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简介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简介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简介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简介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简介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石油集团》,英文缩写:CNPC)系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是实行上下游、内外贸、产销一体化、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运作,跨地区、跨行业、跨国经营的综合性石油公司。

作为中国境内最大的原油、天然气生产、供应商和最大的炼油化工产品生产、供应商,中国石油集团业务涉及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炼油化工、管道运输、油气炼化产品销售、石油工程技术服务、石油机械加工制造、石油贸易等各个领域,在中国石油、天然气生产、加工和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

中国石油集团在中国境内东北、华北、西北、西南等地区拥有13个大型特大型油气田企业、16个大型特大型炼油化工企业、19个石油销售企业和一大批石油石化科研院所和石油施工作业、技术服务、机械制造企业,在中东、北非、中亚、俄罗斯、南美等地区拥有近30个油气勘探开发和生产建设项目。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PetroChina Company Limited )是中国石油集团最大的控股子公司,主要经营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生产、炼制、储运、销售等主营业务。该公司已于2000年4月在香港和纽约两地成功上市,目前中国石油集团拥有其90%的股权。

经过近50年的积累建设和今年来的快速发展,中国石油集团已经建成了一支门类齐全、技术先进、经验丰富的石油专业化生产建设队伍,具有参与国内外各种类型油气田和工程技术服务项目的全套技术实力和技术优势,总体技术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不少技术已达世界先进水平。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石油集团在国家大公司、大集团战略和有关政策的指导、支持下,正在实施一整套新的发展战略,瞄准国际石油同行业先进水平,加快建设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跨国石油企业集团,继续保持排名前列的世界大石油公司地位。

--------------------------------------------------

-------精品文档

--------------------------------------------------

-------精品 文档

“十一五”时期中国石油天然气工业发展展望

时间: 2007-02-14 来源:中国不锈钢网

“十一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要加强国内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增强资源的地质储量,规范开发秩序,实行合理开采和综合利用,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积极扩大资源开发和利用技术的国际合作。这为我国石油天然气工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勾画出辉煌的前景。

方面,

世界经济有望仍处于经济周期上升阶段,各资源国将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

我国国民经济将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各方面对油气的需求会更加旺盛,为我国石油工业提供可良好机遇。另一方面,国际油价仍将在高位震荡,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围绕石油资源、市场、技术和人才的竞争将更趋激烈。都使我国石油天然气工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加大加重了我国保障油气供应的难度和责任。

史的机遇,取得跨越式发展?

国际市场竞争中掌握主动权的决定性因素。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不仅是推动我国工业企业发展的举措,也是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确保国家经济安全的需要。我国人均油气资源匮乏且供需不平衡的实际状况,决定了只有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实现产业发展由高消耗、低效率转向低消耗、高效率,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获授权量稳定快速增长,争取主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应突出科技创新,把增强企业自主研发能力作为科技进步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不断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在勘探开发领域,继续加强岩性油气藏与前陆盆地勘探技术、大型砂岩油田稳产和提高采收率技术等研发;在炼油化工领域,继续开发提高汽油改质催化剂技术、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技术和改性沥青等技术;在油气储运领域,研究推广高含蜡原油常温输送、

成品油管道顺序输送等技术、研究推介大口径天然气长输管道及大型储罐工程设计和高难度条件下施工技术;在工程技术和软件、装备研发领域,发展欠平衡钻井、气体钻井和水平井技术,稳定并加大研发顶驱、成套测井装备等核心技术产品。

源。最大限度地获得油气资源,是实现石油工业公司持续发展、保障国家石油安全的必然要求。

设,不断提高勘探开发工作水平,确保国内原油产量稳中有升,天然气产量快速增长。按照加强前期、注重技术、突出重点、积极有效的发展思路,区分战略展开、战略突破、战略准备,加快盆地油气勘探,优化中小盆地勘探,努力取得具有战略意义的大发现、大突破。提高储量动用率、产能到位率和采收率为重点,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效率。新区要继续推进勘探

--------------------------------------------------

-------精品 文档

开发一体化,加强油藏评价和储量管理,

着力优化开发方案,大力推广水平井、欠平衡钻井和丛式井等高效钻井技术,新增探明储量动用率提高到90%以上,新建产能到位率达到100%。老区要推进规模化精细油藏描述,加强油田综合治理,加大三次采油力度,争取在在今后取得一个突破性的发展。

率和发展新能源等领域并将取得重要进展。

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世界各国工业发展的历程及经验教训告诉我们,

只有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国家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才能同时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明晰相关政策,加大支持建设节约型工业企业的力度。“十一五”时期我国石油工业发展必须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节约优先的方针,正确处理好生产与消耗的关系,以节能、节水、节地和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指

导企业制定和落实资源节约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如对于新上工程项目加大资源节约专项审查力度;按照优化存量、控制增量的原则,进一步加强用地管理,节约使用土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方位、多渠道地做好循环再利用工作,不断提高能源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同时,面对未来的挑战,石油天然气在多元开发,在重点发展常规油气业务的同时,还要对非常规油气资源的研究开发利用,关注石油替代产品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

在不断积聚发展的新动力;一个创新的石油工业团队,正在不断开拓辉煌的新业绩。中国石油将以崭新的面貌、旺盛的活力,取得更加瞩目的业绩。

“十一五”为能源及石油、化工带来机遇

石油和化工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和支柱产业,在宏观经济的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十一五”规划纲要对国民经济所作的全盘规划中,既对行业的发展提出了许多明确的目标,还对行业的自主创新、产业布局、结构调整、实施循环经济及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环境保护、能源替代、安全生产、危险化学品管理以及新领域的发展等诸多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同时也为行业创造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机遇。{TodayHot}

一、农用化学品

“十一五”期间,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重点将转向农村,这是一个重大转变。大规模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农村及农民住房建设;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内地农村转移所引发的农村工业化建设;农民消费结构升级推动整个经济规模快速扩张,进而带动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的基础设施建设;这些建设项目预计将在一二年后全面启动,届时将成为推动石油和化工行业全面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

1、化肥。氮肥工业主要是提高技术水平,节能降耗,提高效益;磷肥工业一方面将依托已形成能力的企业搞好改造和扩建,另一方面磷硫两矿的建设将得到加强,云南、贵州磷复肥基地也将加快建设;钾肥工业主要是努力提高国产钾肥的生产能力,加快青海、新疆钾肥基地的建设,积极寻求与国外合作,利用国外资源发展钾肥工业。向高浓度化肥和复合肥消费的比重是“十一五”时期化肥发展的一大趋势。高浓度化肥发展重点是调整高浓度尿素的比例,淘汰部分碳铵的生产能力,大颗粒尿素将获得发展,以适应掺混肥料的发展需要;高浓度基础磷肥和含量高的钾肥品种将有所提高,硫酸钾、硝酸钾等无氯钾肥将会加快发展,新品种将得到适当发展,无氯钾肥基本满足国内需求。{HotTag}

2、农药。农药行业的产品结构将不断得到调整,产品档次逐步提高,新品种的开发继续加强。重点包括发展替代高毒有机磷杀虫剂新品种和地下害虫防治剂、用于水果蔬菜的新型杀菌剂和病毒抑制剂以及杀线虫剂、适应水用轻型耕作的除草剂和新型旱田除草剂;环境相容性好、使用方便的悬浮剂、水乳剂、微乳剂、水分散粒剂和微胶囊剂等新型制剂将会成为开发的热点。一批产品质量差、环保不合格的企业将被关闭,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大型企业。

3、农膜。随着中国设施农业的发展,国产农膜制品的档次也将不断提高。具体来看,比普通农膜加强了除草功效,使用起来方便、省工、省药、保温、保湿、透光好,并能有效地解决膜内杀草问题的杀草农膜,解决广大农村的公害问题的易腐烂、可降解农膜,抗寒抗老化农膜和对光的吸收、折射不同,对各类农作物的影响也不同的有色农膜都将得到进一步推广应用。

二、以炼油和乙烯为龙头的石油化工

--------------------------------------------------

-------精品文档

2006年1月11日,国务院会议原则通过炼油乙烯中长期发展专项规划。最新预测表明,今年我国石油消费将达3.28亿吨,已跻身于世界石油消费大国行列,而到2020年我国成品油需求量将为2000年的2.3倍(约5亿吨)。未来几年炼油工业将把主要精力放在提高企业的集中度,加强炼油能力的完善配套,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油品质量,淘汰一批小炼油装置,并建设进口原油加工基地;而增加乙烯总量,形成一批世界级乙烯生产基地,加快乙烯工业的发展将是“十一五”时期的突出重点。国家还将会有计划地建设几套大型炼油、乙烯一体化装置,提高以聚烯烃为代表的合成树脂在三大合成材料中的比例,加快合成纤维原料和单体的发展,以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需求。

1、炼油。炼油主要是以结构调整为重点,提高炼油企业的集中度,加强炼油能力的完善配套,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油品质量,提高柴汽比。淘汰一批工艺落后的小炼油装置,并建设几个进口原油加工基地。调整炼油装置结构和产品结构,优选原油品种,提高柴汽比,增加高附加值产品和清洁油品的产量,尽可能为乙烯工业多提供优势原料,增产高等级道路沥青、优质润滑油和石蜡等产品。国家和企业将加强原油储备能力的建设,以规避国际石油市场的波动对我国进口原油的风险。

2、乙烯。在抓紧完成国内现有大型乙烯装置二轮技术改造,使其在规模、技术水平和节能降耗方面等有较大提高的同时,“十一五”期间大型合资乙烯项目的建设进度将有所加快。聚乙烯、聚丙烯和聚氯乙烯、聚苯乙烯、ABS树脂都将是今后快速发展的品种。调整合成树脂的品种牌号,提高专用树脂比例,以使合成树脂达到多样化、专用化、系列化,是合成树脂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纺织和服装等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十一五”期间大型精对苯二甲酸、丙烯腈和聚酯装置将得到快速发展,一批缺乏竞争力的小型聚酯装置在竞争中会退出市场。乙二醇、苯酚、丙酮、环氧丙烷、丙烯酸等缺口较大的有机原料产品的技术水平将得以提高、生产能力不断扩大,还将集中建设一批规模大的装置,以降低生产成本。

三、替代能源

由于国际石油价格持续保持在较高价位,而同时中国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对能源的需求又十分巨大,两者共同促进了替代能源的开发和应用。具体包括以煤代油、以煤化工代替石油化工以及生物能源和生物柴油的发展等等。

1、煤化工。“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发展煤化工,开发煤基液体燃料,有序推进煤炭液化示范工程建设,促进煤炭深度加工转化,并发展大型煤化工成套设备,煤炭液化和气化、煤制烯烃等设备,这将促使煤化工产业进入规范发展的快车道。我国化学工业的发展必须立足于“缺油、少气、富煤”这一基本国情。尤其在煤炭资源集中、水资源相对丰富、交通相对便利的地方,发展以煤为原料的化学工业是理智之选。在全球资源紧张、油价高涨的背景下,煤制醇醚、甲醇、二甲醚、DME等清洁替代能源因成本低、市场化程度高的特点,将受到高度重视。目前依靠技术创新在内蒙古已经规划“十一五”期间开工投产4个煤液化项目,形成2000万吨成品油生产线。国内几乎每一个有煤炭规模化生产的地方都在谋

--------------------------------------------------

-------精品文档

划“煤变油”、“煤变化工”、“煤变电”项目。据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化工研究分院及中科院山西煤化所统计,中国“煤变油”技术所产每桶汽柴油的成本可以控制在20~25美元左右。

2、生物能源和生物化工。利用可再生资源生产生物能源和生物化工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形成了发展生物能源和生物化工的历史机遇。近年来,以生物质为原料的生物能源和生物化工已经异军突起,这一领域将进一步受到重视。车用乙醇汽油替代其它汽油将逐步实现,以玉米为原料生产柠檬酸、生物法生产聚丙烯酰胺、生产化工产品中的新型酶制剂、新型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新型生物农药等等也将在“十一五”期间得到更好的发展。生物化工技术不仅可以提供大量廉价的化工原料和产品,而且还能以少污染、低耗能的新工艺代替某些化工产品的传统工艺。这5年里,在改造传统发酵产品生产技术、提高发酵法产品生产技术水平、开发生物反应器、提高我国生物化工产品分离和提纯技术、大规模开发生物化工装备等方面,都将有所突破。生物质制氢将成为成本低、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化工原料,价格可能比煤或油制氢更便宜。生物法制乙烯很可能获得突破性进展,形成一个新的产业。

四、精细化工和专用化学品

机械、电子、汽车、建筑、信息等国家重点产业以及造纸、食品等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品种繁多的精细化工和专用化工产品与之配套。这些产业将进入加速期。未来5年,化工新型材料,汽车、建筑、交通用新型高档涂料,电子和信息产业用的功能材料,胶粘剂和专用化学品及纳米材料等将成为发展的主要品种;功能涂料及水性涂料、染料新品种及其产业化技术、重要化工中间体绿色合成技术及新品种、电子化学品、饲料添加剂、高性能水处理化学品、造纸化学品、皮革化学品、油田化学品、功能型食品添加剂、高性能环保型阻燃剂、高性能橡塑助剂等,将成为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的重点。要把握住这些商机,精细化工就要在强化自主创新,突破核心催化技术、现代反应工程技术和精细化工加工技术,开发环境友好工艺方面实现突破。

五、循环经济

到2010年石油和化学工业的结构更加合理,高耗能产业的比例有所下降,污染环境的状况得到改观,经济增长的质量得到提高,初步进入循环经济的轨道,万元GDP能耗比2005年下降15%~20%,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05年下降3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0%以上,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0%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并建成一批符合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先进企业和化工园区。石油和化工行业的发展趋势将是发展环保型产品,采用先进技术,实现清洁生产,最大限度地降低“三废”排放量。一批落后的生产工艺势必被逐步淘汰;采用先进工艺技术,降低原材料消耗;增加节水措施,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加快化工废水处理设备、药剂、废气处理设备、排烟设备的系列化、成套化,以提高化工环保产业技术和装备水平。

在“绿色”要求之下,除了上述生物能源和生物化工将会在“十一五”时期进一步受到

--------------------------------------------------

-------精品文档

重视外,作为以传统废弃物为原料进行再加工的产业也会悄然兴起,如废旧轮胎再生、废旧塑料再利用等等。

另外,除了从源头上消除污染,石油化工发展重心向园区化倾斜的速度也会进一步加快。世界化工园区发展的历史长达百年,一些世界知名的化工区向人们展示了其安全、环保、便利、高效、便于管理监测等特点,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具有代表性的国际化工园区有:比利时安特卫普、德国路德维希港、美国休斯顿、日本鹿儿岛、荷兰鹿特丹等等。其中巴斯夫总部所在地的路德维希港从1976~2003年,生产效率提高了45%,废弃物排放减少了45%。目前,我国有60多个已建或拟建的化工园区,而“十一五”期间,这些园区势必将进一步得到快速发展和全面完善,并有望出现与国际大型化工园区比肩的新型石油化工产业基地。

六、坚定“走出去”的战略

目前我国石油和化工部分领域的产业集中度达到了一定程度,如油气勘探开采、原油炼制和深加工、纯碱、轮胎、化肥、橡塑机械等;并培养出一批有较高技术水平、较强经营管理能力、有良好人才储备、基本完成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企业。这些企业具备了大规模走出去的实力。而加入世贸组织使石油和化工企业获得了全面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144个世贸组织成员国和其他非成员国全面对我国开放。这使我国石油和化工企业有了走出去的宽松国际环境。经过“十五”期间的发展,中国的石油和化工企业在“十一五”期间快速纳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国际环境将成为不争之实。一批熟悉国际法则、靠产品和实力立足于国际市场的企业将涌现出来。更多的企业在面对不公正待遇之时会勇敢应诉,争得自己的权力。而对于曾经出现过的那种低价竞销、相互拆台的恶性竞争,在“十一五”期间会受到业内越来越多企业的自觉抵制。中国的石油和化工企业就将在这种状况下面对世界并走向世界。

七、体制、机制改革

到目前为止除了一些仍处于垄断地位的大型国有企业外,在石油和化工产业内,非国有企业已占绝对数量。但从贡献率来讲,几个仍掌握国家资源、政策、市场准入权的国有巨头仍是无人能比的。无疑,如何让这些巨头永葆效益青春,是“十一五”的重要课题。“非公经济36条”为民营企业进入垄断行业进行了政策准备,也加剧了各种所有制企业竞争的激烈程度,迫使长期主宰国内市场话语权的带有垄断性质的大型国有企业起身接招,而这正是国家所希望的。“十一五”期间,蓄势已久的石油民营企业的进入,必然把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市场化的思维和灵活的经营方式带到整个行业之中,使行业愈发充满生机。因此,一批体制陈旧、效益低下的国有企业将退出竞争甚至无法继续经营下去,而如中石化、中石油这样的国字号大企业将在机制创新之下做得更大、更强。与此同时,一批民营企业的进入,将使国有垄断曾十分明显的石油和化工行业上游资本多元化,促进这个行业健康快速地发展壮大。

八、装备制造业

--------------------------------------------------

-------精品文档

国内外各大石油公司普遍加大了对油气基础设施的投入,深海石油设施、重油开发设施、管道设施等方面的建设项目增加,投资大幅提高。我国逐渐形成了石油开采西部接替东部的战略格局,对石油石化装备的需求日渐旺盛。石油石化装备市场变得火热起来。目前油气供需矛盾已成为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国有石油企业保障国家石油安全的责任和压力越来越大,这已引起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但同时这也为我国石油石化相关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国家已将机械制造业作为“十一五”期间重点支持和发展的产业之一,国家明确要求装备制造业要依托重点建设工程,坚持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相结合,强化政策支持,提高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水平,其中特别强调了大型石油化工领域要实现突破。西方发达国家制造业外移和我国市场潜力大、人工成本低的优势,已使我国成为一个“国际大工厂”,使我国装备制造业出口额持续增长。而国际油价持续走高,更刺激投资者纷纷将资金投向石油勘探开发,由此造就了国际石油装备的需求剧增。同时,国内3大石油公司都在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快海外业务发展,亦可以带动石油石化装备走向国际市场。这些都为我国石油石化装备的出口和企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十一五”期间,我国将进行多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仅在铁路新线建设和电网建设方面的投资就将达到2万多亿元。此外,航空业期盼多年的大型飞机研制项目即将上马,第二条西气东输管线也有望启动。数万亿元的投资无疑也将给能源行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石油和化工产品将更广泛地用于工业、农业、人民生活等各个领域。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石油和化工产品,石油和化工产品在国民经济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行业每年在向国家贡献着全国工业企业利润总值的1/4份额的同时,又成为环境保护、公众安全的众矢之的。事实就是如此矛盾。当前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整合方兴未艾,企业贯彻落实“十一五”规划纲要、自觉调控供给的理念明显增强,“十一五”规划纲要给我国石油和化工市场带来了发展契机。行业内企业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化解危机,理性应对市场变化,努力保持市场的良好发展势头,促使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焕发新的生机活力,在平稳健康的运行过程中,实现自身的跨越式发展。

--------------------------------------------------

-------精品文档

“十一五”我国石油石化业发展环境分析

2006-11-13

“十一五”期间,我国石油石化业发展所处的环境呈现以下特征:"四化"(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步伐加快期,重要的战略发展机遇期,市场走向全面开放的转折期,国内社会矛盾凸显期,体制改革攻坚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期等。

建立及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将进一步深化

预计“十一五”期间,我国的财税体制改革(燃油税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消费税改革、内外资所得税合并、资源税制改革与完善等)、金融体制和汇率机制改革将深化,政府对市场全面放开后能源市场、能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石油石化市场监管体制机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法制化建设(如反垄断法、能源法、石油天然气法等制定与出台)等将进一步完善和深化。

市场走向全面开放,投资主体多元化、市场主体化的竞争格局将进一步发展

中海油向中下游延伸,中化集团、中国化工集团加快业务转变,进入炼化领域的国有企业数目将增加。以200 5年成立的陕西延长石油集团公司为代表的地方石油石化企业在开放政策支持下逐步发展壮大。

●入世为外资大规模进入提供了有利条件,将形成中国未来市场增量之争

“十一五”及以后时期,以欧美跨国大石油石化公司、日韩台资大中型石化公司、中东大型国家石油公司为主的外资公司将在我国以长江三角洲、泛珠江三角洲、环渤海湾地区为主的地区建成一批规模化、基地化、园区化的石油石化和化工产业群。外资主要的经营和投资的领域及项目包括:大型乙烯联合装置、炼油装置、成品油批发与销售、高档润滑油、PT A、醋酸、LPG、LNG、ABS、丁苯橡胶、聚氨酯及其原料、聚碳酸酯、聚甲醛、PVC、不饱和聚酯、其他工程塑料、高吸水性树脂、聚酯薄膜、新型材料、海上油气项目、大型物流基础设施、相关研发中心、精细石油化工、合成材料制品等。预计2006年外资乙烯产能占国内乙烯总产能的12%~13%左右。在新兴材料、功能性产品、专门化学品、高档润滑油等高附加值石油石化产品领域,外资将凭借其先行之利和技术优势在中国市场占据较多的份额。

●民营石油石化企业将在一些领域迅速发展

目前民营企业已在润滑油、沥青、炼油、燃气配送销售、加油站与油品销售、聚酯、合成纤维、精细化工等石油化工的部分领域和下游加工销售领域取得进展。国家承认的民营小

--------------------------------------------------

-------精品文档

炼厂约有几十家,民营包括合资在内的加油站数目占全国加油站总数的约一半左右;民营企业在全国聚酯产能中所占比例已从2000年的26.9%猛增至2004年的62.7%,居国内主导地位;一些民营企业已取得原油进口权、燃料油进口权等。预计,"十一五"期间民营企业将在国家"非公36条"的指引下,在成品油批发销售、润滑油、燃气销售、PTA生产、石化品贸易、物流、合成材料加工等领域谋求更大发展。少数有条件的较大民营企业将有可能涉足油气开发、大中型炼化装置建设等领域,并可能会有所突破。

●成品油市场竞争呈多元化2006年底国内成品油市场全面放开后,价格将市场化,油品零售、批发及进出口将全面放开。国内将形成以国有或国有控股石油石化公司为主导,国外跨国公司参加、民营企业参与和补充,周边国家对华产品出口构成的国内成品油市场多元化竞争格局。成品油市场竞争的主热点区域是东部和东南沿海地区,竞争的焦点将是市场需求的增量,竞争者将在主要是大型国有企业与外资公司,进口压力将主要来自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省、日本和俄罗斯等。

在迎来难得战略发展机遇期的同时,资源制约趋于严重

“十一五”期间,中国石油石化业一方面面临着巨大的发展空间、难得的战略发展机遇期。201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将从2004年的2800万辆增至6000万辆,石油消费量将从2004年的3.18亿吨增至至少3.5亿吨,汽、煤、柴油需求量将为2000年的至少1.7倍,三大合成材料需求量将为2000年的至少1.7倍,乙烯产能将达1 400万吨/年左右。另一方面,资源制约趋于严重,且从石油扩展至石化用原料。2010年我国原油缺口量将至少达1. 4亿~1.5亿吨,对外依存度将超过50%。由于乙烯工业的迅速发展,芳烃需求及产能增加、车用清洁燃料质量升级步伐加快和需求量增加,炼油工业提高成品油质量和化工用油生产之间的矛盾加剧,化工用油(尤其石脑油)短缺的矛盾逐步显现。预计未来国内化工用油年缺口量将达800万吨以上。

可持续发展压力增大,进程加快

国家已将加大环保、节能力度、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列入“十一五”规划的主要内容。“十一五”期间国内清洁燃料升级换代速度将加快,炼厂技术进步和投资成本压力将加大,要求2007年7月1日全国实行相当于欧Ⅲ排放标准(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提前2年);2010年7月1日全国实行相当于欧Ⅳ排放标准(北京等大城市提前2年)。

缺少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创新压力加大

我国石油石化工业科技虽已取得较大成绩,但整体工艺技术水平只相当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外的水平,与国外大公司仍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缺乏原创性的技术创新能力,缺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领先的核心技术和专有技术,应用基础研究和前瞻性技术研究还较薄弱。已开发的炼油技术尚不能满足交通运输日趋清洁化的要求,尤其是适用于生

--------------------------------------------------

-------精品文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