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从招聘到人才管理(一):打造一体化人才发展战略

从招聘到人才管理(一):打造一体化人才发展战略

从招聘到人才管理(一):打造一体化人才发展战略
从招聘到人才管理(一):打造一体化人才发展战略

从招聘到人才管理:打造一体化人才发展战略

当新员工被招聘到公司填充了目前人才空缺的时候,无论他胜任还是不足够胜任,无论他是“专才”还是“高适应性人才”,人力资源经理们都必须考虑他的下一步:他如何被培养和倡导,变成公司一个卓有成效的贡献者。这需要人才管理以及学习型组织的打造,需要一体化人才发展战略的打造。

著名的管理学者大前研一说,优秀的公司一定要经营好五大资产:文化资产、制度资产、人才资产、客户资产、品牌资产。最核心的是人才资产,所有资产都通过人来经营,其它一切都是基于人才而建立。

人才进入公司的第一天,就被赋予了他在这个公司的最美好期望,成为实现企业既定战略目标的一个“新兵”。这名“新兵”一定是磨拳擦掌,士气高昂,觉得这个机会是自己事业的新开端。然而,当今世界的商业环境和产业模式时刻在发生变化,现在的企业组织无法维持“一成不变”的日常运作,持续变革已经成了企业的常态。所以,或许这个员工冷静下来面对现实,就会学习电影《阿甘正传》的台词改变自己的心情:“工作就如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的”。

对于员工来讲,做一份压力仍可承受的工作,拿到一份不错的薪水,处在一个相对融洽的工作环境和公司气氛中,是他们的最低目标;他们较高的目标,则是希望在公司能够有持续发展的情况下,获得一个更成长性和符合自己期望的路线并逐步达到。就算公司倒闭,也能获得终身就业能力等等。这些就是一个“有愿景”的员工所想的。

而对于一个“有愿景”的企业,员工的这些想法,也会融入到自己公司的战略中,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迫切需要迅速转型为学习型企业,在企业内构建学习体系,有效地提高员工能力和企业绩效,帮助企业更快地适应变化和挑战。对于企业,人才管理则是学习体系中的重中之重。

一、为什么需要人才管理

无论企业制订的战略多么完美,最终还要有人才付诸实施。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人力资源经理们总是面对着“人手不够”和“能力不足”的两难问题。无论是业务主管还是人力资源经理,每天都想着“高适应性人才”、“多面手”。当企业向既定战略目标前进过程中,如何确保有足够且满足业务需求的人才资源支撑?

如何评价识别企业员工是否具备促进企业业务目标实现的技能和能力?这个属于人才评估的范畴了。在知识型企业中,“绩效”更难评估,人才就如一团处在迷雾中的楼阁,你深信楼阁必然存在,但你不知道何时此人能够“乍然灵光”,“突显奇迹”,给工作带来突破性进展。

更有意义的是,你企业中有了一个、两个、…好多个人才的时候,发现他们“不合群”,整体运行效率没有“1+1>2”的效果。所以,领导力建设、后备人才建设就成为领导们所必须关注的问题了。如何通过有效的人才管理手段,提升企业对员工的培养水平,促进知识的快速传播,建立德才兼备,符合企业发展的人才队伍?

图 1 战略是丰满的,业务目标是现实的,人才如何满足需要呢?

人才管理是指:“通过有效的技术和管理手段去招募、识别、发展、管理和留任关键人才,从而帮助企业和个人最佳地发挥其长期优势,为组织提供持续的人才供应”。人才管理强调“选、用、育、留”的循环,而人才在这个循环中是变化与发展的。

柳传志先生也说,人才是利润最高的商品,能够经营好人才的企业最终是大赢家。企业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但最主要的是三种人才:1、能独立做好一摊事的人;2、能带领一班人做好事情的人;3、能审时度势、具备一眼看到底的能力、制定战略的人。而这些素质首先应该体现在公司的高层,而人力资源经理们必须练就慧眼选人的本领。但选人之后,“首席招聘官”的角色就要转变成“首席人才发展官”了。

二、学习型企业人才管理部门的变化

学习型组织的创建中,领导有了三个新工作。作为设计师,他设计着他所管辖范围之内的愿景、目标和核心价值,并和他人一起共同建设这个学习基础设施;作为教练,他观察组织中人员的能力差异,看到组织的系统结构,营造学习氛围,扩大学习队伍;作为受托人或者“仆人”,他给成员最大的信任感,让每个成员成长,让他们每个人都分担自己承担的“新工作”。

当然,人力资源经理们也承担了新的工作,他们除了承担传统的“人事”、“人力招聘”等等工作之外,还必须蜕变自己的部门为“人力发展部门”,将自己的职责“人力资源经理”升级为“人力发展经理”。

图 2 人力资源经理在学习型组织中被赋予了更多任务

实际上,人才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按其自身逻辑进一步发展的结果。人力资源管理的关注于功能模块,包括招聘、薪酬、培养和评价;其关注点不是人而是各项功能的实现。而人才管理的出发点是“人”。在人才管理中,功能不再是分裂的,而是紧密连接的,围绕着人才紧密耦合,人才管理的终极目标是连续的人才供应循环。微博上的一句话令人记忆深刻:人事管理——管事不管人;人力资源管理——管事又管人;人才管理——管事管人更管利润。

从根本来讲,这也符合现今世界所公认的价值观“以人为本”的理念。企业是有生命的组织,员工是活生生、个性独特的创造者和劳动成果共享者。所以,我们必须系统的思考,从战略到战术均得一体化思考。

三、一体化人才管理

波士顿咨询公司(BCG)从2007年开始,调查102个国家共收回4288个调查问卷,包括63个全球知名公司的HR主管,并将分析结果发布在《The Big Future Global Trends in 2012》。里面公布的人力资源未来发展的三大趋势分别为:1.在人才管理方面,大家着力于吸引优质人才并始终将其置于竞争环境;2.在领袖发展方面,大家注重于各管理层领袖的培养,而非只着眼于最高管理层;3.在战略计划制定方面,必须紧跟人才市场的长远发展趋势。

图 3 波士顿咨询公司对于4288份调查卷的分析:红色表示最重要最紧急要做的(第一位是人才管理,第二个是领导力发展,第三个是战略人力规划);黄色表示中等紧急的(比如提高绩效管理和激励,增加员工参与度等等);绿色表示不太紧急的(掌握HR过程,推出核心学习制度等等)。来源:BCG 《The B ig F uture G lobal T rends i n 2012》

一体化的人才管理是人力资源经理们(或者叫人力发展官们)必须要考虑的事情,怎么做呢?做个不太恰当但生动的比喻:我们必须拥有一部武功秘籍即人才战略和规划,和一把六脉神剑才能做好人才管理。也就是说,基于人才战略和规划,我们要:1、选人(吸引和招聘);2、育人(学习和发展);3、留人(薪酬管理);4、用人(领导力开发);5、裁人(绩效管理);6、接班人(继任规划)。

图 4 一体化人才管理

所以说,要想让一体化人才管理真正落地,我们需要考虑上图中的7大方面的问题。这7个方面,如果搭建以素质模型为核心的人才管理系统,才能够如虎添翼。现今现代化企业中大多已经有了绩效管理系统,薪酬管理系统。对于人才流动性高、需求量大的公司里面还有了招聘和测评系统。但因为对于人才的管理、发展、继任规划甚至领导力开发方面没有一体化思考,所以人才管理仍然是缺板的木桶。这就是我写这篇短文的目的。北京蓝泰巨慧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在这个方面经历了若干年的积累,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工作,在以后的时间里面和大家做更多的分享。

作者介绍:雷立辉(新浪微博:雷立辉V5),北京蓝泰巨慧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互联网技术总监。专注于人才发展、人才测评、学习型组织建设等课题在互联网方面的技术应用。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分析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分析 贾立亮梁文莉 人力资源的发展与一个国家的发展密切相关,人力资源能否有效开发与管理,决定了组织竞争力的兴衰,已为世人共识。人力资源管理对传统的人事管理提出了挑战,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并努力开发人力资源,成为每个企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当前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在计划经济下,国有企业可以说是政府的附属物,是一种垄断式经营,企业的命运主要取决于国家计划而不是市场的竞争压力。国家经济成分的单一,国有企业的人事制度和“大锅饭”式的工资待遇制度,保证其能够获得优秀人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规范,现代制度的逐步建立,多种经济成分的共存和发展,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推进,以及中国加入WTO,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的国际化,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国有企业面临着更为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企业的边界日益模糊和淡化,阻碍人才流动的壁垒正在消失,这使得国有企业面临着较为严峻的人才危机。 人才危机极大制约了国有企业的持续、高速、健康发展。由于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缺乏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相关的人力开发政策不配套,给新老员工的待遇的不同,造成企业内部的矛盾,加剧了人才的外流。由于企业内部存在的自身缺陷没有改善,新员工在加盟企业后不久便滋生了不满;严格但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在客观上遏止了员工的个人发展,从而进一步阻碍企业的发展;不合理的制度,使员工的个性被扭曲,同样会导致内部员工的强烈不满,使员工对企业产生严重的不信任感,造成信任危机,激化了人才的流失;不规范的做法给企业带来越来越多的法律纠纷,增加了管理的成本;土政策使企业口碑变的很坏,严重损害了企业的形象,增加了员工引进的难度。 现在国有企业人才危机直观的表现在两个方面,即入口和出口。在引进人才的入口,表现为员工招聘困难,特别是对一流人才和优秀人才难以引进,企业缺少新鲜血液,供血不足。在人才流失的出口,表现为企业培养的大批成熟人才、优秀人才流向竞争对手(主要是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失血过多。供血不足和失血过多的双重压力,使国有企业的人才队伍在数量、质量、层次、结构等方面

最新对企业人才的探索

对企业人才管理的探 索

摘要 从传统企业发展到现代企业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如何认识人才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企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尤其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信息,智力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人才则是企业的第一资本,第一资源。因此,思考和探索对企业人才的管理问题就变得相当重要,也就具有很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人才激励管理

ABSTRACT From traditional to modern business enterprise development an important sign, is how to recognize talent in the enterprise's status and role. Enterprise development, human resources is the key. Especially in the era of knowledge economy, knowledge, information, intellectual and social development has become the most important resources, talents is the first enterprise capital, the first resource. Therefore, reflection and exploration of enterprise management personnel problem becomes very important, it is highly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Word::Incentive management personnel

企业人才管理的论文

企业人才管理的论文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西方现代管理出现向传统管理挑战的倾向,强调管理的软化,重视管理的艺术。企业管理不仅需要“理性”,需要“条条框框”,需要“硬”因素;同样也需要“非理性”,需要“软”因素。管理一词有管辖、控制、处理的意思。所谓管理,就是管理者为了达到一定目标而对系统进行控制的活动。也就是通过计划、组织、调节、监督等一系列控制活动,以达到预期的目标。“艺术”是用形象来反映现实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艺术”一词,常常给人一种美的感觉。正像文学家、艺术家的作品有很高的艺术性一样,管理工作、领导工作也有它的管理艺术、领导艺术。所谓管理艺术是管理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智慧、才能和技能。它是指管理活动中的创造性的管理技能、管理技巧;是指管理者的灵活策略、独特方式、恰当手段、巧 妙的方法。是属于方法论范畴,巧妙地运用管理方法就是管理艺术。管理艺术是非常微妙的东西,是管理者智慧、才能、经验和胆略的综合体现,是管理者运用知识、经验和智慧去做好管理工作的一种能力,它表现管理者处理和解决问题的熟练程度和水平。

管理工作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反映这门工作的学科知识,既有管理科学,又有管理艺术。在这里我只想浅谈一下管理艺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别是现代化的大生产,管理工作千头万绪,管理者要做管理工作,就必须提高管理艺术水平。提高管理艺术水平,是管理工作有效性的直接要求,是管理者实现管理职责的重要保证,是管理者的要诀。因此,学习、研究管理艺术是很有意义的。大凡成功的企业均有其内在功力和外部的机缘。只有善于把别人付出的惨痛代价化为自己宝贵的精神财富,才能避免重蹈覆辙。 因此,对成功与失败企业的理性思考和比较分析可为企业管理提供有效的借鉴。 一个企业要想成功,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企业战略长远性和适时性的统一。企业战略是指企业为实现自己的总任务和目标所制定的全局性规划,显然具有长远性特点,同时,企业战略是使企业的资源和实力同不断变化的环境之间保持和加强适应性的过程。因此,又具有适时性和应变性的特点。

浅析高科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浅析高科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一、前言; 由于高技术企业本身所具有的高风险、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等特点,这也使得高技术企业在中国加入WTO之后迎来了新世纪最大的挑战。所谓的挑战归根到底还是人才的挑战,由于高技术企业是一项新技术新学科型的企业,因此,针对高技术企业所需要的人才是一批能够掌握最新科技的年轻人,另外,在高技术企业的人才需求问题上,还需要员工能够拥有自主性,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和个性化。这都给高技术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因此,做好高技术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非常重要,这也是确保高技术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占据一席之地的最直接的保证。 在深圳的华为企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该企业将人力资源定位为知识资本,把人力资本目标的实现放置于企业财务资本增值的前列,大力实行企业人力资本的投入,这也是华为企业能够在国际竞争中屹立不倒的直接原因。由此可见,高科技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是保持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本。 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高技术企业所拥有的资源无非为人、财、物3种,其中财、物等资源是有限的,而且它们只有通过“人”才能发挥作用,因此可想而知,人力资源在高技术企业资源中的重要地位。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入,各国企业面临的竞争对手越来越多,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高技术企业的生存压力日益增大,高技术企业的人力资源能否有效利用更是决定高技术企业命运的关键因素。 面对激烈的竞争,高技术企业管理者们开始逐渐意识到人力资源

管理的重要性,并加强了对高技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投入。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事例可以说明这一点——高技术企业人力资源部的演变史,最初中国的大部分高技术企业都没有人力资源部这样一个部门,当然高技术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还是要做,但它仅作为行政部的一部分的职能工作在运行,但随着人们对高技术企业人力资源的认知不断提高和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不断发展,当前中国大部分高技术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已经从行政部分离出来,单独成立一个部门来运作。 具体而言,终于“独立门户”的人力资源部是高技术企业高层管理者对高技术企业人力资源实施管理一个具体的平台,它不但是高技术企业管理者们核算和控制人工成本提高产能的监督控制部门,而且还应是企业高层可以信赖的战略决策支持部门。但就目前中国的高技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来看,做到后者的高技术企业仍是寥寥无几。 三、高技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提升的策略; 高技术企业是一个追逐利益、以实现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组织,人力资源作为高技术企业所拥有的一种资源,它为实现高技术企业目标而存在。为确保高技术企业目标的实现和实现企业人力资源存在的价值,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从而实现高技术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 1.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融入人力资源管理 态度决定行为,行为决定命运,这对于一个高技术企业同样适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升离不开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更新。具体而言,对于企业管理者们,特别是高技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们

人才管理大师总结(总8页)

人才管理大师总结(总8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第一章人才即优势:没有人才,业绩便无从谈起总结 ①本章作为开端首先介绍了人才的重要性,没有人才,业绩就无从谈起,而人才管理又是21世纪企业管理的核心。在日新月异的全球市场,人才将成为公司成功的决定性因素。致力于人才培养管理的公司通常会花大量的时间、金钱和精力去发掘和培养领导人才,这种投资往往也会为公司带来巨大的回报。 ②人才管理大师懂得如何快速准确的判断一个人的才能,以及如何发挥他们的最大才能,然后套用自己的人才培养模式,使领导人才快速成长。文中所例句的苏的例子可以看出,人才管理大师会仔细的通过观察一个人的行动、决策和行为来选拔这个人是否具备领导人才的潜力,如果结果是肯定的他将在公司快速发展来发挥更大的价值。 ③人才管理大师会让培养和选拔人才成为公司制度的一部分,就像财务管理制度那样清晰有条理。这里作者总结了人才管理大师的7点法则:⑴强将手下无弱兵⑵明察秋毫,培养精英⑶确立正确的人才理念⑷建立信任和坦诚的文化⑸严格的人才评估制度⑹与人力资源部建立伙伴关系⑺不断学习,持续改进。通过研读后面作者详细的解读和分析,一定可以从中学习到很多宝贵的知识。 第二章通用电气在高管离职当天找到继任人总结 ①2000年通用电气遭遇家电部首席执行官约翰斯顿的突然离职,对于这一突如其来的噩耗,公司的高层最开始都表示不理解,但最终还是同意了约翰斯顿的离开。从这件事我首先感到的是作为大企业以及领导者的气度和胸怀,文中也介绍了,通用培养的优秀人才被挖墙脚也不是一次两次了,而公司并没有为得力干将的离职而翻脸。我认为这也是企业吸引大量人才的一种原因。 ②重要的C会议使领导层了解家电部其他各级领导的技能、性格和天赋。在得知约翰斯顿突然离职后,韦尔奇、伊梅尔特和康纳狄能够通过对家电部领导的分析和讨论,从而很快的确定好了合适的人选。C会议不仅帮助通用电气了解和任用合适的领导人才,同样也为领导层职位的突然空缺提供应对方法,这在其他大部分公司中是很难见到的。 ③通用电气这在约翰斯顿突然离职这件事上处理得非常出色,其中关键原因就是信任和坦诚。在坎贝尔升任家电部CEO之前,康纳狄联系了路易斯维尔的重要领导,他们都对坎贝尔的任命给予了肯定的评价,也使得坎贝尔在应对新的挑战的时候表现优秀。这正是公司内部管理层之间坦诚信任所产生的积极效应。 第三章通用电气将人与绩效完美结合总结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 摘要社会转型和市场竞争需要企业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创新能力。而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诸多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这些能力的形成。因此,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思考,并提出深化改革,理顺体制、改变观念、完善人力资源市场等方面的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关键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对策我国企业在近20年的社会转型和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中,整体实力 有所增强,管理理念有较大的改变,管理水平也有较大提高。但是,随着改革全面深入地推进,开放力度不断地加大,企业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客观上需要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提出更有针对性、有效性的对策。本文拟就新形势下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主要问题 1、缺乏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战略引导、战略驱动、 战略约束。一句话,就是通过长远正确的谋划贯穿到整个人力资源管理之中,体现在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上。只有这样,才可能保持人力资源管理的连续性、持久性、动力性。然而,我国的大多数企业特别是相当部分国有企业,普遍存在对政策较大的依赖性上。而我国政策本身变化大这一特点,使不少企业忽略制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根据调查显示,我国企业领导大约有80%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制定及推行缺乏深刻认识,至少有60%的企业 没有始终一致贯彻人力资源管理战略,还有一些企业仍沿用摸着石头过河的经验去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从而大大降低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实效,加大了人力资源管理的风险,削弱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竞争力。2、缺乏人力资源管理的企业特色。人力资源管理的不 竭动力源来自于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而其中核心的价值及其价值体系则需要长时间的磨合。企业通过各种形式、渠道,借助于多种手段,进行教育、灌输,让员工感悟、体验,使企业文化慢慢地融入自己的思想中,最终形成扎根于心底的对员工行为起基本支配作用的观念。这一切需要时间,需要坚持,还需要创新和超越。而我国企业大多采取把国内外先进企业的基本做法稍加改造,加上自己的经验,便形成了本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因此,极大地影响了人力资源管理功能的发挥,使人力资源管理陷入鸡肋的境地。3、缺乏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保障。“以人为本”是企业领导都能说出一大堆道理的话题,而“以人为本”以什么为载体、怎样贯彻、切实保证推行,就难以落实。笔者曾做过一次调查:题目是“以人为本”应该通过什么体现出来?相当一部分企业领导不能准确地回答此问题。 其实,一个简单的道理,没有完善健全的制度保障,再开明的领导也难以保证人性化的管理持久地推行。正因为我国企业不少领导在制度建设思想不重视、行动不力,遇到班子调整、人员升迁,“以人为本”就不自觉地变味儿,使人力资源管理“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停 留在口头上。4、缺乏人力资源管理的主体意识。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就是通过人性 化管理的种种手段,以最大限度调动员工积极性、创造性,使员工对企业产生高度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激发员工自觉地为企业作贡献,由此实现自身的价值,达到通常所说的企业与员工双赢的格局。目前,我国企业员工的主体意识已弱化到令人堪忧的程度,企业与员

企业人才管理的探索6.doc

企业人才管理的探索(6) 5、领导才能。企业需要各种不同的人才为其工作,但在选择干部人才时,必须要求其具备领导组织能力。某些技术方面的专才,虽然能够在其技术领域内充分发挥才能,却并不一定完全适合担任主管干部的职位,所以企业对人才的选用必须从基层开始培养干部,经过各种磨练,逐步由中阶层迈向高阶层,使其适得其位,一展其才。 6、敬业乐群。一个有抱负的人必定具有高度敬业乐群的精神,对工作的意愿是乐观开朗、积极进取,并愿意花费较多时间在工作上,具有百折不挠的毅力和恒心。一般而言,人与人的智慧相差无几,其差别取决于对事情的负责态度和勇于将事情做好的精神,尤其是遇到挫折时能不屈不挠继续奋斗,不到成功绝不罢休的决心。 7、创新观念。企业的成长和发展主要在于不断地创新。科技的进步是日新月异的,商场的竞争更是瞬息万变,停留现状就是落伍。一切事物的推动必以人为主体,人的新颖观念才是制胜之道,而只有接受新观念和新思潮才能促成进一步的发展。 8、求知欲望。为学之道不进则退,企业的成员需要不断地

充实自己,力求突破,了解更新、更现代化的知识,而不能自满,墨守成规,不再作进一步发展,因而阻碍企业成长的脚步。 9、对人的态度。一件事情成功的关键,主要取决于办事者待人处事的态度。对人态度必须诚恳、和蔼可亲,运用循循善诱的高度说服能力,以赢得别人的共鸣,才较容易促使事情成功。 10、操守把持。一个人再有学识,再有能力,倘若在品行操守上不能把持住分寸,则极有可能会对企业造成莫大的损害。所以,企业在选择人才时必须格外谨慎,避免任用那些利用个人权利营私者,以免假公济私的贪赃枉法者危害到企业的成长,甚至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11、生活习惯。从一个人的生活习惯,可以初步了解其个人未来的发展,因为生活习惯正常而有规律,才是一个有原则、有抱负、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人。所以从一个人生活习惯的点点滴滴,可以观察到他未来的发展。 12、适应环境。企业在选择人才时,必须注重人员适应环境的能力,避免选用个性极端的人,因为这种人较难与他人和睦相处,往往还会扰乱工作场所的气氛。一个人初到一个企业,开始时必然感到陌生。能在最短时间内了解企业的工作环境,并能愉快地与大家相处在一起的人,才是企业期望的人员。反之,处处与人格格不入,或坚持自我本位的人,都可能扰乱整体前进的脚步,造成个人有志难伸、企业前途难展的困境。 从知识角度来看,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知识快速更新,一个刚进入企业的大学生,5年以后,其大学时所学的知识将有一半以上被淘汰。因此,企业的各种培训,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较之知识的培训,更重要的是工作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从组织高层领导一直到基层干部都要有一种信

小企业人才资源如何管理

小企业人才资源如何管理 如今,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小企业是中国经济发展中不可忽视的力量。小企业常给人以灵活机动,能对市场变化迅速做出反应的印象,至少一些在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业务蒸蒸日上的小企业是如此。然而,小企业的发展之路也决非坦途,复杂的外部环境使小企业的成长之路充满艰辛。不过,笔者认为,小企业发展的真正瓶颈还是自身存在的不足一一常常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人力资源是21世纪的第一大资源,如果忽略人力资源管理,小企业的兴盛繁荣将只是表象,它的发展和壮大也将可望而不可及。 笔者就曾经为一家小型市场调查公司作过咨询,这家公司在表面上看来蒸蒸日上,业务应接不暇,每个员工下班到点以后仍为公司孜孜奉献。然而在其繁荣背后却隐藏着危机一一员工频频跳槽,优秀人才流失殆尽,老板常为物色人才开拓新业务而发愁;员工私底下常怨气充天,各部门利益冲突不断。归根结底毛病就出在忽视人的管理上,而这其实是很多小企业的通病一一老板权利独揽其身,公司事无俱细都要亲自过问,在外面忙于拓展业务的时候无暇顾及企业内部的管理,一个不小心就可能"后院失火"。 笔者认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激发人才潜能可以说是21世纪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对于市场调查公司、咨询行业等智力密集型行业来说更是如此。小企业要实现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必须从以下十个方面做起。 之一、建立企业的远景目标 许多小公司都埋头发展业务,却从未静下心来想一想,"我们的使命是什么?我们的远景目标是什么?"也许老板会认为,公司走一步算一步,因为最终能够发展到什么地步谁都不知道。但是他却忘了,没有一个宏伟而可行的战略目标,公司员工又怎能齐心协力地朝着这个远景目标奋斗?优秀的员工又怎会乐于投身在这个目前还未壮大的企业之中?工作的热情首先来自于对企业充满信心,对未来充满希望。一个雄心勃勃但决非遥不可及的远景目标,将吸引

企业人才队伍现状

企业人才队伍现状

————————————————————————————————作者:————————————————————————————————日期: 2

山东滨州渤海活塞股份有限公司人才队伍现状报告 山东滨州渤海活塞股份有限公司,系国资委系统内上市股份公司,国家520家重点企业之一,主营活塞的生产与销售,机床制造,电解铝,摩擦副配件组装与销售。是大型机械制造企业。 我公司由国企改制而成,在几十年的发展中,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由单一走向多面。这和公司领导的果敢决策以及全厂职工的努力奋斗是分不开的。公司向来重视人才队伍建设,现有员工3275人,其中研究生学历9人,本科学历207人,分别站员工总数的0.3%和6.3%。大专学历250人,占7.6%。这部分人是公司的高学历人才,大都在管理和技术岗位,他们对行业形势和公司的发展状况有着清晰的了解,在各自专业领域中能熟练操作。中专及其它低学历人员在员工总数中所占比重较大,其中中专学历736人,占22.5%,其它学历(包括高中、初中、技校等)2003人,是企业内部所占比例最大的群体,占61.2%。这两者相加,达到2739人,占总人数的83.7%,构成了公司内最大的低学历群体。总的来说,我公司员工高学历者少,低学历者多,犹如一座底盘较大的金字塔,高学历人员构成了塔尖,低学历人员则是体积庞大的塔身。这和当前我国人口的学历情况是类似的。作为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大型企业,技术创新、科学管理和高效的营销策略对企业的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这又与高等教育背景有着紧密的联系。长期以来,公司一直重视高学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新建工业园后,伴随规模的扩大,对高学历人才的需求也呈上升趋势,如何有效引进和培养高学历人才已成为公司面临的重大问题。 一个企业越是发展,对经营管理者的要求也就越高。从我公司人才队伍情况统计表中可以看出,在160位经营管理者中,研究生1人,占0.6%,本科生和大专生各为59人和82人,分别占36.9%和51.3%,中专生18人,占11.3%。本科和大专生构成了经营管理人才的高学历主体,分布较为合理。 学历是一个人职业生涯的起点,为职业发展提供基础知识。在工作中,增强继续教育意识,努力提升专业技能,增强工作能力,则更为重要。由统计表看出。我公司现有专业技术人员487人,其中高级职称的82人,占16.8%,中级职称的164人,占33.7%,中高级者基本都是公司的技术骨干和管理者,他们不仅拥有较高的学历,而且在专业技术领域也有较深的研究,能够独挡一面面,带动大家,是公司的中流砥柱。只是这部分人仍是显少。虽然两者相加达到50.5%的比例,和初级职称者(241人,占49.5%)旗鼓相当,单从结构比例上看,较为合理,但放到员工总数中去,高级职称者仅占2.5%,中级职称者也仅为5%。比例较小。在高技能人员状况中也存在相同的情况。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和技能人员是公司的支撑,为公司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我公司一贯鼓励员工专业技术资格的申报和各种技能的考试、竞争以及比赛,对凡是符合条件者一律举荐。专业技术情况和学历有着固定的联系,高学历者多,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就多,从这一点来看,我公司人员的专业技术情况与学历情况基本吻合。另一方面,由于近年专业技术职称正在改革,一些原来符合晋升条件的老职工由于学历较低,不能再进入评审。对此,我公司积极鼓励职工进修第二学历,对于一些确属技术骨干或高技能人才,公司内部破格晋升聘用。这位激励员工加强自身职业修为,自觉提升职业技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如果说资金是企业的血液,人才就是企业的心脏。高素质的企业人才队伍能够为企业

企业人才管理的探索

企业人才管理的探索 随着高科技的进展和社会的进步,西方现代治理显现向传统治理挑战的倾向,强调治理的软化,重视治理的艺术。企业治理不仅需要“理性”,需要“条条框框”,需要“硬”因素;同样也需要“非理性”,需要“软”因素。治理一词有管辖、操纵、处理的意思。所谓治理,确实是治理者为了达到一定目标而对系统进行操纵的活动。也确实是通过打算、组织、调剂、监督等一系列操纵活动,以达到预期的目标。“艺术”是用形象来反映现实的一种社会意识形状,“艺术”一词,常常给人一种美的感受。正像文学家、艺术家的作品有专门高的艺术性一样,治理工作、领导工作也有它的治理艺术、领导艺术。所谓治理艺术是治理者分析咨询题、解决咨询题的聪慧、才能和技能。它是指治理活动中的制造性的治理技能、治理技巧;是指治理者的灵活策略、专门方式、恰当手段、巧妙的方法。是属于方法论范畴,巧妙地运用治理方法确实是治理艺术。治理艺术是专门微妙的东西,是治理者聪慧、才能、体会和胆略的综合体现,是治理者运用知识、体会和聪慧去做好治理工作的一种能力,它表现治理者处理和解决咨询题的熟练程度和水平。 治理工作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反映这门工作的学科知识,既有治理科学,又有治理艺术。在那个地点我只想浅谈一下治理艺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专门是现代化的大生产,治理工作千头万绪,治理者要做治理工作,就必须提升治理艺术水平。提升治理艺术水平,是治理工作有效性的直截了当要求,是治理者实现治理职责的重要保证,是治理者的要诀。因此,学习、研究治理艺术是专门有意义的。大凡成功的企业均有其内在功力和外部的机缘。只有善于把不人付出的惨痛代价化为自己宝贵的精神财宝,才能幸免重蹈覆辙。 因此,对成功与失败企业的理性摸索和比较分析可为企业治理提供有效的借鉴。

企业人才引进管理办法

人才引进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适应市场经济和公司改革发展的需要,积极吸引各类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进一步优化人才结构和人力资源配置、完善人才工作机制,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市场核心竞争力,根据公司相关规定,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是指在公司内部现有人力资源不能满足对人才需求的前提下,公司核准,从国(境)内外择优录用具有一定工作经验、能力和水平的专业技术人 才、技能人才及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生。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各部门。 第二章管理机构及权限 第四条公司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人才的引进工作。由总经理负责审定年度人才引进计划和协调解决引进实施中的重大问题。 第三章管理内容及要求 第五条引进人才原则 (一)引进人才应坚持以下原则: 1、“专业对口、按需引进”原则。引进人才须遵循公司战略发展要求,结合各单位的实际,以岗位需求为依据,按照专业或工种类别,

引进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 2、“适度从紧、严格标准”原则。公司需要人才,首先要着眼于内部培养,要严格控制从公司外部引进人才的数量,以精干员工队伍,提升劳动生产率。要严格引进人才的标准,确保引进具备较高素质和能力、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的人才。 3、“公开公平、竞争择优”原则。为提高人才引进的有效性,引进工作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要确保有充足数量的备选人,以竞争择优来提升引进人才与岗位需求的匹配度。 4、“目标考核、协议管理”原则。引进人才的首次劳动合同期限原则上为一到三年,试用期三到六个月。试用期和首次劳动合同期满前,各单位要进行严格考核,对考核不合格者,应及时予以辞退。 (二)范围、对象及条件 1、专业技术人才是指对公司生产、经营、科研起关键作用,且急需的重点专业领域技术人才,主要包括:信息化技术、会计、管理等专业人才。技能人才是指在生产操作一线岗位直接影响企业产品质量和竞争能力,具备较高技能,能够解决生产操作难题,公司急需的技能人才。 2、引进的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品行端正,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遵纪守法,无党纪、行政处分及刑事处罚记录;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具有履行应聘岗位职责的能力和相当的专业技术或技能水平;实行执业(职业)资格制度的岗位,应取得相应的执业(职业)资格证书;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0

浅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德州天元集团人力资源管理分析报告德州天元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系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企业,集团公司下辖18个子公司,是一个以房屋建筑施工为主,集房地产开发、市政、设备安装、建筑装饰装修、建筑防水、钢结构、地基基础工程施工、预制构件生产、铝塑窗加工、饮食服务等多元化经营于一体的综合性集团。 集团公司企业注册资本6166万元,资产总额3亿元,年生产能力80万平方米,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60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240人,二级以上建造师60余人,并拥有满足各类工程需要的先进机械装备。 近年来,集团公司每年从东北、山东省各高校引进大量的毕业生,但大部分引进的毕业生在集团公司学习、培养一段时间后跳槽到其他单位,造成集团公司的人力资源流失严重。 下面我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对公司引进的毕业生流失原因进行分析。马斯洛人的需要层次理论如表1所示: 一、生理需求层次分析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结合实际分析,生理上的需要是人们最原始、

最基本的需要,如吃饭、穿衣、住宅、医疗等等。若不满足,则有生命危险。这就是说,它是最强烈的不可避免的最底层需要,也是推动人们行动的强大动力。满足生理需要首先要满足吃、穿、住、行的问题,工资和各种福利、保险是解决生理需要层次这个问题的关键,工资高、福利好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最基本的层次需要。而实际上经过调查,集团公司的工资水平在同城同行业相比并不占有优势,在全省同行业更是处于下游水平。不可避免的会在人才竞争中处于劣势,在每年的招聘会上名牌高校的毕业生根本不会问津,省内高校毕业生嫌工资低,福利差。近年招生对象转到了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或职业中专,人才质量大幅度滑坡。如表一分析,只有40%的毕业生对公司的薪酬、福利待遇达到基本满意,满意的只有20%,仅仅因为生理需求一项就有一半引进的人才不满意现有的生活、工作状态,跳槽现象更加不可避免。 二、安全需求层次分析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分析,人的安全的需要要求劳动安全、职业安全、生活稳定、希望免于灾难、希望未来有保障等,具体表现在:①物质上的:如操作安全、劳动保护和保健待遇等②经济上的:如失业、意外事故、养老等③心理上的:希望解除严酷监督的威胁、希望免受不公正待遇,工作有应付能力和信心。 一般公司新引进的毕业生都要到项目上去锻炼,工地生活条件艰苦,不可预料的意外事故比较容易发生,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是时有发生的事情,虽然责任是双方面的,但是对新引进的学生来讲会使他们失去信心;虽然公司在福利制度上的管理比较完善,但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不能满足引进人才的安全需要。这也是由行业的特点所决定的,我们所能做到的只能是提

人才管理机制

把人才管理的机制和活力紧密结合在一起 道格拉斯〃雷迪:伦敦商学院组织行为学访问教授,ICEDR公司的 创始人 杰伊〃〃康格伦:伦敦商学院访问教授 2005年,我们针对全球各地40家公司的人力资源经理做过一次调查,几乎所有的受访者都称自己公司的人才梯队跟不上,找不到足够的高潜质员工去担任战略层面的管理职务。 就算一家公司的相关政策和系统很健全很先进,但如果没有高管的深度参与,人才管理也会流于空谈。 如果人才管理没有激起公司高管的热枕,也没有注入到公司文化之中,那么其流程很容易就会沦为走过场。 我们多次参加一些公司的执行委员会会议,一次次目睹它们因找不到合适的人来负责增长战略的实施,而忍痛舍弃现规模高达数亿美元的新业务。 相比之下,有些公司却是信心百倍地迎接未来。这是因为它们不仅仅实行了人才管理,而且建成了我们所说的“人才工厂”。换句话说,它们把人才管理的机制(functionality)和活力(vitality)紧密结合在了一起。这使得它们能够培养和留住关键员工,并把他们委派到合适的岗位上去,以满足不断变化的业务需要。这里的机制,指的是符合公司战略和文化目标的严格的人才管理流程;活力指的是日常工作中管理者对人才管理的情感投入。 机制:高效执行 机制指的是人才管理的流程、工具和系统。有了它,一家公司

就能把具合适技能的合适的人在合适的时间安排到合适的地点。好的流程、工具和系统设计并不只是技术先进,还要能与公司的目标挂起钩来。特别是,这些流程应该能够帮助CEO解决他们最关心的问题——推动业绩增长并营造积极的文化。 比如,汇丰银行在奉行通过收购实现增长的战略多年以后,在2002年转变以关注内生性增长。转变增长模式后,汇丰的目标是在多个不同地域强化当地的资源,更好地服务于全球化程度日益增加的客户。要实现这个目标,汇非还必须改变它的文化,因为它过去实行的一直是联邦制,不同分行彼此独立,而且相互之间竞争非常激烈。作为变革的手段之一。强调无论客户把业务延伸到何处,它们都能在当地得到汇丰的服务。 为了在保持全球统一标准的同时培养本土人才,汇丰统一设计了自己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和政策,但同时又保留了一定的灵活性,以便适应各地的具体情况,现在该公司在人员评估、招聘、绩效和职业发展管理、领导力开发等方面都有统一的流程,但是各地分公司可以根据自己的资源能力和文化要求在一定限度内对它们做出调整。比方说,分公司在进行人员评估时必须从工具列表里至少选择两个,例如心理测量、通过个别访谈发掘评估对象的抱负以及360°反馈等。它们还必须使用标准的评定量表,并且把近三年内的绩效数据都包括在内。通过这种方式该公司就能确保一定的客观性。并且在不同业务和不同地点之间确立统一的衡量标准。 为了推动大家从全球角度思考问题,汇丰银行建立了一个人才储备库系统,用于追踪和管理全公司高潜质人才的职业发展。当员工被列为高潜质对象后,就会被纳入地区或者业务单元的人才库,归当地的人力资源和业务单元的领导者管理。然后,他们会被选派

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坚持党管人才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来源:指导小组作者:发布时间:2005-07-16 200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的第一年,是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向着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迈进的重要一年,也是集团公司战略结构调整和昊华公司初创发展十分关键的一年。最近,中央组织工作会议提出了“党管人才”的新要求,这对党的工作提出的要求更高了,工作的范围更大了,任务也更艰巨了。我们清醒的认识到,要想抓好人才队伍建设这一系统工程,就必须按照党管人才的要求,努力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形成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把优秀人才集聚到企业中来。下面就大安山矿党委在加强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上的一些做法向大家做一汇报。 一、认清形势、抓住机遇,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加强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在充分认识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部优劣势的基础上,大安山矿党委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狠抓人才开发工作中的龙头——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用市场化的运作手段去建设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初步形成了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选人用人机制。在选人用人方式上,改变单一的任用模式,加大市场化配置力度。通过引进竞争机制,拓宽视野,积极探索新的选人用人方式,把组织提名、民主推荐、个人自荐结合起来。改变由“少数人选人”、“在少数人中选人”的传统做法,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仅去年我矿就对9名矿级管理人员,49名行政中级管理人员进行考核并重新续聘,新选拔聘用副总以上管理人员5名,平均年龄36岁,其中4名有高级工程师职称。同时,我们还对5名中级管理人员进行了“诫免谈话”,对1名中级管理人员予以解聘,对中层行政副职的11个岗位进行公开竞聘。 二、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机制,推进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为激励引导人才实现预定的奋斗目标,充分把握并深入挖掘人的潜能,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开展。大安山矿党委在人才政策上,坚持“先安居、后乐业”的原则,力所能及地为人才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近年来,我们一方面坚持做到从生活上关心,解决了优秀管理人才家属农转非7户,夫妻两地分居9户,协调、安置随迁子女入学入托及随迁家属就业12人。对优秀经营管理人才进行购房贴息贷款,共发放无息贷款

浅谈企业人才管理的探索

浅谈企业人才管理的探索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西方现代管理出现向传统管理挑战的倾向,强调管理的软化,重视管理的艺术。企业管理不仅需要“理性”,需要“条条框框”,需要“硬”因素;同样也需要“非理性”,需要“软”因素。管理一词有管辖、控制、处理的意思。所谓管理,就是管理者为了达到一定目标而对系统进行控制的活动。也就是通过计划、组织、调节、监督等一系列控制活动,以达到预期的目标。“艺术”是用形象来反映现实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艺术”一词,常常给人一种美的感觉。正像文学家、艺术家的作品有很高的艺术性一样,管理工作、领导工作也有它的管理艺术、领导艺术。所谓管理艺术是管理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智慧、才能和技能。它是指管理活动中的创造性的管理技能、管理技巧;是指管理者的灵活策略、独特方式、恰当手段、巧 妙的方法。是属于方法论范畴,巧妙地运用管理方法就是管理艺术。管理艺术是非常微妙的东西,是管理者智慧、才能、经验和胆略的综合体现,是管理者运用知识、经验和智慧去做好管理工作的一种能力,它表现管理者处理和解决问题的熟练程度和水平。 管理工作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反映这门工作的学科知识,既有管理科学,又有管理艺术。在这里我只想浅谈一下管理艺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别是现代化的大生产,管理工作千头万绪,管理者要做管理工作,就必须提高管理艺术水平。提高管理艺术水平,是管理工作有效性的直接要求,是管理者实现管理职责的重要保证,是管理者的要诀。因此,学习、研究管理艺术是很有意义的。大凡成功的企业均有其内在功力和外部的机缘。只有善于把别人付出的惨痛代价化为自己宝贵的精神财富,才能避免重蹈覆辙。 因此,对成功与失败企业的理性思考和比较分析可为企业管理提供有效的借鉴。 一个企业要想成功,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企业战略长远性和适时性的统一。企业战略是指企业为实现自己的总任务和目标所制定的全局性规划,显然具有长远性特点,同时,企业战略是使企业的资源和实力同不断变化的环境之间保持和加强适应性的过程。因此,又具有适时性和应变性的特点。 2、企业规模要与企业自身的资源相匹配。企业在规模扩张中,要避免不切实际的多元化经营。大众出租车10年时间里净资产从0增长到10.5亿元,走的是一条规模扩张的路,但他们始终坚持“不强不做、不熟不做、不优不做”的原则,以此确定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范围。而风云一时的巨人集团失败的主要原因就是非关联性多元化的规模失控,还有前几年曾铺天盖地的“延生护宝液”,如今也沉寂下来,其原因也是贪大求多,由急速扩充为恶性膨胀,导致无法收拾。 3、强有力且团结的领导班子。凡是成功的企业,它的顶层必定有一个业绩优秀的领导班子,这些人相互信任,真诚地怀着共同的理想,同时具有其领域需要的才干。

领导力短缺 高端人才管理的最大挑战

领导力短缺高端人才管理的最大挑战 2010年6月24日 日前,达石(StepStone)与Bersin& Associates协力合作,对分布在全球20多个国家的550多家公司进行了人才策略评估。此项测评涉及影响人才管理策略开展的相关因素、人才管理策略的评估指标、面临的挑战及其成熟度等关键问题。该项报告显示,无论何种行业的受调查公司,都面临着相同的三项最严峻人才挑战,依次是领导力供给线缺口、打造以业绩为驱动力的企业文化以及如何适应业务需求开发新技能。但由于地区差异,各公司应对人才挑战的策略却有很大的不同。 影响人才策略开展的三大因素 人才策略的顺利开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企业多方面的配合。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人才管理工作与业务的融合性、其流程的统一性以及业务影响力已成为影响企业人才策略开展的三大重要因素。 策略与业务的融合性 调查发现,虽然很多参与评估的公司都表现出了较高水平的执行支持力,但他们仍然认为自身的人才策略未能与其业务策略紧密融合。60%以上的公司表示自身的人才策略不能与其业务路线相融合,或是融合性有待提高。同时,六成以上的公司在人才策略开展过程中存在自相矛盾的情况,即公司一方面要求人力资源部负责管理并执行计划,另一方面,要求执行管理者或业务部门领导者对其人才管理结果负责。 另据 Bersin& Associates 近期调查显示,53%的执行管理者认为其公司缺乏有章可循的人力资源管理或培训策略。 流程的统一性 除权责归属与业务融合性非常重要以外,流程的统一性对人才策略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以在线评估收集到的资料为依据,调查对影响人才管理策略实施的13项关键流程进行了分析,并将相关人员对此流程的掌握成熟程度按红、黄、绿的等级加以划分:红色表示低于行业标准,黄色表示达到行业标准平均水平,绿色表示高于平均水平且与高影响力人才管理实践相符。 评分结果显示:43%的公司被评定为拥有高影响力企业绩效管理方法的公司;近四成受访公司将工作重点放在企业流程(如绩效与继任计划)上;40%以上的被调查公司在人力规划、企业必要发展规划和职业道路发展三方面的评分属于红色级别。而这三方面通常是高度成熟的人才管理策略的组成部分,最具提高潜力。 研究同时显示,在某些特定的人才管理领域中(如人力规划、有竞争力的薪酬

建筑论文:企业人才管理的探索

企业人才管理的探索 发布时间: 2003-6-8 作者: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西方现代管理出现向传统管理挑战的倾向,强调管理的软化,重视管理的艺术。企业管理不仅需要“理性”,需要“条条框框”,需要“硬”因素;同样也需要“非理性”,需要“软”因素。管理一词有管辖、控制、处理的意思。所谓管理,就是管理者为了达到一定目标而对系统进行控制的活动。也就是通过计划、组织、调节、监督等一系列控制活动,以达到预期的目标。“艺术”是用形象来反映现实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艺术”一词,常常给人一种美的感觉。正像文学家、艺术家的作品有很高的艺术性一样,管理工作、领导工作也有它的管理艺术、领导艺术。所谓管理艺术是管理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智慧、才能和技能。它是指管理活动中的创造性的管理技能、管理技巧;是指管理者的灵活策略、独特方式、恰当手段、巧 妙的方法。是属于方法论范畴,巧妙地运用管理方法就是管理艺术。管理艺术是非常微妙的东西,是管理者智慧、才能、经验和胆略的综合体现,是管理者运用知识、经验和智慧去做好管理工作的一种能力,它表现管理者处理和解决问题的熟练程度和水平。 管理工作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反映这门工作的学科知识,既有管理科学,又有管理艺术。在这里我只想浅谈一下管理艺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别是现代化的大生产,管理工作千头万绪,管理者要做管理工作,就必须提高管理艺术水平。提高管理艺术水平,是管理工作有效性的直接要求,是管理者实现管理职责的重要保证,是管理者的要诀。因此,学习、研究管理艺术是很有意义的。大凡成功的企业均有其内在功力和外部的机缘。只有善于把别人付出的惨痛代价化为自己宝贵的精神财富,才能避免重蹈覆辙。 因此,对成功与失败企业的理性思考和比较分析可为企业管理提供有效的借鉴。 一个企业要想成功,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企业战略长远性和适时性的统一。企业战略是指企业为实现自己的总任务和目标所制定的全局性规划,显然具有长远性特点,同时,企业战略是使企业的资源和实力同不断变化的环境之间保持和加强适应性的过程。因此,又具有适时性和应变性的特点。 2、企业规模要与企业自身的资源相匹配。企业在规模扩张中,要避免不切实际的多元化经营。大众出租车10年时间里净资产从0增长到10.5亿元,走的是一条规模扩张的路,但他们始终坚持“不强不做、不熟不做、不优不做”的原则,以此确定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范围。而风云一时的巨人集团失败的主要原因就是非关联性多元化的规模失控,还有前几年曾铺天盖地的“延生护宝液”,如今也沉寂下来,其原因也是贪大求多,由急速扩充为恶性膨胀,导致无法收拾。 3、强有力且团结的领导班子。凡是成功的企业,它的顶层必定有一个业绩优秀的领导班子,这些人相互信任,真诚地怀着共同的理想,同时具有其领域需要的才干。 4、品牌战略是企业成功的重要手段。现代企业竞争,不仅是产品质量、款式的竞争,更是无形资产的竞争。 5、人才和员工的参与是企业成功的重要砝码。韦尔奇领导下的通用电器是以重视人才而著称的,在人才培养和使用方面形成了独到的经验。该公司内部有一个经营开发研究所,也是一所培养商业人才的学校,每年的预算高达10亿美元,每年培养的高级管理人员多达1万,作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的韦尔奇,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