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自考审计学重点复习资料

自考审计学重点复习资料

自考审计学重点复习资料
自考审计学重点复习资料

第一章审计概论

本章考核要求:

1.明确和理解审计的定义和特征;

2.记忆各种执行主体审计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3.领会审计的分类和主要审计方法;

4.记忆审计的职能和主要作用。

第一节审计的定义和特征

一、审计的定义

审计是由国家授权或接受委托的专职机构和人员,依照国家法规、审计准则和会计理论,运用专门的方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经营管理活动及其相关资料的真实性、正确性、合规性、效益性进行审查和监督,评价经济责任,鉴证经济业务,用以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

(一)审计的主体

审计主体,就是审计的执行者,即审计专职机构和专职人员。

(二)审计的授权者(或委托者)

审计的授权者泛指国家审计机关、政府有关部门领导的授权,单位主管机构和相关领导的授权,它是针对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而言的。

(三)审计的客体

审计的客体(对象)是被审计单位在一定时期内能够用财务报表有关资料表现的全部或一部分经济活动。

(四)审计的依据

审计依据是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用来评价和判断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真实性、合法性、合规性和效益性,据以提出审计意见、做出审计结论的客观标准。审计依据主要包括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制度,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企业内部的预算、计划、经济合同等。

(五)审计的目的

审计的目的就是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及相关资料的合法性和公允性发表审计意见。

(六)审计的本质

审计的本质为具有独立性的经济监督、评价、鉴证活动。独立性是审计的重要特征,有了独立性,才能做到客观公正,实事求是。为了充分体现审计的本质属性,在审计机构设置和实施审计过程中,必须遵循独立性原则。

二、审计的特征

(一)独立性

表现为三方面:

1.机构独立。

2.业务工作独立。

3.经济独立。

(二)权威性

审计组织的权威性是审计监督正常发挥作用的主要保证。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决定了它的权威性。

第二节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一、政府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一)我国政府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1.西周就有了审计萌芽的思想,形成“上计”制度。

2.宋代设立“审计司”和“审计院”,是我国审计定名之始。

3.1914年,北洋政府颁布《审计法》。

4.1983年9月正式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1995年1月1日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

(二)国外政府审计的产生和发展(了解)

目前世界上已有160多个国家建立了适应各自国情的国家审计机构,其隶属关系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隶属于议会;

第二,隶属于政府;

第三,隶属于财政部。

二、内部审计的产生和发展(了解)

(一)我国内部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在西周时期就有了内部审计的雏形,当时设置“司会”一职。

(二)国外内部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从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和隶属关系来看,国际上常采用的模式有:

一是内部审计隶属于董事会。

二是内部审计隶属于董事会下面的监事会或相关类似委员会(如审计委员会)的领导。

三是内部审计隶属于总经理,接受总经理的领导。

四是内部审计隶属于财会部门。

三、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产生和发展(熟悉)

(一)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注册会计师审计又称社会审计、民家审计。

1918年,谢霖领取了第一号会计师证书,成立我国第一家会计师事务所——正则会计师事务所。

1980年财政部印发了《关于成立会计顾问处的暂行规定》,标志着我国注册会计师制度开始恢复。

1993年10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确定了法律地位。

1995年2月财政部又发布了《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和制度。

1997年加入国际会计师联合会。

2006年注册会计师协会布了《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

(二)国外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发展过程为:

1.详细审计阶段。

1853年在苏格兰的爱丁堡成立了“爱丁堡会计师协会”,这是世界上第一个执业会计师的专业团体。由于详细审计产生于英国,又称为英国式审计。

这一阶段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特点是: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法律地位得到了法律确认;审计的目的主要是查错防弊,保证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

审计的方法是对会计账目进行详细审计,即对有关的凭证、账簿、会计报表等资料进行周密详尽地逐笔审查与稽核。

2.资产负债审计阶段

这一阶段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特点是:审计对象从会计账目扩大到资产负债法;审计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对资产负债表数据库检查,判断企业信用状况;审计方法从详细审计初步转向抽样审计。由于资产负债表

审计是美国首先执行的,所以又称为美国式审计。

3.会计报表审计阶段

这一阶段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特点是:审计对象转为以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为中心的全部财务报表及相关财务资料;审计的主要目的是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以确定财务报表的可信性,查错防弊为次要目的。

4.现代审计阶段

这一阶段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特点是:审计组织机构不断地发展壮大,开始呈现出集中化的趋势;审计技术不断完善,抽样审计方法得到普遍运用,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得到推广,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在审计中已被广泛采用。

(三)注册会计师审计发展历程的启示

三方面的启示:

1.注册会计师审计产生的直接原因是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2.注册会计师审计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3.注册会计师审计具有客观、独立、公正的特征。

第三节审计的分类和审计方法

一、审计的分类

(一)按审计的主体分类

1.政府审计

政府审计又称为国家审计,是指国家审计机关依法所进行的审计,是国家审计机关代表政府依法对国务院各部门、地方各级政府、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事业组织等的财政和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在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的过程中,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2.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专职审计机构或人员实施的审计,是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其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3.注册会计师审计

注册会计师审计又称民间审计、社会审计,是指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审核批准成立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的审计。

注册会计师审计政府审计

审计方式受托审计强制审计

审计目标对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和公允性发表审

计意见

对各级政府及其部门的财政收支情况

及公共资金的收支、运用情况进行审计

审计监督的性质根据审计结论发表独立、客观、公正

的审计意见,以合理保证审计报告使

用人确定已审计的被审计单位财务报

表的可靠程度

根据审计结果发表审计处理意见,如被

审计单位拒不采纳,政府审计部门可以

依法强制执行

审计实施的手段由中介组织——会计师事务所进行

的,是有偿审计

行政监督,政府行为,无偿审计

审计的独立性双向独立,既独立于第三关系人(审

计委托人)又独立于第二关系人(被

审计单位)

政府审计机构隶属国务院和各级人民

政府领导,因此在独立性上体现为单向

独立,即仅独立于审计第二关系人(被

审计单位)

审计标准《注册会计师法》和中国注册会计师

协会制定的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和审计署制

定的国家审计准则注册会计师审计内部审计

审计方式受托进行根据本部门、本单位经营的需要自行安排施

审计的独立性双向独立受本部门、本单位直接领导,仅强调与所审的其他职能部门相对独立

审计目标主要围绕财务报表进行,是对财

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发表审

计意见

主要是检查各项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等,提

出各项改进措施

审计职责和作用需要对投资者、债权人及社会公

众负责,对外出具的审计报告具

有鉴证作用

只对本部门、本单位负责,只能作为本部门、

本单位改进管理的参考,对外不起鉴证作用,

并对外界保密

审计标准《注册会计师法》和中国注册会

计师协会制定的中国注册会计师

执业准则

内部审计准则

注册会计师审计与内部审计虽然存在很大的区别,但是注册会计师在对一个单位进行审计时,都要对其内部审计的情况进行了解并考虑是否利用其工作成果。这是由于:第一,内部审计是单位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组织部分。外部审计人员在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审计时,要对内部控制度进行测评,就须了解其内部审计的设置和工作情况。第二,内部审计在审计内容、审计依据、审计方法等方面都和外部审计有一致之处。第三,利用内容审计工作成果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节约审计费用。

(二)按审计目的和内容分类

1.财务报表审计

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是注册会计师通过执行审计工作,对财务报表是否按照规定的标准编制发表审计意见。

2.经营审计

经营审计是注册会计师为了评价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的效果和效率,而对其经营程序和方法进行的评价。在某种意义上,经营审计更像是管理咨询。

3.合规性审计

合规性审计的目的是确定被审计单位是否遵循了特定的程序、规则和条例。

(三)按审计实施的时间分类

1.事前审计

事前审计是指审计机构的专职人员在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活动及其他经济活动发生之前所进行的审计。

2.事中审计

始终审计是指被审计单位经济业务执行过程中进行的审计。

3.事后审计

事后审计是指在被审计单位经济业务完成以后所进行的审计。

事后审计的范围非常广泛,财务活动的合法性、合规性、公允性,一般于事后才能进行检查、鉴证和

评价。

另外,按是否规定所审时间可以分为定期审计和不定期审计。

(四)按审计执行的地点分类

1.报送审计

报送审计又称送达审计,是指被审计单位按照审计机关的要求,将需要审查的全部资料送到审计机关所在地进行的审计。它是政府审计机关进行的重要方式。

2.就地审计

就地审计又称现场审计,是审计机构派出审计小组和专职人员到被审计单位现场进行的审计。

(五)按照审计所依据的基础和使用的技术分类

1.账项基础审计(详细审计)

是在被审计单位规模较小、业务较少、账目数量不多以及审计技术和方法不发达的特定审计环境下产生的。

审计的重点是资产负债表,旨在发现、防止错误和舞弊,审计人员将大部分精力投向会计凭证和账簿的详细检查。

2.制度基础审计

3.风险导向审计

二、审计的方法

审计方法是审计人员检查和分析审计对象、收集审计证据,并依据审计证据形成审计结论和意见,从而实现审计目标的各种专门手段的总称。

(一)审查书面资料的方法

1.按审查书面资料的顺序划分

(1)顺查法

顺查法是按照会计核算的处理顺序依次进行检查核对的一种方法。会计核算处理一般是按下列顺序进行的:

顺查法主要适用于规模小,业务量少或内部控制制度较差的单位。

(2)逆查法

是指按照与会计核算程序相反的顺序依次进行审计的方法。

对于规模较大、业务量繁多或内部控制制度健全的单位,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2.按审查书面资料的数量和范围划分

(1)详查法

适用于经济业务相对比较简单的小型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或是经济问题非常严重的专题审计。

(2)抽查法

仅适用于规模较大、业务较复杂、内部控制健全和会计基础较好的单位。

3.按审查书面资料的技术内容划分

(1)审阅法

是审计工作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也是最基本的取证方法。

(2)核对法

其主要内容包括证证核对、账证核对、账账核对、账表核对和账实核对。

(3)分析法

分析法是通过对会计资料有关指标的观察、推理、分解和综合以揭示其本质和了解其构成要素的相互

关系的审计方法。

审计分析方法按分析技术可以分为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等。

(4)复算法(又称验算法)

(二)证实客观事物的方法

1.盘点法

盘点法又称盘存法,是根据账簿记录对各项财产物资进行实地清查盘点,以确定账存与实存是否相符的一种方法。

盘点法可分为:直接盘点、监督盘点。

直接盘点常用于对库存现金、有价证券、贵重物品的盘存。直接盘点可以采取预先不告知有关人员盘点的方法以突击的方式进行,以防有关人员对舞弊进行掩饰。

监督盘点常用于盘存数量较大的实物,如大宗的产品、原材料等。

按其范围,也可以分为:全面盘存和局部盘存。

2.调节法

是指在审查某个项目时,通过调节有关数据,证实所需证明数据正确性的一种方法。

3.观查法

是指审计人员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实地观察来取得书面资料以外的审计证据的方法。

运用观察法时应与查询法等其他审计方法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4.查询法:

查询法有面询和函询两种。

5.鉴定法

鉴证法是指运用化验分析、物理检验等专门技术对书面资料的真伪、实物的质量等进行分析、鉴别,获取审计证据的一种检查方法。

审计人员在选择审计方法时,应注意三点:

第一,审计方法要适应审计的目的;

第二,审计方法要适合审计方式;

第三,审计方法要结合被审计单位的实际。

第四节审计的职能和作用

一、审计的职能

(一)经济监督职能

经济监督职能是审计最基本的职能。

(二)经济评价职能

(三)经济鉴证职能

审计职能实现的条件:

1.取决于审计单位的工作效率;

2.取决于审计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3.取决于社会各界人士支持和重视的程度;

4.取决于审计工作条件的保证。

二、审计的作用

(一)制约作用

表现为两方面:

1.揭示差错和弊端。

2.维护财经法纪。

(二)促进作用

表现为三个方面:

1.改善经营管理。

2.提高经济效益。

3.加强宏观调控。

(三)证明作用

第二章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

第一节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及其基本原则

一、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含义

(一)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含义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是指注册会计师职业品德、职业纪律、专业胜任能力及职业责任等的总称。

(二)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

1.国际会计师联合会职业道德规范

2.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职业道德规范

3.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

分为:基本原则和具体要求两层次

(1)基本原则:注册会计师履行社会责任,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保持和提高专业胜任能力,遵守审计等职业规范,履行对客户的责任以及对同行的责任等。

(2)具体要求:独立;专业胜任能力;保密;收费与佣金;与执行鉴证业务不相容的工作;承接注册会计师审计业务;广告、业务招揽和宣传等。

二、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一)独立、客观、公正

1.独立是注册会计师执行鉴证业务的灵魂。如果注册会计师与客户之间不能保持独立,存在经济利益、关联关系或屈从外界压力,就很难取信于社会公众。所谓独立性是指实质上的独立和形式上的独立。实质上的独立是指注册会计师在发表意见时其职业判断不受影响,公正执业,保持客观和职业怀疑;形式上的独立是指会计师事务所或鉴证小组避免出现这样重大的情形,使得拥有充分相关信息的理性第三方推断其公正性、客观性或职业怀疑态度受到损害。

2.注册会计师应当力求公平,不因成见或偏见、利益冲突和他人的影响而损害其客观性。

3.公正不仅指诚实,还有公平交易和真实的含义。

(二)专业胜任能力和应有关注

1.专业胜任能力既要求注册会计师具有专业知识、技能和经验,又要求其经济、有效地完成客户委托的业务。

2.应有关注要求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以质疑的思维方式评价所获取证据的

有效性,并对产生怀疑的证据保持警觉。

(三)保密

注册会计师与客户的沟通,必须建立在为客户信息保密的基础上。

(四)职业行为

1.对社会公众的责任

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一个显著标志是对社会公众承担责任。

2.对客户的责任

注册会计师对社会公众履行责任的同时,也对客户承担着特殊责任。包括:第一,注册会计师应当在维护社会公众利益的前提下,竭诚为客户服务;第二,注册会计师应当按照业务约定履行对客户的责任;第三,注册会计师应当对执行业务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保密,并不得利用其为自己或他人谋取利益;第四,除有关法规允许的情形外,会计师事务所不得以或有收费形式为客户提供鉴证服务。

3.对同行的责任

对同行的责任是指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在处理与其他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相互关系中所应遵循的道德标准。包括:第一,注册会计师应当与同行保持良好的工作关系,配合同行工作;第二,注册会计师不得诋毁同行,不得损害同行利益;第三,会计师事务所不得雇用正在其他会计师事务所执业的注册会计师;注册会计师不得以个人名义同时在两家或两家以上的会计师事务所执业;第四,会计师事务所不得以不正当手段与同行争揽业务。

4.其他责任

能否争取到业务、拥有较多的客户,关系到一家会计师事务所的生存和发展。(参考教材P62)

(五)技术准则

注册会计师应遵守的技术准则有:第一,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第二,企业会计准则。第三,与执业相关的其他法律、法规和规章。

第二节独立性

一、独立性的含义

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的精髓,独立性要求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做到实质上的独立和形式上的独立。

除了识别和评价会计师事务所、鉴证小组的关系以外,还应当考虑鉴证小组以外的人员与鉴证客户之间的关系是否会对独立性产生威胁。

1.独立性原则的总体原则要求:

①对于向审计客户提供的鉴证业务,要求会计师事务所、鉴证小组成员独立于该客户;

②对于向非审计客户提供的鉴证业务,如果报告没有明确限定于指定的使用者使用,则要求会计师事务所和鉴证小组成员独立于该客户;

③对于向非审计客户提供鉴证业务,如果报告明确限定于指定的使用者使用,则要求鉴证小组成员独立于该客户,并且会计师事务所不应当在该客户内有重大的直接或间接经济利益。

二、威胁独立性的情形

(一)经济利益

①与鉴证客户存在专业服务收费以外的直接经济利益或重大的间接经济利益;

②收费主要来源于某一鉴证客户;

③过分担心失去某项业务;

④与鉴证客户存在密切的经营关系;

⑤对鉴证业务采取或有收费的方式;

⑥可能与鉴证客户发生雇佣关系。

(二)自我评价

①鉴证小组成员曾是鉴证客户的董事、经理、其他关键管理人员或能够对鉴证业务产生直接重大影响的员工;

②为鉴证客户提供直接影响鉴证业务对象的其他服务;

③为鉴证客户编制属于鉴证业务对象的数据或其他记录。

(三)关联关系

①与鉴证小组成员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是鉴证客户的董事、经理、其他关键管理人员或能够对鉴证业

务产生直接重大影响的员工;

②鉴证客户的董事、经理、其他关键管理人员或能够对鉴证业务产生直接重大影响的员工是会计师事务所的前高级管理人员;

③会计师事务所的高级管理人员或签字注册会计师与鉴证客户长期交往;

④接受鉴证客户或其董事、经理、其他关键管理人员或能够对鉴证业务产生直接重大影响的员工的贵重礼品或超出社会礼仪的款待。

(四)外界压力

①在重大会计、审计等问题上与鉴证客户存在意见分歧而受到解聘威胁;

②受到有关单位或个人不恰当的干预;

③受到鉴证客户降低收费的压力而不恰当地缩小工作范围。

三、独立性的防范措施框架。

(1)职业、法律或规章产生的防范措施——行业的自我约束;

(2)鉴证客户内部的防范措施——客观事件的约束;

(3)会计师事务所的防范措施(重点)——执业的自我约束。

处理原则:如果防范措施不足以消除威胁独立性因素的影响或不能将影响降至可接受水平时,会计师事务所应当拒绝承接业务或解除业务约定;如果防范措施不足以消除威胁鉴证小组成员的独立性因素的影响或不能将影响降至可接受水平时,应将其调离鉴证小组。

四、业务期间的独立性问题。

会计师事务所和鉴证小组应当在鉴证业务期间独立于鉴证客户。

业务期间自鉴证小组开始执行鉴证业务之日起,至出具鉴证报告之日止,除非预期鉴证业务会再度发生。如果鉴证业务会再度发生,鉴证业务期间的结束应以其中一方通知解除业务关系和出具最终鉴证报告二者之中时间孰晚为准。

在审计业务中,业务期间包括会计师事务所对其出具报告的财务报表的期间。如果一个单位在会计师事务所即将对其出具报告的财务报表所覆盖的期间之内或之后成为审计客户,那么会计师事务所应当考虑有两个因素是否对独立性产生威胁:一是在财务报表覆盖期间之内或之后,但在接受业务之前存在的与审计客户的经济或经营关系。二是以前向审计客户提供的各类服务是否对独立性产生威胁。

在执行审计业务时,考虑业务期间内对独立性的威胁与执行非审计业务时,考虑业务期间对独立性的威胁是不同的。

如果鉴证业务是非审计业务,会计师事务所同样应当考虑经济或经营关系、或以前向其提供的各类服务是否会对独立性产生威胁。

如果在财务报表覆盖的期间之内或之后、与审计有关的专业服务开始之前向审计客户提供非鉴证服务,而且这些服务在审计业务期间将会被禁止,就应考虑这些服务对独立性产生的威胁。如果这些威胁并非明显不重要,就有必要考虑和运用防范措施将威胁降至可接受水平。这样的措施包括四个方面:第一,与客户的审计委员会等治理层讨论与提供非鉴证业务有关的独立性问题。第二,获得审计客户对非鉴证的结果承担责任的承诺。第三,不允许提供非鉴证服务的人员参与审计业务。第四,聘请另一会计师事务所复核非鉴证服务的结果,或请另一会计师事务所在必要范围内重新执业非鉴证服务,使其能够对这些服务承担责任。

向非上市公司提供非鉴证服务,在该客户成为上市公司时不会损害会计师事务所的独立性,只要符合这样三个要求:第一,对于非上市的审计客户,以前提供的非鉴证服务是允许的。第二,如果这种服务对于上市公司审计客户是不允许的,则在该客户成为上市公司后的一个合理期限内将会终止服务。第三,会计师事务所已经实施了适当的防范措施,以消除以前服务所产生的威胁,或将其降至可接受水平。

五、特定情况下对独立性原则的运用

(一)经济利益

评价经济利益对独立性的威胁:

①评价经济利益的类型(直接的经济利益还是间接的经济利益);

②评价经济利益的重要性(直接控制时重要,间接控制时不重要的);

③评价拥有经济利益人员的角色(鉴证小组成员或其直系亲属)。

如果鉴证小组成员或其直系亲属在鉴证客户内拥有直接经济利益或重大的间接经济利益,所产生的经济利益威胁就会非常重要,以致只能采取以下防范措施才能消除这些威胁或将其降至可接受水平:

①在该人员成为鉴证小组成员之前将直接的经济利益处置;

②在该人员成为鉴证小组成员之前间接的经济利益全部处置,或将其中的足够数量处置,使剩余利益不再重大;

③将该鉴证小组成员调离鉴证业务。

(二)贷款和担保

(1)会计师事务所的贷款和担保对独立性不会产生威胁的情形:

会计师事务所从银行或类似机构等鉴证客户取得贷款,或由这些客户作为会计师事务所的贷款担保人的情况下,只要贷款是按照正常的贷款程序、条件和要求进行的,而且贷款对于会计师事务所和鉴证客户都不够重大,就不会对独立性产生威胁。

(2)鉴证小组成员或其直系亲属的贷款和担保对独立性不会产生威胁

鉴证小组成员或其直系亲属从银行或类似机构等鉴证客户取得贷款,或由这些客户作为其贷款担保人时,只要贷款是按照正常的贷款程序、条件和要求进行的,就不会对独立性产生威胁。

(三)与鉴证客户存在密切的经营关系

会计师事务所或鉴证小组与鉴证客户或其管理层之间存在密切的经营关系,或会计师事务所与审计客户之间存在密切的经营关系,会带来商业的或共同的经济利益,并产生经济利益威胁和外界压力威胁。

(四)家庭或个人关系

鉴证小组成员与鉴证客户的董事、经理或某些特定角色的员工之间存在家庭和个人关系,可能产生经济利益、关联关系或外界压力威胁。

(五)与鉴证客户发生雇佣关系

如果鉴证客户的董事、经理或所处职位能够对鉴证业务的对象产生直接重大影响的员工,曾经是鉴证小组的成员或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伙人,那么会计师事务所或鉴证小组成员的独立性可能受到威胁。此类情况可能产生经济利益、关联关系和外界压力威胁,尤其是在该人员与以前的会计师事务所仍然保持重要联系时。

(六)最近曾在鉴证客户中工作

鉴证客户以前的经理、董事或员工成为鉴证小组的成员,可能会产生经济利益、自我评价和关联关系威胁。

(七)作为鉴证客户的经理或董事

(1)如果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伙人或员工成为鉴证客户的经理或董事,所产生的自我评价、经济利益威胁就会非常重大,以致没有防范措施能够将其降至可接受水平;

(2)如果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伙人或员工成为审计客户的公司秘书,所产生的自我评价和关联关系威胁就会非常重大,以致没有防范措施可以将其降至可接受水平;

(3)为支持公司秘书性职能而提供的常规行政服务或有关公司秘书性行政问题的咨询工作,通常不会被认为有损独立性,只要所有的相关决策是由客户的管理层做出的。

(八)高级职员与鉴证客户之间的长期联系

(1)基本观点:在一项鉴证业务中长期委派同一名高级职员,可能产生关联关系威胁;

(2)防范措施

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应当对威胁的重要性进行评价,如果威胁并非明显不重要,就应当考虑并采取防范措施将威胁降至可接受水平。这些防范措施可能包括:

①轮换鉴证小组的高级职员;

②请鉴证小组成员以外的其他注册会计师复核该高级职员所做的工作,或在必要时提供建议;

③进行独立的内容质量复核。

(九)向鉴证客户提供非鉴证业务

(1)基本观点:

①会计师事务所向鉴证客户提供非鉴证业务可能对会计师事务所或鉴证小组成员的独立性产生威胁,尤其是对独立性的潜在威胁。对独立性的潜在威胁最常出现在向审计客户提供非鉴证业务时,单位的财务报表提供了与影响该单位的大量交易和事项有关的财务信息,而其他鉴证业务的对象可能在性质上受到限制;

②对独立性的威胁还可能出现在会计师事务所提供与非审计鉴证业务的对象有关的非鉴证业务时。在这种情况下应当考虑会计师事务所参与非审计鉴证业务的对象的重要性,是否产生自我评价威胁,是否可以通过采取防范措施将对独立性的威胁降至可接受水平,或非鉴证业务是否应予以拒绝;

如果非鉴证业务与非审计鉴证业务的对象无关,对独立性的威胁通常是明显不重要的。

(2)防范措施

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价所产生的威胁的重要性,如果威胁并非明显不重要,则有必要考虑和采取措施以消除威胁或将威胁降至可接受水平。这些防范措施可能包括:

①做出安排,使提供这种服务的人员不参与鉴证业务;

②请其他注册会计师就这些活动对会计师事务所和鉴证小组独立性的潜在影响提供建议;

③法规中规定的其他相关防范措施。

第三节专业胜任能力与保密

一、专业胜任能力

(一)专业胜任能力的两个阶段

专业胜任能力可分为两个独立的阶段:

一是专业胜任能力的获取。

二是专业用胜任能力的保持。

(二)利用其他专家工作

注册会计师不应提供本不能胜任的专业服务,除非获得适当的建议和帮助使其能够满意地提供这些服务。

当利用其他注册会计师以外的专家时,注册会计师就必须采取措施确保这些专家了解相应的道德要求。对专家的监督和指导的程度取决于参与的人员和业务的性质。这些监督和指导可能包括:(1)要求这些人员阅读适当的道德规范;

(2)要求这些人员对道德规范的理解提供书面确认;

(3)在出现潜在冲突时提供咨询。

注册会计师还应当对具体的独立性要求或业务中所蕴含的其他风险保持警惕。任何情况下,如果适当的道德行为不能得到遵守或保证,那么注册会计师就不能接受业务。如果业务已经开始执行,则应予以终止。

二、保密

(一)保密义务

(二)保密义务的豁免

A、注册会计师应当对执业过程中获知的客户信息保密,可以披露客户信息的情形:

①取得客户的授权;

②根据法规要求,为法律诉讼准备文件或提供证据,以及向监督机构报告发现的违反法规行为;

③接受同业复核以及注册会计师协会和监管机构依法进行的质量检查。

B.在决定披露客户的有关信息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以下因素:

①是否了解和证实了所有相关信息。如果还存在未经证实的事实或意见,在决定披露时应当运用职业判断;

②信息披露的方式和对象,尤其是,注册会计师应当确定沟通对象是适当的接受者,并有责任采取适当行动;

③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和后果,注册会计师是否会因信息披露而招致法律责任,其后果是什么。

在所有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是否需要向法律顾问和职业组织进行咨询。

第四节收费、佣金及业务招揽

一、收费

(一)收费考虑的因素

如果收费报价明显低于前任注册会计师或其他会计师事务所的相应报价,会计师事务所应当确保:一是在提供专业服务时,工作质量不会受到威胁,并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遵守执业准则和质量控制程序;二是客户了解专业服务的范围和收费基础。

(二)或有收费

除法规允许外,会计师事务所不得以或有收费方式提供鉴证服务,收费与否或多少不得以鉴证工作结果或实现特定目的为条件。

或有收费是指收费与否或收费多少以鉴证工作结果或实现特定目的为条件。如果是经法院或其他公共管理机构确定的收费,则不应视为或有收费。除得到法律认可或作为某种专业服务的公认做法而被职业组织认可外,按照百分比或其他类似基础收取费用应被视为或有收费。

二、佣金

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不得为招揽客户而向推荐方支付佣金,也不得因向第三方推荐客户而收取佣金。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不得因宣传他人的产品或服务而收取佣金。

三、业务招揽

(一)广告、业务招揽和宣传的含义

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不能对其能力进行宣传以招揽业务。

(二)广告

在跨国执行业务时,在允许做广告的国家执行业务的注册会计师,不应该在禁止做广告的国家通过出版或散发的报纸或杂志做广告来谋求优势。同样,在禁止做广告的国家执行业务的注册会计师,也不应在允许做广告的国家出版的报纸或杂志上做广告。(属地兼属人原则)

(三)业务招揽

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不得采用强迫、欺诈、利诱或骚扰等方式招揽业务等。

(四)宣传

在不允许做广告的情况下,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所做的宣传如果符合下列条件,则是可以接受的:

(1)其目的是向公众或有关部门告知事实,且这种告知没有采取错误、误导或欺骗的方式。

(2)具有高品位。

(3)维护了职业尊严。

(4)避免经常重复或不恰当地突出执行业务的注册会计师的姓名。

1.委托和奖励

2.寻求业务合作

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不应以一种可能被视为寻求业务合用的方式公开寻求转包工作。

3.名录

4.书籍、文章、演讲、广播和电视

不得提及与会计师事务所服务内容有关的信息。

5.培训课程、研讨会

不应在为此发放的手册和文件中不当地突出注册会计师的姓名。

6.含有技术信息的手册和文件

7.员工招聘

8.手册和会计师事务所简介

9.信纸和名片

第五节其他职业道德

一、与执行鉴证业务不相容的工作

注册会计师不得同时从事与提供专业服务不相容的业务、职业或活动。具体包括:

(1)会计师事务所不得为上市公司同时提供编制财务报表和审计服务;

(2)会计师事务所的高级管理人员或员工不得担任鉴证客户的董事(包括独立董事)、经理以及其他关键管理职务;

(3)我国会计师事务所不能为同一家上市公司同时提供资产评估和审计服务。

二、接任前任注册会计师的审计业务

(一)前后任注册会计师的含义

前后任注册会计师的关系,仅限于审计业务。

如果审计客户委托注册会计师对已审计财务报表进行重新审计,接受委托的注册会计师应视为后任注册会计师,而之前已发表审计意见的注册会计师则视为前任注册会计师。

(二)客户更换会计师事务所的原因

客户更换会计师事务所的原因很多,但有两种原因有可能不利于行业的发展和市场的正常秩序。一种原因是会计师事务所之间为争揽业务而进行恶性竞争;另一种原因则是注册会计师可能与客户在重大会计、审计问题上存在分歧,客户不认可注册会计师的立场。

(三)接受委托前的沟通

接受委托前后任注册会计师向前任注册会计师询问的内容具体包括:

①是否发现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存在诚信方面的问题;

②前任注册会计师与管理层在重大会计、审计等问题上存在的意见分歧;

③前任注册会计师曾与被审计单位治理层沟通过的关于管理层舞弊、违反法规行为及内部控制的重大缺陷等问题;

④前任注册会计师认为导致被审计单位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原因。

(四)接受委托后的沟通

1.查阅前任注册会计师工作底稿的前提

如果需要查阅前任注册会计师的工作底稿,后任注册会计师应当征得被审计单位同意,并与前任注册会计师进行沟通;

2.查阅相关工作底稿及其内容

如果前任注册会计师决定向后任注册会计师提供工作底稿,一般可考虑进一步从被审计单位(前审计客户)处获取一份确认函,以便降低在与后任注册会计师进行沟通时发生误解的可能性。

第八章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

本章考核要求:

1.了解采购与付款循环的主要业务活动及主要凭证;

2.掌握采购与付款循环内部控制的关键点以及其与特定认定的关系;

3.熟悉应付账款、固定资产等主要账项的审计目标和重点实质性程序。

第一节采购与付款循环的特性

一、采购与付款循环的主要业务活动

(一)请购商品和劳务

企业的商品物资一般存放在仓库,仓库对商品物资的收入、发出、结存有详细的记录,仓库管理人员可以及时发现商品物资的短缺,并根据授权及时发出请购要求。如果商品物资或劳务的使用部门需要仓库没有记录的商品物资和劳务的话,则由使用部门发出请购要求。

(二)对外订购

企业的采购部门接到请购申请后,应及时选择供货单位,向对方订购商品物资或劳务。

(三)验收商品

订购的商品物资到达企业后,应由验收部门的人员核对商品物资的品种、规格、数量、质量,检查收到的商品物资与订购的商品物资是否相符。

(四)储存商品

经过验收的商品物资应及时运仓库,加以妥善保管。

(五)付款

在商品物资验收入为后,按照购货合同的规定的付款期限和付款条件,确定付款的时间和金额,并通过银行转账付款。

(六)记账

将发生的经济业务在凭证、账簿体系中加以记录。

二、采购与付款循环的主要凭证及会计记录

(一)请购单

大部分的请购单由仓库管理人员填写,仓库人员发现仓库存储的物资达到再订货点时填写请购单,其他部门也可以对所需要购买的未列入存货的项目。

(二)订购单

采购部门在收到请购单后,按照经过批准的请购单编制订购单。订购单是由采购部门填写,向另一企业购买订购单上所指定商品、劳务或其他资产的书面凭证。

(三)验收单

采购部门发出订购单后,供货单位发运货物到企业,验收部门首先应比较收到的货物与订购单和请购单上的要求是否相符,然后再盘点商品并检查商品有无损坏。验收后,验收部门应对已收货的每张订购单编制一式多联、预先编号的验收单,作为验收和检验商品的依据。

(四)入库单

验收的货物送交仓库或货物管理使用部门,仓库在收到货物时要编制入库单,入库单是仓库收到货物时编写的凭证,表明仓库对货物的保管责任,将已验收商品的保管与采购的其他职责相分离,可减少未授权的采购和盗用商品的风险。

(五)付款凭单

付款凭单是采购方企业根据订货单、验收单、卖方发票等编制付款凭单,载明已收到商品、资产或接受劳务的厂商、应付款金额和付款日期的凭证。付款凭单是企业内部记录和支付负债的授权证明文凭。付款凭单应预先编号,并须后附订购单、验收单和供应商发票等支持性凭证。

(六)明细账和总账

(七)付款证明

付款部门收到付款凭单后,仔细审核付款凭单和附件,按照付款凭证上标明的付款日期支付货款。

(八)对账单

第二节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内部控制测试

一、采购与付款循环业务的内部控制

(1)对购货业务合理的职责划分,使得在业务执行过程中能够进行有效的复核和监督。

(2)企业应当建立采购申请制度,依据购置商品或劳务的类型、确定归口管理部门,授予相应的请购权,并明确相关部门或人员的职责权限及相应的请购程序。

(3)企业应加强采购业务的预算管理。

(4)企业应当建立采购与付款业务的授权制度和审核批准制度,并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办理采购与付款业务。

(5)企业应当按照请购、审批、采购、验收、付款等规定的程序办理采购与付款业务,并在采购与付款各环节设置相关的记录、填制相应的凭证,建立完整的采购登记制度,加强请购手续、采购订单、验收证明、入库凭证、采购发票等文件和凭证的相互核对工作。重要的凭证应预先编号,作废的单据要注销并保存。

(6)企业应当建立采购与验收环节的管理制度,对采购方式确定、供应商选择、验收程序及计量方法等作出明确规定,确保采购过程的透明化。

(7)企业应当根据规定的验收制度和经批准的订单、合同等采购文件,由独立的验收部门或指定专人对所购物品或劳务等的品种、规格、数量、质量和其他相关内容进行验收,出具检验报告、计量报告和验收证明。

(8)企业财会部门在办理付款业务时,应当对采购合同约定的付款条件以及采购发票、结算凭证、检验报告、计量报告和验收证明等相关凭证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及合规性进行严格审核。

(9)企业应当定期与供应商核对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付账款等往来款项。

(10)企业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办理采购业务的人员定期进行岗位轮换,防范采购人员利用职权和工作便利收受商业贿赂、损害企业利益的风险。

二、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

(一)固定资产的预算制度

预算制度是固定资产内部控制中最重要的部分。通常,企业应编制旨在预测与控制固定资产增减和合理运用资金的年度预算,注册会计师应注意检查固定资产的取得和处置是否均依据预算,对实际支出与预算之间的差异以及未列入预算的特殊事项,应检查其是否履行特别的审批手续。

(二)授权批准制度

完善的授权批准制度包括:企业的资本性预算只有经过董事会等高层管理机构批准方可生效;所有固定资产的取得和处置均需经企业管理当局的书面认可。

(三)账簿记录制度

除固定资产总账外,被审计单位还须设置固定资产明细分类账和固定资产登记卡,按固定资产类别、使用部门和每项固定资产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四)职责分工制度

对固定资产的取得、记录、保管、使用、维修、处置等,均应明确划分责任,由专门部门和专人负责。明确的职责分工制度,有利于防止舞弊,降低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风险。

(五)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的区分制度

(六)固定资产的处置制度

固定资产的处置,包括投资转出、报废、出售等,均要有一定的申请报批程序。

(七)固定资产的定期盘点制度

对固定资产定期盘点,是验证账面各项固定资产是否真实存在、了解固定资产放置地点和使用状况以及发现是否存在未入账固定资产的必要手段。

(八)固定资产的维护保养制度

固定资产应有严密的维护保养制度,以防止其因各种自然和人为的因素而遭受损失,并应建立日常维护和定期检修制度,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九)注册会计师在检查、评价企业的内部控制时,应当了解企业对固定资产的保险情况。

第三节采购与付款循环主要账户的审计

一、应付账款的审计

(一)应付账款的审计目标

应付账款的审计目标一般包括:确定应付账款的真实性;确定应付账款的发生和偿还记录是否完整;确定应付账款是否应由被审计单位承担;确定应付款账期末余额是否正确;确定应付账款在会计报表上的披露是否恰当。

作为负债项目,应付款账完整性的审计是重点。

(二)应付账款的实质性程序

为了完成上述审计目标,注册会计师应执行以下应付账款的实质性程序:

(1)获取或编制应付账款明细表,复核加计正确,并与报表数、总账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核对是否相符。

(2)根据被审计单位实际情况,对应付账款进行分析程序:

①对本期末应付账款余额与上期期末余额进行比较,分析其波动原因;对本期期末应付账款构成、账龄与上期期末进行比较,分析期波动原因。

②分析应付账款的明细余额,将固定供货单位的明细余额与上期期末数字对比,如果同一单位在两年内余额差别很大,要检查其原因。

③分析长期挂账的应付账款,要求被审计单位作出解释,判断被审计单位是否缺乏偿债能力或利用应付账款隐瞒利润。

④计算应付账款对存货的比率、应付账款对流动负债的比率,并与以前期间对比分析,评价应付账款整体的合理性。

⑤根据存货、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的增减变动幅度,判断应付账款增减变动的合理性。

⑥比较当年及以前年度应付账款支付期的变动情况。

⑦比较截止日期前后2个月的支付期、余额构成及主要供货商的变化。

⑧比较2年间信用额度和折扣及与采购金额的比例。

(3)函证应付账款。一般情况下,应付账款不需要函证,但如果控制风险较高,某应付账款明细账户金额较大或被审计单位处于财务困难阶段,则应进行应付账款的函证。

进行函证时,注册会计师应选择较大金额的债权人,以及那些在资产负债表日金额不大、甚至为零,但为企业重要供货人的债权人,作为函证对象。函证最好采用肯定形式,并具体说明应付金额。

如果存在未回函的重大项目,注册会计师应采用替代审计程序。比如,可以检查决算日后应付账款明细账及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款,核实其是否已支付,同时检查该笔债务的相关凭证资料,核实交易事项的真实性。

(4)查找未入账的应付账款。为了防止企业低估负债,注册会计师应检查被审计单位有无故意漏记应付账款行为。

例如:结合存货监盘,检查被审计单位在资产负债表日是否存在有材料入库凭证但未收到购货发票的经济业务;

检查资产负债表日后收到的购货发票,关注购货发票的日期,确认其入账时间是否正确;检查资产负债表日后应付账款明细账贷方发生额的相应凭证,确认其入账时间是否正确。检查时,注册会计师还可以通过询问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和采购人员,查阅资本预算、工作通知单和基建合同来进行。

(5)从应付账款明细账上抽取交易,与相关原始凭证核对,检查每笔业务的入账金额,检查带有现金折扣的应付账款是否按发票上记载的全部应付金额入账,待实际获得现金折扣时再冲减财务费用项目。

(6)从订货单或验收单出发,追查至应付账款明细账,检查是否所有发生的业务都已经正确地记账。同时,检查每笔业务的入账金额。

(7)检查应付账款是否存在借方余额。如有,应查明原因,必要时建议被审计单位作重分类调整。结合预付账款的明细余额,查明有否在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两面同时挂账的项目。

(8)检查应付账款长期挂账的原因,作出记录,注意其是否可能无需支付。对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是否按规定转入了营业个收入项目,相关依据及审批手续是否完备。

(9)关注是否在应付关联方账款。若有,应通过了解关联交易事项目的、价格和条件,检查采购合同等方法确认该应付账款的合法性和合理性;通过向关联方或其他注册会计师查询及函证等方法,以确认交易的真实性。

(10)对于用非记账本位币结算的应付账款,检查其采用的折算汇率是否正确。

(11)验明应付账款在资产负债铺上的披露是否恰当。一般来说,“应付账款”项目应根据“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科目所属明细科目的期末贷方余额的合计数填列。审计中,如果发现被审计单位因重复付款、付款后退货、预付货款等导致某些明细账户借方出现较大余额,注册会计师应在审计工作底稿中编制建议调整的重分类分录,以便将这些借方余额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为资产。

二、固定资产的审计

(一)固定资产的审计目标

固定资产的审计目标一般包括:确定固定资产是否存在;确定固定资产是否完整;确定固定资产是否被审计单位所有;确定固定资产的计价是否恰当;确定固定资产的期末余额是否正确;确定固定资产在会计报表上的披露是否恰当。

1.获得或编制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分类汇总表

在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初次审计的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应编制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明细表,将企业所有的固定资产全部在表中列示,以对期初余额进行较全面的审计。

2.分析程序

(1)计算固定资产原值与本期产品产量的比率,并与以前期间比较,可能发现虚增、闲置固定资产,或已减少的固定资产未记账、虚增产量等情况。

(2)计算本期计提折旧额与固定资产总成本的比率,将此比率同上期比较,旨在发现本期折旧额计算上的错误。

(3)计算累计折旧与固定资产总成本的比率,将此比率上期比较,旨在发现累计折旧核算上的错误。

(4)比较本期各月之间、本期与以前各期之间的修理及维护费用,旨在发现资产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区分上可能存在的错误。

(5)比较本期与以前各期的固定资产增加和减少。

(6)分析固定资产的构成及期增减变动情况,与在建工程、现金流量表、生产能力等相关信息交叉复核,检查固定资产相关金额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7)比较本期与以前各期的固定资产的增加或减少,与未生产经营发展趋势、战略规划比较,判断差异产生原因的合理性。

(8)将本期固定资产增加与预算相比,判断预算外增加项目的真实性和合理性。

3.检查固定资产的增加

审计时应注意检查原始凭证,确认固定资产增加的真实性,检查固定资产不同取得方式下确定的入账价值的合理性,同时还应该检查固定资产的所有权凭证。

4.检查固定资产的减少

(1)检查减少固定资产的授权批准文件。

(2)检查因不同原因减少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是否符合有关规定,验证其数额计算的准确性。

(3)结合“固定资产清理”和“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科目,抽查固定资产的账面转销额是否正确。

(4)检查是否存在未作会计记录的固定资产减少业务。

5.检查固定资产的所有权

6.对固定资产进行实地观察

自考审计学各章复习要点

2013年自考审计学各章复习要点 注意黄色字体的部分是根据考试大纲缩减 第一章审计概论 第一节审计的定义和特征 论,运用专门的方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经营管理活动及其相关资料的真实性、正确性、合规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查和监督,评价经济责任,鉴证经济业务,用以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一)审计的主体 审计主体,就是审计的执行者,即审计的专职机构和专职人员。 (二)审计的授权者(或委托者) 审计的授权者泛指国家审计机关、政府有关部门领导的授权,单位主管机构和相关领导的授权,它是针对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而言的。 (三)审计的客体(对象) 审计的客体(对象)是被审计单位在一定时期内能够用财务报表及有关资料表现的全部或一部分经济活动。 (四)审计依据

审计依据是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用来评价和判断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真实性、合法性、合规性和效益性,据以提出审计意见、做出审计结论的客观标准。 (五)审计的目的 (六)审计的本质

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不受其它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审计的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为国家财政部门和各机构财务部门的下属机构。 的干涉,应独立地对被审查的事项作出评价和鉴定;其次又指审计人员要保持精神上的独立,自觉抵制干扰,对审计事项作出客观公正的结论。 (二)权威性 的权威性。审计机构或人员以独立于被审计者的身份进行工作,在审计的过程中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根据一定的准则、原则、程序进行,因此,审计人员出具的审计报告具有一定的社会权威性。 第二节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一、政府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一)我国政府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自考审计学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汇总情况

名词解释 1.或有收费:是指收费与否或收费多少以鉴证工作结果或实现特定目的为条件。 2.审阅业务:注册会计师在实施审阅程序的基础上,说明是否注意到某些事项,使其相信财务报表没有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未能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被审阅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3.经营审计:注册会计师为了评价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的效果和效率,而对其经营程序和方法进行的评价。 4.部证据:是由被审计单位部机构或职员编制和提供的书面证据。如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记录。管理层的声明书以及其他各种由被审计单位编制和提供的有关书面文件。 5.控制环境:控制环境包括治理职能和管理职能,以及治理层和管理对部控制及其重要性的态度,认识和措施。良好的控制环境是实施有效部控制和基础。 6.审计工作底稿:是指注册会计师对指定的审计计划,实施的审计程序,获取的相关审计证据,以及得出的审计结论作出的记录,是审计证据的载体,是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获取的资料,形成的审计工作记录。 7.应有关注:要求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保持职业谨慎,以质疑的思维方式评价所获证据的有效性,并对产生怀疑的证据保持警觉。 8.审计准则:是审计人员进行审计工作时所必需遵循的行为规和衡量审计工作质量的客观标准。 9.鉴证报告:注册会计师应当以书面形式提出鉴证报告,在鉴证报告中应当清楚地表达其

鉴证结论,对鉴证对象信息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提供一定程度的保证。 10.总体审计策略:是对审计的预期围和实施方式所作的规划,是注册会计师从接受审计委托到出具审计报告整个过程基本工作容的综合计划。 11.鉴证业务:鉴证业务是指注册会计师对鉴证对象信息提出结论,以增强除责任方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鉴证对象信息信任程度的业务。它主要包括审计业务、审阅业务与其他鉴证业务。 12.分析程序:是指注册会计师通过研究不同财务数据之间以及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之间的在关系,对财务信息作出评价。 13.查询法:是审计人员对审计过程中的疑点和问题,通过向有关人员询问和质疑等方式来证实客观事实或书面资料,取得审计证据的一种方法。 14.独立性: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精髓,独立性要求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做到实质上的独立和形式上的独立。 15.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 16.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是指注册会计师通过执行审计工作,对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发表审计意见。合法性是指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公允性是指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17.存货监盘:是指注册会计师现场观察被审计单位存货的盘点,并对已盘点的存货进行适当的检查。

2016年10月自考审计学答案及解析

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审计学试卷 (课程代码:0016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注册会计师在实施监盘程序时,发现被审计单位购进一批商品在账上没有反映,则管理当局违背的认定是() A.发生 B.完整性 C.权利和义务 D.计价或分摊 答案:B 章节:第五章《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知识点:“获取审计证据时对认定的运用”,其中“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认定”包括存在、权利和义务、完整性、计价和分摊。P124 解析:完整性:所有应当计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均以记录。(少记) 2.下列不属于证实客观事物的方法是() A.盘点法 B.鉴定法 C.观察法 D.核对法 答案:D 章节:第一章《审计概论》 知识点:“证实客观事物的方法” 解析:证实客观事物的方法有:盘点法、调节法、观察法、查询法、鉴定法。P53-54 3.下列有关审计监督体系的理解中,表述正确的是()

A.注册会计师审计意见旨在提高财务报表的可信赖度 B.内部审计是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基础 C.政府审计是独立性最强的一种审计 D.财务报表的合法性是财务报表使用者最为关心的 答案:A 章节:第一章《审计概论》 知识点:注册会计师审计与政府审计、内部审计的的区别 解析:注册会计师是独立性最强的一种审计。P48-49 4.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一般() A.在承接客户和续约时进行 B.在进行审计计划时进行 C.在进行期中审计时进行 D.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的始终 答案:D 章节:第六章《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与应对》 知识点: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 解析: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是一个连续和动态地收集、更新与分析信息的过程,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的始终。P141 5.下列注册会计师审计收费规范的是() A.按利润总额的一定百分比收费 B.按营业收入的一定百分比收费 C.按上市成功与否收费 D.按审计资源的投入确定收费 答案:D 章节:第二章《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 知识点:收费、佣金及业务招揽(收费考虑的因素、或有收费、佣金,重点把握不得-----)

本科自考《审计学》重点复习资料

《审计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审计概论 本章重要考点串讲 考点一审计的定义和特征 一、审计的定义 审计是由国家授权或接受委托的专职机构和人员,依照国家法规、审计准则和会计理论,远用专门的方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经营管理活动及相关资料的真实性、正确性、合规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查和监督,评价经济责任,鉴证经济业务,用以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 二、审计的特征 审计的特征征集中体现在独立性和权威性方面。 考点二审计的分类和方法 一、审计的分类 (一)按审计的主体分类 审计主体,即审计的执行者,按审计主体分类,可以将审计分为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三类。 (二)按审计目的和内容分类 按审计的目的和内容分类,可以将审计分为财务报表审计、经营审计、合规性审计三类。 (三)按审计实施的时间分类 按审计与被审计经济业务发生的时间之间的关系,可以将审计分为事前审计、事中审计和事后审计三类。 (四)按审计执行的地点分类 按执行的地点分类,可以将审计分为报送审计和就地审计两类。 (五)按照审计所依据的基础和使用的技术分类 按照审计所依据的基础和使用的技术分类,审计可分为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风险导向审计三类。 二、审计的方法 我国的审计方法体系由两大部分组成,即审查书面资料的方法和证实客观事物的方法。 (一)审查书面资料的方法 1、按审查书面资料的顺序划分,可分为顺查法和逆查法。 2、按审查书面资料的数量和范围划分,可分为抽查法和抽查法。 3、按审查书面资料的技术内容划分,可分为审阅法、核对法、分析法、复算法等。 (二)证实客观事物的方法 证实客观事物的方法是主要用于证实客观事物形态、性能、数量和价值的方法。目前,审计中常用的有盘点法、调节法、观察法、查询法和鉴定法。 考点三审计的职能和作用 一、审计的职能 (1)经济监督职能 (2)经济评价职能 (3)经济鉴证职能 二、审计的作用 (1)制约作用 (2)促进作用 (3)证明作用 本章典型试题串讲 [单选]审计最本质的特性是独立性。 [单选]依据我国1982年宪法,1983年在国务院设立的审计署。 [单选]我国第一家社会审计组织的创办人是谢霖。 [单选]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产生主要是由于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单选]国家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内部审计三者最大的区别体现在审计主体。 [单选]从审计独立性、有效性来讲,企业内部审计最有效的领导是董事会。 [单选]从方法论的角度,注册会计师以审计风险模型为基础进行的审计,称为风险基础审计。 [多选]审计的特征集中体现在独立性、权威性。 [多选]审计按照主本分类,可分为政府审计、内部审计、社会审计。 [多选]在选用审计方法时,应注意应与审计的特定目的上适应,应与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条件和实际需要相适应,应与审计主体的性质和任务相适应等。 [多选]审计的职能主要有经济监督职能、经济评价职能、经济鉴证职能。 [名词]审计是由国家授权或接受委托的专职机构和人员,依照国家法规、审计准则和会计理论,运用专门的方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经营管理活动及其相关资料的真实性、正确性、合规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查和监督,评价经济责任,鉴证经济业务,用以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 [名词]注册会计师审计又称民间审计、社会审计,是指由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审核批准成立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的审计。 [名词]审计方法是审计人员检查和分析审计对象、收集审计证据,并依据审计证据形成审计结论和意见,从而实现审计目标的各种专门手段的总称。 [名词]顺查法是按照会计核算的处理顺序依次进行检查核对的一种方法。顺查法主要适用于规模较小,业务量较少或内部控制制度较健全的单位,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名词]查询法是审计人员对审计过程中的疑点问题,通过向有关人员询问和质疑等方式来证实客观事实或书面资料,取得审计证据的一种审计方法。查询法有面询和函询两种。 [名词]审计职能是指审计本身固有的内在功能。多数人认为审计具有经济监督的职能、经济评价的职能和经济鉴证的职能。

自考审计学名词解释、简答及论述题(终极版)

审计:是为了查明有关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的认定与既定标准之间的一致程度,而客观收集和评估证据。并将结果传达给利害关系人的系统过程。 管理层的认定:是指管理层对财务报表各组成要素的确认、计量、列报做出明确或隐含的表达,反映了管理层在处理各种经济活动及经济事项时,遵循会计准则及相关会计法规的范围、程度及结果。 标准审计报告:是指包括标准措辞的引言段、范围段和意见段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不附加任何说明段、强调事项段或修正性用语。 公布目的审计报告:一般是用于对企业投资者、债权人等非特定利益关系者公布的附送财务报表审计报告。 非公布目的的审计的报告:一般是用于经营管理、合并或业务转让、融通资金等特定目的而实施审计的审计报告。 简式审计报告:又称为短式审计报告。它是注册会计师对应公布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后所编制的简明扼要的审计报告。 像是审计报告:又称长式审计报告。它是指对审计对象所有重要经济业务和情况都要做详细说明和分析的审计报告。 审计证据:是指注师为了得出审计结论、形成审计意见而适用的所有信息,包括财务报表依据的会计记录中含有的信息和其他信息。 审计工作底稿:是指注师对制定的审计计划、实施的审计程序、获取的相关审计证据、以及得出的审计结论做出的记录。 永久性档案:是指那些记录内容相对稳定,具有长期使用价值,并对以后审计工作具有重要影响和直接作用的审计档案。 当期档案:是指那些记录内容在各年之间经常变化,主要供当期审计使用和下期审计参考的审计档案。 重要性:如果一项错报单独或联通其他错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做出的经济决策,则该项错报是重大的。 审计模式 法等要素的组合 风险基础审计试的程度和范围。 审计风险表表示不恰当审计意见的风险 抽样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根据样本得出结论,与对总体全部项目实施与样本同样审计程序得出的结论存在差异的可能性 抽样单元:构成总体的个体项目 随机数表:也称乱数表,是由随机生成的从09随机的 系统选样:也称等距选样,是指按照相同间隔从审计 对象总体中等距离地选取样的一种选样方法。采用系统选样法,首先计算选样间距 ,确定选样起点,然后再根间距顺序地选取样本。 随意选样:也称任 意选样,是指注册会计不带任何偏见地选取样本,即注册会计师 考虑样本项目的性质、大小、外观、位置其他特征而选取总体项目 PPS 抽样:也称概率比例规模抽样,是一运用属性抽样原理对货币金额而不是对生率得出 结论的统计抽样方法,也被称为额加权抽样j 货币单位抽样,累计货币金抽样,以及综合属性变量抽样等 重大错报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是指财务报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在设计计程序以确定财务报表整体是否存在重错报时,注册会计师应当从财务报表层次各类交易、账户 余额、列报(包括披露,同)认定层次考虑重大错报风险 内部控制 :由企业董事会或类似的决理结构,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在合理保证实现 特定目标的一系列控制动 控制测试:对控制运行的有效性进行测试 管理 建议书:注师在完成审计工作后,针对审计过程中已注意到的,可能导致被审计单 位财务报表产生重大错报的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提出 书面建议 审计业务约定书:会计师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签订的,用 以记录和确认审计业务的委托与受托关系、审计目标和范围、双方的 责任以及报告的格式等事项的书面协议 分 析程序:注师通过研究不同财务数据之间以及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对财 务信息作出评价 实质性程序:注册会计师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直接用以发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的审计程序。 函证 :直接发函给被审计单位的债务人,要求核实被审计单位应收账款的记录是否正确的一种审计方法 会计估计:指对结果不确定的交易或事项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为基础所作出的判断。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应当对其作出包括在财务报表中的会计估计负责 关联方及其交易:为了确定关联方及其交易是否真是存在、关联方交易的记录是否适当、关联方交易的会计处理是否适当以及关联方及其交易的披露是否恰当 持续经营假设:是指被审计单位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假定其经营活动在可预见的将来会继续下 去,不拟也不必终止经营或破产清算,可以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变现资产、清偿债务 期后事项:是只资产负债表日至审计报告日之间发生的事项以及审计报告日后发现的事实 审计准则:是指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工作时所必须恪守的行为规范的专业指南,也是判断审计工作质量的权威性准绳。 职业道德:是某一职业组织以公约、守则等形式公布的,其会员自愿接受的职业行为标准 法律责任:是以国家强制力为保障的一种责任,是行为人有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或仅因法律规定,而承担某种不利的法律后果 管理层:对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的执行负有管理责任的人员或组织 验资工作底稿:验资过程中形成的工作记录和获取的资料 财务报表审阅:指注师接受委托,在实施审阅程序的基础上,说明是否注意到某些事项,使其相信财务报表没有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未能在重大方面公允的反映被审阅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鉴证业务 简答题 鉴证业务设计的三方关系人:注册跨及时、责任方、预期使用者 审计主体的分类:注册会计师审计、政府审计、内部审计 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独资会计师事务所、普通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制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合伙会计师事务所 美国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鉴证服务、其他保证服务和非保证服务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主要业务:审计、审阅、审核、执行商定程序、税务服务、管理咨询、会计服务 财务报表验证阶段:财务报表的验证阶段依据所侧重的财务报表内容的不同,又可以分为资产负债标验证阶段和会计报表验证阶段。 保证审计目标的实现,注师应做到:1、遵守相关职业道德规范,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保持专业胜任能力和应有的关注,并对执业过程中获知的信息保密2、注师应当遵守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3、注师应当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审计工作 与交易事项相关的管理层 产负债表所列的各项资产、负债、权益在资产负债表日是否存在,损益表所列的各项收入和费用在会计期间内是否确实发生。2、完整性。是指在会计报表应该列示所有交易和各项是否都列入了。3、权利和义务。是指在某一特定日期各项资产是否确属审计单位的权利,各项负债是否属于被审计单位的义务。4、估价或分摊。是指各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等要素按照适当的金额列入会计报表。5、表达与披露。是指被审计单位已经正确列示、说明和披露会计报表的各个组成项目、附注及说明。 审计报告的作用:1、鉴证作用。注师签发审计报告,不同于政府审计和内部审计报告,是以超然独立的第三者身份,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合法性、公允性发表意见。2保护作用,注师会计师通过审计,可以对被审计单位出具不同类型审计意见的审计报告,以提高或降低财务报表信息使用者对财务报表的信赖程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被审计单位的财产、债权和股东的权益及企业厉害关系人的利益起到保护作用。3、证明作用,审计报告是对注师审计任务完成情况及其结果所做的总结,它可以表明审计工作的质量并明确注师审计责任。 审计报告种类:1、按照审计报告的性质分类,可分为标准审计报告和非标准审计报告。2、按照审计报告的目的分类,可分为公布目的的审计报告和非公布的审计报告。3、按照审计报告的详略程度,可分为简式审计报告和详式审计报告。 审计报告的类型: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和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审计证据的特征:充分性和适当性(相关性和可靠性) 审计证据的分类:1、按外形特征划分。分为实物证据、文件证据、口头证据和环境证据。2、按来源不同划分为外部证据和内部证据。3、按获取的证据对审计结论的支持程度划分为正面证据和反面证据。 收集审计证据的审计程序:1、风险评估程序。通过风险评估程序,注师可以确定审计项目的重要性水平,明确审计工作中需要特别考虑的领域,为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提供公钥基础,从而可以帮助注师合理利用审计资源、提高工作效率。2、控制测试,其目的在于测试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在防止、发现并纠正认定层次重大错报方面的运行有效性,从而支持或修正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据以确定实质性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3、实质性程序。包括对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细节测试以及实质性分析程序。 审计证据的评价 审计证据评价的基本原则:1、实事求是原则,这是审计证据必须遵守的首要原则;2、合理怀疑原则,即要求以合理怀疑的态度,在事实的基础上,以科学的假设为前提,运用因果分析、逻辑推理的方法,对造成证据缺陷的原因、过程、结果进行假设,以便找出证据缺陷途径2、恰当分析原则。及要求分析问题时,应恰如其分地给予评价,做到具体问题分析、综合分析,并认真分析和妥善解决审计证据与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之间的矛盾。 审计证据评价需考虑的因素:审计证据的评价主要针对证据是否符合充分性和适当性,能否在数量和质量两方面满足审计目的和要求。(1)审计证据的特性。适当性:相关性和充分性。(2)审计证据的经济性(3)审计证据评价中是职业判断。1、审计准则2、职业竞争3、法律诉讼4、审计客户的具体情况 审计工作底稿的作用:1、审计工作底稿是链接整个审计工作的纽带2、审计工作底稿是形成审计结论、发表审计意见的直接依据。3、审计工作底稿是明确审计责任,评价、考核注师专业胜任能力与工作业绩的依据4、审计工作底稿便于进行审计质量控制与质量检查5、审计工作底稿 1、重要性原概念中的 2、重要性包括对 3、确定重要 4、重要 5、对 3)(38(2判断选取有代表性的样本(3)评价样本结果:前者运用概率论和职业判断评价样本结果,后者3)对集团财务 针对保持客户关系和具体审计业务实施相应的质量控制程序b 评价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情况)(2)总体审计策略(a 制动总体审计策略的目的b (3)具体审计计划的主要内容(4)对计划审计工作的记录(a 对总体审计策略的记录b 对具体以及其他外部因素(2)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性质(3)了解被审计单位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4)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目标、战略以及相关经营风险(5)了解被审计单位财务业绩的衡量和评价(6)被审单位的内部3)组织结构 2)重大和异常交易的会计处理方法(3)在新领域和缺乏权威行标准或共识的领域,采用重要会计政策产生的影响(4)会计政策的变更(5)被审计单位何时采用新颁布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性(3)设计的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列报的特征(4)被审计单位采用的特定控制的性质(5)注师是否拟获得审计证据,以确定内部控制在防 2)企业文化(3)人力资源政策(4)内部审计机制算控制;财产保护控制;会计系统控制;内部报告控制;经济活动分析控制;绩效考评控制;信制的运用(3)检查文件和报告(4)追踪交易在 制的运行是有效的(2)仅实施实质性程序不足 制的频率(2)在所审计期间,注会拟信赖控制运行有效性的时间长度(3)为证实控制能够防止或发现并纠正认定层次重大错报,所需要获取审计证据的相关性和可靠性(4)通过测试与认定的其他控制获取的审计证据的范围(5)在风险评估时拟信赖控制运行有效性的程度(6)控的规定,充分体现了风险基础审计模式理论的精髓。由于被审计单位的行业风险、经营风险均有可能引发审计风险乃至审计失败,因此,在审计实务中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成为审计工作中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环节,并且为重其环境(2)当使用分析程序比细节测试更有效地将认定层次的检查风险降至可接受的水平时,分析程序可以用作实质性程序(3)在审计结束识别风险(2)将识别的风险与认定层次可能发生错报的领域相联系(3)考虑识别的风险是否重大(4)考虑识别的风险导致财务报表发生重中保持职业怀疑态度的必要性(2)分派更有经验或具有特殊技能的审计人员,或利用专家的工作(3)提供更多的督导(4)提高审计程序的不选择高度汇总的财务数据层次进行分析,也可以根据重大错报风险的性质和水平调整分析程序(2)需要对什么幅度或性质的偏差张开进一步据被审计单位提供的未审计财务报表填列(2)有些财务报表项目往往会为调整这些审计差异所作的会计分录中多次出现,因此,要进行重分类汇总(3)在编制完试算平衡表后,应注意核3) 部控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3)实施进一步审a 通过交易和财务报表项目的实质性测试所确认的为更正错报,即“已知错报”b 通过运用审计抽样技术所估计的未更正预计错报c 通过运用分析性复核程序发现和运用其他审计程序所量化的其他估计错报(2)确定可能的错保金额的影响程度a 这里的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是指审计计划阶段确定的重要性水平b 这里的可能错报总额一般是指各财务报表项目可能的错报金额的汇总数,但也可能包括上一期间任何未更正可量,提高审计效果和效率;为被审计单位提供更a 首次接受委托的沟通b 签订业务约定书时的沟通c 编制审计计划时的沟通(2)审计实施阶段的沟通事项a 审计计划中确定的需要其协助的工作b 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和治理层对有关事项的解释、声明及提供的其他证据c 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较高的财务报表认定d 已发现的重大错误、舞弊或可能违反法

【精编_推荐】全国年度审计学自考真题

全国2008年4月自考审计学真题

课程代码:0016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我国第一家社会审计组织的创办人是() A.潘序论 B.谢霖 C.徐永祚 D.奚玉书 2.下列各项审计中,独立性最强的是() A.国家审计 B.民间审计 C.内部审计 D.政府审计 3.不定期审计一般适用于() A.财务报表的初次审计 B.财务报表的继续审计 C.财经法纪审计 D.年度决算审计 4.审计机关自收到审计报告之日起将审计意见书和审计决定送达被审计单位和有关单位的期限是() A.30天 B.15天 C.7天 D.3天 5.下列各项中,属于注册会计师审计“其他责任”职业道德的是() A.不得对未来事项可实现程度作出保证 B.不得以不正当手段与同行争揽业务 C.不限制外地事务所在本地承接业务 D.不允许他人借用本人、本所的名义承接业务

6.管理当局对会计报表的下列认定中,审计人员通过分析存货周转率最有可能证实的是() A.估价和分摊 B.权利和义务 C.存在或发生 D.表达和披露 7.审计人员获取的被审计单位有关人员口头答复所形成的书面记录,属于() A.书面证据 B.实物证据 C.口头证据 D.环境证据 8.下列审计证据中,其证明力由强到弱排列的是() A.注册会计师自编的分析表、购货发票、销货发票、管理当局声明书 B.购货发票、销货发票、注册会计师自编的分析表、管理当局声明书 C.销货发票、管理当局声明书、购货发票、注册会计师自编的分析表 D.注册会计师自编的分析表、销货发票、管理当局声明书、购货发票 9.下列各项随机选择方法中,确定了第一个号码后,以后各个样本号码也就随之全部确定的是() A.编号选样 B.随机数表选样 C.分层选样 D.系统选样 10.由于公司建立的内部控制只能为会计报表的公允性提供合理保证,并且存在着固有限制,所以,审计风险模型的控制风险始终() A.小于零 B.大于零 C.大于1 D.小于1 11.当审计人员评价某企业内部控制为最高信赖程度时,对其实质性测试的工作为() A.不需 B.有限 C.中等 D.更多

自考审计学知识点汇总图文稿

自考审计学知识点汇总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审计复习题 1.按照审计所依据的基础和使用的技术分类,审计分为哪几 类? 答:按照审计所依据的基础和 使用的技术分类,审计可分为三 称为详细审计,是在被审计单位 规模较小、业务较少、账目数量 不多以及审计技术和方法不发达 的特定审计环境下产生的。第二 2.审计按照审计主体分类分为 哪几类? 答:审计按照审计主体分类,可以将审计分为三类,第一类为指国家审计机关依法所进行的审计,是国家审计机关代表政府依法对国务院各部门、地主各级政府、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事业组织等的财政和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在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的过程中,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 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第二类职审计机构或人员实施的审 计,是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 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能过 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其内部 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 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第 为民间审计、社会审计,是指 由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审核批 准成立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的 审计。 3.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基 本原则包括哪些? 答: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 是注册会计师执行鉴证业务的灵魂,所谓独立性,是指实质上的独立和形式上的独立。客观性要求注册会计师应当力求公平,不因成见或偏见、利益冲突和他人影响而损害其客观 性。公正性要求注册会计师在 提供专业服务时,应当坦率、 专业胜任能力要求注册会计师应当具有专业知识、技能或经验,能够胜任承接的工作,应有关注要求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保持职业谨慎,以质疑 的思维方式评价所获取证据的有效性,并对产生怀疑的证据密性要求注册会计师与客户的 沟通,必须建立在为客户信息 师的行为应符合本职业的良好声誉,不得有任何损害职业形 象的行为。这一义务要求注册会计师履行对社会公众、客户 遵照相关的技术准则提供专业服务。其中,应当遵守的技术准则有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

自考审计学模拟题及答案

自考审计学模拟题及答案

自考审计学模拟题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 1.有关审计的产生和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社会审计是股份制的产物 B.审计的最初形态是社会审计 C.世界上第一位社会审计人员是谢霖 D.“上计制度”是在中国隋、唐年间形成的一种官厅审计 2.会计师事务所对无法胜任或不能按时完成的业务,应()。 A.聘请其它专业人员帮助 B.转包给其它会计师事务所 C.减少业务收费 D.拒绝接受委托 3.政府审计与社会审计均是外部审计,但两者在许多方面存在区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审计方式上,政府审计是强制审计,社会审计是受托审计 B.政府审计是无偿审计,而社会审计是有偿审计 C.政府审计所依据的准则是国家审计准则,社会审计所依据的是独立审计准则 D.在独立性上,政府审计体现的是双向独立,社会审计体现的是单向独立。 4.世界各国的国家审计机关按其组织形式和领导关系,大致能够分为三种类型。下列国家审计机关属于议会领导的是() A.瑞典的国家审计局 B.菲律宾的审计委员会 C.西班牙的审计法院 D.中国的审计署 5.下列各项中,属于注册会计师违反职业道德规范行为的是() A.注册会计师应当对执业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保密,并不得利用其为自己或她人谋取利益 B.注册会计师应当对其能力进行广告宣传,但不得诋毁同行 C.注册会计师应按照业务约定和专业准则的要求完成任务 D.不得以注册会计师的职业身份对未审计事项发表意见 6.被审计单位当年购入重型机床一台,会计部门记账时,漏记了该重型机床的运费,则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违反的“认定”是() A.估价或分摊 B.权利和义务 C.存在或发生 D.表示和披露 7.注册会计师执行会计报表审计业务获取的下列审计证据中,可靠性最强的证据是() A.购货发票 B.应收账款函证回函 C.销货发票 D.采购合同副本 8.按照来源,审计证据能够分为外部证据和内部证据,下列各项中属于外部证据的是() A.管理当局声明书 B.收料单 C.银行对账单 D.董事会会议记录 9.在下列审计一般方法中,运用随机原则和数理统计方法的是() A.详查法 B.任意选样法 C.判断选样法 D.随机选样法 10.为了获取有关控制风险的证据,注册会计师一般选择的程序是() A.函证 B.分析性复核 C.检查 D.计算 11.注册会计师要采用系统选样法从张编号为0001到的凭证中,选出100张作为样本。假定注册会计师确定随机起点为15,那么,她所选取的第三张凭证的编号是() A.45 B.85 C.55 D.115 12.注册会计师函证应付账款时,下列对象中最不应考虑的是() A.较大金额的债权人

自考审计学复习资料02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

第二章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 第一节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及其基本原则 一、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 (一)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含义 (二)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 《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指导意见》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基本原则;二是具体要求。 二、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原则: 独立、客观、公正是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中的三个重要的概念,也是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1、独立 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执行鉴证业务的灵魂,如果注册会计师与客户之间不能保持独立,存在经济利益、关联关系,或屈从外界压力,就很难取信于社会公众。 有充分相关信息的理性第三方推断其公正性、客观性或职业怀疑态度受到损害。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较早给出独立性的权威解释:“独立性的含义相当于完全诚实、公正无私、无偏见、客观认识事实、不偏袒。” 2、客观 注册会计师应当力求公平,不因成见或偏见、利益冲突和他人影响而损害其客观性。注册会计师在许多领域提供专业服务,在不同情况下均应表现出其客观性。 3、公正 注册会计师在提供服务时,应当坦率、诚实、保证公正。公正不仅仅指诚实,还有公平交易和真实的含义。 1、专业胜任能力 识、技能和经验,又要求其经济、有效地完成客户委托的业务。 2、应有关注 应有关注要求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保持谨慎,以质疑的思维方式评价所获取证据的有效性,并对产生怀疑的证据保持警觉。 注册会计师与客户沟通,必须建立在为客户信息保密的基础上,这里所说的客户信息通常是指商业秘密。 (四)职业行为

对社会公众、客户和同行的责任。 (五)技术准则 注册会计师应当遵守的技术准则有:第一,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第二,企业会计准则;第三,与执业有关的其他法律、法规和规章。 第二节独立性 独立性要求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做到实质上的独立和形式上的独立。注册会计师保持实质上的独立,这种心态能使审计意见不受有损于职业判断的任何因素的影响,做到公正行事,保持客观和职业谨慎。 其公正性、客观性或职业怀疑态度受到损害。 可能威胁独立性的情形包括经济利益、自我评价、关联关系和外界压力等。 (一)职业、法律或规章产生的防范措施 职业、法律或规章产生的防范措施包括五个方面:第一,进入该职业的教育、培训和经验要求;第二,继续教育与要求;第三,执业准则和监督、惩戒程序;第四,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制度的外部复核;第五,有关会计师事务所独立性要求的法律。 (二)鉴证客户内部的防范措施 鉴证客户内部的防范措施包括五个方面:第一,在鉴证客户的管理层委托会计师事务所时,由管理层以外的人员批准或同意这一委托;第二,鉴证客户内部有能够胜任管理决策的员工;第三,强调鉴证客户对财务报告公允性的承诺的政策和程序;第四,能够确保在对非鉴证业务进行委托时作出客观选择的内部程序;第五,为会计师事务所的服务提供适当监督与沟通的公司治理结构。 (三)会计师事务所防范措施 会计师事务所自身制度和程序中的防范措施包括总体上的防范措施和具体防范措施。 总体上的防范措施有:第一,会计师事务所的高级管理人员重视独立性,并要求鉴证小组成员保持独立性。第二,制定有关独立性的政策和程序,包括识别威胁独立性的因素、评价威胁的严重程度以及采取相应的维护措施。第三,建立必要的监督及惩戒机制以促使有关政策和程序得到遵循。第四,及时向所有高级管理人员和员工传达有关政策和程序及其变化。第五,制定能使员工向更高级别人员反映独立性问题的政策和程序。 在承办具体鉴证业务时,会计师事务所应当维护其独立性,具体防范措施包括:第一,安排鉴证小组以外的注册会计师进行复核。第二,定期轮换项目负责人及签字注册会计师。第三,与鉴证客户的审计委员会或监事会讨论独立性问题。第四,向鉴证客户审计委员会或监事会告知服务性质和收费范围。第五,制定确保鉴证小组成员不代替鉴证客户行使管理决策或承担相应责任的政策和程序。第六,将独立性受到威胁的鉴证小组成员调离鉴证小组。 当维护措施不足以消除威胁独立性因素的影响或将其降至可接受水平时,会计师事务所应当拒绝承接业务或解除

自考审计学各章重点.

自考审计学各章复习要点 注意黄色字体的部分是根据考试大纲缩减 第一章审计概论 第一节审计的定义和特征 门的方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经营管理活动及其相关资料的真实性、正确性、合规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查和监督,评价经济责任,鉴证经济业务,用以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一)审计的主体 审计主体,就是审计的执行者,即审计的专职机构和专职人员。 (二)审计的授权者(或委托者) 审计的授权者泛指国家审计机关、政府有关部门领导的授权,单位主管机构和相关领导的授权,它是针对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而言的。 (三)审计的客体(对象) 审计的客体(对象)是被审计单位在一定时期内能够用财务报表及有关资料表现的全部或一部分经济活动。 (四)审计依据 审计依据是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用来评价和判断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真实性、合法性、合规性和效益性,据以提出审计意见、做出审计结论的客观标准。 (五)审计的目的 (六)审计的本质 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审计的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部门和各机构财务部门的下属机构。

独立地对被审查的事项作出评价和鉴定;其次又指审计人员要保持精神上的独立,自觉抵制干扰,对审计事项作出客观公正的结论。 第三. (二)权威性 审计机构或人员以独立于被审计者的身份进行工作,在审计的过程中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根据一定的准则、原则、程序进行,因此,审计人员出具的审计报告具有一定的社会权威性。 第二节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一、政府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一)我国政府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上计”制度,可以说是审计制度的雏形,秦汉时期是我国审计的确立阶段,主要表现在:一是初步形成了统一的审计模式。二是“上计”制度日趋完善。三是审计地位提高,职权扩大。 (二)国外政府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和权威性很小。 二、内部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一)我国内部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二)国外内部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威性。 三、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一)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1918年9月7日,谢霖在北京创办了我国第一家会计师事务所——正则会计师事务所,这标志着我国注册会计师制度正式诞生。 (二)国外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1、详细审计阶段 产生于英国,又称为英国式审计 2、资产负债表审计阶段

全国自考审计学真题与答案

2007年4月全国自考审计学真题参考答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审计最本质的特性是(D) A.监督性 B.鉴证性 C.评价性 D.独立性 2.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内部审计三者最大的区别体现在(B) A.审计内容 B.审计主体 C.审计客体 D.审计目的 3.在电子数据处理环境下,审计师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执行审计程序时,不应改变审计 () A.目标与范围 B.对象与职能 C.作用与任务 D.职能与方式 4.审计的最基本的证据形式应是(A) A.实物证据 B.书面证据 C.环境证据 D.口头证据 5.被审计单位借入了长期负债,在年末计算利息的时候算错了相应的利息金额,则被审计单 位管理当局违反的“认定”是(C) A.估价或分摊 B.权利和义务 C.存在或发生 D.表达与披露

6.下列有关审计证据可靠性的表述中,注册会计师认同的是() A.内部证据在外流转并获得其他单位承认,则具有较强的可靠性 B.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声明书有助于审计结论的形成,具有较强的可靠性 C.环境证据比口头证据重要,属于基本证据,可靠性较强 D.书面证据与实物证据相比是种辅助证据,可靠性较弱 7.针对完整性的认定,一般宜采用() A.顺查法 B.逆查法 C.详查法 D.抽查法 8.注册会计师希望采用系统随机选样法,从连续编号的0001至2000的收料单中选出100张作为样本,假定注册会计师确定的随机起点为542,则最大的样本编号为() A.1982 B.1986 C.1988 D.1998 9.既能查证实物证据,又能查证环境证据的审计技术方法为() A.观察 B.计算 C.分析性复核 D.监盘 10.下列职务中,不属于不相容职务的是() A.授权业务与执行业务 B.记录业务与审核业务 C.记录资产与保管资产 D.授权业务与审核业务 11.注册会计师对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重大缺陷,应当() A.在审计报告中说明 B.发表保留意见 C.发表否定意见

自考审计学模拟题及答案

自考审计学模拟题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 1.有关审计的产生和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社会审计是股份制的产物 B.审计的最初形态是社会审计 C.世界上第一位社会审计人员是谢霖 D.“上计制度”是在我国隋、唐年间形成的一种官厅审计 2.会计师事务所对无法胜任或不能按时完成的业务,应()。 A.聘请其他专业人员帮助 B.转包给其他会计师事务所 C.减少业务收费 D.拒绝接受委托 3.政府审计与社会审计均是外部审计,但两者在许多方面存在区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审计方式上,政府审计是强制审计,社会审计是受托审计 B.政府审计是无偿审计,而社会审计是有偿审计 C.政府审计所依据的准则是国家审计准则,社会审计所依据的是独立审计准则 D.在独立性上,政府审计体现的是双向独立,社会审计体现的是单向独立。 4.世界各国的国家审计机关按其组织形式和领导关系,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下列国家审计机关属于议会领导的是() A.瑞典的国家审计局 B.菲律宾的审计委员会 C.西班牙的审计法院 D.中国的审计署 5.下列各项中,属于注册会计师违反职业道德规范行为的是() A.注册会计师应当对执业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保密,并不得利用其为自己或他人谋取利益 B.注册会计师应当对其能力进行广告宣传,但不得诋毁同行 C.注册会计师应按照业务约定和专业准则的要求完成任务 D.不得以注册会计师的职业身份对未审计事项发表意见 6.被审计单位当年购入重型机床一台,会计部门记账时,漏记了该重型机床的运费,则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违反的“认定”是() A.估价或分摊 B.权利和义务 C.存在或发生 D.表达和披露 7.注册会计师执行会计报表审计业务获取的下列审计证据中,可靠性最强的证据是() A.购货发票 B.应收账款函证回函 C.销货发票 D.采购合同副本 8.按照来源,审计证据可以分为外部证据和内部证据,下列各项中属于外部证据的是() A.管理当局声明书 B.收料单 C.银行对账单 D.董事会会议记录 9.在下列审计一般方法中,运用随机原则和数理统计方法的是() A.详查法 B.任意选样法 C.判断选样法 D.随机选样法 10.为了获取有关控制风险的证据,注册会计师通常选择的程序是() A.函证 B.分析性复核 C.检查 D.计算 11.注册会计师要采用系统选样法从2000张编号为0001到2000的凭证中,选出100张作为样本。假定注册会计师确定随机起点为15,那么,他所选取的第三张凭证的编号是() A.45 B.85 C.55 D.115 12.注册会计师函证应付账款时,下列对象中最不应考虑的是() A.较大金额的债权人

审计学自考考试重点整理

审计是由国家授权或接受委托的专职机构和人员,依照国家法规、审计准则和会计理论,运用专门的方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经营管理活动及其相关资料的真实性、正确性、合规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查和监督,评价经济责任,鉴证经济业务,用以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 二、审计特征----独立性和权威性独立性①机构独立;②业务工作独立;③经济独立。 启示:1.注会审计产生的直接原因是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2.注会审计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3.注会审计具有客观、独立、公正的特征。 证实客观事物的方法盘点法、调节法、观察法、查询法、鉴定法 审计具有经济监督职能、经济鉴证职能和经济评价职能 审计的作用审计具有制约作用、促进作用、证明作用。 注会职业道德是指注册会计师职业品德、注册会计师职业纪律、注册会计师专业胜任能力、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等的总称。 二、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1.独立、客观、公正(结合第二节独立性)2.专业胜任能力和应有关注①专业胜任能力的获取②专业胜任能力的保持)3.保密)4.职业行为②对客户的责任:竭诚为客户服务,按照业务约定履行对客户的责任;秘密保密,并不得利用其为自己或他人谋取利益;会计师事务所不得以或有收费形式为客户提供鉴证服务。)5.技术责任 独立性:要求形式上的和实质上的独立。影响因素:经济利益、自我评价、关联关系和外界压力 收费考虑因素:服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所需人员的水平和经验、所需时间、所需承担的责任。 审计质量——审计工作及其结果的优劣程度。 审计质量控制——会计师事务所为了确保审计工作质量符合注会执业准则的要求对审计的各种业务活动或行为进行有计划的监督、综合和协调的一种活动或行为。是会计师事务所的内控制度 在审计实务中,主任会计师对质量控制制度承担最终责任,在制度上保证了质量控制制度的地位和执行力 业务执行:指导、监督和复核 被审计单位方面的责任——错误、舞弊与违法行为、经营失败 注册会计师方面的责任----违约、过失和欺诈的含义。 注册会计师避免法律诉讼的具体措施:1.完善我国目前现有的法律法规2.严格遵循职业道德和专业标准的要求3.建立、健全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制度4.审慎选择被审计单位5.深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业务6.提取风险基金或购买责任保险7.聘请熟悉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律师 我国财务报表审计的总目标——将审计作为一项系统工作或活动所期望实现的目标 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是注册会计师通过执行审计工作,对财务报表合法性和公允性发表审计意见: 1.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 2.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审计具体目标——在审计总目标的基础上,对具体的审计项目所期望达到的目的或期望取得的最终结果,它是对审计总目标的具体化。 认定是指管理层对财务报表各组成要素的确认、计量、列报作出的明确或隐含的表达。 认定与具体审计目标的关系:1.具体审计目标是根据认定来确定.)2.对应关系)3.具体目标是对认定的确认 审计程序:接受业务委托签定审计业务约定书)2.计划审计工作)3.实施风险评估程序)4.实时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5.完成审计工作和编制审计报告 审计业务约定书:指会计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签定的,用以记录和确认审计业务的委托与受托关系、审计目标和范围、双方责任以及报告的格式等事项的书面协议。 重要性——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 审计重要性运用的情形:①审计计划阶段,此时重要性被看做是审计所允许的可能或潜在的未发现错报或漏报的限度②评价审计结果时,此时重要性被看做是某一错报或漏报或汇总的错报或漏报是否影响到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和决策的标志。 计划阶段确定重要性水平: 1.从数量方面考虑重要性:(1)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2)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表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2.从性质方面考虑重要性 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的关系----反向关系。 3.已经识别的具体错报——注会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能够准确计量的错报。 推断误差——注会对不能明确、具体地识别的其他错报的最佳估计数 ①尚未更正错报的汇总数低于重要性水平:注会可以发表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②尚未更正错报的汇总数超过或接近重要性水平或低于但接近于重要性水平:扩大审计程序的范围,要求管理层调整财务 报表降低审计风险,如果管理层拒绝调整相爱无报表并且扩大范围的结果不能使注会认为尚未更正错报的汇总数不重大,则考虑出具非无法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若汇总数接近,则考虑是否可能超过了 计划审计工作——指注会为了完成年度财务报表的审计业务,大道预期的审计目标,在具体执行审计程序之前对审计工作所作的合理规划和安排,即制定审计计划。 2、初步业务活动:①针对保持客户关系和具体审计业务实施相应的质量控制程序:被审计单位的主要股东、管理层和治理层是否诚信,项目组是否具备执行审计业务的专业能力以及必要的时间和资源,会计事务所和项目组能否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②评价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情况,包括评价独立性③及时签订或修改审计业务约定书。 3、总体审计策略——用以确定审计范围、时间和方向,并指导制定具体审计计划。 内容:①向具体审计领域调配的资源②想具体审计领域分配资源的数量③何时调配这些资源④如何管理、指导、监督这些资源的利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