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植物的多倍体诱导及其观察实验报告

植物的多倍体诱导及其观察实验报告

植物的多倍体诱导及其观察实验报告
植物的多倍体诱导及其观察实验报告

植物多倍体的诱导及其鉴定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掌握化学诱导植物多倍体的原理以及方法,学习利用秋水仙素诱导植物多倍体的一般方法及多倍体诱导在植物育种上的意义。

2.学习利用细胞学方法观察鉴定多倍体的特点以及诱导染色体加倍后的细胞学表现,利用染色体分析的方法对多倍体的细胞做出准确判断。

二、实验原理

生物体的细胞核中都有相对稳定的染色体数目,这是物种的基本特征之一。多倍体是细胞中具有3个或3个以上的染色体组的生物体。在植物育种上,利用多倍体可以改良作物的经济性状,同时还可以利用多倍体克服远缘杂交过程中的障碍。

利用一些化学因素诱导植物产生多倍体,秋水仙素是诱导多倍体形成最有效和常用的药品之一,利用秋水仙素处理正在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可以抑制纺锤丝的形成,使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纺锤丝断裂或纺锤体形成受抑制,有丝分裂后期,复制的染色体无法移向两级,细胞内的染色体加倍,形成多倍体。因此在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作用下,它既可以有效的阻止纺锤体的形成,又不至于对细胞发生较大的毒害,因此,细胞经一定时期后仍可恢复正常,继续分裂,只是染色体数目加倍成为多倍性细胞,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育成为多倍体植物。将秋水仙素处理的植物根尖,制成临时装片,利用显微镜观察根尖分生区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而确定是否形成染色体。

三、实验材料、器具及试剂

1、实验材料:发芽的蚕豆,蚕豆幼苗

2、实验器具:显微镜、解剖针、小试管、刀片、镊子、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试管、培养皿、烧杯。

3、实验试剂:秋水仙素: 0.1%浓度。

卡诺固定液:3份95%酒精与1份冰醋酸配制而成。

1mol/l盐酸,45%醋酸,改良苯酚品红,70%酒精。

四、实验步骤

1、取材:将种子消毒,并于无菌水中浸泡24小时后,将蚕豆种子(2n=16)培

养在培养皿内的湿滤纸上,室温或28℃发芽,待胚根长达1~2cm时,

取出萌发的种子,用自来水洗2~3次,备用。

2、预处理:将胚根长到1~2cm的蚕豆种子移到盛有0.1%秋水仙素的润湿的的吸

水纸的培养皿内,室温下处理48h,待观察到根部有膨大时取出固

定,与在水中进行培养的蚕豆种子(一般植物生长周期为17~18h)

做对照。同时,将实验组蚕豆根尖的生长情况与对照组的蚕豆根尖

生长情况拍照做对比。

3、固定: 取出秋水仙素处理的蚕豆种子,用清水洗净萌发的蚕豆种子上的秋水

仙素溶液,剪取约0.5cm长的根尖,投入carnoy固定液中固定24h,

清水洗净固定液,再移入70%酒精中保存,对照组的蚕豆根尖也需取

0.5cm长的根尖投入carnoy固定液固定24h,再移至70%的乙醇中保存。

4、解离:将蚕豆根尖放入小试管中,加入1mol/L的盐酸,量没过根尖0.5mm,

在室温下解离8~15min(解离可以使细胞之间的果胶层软化,经解离的

组织可以使压片步骤顺利进行)

5、染色:倒掉解离液,用清水反复冲洗根尖,将根尖置于干净的载玻片上,滴

加改良苯酚品红少许,染色20~30min.

6、压片:用蒸馏水冲洗干净根尖上的染液,置干净载玻片上,滴加45%醋酸,

盖上盖玻片,其上放一片吸水纸,吸干多余染液的水分,左手指压住

吸水纸的左边,右手指从吸水纸的左端向右方轻轻抹去,再用铅笔擦

头从垂直均匀的轻轻敲打盖玻片,将材料压成一层细胞(薄雾状),使

细胞均用散开。

8、镜检:把压好的片子放在显微镜下,先观察细胞分散状况和中期分裂相的多

少,再检查分裂中期细胞中染色体是否完全散开。如若染色体分散不

好而难以分辨和计数,可取下片子,平放桌面上,用手指隔着吸水纸

在盖玻片上稍施压力,如果操作细心,用力适度,便可很容易得到染

色体分散良好的压片标本,然后观察染色体的数目,统计染色体组的

数量,以确定染色体是否加倍。

五、蚕豆幼苗的处理和多倍体间接鉴定

(1)蚕豆幼儿苗的处理:

在蚕豆幼苗的幼芽长到3-5mm时,用解剖刀在芽上作一纵切,然后用一浸有秋水仙素(0.05%浓度)溶液的纱布条包在切口处,纱布条的另端浸在一个

盛有秋水仙素水溶液的小烧杯内, 烧杯的口用封口膜封好以防处理液

蒸发,处理12h.隔天后再处理1次,然后将幼苗洗干净,种到花盆内或

地里。同时种植没有处理过的幼苗作为对照。

(2)形态观察和细胞学鉴定:

比较处理与对照的外部形态有什么差异,将叶面的表皮撕下,在显微镜

下观察,多倍体植物的气孔和花粉粒比二倍体大很多,叶片也比较肥

厚。用根尖压片法制成染色体载玻片标本,在显微镜下认真观察和计

数,与对照进行对比。

六、实验注意事项:

1、要保证植物种子的发芽成功,即要注意室内温度在28°C内,给予适当充足的水分,不能让种子干涸死亡。若发芽条件不适宜,导致种子发芽结果不理想,最终将影响实验的观察结果。

2、取材:取根尖分生区,尽量要小。

3、秋水仙素液的浓度要在0.1%之内,不能过浓或稀,处理时间在24~28小时,若处理时间不够长,则有可能使抑制纺锤体失败,导致不能成功诱导染色体加倍。

4、解离要充分,(最好在50~60°C水浴锅内进行)水洗要彻底,否则不易着色。不宜解离太长时间,以免根尖破碎,下一步处理材料时由于材料过软易丢失。

5、染色时,染色时间应在内,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使染色过深为紫色,不易观

察到染色体,染色师要注意添加染液,不要使染液变干,在吸取多余染液时小心操作不要吸走样品。

6、压片时不要移动盖玻片,不能留有气泡,否则影响镜检的效果,用铅笔擦头从盖玻片上轻轻敲打时,要用力适度,敲打均匀,若用力过猛,则容易将盖玻片压碎,同时使细胞均用散开,若染色体不完全分散开,则镜检时难以分辨和计数。

7、本实验所用的秋水仙素溶液具有强致癌性,请在使用过程中务

必注意安全,尤其是不能乱倒废液。

8、由于本实验涉及的时间较长,应认真记录各时期植物变化情况。

七、实验前要注意思考的问题:

1.什么是多倍体?

答: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整倍体为多倍体。

2.秋水仙素诱导植物染色体加倍的原理是什么?

答:秋水仙素可以抑制纺锤丝的形成,使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纺锤丝断裂或纺锤体形成受抑制,有丝分裂后期,复制的染色体无法移向两级,细胞内的染色体加倍,形成多倍体。

3、实验中为什么取2~3cm的根尖部分制作装片?

答:因为在2~3cm的根尖部位,是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分生区,制成装片易于实验观察。

4、为什么染色时间不能超过30min?

答:因为染色时间过长,细胞核会被染成深紫色,颜色太深不易观察到染色体的具体数目和形态。

八、实验结果

图1:用秋水仙素处理已发根至1~2cm的蚕豆种子48h之后,与未处理的蚕豆种子发根情况对照图。

实验组对照组

图2:把用秋水仙素处理的发芽的蚕豆根尖制成临时装片,镜检如下图所示:

实验组的分生区40倍对照组的分生区40倍

六、实验结果分析

一、从图1:用秋水仙素处理已发根至1~2cm的蚕豆种子48h之后,与未处理的蚕豆种子发根情况对照图中,可以明显的看到,用秋水仙素处理过的蚕豆种子根尖明显膨大变粗,而未处理过的蚕豆根尖则正常形态,并未加粗,相对较长而细。这是因为用秋水仙素处理蚕豆根尖之后,在细胞的分裂中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从而导致在有丝分裂后期,复制的染色体无法移向两级,细胞内的染色体加倍,形成多倍体,即具有多个染色体组,具有多套遗传物质,所以合成的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更多,因此,细胞体积膨大,又因为秋水仙素进入细胞后,使细胞的渗透压增大,导致细胞大量吸水,细胞体积膨大。所以,综上两个原因,用秋水仙素处理的蚕豆根尖就膨大而粗,而对照组则无此变化。

二、图2:用秋水仙素处理的发芽的蚕豆根尖制成临时装片的镜检图中,可

以明显的看到,用秋水仙素处理过的蚕豆根尖的分生区细胞的细胞体积、细胞核都比对照组的要大的多,实验组伸长区的细胞明显比对照组的细胞更长,

细胞核大而明显,细胞质浓,这是因为秋水仙素处理根尖细胞之后,染色体加倍,形成多倍体,即具有多个染色体组,具有多套遗传物质,所以合成的蛋白质、糖类等营养物质更多,因此,细胞体积膨大,又因为秋水仙素进入细胞后,使细胞的渗透压增大,导致细胞大量吸水,细胞膨胀。最终导致细胞体积膨大,细胞核变大,质浓的结果。

同时,从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来看,对照组中正常的蚕豆根尖染色体共有12条6对(2n=12),在图2中,经过用秋水仙素处理以后,可以明显的看到大量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加倍,即具有3个或3个以上的染色体组,因此,说明蚕豆根尖经过秋水仙素处理之后,成功的形成了多倍体。另外,从制片中染色体的形态来看,图2中的染色体制片质量是比较好的,因为在一张染色体制片中,可以明显的观察到较多的中期分裂相,染色体分散而不重叠;染色体不扭曲,不断裂,主缢痕,随体都比较清晰;且制片基本上为一层平展的细胞,视野内的细胞都在一个平面上;染色体着色较深,而细胞质不着色或着色很浅,背景清晰,无过多的杂质。因此,能十分清楚地观察细胞内染色体形态,并且对染色体的数目进行计数,以确定是否形成多倍体。

七、实验出现的问题

一、出现问题:在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蚕豆根尖制成的装片内,只能观察到细胞膜,

细胞质,细胞核,但都没有观察到核内的染色体。(如图3所示)可能原因:1、取材时,没有取到根尖分生区的细胞,所以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很少,所以不易观察到染色体。

2、解离时只在常温下进行,没有在50~60℃的水浴锅内进行解离,且解离时间仅为10min。由于解离的时间不够长,温度也不够高,所以解离不够充分,压片时细胞不易分散,有可能使导致染色体不能分散开来,所以观察不到染色体;

3、染色时间不够长,滴加的染色液的量不够多,导致染色太浅,细胞核内的染

色体没有着上颜色,所以无法清楚的观察到染色体;

4、由于解离不够,加上压片不够均匀和充分,导致细胞没有完全分散开来,进

而可能使细胞核内的染色体没有分散开来,所以只能观察到细胞核的形态,而不能清晰的观察到核内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

二、出现问题:视野中许多染色体缠绕成团。

可能原因:压片时用力小,没有完全打散。

三、出现问题:局部染色浅。且多出现在分生区。(如下图所示)

可能原因:染色不均匀;分生区不易着色,可能与其分裂时产生某些物质有关,不排除秋水仙素的干扰。

八、【思考题】

1.什么是多倍体?

答: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整倍体为多倍体。

2.秋水仙素诱导植物染色体加倍的原理是什么?

答:秋水仙素可以抑制纺锤丝的形成,使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纺锤丝断裂或纺锤体形成受抑制,有丝分裂后期,复制的染色体无法移向两级,细胞内的染色体加倍,形成多倍体。

3、实验中为什么取2~3cm的根尖部分制作装片?

答:因为在2~3cm的根尖部位,是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分生区,制成装片易于实验观察。

4、为什么染色时间不能超过30min?

答:因为染色时间过长,细胞核会被染成深紫色,颜色太深不易观察到染色体的具体数目和形态。

讨论:植物染色体标本的制备与观察的实验要获得成功,关键要注意哪几个问题?

1、要保证植物种子的发芽成功,即要注意室内温度在28°C内,给予适当充足

的水分,不能让种子干涸死亡。若发芽条件不适宜,导致种子发芽结果不理想,最终将影响实验的观察结果。

2、取材:取根尖分生区,尽量要小。

3、秋水仙素液的浓度要在0.1%之内,不能过浓或稀,处理时间在24~28小时,

若处理时间不够长,则有可能使抑制纺锤体失败,导致不能成功诱导染色体加倍。

4、解离要充分,水洗要彻底,否则不易着色。但也不宜解离太长时间,以免根

尖破碎,下一步处理材料时由于材料过软而易丢失。

5、染色时,染色时间应在内,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使染色过深为紫色,不易观

察到染色体,染色师要注意添加染液,不要使染液变干,在吸取多余染液时小心操作不要吸走样品。

6、压片时不要移动盖玻片,不能留有气泡,否则影响镜检的效果,用铅笔擦头

从盖玻片上轻轻敲打时,要用力适度,敲打均匀,若用力过猛,则容易将盖玻片压碎,同时使细胞均用散开,若染色体分散不开或不完全则镜检时难以分辨和计数。

细菌形态结构观察实验报告精品

细菌形态结构观察实验报告精品篇 生物学实验报告 报告题目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 姓名刘伟 学号055656565 指导教师:xxxxxx 学习中心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 一、目的要求 1. 掌握微生物实验室常用玻璃器皿的清洗及包扎方法。 2. 掌握培养基的配置原则和方法。 3. 掌握高压蒸汽灭菌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基本原理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是一种应用最广泛和最普通的细菌基础培养基,有时又称为普通培养基。由于这种培养基中含有一般细胞生长繁殖所需要的最基本的营养物质,所以可供细菌生长繁殖之用。 高压蒸汽灭菌: 主要是通过升温使蛋白质变性从而达到杀死微生物的效果。将灭菌的物品放在一个密闭和加压的灭菌锅内,通过加热,使灭菌锅内水沸腾而产生蒸汽。待蒸汽将锅内冷空气从排气阀中趋尽,关闭排气阀继续加热。此时蒸汽不溢出,压力增大,沸点升高,获得高于100℃的温度导致菌体蛋白凝固变性,而达到灭菌的目的。 三、实验材料 1. 药品:牛肉膏、蛋白胨、nacl、琼脂、1mol/l的naoh和hcl溶液。 2. 仪器及玻璃器皿:天平、高压蒸汽灭菌锅、移液管、试管、烧杯、量筒、三 角瓶、培养皿、玻璃漏斗等。 3. 其他物品:药匙、称量纸、ph试纸、记号笔、棉花等。 四、操作步骤 (一)玻璃器皿的洗涤和包装 1.玻璃器皿的洗涤 玻璃器皿在使用前必须洗刷干净。将三角瓶、试管、培养皿、量筒等浸入含有洗涤剂的水中.用毛刷刷洗,然后用自来水及蒸馏水冲净。移液管先用含有洗涤剂的水浸泡,再用自来水及蒸馏水冲洗。洗刷干净的玻璃器皿置于烘箱中烘干后备用。 2.灭菌前玻璃器皿的包装 (1)培养皿的包扎:培养皿由一盖一底组成一套,可用报纸将几套培养皿包 成一包,或者将几套培养皿直接置于特制的铁皮圆筒内,加盖灭菌。包装后的培养皿须经灭菌之后才能使用。 (2)移液管的包扎:在移液管的上端塞入一小段棉花(勿用脱脂棉),它的作 用是避免外界及口中杂菌进入管内,并防止菌液等吸入口中。塞入此小段棉花应距管口约0.5cm左右,棉花自身长度约1~1.5cm。塞棉花时.可用一外围拉直的曲别针、将少许棉花塞入管口内。棉花要塞得松紧适宜,吹时以能通气而又不使棉花滑下为准。 先将报纸裁成宽约5cm左右的长纸条,然后将已塞好棉花的移液管尖端放在长条报纸的一端,约成45℃角,折叠纸条包住尖端,用左手握住移液管身,有手将移液管压紧.在桌面

六年级下实验报告单答案2015

班级小组长报告日期实验名称: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实验目的: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 所需器材:放大镜2只【3X、5X 各一】/每组 实验步骤、过程及分析:步骤:1、用放大镜观察书上的字 把放大镜放在字的上方,逐渐向外移动,发现透过镜片后,字体变大了; 2、用放大镜观察钱币上的微缩文字 将放大镜放在钱币的微缩文字上方,可以看到微缩文字为“RMB 100”, 而不用放大镜却看不清楚; 3、用放大镜观察照片: 我们用放大镜观察了一只小鸟的照片,可以看到鸟的羽毛上的小绒羽,而 只用肉眼看,却不能发现; 4、用放大镜观察电脑、电视机的屏幕: 用10X的放大镜观察屏幕上的图像,发现图像都是由红、蓝、绿三种 色点组成的,单看屏幕的一块地方,根本就不是画面。观察到的现象: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比肉眼看的清晰,原来不能看到的细微之处也能看清了 结论:我认为放大镜不仅能放大物体的图像,还能看到物体的 许多细节。

班级小组长报告日期 实验名称:奇特的身体构造 实验目的:认识到昆虫有它独特的特征 所需器材:放大镜2只、蝇子蟋蟀蝴蝶等动物的标本1套 实验步骤、过程及分析:步骤: 1、观察昆虫的触角:发现触角不是一根直的,而是一节一节的; 2、苍蝇的眼:发现不是一个,网格状的分布着几千个小眼; 3、蝴蝶的鳞片:彩色的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4、蟋蟀的外壳:光滑的外壳上,还有许多“小刺”; 5、苍蝇的脚:脚的底端有“吸盘”,所以可以在天花板上倒立 观察到的现象:观察的小昆虫和肉眼大不相同,借助放大镜,可以观察到小动物的细微之处 结论:我认为用放大镜观察的小昆虫和肉眼大小不相同, 借助放大镜,可以观察到小动物的细微之处

生物实验报告《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生物实验报告《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一、实验目的 1. 初步学会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方法。 2. 理解植物细胞发生渗透作用的原理。 二、实验原理 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外界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收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也就是分升了质壁分离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细胞液中,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使植物细胞逐渐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三、材料用具 紫色洋葱鳞片叶、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镊子、刀片、吸水纸、清水、0.3g/ml 蔗糖溶液 四、实验过程(见书P60) 五、讨论 1.如果将洋葱表皮细胞浸润在与细胞液浓度相同的蔗糖溶液中,这些表皮细胞会出现什么现象? 2.当红细胞细胞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时,红细胞会不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为什么?3.画一个细胞在正常状态下到经过0.3g/ml蔗糖溶液处理,再经过清水处理的细胞变化的一系列模式图。 第1 页共12 页

生物技术实习报告4篇 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我们在经过了将近一年对动物学和植物学的理论学习后,野外实习也至关重要,它可以使我们更加有效地掌握和巩固课堂教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而且还可以学到许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开阔视野,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实习目的;(1)复习、巩固和验证所学的生物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同时进一步丰富所学的生物学知识;(2)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观察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了解植物和动物的形态、习性、种类、用途的多样性以及它们与环境的关系,激发学习的积极性;(3)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意识;(4)培养不怕困难,吃苦耐劳的好作风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珍惜大自然一草一木的良好素质与情感;(5)增强集体主义观念弘扬团队精神,促进同学,师生之间的了解与沟通。 实习意义;(1)通过野外实习,我们不仅巩固了书本上学到的知识,而且还学到许多在书本上学不到得知识;(2)通过野外综合学习,我们更加热爱自然,热爱专业,团结合作,吃苦耐劳,同时也提高了独立观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索创新的新能力;(3)通过野外实习,增强了我们对植物界生物的认识,认识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主要内容:5月29日,早晨五点集合,出发赶往青岛,下午一点左右到达参观青岛市中山公园的动、植物园,下午2点10分集合,晚上进入北九水风景区。 5月30日,上午在山里采集标本,下山后按小组制作标本,下午去樱桃园采摘樱桃。 5月31日,挑战崂顶,6点40出发,中午12点左右到达崂顶,围山顶走了一圈后开始下山,下山时由于方向性错误我们在深山里迷路了,还遇上了大雨,幸亏遇上了几名野外登山队员,才得以走出这座鬼斧神工的大山,到达营地时已经晚上7点多了。 6月1日,早上8点多,在青岛栈桥看风景,9点到下午2点在海底世界参观标本及各种海洋生物(标本馆、海底世界、海兽馆、梦幻水母宫)下午两点多向日照出发,来到李家湾赶海园,住在海边,心情无比激动。 6月2日,上午来到灯塔风景区和万平口风景区看大海,下午回到营地赶海,采集和制作标本。 6月3日,上午来到国家森林公园观赏各类植物,下午回到营地采集和制作标本。 6月4日,上午自由活动,下午1点去刘家湾赶海园赶海,采集和制作标本,这里的海滩好大呀。 6月5日,上午7点出发赶往济南大明湖公园参观游览,下午出发返回,晚8点抵达沧州,野外实习顺利结束。 总结体会:首先,我觉得这次去山东,可以说是不负此行吧,我们不仅开阔了眼界,领略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讲解

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课题:放大镜下的发现 学校:实验时间: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知道放大镜的使用方法及其作用。 实验器材:放大镜、报纸、书本、树叶、电脑 放大镜2只【3X、5X 各一】/每组 实验原理: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像放大。 实验步骤: 1、用放大镜观察树叶,把看到的记录下来。把放大镜放在字的上方,逐渐向外移动,发现透过镜片后,字体变大了。 2、用放大镜观察报纸、书本,把看到的记录下来。 3、用放大镜观察电脑、电视机的屏幕。 实验现象: 在放大镜下观察到的物体比用肉眼看到的物体更大。 实验结果:放大镜可以把物体的像放大。

实验课题:放大镜的特点 学校:实验时间: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知道放大镜的使用方法及其作用。 实验器材:放大镜1只、玻璃塑料瓶1个、圆柱玻璃杯1只、烧杯1只、烧瓶1只、保鲜膜3张、透明塑料绳2米 猜测:放大镜能放大是因为它不同于普通玻璃,形状与平板玻璃有较大差异。 实验步骤: 1、比较放大镜与平板玻璃:放大镜的中间鼓,周围较薄,而平板玻璃厚度均匀,没有放大功能。 2、在圆柱玻璃杯、烧杯、烧瓶中灌上清水,透过瓶体观察物体,发现比直接观察看到的图像要大 3、再次比较圆柱烧杯和烧瓶,我们发现,圆烧瓶比烧杯放大的倍数要大。 实验现象: 放大镜的镜片是透明、中央厚、边缘薄,具有放大图像的功能。 实验结果:放大镜的镜片特点是透明、中央厚、边缘薄,凡是和放大镜镜片具有同样特点的器物,都具有放大功能。

实验课题:放大镜的放大倍数 实验时间: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知道放大镜把物体放大了多少倍。 实验器材: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布、纸、邮票 实验原理:通过观察、记录和测量,可以算出放大镜的放大倍数。 实验步骤: 1、把放大镜放在有格的纸上或放在书上,看看它能把物体放大多少倍。 2、用放大镜观察布、邮票的某部分,并把观察到的内容记录下来,看看它能把物体放大多少倍。 实验现象:同一放大镜的最大放大倍数是一定的。 实验结果: 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算出了不同放大镜的放大倍数。

花的构造实验报告

花的构造实验报告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三年级学生平时的制作能力、观察能力与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做一做,看一看,想一想中去探究学习科学知识知识,并在作科学的过程中学科学。下面是由X整理的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希望对您有帮助。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篇一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年级有一个班。由于三年级学生刚开始接触课,一切对学生来说都非常新鲜,因此对学习具有较浓厚的兴趣。但也正是由于初次接触课,其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都需要教师的悉心培养。 二、教材分析: 三年级上册由、、、、和五个单元组成。本册教材以观察活动为基本结构和呈现方式,重视构建良好的活动结构,而且贴近儿童生活,适应学习主体的发展需求。在科学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覆盖了三大领域:——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物质世界 在科学探究方面,考虑倒三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还不可能从事较为独立、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出于科学探究始于提出问题、细致观察的特点,教材将着重点放

在发展学生的提问能力、观察能力和对科学观察的理解之上。全册是以学生有系统的观察活动为主线展开的,尽管各个单元的学习内容、观察对象不同,但在活动的设计上充分考虑了观察能力有步骤、有计划地发展。教材综合性地考虑了科学探究方面诸多能力的培养。为了发展学生的科学判断能力,教材还充分体现了对观察记录的重视。全册教材自始自终都强调了学生的亲身经历和体验。 教材在活动设计中,力图从对待科学、对待自然、对待科学学习、对待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等多方面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 三、教学目标: 1、能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并能选择自己探究的问题。 2、能以亲身经历来理解科学,并与科学家的经历做对比,找出两者之间的相似之处,进一步明确科学是什么,体会做科学的满足感。 3、通过寻找有生命的物体,建立起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特点的有生命物体的科学概念,使学生知道自然界中的物体分为生物和非生物两类,知道生物有能够繁殖、长大、呼吸、吃东西、运动等几个基本特征。 4、通过对植物的观察、分类,引导学生认识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了解植物的多样性,知道植物作为有生命

植物形态观察报告

深圳大学实验报告课程名称:生命科学基础实验 实验项目名称:校园植物观察 学院: 专业: 指导教师: 报告人:学号:班级: 实验时间: 实验报告提交时间: 教务处制

龙船花全株侧枝向上挺直生长且平滑,叶子表面光滑革质对生,全缘而呈倒卵形状或是椭圆形。一般长度约9厘米-12厘米左右,宽约4 是深绿色,背面的颜色较浅。花属于顶生的伞房花序,每簇花丛大约有 小花由其冠筒上长出后分裂4-5片椭圆形花瓣,冠筒长约2.5 红砖色。20-30朵聚生的小花整体呈现一个大圆球状,花团锦簇。

对生的二回羽状复叶舌状花瓣

茎钝四棱形或近圆柱形,披淡褐色鳞片状糙毛。单叶对生,长椭圆形或卵形,先端钝尖,基部近圆形或浅心形,全缘,叶片坚纸质,两面披淡褐色糙毛及短柔毛,长约4-12厘米,宽约3-8厘米;叶脉5-7条基出;叶柄长约 厘米。 花为聚伞花序,长于分枝顶端,近头状,由3-7朵花组成,稀单生,基部具叶状总苞;花梗密披鳞片状糙毛,长约3-20亳米;花萼 宽,内侧红色,外侧披淡褐色鳞片状糙毛,先端渐尖,萼管壶形,长约 花瓣5片,倒卵形,先端圆形,粉红色或玫瑰红色,密披缘毛,离瓣花;雄蕊10枚,5长5短,较长的雄蕊基部黄色直立,上部呈关节状弯曲,状似镰刀,连接紫红色半圆形的花药,短的雄蕊黄色,并未分两节,连接黄色的花药;雌蕊柱状,墨绿色;花柱线形,紫红色。

茎肉质,直立,粗壮。叶互生;叶柄长约1-3cm,两侧有数个腺体;叶片披针形,长4-12cm,宽1-3cm,先端长渐尖,基部渐狭,边缘有锐锯齿,侧脉对。 花梗短,单生或数枚簇生叶腋,密生短柔毛;花大,通常粉红色或杂色,单瓣或重瓣;萼片2,宽卵形,有疏短柔毛;旗瓣圆,先端凹,有小尖头,背面中

草履虫伸缩泡活动观察

草履虫伸缩泡活动观察实验报告 摘要 草履虫属于纤毛虫纲,在内质与外质之间有2个伸缩泡,一个在体前部一个在体后部。每个伸缩泡向周围细胞质伸出放射排列的收集管。前后2个伸缩泡交替收缩,不断排出体内过多的水分,以调节水分平衡。 本实验研究的即是草履虫在不同浓度生理盐水下伸缩泡的伸缩频率。原液中一分钟草履虫两伸缩泡伸缩平均次数12次,蒸馏水中一分钟草履虫两伸缩泡伸缩平均次数15次,0.1%,0.3%,0.5%,0.7%,0.9%生理盐水中一分钟草履虫两 伸缩泡伸缩平均次数依次为12次,5次,2次,0.5次,0次 本实验运用了梯度溶液相互对照,得出实验结论由于渗透压的变化,草履虫伸缩泡在草履虫所处外界环境浓度越高时收缩频率越低,在浓度过高时伸缩泡不再伸缩。 关键词 伸缩泡,收缩频率,草履虫 正文 1.材料与方法 实验材料:原生动物培养液,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吸管、吸水纸、镜头纸、不同浓度生理盐水(0.1 ﹪,0.3,0.5,0.7,0.9 ) 实验方法及过程: (1)临时玻片制备 为限制草履虫的迅速游动以便观察,先将少许棉花纤维撕松放在载玻片中部,再用滴管吸取草履虫培养液滴1滴在棉花纤维之间或用牙签挑取培养缸边或稻

草杆上膜状粘腻物,涮在水滴中。盖上盖玻片,在低倍镜下观察。如果草履虫游动仍很快,则用吸水纸在盖玻片的一侧吸去部分水(注意不要吸干),再进行观察。 当载片、盖片之间的水渐少时,虫体被压,运动困难,略有变形,此时,伸缩泡活动最清楚。内质内大小不同的圆形泡,多为食物泡。细心观察在虫体的前、后端不时有亮点出现,逐渐变大,又突然消失,前后交替进行,可以伸缩,为伸缩泡。当伸缩泡主泡缩小时,可见其周围有6~7个放射状排列的长形透明小管,即收集管。 (2)实验安排 一排为一个实验组,本组共五人,前四人分别负责原液,蒸馏水,0.1%,0.3%生理盐水,最后一人负责剩下三个高浓度生理盐水。随选取2~3个样本,每个样本至少计数3个时间周期(以1分钟为一周期)。在低倍镜下选择1个清晰又不太活动的草履虫,转高倍镜观察其伸缩泡的收缩。用秒表记录伸缩泡的收缩周期,重复3次计数,取平均值,并推算每分钟伸缩泡的收缩频率。再选择1只草履虫,如上计数。然后计算草履虫伸缩泡的平均收缩频率。 2.实验结果与讨论 实验结果:(1)实验数据 原液中一分钟草履虫两伸缩泡伸缩平均次数12次,蒸馏水中一分钟草履虫两伸缩泡伸缩平均次数15次,0.1%,0.3%,0.5%,0.7%,0.9%生理盐水中一分钟草履虫两伸缩泡伸缩平均次数依次为12次,5次,2次,0.5次,0次 附:不同浓度溶液下草履虫伸缩泡伸缩平均次数图(一分钟两伸缩泡)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生物实验报告

A卷 一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说明植物体是由细胞组成的 实验材料::显微镜、洋葱、镊子、滴管、水、载玻片、针、盖玻片、吸水纸、纱布。 实验步骤: (一)制做临时装片。 (1)用纱布将载玻片、盖玻片擦干净。 (2)用液管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 (3)用镊子在洋葱鳞片叶上撕下一小片表皮。 (4)将撕下的表皮放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用针将其展开。 (5)用镊子夹住盖玻片,先将一边接触载玻片的水滴边经再慢慢把盖玻片放平,制成临时切片。 (4)在盖玻片的翼侧滴加稀碘液,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二)安装临时装片:将临时切片放到显微镜上,调整显微镜与临时切片位置,直到可以观察到清晰的图像为止 实验图像: 200倍800倍 实验结论:洋葱表皮是由无数细胞构成的,有明显的细胞核,细胞壁,细胞质出现。 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教案 一、学习要求: 1.制作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2.认识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基本结构。 二、材料用具: 生理盐水,稀碘液,消毒牙签,滴管,纱布,镊子,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 三、实验方法和步骤: 1.用洁净的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 2.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3.用消毒牙签在口腔内侧壁轻刮几下放在生理盐水中。 4.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再将盖玻 片缓缓放平盖在水滴。 5.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几滴稀碘液,用吸水纸在盖玻片的另一侧吸 引,使碘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四、总结步骤:

A卷擦-→滴-→取-→盖-→染-→吸 五、绘制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三.种子的结构实验报告 学科 生物 年级六年级班 实验 名称 观察种子的结构实验时间 实验器材浸软的菜豆种子,浸软的 玉米种子,刀片,放大镜,滴 管,碘液 实验人 实 验 步 骤 一观察菜豆种子的结构 1取一粒浸软的菜豆种子,观察它的外形. 2剥去种子最外面的一层薄皮—种皮,分 开合拢着的两片子叶. 3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子叶,胚根,胚芽和胚轴,看看它 们各有什么特点 二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 1取一粒浸软的玉米种子,观察它的外形. 2用刀片将这粒玉米种子从中央纵向剖开. 3在剖面上滴一滴碘液.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被碘液 染成蓝色的胚乳,以用未被染成蓝色的果皮和种皮, 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看看它们各有佬特点 实验 结果 种子的大小和形状不同,但是它们的基本结构是相 同的,种子的表面是一层种皮,里面是胚包括胚芽胚 轴胚根和子叶,有的种子还有胚乳. 备注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植物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单 时间2013.9.3 实验名称观察一棵大树实验目的用各种方法观察一棵树,并描述出来。 实验器材一支蜡笔、一个放大镜、一把尺子 实我的猜测:树的外形差不多,树皮都是粗糙的,树冠大小都相同我的实验步骤:1、我们观察了柏树树。 2、从远处看,一棵大树的形状。 3、从近处看。 验 程观察到的现象:1、我们观察了柏树。 2、树冠像一把伞。 3、树干是直的,用手摸感觉很粗糙。 4、树叶叶细小鳞片形,先端锐尖。 实验结论树都生长在泥土里,都需要水、阳光,都有树干、树冠和树根。但树冠小,树干粗细,树皮摸起来有的光滑有的粗糙,结的果实不一样,叶片不一样。 疑问树的形状为什么各不相同 指导教师评定等级(含日期)2013.9.3 实验报告单

时间2013.9.9 实验名称观察一棵大树实验目的用各种方法观察一棵树,并描述出来。 实验器材一支蜡笔、一个放大镜、一把尺子 实我的猜测:树的外形差不多,树皮都是粗糙的,树冠大小都相同 我的实验步骤:1、我们观察了雪松 。 2、从远处看,一棵大树的形状。 3、从近处看。 验 程观察到的现象:1、我们观察了雪松。 2、树冠圆锥形。。 3、树干是直的,用手摸感觉很粗糙。 4、树皮灰褐色,裂成鳞片 实验结论树都生长在泥土里,都需要水、阳光,都有树干、树冠和树根。但树冠小,树干粗细,树皮摸起来有的光滑有的粗糙,结的果实不一样,叶片不一样。 疑问树的形状为什么各不相同 指导教师评定等级(含日期)2013.9.9 实验报告单 时间2013.9.10 实验名称观察水生植物实验目的水葫芦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实验器材水葫芦和金鱼藻,一个水槽,一张记录纸 实我的猜测:水葫芦和金鱼藻都能浮在水面上 我的实验步骤: 1、把塑料袋中的水葫芦和金鱼藻要放入水槽中,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样子,并画出简图。 2、剖开水葫芦的叶柄,我们会看到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 验 程 观察到的现象:水葫芦海绵状气囊结构很轻,能浮在水面上 实验 结论 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疑问水葫芦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 指导教师评定等级(含日期)2013.9.10 实验报告单 时间2013.9.17 实验名称叶的观察 实验目的认识叶的基本特征 实验器材各种树的落叶、同一种树的新鲜叶和落叶、一条有大小不同叶片生长的树枝

草履虫实验报告

一·实验课题名称 草履虫种群在有限环境中的逻辑斯谛增长测定 二·文献综述列出参考文献)( ,,,,雌它只有一个细胞构成草履虫是一种身体很小圆筒形的原生动物是单细胞动物国雄同体喜生活在有机物丰富的池塘水沟洼地等尤喜生活于细菌丰富的水中【、。】、。,1,,,,张会对草履虫培养和观察方面已有一定研究内一些学者对草履虫的研究颇多其中候勇芳等对几种常用草履虫培养和观察方法进行了整理并作了一定改进 郭祖宝介绍了几种配制草履虫培养液的材料还有学者对草履虫的逻辑斯,【】【】。32谛增长方程参数进行了测定【】。4因为环境是有限的生物本身也是有限的所以大多数种群的“j”字型生长都是暂时,,,,,。,,代密度很低资源丰富的情况下的资源缺乏一般仅发生在早期阶段而随着密度增大谢产物积累等环境压力势必会影响到种群的增长率r使r值降低。,, ,:与密度有关的种群连续增长模型比与密度无关的种群连续增长模型增加了两点假设有一个环境容纳量通常以k表示当nt=k时种群为零增长即dn/dt=0.(,)(,,),21增长率随密度上升而降低的变化是按比例的每一个体利用空间为1/k,。n个体利用n/k空 间剩余空间为1-n/k按此两点假设种群增长曲线是“s”型。,,。:?型曲线有两个特点“s”曲线渐近于k值即平衡密度。,。曲线上升是平滑的?产生“s”型曲线的最简单数学模型是生态学发展史中著名的逻 辑斯蒂方程逻辑斯蒂曲线常划分为5个时期由于种群个体数很少密,:。,开始期(1)度增长缓慢随个体数增加密度增长逐渐加快当个体数达到饱,,;,;转折期(2)加速期(3)和密度一半即k的一半密度增长最快个体数超过k/2以后密度增长逐,;,,,减速期(4)渐变慢;(5) 种群个体数达到k值而饱和。,【】饱和期5,。本次开放性实验我们也对草履虫种群在有限环境中的逻辑斯谛增长进行了测定:参考文献朱艳芳朱力力草履虫的培养研究【,】】【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1672—j17177(2010)04—0044—05 张会芳刘军英郑发科几种常用草履虫培养和,【】,,候勇2观察方法及改进【】,2009四川动物1000—j 7083(2009)03—0450—02 【】【】生物学郭祖宝介绍几种配制草履虫培养液的材料j3教学2010第9期,,35卷【】张燕胡丹王健实验草履虫时滞型逻辑斯谛增长方程参4数的测定【】2010,12j 娄安如孙儒泳李庆芬基础生态学【【】,,】,高牛翠娟m5等教育出版社2007,12. 三·实验目的和要求 理解环境对种群增长的限制作用。,了解种群在有限环境中的增长方式1. 种群增长模型的建立参数的估计以及种群增长曲线的拟合、、学习种群大小的检验 2.。等实验技术四·实验条件包括实验材料药品仪器设备等)(、、 水沟里的草履虫(:).caudatum paramecium1.实验材料 2.鲁哥氏固定液 凹玻片量筒纱布橡皮筋,,,,,,移液管1ml100ml3.显微镜锥形瓶 五·实验原理与方法 世代重叠种群在无限环境中呈现j型增长但在现实生态环境中种群不可能长期而,-。,。,连续地按指数增长随着密度的上升往往受到有限的环境资源和其它必要生活条件的限制,,使种群每员瞬时增长率随着密度上升而下种内竞争加剧必然会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降一直到种群停止增长甚至使种群数量下降增长曲线呈现s型。,-,, 草履虫在18每天分裂1次种群增长速度快草履虫主要以细菌为食,,,。~环境中20℃。,,。

植物细胞实验报告_1

植物细胞实验报告 篇一:观察植物细胞的实验报告 七年级生物实验报告 篇二:观察植物细胞生物实验报告单 生物实验报告单 篇三: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实验报告 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实验报告目的要求: 1. 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学习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 2. 认识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3. 练习画细胞结构简图 材料用具:洋葱鳞片叶,镊子,刀片,载玻片,盖玻片,清水,稀碘液,滴管,纱布,吸水纸,显微镜方法步骤: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并观察: 1、准备: (1)用洁净的卫生纸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把载玻片平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2)用刀片在洋葱鳞片内表皮上,轻轻划出边长为2㎜~5㎜的小方格;然后用镊子从小方格内的内侧撕取一小块透明表皮,并将其浸入载玻片的水滴,用镊子将表皮展平。 (3)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

的水滴中,然后轻轻地盖在表皮上,避免盖玻片下面有气泡。 2、染色: (1)用滴管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稀碘液。 (2)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到整个标本。 3、观察洋葱的表皮细胞: (1)取显微镜(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将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7厘米左右,略偏左)并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2)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对准通光孔(物镜前端与载物台保持2厘米距离)。 (3)调节光圈和反光镜,通过目镜能够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4)将装片放到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正对通光孔中心。 (5)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 镜接近玻片为止(注意:眼睛一定看着物镜)。 (6)两眼同时睁开,用一只眼看目镜,另一只眼随时准备画图,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草履虫伸缩泡观察实验报告

草履虫伸缩泡观察实验报告 摘要: 伸缩泡是草履虫体内水分调节细胞器,是一种规律性伸缩的液泡。在草履虫 的内质与外质之间有2个伸缩泡,一前一后。每个伸缩泡向周围细胞质伸出放射 排列的收集管。在电镜下,这些收集管端部与内质网的小管相通联。在伸缩泡及 收集管上有由一束微管组成的收缩丝。由于收缩丝的收缩使内质网收集的水分(其中也有代谢废物)排入收集管,注入伸缩泡,经由表膜小孔(排泄孔)排出体外。前后两个伸缩泡交替收缩,不断排出体内过多的水分,以调节体内渗透压平衡。 本周动物生物学实验课上我们小组进行了草履虫伸缩泡的观察实验,我们采 用分组的方式进行研究,设置了浓度梯度(生理盐水0.1% 、 0.3% 、 0.5% 、 0.7% 、0.9% 、蒸馏水)记录不同浓度下一分钟内草履虫伸缩泡的收缩次数,研究外界 环境浓度对草履虫伸缩泡收缩运动的影响。我们收集到的数据是蒸馏水状态下伸 缩泡平均每分钟收缩5次,原液中伸缩泡平均每分钟收缩2次,在0.1%的生理盐水中伸缩泡平均每分钟收缩3次,在0.3%的生理盐水中伸缩泡平均每分钟收缩1次,在0.5%的生理盐水中伸缩泡平均每分钟收缩2次,在0.7%的生理盐水中伸缩泡平均每分钟收缩1次,在0.9%的生理盐水中伸缩泡平均每分钟收缩0次。大致可以看出草履虫所处外界环境浓度越高时收缩次数越少,在浓度过高时伸缩泡不 再收缩。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了解了草履虫的基本特征,探究了其伸缩泡的活动机理,进一步掌握观察了微小活动目标的技巧。 关键词:草履虫,伸缩泡,收缩次数,不同浓度 正文

一、实验材料准备 采集的原生动物培养液、秒表、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吸水纸、镜头纸、棉纤维、牙签、不同浓度生理盐水(0.1%、0.3%、0.5%、0.7%、0.9%)、蒸馏水、纱布。 二、实验方法 1.分组安排 本实验组组共六人,分别负责观察并记录在蒸馏水,浓度为0.1%,0.3%,0.5%,0.7%,0.9%的生理盐水中草履虫伸缩泡的收缩次数,最后大家观察原液状态下草履虫伸缩泡伸缩情况,每人选取5个观察对象(样本),每个样本计数 3 个计时单位,以一分钟为一个计时单位。最后求平均值,计算出每个时间单位(一分钟)内草履虫伸缩泡的收缩次数。 2.实验操作 (1)临时玻片制作 ①在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或蒸馏水)。 ②用牙签挑取培养缸边或稻草杆上的膜状粘腻物,蘸入生理盐水(或蒸馏水)水 滴中。 ③将小片棉纤维撕得很薄,轻轻覆盖在生理盐水(或蒸馏水)水滴上。* ④盖上盖玻片(用镊子夹取,45o角盖盖玻片)。 ⑤轻压盖玻片,同时用吸水纸在盖玻片四周边缘处轻轻吸去多余水分。当虫体被 压,运动困难,略有变形时伸缩泡运动较易观察。 (2)观察临时玻片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实验操作(教科版)1.体验静电现象(P2)实验目的:让学生亲身体验静电现象 实验原理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实验器材:塑料梳子或笔、碎纸屑 、用梳过干燥头发的塑料梳子慢慢接近碎纸屑,观察有什么现象发1操作步骤:生。 、用梳过干燥头发的塑料梳子再一次靠近头发,观察有什么现象发2生。实验结论: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实验名称2 ;不一样的电荷实验目的:认识正电荷和负电荷实验器材:气球、羊毛制品、木尺 1 将两个充气气球挨着悬挂在约米长的木尺,用羊毛制品分别摩擦步骤: 两个气球相互接触部位,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实验结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3实验名称:小灯泡的构造实验目的了解小灯泡的构造是怎样的实验器材小灯泡实验步骤展示小灯泡,让学生看清灯泡的构成实验结论小灯泡是由玻璃泡、灯丝、金属架、连接点构成的 4 让小灯泡发光(P5)实验目的:利用电来点亮小灯泡实验原理只有电流通过灯丝时小灯泡才会发光 实验器材:导线 1 根、电池 1 节、小电珠 1 个。实验步骤:选择连接方式使小灯泡发光。 1、导线连接小灯泡的螺纹与电池底部的锌壳,电池铜帽与小灯泡的锡粒接触,观察现象。 、导线连接小灯泡的锡粒与电池底部的锌壳,电池铜帽与小灯泡螺纹接触,2观察现象。 、导线连接电池铜帽与小灯泡螺纹,小灯泡的锡粒与电池底部的锌壳接触,3观察现象。 、整理器材。4实验结论:小灯泡亮了。 (P7)连接带灯座的电路5 实验目的:连接带灯座的电路,让小灯泡亮起来一段导线和一节电池能点亮一个小灯泡实验原理根。1 实验材料:小灯

泡、小灯座、电池、电池盒各个、导线 2 实验步骤:组装电路、在电池盒的两端各连接好一根导线,把电池正确安装在电池盒里。1 2、用连接电池的两根导线的另一端接触小灯泡,确定能使小灯泡发光。 3、将小灯泡安装在灯座上,再连接上导线---小灯泡亮了。 4、拆分器材 5、整理器材。 6 连接串联电路p8实验目的:会使用串联方法连接电路实验原理;串联是电路的一种连接方式 实验器材:电池、电池盒、灯泡、灯座各2 个、导线 4 根。操作步骤: 1、把电池装入电池盒里,把灯泡装在灯座上。 2、用导线把电池、灯泡、逐个串接法连起来。使2个小灯泡同时亮起来。 3、拆分器材 4、整理器材。实验结论:串联是电路的一种连接方式。 7 连接并联电路p8实验目的:会使用并联方式连

校园植物种类调查实验报告

校园植物种类调查实验报告 一、目的要求 1.通过本实验使学生熟悉观察、研究区域植物及其分类的基本方法。 2.认识校园内外的常见植物。 二、材料用品 照相机、铅笔、笔记本、检索表等。 三、调查方法 实地调查、实物标本、查阅资料、访谈、小组讨论。 1、实地调查:小组成员分工参观并初步认识校园内植物,拍照,做好记录,将不认识的植物重点记录、做记号。 2、采集标本:采集植物的叶片、枝条或花朵等特征部分,压制做成植物标本。 3、采访讨教:带着植物照片及植物标本向教师或学校花工师傅请教,弄清植物的名称、特性。 4、查阅资料:到图书馆或利用网络查阅相关植物的资料,获取各种植物的详细信息。 5、整理资料:集中、收集所有成员的资料,对资料进行全面整理、筛选、分类。 6、实验报告:将资料、图片打印,汇集成实验报告。 7、制作PPT:用演示文稿形式,记录和呈现我们的探究过程,分享我们的研究心得。 三、调查内容 (一) 校园和公园植物形态特征的观察 植物种类的识别、鉴定必须在严谨、细致的观察研究后进行。在对植物进行观察研究时,首先要观察清楚每一种植物的生长环境,然后再观察植物具体的形态结构特征。植物形态特征的观察应起始于根(或茎基部),结束于花、果实或种子。先用眼睛进行整体观察,细微、重要部分再借助放大镜观察。特别是对花的观察、研究要极为细致、全面,从花柄开

始,通过花萼、花冠、雄蕊,最后到雌蕊。必要时要对花进行解剖,分别作横切和纵切,观察花各部分的排列情况、子房的位置、组成雌蕊的心皮数目、子房室数及胎座类型等。只有这样,才能全面、系统地掌握植物的详细特征,才能正确、快速地识别和区分植物。 (二)植物种类的识别和鉴定 在对植物观察清楚的基础上,识别、鉴定植物就会变得很容易。对校园内外特征明显、自己又很熟悉的植物,确认无疑后可直接写下名称;生疏种类须借助于植物检索表等工具书进行检索、识别。 在把区域内的所有植物鉴定、统计后,写出名录并把各植物归属到科。 (三)植物的归纳分类 在对校园内外的植物进行识别、统计后,为了全面了解、掌握园内的植物资源情况,还须对它们进行归纳分类。分类的方式可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和植物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对植物进行归纳分类时要学会充分利用有关的参考文献。下面是几种常见的植物归纳分类方式。 1.按植物形态特征分类木本植物、乔木、灌木、木质藤本、草本植、一年生草本、二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 2.按植物系统分类: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 3.按经济价值分类:观赏植物、药用植物、食用植物、纤维植物、油脂植物、淀粉植物、材用植物、蜜源植物、鞣质植物、其它经济植物 (四) 编制植物的定距式检索表。 五、作业 1.写出所调查区域植物名录(归属到科),并对它们进行归纳分类,形成完善的实验报告。 2.通过植物的调查、研究,谈谈你对学校或植物园绿化现状的看法

生物实验报告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报告

生物实验报告《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_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 2.初步掌握制作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技能。 3.初步掌握绘制生物图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在植物体中,有丝分裂常见于根尖、茎尖等分生区细胞,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分为分 一、实验目的 1.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 2.初步掌握制作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技能。 3.初步掌握绘制生物图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在植物体中,有丝分裂常见于根尖、茎尖等分生区细胞,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 程,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的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可以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 有丝分裂的过程,根据各个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或染色质)的变化情况,识别该细胞处于有 丝分裂的哪个时期,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着色。 三、材料用具 洋葱根尖、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镊子、培养皿、铅笔、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 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质量分数为0.01g/ml的龙胆紫(或紫药水) 四、实验过程(见书P39) 1.洋葱根尖的培养(提前3—4天) 2.解离:5min 3.漂洗: 10min 4.染色: 5min 5.制片 6.镜检 五、注意 1.解离充分是实验成功的必备条件。解离充分,组织才能分散,细胞也不会重叠。 2 .漂洗时间一定要足够,否则细胞染不上色。 3 .染色时,染液的浓度和染色时间必须掌握好。特别是染色不能过深,否则镜下一片紫色,无法观察。 六、讨论 1.制作好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关键是什么?谈谈你自己的体会。 物理实验报告·化学实验报告·生物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格式·实验报告模板 2.在观察清楚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细胞以后,绘出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简

参考答案 实验报告单: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

莒县桑园镇中心初级中学生物学科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 20____级____年级____班____组实验组长:______ 实验合作者:________ 实验名称: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 实验目的: 1、学习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 2、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认识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3、学会并练习画植物细胞的结构简图。 材料用具:洋葱鳞片叶、清水、稀碘液、镊子、刀片、滴管、纱布、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擦镜纸。 实验步骤: 1、检查材料用具是否完好、齐全。 2、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1)擦:用洁净的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2)滴:将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3)撕: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内侧撕取一小块内表皮。 (4)放:把撕下的内表皮浸入载玻片的水滴中。 (5)用镊子将浸入清水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展平。 (6)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的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上,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 (7)染:把一滴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 (8)吸: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碘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3、观察临时装片: 在低倍显微镜下仔细观察制成的植物细胞临时装片,辨认细胞的各种结构。 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等。 4、画图: 依照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选取其中的 一个细胞,画出观察到的各部分结构,周围的细胞只 勾画出轮廓。 5、整理还原: 实验完毕,清洁桌面,清点实验材料并摆放整齐; 将显微镜外表擦拭干净放进镜箱,送回原处。 讨论:怎样区分显微镜视野中的气泡和细胞? 答:气泡在视野中是圆形或椭圆形的,有黑而粗的边缘,用镊子或是解剖针按压盖玻片,气泡会变形、移动;而细胞不会变形、也不会移动,并且细胞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之分,形态多样。

草履虫实验报告

草履虫研究实验报告 一、研究目的: 1挑选出草履虫较适宜的培养液 2探究草履虫生存及繁衍的最适PH值 二、草履虫简介: 草履虫隶属于原生动物门,纤毛虫纲。是一种典型的单细胞生物。个体较单细胞生物来说较大,且容易培养繁殖。是草履虫是原生动物门的代表性动物,是一种良好的实验材料,在教学和科学研究中都有很重要的应用。 三、实验步骤 1草履虫的野外采集和纯化 在野外的水池当中去取一定量的水样,用滴管在载玻片上地两至三滴水样,盖上盖玻片,(提前在滴水样之前在载玻片上放置少量棉花纤维)在显微镜下观察,如果没有草履虫则再从水样中取,重复上述过程。将取到草履虫的载玻片在500ml煮沸的玉米汁中涮洗,将玉米汁放置于温暖的地方(约20度)。维持1天的时间。然后再从培养液中(吸取之前要将)吸取1ml的培养液观察,若有少量的草履虫则再次用新的培养液涮洗,重复2次。得到较为纯净的草履虫培养液。 2备选培养液的配置 目的一:我们一共配置了3种的培养液以供选择 (1)大米培养液:取1000ml蒸馏水水再加入l0g大米煮沸15分钟后,玲却、过滤、定容后分装。 (2)大麦培养液:100ml水加2g大麦煮沸15分钟,冷却、过滤、定容后分装。 (3)鸡蛋黄培养液:用托盘天平称取0.6g煮熟的鸡蛋黄,用玻璃棒磨碎.加入到装有100mL 蒸馏水的烧杯瓶中搅拌均匀。 每种培养液分别制备5组。一共是15个培养基,每组100ml培养液。 目的二:我选取稻草培养液 取1000ml的蒸馏水加20g的干稻草煮沸10分钟,冷却,过滤。将上述培养液分装在12个烧杯中,共分为4组,每组3个,选用缓冲溶液将4个组PH值分别调成5、6、7、8。每组3个烧杯。 3接种培养液 从纯化好的草履虫培养液(摇匀的)中先吸出0.1ml培养液滴在血球计数板上,在滴加几滴浓盐酸,以便杀死草履虫,防止草履虫四处游动,不便于计数。用显微镜观察,计算出草履虫的浓度。重复3次,取平均值。 分别向所有的培养液当中滴加1ml的玉米汁培养液,将其都放置与同一地点,温暖的地方(约20度)。每隔12小时计数一次。 4.结果记录与分析 最初接种的培养液(玉米汁)浓度约为162个/ml 目的一:由于大米培养液和大麦培养液可能不适合培养草履虫,从始至终每次计数的时候数量少的以至于无法进行统计。在每次统计时,几乎只有几只小的草履虫,有时甚至多次取样都看不到。 而鸡蛋黄的培养液效果较前两种来说非常好。数据记录如下:

观察桃花的结构65481

《观察桃花的结构》实验教学设计 -------侯大艳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实验课教材设计的内容是观察桃花的结构。通过实验,掌握桃花各结构的名称。桃花的结构包括:花托、花萼、花被和花蕊。在教学桃花结构时,要让学生懂得桃花的最重要的结构是花蕊。 二、学情状况分析 通过前几章的学习已经了解绿色开花植物具备6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根、茎、叶是植物的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是植物的繁殖器官。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桃花各结构的名称及其功能。 2.能力目标 通过分组进行实验,培养实验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合作交流能力以及知识点的归纳总结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花的结构及其主要功能,树立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辩证观点。 【设计意图】:绿色开花植物所具备的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和种 子。根、茎、叶是植物的营养器官。植物生长到一定时间就要进行繁殖,花、果实、种子是植物的繁殖器官。只有把花的结构弄清楚,才能更好地理解植物开花后的才能结果,种子怎样才能形成。 四、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掌握桃花各结构的名称及其功能。 【设计意图】:只有把花的各结构弄清楚,才能更好地理解植物开花后的结果 以及种子的形成。 2.难点 理解花蕊是花的最重要的结构。 【设计意图】:花若无花蕊就不能称其为花,防止把花被看成是花的最重要的

结构(一提到花,就容易想到美丽的花被,就会误认为没有美丽花被的花不是花)。 五、教学方法 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 六、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1、导入新课自然界中生长着多种多 样的植物,有很大一部分 是绿色开花植物,它们是 用种子来繁衍后代的,我 们把这类植物称为种子 植物,种子植物又分为被 子植物和裸子植物。在上 一节课中,我们一起学习 了被子植物的代表—— 桃树,出示桃树的挂图: 提问:桃树属于绿色开花 植物,那么它所具备的6 大器官是什么呢?知道 了桃树的 6 大器官,那 么这6大器官中哪些是 桃树的营养器官,哪些又 是桃树的繁殖器官呢? 总结:根、茎、叶是绿色 开花植物的营养器官,植 物靠着这些器官逐渐地 生长起来,当植物体生长 到一定的时期就要开花 结果和产生种子,花、果 实、种子是绿色开花植物 的生殖器官。 那么,为什么开花 后才能结果和产生种子 呢?这与花的结构联系 密切。本节课就和大家一 起来探索、研究桃树的生 殖器官中花的结构。学生观察,回答问题通过两个简 单的问题, 一可以帮助 复习被子植 物的6大器 官以及归纳 出其营养器 官是根、茎、 叶,繁殖器 官是花、果 实、种子。 二因为花、 果实、种子 是植物的繁 殖器官,只 有把花的结 构弄清楚 后,才能更 好地理解植 物开花后才 能结果,以 及种子怎样 才能形成。 设疑激发 学生探究 未知的兴 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