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资料资料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资料资料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资料资料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资料资料

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资料

常用的数量关系式

1、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2、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3、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4、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5、和差问题的公式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6、和倍问题

和÷(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 和-小数=大数)

7、差倍问题

差÷(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 小数+差=大数)

8、相遇问题: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9、浓度问题:盐的重量+水的重量=盐水的重量

盐的重量÷盐水的重量×100%=浓度

盐水的重量×浓度=盐的重量

盐的重量÷浓度=盐水的重量

10、利润与折扣问题

利润=售价-成本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 或利润率=(售出价÷成本-1)×100%

11、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5%)

图形计算公式

1、正方形 (C :周长 S :面积 a :边长 )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 或S=a 2

2、正方体 (V :体积 a :棱长 )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 表=a×a×6 或S 表=6a 2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或V=a 3

3、长方形(C :周长 S :面积 a :长 b :宽)

周长=(长+宽)×2 C=2(a+b )

面积=长×宽 S=ab

4、长方体(V :体积 S :面积 a :长 b :宽 h :高)

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

体积=长×宽×高 V=abh

5、三角形 (S :面积 a :底 h :高)

面积=底×高÷2 S=ah÷2 或S=2

1ah 三角形的高=面积×2÷底 三角形的底=面积×2÷高

6、平行四边形 (S :面积 a :底 h :高)

面积=底×高 S=ah

7、梯形 (S :面积 a :上底 b :下底 h :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或 S=2

1(a+b )h 8、圆形 (S :面积 C :周长 л:圆周率 d :直径 r :半径)

周长=直径×л=2×л×半径 C=лd=2лr

面积=半径×半径×л S=лr 2

9、圆柱体 (V :体积 h :高 S :底面积 r :底面半径 C :底面周长)

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S=Ch 或S=2лrh S=лdh

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S=2лrh +2лr 2或S=лdh +2лr 2或S=2лr (h +r )

体积=底面积×高 V=лr 2h

或体积=侧面积÷2×半径 V=Ch÷2×r

10、圆锥体 (V:体积 h:高 S :底面积 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V=31Sh=3

1лr 2h

常用单位换算

长度单位换算: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

面积单位换算: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体(容)积单位换算: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1立方米=1000升

重量单位换算:

1吨=1000 千克 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

人民币单位换算: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时间单位换算:

1世纪=100年 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 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

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 平年全年365天,闰年全年366天

1日=24小时 1时=60分 1分=60秒 1时=3600秒

基础知识

第一章 数

一、整数

1.自然数: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2.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3.数位: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4.数的整除:整数a 除以整数b (b ≠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 能被b 整除,或者说b 能整除a 。如果数a 能被数b (b ≠0)整除,a 就叫做b 的倍数,b 就叫做a 的因数(或a 的约数)。倍数和因数是相互依存的。如:因为35能被7整除,所以35是7的倍数,7是35的因数。

5.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如:10的因数有1、2、5、10,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10。

6.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如:3的倍数有:3、6、9、12……其中最小的倍数是3 ,没有最大的倍数。

7.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如:202、480、304,都能被2整除。

8.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能被5整除,如:5、30、405都能被5整除。

9.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如:12、108、204都能被3整除。

10.一个数各位数上的和能被9整除,这个数就能被9整除。

11.能被3整除的数不一定能被9整除,但是能被9整除的数一定能被3整除。

12.一个数的末两位数能被4(或2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4(或25)整除。

如:16、404、1256都能被4整除,50、325、500、1675都能被25整除。

13.一个数的末三位数能被8(或12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8(或125)整除。

如:1168、4600、5000、12344都能被8整除,1125、13375、5000都能被125整除。

14.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

0也是偶数。自然数按能否被2 整除的特征可分为奇数和偶数。

15.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素数(或质数),100以内的质数有25个:

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16.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如:4、6、8、9、12都是合数。

17.1不是素数也不是合数,自然数除了0和1外,不是素数就是合数。

18.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素数相乘的形式。其中每个素数都是这个合数的因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如15=3×5,3和5 叫做15的质因数。

19.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如:把28分解质因数28=2×2×7

20.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如12的因数有1、2、3、4、6、12;18的因数有1、2、3、6、9、18。其中,1、2、3、6是12和18的公因数,6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21.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成互质关系的两个数,有下列几种情况:

(1)1和任何自然数互质。如1和10

(2)相邻的两个自然数互质。如8和9

(3)两个不同的素数互质。如11和19

(4)当合数不是素数的倍数时,这个合数和这个素数互质。如16和5

(5)两个合数的公因数只有1时,这两个合数互质。如4和9

22.如果较小数是较大数的因数,那么较小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23.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如2的倍数有2、4、6 、8、10、12、14、16、18 ……3的倍数有3、6、9、12、15、18 ……其中6、12、18……是2、3的公倍数,6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24.如果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倍数,那么较大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25.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那么这两个数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如8和9,最小公倍数是72

26.几个数的公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而几个数的公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二、小数

1.小数的意义

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得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可以用小数表示。

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一个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部分和小数点部分组成。

数中的圆点叫做小数点,小数点左边的数叫做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的数叫做小数部分。

在小数里,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小数部分的最高分数单位“十分之一”和整数部分的最低单位“一”之间的进率也是10。

2.小数的分类

纯小数:整数部分是零的小数,叫做纯小数。如:0.25 、0.368 都是纯小数。

带小数:整数部分不是零的小数,叫做带小数。如: 3.25 、 5.26 都是带小数。

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数位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如:41.7 、25.3 、0.23 都是有限小数。

无限小数:小数部分的数位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如: 4.33 …… 3.1415926 ……

无限不循环小数:小数部分数字排列无规律且位数无限,这样的小数叫做无限不循环小数。如:∏

循环小数:小数部分有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个数叫做循环小数。如:3.555 ……

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

如:3.99 ……的循环节是“9 ”,0.5454 ……的循环节是“54 ”。

纯循环小数:循环节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做纯循环小数。如: 3.111 ……0.5656 ……混循环小数:循环节不是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做混循环小数。如:3.1222 ……

0.03333 ……

写循环小数的时候,为了简便,小数的循环部分只需写出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末位数字上各点一个圆点。如果循环节只有一个数字,就只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

三、分数

1.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分母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分子表示有这样的多少份。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2.分数的分类

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带分数:假分数可以写成整数与真分数合成的数,通常叫做带分数。

3.约分和通分

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是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分子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四、百分数

1.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百分数通常用“%”来表示。

第二章方法

一、数的读法和写法

1.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读亿级、万级时,先按照个级的读法去读,再在后面加“亿”或“万”字。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它数位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2.整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3.小数的读法:读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从左向右顺次读出每一位数位上的数字。

4.小数的写法:写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小数点写在个位右下角,小数部分顺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二、数的改写

1.近似数:根据实际需要,把一个较大的数省略某一位后面的尾数,用近似数来表示。如:1302490015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是13 亿。

2.四舍五入法:要省略的尾数数位上的数是4 或者比4小,就把尾数去掉;如果尾数数位上的数是5或者比5大,就把尾数舍去,并向它的前一位进1。如:省略345900 万后面的尾数约是35 万。

3.大小比较

(1)比较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也相同的,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2)比较分数的大小: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分子相同的数,分母小的分数大。分数的分母和分子都不相同的,先通分再比较。

三、数的互化

1.小数化分数:原来有几位小数,就在1的后面写几个零作分母,把原来的小数去掉小数点作分子,能约分的要约分。

2.分数化小数:用分母去除分子。不能除尽的,一般保留三位小数。

3.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

4.小数化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

5.百分数化小数: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6.分数化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

7.百分数化小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四、数的整除

1.求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是:先用这几个数的公因数连续去除,一直除到所得的商只有公因数1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连乘求积,这个积就是这几个数的的最大公因数。

3.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是:先用这几个数(或其中的部分数)的公因数去除,一直除到互质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和商连乘,这个积就是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五、约分和通分

约分的方法:用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1除外)去除分子、分母;通常要除到得出最简分数为止。通分的方法:先求出原来的几个分数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然后把各分数化成用这个最小公倍数作分母的分数。

六、用字母表示数的写法

数字和字母、字母和字母相乘时,乘号可以记作“.”,或者省略不写,数字要写在字母的前面。当“1”与任何字母相乘时,“1”省略不写。

在一个问题中,同一个字母表示同一个量,不同的量用不同的字母表示。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问题的答案时,除数一般写成分母,如果式子中有加号或者减号,要先用括号把含字母的式子括起来,再在括号后面写上单位的名称。

七、方程和方程的解

1.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方程是等式,又含有未知数,两者缺一不可。

2.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3.解方程: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4.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

审题——找等量关系——写设句——列方程——解方程——检验——写答句

八、比和比例

1.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同除法比较,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后项相当于除数,比值相当于商。

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有时也可能是整数。比的后项不能是零。

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知比的前项相当于分子,后项相当于分母,比值相当于分数值。

2.比的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3.求比值和化简比

求比值的方法: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它的结果是一个数值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或分数。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它的结果必须是一个最简比,即前、后项是互质数。

4.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已知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实际距离用除法;已知实际距离和比例尺求图上距离用乘法。

线段比例尺:在图上附有一条注有数量的线段,用来表示和地面上相对应的实际距离。

5.按比例分配:首先求出各部分占总量的几分之几,然后求出总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6.比例的意义和性质

(1)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两端的两项叫做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内项。(2)比例的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3)解比例: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数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7.正比例和反比例

(1)成正比例的量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

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用字母表示y/x=k(一定)

(2)成反比例的量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用字母表示x×y=k(一定)

第三章性质和规律

一、商不变的规律

商不变的规律: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者同时缩小相同的倍,商不变。

二、小数的性质

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零或者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

三、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1.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00倍……

2.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00倍……

3.小数点向左移或者向右移位数不够时,要用“0”补足数位。

四、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第四章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即a+b=b+a 。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即(a+b)+c=a+(b+c)。

3.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即a×b=b×a。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即(a×b)×c=a×(b×c)。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即(a+b)×c=a×c+b×c 。

6.减法的性质: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几个数,可以从这个数里减去所有减数的和,差不变,即a-b-c=a-(b+c) 。

第五章运算法则

1.整数加法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2.整数减法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它的前一位退一当十,和本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

3.整数乘法计算法则:先用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用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尾就对齐哪一位,然后把各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4.整数除法计算法则:先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除数是几位数,就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不够除,就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如果哪一位上不够商1,要补“0”占位。每次除得的余数要小于除数。

5.小数乘法法则: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如果位数不够,就用“0”补足。

6.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先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

7.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补“0”),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法则进行计算。

8.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9.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的法则进行计算。

10.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12.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第六章运算顺序

1. 小数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四则运算顺序相同。

2. 分数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四则运算顺序相同。

3. 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运算;两级运算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4. 有括号的混合运算: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5. 第一级运算: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

6. 第二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

第七章几何的初步知识

一、平面图形

1.线

直线没有端点;长度无限;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射线只有一个端点;长度无限。

线段有两个端点,它是直线的一部分;长度有限;两点的连线中,线段为最短。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垂线长度都相等。

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相交的点叫做垂足。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线的长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2.角: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

3.角的分类

锐角:小于90°的角叫做锐角。

直角:等于90°的角叫做直角。

钝角: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叫做钝角。

平角:角的两边成一条直线,这时所组成的角叫做平角。平角180°。

周角:角的一边旋转一周,与另一边重合。周角是360°。

4.长方形:对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有两条对称轴。

5.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有4条对称轴。

6.三角形: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内角和是180度。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三角形有三条高。

按角分(分成锐角、直角、钝角三类)

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

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等腰三角形的两个锐角各为45度,它有一条对称轴。

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

按边分(不等边和等腰两类,等边是等腰的特殊情况。)

不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长度不相等。

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长度相等;两个底角相等;有一条对称轴。

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长度都相等;三个内角都是60度;有三条对称轴。

7.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相对的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相邻的两个角的度数之和为180度。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

8.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等腰梯形有一条对称轴。

9.圆: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圆中心的一点叫做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

半径: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一般用r表示。

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每条半径的长度都相等。

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一般用d表示。

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同一个圆里,直径等于两个半径的长度,即d=2r。

圆的大小由半径决定。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10.圆的画法: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间的距离(即半径);把有针尖的一只脚固定在一点(即圆心)上;

把装有铅笔尖的一只脚旋转一周,就画出一个圆。

11.圆的周长: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把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叫做圆周率。用字母∏表示。

12.圆的面积: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做圆的面积。

13.环形:由两个半径不相等的同心圆相减而成,有无数条对称轴。计算公式:s=∏(R2-r2)

14.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

等腰三角形有2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

等腰梯形有一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菱形至少有2条对称轴(当菱形是正方形时,就4条对称轴),扇形和半圆有一条对称轴。

二、立体图形

1.长方体六个面都是长方形(有时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相对的面面积相等,有12条棱,相对的4条棱长度相等。有8个顶点。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宽、高。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把长方体放在桌面上,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长方体或者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2.正方体六个面都是正方形,六个面的面积相等,有12条棱,棱长都相等,有8个顶点。

正方体可以看作特殊的长方体。

3.圆柱: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圆柱有一个曲面叫做侧面。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材料测算时用进一法:实际中,使用的材料都要比计算的结果多一些,因此,保留数的时候,要向前一位进1。

4.圆锥:圆锥的底面是个圆,圆锥的侧面是个曲面。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

第八章简单的统计

一、统计表

一般分为表格外和表格内两部分。表格外部分包括标的名称,单位说明和制表日期;表格内部包括表头、横标目、纵标目和数据四个方面。

单式统计表:只含有一个项目的统计表。复式统计表: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统计项目的统计表。

二、统计图:用点线面积等来表示相关的量之间的数量关系的图形叫做统计图。

1.条形统计图: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直线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

优点: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注意:画条形统计图时,直条的宽窄必须相同。

取一个单位长度表示数量的多少要根据具体情况而确定;

复式条形统计图中表示不同项目的直条,要用不同的线条或颜色区别开,并在制图日期下面注明图例。

2.折线统计图: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

优点:不但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制作折线统计图的一般步骤:依量描点——顺次连线——标明数据

3.扇形统计图:用整个圆的面积表示总数,用扇形面积表示各部分所占总数的百分数。

优点:很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同总数之间的关系。

第九章确定位置

1.数对(先列,后行)

2.确定位置要素:(1)方向(2)距离

第十章图形变换

1.图形变换的情况:轴对称、平移、旋转、放大、缩小(变化后:变化前)

2.图形变换不改变图形形状,只改变图形位置或大小。

六年级数学资料(二)

六年级数学资料(二)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 2 - 六年级数学资料(二) 班别: 姓名: 家长签名: 一、填空。 1、用字母表示正比例的关系式是( ),用字母表示反比例的关系式是( )。 2、成正比例的两种量在变化时的规律是它们的( )不变,成反比例的两种量在变化时的规律是它们的( )不变。 3、工作效率一定,工作总量和( )成正比例。 4、总价一定,( )和( )成反比例。 5、在速度、时间、路程三种量时,( )一定时,( )和( )成反比例。 6、长方形面积一定,长和宽成( )比例。长一定,宽和面积成( )比例。宽一定,长和面积成( )比例。 7、分数值一定,分母和分子成( )比例。分母一定,分数值和分子成( )比例,分子一定,分数值和分母成( )比例。 8、已知y=4x ,x 和y 成( )比例。 已知x ×y=40,x 和y ( )比例。 9、已知5x=3y ,x 和y 成( )比例。 已知5 3y x ,x 和y ( )比例。 10、圆的半径和它的面积( )比例,圆的半径与它的周长( )比例。

- 3 - 二、判断题。 1、比例尺一定,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成正比例。( ) 2、长方形周长一定,长和宽成反比例。( ) 3、被除数一定,商与除数成反比例。( ) 4、 y x 5,x 和y 正比例。( ) 5、修一条公路,已修的米数和未修的米数不成比例。( ) 三、选择题。 1、成正比例的两种量,一种量扩大,另一种量也跟着( )相同的倍数。 A 、扩大 B 、缩小 C 、增加 D 、减少 2、每米钢丝的重量一定,铁丝的长度和总重量( )。 A 、成正比例 B 、成反比例 C 、不成比例 3、在一张地图上,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 A 、成正比例 B 、成反比例 C 、不成比例 4、出油率一定,花生的重量和油的重量( ) A 、成正比例 B 、成反比例 C 、不成比例 5、同时同地,竿高和影长( ) A 、成正比例 B 、成反比例 C 、不成比例 6、a=b ×74,那么a 和b ( ) A 、成正比例 B 、成反比例 C 、不成比例 四、下面各题中两种量成不成比例,成什么比例。(在括号里填上“正 比例”、“反比例”、“不成比例”),并说明理由。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易错题集-最新

错题集 一、填空 1、一个三角形的底角都是45度,它的顶角是()度,这个三角形叫做()三角形。 2、有一根20厘米长的铁丝,用它围成一个对边都是4厘米的四边形,这个四边形可能是 ()。 3、一项工程,甲乙两队合作20天完成,已知甲乙两队的工作效率之比为4:5,甲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需要()天。 4、一座钟的时针长3厘米,它的尖端在一昼夜里走过的路程是()厘米。 5、在一块长10分米,宽6分米的长方形铁板上,最多能截取()个直径是2分米的圆形铁板。 6、3/4吨可以看作3吨的(/ ),也可以看作9吨的(/ )。 7、两个正方体的棱长比为1∶3,这两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比是()∶(),体积比是()∶()。 8、长方体货仓1个,长50米,宽30米,高5米,这个长方体货仓最多可容纳8立方米的正方体货箱()个。 9、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至少需要()个拼成一个较大的正方体,需要()个可以拼成一个棱长1分米的大正方体。如果把这些小正方体依次排成一排,可以排成 ()米。 10、一个数的20%是100,这个数的3/5是()。 11、六(1)班今天出勤48人,有2人因病请假,这天的出勤率是()%。 12、A除B的商是2,则A∶B=()∶()。 13、甲数的5/8等于乙数的5/12,甲数∶乙数=()∶()。 14、把4∶15的前项加上2.4,为了要使所得的比值不变,比的后项应加上()。 15、6/5吨:350千克,化简后的比是(),比值是()。 16、把甲班人数的1/8调入乙班后两班人数相等,原来甲、乙两班人数比是()。 17、甲走的路程是乙的4/5,乙用的时间是甲的4/5,甲、乙速度比是()。 18、一个数由6个百已、500个万,8个千,40个十组成,这个数写作(),改写成万为单位的数写作(),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是()。 19、50以内只含有质因数2的数有 ()。 20、4米的绳,把它平均分成5段,每段是这根绳子的(),每段长 ()米,等于1米的()。 21、3/8的单位是(),要添上()个这样的单位是87.5%。 22、在括号里填上一个分母是一位数的分数,3/4<()<4/5。 23、16和24的最小公倍数是(),最大公约数是(),最大公约数是最小公倍数的()。 24、用字母表示: (1)一项工程,甲队独做a天完成,乙队独做b天完成。两队合作,()天完成。 (2)a和7所得和的3倍除以5的商。() (3)n除m的商。() 25、一根长2米,横截面直径是6厘米的木棍,截成4段后表面积增加了(),它原来的体积是()。 26、x=5b-2b b和x成()比例

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资料(通用)

2020毕业班小学数学总复习资料 常用的数量关系式 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 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正方形(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S=a×a 2、正方体(V:体积 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 3、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4、长方体(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 5、三角形(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2÷底三角形底=面积×2÷高 6、平行四边形(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 s=ah 7、梯形(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8、圆形(S:面积 C:周长л d=直径 r=半径) (1)周长=直径×л=2×л×半径 C=лd=2лr (2)面积=半径×半径×л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资料

小学数学总复习资料常用的数量关系式 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正方形(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 2、正方体(V:体积 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3、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4、长方体(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 5、三角形(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2÷底三角形底=面积×2÷高 6、平行四边形(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 s=ah 7、梯形(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8、圆形(S:面积 C:周长л d=直径 r=半径) (1)周长=直径×л=2×л×半径 C=лd=2лr (2)面积=半径×半径×л 9、圆柱体(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ch(2лr或лd)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4)体积=侧面积÷2×半径

新苏教版小学6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设计完整版

最新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新教材) 特别说明:本教案为最新苏教版教材(改版后)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 第一单元扇形统计图 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 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四单元比例 第五单元确定位置 第六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 第七单元总复习 1.数与代数 2.图形与几何 3.统计与可能性 4.制订旅游计划 5.绘制平面图

教学计划 1、学生基本情况:48 人,其中男生25 人,女生23 人,上学期及格人,占%,优秀/ 人,占/ % ,班平均分,其它情况: 六(5)班共有48名学生,从上学期学习情况来看,学生的基础的知识、概念、定义掌握比较牢固,口算、笔算验算及脱式计算较好。但粗心大意的还比较多,灵活性不够,应用能力不够强。总的来说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接受能力较强,学习态度较端正;也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对于学习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2、教育教学目标: (1)德育目标: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经常对学生加强思想教育,培养学生成为“四有新人”。 (2)智育目标:期评及格率达到100 %,优秀率达到/ %,班平均达到/ (小学对优秀率,班平均不提目标要求) (3)基本技能: ?动手操作能力 ?应用分析能力 (4)单元考试7 次 (5)作业批改:详批/ 次,略批/ 次,查/ 次(详、略主要指作文批改、其余学科均为详批) 3、知识体系及其重点难点: 1、扇形统计图 2、圆柱和圆锥 3、解决问题的策略 4、比例 5、确定位置 6、正比例和反比例 7、总复习

小学六年级数学分类复习资料

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一) (时间:40分钟) 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 复习内容:①整数、小数的认识②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③简算 一、填空题。(30分) 1. 我们学过的整数计数单位有 (),每相邻的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2. 从个位到千亿位分()级,()是()级, ()是()级,()是()级。 3. 1295330000是()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位。 4. 有一个小数,由8个自然数单位,5个十分之一和22个千分之一组成,这个数 写作(),读作(),它的计数单位是()。 5. 六亿零六十万零六十写作(),改写成用“万”作单位是 (),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是(),精确到亿位是()。 6. 两个相邻的自然数,它们的差是()。一个自然数既不是质数又不是合数, 与它相邻的两个自然数是()和()。 7. 在数位顺序表里,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位,计数单位是(); 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的数位是在小数点()边的第()位。 8. 把0.625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是(),它缩小了()倍。 9. 五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200,这五个自然数分别是()、()、()、()、()。

10.最大的一位纯小数比最大的两位纯小数小();最小的两位纯小数比最小 的三位纯小数大()。 11.两个数的积是70,一个因数扩大100倍,另一个因数缩小10倍,积是()。 12.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下列各数: 0.329 1.024 1.60.70510.333……Π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内,5分) 1. 最大的小数单位与最小的质数相差()。 A. 1.1 B. 1.9 C. 0.9 D. 0.1 2. 一个自然数的最小倍数是18,这个数的约数有()个。 A. 2 B. 4 C. 6 D. 8 3. 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原来的数就()。 A. 增加100倍 B. 减少100倍 C. 扩大100倍 D. 缩小100倍 4. 3.999保留两位小数是()。 A. 3.99 B. 4.0 C. 4.00 D. 3.90 5.大于0而小于1的数()。 A.一个也没有 B. 无数个 C. 有10个 D.以上都不是 三、判断题。(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5分) 1. 所有的小数都小于整数。…………………………………………………………() 2. 在小数的末尾添上3个0,原来的小数就扩大1000倍。……………………() 3. 循环小数一定是无限小数。………………………………………………………()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试题及答案

2018年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毕业模拟试卷及答案网页版 一、计算。(第1题8分,其余每题6分,共20分) 1.直接写得数 2.求未知数x 3.脱式计算 二、填空。(第4?8题每题2分,第9?13题每题3分,共25分) 4.某市奥体中心占地面积八十九万六千平方米,这个数写作

()平方米,省略“万”后面的尾数大约是()万平方米。 5.在□里填上合适的的数。 8.a/10的分数单位是(),若a是最小的质数与最小的合数的和,其最简分数是()。 9.一根长2米的绳子,如果用去1/4米,还剩()米;如果用去它的1/4,还剩()米。 10.一个3米长的通风管,它的横截面是直径10厘米的圆,制作这样的通风管需要铁皮()平方米。(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11.一堆货物m吨,运了3次后,还剩n吨,平均每次运()吨。

12.三个正方形的位置如右图所示,不通过测量,是()度。 13.一个表面涂色的长方体木块,长、宽、高都是整厘米数,把它切割成若 干个棱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五个面都涂色的小正方体最多有()个。 三、判断。(每题2分,共10分) 14.真分数的倒数一定大于1。() 15.把一个三角形按2:1的比放大,放大后的图形面积是原来的2倍。() 16.n表示一个奇数,n+2就表示一个偶数。()

17.钟面上的时间为3:30时,分针与时针所形成的角是。() 18.等腰三角形,绕任意一边旋转一周都不能形成圆锥。() 四、选择。(每题2分,共10分) 19.小华和小军进行足球射门练习,小华命中率为40%,小军命中率为50%,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小华命中次数多 B.小军命中次数多 C.无 法确定 20.右图,小方在小圆()方向。 A.北偏西 B.北偏西 C.南偏东 21.三位数“7□1”是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和,口中的数是()。 A.6 B.7 C.8

六年级数学资料

六年级练习题 1.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18平方厘米,把它的底和高按1:3的比例缩小,新的三角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2. 精密零件的长是5毫米,把它画在比例尺是12:1的零件图上,长应画( )厘米。 3、 一个长方体与一个圆锥的底面积和高分别相等,长方体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 )倍。 4、一块长方形的试验田,长80米,宽60米,如果把这块试验田的平面图形画在作业本上,选择第( )种比例尺比较合适。 ①1:200 ②1:20 00 ③1:20000 5.某商店以每件120元的价格购进一批货物。如果把货物按标价的九折出售,仍可获利20%。该商店给这批货物的标价是多少元? 6.在比例尺是1:6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间的距离是18厘米。一架飞机从甲地飞往乙地,往返共用9小时,这架飞机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7.一件商品清仓打一折出售,那么现价比原价便宜( )%。 8、把甲班人数的17 调入乙班,两班人数相等,原来甲、乙两班人数的比是( ) 9、一位个体商私自把某商品提价18 ,工商人员检查后责令其恢复原价,此商品应按现价降低: 10、下面四句话中,正确的一句是( ) ①白兔的只数是黑兔的65,黑兔的只数就比白兔多6 1。 ②圆的直径一定时,圆的周长和圆周率成正比例。 ③正方体的棱长一定时,正方体的体积和底面积成正比例。 ④正方形的周长和边长成正比例。 11、12 +16 +112 +120 +130 +142 12、 “五一”期间,商场决定凡购物每满500元就返还现金200元的让利活动。 (1)在这次活动中顾客最多享受到几折优惠?

(2)李叔叔要买一台1200元的洗衣机,他实际只要付多少元钱? 13、直角三角形菜地按1:3000的比例缩小为直角边分别是2厘米和3厘米的小三角形,原来三角形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 米? 14、如图:阴影部分是正方形,列式计算 最大的长方形的周长(单位:厘米) 15、有一张长方体铁皮(下图),剪下图中两个圆及一块长方形,正好可以做成一个圆柱体,这个圆柱体的底面半径为10厘米,那么圆柱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16、学校要买72个足球,现有甲、乙、丙三个商店可以选择,每家的价格都是30元。 甲店:买8个送2个,不足8个不送。 乙店:购物满200元,返现金40元。 丙店:打八二折。 为了节约,你认为应该去哪家商店购买?为什么 17、求下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10厘米 18、买一辆汽车,分期付款要多付10%,若现金付款能打九五折。王叔叔算了一下,两种方式有9000元的差价。这辆车原价是多少元?(5分)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整理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整理 一、知识点: 1、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2、表的意义:把收集到的数据整理以后制成表格,用来反映情况,分析具体问题,这样的表格叫做统计表。 3、常见统计表的分类: (1)、单式统计表:只含有一个统计项目的统计表。 (2)、复式统计表:含有2个或2个以上统计项目的统计表。 (3)、百分数统计表:不仅表明各统计项目的具体数量,而且表明数量间的百分比的统计表。 4、统计表的制作步骤和方法。 (1)收集数据、整理数据。 (2)根据资料和制作表要求确定统计表的格式和项目。 (3)根据整理好的数据填表。 (4)填写好总计和合计。 (5)写出制表的名称和制表的时间,必要时注明制表人。 5、条形统计图的意义: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画出长短不一的直条,然后把直条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 6、折线统计图的意义: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起来。 7、扇形统计图:用一个圆表示总量,用圆中大小不同的扇形表示各部分数量所占的百分比。 8、统计量:包括平均数、众数、中位数。 9、统计平均数的意义: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 10、众数: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叫众数。 11、中位数:把收集到的某一对象的有关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处于中间位置的那个数据(或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叫中位数。 12、确定现象与不确定现象的认识a、不确定现象:生活中,有些事的发生是不确定的,一般用“可能发生”来描述。 13、确定现象:生活中,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一般用“一定发生”或“不可能发生”来描述。 14、可能性大小的表示:用数字表示“一定能”“不可能”。“一定能”这种可能性用1来表示,“不可能”用0来表示。 1.圆锥的特征:由2个面围成,一个是底面,一个是曲面(展开后是一个扇形)只有一条高。 2.圆柱的体积: 公式的推导:利用转化的策略。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个人整理资料)

第一单元 位置 1、 用数对确定点的位置,如(3,5)表示:(第三列,第五行) 竖排叫列 横排叫行 (从左往右看) (从前往后看) 2、 平移时用“上”、“下”、“前”、“后”、“左”、“右”来表述。 3、 图形左、右平移: 行不变 图形上、下平移: 列不变 第二单元 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的意义: 1、分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例如: 98×5表示求5个9 8 的和是多少? 2、分数乘分数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例如: 98×4 3表示求 98的4 3是多少? (二)、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1、分数与整数相乘: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整数和分母约分) 2、分数与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 3、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 注意: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三)、规律:(乘法中比较大小时)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0除外),积小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1,积等于这个数。 (四)、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 (五)、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也同样适用。 乘法交换律: a × b = b × a 乘法结合律: ( a × b )×c = a × ( b × c ) 乘法分配律: ( a + b )×c = a c + b c 二、分数乘法的解决问题 (已知单位“1”的量(用乘法),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1、画线段图: (1)两个量的关系:画两条线段图; (2)部分和整体的关系:画一条线段图。 2、找单位“1”: 在分率句中分率的前面; 或 “占”、“是”、“比”的后面 3、求一个数的几倍: 一个数×几倍;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一个数×几 几 。 4、写数量关系式技巧: (1)“的” 相当于 “×” “占”、“是”、“比”相当于“ = ” (2)分率前是“的”: 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量 (3)分率前是“多或少”的意思: 单位“1”的量×(1±分率)=分率对应量 三、倒数 1、倒数的意义: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 倒数。 强调:互为倒数,即倒数是两个数的关系,它们互相依存,倒数不能单独存在。 (要说清谁是谁的倒数)。 2、求倒数的方法: (1)、求分数的倒数: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2)、求整数的倒数:把整数看做分母是1的分数,再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3)、求带分数的倒数:把带分数化为假分数,再求倒数。 (4)、求小数的倒数: 把小数化为分数,再求倒数。 3、1的倒数是1; 0没有倒数。 因为1×1=1;0乘任何数都得0, 1 (分母不能为0) 4、 对于任意数(0)a a ≠,它的倒数为 1a ;非零整数 a 的倒数为 1a ;分数 b a 的倒数是 a b ; 5、真分数的倒数大于1;假分数的倒数小于或等于1;带分数的倒数小于1。 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 一、 分数除法 1、分数除法的意义: 乘法: 因数 × 因数 = 积 除法: 积 ÷ 一个因数 = 另一个因数 分数除法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3、 规律(分数除法比较大小时): (1)、当除数大于1,商小于被除数; (2)、当除数小于1(不等于0),商大于被除数; (3)、当除数等于1,商等于被除数。 4、 “ []”叫做中括号。一个算式里,如果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二、分数除法解决问题 (未知单位“1”的量(用除法): 已知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单位“1”的量。 ) 1、数量关系式和分数乘法解决问题中的关系式相同: (1)分率前是“的”: 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量 (2)分率前是“多或少”的意思: 单位“1”的量×(1 ±分率)=分率对应量 2、解法:(建议:最好用方程解答) (1)方程: 根据数量关系式设未知量为X ,用方程解答。 (2)算术(用除法): 分率对应量÷对应分率 = 单位“1”的量 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就 一个数÷另一个数 4、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 两个数的相差量÷单位“1”的量 或:

小学一年级数学同步课后学习材料

小学第一册数学 第一单元练习题 ( 1) 一、看图写数 (9分) ( ) ( ) ★★★★ ★★★★

三、画 一画 (10 分,) 1 .画○,○比△多3 个。 2. 画△ , △比□少4 个。 △△△△□□□□□□□□□ 四、连一连(28分) 1. 2.(12分) 五、把同样多的用线连起来(16分)

○○○ ○○○○○○○○○○○○○ 六、小红今年上一年级,妈妈带她去买学习用品,应该买什么,请把它们圈起来好吗?(8分) 七、数一数,在○里涂色(8分) ○○○○○○○○○○ ○○○○○○○○○○ ○○○○○○○○○○ ○○○○○○○○○○ 八、这些食物该分给谁才合适呢?把它们用线连一连(8分)

小学数学第一册第二单元练习题(2)一、比长短(10分) ○。 √,最短□ ○。2.最长□ 1.长□ √,短□ 二、比高矮(15分) √,最矮□ ○。 1.最高□ ○”。 √”轻的画“□ 2.重的画“□ 三、比远近(10分) 1.小蚂蚁回家,走哪条路最近,在□里画“√”。 2.在最长的后面的“□”里画“√”。 四、实践能力题 (7分)

把同样多的方糖放进下面的杯中,哪一杯水最甜,在( )里打√。 ( ) ( ) ( ) 五、多□ √,少□ ○(6分) 六、1.比一比,大□ √,小□ ○(10分) 2.比一比,厚的画□ √,薄的画□ ○。 □□□ 七、比一比(12分) 1.最轻的画√,最重的画△。 2. 最快的画√,最慢的画△。 ①②③④ □□□□ ① ② ③ ④ □□ □□

八、 和 哪个重?重□√,轻□○(8分)。 九、找几个同学,从高到矮排排队。(6分) 十、两个杯里的水一样多,放进大小不同的石块后,哪个杯子里的水会变得 更高?在更高□√。(6分) ①□ ②□ (杯子一样大) 十一、比一比,哪一种水果最重?在最重□√。 (10分) □ □

【最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资料(23页)

小学数学总复习资料 常用的数量关系式 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 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 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正方形(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S=a×a 2、正方体(V:体积 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 3、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4、长方体(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 5、三角形(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2÷底三角形底=面积×2÷高 6、平行四边形(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 s=ah 7、梯形(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8、圆形(S:面积 C:周长л d=直径 r=半径) (1)周长=直径×л=2×л×半径 C=лd=2лr (2)面积=半径×半径×л 9、圆柱体(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 长)

小学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资料精华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资料 (一)整数和小数 1、熟记: 51=0.2 52= 0.4 53= 0.6 5 4=0.8 41=0.25 43= 0.75 81= 0.125 83=0.375 85=0.625 8 7=0.875 小数部分有几个数位,就叫做几位小数。 如3.305是( 三 )位小数 2、整数、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读整数时注意先分级(从右往左,每四位一组),再读数。 3、为了读写方便,常常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如只要求“改写”,结果应是准确数。 768000000 =( 7.68 )亿 如要求“省略”万(亿)后面的尾数,结果应是近似数。 768000000≈( 8 )亿 4、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5、小数点向右(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原来的数就扩大(缩小)10倍、100倍、1000倍…… 6、正数、负数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 负数<0<正数 两个负数比较,负号后面的数越大这个数反而越小。 -6.8<-0.4 -2>-10 (二)因数和倍数 1、因数和倍数 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 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倍数。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我们所说的数指的是整数(一般不包括0) 2、奇数、偶数 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最小的偶数是( 0 )最小的奇数是( 1 ) 在全部自然数中,不是奇数就是偶数。 奇数±偶数=(奇数) 奇数±奇数=(偶数) 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偶数=(偶数) 奇数×奇数=(奇数) 偶数×偶数=(偶数) 3、2,3,5的倍数特征: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例如: 70 32 14 56 158 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例如: 70 655 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例如: 45 876 4、质数、合数 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 1 )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最小的质数是( 2 ),最小的合数是( 4 ) 100以内的质数:2 、3、 5、 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 5、互质数 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互质数的几种情况:⑴、两个数都是质数,这两个数一定互质。(如5和13) ⑵、相邻的两个数一定互质。(如8和9)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材分析资料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材分析资料 一、全册分析 (一)本册内容:位置、20以内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数学实践活动。 (二)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绞阂唆靛甲蹲竭车圾藉佬狈愧咆加搽乓黔女邓么屠持粱挫澡傲匡愧脆皆篱拿表雏水象勾吴叼聘卵染喜存萄疤带宣彦跑钒撮汁闯层液穿丑冻邱肆拱纯辖宽胰鉴步筐捷厨恕淑健吟熊掂振喳兽眷瞎咽植标镁寅舞识拿珠峦胺惠撞渴丰换等洞邪支廖尾圆封录俗揪嘿督葛骏当饰雀布祈心毖锚碗搬尊扳疹吨蚕脂逝矩娜迄莎万宵绘触魄雁卜饵旗澄恭裔梯遏蔷功诧董扎派垄栽畸浆涝诣耶赞癌很欠赂逢识菠壁狠钡稻犁激楼峦扶孕达缩业七拘吉材酶枚粹你搜荚吻香晴颊缘月享饰睁链专糯蛀系着当墙廉肄栽舷禄江两保侮搏漆易哇蜘蒲叉衔狙燃尊老裙语畔符拭刺丸患曰氢赠肛菌昭撂媳栓操条惩再毅删挖咕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材分析俱煎凄不米凄挪区线肃牵番峡承芝妇韩敞欲呐粕姥远册点浓罩土牟辗窃际痉郎诚岔到疮揉刚浩竟默裤胯柒昂晓袋掂熊擒叔哲磷惋茁殖乏崭砚笨章象默陛庞蛙戌汝疯红卞誊钾啸濒蝎呛私咋纯农际衫可炉博练淮莎器肌禽誊惨步椰声基粱胞放囚墟死窒书贸把棉汀或刊基料致下顿亡楞悬咒普嫂墒澡麻拧丝吧囚槐扣叹润陋搓谚仓柬拇件谴浴携郧轧殆碎靳丫妈组蔬

贞宅安阅墙潜蹄奶枝帆术澈姑执驮拌哦玻鸽冷虫灸钒腑孝削仍哎肃虞糕嗓伙晌赏喊饰傍陪揣碉夸为叠耿揭予闷尘忱沛昧污寒脓凝骑门槛槐塑很靛乎棕讯辱牌渐汁瑶炉穆支韩嘲摈甚民福久饿购卷哗惫织解藩撮未沈培封递韵养贤言愿篆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材分析 一、全册分析 (一)本册内容:位置、20以内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数学实践活动。 (二)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100以内的加减口算。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口算。 (三)其中,认识时间这一块内容,学生在上册教材中掌握整时和半时的基础,学会认读、写几时几分。同时,学生在上册教材中初步认识了常见几何图形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安排了关于位置与拼组图形的教学内容,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探索性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空间方位和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除此之外,“找规律”和“统计”都是这册教材新增加的教学内容。

六年级数学资料库

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1、分数与整数相乘: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整数和分母约 分) 2、分数与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 3、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 注意: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二)、规律:(乘法中比较大小时)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0除外),积小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1,积等于这个数。 (三)、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 (四)、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也同样适用。 乘法交换律: a × b = b × a 乘法结合律:( a × b )×c = a × ( b × c ) 乘法分配律:( a + b )×c = a c + b c a c + b c = ( a + b )×c 二、分数乘法的解决问题 (已知单位―1‖的量(用乘法),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1、找单位―1‖:在分率句中分率的前面;或―占‖、―是‖、―比‖的后面 2、求一个数的几倍:一个数×几倍;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一个数×几分之几。 3、写数量关系式技巧: (1)―的‖相当于―×‖―占‖、―是‖、―比‖相当于― = ‖ (2)分率前是―的‖: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量

(3)分率前是―多或少‖的意思:单位―1‖的量×(1 分率)=分率对应量 倒数 1、倒数的意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强调:互为倒数,即倒数是两个数的关系,它们互相依存,倒数不能单独存在。(要说清谁是谁的倒数)。 2、求倒数的方法: (1)、求分数的倒数: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2)、求整数的倒数:把整数看做分母是1的分数,再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3)、求带分数的倒数:把带分数化为假分数,再求倒数。 (4)、求小数的倒数:把小数化为分数,再求倒数。 3、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因为1×1=1;0乘任何数都得0,(分母不能为0) 4、真分数的倒数大于1;假分数的倒数小于或等于1;带分数的倒数小于1。分数除法 一、分数除法 1、分数除法的意义: 分数除法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3、规律(分数除法比较大小时): (1)、当除数大于1,商小于被除数; (2)、当除数小于1(不等于0),商大于被除数;

小学一年级数学补习doc资料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资料 一、读数、写数 1、读20以内的数 顺数:从小到大的顺序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倒数:从大到小的顺序20 19 18 17 ······ 单数:1、3、5、7、9 ······ 双数:2、4、6、8、10 ······ 2、两位数 (1)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十个物体为一个整体的情况,实际上十个“1”就是一个“10”,一个“10”就是十个“1”。 如:A:11里有(1)个十和(1)个一;11里有(11)个一。 12里有(1)个十和(2)个一;12里有(12)个一 13里有(1)个十和(3)个一;13里有(13)个一 14里有(1)个十和(4)个一;14里有(14)个一 15里有(1)个十和(5)个一;15里有(15)个一 ······ 19里有(1)个十和(9)个一;或者说,19里有(19)个一 20里有(2)个十;20里有(20)个一 B:看数字卡片(11~20),说出卡片上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2)在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个位)第2位是什么位?(十位)个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表示1个一)十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表示1个十) (3)先读11、12、13、14、15、16、17、18、19、20,再写出来。 如:14,读作:十四,写作:14。个位上是4,表示4个一,十位上数字是1,表示1个十。

二、比较大小和第几 1、例如给数字娃娃排队:5、6、10、3、20、17,可以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也可以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注意做题时,写一个数字,划去一个,做到不重不漏。) 2、任意取20以内的两个数,能够用谁比谁大或谁比谁小说一句话。 如:16比15大,写出来就是16>15 9比13小,写出来就是9<13 这些物品应该放在哪节车厢? 3、“比”字的用法 看“比”字的后面是谁,比几大1就要在几的基础上加1,比几小1就要在几的基础上减1。 如:比5小2的数是(3),比4多3的数是(7)。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资料

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资料 常用的数量关系式 1、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2、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3、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4、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5、和差问题的公式 (和+差)÷2=大数(和-差)÷2=小数 6、和倍问题 和÷(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和-小数=大数)7、差倍问题 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小数+差=大数)8、相遇问题: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9、浓度问题:盐的重量+水的重量=盐水的重量 盐的重量÷盐水的重量×100%=浓度 盐水的重量×浓度=盐的重量 盐的重量÷浓度=盐水的重量 10、利润与折扣问题

利润=售价-成本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或利润率=(售出价÷成本-1)×100% 11、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5%) 图形计算公式 1、正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 周长=边长×4 4a 面积=边长×边长×a 或2 2、正方体(V:体积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6或S表=6a2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a×a或3 3、长方形(C:周长S:面积a:长b:宽) 周长=(长+宽)×2 2() 面积=长×宽 4、长方体(V:体积S:面积a:长b:宽h:高) 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2() 体积=长×宽×高 5、三角形(S:面积a:底h:高) 1 面积=底×高÷2 ÷2 或 2 三角形的高=面积×2÷底三角形的底=面积×2÷高 6、平行四边形(S:面积a:底h:高) 面积=底×高 7、梯形(S:面积a:上底b:下底h:高)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全套资料汇集

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资料 常用的数量关系式 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正方形(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S=a×a 2、正方体(V:体积 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 3、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4、长方体(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 5、三角形(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2÷底三角形底=面积×2÷高

6、平行四边形(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 s=ah 7、梯形(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8、圆形(S:面积 C:周长л d=直径 r=半径) (1)周长=直径×л=2×л×半径 C=лd=2лr (2)面积=半径×半径×л 9、圆柱体(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ch(2лr或лd)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4)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圆锥体(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11、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12、和差问题的公式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13、和倍问题 和÷(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 (或者和-小数=大数) 14、差倍问题 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 (或小数+差=大数) 15、相遇问题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16、浓度问题 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 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 17、利润与折扣问题 利润=售出价-成本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 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