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公共关系的内涵

公共关系的内涵

公共关系的内涵
公共关系的内涵

1、公共关系的内涵,基本概念及特征

公共关系是指社会组织在日常运转中所发生的各种内部和外部的信息沟通、形象塑造、协调关系等活动,其目的最终是达到组织的和谐发展。特征:①主体性(主导性)②客体性(对象性)③双向性④长期性

特征:①主体性(主导性):公共关系是一种组织行为,组织在公共关系中占有主导地位,起主导作用。组织是公共关系的发动者、组织者、实施者。公共关系状况如何取决于组织而不是公众。

②客体性(对象性):具有明确的目标公众,包括内部公众和外部公众。公共关系的客体性是由其主体性决定的,是由公众对组织的认可度决定的——公众决定组织的前途和命运。

③双向性(从信息传播的角度讲的):把组织的产品、服务信息传播给公众,把公众的需求信息传播给组织。

④长期性:不断积累的过程。

2、公共关系状态与公共关系意识

公共关系状态,是对社会组织的公共关系状况的一种总体判断,是考察组织管理效能、服务水平、竞争能力和组织与其公众关系密切程度的重要指标。(知名度和美誉度是组织衡量一个社会组织公共关系状态的重要指标,并集中体现为它的品牌形象和品牌价值,品牌价值的衡量指标:量度、宽度、深度和与同类产品和服务相比较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公共关系意识,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是对社会组织与其相关公众之间的客观存在的公共关系状态的反映。(公共关系意识的强弱和自觉与否直接与社会组织的公共关系状态密切相关。包括:公众意识、服务意识、沟通意识、协调意识、形象(品牌)意识、创新意识)

3、公共关系活动(工作)

公共关系活动是一个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采取措施为组织创造并维护良好的公共关系状态所进行的实践活动。这种活动是主观见诸于客观的一种社会实践形式。

公共关系工作的特征:

(1)以组织的自我完善为前提(2)以真实诚信为原则

(3)以协调利益为基础(4)以信息沟通为主要手段

(5)以创造和谐的组织环境为目标

公共关系工作的职能:

(1)监测环境(2)信息沟通(3)咨询服务

(4)利益协调(5)塑造形象(6)危机处理

(7)创新文化

公共关系工作的基本原则:

(1)诚信原则:诚实守信以诚待人,信息传播以真实为依据。

(2)互利原则:也是双赢原则,最大限度满足公众利益,使利益最大化。(3)法制原则:公共关系在法律法规的范围内活动

(4)社会效益原则:文化知识类企业——营销出版;生态效益——企业责任(5)全员公关原则:人人代表组织形象,每个人都要维护组织。

4、20世纪初,公共关系形成与发展的条件(笔记)(对比美国与中国)

1、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是公共关系产生的经济基础。

(1)市场经济为公共关系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

(2)市场经济是公共关系产生的内在要求;

(3)市场经济为公共关系意识的形成和增强奠定了思想基础。

2、社会法制化和政治民主化为公共关系提供了社会基础(如地位平等、制度保障)。

3、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为公共关系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

4、人的现代化,特别是思想观念的现代化为现代公共关系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如效率、平等、竞争、民主、法制意识等观念)。

公共关系在美国兴起的条件:

(1)商品经济的发展,垄断资本的形成;

(2)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

②产生和发展:A、实践:1882年第一次使用公共关系,并解释为公共利益1903年艾维·李传力宣传顾问事务所——第一家公关公司。基本思想:讲真话。被誉为现代公共关系之父。

B、理论:爱德华·伯内斯把公共关系从新闻领域中分出,成为独立的完整的新学科。1923年完成第一步公关著作《舆论的形成》,首开主讲公关课程。1925年形成公共关系学教材,标志着实践到理论发展。

C、企业到政界扩展美国到欧洲到世界

公共关系在中国产生的原因

(1)经济改革,企业需要获得公众的信任;

(2)政治体制改革,呼唤重视沟通协调的政府公共关系;

(3)文化变革,呼唤体现开放趋势的公共关系。

公共关系在中国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1)积极引进和传播阶段(1986年前)

模仿和搬抄国外的理论和操作规则占主流。

表现:企业纷纷设立公关机构;公关讲座、培训遍地开花;各地公关协会纷纷成立。

问题:公关实践水平低;公关理论建设中移植照搬成分较多;公关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水平低,呈从教、受教、操作人员多,而富有理论和实践经验的人员少“三多一少”现象;公关发展不均衡。南北差异大,东西不平衡。

(2)普及成长阶段(1986—1993年)(邓小平南巡讲话)

表现:走出了认识误区;公关理论建设成效显著;公关教育体系逐步建立,公关教育有序开展;公关实践操作日趋规范,水平和效果有所提升。

问题:公关实践中急功近利;社会环境因素带来的制约较大。

(3)实践发展阶段(1993年至今)

具体表现:公共关系职能部门渗透到各行各业;职业公关公司开始成熟发展;外资公关公司纷纷抢滩中国市场;公关教育立体化;政府公共关系建设展开新局面。

与美国相比,中国公共关系起步比较晚,理论准备不充足、带有一定的不稳定性。

6、组织

(1)概念:是人们根据社会的分工和需要,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按照一定的程序和结构组织起来的相对稳定的群体。

(2)基本特征:

①目的性:任何组织的建立都有明确的社会目的,组织的发展过程是组织目的不断实现的过程。

②整体性:组织是由各种要素所构成的一个整体系统,又是初一整个社会大环境系统之中的一个小系统。

③动态性:任何组织都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一个动态的运行系统。它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之中,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保持这动态均衡发展状态。

7、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组织成员之间关系的性质和密切程度来划分。

正式组织:是依据有关法律或上级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和命令而成立,组织成员只见责、权、利关系明确,组织性质、目标、宗旨、职能。结构都有比较严格的规定和要求。(如政府、学校、军队、国有企业等)(P51)

非正式组织:是指依据其成员的兴趣和特长自愿组成,组织成员间关系松散自由,组织约束力不强,组织的目标、职能、结构的随意性、变化性大。(如各种“沙龙”、协会和一些学术性、娱乐性群众团等)(P51)

它们的主要区别是:

1、组织目标的明确性具体性。正式组织目标具体。而非正式组织是以个体感情纽带自愿结合无形的自发组织形式。

2、组织权力强制性服从的区别。正式组织权力有正统性合法性和稳定性。非正式组织权力来自于组织内部成员授予而不是上级部门的授予。

3、等级结构的区别。正式组织一般具有层级式等级结构。非正式组织只有自然形成的核心人物,无层级结构。

4、信息沟通渠道的区别。正式组织依靠组织规章保障信息沟通。非正式组织只有不成文的行为准则,约束力不大。

5、组织的稳定性区别。正式组织比较严密,人员固定。非正式组织相反,易受偶然因素影响。

正式群体中产生非正式群体是不可避免的,也是正常的。非正式群体中形成的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群体成员对劳动和管理部门的态度,因而对劳动生产率有重大影响。当然,也存在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发生矛盾,并干扰整个正式群体达到既定目标的情况。

8、公共关系公司:公共关系公司是在社会上独立开办的、向社会提供公共关系服务的专业性的公共关系组织机构。公共关系公司一般由职业公共关系专家和各类公关专业人员组成。公共关系公司分类:①顾问型公共关系公司②专项服务型公共关系公司③综合服务型公共关系公司。

9、公共关系部门:公共关系部门是社会组织内部设的专门负责处理公共关系事物的部门和机构,如公共关系部、公共关系事务部、公共信息部、公共广告部和社区关系部等。

10、公共关系从业人员概念、类型、外延、素质要求、准则

1)、概念:公共关系人员一般是指组织机构中从事公关工作的专职人员,包括组织机构信息传播、关系协调与形象管理事务的调查、咨询和实施的人员。2)、类型:①公共关系领导人员:是指一个地区或业务部门的负责人,包括公关部门的主任、经理等,是公关机构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对公关机构的总体公关活动的管理与发展全面负责。

②公共关系专家:指在公关咨询公司中的专门从事具体公关活动

策划、分析的专业技术人员。

③公共关系事务人员:指从事辅助性的、具体的公关工作的人员。3)、素质要求:

①知识结构:决策理论水平、学科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相关工作经验

②能力结构: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传播沟通能力、信息处理能力、

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良好的自控与应变能力、策划创意能力。

③心理素质:自信豁达、兴趣广泛、意志坚强、开朗和善

④道德素质:诚实守信、敬业爱岗

4)、行为准则:忠于职守、公正负责、诚实守信

11、公众的概念及特征

概念:公众是指与特定的公共关系主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对其生存发展具有影响的个人、群体或组织的总和,是公共关系传播沟通对象的总称。

特征:共同性、整体性、相关性、多样性、变化性。

12、内部公众与外部公众的区别与联系?

答:(1)内部公众:即与组织有着归属关系的内部成员群体,内部公众是直接隶属于某个组织体的,是该组织成员的一部分,和组织机构构成最直接、最密切的利害关系。主要指组织内部的员工,如一家公司中的工人、干部、技术人员、股东、董事都是其内部公众。内部公众是社会组织的重要公众,它是实现组织目标和利益的重要依靠力量,是树立组织良好形象的决定性因素。

(2)外部公众:指和某一特定组织不存在直接的利害关系但有着利益关系的外部组织、群体或个人。外部公众主要有消费公众、社区公众、新闻媒介公众、政府公众、国际公众等。处理好与外部公众的关系问题,实质上是理顺左邻右舍和上级与下级之间的公众关系,创造有利于组织发展的良好的外部条件。

(3)我们区别内部公众和外部公众的原因在于公共关系的政策需要内外有别。公共关系传播信息的内容、范围、方式等都要因内、外部公众的区别而有所选择。

13、公共关系传播的概念、特点、基本模式。

概念:公共关系传播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传播,是社会组织利用各种媒介,有计划地向公众传递信息,进行沟通,获得公众的理解和支持,为实现组织目标创造有利的环境。

特点:第一,双向互动性。公共关系传播是社会组织与公众之间相互沟通和相互

影响的过程。

第二,沟通平等性。社会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传播活动是建立在地位平等的基础上的,增进相互间的了解。

第三,传播目标性:公共关系传播活动具有明显的目的,意在通过传播活动传递信息,从而得到公众的理解和支持,帮助组织实现目标。

第四,信息共享性。公共关系传播活动所传递的信息是组织提供的、公众接受和反馈的信息。

基本模式:

①宣传模式:最早流行于19世纪后期的美国,是最早也是最基本的公共关系传播模式,在当时主要利用报纸、杂志等传媒进行传播的。

②公共信息模式:始于20世纪初的公共关系的开始阶段。它以信息的真实性为核心,以“说真话”为基本原则,体现了公众的需要和利益在公共关系当中的重要性。

③双向不平衡模式:始于20世纪30年代,并在其后的半个多世纪里一直是占据主导地位的公共关系传播模式。其核心是“投其所好”,是二三十年代美国经济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公共关系的传播模式。

④双向平衡模式:七八十年代至今最重要的公共关系的传播模式。它以组织与公众地位的平等性、利益的一致性为基础,以平等对话、协商沟通为基本内涵的新的公共关系的传播模式。它的出现反映了现代公共关系理论的新发展,体现了公共关系在传播过程中追求合作、和谐的新思维、新境界。

14、公众舆论的概念和特点。

内涵:所谓公众舆论就是在特定的时间内,相当数量的人对他们关切的问题产生一致的看法或情绪,表达一定的意向(口头的、书面的、行为的),并以此对某群体、组织或个人造成压力或动力。

特点:第一、公开性。公众舆论讨论的问题首先是公开的问题,公众都了解该问题,都能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公开表明自己的态度和观点,公开评论或抨击相关组织的政策和行为,公开提出某些愿望和要求。

第二、公共性。公众舆论所讨论的问题是公共领域存在的问题,他不是私人问题,而是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问题。

第三、现实性。舆论关注的是现实问题。

第四、对大众传播媒介的依赖性。大众传播媒介,特别是电子类传播媒介,对公

众舆论的形成具有重大影响。

第五、稳定性。舆论的内容也会随着客观现实的变化而改变。

15、公共关系调查的意义、目的.公共关系调研:

(1)概念:运用科学的方法,有计划、有步骤地去考察社会组织的公共关系状况,了解公共关系活动的条件,从而为制定公共关系活动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2)目的:

①准确地进行自我形象定位;

②获取公共关系方面的基础信息;

③为科学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意义:

①提高公共关系工作的科学性,增强公共关系工作的针对性,做到知己知彼,有的放矢;

②为有效地开展公共关系工作包括性的目标的提出和方案的制定提高科学的依据;

③在调研的过程中,通过广泛接触公众,了解公众,扩大组织影响,可以提高组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公共关系基础知识

公共关系基础知识100问 发布时间:2012-11-12 · 1.公共关系的定义是什么? 【答】公关是主要从事组织机构信息传播,关系协调与形象管理事务的咨询,策划,实施和服务的管理职能。 · 2.公共关系的要素是什么? 【答】公关的主体是社会组织;公关的客体是公众;公关的手段是传播。 · 3.公共关系的职能是什么? 【答】公关应具备以下五方面的职能: 1.宣传引导,传播推广。 2.收集信息,监测环境。 3.咨询建议,形象管理。 4.沟通交际,协调关系。 5.解决矛盾,处理危机。 · 4.公共关系的工作程序是什么? 【答】公关的“四步工作法”是:调查、策划、实施、评估四个阶段。 · 5.中国公共关系事业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答】回顾中国公关事业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引进和开创时期。 80年代初,深圳、珠海、汕头等经济特区相继宣告成立,一批中外合资的酒店、宾馆先后在一些重要城市落成。这些合资企业采用了国际规范的管理模式,导入了公关管理职能,并设立了相应的机构。 2.适应和发展时期 1986-1993年期间,中国的公关事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这一时期的发展状况尽管不很均衡,但一些阶段性的热点促成了公关事业整体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和特殊氛围。 3.竞争和专业分工时期

从1993年至今的几年时间内,中国公关事业的发展状况出现了明显的变化。这种变化的实质,就是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和优胜劣汰的竞争法则促使中国公关业自身产生了分化。 · 6.中国公关发展史上的“第一”。 【答】 1985年美国最大的国际性公关公司之一——伟达公关公司在北京设立办事处。不久,历史悠久并素有世界最大公关机构之称的美国博雅公关公司又与新华社合作,中国第一家专业公关公司——中国环球公关公司由此诞生。 1987年,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在北京正式宣告成立。1991年中国国际公关协会在北京成立,该协会的成立,促使中国公关界与国际公关界之间的交往和联系迅速广泛地发展起来。 · 7.美国公共关系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答】 1.创始阶段的公共关系。 1882年,美国律师多尔曼?伊顿在耶鲁大学首次使用了“公共关系”这一概念。1897年,美国铁路协会编的《铁路文献年鉴》也正式使用了“公共关系”这一名词。 2.发展时期的公共关系。 主要有新闻代理,政治活动中的公关以及企业活动中的公关。 3.趋向成熟的公共关系。 在这一时期,对公关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主要人物是艾维?李,他为现代公关事业做了许多基础性工作,。他通过自己的宣传与实践,使公关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占领了一席之地。 4.现代公共关系时期(二战后的公共关系) 二战后,公关在更广泛的范围内被人们所承认和接受,公关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公共关系行业协会亦开始成立。1995年,国际公关协会在英国伦敦成立,现在它的总部在瑞士日内瓦。国际公关协会的诞生标志着公共关系作为一门世界性的行业而独立存在。 · 8.公共关系的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其内容概况为以下几方面: 敬业爱岗,忠于职责;廉洁奉公,处事公正;求真务实,勤奋高效;顾全大局,严守机密;维护信誉,广大形象;认真钻研,锐意创新。 · 9.通知一般有那些种类?

公共关系学 第一章知识点1 公共关系定义

《公共关系学》 知识点一公共关系定义 “公共关系”一词是舶来品,其英文为public relations,缩写符号为P.R,简称公关。“public”既可译为形容词“公共的”和“公众的”,也为名词“公众”。“relations”可译为“关系”。由于“relations”是“relation”的复数形式,显然这个“关系”指的是“众多人”之间的关系,所以“public relations”也可译为“公众关系”。但这种“公众关系”既可理解为“与公众的关系”,也可理解为“公众间的关系”。对于一个社会组织来说,前者具有单向性,后者则具有无关性,因此,将“public relations”译为“公共关系”更容易被人们准确理解。其理由是:第一,公共关系的“公众”不仅由人群构成,还包括政府、社区、媒介等机构。政府、社区、媒介等机构等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是公共事业单位,因此译为“公共关系”更容易被接受。第二,港台等地的著述多是用这样的译法,其已成为主流译法。第三,“公共”一词与“私人”一词相对应,准确地表达了“公共关系”与“私人关系”的不同本质。 公共关系的定义,可谓五花八门,有多少部公共关系著作,就有多少种关于公共关系的定义。在此,我们只介绍几种经典的定义。 公共关系的定义为什么会五花八门? 《韦伯斯特二十世纪新辞典》(1967年第2版)对公共关系是这样定义的:通过宣传与一般公众建立的关系,公司、组织或军事机构等向公众报告它的活动、政策等情况,企图建立有利的公众舆论的职能。我国公共关系研究者居延安认为:这一定义留下了早期公共关系活

动的痕迹。首先,它强调单向的信息发布。组织向公众报告情况,而没有提到将公众的要求、愿望、情绪及其有关信息反馈给组织。其次,它认为公共关系的目的仅仅是为组织“建立有利的公众舆论”,就是说公共关系完全是为组织的利益服务的。 美国贝逊企业管理学院公共关系学系主任康菲尔说:公共关系是一种管理哲学,在所有的决策和行动上,都以公众的利益为前提。此项原则应厘定于政策中,向社会大众阐扬,以获得谅解与信任。按照康菲尔的这个定义,公共关系是社会组织的一种管理哲学与管理思想,同时它也是一种争取谅解、获得信任的活动。但是康菲尔的这种观点,实际上把公共关系视为一种向外界公众进行宣传的活动,它同样没有明确指出公共关系以组织与公众的双向信息交流为基础这一本质特征。 《有效的公共关系》一书的作者、美国公共关系学研究权威卡特里普和森特认为:公共关系是以相互满意的双向传播为基础,以好名声和负责任的行为影响舆论的有计划的努力。卡特里普和森特的这个定义,强调了公共关系活动必须以双向传播为基础,但这个定义忽略了公共关系是现代组织管理的一个独立的职能这样一种本质特征。 1975年,美国公共关系研究与教育基金会组织了一次有65位公共关系权威人士参加的研究活动,试图通过对472个公共关系定义的分析,寻找到一个能够被普遍接受的定义。经过研究,他们提出了这样一个定义:公共关系是一种独特的管理职能,它协助建立与维持一个组织与其公众之间的相互传播、了解、接受与合作的渠道;参与问题与纠纷的处理,协

学习公共关系学的现实意义

学习公共关系学的现实意义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认识: (1)适应对外开放的需要。对外开放需要加强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双沟通,尤其是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一方面要了解世界,一方面向世界传播自己;对外开放使形象管理的问题日益突出,需要树立公关意识和加强公关管理;对外开放需要按国际惯例办事,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在即,学习和运用公共关系有利于完善和规范组织的行为。 (2)适应体制改革的需要,体制改革促进了横向联系的发展,使组织的社会关系日益复杂,给组织的关系状态(社会关系和舆论)和行为方式带来了新的变化,因此需要应用公共关系加强组织的社会沟通和社会协调。 (3)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市场经济带来了大范围的分工协作关系和激烈和市场竞争关系,企业组织需要运用公共关系来拓展合作关系,加强竞争能力,树立组织及其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促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需要。现代信息传播技术和沟通方法的发展,促进了社会交往观念和交往行为的变化。特别是大众传播的发展使公众舆论的作用日益增强,从而使组织形象管理的问题日益突出,需要运用公关手段来了解舆论,引导舆论,改善组织的生存、发展环境。 (5)适应社会稳定的需要。我国的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因此需要加强社会的公共关系工作,增强政府和公众之间的双向沟通,增强领导者和被领导者之间的了解、理解、信任和合作,形成和谐的社会气氛。 公关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沟通与协调好各种人际关系,以实现内求团结、外求发展的目标,而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孔子儒学的核心内容就是探讨如何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从这一根本点上讲,公关与儒学是相通的,这便为公关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有利的土壤和水分。但并非说公关在中国古代早已有之了,而是说公关要中国国情化,有某些有利条件,即中国传统文化中某此方面为它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养料。 综观近代以来,任何一种先进的西方文化传入中国,都要与中国传统文化(以儒教为主)发生不同程度的碰撞,然后进入一个磨合融合过程。公关学传入当代的中国,也是同样遇到了与中国传统文化冲突和融合的问题。由西方传入的公关学是当代社会化大生产与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是一门与现代科技和信息社会密切联系的新兴学科。而直到今天仍然在我们社会生活发挥重大影响的中国传统文化,曾是建立在我国古代农业经济、宗法社会与人伦特性基础上的。人伦特性的根本点就是处理人际关系以"情"为基础。在这种传统文化影响下,一些社会组织在进行商务谈判或其他活动中,往往一桌丰盛的酒席就可解决问题,公关事业被排挤到了一边。凡受儒家文化影响较的国家如韩国、日本等,直到今天也仍

公共关系学复习资料(新)

公共关系学复习资料: 1、公关三要素:社会组织,公众,传播活动。公关三特征:以事实为依据、以传播为手段、以互惠为原则。 形象:公众对社会组织的总体评价,也是社会组织的表现与特征在公众心目中的反映。 2、公共关系的含义:社会组织为了塑造组织形象,通过传播、沟通手段来影响公众的科学与艺术。它有公共关系状态、公共关系活动、公共关系学科这三种指代。 3、组织形象识别:组织形象识别是由社会组织制作识别体系,进行公关传播活动,进入公众视野,从而形成组织形象。 组织形象识别系统包括:物系统——VI(设计整合化)——组织的脸 人系统——MI(理念共识化)——组织的心事系统——BI(活动环境化)——组织的手评介组织形象的三个基本指标:认知度(一个社会组织被社会公众所认识、知晓的程度,包括深度和广度)、美誉度(一个社会组织获得公众赞美、称誉的程度)、和谐度(一个社会组织在发展运行过程中,获得目标公众态度认可、情感亲和、言语宣传、行为合作的程度) 4、公关的兴起和发展: 1\艾维.李,核心理论:公众必须被告知—向公众讲真话; 2\伯纳斯,核心理论:投公众所好; 3\卡特里普与森特,《有效公共关系》,公关圣经; 4\格鲁尼格,公关实践的四种模式:新闻代理模式,公共信息模式,双向非对称模式,双向对称模式。 5中国公关兴起的背景: 闭关锁国走向对外开放;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政府本位走向社会组织本位;社会媒介资源匮乏走向媒介化社会。 中国公关目前存在的问题:社会公众对公共关系的认识还存在很多误区;整个公关市场仍处于无序状态,缺乏统一的收费标准和服务规范;高素质公关人才的严重缺乏制约了中国公关业的迅速发展;理论研究比较滞后:公关理论水平滞后于公关实践水平、公关基础理论研究滞后于应用性研究、公关研究者的理论视角存在偏差、公关理论研究资源严重缺乏。 中国公关发展趋势:公关运作的国际化和本土化融合趋势大大增强;公关公司定位从代理性发展为咨询顾问性;公关专业服务进一步细化和深化;中资客户将成为中国公关咨询业市场新一轮竞争的焦点;公关人才市场竞争将更趋激烈;公关理论研究更加深入。 4、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 (广告本质属性——“付费性”;新闻本质属性——“真实性”;营销本质属性——“交易性”;人际关系本质属性——“个体性”)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是“公共性”,即“第三方市场”。公共关系是一种“组织——公众——环境”关系:从组织的角度来看,公共关系通过倡导组织对社会责任的担当,来说通、监督和制造民意,公关人员扮演着“组织的良心”和“道德卫士”的角色;从公众、环境的角度来看,它又代表着公众和环境的意见,向组织传达、沟通。 4、公共关系“4P”: 公众性:Public,是一种对象性;公开性:Publicity,是一种手段性; 公共舆论性:Public Opinion,是一种内容性;公益性:Public Interest,是一种伦理属性。 5、公共关系基本特征: 说真话:是有效公共关系的一个必要条件——信息真实、态度真诚、好事要出门、坏事要讲清 做善事:是积极公共关系的活动方式——利己利人,有社会责任感。 塑美形:是成功公共关系的追求目标——对组织美誉度、和谐度的提升(理念美、行为美、视觉美) 公共关系通俗定义:公共关系是一门说真话、做善事、塑美形的科学和艺术。 6、公共关系的主要功能: 说服:改变组织或公众的态度和行为;制造舆论;影响民意。 倡导:倡导一种组织定位和品牌个性;倡导一种文化认同;倡导优惠的产业政策、优良的以营环境、健康的消费理念。 咨询:为决策提供信息咨询;协助拟定和选择决策方案;从公共关系角度评价决策效果;为确立决策目标提供咨询建议。 管理:战略管理;信息管理;传播管理;关系管理;声誉管理;危机管理;议题管理;活动管理。 7、公关与新闻的比较: 相同点:1都是一种信源的提供者,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新闻依赖于公关人员提供的信息。2他们都有相似的价值观,即以事实为基础,以说真话为原则,代表了第三方立场,具有一定的公信力。3他们在舆论上互相控制,在信源上互相依赖,为了交换资源和达成

公共关系学复习题Word版

公共关系学复习题 第一章 1、历史公用关系定义几种类型,各具什么特点? 答:有五种类型。 1)、管理职能论具有连续性和计划性。其活动形式是“有计划的、广泛的信息传播”,结果是“更好地实现他们的共同利益” 2)、传播沟通论这种沟通联络处于组织与公众之间,既是内向的,也是外向的。这一类强调公共关系的手段,认为公共关系不能离开传播沟通。 3)、社会关系论公共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一种,必须从此入手来把握公共关系的实质。这一类定义往往比较笼统而抽象,理论色彩浓厚。 4)、现象描述论这一类观点倾向于公共关系实务,直观形象和浅显明了。但只是揭示了部分含义,从总体上讲不够全面、准确。 5)、表征综合论公共关系是一门艺术和社会科学。公共关系的实施是分析趋势,预测后果,向机构领导人提供意见,履行一连串有计划地行动,以服务于本机构和公众利益。 2、公共关系理论的核心概念(组织形象是什么?),组织形象有哪几方面构成? 答:组织形象是公共关系理论的核心概念。所谓组织形象就是公众对于社会组织的总体评价,是社会组织的表现与特征在公众心目中的反映。 组织形象由三方面构成:1)、组织的总体特征与风格。其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内在总体特征和风格(软件),另一类是外在总体特征和风格(硬件)。2)、认知度、美誉度、和谐度。3)、组织形象定位3、现代公共关系含义何如表述? 答:公共关系是社会组织为了塑造组织形象,通过传播,沟通手段来影响公众的科学与艺术。 具体来说,这一表述包含三方面的意思:第一,公共关系活动的根本目的就是塑造组织形象。组织形象是公共关系理论的核心概念,是贯穿公共关系理论与运作的一条主线。第二,社会组织通过传播、沟通手段影响公众。公共关系的主体是社会组织,客体是公众,手段是传播、沟通。换言之,社会组织、传播沟通、公众是构成公共关系的三大要素。第三,公共关系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从理论上讲,公共关系是一门科学;从运作上讲,公共关系又是一门艺术。它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体。 4、公共关系三大要素。 答:公共关系的三大构成要素分别为社会组织、传播、公众。 5、公共关系特征包含哪几方面? 答:一、以事实为依据。(一)真实是公共关系活动的绝对前提。(二)公共关系活动从掌握事实开始。(三)真诚是公共关系人员的信条。 二、以沟通为手段(一)认清沟通的公众对象。(二)明确沟通的主要目标。(三)立足于长远的沟通。 三、以互惠为原则。(一)公共关系明确认定利益目标。(二)公共关系的道德是“大家都赢”。 1、你对历史上各种公共关系定义有什么看法? 答:首先,公共关系定义的多样性源于公共关系含义的多维性,我们不必立即强求有一个同意定义。公共关系学的研究对象相对来说是比较确定的,只要我们从总体上把握住公共关系的实质,形成共识,就能对学科理论作深入研究。 其次,历史上形成的各种定义各具特色,各有优缺点。不少有代表性的定义,对推动公共关系的理论研究和务实活动产生了积极影响。也有一些定义具有相当大的片面性,导致了观念的偏差和行动的失误,有待于清理。 最后,公共关系的定义尚需进一步完善。随着公共关系实践和理论的发展,有必要也有可能进一步对公共关系作出更为科学的定义。为此,我们可以从核心开始入手,作为思考的起点和共识的基础。4、如何认识公共关系三大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

公共关系学XX1.1附答案

全国2011年1月公共关系学0018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是() A.传播公众 B.告知公众 C.传播沟通 D.管理形象 2.国际公共关系联合会成立于() A.1948年 B.1955年 C.1975年 D.1978年 3.某公关公司主要为客户提供市场形象调查与设计服务,它属于() A.专项业务服务公司 B.专门业务服务公司 C.综合服务咨询公司 D.独立业务服务公司 4.在高层领导直属型中,公关机构处于整个组织系统的() A.第一层次 B.第二层次 C.第三层次 D.第二、三层次之间 5.全员公关培训的对象是组织的() A.全体公关人员 B.全体领导人员 C.全体人员 D.全体不合格者 6.公共关系机构中的财务人员属于() A.计划人员 B.领导人员 C.文秘人员 D.专门技术人员 7.与组织无关,其观点、态度和行为不受组织的影响,也不对组织产生作用的公众集体,称为() A.非公众 B.潜在公众 C.知晓公众 D.行动公众 8.在公共关系学中,组织的公众特指() A.消极受众 B.积极受众 C.内部公众 D.外部公众 9.由于第一印象的强烈影响,产生了知觉的偏见,这被称为()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定型效应 10.大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是() A.需要 B.态度 C.知觉 D.心理 11.马斯洛认为人最高层次的需要是() A.安全需要 B.社交需要 C.自尊需要 D.自我实现需要 12.“五四运动”、“大生产运动”、“学先进活动”等在舆论对象中属于() A.社会事件 B.社会问题 C.社会冲突 D.社会运动 13.下列属于交际型公关的是() A.演讲 B.电子邮件 C.售后服务 D.设立热线电话 14.制作“组织形象要素调查表”的常用方法是() A.四步工作法 B.六步工作法 C.目标作业法 D.语意差别分析法 15.企业赞助属于() A.服务型公关 B.宣传型公关 C.征询型公关 D.社会活动型公关 16.下列对“公共信息模式”的描述错误的是() A.公关是信息的公布 B.是一种单向传播模式 C.利用大众媒介传播相对真实信息 D.是一种双向传播模式 17.下列不是“把关人”作用的是() A.对信息进行整理 B.将选择后的信息传达给公众 C.将信息划分重点和优先顺序 D.为公众选出值得关心和注意的事件 18.传播学者麦库姆斯提出了() A.“3S”论 B.把关人理论 C.两级传播论 D.议题设置论 19.公关调查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方法是() A.民意测验 B.公众代表座谈会 C.资料分析 D.个人走访 20.整合营销的最高阶段是() A.协调整合 B.形象整合 C.关系管理整合 D.功能整合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最全公共关系整理资料资料讲解

即运用传播沟通的方法去协调组织的社会关系,影响组织的公众舆论,塑造组织的良好形象。公共关系实务活动是组织活动的一部分,是一种特殊的组织职能。 公共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 是一种影响和制约着组织的政策和行为的经营观念和管理哲学,它渗透到管理者日常行为的各个方面,成为引导组织行为的一种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包括: 1. “形象观念”表现为主体在决策和行动中高度重视自身的声誉和形象,自觉地进行形象投资、形象管理、形象塑造、将组织信誉和形象视作组织的无形资产、无形财富,把树立和维护良好的组织形象作为重要的战略目标。 2. “公众观念”表现为领导者和管理者高度重视公众的利益,将公众的意愿作为决策和行动的依据,将符合与满足公众的要求作为组织的价值追求,并以此为制定组织的经营方针和管理政策的重要原则。 3. “传播观念”表现为经营者和管理者强烈的传播意识和沟通欲望,自觉地利用一切传播的机会和传播媒介去影响公众、引导公众和争取公众,并善于运用双向沟通的方法去赢得公众的理解、信任与好感。 4. “协调观念”表现为善于调节、平衡和统一各种不同的关系、不同的利益、不同的要素,懂得“统筹”、“兼顾”、“缓冲”、“折衷”、“调和”、“妥协”的意义和价值,努力在矛盾中求和谐,在动态中求平衡。 5. “互惠观念”表现为在交往与合作中,将平等互利、追求双赢作为处理各种关系的行为准则,将自身的发展与对方的发展联系起来,通过协助对方、满足对方来争取双方的共同利益。 6. “服务观念”则表现为对他人、对社会的一种奉献精神,使自己的存在和行为给对方带来满意和方便,用服务去赢得好感和信誉。 组织是公共关系活动的主体,实施者、行为者。 公众是公共关系传播的对象。公众关系是由组织运行过程中涉及的个人关系、群体关系、组织关系所共同构成的。

公关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xxxx/ 一、基本概念 1、公共关系:指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关系,即一个社会组织用传播的手段,使自己与公众相互了解和相互适应并谋求组织与公众的共同利益的一种活动或职能。 公共关系学:是一门以公共关系为研究对象,旨(zhì,用意、目的)在揭示公共关系活动的规律,并以这种规律指导公共关系实践的科学。 传播:传播是社会组织利用各种媒介,将信息或观点有计划地与公众进行交流与传递的沟通活动。 刻板印象: 组织机构:是指为了执行一定的社会职能,完成特定的社会目标而组成的一个独立单位的社会群体。 公共关系专业公司:专门为客户提供公共关系劳务和业务咨询服务的传播型、服务型的组织机构。 性格: 2、社区关系: 心理定势: 月晕效应: 广告:广告是在印刷媒体上购买空间或在电子媒介上购买时间,以语言、文字、声像和图案等形式,传播出资人的宣传,达到宣传组织和促进销售的目的。 广告战略:是为实现企业的长远目标所必须采用的广告行为过程和广告媒介的使用方案。策划新闻: 社会团体: 事业机构: 3、素质: 广告目标: 公众:是指与一个组织机构直接或间接相关的个人、群体和组织。 内部公众:指组织机构内部的成员,或与本组织成员直接相关的人员。 外部公众:指除了内部公众之外的与组织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公众。 政府公众:主要指企业 顾客公众:消费者关系 顺利公众:对组织的政策和行为持赞赏和支持态度,称为扩散影响的公众。 逆意公众:由于对组织不够了解或有偏见,而对组织的政策和行动持否定和反对态度,称为集中影响的公众。 二、基础知识 1、公共关系是什么样的活动与学科? 公共关系是一项古老的活动,但又是一门新兴的学科。 2、公共关系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四点) (1)公共关系是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经济原因);

公共关系学-练习题1

公共关系学练习题1 一填空 1, 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传播沟通是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P9 2,美国公共学者康菲尔德提出:”在所有决策和行为上,均以公众的利益为前提” P106 3,公共关系活动表示实际的操作实务. P10 4,表示客观存在的关系状况和舆论状况是公共关系状态.P10 5,人群关系这一概念属于管理心理学/行为科学的范畴,主要指群体内部活动和组织管理过程中人与人/人与群体的关系.P21 6,顾客公众是指购买使用本组织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个人/团体或组织.P120 7,”凡宣传皆好事”信条是巴纳姆提出的.P27 8,国际公众是指一个组织的产品,人员及其活动进入国际范围,对别国公众产生影响.P125 9,被后人誉为公共关系之父的是艾维李. P29 10,格鲁尼格提出了一种”普遍原则,特殊运用”的公共关系全球化理论.P32 11,逆反心理指作用于个体的同类事物,超过了个体感官所能接受的限度而产生的一种相反的体验,使个体有意识的脱离习惯的思维轨道,向相反的思维方向探索.P164 12,名流公众是指对社会舆论和社会生活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号召力的社会有名望人士.P124 13,社区公众指组织所在地的区域关系对象,包括当地管理部门,地方团体组织,左邻右舍.P119 14,公共关系观念表示引导规范组织行为的一种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P12 15,媒体公众指新闻传播机构及其工作人员.P121 16,公众必须被告知是艾维李的信条.P29 17,政府公众是指政府各行政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即组织与政府沟通的具体对象.P122 18,从众心理是指在社会团体的压力下,个人不愿意因为与众不同而感到孤立,从而放弃自己的意见,采取与团体中多数人相一致的行为,以获得安全感,认同感,归属感.P162 19,人际关系主要指个人关系,私人关系,即个人在社会交往实践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P21 20,伯尼斯公共关系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提出了投公众所好的主张.P31 21,按公众对组织的态度分类,可以将公众分为顺意,逆意,边缘公众.P113 22,Communication的涵义是人类社会中信息的传递,接受,交流,分享.P15 23,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可以从关系性质,职能性质,学科性质角度加以说明.P57 24,舆论的作用有制约与监督,鼓动,指导.P158 25,关系作为人类社会关系中的一种特殊形态,其主要特征是组织与公众的关系,信息交流的关系.P16 26,按公众之间的决定性分类,可以将公众分为积极,消极.P114 27,公共关系产生的条件是文化心理,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物质技术.P39 28,专业公关公司服务的特点有较为客观公正,技术全面专业性强,较灵活适应性强,关系与组织较疏远,运作成本较高.P80 29,公共关系的基本职责是收集信息,辅助决策,传播推广,沟通协调,提供服务.P45 30,态度由认知,情感,意图因素构成.P138 31,广告与公共关系的区别在于广告是让别人买我,公关是让别人爱我.P53 32,影响知觉的选择性的客观因素主要有知觉对象本身的特征,对象和背景的差别,对象的组合.P129 ,影响知觉的选择性的主观因素主要有需要和动机,兴趣,性格,气质,经验知识.P130 ,态度的形成和改变受主客观因素制约社会,团体,宣传,个性因素.P141 33,公共关系发展的新特点是实务专业化,理论整合化,手段现代化,教育层次化,地位战略化P63 34,公共关系学中最基本的要素是主体(组织),客体(公众),手段(传播).P69 35,公共关系的职能是传播性和沟通性.P70 36,态度的特性是社会性,针对性,协调性,稳定性,两极性,间接性.P139 37,按关系的重要程度分类,可以将公众分为首要和次要.P112 38,公关部门的地位是边缘和中介.P70 39,公共关系对组织的直接功能是树立组织形象,协调关系网络.P56 40,按关系的稳定程度分类,可以将公众分为临时,周期,稳定公众.P112 41,组织内部设置公关机构有四种基本模式可以选择的是部门隶属型,部门并列型,高层领导直属型,公共关系委员会.P73

公共关系的定义、要素与特征

第一节公共关系的定义及其本质属性 “公共关系”一词源自英文的Public Relations。Public一词可译作“公共的”、“公开的”,也可译作“公众的”。Relations则宜译作“关系”。因此,中文表述可称为“公共关系”,也可称为“公众关系”。 一、公共关系的定义 这类定义把公共关系看作和计划、财务一样的经管职能,其中美国人莱克斯&8226。哈洛博士的定义便是典型代表。他认为:公共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经管职能,它帮助—个组织建立并保持与公众之间的交流、理解、认可与合作;它参与处理各种问题与事件;它帮助经管部门了解民意,并对其做出反应;它确定并强调企业为公众利益服务的责任;它作为社会趋势的监视者,帮助企业保持与社会同步;它使用有效的传播技能和研究方法作为基本工具。 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同样认为公共关系是一种经管职能,其定义是:公共关系是一种经管功能,它具有连续性和计划性。通过公共关系,公立的和私人的组织机构试图赢得与它们有关的人们的理解、同情和支持——借助对舆论的估价,以尽可能协调它们自己的政策和做法,依靠有计划的、广泛的信息传播,赢得更有效的合作,更好地实现它们的共同利益。 美国著名公共关系学者卡特李普(Scott. M.Cutlip)和森特(Allen H.Centre)认为:公共关系是这样一种经管功能,它能建立和维护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互利互惠关系,而一个组织的成功或失败取决于公众。 1.传播说 这一类定义强调公共关系是组织一种特定的传播经管行为和职能,认为公共关系离不开传播沟通。在国外,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不在少数。美国公共关系学权威詹姆斯.格鲁尼格教授就认为:“公共关系是一个组织与其相关公众之间的传播经管”。在美国的大学中,公共关系专业往往设在新闻传播学院内。 英国人弗兰克·杰夫金斯(Frank Jefkins)也认为:公共关系是由为达到相互理解有关特定目标而进行的各种有计划的沟通联络所组成的,这种沟通联络处于组织与公众之间,既是内向的,也是外向的。 国外一些大型的百科全书或综合词典也从传播或沟通的角度来定义公共关系。《美利坚百科全书》中的定义是:公共关系是关于建立一个组织同其既定公众之间相互了解的活动。《大英百科全书》中是这

《公共关系》课程教学大纲

《公共关系学》教学大纲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公共关系学 授课对象:2008级工商管理本科1、2、3、4班 总学时:54 学分数:3 适应专业:工商管理本、专科、人力资源管理本科、物流管理与旅游管理本科先修课程: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与传播学 一、课程教学目的和任务 公共关系学是工商管理专业的必修课。公共关系(公众关系)就是组织在经营管理中运用信息传播沟通媒介,促进组织与相关公众之间的双向了解、理解、信任与合作,为组织机构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保证事业成功的一门不可缺少的学问。它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由经营管理科学、信息传播学、人际关系学构成其理论基础,它的思想原理又吸收了现代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学、行为科学、广告学等学科的最新成就。学生通过学习公共关系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将有助于公关实践能力的提高,并使公共关系成为一种有理论指导的自觉行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掌握公共关系学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基本技能,了解公共关系的涵义、历史、职能、构成要素、工作程序等,明了公关人员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条件与素质,掌握公共关系的某些应用技术,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公关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公共关系学课程的学习,要求学员掌握以下内容: 1、公共关系的基本内涵、定义、基本要素与研究范畴。 2、公共关系产生和发展的历史、社会条件和中国公关事业的历史机遇。 3、公共关系的角色、功能和原则。 4、公共关系组织机构的类型及其特征。 5、公共关系从业人员的类型及其工作范围,公共关系人员的培养和选拔。 6、公共关系工作开展的基本程序和“四步工作法”的实施。 7、不同类型公众的特点与分类公共关系工作。 8、不同类型公众的心理特点以及公关工作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9、各类大众传播媒介的特点、功能及选择的原则。 10、大众传播的写作技巧和发布技巧,新闻与公关广告。 11、人际传播的特点、线路及手段。 12、公关谈判、演讲、劝说、沟通的技巧。 13、赞助、庆典、开放组织、展览、危机公关、举办会议等公关专题活动的技巧。 14、公共关系与组织CI设计的关系及CI设计的主要步骤、方法。 15、公关礼仪的性质与公共关系的个人礼仪、组织活动礼仪。 16、企业公关中公共关系与整合营销、名牌战略、CS战略的关系。 三、课程主要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章公共关系的基本概念【4学时】 1、教学要求 了解:学界关于公共关系定义的不同看法

公共关系学考核试题答案

《公共关系学》(课程代码00182)复习资料 (一) 第一大题:单项选择题(总分:60分) 1、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是( C ) A. 传播公众 B. 告知公众 C. 传播沟通 D. 管理形象 2、国际公共关系联合会成立于(B ) A.1948 年 B.1955 年 C.1975 年 D.1978 年 3、某公关公司主要为客户提供市场形象调查与设计服务,它属 于(A ) A. 专项业务服务公司 B. 专门业务服务公司 C.综合服务咨询公司 D. 独立业务服务公司 4、在高层领导直属型中,公关机构处于整个组织系统的(C ) A. 第一层次 B. 第二层次 C. 第三层次 D. 第二、三层次之间 5、全员公关培训的对象是组织的(C) A. 全体公关人员 B. 全体领导人员 C. 全体人员 D. 全体不合格者

6、公共关系机构中的财务人员属于( D ) A. 计划人员 B. 领导人员 C. 文秘人员 D. 专门技术人

7、与组织无关,其观点、态度和行为不受组织的影响,也不对组织产生作用的公众集体,称为(A ) A. 非公众 B. 潜在公众 C. 知晓公众 D. 行动公众 8、在公共关系学中,组织的公众特指(B ) A. 消极受众 B. 积极受众 C. 内部公众 D. 外部公众 9、由于第一印象的强烈影响,产生了知觉的偏见,这被称为 (A ) A. 首因效应 B. 近因效应 C. 晕轮效应 D. 定型效应 10、大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是 (C ) A. 需要 B. 态度 C. 知觉 D. 心理 11、马斯洛认为人最高层次的需要是(D) 12、“五四运动”、“大生产运动”、“学先进活动”等在舆论 A. 安全需要 B. 要 社交需要C. 自尊需要D. 自我实现需 A. 社会事件 B. 社会问题 C. 社会冲突 D. 社会运动

公共关系的含义

文章【公共关系的含义】所有权属于原创作者,本站仅供参考,请勿抄袭! 一、公共关系概念的引出 “公共关系”简称“公关”,英文缩写为PR。 公共关系这个概念至少可以归纳为五层含义: 1.公共关系是一种状态; 2.公共关系是一种活动; 3.公共关系是一种职业; 4.公共关系是一门学科; 5.公共关系是一种意识、观念与思想。 二、公共关系的内涵 公共关系的内涵可概括为: 1.塑造组织形象的艺术,讲究创新,构思精巧,效果感人。 2.着眼于人心的管理科学,在把握人心上下功夫。 3.内求团结、外求发展的管理哲学。公共关系不仅对外而且对内,作为一种哲学,作用于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强调思想方法。 4.无形的资产,“软竞争”的手段。它可以弥补传统方法的不足,促进有形资产增值。 三、公共关系的定义 (一)墨西哥定义 公共关系是一门艺术和社会科学。公共关系的实施是分析趋势,预测后果,向机构领导人提供意见,履行一系列有计划的行动,以服务于本机构和公众的利益。 (二)本书定义 1.本原属性的定义 按逻辑学的法则,公共关系的“属性”应是“社会关系”。从这个角度出发,公共关系就是社会组织同构成其生存环境、影响其生存与发展的那部分公众的一种社会关系。

2.综合的功能性定义 从公共关系价值功能的角度出发,所谓公共关系,是社会组织为了生存发展,通过传播沟通,塑造形象,平衡利益,协调关系,优化社会心理环境,影响公众的科学与艺术。 3.延伸属性的定义 四、公共关系的基本特征 (一)以公众为对象; (二)以美誉为目标; (三)以互惠为原则; (四)以长远为方针; (五)以真诚为信条; (六)以沟通为手段。 以上六个方面综合地、系统地、多角度地构成了公共关系的基本特征。公关意识以此为基础,公关工作由此而展开,公关职能缘此而设定,所以有人说,公共关系内核小、外延大,即是此理。 五、公共关系的辨析 (一)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 我们可以从关系的主体、客体、中介传播手段、产生基础、产生年代背景、运作内容、学科研究对象、学科发展与专业化程度等八个方面将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进行辨析。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也存在交叉、包容关系。 (二)公共关系与广告 1.公共关系与广告是两门交叉学科 2.公共关系与广告的相近之处 (1)都源于传播学; (2)都以传播为主要的工作手段;

公共关系多选

1.公共关系的基本要素包括( ACD ) A、组织 C、公众 D、传播沟通 2.从公共关系定义出发,我们可以将公共关系职能概括为两大方面( AB ) A、传播性职能 B、管理性职能 3.从本质上来分析,公众具有( ABC )的特征 A、同质性 B、相关性 C、群体性 4.我们可以从哪几个方面来理解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 ABDE ) A、公共关系的主体形态是组织 B、公共关系是组织与其公众之间的业缘关系 D、公共关系在组织中属于参谋机构的职能 E、公共关系是对组织传播资源的管理 5.公共关系形象状态的基本评价标准是( BC ) B、知名度 C、美誉度 6.在构成公共关系学的众多学科基础中,占有特殊地位并起着主要指导作用的学科是( AB ) A、管理学 B、传播学 7.公共关系学的学科特点主要有( ABCDE ) A、边缘性 B、综合性 C、应用性 D、动态性 E、开放性 8.下列属于主体型公共关系的包括(ABCE ) A、政府公共关系B、企业公共关系C、学校公共关系 E、饭店公共关系 9.下列属于对象型公共关系的有( ABCDE ) A、员工关系B、消费者关系C、政府关系D、竞争关系 E、名人关系 10.从运作过程来说,公共关系表现出很强的技巧性和艺术性。公共关系艺术具有以下特点( ABCD ) A、多样性 B、随机性 C、经验性 D、创新性 11.下列不属于对象型公共关系的有( AD ) A、政府公共关系D、企业公共关系 12.下列不属于主体型公共关系的包括( CDE ) C、名人关系D、政府关系 E、媒介关系 13.公共关系目标的具体指标包括( ABCD ) A、知名度和美誉度 B、凝聚力和吸引力 C、关系和舆论 D、效益和发展 14.公共关系有责任帮助组织决策者建立健全组织内部的沟通机制,使各部门、各层次在相互了解的基础上达到相互的协调。具体来说,组织内部的沟通主要包括( ABCD ) A、上源下向流 B、下源上向流 C、信息平行流 D、立体交叉流 15.一个组织面临的外部关系是多种多样的,公共关系要协调好的外部关系主要有(ABCDE)A、协调好与消费公众之间的关系 B、协调好各类合作组织的关系 C、协调好各种社团关系 D、协调好政府关系 E、协调好各种非专业性的社会关系16.组织公共关系的根本目标是( AB ) A、优化内外环境 B、塑造组织形象 17.公共关系参与组织决策具有独特的作用,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其帮助组织从宏观和客观的角度解决下列问题( ABCDE ) A、在决策中确立公共关系目标 B、平衡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 C、平衡近期目标与长期目标 D、平衡组织目标与社会利益 E、注重社会整体效益18.公共关系参谋职能的发挥贯穿于决策的全过程,其内容主要有( ABCDE ) A、为决策目标提供咨询建议 B、为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C、协助决策层提供信息方案 D、拟定公共关系的对策方案 E、从公共关系角度评价决策

第一章 公共关系的概述

第一章公共关系的概述 要点难点 第一章的学习要点包括:探讨公共关系的定义、概念和范畴,理解公共关系的基本特征及完整涵义;并以此为基线来分析比较公共关系学的概念与若干相关学科概念及相关实践范畴的关系,通过这种相关性的比较分析进一步把握公共关系这个特殊概念。了解公共关系的兴起与发展,公共关系在中国的发展。掌握公共关系学的内容及其现实意义。难点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案例进行正确的分析及在生活、学习、工作中自觉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计划:理论教学5课时、技能训练4课时 教学方法:讲授、案例、讨论 教案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第二节公共关系的兴起与发展 教学目标: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节学习,主要了解公共关系起源的三个阶段和历史发展的概况,我们追溯公共关系的源流,了解其发生与发展的历史过程,把握国内外公共关系的现状,剖析公共关系形成和发展的诸多社会历史条件,对全面、准确和科学地把握公共关系思想与理论,开拓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关系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方法: 讲授、案例、讨论 教学计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试述几种公共关系的定义,谈谈对公共关系的理解。 2、公共关系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举例说明。 3、公共关系是怎么兴起与发展呢? 二、讲授新课 (一)、公共关系思想的萌牙 考古学家发现,远在公元前1800年伊拉克的一种农业公告,很有点象现代社会某些农业组织公共关系部的宣传资料。它告诉了农民如何播种、灌溉,如何对付危害庄稼的老鼠,如何收获庄稼等等。 在古希腊,社会对于沟通技术非常重视,并对从事这门技术的人给予很高的评价和奖酬,有些深谙沟通学问的第一流演说家常常被推为首领。 在我国古代政治活动、外交活动和军事活动中,亦有许多类似于公共关系活动的成功范例。合纵家苏秦运用游说手段,来影响公众和社会舆论,以对付秦国的吞并。连横家张仪,

公共关系的意义

公共关系的意义 (一)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当今社会是“形象”竞争的社会,任何组织和个人要取得事业的成功都要借助“形象”的力量。 从组织角度看,企业塑造内具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外显“信誉第一”、“公众至上”、维护消费者权益的形象,以开拓和巩固市场,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学校塑造“教学质量高、设备精良、人才济济、信誉卓著”的形象,以吸引优秀师资、优秀生源,增强在争取项目和经费方面的实力,争创名牌学校。 企业重视生态环境,首先要重视可开发和利用的所有资源,其中包括传统意义上的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力资源外,还有信息资源和关系资源。企业的关系资源就是企业的公共关系,它是企业的一种战略性资源。其价值可以转化为企业的关系资产。按资产的分类,“关系资产”和“商誉”、“品牌价值”、“专利”并列为企业的无形资产。 世界发达国家非常重视企业的“关系资产”,因为它确实成了企业生存发展中的一种活化因素,它潜移默化地渗透在企业的商誉和公众对品牌的忠诚中。为此,美国学者正在撰写著作,英国会计业也正在考虑如何将此类“无形资产”在财务报表中反映,当然,前提是必须量化。 公共关系的终极价值:以和谐的人文精神,营造企业的生态环境。在一定意义上说,公共关系是21世纪的一种柔性生产力。 公共关系是经济发展的伴生物,随着经济进入全球化时代,公关已不仅仅是手段和工具,它首先应该是一种意识、一种境界,唯有此,公关才会显现出大智慧。 (二)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 入世后,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1)企业直接面对的是一个世界性的经济文化大交融的环境。这一环境中,企业将会感到运行规则的陌生和无奈。如何对待WTO这一真正有商业理性支撑的平台?其中涉及自由竞争、反倾销、消费者主导、跨过经营、国际品牌的打造等。 2)企业的市场行为不是仅仅只考虑纯粹的经济因素,还必须综合考虑社会的、文化的、法律的、道德的、公众心理和公众需求等因素,以营造一个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 (三)塑造和传播品牌 1、公关定位确立名牌的 整体形象风格

公共关系学-练习题

公共关系学练习题1 一填空 1, 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传播沟通是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 P9 2,美国公共学者康菲尔德提出:”在所有决策和行为上,均以公众的利益为前提” P106 3,公共关系活动表示实际的操作实务. P10 4,表示客观存在的关系状况和舆论状况是公共关系状态.P10 5,人群关系这一概念属于管理心理学/行为科学的范畴,主要指群体内部活动和组织管理过程中人与人/人与群体的关系.P21 6,顾客公众是指购买使用本组织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个人/团体或组织.P120 7,”凡宣传皆好事”信条是巴纳姆提出的.P27 8,国际公众是指一个组织的产品,人员及其活动进入国际范围,对别国公众产生影响.P125 9,被后人誉为公共关系之父的是艾维李. P29 10,格鲁尼格提出了一种”普遍原则,特殊运用”的公共关系全球化理论.P32 11,逆反心理指作用于个体的同类事物,超过了个体感官所能接受的限度而产生的一种相反的体验,使个体有意识的脱离习惯的思维轨道,向相反的思维方向探索.P164 12,名流公众是指对社会舆论和社会生活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号召力的社会有名望人士.P124 13,社区公众指组织所在地的区域关系对象,包括当地管理部门,地方团体组织,左邻右舍.P119 14,公共关系观念表示引导规范组织行为的一种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P12 15,媒体公众指新闻传播机构及其工作人员.P121 16,公众必须被告知是艾维李的信条.P29 17,政府公众是指政府各行政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即组织与政府沟通的具体对象.P122 18,从众心理是指在社会团体的压力下,个人不愿意因为与众不同而感到孤立,从而放弃自己的意见,采取与团体中多数人相一致的行为,以获得安全感,认同感,归属感.P162 19,人际关系主要指个人关系,私人关系,即个人在社会交往实践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P21 20,伯尼斯公共关系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提出了投公众所好的主张.P31 21,按公众对组织的态度分类,可以将公众分为顺意,逆意,边缘公众.P113 22,Communication的涵义是人类社会中信息的传递,接受,交流,分享.P15 23,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可以从关系性质,职能性质,学科性质角度加以说明.P57 24,舆论的作用有制约与监督,鼓动,指导.P158 25,关系作为人类社会关系中的一种特殊形态,其主要特征是组织与公众的关系,信息交流的关系.P16 26,按公众之间的决定性分类,可以将公众分为积极,消极.P114 27,公共关系产生的条件是文化心理,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物质技术.P39 28,专业公关公司服务的特点有较为客观公正,技术全面专业性强,较灵活适应性强,关系与组织较疏远,运作成本较高.P80 29,公共关系的基本职责是收集信息,辅助决策,传播推广,沟通协调,提供服务.P45 30,态度由认知,情感,意图因素构成.P138 31,广告与公共关系的区别在于广告是让别人买我,公关是让别人爱我.P53 32,影响知觉的选择性的客观因素主要有知觉对象本身的特征,对象和背景的差别,对象的组合.P129 ,影响知觉的选择性的主观因素主要有需要和动机,兴趣,性格,气质,经验知识.P130 ,态度的形成和改变受主客观因素制约社会,团体,宣传,个性因素.P141 33,公共关系发展的新特点是实务专业化,理论整合化,手段现代化,教育层次化,地位战略化P63 34,公共关系学中最基本的要素是主体(组织),客体(公众),手段(传播).P69 35,公共关系的职能是传播性和沟通性.P70 36,态度的特性是社会性,针对性,协调性,稳定性,两极性,间接性.P139 37,按关系的重要程度分类,可以将公众分为首要和次要.P112 38,公关部门的地位是边缘和中介.P70 39,公共关系对组织的直接功能是树立组织形象,协调关系网络.P56 40,按关系的稳定程度分类,可以将公众分为临时,周期,稳定公众.P11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