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陆游爱国诗赏析

陆游爱国诗赏析

陆游爱国诗赏析
陆游爱国诗赏析

拳拳忠贞意诚诚爱国情

--------陆游

老师们,大家下午好!

上上周,艺敏老师给大家带来的飞花令犹在耳边,我也在今天的诗词会上给大家带来了一个问题:

请根据以下线索说出一位诗人:

1.他是一位南宋的爱国诗人。

2.他一生主张抗金。

3.他上马能领兵打仗,提笔亦能作诗成文。

4.他写下临笔绝作《示儿》。

恭喜你,答对了!他就是南宋著名诗人陆游。他是一位情感丰富的诗人,他也是一位善于思考的哲人,但他给大家最深的印象是他那一首首充满爱国激情的诗作。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陆游,感受他的拳拳忠贞意诚诚爱国情。

千古绝唱

公元1210年1月26日是除夕,陆游走到了85岁生命尽头。他的子孙团团围聚在他的床边。此时此刻,他唯一放不下的不是个人的名利,也不是子孙的家业,而是那个风雨飘摇、内忧外患中的国家。在他临死前,留下了这一生中最后一首诗《示儿》

(课件: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这是他的遗嘱,也是他的生命绝唱。在这个人世间,他唯一牵

挂的是“但悲不见九州同”。国家没有统一,理想没有实现,他仍然在等待,“王师北定中原”,等待南宋的军队打过淮河,收复失地。当那一天到来时,子孙祭告他时,一定告诉九泉之下的自己。为什么陆游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念念不忘的是王师北定中原日?原来他生活的年代正是北宋灭亡,南宋北伐没有成功的时候。当时的高宗以求和、退让为基本原则。一批爱国将领像岳飞、李纲等或是被处死,或被打击,很少有人提北伐的主题。当南宋人在“西湖歌舞几时休,直把杭州作汴州”中纸醉金迷、麻木时,陆游终其一生在为收复中原而奋斗呐喊。

据说呀,陆游刚踏上官场不久,就发生了“泪溅龙床请北征”这个故事。讲的是陆游请皇帝御驾亲征,可他俩地位悬殊太大,一个贵为天子至尊,一个不过是纸马粒儿的八品文官,几乎见不到皇帝。好在宋朝有轮对的政策,就是官员可以轮流觐见皇上。绍兴三十一年五月,陆游好不容易见到了宋高宗。正好碰上高宗的生日,金国派来了使者,送来了贺礼,这次的贺礼特别,是一封充满挑衅的战书。要求南宋割让长江以北的土地,不答应,就要挥师南下。高宗一看到战书,吓得嚎啕大哭。他想的当然是逃跑,并且下令修宽阔的路以便逃跑。陆游这时冒犯龙颜,请求皇帝御驾亲征,难度可想而知有多大。换作别人,肯定会顺着宋高宗,可是陆游慷慨陈辞时,面对宋高宗的软弱的态度,陆游可能忘了自己的卑微身份,痛哭流涕,恳求皇上亲征,鼓舞士气。因此历史上,陆游的文字中才会出现“泪溅龙床请北征”。

这事发生后,对陆游的影响是,他被罢官了。对别人来说是一个挫折,可对陆游来说,在国家利益面前,个人的利益永远微不足道,正像他诗句中说到的那样“位卑未敢忘忧国”。此后,陆游在朝廷中起起落落,往往都跟他喜欢提北伐这样的话题有关。四十二岁时,他担任镇江通判,力劝爱国将领张浚北伐,又被冠以“力说用兵”的罪名罢官,长达四年的闲居生活开始了。

文人的战场表现

一直到46岁时,陆游才重新起用,此时做了非常大胆的举动,毛遂自荐,写了长信给长官王炎,王炎也是抗金将领,邀请他来任职……这一年他四十八岁。他终于投笔从戎到前线去。这是他人生的分水岭。这段日子是他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光,以至于到了晚年看到墙上挂的征衣,不由自主地想到这段驰骋疆场的时光。

课件出示:陆游的《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军装挂在墙上被尘土覆盖了,再也没有当年光亮的感觉,那个战场已经离他很遥远了。尘暗旧貂裘,这里借用苏秦的典故,说自己不受重用,他自己也像那件旧军装被人冷落,被人遗忘。在他的梦里、回忆里还是三十多年前那硝烟弥漫的战场。

对别人来说,战场是危险、凄凉的,可对于他来说,战场是浪漫的、是幸福的。我想呀,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他是对民族,对

国家的深沉的爱。爱到足够强烈,才能置个人安危不顾。南郑前线的经历,成了他一生回忆的亮点。他在《书愤》中说,

(课件出示:《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写这首诗时,陆游已过了花甲之年。诗人以塞上长城自比,道出了心中功业难成的悲愤之情。南北朝时期,宋国有位名将檀道济。他跟着宋武帝刘裕北伐,屡建奇功。宋文帝即位后,因为檀道济名望太高,左右部将骁勇善战,几个儿子也掌管兵权,所以对他很不放心,加上朝中一些大臣挑拨离间,最终檀道济扣上谋反的罪名关进大牢。几个儿子和部将全部被杀。临刑前,他一口喝下一壶酒,大吼道:“你们这样做,是自毁万里长城啊!”檀道济死后,北魏闻讯大举南伐,待大军饮马长江时,宋文帝才意识到,军队确实犹如长城般重要。他后悔不叠。陆游想起自毁长城的典故,两相对照,自己大志落空,奋斗落空,而揽镜自照衰鬓已先斑。诗的最后一句,陆游想起杜甫的《蜀相》,当年诸葛亮坚持北伐,虽出师未捷身先死,但终归名满天宇。自己空有爱国志,朝廷却不给他机会。如果南宋朝廷下定北伐的决心,有王炎这样的爱国将领统领全军,有陆游这样的爱国志士积极投身其中,也许南宋的历史从此改写。

突如其来的变故

在乾道八年十月,王炎被召回朝廷。他在南郑做的事就是筹备北伐,准备就绪时,被调回临安,表面升官,实际上是临阵换将,这是一种信号,朝廷对金用兵的决心动摇了。不久,王炎被罢官,陆游也被撤回,来到成都。他深知这次被调离前线,可能一生不会再有上前线的机会了。一腔热情或许没有机会了挥洒了。悲愤中写下《关山月》:(课件出示: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写这首诗时,离靖康之耻过去了半个世纪,南宋没有决心与斗志。遗民在这样的夜晚,会流下多少泪水?一想到统治者的软弱,想到战士的艰苦与壮志难酬,感情在诗中奔泻。他用笔在战斗,在呐喊,在挥洒爱国激情。

永远的遗憾

在以后的时间里,陆游尽管没有忘记国家的命运,朝廷却不再关心他。可是他没有放弃过对国家对民族的深深的爱。在他68岁那年,他写下《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爱国激情再次喷发。

(课件出示:《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他一想的仍然是祖国。不能为国出力效劳,才是最痛心的。无奈中,回忆起了二十年前,在前线的那段经历。铁马冰河是他一生中的最高潮。现在这一切只能入梦来。这个国家的命运前途自有达官贵人操心,可是对他来说,身份卑微阻止不了忧国之思。

直至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以《示儿》再次证明了对国家的爱。

(课件:《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遗憾的是,他没看到理想实现的那一天,不过他的一生不是真正的悲剧。他对子孙的告诫没白费,后代中英雄层出不穷。他的爱国信念并不寂寞。因为此后的中国人代代以陆游为爱国典范。

(课件:爱国精神垂范后人)

让我们用著名学者梁启超的诗来评价陆游的一生吧:“辜负胸中十万兵,百无聊赖以诗鸣。谁怜爱国千行泪,说到胡尘意不平。”《国家》音乐起

“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唱的多好啊!古人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那么今天,我们怀揣一个幸福中国梦,将爱国之情继续传承!同建一个家,同爱一个国,爱美丽的大家,爱温馨的小家,爱奋进的昆小!

论陆游诗歌的爱国主题(开题报告)

论陆游诗歌的爱国主题 1003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武山职专何东维 1、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陆游是我国宋朝时期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被人们成为“小李白”。在他生活的时代,国家屡遭女真贵族的侵略压迫,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陆游把他对女真贵族侵略压迫的愤怒,对南宋朝廷屈辱投降的不满都倾注到了他的诗歌之中。在他很多诗歌当中都充满了深厚的爱国情感。他的很多诗篇抒写了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敌人、卖国贼的仇恨,其诗风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 陆游诗歌中的爱国主题具体表现在忧国忧民,心系国家。他把自己的爱国情怀融化到诗歌中,或直抒胸臆,或含蓄寄意;关注劳动人民生活疾苦,融于人民生活之中。他不仅深入到人民生活中去,而且还亲身体验劳动人民的生活,在对人民的苦难与不幸倾注深切同情的同时,也热爱人民生活,歌唱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以幻想梦境寄托报国理想,探寻自我理想的存在方式。 因此,研究陆游的诗歌也就是体会陆游的爱国主义激情。 2、研究方法 本论文研究方法主要从查阅有关陆游的资料;借鉴其他有关陆游诗歌爱国主题的优秀论文;分析陆游诗歌的爱国思想三个方面来研究。 3、论文提纲(研究路径/论文(设计)框架) ○1、走进陆游,分析陆游所处的时代背景;

○2、爱国情怀在陆游诗歌中的体现; a、忧国忧民、欣喜国家 b、关注劳动人民生活疾苦 c、幻象梦境寄托报国理想 ○3陆游诗歌爱国主题的意义 4、论文写作计划(进度安排) 开题报告 2011-12-13 —— 2011-12-30 初稿提交 2011-12-31 —— 2012-2-29 定稿提交 2012-3-1 —— 2012-3-15 终稿提交 2012-3-16 —— 2012-3-30 5、主要参考文献 ○1《陆游诗选》:游国恩、李易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一版○2《宋诗选注》:钱钟书选注人民文学社出版社1989年第一版 ○3《陆游诗集导读》:严修巴蜀书社1986年第一版 ○4《陆游诗选》:刘逸生主编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1984年版○5《陆游诗今译》前言部分陆放著宝文堂书店出版1988年版○6《中国古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袁行霈主编1988年版

精选陆游经典古诗赏析

【篇一】精选陆游经典古诗赏析 《对酒》 宋代:陆游 闲愁如飞雪,入酒即消融。 好花如故人,一笑杯自空。 流莺有情亦念我,柳边尽日啼春风。 长安不到十四载,酒徒往往成衰翁。 九环宝带光照地,不如留君双颊红。 赏析 诗开头四句为第一层,写饮酒的作用和兴致,是“对酒”的经验和感受。这一层以善于运用比喻取胜。“酒能消愁”是诗人们不知道说过多少遍的话了,陆游却借助于“飞雪”进入热酒即被消融作为比喻,便显得新奇。以愁比雪,文不多见;飞雪入酒,事亦少有;通过“雪”把“愁”与“酒”的关系连结起来,便有神思飞来之感。对着“好花”可助饮兴,说来还觉平常,把花比为“故人”,便马上平添助饮之力,因为对着好友容易敞怀畅饮的事,是人们所熟悉的。通过“故人”,又把“好花”与“空杯”的关系连结起来,便更增助饮。这两个比喻的运用,新鲜、贴切而又曲折,表现了诗人有极丰富的想象力和生活经验,有极高的艺术创造才能,使诗篇一开始就有了新奇、突兀而又真切动人的气概。 “流莺”两句为第二层,补足上文,表自然景物使人“对酒”想饮之意,并下层作过渡。“流莺有情”,在“柳边”的“春风”中啼叫,承接上文的“好花”,显示花红柳绿、风暖莺歌的大好春光。春光愈好,即愈动人酒兴,写景是围绕“对酒”这一主题。这一层写景细腻、秀丽,笔调又有变化。 结尾四句为第三层,从人事方面抒写“对酒”想饮之故。第一句写自己的一段经历,慨叹年华飞逝。第二句不怀念首都的权贵,而只怀念失意纵饮的“酒徒”,则诗人眼中人物的轻重可知,这些“酒徒”,当然也包括了一些“故人”。身离首都,“酒徒”、“故人”转眼成为“衰翁”,自然诗人身体的变化也会大体相似,则“衰翁”之叹,又不免包括自己在内。“酒徒”中不无壮志难酬、辜负好身手的人,他们的成为“衰翁”,不止有个人的身体变化之叹,而且包含有朝廷不会用人、浪费人才之叹。这句话外示不关紧要,内涵深刻的悲剧意义。这两句在闲淡中出以深沉的感慨,下面两句就在感慨的基础上发出激昂的*之声了。“九环宝带光照地”,写权贵的光辉显耀;接下来一句,就用“不如”饮酒来否定它。用“留君双颊红”写饮酒,色彩绚丽,足以夺“九环宝带”之光,又与“衰翁”照应,法密而辞妍,既富力量,又饶神韵。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陆游《过野人家有感》原文、译文及赏析

陆游《过野人家有感》原文、译文及赏析 陆游《过野人家有感》注译评赏 【原诗】《过野人家有感》 陆游 纵辔江皋送夕晖,谁家井臼映荆扉。 隔篱犬吠窥人过,满箔蚕饥待叶归。 世态十年看烂熟,家山万里梦依稀。 躬耕本是英雄事,老死南阳未必非。 【注释】 纵辔:指纵马奔驰。辔(音“配”):马缰。 江皋:江边。 臼:舂米的器具。 荆扉:柴门。 箔:养蚕用的竹筛子或竹席,也叫蚕帘。 叶:桑叶,作者自注:“吴人直谓桑曰叶”。 依稀:仿佛,不太真切的样子。 躬:亲身。 南阳:古郡名,治所在今河南省南阳市。诸葛亮未出山之前居住的地方。 【译文】 纵马奔驰在江边,送走了落日的余晖,那是谁家的井臼,掩映着寂静的门扉?隔着篱笆见有人走过,狗儿汪汪地叫个不停,满席的蚕儿饥饿待食,正等着主人采桑来归。十年光阴呵,我已经把人情世态都看个透熟;睡梦依稀呵,常梦见万里外家乡的草木山水。亲身耕种本来是英雄所干的事情,便是老死在南阳,难道就不是豪杰所为? 【简介】本诗于淳熙三年(1176)三月作于成都。其时陆游已被免去成都府安抚司参议官

兼四川制置使司参议官之职,但仍居成都。过,过访。野人家,田野农家。诗人在免官后探访农家,因而怀念起自己的家乡,产生了归田的念头。但诗人以诸葛亮自比,则寓含了怀才不遇的感慨。“躬耕本是英雄事,老死南阳未必非。”寥寥数语的两句诗,可以白描诸葛亮未出茅庐时的闲适生活,也道出了陆游的英雄壮志未酬的无奈! 【点评】 诗人闲居出游.在夕阳余晖中骑马漫游,看到农家的生活,不禁有所感慨。诗中富于农家特征的景物描写.反映了作者对农家宁静生活的向往。最后两句承上文而来.认为即使终身躬耕也不失英雄本色,但又自比诸葛亮,仍不忘为国效劳,成就大业的一贯志向。全诗平实素朴,言短意长。 【品评】 淳熙三年(1176)春末,陆游被免除参议官职务,情绪比较低落。他乘闲出游,看农家生活时,不免怀念起自己的家乡来。 首联“纵辔江皋送夕晖,谁家井臼映荆扉”,井臼、荆扉意象,点出过野人家之意。颔联“隔篱犬吠窥人过,满箔蚕饥待叶归”,写足祥和的农村生活场景。农家院落各司其职:有人在打水舂米,有人去野外采桑,就连狗儿也忠于职守。不放过篱笆外过路的行人而汪汪地叫。农村生活悠然而有序、淡泊而有味.令人想起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小桥流水人家”的韵昧,“乡村四月闲人少”,农村生活的大全景中,只有诗人陆游是局外人,是闲人。他羡慕向往,想走进这座农家小院,但‘欣赏”与“被欣赏”的身份难异,使他如卡夫卡笔下那个土地丈量员,想走进却永远也走不近“城堡”。颈联“世态十年看烂熟,家山万里梦依稀”,因看熟了世态而归去万里家山者,有张翰,有陶渊明,但陆游真能看透吗?尾联“躬耕本是英雄事,老死南阳未必非”,以诸葛亮之隐居南阳自比,可见其仍是痴心不改.给自己奋起隆中留有希望。 诗中,陆游想极力摆脱免官后的失落情绪,因路过野人家有感,触发了久已潜滋暗长于心底的归耕之念。但“素心虽愿老岩壑,大义未敢忘君臣”(《夏夜大醉醒后有感》),陆游毕竟是陆游,他所受的教育及由此培养成的士大夫责任感,使他不能毅然离去,还期望有一天能像诸葛亮那样起于隆中。但爱国之路,漫漫而修远,看来,诗人还要‘一肩挑尽古今愁”而风雨兼程! 【赏析】 在范成大的幕府中不久,陆游就被解除了官职,据说他在职时“燕饮颓放”,其实是因为他写了大量主张抗战的诗歌,饮酒时又发表了这方面的言论,“至以虚名被劾”。时在淳熙三年(1176年)春末。 黄昏,诗人纵马信步江边,目送夕阳徐徐落下,它的残余的光线投射在江边人家光滑的水井石臼旁,又返照到紫荆编扎的门上。诗人被这种自然的静谧所打动,心里问道,这是谁家呢?其实田家户户如此,不独此家。再走近些,隔着篱笆院围,看家狗窥见陌生人经过,汪汪地叫起来了,不见主人出来迎客,大概都还在田里劳作吧。院里蚕帘上的蚕儿桑叶吃得

论陆游的爱国诗

山西大同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论陆游的爱国诗 级别 2010级 专业汉语言文学 函授站点离石 班级 姓名张兆珍 指导教师刘玲玲 2012 年 6 月15日

目录 摘要、关键词 (1) 序言 (2) 一、情系国家统一,至死不渝 (2) 二、抨击南宋朝廷妥协苟安,揭露朝中奸佞投降卖国 (3) 三、壮志难酬的悲愤和英雄迟暮的感慨 (5) 四、感同身受,深切同情沦陷区人民的疾苦 (7) 五、高洁正直的品格,忠贞爱国的志士 (8) 参考文献 (9)

论陆游的爱国诗 作者张兆珍指导教师刘玲玲 摘要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他有高洁正直的品格,他是忠贞爱国的志士。他渴望能够驰骋沙场,建功立业,毕生为之奋斗;他用自己的诗词抨击南宋朝廷妥协苟安、投降卖国的和戎政策,表达对沦陷区人民的同情,为收复失地、统一祖国而呐喊,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他的爱国情怀执着坚贞,至死不渝。 关键词陆游;爱国诗;爱国情怀

序言 陆游(1125~1210), 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陆游生活在北宋后期至南宋前期。这时期,战争不断,江山支离破碎,百姓苦难深重。陆游的的一生是爱国的一生,是为了国家统一而呐喊、抗战的一生。年轻时,因触犯奸相秦桧被罢黜之后,仍保持万里从戎、以身报国的豪情,并一如既往;壮年之后坐卧所思仍是抗战立功、洗雪国耻;即使是到了生命的最后时刻,诗人的爱国热情依然没有一丝衰竭,念念不忘的仍是国家的统一。陆游是宋代最杰出的诗人,他一生写了很多诗,自称“六十年间万首诗”。他的大量诗篇贯穿着一条红线,就是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陆游的爱国诗词内容博大,思想精深,感情真挚,多层次、多角度、深入全面地表现了作者的爱国精神,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 一、情系国家统一,至死不渝 陆游童年时期便经历了由于金兵入侵所导致的逃难生活,在他幼小的心灵上铭刻了对敌人的仇恨。青年时期,他受到有名的爱国者、大诗人曾几的影响,以诗歌为武器参加了爱国抗金的社会斗争和民族斗争。自此,无论陆游身处南郑前线、成都幕府,还是临安朝廷、山阴家乡,甚至是梦寐之中、临终之时,都念念不忘收复失地,完成国家统一的大业。了解、研究陆游的人都知道他的绝笔诗《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南宋诗人陆游的爱国诗句大全

南宋诗人陆游的爱国诗句大全【篇一】 1、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书愤五首·其二》 2、白首自知疏报国,尚凭精意祝炉熏。——《书愤五首·其四》 3、关河自古无穷事,谁料如今袖手看!——《书愤五首·其三》 4、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5、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候》 6、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声。——《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 7、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闻武均州报已

复西京》 8、扈跸老臣身万里,天寒来此听江声!——《龙兴寺吊少陵先生寓居》 9、忽记横戈盘马处。散关清渭应如故。——《蝶恋花·桐叶晨飘蛩夜语》 10、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11、自许封候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12、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篇二】 1、王师入秦驻一月,传檄足定河南北。——《晓叹》 2、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3、归计未成留亦好,愁肠不用遶吴门。——《出县》 4、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关山月》 5、国仇未报壮士老,匣中宝剑夜有声。——《长歌行》 6、羽箭雕弓,忆呼鹰古垒,截虎平川。——《汉宫春》 7、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老马行》 8、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陇头水》 9、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金错刀行》 10、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病起书怀》【篇三】 1、公卿有党排宗泽,帷幄无人用岳飞。——《夜读有感》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 3、平生铁石心,忘家思报国。——《太息·宿青山铺作》

陆游经典的古诗词赏析

陆游经典的古诗词赏析 《花时遍游诸家园之二》 南宋.陆游 为爱名花抵死狂, 只恐风日损红芳。 绿章夜奏通明殿, 乞借春阴护海棠。 赏析: 陆游独自一人,守着一身的寂寞,又去溪畔看那一树西府海棠,恰遇雨丝绵长,倏忽湿了他空落的眼神,归来后,那一袖的清香便也入了梦。梦里,细雨潇潇、雾气暗涌,唐琬一袭素裙飘飞、明眸半拢,于月下斜倚海棠,等待远处雨巷走出撑着油纸伞的他。枝梢上,那一抹浅浅的粉,那一抹淡淡的红,恰似她前世

的颜色,瞬间浸透了忧伤。 《芳华楼夜饮二首之一》 南宋.陆游 结客追游亦乐哉! 城南城北古池台。 香生赭汗连钱马, 光溢金船拨雪醅。 难觅长绳縻日住, 且凭羯鼓唤花开。 一春政使浑无事, 醉到清明得几回? 赏析:

窗外,几片落红随溪去,东流逝,不复返,相思亦只剩下一夜的缝隙,不能再。若是时光能懂得,彼此之间尚存一丝情意,哪怕是轻舟之上的余温,也能暖了彼此的笑靥,然而,梦醒后,诀别的话终是让人望而却步,纵然心有缠绵缱绻的柔情,也敌不过那支离破碎的残影。 《夜步》 南宋.陆游 市人莫笑雪蒙头, 北陌南阡信脚游。 风递钟声云外寺, 水摇灯影酒家楼。 鹤归辽海逾千岁, 枫落吴江又一秋。 却掩船扉耿无寐,

半窗落月照清愁。 赏析: 寂夜,轻抚思念的琴弦,宛如行云流水,推动心海泛舟,荡漾深情许许。回首,空气里弥漫着优美的旋律,雨滴敲窗似断还续,点点滴滴,仿佛落在心头,似矫情的姿态拨响一曲幽婉的心弦,那些个流连于彼岸的梵唱,不经意间便轻巧地掩盖了红尘的凄婉,醉了他冷落的眉眼。 《菊枕二首》 南宋.陆游 采得黄花作枕囊, 曲屏深幌闷幽香。 唤回四十三年梦, 灯暗无人说断肠! 少日曾题菊枕诗, 囊编残稿锁蛛丝。

《示儿》陆游古诗赏析

《示儿》陆游古诗赏析 【作品介绍】 《示儿》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临终前对儿子的遗嘱。语言不假雕饰,直抒胸臆。表达的是诗人一生的心愿,倾注的是诗人满腔的悲慨。诗中所蕴涵和积蓄的情感是极其深厚、强烈的,但却出之以极其朴素、平淡的语言,从而自然得达到真切动人的艺术效果。 【原文】 示儿1 死去元知2万事空3, 但4悲5不见九州6同7。 王师8北定9中原10日, 家祭11无忘12告乃翁13。 【注释】 示儿:写给儿子们看。 元知:原本知道。元,通“原”。本来。在苏教版等大部分教材中本诗第一句为“死去元知万事空”,但在老的人教版等教材中为“死

去原知万事空”,因为是通假字,所以并不影响本诗的意境,尚有争议。人教版等教材多为“元”,不常用通假字。 万事空:什么也没有了。 但:只是。 悲:悲伤 九州:这里代指宋代的中国。古代中国分为九州,所以常用九州指代中国。 同:统一。 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 北定:将北方平定。 中原:指淮河以北被金人侵占的地区。 家祭:祭祀家中先人。 无忘:不要忘记。 乃翁:你的父亲,指陆游自己。 【白话译文】 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创作背景】

陆游的一生,呼吸着时代的气息,呐喊着北伐抗金的战斗呼声,表现出高度的爱国主义热忱。《示儿》诗为陆游的绝笔,作于宁宗嘉定三年(1210年),既是诗人的遗嘱,也是诗人发出的最后的抗战号召。八十五岁的陆游一病不起,在临终前,留下了一首《示儿》,表达了诗人的无奈以及对收复失地的期盼。 陆游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历史上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的时代。在十二世纪初,中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建立了金国。在陆游出生后的第二年,金国占领了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市);第三年把徽、钦二帝掳去,北宋亡国。而当钦宗之弟赵构逃到南方,在临安(今浙江杭州市)建立了政权之后,不但不发愤图强,收复失地,反而任命臭名昭著的汉奸秦桧做宰相,一意向金人屈膝求和。绍兴十二年(1142年)和议告成,赵构竞无耻到向金国皇帝自称臣子,并答应每年献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跟金人划淮水为界。从此北方的大好河山沦为金人的领土,北方的广大人民横被金人奴役,而南宋小朝廷也只是偏安一隅,在敌人的威胁压榨下苟延岁月。后来宋孝宗赵眘与金签订的“隆兴和议”及宁宗赵扩与金签订的“开禧和议”,照旧屈辱求和。这种局面,当然是一向反对民族压迫的广大汉族人民所不能容忍的。因此在这一历史时代,不知有多少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挺身而出,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而陆游则是文学战线上的杰出代表。 【赏析】

陆游的爱国诗句大全

陆游的爱国诗句大全 导读:爱国诗句陆游的爱国诗句大全 1、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关山月》 2、扈跸老臣身万里,天寒来此听江声!——《龙兴寺吊少陵先生寓居》 3、虽三户能抗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金错刀行》 4、平生铁石心,忘家思报国。——《太息·宿青山铺作》 5、平生万里心,执戈王前驱。——《夜读兵书》 6、羽箭雕弓,忆呼鹰古垒,截虎平川。——《汉宫春》 7、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8、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 9、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 10、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书愤五首·其一》 11、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老马行》 12、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13、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病起书怀》 14、白首自知疏报国,尚凭精意祝炉熏。——《书愤五首·其四》 15、诸公可叹善谋身,误国当时岂一秦。——《追感往事》 16、归计未成留亦好,愁肠不用遶吴门。——《出县》

17、愿公思此宽羁旅,静胜炎曦岂易侵。——《寄陈鲁山·其二》 18、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19、自许封候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20、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病起书怀》 21、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书愤五首·其二》 22、国仇未报壮士老,匣中宝剑夜有声。——《长歌行》 23、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夜泊水村》 24、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25、王师入秦驻一月,传檄足定河南北。——《晓叹》 26、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金错刀行》 27、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声。——《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 28、忽记横戈盘马处。散关清渭应如故。——《蝶恋花·桐叶晨飘蛩夜语》 29、关河自古无穷事,谁料如今袖手看!——《书愤五首·其三》 30、公卿有党排宗泽,帷幄无人用岳飞。——《夜读有感》 31、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夜泊水村》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陆游《读书》诗词赏析及译文

陆游《读书》诗词赏析及译文 读书 宋代:陆游 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 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 译文 归乡隐居的志向就算没有那五亩田园也依然如故,读书的本意原在于黎民百姓。 灯下读书,眼神已大不如从前了。却还是阅读完了两万的蝇头小字。 注释 归志:返回的念头。 宁无:难道没有。

元元:指人民。 课:诗中作阅读解。 蝇头:比喻字小的和苍蝇头一样。 赏析 陆游的诗歌继承了屈原以来诗人忧国忧民的优良传统,以现实主义风格为主,立足于时代,“归老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一二句直抒胸臆,说自己读书是为了人民,前两句不重情节画面,而是把事实压缩在极其精炼的诗句内,着重抒写自己的主观感受,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强烈的抒情性。一个“宁无”把诗人内心深处对黎民百姓的牵挂表达的淋漓尽致。也显示诗人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情操。在封建时代,能提出“读书本意在元元”,把读书看做是为百姓而读,展现了诗人的可贵。 三四句是写实,具有二个特点:一是细节的真实性,灯下读书,眼神已大不如从前了。写这首诗时,诗人已经是老人了,透过诗句,诗人灯下读书的形象出现在眼前。二是具体描写方式的客观性,一盏青灯为何出现在陆游的诗中,因为是其读书生涯中最为重要的一件物体,故而成了其读书诗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个意象。作者通过对现实生活的客观,具体的描写,从作品的场面和情节中自然地体现出作者的忠于人民思想倾向和爱憎感情,尽管明白如话,浅显平淡,但却浅中有深,平中有奇。把诗人在孤灯之下,老眼昏花地阅读蝇头小字的场景,维妙维肖地刻划出来。既是对生活描写,更是对后人告诫,寓意深远。 陆游是一个善于学习的诗人。他提倡“万卷虽多应具眼”,又强调“诗思出门河处元?”他一生之中写出大量优秀诗篇,是与他的苦学精神分不开的。这首《读书》七绝,如同诗人的学习体会,既反映了诗人在年老时仍坚持苦学的情况,又表明了他学习是为平民百姓而并无他求的可贵精神。诗言志,诗歌是诗人对人生的歌咏,这是中国自古以来关于诗歌内容的基本要求。从这个角度出发,凡是属于人生的各类内容,都可以被纳入诗人取材的范围,不应有什

论陆游的诗歌爱国主题及表现形式和特点

毕业论文 中文题目:论陆游的诗歌爱国主题及表现形式和特点 英文题目:Theory of lu you's patriotic poetry theme and form of expression and characteristics 二○一六年五月

东华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摘要 摘要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陆游是继屈原、杜甫之后,最有影响的伟大爱国诗人.同时,陆游也是我国文坛上伟大的爱国作家,他的诗词内容丰富,气势恢弘,感情炽热,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他一生创作的许多佳作名篇,是我国古代诗坛的爱国绝唱,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国家民族而英勇奋斗.本文就对陆游诗歌的爱国主题的表现形式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对后人坚定自己的崇高理想和爱国主义精神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强烈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陆游;爱国主题;表现形式

东华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Abstract Abstract In the history of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Lu you is after Qu yuan, Du fu, the most influential one of the great love The poet. At the same time, lu you is also our country great patriotic writers in the literary world, his poetry rich in content, grand, feeling hot, is permeated with strong patriotic passion. All his life he created many excellent masterpiece, is our country ancient poets patriotic song, inspired generations of Chinese people fought for the nation. In this paper, the performance of lu you's poetry patriotic theme forms and characteristics are analyzed, for the posterity firmly own lofty ideals and patriotism has far-reaching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and the strong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words】Lu you;Patriotic theme; pattern of manifestation

爱国诗人陆游读后感

爱国诗人陆游读后感 在我华夏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许多优秀杰出的英雄人物,陆游就是其中一个,我们看看下面的爱国诗人陆游读后感。 爱国诗人陆游读后感1 陆游是我国中国南宋诗人,他创作了爱国诗篇九千三百余首。 他创作的大部分诗篇都跟抗击侵略者有关,或者是跟军营里的艰苦生活有关,如:‘失衣卧枕戈,睡觉身满霜’。 他的爱国情怀是谁都无法比拟的,在他三十岁那年,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第一名,但遭到了大奸臣秦桧的打击,被除掉了姓名,但她并没有回信,他三十四岁那年,当上了一个县官的属员,他又凭着才干担任了一个较大的官职,可是官场险恶,他又被罢免回乡,他四十五岁那年投奔了王炎旗下,努力为百姓做事,收复祖国的大好河山。 但因南宋皇帝屈膝投降,陆游的愿望再一次破灭,当公元一千二百一十年时,他已是一位八十五岁的老人了,他一生爱国如命在他去世前夕,用尽了全力写下了《示儿》这首诗,之后,他就逝世了。 他的这种爱国精神,真是世间少有,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爱国诗人陆游读后感2 当我读完《爱国诗人陆游》这篇文章后,受益匪浅。 陆游是宋朝时著名的爱国诗人,他从小就受到了父亲的教育,立下了报国之志。 30岁那年,陆游参加了礼部举行的考试,并且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第一名,但遭到奸臣秦桧的打击,被除了名。 认为然而这一打击并没有使陆游灰心。回家以后,他仍然攻读兵书,认真练武。 准备与国建功立业。34岁时陆游终于当上了一个较大的官职,但又一次因为坚决主张北伐,受到了投降派的排挤,被罢免回乡。 陆游45岁那年,过上了军旅生活。他竭尽全力收复祖国失地,并多次亲临前线深深地感受到了广大人民渴望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因此,在这期间,他写下了不少爱国诗篇。只因南宋皇帝屈服投降,陆游的愿望又被破灭了。 公元1210年,陆游已经是一位85岁的老人了,但他仍然念念不忘收复北方大好河山。有一天,他的身体十分虚弱了。躺在床上动也不能动,眼神失去光彩,嘴里不停喘着粗气。 可是,当他看到乡亲们和他的儿子来到他的眼前,他用力支撑着,写下了《示儿》这首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写完

古代诗歌赏析陆游《即事》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 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 ~ 15题。 即事① 陆游 渭水岐山不出兵,欲携琴剑锦官城。 醉来身外穷通小,老去人间毁誉轻。 扪虱②雄豪空自许,屠龙③工巧竟何成。 雅闲峪下多区芋,聊试寒炉玉糁羹甲。 [注]①此诗作于乾道八年( 1172年)作者由南郑(当时的抗金前线)赴成都任安抚司参议官途中。②扪虱:晋代王猛隐居华山,桓温入关,王猛身穿破旧短衣前去求见,一面纵论天下大事,一面扪虱,旁若无人。③屠龙:出自《庄子.列御寇》,周人朱评漫学屠龙于支离益,竭尽千金家财,三年技成,而无所用。④苏轼流放海南,其子苏过曾做芋羹侍父。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即事”即就眼前之境、之景作诗,从体裁上看,这首属于七言律诗。 B.“不出兵”三字点明入蜀原由,但作者仍能看透困厄通达,毁誉得失。 C.作者善用典故,“扪虱雄豪空自许”与“塞上长城空自许”异曲同工。 D.嶓山下的山芋让作者联想到苏轼,此处欲借东坡的豪放旷达聊以自慰。 15.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6分 )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 (1)《荀子.劝学》指出,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 (2)李白《蜀道难》中, ”两句,以声衬静,渲染了蜀道夜晚凄凉忧愁空寂的气氛。 (3)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 ,_____ ”两句,写出秦人对六国宝物的轻视。 14. B[解析]“醉来”“老去”两处可见,这是诗人报国无门、年华老去的无奈之语。 15.[解析]①朝廷懦弱、苟且偷安的愤懑;②壮志难酬、理想破灭的痛苦;③勉强豁达、 聊以自慰的无奈。④一腔热血、矢志报国的热忱。( 每点2分,三点6分。) . 16. (1)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3)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七言爱国诗

七言爱国诗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宋· 扬子江 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从军行 李白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州桥》【宋】范成大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

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仍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出塞曲》 【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自题小像 诗人:朝代:近代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宋· 扬子江 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从军行 李白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州桥》【宋】范成大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

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仍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

陆游的爱国诗词18首

陆游的爱国诗词 18 首 1、《示儿》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洲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3、《龙兴寺吊少陵先生寓居》 中原草草失承平,戍火胡尘到两京。 扈跸老臣身万里,天寒来此听江声! 4、《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5、《病起书怀》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6、《夜泊水村》 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 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7、《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8、《秋晚登城北楼》 幅巾藜杖北城头,卷地西风满眼愁。 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秋。 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楼。 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 9、《金错刀行》

黄金错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 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 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 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 尔来从军天汉滨,南山晓雪玉嶙峋。 10、《关山月》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11、《陇头水》 陇头十月天雨霜,壮士夜挽绿沉枪。 卧闻陇水思故乡,三更起坐泪数行。 我语壮士勉自疆;男儿堕地志四方。 裹尸马革固其常,岂若妇女不下堂? 生逢和亲最可伤,岁辇金絮输胡羌。 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 12、《长歌行》 人生不作安期生,醉入东海骑长鲸; 犹当出作李西平,手枭逆贼清旧京。 金印辉煌未入手,白发种种来无情。 成都古寺卧秋晚,落日偏傍僧窗明。 岂其马上破贼手,哦诗长作寒螿鸣? 兴来买尽市桥酒,大车磊落堆长瓶; 哀丝豪竹助剧饮,如锯野受黄河倾。 平时一滴不入口,意气顿使千人惊。 国仇未报壮士老,匣中宝剑夜有声。 何当凯旋宴将士,三更雪压飞狐城! 13、《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14、《诉衷情》 青衫初入九重城。结友尽豪英。 蜡封夜半传檄,驰骑谕幽并。

古典诗词鉴赏:陆游《秋波媚》赏析与阅读训练

古典诗词鉴赏:陆游《秋波媚》赏析与阅读训练古典诗词鉴赏:陆游《秋波媚》阅读练习与赏析 秋波媚 七月十六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陆游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赏析】 陆游一生,怀着抗金救国的壮志。四十五岁以前,长期被执行投降路线的当权派所排挤压抑。孝宗乾道八年(1172),陆游四十八岁。这年春天,他接受四川宣抚使王炎邀请,来到南郑,担任四川宣抚使公署干办公事兼检法官,参加了九个月的从军生活。南郑是当时抗金的前线,王炎是抗金的重要人物,主宾意气十分相投。高兴亭,在南郑内城的西北,正对南山。长安当时在金占领区内,南山即秦岭,横亘在陕西省南部,长安城南的南山是它的主峰。陆游在凭高远望长安诸山的时候,收复关中的热情更加奔腾激荡,不可遏止。集中有不少表现这样主题的诗,但多属于离开南郑以后的追忆之作。而这首《秋波媚》词,却是在南郑即目抒感的一篇,情调特别昂扬,充分显示了词人的乐观主义精神。 上片从角声烽火写起,烽火指平安火,高台指高兴亭。《唐六典》说:镇戍每日初夜,放烟一炬,谓之平安火。陆游《辛丑正月三日雪》诗自注:予从戎日,尝大雪中登兴元城上高兴亭,待平安火至。又《感旧》自注:平安火并南山来,至山南城下。又《频夜梦至南郑小益之间慨然感怀》:客枕梦游何处所,梁州西北上危台。暮云不隔平安火,一点遥从骆谷来。都可以和这首词句互证。高歌击筑,凭高洒酒,引起收复关中成功在望的无限高兴,从而让读者体会到上面所写的角声之哀歌声之悲,不是什么忧郁哀愁的低调,而是慷慨悲壮的旋律。此兴的兴,兼切亭名。 下片从上片的凭高和此兴悠哉过渡,全面表达了高兴的兴。把无情的自然物色的南山之月,赋予人的感情,并加倍地写成为谁也不及它的多情。多情就在于它和热爱祖国河山之情一脉相通,它为了让清楚地看到长安南山的面目,把层层云幕都推开了。这里,也点明了七月十六日夜晚,在南郑以东的长安南山头,皎洁的月轮正在升起光华。然后进一步联想到灞桥烟柳、曲江池台那些美丽的长安风景区,肯定会多情地等待收复关中的宋朝军队的到来。应,应该。这里用应字,特别强调肯定语气。人,指宋军,也包括。词中没有直接说到收复失地的战争,而是以大胆的想象,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上至明月、暮云,下至烟柳、池馆,都在期待宋军收复失地、胜利归来的情景,来暗示所主张的抗金战争的前景。这种想象是在上片豪情壮志抒发的基础上,自然引发而出,具有明显的浪漫主义情调。全词充满着乐观气氛和胜利在望的情绪,这在南宋爱国词作中是很少见的。 【注释】 高兴亭:在南郑(南郑地处南宋抗金前线,当时陆游在南郑)西北,正对南山。灞桥:在长安东,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曲江:池名,池边有亭台楼阁,是长安著名的风景区。 (1)开篇两句描绘了怎样一幅的画面? 答: (2)《秋波媚》下阕所采用的主要艺术手法是什么?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赏析。 答: 【答案】 (1)开篇两句渲染了秋日里边地紧张的战争气氛,哀怨的号角声与烽火的光焰交织在一起,有声有色地描绘出一幅边地悲壮雄浑的画面。(答案要有战争气氛和悲壮雄浑的画面之

关于陆游的爱国诗句

关于陆游的爱国诗句 1、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夜泊水村》 2、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候》 3、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 4、关河自古无穷事,谁料如今袖手看!——《书愤五首·其三》 5、愿公思此宽羁旅,静胜炎曦岂易侵。——《寄陈鲁山·其二》 6、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金错刀行》 7、平生万里心,执戈王前驱。——《夜读兵书》 8、王师入秦驻一月,传檄足定河南北。——《晓叹》 9、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临安春雨初霁》 10、归计未成留亦好,愁肠不用遶吴门。——《出县》 11、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金错刀行》 12、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夜泊水村》 1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 14、羽箭雕弓,忆呼鹰古垒,截虎平川。——《汉宫春》 15、烟波无际,望秦关何处。——《谢池春》 16、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书愤五首·其二》 17、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18、扈跸老臣身万里,天寒来此听江声!——《龙兴寺吊少陵先生寓居》 19、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关山月》 20、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老马行》 21、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22、忽记横戈盘马处。散关清渭应如故。——《蝶恋花·桐叶晨飘蛩夜语》 23、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病起书怀》 24、自许封候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25、国仇未报壮士老,匣中宝剑夜有声。——《长歌行》 26、虽三户能抗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金错刀行》 27、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书愤五首·其一》 28、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9、白首自知疏报国,尚凭精意祝炉熏。——《书愤五首·其四》 30、平生铁石心,忘家思报国。——《太息·宿青山铺作》 31、诸公可叹善谋身,**当时岂一秦。——《追感往事》 32、不须绝漠追败亡,亦勿分兵取河湟,但令中夏歌时康,千年万年无馈粮。——《观运粮图》 33、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爱国诗:陆游《病起书怀》原文翻译及赏析

爱国诗:陆游《病起书怀》原文翻译及赏析 病起书怀 宋代:陆游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译文 病体虚弱消瘦,以致头上的纱帽也显得宽大了,孤单一人客居在万里之外的成都江边。 虽然职位低微却从未敢忘记忧虑国事,但若想实现统一理想,只有死后才能盖棺定论。 希望天地神灵保佑国家社稷,北方百姓都在日夜企盼着君主御驾亲征收复失落的河山。 诸葛孔明的传世之作《出师表》忠义之气万古流芳,深夜难眠,还是挑灯细细品读吧。 注释 病起:病愈。 病骨:指多病瘦损的身躯。支离:憔悴;衰疲。 孤臣:孤立无助或不受重用的远臣。江干:江边;江岸。 忘忧:忘却忧虑。 阖(hé )棺:指死亡,诗中意指:盖棺定论。

庙社:宗庙和社稷,以喻国家。 京华:京城之美称。因京城是文物、人才汇集之地,故称。和銮 (luán):同“ 和鸾”。古代车上的铃铛。挂在车前横木上称“和”,挂在轭首或车架上称“銮”。诗中代指“君主御驾亲征,收复祖国河山”的美好景象。 出师一表:指三国时期诸葛亮所作《出师表》。 挑灯:拨动灯火,点灯。亦指在灯下。 创作背景 《病起书怀》作于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四月,陆游时年五十二岁。被免官后病了二十多天,移居成都城西南的浣花村,病愈之后仍为国担忧,为了表现要效法诸葛亮北伐,统一中国的决心,挑灯夜读《出师表》,挥笔泼墨,写下此诗。 赏析 《病起书怀》载于《剑南诗稿》,此诗贯穿了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表现了中华子民热爱祖国的伟大精神,揭示了百姓与国家的血肉关系。“位卑未敢忘忧国”这个传世警句,是诗人内心的真实写照,也是历代爱国志士爱国之心的真实写照,这也是它能历尽沧桑,历久常新的原因所在。诗人想到自己一生屡遭挫折,壮志难酬,而年已老大,自然有着深深的慨叹和感伤;但他在诗中说一个人盖棺方能论定,表明诗人对前途仍然充满着希望。 首联“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叙事、点题,是诗人诗文自身的写照“纱帽宽”,一语双关,既言其病后瘦损,故感帽沿宽松。也暗含被贬官之意,写出了现实,纵使有满腔报国之志,也只能身处江湖之远,客居江边,无力回天,心中的痛苦与烦恼可见一斑。

有关爱国的诗句

有关爱国的诗句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有关爱国的诗句 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2.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6.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8.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11.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1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13.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杜甫 14.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5.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陆游 16.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17.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吉鸿昌 18.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19.契阔死生君莫问,行云流水一孤僧。无端欢笑无端哭,纵有欢肠已成冰。——晏殊和尚 20.向北望星提剑立,一生长为国家忧。——李梦阳

21.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忠家。——于谦 22.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陆游 23.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陆游《病起书怀》 24.忧国忘家,捐躯济难。——三国志 25.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李白 26.死去无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陆游《示儿》 27.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28.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陆游《诉衷情》 29.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陆游 30.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书愤》 31.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陆游《关山月》 32.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陆游《关山月》 33.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陆游《金错刀行》 34.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陆游《金错刀行》 35.出世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 36.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声。——陆游《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 37.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陆游《陇头水》 38.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39.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辛弃疾《鹧鸪天》 40.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辛弃疾《南乡子》 41.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 42.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