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欧盟国家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发展历程及经验借鉴

欧盟国家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发展历程及经验借鉴

欧盟国家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发展历程及经验借鉴
欧盟国家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发展历程及经验借鉴

欧盟国家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发展历程及经

验借鉴

域外揽胜一■

欧盟国家资本项目可兑换

口张曦

的发展历程及经验借鉴

-欠本项目管制并非中国等发

9--/~展中国家特有的产物,在

"二战"结束后一段特殊的历史时

期内,它曾经被大多数工业化国

家所采用,成为恢复枯竭的国际

储备,集中有限外汇,进口紧迫物

资的一项有效手段.欧盟国家的

资本项目可兑换可以追溯到其前

身——欧洲共同体.在1957年标

志着欧洲共同体诞生的《罗马条

约》中就确立了其内部资本自由

流动的原则,但是直至1987年《欧

洲单一法令》和1988年第二个《资

本市场自由化法令》的实施,资本

项目自由化才在欧盟得到了最后

的推动.该《资本市场自由化法

令》要求各成员国取消所有资本

限制,不仅包括欧盟成员之间,也

包括对世界上其他国家非居民的

限制.根据该法令,欧盟成员必须

在1992年底前取消所有的资本控制,个别国家可以作适当的延长. 一

,欧盟国家实现资本项目

可兑换的动因

欧盟国家根本性地转向自由

化并取消资本管制的进程是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的.当时随

着经济全球化的兴起,各国政府

在日趋一体化的世界中不仅看到了资本自由流动的收益,同时也

意识到实施管制的困难性和由此而付出的高昂成本.具体地说,欧盟国家放开资本管制主要有如下几个原因.

(一)对效益的日趋重视

在七十年代的高通货膨胀和

经济增长情况较差时期,人们对

政府干预造成的微观经济扭曲的代价越来越重视.欧盟各国开始

重新考虑资本管制的作用,并采

取了新的方法,重点强调放松金

融管制,进行其他以市场为导向

的结构改革.一方面促进金融体

制的改革和完善,增强金融机构

的竞争力,促进支付制度的现代化,发展国内货币和资本市场;另一

方面达到加强非金融部门发展,

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

(二)保持经济的长期稳定

八十年代,各国政府越来越

不愿意屈身于通货膨胀的中击, 并越来越不愿意在通货膨胀和失业的两者利弊之间发掘好处.通货膨胀和失业的利弊交换只是在短期内存在,物价稳定愈加被看作是货币政策对中长期经济增长可能作出的最好贡献.在这一观点下,货币当局把建立一个有助于加强可信度的机制作为一个关键性的考虑.因此,废除汇兑管制被视作当局向市场参与者示意承诺执行公开宣布的调整方案的一种方式.同时,许多国家的中央银行也把取消汇兑管制看作是优化决策的可取选择.

(三)汇兑管制效力的降低

汇兑管制有效性的下降是欧

盟等国决定废除汇兑管制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七十年代,由于欧洲货币市场的迅速发展,许多国家开始意识到制定有效的汇兑管制措施,对资本交易实行有效的管理变得越来越困难.通过价格转移或其他内部措施,发展迅速的跨国公司向外转移资金已成为轻而易举的事.资本市场和新技术

日趋成熟,替代未经授权的资本

■■一

i

i

一■域夕卜揽胜

交易的交易开始出现.为了更好

地服务于客户,激烈竞争促使金

融机构积极探索逃避管制的创新金融工具来提供可能的商业机会. 为此,在公共支出普遍紧张的情

况下,加强对汇兑管制的管理,即保持汇兑管制有效性的必备条件给预算带来的机会成本问题开始重新得到认真的研究.

在这样的背景下,欧盟国家先

后开始了资本项目可兑换的进程. =,欧盟国家实现资本项目

可兑换的发展历程

前文提到欧盟国家根本性地

转向自由化并取消资本管制的进程是从7O年代开始的,其中英国行动的较早,也较迅速,它于1979 年取消了全部汇兑管制.然而对

于大多数国家而言,资本项目可

兑换经历了一个渐进和较漫长的过程.

丹麦从2O世纪7O年代初期开

始放宽资本管制,直至1989年,通过取消为居民到海外购买证券所设计的市场,才

基本实现了全面

的自由化,整个

过程延续了l5

年的时间.

荷兰从1977

年到1986年用了

近十年的时间逐

步废除了剩余的

全部管制措施.

芬兰,法国,

挪威和瑞典一直被称做"逐步主义开放法",直到1986—1987年之间才真正开始对汇兑管制的核心措施进行放松,其后所花费的时

间才有所缩短,用了将近5年的时间了实现了资本项目的完全开放. 意大利曾经直实行较严格

的汇兑管带,1988年接受了经合组织"资本流动指导方针",至

l989年末该国取消了限制居民以各种形式到海外进行投资的所谓"强制性存款的规定",标志着其

汇兑管制的全部废除.

奥地利是在1989到1990年间

取消了绝大多数管制,1991年剩余的管制被取消.在正式取消管

制措施之前,该国在8O年代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采取实际上的开放措施,以试探市场的反应.

爱尔兰,葡萄牙和西班牙直

至1986年才开始采取措施放松汇兑管制,但在其后的四,五年内还一

直对短期资本流动普遍实行管制,直到199l一1992年才采取措施废除剩余的汇兑管制措施,以

符合经合组织规定的最后时限. 这些国家在1992年底废除了经合组织规定必须取消的兑换管制措施,剩余的兑换管制措施利用了

两年的时间才全部取消.

相比其它国家,希腊资本项

目开放较晚,直到1992年才开始采取广泛的自由化措施,1993年3月取消了大多数的资本管制,只对期限不到一年的存贷款帐户实行管制,l994年5月这些管制才

得以完全废除.

三,从欧盟国家的发展历程看

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前提条件

从欧盟国家资本项目可兑换

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虽然从上

世纪七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中这l5年的时间里欧盟基本实现了资本项目的可兑换,但是因为各国

的政治,经济,金融发展并非整齐划一,具体国情不尽相同,所以他们在开始实施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时间方面也存在一定差异.归纳

起来,欧盟各国在开始资本项目

可兑换进程时一般都具备了如下条件,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其

成功实施提供了保证.

(一)稳定的政治局势

前文提到,欧盟国家是从上

世纪七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中根本性地转向自由化,逐步取消资

本项目管制的.这段时期,欧盟各国的政治局势普遍稳定,各国都

在致力于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设和本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稳定的

政治局势可以说是成功实施资本项目可兑换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 因为在资本市场的开放过程中, 各种不确定性和利益冲突会很大, 一

个强有力的政府和稳定的政局

就显得非常重要.如果政局不稳定,投资者信心受挫,就有可能带来资本的极度波动,从而对一国

经济产生重大的破坏作用. (二)较强的综合国力

据资料显示,欧盟各国在实

现资本项目开放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一般均已达到2000-3000美元,具有较强的综合国力.由于资本项目可兑换对一国经济带来的潜在风险是多方面的,包括对宏观经济,金融体系,民族工业和企业生存等方面的冲击,所以需要一

国具有较强的整体经济实力和抗风险能力,从而最大限度地减低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此外,资本项目开放后,资本流动速度和量值更具有不确定性,国际收支平衡的难度加大.但是如果综合国力强劲,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资本项目收支的不利影响就可以通过改善经常项目收支来抵消,从而达到国际收支平衡的目的.所以说综合国力是资本项目可兑换必须考虑的一个基本条件,也是决定性的条件.

(三)良好的宏观经济状况

欧盟各国在实现资本项目可

兑换时,其宏观经济状况较稳定, 具体表现为经济增长协调,适度, 可持续,物价稳定,财政状况良好,经常项目稳定等方面.稳定的宏观经济为资本项目可兑换营造

了良好的经济环境,促使国内外

树立起对本币完全可兑换的信心, 增强了本国在开放资本项目后抵御各种潜在风险的能力.

(四)完善的国内金融体系

般而言,无论是资本项目

管制的实施还是放松都与存款, 贷款,汇出,汇入等银行业务经营密切相关,都与股票,债券等资本市场的交易密切相关.因此完善

的国内金融体系也是成功进行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前提条件,这具

体包括金融组织体系的完善和资本市场的发展两个方面.

由于资本项目可兑换后,资

本流入和流出的规模和速度均大大加快,银行业将不可避免地面

临一个极为波动的外部经营环境;其次,资本项目可兑换后,将

带来新的金融技术和工具,新的

资金来源以及新的国内金融市场参与者,银行会进入些原来并

不熟悉的业务

领域,经营管理

的难度有所增

加,同业之间竞

争的压力也会

增大.总之,资

本项目的完全

可兑换可能对

本国银行业的

稳健经营带来

很大的挑战,因

域外揽胜一■

此,是否具有一个制度健全和较

强国际竞争力的银行体系在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的过程中就显得尤其重要.另外,资本项目可兑换的直接后果必将是资本流出和流入更加频繁,需要有一个发达的

国内资本市场对这些频繁流动的资本进行合理有效的疏导.从此

意义上看,国内资本市场的发展

应该成为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前提.

(五)健全的资产价格体系

在开始资本项目可兑换时,

欧盟各国已经基本实现了利率市场化,建立起有弹性的汇率机制, 也就是说其资产价格体系已经比较健全.资本项目的完全可兑换

意味着资本市场的开放,意味着

资本的流动将主要通过资产市场价格来引导.因此,健全的资产价格体系对于成功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也就显得比较重要.

(六)较强的政府宏观调控能

虽然欧盟各国都是市场经济

国家,市场调节机制对经济发展

一●域外揽胜

起着主导作用,但是由于竞争不

充分,信息不对称等情况的客观

存在,有时会导致市场调节机制

的失灵,所以各国政府从未真正

放弃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并且表

现出了较强的能力.具体包括适

时合理地使用各种宏观经济政策, 建立间接货币控制体系,完善金

融监管体系,具有相对充足的国

际清偿手段等方面.由于资本项

目开放后,市场的变化越来越多

地受到国外因素的影响,所以需

要政府具有较强的宏观调控能力以适应国际国内市场瞬息万变而对本国经济造成的影响.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上述每

个条件都对资本项目可兑换具

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但并不意味

必须具备全部条件后才可以实施资本项目的可兑换,因为资本项

目可兑换本身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与上述条件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另外,各国由于社会,经

济发展的状况不同,所面临的内

外部环境也不同,所以在资本项

目可兑换的前提条件方面侧重点也可能不尽相同.

四.欧盟国家资本项目可兑

换的经验借鉴

(一)选择恰当的时机实施资

本项目可兑换

尽管欧盟各国转向资本项目

可兑换是欧洲经济共同体和其作为OECD成员的必然要求,但是各国并不是在一个统一的时间实现上述转变的,而是根据自身经济,

金融发展的实际情况,选择了恰

当的时机开始进行资本项目可兑换.所谓时机恰当主要是指相关

的条件基本成熟,即政治局势稳定,经济状况良好,外汇储备充

足,通胀水平较低,财政赤字可

控,经常项目平衡,此外还具有完

善的#I'VE,证券,货币等金融市

场,充足的金融信用工具,市场化

的利率以及高效的国际收支监测系统.

(二)以渐进有序的方式实现

资本项目可兑换

综观欧盟国家的发展历程,资

本项目可兑换的实现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从资本管制的放松到资本项

目完全自由化,有些国家历时长达十几年之久,如丹麦,荷兰;短的

也要三,四年,如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开始这一进程的希腊:对干大多数国家而言则要七,八年的时间.相关资本管制措施是逐步被取消的,资本项目可兑换以一种渐进有序的方式向前推进.

在交易项目方面,为了避免

对资本流动造成中击,在放松资本管制时,欧盟各国一般先从不易受波动影响和与正常商业活动有直接关系的交易着手,逐步扩大到易受波动影响和与正常商业活动无关联的交易.所以,在大多数国家,先是对国外直接投资放松管制,然后是证券投资;先是取消贸易融资的管制,然后才是一般金融贷款:先是放宽股票交易限制,然后是有息证券.这以后,

才开始考虑长期证券市场以及货币市场工具的开放.

在交易主体方面,一般来说,

欧盟各国先允许企业部门从事外汇交易,然后才逐步取消对个人外汇交易的限制.在企业部门中, 由于银行和金融机构经营性质的特殊性,其放开管制的时间往往晚于其他企业部门.

(三)资本项目可兑换保留必

要的限制管理措施

实施资本项目可兑换并不意味

着完全取消限制,不存在任何管理

措施.实践证明,资本项目可兑换

后进行某些必要的限制和管理是被

允许的,也是必要的,为一国经济

金融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例如

法国,虽然已经实现了资本项目可

兑换,但还是通过审批等手段对投

资资本进行限制,如对大量携带外

币出入境实行申报制,携入境内外

汇超过一定限额需在规定期限内在

本国市场售出等等.

(四)资本项目可兑换辅之良

好的宏观经济政策

在实行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同

时,大多数欧盟国家根据本国的

实际情况在健全金融体系,完善

税收制度等方面也进行了相应的

改革,从而使资本项目可兑换对

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实践

证明,良好的宏观经济配套政策

是成功进行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有

力保障.

(作者单位: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市分行)

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可自由兑换问题研究

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可自由兑换问题研究 摘要:1996年12月,我国政府正式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第八条的义务,实现经常项目下的人民币自由兑换.我国外汇体制改革的长远目标是在经常项目可兑换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人民币的完全兑换。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是我国融入世界经济的必然选择,国际资本流动是一把双刃剑,为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大环境带来机遇的同时,也潜在一定的金融和资本市场风险。因此,对待资本项目可兑换问题要非常谨慎。 关键词:人民币资本项目自由兑换资本管制资本外逃 Abstract:In December 1996,our government announced to accept No.8 provis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agreement and realized the Renminbi current account convertibility .The long _term objective of the reform of foreign exchange administration system in China is to realize the convertibility of Renminbi capital account on the basis of current account convertibility.Renminbi capital account liberalization is the necessary choice for China to join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y,capital account liberalization is a double-side sword ,which can both bring new opportunities for China to join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enviroment and financial risks in capital market.So it will be cautious for the issue of capital account convertibility. Key words:RMB ,Capital account convertibility,Capital Restriction,Capital Outflow 一、资本项目及货币自由兑换的内涵 (一)资本项目的内涵 又称狭义的资本项目,分为资本转移以及非生产性非金融资产的收买和放弃。前者包括债务减免、移民的转移支付等;后者包括各种无形资产如注册的单位名称、租赁合同等。金融账户包括直接投资,如以外国投资企业形式的外国对我国的投资:证券投资,如债券、股票、票据形式的国际投资等;和其他投资,包括贸易信贷、贷款、货币及存款等。基金协定第六条第三节中区分了国际收支中经常项目下和资本项目账户的开放的可兑换,允许成员国运用必要的控制手段来调节资本的转移。资本项目是国际收支项目(也称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一个项目。国际收支项目,是指一国(或地区)以货币形式有系统地记载的在一段时间之内本国(或本地)居民与外国(或外地)居民之间所有经济交易活动的项目。它反映了一国(或地区)对外经济活动的状况,既是政府实行宏观经济政策如财政、货币、外汇、贸易等经济政策的主要依据,也是本国居民或外国居民对一国进行实物投资或金融投资决策的重要参考。1在1993年以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规定的国际收支项目有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净误差与遗漏及准备资产四大类构成。1993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重新调整了国际收支项目标准项目,将“资本项目”具体分为了“资本项目”和“金融项目”。此后,国际收支项目就有五大类构成:经常项目(Current Account)、资本项目(Capital Account)、金融项目(Financial Account)、净误差与遗漏(Net Error &Omissions)、及准备资产(Reserve Assets)。其中,经常项目包括商品、劳务所得、经常转移等科目;资本项目包 1杨雨:《资本项目下人民币自由兑换研究,四川,成都 2004。

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与国际化的战略及进程

前,我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为促进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我国能否将人民币 资本项目可兑换和人民币国际化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并通过加快其步伐来减轻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已成为国内外广泛关注的焦点。由于资本项目可兑换是长期性的、结构性的,一旦实施难以逆转,而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是短期的、反周期的,显然,不能把这两种手段混为一谈。为此,准确把握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与人民币国 际化的战略及进程就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战略的确定 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在内的人民币完全自由兑换,是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1996年我国实现了人民币经常 项目可兑换之后,资本项目可兑换就提上议事日程,并且一直在积极有序地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战略也逐渐明晰。 早在2003年10月14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了要“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有选择、分步骤放宽对跨境资本交易活动的限制,逐步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2005年10月11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进一步明确指出,“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是我国“十一五”期间加快金融体制 改革的重要内容。这是我国首次将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问题纳入五年规划之中,同时也标志着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战略基本明确,即“逐步实现可兑换”。2007年10月15日,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再次强调“逐步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表明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战略的最终确立。由此可见,我国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战略就是“逐步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逐步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关键就在于“逐步实现”,而“逐步实现”则意味着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采取的是渐进 的模式。 然而,资本项目可兑换也是一把“双刃剑”,存在着较大的风险。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后,随着国际资本流动的增加,尤其是短期资本大量无序流动,将加剧金融市场的波动,甚至危及一国的经济和金融 稳定,引发政治和社会动荡。总结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成因,危机爆发国家和地区在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各种经济矛盾激化和普遍存在的经济缺陷,是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但一些危机爆发国家和地区过早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是“促成”危机爆发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实施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渐进战略模式”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重视。 所谓“渐进战略模式”,是指在有关的经济制度和政策环境基本成熟的条件下,分阶段地逐步放松和解除不同类别的资本管制措施。我国之所以采用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渐进模式,主要目的在于尽可能有足够的时间来完善实行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前提条件。这些前提条件不仅涉及宏观经济层面和微观经济层面,还涉及国际经济金融环境,最重要的有:拥有有效的包括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内的国内宏观经济政策、具有较强的宏观调控能力、宏观金融稳定;健康的金融体系、完善的金融市场、良好的法律框架、透明的信息披露;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良好的国际收支状况和充足的国际储备;合理的汇率制度;具备良好的国际竞争能力,具有较强适应国际市场能力的国内企业、银行等微观经济主体;合适的货币可兑换的顺序;有效的国际金融监管合作和危机救援机制的改革等。简言之,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基本前提条件为:稳定的宏观经济、健全的微观机制、健康的金融体系、有效的金融监管、有利的国际环境。 显而易见,目前我国尚未完全具备上 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前提条件的成熟,还有许多艰苦的工作要做,“渐进模式”成为必然的选择。但是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也不必等到资本项目实现完全可兑换之 后方可进行,恰恰相反,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可为资本项目可兑换创造条件 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与国际化的战略及进程 ■ 王元龙 当

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影响 完整版

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影响 --12财务ping 按照国际收支口径,通常将一国货币可兑换的程度分为经常项目可兑换、资本项目可兑换和完全可兑换。资本项目可兑换是指一种货币不仅在国际收支经常性往来中可以本国货币兑换成其他货币,而且在资本项目上也可以兑换,是实现货币在资本与金融账户中各交易项目的可兑换。这意味着一国取消对一切外汇收支的管制,居民不仅可以通过经常帐户交易,也可以通过资本帐户交易获得,所获外汇既可在外汇市场上出售,也可自行在国内或国外持有;国内外居民也可以将本币换成外币在国内外持有,满足资产需求。 当前人民币已经实现了资本项目部分可兑换,但相对于我国经济发展需要仍明显滞后。尽快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是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一步发展我国金融体系、提高我国企业国际竞争能力、提升外汇管制效率的迫切需要。当前的金融危机为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创造了良好机会。然而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是一把“双刃剑”,同样也存在着较大的消极影响。 一、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积极影响。 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将对中国经济产生多方面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 1.提高经济效率,促进经济发展,增强企业竞争力。 通过放宽甚至取消国际直接投资的限制,优质企业可以通过跨境股权置换、收购等并购与重组活动,在国际范围内更好地进行多元化经营和资源优化配置,促进资本存量的结构调整。而允许外国直接投资自由进入,有利于长期资本的全球优化配置,将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中国的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缓解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的短缺,从而增强企业竞争力。 2.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资金在全球的流动。 资本管制的解除会修正生产要素流动的扭曲机制,使资源配置效率得以提高。一方面减少了资本流动的成本,促进资金在全球的流动,进而使得整个经济体系的资金使用效率得以提高。另一方面,资本账户开放有利于商品劳务的国际流通,促进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开展,从而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 3、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使得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走出了一大步,也使社会各界对其合理化发展充满了期待,可是由于外汇市场尚未与国际接轨,其进一步发展就受到了制约。汇率的市场化取决于外汇市场的发展,而外汇市场的发展与货币可兑换是互为条件和基础的,没有广泛的交易主体自由参与的外汇市场是不健全

货币可兑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货币可兑换 2013年经济师考试报名工作预计2013年5月中旬展开,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让经济师考试取得高分突破,成为决胜经济师考试的重心所在,网校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经济师考试中级金融专业复习资料,供大家备考学习。 二、货币可兑换 (一)货币可兑换的含义与类型 货币可兑换是相对于外汇管制而言的,在纸币流通条件下,是指居民不受官方的限制,按照市场汇率自由地将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相兑换,用于对外支付或作为资产来持有。 货币可兑换程度主要取决于一国的经济实力,同时也是一国外汇管理制度和政策的选择结果。实际上,由于国际经济环境不同,各国经济发达程度和社会经济金融条件不一样,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不同时期都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措施和手段限制货币可兑换,致使货币可兑换性不同,出现了各种不同类型的货币可兑换形式。 依据可兑换程度划分,货币可兑换分为完全可兑换和部分可兑换。完全可兑换是指一国或某一货币区的居民可以在国际收支的所有项目下,自由地将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相兑换。到20世纪90年代为止几乎所有发达国家都实现了货币的完全可兑换。 部分可兑换是指一国或某一货币区的居民可以在部分国际交易项目下,如经常项目或资本项目,为支付国际货物、服务交易的目的,而自由地将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相兑换,此时并不必对其他项目实行货币可兑换。常见的部分可兑换有经常项目可兑换和资本项目可兑换,现实中的部分可兑换通常是指经常项目可兑换,经常项目可兑换和资本项目可兑换结合起来即构成货币完全可兑换。 (二)经常项目可兑换的标准与内容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成员国如接受第八条款规定的义务,则该国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八条款成员国,其货币将被视为可兑换货币。第八条主要内容包括:①不得对经常性国际交易的付款和资金转移施加限制;②不得实施歧视性货币措施和复汇率政策;③成员国对其他国家所持有的本国货币,如对方提出申请并说明这部分货币结存系经常性交易中获得的,则应予购回。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第三十条对经常性交易规定如下:①所有同外贸和其他经常性业务(其中包括服务)以及正常的银行短期信贷业务相关的支付;②应付贷款利息和其他投资净收益的支付;③数额不大的偿还贷款本金的或摊提直接投资折旧的支付;④数额不大的家庭生活费用汇款。 取消管制是一个过程,各国具体情况不同,一刀切是行不通的,爵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第十四条规定了货币可兑换的过渡性安排,即成员国可以保留加入基金时的各项管制措施,条件成熟时再取消管制实现货币可兑换。实行这种过渡安排的国家被称为第十四条款成员国。由上可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货币可兑换主要是指经常项目可兑换,而不是完全可兑换。特别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第六条款规定,成员国在必要时可以对国际资本流动施加管制。 (三)资本项目可兑换

资本项目及跨境人民币业务知识点(2018年吐血整理)

跨境人民币业务知识点(2018年) 1.境金融机构应在中国人民银行核准其债券发行之日起60个工作日开始在特别行政区发行人民币债券,并在规定期限完成发行。(﹝2007﹞第12号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关于境金融机构赴特别行政区发行人民币债券管理暂行办法) 2.境非金融机构自核准之日起60个工作日须开始启动实质性发债工作。核准文件有效期1年,有效期须完成债券发行。(发改外资〔2012〕1162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境非金融机构赴特别行政区发行人民币债券有关事项的通知) 3.境金融机构应当在人民币债券发行工作结束后10个工作日,将人民币债券发行情况书面报告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并按有关规定向所在地国家外汇管理局分局申请办理债券资金登记。﹝2007﹞第12号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关于境金融机构赴特别行政区发行人民币债券管理暂行办法) 4.境非金融机构应当在人民币债券发行工作结束后10个工作日,将人民币债券发行情况书面报告我委。(发改外资〔2012〕1162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境非金融机构赴特别行政区发行人民币债券有关事项的通知) 5.境金融机构应在发行人民币债券所筹集资金到位的30个工作日,将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的资金调回境,资金应严格按照募集说明书所披露的用途使用。﹝2007﹞第12号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关于境金融机构赴特别行政区发行人民币债券管理暂行办法) 6.境金融机构兑付人民币债券本息,应当提前5个工作日向所在地国家外汇管理局分局申请。银行应当凭所在地国家外汇管理局分局核发的核准件为境金融机构办理兑付人民币债券本息的对外支付手续。﹝2007﹞第12号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关于境金融机构赴特别行政区发行人民币债券管理暂行办法) 7.境非金融机构境外分支机构在特别行政区发行人民币债券由境机构提供担保的,境非金融机构应在其分支机构人民币债券发行前20个工作日,将发债规模、期限及募集资金用途等材料向我委备案。(发改外资〔2012〕1162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境非金融机构赴特别行政区发行人民币债券有关事项的通知)

资本项目外汇管理

第三章资本项目外汇管理 资本项目管理是外汇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资本项目管理承担着稳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任务,另一方面,资本项目管理还要体现“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的管理宗旨。本章首先介绍资本项目的有关概念、我国资本项目外汇管理的历史沿革、管理的必要性、原则,再按照直接投资、信贷业务、证券投资等分类,较为详细地介绍了我国资本项目外汇管理主要政策的背景、内容及效果,最后简要介绍了资本项目外汇管理未来的改革方向。 第一节资本项目外汇管理概要 一、基本概念 (一)资本项目。通常所说的资本项目(或称资本账户)是对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资本和金融账户的总称。其中,资本账户包括涉及资本转移的收取或支付,以及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收买或放弃的所有交易。这里所说的资本转移包括涉及固定资产所有权转移,同固定资产买卖有关或以其为条件的资金转移以及债权人不索取任何回报而取消的债务,按转移主体分类可分为政府转移和其他转移。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收买或放弃包括非生产性有形资产(如土地和地面资产)和各种无形资产,如注册名、租赁合同或其他可转让的合同和商誉。

金融账户包括涉及一国经济体对外资产和负债所有权变更的所有交易。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金融账户按照投资类型或功能,划分为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它投资等三个部分。在实际业务办理中,可划分为直接投资、证券投资、信贷业务和其它投资四个部分。 本章所指的资本项目包括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两部分。 (二)资本项目管制与资本项目可兑换。资本项目管制(或称资本管制)与资本项目可兑换是两个相对的概念。资本项目管制指对跨境资本交易(包括转移支付)和汇兑活动的限制。资本项目可兑换指取消对跨境资本交易(包括转移支付)和汇兑活动的限制。从这个意义上说,资本项目可兑换不仅涉及金融、外汇管理部门,还涉及其他有关经济管理部门。 在汇兑环节,依据管制放松程度的不同,可分为可兑换、基本可兑换、部分可兑换和不可兑换四类。其中,可兑换是指对汇兑基本没有管制,经过主管部门或银行真实性审核后可以做的项目,如境内商业银行向国外发放贷款、中国居民从境外继承遗产等交易,可以直接办理,无需外汇管理部门审批;基本可兑换是指整个项目限制不多,经过核准或登记后可以做的项目,如对外直接投资,在汇兑环节没有前置性审批,只需要作境外直接投资外汇登记;部分可兑换是指经审批后部分交易可以做的项目,如境内商业银行从境外借入资金,不能超过有关部门事先核定的外债指标;不可兑换是指明文禁止的项目,包括法律上无明确规定

欧盟发展历程

走过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欧盟几经扩大,从当初的6个成员国发展到今天的25国,从单一经济一体化组织走向包括政治、外交、防务等多方面联合的国家联合体,成为当今世界维护和平、推动发展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2004年10月29日,25国领导人在罗马召开的欧盟峰会上签署了《欧盟宪法条约》。这是欧盟向更深层一体化发展的里程碑。 欧盟风雨半世纪 欧盟全称欧洲联盟,它的诞生和发展是战后世界上具有深远影响的事件。1950年5月9日,法国外长舒曼建议同德国建立煤钢共同体。这一建议史称“舒曼计划”。1951年4月18日,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6国在巴黎签署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1952年7月25日条约生效。1957年3月25日,6国领导人又在罗马签署了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两个条约,统称《罗马条约》,1958年1月1日条约生效。《罗马条约》被认为是欧洲一体化进程正式起步的象征。1965年4月8日,6国在布鲁塞尔签署条约,将上述3个共同体合而为一,统称欧洲共同体,该条约于1967年7月1日生效。1991年12月11日,在马斯特里赫特会议上,欧共体首脑们签署了欧洲联盟条约,确立了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洲政治联盟的目标,1993年11月1日,条约生效,自此,欧共体发展成欧洲联盟。 在半个多世纪中,欧盟5次扩大,成员国从最初的6个,发展到今天的25个。最近一次扩大是2004年5月1日,塞浦路斯、匈牙利、捷克、爱莎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马尔他、波兰、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10国被接纳为成员国,这10国多属原苏联东欧势力范围,人们将这次扩充称为欧盟“东扩”。东扩后,欧盟开始与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等独联体国家接壤。 欧盟,国际舞台上的重要力量 50多年来,欧盟的规模不断扩大,经济实力日益增强。目前,欧盟总面积400万平方公里,人口4.5亿多,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的30%以上,对外贸易额占世界总贸易额的20%。人均收入和对外投资均居世界前列。欧盟已成为世界上一体化程度最高、综合实力强大的经济体,其经济实力可与美国比肩。随着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欧盟在国际事务中的自主意识越来越强,积极发表对国际重大问题的意见,日益发挥重要的作用,在世界上的影响和地位不断提升。 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发生巨大变化。欧盟主张世界格局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奉行多边主义,主张加强联合国的作用,强调各国都应该尊重国际法,主张尊重世界多元文明,反对强权政治、单边主义、单极战略和一国的价值观主宰世界。在重大国际问题上,法、德等欧盟一些国家公开向美国说“不”。它们反对美国撇开联合国执意对伊拉克开战;反对美国对伊朗进行军事打击以及推翻伊朗现政权,主张通过外交途径和经济技术合作等手段和平解决伊朗核问题。对欧盟实力不断增强以及地位和角色的变化,美国极不情愿,非常担忧,但又无可奈何。欧盟一体化进程继续深化的势头不可逆转。布什再次当选美国总统后,第一次出访就屈尊飞往欧洲,企图同欧盟弥合分歧,修补裂痕。但布什的欧洲修好之行成果有限,双方在对待国际事务的理念和如何解决当前重大国际问题上的分歧依旧。欧盟联合自强,追求共同的外交与安全政策,在国际事务中发出强大声音,对抑制世界力量对比失衡,阻碍美国推行全球霸权,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欧盟已成为当今世界维护和平、推动发展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人民币成为自由兑换货币的条件浅析(精)

摘要:货币权力的大小与其所在国或地区GDP在全球的地位高度正相关,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人民币的“低调”无法隐藏人民币正在成为新兴国际货币的事实。鉴于当前人民币流通的现状,本文分析了人民币成为自由兑换货币的各方面的条件,探讨人民币在实现全球自由兑换的道路上依然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挑战。最后,结合实际分析提出推进人民币成为自由兑换货币的建议。 关键词:人民币自由兑换条件阻碍对策 一、人民币自由兑换含义 目前,对货币自由兑换的定义尚没有一个统一的权威说法,学术界对此各执己见。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①人民币现金在境外享有一定的流通度;②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成为国际各主要金融机构包括中央银行的投资工具,这是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的关键;③国际贸易中以人民币结算的交易要达到一定的比重,是衡量货币包括人民币能否实现全球自由兑换的的通用标准。 二、人民币自由兑换条件分析 (一人民币自由兑换现有优势条件分析 1.外部优势条件分析 (1近年来,美、欧、日这三大世界货币陷入走入低谷的情势,而人民币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借此,扩大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结算的范畴,促进人民币的自由流通与兑换,以改变中国“贸易大国、货币小国”的尴尬。 (2目前人民币已经成为边境贸易中的主要结算货币,成为周边国家的硬通货。有些国家还正式承认并公开宣布人民币为自由兑换货币。人民币走出国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是实现我国经济发展与世界经济同步的必然之路。双边货物贸易的发展使得东盟对中国的外贸依存度也在逐步增加。由于人民币币值稳定,资产收益率较高且在亚洲金融危机中的良好表现,赢得了东盟各国的信任。由此可知,实行人民币国际化具备了区域化的可行性。

人民币资本项目下可兑换与外汇储备关系研究

人民币资本项目下可兑换与外汇储备关系研究 摘要:文章从分析人民币资本项目下可兑换程度与外汇储备的现状入手,结合上海自贸区建立的背景,探究人民币资本项目下可兑换程度与外汇储备之间的关系,并运用1978-2013年的相关经济数据,通过平稳性检验、E-G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人民币资本项目下可兑换程度的加深有效促进了外汇储备的增加;外汇储备的提升暂时未对其人民币资本项目下可兑换程度产生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下可兑换的路径选择和外汇储备最优量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外汇储备VECM模型 中图分类号:F8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4-168-02 一、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不断融入世界经济,人民币走向国际化已经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成为世界经济接纳中国的必经之路,而中国作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已经持续了近30年的高增长,这种增长让中国于2010

年岁末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近两年经济增长幅度下调,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原因造成的,此时的经济改革进入攻坚期,我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对于经济形势的变化,政府释放出了明确的信号,要坚持稳中求进,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与效益为中心,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政府采取了众多的措施促进改革,尤其在金融方面,加大力度先行先试,促进国内金融体制改革,分享世界资本发展红利,成为当务之急,而在金融改革方面,人民币国际化成为首屈一指的战略目标,推举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有条理分阶段开展人民币资本项目下可兑换成为金融改革的突破口。2013年9月上海自贸区的建立,给金融改革开辟了一块良好的试验田,政府鼓励在自贸区进行先行先试,成功一项,推进一项。上海自贸区的建立对于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而对于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程度和外汇储备的关系研究成为应对开放的关键问题。丁剑平(2013)对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下可兑换有关问题进行思考,得出结论,中国不能错过人民币资本项目下可兑换的“最佳时机”。他认为在岸人民币和离岸人民币应该同时发展。马成芳(2013)提出人民币资本项目下可兑换要采取渐进的路径,文章主要论证了渐进路径的必要性,但并未涉及到具体路径的研究。本文利用计量经济方法,对1978到2013年的经济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用协整方法研究二者

欧盟发展历程以及影响

欧盟发展历程以及影响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欧盟简介 英文名称:European Union(EU) 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是由欧洲共同体(European Community,又称欧洲共同市场)发展而来的 会徽:1988年1月开始使用,会徽的底呈蓝色,上面12颗星围成圆圈,象征着欧共体12个成员国,袁泉中间为各个成员国国名 欧盟的盟歌: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中的《欢乐颂》 欧盟的铭言:“多元一体” 欧洲日:每年5月9日 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荷卢比三国经济联盟、欧洲共同体、欧盟 1992年12月,欧洲共同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欧洲联盟条约》,通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1993年11月1日,《马约》正式生效,欧盟正式诞生。 欧盟成立的背景和原因 背景: 两次世界大战给欧洲造成了一场空前的浩劫,几千万人在战火中丧生, 各国人民受尽了战乱之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欧洲面临两个强悍的近邻:西边是强大的美国,东边是崛起的前苏联。美、俄的迅速强大对西欧构成了巨大威胁。而欧洲已经脆弱到没有美国的援助便难以复苏的

境地。在这种新的国际秩序下,欧洲一批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认为,欧洲唯有联合才能避免重燃战火,才能在国际舞台上独立地发挥作用。在让·莫奈看来,当时的西欧只有两种选择:不在联合中自强,就得甘心情愿当二流国家。为此,让·莫奈提出:“为了适应世界新形势,西欧必须联合起来”,并建议组织一个“民主的、有效的机构”促进西欧各国团结,相互补充,改变西欧国家经济极度虚弱的局面。不久,他又进一步提出在西欧“建立国际贸易、货币、安全联盟”和一系列具体设想,以应付急剧变化的世界形势。西欧国家痛定思痛,在让·莫奈的“西欧联合”思想影响下,当时一些明智的、有远见的政治家越来越意识到西欧联合自强的重大战略意义。 原因: 第一,欧洲认识到自身所处的不利地位。战后的欧洲不再是世界舞台的主角,其位置被美国与苏联代替。与这两个超级大国相比,欧洲是一个在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分割的小国集合。 第二,反对战争的信念。经过两次世界大战,欧洲认识到必须保证安全和稳定,不能再成为战争的策源地。 第三,把欧洲变得更自由、更富裕。面对美苏与欧洲的对峙,西欧国家深感联合的必要性,拟通过一体化建立一个“经济上发展,军事上强大,政治上稳定统一的欧洲”。

浅谈人民币实现可自由兑换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浅谈人民币实现可自由兑换 姓名 专业金融(本) 学号 入学时间 2011年 指导教师 日期 2013年10月18日 成绩

目录 中文摘要与关键词 (Ⅱ) 一、货币的自由兑换 (1) (一)自由兑换货币的含义 (1) (二)自由兑换货币的条件 (2) (三)自由兑换货币的利弊 (3) 1.优势体现 (3) 2.劣势体现 (3) 二、我国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的理论研究 (3) (一)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模式 (3) (二)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排序 (4) 三、我国实现人民币可自由兑换的现状研究 (5) (一)香港地区实行的人民币自由兑换中出现的问题 (5) (二)上海浦东自由贸易区关于人民币自由兑换试水的影响 (6) 四、理论根据与建议 (6) (一)实现人民币可自由兑换的理论根据 (6) (二)我国实现人民币可自由兑换的建议 (7) 结论 (8) 参考文献 (9) 致谢 (10)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与世界经济格局的不断变化,人民币的可自由兑换问题已逐步成为目前我国必须要面对的问题之一。近日,上海浦东自由贸易区一揽子方案已送达国务院各委办会签,包括在自由贸易区内率先实现资本项目下开放,并逐步实现人民币可自由兑换。这也是中央确定在2015年前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人民币国际化的进一步大胆试水。本文将针对在目前国际经济环境下,人民币实现可自由兑换后可能带来的利弊进行分析。 [关键字] 人民币;可自由兑换;货币兑换;资本项目;开放

浅谈人民币实现可自由兑换 货币的自由兑换是世界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虽然在2010年下半年,中国在经济总量上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在国际经济和金融影响力上仍未能与之相匹配。而中国目前也在启动新一轮更高标准的“入世”进程,如果想争取进一步的话语权,那么中国就必将要面临银行、证券、保险、电信、邮政等高端服务业全面开放,这一进程也促进了人民币自由兑换进程的加快。 一、货币的自由兑换 目前来说,我国人民币还没有实现自由兑换。根据《新形势下对外开放的战略布局》报告中显示,我国将预计在2015年实现人民币的可自由兑换。 货币开放是一个国家对外经济开放的必要体现,国内经济自由度越高,市场经济越发达,作为连接世界市场与国内市场桥梁的货币自由兑换才具有更为可靠和扎实的基础,国家保证的民间通货兑换权才更有保障,其范围才更广阔,更具有普遍性和平等性。如果人民币能够得到国际市场的认可和接受,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自由兑换标志着中国进一步开放市场,将促使外资企业进入外贸商业和其他服务领域等重要的产业,从而加强我国与国际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联系,加快与国际经济接轨的步伐,同时,也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合作,增强中国参与国际经济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更有利于中国政府制定更为灵活和主动的汇率政策。 (一)自由兑换货币的含义 从金融学定义来看,货币的自由兑换是指:当一种货币的持有人能把该种货币兑换为任何其他国家货币而不受限制,则这种货币就被成为可自由兑换货币。货币自由兑换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在不同的社会经济条件下,货币自由兑换具有不同的含义和不同的表现方式。它反映的是一国对内与对外结合的货币经济关系,以及一定时期里国际货币流通与国际货币关系。 美国经济学者 D.格林沃尔德将货币自由兑换定义为:一国通货的持有者可以为任何目的而将持有的通货按照汇率兑换成另一国通货的权利。在通货完全自由兑换的情况下,即使在国际收支出现逆差的时候,也保持持有任何国家通货的任何人享有无限制的通货兑换券。 而根据《国际货币基金协议》的规定,所谓自由兑换是指:对国际经常往来的付款和资金转移不得施加限制。换言之,这种货币在国际经常往来中,随时可以无条件的作为支付手段来使用,对方也应无条件接受并承认其法定价值,不得施

资本项目可兑换、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

资本项目可兑换、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 资本项目可兑换、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利率汇率改革是一个联动话题,资本项目可兑换必然带来人民币国际化,而资本项目可兑换和人民币国际化需要稳定的宏观经济作为支撑,作为宏观经济最重要指标之一的利率汇率需要保持适中,同时需要形成市场化的调整机制以保障随资本项目可兑换和人民币国际化而来的投机力量和虚拟资产的冲击,在享受资本项目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带来的潜在利益的情况下,保持国内经济的稳定可持续发展。本文首先分析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概念、潜在利益、实现条件、风险及监控,然后引入人民币国际化的话题,同时将人民币利率汇率改革相关内容融合在资本项目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的相关分析中。 资本项目可兑换是指一种货币不仅在经常项下可以用本币自由兑换成外币,而且在资本项下也可以实现自由兑换,即取消外汇收支的管制,不仅可以在经常账户下交易,也可以在资本账户下自由交易,从而实现货币在资本与金融账户中各交易项目的可兑换。IMF对经常项目可兑换有着明确的定义,但资本项目可兑换并无通认的国际定义,包括IMF也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IMF列出了七大类四十项的清单,但并没有认定是全部做到、还是做到其中多少项就可被认为是资本项目可兑换,是一个有模糊性的目标;没有哪个国家宣布对这七大类四十项百分之百做到的,也没有哪个国家真正做到了完全的资本自由流动;各国均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实现其中一部分。实现人民币可兑换是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长远目标。1996年我国已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完全可兑换,“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基本可兑换。 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是支持对外开放的一个服务型改革,目的是促进中国更大程度的开放,使得中国可以在全球化过程中更好地抓住机遇,同时给贸易、投资、金融交易、旅游、收购兼并等活动提供更大的便利。具体来说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有以下潜在利益: 1. 使各国获得由金融服务专业化带来的便利; 2. 加强金融部门的活力; 3. 改进资源从储蓄者手中到投资者手中的全球性中介活动效率;

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的可自由兑换

人民币资本账户自由兑换条件探讨 指导教师:陈志昂作者:陈洁 摘要:“蒙代尔三角”理论并不适应发展中国家,资本账户的开放需具备一定的经济和金融条件。本文通过对金融稳定和和不稳定国家的相关指标分析,提出了资本账户开放的条件集和衡量指标。对比中国人民币资本账户可兑换的条件,认为中国存在宏观指标符合,微观基础薄弱,金融体系不稳定的特点。要实现资本账户自由化,中国必须解决金融脆弱性问题。 关键词:人民币资本账户可兑换、宏观环境、外汇储备、金融监管 一、人民币资本账户可兑换的理论探讨 资本账户可兑换(Capital Account Convertibility)在绝对的意义上是指对一国资本流进和流出均实现无限制的兑换,国内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融为一体。资本账户可兑换,既是货币国际化的前提条件,也是实行浮动汇率制的基础。发展中国家货币要实现资本账户自由兑换,往往面临内部平衡和外部平衡的冲突,尤其是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与汇率稳定两者之间的明显冲突。60年代初,J.Marcus Fleming 和Robert Mendel就指出,一国政府最多只能同时实现下列三账户标中的两项:完全的资本流动性、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固定汇率制。而在浮动汇率下,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与完全的资本流动则可相容。80年代以来,在金融自由化的浪潮中,许多发展中国家选择了资本账户的开放和浮动汇率制,但从90年代以来发生的几次重大国际金融危机来看,这种相容性也受到了挑战,如1995年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亚洲金融风暴。这些国家资本账户的开放并没有给他们带来预期的效果反而使其经济受到重创。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蒙代尔三角”理论似乎有着缺陷。根据新的金融全球化经验教训,由于国际金融市场是一个不完全市场,一个国家要成功经验融入国际金融市场,必须具备有效三角的基础条件,即货币的国际价值储备功能,资产和要素价格的灵活性,法律和监管等制度运行的质量。国际化货币,是指能在国内和国外发挥价值保存功能,其基础是可信的宏观经济政策和稳定有效的微观结构。当一个国家实施浮动汇率制时,汇率的稳定性取决于中央银行的声誉和其保持物价稳定的能力。而以上两个目标的实现,均要以法律和监管等制度运行的质量为条件。发达国家之所以能在金融全球化过程中受益,关键在于这三个条件的互相协调。发展中国家在金融国际化的过程中,难以获得收益,关键就是不存在有效三角的基础条件和经济实力难以承受冲击:80年代拉美国家以债务危机为特征的宏观经济失调,90年代东南亚国家以出口竞争力下降和内部泡沫经济引发的货币和金融体系双危机,无不说明当这三个条件不具备时,过早实现浮动汇率制和开放资本账户是十分危险的。 对于资本账户可兑换问题,国内学者从90年代起就开展了研究。陈彪如(1993)认为,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从改革外汇调剂市场出发,取消官价,实现汇率并轨。这将促使外汇资源的合理配置,并为人民币自由兑换创造条件。殷小茵(1997)考虑到资本账户可兑换的条件和收益,认为要实现资本账户可兑换,必须以金融和企业部门的改革为前提。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无论在理论界还是官方对资本账

《外汇管理条例》适用范围、经常项目、资本项目

第三单元外汇管理法律制度 考点01:《外汇管理条例》的适用范围(★★★)(P544) 1.外汇的概念 外汇包括外币现钞(包括纸币和铸币)、外币支付凭证或者支付工具(包括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银行卡)、外币有价证券(包括股票、债券)、特别提款权及其他外汇资产。 【例题·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我国《外汇管理条例》所规定的外汇的有()。(2012年) A.中国银行开出的欧元本票 B.境内机构持有的纳斯达克上市公司股票 C.中国政府持有的特别提款权 D.中国公民持有的日元现钞 【答案】ABCD 2.《外汇管理条例》的适用范围 (1)境内机构和境内个人的外汇收支或者外汇经营活动,不论其发生在境内或者境外,均适用该条例。 (2)境内机构,是指境内的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部队等,外国驻华外交领事机构和国际组织驻华代表机构除外。 (3)境内个人,是指中国公民和在中国境内连续居住满1年的外国人,外国驻华外交人员和国际组织驻华代表除外。 (4)境外机构和境外个人,仅对其发生在中国境内的外汇收支和外汇经营活动,适用该条例。 【例题·单选题】根据外汇管理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外汇收支活动中,应当适用《外汇管理条例》的是()。(2011年) A.美国驻华大使洪某在华任职期间的薪酬 B.最近2年一直居住在上海的美国公民汤姆,出租其在美国的住房获得的租金 C.美国花旗银行伦敦分行在香港的营业所得 D.正在中国短期旅行的美国人彼得,得知其在美国购买的彩票中了300万美元的大奖 【答案】B 【解析】(1)选项A:外国驻华外交人员属于“境外个人”,仅在中国境内的外汇收支和外汇经营活动适用该条例,而美国驻华大使馆不属于中国的领土,不属于“境内”;(2)选项B:在境内连续居住满1年的外国人,属于“境内个人”,境内个人的外汇收支或者外汇经营活动,不论其发生在境内或者境外,均适用该条例;(3)选项C:美国花旗银行属于“境外机构”,仅在中国境内(不包括中国香港)的外汇收支和外汇经营活动适用该条例;(4)选项D:在中国短期旅行的彼得属于“境外个人”,仅在中国境内的外汇收支和外汇经营活动适用该条例。 考点02:经常项目(★★★)(P544) 1.经常项目包括贸易收支、服务收支、收益(包括职工报酬和股息、红利等投资收益)和经常转移(单方面转移,如个人之间的无偿赠与或者政府之间的军事及经济援助、赠与、赔款等)。 2.经常项目的外汇收支管理 (1)经常项目外汇收入 经常项目外汇收入实行意愿结汇制(而非强制结汇制)。经常项目外汇收入,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留或者卖给经营结汇、售汇业务的金融机构。

欧盟的历史

1951年4月18日,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在巴黎签订了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又称《巴黎条约》)。 1952年7月25日,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6国组建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1957年3月25日,这六个国家在罗马签订了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统称《罗马条约》。 1958年1月1日,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正式组建。 1965年4月8日,六国签订的《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三个共同体的机构合并,统称欧洲共同体。但三个组织仍各自存在,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布鲁塞尔条约》于1967年7月1日生效,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 1991年12月11日,欧共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了以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洲政治联盟为目标的《欧洲联盟条约》,亦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1993年11月1日“马约”正式生效,欧共体更名为欧盟。 1993年11月1日,欧共体正式易名为欧洲联盟。 2002年11月18日,欧盟15国外长在布鲁塞尔举行会议,决定邀请塞浦路斯、匈牙利、捷克、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马耳他、波兰、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10个中东欧国家入盟。上述10国的入盟谈判是从1998年3月开始的,2002年10月结束。2003年4月16日,在希腊首都雅典举行的欧盟首脑会议上,上述10国正式签署加入欧盟协议。2004年5月1日,这10个入盟协议签署国正式成为欧盟的成员国。这是欧盟历史上的第五次扩大,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扩大。欧盟以往的扩大都是向西方国家开放,而这次入盟的10国多为中东欧和波罗的海沿岸国家。此次扩大后的欧盟经济实力与美国不相上下,欧盟的整体实力有所增强。人们将这次扩充称为欧盟“东扩”。东扩后,欧盟开始与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等独联体国家接壤。大欧盟催生新宪法过去的欧共体如今成为大欧盟。但现行的决策机制和机构还是为过去6国共同体“量体定作”的,已经难以保证现在的大欧盟的有效运转,不适应欧盟向更高层次一体化的发展。2004年10月29日,25国领导人在罗马召开的欧盟峰会上签署了《欧盟宪法条约》。这是欧盟向更深层一体化发展的里程碑。4月6日,意大利参议院以压倒多数批准了《欧盟宪法条约》,从而使意大利成为第五个批准该条约的欧盟成员国。此前,2月20日,西班牙就《欧盟宪法条约》举行全民公决,76%以上的民众投了赞成票。但是,《欧盟宪法条约》要生效实施,必须得到所有成员国的批准。到目前为止,还有20个成员国或举行全民公决或进行议会表决,履行对这部宪法条约的批准程序。让宪法条约顺利地得到所有成员国的批准,是欧盟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 2007年,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两国加入欧盟,欧盟经历了6次扩大,人口超过4.8亿的大型区域一体化组织,从最初的6国发展成为一个涵盖27个国家的当今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国家联合体。 目前,欧盟总面积400万平方公里,人口4.5亿多,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的30%以上,对外贸易额占世界总贸易额的20%。人均收入和对外投资均居世界前列。欧盟已成为世界上一体化程度最高、综合实力强大的经济体,其经济实力可与美国比肩。随着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欧盟在国际事务中的自主意识越来越强,积极发表对国际重大问题的意见,日益发挥重要的作用,在世界上的影响和地位不断提升。在重大国际问题上,法、德等欧盟一些国家公开向美国说“不”。它们反对美国撇开联合国执意对伊拉克开战;反对美国对伊朗进行军事打击以及推翻伊朗现政权,主张通过外交途径和经济技术合作等手段和平解决伊朗核问题。对欧盟实力不断增强以及地位和角色的变化,美国极不情愿,非常担忧,但又无可奈何。欧盟一体化进程继续深化的势头不可逆转。布什再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