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第一节光的传播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第一节光的传播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第一节光的传播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第一节光的传播

第四章光现象

第一节光的传播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

2.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3.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 m/s.

4.了解色散现象.知道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三原色是不同的.

二、能力目标

1.观察光在空气中和水中传播的实验现象,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2.阅读“科学世界我们看到了古老的光”的内容,了解光可以反映宇宙的信息,感悟宇宙之宏大.

3.探究色光的混合与颜色的混合,获得有关的知识,体验探究的过程与方法.

三、德育目标

1.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为后继学习打基础.

3.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

●教学重点

光的直线传播.

●教学难点

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简单的光现象.

●教学方法

探究法、实验法、观察法.

●教学用具

演示用:激光演示器、盛有水的水槽、手电筒、白炽台灯、棱镜、带狭缝的屏、白屏

学生用:两块带有小孔的硬纸板、彩色蜡笔、陀螺、水彩、毛笔、水、白纸.

●课时安排

1.5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师]在生活中有很多奇妙的现象:如打雷时,雷声和闪电在同时同地发生,但为什么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人的影子为什么早晚长中午短呢?在开凿大山隧道时,工程师们用什么办法才能使掘进机沿直线前进呢?神话中传说王母娘娘拆散了牛郎和织女的幸福家庭,他们化作天上的两颗星,只能在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渡过银河相会一次,他们能否每年相会一次呢?大家想知道上述问题的答案吗?

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想.

教师紧接着进入新课教学.

二、新课教学

(一)光源

[师]生活、生产中哪些物体可以发光?

[生甲]太阳、电灯、蜡烛.

[生乙]手电筒、火把、油灯.

[生丙]霓虹灯、钠灯、汞灯、氖灯、萤火虫.

[师]同学们知道能发光的物体很多,那么上面的物体有何共同特征呢?

[学生答]它们都能发光.

[师]太阳和蜡烛都是光源,它们有何不同呢?

[生甲]太阳是有自然光源,蜡烛是人造光源.

师生共同活动后教师板书

光源

①能发光的物体.

②光源可分为自然光源、人造光源.

接着教师介绍人造光源的发展和使用,使学生意识到人造光源的前景将更加美好.

(二)[探究]光是如何传播的?

[师]光在介质中是如何传播的?

[生甲]我猜测,光在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师]同学的猜测是否正确呢?下面我们用实验来检验一下.

[演示1]在暗室里,将一束光射到空气中,观察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径.

[演示2]在暗室里,将一束光射到水中,观察光在水中的传播路径.

[师]刚才在演示实验中,大家看到什么现象?

[生甲]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生乙]光在水中沿直线传播.

师生共同活动得出:

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板书).

说明:①光在水中沿直线传播,学生的感性认识较少,一定要演示给学生看看.

②演示实验可用激光器演示.也可用长手电筒演示(玻璃上用带有1~2毫米宽缝隙的厚牛皮纸或硬纸片挡住).演示时,为了能看到光路,可以把几支烟同时点燃,在空气中形成烟雾,可在水中滴少许牛乳或红墨水,还可播放动画教学片.

为了使学生亲身感受光的直线传播,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随后让学生自己做一个实验.

学生实验:讲桌上放置点亮的白炽台灯,每个学生两只手各拿一块带有小孔的硬纸板,让眼睛穿过小孔观察光源.

启发学生分析:只有当眼睛、两个小孔和光源恰好在一条直线上的时候,眼睛才能看见从光源发出的光.

利用上面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使学生认识到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在这里可以向学生交待“光线”这个物理学名词.人们为了形象地表示光的直线传播,物理学中引入光线的概念.

光线(板书)

①表示光的传播方向的直线叫光线.

②光线是带箭头的直线,箭头表示光传播的方向,如→.

指导学生看教材图2.1—3同时启发学生举出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举例.

[生甲]激光准直.

[生乙]排直队要向前看齐.

[生丙]打靶瞄准.

[师]光沿直线传播的事例很多,可见学习物理知识是有用的,大家一定要学好这门课程.

(三)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简单的光现象

①影子的形成

[演示3]

用白炽灯对着墙,把皮球放在灯和墙之间.

现象:墙上出现球的影子.

启发学生用光的直线传播的知识解释影子的形成.

师生共同活动得:

影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在不透光的物体后面,光照射不到,形成了黑暗的部分就是影.

②日食、月食的成因

[演示4]用三球仪演示日食、月食的形成.

启发学生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日食、月食的成因.

师生共同活动得:

日食的成因: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时,并且三球在一条直线上,太阳光沿直线传播过程中,被不透明的月球挡住,月球的黑影落在地球上,就形成了日食.

月食的成因:当地球运行到太阳和月球中间时,太阳光被不透明的地球挡住,地球的影落在月球上,就形成了月食.

说明:演示时,若无三球仪可用挂图或投影片,还可播放动画教学片.

(四)光速

[师]雷声和闪电在同时同地发生,但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说明什么问题?

[学生答]这表明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快.

[师]大家回忆一下,声音在空气中(15 ℃)的传播速度是多大?

[学生答]340 m/s.

[师]大家已知道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那么光的传播速度是多大呢?

教师随即给出光速.

[板书]

①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

②光在其他各种介质中的速度都比在真空中的小.

③光在空气中的速度可认为是3×108 m/s.

1.为了帮助学生想象出这个速度有多大,形成具体的认识,可让同学们看课本图

2.1—4.

2.简单介绍伽利略测定光速失败的原因.体会科学家的探索精神,使学生加深对光速很大的进一步认识.

3.指导学生看阅读材料“科学世界我们看到古老的光”,然后回答以下问题:

①“光年”是什么物理量的单位?

②牛郎星和织女星的距离是多少km?

③牛郎和织女能每年相会一次吗?

④为什么在形容一个数字很大、很大的时候,常说这是个“天文数字”?

学生阅读课文后对以上问题作出解答:

①光年是长度的单位,它等于光在1年内传播的距离.

②牛郎星和织女星的距离为

s=3×108 m/s×3600 s/天×365天/年×16年

=6.3072×1015 m=6.3072×1012 km

③牛郎和织女不能每年相会一次.

④因为天文数字很大,因此在形容一个数字很大时,常说这是个天文数字.

在学生对上述问题作出解答后.教师随即讲解,通过学习阅读材料我们应该:

①宏扬科学教育中的人文精神,联系神话故事,用科学的眼光审视神话,是破除迷信的重要方面.

②用光速的知识理解自然世界,拓展性地了解一些天文知识,如宇宙之大,恒星发光,银河系以及宇宙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投影片显示例题]

[例1]左下图是一居室的示意图,AB是窗口,C是一个点光源,用作图法画出在室内的观察者能看到点光源C的空间范围.

解析:室内的观察者能见到点光源C的空间,就是C点所发出的光照射到的空间,即光线CA与CB所夹光束照到的空间(斜线区)如右上图所示.

[例2]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

A.反射阳光的平面镜

B.月亮

C.放电影时所看到的银幕

D.收看电视时看到的电视机屏幕

解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平面镜、月亮只是反射太阳光,不是自己发光,放电影时看到的也是银幕的反射光,不是银幕自己发光.所以它们都不是光源.只有电视机的屏幕,是电子枪发射的电子打到荧光屏上,使屏上的荧光物质发光,所以电视机屏幕是光源.所以D正确.

三、知识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主要学习了以下几个问题:

1.光源.

2.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及应用.

3.光在真空中的光速是3×108 m/s,大于光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四、布置作业

1.阅读本节课文.

2.课本P38动手动脑学物理①②③.

3.预习下一节“光的反射”.

五、板书设计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知识点总结(人教版)精品

32. 人们要想看见东西,必须要有光,而且光必须要进入人的眼睛。 33. 自身能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 天然光源:太阳、萤火虫、水母、灯笼鱼等 月亮不是光源。 人造光源:电灯、蜡烛等 34. 光在同种均匀透明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能在真空中传播,说明光的传播并不依靠介质。 35. 光线: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情况,我们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光线。光线并非真实存在,它只是我们为了研究方便而建立的虚拟模型。 36. 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日食、月食;激光准直;射击瞄准;排队。 37. 小孔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像的大小与孔与光屏间的距离决定,距离越大,所成 的像也越大。小孔所成的像与孔的形状无关,小孔是圆的、方的、三角的都可以,但 必须足够小。 晴朗的天气,树阴下的许多圆形光斑其实是太阳(光源)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小孔) 所成的像。 38. 真空中,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光在其他介质中的速度比在真空中的速度小。介质密度越大光速越小。 光在水中的速度约是真空中的3/4,在玻璃中的速度约是真空中的2/3,故V 空气>V 水>V 玻璃 (与声速相反)。 39. 日食和月食 甲图:日食(月亮在中间) ①→日全食,②→日偏食,③→日环食 乙图:月食(地球在中间) b →月全食,a 和 c →月偏食 40. 当光射到物体表面上时,被物体表面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光的反射。光在任何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 41. 光的反射 42.光的反射定律: 入射点O :入射光线射到镜面上的点; 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 平面上; 法线:通过入射点垂直于镜面的直线; 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入射角(∠i ):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可归纳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反射角(∠r ):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43. 当光线的传播方向反向时,它的传播路径不变,说明光路是可逆的。 44. 垂直入射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重合,入射角和反射角都为零。 45. 法线: 过入射点垂直镜面的直线,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对称轴,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夹角的角平分线。 46. 作图强调:铅笔做图、直尺画线、光线带箭头、两线对称。 47. 镜面反射:一束平行光照射到镜面上后,会被平行地反射出去。 (反射面平整光滑) 漫反射:一束平行光照射到镜面上后,向四面八方反射出去。(反 射面凹凸不平) 48. 迎着月亮走:明水暗道。 背着月亮走:暗水明道。 49. 表面平整光滑的镜面叫做平面镜。例如:平静的水面、平板玻璃、平滑的金属面,都能看做是平面镜。 镜子中的样子叫做像。 50. 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替代法) ①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记录玻璃板、物、像的位置; ②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便于找到像的位置; ③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便于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④刻度尺:便于比较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的关系。 51.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平面镜里的像是所有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焦点。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体大小相等、左右相反;像与物体的 连线与镜面垂直;平面镜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总之,物体与像关于镜面对称。 52. 平面镜的应用:成像、改变光路。 53. 球面镜:凹面镜和凸面镜统称球面镜。 光源

摄影光学基础知识

摄影光学基础知识 照相机的工作过程,概略地说是应用光学成象原理,通过照相镜头将被摄物体成象在感光材料上。下面将粗略地介绍摄影光学成象原理:人类对于光的本性的认识,光线的传播及透镜成象原理。 人类对于光的本性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又曲折的过程。在整个18世纪中,光的微粒流理论在光学中仍占优势,人们普遍认为光是微小的粒子组成的,从点光源发出并以直线向四面八方辐射。19世纪初,以杨氏(Young)和菲涅耳(Fresnel)的著作为代表逐步发展成今天的波动光学体系。如今对光的本性认识是:光和实物一样,是物质的一种,它同时具有波的性质和微粒(量子)的性质,但从整体来说,它既不是波,也不是微粒,也不是它们的混合物。 从本质上,讲光和一般无线电波并无区别,光和电磁波一样是横波,即波的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一个发光体就是电磁波的发射源,发光体发射的电磁波向周围空间传播,和水波波动产生的波浪向四周传播相似。强度最大或最小的两点距离称为波长,用λ表示。传播一个波长所需的时间称为周期,用T表示,一个周期就是一个质点完成一次振动所需要的时间。1秒内振动的次数称为频率,用ν表示。经过1s振动传播的距离称为速度,用“v”表示。波长、频率、周期和速度之间有如下关系: v=λ/T ,ν=1/T,v=λν 由此可见,光的波长与频率成反比。实际上光波只占整个电磁波波段的很小一部分, 见图1-2-1。 波长在400~700nm的电磁波能够为人眼所感觉,称为可见光,超过这个范围人眼就感 觉不到了。不同波长的可见光在我们的眼睛中产生不同的颜色感觉,按照波长由长到短, 光的颜色依次是红、橙、黄、绿、青、蓝、紫等色。不同波长的电磁波在真空中具有完全 相同的传播速度,数值是c=300,000km/s。

初二物理光现象试题及答案汇编

光现象B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站在河边的人常常会见到岸边的树木在水中形成的“倒影”,此倒影实际上是树木的像,则( ) A.该像是倒立的实像B.该像是正立的虚像 C.该像是正立的实像D.该像是倒立的虚像 2.下列各组色光能复合成白光的是( ) A.红、绿、蓝B.红、绿、紫C.红、蓝、橙D.红、黄、蓝 3.一束光线与镜面成30°角,若让其反射光线偏转10°,则平面镜应偏转( ) A.15°B.10°C.5°D.25° 4.以下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暗室中,为能在平面镜中看见自己的面部,应该将手电筒的光照在平面镜上 B.平面镜上蒙上一层水珠后,就无法看清物体在镜中的像,这是因为镜面反射变成了漫反射 C.汽车在夜间行驶,廊该把汽车内的灯打开 D.以上说法均正确 5.如图所示,两平面镜相对竖直放置,相距L,发光点S在两平面 镜中所成的像S l和S2之间的距离为L l,当S在两平面镜中左 右移动时,它所成的两个像S1、S2之间的距离L1将( ) A.变大B.变小C.不变D.无法判断 6.下列各现象中,不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 ) A.晴天,茂密的树林里,地面上有许多很亮的圆光斑 B.影子的形成C.彩虹的形成D.小孔成像 7.通常情况下,我们能够看到红色不透明物体,这是因为( ) A.红色物体能够吸收红光B.红色物体只反射红光 C.红色物体能够吸收白光D.红色物体能够反射白光 8.下列事例中,和紫外线无关的是( ) A.电焊工人在焊接时戴上防护罩 B.全世界的科学家都在呼吁拯救臭氧层,禁止使用氟氯碳化物 C.利用B超检查病人身体 D.常在阳光下照射,皮肤会变黑 9.下列事例中,属于防止平面镜成像的是( ) A.舞蹈演员利用平面镜观察和矫正自己的姿势 B.家庭装修中,常利用平面镜来扩大视野空间 C.夜问行驶时,车内的灯必须关闭 D.牙医借助平面镜看清牙齿的背面 10.如图所示,一束光沿AO射向水面,方向保持不变,反射 光线在水平光屏EF上形成光点Q.打开水阀K,水流

《光现象》基础知识复习.doc

姓名:_________ 1、光源:自身能够的物体叫光源。分为:和0 2、一束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它会分解成___ 、_____ 、____ 、____ 、 ____ 、 ____ 、 ___ 依次排列的 彩色光带。这个实验显示的现象叫做,第一个研究这一现象的物理学家是。 3、光的三原色:(如电视机的荧光屏),将它们按等比例混合后就得到____________ 色;颜料的三原 色:,将它们按等比例混合后就得到色。 4、红外线最显著特征:—效应,应用:取暧、摇控、探测、夜视等,太阳热主要以形式传到地球。 5、紫外线最显著特征:能使o应用:等,适量照射紫外线有利于身体健康。 工人焊接时要戴面罩,防1上紫外线。大气中臭氧可以减少紫外线(氟利昂或氟氯破化物形成臭氧空洞)。 6、光的直线传播:光在中是沿传播。如:、、 等。光在真空中(或空气中)传播速度是m/so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8、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的光我们的眼睛。 9、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上;反射光 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在法线两侧,角等于入射角。(注:光路是 的)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一样遵循光的。 10、平面镜成像特点:(1)像与物体大小(2)像到镜面的距离 物体到镜面的距离。(3)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4) 平面镜成的是像。物体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是平面镜成像,像是、、O 11、平面镜的应用:(1)可以(2)。应用:照镜了、潜望镜、扩大视野等。 12、红光照在上身白衣服、下身蓝裤子时,上身呈、下身;白色物体能反射,黑色物体 吸收;有色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色光,其他光被吸收。有色透明物体透过 色光,其他色光被吸收。 13、小孔成像的原理是:,所成的像、、(放大、缩小、等大)。 (树阴下的光斑是太阳的倒立的实像,一定是圆的,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基本练习 1、下列四句词语所描述的光现象中,光源的事() A.红光满面 B.金光闪闪 C.波光粼粼 D.火光冲天 2、透过蓝色玻璃看周围的物体,正确的事() A.观察红色物体,可以看到黑色 B.观察黄色物体,可以看到绿色 C.观察绿色物体,可以看到蓝色 3、能够不停的向外辐射红外线的是 A.只有发红光的物体才能辐射 B. C.只要是发光体都向外辐射0.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红外线是红色的,紫外线是紫色的 C.所有的光人眼都能看到 D.观察任何颜色物体,看到的都是蓝色 《光现象》基础知识复

八年级物理第四单元光现象知识点总结(全)

八年级物理第四单元光现象知识点总结(全) 一、光的传播 1、光源: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光源可分为天然光源(水母、太阳),人造光源(灯泡、火把); 月亮、钻石、镜子、影幕不是光源。 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1)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像是倒立的实像(树阴下的光斑是太阳的像)。实像: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①小孔成像的条件:孔的大小必须远远小于孔到发光的距离及孔到光屏的距离。②像的大小与发光体到孔的距离和像到孔的距离有关,发光体到小孔的距离不变,光屏远离小孔,实像增大;光凭靠近小孔,实像减小;光屏到小孔的距离不变,发光体远离小孔,实像减小;发光体靠近小孔,实像增大。(2)取得直线:激光准直(挖隧道定向);整队集合;射击瞄准;(3)限制视线:坐井观天、一叶障目;(4)影的形成:影子;日食、月食日食:太阳月球地球;月食:月球太阳地球常见的现象:① 激光准直。②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③日食月食的形成:当地球在中间时可形成月食。如图:在月球后1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在2的位置看到日偏食,在3的位置看到日环食。④ 小孔成

像: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123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 3、光线: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是理想化物理模型,非真实存在) 4、所有的光路都是可逆的,包括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等。 5、真空中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c=3108m/s=3105 m/s; 6、光年:是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光年是长度单位;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真空中不传播;光在真空中传播的最快,空气中次之,透明液体、固体中最慢(二者刚好相反)。光速远远大于声速(如先看见闪电再听见雷声;在跑100m时,声音传播时间不能忽略不计,但光传播时间可忽略不计)。 二、光的反射 1、当光射到物体表面时,被反射回来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2、我们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3、反射定律:(1)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说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是错误的)(1)法线:过光的入射点所作的与反射面垂直的直线;(虚线)(2)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实线)(3)反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实线)(4)反射角总是随入射角的变

光的传播颜色

光的传播颜色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 2.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3.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 m/s. 4.了解色散现象.知道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三原色是不同的. 二、能力目标 1.观察光在空气中和水中传播的实验现象,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2.阅读“科学世界我们看到了古老的光”的内容,了解光可以反映宇宙的信息,感悟宇宙之宏大. 3.探究色光的混合与颜色的混合,获得有关的知识,体验探究的过程与方法. 三、德育目标 1.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为后继学习打基础. 3.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 ●教学重点 光的直线传播. ●教学难点 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简单的光现象. ●教学方法 探究法、实验法、观察法. ●教学用具 演示用:激光演示器、盛有水的水槽、手电筒、白炽台灯、棱镜、带狭缝的屏、白屏 学生用:两块带有小孔的硬纸板、彩色蜡笔、陀螺、水彩、毛笔、水、白纸. ●课时安排 1.5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师]在生活中有很多奇妙的现象:如打雷时,雷声和闪电在同时同地发生,但为什么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人的影子为什么早晚长中午短呢?在开凿大山隧道时,工程师们用什么办法才能使掘进机沿直线前进呢?神话中传说王母娘娘拆散了牛郎和织女的幸福家庭,他们化作天上的两颗星,只能在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渡过银河相会一次,他们能否每年相会一次呢?大家想知道上述问题的答案吗? 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想. 教师紧接着进入新课教学. 二、新课教学 (一)光源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光现象知识点汇总与详解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光现象”知识点汇总与详解 一、光的直线传播 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光源可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 (1)自然光源是指自然存在的光源,如:太阳、恒星、闪电、萤火虫、磷火、水母、灯笼鱼、斧头鱼等。 ☆有的星光、月光等是非自发光的光源。我们之所以能看见月光,是太阳光照射到月球上,反射到我们眼睛看到的,它们不属于自然光源。 (2)人造光源是指人为制造的光源,如:篝火、火把、油灯、烛光、电灯、日光灯、各种LED 灯、霓虹灯、手电等。 ☆人造光源不胜枚举,同学们可以在生活中留心观察,还会找到更多的人造光源。 (3)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的,简称七色光。 ☆太阳光谱:是一种以不同波长排列的连续光谱。分为可见光与不可见光两部分。可见光的波长为400~760nm ,散射后分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集中起来则为白光。不可见光,又分为2种:位于红光之外区的叫红外线,波长大于760nm ,最长达5300nm ;位于紫光之外区的叫紫外线,波长290~400nm 。太阳光具有明显生物效应,植物在太阳光作用下可发生合成作用,动物皮肤在太阳光作用下维生素D 发生转换作用;红外线具有巨大的热效应,紫外线有明显杀菌作用等。 (4)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色彩的三 原色是红、黄、蓝。 ☆三原色指色彩中不能再分解的三种基本颜 色,我们通常说的三原色,即红、黄、蓝。三原色 可以混合出所有的颜色(如图(1)所示),同时相 加为黑色,黑白灰属于无色系。 (5)不可见光:红外线和紫外线。 红外线:在光谱上,把红光以外看不见的光叫做红外线。 ☆红外线特点: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太阳的热就是以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的,烤电用的灯发射出的就是红外线)。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 图(1)三原色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光现象实验(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一、初二物理光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如图所示,某同学做“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他将一块玻璃板垂直架在桌面上,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玻璃两侧,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 (1)在实验中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这是为了________ ;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___ 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2)实验中,小华同学用左手将放在玻璃板前的蜡烛点燃,发现玻璃板中的“自己”是用________(填“左”或“右”)手点燃蜡烛的.他又将玻璃板绕其底边转向自己,发现镜中的像________ (选填“转向自己”、“转离自己”或“不动”). (3)实验中,玻璃板后的蜡烛和玻璃板前的蜡烛产生的像无法完全重合,原因是 ________. (4)小琳将图甲中的玻璃板换成平面镜,垂直于纸板放置(如图乙所示),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他用激光笔沿硬纸板EO照射到平面镜上的O点.反射光线沿OF射出,则 ∠NOF________∠EON(选填“>”、”<”或“=”).如果纸板没有与平面镜垂直放置那么实验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 (5)小琳又让入射光线沿着FO入射到O点看到反射光线沿着OE射出,这说明光反射时:________. 【答案】确定像的位置2右转向自己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线光路是可逆的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在物体一侧能看到物体的像,同时还能看到代替物体的另一个物体,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因为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影响到实验效果,所以应选用薄玻璃板,用2mm厚的; (2)镜中的左手的像与左手在同一直线上,相对于小华是左边,但是因为是在镜子里,人物就要左右颠倒,所以小华用左手将放在玻璃板前的蜡烛点燃,发现玻璃板中的“自己”是用右手点燃蜡烛的;由于像与物关于镜面是对称的,当镜子绕底边转向向人转动时,如图所示,所以像也向人的方向转动;

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现象》知识点整理(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现象》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 第二章 光的传播 一、光源: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光源可分为1、冷光源(水母、节能灯),热光源(火把、太阳);2、天然光源(水母、太阳),人造光源(灯泡、火把);3、生物光源(水母、斧头鱼),非生物光源(太阳、灯泡) 二、光的传播 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 (1)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像是倒立的实像(树阴下的光斑是太阳的像) (2)取直线:激光准直(挖隧道定向);整队集合;射击瞄准; (3)限制视线:坐井观天(要求会作有水、无水时青蛙视野的光路图);一叶障目; (4)影的形成:影子;日食、月食(要求知道日食时月球在中间;月食时地球在中间) 3、光线: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 三、光速

1、真空中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 2、在计算中,真空或空气中光速c=3×108m/s; 3、光在水中的速度约为c,光在玻璃中的速度约为c; 4、光年:是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光年是长度单位;1光年≈9.46×1015m; 注: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真空中不传播;光在真空中传播的最快,空气中次之,透明液体、固体中最慢(二者刚好相反)。光速远远大于声速,(如先看见闪电再听见雷声,在100m赛跑时声音传播的时间不能忽略不计,但光传播的时间可忽略不计)。 四、光的反射: 1、当光射到物体表面时,有一部份光会被物体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2、我们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3、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1)法线:过光的入射点所作的与反射面垂直的直线; (2)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法射光线与法线间的夹角。(入射光线与镜面成θ角,入射角为90°-θ,反射角为90°-θ)

最新八年级物理光现象画图 专题整理 人教版

光现象画图专题 1.如图,路灯下站着小明、小芳、小刚三人,请根据小芳和小刚的影长(粗实线为影子),标出图中路灯灯泡S的位置. 2.一位同学按老师的要求,用硬纸筒做针孔照相机实验,请在图中作出物体AB的像A′B′. 3.如图所示,在房间内的A点能看到室外的景物,请通过作图画出在A点能观察到窗外景物的范围. 4.如图所示,画出点光源S照在不透明物体AB上在光屏MN 上出现的影子.5.如图所示,是小白兔通过潜望镜观看海面船只的情况,请画出小白兔看到船的光路走向图,要求标出光线方向. 6.如图为发光点S和平面镜的位置情况.请在图中用光路图作出发光点S的像点S′. 7.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所成的像.(画出辅助线) 8.试在图中画出钟表两指针像的位置. 9. 如图是人照镜子时的情景,请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作出平面镜的位置.

10. 如图所示,S是发光点,S′是S在平面镜中的像,L是 射向平面镜的一条入射光线,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和L 的反射光线. 11.平面镜前有一点光源s,做出一条从光源s射出的光线, 使它经平面镜反射后,恰好经过A点. 12. 画出图中人通过池塘中的水面看到对岸树木顶端的光 路图,并大致画出此时对应的折射光线. 13.如图所示为水位测量仪的示意图,从A点发出一束方向 不变的光线,经水面反射后,在固定光屏PQ上形成一个光 斑,光斑的位置随水位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当水面在CD时, 屏上的光斑移到了B点.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光路 图(保留作图痕迹). 14.如图是一辆轿车的后视镜示意图,O点为司机眼部所在位 置,司机能通过右侧后视镜AB(看到平面镜)看到车位C点, 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画出司机眼睛O看到C点的光路图. . 15. 如图所示,光源S向四周发出的光线中,部分光线经平 面镜反射后会进入人眼.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像 点S′的位置和其中三条中的任意一条进入人眼的光线 16.如图所示,小欢在某商场买鞋,他选了一双新鞋在垂直 于地面的试鞋镜前试穿,但此时在镜中他看不到自己穿着的 新鞋的像.请用作图法说明图甲中看不到新鞋像的原因. 17.如图所示,A、B是镜前一点光源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 M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在图中标出点光源S和像点S′ 的位置,并完成反射光路图. 18.(1)小宇的妈妈喜欢在家中养花,为了使客厅里花盆中 的花能茁壮成长,小宇想让室外太阳光照射到盆中花上的B

光学基础知识

光学基础知识 可见光谱只是所有电磁波谱中的一小部分,人眼可感受到可见光的波长为400nm(紫色)~700nm(红色)。 红、绿、蓝被称为三原色(RGB)。红色、绿色、蓝色比例的变化可以产生出多种颜色,三者等量的混合可以再现白色。 补色的概念:从白色中减去颜色A所形成的颜色,称之为颜色A的补色(complementary color)。 白色-红色red=青色cyan 白色-绿色green=洋红magenta 白色-蓝色blue=黄色yellow 白色-红色-绿色-蓝色=黑色 补色的特点:当使用某个补色滤镜时,该补色对应的原色会被过滤掉。 原色以及所对应补色的名称: 颜色再现有两种方式: 原色加法:三原色全部参与叠加形成白色,任意其中两种原色相加形成不参与合成的颜色的补色。 原色减法:三补色全部参与叠加形成黑色,任意其中两种补色相加形成不参与合成的颜色的原色。

原色加法比较简单,由原色叠加而形成其他颜色,但是应用较少;而原色减法是从白色中减掉相应原色而形成其他颜色,就是用补色来叠加形成其他颜色,应用的场合比较多。 光的直线传播定律: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费马定律:当一束光线在真空或空气中传播时,由介质1投射到与介质2的分界面上时,在一般情况下将分解成两束光线:反射(reflection)光线和折射(refraction)光线。 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i = i' 镜面表面亮度取决于视点,观察角度不同,表面亮度也不同。 一个理想的漫射面将入射光线在各个方向做均匀反射,其亮度与视点无关,是个常量。 折射定律:n1 sin i = n2 sin r 任何介质相对于真空的折射率,称为该介质的绝对折射率,简称折射率(Index of refraction)。公式中n1和n2分别表示两种介质的折射率。

八年级上册物理《光现象》光的色散 知识点总结

光的色散 有疑问的题目请发在“51加速度学习网”上,让我们来为你解答 51加速度学习网整理一、本节学习指导 本节内容较简单,同学们多看几遍记住重点知识即可。 二、知识要点 1、光的色散:太阳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在白屏上出现从上到下红、橙、黄、绿、蓝、靛、紫依次排列的色光带,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三棱镜的色散实验使白光成了红橙黄绿蓝靛紫。该实验证明了:白光不是单一色光,而是由许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2、色光的混合和颜料的混合 (1)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等比例混合后为白色;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等比例混合后为黑色。 (2)没有黑光的存在,白颜料也不能由其他颜料调配出来。 3、物体的颜色 (1)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 (2)不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3)白色的不透明体反射各种色光。黑色的不透明体吸收各种色光。 4、早晨和傍晚的太阳为什么是红色的? 太阳光由红、橙、黄、绿、蓝、靛、紫其中颜色的单色组成。如果射入人眼的光少了几种,我们感觉到的光的颜色就是由剩下的那几种光混合而成的颜色。 地球的大气层厚达几十千米,大气中漂浮着无数的尘埃、小水滴以及各种气体分子,阳光穿过大气层时,黄、绿、蓝、靛、紫等单色光在碰到大气层中的尘埃和小水滴时容易被散射开,而红色、橙色光则不容易散射掉。太阳升起或落下时,太阳光斜射入大气层后再斜射到地面,太阳光中的黄、绿、蓝、靛、紫等单色光几乎都被散射掉了,所以看上去太阳光是红色的了。 5、光谱 太阳光通过棱镜时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几种不同颜色的光,这七种颜色按这个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光谱。

6、红外线 (1)红外线位于红光之外,人眼看不到。 (2)红外线的功能 ①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辐射红外线,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多。物体辐射红外线的同时,也在吸收红外线; ②红外线的主要特性——热作用强; ③红外线穿透云雾的能力较强; ④红外线具有可见光一样的特征,沿着直线传播,被物体反射。应用于加热物品、取暖、摇控、探测、夜视。 7、紫外线 (1)紫外线在光谱位于紫光之外,人眼看不见。 (2)紫外线的功能 ①紫外线的主要特征是化学作用强; ②紫外线的生理作用强,能杀菌、促进人体合成维生素D、照射过量的紫外线对人体有害; ③利用紫外线的荧光效应可以用来进行防伪,鉴别古画等。 (3)紫外线的来源 ①炽热物体发出的光中都有紫外线; ②地球上的天然紫外线来自于太阳光,大气层上部的臭氧层阻挡了大量的紫外线进入地球表面。 8、光的散射 (1)光是一种波,不同颜色的光的波长不同。光具有能量,就像水波能推翻渔船一样。(2)大气对光的散射有一个特点:波长较短的光容易被散射,波长较长的光不容易被散射。 三、经验之谈: 本节中我们要多看书,早自习、做作业时都拿出来翻一翻。因为本章中记忆的知识非常多,多看几遍牢记于心,学习物理如果你理解了其中的奥妙,你读物理课本比读小说还有劲。 有疑问的题目请发在“51加速度学习网”上,让我们来为你解答 51加速度学习网整理

初二物理光现象测试题及标准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2、光明是人们祈求的,但有时光也会损害人的视觉和身心健康,成为光污染。下列现象中会造成光污染的是 A.汽车车窗玻璃上贴防晒膜B.城市建筑大面积安装玻璃幕墙 C.晚上学习时用护眼台灯D.用塑料薄膜建造温室大棚 3、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平静的水面映出蓝天白云B.从岸边看池中的水变浅 C.黑板发生“反光”现象D.大树挡住太阳光形成树荫 4、不同物体吸收太阳辐射能力不同,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于是,他将几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涂上不同颜色放在太阳底下,测出相同时间内物体升高的温度。就“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问题B.猜想假设C.进行实验D.分析论证 5、如图2,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B范围内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则实验主要是说明 A.光的反射现象B.光的折射现象 C.平面镜成像特点D.光的色散现象 6、谁也没有我跑得快!我是 A.高速奔驰的磁悬浮列车B.高空翱翔的超音速战机 C.让万物生长的阳光D.把“神六"送上天的“长征”运载火箭 7、潜水艇下潜后,艇内人员可以用潜望镜观察水面情况,下面关于潜望镜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A.潜望镜利用了光的反射改变了光的传播方向 B.潜望镜利用了平面镜成像原理 C.光在潜望镜内传播时发生了光的漫反射 D.从潜望镜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 8、图3所示是在镜中看到的钟面指针位置,则实际时刻是 A.9:30 B. 2:30 C. 6:15 D. 12:15 二、填空题 9、小文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3m处,看到了镜中自己的像,这是由于光的现象而形成的,她的像到镜子的距离m;当她向镜子走近1m时,像到她的距离m。 10、“双江塔影”是安徽省芜湖市著名的“芜湖十景”。从中山桥上向北望区中江塔耸立于 青弋江与长江交汇处的江堤上,掩映在霞光水色之中,如图4所示。“塔影”实际上是由光的 所形成的(选填“实像”“虚像”)。 11、“皮影戏”是我国的民间艺术,演员只要在屏幕和灯光之间抖动拴在道具“小兔”身上 的细线,屏幕上就能出现生动活泼的小兔形象.井且与道具“小兔”动作完全一致,可谓形影不 图2 图3 图4 图5

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现象》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现象》知识点归纳光的传播 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真空或空气中光速:c=3×108m/s 1、光直线传播现象: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月食、日食的形成等 2、光年:光年是长度单位 光的反射 1、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两种反射现象: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注意:1、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2、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平面镜成像 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像和物的大小相同;(2)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3)成的是虚象 2、平面镜对光的作用: 1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1)成像(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1、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可以用光屏接收到。 2、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而是实际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不能用光屏接收。 光的折射 (1)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2)光从水或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3)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 在光的折射中光路也是可逆的 光的色散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2

1、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依次被分解成红、橙、黄、 绿、蓝、靛、紫七种颜色,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 2、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1)不透明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 色光决定;(2)、透明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 看不见的光 1、红外线:主要特性是热作用强 2、紫外线:主要特性是化学作用强 红外线主要应用在遥控器 紫外线主要应用在验钞机 3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光的传播教学设计(参赛)

《光的传播》教案设计陈水云 广东云浮市罗定廷锴纪念中学 一、教学背景: 光的传播这节课是人教版八年级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初二学生刚开始接触物理,但他们对光有非常丰富的感性认识,虽然他们整体实力不强,但是他们也勤于思考,善于动手,有强烈的求知欲望。课堂教学中,要结合实验和日常生活的应用,使学生对光的直线传播规律有更全面的、更深刻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光学知识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 光的传播是光学的基础,是在小学科学课学过的有关基础知识上的延续与补充,是学习光现象以及相关知识所必须的首先要知道的内容。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什么是光源; (2)知道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3)知道光在真空中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与实验,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设计实验的能力; (2)经历“光是怎样传播的”探究过程,培养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领略色彩斑斓的光之美,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 (2)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四、教学重点: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的; 2、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五、教学难点: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来解释一些简单现象的能力 六、教具仪器:激光手电、蚊香、玻璃砖、火柴、蜡烛、光屏、中间有孔的不透 明硬纸板、盛水的小烧坏(水中放适量牛奶)、果冻。 七、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动手操作实验和演示实验、板书 八、教学过程: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探究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知道光的直线传播产生的各种现象以及光速。学习时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实验,并注意利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重要现象.如小孔成像、影的形成、日食、月食等.实现了教学目标介绍或启发学生如何让光在水中、空气中现形,水中加入少许牛奶或粉笔灰,空气中喷洒烟雾,观察光在水或空气中的传播路线。并且在课堂中除了丰富的探究实验以外,还增加了很多唯美的图片和视频,目的是加深学生对光的传播的理解和应用光的直线传播知识去解决相关的物理现象。 不足之处是,学生演示的实验效果不太好,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较弱,实验器材较为简陋,由于课堂容量较多,加上图片、视频有点过多,所以巩固练习练得较少。

苏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现象知识点习题

苏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光现象知识点习题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光现象 1.光的色彩 光源:定义:自身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分类:人造光源,如发光的点灯,点燃的蜡烛,火把等 天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发光水母等 色散:白光色散成彩色光带:红橙黄绿蓝靛紫 白光色散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三原色: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 混合规律:色光的三原色等比例混合可得到白光; 颜料的三原色等比例混合可得到黑色 物体的颜色: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透过它的色光决定的 光能:光具有的能量叫做光能 2.不可见光 红外线:定义:太阳光色散区域中,红光外侧的不可见光叫做红外线 特性:1)热作用强—→应用:红外线理疗、红外线烤箱、红外线诊断等 2)穿透能力强—→应用:红外线遥感 3)可以进行遥控—→红外线遥控器 紫外线:定义:太阳光色散区域中,紫光外侧的不可见光叫做紫外线 特性:化学作用强—→应用:使照相底片感光等 荧光效应强—→应用:紫外线验钞,紫外线路标、警示牌,鉴别古字画 生理作用—→应用:紫外线杀菌灯、紫外线灭蚊器等 3.光的直线传播 条件:在同种均匀介质中 光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的直线 例证:日食、月食、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应用:激光准直、射击瞄准、排列纵队 真空中光的速度约为3×10^8m/s 4.平面镜 定义:生活中常用的镜子,表面是平的,叫做平面镜 成像特点:像与物大小相等 物与像对应点连线跟镜面垂直——→物与像关于镜面对称 物点与对应像点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 作图:用对称点找像点,用虚线将像点连接起来 虚像特点: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像 不能用光屏接收的像 只能用眼睛观察 不能被平面镜后的物体挡住

光的传播

第五讲光的传播 光学和几何学、天文学、力学一样,是一门有悠久历史的学科,重点研究光的发生、光的本性、光的传播规律、光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这些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在讨论光的传播路径时使用了很多的几何知识和方法,所以常将这部分光学称为几何光学。 一、光的直线传播规律 1.光源 我们周围的大多数物体自己不发光,但能反射从别处射来的光.有些物体,像太阳、恒星、蜡烛、白炽灯、荧光灯、霓虹灯和激光器等,能够发光。这种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其中,太阳和恒星是天然光源,其他是人造光源。无论哪种光源,发光时都要消耗其他能量.光源是把其他能量转化为光能的物体或装置。只要这种转化过程不停止,光源就不断地把光辐射出去。 【例1】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下面的8种物体中, 一定是光源的有 ; 一定不是光源的有;可能是光源的有。 A.太阳;B.月亮;C.星星;D.流星;E.钻石;F.蜡烛的火焰;G.发光的电灯;H.打开的电视机。 2.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光能够在真空中或空气、水等透明的物质(称为介质)中传播。大量事实说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在光学中,常用一条线说明光的传播情况,这条线叫做光线,在光线上用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的光线为带箭头的直线。小孔成像和影都是光的直线传播所形成的有趣现象。 从光源发出的光,照射到不透明的物体上时,会在物体的后面形成一个光线照射不到的黑暗区域,这就是物体的“影”。图5-1为点光源所形成的影;图5-2则为较大光源所形成的影,1区为本影区、2区为半影区、3区为伪本影区。 光沿直线传播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介质是均匀的”。折射率是表示物质光学性质的物理量;两种介质是否均匀的标志,是它们的折射率是否相同。如果介质不均匀,光就会沿弯曲的路径传播。 声音只能在介质中传播。与声音不同,光除了在介质中传播外,还能够在真空中传播。在真空中,光也沿直线传播。 【例2】有关小孔成像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C) A.小孔所成的像可以是彩色的B.像的清晰程度跟小孔的大小无关 C.将照相底片放在光屏处可以拍摄到像D.成像用的小孔必须是圆形的 【例3】将一根蜡烛点燃,放在具有针孔的纸板前面,在纸板后面屏幕上,可以看见一个倒立的蜡烛像。试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释这个现象。 【例4】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说明日食、月食的形成。 【例5】一根50cm长的木棍,竖直地立在水平地面上,影子的长度是40cm。与此同时,一根旗杆的影长为16m。由此可知这个旗杆的高度为。 3.光的速度 图5-1 图5-2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 光现象教案

第四章光现象 1.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 2.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 3.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4.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 本章主要学习光现象及其规律。内容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光的速度,光的反射规律,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规律,光的色散等。其中核心知识点是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规律,平面镜成像特点,光的折射规律。在中考考查中,主要是: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简单的现象,以光的反射规律为核心的三线两角关系,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对光的控制作用,光的折射现象、规律。另外正确画出光路图,应用光路图去解决问题也是应掌握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常以填空、选择、作图等题型出现,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也经常设计为实验探究题。由于环境污染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光污染的有关问题将成为中考的一个新的热点。 1.在前三章学习物理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学生基本知道探究物理问题的基本实施程序: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实施检验—得出结论。此程序在今后的学习中会经常用到。在本章学习中主要让学生认真体会此探究过程的重要性。 2.学生刚学习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还分不清入(或反或折)射角,入(或反或折)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在画光路图时会出现一些小错误,如光线忘记画箭头,法线用实线画等。做光学探究题时,不是利用光的反射或折射规律分析问题,而是凭自己的主观想象来下结论。为此,应让学生明确概念和规律,多加练习。 3.光的折射一节是光学学习中难度较大的一节,学生理解起来有点困难,教师可分步设计几个探究小问题,以分解难度。此年龄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可让学生课前自己观察一些生活中的光现象并做点简单的教具,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1.教学过程中对课本安排的实验探究活动,如“光的反射规律,平面镜成像特点,光的折射规律”等,要让学生积极参与,细心观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在实验中提高观察和动手的能力,逐渐建立学好物理的信心。 2.光学知识与社会实践和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教学中要重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让学生逐渐学会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简单的光现象,分析和解决与光学有关的实际问题。 3.在实验中,一定要对学生讲好实验注意事项,在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同时老师可应用反射或折射规律用几何作图的方法在黑板上画成像情况,使学生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结合,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4.此章中考查的内容较多,是重要的章节。讲课进度不宜太快,要注意基础知识的掌握,注意区分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光的反射现象,还是光的折射的现象。 5.设计实验时可首先让学生选择实验仪器进行实验,实验的结果如果是不成功的,也能激发学生发现、探究实验失败的原因并找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使学生真正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价值。

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现象》综合测试题(含标准答案)

光现象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生活中许多物体可以发光,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 A.水母B.萤火虫C.月亮 D.霓虹灯 2.如下图所示,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小孔a处,它成像在距小孔b的半透明纸上,且a大于b。则半透明纸上的像是( ) A.倒立、放大的虚像 B.正立、缩小的虚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实像 3.如下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与平面镜成像原理相同的是( ) 人在屏幕上的影子蜡烛通过小孔成像荷花在水中的倒影铅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 A B C D 4.如图所示是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 A.把纸板ENF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 B. 一束光贴纸板沿某一个角度射到O点,用刻度尺量出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 C. 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观察反射光线的方向怎样改变 D. 把纸板NOF向前折或向后折,观察能否看见反射光线 5.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情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入射角等于30° B.折射角等于50° C.NN′是界面 D.MM′的右边是玻璃 6. 有关下列各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图甲中潜艇使用潜望镜观察海面情况是利用了光的折射 B.图乙所示的自动感应门是利用红外线来实现自动控制 C.图丙所示人们是借助漫反射来观察到大象 D.图丁所示的倒影是反映了光的镜面反射 7.下列关于实像与虚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虚像是人的幻觉,实像是有实际光线进入人眼 B. 虚像就是影子,实像是由实际光线形成的亮斑 C. 实像能在光屏上呈现,虚像则不能 D. 光线经折射后总是成实像,经平面镜反射后总是成虚像 8.下列关联正确的是( ) A .光的直线传播——把铅笔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中,看上去好像折断了 B .光的折射——岸边的树倒映在水中 C.光的反射——影子的形成 D.光的反射——人能在镜中看见自己的像 9.刘艳同学对于如图所示的情景解释正确的是( ) A.验钞机是利用红外线照射荧光物质鉴别真假币 B.伦敦奥运会圣火是利用凸面镜采集的 C.玻璃砖中钢笔的像是由于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 D.日食是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 10.下列物理现象及其分析中,正确的是( ) A .在湖面上观察到水中飘动着白云,这是光发生折射的缘故 B .人在照镜子时,总是靠近镜子去看,其原因是靠近时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大一些 C.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形成彩色光带,说明白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 D .太阳穿过树叶,在树荫里的地面形成的光斑是圆形的,这是由于树叶之间的缝隙都是圆形的缘故 二、填空题(每空1 分,共 17分) 11.电闪雷鸣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说明光速比声速 (选填 “大” 或“小”);真空中的光速为 m/s 。 12.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某液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入射光线与液面成30°角(如 图),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83°,则反射角的大小为_______,折射角的大小 为_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