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重庆迎风湖国家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营造研究

重庆迎风湖国家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营造研究

重庆迎风湖国家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营造研究
重庆迎风湖国家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营造研究

重庆迎风湖国家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营造研究

周恺1,2,孟祥江

1,2*

(1.重庆市林业科学研究院,重庆400036;2.重庆三峡湿地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重庆400036)

摘要湿地公园植物配置与景观营造具有其特殊性。以重庆迎风湖国家湿地公园为例,在调查湿地公园植物资源的基础上,按照湿地

植物配置与景观营造设计原则,对湿地公园不同区域植物配置模式与景观营造进行了探索与分析,以期为重庆市湿地公园植物配置和植物群落构建以及景观营造提供科学合理的模式。关键词湿地公园;植物配置;景观营造;重庆中图分类号S68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7-6611(2013)02-00668-03Study on Planting Design of Yingfeng Lake National Wetland Park of Chongqing ZHOU Kai et al (Chongqing Academy of Forestry Sciences ,Chongqing 400036)

Abstract Plant furnishing and landscape construction in wetland parks show particular properties.Plant resources in Yingfeng Lake National Wetland Park were investigated ,plant furnishing patterns and landscape construction in different subareas of the park were explored and analyzed to provide a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mode for the plant community construction and landscape design of wetland parks in Chongqing City.Key words Wetland park ;Plant furnishing ;Landscape construction ;Chongqing

基金项目

重庆市林业科学研究院2011年院内项目

“迎风湖国家级湿地公园净水及观赏型湿地植被营造试验示范”

(BQ1103);“重庆三峡湿地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建设”项目。

作者简介周恺(1965-),男,重庆垫江人,高级工程师,硕士,从事湿

地保护与管理的实践与研究

,E-mail :mxj517@sina.com 。*通讯作者,高级工程师,博士后,从事生态学、自然资源与环

境经济方面的研究,

E-mail :243679021@qq.com 。收稿日期2012-11-05湿地公园是指拥有一定的规模和范围,以湿地景观为主体,

以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为核心,兼顾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展示、科普宣教和湿地合理利用示范,蕴涵一定的文化或美学价值,具有一定的基础设施,可供人们进行科学研究和

生态旅游,并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湿地区域[1]

。湿地公园

既不同于自然保护区,

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城市公园,它是兼有物种及其栖息地保护、生态旅游和生态教育功能的湿地

景观区域,是湿地与公园的复合体[2]

。湿地公园不仅要保护

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维护湿地生态过程和生态服务功能,

还应具备较强的观赏功能。湿地公园现已成为我国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的重要模式,是湿地保护管理体系的重要组

成部分,是实现湿地保护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3]。

湿地公园中湿地植物要素是湿地景观最具有表现力,也最具有功能性的元素。湿地公园的植物群落类型根据对水分的要求分为水生植物群落类型、

湿地植物群落类型和陆生植物群落类型3种,其中水生植物群落类型包括沉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挺水植物3种。湿地植物是指能够适应潮湿环境的植物,可以生长介于陆地和水体之间的生态环境中。水生植物群落和湿地环境植物群落是构成湿地公园景观的主要部分,

占湿地植物种类的80% 90%。湿地公园中的植物不仅是营造水体景观不可或缺的要素,对涵养水源和净化水体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4]

重庆迎风湖国家湿地公园于2009年被国家林业局确定为国家湿地公园,

笔者通过对迎风湖国家湿地公园植物营造的探讨与分析,为重庆市湿地公园植物配置和植物群落构建,以及湿地景观设计与营造提供参考。

1研究区概况

迎风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重庆市垫江县普顺镇东部,地

理坐标为107?37'E ,20?27'N 。湿地公园背倚金华山,距沪蓉高速公路周嘉出口8km ,交通便利。湿地公园规划总面积为

254.8hm 2,其中水库面积为55.39hm 2

,自然湿地面积为

28.17hm 2。

迎风湖湿地位于中亚热带向南亚热带过渡地带,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肥沃,为植物生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因此该地区植物资源非常丰富。据统计,迎风湖国家湿地公园境内共有维管束植物183种,隶属于88科,其中湿地维管束植物82种,占湿地公园维管束植物种类的53.99%,占我国湿地维管束植物总数1459种的5.51%。包括蕨类植物8科9种,裸子植物1科1种,

被子植物45科72种,以禾本科(Gramine-ae )、豆科(Eguminosae )、蔷薇科(Rosaceae )和菊科(Composi-tae )为优势科。在湿地植物中,有沉水植物2种,包括狐尾藻(Myriophyllum Linn.)和金鱼藻(Geratophyllum demersum L.);浮水植物1种,为浮萍(Lemma minor Linn.);挺水植物12种,包括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 Trin.)、菖蒲(Acorus cala-mus Linn.)和水竹芋(再力花)(Thalia dealbata Fraser )等;湿地植物67种,包括菅草[Themeda japonica (Wild.)Tanaka ]、竹枝细柄草[Capillipedium assimile (Steud.)A.Camus ]、芦竹(Arundo donax Linn.)、慈竹[Neosinocalamus affinis (Rendle )Keng f.]和垂柳(Salix babylonica Linn.)等。沉水、浮水、挺水植物和湿生植物分别占湿地植物总数的2.44%、1.22%、14.63%和81.71(表1)。

表1

迎风湖国家湿地公园湿地植物生活型统计

生活型

种数比例∥%沉水植物22.44浮水植物11.22挺水植物1214.63湿生植物6781.17合计

82

100.00

责任编辑徐宁责任校对况玲玲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of Anhui Agri.Sci.2013,41(2):668-670

2湿地植物配置和景观营造原则

2.1生态优先的原则确保湿地公园植物群落营造时以生态效益为主要目标,突出其生态功能。顺应湿地生态系统自身演替规律,分步骤分阶段进行湿地植物设计和营造,并根据生态位和生物多样性原则构建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生物群落。

2.2因地制宜的原则除个别地方,如坡岸地根据需要改造外,其他地方应按照近自然方式,顺其自然地进行湿地植物配置与营造。

2.3生物多样性原则在以乡土植物材料为主的基础上,谨慎引进外来湿地植物种类,以达到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的目的。在湿地植物配置上,沉水、浮水、挺水以及湿生植物等多种类植物的搭配,不但可以形成丰富的观赏效果,而且在净化水体方面也能够达到相互补充的作用,但应避免外来物种入侵给本地植物的生长带来不利影响。

2.4整体性原则在营造时,应综合考虑营造植物种类和湿地的地形、地貌、自然植被类型以及总体景观格局等的一致性,合理配置不同生活型湿地植物。

3结果与分析

3.1湿地植物配置与景观营造迎风湖湿地公园位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十分适合植物的生长。迎风湖湿地公园植物营造与配置应遵循生态学、园林美学、环境心理学等湿地植物营造与配置理论,以沉水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湿地植物以及沿岸耐湿的乔灌木构成。植物营造布局从“水—岸—坡”规划设计植物,根据植物习性、功能和分布规律,以及不同地带和位置选择不同的植物和配置方式,以体现植物的功能性、生态美和立体层次美。如水体溪流部分选用净化功能强的水生植物以梯田等多种形式种植;在开阔湖面上布置水上花园、植物绿岛等,按照水面大小选择适当数量的水生植物,结合植物本身的生态习性和栽植地的环境,利用各种水生植物的不同状态、叶形、叶色、花期、花色上产生的对比和协调,来构建植物景观[5];水岸边选用挺水植物、湿生植物及林带单独或共同构成层次分明、景观绿化效应突出的群体植物景观;山坡上选用景观树种为主,以芳香植物、观花植物、观果植物或竹类加以点缀,逐步形成稳定的生态格局。

3.2湿地湖岸线植物配置湿地公园水际岸边湿地植物配置,所选植物种类应高低错落,疏密有致,色彩丰富,以达到活跃景致、增加情趣的目的。经调查,迎风湖国家湿地公园湖岸线有3种类型,分别为缓坡型湖岸、悬崖型湖岸和滩涂型湖岸,分别根据不同类型湖岸进行湿地植物配置。3.2.1缓坡型湖岸。湖岸边有较多区域为缓坡型地型,需要在这些区域构建梯田式湿地,使湿地景观更具立体性和观赏性,也增强了湖水水质净化效果(图1 3)

图1缓坡型湖岸原状图2缓坡型湖岸改造图3缓坡型湖岸湿地植物配置前后对比

3.2.2悬崖型湖岸。湖岸周边某些区域为水体直接与陡坡、悬崖相交,没有缓冲区,需要设置生态护坡对陡坡进行加固,防止坍塌,同时对护坡进行植物配置(图4 5)

图4悬崖型湖岸原状图5悬崖型湖岸改造3.2.3滩涂型湖岸。迎风湖西北面湖岸地形起伏较小,多为斜坡地形,湖面消落带宽,规划上设置高低不同,宽窄不一的种植带,以丰富水岸线植物种类,有效增加水生植物种植范围(图6 8)。

3.3深水区域植物配置迎风湖湿地公园深水区域指水深1.0 2.5m的水域,深水区域由于常年被水淹没,因此植物配置应以沉水植物或湿生高大乔木为主。植物的配置模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沉水植物+浮水植物,如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苦草(Val-lisneria natans)、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浮萍(lemna mi-nor)、槐叶萍(Salvinia natans)、金鱼藻(Geratophyllum demer-sum)和王莲(Vistoria amaxornica)等,这种模式的配置能够给人营造神秘、深邃的氛围[6];第二种是种植高大湿生乔木,如湿地松(Pinus ellibttii)、池杉(Taxodium ascendens)、水松(Glyptostrobus pensilis)、垂柳(Salix babybnica)等,与周边平静的水面及湖面上的水生植物形成对比,并且植物产生的倒影使水面有着良好的立体感,可以形成较好的湿地植物景观,更加富有情趣。湿生植物的配置在兼顾形式美的同时,注意其生态要求,遵循自然水岸植物群落的组成、结构等规律[7](图9)。

3.4浅水区域植物配置湿地公园中浅水区域系指水深为0.3 1.0m的水域,植物配置时应以叶形宽大的挺水和浮水植物为主,既可以单种群落配置,也可以多种植物种类配置共生。该种配置模式以营造水生植物群落为主,水生植物应用主要以量取胜,给人以壮观的视觉感受。浅水区域植物配置模式主要有挺水植物+浮水植物与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沉水植物两种。在挺水植物+浮水植物配置模式中,挺水植物主要包括菖蒲(Acorus calamus)、香蒲(Typha ovientalis)、

966

41卷2期周恺等重庆迎风湖国家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营造研究

鸢尾(Iris tectorum)、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再力花(Tha-lia dealbata)、灯心草(Juncus effusus)等,沉水植物为狐尾藻(Myriophyllum Linn.);在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沉水植物配置模式中,挺水植物包括荷花(Nelumbo nucifera)、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kdes Lam.)等,浮水植物包括浮萍(Lemna mi-nor)、王莲(Vistoria amaxornica),沉水植物包括狐尾藻(Myri-ophyllum Linn.)。浅水区域的植物配置也可以采用植物群落组合形式:睡莲(Nymphaea tetragona)群落、荇菜(Nymphoides peltarum)群落以及千屈菜(Spiked Loosestrlfe)群落等[8]。浅水植物以多种水生植物交错配置,可以形成层次丰富、宁静和谐的水生植物景观(图10)

图6滩涂型湖岸原状图7滩涂型湖岸改造图8

滩涂型湖岸湿地植物配置图9深水区域植物配置模式图10浅水区域植物配置模式

3.5滨水低湿地带植物配置滨水低湿地带植物景观设计要依据景观生态学原理,建立稳定的植物景观生态系统。植物景观在兼顾形式美的同时,应注重其生态要求,遵循自然水岸植被群落的组成、结构等规律,精心搭配出群落结构复杂的植物群落,丰富水际植物景观[9]。植物配置可以水生鸢尾(Iris tectorum)、美人蕉(Canna generalis)等为主要材料,并配以成片的开花地被植物,形成突出季相色彩的景观效果(图11)

图11滨水低湿地带植物配置模式

水生植物(沉水、浮水、挺水植物)、湿生植物在迎风湖湿地公园湿地植物景观营造中起到重要作用,湿地植物营造配置要以水生植物和湿生植物为主,但与此同时,亦不能忽视水生植物、湿生植物和陆生植物之间的搭配。乔木+灌木+草坪+地被物的植物搭配模式,来源于对自然植物群落的学习,是一种理想的生态效益得以最大限度发挥的模式[10]。4结论

湿地公园植物配置模式的营造设计,必须依据湿地公园和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遵循湿地植物生态学和生态位特征以及湿地生态系统自然演替规律,应用近自然的植物造景手法,营造湿地植物特色景观。水生植物、湿地植物和陆生植物是迎风湖公园的重要景观营造材料,植物营造和配置应遵循自然形态和原有地形、地貌,把生态功能和美学价值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湿地公园原有的曲折湖岸线,顺势而为,使湿地植物在园林水景应用中达到最佳的生态效果及成景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文英.我国湿地公园建设管理现状与展望[J].中国城市林业,2010,8(3):50-52.

[2]黄成才,杨芳.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的探讨[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04,23(3):26-29.

[3]刘碧云.湿地公园植物配置框架探讨[J].林业勘查设计,2010(1):126-129.

[4]陈立忠,蔺红娟,曹晓东,等.城市湿地公园植物配置探讨———以山东滨州城市湿地公园为例[J].中国城市林业,2012,10(2):37-38.

[5]李尚志.水生植物造景艺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6]周丽萍,黄建昌,郭春华.岭南湿地公园植物配置模式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4):7639-7640.

[7]郭春华,李宏彬.滨水植物景观建设初探[J].中国园林,2005(4):59-62.

[8]王立新.西昌市邛海湿地公园水生植物现状及配置分析[J].现代园艺,2011(11):117.

[9]周志翔.城市湿地公署植物景观规划与设计研究———以尚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为例[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7.

[10]赵可新,钱萍.水生、湿地植物在湖西综合保护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园林,2005(7):73-75.

[11]李瑞.哈巴湖自然保护区湿地景观多样性研究[J].宁夏农林科技,2011,52(1):8,59-60.

[12]刘卫国,熊兴耀.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景观系统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11(13):148-150.

[13]张宝文.现代生态园林中植物的设计配置[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2(2):113-114.

076安徽农业科学2013年

彩云湖国家湿地公园简介

彩云湖国家湿地公园简介 在山城重庆主城区九龙坡,有一片美丽的人工湿地。这里花木繁茂,空气清新。百乌翔集,湖水清清。锦鳞游泳,游人如织。湖泊象绿宝石一样镶嵌在城市楼群之间。你也许不会相信,湿地内清澄的湖水,都是城市污水变成的。这美丽的彩云湖,就是过去饱受污染之害的桃花溪的水源之地。 桃花溪发源于中梁山,流域面积3 1平方公里。城市的迅速发展曾经造成其水质严重污染,河道垃圾壅塞,年年洪灾严重。 2 001年,政府启动重庆桃花溪流域综合整治民心工程,清除工业污染源,建设排污管网,疏通河道,恢复绿化,环境得以逐渐改善。彩云湖人工湿地就是“桃花溪流域综合整治工程”的一项重要配套工程。 桃花溪市政建设有限公司联合重庆大学的生态科学家们,从五个方面打造彩云湖人工湿地:l、湿地污水净化功能的重建与恢复;2、湿地保育与保护,湿地公园管理与建设示范。3、山地丘陵溪流湿地科研、监测与宣教;4、城市人工湿地观光旅游;5、湿地环境保护与安全。把彩云湖人工湿地建设作为重庆市重大攻关项目《典型城市河流修复对策及治理技术研究》的工程示范,投入全部精力。 2 0 08年底,随着工程的全面顺利竣工,彩云湖人工湿地开始显示出卓越的城市污水净化功能,抚平了桃花溪整治后面临

“无源之水”困境的硬伤。桃花溪从此有了活水源头,九龙坡城区有了“城市之肾”。 彩云湖人工湿地面积约5 2公顷,湖面约2 6公顷。污水处理厂和各种清水设施有机地散布其中。梯田式的人工湿地里种植着各种水生植物,污水厂治理过的中水缓缓淌过湿地,逐级跌落,层层过滤。中水里的有机物被植物吸附,慢慢降解,直至化为乌有。河道和湖中的清水从此源流不断。 湖水清澄,植被茂密,各种小动物纷纷回归。湖中已有鱼类l 3种,有花鲢、白鲢、鲤鱼等。湿地里有裸子植物、蕨类植物和被子植物3百多种,芦苇、野菊花、水生美人蕉、茭白、鸢尾、黄花蔺、荸荠、等长势喜人。湖畔新植的池杉、水杉、木芙蓉、重阳木、枫杨、小叶榕、碧桃、慈竹等疏密有致,道路蜿蜒交错,令人赏心悦目。两栖动物有6种,青蛙、蟾馀等。爬行动物有l 3种,较多的是壁虎、蜥蜴、石龙子。哺乳动物有5种,野兔特别令人期待。鸟类最多,有2 4种。麻雀成群掠过草丛,野鸭鸳鸯在湖水中翻筋斗。白鹭翩翩飞,斑鸠叫咕咕。动物的嬉戏时不时打破环境的宁静。 湖畔溪边,有不少游人垂钓。林间花下,有好些情侣流连。湿地山水围合,香草铺地。公园林木幽深,彩云满天。好些游人都说这里就是闹市之中的“桃花源”。将来,集生态、防洪、城市景观、市民休息、科普教育为一体的彩云湖国家湿地公园建成后,能够不断地为城市带来干净的流水,带来清新的空气,能够

鹰潭市西湖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4鹰潭市西湖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公司于2013年开始准备该项目,在项目设计中,基于上述理论及需要注意的问题,遵循了生态性、自然性、主题性的理念和原则,对于鹰潭市西湖湿地公园的景观规划制定了如下设计规划。 4.1建设条件及发展趋势分析 鹰潭市位于江西省的东北部,信江中下游,因“涟漪旋其中,雄鹰舞其上”而得名,地理位置优越,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是赣北经济、文化、旅游、交通中心,境内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鹰潭西湖湿地公园位于主城区西部,东至白露河,南至浙赣铁路线,西至西湖路东侧,北至老206国道,规划面积约100.8hmzo 本着“扬优成势、以特取胜”的发展理念,鹰潭市把新型城镇化的主攻方向放在城市扩容上,力求构建“一体两翼、一江两岸、四区合一”的大框架城市发展格局。设计时明确提出,在鹰潭西湖湿地公园规划中必须契合总体规划布局,分析周边用地性质,抓住城市大环境景观轴线,掌握游人、居住者视线范围,通过预测周边人流量以及使用率来合理设置地标性景观、集散性景观、生态教育景观以及运动休闲廊道、绿道景观等。 4.2生态理念在鹰潭市西湖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中的体现 在公园生态景观规划中,力求以湿地保护为基础,景观以水为主题,与丰富多彩的森林景观交相辉映,运用最新生态建设理念,建设生态廊道,突出建筑的地域文化和历史文化特色,使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游憩观览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始终秉承将“城回信江”理念融合到湿地公园生态景观规划设计中,融人滨水生态风光、江南文化风貌,成为城市生态绿肺,带动旅游发展,引领绿色环保理念,宣传健康运动生活,塑造休闲阳光环境。 4.2.1生态建设规划。城市的发展建设已经使原有的大片湿地退化萎缩, 如何确保湿地由退化到健康的转变,同时使其长足可持续发展,是保护湿地、发挥其长久生态功能的意义所在。我们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在湿地公园建设过程中依据现状生境评价中的分级分类型评定结果和生态水网布局规划,制定天然湿地核心区的生境修复战略。确定需修复的典型生境的位置、类型(含:原水域生境、新增水域生境、间歇性生境、苇地生境)及重要的水系廊道。在具体生境的修复过程中采用动植物等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加强植被多样性恢复,大量栽植乡土树种,针叶、阔叶、落叶、常绿搭配,组合成景观高低错落、层次明显的森林景观;利用现有水系和乡土植物构建陆地生态廊道系统和水体生态廊道系统,即绿网和蓝网,从而形成水陆交融的生态网络结构,同时又与园外水体生态系统相联系。在城市湿地公园生态建设规划中,必须实行保护优先,恢复先行,建立湿地与城市之间良性、有序的发展模式,恢复场地记忆,保护原生态湿地风貌,构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城市湿地公园。 4.2.2设计理念—“莺飞庆天,鱼跃于渊”。鹰在天空飞翔,鱼在水中腾跃。设计结合该理念,我们以“莺飞鱼跃”为主题谓万物各得其所,构成独特的结构,旨在建设集功能性、生态性、景观性于一体的湿地核心区域。 4.2.3湿地公园景观之水体设计及水生态处理。本次设计一的垂点之一是 采用水生植物组件配置多级水生植物串联池,经沉淀池预处理的水依次流过香蒲.葑草、菖蒲、芦苇净化池,形成有一定化层次的白净生态系统,有利于植物生长期和净化功能的节性交替互补。香蒲、菖蒲、芦苇等水生植物根系发达,

湿地公园案例总结

湿地公园案例分析

目录 第一部分 01. 群力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02. 石嘴山星海湖国家湿地公园 03. 彩云湖国家湿地公园 04. 东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 05. 安邦河国家湿地公园 06. 白渔泡国家湿地公园 07. 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 08.DDON作品:西安泾河湿地公园景观概念性设计 09.香港湿地公园规划设计 10.厦门马銮湾湿地分析与评价 第二部分 11.生态德阳启动-市区湿地绿道慢行规划 12.淀山湖慢行交通系统 13.西溪湿地慢行交通系统 14.成都环城生态区综合交通系统 15.泉州建滨海旅游慢行交通系统 16.花溪湿地公园慢行系统

01群力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群力国家城市湿地公园鸟瞰图 近年来,城市涝灾已成为困扰着中国各大城市,北京、上海、杭州等地的雨后“看海”已成雨季无奈风景。涝灾给城市带来严重的社会经济损害,并危及生命。城市雨洪公园的诞生,为解决城市涝灾指明了一条出路,一条通过生态和景观设计来解决常规市政工程所没能解决的更有效的途径。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首个雨水公园在哈尔滨群力新区出现了。 从2006年开始,位于哈尔滨东部的群力新区开始键设,总占地27平方公里,建筑面积大3200万平米,规划13-15年时间全部建成。将近有30万人口。新区绿地面积占16.4%,而大部分土地将是城市的硬化地面。而当地的年降雨量是567毫米,却集中在6至8月(占60-70%)。本地处于低洼平原地带,历史上洪涝频繁。 2009年中,受当地政府委托,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担了群力新区的一个主要公园设计。公园占地34公顷,为城市的一个绿心。场地原为湿地,但由于周边的道路建设和高密度城市的发展,导致该湿地面临水源枯竭,湿地退化,并将消失的危险。土人的策略是将该面临消失的湿地转化为雨洪公园,一方面解决新区雨洪的排放和滞留,使城市免受涝灾威胁,同时,利用城

湿地公园的植物配置特色

湿地公园的植物配置特色 摘要(summary):湿地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其中对于湿地公园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湿地公园作为一种特殊的公园形式,我们可以通过对其中的植物进行研究,从而更好 的进行植物的配置,在景观上达到比较好的景观效果,创造更大的景观效益。这次 我们通过对七桥翁湿地公园进行了解、分析、研究,发现湿地公园的植物在配置方 面有它自己独特的特征,与在其他设计方面有很大的区别,下面我从湿地植物的配 置特色、配置方式、造景效果方面对起进行分析。 关键词(key words):湿地公园植物规划配置特色配置方式造景效果湿地是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特殊自然综合体,是地球上非常有特色的一部分区域,是一种独特的生态构成形式,也是最重要的环境资源之一;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和巨大的环境调节功能与生态效益。湿地与森林、海洋被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从景观角度来看,也是非常独特与富有观赏性的。无论是天然湿地还是人工湿地,都是自然界最具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都具有组成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植物。显然湿地植被是动物,特别是水禽的栖息地,是湿地生态系统的核心元素、生态学金字塔的基础、生物网和食物链中关键性的链环和物、能流入口,是生态系统形态结构的骨架,而湿地植物的季象、外貌、结构、生态、动态、类型,则以植物种类成分,及湿地植物为基础。因此,如何利用湿地植物的潜能,使其景观、生态及社会效益有机结合是植物景观配置中的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湿地公园(wetland park):是保持该湿地区域独特的近自然景观特征,维持系统内部不同动植物物种的生态平衡和种群协调发展,并在不破坏湿地生态系统的基础上建设不同类型的辅助设施,将生态保护、生态旅游和生态教育的功能有机结合,突出主题性、自然性和生态性三大特点,集湿地生态保护、生态观光休闲、生态科普教育、湿地研究等多功能的生态型主题公园。 1.植物规划 植物造景就是以自然乔、灌、藤、草本植物群落的种类、结构,层次和外貌为基础,通过艺术手法,充分发挥其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进行创作,形成山水—植物、建筑—植物、街道—植物等综合景观,让人产生一种实在的美的感受和联想。植物造景是应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为题材来创作景观的,就必须从丰富多彩的自然植物群落及其表现的形象汲取创作源泉,植物造景中栽培植物群落的种植设计,必须遵循自然植物群落的发展规律。自然植物群落的组成成分、外貌、季相,自然植物群落的结构、垂直结构与分层现象,群落中各植物种间的关系等。这些都是植物造景中栽培植物群落设计的科学性理论基础。 规划原则:在当地自然条件、自然植被、城镇绿化种类、比例、古树名木、历史资料等方面进行全面调查后,可着手进行植物规划。 具体要求就是: (1)在满足园林绿化综合功能的基础上,要兼顾各绿地类型及城市性质进行规划 (2)适地适树,以乡土树种为主,适当选用已驯化的外来树种 (3)以乔木为主,结合灌木、藤本、地被、花卉,给人工栽培群落提供丰富的素材(4)快长树—慢长树,常绿树—落叶树相结合 植物的配置就是为了达到一个比较好的景观效果,从而实现人化的生存环境,一个和谐的环境。植物的规划不仅单纯的是植物的规划与配置,更多的是和环境的融合,和周围景观的协调,和设计者思想的融合,只有这些方方面面都结合为一体才能称为具体意义上的植物设计规划。 2. 配置特色 七桥翁湿地公园的植物配置特色主要体现在这几方面:

香港湿地公园的生态与景观设计

香港湿地公园的景观与生态设计 摘要: 以香港湿地公园为实证研究对象,对香港湿地公园的环保优先理念、可持续发展理念等生态设计理念和景观设计手法进行了分析,以期对今后的景观设计在生态方面有所参考。 关键词:生态;景现设计;香港湿地公园 1.项目概况: 香港由于港岛和九龙土地资源紧缺,所以向外寻求城市发展的地资源。在此期间,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对天水围预留区进行了一项环境影响评估工作,认为需要为开发天水围预留区而损失的天然环境进行补偿,即在天水围北建造一个面积约60 万m2的生态缓解区。这就是后来的香港湿地公园。 香港湿地公园位于天水围新市镇东北隅,接近香港与深圳的边境,占地61 万m2 。公园北侧紧邻米埔内后海湾拉姆萨尔湿地,南侧为天水围新市镇,极富香港特色的钢筋水泥丛林衬托天然的湿地背景,格外引人深思。香港湿地公园是一个典型的城市湿地公园,是本着生态、景观、游憩、科普教育和文化并兼有物种及其栖息地保护等多种功能的原则而建设的。 。 2.香港湿地公园的景观设计 生态设计手法 (1)功能布局 整个湿地公园被划分为旅游休闲区和湿地保护区。其中旅游休闲区主要是为游客提供在不破坏自然的同时,欣赏、研究、洞悉自然的场所,主要包括室内游客中心和室外展览区等;湿地保护区占地约60 hm2,由不同的生境构成,包括淡水和咸淡水栖息地、淡水湖、淡水沼泽、芦苇床、草地、矮树林、人造泥滩、红树林、林木区等,使游客能够亲身体验湿地自然环境和湿地的生物多样性特点。 ①游休闲区的布局。设计中将游客设施安排在接近入口和城市的位置,避免对 栖息地不必要的侵扰,并能有效地将城市的嘈杂隔绝在外围。湿地公园中旅游休闲区主要包括入口广场、访客中心、溪畔漫游径及湿地探索中心。a 入口广场为游客提供进入湿地公园的准备场所,包括停车场、售票处及管理机构。入口处的水景和草坡地有效地将城市的嘈杂隔绝在外围,而入口处独特的景观墙和广场上富有特色的灯柱以及草坡地上的陶艺作品则提前让人们感受到了湿地公园的奇妙。b访客中心是整个湿地公园的聚焦点,布置在接近 入口和城市的位置,不仅在最 大程度上避免了人类活动对 外界生物的干扰,并完成公众 性较强的展览、教育、参与活 动。c 溪畔漫游径及湿地探索 中心。一是一座户外教育中心, 周边环绕着大大小小的水池。 游客在这里可以观察水体中 的各种生物了解到历史上曾

中国国家湿地公园列表

中国国家湿地公园列表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跳转至:导航、搜索中国的湿地公园,是指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合理利用湿地资源为目的,可供开展湿地保护、恢复、宣传、教育、科研、监测、生态旅游等活动的特定区域。 具备下列条件的,可建立国家湿地公园: 湿地生态系统在全国或者区域范围内具有典型性;或者区域地位重要,湿地主体功能具有示范性;或者湿地生物多样性丰富;或者生物物种独特。 自然景观优美和(或者)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 具有重要或者特殊科学研究、宣传教育价值。 国家湿地公园由国家林业局组织实施建立,在完成试点建设并经该局组织验收合格后,授予国家湿地公园称号。迄今全国已有浙江杭州西溪等12处试点国家湿地公园通过验收,正式成为“国家湿地公园”(标“*”者),其余201处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编辑] 国家湿地公园列表北京市 野鸭湖国家湿地公园 河北省 坝上闪电河国家湿地公园 北戴河国家湿地公园 丰宁海留图国家湿地公园 山西省 古城国家湿地公园 昌源河国家湿地公园 千泉湖国家湿地公园 内蒙古自治区 白狼洮儿河国家湿地公园 阿拉善黄河国家湿地公园 包头黄河国家湿地公园 纳林湖国家湿地公园 巴美湖国家湿地公园 辽宁省 莲花湖国家湿地公园 大伙房国家湿地公园 大汤河国家湿地公园 吉林省 磨盘湖国家湿地公园 扶余大金碑国家湿地公园 大安嫩江湾国家湿地公园 大石头亚光湖国家湿地公园 榆树老干江国家湿地公园 牛心套保国家湿地公园 黑龙江省 安邦河国家湿地公园* 白渔泡国家湿地公园*

哈尔滨太阳岛国家湿地公园新青国家湿地公园 富锦国家湿地公园 塔头湖河国家湿地公园 齐齐哈尔明星岛国家湿地公园泰湖国家湿地公园 肇岳山国家湿地公园 同江三江口国家湿地公园 黑瞎子岛国家湿地公园 上海市 崇明西沙国家湿地公园 江苏省 姜堰溱湖国家湿地公园* 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 扬州宝应湖国家湿地公园* 无锡梁鸿国家湿地公园* 苏州太湖湖滨国家湿地公园无锡长广溪国家湿地公园 沙家浜国家湿地公园 南京长江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扬州凤凰岛国家湿地公园 苏州太湖三山岛国家湿地公园无锡蠡湖国家湿地公园 浙江省 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 丽水九龙国家湿地公园 德清下渚湖国家湿地公园 衢州乌溪江国家湿地公园 诸暨白塔湖国家湿地公园 长兴仙山湖国家湿地公园 杭州湾国家湿地公园 玉环漩门湾国家湿地公园 安徽省 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 迪沟国家湿地公园 泗县石龙湖国家湿地公园 三叉河国家湿地公园 淮南焦岗湖国家湿地公园 太和沙颖河国家湿地公园 太湖花亭湖国家湿地公园 颖州西湖国家湿地公园 秋浦河源国家湿地公园 平天湖国家湿地公园 淠河国家湿地公园

黄河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说明

黄河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说明 自然形态和景观要素的应用往往是城市特色的所在,我们对黄河湿地景观的规划正是将原有的自然形态和景观要素作为湿地的特色景观进行规划设计。整个规划设计在恢复、利用、保护这些景观要素的基础上,以不破坏原有生态系统为出发点,进一步打造新的"自然林区" 形生态景观区。 一、项目定位、设计指导思想 该项目的基本定位:"休闲、旅游、文化",本设计以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自然优先原则为出发点,并在尽量不破坏湿地资源的基础上建设不同类型的辅助设施,将物种及其栖息地保护和生态旅游、生态环境、教育功能有机结合起来,使黄河景观湿地具有主题性、自然性、生态性等特点。 设计指导思想 1、整体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 2、在保护中分阶段开发的原则; 3、恢复沙枣林区,尽可能扩大红柳林片区的原则; 4、强调生态注重湿地景观区域原始的生态功能,体现河流景观、地质地貌生态群落的多样性,做到保护与开发、整治与利用的有机结合。 5、突显黄河景观湿地万亩红柳的特色景观,以独特的人文景观、民俗风情和自然风光相结合,营造湿地景观区的深厚文化内涵。 6、突出主题,以保护自然景观、生态旅游为核心,兼有文化旅游等多功能,创造一个富有个性、生态系统完整、旅游功能完善的景观湿地区。 二、景观规划内容 我们将黄河景观湿地定位于"生命之岛,一个自然自己自由的原生态栖息场所"。岛是一个原生态场所,拥有自成体系的生态平衡系统和生物链,拥有繁茂的自然植被和特色的地貌文化,是黄河景观湿地设计的主题。 黄河景观湿地总体布局从设计构思出发,拓展了传统天然合一的理念,挖掘地方特色,展现"岛、水、树林"的主题,以自然景色为景观湿地的主调,将原有的山体地形、水系、树林加以保护、改造、整合、通过不同的手法展现"岛、水、树林"的概念,将整个环境融入到黄河的大背景中,表达出对"岛、水、树林"的追求,设计中充分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岛与水的融合,创造出了富于趣味的空间;利用移步换景的手法,以不同高差的观赏点和多条观景视线轴的设置,依据疏密有致的原则布置景观,使整个湿地景观的流线更富趣味。 1、功能结构 根据场地特色、使用者活动内容、周边环境及对外交通等情况,规划提出兴建“一个黄河码头,两个滨河广场,三条景观轴,六个新区入口广场”的功能结构。

湿地公园在城市景观中的作用

湿地公园在城市景观中的作用

湿地公园在城市景观中的作用 摘要:湿地具有巨大的生态功能和效益,城市湿地不但具有丰富的资源, 还具有巨大的环境调节功能、景观美化和生态效益。建设城市湿地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多样化与湿地保护相结合的一种新型模式。将城市湿地公园打造为大众游憩场所,在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过程中增加人们的参与意识。本文在亲身参观哈尔滨群力湿地公园后,将探讨城市湿地公园在城市景观中的作用。 关键字:群力湿地公园城市景观作用 正文: 1.引言 湿地是指过度湿润的土地,就科学含义而言,湿地是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特殊自然综合体。湿地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和国土资源,与人类的生存、繁衍、发展息息相关,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湿地不仅能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多种资源,而且具有巨大的环境功能和生态效益。而建设城市湿地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多样化与湿地保护相结合的一种新型模式。 哈尔滨群力湿地公园总占地面积34.2公顷,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公园在设计上采用了“生命细胞”的先进理念,即将城市湿地公园视为一个大细胞,为防止城市中噪声、车辆、人群对湿地内生命物种栖息的干扰,设计院在人工湿地公园外以乔、灌木相结合种植林带,屏蔽外来干扰,形成了牢固的“细胞壁”。在原生态湿地外围,防护林带内修建一系列泡状人工湿地,将原生态湿地视为“细胞核”,人工湿地视为“细胞泡”,为原生态湿地提供养分。同时,对原生态湿地进行局部地势的修整、补种部分湿地植物、补充多种生物物种,以使湿地在未来达到自我调节与修复的功能,长久保存下来。

2.湿地公园对城市景观的作用 城市湿地公园是纳入到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范围的天然湿地,通过合理的 保护利用,形成保护、科普、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公园。它对城市绿地系统的多样化、城市建设的一体化、城市表现元素的丰富化起到很大的作用。 (1)湿地公园使城市绿地系统的多样化 城市绿地系统是指城市建成区或规划区范围内,以各种类型的绿地为组分而构成的系统。城市绿地系统,也可以将它定义为在在城市空间环境内,以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能发挥生态平衡功能,且其对城市生态,景观和居民休闲生活有积极作用,绿化环境较好的区域,而湿地公园的存在,正是以其多样的形态,丰富的物种,对环境的积极影响,如有大气调节功能、净化功能、调节局部小气候功能,又可以让市民接触自然水域来感受自然的特点,增加了城市绿化面积和水面规划,极大地丰富了城市绿地系统。

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导则

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导则(试行) 第一章总则 1.1 编制依据 1.1.1 《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简称《湿地公约》) 1.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1.1.3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1.4 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 1.1.5 国务院《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 1.1.6 建设部《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管理办法(试行)》 1.1.7 建设部《城市绿线管理办法》 1.1.8 行业标准《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 1.2 指导思想 根据各地区人口、资源、生态和环境的特点,以维护城市湿地系统生态平衡、保护城市湿地功能和湿地生物多样性,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基本出发点,坚持“全面保护、生态优先、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方针,充分发挥城市湿地在城市建设中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1.3 基本原则 1.3.1 遵循与湿地有关的国家法律、法规,与国际有关规定相一致; 1.3.2 维护城市湿地生物多样性及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对于人为干扰而遭到破坏的城市湿地,应根据实际情况加强其恢复与修复工作; 1.3.3 坚持城市湿地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相结合的原则,应在全面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适度开展科研、科普及游览活动,发挥城市湿地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1.3.4 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和湿地保护现状,坚持突出重点、体现特色、因地制宜、分步实施的原则。 1.4 规划目标 全面加强城市湿地保护,维护城市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特性和基本功能,

最大限度的发挥城市湿地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美化城市、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和休闲游乐等方面所具有的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有效地遏制城市建设中对湿地的不合理利用现象,保证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第二章基本概念 2.1 湿地的定义 本导则采用《湿地公约》关于湿地的定义,即湿地是指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淡水、半咸水、咸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 2.2 城市湿地公园是一种独特的公园类型,是指纳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具有湿地的生态功能和典型特征的、以生态保护、科普教育、自然野趣和休闲游览为主要内容的公园。 2.3 城市湿地公园与其它水景公园的区别,在于湿地公园强调了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特性和基本功能的保护和展示,突出了湿地所特有的科普教育内容和自然文化属性。 2.4 城市湿地公园与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区别,在于湿地公园强调了利用湿地开展生态保护和科普活动的教育功能,以及充分利用湿地的景观价值和文化属性丰富居民休闲游乐活动的社会功能 第三章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原则 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应遵循系统保护、合理利用与协调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在系统保护城市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发挥环境效益的同时,合理利用城市湿地具有的各种资源,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在美化城市环境中的作用。 3.1 系统保护的原则 3.1.1 保护湿地的生物多样性:为各种湿地生物的生存提供最大的生息空间;营造适宜生物多样性发展的环境空间,对生境的改变应控制在最小的程度和范围;提高城市湿地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并防止外来物种的入侵造成灾害。 3.1.2 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连贯性:保持城市湿地与周边自然环境的连续性;保证湿地生物生态廊道的畅通,确保动物的避难场所;避免人工设施的大

九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期末试卷第2套真题)

九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 中国共产党于2019年10月28日至31日在北京召开了。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党的历史上首次用一次中央全会专门研究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问题。() A . 十八届三中全会 B . 十八届四中全会 C . 十九届三中全会 D . 十九届四中全会 2. 2019年是澳门回归祖国周年。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以来,设立澳门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开辟了澳门历史发展的新纪元。具有澳门特色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一国两制”是完全行得通、办得到、得人心的。() A . 20周年 B . 25周年 C . 30周年 D . 15周年 3. 2019年的全国人大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105次提到了“改革,这是历年最多的一次,也从侧面反映了党和政府推进改革开放的决心。同学们对此交流了看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小明:改革开放是国家大事,与我们青少年无关 ②小王: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功,无需改革了 ③小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与每个人息息相关

④小新: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4.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的群众游行方阵中,70组形态各异的主题彩车备受瞩目。彩车文化是我国民间一项重要的传统习俗和文化活动,是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在这次彩车展览中,民间艺人们将电子、遥控、声学、光导纤维等新技术、新工艺用于彩车设计制作,使这门古老的艺术更加绚丽多彩。将传统制作工艺和现代科技结合() A . 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最佳方式 B . 表明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居世界第一 C . 有利于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D . 表明要增强文化自信就要放弃传统的制作工艺 5. 阅读漫画。“共享快递盒”的应用() ①说明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有时并不冲突 ②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降低了快递成本及物耗 ③可以减少快递包装污染,推动建设美丽中国 ④操作麻烦,耗时费力,不利于快递业发展

湿地公园的景观设计

湿地公园的景观设计 摘要: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的营造,既要考虑到湿地的保护,又要满足城市公园功能上的要求,包括游憩、观赏和教育等。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营造时,主题公园景观设计应根据原有植被现状,结合该场地的历史、文化内涵,发现、选择该公园内最具地方特色的植物景观作为重点来营建,营造出一个具有该地区特色的城市湿地公园。本文从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出发,结合树木学、花卉学、生态学相关理论,从植物选择、整体和局部景观几个方面全面阐述了植物景观营造的要点。 一湿地及湿地公园 (一)城市湿地公园的定义及其分类 湿地公园是以具有一定规模的湿地景观为主体,在对湿地生态系统及其功能进行充分保护的基础上,对湿地进行适度开发,可供人们开展科学研究、科普教育,以及适度的生态旅游的湿地区域。 根据原有的场地状况,城市湿地公园大致可以分为天然湿地公园和人工湿地公园两类。前者是指利用原有的天然湿地所开辟的城市湿地公园,如荣成桑沟湾国家湿地公园;后者是指人工开挖兴建的城市湿地公园,如北京的翠湖国家湿地公园。人工湿地主题公园设计主要是以自然湿地为蓝本,采用人工挖填的方式创造一个湿地来进行公园建设。人工湿地公园考虑的主要问题是如何使得公园内的湿地景观更加接近自然,因此它的规划方式与自然湿地当然不同。人工湿地公园的面积较小,功能比较单一,主要满足的是城市居民的休闲娱乐和净化污水的功能。 按其功能分,城市湿地公园可分为生产型湿地(养鱼塘、稻田、沟渠等)、水利型湿地(水库、水坝)、生态保护型湿地(自然保护区中野生湿地部分)、环保型湿地(污水处理区)、游憩型湿地(生态展示型、仿生型湿地)。 (二)城市湿地公园与传统意义上的公园的区别 城市湿地公园是一种独特的公园类型,是指纳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具有湿地生态功能和典型特征,以生态保护、科普教育、自然野趣和休闲游览为主要内容的规划(《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导则(试行)》,2005)。由上述定义可以看出城市湿地公园应纳入绿地系统规划的范畴,与其它绿地类型共同形成完整的城市绿地系统。 城市湿地公园不是简单的湿地+公园,它包含了湿地和公园的特性。首先,城市湿地公园的选址一般是在基底条件较好的区域(即当地本来就保留有部分自然湿地)。其次,由于城市湿地公园处于城市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许多人为干扰(即其地域范围内有部分湿地已遭破坏,因而需要进行修复),此时便可参考和借鉴人工湿地营造的方法和理论。另外,在城市湿地公园范围内,虽然主要以体现湿地景观为主,水域或水陆交界地占很大比例,但仍有一部分陆上区域,该区域的植物景观营建是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营建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湿地的定义及分类 湿地的中英文原意是“过度湿润的土地”。《拉姆萨湿地保护公约》1982年3月12日修正后对湿地定义的文字表述是:“湿地系指不论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湿地是融合自然、园林景观、历史文化等要素的绿色空间,具有生态、景观、游憩、科普教育和文化等多种功能。湿地的类别有很多,其中《湿地公约》的分类方法较为常用,它将湿地分为两大类:天然湿地和人工湿地。

重庆彩云湖万科生活广场解析

重庆彩云湖万科生活广场解析 随着时代发展与人们生活观念的改变,人们的居住观念和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变化,特别是步入后疫情时代,越来越多的人崇尚“简单生活”。一个住区的理想生活是多元的,是丰盛的,它能够满足人们对生活更细致的需求。鉴于居住社区时代单一的社区服务能力,万科考虑容纳更多城市的功能在社区之中,让多元品牌的能量能够聚合,打造一种满足更多生活需求的“综合住区”。 早在1992 年,上海闵行区的万科城市花园,便已成为当代万科综合住区诞生的起点。这些年,万科始终坚持为大家提供好产品、好服务,不仅为我们呈现出不断迭代的人居住宅,更始终在探索着如何用商业去赋能理想人居和美好生活。 此次,我们将以位于重庆九龙坡区的彩云湖万科生活广场为范本,洞察万科如何以“美好生活场景师”的角色,为我们带来一个与“家”融为一体的、会呼吸的“公园式”邻里中心,去窥见出万科如何构建理想的“综合住区”。 01 重庆万科首个生活广场—— “漫步公园街区让时光留在这里” 重庆彩云湖万科生活广场,作为重庆万科首个落地商业项目,助力社区间商业全新升级和城市综合住区的发展迭代,打造邻里间触手可及的温暖社区,营造15 分钟生活圈品质邻里中心。 “山塑形,林蕴气”

项目以重庆山水为灵感,形体及屋脊梁线提取“山”的硬朗,露台及流线提取“水”的灵动,节奏分明,线条流畅,并依托现有地形及景观资源,利用场地近15 米的高差,设计穿越式三维空间动线,打造多首层商业空间,移步异景的森林公园。 “如公园般融入城市,生态社交购物场所”

在场景打造上,项目大面积植入绿色场景,主入口广场上设置音乐喷泉,穿过其中,孩童在此嬉笑打闹。 在商业中段的入口广场采用连贯的景观化绿植连廊,内部中心花园四周环绕如流水一般的曲线露台,各种植被耕种于层叠的露台中,俨然城市绿洲,多层次花园形式,使商业有了呼吸及生命力,绿植、灯光、水系、音乐,生态社交和购物体验油然而生。 “环形动线,立体步行系统”

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探讨

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探讨 发表时间:2017-01-16T11:23:11.880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30期作者:张文 [导读] 摘要:湿地公园是人们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形势,通过植物景观的设计,为人们营造一种和谐的氛围,提供体育娱乐及自然文化教育的场所,同时调节城市整体生态环境,提升了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呈现城市景观特色。 身份证号码:35042819900722xxxx 摘要:湿地公园是人们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形势,通过植物景观的设计,为人们营造一种和谐的氛围,提供体育娱乐及自然文化教育的场所,同时调节城市整体生态环境,提升了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呈现城市景观特色。 关键词:湿地公园;植物景观;景观设计 一、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原则 (1)结合生态系统进行分析遵循循环规律 湿地公园的主要载体是水,水作为湿地公园的本源,必须对湿地公园的水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才能实现湿地公园整体生态系统的保护。在进行湿地公园景观设计时,需要对其生态系统进行分析,在确保生态平衡的前提下进行设计,遵循湿地循环规律进行植物景观的设计。 (2)以综合整治为基础预留发展空间 城市湿地公园最主要功能主要表现于改善生态环境、保持水土资源、维护生物多样性等等。应该说湿地可以为城市居民的生活以及生产提供多元化的资源。所以在进行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时,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城市后续发展,要坚持以综合整治为基础,制定出科学化、合理化的开发、设计、建设、恢复等一系列的方案,从而才能够为今后的发展预留下更多的空间。 (3)植被演替原则 城市湿地公园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生态系统的功能,而且本身其植被资源也非常的丰富。因此,在进行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时,可以利用好其丰富的植被资源,让其整个生态更加具有价值。应该充分地结合其生态系统的植被演替规律,优化其生态系统中的植物群落结构,从而可以达到不同生态景观的设计要求,有效促进不同群落的结构能够稳定在其生态系统中发展。 二、湿地公园植物景观 (1)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 所谓植物景观所指的是借助大自然中的植被以及群落等元素,通过人工设计让其能够产生美的感受和联想。针对城市湿地公园的植物景观,应该充分地结合其公园的生态特征,通过人工设计让其植物元素与美学原理进行结合,配合着城市湿地公园的水与地貌特征来进行景观设计。在其植物景观设计过程中,需要通过科学化、合理化的搭配,并且植物所具有的个体特性以及群落所具有的线条美等进行融合,以不同类型的构图设想设计出一个多维度的动态空间。这样的一种景观设计理念才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让城市湿地公园的植物景观具有极大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以及社会价值。 (2)打造具有乡土风情的植物景观 通常情况下,城市湿地公园基本都是位于城市近郊或者乡村。在进行其景观设计时,应该利用好其湿地现有的水系以及地貌特征,结合当地的风土人情以及人文历史,选择当地特有的植被来营造具有乡土气息的植物景观。比如:我国著名的西溪湿地公园,就是选择了当地的柿树、河柳、旱柳等植被,来对其湿地公园景观进行设计。而且在其公园的中还有1个河塘,其两侧生长的植物在景观设计时被完整地保留下来。对于整个浏览线路会产生影响的一些植被,经过优化后,保留了原来的地貌特征,只是合理化地对一些水岸曲直的植物进行了合理的调整。在对西溪湿地公园进行景观设计过程中,对于植物景观的人为干预有了很大程度上的减少。由于减少了人为干预,促进了其生态环境中的植物群落通过自然的演化,形成了具有极赋特色的乡土植物景观,给游客们带来了清新与美的享受。 (3)打造具有农家特色的植物景观 正如前面所说,湿地公园的地理位置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可以借助当地的农家风情以及当地的农家植物来设计湿地公园的植物景观。以西溪湿地公园为例,其公园在进行植物景观设计时,将当地农家特色的建筑以及农家文化进行了融合。在进行植物景观设计时,选择性地将具有农家特色的传统植物元素考虑在内。采用了单一品种的片植以及混合物种片植的方法,让其植物景观更加体现出农家特色。其主要选择搭配的植物主要以桑树、香椿、泡桐、木芙蓉、桃、枇杷、梨、茭白、菱角、芦苇等植物,为其湿地公园增添了许多的植物元素,同时也为其植物景观设计提供了更多的素材。 (4)打造具有趣味植物景观 对于趣味植物景观而言,是希望在湿地公园中以较为鲜艳的花、果等来吸引游客的兴趣。在都市生活常居的人们,希望能够在在节假日回归大自然,享受大自然给人们带来的快乐。所以在进行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游客对野趣的需求心理,设计具有趣味植物景观。同样以西溪湿地公园为例,在其公园中进行植物景观设计时,针对性地对浏览线路进行了设计。在主要游览的线路中,设计人员刻意地种植了具有趣味性的植物,并且保持了原生态系统中的野生花卉。给游览者打造了一条生态型花卉游览路线,而且其植物的搭配,也使得其游览路线能够随着季节的变化,而且产生色彩以及线条上的变化。不仅让游览者的身心得到了放松,同时也能够让其接受到植物知识的教育。在西溪湿地公园中,主要搭配的趣味植物主要以紫云英、毛茛、白三叶、阿拉伯婆婆纳等为主。这也是结合了当地的特色,让其能够为整个湿地公园植物景观增添不少色彩。 三、湿地公园水生植物与湿生植物景观构成分析 (1)城市湿地公园水生植物景观分析 水这个载体本身就是湿地公园的一个重要组成,在水中生长的植物自然也成为了景观打造的一个重点。在进行植物景观设计时,需要结合水生植物的生活习性来进行划分。通常水生植物可以分为挺水型、浮水型、漂浮型和沉水型4个种类。无论选择那一种植物种类,都需要坚持所选择的水生植物具有观赏价值的原则。通过合理化的搭配来打造水生植物景观,让其植物所具有的线条以及色彩能够与整体的景观融合,通过一段时间与其自然生态的融合,实现自然水景的稳定。比如:西进湿地公园的水生植物选择,多以沉水植物、浮水植物等为主,在岸边搭配了耐湿性较强的乔灌木为景观辅助,让其不同类型的植物以不同色彩、不同花期、不同形状来向人们展示其和谐性的植物景观。让游览者能够体会到一丝清新与宁静。对于水面较大的区域,可以以睡莲、荷花、芦竹等水生植物来对其水面进行点缀,让植物在

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的思考

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的思考 发表时间:2018-08-13T09:33:36.41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1期作者:沈业豪洪锋[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不断城市化,土地利用率也随之被关注,那么城市园林更能体现了它的价值了,城市湿地作为城市园林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对湿地设计的思考,并探讨了城市湿地植物景观设计的相关概念,以水生植物、湿生植物为主要景观构成要素,通过不同的植物选择和不同的植物景观构建模式来进行城市湿地植物景观的设计。 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430000 摘要:随着我国不断城市化,土地利用率也随之被关注,那么城市园林更能体现了它的价值了,城市湿地作为城市园林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对湿地设计的思考,并探讨了城市湿地植物景观设计的相关概念,以水生植物、湿生植物为主要景观构成要素,通过不同的植物选择和不同的植物景观构建模式来进行城市湿地植物景观的设计。 关键词:湿地公园园林设计概念 1、对湿地的思考 “湿地”,作为一类特殊的生态环境的研究,始于本世纪70年代初。《湿地公约》认为,湿地是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咸水水体。《国际生物学计划》中认为,湿地是陆地和水域之间的过渡区域或生态交错带。中国对湿地的定义是,湿地是指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淡水、半咸水、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域。湿地是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湿地公园的概念类似于小型保护区,但是又不同于自然保护区和一般意义公园的概念,根据目前国内外湿地保护和管理的趋势,湿地兼有物种及其栖息地保护、生态旅游和生态环境教育功能。 “城市湿地”,受城市化的影响,其往往与城市接触地带分布不均匀,呈斑块状,斑块之间的连接度下降,但是其核心区湿地面积较大,生境较为完整,物种也较为丰富多样;就气候状况而言,它更能影响城市区域的水热状况,调节城市气候的能力更强。 “城市湿地”以人为干扰为主,其治理方式主要是以政府行政指令为主,城市居民协同参与维护“城市边缘湿地与城市接触部分受城市生产,活动干扰较大,生态多样性降低,生态系统性波动较大,其核心区的生物生境较完整,类似于自然湿地”因此在治理过程中一方面要由政府治理为主,动员全社会来关心,支持湿地保护,另一方面又必须由专家指导进行湿地自然保护区的保育。 2、设计理念及原则 2.1设计理念 弹性发展原则湿地不仅对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生物多样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多种资源。城市湿地植物景观设计,应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上,以综合整治为前提,无论是开发还是建设都要在湿地弹性恢复范围之内,给湿地留有后续发展的空间 2.2设计原则 生态优先原则湿地是水的载体,水又是湿地之源,水资源的有效保护与管理是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关键。湿地系统在生态上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在对其进行景观设计时,应充分考虑生态方面的设计。城市湿地植物景观设计必须在保持湿地生态安全水平这个总原则下进行,不违背湿地的循环规律,不进行毁坏性的景观建设 3、湿地保护开发案例分析 如香港湿地公园:环境保护实践与可持续发展两者相结合的首个范例 3.1背景介绍: 香港湿地公园位于天水围新市镇东北隅,接近香港与深圳的边境,占地61万平方米。这座公园是环境保护实践和可持续发展两者相结合的首个范例。它充分发挥了自然保育、旅游、教育和市民休闲娱乐这些截然不同并可能相悖的多种功能,因此在香港或整个亚洲都是独一无二的。这块土地将称为生态缓解区,以补偿因天水围的都市发展而失去的湿地,并且成为缓冲地带,分隔天水围与后海湾拉姆萨尔公约湿地和东北面的米埔沼泽区。 香港利用发展新的旅游景点和设施以确保香港旅游产业的长期发展,以香港丰富的湿地自然遗产包括重要的野生动物保护地,将其定位为旅游设施多样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即以现有的生态缓解区规划为基础,创造一个以湿地保护为主题的大众旅游、教育和社区场所。 3.2项目概况: 香港湿地公园位于后海湾南岸,尖鼻咀半岛东南方,天水围新市镇北部,毗邻米埔内后海湾拉姆萨尔湿地。这个区域内有农业活动,包括渔塘、蚝场及其它耕作农地。每年有超过l2万只季候鸟在这里过冬或作迁飞时的中途休息站。香港湿地公园拥有如此丰富的生态资源及农村特式,为湿地公园作为一个生态旅游景点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亦充分利用这些优点,丰富访客的体验。 3.3规划设计内容: 湿地公园占地约60公顷,主要由天水围生态缓解区所建造的人工湿地所构成。公园大致分为两部分:(1)访客中心。湿地公园的访客中心位于公园入口处,总面积约1万平方米。其中包括5个以湿地功能和价值为主题的展览廊:湿地知多少、湿地世界、观景廊、人类文化、湿地挑战;一个可容纳200人次的放映室;课室及资源中心;餐厅;礼品店及儿童游戏区。 (2)湿地保护区。湿地保护区占地约60公顷,由不同的再造生境构成,包括淡水沼泽、储水湖、芦苇床、草地、矮树林、树林、红树林以及人工泥滩。访客设施集中在保护区北部连接访客中心的地方,不同的教育径,探索中心及观鸟屋为访客及学生提供认识湿地的机会。 3.4规划设计理念: 香港湿地公园的宗旨是加强市民对东亚湿地及其它地区湿地的认识和了解,并争取市民支持和参与湿地护理工作。香港湿地公园亦将为香港市民及海外游客提供一个世界级的生态旅游景点。服务市民、游客及对野生生物和生态学有专门兴趣的人士。展示香港湿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并强调必须予以保护。主要目的通过提供一个有别于一般观光地方的景点,以扩展游客在香港的旅游体验。同时切合本港居民的康乐活动需求。提供可与米埔沼泽自然护理区相辅相成的设施。提供教育机会和加强市民对湿地生态系统的认识。 4、城市湿地植物景观设计分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