (2)如图,直线1l 、2l 相交,两个固定点A 、B ,分别在1l 、2l 上确定两点M 、N ,使得 AN MN BM ++之和最小。

一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综合题

一次函数与几何图形 1、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的坐标为(4,0),点P 在直线y=-x-m 上,且AP=OP=4,则m 的值是多少? 2、如图,已知点A 的坐标为(1,0),点B 在直线y=-x 上运动,当线段AB 最短时,试求点B 的坐标。 3、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ABC 的顶点B 的坐标为(15,6),直线y=1/3x+b 恰好将矩形OABC 分为面积相等的两部分,试求b 的值。 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 2x —6与x 轴、y 轴分别相交于点A 、B ,点C 在x 轴上,若△ABC 是等腰三角形,试求点C 的坐标。 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 (1,4)、B (3,1),P 是坐标轴上一点,(1)当P 的坐标为多少时,AP+BP 取最小值,最小值为多少? 当P 的坐标为多少时,AP-BP 取最大值,最大

值为多少? 6、如图,已知一次函数图像交正比例函数图像于第二象限的A点,交x轴于点B(-6,0),△AOB的面积为15,且AB=AO,求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7、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2,20),它与两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等于1,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8、正方形ABCD的边长是4,将此正方形置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使AB在x轴负半轴上,A 点的坐标是(-1,0), (1)经过点C的直线y=-4x-16与x轴交于点E,求四边形AECD的面积; (2)若直线L经过点E且将正方形ABCD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求直线L的解析式。

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kx+b(b 小于0)的图像分别与x 轴、y 轴和直线x=4交于A 、B 、C ,直线x=4与x 轴交于点D ,四边形OBCD 的面积为10,若A 的横坐标为-1/2,求此一次函数的关系式 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个一次函数的图像过点B(-3,4),与y 轴交于点A ,且OA=OB :求这个一次函数解析式 11、如图,A 、B 分别是x 轴上位于原点左右两侧的点,点P (2,m )在第一象限,直线PA 交y 轴于点C (0,2),直线PB 交y 轴于点D ,S AOP =6. 求:(1)△COP 的面积 (2)求点A 的坐标及m 的值; (3)若S BOP =S DOP ,求直线BD 的解析式 12、一次函数y=- 3 3x+1的图像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A 、B ,以AB 为边在第一象限内做等边△ABC

一次函数与几何综合练习

1.如图,∠MON=90°,OB=2,点A 是直线OM 上的一个动点,连结AB ,作∠MAB 与∠ABN 的角平分线AF 与BF ,两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交于点F ,求点A 在运动过程中线段BF 的最小值为( ) A .2 B . C .4 D . 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 的坐标为(0,2),直线y=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A ,B , 点M 是直线AB 上的一个动点,则PM 长的最小值为( ) A .3 B .4 C .5 D .6 3.(本题10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A=OB=OC=6,过点A 的直线AD 交BC 于点D ,交y 轴与点 G ,△ABD 的面积为△ABC 面积的3 1. (1)求点D 的坐标; (2)过点C 作CE ⊥AD ,交AB 交于F ,垂足为E . ①求证:OF=OG ; ②求点F 的坐标. (3)在(2)的条件下,在第一象限内是否存在点P ,使△CFP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直接写出点P 坐标; 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4.如图,一个正比例函数y 1=k 1x 的图象与一个一次函数y 2=k 2x+b 的图象相交于点A (3,4),且一次函数y 2的图像与y 轴相交于点B (0,—5),与x 轴交于点C . (1)判断△AOB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请写出当y 1>y 2时x 的取值范围; (3)若将直线AB 绕点A 旋转,使△AOC 的面积为8,求旋转后直线AB 的函数解析式; (4)在x 轴上求一点P 使△POA 为等腰三角形,请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 的坐标.

5. (本题满分14分)已知: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ABC 的顶点A(6,0)、B(6,4),D 是BC 的中点.动点P 从O 点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着OA 、AB 、BD 运动.设P 点运动的时间为t 秒(0

专题 反比例函数与几何图形

专题 反比例函数与几何图形综合题 反比例函数与三角形 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第二、四象限内的A ,B 两点,与x 轴交于点C ,与y 轴交于点D ,点B 的坐标 是(m ,-4),连接AO ,AO =5,sin ∠AOC =3 5. (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连接OB ,求△AOB 的面积. 分析:(1)过点A 作AE ⊥x 轴于点E ,通过解直角三角形求出线段AE ,OE 的长度,得出点A 的坐标,即可求出反比例函数解析式;(2)先求出点B 的坐标,再求直线AB 的解析式,从而可求出点C 的坐标,再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出结论. 解:(1)过点A 作AE ⊥x 轴于点E ,设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 =k x .∵AE ⊥x 轴,∴∠AEO =90°.在Rt △AEO 中,AO =5,sin ∠AOC =3 5,∴AE =AO·sin ∠AOC =3,OE =AO 2-AE 2=4,∴点A 的坐标为(-4,3),可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 为y =-12 x (2)易求B(3,-4),可求直线AB 的解析式为y =-x -1.令一次函数y =-x -1中y =0,则0=-x -1,解得x =-1,∴C(-1,0),∴S △AOB =1 2OC·(y A -y B )=12×1×[3-(-4)]=72

反比例函数与四边形 2. (2016·恩施)如图,直角三角板ABC 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角边AB 垂直于x 轴,垂足为点Q ,已知∠ACB =60°,点A ,C ,P 均在反比例函数y =43 x 的图象上,分别作PF ⊥x 轴于点F ,AD ⊥y 轴于点D ,延长DA ,FP 交于点E ,且点P 为EF 的中点. (1)求点B 的坐标; (2)求四边形AOPE 的面积. 分析:(1)设点A(a ,b),则tan 60°=b a =3,b =43 a ,联立可求点A 的坐标,从而得出点C ,B 的坐标; (2)先求出AQ ,PF 的长,从而可求点P 的坐标和S △OPF ,再求出S 矩形DEFO ,根据S 四边形AOPE =S 矩形DEFO -S △AOD -S △OPF ,代入计算即可. 解:(1)∵∠ACB =60°,∴∠AOQ =60°,∴tan 60°=AQ OQ =3,设点A(a , b),则? ??b a =3, b =43a , 解得?????a =2,b =23或?????a =-2, b =-23(不合题意,舍去),∴点A 的坐标是 (2,23),∴点C 的坐标是(-2,-23),∴点B 的坐标是(2,-23) (2)∵点A 的坐标是(2,23),∴AQ =23,∴EF =AQ =23,∵点P 为EF 的中点,∴PF =3,设点P 的坐标是(m ,n),则n =3,∵点P 在反比例函数y =43x 的图象上,∴3=43m ,S △OPF =1 2|43|=23,∴m =4,∴OF =4,∴S 矩形 DEFO =OF·OD =4×23=83,∵点A 在反比例函数y = 43 x 的图象上,∴S △AOD =1 2|43|=23,∴S 四边形AOPE =S 矩形DEFO -S △AOD -S △OPF =83-23-23=4 3

一次函数的与几何图形综合的题目(含答案)

一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综合专题讲座 思想方法小结 : (1)函数方法. 函数方法就是用运动、变化的观点来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抽象、升华为函数的模型,进而解决有关问题的方法.函数的实质是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灵活运用函数方法可以解决许多数学问题. (2)数形结合法. 数形结合法是指将数与形结合,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一种思想方法,数形结合法在解决与函数有关的问题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知识规律小结 : (1)常数k ,b 对直线y =kx +b (k ≠0)位置的影响. ①当b >0时,直线与y 轴的正半轴相交; 当b =0时,直线经过原点; 当b ﹤0时,直线与y 轴的负半轴相交. ②当k ,b 异号时,即-k b >0时,直线与x 轴正半轴相交; 当b =0时,即- k b =0时,直线经过原点; 当k ,b 同号时,即-k b ﹤0时,直线与x 轴负半轴相交. ③当k >O ,b >O 时,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 当k >0,b =0时,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 当b >O ,b <O 时,图象经过第一、三、四象限; 当k ﹤O ,b >0时,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 当k ﹤O ,b =0时,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

当b <O ,b <O 时,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 (2)直线y =kx +b (k ≠0)与直线y =kx (k ≠0)的位置关系. 直线y =kx +b (k ≠0)平行于直线y =kx (k ≠0) 当b >0时,把直线y =kx 向上平移b 个单位,可得直线y =kx +b ; 当b ﹤O 时,把直线y =kx 向下平移|b |个单位,可得直线y =kx +b . (3)直线b 1=k 1x +b 1与直线y 2=k 2x +b 2(k 1≠0 ,k 2≠0)的位置关系. ①k 1≠k 2?y 1与y 2相交; ②?? ?=≠2 12 1b b k k ?y 1与y 2相交于y 轴上同一点(0,b 1)或(0,b 2) ; ③???≠=21 21,b b k k ?y 1与y 2平行; ④?? ?==2 121, b b k k ?y 1与y 2重合. 例题精讲: 1、直线y =-2x +2与x 轴、y 轴交于A 、B 两点,C 在y 轴的负半轴上,且OC =OB (1) 求AC (2) 在OA 的延长线上任取一点P ,作PQ ⊥BP ,交直线AC 于Q ,试探究BP 与PQ 的数量关系, 并证明你的结论。 (3) 在(2)的前提下,作PM ⊥AC 于M ,BP 交AC 于N ,下面两个结论:①(MQ +AC )/PM x y

浅说函数与几何综合题的解题策略及复习

浅说函数与几何综合题的解题策略及复习 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浅说函数与几何综合题的解题策略及复习 函数与几何是初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是中考命题重点考查的内容之一;函数中的几何问题,能使代数知识图形化,而几何中的函数问题,能使图形性质代数化;由于函数与几何结合的综合题的形式灵活、立意新颖,能更好地考查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数学思想方法,因而成为近几年各地中考的一类热门试题;这一特点在孝感市近三年的中考数学试卷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如2001年的中考压轴题是以直角三角形为背景,揉合一次函数、相似形、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等知识构成;2002年的中考压轴题是以矩形为背景,揉合轴对称、二次函数、几何证明等知识构成;2003年的压轴题是以二次函数为背景,揉合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构成;因此,将函数知识与几何知识有机结合编制出综合题作为压轴题是我市中考命题的一大特点,也是今后中考命题的一大趋势; 函数知识与几何知识有机结合的综合题,根据构成命题的主要要素可分为以下两类:一类是几何元素间的函数关系问题(这类问题不妨称简称为“几函”问题),这类问题的特点是:根据已知几何图形间的位置和数量关系(如平行、全等、相似,特别是成比例)建立自变量与函数所表示的几何元素间的等量关系,求出函数关系式,运用函数的性质解决几何图形中的问题;另一类是函数图像中的几何图形的问题(如三角形、四边形,特别是圆)(这类问题不妨简称为“函几”问题),这类问题的特点是:根据已知函数图像中的几何图形的位置特征,运用数形结合方法解决有关函数、几何问题;本文特从2003年各地的中考试题中略选几例,谈一谈解决这类问题的策略和复习方法,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一、函数与几何综合题例析 (一)“几函”问题: 1、线段与线段之间的函数关系: 由于这类试题的主要要素是几何图形,因此,在解决此类问题时首先要观察几何图形的特征,然后依据相关图形的性质(如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特殊四边形的性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及其推论、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圆的基本性质、圆中的比例线段等等)找出几何元素之间的联系,最后将它们的联系用数学式子表示出来,并整理成函数关系式,在此函数关系式的基础上再来解决其它的问题;解决此类问题时,要特别注意自变量的 取值范围。 例1 如图,AB是半圆的直径,O为圆心 AB=6,延长BA到F,使FA=AB,若P为线段 AF上的一个动点(不与A重合),过P点作半 圆的切线,切点为C,过B点作BE⊥PC交PC 的延长线于E,设AC=x,AC+BE=y,求y与x 的函数关系式及x的取值范围。(2003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题)O

反比例函数与几何图形的综合

代几结合专题:反比例函数与几何图形的综合(选做) ——代几结合,掌握中考风向标 ◆类型一 与三角形的综合 1.(2016·云南中考)位于第一象限的点E 在反比例函数y =k x 的图象上,点F 在x 轴的 正半轴上,O 是坐标原点.若EO =EF ,△EOF 的面积等于2,则k 的值为( ) A .4 B .2 C .1 D .-2 2.(2016·菏泽中考)如图,△OAC 和△BAD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O =∠ADB =90°,反比例函数y =6 x 在第一象限的图象经过点B ,则△OAC 与△BAD 的面积之差S △OAC -S △BAD 为( ) A .36 B .12 C .6 D .3 3.如图,点A 在双曲线y =5x 上,点B 在双曲线y =8 x 上,且AB ∥x 轴,则△OAB 的 面积等于________. 第3题图 第4题图 4.(2016·包头中考)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在第二象限内,点B 在x 轴上,∠AOB =30°,AB =BO ,反比例函数y =k x (x <0)的图象经过点A ,若S △AOB =3,则k 的值为________. 5.(2016·宁波中考)如图,点A 为函数y =9 x (x >0)图象上一点,连接OA ,交函数y =1 x (x >0)的图象于点B ,点C 是x 轴上一点,且AO =AC ,则△ABC 的面积为________.

第5题图 第6题图 6.★如图,若双曲线y =k x (k >0)与边长为3的等边△AOB (O 为坐标原点)的边OA 、 AB 分别交于C 、D 两点,且OC =2BD ,则k 的值为________. 7.(2016·宁夏中考)如图,Rt △ABO 的顶点O 在坐标原点,点B 在x 轴上,∠ABO =90°,∠AOB =30°,OB =23,反比例函数y =k x (x >0)的图象经过OA 的中点C ,交 AB 于点D . (1)求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式; (2)连接CD ,求四边形CDBO 的面积. 8.(2016·大庆中考)如图,P 1、P 2是反比例函数y =k x (k >0)在第一象限图象上的两点,点A 1的坐标为(4,0).若△P 1OA 1与△P 2A 1A 2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其中点P 1、P 2为直角顶点. (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①求P 2的坐标;②根据图象直接写出在第一象限内当x 满足什么条件时,经过点P 1、 P 2的一次函数的函数值大于反比例函数y =k x 的函数值.

一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综合

一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综合 思想方法小结 :(1)函数方法.(2)数形结合法. 例题1、直线y =-2x +2与x 轴、y 轴交于A 、B 两点,C 在y 轴的负半轴上,且OC =OB (1) 求AC (2) 在OA 的延长线上任取一点P ,作PQ ⊥BP ,交直线AC 于Q ,试探究BP 与PQ 的数量关系, 并证明你的结论。 (3) 在(2)的前提下,作PM ⊥AC 于M ,BP 交AC 于N ,下面两个结论:①(MQ +AC )/PM 的 值不变;②(MQ -AC )/PM 的值不变,期中只有一个正确结论,请选择并加以证明。 x y x y

2、如图①所示,直线L :5y mx m =+与x 轴负半轴、y 轴正半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 (1)当OA =OB 时,试确定直线L 的解析式; (2)在(1)的条件下,如图②所示,设Q 为AB 延长线上一点,作直线OQ ,过A 、B 两点分别作AM ⊥OQ 于M ,BN ⊥OQ 于N ,若AM =4,BN =3,求MN 的长。 (3)当m 取不同的值时,点B 在y 轴正半轴上运动,分别以OB 、AB 为边,点B 为直角顶点在第一、二象限内作等腰直角△OBF 和等腰直角△ABE ,连EF 交y 轴于P 点,如图③。 问:当点B 在 y 轴正半轴上运动时,试猜想PB 的长是否为定值,若是,请求出其值,若不是,说明理由。 第2题图① 第2题图② 第2题图③

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a,0),B(0,b),且a、b满足. (1)求直线AB的解析式; (2)若点M为直线y=mx上一点,且△ABM是以AB为底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求m值; (3)过A点的直线交y轴于负半轴于P,N点的横坐标为-1,过N点的直线交AP于点M,试证明的值为定值.

中考数学总复习 专题九 反比例函数与几何图形综合题试题 新人教版

专题九 反比例函数与几何图形综合题 反比例函数与三角形 【例1】 (2016·重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第二、四象限内的A ,B 两点,与x 轴交于点C ,与y 轴交于点D ,点B 的坐标是(m , -4),连接AO ,AO =5,sin ∠AOC =3 5 . (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连接OB ,求△AOB 的面积. 分析:(1)过点A 作AE⊥x 轴于点E ,通过解直角三角形求出线段AE ,OE 的长度,得出点A 的坐标,即可求出反比例函数解析式;(2)先求出点B 的坐标,再求直线AB 的解析式,从而可求出点C 的坐标,再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出结论. 解:(1)过点A 作AE⊥x 轴于点E ,设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 =k x .∵AE⊥x 轴,∴∠AEO =90°.在Rt △AEO 中,AO =5,sin ∠AOC =35 ,∴AE =AO·sin ∠AOC =3,OE =AO 2-AE 2 =4, ∴点A 的坐标为(-4,3),可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 =-12 x (2)易求B(3,-4),可求直线AB 的解析式为y =-x -1.令一次函数y =-x -1中y = 0,则0=-x -1,解得x =-1,∴C(-1,0),∴S △AOB =12OC·(y A -y B )=1 2 ×1×[3-(-4)] =72 反比例函数与四边形 【例2】 (2016·恩施)如图,直角三角板ABC 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角边AB 垂 直于x 轴,垂足为点Q ,已知∠ACB =60°,点A ,C ,P 均在反比例函数y =43 x 的图象上, 分别作PF⊥x 轴于点F ,AD ⊥y 轴于点D ,延长DA ,FP 交于点E ,且点P 为EF 的中点. (1)求点B 的坐标; (2)求四边形AOPE 的面积. 分析:(1)设点A(a ,b),则tan 60°=b a =3,b =43 a ,联立可求点A 的坐标,从而 得出点C ,B 的坐标; (2)先求出AQ ,PF 的长,从而可求点P 的坐标和S △OPF ,再求出S 矩形DEFO ,根据S 四边形AOPE =S 矩形DEFO -S △AOD -S △OPF ,代入计算即可.

一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综合题10及答案(供参考)

1文档来源为: . 专题训练:一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综合 1、直线y=-x+2与x 轴、y 轴交于A 、B 两点,C 在y 轴的负半轴上,且OC=OB (1) 求AC 的解析式; (2) 在OA 的延长线上任取一点P,作PQ ⊥BP,交直线AC 于Q,试探究BP 与PQ 的数量关系,并 证明你的结论。 (3) 在(2)的前提下,作PM ⊥AC 于M,BP 交AC 于N,下面两个结论:①(MQ+AC)/PM 的值不 变;②(MQ-AC)/PM 的值不变,期中只有一个正确结论,请选择并加以证明。 2.(本题满分12分)如图①所示,直线L :5y mx m =+与x 轴负半轴、y 轴正半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 (1)当OA=OB 时,试确定直线L 的解析式; (2)在(1)的条件下,如图②所示,设Q 为AB 延长线上一点,作直线OQ ,过A 、B 两点分别作AM ⊥OQ 于M ,BN ⊥OQ 于N ,若AM=4,BN=3,求MN 的长。 (3)当m 取不同的值时,点B 在y 轴正半轴上运动,分别以OB 、AB 为边,点B 为直角顶点在第一、二象限内作等腰直角△OBF 和等腰直角△ABE ,连EF 交y 轴于P 点,如图③。 问:当点B 在 y 轴正半轴上运动时,试猜想PB 的长是否为定值,若是,请求出其值,若不是,说明理由。 3、如图,直线1l 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直线2l 与直线1l 关于x 轴对称,已知直线1l 的解析式为3y x =+, x y o B A C P Q x y o B A C P Q M 第2题图① 2题图② 题图③

2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1)求直线2l 的解析式;(3分) (2)过A 点在△ABC 的外部作一条直线3l ,过点B 作BE ⊥3l 于E,过点C 作CF ⊥3l 于F 分别,请画出图形并求证:BE +CF =EF (3)△ABC 沿y 轴向下平移,AB 边交x 轴于点P ,过P 点的直线与AC 边的延长线相交于点Q ,与y 轴相交与点M ,且BP =CQ ,在△ABC 平移的过程中,①OM 为定值;②MC 为定值。在 这两个结论中,有且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找出正确的结论,并求出其值。(6分) 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 (a ,0),B (0,b ),且a 、 b 满足 . (1)求直线AB 的解析式; (2)若点M 为直线y =mx 上一点,且△ABM 是以AB 为底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求m 值; (3)过A 点的直线交y 轴于负半轴于P ,N 点的横坐标为-1,过N 点的直线 交AP 于点M ,试证明的值为定值. 5.如图,直线AB :y =-x -b 分别与x 、y 轴交于A (6,0)、B 两点,过点B 的直线交x 轴负半轴于C ,且OB :OC=3:1。 (1)求直线BC 的解析式: (2)直线EF :y =kx-k (k ≠0)交AB 于E ,交BC 于点F ,交x 轴于D ,是否存在这样的直线EF ,使得S △EBD =S △FBD ?若 存在,求出k 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3)如图,P 为A 点右侧x 轴上的一动点,以P 为直角顶点,BP 为腰在第一象限内作等腰直角△BPQ ,连接QA 并延长交y轴于点K ,当P 点运动时,K 点的位置是否发现变化?若不变,请求出它的坐标;如果变化,请说明理由。 C B A 0x y Q M P C B A x y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