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浅析-中庸-首章

浅析-中庸-首章

浅析-中庸-首章
浅析-中庸-首章

浅析?中庸?首章

《中庸》首章具有全篇总纲的性质,以下十章都围绕该章内容而展开。首章主要阐释了儒家学派对道、慎独以及致中和的理解,《中庸》内容丰富,不仅提出了“中庸”作为儒家的最高道德标难,而且还以此为基础讨论了一系列的问题,涉及到儒家学说的各个方面。

中庸二字的解释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我看来朱熹的解释更为恰当,“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谓之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冯友兰认为:“在封建社会中,人确实都在君臣等五伦的关系之中,照着这些关系所要求的规范生活,这些都是平常的事。平常的事称为庸。中庸就是要求封建社会中的人,都照着封建统治阶级的标准,过这样的日常生活。”平常的事就是指随时随地,为每个人所应实践,所能实现的事。平常的事是不会轻易改变的,久而久之便形成普遍的道德标准,即定理。中庸的本义应为中道和常道,即日用常行之礼。中庸本质上不是一般的平庸平常,因为中庸是由礼转化而来,是礼的理论化和哲学化。这种礼不是制度规章繁文缛节,而是从人的心理结构中透出的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对人的基本要求。

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庸不仅是儒家学派的伦理学说,更是他们对待整个世界的一种看法,是他们处理事物的基本原则或方法论。而我认为中庸则更强调道德范畴,至于说是对整个世界的一种看法则未免片面夸大。中庸者,实用理性也,它着重在平常的生活实践中建立起人间正道和不朽原则,而非为了建立一套认识论体系。执两用中,用中为常道,中和可常行,这三层互相关联的意思,就是儒家典籍赋予中庸的全部含义。这里中庸二字虽强调实践,但把庸释义为用不妥。庸即常行常道,本身便包含了实践的含义,因为实行中庸之道绝非易事,难度很大,孔子曾说:”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知易行难,要实行中庸之道已经够难了,而行道之时“又不能期月守也”,说明了要实践并长久秉持中庸之道,真可谓难上加难。因此中庸绝非仅仅是一种认知,更重要的是实用,这层意思不言而喻。但庸更要突出平常之事,天下定理。也就是说这种天下定理实际上已经蕴含了需要人们实践的道理。

“天命之谓性”。天有自然的天,有宗教伦理的天,还有个体情绪化体验的天。这里所说的天,既带有形而下自然的含义,也带有形而上的思想、哲学、理念的含义。由后面的“率性之谓道”与“修道之谓教”可知在此主要是就人而言,因为除了人以外,万物无所谓率不率性与修不修道的问题。天命之谓性,只是单纯地指出人的本性是来自天的赋予,它是自自然然的,并未说明這种本性的性质是善是恶。天命之谓性,按照这种自然规律去发展自由生动的人性。“率性之谓道”,率有控制、支配之意,这里引申为遵循,率性意即遵循天性,依据生命宇宙的规律,按照人性自然去延伸。“修道之谓教”,这里的修道不是因为道有缺陷而要修补,也非授民以道,即传道。而是修炼自己——用道改造人先天的本性,不断地去修养、提升、陶冶自己,然后和大道合二为一,跟随者大道,与大道相通、相合、相正,走上正路。把教义付诸实践,言传身教,这就是教化、教育。“修身以道,

《中庸》及全文翻译

第一章 『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2』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 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3』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4』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 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5』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右第一章,子思述所传之意,以立言。首明道之本原出于天,而不可易;其实体备于己,而不可离。次言存养省察之要。终言圣神功化之极。盖欲学者于此,反求诸身而自得之,以去未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杨氏所谓一篇之体「要是也。」其下十章盖子思引夫 子之言,以终此章之义。 第二章 『1』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2』「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 而无忌惮也。」 第三章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第四章 『1』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2』「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第五章 子曰:「道其不行矣夫。」 第六章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以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 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第七章 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第八章 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 弗失之矣。」 第九章

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 中庸不可能也。」 第十章 『1』子路问强。 『2』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 『3』「寞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4』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 『5』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第十一章 『1』子曰,「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2』「君子遵道而行,半涂而废:吾弗能已矣。」『3』「君子依乎中庸。遯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 第十二章 『1』君子之道,费而隐。

中庸原文及译文

《中庸》原文及译文 《中庸》原文及译文 中和是天下的基础(第一章) 【原文】天命之谓(1),之谓道(2),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顷刻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惧怕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3)。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4);发而皆中节(5),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6)中和,天职位地方焉,万物育焉。(第1章) 【正文】(1)天命:天赋。朱熹解释说:“天以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中庸章句》)所以,这里的天命(天赋)实践上就是指的人的自然禀赋,并无秘密色彩。(2)率:遵照本,率,遵照,凭据,(3)莫:正在这里是“没有什么更……”的意义。见(xian):显现,明确。乎:于,正在这里有相比的意味。(4)中(zhong):相符。(5)节:节度法式。(6)致,达到。 【译文】人的自然禀赋喊做“”,顺着本行事喊做“道”,凭据“道”的准绳修养喊做“教”。 “道”是不可以顷刻离开的,假如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所以,质量崇高的人正在没有人瞧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正在没

有人闻声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越是荫蔽的地方越是明确,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明显。所以,质量崇高的人正在一人独处的时分也是谨慎的。喜怒哀乐没有体现出来的时分,喊做“中”;体现出来卖前相符节度,喊做“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和”,是大众遵照的准绳,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正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读解】这是《中庸》的第一章,从道不可顷刻离开引进话题,夸张正在《大学》里面也论述过的“慎其独”标题,请求人们加强盲目,真心至心肠顺着天赋的本行事,按道的准绳 修养自己。 解决了上述思想标题后,本章才正面提出“中和”(即中庸)这一范畴,进进全篇的主题。 作为儒学的重要范畴之一,历来对“中庸”有种种百般的理解。本章是从情感的角度切进,对“中”、“和”作正面的基本的解释。凭据本章的意义,正在一个别还没有体现出喜怒哀乐的情感时,心中是安静淡然的,所以喊做“中”,但喜怒哀乐是人人都有而不可制止的,它们一定要体现出来。体现出来而相符常理,有节度,这就喊做“和”。二者,这即是“中和”。人人都达到“中和”的境界,大众平心静气,社会序次井然,天下也就稳定无事了。 本章具有全篇总纲的质,以下十章(2-11)都环抱本章内容而

中庸全文及译文

《中庸》 子思 第一章 原文: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译文:上天赋予人与物得根本,叫做“性”;在人即人性 ,在物即物性。遵循本性自然得规律,叫做“道”。修养人性自然得法规,叫做“教”。 原文:道也者 ,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就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译文:“道”就是片刻也脱离不开得,能够脱离开得,就不就是“道”了。因此,有道德得君子非常谨慎、敬畏地对待那眼睛只有天下最诚得圣人,才能充分地发挥她得天性 ;发尽天性,才能发尽人性;发尽人性,才能发尽物性;发尽物性,就能助天地化生、养育万物 ;能助天地化育万物 ,就能与天地并列,排在第三了。瞧不见、耳朵听不见得东西“道” ;遏制住欲念,即使就是在隐晦或细微得地方,也不让它显现出来。因此,当君子一个人独处得时候她就是特别谨慎得。 原文: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发而皆中节,谓之与。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与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与 ,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译文:喜怒哀乐等感情还没有抒发出来得时候,叫做“中”;抒发出来而又完全符合礼义得标准,叫做“与”。中就是天下得根本,与就是天下得通途。能达到中与得境界,天地就会各安其位、正常运行,万物就会正常地生长、发育。 第二章 原文:仲尼日:“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君子之中庸也 ,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译文:孔子说:“君子能做到‘中庸’;小人相反,做不到‘中庸’。 君子能做到中庸,就是因为君子时刻都能做得恰如其分 ,既‘不超过’又不‘不足’;小人则相反 ,做不到中庸,就是因为小人做事无所顾忌。” 第三章 原文: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译文:孔子说:“中庸就是至高无上得道德标准了吧!百姓之中很久以来就很少有人能做到了。” 第四章 原文: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译文:孔子说:“中庸之道实行不起来得原因,我知道了。聪明得人做得太“过”,往往超过中庸得标准;愚钝得人却常常达不到中庸得标准。中庸之道昌明不起来得原因,我就是知道得。贤德得人往往做过了头,不贤得人却常常达不到标准。 这如同饮食一样,人没有不进饮食得,但很少有人能品准饮食得味道得。” 第五章 原文:子曰:“道其不行矣夫。” 译文:孔子哀叹说:“中庸之道大概流行不起来了吧?!” 第六章 原文: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 ,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译文:孔子说:“舜可以说就是有大智慧得人吧!但她却喜欢发问 ,并善于审察哪怕就是浅近得话。她不揭露别人得缺点,却宣扬别人得长处;能掌握事物得正反得两个极端,用中正得法则去指导民众;这就就是舜之所以成为舜得缘故吧!”

《中庸》全文、注释及译文

《中庸》全文、注释及译文 第一章(中和是天下的根本) 【原文】 天命之谓性(1),性之谓道(2),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3)。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4);发而皆中节(5),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6)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第1章) 【注释】 (1)天命:天赋。朱熹解释说:“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中庸章句》)所以,这里的天命(天赋)实际上就是指的人的自然禀赋,并无神秘色彩。 (2)率性:遵循本性,率,遵循,按照。 (3)莫:在这里是“没有什么更……”的意思。见(xian):显现,明显。乎:于,在这里有比较的意味。 (4)中(zhong):符合。 (5)节:节度法度。 (6)致,达到。 【译文】 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 “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读解】 这是《中庸》的第一章,从道不可片刻离开引入话题,强调在《大学》里面也阐述过的“慎其独”问题,要求人们加强自觉性,真心诚意地顺着天赋的本性行事,按道的原则修养自身。

中庸(四书五经全文翻译)

《中庸》原来也是《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认为它出于孔子的孙子子思(前483-前402)之手。据《史记·孔于世家》记载,孔子的儿子名叫孔鲤,字伯鱼;伯鱼的儿子名叫孔伋,字子思。孔子去世后,儒家分为八派,子思是其中一派。荀子把子思和孟子看成是一派。从师承关系来看,子思学于孔子的得意弟子之一曾子,孟子又学于子思;从《中庸》和《孟子》的基本观点来看,也大体上是相同的。所以有“思孟学派”的说法。后代因此而尊称子思为“述圣”。不过,现存的《中庸》,已经经过秦代儒者的修改,大致写定于秦统一全国后不久。 所以名篇方式已下同于《大学》,不是取正义开头的两个字为题,而是撮取文章的中心内容为题了。 早在西汉时代就有专门解释《中庸》的著作,《汉书·艺文志》载录有《中庸说》二篇,以后各代都有关于这方面的著作相沿不绝。但影响最大的还是朱熹的《中庸章句》,他把《中庸》与《大学》、《论语》、《孟子》合在一起,使它成为“四书”之一,成为后世读书人求取功名的阶梯。 朱熹认为《中庸》“忧深言切,虑远说详”,“历选前圣之书,所以提挈纲维,开示蕴奥,未有若是之明且尽者也。)(《中庸章句·序》)并且在《中庸章句》的开头引用程颐的话,强调《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的著作,“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都是实用的学问。善于阅读的人只要仔细玩味,便可以终身受用不尽。 程颐的说法也许有些过头,但《中庸》的确是内容丰富,不仅提出了“中庸”作为儒家的最高道德标难,而且还以此为基础讨论了一系列的问题,涉及到儒家学说的各个方面。所以,《中庸》被推崇为“实学”,被视为可供人们终身受用的经典,这也绝不是偶然的。 ------------------ 中和是天下的根本 【原文】 天命之谓性

四书之中庸原文及注释

《中庸》原文及译文 中和是天下的基础(第一章) 【原文】天命之谓(1),之谓道(2),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顷刻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惧怕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3)。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4);发而皆中节(5),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6)中和,天职位地方焉,万物育焉。(第1章) 【正文】(1)天命:天赋。朱熹解释说:“天以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中庸章句》)所以,这里的天命(天赋)实践上就是指的人的自然禀赋,并无秘密色彩。(2)率:遵照本,率,遵照,凭据,(3)莫:正在这里是“没有什么更……”的意义。见(xian):显现,明确。乎:于,正在这里有相比的意味。(4)中(zhong):相符。(5)节:节度法式。(6)致,达到。 【译文】人的自然禀赋喊做“”,顺着本行事喊做“道”,凭据“道”的准绳修养喊做“教”。 “道”是不可以顷刻离开的,假如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所以,质量崇高的人正在没有人瞧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正在没有人闻声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越是荫蔽的地方越是明确,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明显。所以,质量崇高的人正在一人独处的时分也是谨慎的。喜怒哀乐没有体现出来的时分,喊做“中”;体现出来卖前相符节度,喊做“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和”,是大众遵照的准绳,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正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读解】这是《中庸》的第一章,从道不可顷刻离开引进话题,夸张正在《大学》里面也论述过的“慎其独”标题,请求人们加强盲目,真心至心肠顺着天赋的本行事,按道的准绳 修养自己。 解决了上述思想标题后,本章才正面提出“中和”(即中庸)这一范畴,进进全篇的主题。 作为儒学的重要范畴之一,历来对“中庸”有种种百般的理解。本章是从情感的角度切进,对“中”、“和”作正面的基本的解释。凭据本章的意义,正在一个别还没有体现出喜怒哀乐的情感时,心中是安静淡然的,所以喊做“中”,但喜怒哀乐是人人都有而不可制止的,它们一定要体现出来。体现出来而相符常理,有节度,这就喊做“和”。二者,这即是“中和”。人人都达到“中和”的境界,大众平心静气,社会序次井然,天下也就稳定无事了。 本章具有全篇总纲的质,以下十章(2-11)都环抱本章内容而展开。 《中庸》本来也是《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觉得它出于孔子的孙子子思(前483-前402)之手。据《史记?孔于世家》记载,孔子的儿子名喊孔鲤,字伯鱼;伯鱼的儿子名喊孔伋,字子思。孔子走世后,儒家分为八派,子思是其中一派。荀子把子思和孟子瞧成是一派。从师承关系来瞧,子思学于孔子的自得之一曾子,孟子又学于子思;从《中庸》和《孟子》的基本瞧点来瞧,也大要上是相反的。所以有“思孟学派”的说法。后代因此而尊称子思为“述圣”。不过,现存的《中庸》,已经经过秦代儒者的变动,大抵写定于秦一致全国后不久。所以名篇方式已下同于《大学》,不是取正义开头的两个字为题,而是撮取文章的核心内容为题了。 早正在西汉时代就有特地解释《中庸》的著作,《汉书?艺文志》载录有《中庸说》二篇,卖前各代都相关于这方面的著作相沿不尽。但影响最大的还是朱熹的《中庸章句》,他把《中庸》与《大学》、《论语》、《孟子》合正在一同,使它成为“四书”之一,成为后代念书人求取功名的路径。 朱熹觉得《中庸》“忧深言切,虑远说详”,“历选前圣之书,所以提挈纲维,开示蕴奥,未有若是之明且尽者也。)(《中庸章句?序》)并且正在《中庸章句》的开头引用程颐的话,夸张《中庸》是“孔门教授心法”的著作,“放之则弥,卷之则退躲于密”,其味无穷,都是实用的学问。擅长阅读的人只需仔细玩味,便可以终身受用不尽。

(完整版)《中庸》拼音版

《中庸》全篇 第dì一yī章zhāng 天tiān命mìng之zhī谓wèi性xìng;率lǜ性xìng之zhī谓wèi道dào;修xiū道dào之zhī谓wèi教jiào。道dào也yě者zhě不bù可kě须xū臾yú离lí也yě;可kě离lí,非fēi道dào也yě。 是shì故gù君jūn子zǐ戒jiè慎shèn乎hū其qí所suǒ不bù睹dǔ,恐kǒng惧jù乎hū其qí所suǒ不bù闻wén。莫mò见jiàn乎hū隐yǐn,莫mò显xiǎn乎hū微wēi。故gù君jūn子zǐ慎shèn其qí独dú也yě。 喜xǐ、怒nù、哀āi、乐lè之zhī未wèi发fā,谓wèi之zhī中zhōng。发fā而ér皆jiē中zhōng节jié,谓wèi之zhī和hé。中zhōng也yě者zhě,天tiān下xià之zhī大dà本běn也yě。和hé也yě者zhě,天tiān 下xià之zhī达dá道dào也yě。致zhì中zhōng和hé,天tiān地dì位wèi焉yān,万wàn物wù育yù焉yān。右yòu第dì一yī章zhāng,子zǐ思sī述shù所suǒ传chuán之zhī意yì,以yǐ立lì言yán。首shǒu明míng道dào 之zhī本běn原yuán出chū于yú天tiān,而ér不bù可kě易yì;其qí实shí体tǐ备bèi于yú己jǐ,而ér 不bù可kě离lí。次cì言yán存cún养yǎng省xǐng察chá之zhī要yào。终zhōng言yán圣shèng神shén功gōng化huà之zhī极jí。盖gài欲yù学xué者zhě于yú此cǐ,反fǎn求qiú诸zhū身shēn而ér自zì得dé之zhī,以yǐ去qù未wèi外wài诱yòu之zhī私sī,而ér充chōng其qí本běn然rán之zhī善shàn。杨yáng氏shì所suǒ谓wèi一yì篇piān

中庸全文及译文资料讲解

中庸全文及译文

《中庸》 --子思 第一章 原文: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译文:上天赋予人和物的根本,叫做“性”;在人即人性,在物即物性。遵循本性自然的规律,叫做“道”。修养人性自然的法规,叫做“教”。 原文: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译文:“道”是片刻也脱离不开的,能够脱离开的,就不是“道”了。因此,有道德的君子非常谨慎、敬畏地对待那眼睛只有天下最诚的圣人,才能充分地发挥他的天性;发尽天性,才能发尽人性;发尽人性,才能发尽物性;发尽物性,就能助天地化生、养育万物;能助天地化育万物,就能与天地并列,排在第三了。看不见、耳朵听不见的东西 - “道”;遏制住欲念,即使是在隐晦或细微的地方,也不让它显现出来。因此,当君子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是特别谨慎的。 原文: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译文:喜怒哀乐等感情还没有抒发出来的时候,叫做“中”;抒发出来而又完全符合礼义的标准,叫做“和”。中是天下的根本,和是天下的通途。能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就会各安其位、正常运行,万物就会正常地生长、发育。 第二章 原文:仲尼日:“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译文:孔子说:“君子能做到‘中庸’;小人相反,做不到‘中庸’。

君子能做到中庸,是因为君子时刻都能做得恰如其分,既‘不超过’又不‘不足’;小人则相反,做不到中庸,是因为小人做事无所顾忌。” 第三章 原文: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译文:孔子说:“中庸是至高无上的道德标准了吧!百姓之中很久以来就很少有人能做到了。” 第四章 原文: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译文:孔子说:“中庸之道实行不起来的原因,我知道了。聪明的人做得太“过”,往往超过中庸的标准;愚钝的人却常常达不到中庸的标准。中庸之道昌明不起来的原因,我是知道的。贤德的人往往做过了头,不贤的人却常常达不到标准。 这如同饮食一样,人没有不进饮食的,但很少有人能品准饮食的味道的。” 第五章 原文:子曰:“道其不行矣夫。” 译文:孔子哀叹说:“中庸之道大概流行不起来了吧?!” 第六章 原文: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中庸全文翻译

《中庸》原文及译文 第一章 【原文】天命之谓性 (1),性之谓道 (2),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3)。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4);发而皆中节 (5),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 (6)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译文】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第二章 【原文】仲尼曰 (1): ?君于中庸

(2),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 (3)也。 【译文】仲尼说: ?君子中庸,小人违背中庸。君于之所以中庸,是因为君子随时做到适中,无过无不及;小人之所以违背中庸,是因为小人肆无忌惮,专走极端。? 第三章 【原文】子日,?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1)!? 【注释】①鲜: 少,不多。 【译文】孔子说: ?中庸大概是最高的德行了吧!大家缺乏它已经很久了!?第四章 【原文】子曰: ?道 (1)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 (2)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 贤者过之,不肖者 (3)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译文】孔子说: ?中庸之道不能实行的原因,我知道了:

《中庸》原文及翻译

《中庸》原文JSD 子日:“人皆日:…予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阶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天命之谓性(1),性之谓道(2),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3)。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4);发而皆中节(5),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6)中和,天地位焉,万 物育焉。(第1章) 【注释】 (1)天命:天赋。朱熹解释说:“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中庸章句》)所以,这里的天命(天赋)实际上就是指的人的自然禀赋,并无神秘色彩。(2)率性:遵循本性,率,遵循,按照,(3)莫:在这里是“没有什么更……”的意思。见(xian):显现,明显。乎:于,在这里有比较的意味。(4)中(zhong):符合。(5)节:节度法度。(6)致,达到。 【译文】 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 “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 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读解】 这是《中庸》的第一章,从道不可片刻离开引入话题,强调在《大学》里面也阐述过的“慎其独”问题,要求人们加强自觉性,真心诚意地顺着天赋的本性行事,按道的原则修养自身。 【原文】 仲尼曰(1):“君于中庸(2),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3),小人而无忌惮(4)也。…(第2章) 【注释】 (1)仲尼:即孔子,名丘,字仲尼。(2)中庸:即中和。庸,“常”的意思。(3)小人之中庸也:应为“小人之反中庸也”。(4)忌惮:顾忌和畏惧。 【译文】 仲尼说:“君子中庸,小人违背中庸。君于之所以中庸,是因为君子随时做到适中,无过无不及;小人之所以违背中庸,是因为小人肆无忌惮,专走极端。” 【读解】 孔子的学生子贡曾经问孔子:“子张和子夏哪一个贤一些?”孔子回答说:“子张过分;子夏不够。”子贡问:“那么是子张贤一些吗?”孔子说:“过分与不够是一样的。”(《论语·先进》) 这一段话是对“君子而时中”的生动说明。也就是说,过分与不够貌似不同,其实质却都是一样的,都不符合中庸的要求。中庸的要求是恰到好处,如宋玉笔下的大美人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登徒子好色赋》)

中庸第一章教案【广附 姚莉红】

《中庸》第一章教案 【教学内容:第一章】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译文参考】 天然赋予人的禀赋叫做“性”,遵循本性自然发展的规律而行动叫做“道”,把道加以修明并推广于民众叫做“教”。作为道,是人们片刻不可离开的;可以离开的,也就不是道了。正因为如此,道德高尚的君子在没有人看见的时候也总是谨慎地进行检点,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总是心怀恐惧,不敢怠慢。没有比处于隐蔽的时候更容易表现出本色,没有比在细节的事情中更容易显露出真情。所以,道德高尚的君子总是更加小心谨慎地对待一人独处的时候。欢喜、愤怒、悲哀、快乐等各种感情还没有表现出来,就叫做“中”;表现出来时,没有太过和不及,都能恰如其分符合于自然之理,就叫做“和”。所谓“中”,是天下一切道理的最大根本所在;所谓“和”,是天下一切事物最普遍的规律。能够达到“中和”的境界,那么天地就可以各就其位而运行不息,万物便能够各随其性而生长发育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读准字音,读通读顺第一章内容,进而熟读、背诵本章。 (2)理解“中节、大本、达到、致、位、育”这几个重点词语和重点句子“致中和,天地 位焉,万物育焉。”的意思。 (3)积累文言文的知识,理解第一章的意思,初步了解中庸之道。 2、过程与方法 (1)借助教师给出的注释和译文,通过独立自主地学习,正确理解《中庸》第一章(中和是 天下的根本)的大概意思。 (2)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来反复诵读,把握诵读的节奏和韵律,感受古文的魅力,从读中 进一步释义,受到心灵的熏陶和滋养。 (3)联系生活实际,举例子说明在生活中如何做到“中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教育的精神。 (2)感悟文中所讲的中和是天下的根本的道理。 (3)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源魅力,欣赏中华传统文化的语言美。 【教学重点】 熟读、背诵原文,理解文中的意思和主题 【教学难点】 感悟文中所讲的中和是天下的根本,并能指导自己的行为。对知识能学以致用,修养身心。【教学准备】 MP朗读材料、PPT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中庸首章释义

中庸首章釋義 張慶祥著 原文: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 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中庸》首章只有一○九字,但《中庸》全書共有三十三個章節,大多數的人總覺得這些章節看起來好像都不相關似的,其實這三十三章結構井然,它的每一個章節,都是根據第一個章節中一○九個字的經義所衍生出來的。 那麼您也許會問,到底要用什麼精神做為主軸來讀《中庸》,才能貫通所有的章節呢?你有沒有發現,不論讀什麼經,好像總是讀不懂,不是上一句跟下一句不能連貫,就是上一章跟下一章被我們解得好像毫無關係。明明是一部完整的經,卻被我們解得七零八落! 那是因為我們在讀每一個章節時,都沒有依據一個共同的主軸來思考它,因此我們常狹隘的讀著上一句,自以為好像讀懂了,但卻無法把這個精神連接到下一句、或下一段,更遑論這一章的經義怎麼連接到下一章呢? 「經」這個字的意思就是「主軸」,不變的「主軸」叫經。像地球的經度一樣,它就是地球的「主軸」所在。因此經典就是在寫一個不變的主軸,只有永遠不變的主軸才叫「經」。之所以稱為經,就是因為其中有一個不變的真理存在! 那麼看《中庸》三十三章要以什麼為主軸才能貫通全經呢?就是要以這第一章所述說的義理為主軸才能貫得通。 不只是《中庸》這本書,其它像《道德經》,它總共有八十一章,要以什麼義理為主軸才能貫通這八十一章呢?也是要以《道德經》的第一章所述說的義理為主軸,才能貫通八十一個章節的。又如《金剛經》,它的第一章只是個開場白,但第二章馬上說明整部《金剛經》的主軸所在了!

《中庸》全文+翻译+注释

儒家文化的《中庸》。 第一层意义:中不偏,庸不易。是指人生不偏离,不变换自己的目标和主张。这就是一个持之以恒的成功之道。孔子有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第二层意义:指中正、平和。人需要保持中正平和,如果失去中正、平和一定是喜、怒、哀、乐太过,治怒唯有乐,治过喜莫过礼,守礼的方法在于敬。所以月牙山人说:只要保持一颗敬重或者敬畏的心,中正、平和就得以长存,人的健康就得以保障。 第三层意义:中指好的意思,庸同用,即中用的意思。指人要拥有一技之长,做一个有用的人才;又指人要坚守自己的岗位,要在其位谋其职。 《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作者为孔子后裔子嗣子思,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中庸》是被宋代学人提到突出地位上来的,宋一代探索中庸之道的文章不下百篇,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中庸》。南宋朱熹又作《中庸章句》,并把《中庸》和《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中庸就是即不善也不恶的人的本性。从人性来讲,就是人性的本原,人的根本智慧本性。实质上用现代文字表述就是“临界点”,这就是难以把握的“中庸之道”。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中和是天下的根本 【原文】天命之谓性(1),性之谓道(2),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3)。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4);发而皆中节(5),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6)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第1章) 【注释】(1)天命:天赋。朱熹解释说:“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中庸章句》)所以,这里的天命(天赋)实际上就是指的人的自然禀赋,并无神秘色彩。(2)率性:遵循本性,率,遵循,按照,(3)莫:在这里是“没有什么更……”的意思。见(xian):显现,明显。乎:于,在这里有比较的意味。(4)中(zhong):符合。(5)节:节度法度。(6)致,达到。 【译文】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 “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读解】这是《中庸》的第一章,从道不可片刻离开引入话题,强调在《大学》里面也阐述过的“慎其独”问题,要求人们加强自觉性,真心诚意地顺着天赋的本性行事,按道的原则修养自身。 解决了上述思想问题后,本章才正面提出“中和”(即中庸)这一范畴,进入全篇的主题。 作为儒学的重要范畴之一,历来对“中庸”有各种各样的理解。本章是从情感的角度切入,对“中”、“和”作正面的基本的解释。按照本章的意思,在一个人还没有表现出喜怒哀乐的情感时,心中是平静淡然的,所以叫做“中”,但喜怒哀乐是人人都有而不可避免的,它们必然要表现出来。表现出来而符合常理,有节度,这就叫做“和”。二者协调和谐,这便是“中和”。人人都达到“中和”的境界,大家心平气和,社会秩序井然,天下也就太平无事了。 本章具有全篇总纲的性质,以下十章(2-11)都围绕本章内容而展开。

《中庸》《大学》原文及译注

1 【《中庸》原文及译注】 中和是天下的根本 【原文】 天命之谓性(1),性之谓道(2),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3)。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4);发而皆中节(5),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6)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注释】 (1)天命:天赋。朱熹解释说:“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中庸章句》)所以,这里的天命(天赋)实际上就是指的人的自然禀赋,并无神秘色彩。(2)率性:遵循本性,率,遵循,按照,(3)莫:在这里是“没有什么更……”的意思。见(xian):显现,明显。乎:于,在这里有比较的意味。(4)中(zhong):符合。(5)节:节度法度。(6)致,达到。 【译文】 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读解】 这是《中庸》的第一章,从道不可片刻离开引入话题,强调在《大学》里面也阐述过的“慎其独”问题,要求人们加强自觉性,真心诚意地顺着天赋的本性行事,按道的原则修养自身。解决了上述思想问题后,本章才正面提出“中和”(即中庸)这一范畴,进入全篇的主题。作为儒学的重要范畴之一,历来对“中庸”有各种各样的理解。本章是从情感的角度切入,对“中”、“和”作正面的基本的解释。按照本章的意思,在一个人还没有表现出喜怒哀乐的情感时,心中是平静淡然的,所以叫做“中”,但喜怒哀乐是人人都有而不可避免的,它们必然要表现出来。表现出来而符合常理,有节度,这就叫做“和”。二者协调和谐,这便是“中和”。人人都达到“中和”的境界,大家心平气和,社会秩序井然,天下也就太平无事了。本章具有全篇总纲的性质,以下十章(2-11)都围绕本章内容而展开。 《中庸》原来也是《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认为它出于孔子的孙子子思(前483-前402)之手。据《史记孔于世家》记载,孔子的儿子名叫孔鲤,字伯鱼;伯鱼的儿子名叫孔伋,字子思。孔子去世后,儒家分为八派,子思是其中一派。荀子把子思和孟子看成是一派。从师承关系来看,子思学于孔子的得意弟子之一曾子,孟子又学于子思;从《中庸》和《孟子》的基本观点来看,也大体上是相同的。所以有“思孟学派”的说法。后代因此而尊称子思为“述圣”。不过,现存的《中庸》,已经经过秦代儒者的修改,大致写定于秦统一全国后不久。所以名篇方式已下同于《大学》,不是取正义开头的两个字为题,而是撮取文章的中心内容为题了。 早在西汉时代就有专门解释《中庸》的著作,《汉书艺文志》载录有《中庸说》二篇,以后各代都有关于这方面的著作相沿不绝。但影响最大的还是朱熹的《中庸章句》,他把《中庸》与《大学》、《论语》、《孟子》合在一起,使它成为“四书”之一,成为后世读书人求取功名的阶梯。

《中庸》部分内容

附件二——宝贤中学初二年级寒假背诵材料 《中庸》部分内容 第一章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第二章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第三章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第四章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第五章 子曰:“道其不行矣夫。” 第六章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以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於民。其斯以为舜乎!”第七章 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第八章 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第九章 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第十章 子路问强。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第十一章 子曰:“素隐行怪,後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君子遵道而行,半涂而废:吾弗能已矣。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 第十二章 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之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所不能焉。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

《中庸》第一章

《中庸》第一章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中庸》第一章 原文: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读准字音,读通读顺第一章内容,进而熟读、背诵本章。 (2)理解“天命、率性、见、中、乎、节、致”这几个重点词语和重点句子“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的意思。 (3)积累文言文的知识,理解第一章的意思,初步了解中庸之道。 2、过程与方法: (1)借助教师给出的注释,结合课外资料,通过独立自主地学习,正确理解本章节的大概意思。 (2)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来反复诵读,把握诵读的节奏和韵律,感受古文的魅力,从读中进一步释义,受到心灵的熏陶和滋养。

(3)联系生活实际,举例子说明在生活中如何做到“慎其独”,再进一步引申“中”、“和”的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教育的精神。 (2)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源魅力,欣赏中华传统文化的语言美。教学重难点: 重点:熟读、背诵原文,理解文中的意思和主题思想。 难点:联系生活实际,初步把握文中的哲理和内涵,对知识能学以致用,修养身心。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师:今学期,我们增添了一门新的学科——《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同学们,你们所了解的中华传统文化有哪些呢? 生各抒己见。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部国学经典——《中庸》,一起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简介《中庸》,浅知其意 1、《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旧说《中庸》是子思所作。其实是秦汉时期儒家的作品,它也是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论著。 2、中庸:儒家的道德标准,待人接物不偏不倚,调和折中。

《中庸》原文

中庸 子思 第一章(纲领) 天命之(助词)谓(称作)性(品性),率(遵循)性之谓道(规律),修道(把道修明)之谓教(教化)。 道也者,不可须臾(yu2片刻)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没有)见(xian4“现”)乎(“于”,表示比较)隐,莫显(显著)乎微(细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表露),谓之中;发而皆中(符合)节(常理、法度),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达到)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第二章(知人) 仲尼曰:“君子中(不过分也无不足)庸(不易之常规.“用”),小人反(违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顾忌、畏惧)也。 第三章(正心) 子曰,“中庸其(表示推测)至矣乎!民鲜(少)能久矣!” 第四章(正心) 子曰:“道之不行(实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显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第五章(修身)

子曰:“道其不行矣夫(fu4)!” 第六章(审问)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浅近之言),隐(包涵)恶而扬(表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此、这)以为舜(仁义盛明)乎!” 第七章(明道) 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gu3网)擭(huo4)陷井之中,而莫之知辟(bi4“避”)也。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ji1整月)守也。” 第八章(正心) 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牢握不舍)服(放臵)膺(胸口)而弗失之矣。” 第九章(正心) 子曰,“天下国家可均(平治,治理公正)也,爵(爵位)禄(薪俸)可辞(放弃)也,白刃可蹈(dao3踩踏)也,中庸不可能也。” 第十章(明道) 子路问强。子曰:“南方之强与(语气词,呢)?北方之强与?抑(yi还是)而(尔,你)强与?宽柔以教,不报(报复)无道(横暴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属这一类)。衽(ren寝卧)金革,死而不厌(悔恨、后悔),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故君子和(平和)而不流(随波逐流),强哉矫(刚强)!中立而不倚(yi),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se堵塞、艰难)焉,强哉矫!国无道(政治黑暗),至死不变,强哉矫!” 第十一章(正心)

中庸全文及译文

《中庸》 --子思 第一章 原文: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译文:上天赋予人和物的根本,叫做“性”;在人即人性,在物即物性。遵循本性自然的规律,叫做“道”。修养人性自然的法规,叫做“教”。 原文: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译文:“道”是片刻也脱离不开的,能够脱离开的,就不是“道”了。因此,有道德的君子非常谨慎、敬畏地对待那眼睛只有天下最诚的圣人,才能充分地发挥他的天性;发尽天性,才能发尽人性;发尽人性,才能发尽物性;发尽物性,就能助天地化生、养育万物;能助天地化育万物,就能与天地并列,排在第三了。看不见、耳朵听不见的东西 - “道”;遏制住欲念,即使是在隐晦或细微的地方,也不让它显现出来。因此,当君子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是特别谨慎的。 原文: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译文:喜怒哀乐等感情还没有抒发出来的时候,叫做“中”;抒发出来而又完全符合礼义的标准,叫做“和”。中是天下的根本,和是天下的通途。能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就会各安其位、正常运行,万物就会正常地生长、发育。 第二章 原文:仲尼日:“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译文:孔子说:“君子能做到‘中庸’;小人相反,做不到‘中庸’。 君子能做到中庸,是因为君子时刻都能做得恰如其分,既‘不超过’又不 ‘不足’;小人则相反,做不到中庸,是因为小人做事无所顾忌。” 第三章 原文: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译文:孔子说:“中庸是至高无上的道德标准了吧!百姓之中很久以来就很少有人能做到了。” 第四章 原文: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译文:孔子说:“中庸之道实行不起来的原因,我知道了。聪明的人做得太“过”,往往超过中庸的标准;愚钝的人却常常达不到中庸的标准。中庸之道昌明不起来的原因,我是知道的。贤德的人往往做过了头,不贤的人却常常达不到标准。 这如同饮食一样,人没有不进饮食的,但很少有人能品准饮食的味道的。” 第五章 原文:子曰:“道其不行矣夫。” 译文:孔子哀叹说:“中庸之道大概流行不起来了吧?!” 第六章 原文: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