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大学语文教案(2019年)

大学语文教案(2019年)

大学语文(公选)教案

(简要)

课程性质:我院本科公共选修课程。

教学要点:本课程主要介绍、讲授有关“品格·胸怀”、“为政·爱国”、“社会·民生”、“爱情·婚姻”等名家、名作。引领学生进入文学海洋里,接受中国优秀文学作品的熏陶,体会名家的人生感悟,感受名作的艺术魅力,从而陶冶情操,提高文学修养,提高文学知识水平,提高文学鉴赏水平,修炼心境。

教学重点:古代名家、名作赏析

学时:32学时

学分:2学分

任课教师:廖健春

所属部门: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第一讲品格·胸怀

教学要点:主要讲授《论语》、《庄子》、《前赤壁赋》等能够体现高尚品格和乐观、旷达胸怀的古代优秀文学作品,陶冶学生的情操。

教学重点:

1、《论语》的警句与经典词语

2、《庄子·逍遥游》的思想内容

3、《前赤壁赋》之“感悟生命,张扬人格”

学时:13学时

具体内容:

一、先秦诸子语录精品

前言: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现象;先秦散文;诸子散文的发展阶段;儒家推崇的几个重要概念。

(一)《论语》(20篇)

1、孔子简介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先世是宋国的贵族。少"贫且贱"。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把奴隶主阶级垄断的古代文化普及于平民的思想家,他的思想核心是“仁”(“仁者,人也。”);教育家,首创私立讲学的风气。教育理论方面:他主张有教无类;从四个方面教育学生:文(诗、书、礼、乐)、行(道德规范,修养)、忠(忠心耿耿)、信(守信约);学科有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

他整理了《诗经》、《尚书》、《礼记》、《乐经》、《易经》,合称为“五经”(另还有《春秋》)。他在鲁国不得志,周游列国(宋、卫、齐、蔡、楚等),终不见用。对现实采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态度。

2、警句(出自于《论语》——哲学、政治、教育、时事)

3、经典词语

(二)《大学》(1篇)

儒家经典之一,录存于西汉成书的《小戴礼记》(相传是战国时孔伋——字子思,孔子之孙所作),意为成年人的道德修养。

译文:古代想弘扬(展现)美德于天下的人,首先必须治理好国家;想治理好国家的人,首先必须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想管理好家庭的人,首先必须修养自己的品行;想修养好自己品行的人,首先必须端正思想;想端正思想的人,首先必须诚实(诚恳);想诚实的人,首先必须充实自己的知识。充实知识的关键在于推究事物的道理。道理弄明白了知识也就提高,知识提高了意念就诚实,意念诚实了思想就端正,思想端正了修养就提高,修养提高了家庭就能管理好,家庭管理好了国家就能够治理好,国家治理好了天下就可太平了。从天子到老百姓,一样都是以提高修养为根本。那些忽视根本而最后能够治理好国家的统治者不存在,他们对应重视的反而轻视,对应轻视的却重视,从未见过。

析:儒家一贯重视人的道德修养。修身应从“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入手,然后致(充实)知,然后诚意(意念诚实),而后方能“齐家"”、“治国”、“平天下”。

(三)《中庸》(1篇)

儒家经典之一,录存于西汉成书的《小戴礼记》。

简析:

获得知识的途径:天生、学习、解决困惑和疑难问题。

成功途径:凭己才能行(实施)道、出于己利行道、能力不够但发奋努力获得。最后可以治天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