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农田水利学复习整理

农田水利学复习整理

农田水利学复习整理
农田水利学复习整理

农田水利学复习整理:

一、绪论:

1、农田水利:为防治干旱、渍、涝和盐碱灾害,对农田实施灌溉、排水等人工措施的总称。

2、农村水利: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与农民生活条件服务的水利措施。

3、农田水利状况:农田中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的状态、变化规律及对作物生长影响的总称。

第二章:

1、土壤水的分类:吸着水(吸湿水&薄膜水)、毛管水、重力水

2、凋萎系数:植物开始发生永久凋萎时土壤含水率,也称凋萎含水率或萎焉点。

田间持水量:农田土壤某一深度内保持吸湿水、膜状水和毛管悬着水的最大含水量。

3、区别涝灾和滞害:涝:降水过多形成田面积水并危害作物正常生长的灾害。

渍害:地下水位过高、土壤过湿而危害作物正常生长的灾害。

4、农田水分消耗的3条途径:1.植物蒸腾2.株间蒸发3.深层渗漏

3个方程式:植物蒸腾量+株间蒸发量=腾发量=作物需水量

作物需水量+渗漏量=田间耗水量

作物需水量=田间耗水量

5、需水临界期:作物全生育期中因需水得不到满足时最易影响生长发育并导致最大减产的时期。

6、α及k值法的适用条件:

(1)“α”值法

基本公式:ET=αE0 或ET=aE0 +b

式中:ET ——某时段内作物田间需水量,mm

E0 ——与ET同时段的水面蒸发量,mm;

α——需水系数或称蒸发系数。

a,b——经验常数。

(2)“K ”值法

基本公式:ET=KY 或ET=KYn+c

式中:ET——作物全生育期内的总需水量,m3/亩

Y——作物单位面积产量,kg/亩;

K——以产量为指标的需水系数,m3/kg;

n、c ——分别为经验指数和常数。

7、灌溉制度:按作物需水要求和不同的灌水方法制定的灌水次数,每次灌水的灌水时间和

灌水定额和灌溉定额的总称。

8、灌水定额:一次灌水在单位灌溉面积上的灌溉量。

9、灌溉定额:各次灌水定额之和。

10、水稻充分灌溉制度的基本方程式及原则:

(一)泡田定额

计算公式:M1=0.667(h0+S1+e1t1-P1)

式中: M1——泡田定额,m3/亩;

h0 ——插秧时田面所需水深,mm;

S1 ——泡田期渗漏量,mm;

t1 ——泡田期的天数,d,

e1 —— t1时期内水田田面平均蒸发强度,mm/d;

P1 —— t1时期内的降雨量,mm 。

二)生育期灌溉制度

1、水量平衡方程

h1+P +m -WC -d = h2

式中:h1、h2——时段初、末田面水层深度,mm ;

P ——时段内降雨量,mm ;

d ——时段排水量,mm ;

m ——时段灌水量,mm;

WC ——时段内耗水量,mm 。

原则:水稻适宜的水层深度范围:hmin ~hmax;

当水层深度降低到灌水下限时,开始灌溉;

若雨后田内水深大于允许蓄水深度,则排水量为:d=ha -Hp

式中:ha ——雨后水深,mm ;

Hp ——雨后允许蓄水深度,mm

11、灌水率的定义及计算:

灌水率: 单位灌溉面积上的灌溉净流量q 净

灌水率又称灌水模数,单位m3/(s·万亩)或m3/(s·100hm2)或m3/(s·hm2)。 灌水率的计算

某作物第i 次灌水计算公式如下:

注意:同一时期各种作物灌水率可以累加。

12、初步灌水率图的绘制步骤及修正原则:

(一)灌水率图的绘制

1、先合理确定灌水延续时间(T );

2、然后计算出灌区内各种作物的各次灌水率;

3、最后以灌水延续时间为横坐标,灌水率为纵坐标,并将同时期各种作物灌水率叠加,把一个灌水周期的灌水率绘制成图,即为全灌区年度初步灌水率。

二)灌水率图的修正

1、尽量不改变主要作物关键用水期的灌水时间若必须调整,以前移为主,前后不超过三天。

2、调整后灌水率图均匀、连续,最小灌水率不小于最大灌水率的40%。

灌水率过小(大)时可以缩短(延长)灌水时间进行调整。

3、消除短期停水。

停水时间不少于5-7天

i

i

i T m q 64.8α=单位换算系数—次灌水的延续时间,某作物第—亩

次灌水的净灌水定额,某作物第—某作物的种植比

—)

万亩(,次灌水的灌水率第—64.8/ / 33d

i T m i m s m i q i i i α?

13、灌溉用水量:灌溉用水量:是指灌溉土地需从水源取用的水量,亦称毛灌溉用水量,包括了水源至田间各级输水渠道的渗漏损失。

14、灌溉用水量的计算:

一)根据灌溉用水流量计算(“灌水率法”)

灌溉用水流量与灌水延续时间的乘积即为灌溉用水量。

二)根据灌溉制度计算(“直接法”)

(三)根据综合灌水定额计算(“间接法”)

任一时段的灌溉用水量为:

式中,A——全灌区的灌溉面积,hm2

第三章:

1、灌溉对水源的要求:水位、水质、水温

2、四种地表取水方式的使用条件:

(1)无坝引水适用条件河流枯水期的水位和流量均能满足自流灌溉的要求。

(2)有坝引水适用条件河道的流量能满足灌溉要求,但水位略低于渠首的引水要求;或洪水季节流量、水位均能满足要求,但洪、枯季节变化较大。

(3)蓄水取水适用条件当河流的天然来水过程不能满足灌区的灌溉用水过程时,可在河流的适当地点修建水库等蓄水工程,调节河流的水位和流量,以解决来用水之间的矛盾。(4)抽水取水适用条件河道水量丰富,但灌区位置较高,且修建其它取水工程困难或不经济,可在灌区附近的河流岸边修建抽水站。

3、无坝取水口位置的选择:最大水深位于凹岸顶点稍偏下游。取水口选在这里,可加大进流量,有效地防止泥沙入渠。

4、侧面进水与正面进水的特点:

侧面进水:进水闸过闸水流方向与河流方向正交。一般用于含沙量较小的河道。

正面进水:进水闸过闸水流方向与河流方向一致或斜交。这种取水方式,能在引水口前激起横向环流,促使水流分层,表层清水进入进水闸,而底层含沙水流则涌向冲沙闸而被排掉5、分片包干:

分片包干是指灌区内的中、小型水库和引水、提水工程各自分片划定灌溉面积,自成小型灌溉系统,单独进行水量平衡计算,不与骨干工程联合运用,不承担反调节任务。

6、设计代表年法确定保灌面积与设计引水流量计算

设计代表年法:首先根据灌区历年河流流量或灌溉期降雨量资料进行频率分析,选择1个或2 ~3个接近灌溉设计保证率的年份作为设计代表年;然后用代表年来水过程与用水过程相比较,确定设计代表年的灌溉最大引水流量,并据以求出灌溉面积。

例4-2 某灌区拟建无坝引水工程进行自流灌溉,拟定灌溉面积为3万亩,试采用设计代表年法推求灌溉设计保证率p=80%的设计引水流量及保证灌溉面积。

第4章:

1、灌溉渠道系统:

是指从水源取水、通过渠道及

其附属建筑物向农田供水、经由田间工程进行

农田灌溉的工程系统,包括渠首工程、输配水

工程和田间工程三大部分。

2、灌排相间、灌排相邻的特点:

灌排相间:地形平坦或有微地形起伏的地区,宜把灌溉渠道和排水沟道交错布置,沟、渠都是两侧控制,工程量较省。

灌排相邻:在地面向一侧倾斜的地区,渠道只能向一侧灌水,排水沟也只能接纳一边的径流,灌溉渠道和排水沟道只能并行,上灌下排,互相配合

3、节制闸的应用情况及位置

垂直于渠道中心线布置,其作用是控制渠道水位或流量。下列情况需要设置节制闸:

①在上级渠水位不能保证下级渠正常引水时,需在上级渠建节制闸抬高水位,保证下级

渠引水。

②实行轮灌时,在轮灌组分界处需设节制闸。

③在重要建筑物或险工渠段前需联合修建节制闸和泄水闸,以防止漫溢,保证建筑物

和渠道的安全。

4、区别击中交叉建筑物的使用条件

常见的交叉建筑物有:隧洞、渡槽、倒虹吸、涵洞、桥梁等。

隧洞当渠道遇到山岗时,或因石质坚硬,或因开挖工程量过大,往往不能采用深挖方渠道,如沿等高线绕行,渠道线路又过长,工程量仍然较大,而且增加了水头损失。在这种情况下,可选择山岗单薄的地方凿洞而过

渡槽渠道穿过河沟、道路时,如果渠底高于河沟最高洪水位或渠底高路面的净空大于行驶车辆要求的安全高度时,可架设渡槽;渠道穿越洼地时,如采用高填方渠道工程量太大,也可采用渡槽

倒虹吸渠道穿过河沟、道路时,如果渠道水位高出河沟洪水位,但渠底高程却低于河沟洪水位时;或渠底高程虽高于路面,但净空不能满足交通要求时,就要用压力管道代替渠道,从河沟、道路下面通过,压力管道的轴线向下弯曲,形似倒虹。

涵洞渠道与道路相交,渠道水位低于路面,而且流量较小时,常在路面下面埋设平直的管道,叫做涵洞。

桥梁渠道与道路相交,渠道水位低于路面,而且流量较大,水面较宽时,要在渠道上修建桥梁,满足交通要求。

5、区别跌水和陡坡

当渠道经过坡度较大的地段时,为防止渠道冲刷,保持渠道的设计比降,就把渠道分成上、下两段,中间用衔接建筑物联结,常见的衔接建筑物有跌水或陡坡。

(1)跌水水位落差小于3m时,宜建跌水。

(2)陡坡水位落差大于3m时,宜建陡坡。

6、三个特征流量的定义、计算公式和作用:

设计流量

在灌溉设计标准条件下,为满足灌溉用水要求,需要渠道输送的最大流量。

设计净流量=设计灌水率×控制灌溉面积

设计流量=设计毛流量=设计净流量+输水损失+田间损失

设计流量是设计渠道断面和渠系建筑物尺寸的主要依据。

最小流量

在灌溉设计标准条件下,渠道工作过程中输送的最小流量。

最小流量=灌水率图上最小灌水率对应的流量

最小流量用于校核对下一级渠道的水位控制要求;确定是否需要修建节制闸,及修建位置。

加大流量

考虑到在灌溉工程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难以准确估计的附加流量,把设计流量适当放大后得到的安全流量。它是设计渠堤堤顶高程的依据。

7、大中型灌水各级渠道设计流量的推算

(一)调查收集资料

灌区控制的灌溉面积;作物种植结构比例;灌区的设计灌水率;灌区的土壤性质及透水性等。

(二)选择典型支渠

典型区内作物种植比例、土壤性质、灌溉面积等影响渠道的主要因素具有代表性。(三)轮灌渠道设计流量的推算

常用的方法:根据轮灌组划分情况自上而下逐级分配末级续灌渠道(一般为支渠)的田间净流量,再自下而上逐级计入输水损失水量,推算各级渠道的设计流量。

8、渠底比较、渠床糙率系数、渠道的边坡系数的选择对断面设计的影响

1、渠底比降

在坡度均一的渠段内,两端渠底高差和渠段长度的比值称为渠底比降。选择要求:(1)为了减少工程量,应尽可能选用和地面坡度相近的渠底比降。

(2)一般随着设计流量的逐级减小,渠底比降应逐级增大。

(3)干渠及较大支渠的上、下游流量相差很大时,可采用不同的比降,上游平缓,下游较陡。

(4)清水渠道易产生冲刷,比降宜缓;浑水渠道容易淤积,比降应适当加大。

(5)抽水灌区的渠道应在满足泥沙不淤的条件下,尽量选择平缓的比降,以减小提水扬程和灌溉成本。

2、渠床糙率系数

渠床糙率系数n 是反映渠床粗糙程度的技术参数。

如果n 值选得大,设计的渠道断面就偏大,不仅增加了工程量,而且会因实际水位低于设计水位而影响下级渠道的进水;如果n 值取得小,设计的渠道断面就偏小,输水能力不足,影响灌溉用水。

3、渠道的边坡系数

渠道的边坡系数m 是渠道边坡倾斜程度的指标,其值等于边坡在水平方向的投影长度和在垂直方向投影长度的比值。

m 值的大小关系到渠坡的稳定,要根据渠床土壤质地和渠道深度等条件选择适宜的数值。大型渠道的边坡系数应通过土工试验和稳定分析确定;中小型渠道的边坡系数根据经验选定。

9、灌溉渠道纵断面图绘制的步骤

1)绘地面高程线

在方格纸上建立直角坐标系,横坐标表示桩号,纵坐标表示高程。根据渠道中心线的桩号和地面高程按一定的比例,点绘出地面高程线。

(2)标绘分水口和建筑物的位置

在地面高程线的上方,用不同符号标出各分水口和建筑物的位置。

3)绘渠道设计水位线

初选渠道的设计比降,绘出渠道的设计水位线

(4)绘渠底高程线

在渠道设计水位线以下,以渠道设计水深为间距,画设计水位线的平行线,该线就是渠底高程线。

5)绘制渠道最小水位线

从渠底线向上,以渠道最小水深为间距,画渠底线的平行线。

(6)绘堤顶高程线

从渠底线向上,以加大水深与安全超高之和为间距,作渠底线的平行线,

此即渠道的堤顶线。

(7)标注桩号和高程

在渠道纵断面的下方画一表格,把分水口和建筑物所在位置的桩号、地面

高程线突变处的桩号和高程、设计水位线和渠底高程线突变处的桩号和高程以及相应的最低水位和堤顶高程,标注在表格内相应的位置上

8)标注渠道比降

在标注桩号和高程的表格底部,标出各渠段的比降。

第五章:

1、田间工程:田间工程通常指最末一级固定渠道(农渠)和固定沟道(农沟)之间的条田范围内的临时渠道、排水小沟、田间道路、稻田的格田和田埂、旱地的灌水畦和灌水沟、小型建筑物以及土地平整等农田建设工程。

2、区别畦灌和沟灌:

畦灌:是用田埂将灌溉土地分割成一系列狭长地块——畦田,水从输水沟或直接从毛渠引入畦田后,在畦田表面形成很薄的水层,沿畦长坡度方向均匀流动,边流边渗,润湿土壤。在流动过程中主要借重力作用,以垂直下渗的方式逐渐湿润土壤。

沟灌:是在作物行间开挖灌水沟,灌溉水由输水沟或毛渠进入灌水沟后,在流动的过程中,主要借毛细管作用从沟底和沟壁向周围渗透而湿润土壤。沟灌适用于灌溉棉花、玉米和薯类等;适宜于中等透水性的土壤;适宜的地面坡度一般在0.005~0.02之间。

3、工作压力参数:是指喷头进水口前的内水压力。

4、四个喷灌强度:点喷灌强度单喷头平均喷灌强度系统组合平均喷灌强度允许喷灌强度

5、区别微喷头与喷头:

喷头是喷灌系统的关键设备,其作用是将有压的灌溉水以喷洒形式均匀地散在田间对农作物进行灌溉。

微喷头是喷头的一种,具有体积小、压力低、射程短、雾化好等特点。外形尺寸0.5 ~1.0cm;工作压力50~300KPa。因此,其比一般喷头简单得多,多数是用塑料一次压注成形的。由于微喷头主要作为一种局部灌水方法的设备,所以不要求具有很大的射程,其射程一般从10~50cm到6~7m不等。

第六章:

1、排水系统的组成:排水沟系、需水设施、排水枢纽、承泄区

2、除涝标准:

(1)、以治理区发生一定重现期的暴雨,作物不受涝为标准

(2)、以治理区作物不受涝的保证率为标准

(3)、以某一定量暴雨或涝灾严重的典型年作为排涝设计标准

3、排涝设计流量的计算(主要是平均排除法)

平均排除法

平均排除法是以排水面积上的设计净雨在规

定的排水时间内排除的平均排涝流量或平均排涝

模数作为设计排涝流量或排涝模数的方法。

农田会受短时间淹没。适用:规模较小的排水沟

式中,T ——每天工作的小时数,h。若自排地区,T 取24 h,则简化为P237式(8-5)和(8-6)。

其余参数同P237式(8-5)和(8-6)。

注意:①平原河网地区宜考虑排水沟滞蓄;②圩区应考虑预降滞蓄,圩堤渗漏产水和套闸进水。

4、区别两个排涝标准:排渍深度、耐渍深度

5、地下水临界深度:

在一定的自然条件和农业技术措施条件下,为了保证土壤不产生盐碱化和作物不受盐害所要求保持的地下水最小埋藏深度。

6、排水沟的特征水位:

排渍水位(日常水位)

排涝水位(最高水位)

7、排水承泄池的定义、要求及整治措施

排水承泄区是指位于排水区域以外,承纳排水系统排出水量的河流、湖泊或海洋等。

一、排水承泄区应满足的要求

A)承泄区应具有较低的水位;

B)承泄区应有足够的输水能力和容量

C)承泄区在汛期高水位时,若使排水系统出现壅水和淹没,其淹没历时应在允许范围内;

D)承泄区应具有稳定的河床和河岸,良好的河槽;

E)承泄区应尽可能考虑综合利用。

承泄区的整治

疏浚河道退堤扩宽裁弯取直

束窄堵支(顺坝、丁坝、堵支坝)

加固堤防

第七章:

1、水土流失:是指在水力、风力、重力等外营力作用下,山丘区及风沙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水土流失包括土壤侵蚀和水的损失,也称水土损失。

2、水土保持:是指防治水土流失,对山丘区、风沙区水土资料的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

农田水利学试题及答案

农田水利学课程考试试题及答案 姓名年级专业学号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灌水率: 2.排涝模数: 3.平均排除法: 4.(排涝计算中的)设计内水位: 5.容泄区: 二.选择题(共10分) 1.灌溉设计标准是反映灌区效益达到某一水平的一个重要技术指标,一般以( )与( )表示? A、灌溉设计保证率、抗旱天数。 B、水文年型、降水量。 C、设计灌溉用水量全部获得满足的年数、抗旱天数。 D、水源来水量、灌区需水量。 2.什么叫田间渠系的灌排相邻布置?() A、灌溉渠道与排水沟道的规划布置。 B、田间各级渠道规划布置的形式。 C、田间灌排渠系并行相邻的布置形式。 D、田间灌排渠系交错的布置形式。

3.渠道的输水损失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A、干渠、支渠、斗渠及农渠等四级渠道的水量损失。 B、渠床土质、地下水埋深、渠道的工作制度及输水时间。 C、自由渗流、顶托渗流、渠床土质、与渠道的工作制度等。 D、渠道水面蒸发损失、渠床渗漏损失、闸门漏水与渠道退水等。 4.什么叫渠道水的利用系数?() A、灌溉渠系的净流量与毛流量的比值。 B、某一级渠道的净流量与毛流量的比值。 C、田间实际灌入的有效水量与末级渠道的供水量之比。 D、实际灌入农田的有效水量和渠首引入的水量之比。 5.在渠道规划设计中,渠道最小流量有何作用?() A、用以校核对下一级渠道的水位控制条件。 B、用以校核渠道不淤条件。 C、用以确定修建节制闸的位置。 D、用以校核对下一级渠道的水位控制条件和确定修建节制闸的位置,并按最小流量验算渠道不淤条件。 6.什么叫雨水径流集蓄灌溉工程?() A、导引、收集雨水径流,并把它蓄存起来加以有效灌溉利用的工程技术措施。 B、田面、坡面、路面及屋面庭院等各类集水工程。

农田水利学复习题目

农田水利学课程考试试题 四、计算题(20分) 某灌区冬小麦全生育期田间需水量E=380m3/亩,设计降雨量P=150㎜,降雨有效利用系数σ=0.8,全生育期地下水补给量K=30m3/亩,生育初期土壤计划湿润层的深度取0.3m,生育后取0.8m。土壤孔隙率n=48%(占土体),田间持水率θ田=70%(占孔隙体积的百分数)。在冬小麦播种前进行灌溉,灌溉后使土壤最大计划湿润层范围内的含水率皆达到田间持水率,收割时可使土壤含水率降至田间持水率的80%。用水量平衡方程在式估算冬小麦全生育期的灌溉定额M2。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SPAC系统:将土壤-植物-大气看做一个连续体,即为SPAC系统。 2.作物需水量:植株蒸腾和株间蒸发的水量,又称腾发量。 3.作物灌溉制度:作物播种前(或水稻插秧前)及全生育期内的灌水次数,每次的灌水日期和灌水定额以及灌溉定额。 4.田间持水量(率):当悬着毛管水达到毛细管最大持水能力时,悬着毛管水的平均含水量(率)。 5.作物水分生产函数: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种作物产量与投入水量或者作物消耗水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二、简答题 1.农田水分消耗的途径有哪些?各指什么? 植株蒸腾:作物根系从土壤中吸入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扩散到大气中去的现象。 株间蒸发:植株间土壤或田面的水分蒸发。 深层渗漏:旱田中由于降水量或灌溉水量太多使土壤水分超过了田间持水量,向根系活动层以下的土层产生渗漏的现象。 2.简述作物实际需水量的计算过程。 (1)参照作物需水量的计算 (2)实际需水量的计算 3.简述灌水定额与灌溉定额的区别与联系。 灌水定额是一次灌水单位灌溉面积上的灌水量,灌溉定额是各次灌水定额之和。 4.如何计算管道式喷灌系统的设计流量和扬程? 喷灌系统的设计流量就是涉及管线上同时工作的喷头流量之和,再考虑一定数量的损失水量;喷灌系统的设计扬程是在设计管线中的支管入口压力水头的基础上,考虑沿线设计管线的全部水头损失、水泵吸水管的水头损失,以及支管入口与水源水位的地形高差得到的。 5.喷灌的主要灌水质量指标有哪几个,如何定义? 喷灌强度:单位时间内喷洒在单位面积土地上的水量 喷灌均匀度:在喷灌面积上水量分布的均匀程度 水滴打击强度:单位喷洒面积内水滴对作物和土壤的打击动能,一般采用水滴直径的 大小来衡量。 6.渠道设计时为什么要进行不冲不淤流速验算?

农田水利学课程设计指导书(07.11.22)

农田水利学课程设计 指导书 编写:邱苑梅 云南农业大学水利水电与建筑学院 2007年11月

农田水利学课程设计大纲(管道灌溉系统) 适用专业:水利水电工程、农业水利工程 时间:1周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1、课程设计的目的 通过对管道灌溉系统(包括喷灌、微灌或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系统)的规划设计,了解灌溉系统的设计过程及设计方法,巩固农田水利学的所学内容,提高综合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 2、具体要求 (1)管道灌溉系统的规划布置原则,掌握灌溉系统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和设计方法。(2)掌握管道灌溉工程规划设计的基本规范。 (3)学会收集、分析、运用有关资料和数据。 (4)提高独立工作能力、创造能力及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的选题原则 1、课题能反映农田水利学的教学重点,一般围绕渠道灌溉系统或管道灌溉系统规划设计进行选题。 2、课程设计内容应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尽可能覆盖本课程较多的内容。 三、主要内容与进度安排 以管道灌溉工程规划设计为选题时,进度安排如下:

喷灌系统规划设计 基本资料 某实验果园,面积95亩,种植苹果树共2544株,果树株距4m,行距6m,正值盛果期。园内有十字交叉道路,路边与第一排树的距离南北向为2m,东西向为3m。果园由道路分割成为4小区。详见1:2000果园规划图。 该园地面平坦,土壤为砂壤土,果园南部有一眼机井,最大供水量60m3/h,动水位距地面20m。该地电力供应不足,每日开机时间不宜超过14h。为了节约用水,并保证适时适量向果树供水,拟采用固定式喷灌系统。 据测定,该地苹果树耗水高峰期平均日耗水强度为6mm/d,灌水周期可取5~7天。该地属半干旱气候区,灌溉季节多风,月平均风速为2.5m/s,且风向多变。该地冻土层深度0.6m。 要求: (1)选择喷头型号和确定喷头组合形式(包括验核组合平均喷灌强度(ρ)是否小于土ρ); 壤允许喷灌强度( 允 (2)布置干、支管道系统(包括验核支管首、尾上的喷头工作压力差是否满足《喷灌技术规范》的要求,下称《规范》); (3)拟定喷灌灌溉制度,计算喷头工作时间及确定系统轮灌工作制度; (4)确定干、支管管道直径,计算系统设计流量和总扬程。 (5)水泵和动力选型

农田水利学课外作业

《农田水利学》习题 绪论 问答题 1、简述我国水资源状况扩其特点。 2、简述我国古代四大灌溉工程,其中哪两个灌溉工程至今在发挥作用? 3、我国农田水利目前还存在哪些问题? 4、简述农田水利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第一章农田水分与土壤水运动规律 (一)名词解释 1、吸湿水 2、薄膜水 3、吸湿系数 4、凋萎系数 5、田间持水率 (二)选择题 1、土壤水分中与作物关系最密切的是() A、膜状水 B、毛管水 C、重力水 D、吸湿水 2、作物因缺水而产生凋萎,当作物产生永久性凋萎时的土壤含水率称() A、吸湿系数 B、田间持水率 C、最大分子持水率 D、凋萎系数 3、吸湿水最大时的土壤含水率称之为() A、吸湿系数 B、田间持水率 C、毛管持水率 D、凋萎系数 4、悬着毛管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率称之为() A、最大分子持水率 B、毛管持水量 C、田间持水率 D、饱和含水率 5、土壤吸力小于( )的那部分称为可被作物吸收利用,称为有效水。 A、1、5MPa B、2MPa C、2、5MPa D、3MPa 6、由于降雨过大或降雨连绵造成地下水位抬高、土壤含水量过大,形成的灾害称() A、洪灾 B、涝灾 C、渍灾 D、洪涝灾害 (三)问答题 1、简述农田土壤水分的存在形式。

2、土壤含水量的表示方法有哪几种?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怎样? 3、简述土壤水的有效性。 4、何谓旱灾、洪灾、涝灾和渍害? 5、何谓凋萎系数和田间持水率?两者各有什么用途? 6、何谓SPAC? 第二章灌溉用水量与灌水方法 (一)名词解释 1、作物需水量 2、需不模系数 3、灌溉制度 4、灌水定额 5、灌溉定额 6、灌水率(灌水模数) (二)选择题 1、影响作物田间需水量的因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 A、土壤 B、气象 C、作物 D、农技措施 2、作物需水量指()。 A、叶面蒸腾量 B、叶面蒸腾量+深层渗漏量 C、叶面蒸腾量+棵间蒸发量 D、叶面蒸腾量+棵间蒸发量+深层渗漏量 3、以水面蒸发量为参数的需水系数法一般适用于()作物需水量的估算。 A、小麦 B、玉米 C、水稻 D、棉花 4、灌区的灌水率是指灌区()过程线。 A、单位面积用水量 B、单位面积灌水定额 C、单位面积上的净灌水流量 D、净灌水流量 5、()宜采用畦灌。 A、水稻 B、小麦 C、玉米 D、棉花 (三)问答题 1、农田水分消耗的途径有哪些? 2、什么是作物需水临界期?了解作物需水临界期有何意义? 3、影响作物需水量的因素有哪些,其中哪一个因素是最主要的因素? 4、何谓需水模系数?有何作用? 5、什么是灌溉制度?制定灌溉制度有内容有哪些? 5、制定灌溉制度有哪些方法?

《农田水利学》考试重点【复习版】

农田水利学复习整理: 一、绪论: 1、农田水利:为防治干旱、渍、涝和盐碱灾害,对农田实施灌溉、排水等人工措施的总称。 2、农村水利: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与农民生活条件服务的水利措施。 3、农田水利状况:农田中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的状态、变化规律及对作物生长影响的总称。 第二章: 1、土壤水的分类:吸着水(吸湿水&薄膜水)、毛管水、重力水 2、凋萎系数:植物开始发生永久凋萎时土壤含水率,也称凋萎含水率或萎焉点。 田间持水量:农田土壤某一深度保持吸湿水、膜状水和毛管悬着水的最大含水量。 3、区别涝灾和滞害:涝:降水过多形成田面积水并危害作物正常生长的灾害。 渍害:地下水位过高、土壤过湿而危害作物正常生长的灾害。 4、农田水分消耗的3条途径:1.植物蒸腾2.株间蒸发3.深层渗漏 3个方程式:植物蒸腾量+株间蒸发量=腾发量=作物需水量 作物需水量+渗漏量=田间耗水量 作物需水量=田间耗水量 5、需水临界期:作物全生育期中因需水得不到满足时最易影响生长发育并导致最大减产的时期。 6、α及k值法的适用条件: (1)“α”值法 基本公式:ET=αE0 或ET=aE0 +b 式中:ET ——某时段作物田间需水量,mm E0 ——与ET同时段的水面蒸发量,mm; α——需水系数或称蒸发系数。 a,b——经验常数。 (2)“K ”值法 基本公式:ET=KY 或ET=KYn+c 式中:ET——作物全生育期的总需水量,m3/亩 Y——作物单位面积产量,kg/亩; K——以产量为指标的需水系数,m3/kg; n、c ——分别为经验指数和常数。 7、灌溉制度:按作物需水要求和不同的灌水方法制定的灌水次数,每次灌水的灌水时间和 灌水定额和灌溉定额的总称。 8、灌水定额:一次灌水在单位灌溉面积上的灌溉量。 9、灌溉定额:各次灌水定额之和。 10、水稻充分灌溉制度的基本方程式及原则: (一)泡田定额 计算公式:M1=0.667(h0+S1+e1t1-P1) 式中: M1——泡田定额,m3/亩; h0 ——插秧时田面所需水深,mm; S1 ——泡田期渗漏量,mm; t1 ——泡田期的天数,d, e1 —— t1时期水田田面平均蒸发强度,mm/d;

(完整版)农田水利学试题四

农田水利学课程考试试题 姓名年级专业学号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农田水分状况: 2.容水度: 3.灌溉模数: 4.参照作物需水量: 5 .灌溉方法: 二、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叫作物需水量? A、灌溉作物所需满足的蒸发蒸腾量。 B、实际生长条件下作物的植株蒸腾量与棵间蒸发量之和。 C、生长在大面积上的无病虫害作物,在最佳水、肥等土壤条件与生长环境中,取得高产潜力所需满足的植株蒸腾和棵间蒸发之和。 D、土壤水分充足,地面完全覆盖、生长正常、高矮整齐的开阔绿草地的蒸发蒸腾量。 2.农田土壤水分存在的基本形式可分固态、液态和汽态三种形态。液态水按其运动特性又可分为()、()、及()3类。 A、吸着水、毛管水和重力水。 B、田间持水量、毛管断裂点和凋萎系数。 C、汽态水、吸湿水、薄膜水。 D、重力势、压力势、基质势。 3.影响作物需水量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哪四个方面?() A、作物种类、作物品种、作物生育期及作物产量。 B、气象条件、土壤特性、作物性状及农业耕作措施。 C、土壤含水量、灌溉条件、作物性状及农业耕作措施。 D、降水、日照、土壤特性、及作物性状。

4.田间灌水均匀度是指()? A、田间灌溉水湿润作物根系土壤区的均匀程度。 B、灌溉水湿润土壤的平均深度。 C、灌溉水流入单位面积农田的时间。 D、单位面积农田上的灌溉水量。 5. ()叫作物需水关键期? A、作物最需要灌水的生长时期。 B、作物生长最关键的生育阶段。 C、对作物产量影响最大的生长阶段。 D、水分亏缺对作物产量影响最敏感最严重的生育时期。 6.作物需水的模比系数是()? A、作物各生育阶段的需水规律。 B、作物各生育阶段需水量的大小。 C、作物各生育阶段的需水量占全生育期总需水量的百分比。 D、作物各生育阶段需水量的大小。 7. ()叫作物系数Kc? A、作物各生育阶段的需水规律。 B、作物各生育阶段的需水量占全生育期总需水量的百分比。 C、作物各生育阶段的需水量的大小。 D、作物系数Kc 是作物本身生理学特性的反映,它与作物种类、品种、生育期、作物群体叶面积有关,Kc = ETc/ETo。 8.农作物的灌溉制度()? A、指作物播前及全生育期内的灌水次数、每次的灌水日期、灌水定额及灌溉定额的总称。 B、某一次灌水单位面积上的灌水量。 C、作物全生育期各次灌水定额之和。 D、作物全生育期灌溉的时间表。 9.土壤计划湿润层深度是指实施灌水时,计划调节、控制土壤水分状况的土层深度,生产实践中一般取() A、物的根系深度。 B、作物的主要根系活动层深度。 C、40—80cm。 D、40—100cm。 10.作物水分生产函数是指() A、作物产量与灌溉水量之间的函数表达式。 B、是指全生育期消耗利用的水量总和。 C、指在农业生产水平基本一致的条件下,作物所消耗的水量与作物产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D、作物产量的数学表达方式。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简述地下水临界深度的影响因素。

农田水利学习题(一)

农田水利学习题(一) 【习题一】农田土壤有效含水量的计算 基本资料 某冲积平原上的农田,1m深以内土壤质地为壤土,其空隙率为47%,悬着毛管水的最大含水率为30%,凋萎系数为9.5%(以上各值皆按占整个土壤体积的百分数计),土壤容重为1.40t/m3,地下水面在地面以下7m处,土壤计划湿润层厚度定为0.8m。 要求: 计算土壤计划湿润层中有效含水量的上、下限,具体要求有: (1)分别用m3/亩,m3/ha和mm水深三种单位表示有效含水量的计算结果; (2)根据所给资料,将悬着毛管水的最大含水率转换为以干土重的百分比及用空隙体积的百分比表示。 【习题二】用“水面蒸发为参数的需水系数法”求水稻耗水量 基本资料 (1)根据某地气象站观测资料,设计年4月至8月80cm口径蒸发皿的蒸发量(E0)的观测资料见表1 表1某地蒸发量(E0)的观测资料 (2)水稻各生育阶段的需水系数α值及日渗漏量,见表2 表2水稻各生育阶段的需水系数及日渗漏量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推求该地水稻各生育阶段及全生育期的耗水量。 【习题三】用“以产量为参数的需水系数法”求棉花需水量 基本资料 (1)棉花计划产量,籽棉300kg/亩 (2)由相似地区试验资料得,当产量为籽棉300kg/亩时,棉花需水系数K=1.37m3/kg。(3)棉花各生育阶段的需水量模比系数,见表3 表3棉花各生育阶段的模比系数 要求: 计算棉花各生育阶段需水量累积值,以备在用图解法制定灌溉制度时绘制需水量累积曲线之用。 【习题四】冬小麦播前灌水定额计算 播前灌水的目的是使土壤在播种时的含水率适于发芽需要,并供给苗期蒸发蒸腾的需水;同时使最大计划湿润层储存足够的水分,以便在作物根系深扎后使用。 基本资料 (1)土壤最大计划湿润层H=0.8m (2)土壤平均孔隙率n=41.3%(占土体) (3)土壤田间持水率θmax=75.0%(占孔隙体积的百分比) (4)播前土壤天然含水率θ0=48.0% (占孔隙体积的百分比) 要求: 计算播前灌水定额。 【习题五】北方半干旱、半湿润地区棉花灌溉制度设计――图解法 基本资料

农田水利学重点归纳

The Importance(Aki ver.) 【绪论】 (一)调节农田水分状况 农田水分状况一般是指农田土壤水、地面水和地下水的状况及其相关的养分、同期、热状况。农田水分的不足或过多,都会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和作物的产量。调节农田水分状况的水泥措施一般有: 1、灌溉措施即按照作物的需要,通过灌溉系统有计划的降水量输送和分配到田间,以补充农田水分的不足 2、排水措施即通过修建排水系统将农田内多余的水分(包括地面水和地下水)排入容泄区(河流或湖泊 等),使农田处于适宜的水分状况。在易涝易碱地区,排水系统还有控制地下水位和排盐作用。控制地 下水位对增产的重要性,近年来已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和重视. (二)改变和调节地区水情 地区水情主要指地区水资源的数量、分布情况及其动态。 改变和调节地区水情的措施,一般可分为以下两种: 1、蓄水保水措施通过修建水库、河网和控制利用湖泊、地下水库以及大面积的水土保持和田间蓄水措施,拦蓄 当地径流和河流来水,改变水量在时间上(季节或多年范围内)和地区上(河流上下游之间、高低地之间)的分布状况,通过蓄水措施可以减少汛期洪水流量,避免暴雨径流向低地汇集,可以增加枯水时期河水流量以及干旱年份地区水量储备 2、调水、排水措施主要是通过引水渠道,使地区之间或流域之间的水量互相调剂,从而改变水量在地区上的分 布状况。用水时期借引水渠道及取水设备,自水源(河流、水库、河网、地下含水层等)引水,以供地区用水。某一地区水源缺乏时,可借人工河道自水源充足地区调配水量. 研究最有效的利用水资源的科学理论,合理调配水资源,最大限度的保证各部门用水要求,同时解决好洪涝灾害,便成为我国水资源工程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需要研究以下问题: 1、在深入调查水量供需情况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地区长远的水资源规划及水土资源平衡措施 2、研究当地地面水、地下水和外来水的统一开发机联合运用,应用系统工程的理论与方法,寻求水资源系统的 最优规划、扩建和运行方案 3、研究洪涝规律,采取有效措施,接触洪涝威胁,并同水资源开发利用结合起来统一规划,做到洪涝旱碱综合 治理 4、研究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等方面的经济效益、生态环境和社会福利问题,探求符合社会主义经济市场原 则的水资源系统规划、华丽的经济论证方法、 总之,无论是调节农田水分状况或是地区水情,都要认识自然规律,总结水利建设的经验,坚持科学 态度,讲究经济效益并从理论和技术上解决农田水利现代化中出现的性问题,把农田水利科学技术不断推向前进 【第一章农田水分状况和土壤水分运动】 (一)农田水分状况 凋萎系数——当土壤含水率降低至吸湿系数的 1.5-2.0 倍时,就会使植物发生永久性凋萎现象 田间持水率——灌水两天后土壤所能保持的含水率 农田水分过多的原因 1、降水量过大 2、河流洪水泛滥、湖泊满溢,海潮侵袭和坡地水进入农田 3、地形低洼,地下水汇流和地下水位上升 4、出流不畅 农田水分不足的原因 1、降雨量不足 2、降雨形成的地表径流大量流失 3、土壤保水能力差,水分大量渗漏

农田水力学作业答案

农田水利学作业 1、用“水面蒸发为参数的需水系数法”求水稻的需水量 (1)根据某地气象站观测资料,设计年4月至8月80cm口径蒸发皿的蒸发量(E0)的观测资料见表1-1。 (2)水稻各生育阶段的需水系数α值及日渗漏量,见表1-2。 表1-1 某地蒸发量(E0)的观测资料 表1-2 水稻各生育阶段的需水系数及日渗漏量 1

解:(1)各月日蒸发量 4月日蒸发量ET04=182.6/30=6.09 mm/d 5月日蒸发量ET04=145.7/31=4.7 mm/d 6月日蒸发量ET04=178.5/30=5.95 mm/d 7月日蒸发量ET04=198.8/31=6.41 mm/d (2)由ET=αET0,计算各生育阶段的蒸发量如下表: 2

2、设计春小麦灌溉制度 西北内陆某地,气候干旱,降雨量少,平均年降雨量117mm,其中3~7月降雨量65.2mm,每次降雨量多属微雨(5mm)或小雨(10mm)且历时短;灌区地下水埋藏深度大于3m,且矿化度大,麦田需水全靠灌溉。土壤为轻、中壤土,土壤容重为1.48t/m3,田间持水量为28%(占干土重的百分数计)。春小麦地在年前进行秋冬灌溉,开春解冻后进行抢墒播种。春小麦各生育阶段的田间需水量、计划湿润层深度、计划湿润层增深土层平均含水率及允许最大、最小含水率(田间持水量百分数计),如表2-1所列。据农民的生产经验,春小麦亩产达300~350kg时,生育期内需灌水5~6次,灌水定额为50~60m3/亩。抢墒播种时的土壤含水率为75%(占田间持水量百分数计)。 表2-1 春小麦灌溉制度设计资料表 解: (1)灌区地下水埋藏深度大于3m,因而可忽略地下水补给量K。 3

农田水利知识点

农田水分状况:指农田土壤水、地面水和地下水的状况及其相关的养分、通气、热状况 土壤水:通常将存在于非饱和带的水分称为土壤水,(土壤水是联系农田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纽带,农田土壤水直接影响作物生长的水,气,热,养分等状况,与作物生长关系密切,是作物生长环境的核心要素之一。) 地下水:储存于饱和带的水分称为地下水。 土壤含水率:(习惯上称为含水量)是指一定量的土壤中所含有水分数量的多少,又称土壤湿度。 毛管水:是受土壤毛管力作用保持在土壤中的水分,(毛管水依其在土壤中的分布又可分为毛管悬着水和毛管上升水)。 毛管悬着水:在地下水埋深较大时,降水或灌溉水等地面水进入土壤,借助毛管力保持在上层土壤毛管孔隙中的水分 毛管上升水:借助毛管力的作用,由地下水上升进入上层土体的水。 凋萎系数:出现永久凋萎时的土壤含水量称为凋萎点含水量,也称凋萎系数。 田间持水量:在地下水埋藏较深和排水良好的土地上,当充分降水或灌溉后,地表水完全入渗,并防止蒸发,经过几天时间,土壤剖面所保持的含水量,即为田间持水量。(田间持水量包括吸湿水,薄膜水和毛管悬着水,其数量是三者数量的和) 田间持水率:在生产实践中常将灌水两天后土壤所能保持的含水率叫做田间持水率。 SPAC系统的主要内容:水分经由土壤到达植物根系,进入根系,通过细胞传输进入木质部,由植物的木质部到达叶片,再由气孔扩散到大气中去,最后参与大气的湍流交换,形成一个统一、动态的互反馈连续系统,即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SPAC)系统。 在这一连续体中存在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传递和交换,土壤、植物和大气是SPAC系统的研究对象。 SPAC系统研究的核心内容:水分在土壤、植物和大气中的传输。水分总是从水势高的地方向水势低的地方运动。 作物需水量:指生长在大面积上的无病虫害,土壤水分和肥力适宜,能取得高产潜力条件下的作物植株蒸腾和棵间蒸发量,包括组成植株体所需的水量。 参照作物需水量(潜在腾发量):指土壤水分充足、地面完全覆盖、生长正常、高矮整齐的开阔(地块的长度和宽度都大于200m)矮草地(草高8~15cm)上的蒸发量。 作物系数:指不同发育期中需水量与可能蒸散量之比值。 植株蒸腾:作物根系从土壤中吸入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扩散到大气中去的现象。 棵间蒸发:植株间土壤或田面的水分蒸发,又称株间蒸发。 深层渗漏:是指灌溉水或降水水量太多,使土壤水分超过了作物根系层土壤田间持水量,下渗到不能为作物利用的深层土壤现象。 作物水分生产函数:是指在农业生产水平基本一致的条件下,作物生长过程中,作物产量与投入水量(或作物蒸发蒸腾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灌溉制度:是指某一作物在一定的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和一定的农业技术措施下,为了获得稳定高产,所制定的一整套向农田灌溉水的方案,包括作物播种前(或水稻插秧前)及全生育期内的灌水次数、每次灌水的灌水时间、灌水定额以及灌溉定额等四项内容。 灌溉设计保证率:灌区灌溉用水量在多年期间能够得到充分满足的几率,一般用设计灌溉用水量全部获得满足的年数占计算总年数的百分率表示。 灌溉水利用系数:净灌溉用水量W净与毛灌溉用水量W毛之比称为灌溉水利用系数,用η水表示。 W毛=W净/η水(W毛:毛灌溉用水量,W净灌溉用水量) 灌水率:是指灌区单位面积上所需灌溉的净流量,又称为灌溉模数。 畦灌:畦灌是将田块用畦梗分隔成许多矩形条状地块,灌溉水以薄层水流形式输入田间并渗入土壤的灌水方法。喷灌:是利用专门设备将有压水送到灌溉地段,并喷射到空中散成细小的水滴,像天然降雨一样进行喷灌。 沟灌:沟灌是在作物行间开挖灌水垄沟,将灌溉水引入田间垄沟,在流动的过程中借助重力作用和毛细管作用湿润土壤的灌水方法。 滴灌:滴灌是利用喷头、滴灌管等设备,以滴水或细小水流的方式,湿润植物根区附近土壤的灌水方法。 田间工程:通常指最末一级固定渠道(农渠)和固定沟道之间的条田范围内的临时渠道,排水小沟,田间道路,稻田的格田和田埂,旱地的灌水畦和灌水沟,小型建筑物以及土地平整等农田建设工程,是灌溉渠道输配水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喷灌强度:单位时间内喷洒在单位面积土地上的水量,亦即单位时间内喷洒在灌溉土地上的水深。喷灌系统的设计

农田水利学作业

第二章 农田水分状况和土壤水分运动 1. 【农田土壤有效含水量的计算】某平原农田,1m 深内土质为壤土,其空隙率为47%,悬着毛管水的最大含水率为30%,凋萎系数9.5%(体积),土壤容重1.4 t/m3,地下水位在地面以下7m 处,土壤计划湿润层厚度为0.8m 。计算土壤计划湿润层中有效含水量的上、下限,要求:(1)分别用m3/亩,m3/hm2和mm 三种单位表示结果;(2)将含水率转换为以干土重的百分比及用空隙体积的百分 2. 【土壤入渗水量的计算】某土壤经测定,第一分钟末的入渗速度i 1=6mm/min ,a=0.4。求:运用土壤入渗经验公式计算30min 内的入渗量,平均入渗速度,及第30min 末的瞬时入渗速度。 解:把i 1=6,i f =0.4,t=1代入 i=S 2t ?1 2+i f 解得 S=11.2 把 S=11.2,t=30, ,i f =0.4代入I=S t 12+i f t 得I=11.2x 3012 +0.4x30=73.34mm. 平均入渗速度v=73.34/30=2.44mm/min. 30min 末的瞬时入渗速度i 30=S 2t ?1 2+i f =11.2 2x 30?1 2+0.4=1.42mm/min. 第三章 作物需水量和灌溉用水量 1. 用“以水面蒸发为参考的需水系数法”求水稻的耗水量。基本资料:(1)某地根

解:各阶段蒸发耗水总量 返青期:0.784x(182.630 x5+ 145.731 x3)=34.91mm 分蘖期:1.06x 145.7 31x25=124.55mm 拔节孕穗期:1.341x(145.731x3+ 178.530 x15)=138.59mm 抽穗开花期:1.178x(178.530 x15)=105.14mm 乳熟期:1.06x 198.831 x10=67.98mm 黄熟期:1.133x 198.831 x9=65.39mm 各阶段渗流总量 返青期:1.5x8=12mm 分蘖期:1.2x25=30mm 拔节孕穗期:1.0x18=18mm 抽穗开花期:1.0x15=15mm 乳熟期:0.8x10=8mm

农田水利学重点整理

农田水利学整理 绪论 1、农田水利学的研究对象及基本内容: (1).调节农田水分状况(通过灌溉和排水设施,包括改变农田小气候); (2).改变和调节地区水情:改变水资源的时空分布。 2. (1)调节农田水分状况(一般是指农田土壤水、地面水和地下水的状况及其相关的养分、通气、热状况)的水利措施: a.灌溉措施(即按照作物的需要,通过灌溉系统有计划地将水量输送和分配到田间,以补充农田水分的不足); b.排水措施 (即通过修建排水系统将农田内多余的水分(包括地面水和地下水)排入容泄区(河流或湖泊等),使农田处于适宜的水分状况。) (2)改变和调节地区水情(地区水情主要是指地区水资源的数量、分布情况及其动态)的措施: a.蓄水保水措施(通过修建水库、河网和控制利用湖泊、地下水库以及大面积的水土保持和田间蓄水措施,拦蓄当地径流和河流来水,改变水量在时间上和地区上的分布状况); b.调水、排水措施(通过引水渠道,使地区之间或流域之间的水量互相调剂,从而改变水量在地区上的分布状况。) 3、洪:因河、湖泛滥而形成的灾害; 涝:因当地降雨过多,地面径流不能及时排出而形成田间积水,使作物受淹减产; 旱:土壤水分不足,不能满足作物需要使作物暂时凋萎或干枯死亡; 渍:作物根系活动层中的土壤含水量过大,使土壤中的水、肥、气、热关系失调导致作物生长受抑或者死亡; 盐碱化:作物根系活动层土壤盐分含量高,导致作物“生理干旱”,土壤底层或地下水中的易溶性盐分随毛管水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使盐分积累在表层土壤中的过程。(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地区) 第一章 农田灌溉原理 1、 水分存在三种基本形式:地面水、土壤水和地下水。 土壤水按形态不同分类:汽态水、吸着水(吸湿水(无效水)&薄膜水(难有效水或无效水))、毛管水(有效水)、重力水(过剩水)(注:低于土壤吸着水即最大分子持水率的水分为无效水,有效水通常是指田间持水量和凋萎系数之间的水量。); 吸湿系数:吸湿水被紧束在土粒表面,不能在重力和毛管水的作用下自由移动,吸湿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率; 田间持水率:土壤悬着毛管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率,包括全部吸湿水、膜状水和毛管悬着水(确定方法:在生产实践中,常将灌水两天后土壤所能保持的含水率为田持); 凋萎系数:植物因干旱而产生永久凋萎时土壤含水率,其数量包括全部吸湿水和部分膜状水。旱作物田间(根系吸水层)允许平均最大含水率不应超过田间持水率,最小含水率不应小于凋萎系数。最大分子持水率:薄膜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率。水分的作用:作物组成;光合原料;生理和生化反应的场所;保持形状;降低叶温。 2、菲利普公式:入渗速度:1 2 2f S i t i -=+(i 为t 时刻的入渗速度;S 为与土壤初始含水率、质地有关的特性常数,称为吸水率;f i 为稳定入渗速度,即饱和土壤渗透系数。)则时间t 内的入渗总量(以水层厚度表示):1 2f I St i t =+。考斯加可夫公式:a t i i -=1 式中:1i 为第一个单位时间的人渗强度;a 为反映土壤性质与人渗初始时土壤含水率的经验常数。则111i I t αα -=-

农田水利学试题及答案资料

农田水利学课程考试试题及答案 姓名 年级 专业 学号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2 分 共 10 分) 1. 灌水率: 2. 排涝模数: 3. 平均排除法: 4. (排涝计算中的)设计内水位: 5. 容泄区: 二.选择题(共 10 分) 1. 灌溉设计标准是反映灌区效益达到某一水平的一个重要技术指标,一般以 ( )与 ( )表示? A 、灌溉设计保证率、抗旱天数。 B 、水文年型、降水量。 C 、设计灌溉用水量全部获得满足的年数、抗旱天数。 D 、水源来水量、灌区需水量。 2. 什么叫田间渠系的灌排相邻布置? ( ) 3. 渠道的输水损失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 ) A 、干渠、支渠、斗渠及农渠等四级渠道的水量损失。 B 、渠床土质、地下水埋深、渠道的工作制度及输水时间。 C 、自由渗流、顶托渗流、渠床土质、与渠道的工作制度等。 D 、渠道水面蒸发损失、渠床渗漏损失、闸门漏水与渠道退水等。 4. 什么叫渠道水的利用系数? ( ) A 、灌溉渠系的净流量与毛流量的比值。 B 、某一级渠道的净流量与毛流量的比值。 C 、田间实际灌入的有效水量与末级渠道的供水量之比。 D 、实际灌入农田的有效水量和渠首引入的水量之比。 5. 在渠道规划设计中,渠道最小流量有何作用? ( ) A 、用以校核对下一级渠道的水位控制条件。 A 、灌溉渠道与排水沟道的规划布置。 B 、田间各级渠道规划布置的形 式。

B、用以校核渠道不淤条件。 C、用以确定修建节制闸的位置。 D、用以校核对下一级渠道的水位控制条件和确定修建节制闸的位置,并按最小流量验算渠道不淤条件。 6.什么叫雨水径流集蓄灌溉工程?() A 、导引、收集雨水径流,并把它蓄存起来加以有效灌溉利用的工程技术措施。 B、田面、坡面、路面及屋面庭院等各类集水工程。 C、各类形式的水窖、水窑窖等蓄水工程。 D、各类最为有效节水的灌溉方式。 7.集流面的处理主要包括哪三类方法?() A 、采用混凝土、水泥土、三七灰土进行表面处理。 B、采用塑料薄膜、或塑膜复沥青、复草泥。 C、植被管理;地表处理;化学处理。 D、采用钠盐、硅有机树脂及粗石蜡等化学处理方法。 8.蓄水工程有哪几种主要的类型?() A 、引水渠沟或管道、入水口、拦污栅、沉沙槽、蓄水设施以及放水装置等。 B、涝池、旱井、田间蓄水池、水窖、水窑窖等。 C、引水渠、蓄水窑洞与放水暗管与放水暗渠。 D 、沉沙池、进水管、水窖等。 9.什么叫续灌方式?() A 、类似于自来水管道可随机用水的供水方式。 B、输配水管道进行输水、配水和灌水的方式。 C、是指上一级管道按预先划分好的轮灌组分组向下一级管道配水的方式。 D 、是指上一级管道向所有的下一级管道同时配水的方式。 10.什么叫集水效率?() A 、降水特征(次降雨量、降雨强度)和集水面质地、坡度、前期含水量与集水面尺寸。 B、集水面的处理材料、集水面积、集流路径和汇流时间。 C、随降水强度的增大而提高。 D、某时段内或某次降雨集水面的集水量占同一时期内的降雨量的比值。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四种地表取水方式的使用条件

农田水利学

农田水利学复习整理: 绪论: 农田水利:为防治干旱、渍、涝和盐碱灾害,对农田实施灌溉、排水等人工措施的总称。 农村水利: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与农民生活条件服务的水利措施。 农田水利状况:农田中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的状态、变化规律及对作物生长影响的总称。 第二章: 土壤水的分类:书上有 凋萎系数:植物开始发生永久凋萎时土壤含水率,也称凋萎含水率或萎焉点。田间持水量:农田土壤某一深度内保持吸湿水、膜状水和毛管悬着水的最大含水量。 区别涝灾和滞害:笔记上没记 灌水率的定义及计算:笔记上没记,书上应该有 初步灌水率图的绘制:笔记上没记,书上应该有 灌溉用水量:P47 灌溉用水量的计算:公式不好表达,书上应该有 农田水分消耗的3条途径和3个方程式:1.植物蒸腾2.株间蒸发3.深层渗漏 植物蒸腾量+株间蒸发量=腾发量=作物需水量 作物需水量+渗漏量=田间耗水量 作物需水量=田间耗水量 需水临界期:作物全生育期中因需水得不到满足时最易影响生长发育并导致最大减产的时期。 α及k值法的适用条件:P30 灌溉制度:按作物需水要求和不同的灌水方法制定的灌水次数,每次灌水的灌水时间和灌水定额和灌溉定额的总称。 灌水定额:一次灌水在单位灌溉面积上的灌溉量。 灌溉定额:各次灌水定额之和。 水稻充分……:笔记没记 灌水率的定义及计算:笔记没记,书上有 初步灌水率图……:书上有 灌溉用水量:P47 第三章: 灌溉对水源的要求:水位、水质、水温 4种地表取水方式的使用条件:没记 无坝取水口位置的选择:书上有 侧面进水与正面进水的特点:没记 分片包干:P252 设计代表年法确定……:书上有 第4章: 灌溉渠道系统:P87 灌排相间、灌排相邻的特点:没记 第二节的那几个问题没记

农田水利学复习资料

农田水利学 、名词解释 1、地下水临界高度:在一定的自然条件和农业技术措施条件下,为了保证土壤不产生盐碱化和作物不受盐害所 要求保持的地下水最小埋藏深度。 2、水滴打击强度:单位喷洒面积内水滴对作物和土壤的打击动能。 3、田间工程:通常是指最末一级固定渠道和固定沟道之间的农田建设工程。 4、农田水分状况:农田地面水、土壤水和地下水的状况及其相关的养分、通气、热状况。 5、喷灌强度:单位时间内喷洒在单位面积土地上的水量,亦即单位时间内喷洒在灌溉土地上的水深。喷灌均匀度: 喷灌面积上水量分布的均匀程度,是衡量喷灌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 6、灌溉设计保证率:指灌区用水量在多年期间能够得到充分满足的机率,一般以正常供水的年数或供水不破 坏的年数占总年数的百分数表示。 7、涝灾;因当地降雨过多,地面径流不能及时排出而形成田面积水,使作物受淹引起减产或失收 渍灾:因地下水位过高,根据土壤中的含水量过大,长期超过农作物正常生长允许的限度,使作物生长受抑的灾害现象。 二者相同点:农田水分过多 不同点:涝灾地面积水过多,而渍灾则是地下水位过高,不出现地面积水,只是土壤含水量大,不如涝灾来得明显和快速。 8田间持水率:灌水两天后土壤所能保持的含水率 凋萎系数:使作物发生永久性凋萎的含水率(约为吸湿系数的 1.5~2.0倍) 9、作物需水量:植株蒸腾和株间蒸发所消耗的水量之和。 ET E0或ET aE O b ET ――某段时间内的作物需水量,以水层深度mm计; E O――与ET同时段的水面蒸发量,以水层深度mm计; a,b -- 经验常数; a ――需水系数,或蒸发系数。 10、抗旱天数:灌溉设施在无降雨情况下能满足作物需水要求的天数。 二、简答题 1、农田水利学的研究对象与措施: (1)调节农田水分状况: ①灌溉措施:按作物所需通过灌溉系统有计划地将水量输送和分配到田间补充水分不足; ②排水措施:通过修建排水系统将农田内多余的水分(地面水和地下水)排入容泄区,使农田处于适宜的水分状 况。 (2)改变和调节地区水情 ①蓄水保水措施:修建水库、河网,控制利用湖泊、地下水库,大面积的水土保持和田间蓄水。 ②调水、排水措施:主要通过引水渠道、使地区之间或流域之间的水量互相调剂,从而改变水量在地区上的分布状 况。比如南水北调工程。 2、作物灌溉制度的确定方法? ①总结群众丰产灌水经验;②根据灌溉试验资料制定灌溉制度③按水量平衡原理分析制定灌溉制度。 3、修正灌水率的原则:以不影响作物需水要求为原则。 要求:①尽量不要改变作物关键用水期的各次灌水时间;

《农田水利学》考试重点【复习版】讲解学习

《农田水利学》考试重点【复习版】

农田水利学复习整理: 一、绪论: 1、农田水利:为防治干旱、渍、涝和盐碱灾害,对农田实施灌溉、排水等人工措施的总称。 2、农村水利: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与农民生活条件服务的水利措施。 3、农田水利状况:农田中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的状态、变化规律及对作物生长影响的总称。 第二章: 1、土壤水的分类:吸着水(吸湿水&薄膜水)、毛管水、重力水 2、凋萎系数:植物开始发生永久凋萎时土壤含水率,也称凋萎含水率或萎焉点。 田间持水量:农田土壤某一深度内保持吸湿水、膜状水和毛管悬着水的最大含水量。 3、区别涝灾和滞害:涝:降水过多形成田面积水并危害作物正常生长的灾害。渍害:地下水位过高、土壤过湿而危害作物正常生长的灾害。 4、农田水分消耗的3条途径:1.植物蒸腾2.株间蒸发3.深层渗漏 3个方程式:植物蒸腾量+株间蒸发量=腾发量=作物需水量 作物需水量+渗漏量=田间耗水量 作物需水量=田间耗水量 5、需水临界期:作物全生育期中因需水得不到满足时最易影响生长发育并导致最大减产的时期。

6、α及k值法的适用条件: (1)“α”值法 基本公式:ET=αE0 或ET=aE0 +b 式中:ET ——某时段内作物田间需水量,mm E0 ——与ET同时段的水面蒸发量,mm; α——需水系数或称蒸发系数。 a,b——经验常数。 (2)“K ”值法 基本公式:ET=KY 或ET=KYn+c 式中:ET——作物全生育期内的总需水量,m3/亩 Y——作物单位面积产量,kg/亩; K——以产量为指标的需水系数,m3/kg; n、c ——分别为经验指数和常数。 7、灌溉制度:按作物需水要求和不同的灌水方法制定的灌水次数,每次灌水的 灌水时间和灌水定额和灌溉定额的总称。 8、灌水定额:一次灌水在单位灌溉面积上的灌溉量。 9、灌溉定额:各次灌水定额之和。 10、水稻充分灌溉制度的基本方程式及原则: (一)泡田定额 计算公式:M1=0.667(h0+S1+e1t1-P1) 式中: M1——泡田定额,m3/亩; h0 ——插秧时田面所需水深,mm;

河海农水试题1

河海大学200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名称:农田水利学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 1、作物需水量 2、喷灌强度 3、灌溉水利用系数 4、作物水分生产函数 5、排渍水位 6、排水承泄区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土壤中的毛管水是不能被植物根系吸收利用的水分() 2、灌水定额是灌区的单位面积在单位时间内的灌水量() 3、水库取水方式适用于河道水位和流量都满足灌溉引水要求的情况() 4、规划固定式喷灌系统时,支管轮灌方式是否合理对于管的设计流量有显著影响() 5、设计灌溉渠道时,如果糙率系数取值偏小,就会使渠道断面偏小,从而影响渠道过水能力() 6、田间排水沟的间距取决于土壤性质和排水要求,和排水沟的深度无关() 7、排渍模数是排水渠单位面积的排渍流量() 8、灌溉渠道实行轮灌的主要目的在于减少渠道渗漏损失() 9、喷灌工程不适用于地面坡度变化复杂的农田使用() 10、用平均排出法计算的排涝设计流量比可能出现的排涝设计流量偏大() 三、问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灌溉渠道的设计流量、加大流量、最小流量在渠道设计中各有什么用途? 2、排水沟道系统的规划布置要考虑哪些原则? 3、局部灌溉包括哪些类型?渠道衬砌有何优缺点? 4、渠道的水量损失包括哪些方面?渠道衬砌有何优缺点? 5、灌溉管道系统的工作制度包括哪些内容?各自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河海大学2001年攻读硕士学位入学考试试题 名称:农田水利学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三分) 1. 凋萎系数2、作物需水量3、灌溉设计保证率 4、灌溉制度5、日常水位6、排水承泻区7、排渍模数8、轮灌 二、判断题(每小题而分) 对以下概念,你认为正确的在括号内填“+”号,你认为错误的在括号内填“-”号。 1、土壤中的吸湿水是可以被作物根系吸收利用的水分() 2、鉴定土壤水分对作物生长是否有效的主要标志是土壤含水量() 3、制定作物灌溉制度的基本原理是水量平衡() 4、从河道引水灌溉时,如果河道流量大于灌溉引水流量,但枯水期水位偏低,饮水不足,应修筑水库调节径流() 5、设计灌溉渠道时,如果糙率系数取值偏小,就会失渠道断面过大而增加工程量() 6、上层滞水是停留在包气带土壤中的重力水() 7、地下水的流量、流速、水位等运动要素随时间而变化的运动叫做地下水非稳定流动() 8、田间排水沟的间距取决于土壤性质和排水要求,与排水沟深度无关() 9、制定旱作物灌溉制度是作物地下水利用量指的是地面以下土层的储水量() 10、用平均排出法计算的排涝设计流量比可能出现的排涝设计流量偏大() 三、问答题(每小题6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