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初中数学新定义阅读理解题

初中数学新定义阅读理解题

初中数学新定义阅读理解题
初中数学新定义阅读理解题

初中数学中的新定义问题

重庆市2019年中考数学实现试题研究 新定义阅读理解题题库

新定义阅读理解题 1.阅读下列材料,解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一个三位以上的自然数,如果该自然数的末三位表示的数与末三位之前的数字表示的数之差是11的倍数,我们称满足此特征的数叫“网红数”.如:65362,362-65=297=11×27,称65362是“网红数”. 材料二:对任意的自然数p 均可分解为p =100x +10y +z (x ≥0,0≤y ≤9,0≤z ≤9且想,x ,y , z 均为整数),如:5278=52×100+10×7+8,规定:G (p )= z x x z x x -++-+112)( . (1)求证:任意两个“网红数”之和一定能被11整除; (2)已知:s =300+10b +a ,t =1000b +100a +1142(1≤a ≤7,0≤b ≤5,且a 、b 均为整数),当s +t 为“网红数”时,求G (t )的最大值. (1)证明:设两个“网红数”为mn ,ab (n ,b 分别为mn ,ab 末三位表示的数,m ,a 分别为mn ,ab 末三位之前的数字表示的数), 则n -m =11k 1,b -a =11k 2, ∴mn +ab =1001m +1001a +11(k 1+k 2)=11(91m +91a +k 1+k 2). 又∵k 1,k 2,m ,n 均为整数, ∴91m +91a +k 1+k 2为整数, ∴任意两个“网红数”之和一定能被11整除. (2)解:s =3×100+10b +a ,t =1000(b +1)+100(a +1)+4×10+2, S +t =1000(b +1)+100(a +4)+10(b +4)+a +2, ①当1≤a ≤5时,s +t =))()()((2a 4b 4a 1b ++++, 则))()((2a 4b 4a +++-(b +1)能被11整除, ∴101a +9b +441=11×9a +2a +11b -2b +40×11+1能被11整除, ∴2a -2b +1能被11整除. ∵1≤a ≤5,0≤b ≤5, ∴-7≤2a -2b +1≤11, ∴2a -2b +1=0或11,

(完整版)阅读理解型(初中数学中考题汇总49),推荐文档

第45 章阅读理解型 1. (2011 江苏南京,28,11 分) 问题情境 已知矩形的面积为a(a 为常数,a>0),当该矩形的长为多少时,它的周长最小?最小值是多少? 数学模型 设该矩形的长为x,周长为y,则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为y = 2(x +a )(x>0) . x 探索研究 ⑴我们可以借鉴以前研究函数的经验,先探索函数y =x +1 (x>0) 的图象性质.x ① 填写下表,画出函数的图象: ②观察图象,写出该函数两条不同类型的性质; ③在求二次函数y=ax2+bx+c(a≠0)的最大(小)值时,除了通过观察图象,还 1 可以通过配方得到.请你通过配方求函数y =x + 解决问题(x>0)的最小值. x ⑵用上述方法解决“问题情境”中的问题,直接写出答案.

1 x x x 1 x a a ? , , , , 【答案】解:⑴① 17 , 10 5 2 5 10 , 17 . 1 4 3 2 2 3 4 函 数 y = x + (x > 0) 的图象如图. x ②本题答案不唯一,下列解法供参考. 当0 < x < 1时, y 随 x 增大而减小;当 x > 1 时, y 随 x 增大而增大;当 x = 1 时函数 y = x + 1 (x > 0) 的最小值为 2. x ③ y = x + 1 x = ( x )2 + ( = ( x )2 + ( 1 ) 2 x 1 ) 2 -2 x x ? + 2 x ? = ( - 1 ) 2 + 2 x 当 - =0,即 x = 1 时,函数 y = x + 1 x (x > 0) 的最小值为 2. ⑵当该矩形的长为 时,它的周长最小,最小值为4 . 2. (2011 江苏南通,27,12 分)(本小题满分 12 分) 已知 A (1,0), B (0,-1),C (-1,2),D (2,-1),E (4,2)五个点,抛物线 y =a (x -1) 2+k (a >0),经过其中三个点. (1) 求证:C ,E 两点不可能同时在抛物线 y =a (x -1)2+k (a >0)上; (2) 点 A 在抛物线 y =a (x -1)2+k (a >0)上吗?为什么? (3) 求 a 和 k 的 值. 【答案】(1)证明:将 C ,E 两点的坐标代入 y =a (x -1)2+k (a >0)得, ?4a + k = 2 ? 9a + k = 2 ,解得 a =0,这与条件 a >0 不符, ∴C ,E 两点不可能同时在抛物线 y =a (x -1)2+k (a >0)上. 1 x

(完整版)2017中考数学压轴题解题技巧

中考数学压轴题解题技巧 解中考数学压轴题秘诀(一) 数学综合题关键是第22题和23题,我们不妨把它分为函数型综合题和几何型综合题。 (一)函数型综合题:是先给定直角坐标系和几何图形,求(已知)函数的解析式(即在求解前已知函数的类型),然后进行图形的研究,求点的坐标或研究图形的某些性质。初中已知函数有:①一次函数(包括正比例函数)和常值函数,它们所对应的图像是直线;②反比例函数,它所对应的图像是双曲线; ③二次函数,它所对应的图像是抛物线。求已知函数的解析式主要方法是待定系数法,关键是求点的坐标,而求点的坐标基本方法是几何法(图形法)和代数法(解析法)。此类题基本在第22题,满分12分,基本分2-3小题来呈现。 (二)几何型综合题:是先给定几何图形,根据已知条件进行计算,然后有动点(或动线段)运动,对应产生线段、面积等的变化,求对应的(未知)函数的解析式(即在没有求出之前不知道函数解析式的形式是什么)和求函数的定义域,最后根据所求的函数关系进行探索研究,一般有:在什么条件下图形是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四边形是菱形、梯形等或探索两个三角形满足什么条件相似等或探究线段之间的位置关系等或探索面积之间满足一定关系求x的值等和直线(圆)与圆的相切时求自变量的值等。求未知函数解析式的关键是列出包含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等量关系(即列出含有x、y的方程),变形写成y =f(x)的形式。一般有直接法(直接列出含有x和y的方程)和复合法(列出含有x和y和第三个变量的方程,然后求出第三个变量和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代入消去第三个变量,得到y=f(x)的形式),当然还有参数法,这个已超出初中数学教学要求。找等量关系的途径在初中主要有利用勾股定理、平行线截得比例线段、三角形相似、面积相等方法。求定义域主要是寻找图形的特殊位置(极限位置)和根据解析式求解。而最后的探索问题千变万化,但少不了对图形的分析和研究,用几何和代数的方法求出x的值。几何型综合题基本在第23题做为压轴题出现,满分14分,一般分三小题呈现。 在解数学综合题时我们要做到:数形结合记心头,大题小作来转化,潜在条件不能忘,化动为静多画图,分类讨论要严密,方程函数是工具,计算推理要严谨,创新品质得提高。 解中考数学压轴题秘诀(二) 具有选拔功能的中考压轴题是为考察考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而设计的题目,其特点是知识点多,覆盖面广,条件隐蔽,关系复杂,思路难觅,解法灵活。解数学压轴题,一要树立必胜的信心,二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熟练的基本技能,三要掌握常用的解题策略。现介绍几种常用的解题策略,供初三同学参考。 1、以坐标系为桥梁,运用数形结合思想: 纵观最近几年各地的中考压轴题,绝大部分都是与坐标系有关的,其特点是通过建立点与数即坐标之间的对应关系,一方面可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图形的性质,另一方面又可借助几何直观,得到某些代数问题的解答。 2、以直线或抛物线知识为载体,运用函数与方程思想: 直线与抛物线是初中数学中的两类重要函数,即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所表示的图形。因此,无论是求其解析式还是研究其性质,都离不开函数与方程的思想。例如函数解析式的确定,往往需要根据已知条件列方程或方程组并解之而得。 3、利用条件或结论的多变性,运用分类讨论的思想: 分类讨论思想可用来检测学生思维的准确性与严密性,常常通过条件的多变性或结论的不确定性来进行考察,有些问题,如果不注意对各种情况分类讨论,就有可能造成错解或漏解,纵观近几年的中考压轴题分类讨论思想解题已成为新的热点。 4、综合多个知识点,运用等价转换思想: 任何一个数学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转换的思想,初中数学中的转换大体包括由已知向未知,由复杂向简单的转换,而作为中考压轴题,更注意不同知识之间的联系与转换,一道中考压轴题一般是融代数、几

中考数学新定义题型专题复习

新定义型专题 (一)专题诠释 所谓“新定义”型问题,主要是指在问题中定义了中学数学中没有学过的一些概念、新运算、新符号,要求学生读懂题意并结合已有知识、能力进行理解,根据新定义进行运算、推理、迁移的一种题型.“新定义”型问题成为近年来中考数学压轴题的新亮点.在复习中应重视学生应用新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解题策略和解法精讲 “新定义型专题”关键要把握两点:一是掌握问题原型的特点及其问题解决的思想方法;二是根据问题情景的变化,通过认真思考,合理进行思想方法的迁移. 的差倒数是 111(1)2 =--. 已知a 1=-1 3,a 2是a 1的差倒数,a 3是a 2的差倒数,a 4是a 3的差倒数,…,依此类推,a 2009= . 考点二:运算题型中的新定义 例2.对于两个不相等的实数a 、b ,定义一种新的运算如下,*0a b a b a b = +(>)﹣,如: 3*2= =6*(5*4)= . 例3.我们定义ab ad bc cd =-,例如23 45 =2×5﹣3×4=10﹣12=﹣2,若x ,y 均为整数,且满足1< 14x y <3,则x+y 的值是 . 考点三:探索题型中的新定义 例4.定义:到凸四边形一组对边距离相等,到另一组对边距离也相等的点叫凸四边形的准内点.如图 1,PH=PJ ,PI=PG ,则点P 就是四边形ABCD 的准内点. (1)如图2,∠AFD 与∠DEC 的角平分线FP ,EP 相交于点P .求证:点P 是四边形ABCD 的准内点. (2)分别画出图3平行四边形和图4梯形的准内点.(作图工具不限,不写作法,但要有必要的说明) (3)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在括号内填“真”或“假”. ①任意凸四边形一定存在准内点.( ) ②任意凸四边形一定只有一个准内点.( ) ③若P 是任意凸四边形ABCD 的准内点,则PA+PB=PC+PD 或PA+PC=PB+PD .( ) 考点四:阅读材料题型中的新定义 阅读材料 我们经常通过认识一个事物的局部或其特殊类型,来逐步认识这个事物; 比如我们通过学习两类特殊的四边形,即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继续学习它们的特殊类型如矩形、等腰梯形等)来逐步认识四边形;

新定义与阅读理解题类型三新解题方法型针-中考数学题型训练

第二部分题型研究 题型四新定义与阅读理解题 类型三新解题方法型 针对演练 1. 求两个正整数的最大公约数是常见的数学问题,中国古代数学专著《九章算术》中便记载了求两个正整数最大公数最大公约数的一种方法——更相减损术,术曰:“可半者半之,不可半者,副置分母、子之数,以少成多,更相减损,求其等也.以等数约之”,意思是说,要求两个正整数的最大公约数,先用较大的数减去较小的数,得到差,然后用减数与差中的较大数减去较小数,以此类推,当减数与差相等时,此时的差(或减数)即为这两个正整数的最大公约数. 例如:求91与56的最大公约数 解:91-56=35 56-35=21 35-21=14 21-14=7 14-7=7 所以,91与56的最大公约数是7. 请用以上方法解决下列问题: (1)求108与45的最大公约数; (2)求三个数78、104、143的最大公约数. 2. (2017青岛节选)数和形是数学的两个主要研究对象,我们经常运用数形结合、数形转化的方法解决一些数学问题.下面我们来探究“由数思形,以形助数”的方法在解决代数问题中的应用. 探究:求不等式|x-1|< 2的解集

(1)探究|x -1|的几何意义 如图①,在以O 为原点的数轴上,设点A′对应的数是x -1,由绝对值的定义可知,点A′与点O 的距离为|x -1|,可记为A′O =|x -1|.将线段A′O 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线段AB ,此时点A 对应的数是x ,点B 对应的数是1.因为AB =A′O ,所以AB =|x -1|.因此,|x -1|的几何意义可以理解为数轴上x 所对应的点A 与1所对应的点B 之间的距离 AB . 第2题图 (2)求方程|x -1|=2的解 因为数轴上3和-1所对应的点与1所对应的点之间的距离都为2,所以方程的解为3,-1. (3)求不等式|x -1|<2的解集 因为|x -1|表示数轴上x 所对应的点与1所对应的点之间的距离,所以求不等式解集就转化为求这个距离小于2的点对应的数x 的范围. 请在图②的数轴上表示|x -1|<2的解集,并写出这个解集. 3. (浙教八下第47页阅读材料改编)古希腊数学家丢番图(公元250年前后)在《算术》中提到了一元二次方程的问题,不过当时古希腊人还没有寻求到它的求根公式,只能用图解等方法来求解.在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中,形如x 2 +ax =b 2 (a >0,b >0)的方程的 图解法是:如图,以a 2和b 为两直角边作Rt △ABC ,再在斜边上截取BD =a 2 ,则AD 的长就 是所求方程的解. (1)请用含字母a 、b 的代数式表示AD 的长. (2)请利用你已学的知识说明该图解法的正确性,并说说这种解法的遗憾之处.

中考数学 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阅读理解题 1.(2019·重庆中考A卷22题)《道德经》中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出了自然数的特征.在数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会对其中一些具有某种特性的数进行研究,如学习自然数时,我们研究了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等.现在我们来研究另一种特珠的自然数——“纯数”.定义:对于自然数n,在计算n+(n+1)+(n+2)时,各数位都不产生进位,则称这个自然数n 为“纯数”. 例如:32是“纯数”,因为计算32+33+34时,各数位都不产生进位; 23不是“纯数”,因为计算23+24+25时,个位产生了进位. (1)判断2019和2020是否是“纯数”?请说明理由; (2)求出不大于100的“纯数”的个数. 解(1)2019不是“纯数”,2020是“纯数”. 理由:当n=2019时,n+1=2020,n+2=2021, ∵个位是9+0+1=10,需要进位, ∴2019不是“纯数”; 当n=2020时,n+1=2021,n+2=2022, ∵个位是0+1+2=3,不需要进位,十位是2+2+2=6,不需要进位,百位为0+0+0=0,不需要进位,千位为2+2+2=6,不需要进位,∴2020是“纯数”. (2)由题意可得, 连续的三个自然数个位数字是0,1,2,其他位的数字为0,1,2,3时,不会产生进位, 当这个数是一位自然数时,只能是0,1,2,共3个, 当这个自然数是两位自然数时,十位数字是1,2,3,个位数字是0,1,2,共9个, 当这个数是三位自然数时,只能是100, 由上可得,不大于100的“纯数”的个数为3+9+1=13,即不大于100的“纯数”有13个. 2.阅读材料:黑白双雄,纵横江湖;双剑合璧,天下无敌.这是武侠小说中的常见描述,其意是指两个人合在一起,取长补短,威力无比.在二次根式中也有这种相辅相成的“对子”,如:(5+3)(5-3)=-4,(3+2)(3-2)=1,它们的积不含根号,我们说这两个二次根式互为有理化因式,其中 一个是另一个的有理化因式.于是,二次根式除法可以这样解:如1 3 = 1×3 3×3

[全]中考数学创新型与新定义型压轴题解析

中考数学创新型与新定义型压轴题解析 近年来,各地中考数学试题不断呈现出新颖、灵活的特征,特别是在压轴题中,更富有挑战性和创新理念。 本节例举两例,分析在解决此类问题过程中的思路与方法。 一、几何综合探究类阅读理解问题 【例题1】如图1,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叫做垂美四边形。 (1)概念理解:如图2,在四边形ABCD 中,AB = AD , CB = CD , 问四边形ABCD 是垂美四边形吗?请说明理由; (2)性质探究:如图1,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AC、BD 交于点O,AC⊥BD。 试证明:AB2 + CD2 = AD2 + BC2; (3)解决问题:如图3,分别以Rt△ACB 的直角边AC 和斜边AB 为边向外作正方形ACFG 和正方形ABDE,连接CE、BG、GE。 已知AC = 4 , AB = 5 , 求GE 的长。

【解析】 (1)四边形ABCD 是垂美四边形。 理由如下: ∵AB = AD , ∴点A 在线段BD 的垂直平分线上, ∵CB = CD , ∴点C 在线段BD 的垂直平分线上, ∴直线AC 是线段BD 的垂直平分线, ∴AC⊥BD,即四边形ABCD 是垂美四边形;(2)如图1, ∵AC⊥BD,

∴∠AOD = ∠AOB = ∠BOC = ∠COD = 90°, 由勾股定理得: AB2 + CD2 = AO2 + BO2 + DO2 + CO2 = AD2 + BC2,(3)如图3,连接CG、BE, ∵∠CAG = ∠BAE = 90°, ∴∠CAG + ∠BAC = ∠BAE + ∠BAC,即∠GAB = ∠CAE,在△GAB 和△CAE 中, AG = AC , ∠GAB = ∠CAE,AB = AE, ∴△GAB ≌△CAE(SAS), ∴∠ABG = ∠AEC,又∠AEC + ∠AME = 90°, ∴∠ABG + ∠AME = 90°,即CE⊥BG, ∴四边形CGEB 是垂美四边形, 由(2)得,CG2 + BE2 = CB2 + GE2,

初中数学阅读理解题

F E D C B A E D C B A 1、14东城一模22. 阅读下面材料: 小炎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如图1,点E 、F 分别在正方形ABCD 的边BC ,CD 上,∠EAF =45°,连结EF ,则EF =BE +DF ,试说明理由. F E D C B A G F E D C B A 图1 图2 小炎是这样思考的: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应想办法将这些分散的线段相对集中.她先后尝试 了翻折、旋转、平移的方法,最后发现线段AB ,AD 是共点并且相等的,于是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她的方法是将△ABE 绕着点A 逆时针旋转90°得到△ADG ,再利用全等的知识解决了这个问题(如图2). 参考小炎同学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下列问题: (1)如图3,四边形ABCD 中,AB =AD ,∠BAD =90°点E ,F 分别在边BC ,CD 上,∠EAF =45°.若 ∠B ,∠D 都不是直角,则当∠B 与∠D 满足_ 关系时,仍有EF =BE +DF ; (2)如图4,在△ABC 中,∠BAC =90°,AB =AC ,点D 、E 均在边BC 上,且∠DAE =45°,若BD =1, EC =2,求DE 的长. 图3 图4 (本小题满分5分) 解: (1)∠B +∠D =180°(或互补). ………………1分 (2)∵ AB =AC , ∴ 把△ABD 绕A 点逆时针旋转90°至△ACG ,可使AB 与AC 重 合. ………………2分 ∠B =∠ACG , BD=CG , AD=AG ∵ △ABC 中,∠BAC =90°, ∴ ∠ACB +∠ACG =∠ACB +∠B =90°. 即∠ECG =90°.

中考数学压轴题(最新整理)百度文库

一、中考数学压轴题 1.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8,M 是AB 的中点,P 是BC 边上的动点,连结PM ,以点P 为圆心,PM 长为半径作⊙P . (1)当BP = 时,△MBP ~△DCP ; (2)当⊙P 与正方形ABCD 的边相切时,求BP 的长; (3)设⊙P 的半径为x ,请直接写出正方形ABCD 中恰好有两个顶点在圆内的x 的取值范围. 2.如图,已知抛物线()2 y ax bx 2a 0=+-≠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C 点, 直线BD 交抛物线于点D ,并且()D 2,3,()B 4,0-.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已知点M 为抛物线上一动点,且在第三象限,顺次连接点B 、M 、C ,求BMC 面积的最大值; (3)在(2)中BMC 面积最大的条件下,过点M 作直线平行于y 轴,在这条直线上是否存在一个以Q 点为圆心,OQ 为半径且与直线AC 相切的圆?若存在,求出圆心Q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已知抛物线217 22 2 y x mx m 的顶点为点C . (1)求证:不论m 为何实数,该抛物线与x 轴总有两个不同的交点; (2)若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3x =,求m 的值和C 点坐标; (3)如图,直线1y x =-与(2)中的抛物线并于A B 、两点,并与它的对称轴交于点D ,

直线x k =交直线AB 于点M ,交抛物线于点N .求当k 为何值时,以C D M N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4.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B=90°,AD//BC ,AD=16,BC=21,CD=13. (1)求直线AD 和BC 之间的距离; (2)动点P 从点B 出发,沿射线BC 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动点Q 从点A 出发,在线段AD 上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点P 、Q 同时出发,当点Q 运动到点D 时,两点同时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秒.试求当t 为何值时,以P 、Q 、D 、C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3)在(2)的条件下,是否存在点P ,使△PQD 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相应的t 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5.如图,在菱形ABCD 中,AB a ,60ABC ∠=?,过点A 作AE BC ⊥,垂足为E , AF CD ⊥,垂足为F . (1)连接EF ,用等式表示线段EF 与EC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2)连接BF ,过点A 作AK BF ⊥,垂足为K ,求BK 的长(用含a 的代数式表示); (3)延长线段CB 到G ,延长线段DC 到H ,且BG CH =,连接AG ,GH ,AH . ①判断AGH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②若1 2,(33)2 ADH a S == +,求sin GAB ∠的值. 6.问题提出 (1)如图①,在ABC 中,2,6,135AB AC BAC ==∠=,求ABC 的面积. 问题探究

2019-2020年中考数学专题复习新定义问题

2019-2020年中考数学专题复习新定义问题【专题点拨】 新定义运算、新概念问题一般是介绍新定义、新概念,然后利用新定义、新概念解题,其解题步骤一般都可分为以下几步:1.阅读定义或概念,并理解;2.总结信息,建立数模; 3.解决数模,回顾检查.“新概念”试题,其设计新颖,构思独特,思维容量大,既能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推理、概括等能力,又能考查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和数学素养,同时还兼具了区分选拔的功能 . 【解题策略】 具体分析新颖问题→弄清问题题意→向已知知识点转化→利用相关联知识查验→转化问题思路解决 【典例解析】 类型一:规律题型中的新定义 例题1:(2015?永州,第10题3分)定义[x]为不超过x的最大整数,如[3.6]=3,[0.6]=0,[﹣3.6]=﹣4.对于任意实数x,下列式子中错误的是() A.[x]=x(x为整数) B.0≤x﹣[x]<1 C.[x+y]≤[x]+[y]D.[n+x]=n+[x](n为整数) 【解析】:根据“定义[x]为不超过x的最大整数”进行计算 【解答】:解:A、∵[x]为不超过x的最大整数, ∴当x是整数时,[x]=x,成立; B、∵[x]为不超过x的最大整数,∴0≤x﹣[x]<1,成立; C、例如,[﹣5.4﹣3.2]=[﹣8.6]=﹣9,[﹣5.4]+[﹣3.2]=﹣6+(﹣4)=﹣10,∵﹣9>﹣10, ∴[﹣5.4﹣3.2]>[﹣5.4]+[﹣3.2], ∴[x+y]≤[x]+[y]不成立, D、[n+x]=n+[x](n为整数),成立;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新定义.新定义解题是近几年中考常考的题型.

2018中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解析版-33.数学阅读理解及新定义

一、选择题 1.(2018滨州,12,3分)如果规定[]x 表示不大于x 的最大整数,例如[] 2.32=,那么函数[]y x x =-的 图象为( ) x y x y –1 –2–31 23 –1 1 –1 –2–31 23 –1 1 O O A . B . x y x y –1 –2–31 23 –1 1 –1 –2–31 23 –1 1 O O C . D . 答案.A ,解析:根据题中的新定义,分x 为正整数,负整数两种情况进行验证,即可排除B ,C ,D ,故选 A. 2.(2018·达州市,6,3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 的坐标为(m ,n ),则向量OP 可以用点P 的坐标 表示为OP =(m ,n ),已知1OA =(x 1,y 1),2OA =(x 2,y 2),若x 1·x 2+y 1·y 2=0,则1OA 与2OA 互相垂直. 下列四组向量:①1OB =(3,-9),2OB =(1,-13 ); ②1OC =(2,π°),2OC =(12-,-1); ③1OD =(cos30°,tan45°),2OD =(sin30°,tan45°); ④1OE =(5+2,2),2OE =(5―2, 2 2 ). 其中互相垂直的组有( ). A .1组 B .2组 C .3组 D .4组 答案:A ,解析:①1OB =(3,-9),2OB =(1,-1 3); ∵3×1+(―9)×(―1 3)≠0,∴1OB 与2OB 互相不垂直. ②1OC =(2,π°),2OC =(12-,-1);

∵2×12-+(―9)×(―1)=0,∴1OC 与2OC 互相垂直. ③1OD =(cos30°,tan45°),2OD =(sin30°,tan45°); ∵cos30°·sin30°+tan45°·tan45°≠0,∴1OD 与2OD 互相不垂直. ④1OE =(5+2,2),2OE =(5―2, 2 2 ). ∵(5+2)×(5―2)+2×2 2 ≠0,∴1OE 与2OE 互相不垂直. 故选A. 3.(2018·临沂,19,3分)任何一个无限循环小数都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应该怎样写呢?我们以无限循环小数0.7,为例进行说明:设0.7x =.由0.7=0.7777...可知,10x =7.7777.... 所以10x -x =7,解方程得:x = 7 9 ,于是,得70.7=9.将0.36写成分数的形式是 . 19. 114 ,解析:设0.36=x ,由0.36=0.363636……,可知100x =36.3636……,所以100x -x =36,解方程得x =11 49936=. 4.(2018·常德,8,3分)阅读理解,a ,b ,c ,d 是实数,我们把符号 a b c d 称为2×2行列式,并且规定:a b c d =a ×d -b ×c ,例如 32-1-2=3×(-2)-2×(-1)=-6+2=-4.二元一次方程组111 222 a x b y c a x b y c +=??+=?的解可以利用利用2×2阶行列式表示为x y D x D D y D ? ?=?=????:其中D =1122a b a b ,D x =1122c b c b ,D y =1122a c a c . 问题:对于用上面的方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21 3212x y x y +=?? -=? 时,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 .D = 21 32 -=-7 B .D x =-14 C . D y =27 D .方程组的解为2 3 x y ==-?? ?

初三数学阅读理解题集

初三数学阅读理解题集 1、请你阅读下列计算,再回答所提出的问题: ()()()()()()()()()()() ()2331133111 313111133126 x x x x A x x x x x B x x x x x x C x -----=-+----=-+-+-=---=-- (1)上面计算过程中,从哪一步开始出现错误? (2)从B 到C 是否正确;(3)请你正确解答此题。 2、如图,AB 是⊙O 的直径,把AB 分成几条相等的线段,以每条线段为直径分别画小圆,设AB =a ,那么⊙O 的周长l a π=。 A · B A · B A · B 计算:(1)把AB 分成两条相等的线段,每个小圆的周长2l = 。 (2)把AB 分成三条相等的线段,每个小圆的周长3l = 。 (3)把AB 分成四条相等的线段,每个小圆的周长4l = 。 (4)把AB 分成n 条相等的线段,每个小圆的周长n l = 。 结论:把大圆的直径分成n 条相等的线段,以每条线段为直径分别画小圆,那么每个小圆周长是大圆周长的 。 找出规律、计算推导出每个小圆面积与大圆面积的关系。 O O O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为解方程()()22215140x x ---+=,我们可以将2 1x -视为一个整体,然后设21x y -=,则()2 221x y -=,原方程化为 2540y y -+= (1) 解得 121,4y y == (1)当1y = 时,2211,2x x x -=∴=∴= (2)当4y = 时,2214,5x x x -=∴=∴= ∴原方程的解为 1234,2,5,5 x x x x =-解答问题: (1)填空:在由原方程得到方程(1)的过程中,利用 法达到了降次的目的,体现了 的数学思想。 (2)解方程 4260x x --= 5、阅读下面材料: 在计算3+5+7+9+11+13+15+17+19+21时,我们发现,从第一个数开始,以后 的每个数与它的前一个数的差都是一个相同的定值,具有这种规律的列数,除了直接相加外,我们还可以用公式()d n n na s 2 1-+=来计算它们的和,(公式中的n 表示数的个数,a 表示第一个数的值,d 表示这个相差的定值) 那么3+5+7+9+11+13+15+17+19+21=10×3+ ()2211010?-=120。 用上面的知识解决下列问题: 为保护长江,减少水土流失,我市某县决定对原有的坡荒地进行退耕还林,从1995年 起在坡荒地上植树造林,以后每年又以比上一年多植相同面积的树木改造荒地,由于每年因自然灾害、树木成活率、人为因素的影响,都有相同数量的新坡荒地产生,下表为1995、1996、1997三年的坡荒地面积的植树的面积统计数据,假设坡荒地全部种上树后,不再为水土流失形成新的坡荒地,问到哪一年,可以将全县所有的坡荒地全部种上树木。 (2001年重庆市中考题) 5、①以下是一道题目及其解答过程: 已知:如图,从菱形ABCD 对角线的交点O 分别向各边引垂线,垂足分别是E 、F 、G 、H 求证:四边形EFGH 是矩形 证明:∵四边形ABCD 是菱形,∴AO =CO

人教版八下数学18 新定义与阅读理解题(第01期)(解析版)

专题18 新定义与阅读理解题 1.(2019?湘西州)阅读材料:设a r =(x 1,y 1),b r =(x 2,y 2),如果a r ∥b r ,则x 1?y 2=x 2?y 1,根据该材料填空,已知a r =(4,3),b r =(8,m ),且a r ∥b r ,则m =__________. 【答案】6 【解析】∵a r =(4,3),b r =(8,m ),且a r ∥b r ,∴4m =3×8,∴m =6;故答案为:6.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新定义,点的坐标;理解阅读材料的内容,转化为所学知识求解是关键. 2.(2019?白银)定义: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与其一个底角的度数的比值k 称为这个等腰三角形的“特征值”.若等腰△ABC 中,∠A =80°,则它的特征值k =__________. 【答案】 85或1 4 【解析】①当∠A 为顶角时,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的度数为:2 18080?-? =50°, ∴特征值k = 808 505 ?=?; ②当∠A 为底角时,顶角的度数为:180°–80°–80°=20°, ∴特征值k = 20801 4 ?=?; 综上所述,特征值k 为85或1 4 ; 故答案为85或1 4 .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熟记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要注意到本题中,已知∠A 的底数,要进行判断是底角或顶角,以免造成答案的遗漏. 3.(2019?河北)如图,约定:上方相邻两数之和等于这两数下方箭头共同指向的数. 示例:即4+3=7. 则(1)用含x 的式子表示m =__________; (2)当y =–2时,n 的值为__________.

中考数学阅读理解题专题

中考百分百——备战2008中考专题 (阅读理解题) 一、知识网络梳理 阅读理解题是近几年新出现的一种新题型,这种题型特点鲜明、内容丰富、超越常规,源于课本,高于课本,不仅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综合考查学生的数学意识和数学综合应用能力,尤其侧重于考查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此类题目能够帮助学生实现从模仿到创造的思维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阅读理解题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阅读材料;?二是考查内容.它要求学生根据阅读获取的信息回答问题.提供的阅读材料主要包括:?一个新的数学概念的形成和应用过程,或一个新数学公式的推导与应用,或提供新闻背景材料等.考查内容既有考查基础的,又有考查自学能力和探索能力等综合素质的. 这类题目的结构一般为:给出一段阅读材料,学生通过阅读,将材料所给的信息加以搜集整理,在此基础上,按照题目的要求进行推理解答。涉及到的数学知识很多,几乎涉及所有中考内容。 阅读理解题是近几年频频出现在中考试卷中的一类新题型,不仅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综合考查学生的数学意识和数学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侧重于考查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此类题目能够帮助考生实现从模仿到创造的思想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是中考的热点题目之一,今后的中考试题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 题型考查解题思维过程的阅读理解题 言之有据,言必有据,这是正确解题的关键所在,是提高数学素质的前提。数学中的基本定理、公式、法则和数学思想方法都是理解数学、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基础,这类试题就是为检测解题者理解解题过程、掌握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和辨别是非的能力而设置的。 题型考查纠正错误挖病根能力的阅读理解题 理解基本概念不是拘泥于形式的死记硬背,而是要把握概念的内涵或实质,理解概念间的相互联系,形成知识脉络,从而整体地获取知识。这类试题意在检测解题者对知识的理解以及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题型考查归纳、探索规律能力的阅读理解题 对材料信息的加工提练和运用,对规律的归纳和发现能反映出一个人的应用数学、发展数学和进行数学创新的意识和能力。这类试题意在检测解题者的数学化能力以及驾驭数学的创新意识和才能。 题型考查掌握新知识能力的阅读理解题 命题者给定一个陌生的定义或公式或方法,让你去解决新问题,这类考题能考查解题者自学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能考查解题者接收、加工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解阅读新知识,应用新知识的阅读理解题时,首先做到认真阅读题目中介绍的新知识,包括定义、公式、表示方法及如何计算等,并且正确理解引进的新知识,读懂范例的应用;其次,根据介绍的新知识、新方法进行运用,并与范例的运用进行比较,防止出错。 第一课时代数阅读题 [目标导学] 此类阅读理解题一般以数式的运算、方程(不等式)的计算以及函数知识为背景,考查相关的知识;内容可以包括定义新思路、新方法,这主要是考查学生的理解应变能力,也可以是提供全新的的阅读材料,介绍新知识,用来考查学生的学以致用的能力。 [例题精析]

压轴题——新定义

压轴题——新定义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对于两点A,B,给出如下定义:以线段AB为边的正方形称为点A,B的“确 定正方形”. 如右图为点A,B 的“确定正方形”的示意图.(1)如果点M的坐标为(0,1),点N的坐标为(3,1) 的“确定正方形”的面积为_____________; (2)已知点O的坐标为(0,0),点C为直线y x b =+ C的“确定正方形”的面积最小,且最小面积为2时,求 (3)已知点E在以边长为2 标轴平行,对角线交点为P(m,0),点F在直线y x =- 所有点E,F的“确定正方形”的面积都不小于2 范围.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过一点分别作x轴,y轴的垂线,如果由这点、原点及两个垂足为顶点的矩形的周 长与面积相等,那么称这个点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巧点”.例如,图1中过点P(4,4)分別作x 轴,y轴的垂线,垂足为A,B,矩形OAPB的周长为16,面积也为16,周长与面积相等,所以点P是巧点.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图1 (1)已知点C(1,3),D(-4,-4),E(5, 10 3 -),其中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巧点的是________; (2)已知巧点M(m,10)(m>0)在双曲线=k y x (k为常数)上,求m,k的值;(3)已知点N为巧点,且在直线y=x+3上,求所有满足条件的N点坐标.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P 和图形W 的“中点形”的定义如下:对于图形W 上的任意一点Q ,连结PQ ,取PQ 的中点,由所以这些中点所组成的图形,叫做点P 和图形W 的“中点形”. 已知C (-2,2),D (1,2),E (1,0),F (-2,0). (1)若点O 和线段CD 的“中点形”为图形G ,则在点1(1,1)H -,2(0,1)H ,3(2,1)H 中,在图形G 上的 点是; (2)已知点A (2,0),请通过画图说明点A 和四边形CDEF 的“中点形”是否为四边形?若是, 写出四边形各顶点的坐标,若不是,说明理由; (3)点B 为直线y =2x 上一点,记点B 和四边形CDEF 的中点形为图形M ,若图形M 与四边形 CDEF 有公共点,直接写出点B 的横坐标b 的取值范围. 4.对于一次函数b kx y +=)(0≠k ,我们称函数[]=m y ???>--≤+) () (m x b kx m x b kx 为它的m 分函数(其中m 为 常数). 例如,23+=x y 的4分函数为:当4≤x 时,[]234+=x y ;当4>x 时,[]234--=x y . (1)如果1+=x y 的-1分函数为[]1-y , ①当4=x 时,[]=-1y —————— ;当[]31-=-y 时,=x ——————. ②求双曲线x y 2 = 与[]1-y 的图象的交点坐标; (2)如果2+-=x y 的0分函数为[] 0y , 正比例函数)(0≠=k kx y 与2+-=x y 的0分函数[]0y 的图象无交点时,直接写出k 的取值范围.

中考数学新定义型专题

第一部分 讲解部分 (一)专题诠释 所谓“新定义”型问题,主要是指在问题中定义了中学数学中没有学过的一些概念、新运算、新符号,要求学生读懂题意并结合已有知识、能力进行理解,根据新定义进行运算、推理、迁移的一种题型.“新定义”型问题成为近年来中考数学压轴题的新亮点.在复习中应重视学生应用新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解题策略和解法精讲 “新定义型专题”关键要把握两点:一是掌握问题原型的特点及其问题解决的思想方法; 2的差倒数是 1112=--,-1的差倒数是111(1)2 =--.已知a 1=-13,a 2是a 1的差倒数,a 3是a 2的差倒数,a 4是a 3的差倒数,…,依此类推,a 2009= . 【分析】:理解差倒数的概念,要根据定义去做.通过计算,寻找差倒数出现的规律,依据规律解答即可. 【解】:解:根据差倒数定义可得:21113 114 13 a a = ==-+, 3211 43 114 a a = ==-- 43111 1143 a a = ==---. 显然每三个循环一次,又2009÷3=669余2,故a 2009和a 2的值相等. 【评注】:此类题型要严格根据定义做,这也是近几年出现的新类型题之一,同时注意分析循环的规律. 考点二:运算题型中的新定义 例2.(2011毕节地区,18,3分)对于两个不相等的实数a 、b , 定义一种新的运算如下, *0 a b a b a b = +(>)﹣,如:3*2== 那么6*(5*4)= . 【分析】:本题需先根据已知条件求出5*4的值,再求出6*(5*4)的值即可求出结果. 【解】:∵ *0a b a b a b = +(>)﹣, ∴=3, ∴6*(5*4)=6*3,

中考数学阅读理解题解析

中考数学阅读理解题解析 一、 题目来源:原创题 这类题目的结构一般为:给出一段阅读材料,学生通过阅读,将材料所给的信息加以搜集整理,在此基础上,按照题目的要求进行推理解答。本题依据初高中数学在含绝对值的不等式知识的衔接点设计问题。 二、 原题设计: 阅读下面的材料:解不等式 |x-5|-|2x+3|<1 解:x =5和x =2 3 分别使上式两个绝对值中代数式的值为零,它们将数轴分成三段: 于是,原不等式变为 (Ⅰ)

或(Ⅱ) 或(Ⅲ) 解(Ⅰ)得 x<-7, 解(Ⅱ)得315; 所以(Ⅰ)(Ⅱ)(Ⅲ)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即为原不等式的解集,解集为 x<-7或x>3 1。 同学们,通过对以上材料的阅读,解不等式|x+3|+|x-3|>8 三、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解:x =-3和x =3分别使上式两个绝对值中代数式的值为零,它们将数轴分成三段:

……………………2分 于是,原不等式变为 (Ⅰ) ???>--+--<8 )3()3(3x x x 或(Ⅱ)???>-++-<≤-8 )3()3(33x x x 或(Ⅲ)? ??>-++≥8)3()3(3x x x ……………………4分 解(Ⅰ)得 x<-4, 解(Ⅱ)得无解, 解(Ⅲ)得 x>4; ……………………6分 所以(Ⅰ)(Ⅱ)(Ⅲ)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即为原不等式的解集,解集为x<-4或x>4。 ……………………8分 四、试题解析 此阅读理解题含两个绝对值不等式的计算为背景,考查绝对值、不等式组相关的知识;内容包括解题过程新思路、新方法,这主要是考查学生的理解应变能力,同时也提供全新的的阅读材料,介绍新知识,用来考查学生的学以致用的能力。此题的难点是把绝对值不等式转化为一次不等式(组)来求解。通过不等式的求解,加强学生的运算能力。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过程中熟练运用“数形结合”数学思想的能力。本题还突显了初高中数学教材之间的联系。 五、试题与考试说明的对应关系 新课标和考纲要求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有效地应用代数运算、代数模型及相关概念解决问题:考查学生在运算能力、应用意识、创新意识的发展情况和学生对数形结合思想、分类与整合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的领悟程度。 六、考查知识点 本题用到的知识:绝对值、解不等式组、不等式组的解集等基础知识, 七、能力要求 主要技能:运算能力、抽象概括能力。 核心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与整合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 八、试题难度:中等 九、试题价值 本题重在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观察思考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抽象概括能力、类比能力等,同时也考查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学生来说这类问题至少有据可依,有利于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题还充分体现初高中数学之间的联系,突显数学学科整体的系统性。阅读理解题具有创新性、综合性、灵活性、全面性,除了初中数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