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牛羊口蹄疫:牛口蹄疫拉稀拉血,牛得了口蹄疫的症状

牛羊口蹄疫:牛口蹄疫拉稀拉血,牛得了口蹄疫的症状

牛羊口蹄疫:牛口蹄疫拉稀拉血,牛得了口蹄疫的症状
牛羊口蹄疫:牛口蹄疫拉稀拉血,牛得了口蹄疫的症状

牛羊口蹄疫:牛口蹄疫拉稀拉血,牛得了口蹄疫的症状

牛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类动物共患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是口腔粘膜、乳房和蹄部出现水泡。该病具有流行快、传播广、发病急、危害大等流行病学特点,犊牛死亡率较高,其他则较低。病畜和潜伏期动物是最危险的传染源。病畜的水疱液、乳汁、尿液、口涎、泪液和粪便中均含有病毒。该病入侵途径主要是消化道,也可经呼吸道传染并且传播无明显的季节性。预防和治疗牛口蹄疫,就用东方健的牛疫健,东方牛疫健治疗牛口蹄疫效果显著。为了减少牛口蹄疫带来的损失,关键在于预防:

1.定期接种口蹄疫疫苗,严格执行卫生防疫制度,保持牛床、牛舍的清洁、卫生;粪便及时清除;定期用2%苛性钠对全场及用具进行消毒。

2.如果已经发生疫情,应根据我国有关条例,立即上报有关部门,采取紧急扑灭措施,由发病所在地县级以上政府发布“封锁令”,对疫点、疫区实行封锁,严禁人畜来往;扑杀、销毁病畜及其同群畜,消灭疫源;组织消毒工作,对畜舍及污染环境随时进行消毒和扑灭疫情的大消毒;进行病毒分离鉴定,确定毒型,用相应疫苗对易感牛群进行紧急免疫接种。封锁区最后一只病牛死亡、急宰或痊愈后14天,经过全面彻底消毒,方可解除封锁。

3.治疗:对于病牛首先要加强护理,例如圈舍清洁干燥通风透气,供给柔软饲料(如青草、面汤、米等)和清洁的饮水,每天消毒圈舍。在加强护理的同时,根据患病部位的不同,给予不同治疗。可用0.1%~0.2%的高锰酸钾溶液、0.2%

福尔马林、2%~3%明矾或2%~3%醋酸或食醋洗涤患处,然后给溃烂面上涂抹10%~20%碘甘油或1%~3%硫酸铜,也可散布冰硼散、豆面及各种抗菌药物软膏,进行治疗。患牛有并发症或恶性口蹄疫时,除局部对症治疗外,可应用强心剂和营养补剂、抗生素等治疗。

猪口蹄疫的治疗方案

猪口蹄疫的治疗方案 口蹄疫,俗称“5号病”,是由口蹄疫病毒感染偶蹄动物引起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口腔粘膜、蹄部、乳房、皮肤出现水疱,传播速度极快,且有多种血清型,每一种血清型内又有亚型,亚型内又有许多抗原差异显著的毒株,各型之间不能相互免疫保护,所以预防和扑灭口蹄疫的难度很大,属于我国重点严格控制的一类传染病。 口蹄疫在夏天高温季节发病少,即使偶有发生也很少出现长距离空气传播;低温季节,在环境相对湿度大于60%,且风速适宜时,可通过空气传播100公里甚至更远。同时,也易发生流动性传播。口蹄疫病毒可通过猪场工作人员、工具设备和运输车辆发生扩散。 本病潜伏期较短,一般为1-7天,潜伏期长的可达14天。出现症状24小时后即排毒,前期排毒量大,传染性强,5-7天后排毒量下降,10天后基本不排毒,甚至不会引起同栏感染,但淋巴结及骨髓可带毒一个月以上。 口蹄疫病毒特性: 不耐热:在37℃环境下仅可保持传染性2小时以上,60℃即灭活;在4℃环境中可存活数周。 不耐干燥:相对湿度60%以上,病毒相当稳定,相对湿度40%以下,病毒迅速崩解。 不耐酸碱:酸性环境;达到灭活90%条件,在PH=6.5环境下时,需要14小时;在PH=5.5环境下时,仅需要1分钟;而在PH=3时,病毒瞬间灭活。碱性环境:PH>9.0上,迅速灭活,1%-2%氢氧化钠或者4%碳酸钠环境下1分钟即可灭活。 控制口蹄疫,应以预防为重: 1. 在防疫期间,猪场实行封场管理,外部工作人员不能进入猪栏,人员进出需进行登记和消毒。 2. 进入生产区一律消毒,洗澡,更换工作服及工作鞋。 3. 场区大门消毒池灌注2%-3%烧碱,及时更换,保证药物有效浓度。场外道路,猪场周围,饲料间,亦须使用生石灰进行消毒。 4. 入场车辆需要进行整车消毒,包括底盘、车轮,使用喷雾消毒比水枪冲洗效果要好。 5. 销售人员及外场工作人员不得进入生产区。销售区和饲养区不得有人员交叉,交易完毕立即冲洗,再进行消毒。交易款应该及时送去银行,避免在场内存放。 6. 禁止在外购买肉制品,自行宰杀解决,生活用品统一采购,消毒后方可进场。生产区人员不能随意外出。 防疫期间,要对猪舍进行带猪消毒。参照口蹄疫病毒对酸非常敏感的特性,应该选用酸性消毒剂,配置消毒剂时,要保证最终PH小于3。 但消毒同时会增加湿度,而湿度过高也有利于病毒的传播,为防止口蹄疫病毒形成的气溶胶在潮湿环境下扩散,所以应注意选择在天气较好的中午时间进行消毒。消毒之后,撒一些酸化后的饲料在栏舍中,有助于保持栏舍地面干燥。 同时,合理的免疫程序,可以使猪对口蹄疫病毒产生免疫力,建议每3个月就对猪群进行一次免疫,种猪初免后1个月加强免疫一次,仔猪50日龄首免,80日龄再次免疫,肥育猪在出栏前15日再次进行免疫。 最佳治方案: 适用时机: 出现口蹄疫症状,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口炎、心肌炎、心脏功能衰退、口疮、蹄部水泡及腐蹄病等引起高烧不退,继而蹄冠、蹄叉、趾间、蹄踵皮肤水泡和烂斑,口腔的唇、舌、齿、鼻盘和哺乳母畜的乳头上有水泡、溃疡和烂斑,裸露的无毛部位出现水泡、溃烂,严重者出现

牛羊口蹄疫防治

牛羊口蹄疫防治 过完中秋、天气逐渐变凉,温度的下降使各类病毒活动频繁,病毒病逐渐高发。牛、羊口蹄疫病毒日渐活动猖狂,针对此季节牛羊口蹄疫的预防工作的进行。 口蹄疫属于高度接触性的急性传染病,主要侵害偶蹄动物,牛最易感、猪、羊其次。多发于冬季以及初春寒冷季节。常在短时间内形成大规模的流行,临床以口腔黏膜、蹄部及乳房皮肤发生水疱和溃疡为主要特征。 口蹄疫病原为小核糖核酸病毒科的口蹄疫病毒,分为7个主型,即A、O、C南非1、南非2、南非3、和亚洲1型【中国特有云南保定型】,60多个亚型,其中以A、O型分布最广、危害最大。各型之间抗原不同,彼此相互不能免疫,动物感染后,只对本型病毒产生免疫力。 国内疫苗以A、O型苗为主,所以临床疫苗防疫效果甚微,主要以口蹄疫病毒导致发病的动物为传染源。 本病具有流行性块、传播广、发病急、危害性大等流行特点,疫区发病率可达50~100%,犊牛死亡率较高。 口蹄疫症状表现: 发病牛、羊口腔黏膜、蹄部以及乳房皮肤发生水泡和溃烂为主要症状。温升高40~41°、精神沉郁、流涎增多、采食捡碎料或是不食(口舌溃疡引发疼痛导致)重者舌呈水煮样、舌粘膜可全脱落,趾间、蹄冠或乳头等皮肤上也会出现水泡和烂斑,蹄部肿、痛、牛羊坡行如有

细菌感染,则发生化脓,蹄不能着地,甚至蹄壳脱落。犊牛、羔羊多不出现水疱特征,主要表现为出血性肠炎以及心肌麻痹,突然死亡、且死亡率很高。 解剖可见:口、蹄部水泡、烂斑,心脏柔软似水煮样,心包膜有弥漫性及点状出雪,心肌切面有灰白色或淡黄色斑点或条纹,似虎斑故称为“虎斑心”的特殊病变表现。 水泡的形成过程:病原进入易感动物——在侵入部分上皮细胞内生长繁殖——浆液渗出形成水泡——1~3天就由淋巴进入血液——体温升高——病毒到达蹄,乳房——在上皮内繁殖——形成水泡——水泡破裂——体温下降——病毒从血液中消失。 口蹄疫所导致幼畜动物死亡主要是心肌炎,在治疗时候的驱赶、捕抓、打针等刺激都会导致心跳加速导致动物出现猝死现象。幼畜动物因器官发育不全,所以一旦感染口蹄疫病毒幼畜猝死率极高。 辨别诊断: 临床诊断易和口疮、羊痘分辨不清楚,可根据发病症状表现进行区别诊断: 口疮:病牛、羊唇、口角、鼻或眼的皮肤上散发小红斑,很快形成结节,继而成为水疱和脓疱,脓疱破溃后形成黄棕褐色的疣状硬痂,牢固地附着在真皮层的红色乳头状增生物上,痂块经10~14天脱落而痊愈。少数病例可因继发细菌性肺炎而死亡。 痘病:都病很多养殖户都会与口蹄疫混淆,但是痘病所发生的病症表现是丘疹样疙瘩病变,口蹄疫引发的是水泡样的表现症状。

病理生理实验报告

实验一组织晶体渗透压改变在水肿发生中 的作用(水肿)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组织晶体渗透压的改变在水肿发生中的意义,加深对水肿发生机理的理解。 实验动物:蟾蜍2只,要求体重、大小相仿。 器材与药品: 200克电子天平1台,盛水玻璃缸2个,2m1注射器连4号针头2支,脱脂棉球、纱布块适量。0.65%氯化钠液和20%氯化钠液各10ml。 实验方法: 1. 取蟾蜍2只分别称重,注意观察背部外形。 2. 向一只蟾蜍背部淋巴囊内注入0.65%氯化钠液(即蛙生理盐水)2 m1,向另一只蟾蜍背部淋巴囊内注入20%氯化钠液2ml(蟾蜍皮下淋巴囊分布见图2-1),然后分别放入装有水的玻璃缸内。 3.1小时后由水中取出蟾蜍,擦掉体表浮水后分别称重,同时仔细观察背部外形改变。 4. 解剖蟾蜍:由椎骨孔破坏神经系统。重点观察背部淋巴囊的变化。解剖观察其它脏器和解剖结构。 实验结果:将观测到的各种实验结果记入下表内 注前体重注前背部外 形注后体重注后背部外 形 注0.65%氯 化钠 141.2g 正常平坦146.3g 正常平坦

注20%氯化 141.8g 正常平坦169.5g 变肥 钠 结果分析:实验中这两只蟾蜍分别注射了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溶液,组织晶体渗透压升高,两只都有一定的吸水能力,注射低浓度氯化钠溶液的青蛙吸水较少,体重只有轻微的增长,体型无明显变化;注射高浓度氯化钠溶液的青蛙吸水较多,体重有大幅度的增长,体型出现明显变化。结果表明晶体在体内的浓度越高,吸水性越强。 心得:

实验二缺氧 实验目的:通过复制外呼吸性缺氧、血液性缺氧及组织中毒性缺氧的动物模型。 实验动物:成年小白鼠4只. 器材与药品: 1.外呼吸性缺氧:带有橡皮塞的250毫升广口瓶1只(见图3—1),搪瓷盘1只、镊子、剪子各2把,100g电子天平1台。钠石灰(NaOH.CaO)10g,凡士林1瓶。 2.血液性缺氧:带有管道瓶塞的250m1广口瓶和三角烧瓶各2只,酒精灯1盏,三角架3个,充满一氧化碳的皮球胆1只,弹簧夹4个,lml注射器1支。甲酸、浓硫酸各300ml,2%亚硝酸钠溶液10ml 3.组织中毒性缺氧:1 m1注射器1支。0.04%氰化钾溶液。 实验方法: 一、外呼吸性缺氧 1.取小白鼠重只称重后放入广口瓶内,瓶内预先加入钠石灰5g。观察动物一般状况,如呼吸频率、呼吸状态,皮肤、粘膜色彩、精神状态等。 2.旋紧瓶塞,用弹簧夹夹闭通气胶管,防止漏气。记录时间,观察上述各项指标的变化,直至动物死亡。待本次实验内容全部完成之后,一起剖检动物,对比观察血液颜色的改变和其它变化(以下皆同)。 二、血液性缺氧 (一)一氧化碳中毒

牛的口蹄疫症状

牛的口蹄疫症状 口蹄疫属一类传染病,也是人畜共患病,俗名“口疮”、“辟癀”,是由口蹄疫病毒所引起的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偶蹄兽,偶见于人和其他动物。其临诊特征为口腔黏膜、蹄部和乳房皮肤发生水泡。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冬春季节发病率最高。但是有部分疾病的症状与口蹄疫症状极为相似,使奶农容易误诊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为此笔者将奶牛口蹄疫的症状与其他相似疾病的症状作一阐述,供奶农参考。预防和治疗牛口蹄疫,就用东方牛疫健。 口蹄疫诊断要点 发病急、流行快、传播广、发病率高,但死亡率低,且多呈良性经过; 大量流涎,呈白色泡沫、引缕状; 恶性口蹄疫时剖检可见虎斑心; 2.4为进一步确诊可采用动物接种试验、血清学诊断及鉴别诊断等。 口蹄疫的防治 定期注射口蹄疫疫苗。常用的疫苗有口蹄疫弱毒疫苗、口蹄疫亚单位苗和基因工程苗,牛在注射疫苗后14天产生免疫力,免疫力可维持4~6个月。在紧急情况下,尚可应用口蹄疫高免血清或康复动物血清进行被动免疫,按每千克体重0.5~1.0毫升皮下注射,免疫期约2周。但个别牛在注射疫苗后出现不良反应,精神萎靡不振、产奶量下降、食欲减退、体温稍升高。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1~3天后恢复正常。因个体差异,个别牛注射疫苗后会出现急性过敏反应,呼吸加快、可视黏膜充血、水肿、肌肉震颤、瘤胃臌气、口角出现白沫、倒地抽搐,因抢救不及时而死亡。 不良反应治疗措施:对最急性型反应。建议迅速进行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5毫克,20分钟后可以重复注射相同剂量一次;肌肉注射盐酸异丙嗪(非那根)500毫克;肌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30毫克(孕畜不用)。对于休克牛,去甲肾上腺素10毫克+10%葡萄糖注射液2000毫升静滴,如体温低于36.5℃的患牛除可用上述药物外,另加乙酰辅酶A1000单位、ATP(三磷酸腺苷)200毫克、肌苷3000毫克、25%葡萄糖2000毫升静滴。

猪口蹄疫的最佳防治方法

猪口蹄疫的最佳防治方法 当前猪口蹄疫发病率逐步上升,威胁正在加大,如何正确防范口蹄疫,找出正确的防治措施,是养猪户亟待面对的问题。 口蹄疫,过去也叫“五号病”‘口疮’是由O型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动物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人畜共患传染病,是国际社会上需要通报的一类传染病,所有偶蹄动物和人都可感染。 一、病原特点: 口蹄疫的病原是口蹄疫病毒,该病毒有7个主型,分别是A、O、C、亚洲I型,非洲I型、非洲Ⅱ型和非洲Ш型。尤其是A型和O型分布最广。在亚型中有65个亚型,而且不同类型的口蹄疫病毒的抗原性不同,也就是在同一血清型的病毒,同时在其不同分离株的抗原性也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口蹄疫病毒属小核糖核酸病毒科,单股DNA病毒。口蹄疫病毒对外界抵抗力十分强,在饲料

和粪便中,生活时间特别长。口蹄疫病猪成为最危险的传染源,其次就是奶、尿、唾液及粪便等传染源。而且该病潜伏期一般是2~4天。 二、流行特点: 口蹄疫病毒通过接触、空气、食物等各种途径进入易感畜损伤的皮肤粘膜、呼吸道、消化道而引起病发症。主要易感对象是猪、牛等大型偶蹄兽类,鼠和家兔也是高发种群。口蹄疫病猪发热期,它们的粪尿、奶、眼泪、唾液和呼出气体都带有病毒,后期,该病毒主要存在于水疱和淋巴液中。新鲜水疱液经500倍至50万倍稀释接种易感动物仍可致其发病。对于猪病尸体消毒后深埋,杜绝食用,猪的粪便,垫土必须经过密封发酵后方可施用。口蹄疫病毒毒力很强,即使是病愈康复的动物可长时间携带病毒。口蹄疫病毒对外界抵抗力强,耐干燥、寒冷;但是这类病毒的致命点是怕酸、碱、热,在加热85℃以上100min就可以杀灭。寒冷环境易于病毒传播,主要一秋冬季节多发,目前一年四季都有发生。 三、猪口蹄疫病的临床症状 猪患此病后以蹄部水泡为主要特征,有些病猪未见任何症状突然死亡,特征表现是蹄冠、蹄踵、副趾及蹄中沟等出现病变。个别猪出现惊厥、相互嘶咬,病初体温升至40.3~42.0 ℃时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或者是废绝,站立行走难,四肢蹄痛疼,并且全身发抖,口腔出现水泡流延,不敢吃食;病猪鼻盘、蹄冠和母猪的乳头处有水疱产生,而经过1~2 d后水疱破溃,带透明流出或微黄色液体,破溃处转为烂斑。有些猪出现急性胃肠炎。哺乳仔猪出现的症状是急性胃肠炎、急性心肌炎或者是四肢麻痹,衰弱死亡,其病死率可达80%以上。剖检表现出典型的“虎斑心”,在心肌外,出现黄色条纹斑,心外膜带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点,怀孕母猪易发生流产、死胎等症状。 四、猪口蹄疫病的防治方法 免疫接种时预防口蹄疫的一项有效措施,接种口蹄疫灭疫苗2周则产生免疫力,一般种猪每隔3个月免疫接种一次,仔猪40-50日龄首免,100-105日

牛五号病症状

牛五号病症状 食欲不振,精神沉郁,该病潜伏期2~5天,体温40~41℃,闭口,流涎,开口时有吸吮声。发病1~2天后,病牛齿龈、舌面、唇内面可见到蚕豆到核桃大的水疱,内含透明的液体。涎液增多并呈白色泡沫状挂于嘴边,采食及反刍停止。水疱约经1-2天后破裂,形成溃疡,这时体温会逐渐降至正常。在口腔发生水疱的同时或稍后,趾间及蹄冠的柔软皮肤上也发生水疱,并很快破溃,形成烂斑,然后逐渐愈合。有时在乳头皮肤上也可见到水疱。本病一般呈良性经过,经一周左右即可自愈;若蹄部有病变则可延至2~3周或更久,死亡率1%~2%。、【特点】本品是引进国现代外技术经特殊工艺研发的高科技产品。无菌采集同源血清经过特殊工艺提纯、浓缩、加工处理后制得的同源抗体血清。是针对预防和治疗牛口蹄疫的首选产品。 【商品名】金牛三肽 【兽药名称】通用名:注射用青霉素钾160万单位 汉语拼音:zhesheyongqingmeisujiayibailiushiwandanwei 【主要成分】青霉素钾(载体为牛源精制血清球蛋白) 【性状】本品为无色或微黄色透明液体(加入牛同源精制血清抗体后呈金黄或微红色液体,久置有少量沉淀,不影响疗效) 【药理作用】牛同源精制血清抗体系用引起牛口蹄疫、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奶牛乳房炎、牛流行热病毒等病毒病原浓缩精制疫苗免疫健康牛群,产生高效价抗体后,无菌采集血清,采用酶切技术提取IgG、IgM、IgA Fab片段加保护剂制备而成的抗血清。IgG是血清中最主要的抗体蛋白,占总免疫球蛋白量的75%,能够促进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调理作用),中和细菌毒素的毒性(中和毒素)以及与病毒抗原结合使病毒失去感染宿主细胞的能力(中和病毒);IgM在抗感染免疫的早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血清型IgA可介导调理吞噬ADCC 作用,分泌型IgA是机体粘膜防御系统的主要成分,是防止病原体入侵机体的第一道防线。 【主治功能】主用于牛口蹄疫、牛病毒性腹泻、牛出血性败血病、牛流行热等细菌病和病毒病的紧急预防与治疗,能够提高免疫力,增强牛体质。 【用法用量】肌肉注射,对于犊牛和成年牛,每瓶本品用于500kg体重治疗,对于育肥牛、种公牛和后备母牛每瓶用于400kg体重,根据病情可连续使用1-2次。预防量减半。 【注意事项】1、本品为生物制剂,安全无毒性无残留。 2、不得与酸碱溶液同时注射; 3、本品在运输保存时,避免反复冻融。

羊口蹄疫的症状和治疗

羊口蹄疫的症状和治疗 本病具有流行性块、传播广、发病急、危害性大等流行特点,疫区发病率可达50~100%。发病羊口腔黏膜、蹄部以及乳房皮肤发生水泡和溃烂为主要症状。患羊发病后体温升高到40。5-41。5度。精神不振,口腔粘膜、蹄部皮肤形成 水疱,疱破后形成溃疡和靡烂。病羊表现疼痛,流涎,涎水呈泡沫状。常见的部位唇内面、齿龈,舌面及颊部粘膜,有的在蹄叉,蹄冠,有的在乳房,水疱破裂 后眼观形成痕。羔羊易发生心肌炎死亡。有时呈现出血性.重者舌呈水煮样、舌粘膜可全脱落,趾间、蹄冠或乳头等皮肤上也会出现水泡和烂斑,蹄部肿、痛。则发生化脓,蹄不能着地,甚至蹄壳脱落。羔羊多不出现水疱特征,主要表现为出血性肠炎以及心肌麻痹,突然死亡、且死亡率很高。 解剖可见:口、蹄部水泡、烂斑,心脏柔软似水煮样,心包膜有弥漫性及点状出雪, 心肌切面有灰白色或淡黄色斑点或条纹,似虎斑故称为“虎斑心”的特殊病变表现。 水泡的形成过程:病原进入易感动物——在侵入部分上皮细胞内生长繁殖——浆液 渗出形成水泡——1~3天就由淋巴进入血液——体温升高——病毒到达蹄,乳房——在 上皮内繁殖——形成水泡——水泡破裂——体温下降——病毒从血液中消失。 口蹄疫所导致幼畜动物死亡主要是心肌炎,在治疗时候的驱赶、捕抓、打针等刺 激都会导致心跳加速导致动物出现猝死现象。幼畜动物因器官发育不全,所以一旦感染口蹄疫病毒幼畜猝死率极高。 辨别诊断:

临床诊断易和口疮、羊痘分辨不清楚,可根据发病症状表现进行区别诊断: 口疮:羊唇、口角、鼻或眼的皮肤上散发小红斑,很快形成结节,继而成为水疱和脓疱,脓疱破溃后形成黄棕褐色的疣状硬痂,牢固地附着在真皮层的红色乳头状增生物上,痂块经10~14天脱落而痊愈。少数病例可因继发细菌性肺炎而死亡。 痘病:都病很多养殖户都会与口蹄疫混淆,但是痘病所发生的病症表现是丘疹样疙瘩病变,口蹄疫引发的是水泡样的表现症状。 最佳治疗方法: 使用羊六多抗,含有高效价同源精制血清抗体,能有效地治疗和预防羊口蹄疫等病毒性疾病,提高羊群免疫力,增强羊群体质。羊六多抗(0.2ml/kg体重)+头孢塞纳(400斤/支),肌肉注射,1次/天,连用2-3次,即可治愈。

牛口蹄疫诊断与防控

牛口蹄疫诊断与防控 作者:尖参 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20年第33期 牛口蹄疫是一种危害严重的病毒性传染性疾病,具有极强的传染性,疫情传播速度较快,潜伏期较短,但造成的死亡率相对较低。由于牛口蹄疫属于一类重特大传染性疾病和人畜共患病,再加上该种疾病没有特效药物,发生之后往往不需要治疗,直接进行扑杀,无害化处理。为了避免此类传染性疾病造成的危害,就需要我们提高重视程度,构建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切实做好牛口蹄疫的诊断和防控工作。本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分析了牛口蹄疫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方法和防控措施,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更好的防范该种疾病传播流行有一定帮助。 一、流行特点 从口蹄疫病毒的类型角度分析,该种病毒属于微核酸病毒科。病毒主要寄生在患病动物的皮内或者淋巴组织液当中,随着血液循环会达到各个脏器组织、器官当中,威胁到牛群的正常生长发育。牛出现临床症状之后,排泄物和体液当中往往会夹杂有大量的病毒,此时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和较强的毒性,很容易出现变异。临床上该种病毒的血清型较多,其中对牛养殖产业威胁较为严重的主要是O型和A型口蹄疫病毒,不同血清型病毒之前不存在抗原,无法实现相互免疫,因此在进行疫苗免疫接种之前,应该进行严格的流行病学调查,掌握牧场口蹄疫病毒的具体血清型,选择针对性的疫苗进行免疫接种,这样才能够提高免疫效果。通常情况下牧场的患病牛和带毒牛是该种病毒的主要传染源,动物屠宰之后,如果没有进行严格的卫生消毒,皮肉和脏器器官当中也携带有大量的病毒,很容易造成病毒的传播流行。牛口蹄疫病毒,不仅具有传播速度快的特点,而且具有较多的传播途径,可以经空气进行传播,也可以通过接触进行传播,病毒可以经空气进行消化道呼吸道传播,也可以通过外伤进行侵染,在人工操作过程中受精不合理,精液当中存在病毒也会造成病情的传播流行。 二、临床症状 通常情况下,牛口蹄疫病毒的潜伏期通常在2~4天,最短潜伏期在一天左右,患病牛一旦感染口蹄疫病毒就会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发病初期患病牛的体温升高到40度,最高升高到41度,同时还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采食欲望下降,当患病牛出现临床症状,两天之后,在口腔黏膜,舌头齿阴,嘴唇内侧都会出现大量的水疱,水疱破裂之后从中流出淡黄色的液体形成溃疡面,同时患病牛的口腔当中还会流出大量白色泡沫状的内容物,垂在嘴边。随着病情不断加重,水疱位置逐渐向着乳房体表组织和蹄部进行蔓延。破裂之后患病牛的体温下降到正常状态。 三、病理学变化

猪口蹄疫的诊断病理症状

猪口蹄疫的诊断病理症状,如何预防做好? [2008年03月01日]来源: 互联网作者:佚名点击数: 【字体:大中小】【双击滚屏】 今天是:猪口蹄疫是一种急性、热性和极易接触传染病,病原为口蹄疫病毒,该病毒可感染所有偶蹄动物发病,猪以口腔粘膜、鼻镜、蹄部和 乳房皮肤发生水泡和溃烂为特征。 本症的传染性极强,传播迅速,感染和发病率很高,可引起仔猪大量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在国际上被划分为一类烈性传染病。 本病主要为接触性传播,也能通过空气传播。在集约猪场已无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都可发生,患猪的水泡液、水泡皮、排泄物,以及发病头几天病猪呼出的气体,均含有大量的病原,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损伤的皮肤粘膜等传播。该病共有7种血清型,每个血清型,每个血清型又有若干全亚型,型与型之间交互免疫力,多型的复杂性给防疫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在我国目前主要以O型为主, 其他型尚无文献报道。 症状与病变:潜伏期为24h至7天,少数可达到14天,开始时,病猪发热,可达到41℃,精神萎顿,打盹,猪蹄底部或蹄冠部皮肤潮红、肿胀,继而出现水泡,行走呈跛行,有明显的痛感,行走发出凄厉的尖叫声,很快蹄壳脱落,蹄部不敢着地,病猪跪行或卧地不起,鼻颈部出现一个或数个水泡,黄豆大或乒乓球大小不等,水泡很快破裂,露出鲜色溃疡面,如无细菌感染,伤口可在一周左右逐渐结痂愈合。哺乳母猪的乳头常出现水泡,引起疼痛而拒绝哺乳;哺乳仔猪出现急性胃肠炎、急性心肌炎或四肢麻痹,衰弱死亡,死亡率可达80%以上;大猪解剖一般特征性病变,少数可见胃肠出血性炎症。仔猪呈现典型的“虎斑心”,心肌外出现黄色条纹斑,心外膜有 不同程度的出血点,个别肺有不肿或气肿现象。 诊断:本病呈流行性发生,,传播速度快,发病率高,仔猪出现急性胃肠炎和肌肉震颤,,成年猪其口腔粘膜、鼻部及蹄部皮肤发生水泡和形成溃烂症状,个别剖检可见心肌炎和胃肠炎病变。出现可疑病猪,可采水泡皮和水泡皮,迅速送上级检验机构进行确诊,才能 达到有效的防治效果。 防治: 场内实行封闭式生产,制定和执行各项防疫制度,控制外来从员和外来车辆入场,定期进行灭鼠、灭蝇、灭虫工作,加强场内环境的 消毒净化工作,防止外源病原侵入本场。 根据本场的实际情况,结合血清免疫学监测,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确保猪群免疫的效果。 使用O型口蹄疫灭活苗肌肉注射,安全性可靠,但抗病力不强,常规苗只不过能耐受10~20个最小发病量的人工感染。据有关资料介 绍,使用O型口蹄疫灭活浓缩苗经过多次加强免疫,免疫效果较好。 加强免疫效果监测工作,按免疫程序接种疫苗,对抗性水平低的猪群应加强免疫。 加强对猪群健康状况的观察,发现可疑情况及时上报,做到及早发现、及时处理,全场范围内采取紧急措施,加强猪群消毒工作,猪群、猪体可用过氧乙酸、氯制剂如消特灵等消毒药物消毒,场地、环境选用烧碱、生石灰等消毒药物彻底消毒。常规消毒防疫纳入生产 的日常管理。 猪群发病的处理要遵守“早、快、严、小”的原则,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扑杀病猪,严格控制病原外传,疫区内所有猪只不能移动,污水、粪便、用具、病死猪要严格进行无害化处理。对贵重的种用猪加强护理和进行药物治疗,防止继发感染,蹄部可涂以20%的碘甘 油,并肌注抗菌素,可缩短病程,减少死亡。 疫情停止后,须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并对猪舍及周围环境及所有工具进行严格彻底的消毒和空置后才可解除封锁,恢复生产。

病理学病例分析(1)

尸体解剖查明死因-病例分析 病例摘要: 某男,70岁,以“胸闷、气短一小时”为主诉入院,诊断为“冠心病”,给予扩冠、营养心肌等治疗,病情略缓解,之后突然出现呼吸、心跳停止,经抢救无效死亡。患者家属认为死因不明,对医院的诊断和治疗提出疑问。 分析题: 在这种情况下,应如何处理 参考答案: 1、医院需保留完整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志和各项辅助检查结果。 2、对家属有疑问,发生医疗纠纷的病例,应做尸体解剖。尸检必须由医院和死者法定监护人双方同意,签字后方可进行。尸检应在死后48小时以内,由卫生行政部门指定医院病理解剖技术人员进行,有条件的应请当地法医参加。 3、发出尸检诊断报告,组织有关专家鉴定。 萎缩-病例分析 病历摘要 男,49岁,今年4月份因腹部灼烧,不适,总有饥饿感来院检查半年以来食欲下降,伴餐后腹胀,有时,一天要大便2-3次,便溏.如吃较油腻食物,如鸡汤、骨头汤后,便会引起腹泻,通常要持续4-5天,但大便、小便等常规临床检验正常。胃镜检查:肉眼所见胃窦粘膜光滑,轻度红白相间。 分析题: 1. 该病例临床诊断是什么 2. 为何出现溏便样腹泻 参考答案: 1. 慢性萎缩性胃炎 2.胃腺萎缩→胃酸、胃蛋白酶分泌减少→胃消化功能下降→溏便样腹泻 组织细胞的适应与损伤(一)-病例分析 男,65岁李某。现病史:死者生前患高血压二十多年,半年前开始双下肢发凉,发麻,走路时常出现阵发性疼痛,休息后缓解。近一个月右足剧痛,感觉渐消失,足趾发黑渐坏死,左下肢逐渐变细,三天前生气后,突然昏迷,失语,右半身瘫,渐出现抽泣样呼吸。今晨四时二十五分呼吸心跳停止。 尸检所见:老年男尸,心脏明显增大,重950g,左心室明显增厚,心腔扩张。主动脉、下肢动脉及冠状动脉等内膜不光滑,有散在大小不等黄白色斑块。右胫前动脉及足背动脉,

猪口蹄疫疫苗过敏的症状

猪口蹄疫疫苗过敏的症状 给生猪注射口蹄疫疫苗,一般来说对猪体是无害的;但也有个别生猪特别是一些架子猪会发生过敏反应。 临床症状有两种,即局部性反应和全身性反应。 局部性反应,生猪贪睡、高热、不食,同时注射部往往出现肿胀、热痛,以上症状一般情况下可自愈。全身性过敏反应多在注射疫苗后5分钟内出现。主要表现全身出汗、肌肉震颤、体温升高,白毛猪可看出皮肤明显充血发红,呼吸急促,口中流涎,结膜潮红,呆立不动,运动时步态不稳,视力障碍。若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肌注0.1%肾上腺素液和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剂量应视生猪体重而定。一般经过10-20分钟可缓解症状,1-2天连续用药,即可康复。 表现型 速发型临床常见的速发型是指反应的速度在十几分钟到2小时之内的表现,不分猪的大小、年龄,最快的有十几分钟就反应发作,可见到口吐白沫,呼吸困难,眼结膜充血,叫声嘶哑,四肢腋下皮肤发紫,腹部有荨麻疹样疙瘩出现,四肢抽搐,经过1个小时左右而死亡。 迟发型一般在注射后4小时~6小时不爱吃食,不爱活动,身上有疙瘩,见墙就擦,有的持续一两天会自然好转,严重的吃食减少,精神差,可持续4天~7天才能恢复,个别的死亡。 处理措施 (仅供参考) 1、注射疫苗时要用科学方法保定,引导猪的注意力,如喂料,饮水,挠痒等。 2、注射后要观察1小时,至少30分钟后没有反应时再离开。 3、发现反应初期要及时注射地塞米松,按10公斤体重注射1毫克的剂量计算,根据猪的体重大小而定注射量,每日一次,连续注射2次。 4、可选用0.1%盐酸肾上腺素、付肾上腺素,大猪每头注射5毫克~10毫克,小猪注射1毫克~2毫克。 5、在注射药物的同时要大量供应葡萄糖、速补20、电解多维饮水,促进解毒和排泄。 6、饲料中添加5%的维生素C粉,活化细胞,提高免疫力。 注意事项 口蹄疫是危害食品卫生和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在做好防疫注射前,要搞好卫生消毒的防护,保持清净而洁的环境,免除意外生物的刺激,防止外人外来生物的干扰,并做好疫苗的

猪口蹄疫的预防和处理

猪口蹄疫的预防和处理 一、口蹄疫有哪些临床症状 1、体温升高至40-41度,精神不振,少吃或者不吃。 2、新生仔猪突然尖叫,鼻镜、唇、舌蹄冠部位发生水泡,跛行,不吃奶。 3、育肥猪口腔黏膜和蹄冠、蹄叉、蹄踵处先发红、热痛,后形成米粒大小的水泡,逐渐增大互相融合至蚕豆大,破裂后表面出血,形成暗红色糜烂面,无感染,7天左右可结痂而愈;若继发感染,可引起化脓至蹄壳脱落。 4、哺乳母猪的乳房表面也可发生水袍和糜烂、结痂。 特别注意:患本病的猪大多呈良性经过,很少死亡。但也有呈恶性经过的,尤其乳猪多见,极少数育肥猪和肥猪也可呈恶性经过而死亡。死亡原因是病毒侵害心脏,引起心肌炎而心衰死亡,故死后剖检,心脏表面出现灰棕色斑纹,外形似虎皮的斑纹,故称:“虎斑心”。 二、如何有效防控好口蹄疫 明确总目标:口蹄疫病毒有六怕:怕高温、怕阳光、怕酸、怕碱、怕福尔马林、怕疫苗。 1、确保猪舍内环境干燥、室温控制在15-22度之间,产房仔猪设立保温箱(温度控制在25-28度)。 2、一旦发现周边地区有发生口蹄疫现象,应立即对本场生猪开展紧急疫苗接种,同时用烧碱、生石灰消毒栏舍;用高锰酸钾或者碘溶液喷雾猪舍空间,消毒空气等。 3、提高猪群机体抵抗力,做好猪场保健。建议增强猪群机体非特异性免疫能力,特别是抵抗病毒性疾病的能力。 4、做好猪场口蹄疫疫苗免疫:种母猪每隔4-6月免疫一次,育肥猪群免疫2次,23-25日龄首免,60日龄二免。但口蹄疫疫苗免疫应激特别严重,其临床表现为:过敏倒地、呼吸急促、皮肤发绀、体温升高,采食量下降,严重的甚至出现死亡。因此,多数养猪场不愿意接种,给口蹄疫防控带来巨大的困难。针对疫苗应激情况,缓解口蹄疫疫苗的免疫应激和过敏反应,产生高水平口蹄疫抗体,提高日增重,降低料肉比,预防口蹄疫的发生,提高养殖效益。

羊病快速诊断与防治

羊病快速诊断与防治 传染源主要是病羊和病愈带毒的羊,病毒存在于痘疹、水疱液、痘痂上皮和黏膜的分泌物内,随脱落的痂皮和分泌物污染环境和饲料饮水。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感染,可经过消化道或受伤的皮肤、黏膜而传染,山羊痘的流行最初是个别羊发病,以?后逐渐蔓延全群。羊痘对成年羊危害较轻,死亡率为1%~2%,而患病羔羊的死亡率则很高,可达50%以上。 病羊是主要的传染源,主要通过呼吸道感染,也可通过损伤的皮肤或黏膜侵入机体。饲养和管理人员,以及被污染的饲料、垫草、用具、皮毛产品和体外寄生虫等均可成为传播媒介。在自然条件下,绵羊痘病毒只能使绵羊发病,山羊痘病毒只能使山羊发病。本病传播快、发病率高,不同品种、性别和年龄的羊均可感染,羔羊较成年羊易感,细毛羊较其它品种的羊易感,粗毛羊和土种羊有一定的抵抗力。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我国多发于冬春季节。 平时预防措施:一是严禁从疫区购买种羊,必须从外地引进时,应先做好疫情调查,引入后经过检疫和消毒,隔离饲养观察2个月,确认无病后,进行体表消毒后始能混群。二是用山羊痘活疫苗按相关说明,每头尾根内侧或股内侧皮内注射0.5ml ,注苗

后4—5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12个月。 用羊毒抗配合地塞米松。前期连用2针即可痊愈,严重者再加1针,见效快,治愈率高。 药效说明:对于羊口蹄疫引起的卧倒不起,不吃食的现象能达到一针见效,一针即可让羊正常走路,正常吃食对于那些口泡破裂,蹄甲溃烂的需要连用2-3针,可达到完全治愈的效果;对于羊痘,前期连用两针即可痊愈,严重者再加一针,对于羊快疫,羊肠毒血症,羊猝疽,羊黑疫,羔羊痢疾等病毒病需连打2针,对于严重者需再加1针。

实验报告_病例分析_答案[1]

病例分析(一) 男性,67岁,既往有高血压病病史25年。 尸检见:左、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且以左支为重,左心室壁厚1.5cm,有苍白色病灶。镜下大片心肌细胞核溶解消失,胞浆均质红染,病灶周围部分心肌细胞体积增大,染色变深,部分心肌细胞体积缩小,核周有褐色颗粒样物。心肌间质中脂肪组织丰富,由心外膜伸入至心肌细胞间。脾小体中央动脉和肾入球小动脉管壁增厚、均质红染,管腔狭窄。 分析题: 请问该心脏、脾脏和肾脏发生了哪些基本病变? 参考答案: 该患者心脏发生了心肌坏死(心室壁苍白色病灶,心肌细胞核溶解消失,胞浆均质红染)、心肌肥大(左心室增厚,心肌细胞体积增大,染色深)、心肌萎缩(心肌细胞体积缩小)、病理性色素沉着(心肌细胞核周有褐色颗粒,为脂褐素)、心肌脂肪浸润(脂肪组织伸入心肌细胞间)。肾脏、脾脏发生玻璃样变(细、小动脉管壁增厚、均匀红染)等基本病理变化。 病例分析(二) 一青年男性,因外伤性脾破裂而入院手术治疗。术后卧床休息,一般情况良好。术后第9天,右小腿腓肠肌部位有压痛及轻度肿胀。医生考虑为小腿静脉有血栓形成,嘱其安静卧床,暂缓活动。术后第11天傍晚,患者自行起床去厕所后不久,突感左侧胸痛并咯血数口,体温不高。次日查房时,胸痛更甚,听诊有明显胸膜摩擦音。X线检察左肺下叶有范围不大的三角形阴影。病人年初曾因心脏病发作而住院,内科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经治疗后,最近数月来症状缓解。分析题: 1、致右小腿静脉血栓形成的可能因素有哪些? 2、左肺可能是什么病变?与前者有无联系?肺内病变的发生机制是什么? 参考答案: 1、致右小腿静脉血栓形成的可能因素:1)风湿性心脏病(心血管内膜损伤) 2)术后卧床休息(血流缓慢) 3)脾破裂导致大量失血,术后血小板增生、凝血因子和纤维蛋白原增加(血液凝固性增加) 2、肺出血性梗死,与前者有联系,肺内病变的发生机制包括:1)右小腿静脉血栓形成后容易脱落,随血流回流至右心,通过肺动脉输出引起肺小动脉阻塞是引起梗死的先决条件 2)患者患有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容易导致肺静脉淤血是出血性梗死发生的重要条件3)肺脏具有组织疏松和双重血液循环的特点是出血性梗死的两个先决条件 病例分析(三) 男,23岁,右趾跌伤化脓数天,畏寒发热2天,曾用小刀自行切开引流。入院当天被同事发现有高热,神志不清,急诊入院。体检检查:体温39.5℃,脉搏130次/min,血压10.7/6.7kPa,急性病容,神志模糊;心率快、心律齐;双肺有较多湿性音;腹软,肝未扪及;全身皮肤多数淤斑,散在各处,右小腿下部发红肿胀,有压痛。实验室检查:红细胞2.5×1012/L,白细胞25.0×109/L,其中中性粒细胞0.75,单核细胞0.02,淋巴细胞0.23。 入院后即使用大量激素、抗生素、输血2次,局部切开引流。入院后12小时血压下降,休

羊口蹄疫的预防和防治用药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类动物共患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在民间俗称“口疮”、“蹄癀”。常见于多蹄动物,如牛、羊等,其临床特征主要为传播速度快、发病率高等。一般患病的动物会在口腔黏膜、乳头和蹄等部位的皮肤形成烂斑或水疱,对动物的健康造成非常大的影响。因此,针对于养殖户而言,口蹄疫的防治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口蹄疫的防治技术 口蹄疫的临床症状 绵羊和山羊病的潜伏期为1~7d,平均2~4d。主要症状是体温升高,食欲废绝,精神沉郁,跛行。口腔的水疱多发生在口膜,舌上水疱少见。山羊口腔病变比绵羊多见,水泡多发生在硬腭和舌面上。母羊常流产。蹄子的水疱小,不象牛那么明显。 防治推荐;治疗时每吨饲料中添加羊全清2000g,连用5-7天,病发症状基本消失 预防时每吨饲料中添加羊全清1000g,连用3-5天,也可长期添加。 哺乳羔羊特别容易得病,多发生出血性胃肠炎。也可能发生恶性口蹄疫,由于急性心脏麻痹而死亡。死亡率可达20%~50%。 口蹄疫的临床表现受到病毒的致病力和动物易感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患病家畜的口腔黏膜、蹄部等均出现水疱,其中羊的表现比较轻,一般出现的是小水疱或者烂斑,而严重者也会有烂斑和溃疡,导致前胃和大小肠黏膜均出现可见出血性炎症,引发心肌炎,而新生的幼畜往往会因心肌炎而死亡。这种条件下,如果养殖场的卫生状况差,那么还会引发继发性感染,进而导致患病的羊出现败血症或者局部坏死。而牛感染口蹄疫则相对而言表现的比较严重,一般牛的口蹄疫疾病的潜伏期在7~36 d,患病初期就会出现体温升高,结膜潮红等明显的特征,随着患病时间的不断延长,还会导致口腔开始出现病变,也会出现水疱。一般感染口蹄疫的牛中90%以上都具有典型的蹄部真皮炎。

牛口蹄疫疫苗不良反应的解救

牛口蹄疫疫苗不良反应的解救 杨成莲1祁鹤民(执笔)2 (1青海省互助县威远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 2互助县南门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青海互助,810500) 口蹄疫是一类传染病,它具有发病急、蔓延快、危害大等特点,预防接种是防制口蹄疫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在现场接种中,因个体差异,个别牛出现不同程度的变态反应,有时因抢救不及时或抢救方法不得当,造成牛死亡,给养殖户带来经济损失。近几年来本人在临床中摸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解救方法,谨供同志们借鉴与参考。 一、不良反应及抢救 1、一般反应 个别牛注射疫苗后出现精神萎靡不振、产奶量下降、食欲减退、体温稍升高。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1—3天后恢复正常。 2、严重反应 因个体差异,个别牛注射疫苗后会出现急性过敏反应,呼吸加快、可视粘膜充血、水肿、肌肉震颤、瘤胃臌气、口角出现白沫、倒地抽搐,抢救不及时而死亡。 3、治疗措施 对最急性型反应:建议迅速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牛5毫克,视病情缓解程度,20分钟后可以重复注射相同剂量一次;肌肉注射盐酸异丙嗪(非那根),牛500mg;肌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牛30 mg(孕畜不用)。对已休克牛,除应迅速注射上述药物外,还须迅速针刺耳尖、大脉穴(劲静脉沟前三分之一处的劲静脉上)放血

少许、尾根穴(尾背侧正中,荐尾结合部棘突间凹陷处)、蹄头穴(蹄冠缘背侧正中,有毛与无毛交界处;即三、四指(趾)蹄上缘,每蹄内外各1穴,共8穴)。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将去甲肾上腺素,牛10 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000ml静滴,如体温低于36.5度的患牛可用上述药物外,另加乙酰辅酶A1000IU、ATP(三磷酸腺苷)200mg、肌苷3000mg、25%葡萄糖2000ml静滴。待牛苏醒,脉律恢复后,撤去此组药,换成5%葡萄糖盐水2000ml,加入维生素C 5g, 维生素B6 3000mg, 静滴,然后再用5%碳酸氢钠液500ml,静滴即可。 急性型反应:一般只须迅速肌肉注射盐酸异丙嗪(非那根)牛500mg、地塞米松磷酸钠,牛30 mg(孕畜不用),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牛5mg,即可使病畜很快康复。 二、疫苗反应的预防 1.在注射疫苗前仔细阅读说明书和认真调查健康状况,病畜瘦弱和临产母畜不注射,待机体恢复后补注。 2.曾有过疫苗反应病史的,建议在注射疫苗前,先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盐酸异丙嗪药物,随即注射疫苗,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3.以上药物剂量是成年牛用药剂量,育成牛酌情用药。 本人近几年来用上述方法,解救12头牛疫苗严重不良反应,均获得满意效果,无一例死亡。

猪牛羊口蹄疫治疗方案

口蹄疫的预防和治疗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偶蹄动物(猪、牛、羊等)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一、病原 为口蹄疫病毒,现已知的有7个主型和65个亚型,因此,口蹄疫疫苗的免疫效果,各地反应不同。 该病毒有5怕:怕高温、怕阳光(紫外线)、怕酸、怕碱、怕福尔马林,我们可抓住这5怕做好消毒工作。 二、口蹄疫流行的基本特点 1、FMD的易感动物种类繁多 重要经济畜种猪、牛、羊都易感;因价值高,扑杀病畜阻力大,补偿费用大。结果:欠发达地区FMD防治政策难以推进。 2、FMD病原变异性强 七个血清型,型间不能交叉免疫,同型内不同病毒株的抗原性也有不同,而新毒株又不断出现,每出现一次新毒株,疫情就出现一次新高潮。 结果:免疫防治等于面对七种不同的传染病。 3、FMD病毒的感染性和致病力强,病畜的排毒量又特别大 牛:10个感染单位就可发病; 病猪:每天仅从呼吸道排毒108个感染单位。1头病猪=1千万头牛发病。且病畜是多部位排毒(呼吸道、皮肤等)。环境中的病毒,又有较强的抵抗力和存活力。 4、FMD有多种传播方式和感染途径 病畜接触传播;含毒空气传播。 5、FMD的潜伏期短,发病急 动物感染病毒后最快十几小时就可发病排毒。

6、与其它病毒相比,机体对FMD病毒的免疫应答程度较低 免疫注射动物,甚至发病后康复动物,再次受到同源病毒攻击时只能保持不再发病,其免疫系统不能完全阻断病毒感染。 三、我国口蹄疫的流行情况 目前有三个血清型的口蹄疫在国内流行:O型口蹄疫;Asia1型口蹄疫;A型口蹄疫。 四、猪口蹄疫病的防控方法 1 接种口蹄疫疫苗 每年九月中旬做好口蹄疫疫苗的接种工作,九月中旬做一次,间隔一个月做第二次。 2 做好消毒措施 细密的消毒工作是有效预防猪口蹄疫的有效方法。 消毒剂的选用: 有机酸类、复合醛类是高敏感的消毒药。 高发疫区要严格做好隔离措施。严禁出现接触性的传染出现。 紧急情况下每天消毒一次, 要喷洒到场地的消毒水能流动为止,否则效果不佳。 五、猪口蹄疫病的治疗措施 当猪场部分猪发病时,应采取下列措施治疗: 已发病的猪群 治疗: 饲料中:优舒克1000克+维特福1000克+免疫肽500克/吨饲料 发病严重不采食的打针:多能肽0.2ml/kg,大猪不要超过15ml。 未发病的猪:按预防量减半拌料

猪口蹄疫怎么诊断

猪口蹄疫怎么诊断 猪口蹄疫是由蹄疫病毒引起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l生传染病。以口 腔黏膜、蹄部和乳房皮肤发生水疱和溃烂为特征。 猪口蹄疫流行特点:病原是口蹄疫病毒,主要侵害偶蹄兽,本病毒对外界环境的 抵抗力很强不怕干燥及寒冷,但对酸碱十分敏感易被酸性和碱性消毒药杀死。本病的 传染源很广,病猪的各种组织,分泌物和排泄物都有传染性。传播方式复杂,直接或 间接均可传播。流行方式多为蔓延式,间有跳跃式流行。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春、秋季多发,寒冷天气病毒在外界环境长期存活,所以潜藏着天气转暖时大流行的疫源。 猪口蹄疫的诊断: 猪口蹄疫主要症状表现在蹄冠、蹄踵、蹄叉、副蹄和吻突皮肤、口腔胯部、颊部 以及舌面粘膜等部位出现大小不等的水泡和溃疡,水泡也会出现于母猪的乳头、乳房 等部位。病猪还有精神不振、体温升高、厌食等症状,当病毒侵害蹄部时,蹄温增高,跛行明显,常导致蹄壳变形或脱落,病猪卧地不能站立。水泡充满清朗或微浊的浆液 性液体,水泡很快破溃,露出边缘整齐的暗红色糜烂面。剖检时,病猪咽喉、气管、 支气管和胃粘膜有烂斑或溃疡,小肠、大肠粘膜可见出血性炎症。仔猪心包膜有弥散 性出血点,心肌切面有灰白色或淡黄色斑点或条纹,心肌松软似煮熟状。猪口蹄疫的 临床特征与猪水泡病、猪水泡性口炎、猪水泡疹极方相似,故应根据情况,及时送当 地兽医院进行实验室诊断。 防治措施:

1、搞好猪舍内外清洁卫生,及时清理粪便。对进出人员、买卖猪只、运料及拖粪的车辆进行严格的消毒,口蹄疫流行季节2~3天全面消毒一次,尤其空气消毒对防控口蹄疫非常重要。 2、用香港奥邦的5号血抗200斤/瓶配合头孢使用。如果温度40度以上,用纯中药(柴胡)分点注射退烧。为避免应激需添加地米一同注射,添加量:4-5mg/200斤。

猪口蹄疫前期症状

猪口蹄疫前期症状 猪发生口蹄疫前期症状是什么??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知道猪等偶蹄动物对本病敏感,单蹄动物不发病。猪口蹄疫的传染性很强,呈蔓延或跳跃式传播,一般2~5年周期性大流行。那么对于当前猪群常发病猪口蹄疫的一些前期症状我们有必要多做了解,把猪口蹄疫消灭在萌芽状态。 什么事大猪口蹄疫的前期症状?我们共同来了解一下猪口蹄疫的症状到底有哪些? 猪口蹄疫症状表现在蹄冠、蹄踵、蹄叉、副蹄和吻突皮肤、口腔胯部、颊部以及舌面粘膜等部位出现大小不等的水泡和溃疡,水泡也会出现于母猪的乳头、乳房等部位。另外,病猪还有精神不振、体温升高、厌食等症状,当病毒侵害蹄部时,蹄温增高,跛行明显,常导致蹄壳变形或脱落,病猪卧地不能站立。水泡充满清朗或微浊的浆液性液体,水泡很快破溃,露出边缘整齐的暗红色糜烂面,如无细菌继发感染,经1-2周病损部位结痂愈合。若蹄部严重病损则需3周以上才能痊愈。 针对大猪出现以上这些口蹄疫的前期症状,我们不难判断出家里的猪是否得了口蹄疫病,那么对于已经出现口蹄疫的病猪,我们应该如何处理?病猪不传染猪群中其它健康猪是我们养殖户关注的问题,这里禽畜网专家为大家总结几点建议: 防范口蹄疫疫病扩散应该做到: 1、常规性防制措施 (1)免疫接种。 (2)严格消毒。 (3)加强防疫。 2、紧急预防措施 若刚起水泡,水泡没有破裂,只需用天行健动物药业的口蹄一针灵注射一次,水泡即可干瘪消失。若口鼻、蹄子周围的水泡已破溃,流血,甚至蹄壳已脱落,需用口蹄一针灵注射两次,同时防止心肌炎的继发。水泡破溃处可结痂。结痂脱落后完全恢复正常。 发生口蹄疫的重疫区: 1. 尽早注射(口蹄一针灵),越早越好,病毒控制在潜伏期,提高猪群免疫力. 2. 已感染猪群(口蹄一针灵)注射两天,4-5天结痂脱落后完全恢复正常,可解除隔离。 3. 对感染后恢复的弱仔群体,每天加强消毒,五天后注射(口蹄一针灵)再加强一针,防止再次感染 (1)坚持“早发现,严封锁,小范围内及时扑灭”的原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