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道德经论文

道德经论文

道德经论文
道德经论文

教育是每个人健康成长的关键和基石,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完整意义上的教育应该由家庭、学校和社会三部分共同组成。而在中国,教育的分割和缺陷尤其家庭教育的弱点和弊端是暴露无疑的。随着孩子的出生和成长,教育的矛盾性、片面性和扼杀性已经不容忽视地摆在我们面前。

一.问题现状分析:

1.过分溺爱,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孩子是父母的爱情结晶,爱孩子是天性使然,但溺爱孩子却是人类独创的一种另类之爱。在世界各国的家庭教育中,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溺爱程度当仁不让地名列前茅。这种溺爱,是人性之中爱的光辉的一种畸形心理,在这种非常态的爱被放大以后,温柔变成一副枷锁,疼爱化做一个圈套。人性被扭曲后的结果,甚至不如非洲一种到了年龄便把小狮子扔进茫茫草原之母狮释放出来的兽性。对此,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一段经典的话:“一切都给孩子,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除了溺爱,严格的中国父母们对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忽视也相当可怕。在这方面,很多父母按照他们的思维方式,严重扼杀幼小孩子的心理、情感、意志和兴趣等非智力因素,从三四岁甚至更早,父母们便开始命令孩子们学汉字、念唐诗、背宋词、练算术,而不去顾及孩子爱玩的天性,一味地学死知识,一味地命令式教育,将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坚持性和创新能力等非智力因素抛之脑后。可孩子毕竟是孩子,纵然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有无数个理由,又岂找出一个借口,去挑战和反对瞪着大眼、攥着拳头、携带着中国传统文化因子的家长的种种威严?

2.心灵施暴,扼杀独立人格的树立:

有一个关于教育的小故事很有意思,说的就是中国家庭教育和国外的区别:一个中国儿童拿着自己画的图画让父母鉴赏,他会说,你看,我画得象不象?同样,国外的孩子会向父母说,你看,我画得好不好?这一“象”一“好”,仅一字之差,却有天壤之别。相同的环境下,异样的提问方式,得到截然不同的回答是肯定的。道理自不必多解释什么,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和理念跃然纸上。

自古至今,中国人从来不缺乏智慧,但我们对于创新能力、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的缺乏,却是毫无疑问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如果我们的老师从小就遭受着一种心灵施暴的教育方式,而陈旧的理念并没有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更新,等到教育的重大责任再次落到他们身上时,我们所享受的待遇将是多么可怕呀!可以负责任地说,我们的孩子,在第一任老师的培养下,完全没有树立起独立的人格。这不是父母的错误,而是中国家庭教育的悲哀。

3.物质刺激,变相拜金主义的诱导:

在中国家庭教育下长大的孩子,对于物质刺激这个词语一定并不陌生。据了解,这好象是中国父母们独有的杀手锏:考试成绩全部85分以上,给孩子买飞机玩具和酸奶;要是能在全班排名中进入前三,奖励100块钱。反此种种,方式不同,但刺激效果却惊人的相似。当人生观的追求转化成物质上的贪婪,我们又从何谈起独立的竞争意识和健全的人格呢?道理有时都是相通的,果然又相继出台了所谓“见义勇为奖”等种种令人哭笑不得的制度,这不是一个人的悲哀,而是一群人的悲哀,甚至反映了在一个法制尚未健全的国度里,一个民族和一种文化的悲哀。在孩子的心灵里,这是一种变相的拜金主义诱导,也许正是从这一刻起,一道腐败的大幕已经悄悄拉开。

4.朝令夕改,缺乏教育目标的远景性和阶段性:

中国家庭教育对孩子未来教育模式和教育方向缺乏远景性和阶段性,或者有了针对性没了方向性等等顾此失彼、朝令夕改的行为方式,是不用怀疑的。甚至,这个现象有两个极端。一是家长完全奴役孩子,即家长的话一言九鼎,让你上东你不敢去西。二是家长对孩子不管不问,完全“野生生长”,他们从来不对你说向东或向西,所以你可以随便打狗或撵鸡。但

无论如何,对家庭教育的完全漠视或过分重视,带来的后果都是不尽如人意的。

5.精神方面,孩子是家长最熟悉的陌生人:

早期的家庭教育父母在某种程度上是主人,但到成年期间的教育,父母主人翁的身份便被学校分担了很大一部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这里没有达成完整的默契,分歧便诞生了。随着分歧诞生的是,一方面孩子迅速成长,新环境和新朋友等人际关系不断确立和稳定,而另一方面是家长对孩子的陌生。经常不见面,见面后又只是不冷不淡地说几句客套话而已。最终,孩子成为家长们最熟悉的陌生人,熟悉的,是孩子的过去,陌生的,是孩子的精神和未来。

6.道德方面,家长和学校教育一起超级空白:

中国家庭教育里,最被重视的是智力因素,至于其他的德、体、美、劳等方面的发展,甚至连学校教育都是一纸超级空文,那又怎么去要求家长呢?小时候发的红奖状里写得清楚:该生在本学期之内,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绩优秀,特此奖励,以兹鼓励。但实际是什么?不过只是因为成绩高,仅此而已。

二.问题分析原因:

1.思想认识不够,家庭教育过分依赖学校:

据调查,学生家长真正认识到自己对子女教育负有责任,并能较好地担当起这一责任的家庭只占15%。85%的家庭认为只要让孩子衣食不缺就可以了,而教育的责任在老师、在学校。有的家长和代理监护人甚至说:“孩子在学校,家长出钱学校管,自己还操什么心?”这种教育理念与思想认识,大大增加了学校对这部分学生教育管理的难度。更有一部分父母或代理监护人教育理念差,认为“只要吃好喝好就行”,“儿孙自有儿孙福”,认为只要能挣钱,读书也没什么用,不读书照样可以赚钱,大学生不是还找不到工作吗?这些观念势必影响孩子,产生学习无用的情绪;在矫正学生不良行为习惯中,由于学校单方施教,往往收效甚微。有的未成年人虽然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但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和教师的事情,与己无关,家长与教师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不能配合教师对孩子进行教育。孩子出了问题之后,家长们往往只是一味感叹孩子没遇上好教师甚至指责学校误人子弟。

2.家庭环境不利于孩子成长:

由于大多数学生父母外出务工后,这些学生的监护权一般都移交给了祖辈或亲朋。父母不在身边,年迈的祖父辈或其他代理监护人文化水平不高,既没有教育的精力,也缺乏教育的艺术。而有的亲戚和朋友的责任心更差,许多只是口头应承而已,形成这部分学生教育管理的盲区,导致这些学生出现许多问题。如厌学、逃课、外出打电子游戏、上网,有的甚至与社会上的“混混”聚在一起,逐步沾染上赌博、看黄色录像、小偷小摸、打架斗殴等社会恶习。不少家庭的老人有迷信、打牌、饮酒等行为,对孩子也产生了许多不良影响。如果只有父母一方在家,要承担所有家务和田间劳作,也无法顾及孩子的健康成长。更有部分父母外出打工从事非法活动,影响子女健康发展,这部分家长对此心里虽然非常清楚,但他们不但没有对孩子作任何矫饰,反而认为这是生财的一条捷径;更有甚者,每当寒暑假来临时,把孩子接到所务工的城市去,让孩子耳濡目染一些非法行为,甚至让孩子直接成为自己的帮手,做着一些违法违纪的事情,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也产生了不良影响。

3.亲情缺失影响孩子健康心理的形成:

根据调查显示,目前农村有85%的小学生父母常年在外,孩子缺少亲情的关怀,成长中的心理需求无法满足,造成不少学生孤独、自卑、封闭、虚荣、过于敏感、过分自尊、盲目交友等,甚至让个别学生产生仇视心理。一些常年在外务工、经商的父母,由于经济条件宽裕,出于一种补偿的心理,给孩子拿钱方面十分慷慨,无计划、无节制,由于学生缺乏一定的理财能力和自控能力,他们自恃家长有钱,模仿大人请客过生日,花钱请人做作业,久而久之,

生活上追求享受,学习上怕吃苦头、不思进取、自由散漫、懒惰贪玩。这部分学生中多数学习缺乏自觉性、主动性和刻苦钻研精神,在生活、学习中往往缺乏热情和爱心,逆反心理重,进取心、上进心不强。同时有部分单亲、贫困、残障、表现差等特殊家庭由于亲情的缺乏,对孩子的负面影响非常大,极大地影响孩子的人格塑造、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等。

4.教育内容单一,普遍存在重智轻德现象: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制约,大部分家长只注重孩子的衣食住行和学习成绩,而在他们眼中,往往是分数代表着一切,只关注孩子“成才”而不是“成人”,过度看重学习成绩的好坏、名次的位置,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现象严重,忽视了对孩子品德修养和心理素质的教育,忽视了健全人格、优良品德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家庭教育目标的偏离,使不少家长落入“重身体轻心理,重智育轻德育,重物质满足轻精神需求,重智力因素轻非智力因素”的误区。有的家长甚至用暴力“逼”“压”孩子学习,更有一些家长为了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专心读书以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不仅在家里不让孩子做家务劳动,还往往暗示孩子少参加集体活动,少承担班级集体工作,使孩子变得自私、冷漠、不关心集体。这种“重智轻德”的后果十分严重的,一些孩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科书”,胸无大志,缺乏理想和人生追求,没有把“学会做人”当作自己的首要任务,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加强思想道德的修养,思想品德素质较差。少数孩子在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下,精神空虚,行为失范,有的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歧途,农村小学生中盗窃、故意伤害、寻衅滋事、诈骗、抢夺、敲诈勒索等时有发生。

三.问题对策分析:

1.让家长成为合格的教育者:

老子说:“上善若水。”“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又说,“保此道者,不欲盈。夫为不盈,故能蔽而新成。”“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可以看出,老子认为上善体道者,应该具有广阔的包容心和自省反思的能力,唯有如此,才能保持心灵的虚静与博大,才能适应事物的发展,顺应天地自然之道。换言之,一个非常合格的教育者应该是一个“内圣”者,他首先对自身成长中所受的教育有相对全面相对深刻的认识与反思,然后要能够经常的沉静自己的心灵,使之变得宽容而清明。唯有如此,当他面对不断成长变化着的孩子时,才能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的父母却以为教育子女的权利和资格都是上天赋予的。他们很少反思自己是否是一个合格的教育者,自己的教育理念从何而来、是否科学、是否符合孩子的成长发展,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教育的要求、是否科学。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当他们为人父母时,仍处于心理成熟度偏低的状态,也就是说,理论上他们还不具备成为教育者的资格。虽然,国家投入很多资金,开办了各种形式免费的父母课堂,然而仍然未能引起人们对家庭教育者教育资格的重视与反思。这些现象在西方一些国家已经引起了重视,某些国家规定父母必须通过一些专门的考试才能获得对自己孩子的教育权,否则他们将只具有养育权。这样的举措是科学、合理、极富远见,应该得到推广的。

2.了解孩子成长的规律与特点:

作为一个“内圣”者,在注重自身心理修养的同时,还要学习了解事物的规律与特点。同理,父母注重自身的心理修养的同时,还要学习、了解孩子成长过程的规律与特点,既不要阻碍孩子自身发展的进程,也不能拔苗助长。现实中,有些父母自身的心理素养已经达到了作为一个教育者的基本要求,但是在实际的家庭教育中仍然会遇到诸多困惑。比如,一些父母不相信1岁半的幼儿能够学会自己进食;一些父母无法理解一个2岁幼儿每晚上床前的诸多仪式;一些父母要3岁幼儿每天做长达1小时的小提琴练习。这些表现都反映出父母对孩子成

长的规律与特点知之甚少。事实上,很多孩子通过积极的经常的锻炼,在1岁半左右就能够出色的自己进食,他们不但会注意整洁而且也会注意效率;而2岁左右的孩子正在发展他们的秩序感,他们会严格地按照自己的步骤去完成他们的“工作”,如果父母能够理解并给予很好的配合,他们就可以在日后发展出良好的自律与秩序;而每天连续的长达1小时的小提琴练习对于大多数4、5岁的孩子来说,根本是在消磨他对音乐的兴趣并且不符合这个年龄段孩子的注意力的特点,如果能够合理的安排,比如每天4-5次、每次10-15分钟的练习,效果反而会有所提高。只有符合孩子的成长进程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而每一个孩子作为一个“人”在具有符合普遍的成长发育的规律与特色的同时,又有着他作为一个个体所独一无二的特性。这就要求每一个父母,要了解普遍的规律又要注意观察认识自己的孩子的独特性。唯有如此,父母才能有针对性地对自己的孩子给予真正适合孩子的教育。

3.教育应“顺其自然”:

所谓顺其自然,就是顺任事物的自然本性,以及因性而动所表现出来的自然规律。心理学对孩子身心发展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是:学习作为个体变化适应环境变化的活动来说,需要以个体一定的成熟为自然前提,而成熟则为学习提供物质的可能性。实践证明,学习并不以教育者的意志为转移,教育并非万能,在一定阶段上,学习什么,从何开始,都要以学习者相应的成熟为条件。强行教一个语言器官和其它机能尚未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婴儿演讲,肯定是行不通的。这就如同在早晨要求孩子把早饭、午饭甚至晚饭一起吃完一样。而且这种超过儿童身心发展限度的强制性学习,对儿童是一种巨大的伤害。因为,它不仅会使儿童的大脑负担过重,同时这种由外部强行灌注的方法,只能训练儿童的机械记忆,而不能使儿童变聪明,这样做只能是抑制了儿童的兴趣和好奇心。这种伤害将直接影响他今后个性的形成和学习能力的增长。事实证明,如果学习的要求与其相应的成熟状态相距太远,不是徒劳无功,就是得不偿失,因此,早期教育要注意适时性,不宜过早。只有仔细地观察,发现婴儿或儿童的身体、心理机能已经达到了某种学习所需要的机能要求时,不失时机地引发他们的兴趣,抓住教育的机会,才能使婴儿或儿童顺其自然地获得更多的知识和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具有强大的自发学习的能力,当他们的身体与心理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他们会对能够帮助他们更好的发展的行为与事物产生强烈的兴趣,甚至可以在一种忘我的状态中专注于他们自己的学习。父母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做的,有时仅仅是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合适的环境与一些合适的物品,在保证孩子们的安全的情况下,让他们自由自发地去学习。

4.教育应“以静制动”:

老子说:“静为躁君,躁则失君”。静定是躁动的主帅,如果躁动了就失去了主帅的地位。现实生活中,许多父母对早期教育或儿童兴趣班的热情都超过了孩子对此的热情。仔细的分析这种现象,可以看出父母的急功近利。父母们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把孩子心智的发展放在第一位,而是把孩子在智育或者对某一种技能的掌握上放在了第一位。而他们对此的特别关注往往也会使孩子感觉到父母的用心不在自己,而在他们无法理解的事物上。这样也就使得孩子对父母以及兴趣班产生一种莫名的疏离感与反感。很多情况下,孩子都能够感觉到真正的关心、爱护与假借“爱”的名义的行为之间的区别的。教育应该是以静制动的为,就是说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应该切记自己不是成长的主体,不应该躁动。父母与其躁动的表现出他们功利性的关注与热情,不如在日常的生活中,于点点滴滴之中去培养孩子的直接兴趣,把关注的重点放在孩子身心的和谐的发展之上,让孩子依据自己的兴趣与天赋自发的去完成自己在技能与智育方面的成长。在这个过程中,父母需要做的是以静定的心态,统观全局,给孩子以正确的指引和必要的帮助:在孩子失去信心、需要鼓励时给予支持,在孩子失去坚持的意志时给予适度的督促。

5.教育应“不敢为天下先”:

老子认为真正高明的人生态度是以道观物、为而不争,用一种超越的心态,积极去做,不因为得失而悲喜,不因为荣辱而累心,一切顺应自然。这种人生态度落实到教育方面,就是使孩子“不敢为天下先”。许多人认为“不敢为天下先”是一种不思进取的思想,而老子却有一番他自己的道理。他从事物矛盾两面的对立统一、相反相成、可以相互转化的辩证观点出发,提出了“不敢为天下先”的人生哲学。老子教导人们在进取的过程中,不要掉以轻心、妄自尊大,要时时保持一种谦虚、学习的态度,虚怀待物;要知道以退为进、功成身退的道理。在现实生活中,总有些父母盲目过分地夸耀孩子在知识与能力方面的小小的成功,并且将这些小小的成功与孩子的品德或是成年后可能取得的成就挂钩,使得孩子形成自以为是的心态,变得心胸狭小,不能容人容事。老子认为人生要想成功并获得持久的生命力,就要善于保持谦下、柔弱的地位,因为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由下向上,由后至前,由柔弱到刚强的矛盾转化过程;从发展上看,谦下、柔弱最终是要战胜高傲与刚强的。而任何稍有阅历的中国人都明白,在东方文化中,谦虚、弱小的人总是更容易得到帮助与指导。当一个孩子养成了处处争强好胜的习惯与高傲自负的心态时,他也就会失去甚至拒绝很多对他来说很重要的帮助与指导。此时,也就是刚强向柔弱转化的开始。

6.教育应“不为私”:

老子说:“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持,功成而弗居。”老子教导人们要发挥创造的动力,而不可伸展占有的冲动。而有些父母却喜欢将孩子的成长或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投入作为炫耀的资本。深入的分析与探讨,可以看出这些父母并没有把自己的孩子当作一个独立的完全的、与自己平等的人来看待,而是把他们当作自己的资产。有些父母在孩子小有成绩时往往极尽宠爱与狎昵,在孩子偶尔的失利时又极尽责难与羞辱。他们给予孩子的爱是自私的、苛刻而有条件的。在中国文化中,“孝”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在某种程度上它与西方文化中的感恩有着许多共通之处。但是,有些父母却用“孝”这个概念来美化他们的自私,作为他们给予孩子自私、苛刻、有条件的爱的理由,他们毫不关心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所需要的心理的、情感的安慰与文化的、价值观念的建造。在这种“爱”里成长起来的孩子,最后终究会因为缺乏发展的原动力而举步维艰,终究会因为体会不到存在的意义与价值而失去前进的方向;只有当他们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和外界的帮助,对自己的成长经历有一个彻底的反思、清理以后,他们才能找到自己的价值和成长的方向。然而,此时他们已经消耗了太多的生命的能量,不可能再达到原本在无条件的爱里成长所能达到的生命高峰了。当然相对于那些终身都将处于混沌中的孩子来说,那已经是很幸运的事情了。

老子道德经读后感篇

老子道德经读后感篇

————————————————————————————————作者: ————————————————————————————————日期: ?

?老子道德经读后感(1): ?作为充分体现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神韵的《道德经》,用不多的字数,阐述了道家对宇宙本原和基本存在方式,事物的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及社会观、人生观的基本思想。虽然文章大部分用近乎诗体的语言,有些晦涩难懂,但用博大精深来形容它丝毫也但是分。 我对《道德经》的理解主要是讲求无为,尊重规律。 第一段道可道,十分道,名可名,十分名。是说作为世界本源的道是能够用语言来形容的,但并不是永恒的。名可名,十分名。说的是能够称呼的名不是恒常的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是说天地刚刚呈现时是没有名的,万事万物逐渐出现时才有了各自的名(但并不永恒)。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意思是之所以经常在没有欲求时来探究它的奥妙,有的时候探究它的倪端。此两者,同出而异名。是说有和无这两方面都同出于道却有不一样的名称。同谓之玄都同样能够被认为深远微妙,难以把握。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那里指的是这种玄而又玄的道是一切奥妙的门径。哀悼短信 ?舆。世故不xx欲如玉,xx如石。这是对上方的申论与例证的总结,说的是所以最高的荣誉就是没有荣誉,于是不要要求像美玉那样美丽,像石头那样坚硬。 在现实和一些文艺作品中,我们常常会看到云游四方的道人,他们虚幻而飘渺,空灵且高傲。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的是飘逸,感受到的都是那种无为。

《道德经》是一部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的启蒙巨著,拉开了从古至今几千年来人类对自然规律进行探索的序幕。辩证的去看待它,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我们人生的指导是大有裨益的。 ?老子道德经读后感(2): 老子《道德经》,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千百年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从这部人类礼貌史上的智慧宝典中汲取治国安民、修身养性、立人处世的精髓。 ?当今社会科学发达,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财富越来越殷实,而精神财富却越来越贫乏,道德沦丧的现象日益严重。堂堂正正做人,踏踏踏实实工作的呼声日益强烈。物欲横流的现实生活中,如何去应对金钱、地位、美色的诱-惑呢?我们同样能够在《道德经》这部圣典中找出答案,那就是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家庭中注重守静处世,清静自省,尽心本职! ?既然我们个体十分渺小,力量十分微弱,人生十分短暂,我们何不端正心态呢?静心、净心、尽心就是人们的三个不一样心态层面。静心:静安人生坐标;净心:净处人生方向;尽心:尽展人生作为。 ?静心,静安人生坐标。 老子以清静为天下正,清静无为为修道之本。《道德经》十六章云:致虚极,守静笃。强调了致虚守静的修养。致虚就是要消除心灵的蔽障和理清混乱的心智活动,而后才能守静,透过静的工夫,深蓄厚养洞察力,才会知常,逢凶化吉。 老子之后,庄子强调少私寡欲,以静养神,这是道教静中养生的思想理念。 静心,才能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静心,才不受名利得失困扰,不因进退去留而影响;静心,才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 ?总之,静心是安心工作之本。人们的心境到达虚静的状态,才会时刻持续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才会在社会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

关于老子道德经的论文.

关于老子道德经的论文 姓名郝耀栋 学号201116050233 班级经济111602班 时间2012 5 26 [摘要]:老子的仁义思想是以道”为基础。凡是人类所有阴阳两仪的良性互动,皆是仁”的表现。凡是所有人类价值判定均收敛至社会福利及伦理共识”的适宜性, 皆是义”的表现。老子认为,仁义”是在人类社会的大道不受重视之后,才被突现出来的人为道德规范,因而,从道”来立论,才能论述道德仁义礼的等级与其间之差异。 [关键词]仁义、礼、德 正文极图二段说: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故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故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又曰,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大哉易也,斯其至矣!”受周氏的影响,《易经》与新儒学的伦理中心思想,也是仁与义。 而另一方面,老子是中国哲学的主根;佛学嫁接在中国哲学上,其砧木是老庄哲学;西学嫁接在中国哲学上,其砧木是老子哲学。辩证法嫁接在中国的辩证法上,皆自老子始。老子的最高原则是道法自然,这是以一本万殊的殊相为着眼点,但并非没有共相(即道。新儒学的主流则是以一本万殊的共相(即道为本,但也并非没有殊相。因而,由老子《道德经》来看易经”与新儒学的伦理中心思想之仁与义,应有其一番新意义。 、仁义的涵意

《说文》指出:仁,亲也,从人二。”段注:独则无耦,耦则相亲,故字从人二。”可见仁是指人际的伦理关系。从孔子开始,儒家对仁作了系统阐发,把人的血缘感情作为仁的合理出发点,并运用忠恕之道将血缘感情推广到社会人际关系上去,认为仁是人的内在心理感情和自觉的道德意识形态。仁的性质与作用有双重性,一方面仁爱有差等(属阳,以宗法等级之礼为仁的标准;另一方面,仁学中有重民倾向(属 阴,要求对人民宽惠仁爱,反对暴政虐民。 而义字在《周易》中凡三十九见,全部见于《易传》,其意有四:一为适宜。《周易.乾.文言》说:利者,义之和也”利物足以和义”《周易.需彖》亦说:需,须也,险在前也。刚健而不陷,其义不困穷矣!”匕意已支持笔者新儒学大系统理论中人类的价值判定须收敛至社会福利共识的适宜性观点。二为意义、意思,与本文推论无关。三为道理、正理,与本文推论关系较浅。四为道德规范,常与道、仁、礼连用。 《系辞.上传》说:成性存存(指宇宙万物和反映宇宙万物的易’道义之门。”《系辞. 下传》说:理才正辞,禁民为非曰义。”《说卦传》说: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序卦. 传》说: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此意显然也可与社会伦理共识及社会福利共识”合流。 依据笔者新儒学大系统理论(即无极而太极,太极的主动性生出天地两仪,天地两仪的主动性生出五行及三才。其后天地人三才的主动性继续维持,是为宇宙社会 的主动系统;天地人三才的阳位、阴位及天地人主动中和力变换为一操作系统;阴阳两仪本身则变换为开放演化互动卦变的被动系统;木火土金水的木位、火位、土位、金位、水位及天地人主动中和力亦变换为一操作系统;木火土金水五行本身则变换为封序循环生克稳定的被动系统。在此阴阳五行的宇宙社会被动系统中,开放中有封序,演化中有循环,互动中有生克,卦变中有稳定;反之亦然。”广而言之,凡是人类活动所有阴阳两仪的良性互动,皆是人的仁”之行为表现,并不只受限于伦理;而人类活动所有价值判定均应收敛至社会福利及伦理共识”的适宜性以作为行为准则,则是人的义”之行为表现。 、以道为基础的仁思

道德经论文

浅析《道德经》中的天人观念 摘要:《道德经》凝聚着我国道教思想的精髓,其中“天人合一”的理念有许多可取之处,老子的自然观在这一理念中有着突出的体现。老子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强调天、地、人是一个有机整体,有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利害关系。总体来看,老子的天人观念不仅为中国古典哲学贡献了优秀的思想成分,对当代社会的生态理论建设和全面可持续发展也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意义。本文旨在通过探析《道德经》中天人观念的内涵,进一步理解中国古典哲学的基本理念和其对当代社会生活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道德经天人合一自然观和谐 在中国思想史上,天和人的关系历来是一个重点探讨的话题,“天人合一”是中国古典哲学中的一个基本理念。“天”是一种复杂、模糊而深刻的存在,古人对天抱持着一种敬畏的心态,古代知识分子更是不断地思索、探究天人渊源。《道德经》作为道教的最高经典,是老子哲学思想的代表性阐发,是中国文学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它以凝练的文字,表达了含蕴深远的东方哲学观,具有中国特色的天人观念渗透其中。探究老子哲学中的天人观念,对理解中国古典哲学和指导现世生活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 可以说,不论是哪本中国古典哲学著作,都无法具体而微地讲清楚古人所崇敬的“天”是什么,这不仅符合哲学自身朦胧的美感,也符合东方哲学言简意深的蕴藉特点。但是,我们可以从一个相对明确的范畴来概括“天”的意义以及天人合一的观念。在《道德经》中,“天”被认为是遵照大道规律运行的一种神秘力量。天具有操控世间万物的不可抗力,然而天并非宇宙间的最高存在,大道才是,大道是天地间的最高主宰。《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可见,“道”在“天”之上,道的神圣力量通过天来传达。老子认为,万物的本源就是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因此构成了这幻化无常的人世。普通民众不足以理解哲人眼中的“道”,在他们看来,造成世事更迭的就是天,是冥冥中决定了世人命运的老天爷。五谷丰登的好年头是上天的恩赐,颗粒无收、饿殍遍野的歉年是天道对世人孽行的惩罚;王朝的更

老子道德经精髓

一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二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三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为无为,则无不治。 四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五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六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事善能,动善时。夫唯弗争,故无尤。七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 八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疵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九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十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十一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十二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恍惚。 十三

道德经论文

我读《道德经》——后感 专业:教育技术学班级:10502 学号:1005114056 姓名:王秀梅 一谈起《道德经》,最先闪入我们头脑的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然后还有那个世人都忘不了的圣人——老子。《道德经》是上古时期一部经典著作,我们也听了各种各样关于老子和这本书的传说,其中有一个也是比较有趣的,说母亲怀了他好久才生出了他,出生后,由于他的耳朵比较大,所以又被大家称为李耳,老聃,这个小故事为老子的生平添加了不少传奇色彩。 读老子,读《道德经》的时候,我发现自己的心变得很安静、平和,这部经典的著作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也许正像世人所说的,道德经是中国人的根,不读道德经就不是中国人。可见其影响力不是一般著作可以达到的。从社会历史的角度来看,道德经是中国历史的精髓部分,其内涵里的思想促进了社会和谐的发展,让每一个读过它的人感到自己的意义,即使不干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只要我们可以活出自己人生的意义足矣;从自然宇宙管的角度来看,道德经中讲到了道法自然的哲学理论,宇宙中的万事有他自己运转的一套法则,所以行星有规律的绕着它自己的恒星旋转,动物、植物以及各种生命形成的生物链,使得

生活在其中的万物生生不息的繁衍和发展,没有人可以打破这个规律,我们也不应该打破,如果谁打破了得话,那么地球毁灭的日子也将不会远了;和其他的经典著作相比,《道德经》为中国古代的其他著作起到了很重要的铺垫作用,孔子一生的德行能够得到很好的发扬光大,和老子的功劳是分不开的,因为孔子也曾经像老子行李请教学习,使孔子学到了很多知识,日后孔子将老子称为人中之龙,龙——气象壮阔,人无法知道他是怎么乘着风驾着云遨游太空的,很神奇,更神奇的是,人们将孔子称为人中之凤,这一龙一凤,一道一儒将古代中国的文化演绎的十分精彩,为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发扬做了很好的积淀。但是人们却从来没有想过为什么《道德经》的作用能够如此之大,难道中华民族就缺道德经中的一点文化而不断的学它吗?原因不止这么简单。 众所周知,中国人传统中的精神是趋于中庸的,这和《道德经》中的精髓是相通的。《道德经》教育人们学会谦虚谨慎的处事,要不偏不倚,不能太飞扬跋扈、锋芒毕露,要含蓄而和平的和人相处、我们应当上善若水,所以老子提倡“无为而治”。在老子看来,交际之道应该经过漫长的历练。道德经中有一句话:“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不仅说明我们要用道来修身,而且可以发现用道来修身的人,那么他的德就会真,会纯真、会真诚、会真的出现层次的提升、境界也会的到提升。人际交往知道也是如此,和人交往的时候,我们需要注意的有很多,不能简简单单的只顾及自己的利益,否则你就是一个自私的人。

老子哲学论文:论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主题:论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摘要: 老子的辩证法,不是简单地猜测和比喻,而是进入理性的说明论证:第一、老子肯定世界上的事物不是铁板一块。而是遍普存在着对立的,存在着一个肯定,必然存在着一个否定。在中国哲学史上,是他首先揭示了对立存在普遍性,从而提出了矛盾的普遍性。第二,进而提出世界万事万物是动的,是运动变化的。动因是事物内部存在对立面,对立面的作用促进了事物的运动,“反者道之动”,准确地说明了相反两个方面的斗争或相反的两种作用,是事物存在和运动的根据。第三,矛盾的两个方面并非绝对对立。老子进而揭示了对立面的相互依存性,渗透性、同一性,提出“相反相成”的矛盾论思想,“万物负阴而抱阳”肯定事物的内在矛盾。第四,老子提出反是事物变化的遍普规律,而柔弱是运用道而使事物保持相对长久的关键。反是不可避免的,但柔弱是可以延缓反的到来。 关键词: 老子哲学朴素辩证法对立矛盾规律 正文: 第一部分:概述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鹿邑县)人。约生于前571年。老子即老聃,生卒年不可详考,约生于公元前580年(周简王6年0,约死于公元前500年(周敬王20年)。史载,曾任周王朝史官,孔子曾向他问礼,晚年见周王朝日趋没落,便骑青牛而去,回故乡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过着隐居生活。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始祖。

1.1老子学说的产生 春秋战国时期,农民小私有者,自从公社解体后是一直存在的人数众多的阶层。在社会剧烈变动的时代,逃亡的奴隶,被大国吞并的小国的降为皂隶的贵族,都有成为自由农民的可能,农民小私有者阶层在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期,有扩大的趋势。老子书中小国寡民反对剥削农民平均主义等思想都反映了当时农民小私有者的愿望。他们没有政治特权,受剥削,有反抗压迫的要求,但又不是一无所有,并非处于社会的最低层,所以其革命性不彻底、不坚决,只要统治者对其不太苛刻,能保持其现有的经济地位就知足常乐了,老子的哲学正是反映了当时这个阶层的要求和愿望。 老子是周王朝的史官,通晓天文星象历史文化知识,知道冬至夏至的周期,知道岁星约十二年一循环的规律能准确推算朔日认为天道并非高远莫测,在其著作中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自发和辩证法思想是可以理解的。同时老子还吸收了很多农业医学方面的经验如“治人事莫若啬”、“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专气致柔”等。 史官出身的老子具有当时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他看透了奴隶制的腐朽和给农民小私有者带来的灾难,他反对奴隶制的典章制度、礼乐文化,也攻击这奴隶主阶级服务的上帝、鬼神宗教迷信思想。老子无神论思想和朴素的辩证法思想的产生是当时生产斗争,阶级斗争经验的总结。反映农民小私有者的利益的老子地打击旧势力反对奴隶主阶级旧思想方面做出了特殊贡献。 1.2老子学说概述 老子的学说见诸《道德经》即《老子》一书里。老子学说的核心是“道”。老子把“道”看作世界万物的本源。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第一性的,天下万物都是“道”派生出来的。道是什么?老子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道就是无形、无象、无体的“恍惚”,也就是“无”。所以他又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把这种不具有任何物质性的“道”或“无”作为世界万物的本源,这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对我国的文化思想的发展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只有儒家学派能够与道家学派齐名。由他撰写的《道德经》,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其意义深邃博大,内涵极为丰富:涵盖了哲学、政治主张、社会理想、军事谋略等各个方面,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 老子学说的精华是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他把事物看成彼此对立的两个方面,而这两个方面又互相联系、互相依存。他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他还进一步提出一切事物都要向它的反面转化的观点。“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曲则全,枉则直”,“物壮则老”等。但是,老子的辩证法思想也有很大局限性。一是他认为对立面的转化不需任何条件,二是把对立面转化看成是循环往复的过程,看不到事物不断向前发展,结果使他的辩证法思想陷入形而上学的泥潭。

道德经论文

小谈“无为” 引子:有幸这个学期能够选上热门的《道德经》课堂,这个几百号人的大课堂。刘老师的讲课深入浅出,不花哨,而且论述严谨。常从文学的角度来去剖析文本,从逻辑角度恰当的贯通词句。虽然朴实无华但是讲述的道理却十分诱人,我看到很多不是本科学生的人都来旁听,甚至于有一位保安也坚持来听课。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使我对《道德经》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现在就《道德经》中的总体感觉与“无为”思想粗浅的谈几句。 【《道德经》的基本观点】 在谈“无为”前,我先谈谈我对《道德经》中的一些核心观点的认识及总体思考。一提到《道德经》,我们都会想到何为“道”何为“德”?就我理解《道德经》讲述了宇宙规律与治国为人的道理,这就是所谓的“道”;而“德”是顺道而为的产物,是因为用合理的方法做事而得到的对个人品质的认可。“道”是准则,“德”是结果。通篇《道德经》很强调“谦德”,讲要“功成弗居”,将应学习水的“柔弱”,我觉的就是强调为人处世要处于合理的状态,要顺道而行。正所谓“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筋仞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该强的地方就要强,改弱的地方就要弱,不然就容易处于“死地”。而世上的人往往强调的是“强”,而忽视了应该“弱”的地方。一味谋取私利,以自我为中心,就容易忽视天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物极必反”的道理。所以我人为《道德经》在规劝了统治者、世人要处于顺应“天道”的合理状态,要“实其腹”“虚其心”,达到一种和谐、圆融的秩序。 我们都知道“小国寡民”与“无为”思想在社会中争议很大,很多人认定其消极,不利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而加以否定。其实经过学习与思考我了解到,真正的“小国寡民”是从心里上吧国家看的很小、人口很少,并不是真正的去否定疆域人口的规模。统治者有了这样的心里就会看重民意,劳心社稷,不去主动侵略他国。如此,国家可大治。再说“无为”也是顺应天道,不去骚扰百姓的正常生活,以德治国,从而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这主要是针对背景下大部分统治者都为一己之私,大兴土木,好大喜功而言的。 【无为而无不为】 理解《道德经》中的无为思想应该在道这个准则下理解,《道德经》中的道其实提到了“有无相生,难易相成”的道理。而作为道家经典其中也包含了“阴阳相生,相生相克之理。简单的理解就是二元论,事物都有两个相对立的方面,而这又统一于道。“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也正是说明了此理。而这两个方面统一于一,即是道中,而道的作用即是“损有余而补不足”保证这两种力量的平衡,使世界四季交替,生生相息。 而无为就是相对于有为来说的,但是如何区分有为,无为,怎样才算无为呢?那可以从为什么要“为”,为谁“为”来思考,这就是从本质的角度思考了。而这里就有有个关键的前提了,《道德经》其实是有偏向的。虽然开篇说到“道:是有两个方面的,但是之后《道德经》主要是侧重一方面讲的,比如有善有恶它侧重的讲做到善的一面,有强有弱,它讲的是以柔弱胜刚强。回到“无为”我们再来思考为谁而“而”为这个问题,这无非就有“我”“他”两种选择。由于世上普遍的都是无意识的“为死为我”,显然《道德经》中讲的是“为他”而后才成就“自我”。“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恃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讲的就是圣人不拘于自己的私利而做事,不居功而却“弗去”。 一旦能够做到行事“利他”,就不会太过于“为死为我”,利益熏心而使得自己的判断不

浅谈《道德经》

浅谈《道德经》 《道德经》,顾名思义,就是“道”经和“德”经上下两部分组成的,然而作为道家学说的经典,《道德经》并非鸿篇巨制,原文只有5000来字,还没有琼瑶阿姨写的几篇口水段落字数多。据说《道德经》的由来是老子到了晚年觉得自己通透一切感到这世界众生实在无聊,于是骑着一个青牛出函谷关想去西方的国家看一看,函谷关令尹喜觉得你这么厉害怎么能不留下点什么就跑路呢。最后老子没辙,洋洋洒洒5000字,写了一本书,也就是《道德经》。 从道德经全文来看,这是一篇讨论治国策略的论文。为了论述这个策略,老子大量使用了世间常见的基础道理做铺垫,使其成为后世很多人进行哲学延伸的基础,所以它的基本思想代表了中国人的基本哲学。老子那个时代,语言概念和哲学思想极其贫乏,不像我们动不动就柏拉图、黑格尔的,所以,他首先得给自己的论述定概念。 他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其实是一条路,即事物延伸出去的那个轨迹,再引申就是“规律”,规律是明晰的,被跟随的,可遵循的。如果我告诉你“现在买房可以升值”,这是个规律,但假设大家都知道了,人人都去抢着买,那么这个规律可能就被打破了。规律这东西,不是没有,但都知道的时候规律本身就会发生变化。总的来说,“道”是可以“道”的,但不是那种想象中的静态的规律,它是演变的,递归的。对道进行描述,是道下一个发展的其中一个输入,改变这个输入,会改变道的发展本身。 名,就是名称。我们前面定义了一个名字“道”,后面还有更多的名字,这些名字其实取决于我们的认知。我说漂亮的东西叫美,那也得你认才行,你也可以把它看成“丑”。你觉得给穷人送钱是“善良”,但也有人说,让人不劳而获,才是最大的“恶”。所以,名字这东西并不是我们通常以为“必然”的意思。所以,名这个东西在讨论规律的时候挺不靠谱的。比如你可以跟我说,“共产党员都是为人民服务的”,我说怎么党员张三还贪腐呢?你可以说,“张三不是真正的共产党员,只是混入党内的敌对分子”,或者“他那是为了更大的好处,不是你想象中那种贪腐”。甚至你还可以说,“难道为人民服务就不能先贪腐吗?”。所以,“名”来源于我们的认知。如果在一个问题上没有达成相同的认知,那么这个问题的答案无法命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老子道德经读后感10篇

老子道德经读后感(1): 作为充分体现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神韵的《道德经》,用不多的字数,阐述了道家对宇宙本原和基本存在方式,事物的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及社会观、人生观的基本思想。虽然文章大部分用近乎诗体的语言,有些晦涩难懂,但用博大精深来形容它丝毫也但是分。 我对《道德经》的理解主要是讲求无为,尊重规律。 第一段道可道,十分道,名可名,十分名。是说作为世界本源的道是能够用语言来形容的,但并不是永恒的。名可名,十分名。说的是能够称呼的名不是恒常的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是说天地刚刚呈现时是没有名的,万事万物逐渐出现时才有了各自的名(但并不永恒)。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意思是之所以经常在没有欲求时来探究它的奥妙,有的时候探究它的倪端。此两者,同出而异名。是说有和无这两方面都同出于道却有不一样的名称。同谓之玄都同样能够被认为深远微妙,难以把握。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那里指的是这种玄而又玄的道是一切奥妙的门径。哀悼短信 舆。世故不xx欲如玉,xx如石。这是对上方的申论与例证的总结,说的是所以最高的荣誉就是没有荣誉,于是不要要求像美玉那样美丽,像石头那样坚硬。 在现实和一些文艺作品中,我们常常会看到云游四方的道人,他们虚幻而飘渺,空灵且高傲。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的是飘逸,感受到的都是那种无为。

《道德经》是一部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的启蒙巨著,拉开了从古至今几千年来人类对自然规律进行探索的序幕。辩证的去看待它,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我们人生的指导是大有裨益的。 老子道德经读后感(2): 老子《道德经》,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千百年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从这部人类礼貌史上的智慧宝典中汲取治国安民、修身养性、立人处世的精髓。 当今社会科学发达,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财富越来越殷实,而精神财富却越来越贫乏,道德沦丧的现象日益严重。堂堂正正做人,踏踏踏实实工作的呼声日益强烈。物欲横流的现实生活中,如何去应对金钱、地位、美色的诱-惑呢?我们同样能够在《道 德经》这部圣典中找出答案,那就是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家庭中注重守静处世,清静自省,尽心本职! 既然我们个体十分渺小,力量十分微弱,人生十分短暂,我们何不端正心态呢?静心、净心、尽心就是人们的三个不一样心态层面。静心:静安人生坐标;净心:净处人生方向;尽心:尽展人生作为。 静心,静安人生坐标。 老子以清静为天下正,清静无为为修道之本。《道德经》十六章云:致虚极,守静笃。强调了致虚守静的修养。致虚就是要消除心灵的蔽障和理清混乱的心智活动,而后才能守静,透过静的工夫,深蓄厚养洞察力,才会知常,逢凶化吉。 老子之后,庄子强调少私寡欲,以静养神,这是道教静中养生的思想理念。 静心,才能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静心,才不受名利得失困扰,不因进退去留而影响;静心,才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 总之,静心是安心工作之本。人们的心境到达虚静的状态,才会时刻持续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才会在社会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

道德经阅读心得论文范文

道德经阅读心得论文范文 道德经读书心得1 《道德经》通篇潜藏的一个主题意识是,反对技巧,反对知识、反对乱为,主张静待事务自身的发展,自然成。道家强调乱用知识、乱用技巧、乱用智力,是很危险的事情。不作为,无知识、无智技在道家眼里是成功者的基本特征。主张靠事物发展的根本道理,靠事物的自行演化,不劳而获,是道家的根本思想。 几千年来,道家的以上思想被视为保守、落后甚至反动。我现在认为这种看法可能是不识货的体现。道家强调不作为,无知识、无智技的基础是认为大自然自身会以最合理的方式存在和发展,顺着自然本有的发展事态、追随自然的节奏是最聪明的做法。乱思、乱想、乱研究、乱动颠倒了本末,把人的参与视为自然发展的主要条件,其实事物的发展是事物的自然属性,没有人的干预就能自然发展下去,如果人过度干预会破坏事物最合理的自然发展。一个“有知者”在干预自然的过程中,造成的麻烦比产生的利益大得多!人类那点可怜的“智慧”在大自然的固有智慧面前往往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我个人认为道家的思想是非常高深的哲学,对投资有强大的指导意义。

道家强调知道最根本的道理、逻辑和规则后,必须要追求愚、笨、傻、呆,必须少做少为,少思少想,别求知、别发展智力、别发展技巧。严格来讲,道家这个思想对现代科学技术不是一个正确的理论指导。但是对投资来讲,道家的这些观点是最正确的。投资你想得越多,出错的概率越大,你操作的越多,赔钱的风险越大,掌握的知识越多,自以为是的可能性越大,你觉得自己聪明,乱为乱动的可能性越大。所以,少掌握点知识,能不做尽量不做,投资成绩自动提高。你知道终极的总道理就可以了,你知道真正的本质性逻辑和法则就可以,其他的东西能不知道就不知道,能不清楚就不清楚,太知道太明白是有害的。 圣人不为大 《道德经》第六十三章提出了一个与巴菲特的想法一致的观念:“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圣人不为大,故能成其大。’’意思是说,杰出的人并不直截了当的去追求大事,难事,而是有意识的不做大事,不做难事。他们做什么呢?他们做的是比较容易成功的小事。对大事难事的把握和控制,在于从简单容易的方向下手,实现远大的目标,不与高难度的问题正面交锋,主动的避开高难度的问题。从小的地方做大事,而不要直截了当的构建一个大的格局,大场面。这样因为没有难度,就没有太大的失败可能性,不断的积累小的成功就能实现成其大的目标。把老子挖出来进入中国股市,会做得好,老子肯定是不懂现在经济,财务

关于《道德经》的人生意蕴研究论文

关于《道德经》的人生意蕴研究论文 中国古代伟大先哲老子的著作《道德经》虽然只有五千余字,但是其内容博大精深、精微奥妙,不仅包蕴宇宙规律、哲学、思想、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管理、伦理等诸多领域的内容,还蕴涵着丰富而精深的人生意蕴。本文从人生视角对这部经典的前八章进行解读和探析,其蕴含的认识论、功成弗居、内心安宁、有容乃大、善于守中、宁静致远、谦恭无私、处世不争等人生意蕴对当代人的人生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老子道德经人生意蕴 中国古代伟大先哲老子的著作《道德经》虽然只有五千余字,但是其内容博大精深、精微奥妙。这部经典不仅包蕴宇宙规律、哲学、思想、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管理、伦理等诸多领域的内容,而且蕴涵着丰富而精深的人生意蕴。文章从人生视角对这部经典的前八章进行解读和探析,以挖掘出对当代人的人生有所裨益的思想内容。 一、道为本源与人生认识论 老子在《道德经》第一章言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

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1]意思是,可以用语言描述解说出来的道,就不是本来的常道;可以用言辞表达出来的名,就不是本来的常名。无名,是天地的本始;有名,是万物的母体。因此,有人时常从无中去观察道的奥妙;时常从有中去认识道的终极。这无、有两者,都来源于道而名称却不同,这都可以说是幽深玄妙的。它们玄妙而又玄妙,正是宇宙间一切奥妙的门径。老子在此提出道和名的概念,把道作为本章的核心。他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道先于天地生成之前而存在;道在天地生成之后对万事万物仍然发挥着作用,影响着万事万物的产生、发展及消亡。这里的道,指的是自然运行的规律和法则,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抽象的、客观存在的。而名则是指对道的一种称谓和表述,它是具体的、主观而为的。由于用人类的语言和文字不能把道描述和形容清楚,老子进一步提出无和有这两个概念。无代表天地未形成前的那种混沌状态,无生出天地。有则代表的是一种孕育万物的状态,它是万物之生母。由此,我们可以把这里的道理解为一种无的状态和一种有的能力,进而生出天地万物。只有以无的态度认识、领会与体悟大道,达到恬淡虚无的人生境界,才能真正体悟到大道的深邃与奥妙,也才能把握打开人生众妙之门的钥匙,进而才能认识、领会与体悟大道的本然。老子在这里讲的道和名,或者说无和

老子《道德经》的仁义思想(一)

老子《道德经》的仁义思想(一) 摘要:老子的仁义思想是以“道”为基础。凡是人类所有阴阳两仪的良性互动,皆是“仁”的表现。凡是所有人类价值判断均收敛至“社会福利及伦理共识”的适宜性,皆是“义”的表现。老子认为,“仁义”是在人类社会的大道不受重视之后,才被突现出来的人为道德规范,因而,从“道”来立论,才能论述道德仁义礼的等级与其间之差异。 关键词:老子、仁义、道、礼、德 周濂溪太极图说第二段说:“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故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故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又曰,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大哉易也,斯其至矣!”受周氏的影响,《易经》与新儒学的伦理中心思想,也是仁与义。 而另一方面,老子是中国哲学的主根;佛学嫁接在中国哲学上,其砧木是老庄哲学;西学嫁接在中国哲学上,其砧木是老子哲学。辩证法嫁接在中国的辩证法上,皆自老子始。老子的最高原则是道法自然,这是以一本万殊的殊相为着眼点,但并非没有共相(即道)。新儒学的主流则是以一本万殊的共相(即道)为本,但也并非没有殊相。因而,由老子《道德经》来看“易经”与新儒学的伦理中心思想之仁与义,应有其一番新意义。 一、仁义的涵意 《说文》指出:“仁,亲也,从人二。”段注:“独则无耦,耦则相亲,故字从人二。”可见仁是指人际的伦理关系。从孔子开始,儒家对仁作了系统阐发,把人的血缘感情作为仁的合理出发点,并运用忠恕之道将血缘感情推广到社会人际关系上去,认为仁是人的内在心理感情和自觉的道德意识形态。仁的性质与作用有双重性,一方面仁爱有差等(属阳),以宗法等级之礼为仁的标准;另一方面,仁学中有重民倾向(属阴),要求对人民宽惠仁爱,反对暴政虐民。 而义字在《周易》中凡三十九见,全部见于《易传》,其意有四:一为适宜。《周易.干.文言》说:“利者,义之和也”,“利物足以和义”。《周易.需彖》亦说:“需,须也,险在前也。刚健而不陷,其义不困穷矣!”此意已支持笔者新儒学大系统理论中人类的价值判断须收敛至社会福利共识的适宜性观点。二为意义、意思,与本文推论无关。三为道理、正理,与本文推论关系较浅。四为道德规范,常与道、仁、礼连用。《系辞.上传》说:“成性存存(指宇宙万物和反映宇宙万物的‘易’),道义之门。”《系辞.下传》说:“理才正辞,禁民为非曰义。”《说卦.传》说:“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序卦.传》说:“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此意显然也可与“社会伦理共识及社会福利共识”合流。 依据笔者新儒学大系统理论(“即无极而太极,太极的主动性生出天地两仪,天地两仪的主动性生出五行及三才。其后天地人三才的主动性继续维持,是为宇宙社会的主动系统;天地人三才的阳位、阴位及天地人主动中和力变换为一操作系统;阴阳两仪本身则变换为开放演化互动卦变的被动系统;木火土金水的木位、火位、土位、金位、水位及天地人主动中和力亦变换为一操作系统;木火土金水五行本身则变换为封序循环生克稳定的被动系统。在此阴阳五行的宇宙社会被动系统中,开放中有封序,演化中有循环,互动中有生克,卦变中有稳定;反之亦然。”)广而言之,凡是人类活动所有阴阳两仪的良性互动,皆是人的“仁”之行为表现,并不只受限于伦理;而人类活动所有价值判断均应收敛至“社会福利及伦理共识”的适宜性以作为行为准则,则是人的“义”之行为表现。 二、以道为基础的仁思 要理解老子的仁义思想,必须先理解老了《道德经》的总源头“道”。老子《道德经》讲“道”的地方有七十六处之多。“道”是宇宙的根源和宇宙的本体,是宇宙的总原理。人虽是万物之灵,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德经小论文

是石头的错吗? 论“弗为而成“ (提示:可以写成记叙文、散文、诗歌、论文、随笔等文体;文中应该涉及《道德经》核心概念的的定义及其哲学基础;应该恰当引用本学期讲过的《道德经》原文并作出准确解释;应该准确把握《道德经》的受众;应该适当列举古今中外的案例;应该有亲身经历的感受;应该适当运用起兴、反语、比喻、顶针等表现手法;必须用A4纸双面打印并手写签名。) 傍晚,宁静的小路,一位老人漫步在柏油路上。不远处,一个顽皮的孩子跑着跳着,一不小心被路边的石头绊倒了。顿时,孩子的哭声打破了这片宁静,老人匆忙赶了过去,一把抱住小孩。小孩的腿被磕伤了,留了点血。可是这孩子还是不住地哭。老人连骗带哄还是没让这宝贝孙子消停下来,于是就迁怒那块石头,一边踢一边骂那块石头。那小孩也上去一边哭一边踢。最后,小路又归于平静。 这样的一幕对大家也许不陌生。日常生活中,家里有小孩子的都喜欢在孩子哭闹的时候,把理由转嫁到另一个物体上。比如上面事例的石头,也许老人内心并不是如此,只是为了平息孩子的哭闹。但是,我们得想想这样做对吗? 小孩子不小心却被大人说成是石头的错,也许好笑,但这样的事儿却真真切切地发生在我们的身边。“石头的错,都怪这块臭石头!”这是间接地告诉孩子他们没有错。长时间这样的灌输,让我们的孩子只会责怪于外部的问题而忽视了自身的省视。 不出户以知天下,不窥于牖以知天道。其出也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弗为而成。(《道德经》帛书第四十七章)《道德经》这句话放在本学期初我也许只能依据字面意思获得一个有问题的理解。上完课后在老师的指导下我才理解到词句的深意。“其出也弥远,其知甚少。”此句看上去违反了哲学中实践是认识重要来源的基本原理,其实不然,依据《道德经》的文学手法此句运用了隐喻的手法。其表达的意思是圣明的君主能不出户不窥牖而知天道是从自身出发,而不是“出”,“出”就好比是从外部找事物的原因,所以修身治国的君主不用出户窥牖就能知道天下是否大治。正身律己、修身治国,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弗为而成”。 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向奇人詹何询问治国之策,詹何却这样告诉他:“臣未尝闻身治而国乱者也,未尝闻身乱而国治者也。故本任于身,不敢对以末。”大悟后的楚庄王一改以往整日郊游畋猎,沉缅声色的作风,正身律己,修身治国。三年后北败强晋,雄视北方,饮马黄河,问鼎中原!《史记》中有这样一段话“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就是说得楚庄王。 “和大怨,必有余怨,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以责于人。故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夫天道无亲,恒与善人。”(《道德经》)和解怨恨,必然会留下余怨,这能称作是完美吗?圣明的君主执掌权力,却不用来责难臣民。“和大怨”并不是最好的,最好的是不产生怨。圣明的君主不责难臣民,从而不让臣民产生怨恨。治理天下,防患未然! 二十岁亲率五十万大军,挥师南下,一举灭陈,统一南北。军队纪律严明,所向披靡。所到之处,秋毫无犯。即位后,开创科举,打破士族门阀。开通运河,沟通南北经济。西巡张掖,畅通丝绸之路。想一想这样的君主不说圣主也算得上是明君了吧,结果也许出乎意料,隋炀帝杨广。“炀”解释是“好内远礼曰炀,去礼远众曰炀,逆天虐民曰炀。”可这个谥号是唐朝时封的,原因不说都知道。我不是为杨广平反,执政后期他骄奢淫逸,好大喜功,三征高丽,劳民伤财,最终李唐代之。先前的作为足够让他彪炳青史,可是骄躁的心埋下了结怨的种子,等到它生根发芽,早已无力回天。历史上这样的事例太多。

老子道德经论文

中医气功学——老子之见 《老子》一书,不过五千言,一句就涵盖有三玄三要的妙义,而几千年来研究老子的著作多达百家以上,而各人又有各人的说法,还互不相同。各种杂说陈见,让人读来有治丝益棼之感。 然而,这几日,我分外勤奋,习读老庄之学,但就算穷尽我的智慧亦不能释《老子》中的一星半点,更不用说形成一篇论文,最后也只能沦落为凑凑学分罢了。“言者不如智者默”的境界我是做不到了,只希望不要曲解让他人看了笑话去就行了。 《易经》、《老子》、《庄子》“三玄”之学,有人说是衰乱之书,因为每到一个衰乱的时代,“三玄”之学就会特别受人欢迎。因为越是在动乱不安的年代,人们的精神失去寄托,便希望从这方面,找到一条出路。各人有各人的观点,我认为“三玄”之学虽属衰乱之书,但是在中国历史文化上有一个不易的法则,每当世道变乱到极点,无可救药的时候,就会出来“拨乱反正”的人物,而这些人物大多都是道家人物,如周朝开国时的姜太公,春秋战国时期的范蠡,汉朝开国时的张良、陈平,三国时的诸葛亮等芸芸众生。但是,他们都有他们的一贯作风——“功遂身退,天之道。”帮助人家打好天下,成功了,或在私人事业上,帮助别人发财,当上老板了,然后自己就飘然而去了。要做到“功遂身退,天之道”这样的成就,历史上的人物可算是少之又少,即便拥有大智慧如张良、诸葛亮亦不能逃脱“天之道”之命。 要做到“功遂身退,天之道”,那么首先要做到“持之盈满,不如其已;揣而梲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个人认为,这句话的重点在于一个“持”字,能不能持盈而保泰,就要看当事人的智慧了,同时《老子》一直被示为帝王之学,这句话也可以说是对于在位的诸侯和权臣大夫们有所感而发的金玉良言了。 “揣”,碧玉很突出,很尖锐的东西。“梲”,原本是梁上加楹的意思,这里引申为尖锐的。一个人如果已经把握有锋锐的利器,但却仍不满于现状,反要在锋刃上更加一重锐利,俗语所谓“矢上加尖”大家就是这个意思吧。形容一个人对聪明、权势、财富等等,都要知时知量,自保自持。如果已有聪慧而不知谦虚涵容,已有权势而不知隐遁退让,已有财富而不知适可而止,最后终究不能长保而自取毁灭。正如白居易说的“只见火光烧润屋,不闻风浪覆虚舟。”他只看到过世上富贵人家多财润饰华丽的房屋,仍会被大火烧毁。却从未见到空船在水上被风浪吞没的,装了东西的船遇到风浪才会沉没,而且装得愈重,沉没的危险愈大。虚舟本来是空的,纵然翻覆,亦仍浮在水面。人的修养也应该如此,“富润屋,德润身”,见好就收,这样多的财富不会招人嫉妒,以至“一家饱暖千家怨,半时功名百世愆”。财富到了金玉满堂的程度,如果不能透彻了解范蠡三聚三散的哲学艺术,最后,要想守住已有的利益而不可得。是为了告诉我们“创业难、守成不易”这句千古名训啊!想要像郭子仪那样“功盖天下而主不疑,位极人臣而众不嫉,穷奢极欲而人不非之”,是必然要做到持之保泰,富贵而不骄,而郭子仪一生的作人处事,又合乎“功遂身退,天之道。”的原则。 郭子仪固然精通黄老之术,得以保全自己晚年,然而历史上有一名非常有名的帝王也精通黄老之学,用于治国,和他的儿子共同创造了汉初盛世“文景之治”。《老子》中说“我有三宝,曰慈、曰俭、曰不敢为天下先。”个人认为,这句话主要是教我们做人应谦逊。汉文帝登记后,所穿的一件袍子,一直穿了二十年,

老子道德经全文之欧阳光明创编

老子道德经全文 欧阳光明(2021.03.07) 老子: 「道德經」: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老子: 「道德經」 :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 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 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 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老子: 「道德经」 : 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

虚其心, 实其腹, 弱其志, 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老子: 「道德经」 : 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老子: 「道德经」 :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老子: 「道德经」 : 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帛系若存,用之不勤。 老子: 「道德经」 : 第七章 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 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 故能成其私。 老子: 「道德经」 : 第八章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 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 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老子: 「道德经」 : 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老子: 「道德经」 : 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涤除玄鉴,能如疵乎。 爱国治民,能无为乎。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