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有效教学的五大理念

有效教学的五大理念

有效教学的五大理念
有效教学的五大理念

有效教学的五大理念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

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首先,要求教师有“对象”意识。教学不是唱独角戏,离开“学”,就无所谓“教”,因此,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其次,要求教师有“全人”的概念。学生发展是全面的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或某一学科的发展。教师千万不能过高地估计自己所教学科的价值,而且也不能仅把学科价值定位在本学科上,而应定位在对一个完整的人的发展上。

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要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教师在教学时既不能跟着感觉走,又不能简单地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教学效益不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而是取决于对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

关注可测性和量化。如教学目标尽可能明确与具体,以便检测教师的工作效益。但是并不能简单地说量化就是好的、科学的。应该科学地对待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的结合,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业成就与教师的工作表现。因此,有效教学既要反对拒绝量化,又要反对过于量化。

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每一个教师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我的教学有效吗?”“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

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要求教师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知识,以便于自己面对具体的情景做出决策,并不要求教师掌握每一项技能。

从有效教学走向卓越教学学习笔记

从有效教学走向卓越教学 第一章有效教学的意义与反思 第一节有效教学的内涵与意义 1.有效教学的内涵:(1)有效果。(1)教学效果强调的是教学产生的结果,与动机无关。(2)教学效果的落脚点是学而不是教,学生有无进步和发展是衡量教学有没有效果的唯一指标。(2)有效用。教学效益强调的是教学及其结果的合目的性、合价值性。具体来说,它表现在社会效益和个人效益(3)有效率。教学有效率是指一定的教学投入产生了尽可能大或多的教学的目标。 2.有效教学的要求与特点(经验):(1)教学要有效果,教师必须确立效果为重的意识和学生(学习)为本的意识,要重在看教学的实际效果及学生的发展,要重在看学生学了什么、会了什么(2)教学要有效用,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要鼓励和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在情境中、在应用中学习,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和本领。(3)提高教学效率的根本任务是实现当堂达标,完成教学任务,努力做到课前无预习、课后无作业,切实减轻学生课外负担,把课外时间还给学生,把校外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提高教学效率的具体要求是:一要减少教学时间的浪费,把课堂教学时间用在指向教学目标的教与学活动上;二要精选教学内容和简化教学过程,使教与学的活动指向价值最大化的教学内容,提高时间的利用价值。 3.江苏省苏州中学黄厚江老师提出课堂教学的六个“减法”:一是减去不必要的教学环节,二是减去不必要的拓展和链接,三是减去多余的手段和形式,四是减去赘余的教学内容,五是减去价值不大的知识呈现,六是减去不集中、不该有的目标。 第二节有效教学的实践反思 1.效率至上(快与慢、效率与质量) 2.可测量性(清晰与模糊) 3.三、程序化(模式化与个性化) 第三节有效教学的理论反思 1.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共性与个性)。教师要从“控制者”转向“促进者”,“教师即促进者”是“教育即解放‘的体现,解放学生的时间、空间、思想、权力,培养能够自主发展的人。 2.教学的有效性与道德性。从理性基础角度讲,有效性基于工具理性,道德性基于价值理性。有效教学是一个技术操作问题,更是一个价值澄清与选择问题。教学的道德性包括四个含义:(1)道德的教学应该是合乎法律要求的。(2)道德的教学应该是符合伦理道德要求。(3)道德的教学应该是公平的。(4)道德的教学应当以学生为目的,而不是把学生看作实现某种外在目的的手段。 第二章卓越教学的基本理念和特征 第一节卓越教学的基本理念 1.“狭义教学”走向“广义教学”。狭义教学以书本为教学对象,以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作为教学的核心目的,坚信知识教学(双基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广义教学以课程资源为教学对象,教材无疑是重要的最基本的课程资源。广义教学是面向生活的教学,把教育教学内容从书本里、课堂中引向学生五彩缤纷的生活世界。 2.由“独自式教学”走向“对话式教学”。独自式教学是以教师为本位的教学,是教师对学生的单向“培养”活动。对话式教学强调的是师生的交往、互动。民主性、互动性、开放性、生成性是对话式教学的基本理念。 3.由“依赖性教学”走向“独立性教学”。传统教学建立在学生的依赖性基础上,最终培养的也是学生的依赖性,它表现为学生只能跟着教师学,现代教学建立在学生独立性的基础上,独立性既是出发点又是归宿。 4.由“知识性课堂”走向“生命性课堂”。传统教学把课堂定位为知识授受和能力培养的场所,现代教学则把课堂理解为生命成长、人性养育的殿堂。 第二节卓越教学的质量观和目的观 质量观:1.以人为本的质量观2.全面的质量观3.可持续发展的质量观 目的观:健康、幸福、品行、学业、个性是学生成长和发展最重要的五个要素,因而是卓越教学最重要的五个目的和追求,其排序和意义如下:1.健康第一(生命第一):让学生拥有健壮的身体和美好的心灵。2.幸福第二:让孩子拥有一个幸福的童年——金色童年。3.品行第三:让学生都成为有教养的人。4.学业第四:让学生拥有一份成功的学业。5.个性第五——让学生成为个性丰富的人。 第三节卓越教学的基本特征 1.有深度的教学。指的是让学生学得深、学得透的教学,学生“学得深、学得透”不同于“讲得深、讲得透”。 2.有广度的教学,指的是学科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以及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贯通。 3.有温度的教学(润泽的教室)温度指的是教学的氛围(气温)、文化(气候),有温度就是让学生感到很舒适、温馨、安全、快乐、幸福,它是由课堂中人与人(师与生)的关系决定的。为了让学生有家的感觉,教师要做到以下四点:(1)接纳学生(2)重

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践答案

《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践》复习题 一、填空题。 1、有效教学需要以学生付出努力愿意跟随和效法教师为前提。 2、教学能否找到原有经验的起点,实际上是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 3、时间应该是衡量教学效率的主要指标。 4、严格要求是教师对教学、对学生负责任的基本表现。 5、建设进取、合作、民主、创新的教师文化既是观课议课的目标,又是有效观课议课的基础。 二、单项选择题。 6、“教育本身不是目的,学习本身也不是目的,升学当然更不能成为目的。”这句话说明的观点是(A) A、用生活来教育 B、为生活而教育 C、生活等于教育 D、教育即生活 7、读懂教材的目的是(C) A、照搬教材 B、避免给学生讲错误知识 C、在理解教材以后更合理地处理教材,给学生呈现更合适的教学内容 D、把作者的观点无批判地呈现给学生 8、我县正在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改革,部分学校根据自身特点,打造了不同特点的课堂教学模式,无论哪种模式,都要( A ) A、围绕学生学会、会学、越学越聪明来设计 B、以提高学生成绩来设计 C、找出包医百病,应对所有教育情境的方法。 D、切实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不刻意追求教学成绩 9、教学空间是师生共同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场所,对师生健康和安全的保障是教学空间管理的(D) A、民主性要求 B、教育性要求 C、科学要求 D、第一要求 10、“张俊同学认真听同学回答问题,表现很好!”这是( A ) A、评价行为和过程 B、评价纪律 C、评价结果 D、评价人格 三、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1、写反思日记必须具备“挑剔问题”的意识,有针对性地制订改进的计划。(√) 12、观课说明等同于说课,都要对课堂教学的各个方面进行说明。(×) 13、“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正是体现了有效教学的理念。(√) 14、“亲其师,信其道”说明了学生对教师的信任首先基于对师爱的信任。(√) 15、关注教学效益就要专于学科本位,画地为牢。(×) 四、简答题。 16、先学和自学有什么追求和价值呢? 首先,先学和自学立足于培养学习者的学习责任,通过先学和自学让学生意识到,学习是学习者自己的事,对于自己的学习任务和遇到的问题,学习者必须承担自己的学习责任。 其次,先学和自学可以让学习变得有准备。

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崔允漷

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 崔允漷 一、有效教学的理念 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特别是在受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之后,这一概念频繁地出现在英语教育文献之中,引起了世界各国同仁的关注。有效教学的提出也是“教学是艺术还是科学”之争的产物。教学是艺术,这是20世纪以前在西方教育理论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学观。它倡导教学是一种教师个性化的、没有“公共的方法”的行为,一种“凭良心行事”的、“约定俗成”的行为,主张影响教学过程的因素是复杂的,教学结果是丰富的,难以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但是,随着20世纪以来科学思潮的影响,以及心理学特别是行为科学的发展,人们才明确地提出,教学也是科学。也就是说,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于是,人们开始关注教学的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理论基础,以及如何用观察、实验等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教学问题,如程序教学、课堂观察系统、教师与学生的行为分析、教学效能核定的指标体系以及教学行为――结果变量等。 有效教学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来的,它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为了更好地把握这种理念,我们先来了解它的本来含义。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所谓“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它的逻辑必要条件主要有三个方面:①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即教师首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学是在学生“想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的;②指明学生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所学的内容,即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到什么程度以及学什么,学生只有知道了自己学什么或学到什么程度,才会有意识地主动参与;③采用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即教学语言有自己的独特性--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因此.需要借助一些技巧,如重复、深入浅出、抑扬顿挫等。如果教师在讲课时不具备这些条件,那么即使教师教得十分幸苦,也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教学。 因此,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何谓“理念”理念就是一个人具有的准备付诸行动的信念,它既是一种观念,也是一种行动。具体地说,有效教学的理念主要包括下列这些内容。 ●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首先,要求教师有“对象”

有效教学的理念与策略

有效教学的理念与策略 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国目前的中小学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然而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这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而且还需要提供多种问题解决的方案。其中一种方案就是如何使得我们的教师拥有有效教学的理念,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或技术。否则,我们即使有理想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其结果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因此,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到来之际,讨论有效教学的理念与策略,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了。 一、有效教学的理念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所谓"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它的逻辑必要条件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即教师首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学是在学生"想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的; 二是指明学生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所学的内容,即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到什么程度以及学什么,学生只有知道了自己学什么或学到什么程度,才会有意识地主动参与; 三是采用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即教学语言有自己的独特性一一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因此,需要借助一些技巧,如重复、深入浅出、抑扬顿挫等。如果教师在讲课时不具备这些条件,那么即使教师教得十分辛苦,也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教学。 因此,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何谓"理念"?理念就是一个人具有的准备付诸行动的信念,它既是一种观念,也是一种行动。具体地说,有效教学的理念主要包括下列这些内容。 1. 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 首先,要求教师有"对象"意识。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其次,要求教师有"全人"的概念。学生的发展是全人的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如智育)或某一学科(如英语、数学等)的发展。 2. 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 教师在教学时既不能跟着感觉走,又不能简单地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教学效益取决于对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 3. 有效教学更多地关注可测性或量化 如教学目标尽可能明确与具体,以便于检验教师的工作效益。但是,并不能简单地说量化就是好的、科学的。有效教学既要反对拒绝量化,又要反对过于量化。应该科学地对待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的结合,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业成就与教师的工作表现。 4. 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要求每一个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持续地追问"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 5. 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 所谓"策略",就是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问题解决行为方式。具体地说,按教学活动的进程把教学分成准备、实施与评价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系列的策略。有效教学需要教师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的知识,以便于自己面对具体的情景作出决策,并不要求教师掌握每一项技能。 按照目标管理的教学流程,有效的教学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教学的准备、教学的实施和教学的评价,并据此来划分教师在处理每一阶段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种种具体的问题解决行为方式。 二、教学准备策略 教学准备策略主要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前所要处理的问题解决行为,也就是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如教案)时所要做的工作。一般说来,它主要涉及形成教学方案所要解决的问题。具体说来,一个教师在准备教学时,必须要解决下列这些问题:教学目标的确定与叙写、教学材料的处理与准备(包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主要教学行为的选择、教学组织型式的编制以及教学方案的形成等。 教学目标是教师专业活动的灵魂,也是每堂课的方向,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规范的教学目标应该包含四个要素: 1. 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因为判断教学有没有效益的直接依据是学生有没有获得具体的进步,而不是教师有没有完成任务。如"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与争辩能力"等,这些写法都是不规范的,因为目标行为的主体是教师,而不是学生。 2. 行为动词必须是可测量、可评价、具体而明确的,否则就无法评价。如有位教师在写《海燕》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时,写了"培养学生革命的大无畏精神;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这种写法不仅主体不对,而且也无法评价"革命的大无畏精神"和"学生的写作技巧"到底"进步"了多少。 3. 行为条件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为评价提供参照的依据。如"根据地图,指出我国的首都北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了解‘环境保护要从我做起'的道理。"或"在10分钟内,学生能完成15道简单计算题。" 4.表现程度指学生学习之后预期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用以评量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如"就提供的某一道应用题学生至少能写出3种解题方案","通过这一堂课的学习,学生至少能记住4个单词"等。目标表述的是基本的、共同的、可达到的教学标准,而不是无法实现的最高要求(理想)。 如有一位高中教师上一课时的"克隆技术",他写的"教学目标"是: 1.认知目标 (1)理解克隆的概念 (2)了解克隆技术的一般过程 (3)认识克隆技术在生活实践中的运用 (4)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科的兴趣

课堂教学有效性意义及体现

◆课堂教学有效性意义及体现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首先,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的协调发展。也就是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特征(或表现)可以列举很多,没有公共的标准,但最关键的一点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是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虽然表现在不同层次和不同方面,但学生是否有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指标。学生的进步不能仅限于知识的掌握,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也绝不能靠训练,而要靠思维过程,要靠个性化的思维。但知识转换为解题技能是要靠操练的,这种操练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提高学生的解题技能和学业成绩;同时也会压抑人的创造性、想象力。所以,要把握好操练的“度”。教学的有效性要关注学生的发展,而学生的发展有当前发展和终身发展。任何一个有效教学必定要促进学生当前发展,同时对学生长远发展更要有所影响。而旧式教学太注重当前发展,忽视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沉淀下来的是一种思维方式和精神。 与课堂教学“有效性”相对应的是课堂教学的“低效或无效”。“无效”、“低效”都是相对有效教学而言。更进一步来说,“无效”、“低效”也可以说是不需要教师教,学生也能理解,教师彻底失去作用。从专业角度来说,就是没有发展。所以,有效的教学就是学生获得充分发展,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和谐统一发展。 ◆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凡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的教学活动都可以称之为“有效教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双边活动。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就根据多年的数学教学经历,从教师教学的有效性与学生学习的有效性简单地谈谈我的一些教学体会和做法. 一、认真钻研教材,提高备课的有效性 我校成立了以年级为单位的数学备课小组,集体备课时,一人主讲,其他教师各抒已见,大家献计献策,达成共识,完善教学设计,然后上课,其他教师听。课后大家想一想,议一议,相互交流,还有那些地方需要改动,认真做好教学反思记录,改动后再进入课堂教学,从而寻找最佳的教学方法,以适应新一轮的教学需要。但不能千篇一律,可根据自己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选择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方法,上出自己的特色、个性。有效的备课应是备有用的,应有利于教师落实地教、巧妙地教,促进学生学得快、学得扎实。有效备课重要的教师还应根据学生个体进行钻研、思考,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及手段。比如备《一次函数中的面积问题》时,力争这样备课:1、确定目标:这节课从不同角度来诠释一次函数中的面积问题。2、确定教材:要教什么内容,教学重点是什么;3、关注学生:教到什么程度,教学难点是什么,用什么方法教,要让每个学生上了这节课后,都有所收获,并知道学了数学的哪些知识。如果教师一味地追求难度、深度、广度,而一部分学生却跟不上来,势必他们就会把精力转移到与上课无关的事中去(开小差);4、课后反思:“精炼提升",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写出课后反思,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艺术.备学生是提高有效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实施有效提问,提高教学效率 一节课是由若干个问题贯穿起来的,学生掌握如何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问的质量有直接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要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才能使学生在新旧知识之间发生激烈的冲突,唤醒学生知觉,激发探究兴趣,明确探究目标,确定思维方式,并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多设计一些让学生表述型的问题,少让学生直接用“是”或“不是”来答题。 1、提问要有针对性

有效教学的概念及措施

有效教学的概念及措施 摘要:近年来,有效教学越来越受到高校教育者的重视,本文从有效教学的概念出发,结合自身实践对院校的有效教学提出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高校有效教学思考 一、有效教学的概念 所谓有效教学,是自20世纪开始,伴随着教学科学化运动的兴起和发展而形成的一个新概念。当今,越来越多的教育界人士认为,教学本身也是一门科学,有其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基础,可以通过制定、完善和落实科学的指标体系来提高和保证教学的有效性。有效教学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学活动,而是指有明确的指标和目的并能产生预期结果的教学。有效教学是好的教学、优秀的教学,是能够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教学。一堂有效的课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促进学生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帮助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有效教学的目标,是要求指教师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进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结果。教师要想真正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则必须具备良好的教师素养,能够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让课堂活跃而高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实现有效教学的措施 1.要以实现有效教学为目标,完善学科体系 有效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课程教学应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特征。首先,要明确教学任务。高等教育培养出的人才要符合社会需求,制定学科体系时,要依据社会对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相关专业方向和知识结构,明确教学定位和功能,合理制订教学目标,规划学科体系。其次,要注重学生科研动手能力的培养。对于大学生来说,通过院校培养,不仅要掌握学科专业的相关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在设置专业课程时,教师要合理组织教学内容,既要注重学生理论基础的学习,又要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能够联系实际问题展开相关研究,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和提高专业知识,获得科研能力和实践技能的提高。这种策略可以促进学生独立处理专门事物的能力,同时也满足了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第三,学科专业设置时要注重学科前沿性。有效的课程教学要求教学内容符合社会实际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专业课程内容要紧跟学科知识的发展前沿,学生能够通过学习,了解和掌握最新科研成果,促进学生开阔视野、追踪本学科最新领域的进展,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 2.实现有效教学,要尊重学生主体 现代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围绕学生这个教学主体,根据学生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为学生学习提供帮助和支持服务。教师应从这一点出发,围绕

关于教育的定义

浅谈教育 092班09171219 秦雪 关于教育的定义,中外的教育家、思想家和一些人士都有自己的“语录”,比如说:孔子:“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鲁迅:“教育是要立人。”儿童的教育主要是理解、指导和解放。马克思、恩格斯:教育是促进“个人的独创的自由发展。……种种释义,各有千秋,都从某一角度通向真理之门。简言之“教:上做下学(或模仿);育:正确态度对待客观。”教育最终目的是以正确的习惯和态度对待客观” 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期望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而我主要也从狭义方面浅谈教育。 目前学校教育最明显的弊端有以下几种。一、感觉钝化。教育目标的偏狭、教育内容的繁难、学业竞争的激烈,迫使学生每天想着学习、考试、分数、名次,常常对周围的一切不是无暇他顾就是熟视无睹。这样日积月累,必然会令他们对与学习无关的东西无动于衷,进而造成感觉的麻木与钝化。 二是疾病增多。疾病主要是由心理的失衡、锻炼的减少和活动的单调引发的。面对学习与升学的巨大压力,学生往往感到紧张、压抑甚至恐惧,进而引发失眠、头痛、焦虑、抑郁、免疫力下降等功能性、器质性疾病。专家近年来所发现的“感觉综合失调症”、“注意力缺乏综合症”等稀奇古怪的病症,也与学生巨大的学习压力有着直接的关联。 三是人格扭曲。我们的教育一向声称是培养人的,但事实上,在由机械操练、强行灌输所构筑起来的教育模式里,学生原本鲜活可爱的人格被割裂、被剥蚀,风格迥异的个性被忽视、被压抑,千篇一律、千人一面成为这种模式的必然结果。这些情况,加上独生子女的日益普遍,这样在学生中间,就会出现程度不等的孤僻、自私、自闭、自傲、自卑、消沉、怯懦、情感冷漠、言行过激、意志脆弱、性别倒错等人格的扭曲和不健全。 四是能力不强。教育本来是要促成人的全面发展的,要使人们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均衡、和谐、自由的发展,但是我们的教育却畸型发展了学生的部分能力,而置其他许多能力于不顾。且不说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心理自制能力、生存适应能力等相对较差,就是与学习有关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发现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也未得到有效的培养。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先生是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学生是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虽然这是对旧社会教育的描述,但是在很大程度仍然有当下学校教育的影子。因此我们不得不聚焦于当下一个很流行的话题即“有效教育”。

有效教学的理念和策略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c51789724.html, 有效教学的理念和策略 作者:李淑华 来源:《读写算》2014年第40期 【摘要】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国目前的中小学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也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探讨多种问题解决的方案。 【关键词】教学改革有效教学课堂目标教学评价情感目标 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国目前的中小学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然而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这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而且还需要提供多种问题解决的方案。其中一种方案就是如何使得我们的教师拥有有效教学的理念,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或技术。否则,我们即使有理想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其结果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因此,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到来之际,讨论有效教学的理念与策略,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了。 一、有效教学的理念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特别是在受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之后,这一概念频繁地出现在英语教育文献之中,引起了世界各国同仁的关注。有效教学的提出也是"教学是艺术还是科学"之争的产物。教学是艺术,这是20世纪以前在西方教育理论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学观。它倡导教学是一种教师个性化的、没有"公共的方法"的行为,一种"凭良心行事"的、"约定俗成"的行为,主张影响教学过程的因素是复杂的,教学结果是丰富的,难以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但是,随着20世纪以来科学思潮的影响,以及心理学特别是行为科学的发展,人们才明确地提出,教学也是科学。也就是说,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于是,人们开始关注教学的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理论基础,以及如何用观察、实验等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教学问题,如程序教学、课堂观察系统、教师与学生的行为分析、教学效能核定的指标体系以及教学行为——结果变量等。有效教学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来的,它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为了更好地把握这种理念,先来了解它的本来含义。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所谓"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它的逻辑必要条件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即教师首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学是在学生"想学"的心理

有效教学的基本理论

有效教学的基本理论、研究课题与引领策略 一、课题由来 1、课改引发的质疑: 课改在实践层面上,指责批评最多的是:无效教学,负效教学。 表面热闹,实则无效。 不穿鞋难走路,穿错鞋走错路,穿旧鞋走小路,穿新鞋走弯路。 2、长期实践的困惑:灯光+日光“县中现象” 提高教学成绩的有效方法:“减负减负,后果自负”。 领导苦干、老师苦教、学生苦学、亲友苦帮、家长苦供。 评价课改成功与否的标准:学习方式,学习态度,学习内容,学习效果的转变;简单地讲就是乐学还是厌学,学会还是会学,自主学习还是逼迫学习。 3、行动研究的呼唤:理论转化为实践,经验转化为行动。 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模式:成功、愉快、和谐、情境、情感、目标、主体、理念都知道,道理也明白,怎么干也干不好! 4、复习教学的误区: “灌”的越多越有效;“动”的越多越有效; “考”的越多越有效;“磨”的越多越有效; 5、国外教育的冲击:教育理念、教育价值、教育方式、教学内容; 6、教育自身的反思:复旦面试无答案,港大面试无问题。哈佛课 程。温总理的问策“焦虑”创新人才; 差距源于方法:教师研究方法,才能落实“减负”; 实施有效教学,才能真正“减负”。 二、有效教学的基本理论 1、有效教学的定义 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

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 在一定的教学投入内(时间、精力、努力)带来最好教学效果的教学,是有成效的教学。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成绩、成才、成功。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提高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与否,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所谓“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提高学习主体的学习效率,它需要满足三个必要条件:激发兴趣、引领方法、形成能力。 首先,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即教师首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志向,使教学活动在学生“想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想学的心理一是兴趣;二是责任。其次,教学要在学生“能学”的技能基础上推行。指明学生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所学的内容,即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到什么程度以及学什么,学生只有知道了自己学什么或学到什么程度,才会有意识地主动参与;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显得格外重要。再次,教学要在学生“会学”的能力基础上提高。教师发挥主导作用,要采用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把教材的书面语言、学术语言转化为生活语言、肢体语言,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如果教师在讲课时不具备这些条件,那么即使教师教得十分辛苦,也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教学。 因此,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何谓“理念”?理念就是一个人具有的准备付诸行动的信念,它既是一种观念,也是一种行动。

《有效教学的理论和实践》心得体会

《有效教学的理论和实践》心得体会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用新时代的教育理念来教育我们的孩子,培养出一批批合格的社会小公民。十余年的教学生涯,让我感受到作为一名教师的快乐,同时也领悟到要一名教师成功的真谛——走近书本。教师的快乐,来自读书,教师的成长,源于读书。去年,被评为了珲春市级地方课程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认定,让我受益匪浅。特别是在上学期读书期间,获得了一本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具有指导性意义的书籍——《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为我的课堂教学又一次指明了方向。 《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一书,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出发点,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到改进,向我们介绍了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教学,怎样才能达成有效教学,并理论联系实际,列举了课堂教学中应如何进行有效教学的设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更好地进行有效性课堂教学,为我们的教学指引了方向。通过阅读陈教授的著作,结合我们学校正在实施的“以学为主、当堂达标”的教学工作实际,有以下体会: 一、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课前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先学和自学,培养他们的学习责任,让他们意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对于自己的学习任务和遇到的问题,必须自己勇敢的去承担。通过自学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时不等不靠,不依赖别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有效教学赢得了时间。 二、建立良好的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结果要有效果,有效益,必须是在师生共同配合下完成。建立良好的和谐的师生关系,我觉得教师应善意地信任学生和理解学生,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看问题,关心他们的成长与发展,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爱。同时,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责任,下定决心、树立信心、克服困难,取得成功。这样,学生才会更加的喜欢你,喜欢你的课堂,有效教学在和谐的氛围中得以实施。 三、善于发现和总结。 《有效教学的理论和实践》一书,是他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和总结而成的。我们的教学也是如此,自己的综合素质,让有效教学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有效教学的内涵与理念

有效教学的内涵与理念 1、何为有效教学 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小伊的唯一指标。教学的有效性包括如下三重意蕴:有效果,指对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程度的评价;有效率,教学活动室一种精神生产活动,教学效率可表述为:教学效率=教学产出(效果)/ 教学投入,或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有效益,指教学活动收益、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 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它的必要条件主要有单个方面:一是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二是指明学生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所学的内容;三是采用学生易于理解的方式。如果教师在教学时不具备这些条件,那么即使教得十分辛苦,也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教学。 2、有效教学包括的几个理念 (1)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 首先,教学中,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其次,要求教师有“全人”的概念。学生的发展是全人的发展,而不是某一个方面或某一学科的发展。教师应定位在对一个完整的人的发展上。不仅要看到学生的本学科学习、状况,

还要看到其学习习惯、兴趣、态度等,多掌握学生的特点,只有知己知彼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2)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教师在教学时不能简单地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教学效益不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而取决于对单位时间内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要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培养,使学生在体验和探究中变“学会”为“会学”,使学生终身受益。 (3)有效教学更多地关注可测性或量化 有效教学既要反对拒绝量化,又要反对过于量化。应该科学地对待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业成就与教师的工作表现;既给学生最终评价,又要注重他们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即平时的学习成绩和平时的态度、习惯等。 (4)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 要求每一位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持续地追问:“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我的教学更有效的教学?”“这堂课到底有多少学生理解了?有没有漏网之鱼,我如何去弥补?”“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我应该怎样去寻找不同的教学策略,让学生能有效快乐掌握?” 3、有效教学行为

有效教学的六大特征

有效教学的六大特征 一、有效教学是有明确任务指向的教学 考察一个课堂教学是否有效,需要明确在教学实施前,教师和学生期待达到怎样的教学目标,否则所有的考察就没有意义了。所以明确的教学目标是教学有效的前提。教学目标是教师专业活动的灵魂,也是每堂课的方向,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教学目标不是目的。比如“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等都是不规范的目标表述,因为这些表述都无法比较和评价。崔允漷教授在《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一文中提出规范的教学目标四个要求:学生为行为主体;行为是可测量、可评价、具体而明确的;行为条件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为评价提供参照的依据表现程度指学生学习之后预期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教师再经过对学生原有认知条件、情感态度以及对课程标准、教材编写者意图和学生需要意图的深入研究之后,确定的教学目标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起明确的任务。 二、有效教学是学生高度参与的教学 我们在课堂上经常有这样的经历:当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多次询问学生之后,学生仍然无动于衷,于是就把问题的答案呈现给学生。比如: 师:你们认为:为什么孔乙己大约的确已经死了? 学生沉默约1分钟。 师(提示):“大约”就是大概的意思,表示猜测。“的确”表示肯定。

学生再次沉默。 师(有点不耐烦):这里可以看出孔乙己命运的悲剧,…… 在访谈中,很多老师认为学生不回答,老师把答案讲解给学生,让他们理解效果会更好。也有很多老师认为让学生采用交流、互动的形式太浪费有限的教学时间,认为直接教授法是高效的教学方法。 学生的“参与”又称学生的介入,是反映“学生在与学业有关的活动中投入生理和心理能量”的状态变量。参与意味着介入、投入、卷入、浸入的状态之中,是主体对活动的能动性作用过程,是能力和倾向的统一。所以主体参与绝不仅仅是一种形式,更重要的是一种状态。而且是一种亢奋、激动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学生或静心默读,或全心朗读,或潜心思考,或积极争辩,或大胆陈述……“教学过程是教师向学生传递教养内容,并使学生掌握的过程,但并不是教师将教养内容“奉送”给学生,学生予以接受的关系。”教学过程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不是一个单向传递的过程。单向传递看起来非常省力而且有很大的容量。但是由于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根据信息加工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的研究表明:单向接受的知识是不牢固的知识,不能转入长时记忆和有效内化。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人只有在与他人合作过程中,主动加工那些对个人有意义的信息,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大量的研究也表明了合作学习的价值。所以让学生的学习成为有意义的学习,合作是必不可少的。但合作学习不仅仅是小组学习,也不仅仅是一种课堂活动形式。米尔斯把合作学习定义为“成员各负其责,为实现小组的共同目标而合作的有组织的小组活动”。

有效教学的理论与方法试题附答案一

模拟题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界定 1.布朗等人更多的是从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角度进行界定有效教学。 2.有效教学的整合性特征包括______________的多维性,侧重教学的______________功能;教学准备全面充分;教学活动强调主体间的交流与互动;______________多样化;综合运用各种______________;恰当运用各种______________。 3.影响有效教学的四个核心条件是:学生特点、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教学目标的次上位概念是______________。 5.在三维教学目标中,三个子目标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教学设计是,对学习者进行分析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进行教学过程设计时,常见的课堂教学过程流程图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从表面上看,有效教学是一种() A.教学思路 B.教学形态 C.教学思维 D.教学境界 2.有效教学的核心条件是()

A.认识学生 B.教师素质 C.教学环境 D.教学资源 3.依据教学资源的产生方式教学资源可以分为现成性教学资源、携带式教学资源和() A.多媒体教学资源 B.人力性教学资源 C.生成性教学资源 D.活动性教学资源 4.最早、较为古老的一种教学目标取向是() A.普遍性目标取向 B.生成性目标取向 C.行为性目标取向 D.表现性目标取向 5.教师知识结构的基础是() A.本位性知识 B.条件性知识 C.背景性知识 D.有关认识论与教学论方面的知识 6.()是一种用直观形式揭示学习内容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法 A.归纳分析法 B.图解分析法 C.层级分析法 D.归因分析法 7.有效教学实施不包括() A.有效的课前准备 B.有效的课堂教学 C.有效的课后反思 D.有效的课外作业 8.在平等、和谐、开放、互动的课堂中,只有(),才能让课堂不断焕发生命活力。 A.科学预设 B.科学设计 C.动态生成 D.任意发挥 9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主要包括认知参与、行为参与、()三种层面

教学思想与理念

教学思想与理念 本着有效教学的理念,一是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在教学中教师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思想,充分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在不断的外显中去内化知识,让他们在理智的挑战和内心的震憾中实现知识的建构和运用。二是关注学生的情感: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眼神、语言、心灵),使学生乐于去学、乐于去思、乐于去想。三是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化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具体,增强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设计学生动手、动脑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同时体现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细胞增殖”是人教版必修一第六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系统介绍了有丝分裂的过程和特点。它与前面所学的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细胞核——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高尔基体的功能,中心体的结构与功能等内容有密切的联系,也为今后学习其他生命活动及规律尤其是减数分裂奠定基础。 与本节相联系的内容有: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细胞的分化,衰老与癌变和减数分裂等内容。 2.教材的加工与改造: 我在设计过程中对教材做了简单的处理,如:通过一些动画和图片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直观化,形象化,打造了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有利于重点突出难点的突破。尽量地引入与人体有关的实例来说明问题,使学生有种更直观的感觉;设计了一些探究式的思考题来增强学生的自主思维活动。巧妙的动手活动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目标 1.学情分析: $ (1)知识与技能方面:高二学生的特点是抽象思维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较强,同时,对生物课程的学习,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在初中曾学过“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的内容,但是对此了解得很浅,没有深入到细胞分裂过程的水平。因此,教学中可以利用学生的知识基础并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借助多媒体课件等手段把有丝分裂的过程直观形象地表示出来,帮助学生理解,使新知识有效地整合进学生原有的知识网络中,使学生的知识体系得到丰富和发展。 (2)心理与情感方面:具有比较健全的心理素质和个性,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对生物学的研究有很高的热情和很强烈的参与意识,这也是生物学自身的魅力所在。高中学生求知欲旺盛,自学能力强,因此可以通过对有丝分裂过程的分析引导学生对DNA,染色体数量变化等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提高学生分析总结和表达能力。 2、根据以上学情分析和课程标准要求,我确立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学习《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的心得体会

学习《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的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我明白了在教学中,要想使学生在自我发展的主阵地中有所得,有所获,我们必须做到: 1、让学生明确通过努力而达到目标,并且明白目标的达成对个人成长的意义; 2、设计具有挑战性的教训任务,促使学生在更复杂的水平上理解; 3、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经验背景,协助学生达到更复杂水平的理解; 4、适时与挑战性的目标实行对照,对学生的学习有一个清楚的、直接的反馈; 5、能够使学生对每一个学习主题都有一个整体的理解,形成地于事物的概念框架; 6、能够迁移并发现和提出更为复杂的问题,有进一步探究的愿望。 面对当前教育教学的严峻形式,我们应该把课堂作为自己专业发展的基础和依托。在教学中要做到:语言清晰精练、重点突出、逻辑性强,使学生能按逻辑的顺序逐步理解;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授课;课前应有明确的任务目标,让学生在迫切要求下学习;要会引导学生主动参加教学活动,能积极思考,动手操作并讨论交流;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发展。并且,要会使用学生的回答来促成课时目标,让学生使用自己的思想、经验和思维模式详细阐述和扩展所学内容;能在一堂课的起始部分提供先行组织者和心理策略,用多种要求创设活动结构;使用内容问题和过程问题传达事实,并鼓励学生探询和解决问题; 在课堂讲授中通过语言的抑扬、手势、目光接触以及活力等展示生气、投入、兴奋和兴趣。 有了有效的教学,还要有有效教师。我们教师不但要成为一个课堂教学的实验者,更要成为一个课程资源的开发者。而教师能够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够由“经验教学”转向“反思教学”,是否能够由“经验教师”走向“反思教师”后“”反思性实践者“。教师只有成为”反思性实践者“,持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和行为背后的教学理念,才能持续开发和生成有价值的课程资源,实现有效教学。 对教学追求有效,已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只有我们教育工作者持续思考,持续实践,持续升华,才能使这个目标全面达成。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