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山西省煤化工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山西省煤化工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山西省煤化工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山西省煤化工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山西省煤化工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煤化工产业是我省重点培育发展的新型支柱产业之一。其涉及面广,产业关联度大,对拉动全省经济增长、促进工业结构调整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战略部署,促进我省煤化工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根据《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特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11-2015年。

一、现状与形势

(一)“十一五”发展回顾

“十一五”期间,依托煤炭资源禀赋,我省煤化工产业围绕“肥、醇、炔、苯、油”五条特色发展主线,以优势企业和拳头产品为支撑,积极利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工艺装备,行业规模快速增长,循环经济初具规模,新型煤化工蓬勃兴起,产业竞争力明显增强。

1、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截止2010年底,我省煤化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274户,资产931亿元,就业人数15万人,尿素、甲醇、聚氯乙烯、粗苯加工、煤焦油加工产能分别达到707万吨、307万吨、

100万吨、129万吨、360万吨。2010年我省尿素产量548万吨,位居全国第二位,甲醇、粗苯加工、煤焦油加工量为104万吨、70万吨、200万吨,分别比2005年增长300%、288%、300%。2010年全省规模以上企业实现销售收入564.8亿元,利税25.8亿元,分别是2005年的2.2倍、1.2倍。

山西省煤化工产业主要产品产量单位:万吨

较“十五”产品名称2005年2008年2009年2010年

末增长合成氨342 486 484 419 23%

尿素(实物)341 670 663 548 61% 甲醇26 70 52 104 300%

粗苯加工18 40 65 70 288%

焦油加工50 162 173 200 300%

聚氯乙烯26 45 37 30 15% 烧碱40 50 34 48 20%

电石105 72 57 32 -70%

2、产业集聚步伐加快,布局结构更加优化

“十一五”以来,我省煤化工产业加快向重点地区、重点企业集聚。运城地区依托阳煤丰喜、中盐南风集团,形成了化肥和精细化工比翼齐飞的大型特色化工基地;太原地区形成了以太化集团、侨友化工等为代表的精细化工产业集群;长治、晋城地区形成了以天脊集团、兰花集团、天泽集

团等为龙头的全国最大的高浓度氮肥和复合肥生产基地和以晋煤天溪煤制油、潞安煤制油为核心的现代煤化工示范基地;临汾和晋中地区依托当地丰富的焦炭资源,形成了焦化产品深加工特色基地,上述六个重点地区煤化工产值占到全省的80%以上,此外随着大同阳高化工新材料园区和同煤集团大型煤制甲醇及下游深加工项目的启动,中海油煤制天然气项目的筹建,晋北特色煤化工基地建设步伐明显加快。

3、创新能力大幅增强,装备水平明显提升

依托中科院山西煤化所、太原理工大学国家煤化工工程实验中心、赛鼎工程有限公司、山西省化工设计院等一大批国内知名的煤化工专业研究机构,我省化工产业创新能力和技术装备水平较“十五”有较大提高,在煤基合成油、焦炉煤气制甲醇等技术领域取得重要突破,天脊集团、三维集团、南风化工建成了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晋煤天溪公司建成了常压灰熔聚粉煤循环流化床气化炉,为有效解决晋城“三高”劣质煤的气化难题进行了有效探索;三维集团1,4-丁二醇、PTMEG、叔碳酸乙烯酯、苯加氢装置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并成为炔醛法1,4-丁二醇技术提供商;山西焦化引进法国lRH 工程公司的30万吨/年煤焦油加工装置,是目前国内单套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加工品种最多的煤焦油加工装置;宏特煤化工建成国内唯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5万吨/年煤系针状焦生产装置,丰喜华瑞公司建成了全国规模最大的以焦

炉煤气为原料的30万吨尿素装置,天脊集团和潞安集团建成了国内规模最大的焦炉煤气制甲醇装置。同时,我省的太重集团、阳煤丰喜化工设备有限公司具备了大型煤化工设备的制造能力,先进技术和装备的应用使我省煤化工行业整体水平大幅上升。

4、煤化联合步伐加快,组织结构得到优化

“十一五”期间,我省煤化工产业与大型煤炭企业集团融合步伐明显加快,随着《山西省煤化工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2009-2011)》的实施,我省化工企业纷纷与煤炭企业联姻,潞安矿业集团整合重组天脊煤化工集团,阳煤集团重组丰喜集团、三维集团后又托管太化集团,晋煤集团托管天脊高平公司和太原煤气化,并与天泽煤化工进行项目合作。我省主要煤炭集团已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煤化工产业带和布局点,为全省煤化工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存在问题

1、产业结构初级化,资产回报率偏低

尿素、甲醇、氯碱等传统产业占我省煤化工行业销售收入的70%以上,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等产业发展较慢,产业结构初级化特征明显。

2、产学研结合不紧,技术优势未发挥

我省虽然拥有国内一流的煤化工技术研发机构,但焦炉气部分氧化、煤制天然气等由我省科研单位研发的新型煤化

工技术均未在省内率先应用。同时我省煤化工产业引进新技术的力度不足,目前国家确定的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煤制乙二醇等新型煤化工示范工程未能在我省落户,我省煤化工的技术优势远未得到充分发挥。

3、园区化水平不高,配套性管理欠缺

目前,我省虽然已经形成数个集中连片发展的产业集群,建立了一批工业园区,但大多仅仅是产业简单集聚,没有真正形成一体化,园区公用工程、辅助设施不完备,规模及产品结构雷同,合作少、竞争多。

4、气化技术仍未突破,煤质土地制约严重

目前,适合我省高硫、高灰、高灰熔点低质煤的气化技术仍未突破,严重制约我省大型煤化工产业发展,省内多为丘陵和山地地形,可供发展大型化、一体化、基地化新型煤化工园区的土地资源严重不足。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按照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战略部署,以转型综改区先行先试政策机遇为契机,围绕低质煤高效清洁利用,大力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延伸拓展特色煤化工产业,优化提升传统煤化工产业;培育壮大企业集团,推进煤化企业深度联合,建设具有循环经济特色的现代煤化工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区;推进自主创新,开发工程化成套技术,走出一条山西煤气化

的路子,全面提升煤化工产业核心竞争力,实现我省煤化工产业转型跨越发展。

(二)发展目标

“十二五”末,形成现代煤化工为主导、传统煤化工为基础、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为特色的产业格局,煤化工产业销售收入达到2000亿元,利税300亿元,煤炭的化工转化率由目前的2.2%提高到10%以上。

1、产业规模稳步增长。主要产品产能实现以下目标:2015年煤制油540万吨/年、甲醇制清洁燃料100万吨/年、烯烃340万吨/年、煤制天然气150亿m3/年、乙二醇100万吨/年,尿素1000万吨/年,焦油加工300万吨/年,粗苯加工100万吨/年,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综合产能达到300万吨/年。

2、产业集中度明显提升。培育销售收入超200亿元企业4户,超100亿元企业10户。100亿元以上企业销售收入占全省90%以上。重点发展15个煤化工工业园,园区内产品销售收入占全省70%以上。

3、技术装备水平明显提高。全行业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技术装备达80%以上,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装备达60%以上。

4、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建立国家级煤化工工程中心1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5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5

个。在劣质煤、高硫煤气化等制约煤化工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上实现突破。

5、节能环保取得明显成效。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下降18%;工业余热、余压利用率由80%提高到95%;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分别由90%提高到95%;工业污水回用率由85%提高到98%;万元产值二氧化硫排放量由11.9千克降为7.5千克;万元产值化学需氧量(COD)由3.8千克下降到3.3千克;万元产值废水排放由12吨下降到9.6吨;新型煤化工装置能耗水平和“三废”排放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

三、重点任务

(一)大力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

解决煤炭气化技术是发展大型现代煤化工的前提。“十二五”期间充分发挥我省煤化工技术优势,引进、开发以国外先进粉煤加压气化为基础的气化技术,总结示范工程经验,推广鲁奇炉应用经验,积极完善灰融聚气化技术,密切跟踪TRIG炉和航天炉工业示范进展,努力推进我省大型煤炭气化技术的突破。

1.煤制油

“十二五”期间,总结潞安集团21万吨/年间接法煤制油示范工程运行经验,进一步优化技术和产品方案,以废弃的高硫下组煤、焦炉煤气、瓦斯气、尾气、二氧化碳废气重组为原料,以中科院山西煤化所自主研发的煤基液体燃料合

成浆态床工业化技术和费托合成技术为依托,加快建设山西长治高硫煤清洁高效利用油化电热一体化示范项目,力争2013年开工建设;总结晋煤集团10万吨/年煤基甲醇合成油(MTG)示范工程运行经验,以中科院煤化所灰融聚流化床气化技术和美国美孚公司MTG专利技术为依托,利用晋城地区丰富的低质煤和煤层气资源,加快建设100万吨/年煤与瓦斯气联合制清洁燃料项目。

2.煤制烯烃

“十二五”期间,依托山西焦煤集团,以焦炉煤气为原料建设60万吨/年甲醇制烯烃项目;依托晋煤集团、国投集团、兰花科创,立足山西晋城丰富的“三高”劣质煤、煤层气和局部相对丰富的水资源条件,采用煤热电化多联产技术,建设60万吨/年烯烃项目,实现多资源组合清洁利用;依托同煤集团在现有60万吨煤制甲醇项目的基础上,建设60万吨/年煤制烯烃项目。发挥我省焦化粗苯加氢精制产业优势,发展以苯、乙烯、丙烯为原料的精细化工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走出一条山西特色的煤制烯烃发展路子。

3.煤制天然气

依托同煤集团和中海油,在大同建设40亿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气项目。依托国家和本省大型能源集团在省内布局煤制天然气项目。配套建设天然气管网,向周边及华北地区输送。

4.煤制乙二醇

依托晋煤集团、襄矿集团等企业,充分利用资源优势,与国内外煤化工巨头开展技术合作,建设100万吨/年乙二醇生产装置。

(二)延伸拓展特色煤化工产业

1、煤焦油加工

以资源集中化、装置大型化、产品系列化为方向,引导省内各大型煤焦油加工企业分工协作,对各自分离出来的主要馏分进行交换集中加工,提高煤焦油加工深度,加工产品力争突破70种,积极发展苯酐、高档炭黑、染料中间体、咔唑、精蒽、蒽醌、超高功率电极等煤焦油精深加工产品,重点突破针状焦、炭纤维、核石墨等精细化工新技术和尖端化工新材料生产技术。

原则上不再布点新的煤焦油初级加工项目。支持山西宏特、山西焦化等龙头企业对全省煤焦油加工企业进行整合,力争到2015年在全省形成2家规模100万吨/年以上的煤焦油深加工企业。

2、焦化粗苯精制

原则上不再布点新的粗苯精制项目,加快苯精深加工产业发展,重点发展己内酰胺、苯胺、己二酸、橡胶防老化剂、新型石油裂解催化剂、MDI、TDI等高端苯系深加工产品,延伸发展尼龙系列产品、聚氨酯、聚苯硫醚工程塑料等新材料

产业,实现苯下游精细化工快速发展。到2015年在全省形成2-3家大型焦化粗苯精制企业,我省焦化粗苯产量保持在100万吨/年水平。

3、焦炉煤气、煤层气综合利用

结合焦炭行业重组,立足焦炭园区布局,引导焦炭企业优选技术路线,发展利用焦炉煤气制甲醇、焦炉煤气制合成氨尿素、焦炉煤气制合成天然气、焦炉煤气提取氢气等,实现资源综合利用。以沁水煤田和河东煤田为重点,推进煤层气精细化工转化,提高煤层气综合利用水平。

(三)优化提升传统煤化工产业

1、化肥

巩固我省化肥产业国内优势地位,积极采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化肥行业整体水平,淘汰18万吨/年以下(不含18万吨/年)间歇式固定床合成氨装置,加大原料路线改造和动力结构调整,推广采用先进的煤气化技术,鼓励能源梯级利用,提高产业竞争力;大力发展按配方施肥要求的复合肥、复混肥、微量元素肥料、缓控释肥和生物化肥等高端产品和专用肥料。2015年,全省化肥产能控制在1200万吨。

2、甲醇

鼓励企业采用先进技术综合利用焦炉煤气等资源建设大型甲醇合成装置,并积极推动甲醇制汽油、甲醇制烯烃、甲醛、聚甲醛、酚醛树脂、醋酸等甲醇衍生物项目建设,延

伸甲醇深加工产业链,淘汰20万吨/年以下单醇装置,规范M15等低比例甲醇汽油的使用,做好高比例甲醇汽油的试验、示范,提高甲醇装置的开工率。

3、乙炔化工

淘汰单台炉容量小于12500千伏安的电石炉及开放式电石炉,鼓励发展25000千伏安以上的大型密闭式电石炉,积极开发、推广零极距大型电解槽、干法乙炔、无汞催化剂、大型流化床氯乙烯合成反应器等新技术。开发高附加值的耗碱、耗氯产品,大力发展1,4-丁二醇、EVA乳液、PTMEG、特种聚氯乙烯等乙炔化工下游产品。支持企业上下游联合,发展电力-电石-化工-建材循环经济产业链,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提升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产业准入与规划布局

(一)产业准入门槛

今后我省煤化工项目建设要按照先进技术水平和规模标准设定准入门槛,提升产业层次,增强产业竞争力。具体准入标准如下表:

序号名称规模说明

1 合成氨30万吨

2 聚氯乙烯30万吨

3 煤焦油加工30万吨原则上不布新点

4 粗苯精制20万吨加氢工艺,原则上不布新点

5 焦炉煤气制甲醇20万吨

6 二甲醚100万吨

7 煤制柴油(FT)100万吨

8 甲醇制汽油(MTG)100万吨

9 甲醇制烯烃60万吨

10 煤制天然气40亿立方米

11 醋酸20万吨

对现有在如下标准范围的落后产能,应在2012年底前予以淘汰:

序号项目说明

1 焦油加工间歇蒸馏工艺、单套连续装置低于15万吨/年

2 粗苯精制酸洗法精制工艺

3 电石单台炉容量12500千伏安以下电石炉

4 其它小化工小炼油、小硫酸、小二硫化碳等

(二)规划布局

根据我省煤炭资源和大型企业分布状况,综合考虑煤种适应性、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环境等支撑条件,结合城镇化发展规划,在晋东、晋中、晋北规划建设各具特色的三大现代煤化工产业基地,培育壮大具有鲜明循环经济特色的煤化工精品园区,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实现集约发展。

晋东基地:以潞安集团、晋煤集团、兰花科创等企业为依托,重点建设晋城巴公、高平西部、北留周村、临猗丰喜、

晋煤阳城芹池现代煤化工园区、潞安合成油循环经济园区六大化工园区,利用丰富的无烟煤资源,高硫、高灰、高灰熔点劣质煤和煤层气资源重点发展化肥、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醇醚燃料等产业,打造国内最具竞争力的化肥、液体清洁能源和化工新材料特色煤化工示范基地。

晋中基地:以阳煤集团、山西焦煤、山西宏特等企业为依托,重点建设潞城店上、介休义安、交城夏家营、汾阳三泉、孝义梧桐、洪洞赵城、太原清徐七大化工园区,发展焦炉煤气制甲醇、煤焦油加工、苯加工、乙炔化工、甲醇制烯烃等产业,打造国内最大的焦化深加工和化工新材料特色基地。

晋北基地:以同煤集团、中海油、蓝星化工等企业为依托,重点建设阳高龙泉化工新材料园区和同煤集团煤化工循环经济园两大园区,发展煤制甲醇及深加工、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等产业,加快晋北气体清洁能源和化工新材料特色煤化工基地建设步伐。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政策引导,创优发展环境

要加强政策引导,促进煤化工产业规模化、大型化、集团化、园区化集聚发展,防止一哄而上、低水平重复建设。要加强对重点煤化工园区内配套水、电等公用工程和污水处理等环保设施的投入和扶持力度,努力实现煤化工园区内部

煤电化结合,做到原料产品互联、能量统筹利用、三废集中处理。结合实际制定鼓励和扶持煤化工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积极推动我省煤化工产业重点规划项目建设,帮助项目落实配套煤炭、电力、水资源、土地、环境容量等外部条件,为我省煤化工产业发展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二)推进联合重组,培育龙头企业

现代煤化工产业是典型的资源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在我省主要化工企业与煤炭企业联合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组织结构,引导以新建大型煤化工项目为载体,充分发挥煤炭企业原料优势、资金优势和化工企业技术人才优势,实现优势互补,打造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型煤化龙头企业,促进我省煤炭资源就地转化。以焦化行业兼并重组为契机,鼓励大型焦化企业与化产深加工企业联合,实现产业链上下游一体化发展,打造最具影响力的焦化企业集团。

(三)健全融资体系,拓宽融资渠道

扩大对外开放,加大招商力度,瞄准国际500强、国内500强企业和国内外大财团,引进实力雄厚的战略投资者;培育大企业上市,支持煤化工骨干企业发行企业债券,通过资本市场募集资金;积极争取国家无息、低息贷款和中长期贷款。

(四)加大开发投入,鼓励技术合作

设立煤化工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支持利用高硫、

高灰、高灰熔点等低质煤气化技术研发,以煤焦油、粗苯等为原料的精深加工技术等煤化工产业发展关键技术的研发以及煤化工企业节能技术研发和技术应用推广;鼓励省内大型企业与国际煤化工巨头开展合作,引进或共同研发先进技术。

(五)关注产业政策,争取国家支持

目前国家从能源转化效率、优化产业布局、严格准入标准三个方面加强和引导发展煤化工产业,在做好项目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积极与国家有关部门沟通,争取国家在项目核准、政策、资金等多方面的支持,扩大山西省现代煤化工产业的影响力。

六、规划组织实施

本规划由省经信委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组织实施。围绕规划提出的目标和任务,加强规划与产业政策、环境保护政策、年度计划的衔接。各市煤化工产业发展规划应依据本规划制定,加强与本规划的衔接。建立规划实施的动态评估机制,对规划实施的阶段成果实行动态监测,及时发现、反馈规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适时按程序调整规划内容。

山西省十二五规划

山西省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山西省旅游局 二O一一年六月

目录 一、发展回顾与机遇挑战 (1)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2) (一)指导思想 (二)发展目标 三、空间布局 (3) (一)一核 (二)三级旅游服务体系 (三)六大旅游板块 (四)八条精品线路 (五)八大休闲度假区域 (六)重点旅游景区 四、旅游体系建设 (8) (一)健全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二)构建城旅融合的旅游城镇体系 (三)完善旅游产品体系 (四)健全旅游产业体系 五、旅游集聚区建设 (12) (一)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 (二)优秀旅游目的地 (三)旅游产业园区 六、品牌塑造与营销推广 (15) (一)培育和推广旅游品牌 (二)塑造和提升旅游形象 (三)积极创新旅游营销模式

(四)推广提升旅游节事活动 (五)加大旅游市场推广力度 七、品质提升与质量监管 (18) (一)实施旅游质量提升工程 (二)加强质量监督和行业管理 八、产业创新与业态培育 (19) (一)培育发展新型旅游业态 (二)壮大旅游产业主体 (三)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九、保障措施与规划实施 (20) (一)旅游保障措施 (二)旅游规划实施

为指导我省“十二五”旅游业发展,推进我省文化旅游强省的建设,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和《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制定山西省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一、发展回顾与机遇挑战 “十一五”时期,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和全省各界的关心支持下,我省旅游业蓬勃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旅游发展环境明显改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旅游项目加快推进,景区素质明显提升;产业体系基本形成,旅游产业初具规模;旅游产品结构优化,市场影响有效扩大;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服务功能得到提升。全省累计接待境外游客458.16万人次,为“十五”期间的3.58倍;实现旅游创汇15.29亿美元,为“十五”期间的4.15倍;累计接待国内游客4.85亿人次,为“十五”期间的2.06倍;国内旅游收入达到3617.79亿元,为“十五”期间的4.82倍;实现旅游总收入3725.27亿元,为“十五”期间的4.77倍,旅游经济总量增长幅度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十一五”规划目标已提前完成,旅游业在促进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进一步建设文化旅游强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十二五”期间,我省旅游业面临着世界经济复苏、旅游战略升级、消费需求拉动、交通高速发展等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发展机遇。特别是国务院批准我省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我省旅游业的转型发展和跨越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旅游业作为我省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和接续产业,将在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先行先试和深化改革,获得转型

教育十二五规划全文

教育十二五规划全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定不移地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以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积极发展幼儿教育和终身教育,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打造教育强市品牌,为加快海峡西岸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二、发展目标 1、构建完备的教育体系 扩充基础教育——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优质资源,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努力实现教育均衡发展; 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努力实现职业教育与当地“5+2”产业、与海西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的有机链接; 适当发展社区高等教育,充分体现区域特色和优势,构建学习型社会的教育体系。 2、提升教育强市水平 教育质量整体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 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断扩大,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得到更大满足; 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

各类人才服务社会、服务人民和参与竞争能力显著增强。 三、发展任务 1、建立稳定的学前教育服务体系,推进早期教育开展 (1)高质量高标准地推行学前三年教育,基本形成0-6岁的学前教育一体化体系;城区幼儿(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96%以上,农村幼儿(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86%以上。0~3岁早期教育工作有序推进。 (2)构建以公办幼儿园(所)为主体,以社会力量办园并举的多元化办园格局; (3)到2015年,乡镇中心园(所)以上均达到省定标准。 (4)到2012年,幼儿园专任教师学历全部达标,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达50%,2015年大专以上学历达75%,培养一批名优骨干教师。 2、提高义务教育的整体办学条件和水平,加快义务教育均衡发展(1)保证6~14岁人口都能按时入学,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在校生年辍学率城区低于2%、农村低于3%。 (2)2013年之前,全市义务教育学校通过省级标准化学校验收。(3)以继续加大对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投入,不断改善其办学条件以及通过“市管校用”的教师队伍管理手段改革,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3、优化普通高中教育资源,提升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水平 (1)以永安一中创建省示范高中为目标,以永安十二中的“山海合作”教育改革为接口,努力打造永安普通高中强势资源;

最新整理市煤化工产业发展规划.doc

市煤化工产业发展规划 为确保我市煤化工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实现煤炭产业链条加快延伸,结合我市煤炭资源和煤化工产业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发展循环经济为目标,根据我市实际情况,依托现有资源和产业优势,统筹规划,科学引导,调整布局和联合重组。确保通过规划的实施,实现煤化工资源得到整体开发,拉长煤炭产业链条,使煤炭循环经济得到持续、健康的发展,形成资源配置合理、企业竞争力强、污染物排放达标的节约型、清洁型、循环型煤焦化发展模式,实现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注重实事求是的原则。规划要实事求是地依据我市煤炭实际产能、储量、煤种及开发程度确定总量规模。XX年全市原煤产量20xx万吨,焦炭产量230万吨,结合“xxx”规划,根据现有实际产量及外进原料煤情况,目前全市每年可利用原料煤量按2400万吨计,可满足600万吨焦炭的需求量。在适当挖掘原煤生产潜能、整合周边城市资源的前提下,我市焦炭产能最终目标不宜超过700万吨。 (二)明确发展定位的原则。我国煤化工布局目前包括三个方面,即传统煤化工、能源化工和煤制大宗化学品。根据有关资料,在焦化产品中,其中煤焦油所含物质达上万种,已证明可利用的有500多种,能够提取、配制产品约200多种。国内粗加工仅有七八类产品,深加工产品不足40种。因此规划编制对发展目标、产品方案要有准确定位,避免好高骛远、片面追求大而全。 (三)阶段任务明确的原则。我市焦化产业的发展,目前已初具规模,产业链条也初具雏形,企业都有强烈发展意识。为了避免盲目跟进,需要有科学的规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铁路建设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铁路建设发展“十二 五”规划的通知 【法规类别】铁路运输 【发文字号】晋政办发[2013]23号 【发布部门】山西省政府 【发布日期】2013.03.01 【实施日期】2013.03.0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铁路建设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晋政办发〔2013〕23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办、厅、局: 《山西省铁路建设发展“十二五”规划》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3年3月1日 山西省铁路建设发展“十二五”规划

根据《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纲要》、《国家“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等,编制本《规划》。 一、“十一五”发展成就及现状 “十一五”时期,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省抓住铁路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性机遇,依据《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及《山西省“十一五”铁路规划》,加快铁路干线建设,铁路路网进一步完善,线路质量明显提升,运输能力大幅度增长,运输状况不断改善,有效地支持了全省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 (一)发展成就。 1.大通道建设加快推进,路网格局不断完善。 “十一五”时期是我省铁路的快速发展期。部省合作建设的中南部铁路通道、大西客运专线、石太客运专线、太中银铁路、太原南站及相关工程、太兴铁路、吕临支线铁路、太原铁路枢纽西南环线、准朔铁路等全面推进,其中石太客运专线、太中银铁路已建成运营通车,累计投产新线353.7公里,建成车站9个。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太兴铁路、大西客运专线、吕临支线铁路、太原铁路枢西南环线、准朔铁路以及北同蒲韩家岭至应县增四线、应县至原平新建取直线、黄陵至韩城至侯马铁路等新建和改建项目已开工建设。到‘十一五’末,运行速度160公里/小时以上的快速铁路达353.7公里,以高速重载运输为重点的高标准铁路建设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大西客运专线等重点项目的开工建设,使全省铁路网络进一步得到改善,对我省通道能力的优化和中心城市的提升作用进一步增强。先后完成湖东至大同东增建二线、湖东至大同南增建四线、古大联络线、宁朔复线等建设任务,地方铁路完成墨镫至左权段建设,路网结构日趋合理。 2.货物运输能力持续提升,能力保障大幅提高。

卫生部十二五规划纲要全文

以下是卫生部明确提出来的“十二五”卫生发展总体目标,这目标的实现意味着未来五年国家还需投入最少数千亿元来实现自己对于民生的承诺,这个目标不是靠药品降价能实现的,反过来说药品降价仅仅是这个大棋局中的很小一个方面,资本市场对其的担忧过虑了。 “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4.5岁,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降低至12%和14%,孕产妇死亡率降至22/10万,个人卫生支出比例降至30%以下。”在1月6日召开的2011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卫生部部长陈竺在提出“十二五”卫生发展目标时,用了这一组数字进行了具体的描绘。 卫生部明确“十二五”卫生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更加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更加完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更加规范,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更加科学,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显著增强,居民个人就医费用负担明显减轻,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地区间资源配置和人群健康状况差异明显缩小,国民健康水平达到发展中国家前列。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4.5岁,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降低至12%和14%,孕产妇死亡率降至22/10万,个人卫生支出比例降至30%以下。 “十二五”期间,我国卫生发展的主要任务有以下四个方面: 加强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强化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明确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和职责,优化规模、结构和布局,形成防治结合、中西医并重、功能互补、信息互通、上下互动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改善疾病预防控制、精神卫生、妇幼卫生、卫生监督、卫生应急、职业病防治、采供血、健康教育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设施条件。 继续加强农村急救体系、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为中西部地区乡镇卫生院职工建设周转房;全面推进县级医院标准化建设,使其总体达到二级甲等水平;整合县域医疗卫生资源,推进综合改革,转变运行机制,完善绩效工资,实现服务功能和模式转变。 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完善公立医院服务体系,改革管理体制、治理机制、运行机制和补偿机制,加强医疗安全质量监管,促进科学化、精细化、专业化管理,改善服务,提高效率。 初步建立国家医学中心体系,加强区域医疗中心和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继续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力争每个街道办事处范围设置一所政府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形成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分工合理、协作密切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 继承创新中医药,建立比较完善的中医医疗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科研创新体系,加强中医药队伍建设,发挥传统医学在保护国民健康中的作用。 加快卫生法制建设,实施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和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为卫生改革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鼓励支持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和营利性医疗机构,积极参与健康管理、老年护理、口腔保健和康复健身等健康服务业的发展,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满足多样化、多层次医疗、预防、保健、养老、康复服务需求。 健全医疗保障制度,提高疾病经济风险分担能力

山西省“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

山西省“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一)总体要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我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方案和“十二五”规划纲要各项要求,以转型跨越发展和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提高能效和降低污染物排放总量为核心,以发展循环经济为基本路径,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为工作重点,坚持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与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相结合,形成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倒逼机制;坚持强化责任、健全法制、完善政策、加强监管相结合,建立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坚持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技术进步、强化工程措施与加强管理引导相结合,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显著减少污染物排放;加大资金投入和重点工程建设,强化目标责任,开展全民节能行动,进一步形成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有效驱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推进节能减排工作格局,确保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推动全省节能减排工作再上新台阶,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主要目标。到2015年,全省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由2010年的2.24吨标准煤下降到1.877(2005年可比价)吨标准煤,累计下降16%,年均下降3.5%,实现节能量约4750万吨;万元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17%,年均下降3.7%。 到2015年,全省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总量(含工业、生活、

农业)分别控制在45.8万吨、5.21万吨以内,比2010年的50.7万吨、5.93万吨分别削减9.6%(其中工业和生活排放量减少10.6%)、12.2%(其中工业和生活排放量减少12.4%);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在127.6万吨、106.9万吨以内,比2010年的143.8万吨、124.1万吨分别削减11.3%、13.9%。烟尘和工业粉尘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在69.91万吨、35.23万吨以内,比2010年的77.68万吨、 39.14万吨分别削减10%。 二、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 (三)科学分解节能减排指标。强化能耗强度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指标约束,综合考虑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节能潜力、环境容量及产业布局等因素,将全省“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合理分解到各市人民政府。各市人民政府要根据下达的节能减排指标,进一步分解落实,明确下一级政府、有关部门、重点用能单位和重点排污单位的责任,严格落实奖惩措施,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四)健全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加强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用电量、污染物排放总量的跟踪监测,强化能源生产、流通和消费统计,建立健全建筑、交通运输、公共机构能耗统计制度以及分地区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指标季度统计制度,完善统计核算与监测方法,提高能源统计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修订完善减排统计监测和核查核算办法,统一标准和分析方法,实现监测数据共享。加强氨氮、氮氧化物排放统计监测,建立农业源和机动车排放统计监测指标体系。修订完善节能减排考核办法,健全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和评价指

广东十二五规划纲要全文

十二五规划纲要 第一篇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第二篇创新驱动建设创新型广东 第三篇优化升级建设全球重要现代产业基地 第四篇内外并举实现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 第五篇强农惠农建设美好新农村 第六篇统筹城乡提升城镇化发展水平 第七篇联动融合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第八篇绿色发展保护秀美山川 第九篇强化支撑推进基础设施现代化 第十篇普惠共享保障和改善民生 第十一篇内涵提升提高文化软实力 第十二篇改革先行增创体制机制新优势 第十三篇互利共赢深化粤港澳合作 第十四篇开放合作提升经济国际化水平 第十五篇规划实施保障 第二节提升教育信息化和开放合作水平(教育信息化)第三节逐步提高公共信息服务水平(电子政务)

第一篇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本规划纲要根据《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制定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战略性、纲领性、综合性规划,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是未来五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 第一篇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广东深入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是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必须承前启后抢抓科学发展战略新机遇,紧紧围绕“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这个核心,全面开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新局面。 第一章发展基础 “十一五”时期是广东发展极不平凡和取得巨大成就的五年。全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全面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成功战胜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及洪涝灾害,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社会建设取得新成就,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在推进科学发展新征程上迈出了重大步伐,为“十二五”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经济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主要经济指标提前一年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继续居全国前列。预计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超过4.5万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2%以上。人均生产总值于2007年提前三年实现比2000年翻一番的目标,预计2010年约为4.7万元,五年年均增长11%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010年为4516亿元,是2005年的2.5倍。

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社区居民(精)

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的实施 意见》的通知 来源: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时间: 2013-01-29 晋发〔2012〕15号 各市、县委,各市、县人民政府,省委各部委,省直各委、办、厅、局,各人民团体:省委、省政府同意《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中共山西省委 山西省人民政府 2012年12月17日 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10〕27号)精神, 进一步加强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加快推进基层社会管理创新,巩固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 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当前,城市基层正在发生新的深刻变革,社区居民委员会承担的社会管理任务更加繁重,

维护社会稳定的功能更加突出,居民群众对社区居民委员会的服务需求更加迫切。进一步加强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 是建成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健全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的重要途径,是关注和改善民生的着力点,对推动转型跨越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省城市社区建设工作在发展群众自治组织、提升社区服务功能、推进城市建设和管理、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社区建设水平有了一定的提升。但从我省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情况看,还存在着组织不健全、工作关系不顺、社区工作人员总体素质不高、办公和服务设施薄弱、工作经费偏少和工作人员待遇偏低等问题,制约和影响了社区各项建设的整体推进和管理服务工作的有效开展。各地各部门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新时期加强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把加强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抓紧抓好。 二、加强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以服务居民群众为宗旨,以提高居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促进社区和谐为目标,着力加强社区居民委员会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的城市社区组织体系,努力把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成为功能完善、充满活力、作用明显、群众满意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加强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要坚持党的领导、把握正确方向,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群众,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共同参与,坚持因地制宜、注重工作实效。 (二)发展目标。到“十二五”期末,按照国务院办公厅《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国办发〔2011〕61号)发展目标,初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社区服务设施、服务内容、服务队伍、服务网络和运行机制。到2020年,努力使全省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的组织体系更加健全,社区居民的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社区居民群众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社区群众自治范围进一步扩大,社区民主管理制度日趋完善;社区管理和服务功能显著增强,社区干部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力量进一步充实;社区

我国新型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全解

我国新型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全解

我国新型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刘文革韩甲业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信息研究院, 北 京100029) 摘要:近几年,国内煤炭市场价格低迷、国际油价持续高位运行、全社会对燃煤污染的高度重视以及对未来煤代油市场的良好预期,加速了我国新型煤化工产业的迅猛发展,以新型煤化工为重要抓手的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将是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重点探讨了“十一五”以来煤炭液化、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等新型煤化工关键技术研发重要突破和示范项目最新进展;然后对国家不同时期煤化工产业政策框架和规范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分析;最后从环境保护、系统能效、技术装备创新、重点发展区域和产品附加值等角度对我国新型煤化工产业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总结提炼出五个“更加”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新型煤化工;关键技术;现状及趋势;产业政策 1.引言 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资源禀赋,决定了我国能源结构在可预见的未来仍将以煤为主,发展煤化工符合我国能源资源特点,有利于优化能源结构,提供洁净能源,可有效缓解我国油气能源的对外依赖度,以煤代油为核心的新型煤化工发展战略是保证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途径之一。近年来,国内动力煤市场低迷、国际油价持续高位运行,促使我们重新思考煤炭的原料属性,倡导煤炭燃料与原料用途并重,助推我国煤化工产业进入新一轮的快速发展期,煤制甲醇、二甲醚、烯烃、煤间接液化、煤直接液化和煤制天然气等各种新型煤化工项目争相上马,主要煤炭生产省区相继制定煤化工产业发展规划。

新型煤化工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既有煤炭价格严重下滑的内在原因,还有全社会高度重视大气污染,政府强力治理雾霾,促进了煤炭清洁转化与利用的外部动力。同时我国一批示范项目成功建设,积极了经验,储备了技术,也为产业的迅速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然而,新型煤化工产业发展也存在诸多制约因素,如煤化工项目存在耗水量大、碳排放强度高、技术和资金密集等环境资源、技术经济问题,产业政策也有待完善。因此,深入分析产业现状,清晰产业定位,找准发展方向和存在问题,研究发展趋势与政策建议显得尤为重要。 2.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 图1 新型煤化工及传统煤化工主要工艺技术路 线 如图1所示,煤化工产业包括传统煤化工和新型煤化工。焦炭、氮肥、电石等传统煤化工较新型煤化工有技术门槛低、工艺成熟、投资规模一般等特点,目前产能、产量及消费量都很大,存在产能过剩的风险;而新型煤化工如煤制

国家十二五规划全文

中国“十二五”规划研究 新的起点上,人们往往是在忙着想两件事情,一件是回首,一件是展望,站在“十二五”规划的浪口,我们深知“十二五”规划更具全局性和战略性。房产、汽车、清洁能源、低碳经济、民生、就业、医疗改革、社会和谐……等等问题与建议在“两会”时期已被提上,“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是对中国经济的发展确定航行目标与方向做充足的预言,如何把脉中国未来五年中国经济发展走向、如何更快更好促进中国社会发展,五年发展规划责任重大、意义重大。 为此,北京华经纵横咨询有限公司借国家规划、产业开发这个强势东风,特邀众学者、研究专家成立“十二五”规划课题组,对“十二五”前期重大问题研究做详细客观的评述与综合分析。课题组根据“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以及“十二五”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从重点课题项目的提出、前期调研、论证、筛选以及最终确定都具有一整套严格科学的流程和方法,是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十七大提出的新的发展要求的五年规划,也是承诺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五年规划,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在此,本课题成员结合当前“十二五”规划动态,通过整理、筛选、分析和判断整理了当前国家“十二五”规划动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报告目录: 【“十二五”规划概要】 2 【“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 2 【“十二五”规划研究重大选题一览】 3 【“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选题参考】 4 【政府“十二五”规划思路和方法】 6 【中国“十二五”规划谋三大转型】 6 【发改委:“十二五”规划八大重点】 7 【科技部:“十二五”科技规划六大方向】 8 【商务部:“十二五”规划拟把内贸放重要位置】 8 【交通部:“十二五”规划避免“漏一、挂万”倾向】 9 【住建部:“十二五”规划房地产发展仍以居民消费为基础】 9【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十二五”期间实施调查失业率】 10【农业部:编制948计划的“十二五”规划】 10 【文化部:“十二五”末基本扭转文化产品出口逆差】 11 【卫生部:疾控“十二五”规划坚持以人为本】 12 【电力行业“十二五”规划重点分析】 12 【中国农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十二五”规划思路研究】 13 【钢铁工业“十二五”规划发展思路解析】 15 【能源行业“十二五”规划突出六大重点】 16 【对“十二五”房地产业发展规划的五条建议】 17 【“十二五”规划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指导原则与目标取向】 18【“十二五“规划:助中国汽车业由大到强】 19 【医疗器械产业“十二五”规划突出四方面发展】 20 【煤炭行业“十二五”规划将以减产、整合为主题】 20 【中国通信信息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预测】 21 【中国人民银行:“十二五”期间着重完善金融体系】 23 【碳排放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十二五”规划】 23 【北京“十二五”规划将呈现建设世界城市细则】 24 【广东:争取粤港合作纳入“十二五”规划】 25 【上海“十二五”规划以创新推动城市全面转型】 25 【四川“十二五”规划促进高地建设】 26

最新十二五总结及十三五发展规划

最新十二五总结及十三五发展规划 下面是我们的给大家推荐的最新十二五总结及十三五发展规划供大家参阅! “十三五”开篇在即,面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转型跨越急需创新引领、投资结构急待提档优化升级的关键时期,如何做好“十三五”招商引资发展规划,对xxxx经济产业全面升级具有非常重要意义。因此,我局将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为指引,结合xxxx实情,立足资源优势,总结先前经验,明确发展需求,继续尽职尽责,充分发挥招商引资职能,积极探索,大胆创新,科学规划,努力实施,以项目为核心,以服务为重点,制定今后五年的发展目标与具体措施,全面勾勒xxxx未来五年招商引资发展新蓝图。 “十二五”期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商务局外资处的大力指导下,我局积极招商选商,大力营造投资环境,加大对外交流和项目推介力度,使全区招商引资工作逐步规范,服务意识和质量逐步提升,投资环境明显改善,项目签约率、资金到位率明显提高,项目建设速度显著加快。“十二五”期间,我局大力发掘引进重点产业、打造精品项目,使我区经济实现了质与量的协同发展。 (一)主要成绩

1、全方位多领域招商引资,我区经济总量快速提升。xx年-xx年6月底,外来投资(市外国内投资)累计完成407.56亿元人民币,引进外资(境外)68605万美元,名列全市各县区前茅。累计征集到39个招商引资项目,总投资达1140亿元,涉及到特色农业和物联网高科技产业、城中村改造及城市综合体建设、现代服务业、旅游业、房地产、装备制造业、大型集团总部基地建设等多个领域。 五年中,恒大地产、星河湾地产、保利地产、首开地产、万科地产等一线大型房地产企业来我区投资建设,先后引进了北美新天地、茂业天地、华宇商业广场、千禧世纪广场、汾酒文化商务中心等一大批商业项目落户我区,星河湾酒店、凯宾斯基酒店、万豪国际酒店、阳光酒店等一批五星级酒店或已开业或正在建设。 “十二五”期间,我区项目储备、项目落地、项目建设、项目投产等项指标均位列太原市前茅。外来投资逐年增加,特别是外来投资服务业速度明显加快,推动了xxxx区经济总量快速提升。 2、努力打造精品商业街区,我区发展质量全面优化。“十二五”期间,xxxx区积极培育和发展了一批精品特色商业街区。素有“山西中关村”之称的太原南内环街,已成为集批发、零售、开发为一体的电子一条街,云集了赛格、青龙、颐高、阳光、云天、赛博等综合批发市场,其辐射效应,极大地带动了周边产业的发展。长风街--

XX市煤化工产业发展规划

XX市煤化工产业发展规划 XX市煤化工产业发展规划 为确保我市煤化工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实现煤炭产业链条加快延伸,结合我市煤炭资源和煤化工产业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发展循环经济为目标,根据我市实际情况,依托现有资源和产业优势,统筹规划,科学引导,调整布局和联合重组。确保通过规划的实施,实现煤化工资源得到整体开发,拉长煤炭产业链条,使煤炭循环经济得到持续、健康的发展,形成资源配置合理、企业竞争力强、污染物排放达标的节约型、清洁型、循环型煤焦化发展模式,实现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注重实事求是的原则。规划要实事求是地依据我市煤炭实际产能、储量、煤种及开发程度确定总量规模。2006年全市原煤产量2014万吨,焦炭产量230万吨,结合“十一五”规划,根据现有实际产量及外进原料煤情况,目前全市每年可利用原料煤量按2400万吨计,可满足600万吨焦炭的需求量。在适当挖掘原煤生产潜能、整合周边城市资源的前提下,我市焦炭产能最终目标不宜超过700万吨。 (二)明确发展定位的原则。我国煤化工布局目前包括三个方面,即传统煤化工、能源化工和煤制大宗化学品。根据有关资料,

在焦化产品中,其中煤焦油所含物质达上万种,已证明可利用的有500多种,能够提取、配制产品约200多种。国内粗加工仅有七八类产品,深加工产品不足40种。因此规划编制对发展目标、产品方案要有准确定位,避免好高骛远、片面追求大而全。 (三)阶段任务明确的原则。我市焦化产业的发展,目前已初具规模,产业链条也初具雏形,企业都有强烈发展意识。为了避免盲目跟进,需要有科学的规划,引导企业通过实现阶段性的发展目标,推动产业链逐步纵向延伸。建立资源开采、基础产品、精细高端产品、功能性产品的多层次产品结构,最终形成煤化工、建材、电力等多产业配套的发展体系。 三、发展目标 根据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构想,按照近期目标和中长期目标,初步确定我市煤化工产业规划分为近期规划(详细规划)、中长期规划和远期规划(到2020年只做宏观描述)。 (一)近期规划(2007年-2010年):坚决贯彻执行国家对焦化行业的调控政策,在现有焦化企业已初具规模的基础上,调整布局,加快淘汰落后技术装备和生产能力,建设工艺技术先进的大型焦炉,实现焦炭总量700万吨规模。合理利用我市现有煤炭资源,提高煤炭加工转化能力,到2010年,煤化工产业转化煤炭能力达到2200万吨-2400万吨左右。提高焦炭产品质量,加快现有煤气、煤焦油等焦化副产品的开发利用,规划实施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煤化工和资源利用项目,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到“十一五”末期,

十二五规划全文

十二五规划全文 篇一:国务院文件:十二五规划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目录 第一篇 转变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二篇 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 第三篇 第九章 发展环境指导思想主要目标政策导向 强农惠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 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改造提升制造业 第十章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第十一章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第十二章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第十三章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第十四章推进海洋经济发展 第四篇 营造环境推动服务业大发展 第十五章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第十六章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 第十七章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环境 第五篇 优化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 第十八章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第十九章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第二十章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第六篇 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第二十一章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第二十二章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 第二十三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第二十四章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第二十五章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 第二十六章加强水利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现代煤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布局方案(发改产业〔2017〕553号)

现代煤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布局方案 现代煤化工是指以煤为原料,采用先进技术和加工手段生产替代石化产品和清洁燃料的产业。为推动现代煤化工产业创新发展,拓展石油化工原料来源,形成与传统石化产业互为补充、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贯彻落实《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和《关于石化产业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的指导意见》的工作部署,现提出现代煤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布局方案。 一、开展现代煤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布局的必要性 石化产品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原料,市场需求巨大,但受油气资源约束,对外依存度较高。2015年,原油、天然气、乙烯、芳烃和乙二醇对外依存度分别高达60.8%、31.5%、50.4%、55.9%和66.9%。我国煤炭资源相对丰富,采用创新技术适度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对于保障石化产业安全、促进石化原料多元化具有重要作用。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现代煤化工技术已取得全面突破,关键技术水平已居世界领先地位,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基本实现产业化,煤制芳烃工业试验取得进展,成功搭建了煤炭向石油化工产品转化的桥梁。但是,目前产业整体仍处于升级示范阶段,尚不完全具备大规模产业化的条件,系统集成水平和污染控制技术有待提升,生产稳定性和经济性有待验证,行业标准和市场体系有待完善,

且存在不顾生态环境容量和水资源承载能力、盲目规划建设现代煤化工项目的势头。针对存在的问题,迫切需要加强科学规划、做好产业布局、提高质量效益,化解资源环境矛盾,实现煤炭清洁转化,培育经济新增长点,进一步提升应用示范成熟性、技术和装备可靠性,逐步建成行业标准完善、技术路线完整、产品种类齐全的现代煤化工产业体系,推动产业安全、绿色、创新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创新引领,促进升级示范 加快现代煤化工产业技术优化升级,大力推进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强共性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依托现代煤化工升级示范工程建设,推进新技术产业化,完善技术装备支撑体系,提升产业自主发展能力。 ——坚持产业融合,促进高效发展 鼓励跨行业、跨地区优化配置要素资源,积极推广煤基多联产,促进现代煤化工与电力、石油化工、冶金建材、化纤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提升资源能源利用效率。 ——坚持科学布局,促进集约发展 依托现有现代煤化工优势企业,实施挖潜改造。选择在煤水资源相对丰富、环境容量较好的地区,规划建设现代煤

山西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20年)调整方案

山西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 2020年) 调整方案 为更好保障 十三五 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切实加强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不断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维护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严肃性二权威性和可操作性,根据‘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 2020年)调整方案“(以下简称‘全国方案“)下达的土地利用规划主要指标,结合本省实际,制定‘山西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 2020年)调整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三 一二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二四中二五中二六中全会精神,按照 五位一体 总体布局和 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二协调二绿色二开放二共享的发展理念,认真落实党中央二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强化规划管理和用途管制,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三二二调整原则 (一)总体稳定二局部微调三 坚持原规划确定的指导原则基本不变,继续实施规划确定的土地分区引导原则二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和规划实施管理制度三在 3

‘全国方案“下达的规划土地利用主要指标控制下,结合本省经济社会发展及各市土地利用的实际情况,对原规划的耕地和基本农田二建设用地规模/指标及其布局进行局部的调整和优化,合理调整全省规划的土地利用规模与布局三 (二)全面谋划二统一标准三 本次规划调整完善以第二次土地调查(以下简称 二调 )及年度地籍变更调查成果为基础,以各市人口二G D P增加量二规划实施 情况等作为主要因素,并综合考虑了 十二五 期间土地管理工作的批二供二用二补二查等环节,统一测算标准,统一计算公式,在新增用地规划指标安排上,对得分高于全省平均分的,给予适当倾斜三 (三)严格保护二量质并重三 严格落实‘全国方案“下达本省的规划耕地保护目标任务,确保规划的耕地保护数量不减少,耕地质量不下降三对 二调 查明增加的耕地,除根据国家统一部署纳入生态退耕规划和根据国家相关规划需要占用的以外,均予以保护;优质耕地除实施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二 十三五 重点建设项目难以避让的以外,均划入基本农田,实行永久保护三 (四)统筹兼顾二突出重点三 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二当前与长远二局部与全局的关系,重点做好耕地和基本农田调整二建设用地结构与布局优化,重点考虑主要城市二重点园区二生态建设二扶贫攻坚二产业转型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需求,优先保障民生(地灾与扶贫搬迁)二新兴能源(煤层气探 4

《“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安培供稿) 5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了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和主要任务。专家解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空间巨大,或将迎来又一政策利好,政府要改变急功近利的心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激发市场主体积极性。 3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明确,包括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以及新能源汽车产业等在内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和主要任务。綦成元表示,加快《规划》的实施,不仅对推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构建国际竞争新优势,掌握发展主动权,促进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同时也是促进当前经济稳定增长的有效措施。《规划》明确了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等7大领域的重点发展方向,制定了产业发展路线图,提出了各领域发展的标志性目标、提升整体创新能力与拓展市场应用等创新发展重大行动计划、主要政策措施。 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和主要任 (一)节能环保产业要突破能源高效与梯次利用、污染物防治与安

全处置、资源回收与循环利用等关键核心技术,发展高效节能、先进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的新装备和新产品,推行清洁生产和低碳技术,加快形成支柱产业。 (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要加快建设下一代信息网络,突破超高速光纤与无线通信、先进半导体和新型显示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增强国际竞争力。 (三)生物产业要面向人民健康、农业发展、资源环境保护等重大需求,强化生物资源利用等共性关键技术和工艺装备开发,加快构建现代生物产业体系。 (四)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要大力发展现代航空装备、卫星及应用产业,提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发展水平,加快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做大做强智能制造装备,促进制造业智能化、精密化、绿色化发展。(五)新能源产业要发展技术成熟的核电、风电、太阳能光伏和热利用、生物质发电、沼气等,积极推进可再生能源技术产业化。(六)新材料产业要大力发展新型功能材料、先进结构材料和复合材料,开展共性基础材料研究和产业化,建立认定和统计体系,引导材料工业结构调整。 (七)新能源汽车产业要加快高性能动力电池、电机等关键零部件和材料核心技术研发及推广应用,形成产业化体系。《规划》还提出了20项重大工程。 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在当前经济运行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对于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煤化工产业发展规划

煤化工产业发展规划 目录 第一章概述 一、规划背景 (1) 二、规划编制依据 (6) 第二章发展条件分析 (6) 一、煤炭资源 (6) 二、水资源 (7) 三、交通条件 (8) 四、市场条件 (9) 五、产业基础条件 (9) 六、阜阳市发展煤化工的优劣势分析 (12) 第三章规划指导思想及原则 (15) 一、规划指导思想 (15) 二、规划原则 (15) 第四章煤化工基地产业布局及产业链构成 (17) 一、布局原则 (17) 二、产业发展布局 (17) 三、产业链构成 (17) 四、产品链构成 (21) 第五章产业规划目标 (22) 一、产业规模的确定 (22) 二、产业规划定位 (22) 三、规划期限及建设内容 (23) 四、规划目标 (23)

五、“十一五”发展重点 (24) 六、重点项目 (25) 第六章生态环境保护 (26) 一、环境容量 (26) 二、治理措施 (27) 第七章保障措施 (29) 一、统一认识,加强领导,加大支持力度 (29) 二、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29) 三、搞好煤化工规划方案实施过程中的统筹工作 (29) 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多渠道融集建设资金 (30) 五、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和引进的力度 (30) 六、坚持科技创新,以技术的推广带动煤化产业的发展 (31) 七、扎实做好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发挥龙头项目带动作用 (31) 第一章概述 一、规划背景 (一)全国煤化工发展概况 我国煤化工产品多、生产规模较大,是世界上最大的煤制合成氨、煤制甲醇和电石生产国,也是唯一大规模采用电石法路线生产聚氯乙烯的国家,目前国内传统的碳一化工产品市场已进入成熟期,以石油替代为目标的现代煤化工产业刚刚起步。过去受煤化工技术制约,国内煤化工原料用煤以优质的无烟块煤为主,我国无烟块煤产地集中,运输困难,使无烟块煤价格已高出烟煤一倍以上,且供不应求。随着煤化工技术发展,采用先进的气化技术,生产合成氨、甲醇、间接液化、煤制烯烃等能源化工产品,进一步扩大了原料煤的来源范围。进入21世纪以后,国际石油价格持续上涨和石油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的双重压力,催生了国内煤制油和煤制烯烃等以石油替代为目标的煤化工产业,2004年国内第一套 煤液化项目开工建设,大型煤制烯烃项目也已开工,甲醇、电石等煤化工项目成为投资热点。煤化工产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同时我国传统煤化工产品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