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云南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云南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云南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云南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形势与政策》

一、云南经济发展阶段

1、探索起步阶段(1981以前):此阶段主要是在十一届三中会精神的指引下,结合国务院于1979年确定的上海与云南进行对口支援的安排部署,省委、省政府于1980年决定撤消云南省计委物资办公室,单独成立云南省经济协作办公室,归口云南省计委管理,行政级别为正处级单位。这一时期,云南省的对内开放主要是与国内有关省(市)区进行物资串换,以弥补省内生产生活资料的不足。余缺互补、拾遗补缺的物资串换与协作成为这一时期对内开放的主要内容。

2、初期发展阶段(1982~1991年):此阶段主要是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条件下,积极推进物资、技术、人才、资金等资源的合理配臵。1982年5月,省政府在昆明举办经济技术协作会议,此次会议由国务院11个部委和18个省区市的代表参加,拉开了云南对内开放的序幕;其后,云南省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搞好全省经济技术协作的通知》、《云南省经济技术协作管理暂行办法》,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动横向经济联合若干问题的规定》,积极开展资金、技术、人才三位一体的联合协作。1983年,省委、省政府作出云南向全国开放、昆明向全省开放的决定。1984年,撤消云南省经济协作办公室,成立副厅级云南省人民政府经济技术协作办公室。这一时期,云南省在深化滇沪对口支援关系的同时,积极开展区域合作,参与发起成立了由云南、四川、贵州、广西、重庆、西藏等参加的六省区市七方经济协调会。经过协调会各方的共同努力,先后促成了南昆铁路、

内昆铁路的建设,促成了“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的举办。云南省通过与国内相关省(市)区进行对口支援、区域合作及多形式的合作,有效地打破了市场的条块分割与生产要素的地区封锁,促进了以物资串换为特征的对内开放向以对口支援、区域合作为特征的对内开放转变。这一阶段累计引进省外到位资金12.7亿元,物资协作金额75亿元,形成了以区域合作、滇沪对口支援为重点的合作格局。

3、适应市场经济阶段(1992~2001年):党的十四大召开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云南省的对内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随着国家加强东西部合作战略的启动和中央关于东部13个省市对口帮扶西部10省区市的决定出台,上海对口帮扶云南的机制逐步建立,云南省委、省政府将对内开放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臵。1997年,云南省人民政府经济技术协作办公室升格为正厅级;1998~1999年,云南省先后召开全省对外开放大会和对内开放大会,颁布实施了《云南省外商投资条例》,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的若干意见》、《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若干意见》、《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对内开放的决定》、《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鼓励省外来滇投资发展的若干规定》等一系列文件。云南省第六次党代会作出了进一步扩大对内开放的战略部署,省政府先后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发展横向经济联合与协作的若干规定》和《关于进一步发展横向经济联合与协作的补充规定》,决定在“九五”期间设立1.5亿元的横向联合协作扶持基金(每年3000万元),用于支持对内开放和省际合作项目。同时,成立

由省委、省政府领导挂帅的滇沪对口帮扶协作领导小组、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移民领导小组和川滇藏“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云南省协调领导小组;先后与上海、广东、浙江、四川、广西等省(市)区形成双边合作机制,逐步建立起滇沪、滇浙、滇粤、滇川、滇桂等较为稳固的双边合作关系。滇沪两省市分别成立了对口帮扶合作领导小组,长期坚持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领导小组办公室协调会议制度、部门对口合作联席会议制度和项目跟踪制度等四项制度;滇浙两省党政领导互访,两省组织、人事、科技、旅游等部门确立了对口合作工作机制;滇粤两省建立了高层互访和联系机制,重点合作项目协调推进机制,签署了“1+8”协议及《关于加强粤滇科技合作的协议》和《关于加强文化合作与交流的协议书》,建立了对口部门的合作机制;滇川两省2000~2002年每年都在昆交会期间举办滇川经济合作座谈会,就两省重大合作项目和合作中需要协商的重大问题交换意见并签署会谈纪要。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推进了云南与国内相关省(市)区的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省外来滇投资企业超过4000家,累计引进省外到位资金312亿元。

4、续快速发展阶段(2002年至今):为整合资源,提高对外来投资的推进服务效率,加快招商引资和区域合作,2002年10月,省委、省政府决定将省政府经济技术协作办公室与省政府外商投资办公室合并,成立省政府经济合作办公室,负责全省招商引资和实施对国内国外开放。省经合办作为云南省外资工作委员会的工作机构,作为云南省沪滇对口帮扶合作领导小组和云南省对口支援三峡库区领导小

组的日常办事机构,承担了全省对外来投资的协调、服务工作,承办了六省区市经济协调会、“泛珠三角区域经贸洽谈会”和“昆交会”等招商活动的组织工作。2003年以后,全省各州市党委、政府纷纷强化对内开放工作,先后成立了招商局、经合办、投资促进局等工作机构,调整充实了工作队伍,从组织机构、人员配备、思想解放、政策推动、行政带动等方面开始了新一轮招商引资新高潮。这一时期,云南省出台了《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改善投资环境的意见》,颁布实施了《云南省外来投资促进条例》,组建了“云南省外来投资服务中心”和“云南省改善投资环境投诉中心”,不断改善投资软环境。全省围绕以上海、浙江为重点的“长三角”地区和以广东、福建为重点的“泛珠三角”地区,围绕云南“三大战略、五大支柱产业”的实施和建设,积极开展“走出去请进来”活动,全面开展与国内有关省区市的社会合作,深化与央企的合作,扩大对国内的招商引资。围绕支持发展非公经济促进以商招商,在省会城市昆明成立外省(市)区在滇商会14家,各州市的商会和行业协会等组织得到迅速发展。至2008年,云南省初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内开放格局。在此阶段,云南省累计引进省外到位资金1400亿元。北京(以中央企业为主)、四川、浙江、福建、广东、重庆、上海、天津等省市来滇投资总量保持前列;合作项目涉及水电、煤炭、矿冶、医药、机械、造纸、旅游、城市建设等领域,惠及全省16个州市。三峡总公司、国电集团、华能集团、华电集团、华睿集团和大唐发电有限公司等一批大型国家发电企业到云南投巨资开发电力;世界500强企业之一的

中化集团公司投资西双版纳;德力西集团、四川正泰集团分别在曲靖和大理建生产和销售基地;全国磷化工龙头企业江苏澄星集团在弥勒和宣威建立生产基地;广东粤电集团在威信开发煤电工程;大连万达房地产、浙江华立集团、娃哈哈、深圳“三九”等知名大企业也在“十五”期间先后落户云南。

二、经济发展状况

1.云南省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云南的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仅1998年到2007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2%,云南经济发展迅速,2007年底云南省GDP达到4260.48亿元人民币,增长12.1%。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836.33亿元,增长6.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814.19亿元,增长17%;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208.96亿元,增长10.7%。人均GDP达到7582元。

结论:从纵向来看,云南的经济处于快速发展中。

但从纵向来看,云南省在省、区、市GDP排名中一直处于靠后的位置。

2.云南省经济发展现状

经济发展就是经济进步。所谓进步,就是“现在比过去、将来比现在有可能实现更理想的状态”。所以,经济的进步就是指现在比过去、将来比现在能产生更理想的经济状态。经济进步对区域经济而言,有意义的基本上包括五个方面:生产的增长、技术进步、产业结构的改进、资本积累、与外界经济关系的改善。所以,以下对云南经济发

展现状的评价从这五个方面进行。

(1)生产的增长

生产的增长在经济进步中占有中心地位。生产增长的水平可以用地区生产总值或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测定,此处用云南省地区生产总值来测定。以下是2001—2010年云南省GDP 及其增长率统计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从2001年到2010年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在过去的十年中,云南的经济一直处于快速增长的状态中。

(2)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包括工具和机械的发明改良、生产技术方面的只是增加、新产品的开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资本效益的提高、成本的降低、大批量生产技术的开发、产品质量的提高。由分工和大规模生产而带来的生产率的提高也是其重要的特征之一。

引用《TFD 、技术进步与云南经济增长》一文的分析结果:云南经济增长的粗放型特征相对明显。资本和劳动投入对云南省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说明投资和劳动投入是云南省最重要的增长要素。

云南2001年2010年云南省GDP及其增长率统计图0

2468101214

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

年2009

2010年

0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8000

9000

省经济增长过程中的技术水平并没有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得到相应提高。1992 年以后云南省无论是整体技术进步、体现式技术进步还是纯粹技术进步的贡献率都在零值附近徘徊,有些年份甚至在零值以下。云南省整体技术进步贡献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相对较低,尤其是技术创新的贡献较少,这可能对云南未来的可持续的稳定发展是一个巨大挑战。因此,提高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尤其是技术创新的贡献率是云南实现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云南省需要逐步地从以要素投入为主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以技术进步为主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过渡。从目前来看,虽然云南省采取了以设备更新、技术改造、设备引进等为主的体现式技术进步模式,但对研发的投入不足。尽管这种技术进步模式可以充分发挥欠发达地区的“后发优势”,但要实现经济赶超,则必须通过加大对研发投入,提高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因此,成功地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在GDP 中的比重也是云南省进一步保持持续增长潜力的重要措施。

(3)产业结构的改进

产业结构标志着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就要实施的培育和扶持新兴产业,是产业稳步的向有利于发挥地区优势、增加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发展方向。

以下是按照1978年人民币不变价计算的1992年~2007年云南生产总值及各产业生产总值的增长趋势。

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一产业基本呈持续下降趋势;第二产业的比重从1993年的41.97%开始上升至1998年的46.18%,此后出现下降,2001年后有所上升,但2005年又出现下滑,此后的两年呈上升趋势。第三产业的比重在1992年出现大幅度上升,但1993年便由于第二产业比重的上升而出现了波动。从目前云南经济结构的变化趋势来看,第一产业的比重除1999年之外,一直呈下降态势;第三产业的比重总体呈上升趋势;而第二产业的比重则在第三产业的影响下出现了一些波动。这充分说明云南在经济结构调整中,在以工业化为主要方向的同时,第三产业已经开始受到重视。

(4)资本积累

积累就是把产品的一部分不作为消费,而用于工具、机械设备、工厂、建筑物库房等的投资,从里昂和质量各方面扩大生产能力。上述经济发展中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的变化等现象,都是与投资活动有联系的,这些投资来自于资本积累。所以说,把新创造价值的一部分转换为生产设备的资本积累,是引进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变化并由此扩大生产的必要条件。在此处,资本积累用固定资产投资额来描述。

以下是1990~2007年云南省国内生产总值与固定资产投资趋势

从图中可以看出,1990~2007年间,云南省固定资产投资曲线与国民生产总值曲线的形状基本相似, 特别是2001年以来, 固定资产投资额几乎与国内生产总值平行变化。这说明: 对于云南省来说, 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仍然是固定资产投资, 并且经济增长对投资的依存度还在不断提高, 要使云南省地方经济保持永久活力和长足发展, 继续加大投资仍然是最为有效的途径。

(5)与外界经济关系的改善

与周边地区、国外有稳定的协作关系,是一个地区经济成熟的标志,也是今后发展的重要保障。当然,这些联系、协作是有原则的,也是互惠互利的。不能只讲协作,不顾区域本身的物质利益,不顾国家利益。关键是要在发挥自身的优势、生产出有竞争能力产品的基础上,勇于开拓市场,讲信誉,守合同,与其他地区、其他国家建立起良好的协作关系。

云南有8 个地州,25 个县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国境线总长4060 千米。其中中缅段1997 千米,中老段710 千米,中越段1353 千米。云南是中国通往东南亚、南亚的窗口和门户,地处约占世界总

人口一半的中国、东南亚、南亚三大市场结合部。拥有国家一类口岸12 个,出境公路20 多条,80 多条边民互市的通道。近年来,在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新形势下,逐渐完善了公路、铁路、航空和水运交通网络,形成了通往东南亚、南亚国家的三条便捷的国际大通道,彰显了云南具有开展周边贸易和国际交往的区位优势。澜沧江从云南省出境后称湄公河,流经缅、泰、老、柬、越等国,被称为“东方多瑙河”。昆明巫家坝机场是国家一级机场,目前拥有190 余条航线,其中国际航线12 条,地区航线3 条。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进程的加快,尤其是到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云南经济布局如继续遵循着单一的中心城市推移模式,必然会受到极大的局限,势必会延缓云南现代化发展的进程。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竞争加剧的情况下,云南省对新加坡、美国、香港、台湾、韩国等主要传统市场出口仍保持两位数增长;11个重点地州和28家重点企业外贸进出口稳定增长。对外贸易、外商直接投资、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均取得好成绩。云南作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桥头堡”和“前沿阵地”,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产品进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云南将成为首选的物资集散地或出口转内销的加工基地。一大批企业,为了扩大云南市场份额,必然会采取在云南投资的战略,把云南,特别是昆明作为他们企业的基地来建设。大量高素质的人才就会纷纷流入云南,从而促进云南经济的快速增长。

三、十一五成就及十二五目标

1、十一五成就: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省委、省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省第七、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全面实施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大省和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国际大通道三大战略,团结带领全省各族人民有效应对了全球性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完成或超额完成。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全省经济社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十一五”是我省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最好的时期之一。

经济建设取得“八个翻番”的重大成就,开创了又好又快发展的全新局面。“十一五”期间,全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坚持好字当头、好中求快、能快则快,经济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实现了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速第2次超过11%达到11.8%的良好局面。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三次产业比重由2005年的19.1∶41.2∶39.7调整到2010年的15.3∶44.7∶40,5年累计工业投资突破6000亿元,是”十五”时期的3.7倍;支柱产业比重明显提高,占全省生产总值55%左右,非烟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到69%左右,电力、钢铁、有色、化工等产业的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先进装备制造、光电子、新材料、生物医药、绿色食品等新兴产业发展加快。粮食总产量达到1531万吨,农产品

出口突破12亿美元,年出口额连续多年居西部省区第1位。全省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双双突破1万亿元,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比重由98.8∶1.2调整为83.3∶16.7.2010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722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15749元,工业增加值超过2600亿元,财政总收入超过1800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7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00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133亿美元以上,5年累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加到1.86万亿元,取得了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进出口总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实现或基本实现翻番的显著成效。

社会发展有重大推进,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十一五”是社会事业发展最好的时期。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构建公平正义、共同繁荣发展的和谐社会,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两基”攻坚目标如期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规模在“十五”末基础上实现了翻番;公共卫生全力推进,基层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文化惠民”工程全力实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走在全国前列;总人口有效控制在4600万人以内。全面推进科技创新,实施建设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取得显著成效。组织实施重大科技项目120余项、重大装备及关键部件研发项目20项,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新产品148个,培育创新型试点企业122户,按国家新标准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51户,累计申请专利近2万件,获得授权1.2万多件。

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实施大项目带

动战略,坚持加大投入,不断增强发展后劲,基础设施瓶颈制约初步缓解。建成了一批事关全局的好项目、大项目。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不断完善,全省以云桂铁路、沪昆铁路客运专线等高标准铁路项目为代表的大规模铁路建设全面展开,铁路运营里程达到2500公里,在建规模超过2200公里;昆明新机场建设全面推进,全省机场总数达到12个,位列全国第2位;公路通车里程突破20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超过2600公里,居西部前列;农村公路建设成为重要亮点,乡镇公路路面硬化和建制村通公路比重分别达到90%和98%,通畅和通达率较2005年提高了近1倍。高速宽带网络覆盖全省,电子政务建设成效显著。能源建设加快推进,发电装机容量达到3700万千瓦,中缅油气管道及石油炼化工程开工建设。以“润滇工程”为重点的水源工程建设力度加大,国家规划内的541件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全部完成,大型灌区和山区”五小水利”工程建设进一步加强,全省蓄水库容超过110亿立方米,5年新增12亿立方米。

共享发展成果,民生有重大改善。社会保障体系得到进一步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全覆盖,养老保险实现省级统筹,工伤、城镇居民医疗、失业、生育保险实现州市级统筹,企业退休养老金、失业保险金、工伤人员待遇进一步提高。到2010年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317万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648.6万人,城乡三项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1.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6000元和3950元,年均分别增长8.1%和9.9%.累计建成城镇保障性住房31.2万套,改造农村危旧房215万户。5年累

计减少贫困人口265万,解决950多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全省农村户用沼气池达到273万口,增长82%,解决了25.8万无电人口的用电问题,”数字乡村”工程覆盖全省。

始终把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作为事关全局的战略任务来抓,民族团结、边境稳定、社会和谐开创新局面。实施边疆“解五难”惠民工程、“兴边富民”行动计划、“平安云南”创建活动、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等重大工程。“十一五”是民族关系最为和谐、民族地区发展最快、少数民族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民族地区经济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桥头堡建设全面启动。始终坚持把改革开放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各项改革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医药卫生体制、成品油价税费等一些重大改革顺利推进并取得初步成效,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迈出新步伐,改革试点工作有序展开,发展动力和活力进一步增强。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拓展发展空间,以开放促发展,对外开放取得突破性成效,桥头堡战略取得实质性进展,我省对外开放有望实现从末梢向前沿的转变。

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成果,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明显加大。坚持绿色发展,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道路。“七彩云南保护行动”、“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森林云南”建设、“九湖流域水污染综合防治工程”、“三峡上游区水污染治理工程”全面实施,滇池治理工作全面提速,水质恶化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综合

治理效果开始显现,洱海治理成果得到巩固提升,创造了水污染防治新模式,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区域由18个县(市、区)扩大到44个县(市、区)。节能减排目标如期完成,森林覆盖率达到52.9%,昆明、曲靖、玉溪进入全国10个空气环境质量最好的重点城市行列。全省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40万公顷,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和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提高到70%以上。

2、“十二五”时期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以上,力争实现翻番。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3%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6%以上,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7%以上,价格总水平保持基本稳定,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二产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左右,以文化、旅游、物流为重点的三产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城镇化率力争年均提高2个百分点左右,非公经济比重力争达到50%左右,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

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公路总里程达到22.3万公里,铁路营运里程达到5000公里,新增蓄水库容25亿立方米,电力装机容量达到7950万千瓦。

科教水平明显提升。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5%,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2.5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5%,每1万人口发明专利授权数提高到0.53件。

人民生活全面改善。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3‰以内。5年新增城镇就业11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努力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350万人和1250万人。力争解决全省城乡居民饮水安全问题。

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明显加强。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30%左右,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进一步降低,确保国家下达的“十二五”节能减排等约束性指标圆满完成。森林覆盖率达到55%,森林蓄积量达到17亿立方米。

四、小结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云南经济发展迅速,财税金融、要素价格等主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成效,桥头堡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开放合作平台和机制进一步完善,国际大通道建设全面推进,互利共赢开放格局进一步形成。相信在未来云南经济会良好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会进一步提高,小康社会不会遥远,跟着国家的步伐,向全面小康迈进。

两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

两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 一、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07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各项方针政策,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呈现出经济运行平稳、增长速度较快、质量效益提高、民生不断改善的良好局面。除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外,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主要预期目标均完成或超额完成。初步预计,全省生产总值增长12%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1%,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3%,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4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8%,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1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86‰,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可完成年度目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5.9%,与计划目标3%左右相比,超过2.9个百分点。 (一)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发展速度明显加快,预计全年实现生产总值4700亿元,增长12%以上,呈现出农业稳步发展,工业持续增强,服务业增长强劲的势头。发展质量明显提高,财政收支双双跨上1000亿元台阶,全部工业利税跨上1000亿元台阶。发展后劲明

显增强,全省铁路营运总里程达2327公里,公路通车里程20万公里,拥有民用机场11个;电力装机规模突破2000万千瓦;销售收入过百亿元的工业企业达到10户。 (二)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加强 麻栗坝大㈡型水库、青山嘴大㈡型水库等重点水利工程进展顺利,17件中型水库实现大坝封顶,94件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基本完成,建成山区“五小水利”20万件。预计全年农业总产值达到1400亿元,粮食产量1546.68万吨,畜牧业产值达到390亿元,肉类总产量335万吨,冬季农业开发面积达1800万亩。 (三)工业经济加快发展 昆钢大红山铁矿项目竣工投产,富瑞公司“836”二期工程试车成功,天安化工50万吨/年合成氨、三环中化120万吨/年磷铵等项目进展顺利。预计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1700亿元。 (四)消费需求稳中趋旺 推进以旅游业为龙头的服务业发展,预计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94.54亿元,增长17.3%。旅游“二次创业”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旅游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旅游业总收入达到580亿元。

我国经济发展现状的论文

我国经济发展现状的论文 导读 《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21》对分享经济下的概念是:利用互联网等现代技术整合,分享海量的分散化闲置资源,满足多样化需求的经济活动总和。从对共享经济的定义和概述中可提炼出三点:一是可利用的闲置资源;二是共享平台高效供需对接;三是资源供需双方的积极参与。 共享经济概述 (一)共享经济的成因和内涵 共享经济是一种新兴经济形态。1987年,美国学者马科斯·费尔逊、琼·斯潘思提出分享消费是在满足日常需求的同时愿意与他人建立关系的经济活动。雷切尔·波茨曼、鲁斯·罗杰斯在《我的就是你的:协作消费的崛起》一书中,进一步发展了分享消费的观点,指出客户的需求不再局限于拥有物品的所有权而是使用需求获得满足。罗宾·蔡斯在《共享经济:重构未来商业新模式》一书中,把共享经济的含义归为三部分:产能过剩(闲置资源)、共享平台、人人参与。共享经济鼓励物品的所有权者与目标使用者基于共享平台,提高闲置资源的使用效率,提倡人与人之间以互信的方式交流、生活。

从对共享经济的定义和概述中可提炼出三点:一是可利用的闲置资源;二是共享平台高效供需对接;三是资源供需双方的积极参与。 共享经济包含共享平台、供给方、需求方三个必须主体。 1.共享平台 基于互联网等现代技术,把可利用的闲置资源位置应用大数据基本算法等精准实时对接供给端与需求端,平台本身对共享的物品与服务没有所有权,未对其进行相应的固定成本支出,提供的仅仅是必须的服务与法定的监管,属于轻资产运营,收入来自交易的抽成。 2.供给方 供给方无论是个体或是组织,只要拥有闲置可用的资源,并且愿意为获取一定收益而暂时性转移产品使用权或服务,供给方的本质是在获取额外收益的同时而不自觉地提高了资源的使用效率。 3.需求方 需求方是愿意付出一定的经济报酬而获取物品的使用权或接受服务。在互联网经济下,每个有需求的个体或组织均可成为产品或服务的需求方,无须拥有产品所有权而获取产品和服务需求。 在互联网经济下,共享经济完美地实现了供给与需求的无缝对接,供给因能提供“私人订制”的解决方案而提高了产品与服

青海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青海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人口青海人口总量少,是全国人口密度极低的省份之一。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青海省每平方公里仅为7.9人,人口密度仅相当于全国人口平均密度的5.7%,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仅高于西藏,位列第30位。但省内地区间人口分布差异很大,呈明显的东稠西疏的特点。西宁市和海东地区土地面积仅占青海省面积的2.89%,却集中了青海省64.1%的人口,平均每平方公里174.75人,比全国人口平均密度高34.75人;6个民族自治州土地面积占青海省面积的97.11%,而人口只占青海省总人口的35.9%,平均每平方公里仅2.91人。 2011年末,青海省常住人口568.17万人。其中:城镇262.62万人,占常住人口的46.2%,乡村305.55万人,占53.8%; 民族青海省是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青海省有6个民族自治州、7个民族自治县,实行民族自治的地区占青海省总面积98%。居住有汉、藏、回、蒙古、土、撒拉族等全国所有56个民族中的54个。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青海省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46.98%,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仅低于西藏和新疆,位列第3位,高于广西、宁夏、内蒙古等自治区。2011年末,少数民族人口266.93万人,占常住人口的47.0%。 文化程度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10年,青海省6岁及以上常住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63年,比2000年人口普查时

的6.15年增加了1.48年。接受小学及以上文化教育的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重由2000年的66.3%上升到2010年的79.7%,提高了13.4个百分点。 综合经济 2011年,青海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34.72亿元,比上年增长13.5%,较全国平均水平高4.3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5.44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939.10亿元,增长17.3%;第三产业增加值540.18亿元,增长9.7%。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10.0︰55.1︰34.9调整为2011年的9.5︰57.5︰33.0。 全年青海省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70.40亿元,比上年增长31.9%。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51.79亿元,增长37.7%;中央一般预算收入118.60亿元,增长25.2%。全年财政一般预算支出967.42亿元,比上年增长30.1%。其中,教育支出102.89亿元,增长24.9%;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5.00亿元,增长30.3%;医疗卫生支出50.47亿元,增长29.9%;节能保护支出41.84亿元,增长14.8%;农林水事务支出104.91亿元,增长50.8%;交通运输支出148.62亿元,增长2.2倍;住房保障支出112.92亿元,增长84.8%。 农牧业 2011年青海省农作物总播种面积790.05万亩,比上年增长2.01%,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19.12万亩,增长1.79%;油料作物播种面积276.32万亩,增长5.23%;蔬菜播种面积63.06万亩,增长4.89%。全年粮食产量103.36万吨,比上年增长1.3%;油料产量36.07万吨,下降2.3%;蔬菜产量143.6万吨,增长6.8%;豆类产量7.27万吨;药材产量2.13万吨;核桃产量43.61万吨。粮

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与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与现状及发展趋势 社会经济的现代化贯通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社会主义确立、发展的全过程,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必然趋势。从内容上看,它是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为中心,以机器生产为标志,并引起经济结构、政治制度、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全方位变化的一场社会变革。 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1、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1842年五口通商以后,西方商品输人与日俱增,尤其是洋纱洋布的输入,摧毁了东南沿海地区中国传统的家庭手工棉纺织业,造成纺与织、织与耕的分离。传统的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其后,随着更多的通商口岸的开放,洋纱洋布得以倾销,进而为机器棉纱纺织业的产生和发展准备了一定的原料和产品市场;陷入破产与失业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则为近代机器工业提供了劳动力市场。 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只是发生在沿海局部地区,内地广阔的农村封建生产关系基本没变。另外,在东南沿海地区,棉纺等中国传统的手工业部门也同时受到打击和排挤,这些部门的资本主义萌芽受到遏制。 2、近代机器工业的出现 19世纪40年代外国资本的近代机器工业在中国出现。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业近代化的开始。 鸦片战争后,外国商人为了贸易和航运的需要,在通商口岸私自创办了一批船舶维修厂、砖茶厂和机器缫丝厂等。外国企业在中国的开办,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机器与技术,打开了中国人的眼界,从而为中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起了诱导的作用。

自19世纪60年代始,李鸿章、左宗棠等洋务派大官僚,先后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军事工业,清政府各省当局大多也创办了自己的军火生产机构。这些军事工业从外国购进设备生产船舰、枪炮、弹药,将大机器工业引入了中国。洋务派在这一时期所创办的上海机器织布局、汉阳铁厂等民用工业,也都属于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企业。除制造业外,洋务派大官僚李鸿章等人创办了上海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总局,修筑了铁路,从而建立了中国自己的近代采矿、航运、铁路和通讯事业。 二、中国社会经济近代化进程的阶段 1.初步发展阶段(1840~1895 年) (1)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利用不平等条约的特权向中国倾销商品,并非法开办企业(这是在中国最早出现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工业)。 (2)洋务运动,兴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洋务运动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第一次大规模实践,产生了中国机器工业。 (3)19 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冲击自然经济,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2.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 年) (1)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 (2)1912—1919 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3.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 年) (1)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官僚资本形成,民族工业发展。 (2)抗战期间,原有的工业在军国主义的大举进攻下遭到严重摧残,近代化被打断。

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谈谈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的认识

毛邓论文

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谈谈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 系内容的认识 任何一个国家在长期实践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形成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这是社会系统得以运转、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的基本精神依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新时期,在中国经济制度变迁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命题和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指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有着很深刻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势,正确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和支流,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我国目前现状,一方面存在就业压力过大,人才同质化现象严重;另一方面,在很多领域人才相对稀缺,技能落后,知识储备不足,知识水平更新换代滞后。因此,要转变教育导向,发展多样化、专业化教育,紧跟世界潮流、市场趋势。同时,加强人文素质的培养,建立良好的道德规范和健全的人才培养机制。 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生的深刻变化,不可避免会出现社会意识的多样化。这就需要我们坚持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之一的共同理想。社会主义的目标是消除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是要实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和谐。在贫富差距问题突出的今天,我们要修正以前的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的理念,这不是简单的杀富济贫,而是要引导和扶持广大中低收入阶层,突破各领域各阶层意识形态的局限性,通过辛勤劳动,合法经营,脱贫致富,从而减小收入差距,维护社会稳定,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需要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支撑。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战胜各种风险考验,谱写课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民族

云南省经济发展变化

云南省经济发展变化 经济发展状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发以来,云南省的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云南全省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经济实力明显增强。10多年来,云南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国内生产总值在全国的排序,由1980年的第22位,上升至1999年的第18位,以能源、通讯、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产业结构逐步得到调整,一批新的支柱产业正在兴起。农业的基础地位不断增强,农业经济持续发展,粮食及各种经济作物生产连续获得丰收。 在中央对外开放方针的指引下,云南省对外经济贸易迅速发展。基本形成了以中国大西南为依托,省会昆明市为中心,边境开放城市和边境一线为前沿,面向东南亚和全世界的对外开放格局。从1993年开始,云南省联合中国各省区及东盟各国,连续16次成功地举办了“中国昆明出口商品交易会”。随着澜沧江-湄公 云南省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示意图 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加强,云南正成为中国西南地区对外开放的通道和前沿。

2006年生产总值突破4000亿元大关,达到4006.72亿元,比上年增长11.9%,增速创1995年以来的最高纪录,比2001年增长61.1%,5年平均增长10.0%。全省人均GDP2001年达到5015元(606美元);2004年达到7012元(848美元),提前一年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均GDP800美元的第一阶段战略目标;2006年人均GDP达到8970元(1149美元),又跃上人均1000美元的新台阶;2001年~2006年全省人均GDP年平均增长8.4%。 2007年云南生产总值预计4700亿元,增长12%以上,创13年来最高水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8%,增幅创10年来最高水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3%;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4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实际增长7.8%和10%;城镇登记失业率4.18%;人口自然增长率6.86‰。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7171亿元,新增1041亿元。 2008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5700.10亿元,比上年增长11.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020.94亿元,增长7.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451.09亿元,增长11.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1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完成增加值2056.95亿元,增长12.5%,建筑业完成增加值394.14亿元,增长5.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228.07亿元,增长12.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6个百分点。人均GDP达到12587元,比上年增长10.3%。非公经济蓬勃发展,经济规模不断扩大、活力增强,创造增加值2194.5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占全省GDP的比重达38.5%,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 农业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现状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现状 内容摘要:我们国家作为世界上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随着改革开放和我国政府依据本国国情适时适度调节本国经济政策,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经济实力不断攀升,增长速度持续增加,经济上的飞速发展令我们国家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但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资源与环境问题,就业与失业问题,以及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等。 关键词: 资源与环境就业与失业发展不平衡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基于中国的国情和处在国际日新月异环境的大背景下。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而且还为以后的经济发展埋下了一点隐患。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和预测防范这些隐患,都是我们值得研究的课题。 第一、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资源与环境问题日益显现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资源与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中国虽是地大物博,资源丰富的国家,但人口多。再加上过去中国发展经济一直都是靠消耗自然资源,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拉动经济增长,尽管后来政府采取了相关措施来缓解发展与环境的问题,但成效并不是很大,这样的做法只是杯水车薪而已。另外再加上在发展的过程中,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浪费现象普遍存在。因此时至今日,不难发现在社会和国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资源浪费和环境恶化问题也接踵而来。很多地方都因为环境问题而给当地造成巨大损失,甚至有的地方还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存和人生健康。如云南就有一个小村庄就因为当地工厂乱排放工业废弃物而污染当地水源,导致全村大部分居民里患癌症,成为“癌症村”。因此当我们在强调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应注重社会和环境效益,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二、就业和失业问题日益突出

浅谈对发展青海高原特色经济的一些思考

浅谈对发展青海高原特色经济的一些思考 [论文关键词]青海特色经济思考 [论文摘要]特色经济是具备特有竞争力的优势经济。作者就青海在发展特色经济方面问题进行了具体探讨和分析。 根据西部大开发规划和工作部署,青海省确定了“ 加强两个建设,发展四大特色经济” 的基本思路。即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高原特色农牧业、资源特色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高原特色旅游业。 一、特色经济的基本特点 特色经济中的特色是针对区域而言的,特色经济是指具有明显区域特征、且较高竞争优势的经济。特色经济的内涵也有两种:一种是指只有本区域才有条件、才能发展的经济,即“人无我有”的经济,也就是具有明显差异性竞争优势的区域经济,这主要是由于自然条件和专利制度而形成的;另一种是指本区域具有较高竞争力的经济,即“人有我廉”的经济,也就是具有明显低成本竞争优势的经济,这主要是由于管理、历史等因素形成的。特色经济一般具有可持续、外向性、名牌性等特点。首先,特色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其兴也忽、其亡也忽”的产业和不是特色经济。其次,特色经济具有外向性。即其销售主要是面向区外市场,而不是仅仅面向地方市场的,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品销售范围越广、销售量越大、创造的效益越好,其经济就越有特色。第三,特色经济具有名牌性。品牌能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产品一旦成为名牌产品,身价就会大幅度提高,它就有了自己的消费群体和市场,它就会成为区域经济的象征,有了特殊意义。从这个角度看,没有名牌产品,产品都是大路货,区域经济就没有特色。 二、青海发展特色经济的基本条件 青海地处青藏高原,地理环境及自然、人文资源独特,具有发展特色经济的优势,具备发展高原特色经济的基本条件,具体为: (一)青海有丰富的特色资源。青海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其中高原牦牛、藏羚羊等在国内外有较高的声誉,野生动植物也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其中以沙棘等为代表,中藏药材、牛羊肉及副产品等颇具竞争优势。青海的能源、矿产资源优势日渐突出,石油、天然气在全国也具有一定的地位,开发潜力巨大。这些都是青海发展特色经济的重要资源基础。此外,青海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其

云南经济发展的优势分析

云南经济发展的优势分析 论云南省在经济发展中的战略优势 云南省在经济发展中有许多优势,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深入分析云南省的优势,并将云南的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有助于实现其平稳较快发展。【关键词】云南省资源优势经济发展云南省处于中国的西南边陲,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多山省份,2008年国民生产总值300670亿元,在全国排名第23位,属我国西部经济欠发达的省区之一。在未来的发展中,云南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牢固树立抢机遇、促投资、强产业、扩消费、增动力、强民生、抓生态、保稳定的思想,充分认识到云南气候条件优越,物质资源丰富,资源富裕度居全国各省区的前列,有开发的雄厚物质基础,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并将云南的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实现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一、广袤的国土资源全省国土总面积39.4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陆地面积的4.1%,居各 省区的第8位。全境东西最大的横距864.9千米,南北最大纵距990千米。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高差悬殊,最高峰是德钦县梅里雪山的卡格博峰,海拔6740米,最低点在河口县境内南溪河与元江汇合处,海拔76.4米,高差悬殊6663.6米。全省从南到北平均每千米海拔升高6米。全省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84%,高原丘陵占10%,山原面积占了全省总面积的94%。 2008年末全省耕地总资源607.78万公顷,常用耕地面积418.55万公顷,牧草地面积78.23万公顷。二、对外交往的区位优势云南有8个地州,25个县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国境线总长4060千米。其 中中缅段1997千米,中老段710千米,中越段1353千米。云南是中国通往东南亚、南亚的窗口和门户,地处约占世界总人口一半的中国、东南亚、南亚三大市场结合部。拥有国家一类口岸12个,出境公路20多条,80多条边民互市的通道。近年来,在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新形势下,逐渐完善了公路、铁路、航空和水运交

中国近年来经济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中国近年来经济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的经济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从国际形势看,欧元区国家的经济合作已经启动,但发展前景不明朗;美国自从经历“9.11”事件之后本国经济陷入低迷,至今尚未全面恢复;日本经济则长期低速徘徊.尽管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措施,例如:正式加入WTO;推动APEC的发展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加强同中亚国家的合作等;但整体外部形势依然严峻。这就需要我们从内部经济入手,找到推动经济增长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在国内经济中,由于存在众多的问题,无法一一列举,所以本文试图从通货膨胀、失业、GDP的增长几个方面来探讨影响中国经济的原因,并且试图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一、对三条曲线的复合与分析 (一)三条曲线在一个坐标系中的复合:图一(% (二)三条曲线各自特点的分析 A、GDP增长率曲线 1、曲线走势:最近中国十几年的GDP增长率变动呈现前快后慢的特点。在第一个阶段,1991——1996年,GDP增长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平均达到11.6%;而在第二个阶段,1997——2001年间,GDP增长保持平稳中速的增长趋势,平均达到7.8%。前后两个阶段平均增长率差异较大,呈现出比较明显的阶段性特点。 2、原因

1)、1991——1996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主要是基于以下方面:第一,经历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的经济衰退,当时称之为“市场疲软”之后,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第二,邓小平同志的南巡,一方面澄清了许多人认识上的误区,另一方面,他以个人的远见,在宏观上为中国创造了一种宽松、积极的氛围,加速了经济的增长。 2)、1997——2001年经济增速下降,主要是以下原因:首先,在经历了1991——1996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之后,一些经济指标过热,造成诸如通货膨胀水平过高等方面的问题。所以国家在宏观上需要执行一套稳健、收缩的财政、货币政策。其次,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虽然没有对我国经济造成直接破坏,但也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的整体外贸环境。重要表现之一就是传统东南亚国家进口市场的缩小,外贸行业整体效益的下滑,对我们这个外贸依存度非常高的国家来说,对经济增速的下降造成了实际的压力。第三,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的要求,我国陆续开放了一批部门和行业,大力下调平均关税水平;这一系列的举措使国内原本受到很大程度保护的许多产业顿时感受到巨大的压力,使得这些传统上的经济增长点在实际推动经济增长时显得力不从心。 B、通货膨胀水平曲线 1、曲线走势:1992——2001年中国通货膨胀水平呈现先高后低、先正后负的情况,同样具有阶段性的特点。1992——1996年间,平均商品零售物价指数保持在12.2%,而1997——2001年其平均水平仅为-0.6%。两个阶段相差13%,这种有趣的现象非常值得我们研究。 2、原因

青海省区域发展的经济社会背景分析

青海概况 青海省位于中国西部的青藏高原,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江河源头”、“中华水塔”。境内有全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青海省因此而得名。全省面积万平方公里,东西长1200多公里,南北宽800多公里,辖6州、1地、1市、51个县级行政单位。青海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主要少数民族有藏族、回族、蒙古族、撒拉族、土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人口的%。周边与西藏、新疆、甘肃、四川四省区接壤。青海省气候属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日照时间长。省会西宁市及海东地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 青海省境内多山多水。主要山脉的主峰一般都在4500米以上。昆仑山是青海山脉的主体,平均海拔5500米;唐古拉山横亘在青海西南部;阿尔金山、祁连山位于青海西北部;此外,还有巴额喀拉山和阿尼玛卿山等着名山脉。青海河流众多,境内大小湖泊2043个,水体总面积13665平方公里。 青海是一个资源富省,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现已发现各类矿产123种,在已探明的矿产保有储量中,有53种居全国前10位,11种居全国首位。 建国以来,青海的国民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以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以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明显进展;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快;以科技、教育为重点的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资源开发取得重大进展,一批国家重点建设项目陆续建成。 青海的基础设施有很大改善,兰青、青藏铁路贯通全省东西,有8对客运列车通往北京、上海、西安、青岛、兰州、格尔木等大中城市。公路运输已形成了以西宁为中心,辐射全省的运输网。民航已开通西宁至北京、乌鲁木齐、兰州、西安、广州、成都、上海、沈阳、武汉、拉萨、格尔木等地的航班。邮电、通信设备比较先进,西宁及大部分州、县的程控电话可直接通全国各地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多年来,青海的研究、教育、医疗、城市建设及环保事业等发展速度较快,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年提高,教育和其他各项社会事业受到全社会的普遍重视。“科教兴青”战略正在全面实施,

形势与政策云南及家乡经济社会发展变化

课程名称:形势与政策 院系:信息技术学院 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班 组长:郭彩丁

云南及家乡经济社会发展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十三年里,伴随着滚滚前行的时代大潮,地处边疆民族地区的云南,经济生活发生了明显而深刻的变化:“短缺”已彻底成为我们的记忆;高原已经不再显得那么遥远;人们身边的变化可感、可触、可喜。今天,云南与时俱进,加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更加坚实而有力。现在我就联系实际分别从云南及家乡两个方面来谈谈经济社会发展变化。 云南的变化 (一)农业方面 较几年前年相比我省农业产量产值大幅增长,粮食总产量超过1500万吨,增加29万吨,其中,马铃薯鲜薯775万吨,增加78万吨。经济作物稳步发展,蔬菜950万吨;2003/2004榨季产蔗1760万吨,产糖195万吨;茶叶8.8万吨;橡胶干胶23万吨;烤烟面积550万亩,产量129万吨,产值达74亿元;咖啡2.2万吨;水果101万吨;亚麻产亚麻原茎19万吨;油菜产量26万吨,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2010年我省花卉产业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全省花卉种植面积达到21万亩,增长30.8%,花卉产业全行业总产值50亿元,增长18.7%,鲜切花产量33.6亿枝。花卉出口增长迅猛,花卉货值同比增长50.4%,2010年全省花卉出口创汇达到415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6.5%。不仅在周边市场占有率得到提高,而且在日本、澳大利亚、法国、德国等高端市场获得了一定的份额。 中药材人工栽培面积达160万亩,三七、灯盏花、砂仁、石斛产量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98%、95%、70%、60%以上,天麻、当归、云伏苓等大宗出口药材占全国总出口量的30%。畜牧业、渔业快速发展。2010年全省肉类总产277万吨,禽蛋15.1万吨,奶类28万吨,畜牧业产值265亿元,水产品总产量达22万吨,渔业总产值达22亿元。 2010年全省实现林业总产值200亿元,比去年增长15%。目前已基本确定以1.8亿亩商品林为基础,重点发展以林浆纸为龙头的林业8大产业,构建出林纸、木材加工、林化、特色经济林、竹藤、林下资源开发原料基地。 云南将进一步加强农业国际合作交流,特别加强与东盟国家在农业技术、动物防疫、替代种植和生产资料、农产品贸易等方面的合作。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加大农业利用外资工作力度,更新、补充农业外资项目库,积极组织各种招商引资活动,欢迎各种形式的投资方式到我省投资农业资源开发,不断提高我省农业的对外开放水平。 (二)工业方面 2010年全省工业经济发展既快又好,逐步走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增加值881.19亿元,比上年增长16.6%。 烟草制品业2010年累计生产卷烟621.38万箱,增长1.1%,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413.53亿元,实现利润92.35亿元,累计产销率达100.1%。在投资大幅增长的推动下,全省非烟工业正在加速发展,累计完成增加值467.66亿元,增长26%。 云南当前经济增长正处于经济周期中的上升阶段,新型工业化逐步形成,主要特点如下:一是云南高新技术产业有了较大发展,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实现产业化,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10年云南工业投资257.96亿元,工业更新改造投资147.27亿元,R&D投入29.52亿元,财政支出教育事业经费117.37亿元。 二是用信息化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提升正在推进,尤其是云南重点培植的烟草、化工、电力、医药、有色金属冶炼加工业等支柱产业正在逐步完成优化升级任务。 三是经济结构朝着适应市场经济方向发展,产业结构优化提升,产品结构更新换代,投

2018年全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情况

2018年全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情况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900309亿元,比上年增长6.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4734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366001亿元,增长5.8%;第三产业增加值469575亿元,增长7.6%。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2%,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0.7%,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2.2%。全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76.2%,资本形成总额的贡献率为32.4%,货物和服务净出口的贡献率为-8.6%。人均国内生产总值64644元,比上年增长6.1%。国民总收入896915亿元,比上年增长6.5%。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4]比上年下降3.1%。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07327元/人,比上年提高6.6%。

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13953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30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83137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9.58%,比上年末提高1.06个百分点。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3.37%,比上年末提高1.02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1523万人,出生率为10.94‰;死亡人口993万人,死亡率为7.13‰;自然增长率为3.81‰。全国人户分离的人口[6]2.86亿人,其中流动人口2.41亿人。 表12018年年末人口数及其构成 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586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43419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61万人,比上年增加10万人。年末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4.9%,比上年末下降0.1个百分点;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下降0.1个百分点。全国农民工总量28836万人,比上年增长0.6%。其中,外出农民工17266万人,增长0.5%;本地农民工11570万人,增长0.9%。

我国电子商务经济发展现状及其特点

我国电子商务经济发展现状及其特点 当前,我国电子商务经济发展呈现出一些突出特点:相关服务业发展迅猛,已经初步形成功能完善的业态体系;零售电子商务平台化趋势日益明显,平台之间竞争激烈,市场日益集中,开始出现一种新型的垄断(或寡头垄断)局面;电商平台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电商平台、政府监管部门与进行网上销售的企业之间正形成一种新的市场治理结构;跨境电子交易发展迅速,但是尚未形成有效的发展模式;区域发展不平衡情况显著,电子商务服务企业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和北京等经济发达地区,而且出现企业日益集中的趋势。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历程 1997年,中国化工信息网正式在互联网上提供商务服务,这被人们看作是我国电子商务的正式发端。15年以来,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的不断进步,我国电子商务行业虽然历经曲折却仍然取得骄人成绩。根据商务部所发布的《中国电子商务发展报告(2012)》,2012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8万亿元,仅次于美国,成为目前世界第二大网购市场,自2003年以来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20%。 纵观15年电子商务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 ——初创期:1997年—2002年 互联网虽然是舶来品,但是却受到人们的热切期待。加之此时美国网络热潮兴起,也催使我国互联网得以快速发展,中国化工网、8848、阿里巴巴(滚动资讯)、易趣网、当当网(12.31, -0.65, -5.02%)、美商网等知名电子商务网站很快就在最初的几年时间里发展起来。然而,由于这段时期我国信息化发展水平仍然较低,社会大众对于电子商务仍然缺乏了解和信任,加上不久之后的互联网泡沫以及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电商网站大多举步维艰。不过,这段时期的经历为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营造了很好的社会舆论和环境。 ——快速发展期:2003年—2007年 2003年的“非典”在给国家带来巨大困扰的同时,也给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支撑电子商务发展的一些基础设施和政策也在这期间得以发展起来。在这一年里阿里巴巴先后建立淘宝网并推出“支付宝”。这期间,国家也先后出台了一些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措施:2004年8月,全国人大通过了《电子签名法》;2004年年底,国务院通过了《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2005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出台《电子支付指引 (第一号)》,对电子支付中的规范、安全、技术措施、责任承担等进行了详细的规定;2007年6月,国家发改委、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联合发布《电子商务发展“十一五”规划》,这是我国首部电子商务发展规划,首次在国家政策层面确立了发展电子商务的战略和任务。 ——创新发展期:2008年至今 尽管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但是2008年以来我国电子商务仍然以较高的速度增长。除了2009、2010年外,其他年份的增长率都在30%以上。这段时期的特点是,我国

青海经济环境分析

一、青海省资源优势分析 1、水能资源 2、盐湖资源 3、石油天然气资源 4、有色金属和黄金资源 5、非金属矿产资源 6、畜牧业资源 7、高原野生动植物资源 8、旅游资源 9、特产 10、冰川 二、青海省地域环境与区域经济分析 三、青海省经济数据分析 1、相关经济数据 2、青海省进驻银行简介 一、青海资源优势分析 青海省,省会西宁,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

面积72.23万平方公里,东西长1200多公里,南北宽800多公里,辖6州、1地、1市、51个县级行政单位,与甘肃、四川、西藏、新疆接壤。青海东部素有“天河锁钥”、“海藏咽喉”、“金城屏障”、“西域之冲”和“玉塞咽喉”等称谓,可见地理位置之重要。2008年末全省常住人口554.3万人,有汉、藏、回、撒拉、蒙古、哈萨克等民族。青海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西高东低,西北高中间低,地形复杂多样,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高原大陆性气候,日照时间长,空气稀薄,大部分地区海拔在3000—5000米之间,为长江、黄河、澜沧江等大河的发源地。 青海资源十分丰富,许多矿藏储量在全国居于首位。已发现矿产120余种,探明储量的有110种,钾、钠、镁、锂、溴、芒硝、石棉、化工灰岩和硅储量居全国第一位,其中许多矿产是属于国内外急需的资源。闻名遐迩的柴达木盆地,山川藏珍、戈壁埋矿,素有“聚宝盆”之美誉。其中盐湖有30多个,已探明总储量700亿吨,单是察尔汗湖的盐就可以从地球到月亮架起一座6米厚,12米宽的盐桥。水能资源是青海能源最大优势,蕴藏量达2165万千瓦,可开发利用的为1800万千瓦,年发电量770亿度。青海天然草原辽阔,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可利用草场面积5亿亩,发展畜牧业物质基础雄厚。全省有经济动物400多种,野生植物1000余种,具有贮藏量大、种类多、用途广、高原特色显著的特点。大部分可开发利用,药用价值极高。旅游资源也相当丰富,有“百鸟的王国”的青海湖鸟岛,“高原的西双版纳”孟达自然保护区,藏传佛教著名寺院湟中塔尔寺,伊

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状况报告

一、调整结构提振需求,区域经济在攻坚克难中稳步增长 有效落实目标责任,完善压力传导机制,加大企业帮扶力度,着力转变发展方式,积极扩大消费需求,区域经济保持逐月向好稳步增长态势。 1、主要指标稳步增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同比增长10%,其中三产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11%,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比去年底提高个百分点;实现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亿元,同比增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同比增长%;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同比增长%;注册合同外资5504万美元,占年计划的%;实际利用外资8517万美元,提前完成全年目标;地方外贸出口6143万美元,占年计划的%。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了“双过半”。 2、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大明路国际汽车街区集聚效应持续增强,实施了宝马等4家汽车专卖店扩建工程,建成开业汽车街商务中心、新奇特汽配商城,全街汽车销售额达亿元,同比增长%,小车销售占全市销售量的67%以上,实现税收8750万元,同比增长%。卡子门时尚家居购物中心区特色优势逐步显现,宜家、红星美凯龙2家企业实现销售收入突破2亿元。风光带特色品牌效应不断放大,积极推进夫子庙—风光带条例立法工作,组织开展“送旅游”活动,调整升级贵宾楼等7家企业营业面积万平方米,引进品牌规模企业6家,白鹭洲水街日益繁荣,消费需求持续走高,景区税收收入、景点收入分别达4560和318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53%和52%。全区实现旅游总收入38亿元,同比增长28%。 3、自主创新步伐加快。制定出台《关于深化都市产业园区建设的意见》、《关于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措施,促成了“节能环保汽车空调压缩机工程技术中心”等5个产学研合作项目,集团、公司分别被评为全市工业50强和全市百强成长型企业,普天通信等6家企业被评为“高成长科技创新百优企业”,新增无线电厂等高新技术企业3家,实现专利申请124项,软件产业产值亿元,同比增长28%,完成服务外包执行额2468万美元。全区76家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6%,增加值综合能耗同比下降%。 二、拓展载体选资引强,项目园区在倾力推进中取得实效 坚持项目带动战略,更加注重资源配置和选资效益,积极推进重点项目、产业园区和商务楼宇等载体建设,发展空间得到拓展。 1、重点项目推进有序。突出分类推进,强化协同配合,严格督查管理,全区48项重点项目总体进展情况良好,从推进情况看,进展顺利的有明匙路拓宽二期、集庆路1号地块开发等28项,占项目总数的%,部分推进的有特易购生活购物中心建设、永乐路南侧果品公司地块开发等14项,占项目总数的%。从进展阶段看,处于实施拆迁阶段项目8个,开工准备阶段项目6个,施工阶段项目13个。 2、园区楼宇建设加速。全区15个产业园区建设有序推进,建成通济都市创意产业园南区,日华光电、大明路、双龙街科技产业园等建设稳步进行,完成无线谷产业园立项,水利公司、水建仓库产业园即将开工。商务楼宇加快建设,省电信通服大厦、大明路汽车街商务中心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成教大厦、润泰市场扩建主体封顶,金榜大厦、木材市场商务综合楼开工建设。全区调整新增载体面积近12万平方米。 3、招商选资成效明显。针对区域资源禀赋特点,积极推介招商资源,招商选资取得较大进展,产业园区引进了股份、网络、文化等30家企业;商务楼宇通服大厦引进了克缇集团、投资网、海底捞等企业,安利分公司迁至鸿意商务楼。全区新引进企业700家,其中注册资本200万元以上企业64家,新增注册资本亿元。 三、改造老城打造景观,城市品质在人文传承中持续提升 加快老城改造和人文景观打造步伐,不断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有效巩固文明创建和“三

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面貌有了很大程度的改观。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谈及中国的经济。经济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基础,毋庸置疑,中国的经济发展是非常迅猛的。经济的腾飞增强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市场经济日趋繁荣,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是近年来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有所减缓。中央为实现“保八”“维稳”等目的也采取了一系列措 施。回归中国经济本质,其发展减缓的原因其实是多方面的。 从国际方面看,首屈一指的自然是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对全世界经济产生 了重大影响,作为活跃在世界市场上的中国自然也没能逃出它的魔爪。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在短时间内波及全球,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出口贸易受到严重影响。国内经济也受到干扰,通货膨胀,失业率上升,社会民生问题层出不穷。中国的经济发展形式严峻,加之中国经济自身存在弊端,其受影 响程度可见一斑。再者,美国等国家实施的贸易保护政策,对中国贸易的发展有着极强的制约作用。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在国际贸易发展极为迅速。占有的市场比率也在逐步上升,由此引得一些国家的焦虑和恐慌,更是被某些大国拿来当牵制中国发展的理由。 国内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国现阶段经济发展主要依赖国际市场,能源资源消耗消耗大,环境损害成本低,经济结构不合理,科技强度不大,凡此种种皆对经济发展有直接的影响。我国现在经济仍以农业、制造业为主,尤其是加工制造业产品多用以出口。而其产品技术含量低,对外依赖大。众多“MADE IN CHINA”的背后体现的其实是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受到严峻挑战。物极必反,过犹不及,中国以能源资源、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的方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经济的发展趋势。加大科技投入,扩大内需,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电子信息行业已经刻不容缓。 第二,经济发展差距日益扩大。中国经济发展存在很大的地区差异这是显而易见的。其原因有地理位置因素,有国家政策的影响,也有文化及教育水平的差异。沿海地区以其优越的地理环境和国家给予的优厚的政策扶持,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城镇化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国家近年来虽然出台了相关措施来支援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从整体看来,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仍旧很大,并且短时间内难以解决。除此之外,城乡差异就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