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高二地理会考复习提纲

高二地理会考复习提纲

高二地理会考复习提纲
高二地理会考复习提纲

2009-2010 高一年级地理期末复习知识点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1、天体系统的层次:总星系(人类能观测到的最高级天体系统)、星系(银河系)、恒星系统(太阳系)、行星系统(地月系)。

2、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

①自身条件:距太阳位置适中,有适宜的温度;地球表面有丰富的液态水;具有适当的体积和质量吸引大气层;

②宇宙环境:太阳光照一直比较稳定;各行星各行其道绕日公转,地球有较安全的宇宙环境 3、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例子:太阳东升西落)

4、地球公转方向: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公转速度:近日点较快,远日点较慢

5、黄赤交角:黄道面(公转轨道面)与赤道面的交角,23°26′。

6、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画晨昏线——垂直画,不出头);地方时:经度每隔15度,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度,地方时相差4分钟;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

时区:24个时区,计算——经度/15,所得的数再四舍五入

区时:以本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本区的区时。如:北京时间,是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中央经线(东经120度)的地方时,而非北京所在经线的地方时。

区时计算:所求区时=已知地点的区时+(-)两地相隔时区数 (求时区差:同侧时区“-”,异侧时区“+”) 【东加西减】

水平运动物体的方向偏移(顺着物体运动方向,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7、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

㈠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①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赤道以南各地达最小值。 ②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赤道以北各地达最小值。 ㈡昼夜长短变化

①太阳直射的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 ②赤道全年昼夜平分;春秋分全球昼夜平分。 日期 节气 太阳直射点纬线

太阳直射点纬度

北半球昼夜长短 3.21 春分 赤道 0度 昼夜等长

6.22 夏至 北回归线 北纬23度26分

昼最长,夜最短 纬度越高昼越长

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

9.23 秋分 赤道 0度 昼夜等长

12.22

冬至

南回归线

南纬23度26分

昼最短,也最长 纬度越高昼越短

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

D

A

C

A

B

3

9、地球的圈层:内部圈层、外部圈层

㈠内部圈层:地壳、地幔、地核

软流层位置:上地幔顶部。地壳由几大板块构成,这些板块漂浮在炙热的软流层上,缓慢移动。

㈡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大气圈:①组成:干洁空气(氮气、氧气、二氧化碳、臭氧等)、水汽、杂质及其作用

②垂直分层: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气温垂直变化规律及原因:

对流层:<规律>随高度升高气温降低,<原因>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

平流层:<规律>随高度升高气温升高,<原因>臭氧吸收紫外线

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1、大气的受热过程

A——太阳辐射

B——被削弱的太阳辐射

C——地面辐射

D——大气逆辐射

太阳辐射是地面升温的直接热源(太阳暖大地);地面辐射是大气升温的直接热源(大地暖大气);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大气还大地)。

2、热力环流——大气运动的最简单,最基本的形式(与实例结合如: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地面冷热不均大气垂直运动水平气压差异大气水平运动

热力环流

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高低纬度间热量的差异。

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水平方向上的气压差异。

3、大气的水平运动——风:产生风的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促使大气由高压区向流向低压区的力,这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会画风向。

4、三圈环流

形成三圈环流的影响因素:

①高低纬度之间受热不均

②地转偏向力

气压带名称:

A:赤道低气压带

C:副热带高气压带

E:副极地低气压带

风带名称:

B:东北信风带

D:中纬西风带

5、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大气环流主要通过降水对气候产生影响

①单一气压带、风带形成降水单一的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南北纬10°之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气候特点:终年高温多雨。

热带沙漠气候:南北回归线至纬度30度之间,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气候特点:终年炎热干燥

温带海洋性气候:南北纬40度—60度的大陆西岸,终年受盛行西风及北大西洋暖流影响,

气候特点:终年温和湿润

②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降水有季节变化的气候类型

地中海气候:南北纬30度—40度的大陆西岸,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冬季受盛行西风控制,气候特点:夏季炎热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③海陆分布将气压带风带分割为块状高低气压中心,形成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大陆东岸,气候特点:全年高温旱雨季分明

温带季风气候:南北纬40°至60°之间大陆东岸,气候特点: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6、季风环流——形成季风环流的主要原因一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东亚地区:

1月盛行风向:西北风

7月盛行风向:东南风

南亚地区:

1月盛行风向:东北风

7月盛行风向:西南风

7、冷锋与暖锋

A:冷锋

B:暖锋

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

冷锋晴,气温高,气压低阴天、雨雪、刮风、降温降温,气压升高,转晴

暖锋晴,气温低,气压高连续性降水升温,气压降低,转晴

C:气旋(低压)——中心气流上升,易形成阴雨天气

D:反气旋(高压)——中心气流下沉,天气晴朗。(如长江流域的

伏旱天气、秋高气爽的天气)

(P44包括空气水平运动示意图)

下图中,会判断季节、气候特征及成因、风向及风力大小,气压状况、

气流状况、中心天气等。

9、水循环包括: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地内循环。

10、海陆间水循环的环节:

1、水汽输送

2、海上降水

3、蒸发

4、陆地降水

5、地表径流

6、地下径流

(补充:下渗环节、植物蒸腾) 11、洋流分布规律:

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力:盛行风。

寒流:由高纬度流向低纬度;暖流: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

① 中低纬度——以副热带(南北纬30度)为中心,北顺南逆。大洋西岸为暖流,东岸为寒流。 ② 中高纬度(主要指北半球)——以副极地为中心,逆时针。大洋西岸为寒流,东岸为暖流。 ③ 南半球西风带里的西风漂流,世界最强大的寒流。 ④ 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受季风、信风影响,冬逆夏顺。

渔场A 、C 形成原因:寒暖流交汇 渔场B 形成原因:上升流 1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气候:暖流——增温增湿(北大西洋暖流:温带海洋性气候);寒流——降温减湿(澳大利亚西海岸和秘鲁太平洋沿岸的荒漠环境)。

渔场:四大渔场多位于寒暖流交汇处,秘鲁渔场因上升流而形成。

航海:顺洋流航行省时、省力、省能源;逆洋流航行费时、费力、费能源。 环境: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

13、地质作用按能量来源不同,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C

60o

A

B

0o

30o

太平洋 大西洋

南印度洋

③ ④

⑩ ⑾

⒀ ⒁

⒂ A

C

B

D

30 °S

30 °N

14、地壳物质循环:(明确三类岩石名称、箭头的含义)

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新岩浆的产生,这一运动变化过程,构成了地壳物质循环。

地质 作用与 地貌

流水作用

侵蚀地貌

沉积地貌

沟谷、瀑布、溶洞

黄土高原的沟壑

冲积扇、冲积平原 河口三角洲

风力作用

侵蚀地貌

沉积地貌

风蚀洼地、风蚀沟谷 风蚀城堡、风蚀蘑菇等 沙丘、沙漠

沙垄、黄土高原等

内力 作用

外力 作用

风化 侵蚀 搬运 沉积 固结成岩

沉积岩

地壳运动

水平运动

垂直运动

成因—板块运动

结果—形成地质构造 分类

褶皱

断层

背斜 向斜

地垒地堑

岩浆活动 变质作用

岩浆岩、火山 变质岩

地震:内力作用的剧烈表现

变质作用

重融再生

岩浆 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

变质

外力

外力作用

冷却凝固

重融再生

第三章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水对城市形态的影响:位于河流两岸的城市,形态上往往呈带状或被河流分割成组团状。

2、气候对近代人类活动的影响(P87):如农业、工业、人体健康、海岸带、生态系统等。

3、火山喷发的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4、水资源

环境

的整体性和地域分

地理环境 的整体性

各要素相互影响制约构成一个整体

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或整体变化

地域分异规律

纬度地带性

经度地带性

垂直地带性

海陆分布 洋流影响 地形影响

分异规律

形成原因

分布特点

非地带性现象

必修2

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

1、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2、人口增长模式决定于: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

3、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

⑴“高高低”模式:

特征: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原因:自然灾害、战争、生产力水平低、医疗卫生条件落后。

⑵“过渡模式”

①高增长阶段

特征:维持高出生率,死亡率急剧下降,自然增长率增大。

原因:生产力水平提高,医疗卫生条件有所改善

②增长下降阶段

特征:出生率下降较快,死亡率下降缓慢,自然增长率下降。

原因: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生活水平提高,观念转变;医疗水平提高。

⑶“三低”模式

特征: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原因:生产力高度发达,婚育年龄推迟,减少生育,医疗技术发达。

问题: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影响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国防兵力不足;社会经济负担加重;

生活保障,医疗保健,孤独等老年人本身问题增多。

4、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经济因素——如追求更好的生活条件、就业机会较多、经济收入较高。

政治因素——战争、政治迫害、政策

社会文化因素——宗教、种族

生态环境因素——自然灾害

5、人口迁移对迁出地的影响:

利:(1)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思想和文化等的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2)对人口压力大的农村,人口迁出缓解了当地的人地矛盾,可以更加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农业土地资源。

不利:造成人才流失。

6、人口迁移对迁入地的影响:

利:(1)合理的迁移可开发迁入地的自然资源,发展地区经济,改善落后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和综合环境。

(2)为迁入地提供了劳动力,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不利:(1)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同时也给城市环境造成巨大压力,出现城市交通问题、住宅问题、社会问题。

7、环境承载力——地球上最多能养活多少人

人口合理容量——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

国家

丙 丁 人口出生率(%) 2.9 2.6 2.4 1.3 人口死亡率(%) 2.3 1.2 1.0 1.1 人口增长率(%)

0.6

1.4

1.6

0.2

第二章 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 城市功能区 占地面积 区位特点

功能区特点

中心商务区 小 位于城市中心或次中心

建筑物高大密集、经济活动频繁、交通便捷、通信发达,人口昼夜差别大

商业区

呈点状或条带状分布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处

交通便捷,人流量大 住宅区 大

地价适中,环境洁净

出现高级与低级住宅区的分化,且背向分布

工业区

大,常常有多个工业区 向市区外缘扩展和迁移,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专业化程度高,积聚性强,形成片状工业区,因减低成本和环境要求而远离城市中心

1、 能运用实例,分析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

① 历史因素:早期功能的延续

② 经济因素:地租差别--离城市中心越远,地租越便宜。 ③ 社会因素:社会地位、生活方式、宗教信仰 ④ 行政因素:合理引导,城市规划 2、 城市的等级划分:(一般情况下)

城市的规模越大,等级越高、服务功能越多,服务范围越大。 城市的规模越小,等级越低, 服务功能越少,服务范围越小。

1、 说出丙、丁的人口增长

类型。

2、 说明丁的人口问题。

3、 如果有总人口数变化,

还可以说明人口机械增长情况。

3、城市化概念:

①人口分布: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上升

②土地利用:农村地域转变为城市地域,城市建设用地扩展,功能分化

③产业结构(本质):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产业结构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变

4、城市化的特点:

①城市化进程加快

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不同

③特大城市迅速发展

④出现了巨大的城市带

国家类型所处阶段启动时间目前速度发展水平城市人口比

重城市化与经

城市化与工

业化

发达国家饱和期早缓高大相适应城市化伴随

工业化

发展中国家发展期晚快低小不相适应城市化先于

工业化

5、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①城市环境问题:大气污染(光化学烟雾、酸雨)、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垃圾污染。

②城市交通问题:交通堵塞、交通事故、停车问题。

③城市住宅问题

④城市社会问题:就业、贫困、种族歧视、社会争端等。

6、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是城市中的建筑。

7、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①空间布局:美国市中心多摩天大楼、欧洲市中心多教堂、中国古城中心多皇宫。

②建筑结构:中国园林含蓄、西方园林开放。

③建筑风格:中国民居四合院、西方民居花园洋房

第三章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1、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①气候:热量、光照、降水对分布与发展影响极大。(古巴的甘蔗、吐鲁番盆地生产长绒棉和葡萄)

②水源:年降水量少于250毫米的干旱地区,灌溉水源是决定性因素。(南水田、北旱地;河西走

廊的粮棉)

③地形:不同的地形区(坡度、高度),适宜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立体农业——横断山区种植的

农作物品种随海拔高度而变化、天山地区的冬夏牧场)

④土壤:不同的土壤种类、肥力,适宜生长不同的作物。(江南丘陵的茶树、黑龙江的大豆)

⑤市场需求: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⑥交通运输:园艺、乳畜业等要求有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条件。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及冷藏保鲜技

术使市场范围扩大。(产自阿根廷的牛肉,出现在欧洲人的餐桌上、产自荷兰的鲜花,装扮着日本的高级酒店、产自我国华南的热带水果,大规模进入北方市场。)

⑦国家政策:调整农业生产,促进农业发展手段

⑧农业技术:灌溉技术、生物技术、化肥农药的使用、农业机械等(杂交水稻使水稻单产大幅度提

高、以色列干旱地区农业生产生机勃勃。)

2、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练习册P55-58)

①原始迁移农业—————原始农业

②传统稻作农业传统农业

③传统旱作谷物农业

④现代商品谷物农业

⑤现代混合农业现代农业

⑥乳畜业

⑦大牧场畜牧业

⑴农业地域类型:商品谷物农业

⑵农作物:

美国:玉米、小麦

东北:玉米、小麦、水稻

⑶分布特点(区位条件):

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气温温和、降水

丰富、交通便利、市场广阔、机械化水平高、

地广人稀、农业科学技术先进。

(4)生产特点: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科技水平高、商品率高。

3、农业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①环境污染:大量使用农药化肥等。

②生态破坏:森林减少、水土流失、土壤盐渍化、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被破坏

工业类型主导区位

因素

工业特点部门举例区位选择原则

原料

指向工业原料

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输

或原料运输成本较高的

工业

钢铁厂、甜菜制糖厂、甘蔗

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水

果罐头厂

接近原料产地

市场

指向工业市场

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

或产品运输成本较高的

工业

啤酒厂、汽水厂、家具厂、

印刷厂、石油加工厂、棉布

接近消费市场

动力

指向工业能源

需要消耗大量能源的工

炼铝、炼铜等有色金属冶炼

接近能源供应地(火电

厂或水电厂)

廉价劳动力指向工业劳动力成

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的

工业

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

制伞、制鞋等工业

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

力的地方

技术

指向型工业知识和技

技术要求高的工业

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

密仪表等工业

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

达地区

E

C

5、 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源于:科技进步) ① 交通运输能力提高——对原料和动力的依赖下降

② 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提高——对劳动力数量的依赖下降,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提高 ③ 市场信息互通能力提高——对市场和信息通达度的依赖提高

钢铁厂:D,理由:①接近燃料地②位于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

造纸厂:B ,理由:位于河流下游地带,不污染城市

啤酒厂:A ,理由:接近水源,位于河流上游水质较好,距市场近。

服装厂:理由:劳动力丰富;污染较小可在城区,方便工人上下班。

判断上两幅图工业的区位因素。

6、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工业联系

工业集聚 工业地域 7、工业联系的形式:

①产品生产存在工序上的关系②共同为一个成品生产零部件③企业共享基础设施 8、 工业集聚的因素:

① 利用廉价劳动力(服装、鞋帽、雨伞、箱包等)②利用交通枢纽③利用资源(同一资源——

矿产品、林产品、农产品;多种资源——资源组合型的较大综合性工业地域)④利用能源(大型水电站、火电站)

【工业集聚的目的和意义】: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共同利用基础设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获得规模效益。

9、 基本的工业地域:专业性工业地域、综合性工业地域 10、发育程度高或低的工业地域 11、区位条件的比较: ①传统工业(如钢铁工业):矿产资源丰富、能源充足、市场广阔、交通便利、劳动力资源丰富 ②高新技术工业:科技水平高、劳动力素质高、环境清洁优美、交通便利、政策支持、资金雄厚 12、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①资源消耗 ②环境污染:

13、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 ①交通运输 ②通信 ③商业贸易

导致 形成

14、几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

①铁路运输:优点——运量大、速度较快;缺点——建设投资大、成本高

③公路运输:优点——机动灵活,装卸方便,缺点——运量小

③航空运输:优点——速度快;缺点——运量小,运费高

④水路运输:优点——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缺点——速度慢、受自然条件影响大

⑤管道运输:优点——线路和运具合二为一,连续性强,运量大;缺点——投资大,灵活性差

15、交通运输对城市形成发展的影响

a.早期城市出现在河流、大道汇合处

b.公路铁路时代大城市位于交通枢纽处

c.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城市发展(兴衰)的影响

16、交通运输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

a.沿河带状发展转向沿交通轴发展

b.从内聚(团块状)到沿轴放射状

17、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①商业网点形成

(1)帆船、马车运输时代——河流、大道的汇合处。

(2)公路、铁路运输时代——公路、铁路沿线。

②交通变化商业网点发展

市场最优

向郊区发展

交通最优

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2、可持续发展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发展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3、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

4、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