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课堂教学实录(1)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课堂教学实录(1)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课堂教学实录(1)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课堂教学实录(1)

圆柱和圆锥课堂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知道圆柱、圆锥各部分的名称并掌握它们的特征。

二、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从实际生活入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

教学难点:认识圆柱、圆锥的高

教学准备:

学生每人准备一个茶筒或一个圆锥形实物。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给咱们班的同学们分一分类,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生:男生和女生

师:老师这里有一些图片,你也给他们分一分类,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生:有尖的和没有尖的(圆柱和圆锥)

(板书课题)

二、探索尝试,解释交流。

1.感知圆柱、圆锥。

师: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圆柱、圆锥形状的物体。请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或者圆锥

生:茶筒、铅笔、烟囱、圆木、冰淇凌盒、沙堆、铅锤……

课件出示: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的实物图片(茶筒、铅笔、烟囱、圆木、冰淇凌盒、沙堆、铅锤、牙膏盒、化妆品盒)

师: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特征?

生:长方体有12条棱,6个面,相对的两个面大小、形状相等。

正方体是长宽高都相等的特殊的长方体,6个面完全相同。

师:圆柱、圆锥有什么特征呢?

三、主动探究,认知特征

(一)认识圆柱的特征

1、认识圆柱的各部分名称

师:我们先来研究圆柱有哪些特征,请同学们用看一看、摸一摸、量一量等方法来研究圆柱的特征,看哪个小组合作的好,发现的多。

(1)哪个小组先来说一说你们的发现

生:我们发现圆柱的上下两个圆面都是圆形,并且大小是完全相同的。

生:圆柱上下两个圆形的面是平的,旁边的面是弯曲的。

(2)介绍圆柱各部分的名称,让学生结合圆柱各部分的名称再来说一说圆柱的特征

师:圆柱的两个圆面叫做圆柱的底面,围成圆柱的曲面叫做圆柱的侧面,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圆柱的高。

2、认识圆柱的底面和侧面

谈话:你是怎么知道上下2个面大小相同的?

指名说,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学生解决的办法有:

①将茶筒盖拿下与底面重合

②将茶筒底面放在纸上描下来,然后将另一个面放在上边,完全重合。

③侧圆的直径

教师适时加以引导,让学生明确:圆柱上、下两个面是圆形,是个平面,大小相等,叫圆柱的底面,中间有一个曲面,叫圆柱的侧面。

课件随时演示,将茶筒的底面和侧面抽象出的圆柱立体图形

板书:底面 2

侧面 1个曲面

3、认识圆柱的高

教师出示两个高矮、粗细不同的圆柱,提问:你有什么发现?

圆柱为什么会有粗有细?使学生明确圆柱的底面大就粗。

圆柱为什么有高有矮?使学生知道圆柱的高不同。

出示圆柱实物,

谈话:那是圆柱的高,谁来指一指?

出示圆柱形塑料牙签筒

谈话:里面的牙签是不是牙签筒的高?每个牙签的长度怎样?想象一下,假如牙签细一些,再细一些,能装多少根?想一想圆柱的高有多少条?

谈话:你知道你的圆柱形茶筒有多高吗?

同桌合作动手量一量圆柱的高,记下测量数据,多量几条,你能发现什么?

教师巡视指导

汇报测量结果:

谈话:你们是怎样测量的?

指名一组到讲台前演示,

使学生明确:测量边上的高最方便,圆柱的高长度相等,有无数条。

提问:什么是圆柱的高?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上下两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圆柱的高。

教师出示课件演示圆柱的高板书:高

无数条

4、同桌相互交流对圆柱的认识。

(二)认识圆锥

1、谈话:刚才我们认识了圆柱,现在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的圆锥形物体,观察圆锥体,你能发现什么?它与圆柱有什么不同?把你看到的、摸到的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交流。

学生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指导。指名汇报观察结果。

学生:圆锥有一个底面是圆形,有一个侧面是曲面。圆锥是尖的有一个顶点。

教师出示圆锥实物课件

课件演示,将实物图象移走,只剩下图形的轮廓,抽象出圆锥体的几何图形。

质疑:圆锥有几条高?

怎样测量圆锥的高?

学生讨论,教师启发学生用平移的方法将藏在圆锥中的高平移出来测量,指名学生到讲台前动手测量圆锥模形的高。

通过动手实践,使学生明确圆锥有一个顶点,只有一条高。

板书:底面 1个圆形

侧面 1个曲面

高 1条

2、讨论比较圆柱与圆锥的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师:圆柱和圆锥都有一个侧面,侧面都是一个曲面,为什么圆柱滚动侧面与圆锥滚动侧面时的感觉不一样?

结论,圆柱两个底面是大小一样的圆形,所以用侧面滚动时比较平稳;而圆锥只有一个底面是圆形,另一端是顶点,所以用侧面滚动时感觉它在绕着顶点打转。

3、同桌交流对圆锥的认识

4、生活中你还见过那些物体是圆锥形的?

5、学生阅读课本15、16页的内容。

三、巩固练习、运用新知

1、课本自主练习17页第1题。

2、判断下面哪些图形是圆柱?哪些是圆锥?为什么?(课本P17页第2题)

3、写出下面图形各部分的名称

4、课堂游戏,猜猜看,可以抢答。

我这儿有一个物体,它有两个完全相同圆形底面,一个侧面,有无数条高,它是谁?……

四、课堂小结回顾新知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使学生巩固圆柱与圆锥的区别与联系

六下数学第1课时 圆柱的认识

第1课时圆柱的认识 【教学内容】 圆柱的认识(教材第17~20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圆柱的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及其直径和半径,圆柱的高、侧面及圆柱的展开图。 2.通过观察,认识圆柱并掌握它的特征,建立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增强从实物抽象到几何图形的能力。 【重点难点】 1.理解并掌握圆柱的特征,建立空间观念。 2.明确圆柱沿高展开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理解长方形(侧面展开图)的长和宽与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的关系。 【情景导入】 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位朋友,你们知道它是谁吗? (师拿起圆柱体模型,让学生一起说出它的名字。) 师:在一年级我们就看见过它,却没有深刻认识它,想不想进一步认识它? 师:好,那么我们这节课就来认识一下圆柱,一起走近它,看看它究竟有什么奥秘。 (教师板书课题:圆柱的认识。) 【新课讲授】 1.初步感知圆柱。 (1)大家找一找我们生活的周围有哪些圆柱形的物体,谁能说一说?(师指名回答) (2)教师展示课件中常见的圆柱形物体。 (3)教师:这些物体有哪些共同的特点?大家也可以拿出自己手中的圆柱形物体看一看,摸一摸。 (4)教师又拿出几个不是圆柱,接近圆柱形物体,然后问:它们是圆柱吗?为什么?那么什么样的物体才是真正的圆柱? 学生回答后,教师强调:圆柱一定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 2.教学例1。 (1)认识圆柱的面。

分组活动,每人拿一个圆柱,摸一摸它的面。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感觉。启发学生自主探究圆柱的特征。 教师:圆柱一共有几个面?用手摸上、下底,看一看有什么特点?再摸一摸侧面,有什么感觉,它是一个什么面? 学生:3个面;形状相同,都是圆形,面积相等;曲面。 教师小结: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圆柱图,并把上下底面、侧面标出来。 (2)认识圆柱的高。 ①教师出示高、矮不同的圆柱体提问:哪个圆柱高,哪个圆柱矮? 想一想:圆柱的高矮与圆柱的两个底面之间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思考得出:圆柱的高矮与圆柱的底面无关。 ②如何测量圆柱的高?小组讨论,找出测量方法。然后请一名学生展示自己的测量方法。 师问:他的测量方法好吗?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让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演示正确的测量方法。并强调:在测量中一定要注意圆柱要水平放置,刻度尺也要水平放置。 (3)教师出示准备好的长方形纸片。 教师:同学们和我一起快速转动纸片,看一看转出来的是什么形状。组织学生操作后,汇报结果。 3.教学例2。 (1)请同学们摸一摸你们的圆柱体的侧面,猜想一下,如果把侧面展开后会是什么形状? (2)组织学生分小组操作:剪开侧面,再展开。 (3)教师:你们有什么发现?会有几种情况出现?小组之间可以相互交流。 圆柱的侧面展开可能是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教师同时用课件展示三种不同的圆柱侧面展开图,让学生系统直观的感受展开图。 (4)大家再认真观察展开图的长和宽并和圆柱相比较,此时的长相当于圆柱的什么?宽呢?学生观察并思考。教师用课件将长方形还原并再打开。 让学生经过比较、分析概括出:圆柱展开得到的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 (5)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情况下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正方形? 引导学生回答:圆柱的底面周长与高相等时,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正方形。同时教师用课件展示一遍。 【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18、19页的“做一做”。

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

《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小学教科书十二册《圆锥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锥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称。 2、使学生掌握测量圆锥的高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知识技能:创设情景,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生动口、动手又动脑,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自主学习精神,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ppt演示:出示一张有不同形状的几何体的幻灯片。 教师问:大家看这是什么形状的?你能说说它具有什么特征吗?这个是什么形状的的? 生:是球体、正方体、······ 二、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师: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形状的几何体,今天我们学习一种新的几何形体,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屏幕 课堂上准备铅笔。用转笔刀削铅笔,把削成的笔尖部分(圆锥体)垂直切下来。问:这还是圆柱体吗?被切下来的是什么几何形体呢? 生:不是。是圆锥体。 师揭示课题:我们把象这样的几何形体叫做圆锥体,简称圆锥,我们所学的圆锥都是直圆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圆锥的认识》。板书课题 三、探究 1、列举,提出问题。 同学们想一想,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你都看到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锥体的?你也可以把课下收集的圆锥形物体拿出来给大家看 生1:冰激凌外壳的形状是圆锥体的。 生2:有的帽子的形状是圆锥体的。 生3:漏斗的形状是圆锥体的。 生4:盖房子用的铅锤的形状是圆锥体的…… Ppt展示生活中的圆锥图片。 师:请同学们看一看、想一想,你能发现圆锥有什么特点? 请同学们拿出圆锥体模型,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也可以猜一猜你能发现什么? 生:手拿圆锥体模型观察、想。 师:把你观察到的,感觉到的告诉给你小组的同学,小组同学共同探讨刚才大家提出的问题 小组交流、讨论。教师深入小组和学生一起进行探讨。 师:哪组愿把你们的研究成果展示给大家。 生汇报: A、圆锥的特征。 ①圆锥有一个尖尖的部分,摸起来很扎手。我们把它叫做顶点。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圆柱与圆锥的认识

圆柱与圆锥的认识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第二单元P18-20。 教学目标 1.在观察、操作、交流中感知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认识圆柱和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 2.增强同学们的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重点 充分感知的基础上,探索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教学难点 认识并能测量圆锥的高。 学具准备 学生每人准备一个圆柱、圆锥形实物或模型,直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半圆形小旗各一面。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例1场景图,说出这些物体的名称。 如果让你分类,你能把它们分成几类? 2.出示课题: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二、探究特征 1.探索圆柱的特征。 (1)拿出一个圆柱形物体或模型。 (2)学生合作,通过摸、滚、堆,与长方体比较感知圆柱的形状。 (3)交流:说出你认识的圆柱有什么特征,教师板书。 圆柱上下两个面是完全相同的圆形。圆柱的侧面是曲面。(共三个面) 圆柱的上底面与下底面之间的距离就是圆柱的高,有无数条。 (教师指引说出:圆柱上下一样粗细。) (4)请一个学生在圆柱上指出圆柱的高。 (5)师生共同作出圆柱的示意图。并在图上作出一条高。 (6)看示意图或拿一个圆柱形的模型,完整复述圆柱的特征。 2.探索圆锥的特征。 (1)观察模型,全班交流,教师板书: 圆锥有一个顶点,底面是圆形,侧面是一个曲面。(共两个面)

(2)师生共同作出圆锥的示意图。 (3)学生讨论:圆锥的高在哪里? 根据学生回答老师指出:圆锥的高在圆锥的内部,是指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之间的距离,只有一条。教师在示意图上用虚线作高。 (4)小组合作讨论,如何测量圆锥的高。用尺板、三角板试着量一量圆锥形模型的高。 (5)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出示量高方法的示意图,指出注意点:竖立的尺板要从零刻度线开始计量。 (6)拿模型或实物复述圆锥的特征。 三、巩固练习 1.说说下面物体哪些是圆柱,哪些是圆锥。不选的,请你说出不选的理由。 2.完成练习五第2题:从正面、上面或侧面看圆柱和圆锥,分别能看到什么,用线连一连。 3.握住长方形旗子的旗杆快速旋转,能得到什么图形?三角形的小旗、半圆形的呢? 4.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知识? 四、课后作业 剪下P125、P127的纸板,做一个圆柱和圆锥,并量出它们的底和高,再计算出它们的底面周长和底面积。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锥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锥的认识》优秀教 学设计 设计说明 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研究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这些立体图形特征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独立探究能力,同时,他们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也有明显的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有所发展。针对学生的特点和本节课内容的特点,本节课将采用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来学习圆锥的相关知识。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是掌握圆锥的特征,难点是圆锥高的测量方法,因此,让学生参与到数学活动中,通过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测一测等活动,感知圆锥的特征,体验圆锥由面成体的过程,明确圆锥体和面之间的关系,学会测量圆锥的高的方法;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中,经历认识圆锥的过程,培养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体验成功的喜悦。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圆锥模型平板直尺 学生准备圆锥形实物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知识回顾。

师:我们学过哪些立体图形?(课件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我们是怎样研究这些立体图形的特征的? 预设 生1:先研究它们有几个面,再研究各个面之间的关系。 生2:先研究它们的各部分名称,再研究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生3:先研究它们的组成,再研究它们的特征。 2.导入新知。 师:你们认识老师手中的这个立体图形吗?(出示圆锥模型)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它。 ⊙探究新知 1.探究圆锥的外部特征。 (1)初步感知。 课件出示教材31页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图中这些物体在形状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预设 生1:都有两个面,一个面是圆,一个面是曲面。 生2:都有一个顶点。 明确:图中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圆锥体,简称圆锥。 引导学生交流:你还见过哪些圆锥形的物体?(引导学生说出生活中的圆锥形煤堆、圆锥形粮堆、圆锥形帐篷、削过的铅笔头、铅锤等) (2)初步认识圆锥的各部分名称。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说课稿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说课 濮阳市油田皇甫中学:郭泽伟 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青岛版五四制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圆柱和圆锥的认识》,也就是课本42页到44页的内容。本节课我想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三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分析】 (一)教材简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立体图形的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信息窗1让学生结合实物分别提出有关圆柱和圆锥的问题及特征。教材分两小段安排,第一小段,安排了两个层次。第一层次,结合实物或图片从整体上感知圆柱。第二层次,认识圆柱的直观图、侧面和高。第二小段,引导学生探索圆锥的特征。例题后的练一练,要求学生看图说出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和圆锥。帮助学生巩固新知。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感知并发现圆柱和圆锥的特征,知道圆柱和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立体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维。 3、使学生进一步体验立体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教学难点:认识并理解圆柱和圆锥的高。 (四)教学工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二、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我准备利用直观教具,采用引导探究、观察演示、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自主构建知识。 学法方面,我准备让学生采用:动手操作,观察发现,合作交流、自主探究进行学习。【三、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将从以下四个环节展开我的教学过程: (一)创情激趣,导入新知 1、出示一个长方形小旗:它是什么图形?如果以这条边所在的直线为轴,让它飞快地旋转,想象一下,会形成什么形体?

圆柱的认识(1)

圆柱的认识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P10—12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掌握圆柱的基本特征,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让学生经历探索圆柱基本特征的过程,提高学生观察、操作、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3.通过学生自主研究,使学生掌握研究立体几何的一般方法,丰富其学习数学的积极体验。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圆柱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 圆柱的侧面与它的展开图之间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 圆柱体、硬纸、剪刀、胶带、圆规、直尺、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屏幕上的这些物体都是什么形状的?(课件出示:灯具、笔筒、等) 师:你还见过那些圆柱型的物体 (课件抽出圆柱的几何模型)今天我们一起研究圆柱的认识。(板书课题)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一)认识圆柱的特征 1、分组活动,请同学们拿出自己自制的圆柱学具模型,看一看,摸一摸,和同桌说说你都发现了什么? 2.思考并讨论下面的问题: (1)圆柱的上、下两面是什么图形?他们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2)圆柱周围的面有什么特征? (3)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什么?

3、学生汇报 (1)圆柱有两个底面。圆柱的两个底面都是园并且相等。 监控:你有什么方法证明两个圆柱底面的面积相等? 预设:生1:用尺子量一量圆柱底面的直径,看是不是一样大。 生2:揭下2个面,重合比较,发现他们完全重合。 生3:揭下一个底面,贴到另一个面,它们完全重合。 生4:先沿着一个底面画圆,再把另一个倒过来比一比,完全重合。 监控:同学们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多的办法验证出圆柱的两个底面面积相等。。 (2)圆柱侧面 监控:圆柱的周围有什么特征? 预设:它是一个曲面,所以可以滚动。 圆柱的曲面叫做侧面。 (3)圆柱的高 监控:圆柱的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圆柱有几条高? 预设:生1:无数条。 监控:生活中的圆柱形物体有很多,例如硬币、水池、钢管,根据具体的情况高的叫法往往也有所不同。 生;硬币的高叫厚,水池的高叫做深,钢管的高叫做长。 (二)圆柱的侧面展开图 监控:下面请同学们拿出贴着硬纸的木棒,用双手搓动木棒,看看长方形硬纸转起来后是什么图形? 预设:转动起来是个圆柱。 监控:圆柱是一个立体图形,如果我们沿着侧面任意的一条高把它剪开,能得到什么样的展开图呢? 思考并讨论下面的问题: (1)圆柱的侧面展开能得到什么样的图形? (2)展开图形的长与底面什么有什么关系? (3)展开图形的宽与圆柱的高有什么关系?

《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_1

《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3-24页的例1和“做一做”,练习四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1、认识圆锥,掌握圆锥的特征。 2、认识圆锥的高,会正确测量圆锥的高。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以及热爱数学学习的情感、态度。 教学重点:掌握圆锥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圆锥高的测量方法。 教具准备:一个圆锥形物体、一个圆锥形模型、一块平板,一把直尺,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认识圆柱体了,谁能说一说圆柱各部分名称及特征。 二、探求新知 (一)、认识圆锥的特征 1、引出新知 (1)出示主题图(课件)观察这些非物体的形状 质疑:①孩子堆成的沙堆是什么形状? ②小丑的帽顶什么形状?

③建筑用的铅锤是什么形状? ④观察这些物体的形状有什么共同点? 学生思考后回答 (2)通过课件了解圆锥的形状 课件展示:蓝色圆锥形积木,圆锥形沙堆,铅垂。(仔细观察他们的形状)移走实物剩下轮廓,抽象出圆锥形的几何图形。 (3)教师小结 像这样的物体就叫做圆锥体,简称圆锥。 (4)列举生活中的圆锥 你还见过哪些圆锥形物体? (锥形漏斗、锥形吊灯、铅笔笔尖) 看来圆锥形物体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的方便,我们只有对它的了解的更多,才能更好的利用它。那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圆锥。 (板书课题:圆锥的认识) 2、圆锥的基本特征 请大家拿出准备好的圆锥形,看一看,摸一摸观察一下它有什么特点?(同桌讨论,全班交流) 课件展示:闪烁的两个点是圆锥的顶点和圆锥底面的圆心用字母0表示,闪烁的底面是一个圆,侧面是一个曲面。 3、圆锥侧面的展开图 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一个长方形,想象一下,圆锥的侧面展开是什

1、圆柱和圆锥的认识_教案教学设计

1、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教学内容:认识圆柱和圆锥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在观察、操作过程中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知道圆柱和圆锥各部分的名称,认识圆柱的侧面及它的展开图。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能正确判断出圆柱和圆锥。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 教学难点: 认识圆柱、圆锥特征,正确测量圆锥的高。 教学对策: 通过观察实验,认识并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建立空间观念。 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圆柱、圆锥形状的物体若干个。 2、学生按练习五第3题样做好小旗。 3、教师准备教学光盘、圆柱、圆锥体教具。 教学预设: 一、复习准备 1.师:你知道哪些立体图形?哪些立体图形我们已经重点研究过了? 2.今天开始我们要研究新的立体图形:圆柱,(板书:圆柱,出示图)

二、新授教学(一)认识圆柱 (一)初步感知圆柱 1.教师提问:现在找找请你们带来的东西中,哪些是圆柱?请把圆柱举起来。 2、举出学生带来的东西中不是圆柱的例子。 3.揭示实物图,出现圆柱几何图形。 教师说明:我们所学的圆柱都是直直的,上下粗细相同的直圆柱,我们叫它圆柱。 (二)认识圆柱的面.。 1.分组活动,每人拿一个圆柱,摸一摸它的面。 2.互相交流,什么感觉.启发学生动手实验: (1)用手平摸上下底,有什么特点。 (2)用笔画一画,上下底面积有什么特点。 (3)用双手摸侧面。 3.教师明确: 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它们是两个完全相同的两个圆。 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三)圆柱的高。 出示高、低不同的两个圆柱。 用直尺和三角板演示圆柱的高。 使学生明确: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三、新授教学(二)认识圆锥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学生通过学习认识圆锥,掌握圆锥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称(教 学重点),圆锥的高的测量方法(教学难点)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发展学生 的空间观念。 圆锥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称。 自学指导一: 1、让生回忆圆柱体实物各部分名称和特征是怎样的? 2、小实验:让生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为轴旋转一周, 可以得到一个什么形体? 自学指导二: 1、生举例感知在日常生活中见到哪些物体或物体的一部分是 圆锥体或近似圆锥体的? 2、生自学课本第23,24页圆锥各部分的名称和特征的内容。 ①什么叫圆锥的高。 ②引导学生归纳圆锥高的概念。(重点词:顶点、圆心) ③圆锥的高我们看得见吗?怎样才能看见圆锥的高呢? ④圆锥的高有几条呢?让生学会测量圆锥的高。 (1)学生看书自学,说出测量高的步骤。 (2)电脑显示测量高的方法。

(3)学生练习测量圆锥的高。同桌互相检查、交流。 (4)问:测量圆锥的高时应注意什么? 尺子放平、零刻度的处理 3、生自学圆锥的侧面展开图。 (1)想一想:圆锥的侧面展开可能是什么图形呢? (2)学生动手把圆锥的侧面展开。 (3)圆锥的侧面展开是什么形状?(扇形) 4、学画圆锥的立体图形。 (1)指导学生画图。 (2)指出图中的底面、高、顶点。 当堂练习: 1、课本练习九2 2、判断 (1)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2)因为圆柱有无数条高,所以圆锥也有无数条高。()(3)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任意一点的距离叫做圆锥的高。() 3、说一说下面形体的特征

全课小结: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2)你是怎样学会这些知识的? (3)你还有什么疑问? 作业:利用硬纸做一个圆锥 板书设计: 顶点(1个) 圆锥的认识面:底面、侧面(曲面) 高(1条)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教学内容:46-47页及自主练习1-5 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感知和发现圆柱、圆锥的特征,知道圆柱和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立体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进一步体验立体图形与生活的关系,感受立体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教学难点:知道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认识立体图设计思路:本课努力将传统教具、学具和现代多媒体网络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学生亲身感受数学,在"找"中学,在"测" 中学,在" 思"中学,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直观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使数学课堂教学"动"起来、"活"起来,让学生在"做"中学,使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教学具准备:1、圆柱和圆锥形的实物、模型2、长方形、直角三角形和半圆形的小旗各一面。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引入课题1.教师出示一组相关的几何体的实物图,其中有长方体、正方体形 状的,也有圆柱和圆锥形状的, 提问:上面这些物体认识吗?分别是什么?(长方体、正方体隐去不说)如果将它们按形状分成两类,怎么分?如果给这两类物体起个名字,可以叫什么?(圆柱体和圆锥体)在日常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是圆柱体和圆锥体?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的知识。揭示课题,板书:圆柱和圆锥的认 教师说明:我们所学的圆柱和圆锥都是直直的直圆柱和直圆锥. 二、探究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A、探究圆柱的特征。 1.分组活动,每人拿一个圆柱,摸一摸、量一量、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2.互相交流,什么感觉.启发学生动手实验: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精品教案(通用版)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知道圆柱、圆锥各部分的名称并掌握它们的特征。 2.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从实际生活入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 难点:认识圆柱、圆锥的高。 教学准备 学生每人准备一个茶筒或一个圆锥形实物。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一些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出示)这是一个长方形,请同学们动脑筋想一想,当它沿一条边旋转一周,会形成什么图形? 师:这个三角形沿一条直角边旋转一周,会形成什么图形?(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索 1.感知圆柱和圆锥。

师: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圆柱、圆锥形状的物体,请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或者圆锥? 师:老师也收集了一些圆柱、圆锥物体的画面,当去掉这些画面的颜色和图案,就得到了圆柱、圆锥的立体图形。 师:圆柱、圆锥有什么特征呢? 2.认识圆柱的各部分名称。 师:我们先来研究圆柱有哪些特征? 请同学们用看一看、摸一摸、量一量等方法来研究圆柱的特征,看哪个小组合作的好,发现的多。 师:哪个小组先来说一说你们的发现? 生1:圆柱的上、下两个面都是圆,并且一样大小。 生2:圆柱有一个曲面。 介绍圆柱各部分的名称,让学生结合圆柱各部分的名称再来说一说圆柱的特征。 师: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圆柱的高。圆柱的高有多少条?这些高的长度有什么关系?

师:谁能说一说圆柱的特征? 生:圆柱的上、下两个底面相等;有无数条高,高的长度都相等。 3.探究圆锥的特征。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圆柱的特征,下面请同学们结合圆柱特征的研究方法,来研究圆锥有哪些特征? 同学们自主研究。 师:哪个小组来说一说你们的发现? 生1:我发现圆锥的底面是圆形的。 生2:圆锥有一个曲面。 师总结:圆锥的底面是一个圆,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 三、自主练习 1.下面物体的形状哪些是圆柱?哪些是圆锥? 答案:略。 2.下面的图形哪些是圆柱?哪些是圆锥?

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备课 “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 唐王镇崔家小学张海国 课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教科书P13-32的内容,P32“做一做”,完成练习六的第1、2题。 教材分析:本节的教学内容是圆锥的认识,它是在学生掌握了圆的周长、面积和圆柱的表面积、体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圆锥,掌握圆锥的特征以及各部分名称;教学圆锥的认识,重点是掌握圆锥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称.教学时首先需要复习已学的圆柱体的特征,然后结合实物,通过对比,使学生掌握圆锥的特征.教学圆锥的高的测量方法是教学的难点,教师可引导学生猜测、动手实测操作,利用课件演示测量过程,使学生顺利突破难点.教学时要充分的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空间. 学情分析:圆锥体存在于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它常常与其它一些形体组合在一起,不太容易被人们注意,特别是小学生的注意品质相对较差。因此本节课应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看到圆锥来源于实际生活,圆锥就在我们身边,缩短学生与圆锥的距离。 教学目标: 1、认识圆锥,圆锥的高和侧面,掌握圆锥的特征,会看圆锥的平面图,会正确测量圆锥的高,能根据实验材料正确制作圆锥。 2、通过动手制作圆锥和测量圆锥的高,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3、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教学重点:掌握圆锥的特征。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圆锥的组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投影展示圆锥形物体。 2、师根据生回答出示实物示意图,并说明: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圆锥体,简称:圆锥。 3、你想知道圆锥的哪些知识呢?(学生回答想知道圆锥的哪些知识) 4、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这些圆锥(板书:圆锥的认识)本册所讲的都是直圆锥。 二、新课 1、圆锥的认识 (1)生活中你还发现哪些圆锥形状的物体?(学生回答) (2)投影展示圆锥形物体。 (3)通过削铅笔,演示圆柱体渐变为圆锥的过程,体验圆柱与圆锥的不同点。 (4)让学生拿着圆锥模型观察和摆弄后,指定几名学生说出自己观察的结果,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圆锥的特征:(有一个顶点,一个曲面,一个底面,底面是圆形)。

《圆柱与圆锥的认识》教案

---------------------------------------------------------------最新资料推荐------------------------------------------------------ 《圆柱与圆锥的认识》教案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案教学内容浙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 62~63 页。 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认识圆柱和圆锥,知道圆柱和圆锥底面、侧面和高的含义,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 问题解决与数学思考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立体图形的学习经验,初步体会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内在的联系,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一步体验立体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立体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难点重点: 要从实物中抽象出圆柱、圆锥,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丰富的活动,引导学生理解圆柱和圆锥的特点。 难点: 对圆锥高的认识以及对平面图形旋转得到的立体图形的辨析。 教学教具课件、圆柱形模型若干、罐头盒。 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 1、(出示场景 1 图)老师给大家带了两组图形,都能认识吗?(生: 第一组分别是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圆形,第一组分别是长方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 1 / 9

) 2、大家都认为是我们熟悉的平面图形。 但我给大家带的却是一些立体图形。 不信,咱们换个角度看看!(电脑演示)第一组分别是什么?(生: 第一组分别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 3、对长方体和正方体,我们已经有了深入的认识,圆柱体简称圆柱在低年级只是初步接触,今天我们进一步来认识它,(将不完整的简图贴在黑板上。 )看不见的地方可以画虚线表示。 圆锥体简称圆锥,我也画下来。 这两个都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的立体图形。 板书: (认识圆柱和圆锥) 4、那第二组可能是怎样的立体图形呢?(生1: 第二组可能是长方柱、正方柱、长方柱、三棱锥)(生 2: 第二组可能是圆柱、圆柱、圆柱、圆锥)(生 3: 第二组可能是长方柱、圆柱、长方柱、圆锥)都有可能的。 (电脑演示)瞧,还是我们要进一步认识的圆柱和圆锥,我们研究的圆柱和圆锥都是直圆柱和直圆锥。 二、探究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1、谈话: (手拿圆柱和圆锥教具)圆柱和圆锥肯定是不一样的,那你感觉他们最明显的不一样在哪儿呢?(从整体先来把握两个图形,明确研究方向。

六年级下册人教版数学圆柱的认识(1)

圆柱的认识(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掌握圆柱的基本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经历探索圆柱基本特征的过程,提高学生观察、操作、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2.通过学生自主研究,使学生掌握研究立体几何的一般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一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精神,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圆柱的基本特征。教学难点:高 的认识。 三、教学准备教师:课件,长方体模型,圆柱模型,卡纸做的长方 形(长10 cm,宽5 cm),小棒(可用筷子代替),备用剪刀若 干。学生:每生自带一个圆柱形物体,草稿纸。 四、教学过程(一) 复习旧知,引出课题 1.课件出示长方体、正方体:这是我们已经研究过的立体图形,谁还记得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哪些特征?我们是怎样研究的? 教师:(出示长方体的模型),我们在认识长方体时主要认识了它的哪些方面?是怎样研究的?

学生1:长方体的组成,就是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和8个 顶点。观察:数一数。(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研究方法)学生2: 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动手操作:画、 剪、比、量。 教师:我们在认识一种几何图形时,可以用这些方式研究一种新的立体图形。 【设计意图】用长方体、正方体的学习方法来研究圆柱体,体现了研究方法的一致性,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为接下来的小组合作学习提供方法上的指引。 2.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物体的形状设计不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你们看(课件出示):这些物体的形状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如果把这些物体的形状画下来会是什么样子的呢?课件演示:从实物图抽象出圆柱图形。 3.小结:上面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圆柱体。揭题:今天我们要一起来研究圆柱。(板书课题) (二)动手操作,探究圆柱的特征 1.小组合作:探究圆柱各部分的组成和特征。教师:那么圆柱究竟是怎么样的呢?(课件出示合作要求) (1)请你拿出你所带的圆柱形物体,看一看它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小组合作研究各部分有什么特征,如果需要用到特别的工具,比如剪刀,可向老师借用。 (2)有困难的小组可以到书中去寻找或补充答案。仔细阅读教材18

教学设计圆锥的认识人教版

《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圆锥的认识 教材分析◆ .认识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及其特征。首先,教材借助圆锥几何模型,引导学1例生观察认识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并给出这些概念的定义及其主要特征。其次,着重介绍圆锥高的测量方法,并指出测量时需要注意的问题。特别地,在这个过程中要放手让学生亲手操作实践,并展开交流讨论,以获得测量高的基本活动经验使学生加深对圆锥高的认识。最后,与圆柱的认识编排相似,为加深对圆锥的认识,安排了一个快速转动自制的“三角形”,看转出来的是什么形状, 从旋转的角度认识圆锥,以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正确地认识圆锥,掌握圆锥的特征以及与圆柱的区别和联系。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学会测量圆锥的高,初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等价转化的数学思想。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有序观察、合作学习、合理猜想和科学探究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 生的数学意识和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圆锥高的测量教学难点◆ 空间观念的培养。 ◆教学准备 圆锥体模型;垫板;直尺、大三角板;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电脑显示砂堆、陀螺、漏斗等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常常看到这样形状的物体 (1 )。物。根据实物图抽象成立体模型图这些物体的形状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你能给它取个名字吗?你想为什 2、问题情境三(板)么取名叫圆锥?(引导学生认识到底面是圆的,头上像锥子一样尖尖的,就叫圆锥。书课题:圆锥)对于圆锥你想了解些什么?(板书:面、高、体积;)3、我们教材中所讲的圆锥,都是直圆锥。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种圆锥。二、探索研究:(一)圆锥形状的认识。、引导观察特征1取出圆锥体学具,请大家看一看,摸一摸,与圆柱比一比,你看到)问题情境四(1 了什么?摸到了什么?说给同桌听。(2)让一生上来边指边说,回答后师板书:面:侧面(曲面)个顶点:1 2 个底面(圆)

新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的认识》公开课教案_14

圆锥的认识 一.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31—32页例1。 二.教学目标 1、认识圆锥,建立圆锥的几何模型,能明确指出圆锥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 2、认识圆锥的高,能准确测量圆锥的高,发挥动手操作的能力,逐步形成严谨求学的科学态度。 3、通过动手制作圆锥图形和旋转实验,直观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空间观念。 三、教学重点 建立圆锥的几何模型,能明确指出圆锥各部分名称及特征。 四、教学难点 能准确测量圆锥的高。 五、配套资源 实施资源:《圆锥的认识》名师教学课件、圆锥的模型,尺子等 二、教学设计 (一)课前设计 1.预习任务 (1)回忆我们是从哪些方面来认识圆柱特征的?它的特征是什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整理。 (2)收集生活中圆锥形的物体,并观察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二)课堂设计 1.谈话导入 师:课前大家已经收集一些圆锥形的物体,谁来展示一下? 找1—2名学生展示。 师:老师也收集了一些,请大家欣赏。我收集的与你们收集的这些物体的形状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师: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圆锥体,简称圆锥。(课件出示圆锥立体图)

这节我们一起来认识圆锥。板书课题。 2.问题探究 (1)圆锥的特征 ①迁移类比,引发思考 师:我们在认识圆柱的时候,是从哪些方面认识它的? 独立思考后,自由发言。 引导小结:从底面、侧面、高和侧面展开图。 师:现在认识圆锥,它与圆柱有没有相像的地方?你想从哪方面来认识它? 预设:底面、侧面、侧面展开、高等(根据学生发言板书) ②观察操作,认识特征 师:现在借助手中的圆锥实物来认识它? 同桌两人合作。 ③汇报展示,归纳小结 预设1:圆锥的面 生汇报交流。 引导小结:底面是一个圆,侧面是一个曲面,圆锥有一个顶点。 预设2:圆锥高的认识 师:高在哪里?谁愿意指给大家看? 引导学生评价。 师: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周长上任意一点的距离,是不是圆锥的高?为什么? 学生评价判断。 师:那什么是圆锥的高呢? 学生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引导小结: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叫做高。 师:圆柱的高有无数条,圆锥的高有几条?为什么? 小结:沿着曲面上的线都不是圆锥的高,圆锥的高只有一条。 课件演示画高,标上字母h。 预设3:圆锥的侧面展开图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南通市小海小学蔡文霞 【教材分析】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一课是在学生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以及圆的相关知识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小学阶段几何知识的最后一部分内容的起始课,是以后进一步学习几何知识的基础。本节课的学习会使学生对立体图形的认识更深入、更全面,有利于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他们的特征。 2.经历探索圆柱、圆锥有关知识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在观察与实验、猜测与验证,交流与反思等活动中,初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初步了解并掌握一些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圆柱圆锥的特征。 难点:认识圆柱和圆锥的高。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剪刀,圆柱、圆锥实物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供素材。 1.观察情境图中的物体,形成直观表象。(1)谈话:同学们,喜欢吃冰淇淋吗?你注意过装冰淇淋的盒子吗?(师手指大屏幕)老师带来一些形形色色的冰淇淋盒子,仔细观察,你想怎样给他们分类? 你是按什么标准分的? (2)大屏幕出示分好类的两组盒子。师介绍:一组是圆柱,在一年级已经认识了,一组是新认识的图形圆锥。(板书:圆锥) 2.寻找生活中的圆柱和圆锥,积累感性认识。 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圆柱、圆锥形状的的物体。 3.由实物抽象出几何图形,发展空间观念。 让学生想想圆柱和圆锥的空间图形的样子,一起画下来。课件演示画出的圆柱和圆锥的几何图形。 4.提出问题,培养问题意识。 谈话:对于圆柱和圆锥,你想知道什么? 5.揭示课题。 谈话:通常我们先研究圆柱和圆锥的特征,然后再研究它们的表面积、体积等。随机板书课题:《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设计意图】兴趣是学习成功的动力,通过实物图形,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圆柱、圆锥。通过分类、举例,使学生对圆柱、圆锥整体上认识,形成初步的表象,在此基础上抽象出几何图形,由物到形,由生活走向数学,引导学生对照模型想图形,在头脑中形成圆柱和圆锥的表象,帮助学生形成空间观念。让学生提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圆锥的认识教案设计

《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 平昌县荔枝小学何雪芹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1-32页的例1和“说一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借助生活中的实物或模型,会说出圆锥的各部分名称,会正确地辨认圆锥,会举例说明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圆锥形。认识圆锥,掌握圆锥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主动思考、合作交流认识圆锥的高,并会正确测量圆锥的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学情分析: 由于已经是六年级的学生了,他们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已经有较大的提高,能够有意识的去主动探索未知世界。同时,他们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也有明显的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有所发展。所以在教学时适宜让生动手实践,主动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亲自体验感知圆锥的特征。另外,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动手操作、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能根据具体情况想出多种测量高的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圆锥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圆锥高的测量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一个圆锥形物体、一个圆锥形模型、一块平板,一把直尺,课件,学生准备圆锥形物体、直尺、长方形和三角形硬纸板、三角板、扇形图片。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学生动手操作,并想一想,说一说。 (1)以一张长方形纸板的一条边为轴旋转一周,想一想,转出的是一个什么形状?它有哪些特征? (学生回答,师flash课件演示) (2)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为轴旋转一周,想一想,转出的是一个什么形状?(学生回答,师flash课件演示) 2、师提问:生活中有哪些物体是这种形状的? 学生回答后师出示图片,小结并引入课题,板书课题:圆锥的认识。 3、判断哪些图形是圆锥。(师课件出示图形) 二、课堂探索 (一)认识圆锥的特征 1、圆锥的基本特征 请大家拿出准备好的圆锥形,看一看,摸一摸观察一下它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说一说,圆锥各部分都有什么特征?(同桌讨论,全班交流) 学生一边汇报,师一边课件展示并简要板书。(1、圆锥是由一个圆面和周围的一个曲面组成的。2、圆锥的这个圆面叫做底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信息窗1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认识圆柱和圆锥,知道圆柱和圆锥底面、侧面和高的含义,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的基本特征。 2. 经历探索圆柱和圆锥特征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初步体会圆柱和圆锥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教学难点:认识圆柱和圆锥的侧面和高。 教具准备:课件,圆柱、圆锥实物,模型,长方形小旗一面。 学具准备:圆柱、圆锥实物,圆锥模型,剪刀,长方形、半圆形、直角梯形、直角三角形小旗各一面。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吃冰淇淋吗?你注意过装冰淇淋的盒子吗?(课件出示教材中的情境图)请看屏幕,这是我搜集到的一些冰淇淋盒,看到这些盒子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可能提到:左边的物体是什么形状的?有什么特点? 右边的物体是什么形状的?有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通过学生喜欢吃冰淇淋,引入对它们各种各样盒子形状的研究,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让学生自己提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愿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你说我讲 1.认识“圆柱”特征 (1)整体感知 师:同学们,左边的物体是什么形状的呢?圆柱。 除了我们刚才看到的冰淇淋盒,在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圆柱形的物体吗?在哪里见过?他们什么样?

学生可能提到未削的铅笔、水杯、胶棒、水彩笔盒、茶叶筒、木头、广场上的圆柱子、压路机的磙子、宾馆的旋转门等等。他们美观、实用、安全、能滚动…… (2)探索研究 师: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的圆柱,数一数,摸一摸,滚一滚,比一比,看你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探索提示) 提示:①数一数,圆柱有几个面?指给同桌看。 ②摸一摸,圆柱的几个面有什么不同? ③滚一滚,把圆柱不同的面放在桌上滚一滚,你发现了什么? ④比一比,你的圆柱和同桌的有什么不同? (3)汇报交流 学生根据提示交流汇报。 ①圆柱有3个面。哪3个?让学生指一指。 ②学生会说“圆柱有两个圆形的面,平平的。”此时教师可以让所有的学生再摸一摸感知一下,并介绍:圆柱上下这两个圆形的面叫圆柱的底面。(板书)可能会有学生提到这两个圆大小一样,如果没有,教师提问:这两个圆之间有什么秘密吗?并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可能是用眼睛看的,也可能是估计的。给他们时间验证一下,再交流。 学生的方法可能有:量直径;把两个圆在纸上画下来比对;或画一个再看是否重合;也可能剪下来比较等等。 教师肯定学生的想法后利用课件演示两个圆重合,并板书:两个完全相同的圆。 圆柱还有一个面,学生可能会通过手势表示,却说不出来。也可能知道叫侧面。教师根据学会的回答介绍:圆柱的曲面叫圆柱的侧面,并板书:侧面曲面。 ③底面放在桌子上不能滚动,侧面放在桌子上可以滚动。 师:我们平常见到的哪些圆柱利用了它能滚动这个特点? 压路机、擀面杖、滚筒刷等,学生说不上来,教师可以提示引导。 师:这些圆柱滚过的地方会是什么形状呢? 学生演示,猜测过后,教师可以用课件演示一下:长方形。 ④圆柱有大有小,有高有低。 课件出示装满牙签的圆柱塑料盒和装满水彩笔的圆柱盒,问:这两个圆柱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圆柱的认识(1)(导学案)

田墩中心小学何龙 本单元主要包括:圆柱和圆锥的认识,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和圆锥的体积。 本单元是在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小学数学里学习立体图形的最后阶段,知识的综合性和对学生的能力要求都比较高。因此,长方体和正方体以及圆的基础知识都是本单元的认知基础。同时,数学思想方法的有效迁移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材在编写上遵循了“特征—表面—体”的发展过程,使学生对圆柱和圆锥的理解逐步深入,并拓展到空心的圆柱(钢管、垫片等)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化归和类比是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师要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展开教学。教材比较注重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编排了较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巩固和技能的形成。本单元在教学方法上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实践探究,要让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自主发现规律、获取知识,提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 2.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3.通过观察、设计和制作圆柱、圆锥的模型等活动,使学生了解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使学生理解除了研究几何图形的形状和特征外,还要从数量的角度来研究几何图形,如图形的表面积、体积等,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5.通过圆柱、圆锥体积公式的探索,使学生体会转化、推理、极限等数学思想。 (1)圆柱 9课时 (2)圆锥 2课时 (3)整理和复习 1课时 (4)单元核心知识归纳与易错警示 1课时

1.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应加强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图形特征,发现图形间的联系和求侧面积、表面积和体积的基本方法;同时应突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在联系中深化对圆柱、圆锥的认识。 2.在本单元的习中,应结合教材中的活动,多动手操作,通过具体的操作来探索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圆锥的体积的计算方法。在掌握了圆柱、圆锥体积公式以后,要灵活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学习中多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合作探究,要在组内充分地进行讨论,以提高对问题的认识。 1.圆柱 第1课时圆柱的认识(1) 教学内容 教材第17页,第18页例1。 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欧阳修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圆柱,掌握圆柱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 过程与方法 经历自主探究柱的基本特征的过程,提高学生观察、操作、比较、归纳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从生活中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学习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圆柱、掌握圆柱的特征和各部分名称。 难点认识并掌握圆柱的特征。 教法与学法 教法结合实物,质疑引导。 学法观察比较,自主探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圆柱体的实物、长体硬纸片、直尺、三角板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