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缝针与缝线

缝针与缝线

缝针与缝线
缝针与缝线

(一)手术缝针

一般手术缝针分针尖、针身及针孔(针眼)。按针尖形状分

圆形及三角形两种,按针身弯曲度分为弯形、半弯形及直形。各

类缝针亦属于精密器械。手术选用缝针时,依身体组织、脏器及

血管等的脆弱度,选用时必须注意针尖的锐利度及针眼的大小。

避免造成组织的创伤;依组织脏器部位的深浅,选用时注意缝针

的弯曲角度。三角形缝针穿过组织时易撕裂组织,故多用在坚韧

的结缔组织和皮肤。现在用的缝针种类很多,将目前常用的几种

介绍如下。

1.圆形缝针:主要用于柔软容易穿透的组织,如腹膜、胃

肠道及心脏组织,穿过时损伤小。

2.三角形缝针:适用于坚韧的组织,其尖端是三角形的,

针身部分是圆形的。

3.三角形角针:针尖至带线的部位皆为三角形,用于穿透

坚韧难穿透的组织,如筋膜及皮肤等。

4.金属皮夹:这种金属皮夹,装人特制钉匣内,用特制持

夹钳夹住金属皮夹,多用于缝合皮肤及矫形外科。

5.无损伤缝针:这一类型的针附于缝线的两端,多用于血

管吻合及管状或环形构造时,亦用于连续缝合,如肠道吻合和心

脏手术时,有弯形和直形两种。

6.引线针:有手把,前端为扁圆钝弯形针尖及针身,深部

组织结扎血管时使用,不易割伤,便于操作,常用于肝脏手术

时。

手术缝针的型号有 5 X 12、 6 X 14、7 X 17、8 X 20、9 X 24。

9 X 34、10 X 28、11X 24等。

选用以上各种类、各型号的缝针时,应选用大小不同的持针

钳配搭,避免配搭不当造成针体弯曲或折断,影响手术进行。

医用缝线

各种缝线在手术中为缝合各类组织和脏器,直到手术伤口愈

合为止,又可结扎缝合血管,起止血作用。所有的缝线在人体组

织内均为异物,都可起不良反应,只是反应大小不同而已。选用

缝线最基本的原则为:尽量使用细而拉力大、对组织反应最小的

缝线。各种缝线的粗细以号数与零数表明,号数越大表示缝线越

粗,常用的有1#、4#、7#、10#;零数越多表示缝线越细,常

用的有1/0~10/0。

1.医用丝线:分板线和团线两种。是外科广泛、基本使用

的缝线。柔软强韧,容易操作。多用于缝合体内各种组织、脏器

及血管等。在组织内反应小,但在体内不吸收而形成异物,手术

感染后影响切口愈合。一般缝线多采用黑色,操作时易与组织分

辨。板线常用型号为“000”、“0”、“1”、“4”、“7”、“10”号,

线长60 cm或70 cm。团线型号与板线相同,目前有条件的医院

已较少使用团线,已被一次性医用板线所取代。丝线不宜重复消

毒使用,以免影响拉力。

2.无损伤缝线:分不可吸收和可吸收线两种。

(1)不可吸收线有锦纶线(尼纶线)、涤纶编结线、聚丙烯线。

锦纶(尼纶)线:即聚酚胺纤维缝线,系人造纤维制成。抗

张力及韧性皆强于丝线,在组织内反应小。型号有6/0—11/0,

常用于血管、神经的吻合与修补,也用于输卵管吻合手术。

涤纶编结线:即聚脂缝线,这种缝线是除铜线外最强韧的缝

线。一般由多股编织而成,抗张力强度高,常用于心脏瓣膜置

换、矫形外科肌腾修补及显微血管吻合手术。粗线有1~10号,

细线有2/0~6/0号,常用10号作减张缝合。

聚丙烯缝线:又名滑线,由丙烯聚合制成非惰性缝线,打结

比尼纶线容易,抗强度高,多用于吻合血管神经等,有进口与国

产两类,其型号有2/0~6/0。使用滑线打结时,须将手打湿,

防止拉断。

(2)可吸收缝线:是目前较理想的一种缝线,是用聚羟基乙

酸包膜的缝线,它有表面光滑、吸收快、损伤小、组织反应小的

优点。其型号有0~9/0及广等,带针。针有大、小、圆针与三

角针之分,使用时应根据临床用途进行选择。常用于肠道、胆

道、肌肉、关节囊、子宫、腹膜等组织脏器的缝合,也用于眼科

和烧伤整形科手术。

3.医用肠线:分普通肠线和铬制肠线两种,均可吸收。吸

收所需时间的长短,依肠线的粗细及组织的情况而定,一般6~

20天可完全吸收。目前肠线均采用一次性无菌包装,使用方便。

(1)普通肠线:用羊肠或牛肠粘膜下层组织制作的易吸收缝

线。吸收快,但组织对肠线的反应稍大。多用于愈合较快的组织

或皮下组织结扎血管和缝合感染伤口等。一般常用于子宫、膀眈

等粘膜层。

(2)铬制肠线:此肠线系铬酸处理制成,可减慢组织吸收速

度,它造成的炎症反应比普通肠线少。一般多用于妇科及泌尿系

统手术,是肾脏及输尿管手术常常选用的缝线,因为丝线会促进

形成结石。使用时用盐水浸泡,待软化后拉直,以便于手术操作。

医用肠线的型号有1#、2#、0#、1/0、2/0、3/0、4/0、5/

0等。目前,大型综合医院使用医用肠线有逐渐减少的趋势,将

被较理想的可吸收缝线取代。

4.不锈钢丝:主要用于需要强拉力缝合时,如用于修补肌张力缝合等。常用的有粗(直径1.omm)、中(直径5mm)、细

(直径6mm)三种。是缝线中最不易引起组织反应的缝线,但不易

打结,钢丝的尖端容易刺破手套。进行减张缝合时应备有1cm

长的橡胶管数根。

按针尖形状分圆形及三角形两种

以针尖部位的横截面分圆针,三角针,反三角针,铲针(截面为梯形,多用于眼科和整形美容)

针体截面则有圆形、三角形和椭圆形,针体表面有时又细纹。

针尾处可通过针眼或直接与缝合线相连,针眼又分为闭合性和开放性两种。

针的弧度最常用的是3/8,1/2,直针。

李森恺教授发明的埋没引导针则是两头针尖,中间为穿线的孔。

缝线多以可吸收与否分为两种,也可分为单股或编织两种,也有以线的材料分类的(肠线(以牛等动物的肠衣制成)、聚丙烯线,聚氯乙烯线,PGA线,聚酚胺纤维缝线、聚脂缝线,聚四氟乙烯缝线等等),还有以线的粗细分类的(10号~11-0为最常用的),此外,以缝线表层处理过与否分为包被线与裸线。多种分类方法综合以后,才是我们拿到手里的缝线。

在整形外科,缝针与缝线的选择是很有讲究的。大家可将自己的体会写上来,以便共同提高。

缝针和缝线是整形外科缝合必要的材料,而缝合是整形外科最重要的基本功。缝线一般分为:可吸收缝合材料和不可吸收两种

前者包括:

一、胶原,又分普通和镀铬两种,材料是牛肌腱,抗拉力强度较差,组织反应+2,操作

性和打结的牢靠性都差,2周以上吸收,这个材料在咱整形科不太用。

二、肠线也分普通和镀铬两种,材料都是动物胶元,抗拉力强度、操作性和打结的牢靠性、

吸收和胶原材料差不多,组织反应+4,镀铬的稍轻些,为+3,这个材料在咱整形科也不太用。

三、保护微乔,材料是聚糖乳酸,强生工司产品,抗拉力强度、操作性和打结的牢靠性、

吸收都很好,组织反应很轻,2个月吸收,我们科现在常用这个。

四、DEXON“s”,材料是糖酸,抗拉力强度好、反应轻,操作性一般和打结的牢靠性差、3

个月吸收。

五、普迪思聚二氧六环酰胺,抗拉力强度好、反应轻,操作性和打结的牢靠性一般、6个

月吸收。

六、单乔,材料Polyglicaprone 25,抗拉力强度一般、反应轻,操作性和打结的牢靠性好,

吸收为3个月。

了解了这些线后可以帮助我们术中选择哪种缝线最好

不可吸收材料包括:

丝线:材料为丝,多股编织,组织反应+4,操作性好,结牢靠,

爱惜良:材料为尼龙,单股编织,组织反应+2,操作性和结牢靠一般,

尼龙:材料为尼龙,单股编织,组织反应+2,操作性好,结牢靠一般

普理灵:材料为聚丙烯,单股编织,组织反应+1,操作性一般,结牢靠好

爱惜邦:材料为聚酯,多股编织,组织反应+2,操作性和结牢靠好

无菌术及常用的手术器械和手术包

无菌术

内容:1. 手术人员的手臂洗刷与消毒

2.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

地点:大学外总实验室

目的: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以及同学自己的实践训练,使同学学会:

①学会灭菌王刷手法;②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法。

教学方法:①教师分三个小组,每组1人,按上述内容固定分工,各司其教;②将全班划成三个大组,分头前往教师组进行单项内

容学习,每项内容约40分钟.然后进行交叉轮转;③学习时,先由老师讲解要领,然后,同学随着老师的讲述和示范动作进

行操作模仿训练。其中,每个同学都要按要求严格实习灭菌王

刷手法一次,必要时,抽查同学进行洗手后的细菌培养;其他

项目的训练则必须反复进行多次。

手术人员的无菌准备技术

当为病人进行手术治疗时,由于手术人员的双手必须接触病人的切口,若手术人员的手是未经过消毒的或消毒不彻底的,那么必然造成微生物进入切口而导致化脓感染。100多年前,也就是在无菌木发明之前,由于外科医生做手术不洗手,器械也不消毒,所以使伤口化脓成了不可避免的现象,有的术后死亡率高达42%。正因为如此,外科无菌术要求不仅要把凡与病人手术切口相接触的器械、用品都作预先的灭菌或消毒,而且还要对手术人员自己的手也毫不例外地进行严格的无菌技术准备。

位居在手臂皮肤的细菌一般可分为暂居和常驻两大类。暂居的细菌分布在皮肤的上皮层之外,其菌种可因个人的生活及污染情况而有所不同,这类细菌的清除较易;而常驻的细菌却深居在毛囊、汗腺、皮脂腺及皮肤皱纹的深处,因皮脂腺的掩护不易清除,且在手术过程中还会逐渐移到皮肤表面,故在手臂洗刷和消毒后,还要穿上无菌手术衣相戴上无菌橡胶手

套,用以防止细菌进入切口。换言之,手术人员自身的无菌准备技木包括:①术前一般性准备;双手和臂的洗刷与消毒;②穿无菌手术衣,④戴无菌手套。现就各技术操作介绍如下:

一、术前一般性准备

当手术人员进入手术室时,首先要按照手术室的规定在非限制区内更换手术室专用干净鞋,穿上专用洗手衣(卷起衣袖,使上臂露出下3/4,自身的衣服不能外露)和裤(将上衣套入裤内).戴好专用手术帽(头发不得外露)和口罩(遮住口鼻)(图1,2).然后,方可进入限制区内进行手臂的洗刷和消毒,但如手臂的皮肤有破损或化脓感染,则不能参加手术。在进行手臂清洗前一般还需检查自己的指甲,如过长,即需剪短和锉平,并除去甲缘下积垢。手术人员不可戴着戒指或手躅等物品上手术台。

图1 戴手术帽和口罩的方法

图2 穿洗手衣裤的方法

二、手臂洗刷与消毒(外科洗手)方法

手术人员的手臂的洗刷和消毒的方法又常简称为外科洗手法。传统的常规外科洗手法有:肥皂刷手法和氨水洗手法。但随着各种强有力的消毒剂的不断产生及推广使用.现在,又有新的手臂消毒法随之产生,例如:碘伏(Iodophor)洗于法、“灭菌王”(诗乐氏,swashes)消毒剂洗于法等。过去本来就很少应用的单纯碘酊、酒精涂挨手臂的所谓“紧急手术简易洗手

法”,现实际已被淘汰。然而,对于初学者,则仍必须首先学会传统的常规外科洗手法。现将各种外科洗手方法介绍如下:

1.肥皂刷手法

肥皂刷于法具体步骤如下:

(1)按普通洗手的方法将手和前臂用肥皂和清水清洗一遍。

(2)用消毒毛刷蘸消毒肥皂冻(液)刷手相臂。刷洗时,范围和次序是:从手指尖到肘上10cm处。同时,要把每侧的手部(即从于指尖到手腕)、前臂(从腕至肘)、肘上臂三个区域分成三个个同的刷洗阶段来依次进行,对同一区域的左、右侧手臂作交叉性刷洗。在对手的刷洗时,要特别注层将甲缘、甲沟、指蹼等处刷洗干净。刷完一遍后,作手指朝上、肘朝下的姿势,并用清水冲洗手臂上的肥皂水。然后,另换一把消毒毛刷,再照此方法进行第二、三遍刷洗,共需10分钟。

(3)每侧用l块无菌小毛巾或纱布白干指尖到肘部擦干千臂,

注意擦过肘部的毛巾不可再擦手部.以免污染。但薪无菌毛内稍大,为节约材料,也可先将毛巾折成三角形(对角折),并以三角的角边朝手、底边朝肘的包手的擦方式.缓缓旋向前臂、直至时部,把—侧擦干之后,将毛巾翻转一面,再对折成三角形,以同样的方式擦干另一侧。当用此方法擦水时,应避免毛巾触及洗手衣的袖口。

(4)消毒手臂方法有下列几种.可任选一种:①将手和前臂浸泡在70%洒精桶中5分钟,浸泡范围到时上6cm处(要经常核对酒精浓度,并每周过滤1次)。②用0.1%新洁尔灭代替酒精,手和臂浸泡的范围和时间都与酒精相同,但刷手的时间可减为5分钟(每捅新洁尔灭用40人次)。②用1:5000洗必泰溶液作浸泡消毒,浸泡时间3分钟(每桶洗必泰溶液

可持续使用l-2周)。

2.碘伏(Iodophor)洗手法

碘伏是近年来国内获得广泛使用的消毒剂之一。它是一种碘的水溶液加入表面活性剂的产物,可使碘在水中的溶解度加大。与碘酊相比较,碘伏不仅增强了碘离子的杀菌作用而旦碘不易沉淀在皮肤上,容易被洗去;同时碘伏对皮肤和粘膜的刺激性小,性质稳定,易于保存.使用方便,是一种高效、杀菌谱广、作用迅速的刷手剂与皮肤消毒剂。目前任皮肤的消毒方法上,碘伏的应用已基本取代了碘酊加酒精的方法。

碘伏洗手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按传统常规肥皂刷手法进行双手臂的刷洗,共两遍,约3

分钟。

(2)每侧用一块无菌小毛巾自手指到肘部擦干手臂。

(3)用浸透0.5%碘伏的纱布球,从一侧手指尖开始涂擦,向上直至肘上6cm处止,然后以同样的方法涂擦另一侧手臂,只涂一遍,但需涂满,让其自然干燥,即可穿无菌手术衣并戴无菌手套。

也可将手臂在碘伏溶液中浸泡1分钟,擦干。

3.“灭菌王(诗乐氏)”消毒剂刷手法

“灭菌王”又称“诗乐氏(swashes)”消毒剂,主要成分是双氯苯双胍己烷,系国产新药(北京京海集团灭菌王应用技术研究所产品),是—种高效复合型消毒剂,其特点是中性,稳定,刺激性小,无臭,无味,无毒。“灭菌王”消毒剂用于外科洗于一般可省去泡手的步骤,且3分钟即可达到无菌要求,形成杀菌屏障;可用于皮肤消毒及一般手术器械清洗消毒。“灭菌

王”消毒剂洗手的具体步骤如下:

(1)用流动水润湿双手臂至肘上10cm。

(2)用一块无菌海绵(或毛刷)蘸“诗乐氏”溶液3—5m1,从指尖到肘上l0cm处行揉搓3分钟(同按传统的常规肥皂刷手法行洗手3分钟)。揉搓时要注意去除甲缘、甲沟处污秽,并用清水冲去污沫。

(3)用无菌巾拭干手臂。

(4)用吸足“灭菌王”溶液的纱布球涂抹手臂一遍(从手指尖到肘上6cm处),让其自然干燥,即可穿无菌手术衣和戴无菌手套,毋需浸泡手臂。

以上各方法的手臂刷洗和消毒一旦进行完毕,就应保持拱手或与拱手相似的姿势(图3),以待下一步穿无菌手术衣及戴无菌手套。如下一步需要先为病人进行手术区皮肤消毒和铺巾,那么在完成铺巾后还需重新泡手1分钟,之后,再穿手术衣和戴手套。需注意的是.在手臂刷洗消毒后不能再使手臂下垂,也不能高举过头,更不可以再接触未经消毒的物品。否则,即应重新洗手和消毒。

图3 外科洗手后保持供手或与拱手相仿的姿势

三、穿无菌手术衣法

穿无菌手术衣的步骤如下:

(1)自器械台上拿取无菌手术衣,选择空间较大的地方站立(以远离其它人员和器械、物品等),以双手持衣并作衣的微展,辨清衣的领侧,提住衣领,而使衣的另一端下垂。

(2)两手提住衣领两角,衣袖口朝前位并将衣旋开。这样,方可使衣的内侧面对自己(注意:不可使衣的外侧面对自己)。

(3)将衣好轻向上掷起.双手顺势插入袖中,两臀前伸。注意双手不可高举过肩,也不可作左右侧撒开,以免碰到其它物品。

(4)由巡回护士在穿衣者的背后、衣领的内面用手协助拉后袖口,并系住后带;接着穿衣者行双手交叉位,并用手指夹取腰带递向后方,仍由背后的巡回护士接过系好。

四、戴无菌手套法

无菌手套有干的和湿的两种,戴法各有不向,分别介绍如下。(一)戴干无菌手套法

戴干无菌手套的程序为先穿手术衣,后戴手套,其步骤如下:(1)从手套夹内先取无菌滑石粉袋,将粉轻轻敷在手掌、手背上,使之光滑。

(2)用左手白手套夹内捏住双手套口的翻折部,将手套取出,分清手套的左、右(手)侧。

(3)显露右侧手套口,先用右手插入手套内。注意勿触及手套的外面,因手套的外面需保持无菌。

(4)再用已戴上手套的右手手指插入左手手套口的翻折部,帮助左手插入手套内。注意已戴手套的右手不可碰左手皮肤。

(5)分别将左、右手于手套的翻折部翻回,盖住手术衣袖的袖口

(6)用无菌盐水冲净手套外面的滑石粉。

(二)戴湿无菌手套法

戴湿无无菌手套的程序为充戴手套,后穿手术衣,其步骤如下:(1)从消毒浸泡液个提起两手套的翻折部,使其内盛有液体,右手协助左手套入。

〔2)用已戴手套的人手指自右手套的翻折部之下提起,戴于右手上。

(3)双手戴好手套后,向上举至拱手姿势,使手套内的液体从腕

流向肘部滴除。

手术器械的使用

内容:常用手术器械及使用方法

地点:学校外总实验室

目的:了解和熟悉常用手术器械及使用方法。

教学方法:分3个小组,每组由1名教师带教,先由教师示教辨认手术器械,然后每个同学自己练习。

手术器械是外科手术操作必须具备的物品,了解各种手术器械的结构特点和基本性能是正确掌握和熟练地运用这些器械的重要前提。不可否认,器械的不断更新与发展完善对手术质量和速度的提高起了很大作用,但最常用的还是刀、剪、钳、针、镊等。现将外科手术常用的基本器械介绍如下:

一、手术刀

手术刀由刀柄、刀片两部分组成。刀片有圆、尖、弯刀及大小、长短之分。刀柄一般与刀片分开消毒。使用时,用持针器将刀片安装在刀柄上。手术刀主要用于切开和解剖组织。

持手术刀的方法有如下四种:①握持式:用于作较长的皮肤切口,如颈部领状切口;②执笔式:一般用于作短小切口、分离血管神经等;

③执弓式:最常用,如在胸、腹部作皮肤切口、切开腹育肌前鞘等用之;④反挑式:多用于作脓肿切开,以防损伤深层组织。

二、剪刀

在外科子术时,有用于剪软组织和解剖组织的“组织剪”(解剖剪),又有用于剪断缝线、结扎线及敷料的“线剪”,平时还有用于伤口拆线的“拆线剪”。手术使用时应珍惜组织剪的锋利,不用于剪线、剪敷料。长型外科剪多用于深部(如胸科)手术,剪的尖端有尖头和钝圆头两种,后者较为多用。持剪法与持钳法相同。

三、血管钳

血管钳是止血的器械,又称止血钳。也用于分离解剖组织;有时还用钳代镊使用,但不宜用于夹持皮肤、脏器及脆弱组织。血管钳种类繁多,是手术器械中占比例最多的器械,差异主要在齿槽床。为了利于手术操作,齿槽床分为弯、直、直角、弧形等。无损伤血管钳的齿槽浅而细,弹力较好,钳身轻小,夹力小,所以对血管内膜的损伤较轻。常用的止血钳有以下几种:

(1)直血管钳用以夹止浅层组织出血、协助技针等。

(2)弯血管钳用以夹止深层组织或内脏的血管出血:也最常用于分离解剖组织。有长、短及大、中、小类型之分,如“大弯”、‘中弯”、“小弯”及“长弯”等。

(3)蚊式血管钳为细小精巧的血管钳,有直、弯两种,用于脏器、面部及整形等手术的止血.不宜用以钳夹大块组织。

(4)有齿血管钳用以夹止较厚组织及易滑脱组织内的血管出

血,如

肠系膜、大网膜等,前端齿可防滑脱,但不能用于皮下止血。

四、镊子

外科手术用镊子分有齿镊和无齿镊两种,齿又可分粗齿和细齿,还长短各异。有些镊子的设计与专科性质有关。

(1)有齿镊用于夹持较坚韧的组织如皮肤、筋膜等,因尖端有勾齿,夹持组织牢固,但由于其对组织损伤也较重,故不宜用以夹持脆弱组织。

(2)无齿镊又称平镊,用于夹持软组织、脏器及敷料。浅部操作时用短镊,深部操作时用长镊。尖头平镊对组织损伤较轻,用于血管、神经的手术

镊子使用位执法用拇指对中指及食指握持镊之中部横纹处,柄部紧贴食指中节至关节部,适当用力夹持组织。

五、其它常用钳类器械及牵引钩

手术钳类器械除血管钳外,还有其它常用钳类器械,简介如下。

(1)卵圆钳又称海绵钳,有弯、直两种,主要用于夹持、传递已消毒的器械、缝线、缝针、纱布、敷料、引流管等。在病人手术区皮肤消毒时也常用此钳夹持纱布消毒液来进行消毒。

(2)巾钳用以钳夹各种手术巾及固定皮肤,以防止手术向移动和暴露出切口外皮肤。

(3)阑尾钳(爪形肠钳) 轻巧而富有弹性,钳住后不损伤组织,适用于钳夹较脆弱的脏器或组织,如小肠、阑尾系膜等。

(4)组织钳(鼠齿钳) 弹性好,头端有一排细齿,用以夹持皮下软组织、阑尾系膜及牵引皮瓣和组织等。

(5)肠钳扁平而富有弹性,无损伤,用以暂时阻断胃肠道,以防内容物溢出。

牵引钩类也叫拉钩,是显露手术野必需的器械。根据手术的部位与深浅的需要选择下同的拉钩,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甲状服拉钩为干钩状.常用于甲状腺部位的牵位暴露,也常用于作腹部切口时皮肤、肌肉的牵拉。

(2)腹壁拉钩为钩状牵引器,也有深浅宽窄之分,用于暴露腹腔脏器。

(3)S型拉钩是一种状如“S”型的腹腔深部拉钩,牵拉时间是否持久与使用方法相关

六、缝针、缝线和持针器

(1) 缝针缝针有直针和弧形针(弯针)两大类,但都由三个基本部分组成,即针尖、针体和针眼。弧形针最为常用,其针尖有回头、三角头和铲头三种。针眼用以引线。目前发达国家多采用针线一体的缝合什,这种针线对组织所造成的损伤小,因为从针到线的粗细是一致的,另外可防止缓针在手术中脱离,还可免去引线的麻烦。

缝针的使用:立针一般较长,可用手指持住后直接操作,现偶尔用于宽敞的操作区域。弯针有一定的弧度,故对凡需缝合的组织均可使用。弯针需要持针钳操作,持针钳夹持针的部的部位是靠针眼侧中、后1/3针体的交点处。选用缝针应注意以下几点:①三角针有三角

形锐缘,穿透力强,适用于缝合皮肤、软骨、瘢痕等组织,但损伤较大,留下的针孔较大,粗针不宜用于颜面皮肤的缝合;②圆针无锐缘,损伤较小,但穿透力不如三角针,故适用于皮肤软组织和内脏的缝合,如胃肠、血管、肌肉等;③针的弧度与缝合的深度成正比,弧度越大越便于缝合深部组织,而针的长短与缝合所需跨越的宽度有关;⑤直针目前已很少使用。

(2) 缝线结引印缝合郁需使用缝线。缝线有可吸收和不可吸收两大类。前者有肠线,后者有丝线、棉线、尼龙线、金属线等。

肠线主要为羊肠线,分力普通和铬制两种。普通肠线约7天开始吸收,多用于结扎及皮肤缝合,铬制肠线约14—21天逐渐吸收,主要用于胃、肠、膀胱、输尿管、胆道等粘膜的缝合,一般用1-0至3-0的铬制肠线,结扎时需作三重结,前线残留的线头要稍长,以免滑脱。肠线不方用于缝合有张力的肌肉、筋腹等,因红抗张强度在吸收过程户迅速减退,同时不

宜用于胰腺的结扎或缝合,因可被胰液消化吸收。

丝线是手术中最为常用的缝线和缚线,特点是不吸收,但组织反应小,质软不滑,便于打结,不易滑脱,拉力好,价廉易得。国产编织的医用丝线直径均匀,已广泛使用。丝线号码0至于3-0,为常用的细丝线,适于一般的组织缝合与结扎;5-0至7-0为最细丝线,用于血管、神经的吻合或缝合精细手术, 1至4号为中号丝线,多用于缝合腹膜、筋膜等;4号以上的为粗丝线,如7号细线常用于结扎大血管、减张缝合,10号线用于结扎脾蒂等。

尼龙线组织反应少.且可以制成很细的线,多用小血管的缝合及整形手术。其缺点是线结易滑脱,且结扎过紧时易在线结处折断,因此本适合有张力的深部组织缝合。

不锈钢丝用于骨路固定、皮肤减张缝合等。其刺激小,拉力大,但缺

点足不易打结,并有折断相嵌入组织的可能。

(3)持针器也称持针钳,虽结构上与直血管钳相似.但钳嘴粗短。其主要用于夹持缝计作缝合,不宜用于钳夹组织。持针钳用钳夹缝针时,应夹在针的近后端,即将缝针央在中、后1/3的交界处。缝针与持针钳呈90度直角。执持针钳与执剪刀的姿势相同。但为了缝合方便,可以握住柄的近侧端,不要将拇指和无名指套入环口中。传递持针钳的方法是握住持针钳中部将柄端递给操作者。

缝合线的选择

缝合线的选择 兽医疗领域的专业化推动了厂商制造各种材料的缝合线。 虽然外科医生的选择有很多,但是有时候这种选择会令人感到困惑或费用昂贵。我的目标是阐明不同类型的缝合材料,以及如何为特定情况选择合适类型的缝合材料。 缝合基础:在大多数情况下,缝合材料可以分为四大类:吸收性或不可吸收性,单丝或复丝(合股)。 大多数缝合线都有针线一体缝合线。虽然很多人认为针线一体缝合线比较昂贵,但其优点远远超过了附加成本。针线一体缝合线不仅可以在通过组织时减少创伤,而且可以减少缝合材料的使用量(因为缝合线不是双线了),另外缝合针仅为一次性用品,所以比较锋利。 可以吸收缝合线,当埋藏于皮肤表面以下时,会被身体吸收。大多数可吸收缝合材料在缝合线被植入不久就开始吸收,并且通常根据它们的拉伸强度保持时间长短来进行分类。缝合线维持张力相对较长的缝合线有Maxon(聚甘醇碳酸)、PGA(聚羟基乙酸,聚乙醇酸)、PGLA(聚乳酸羟基乙酸)、PDS(聚二氧杂环已酮)。缝合材料的张力强度维持时间不会超过21天的包括:Biosyn, Monocryl和铬肠线。大多数新型缝合材料都由合成材料制成,通过水解过程可以获得更可靠的吸收时间。只有肠线是由天然的缝合材料制成(绵羊小肠黏膜下层)。 吸收性缝合材料在短期内具有炎性,但与不可吸收缝合材料相比,

长期炎性较少,因为它们不存在于伤口中。 一般来说,当缝合需要掩埋时,一般选择可吸收缝合材料。只要客户知道缝合线拉力维持时间能够达到60天或更久,这种材料就可以应用在皮肤上,但移除可能会比较困难。 不可吸收缝合材料比可吸收缝合线有更少的炎性反应,但是某些情况下会导致更严重的炎性反应(丝线就是一个非常容易产生炎性反应的材料)。 不可吸收缝合线通常用于皮肤或者是拉力强度维持时间是可吸收缝合线不能满足的情况下。如果作用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选择单股不可吸收缝合线来最小化炎性反应。 单丝缝合线排异反应较小,并且与合股缝合线相比,只会产生较小的炎性反应(参看图表3)。单丝缝合材料通常比复丝具有更强的恢复自身形状的特点(suture memory),但是可操作性与多股缝合线相比较差。 多股缝合线与单股缝合线相比,细菌积聚的几率更大。 在进行皮肤缝合和肠道吻合手术操作时,使用单股缝合材料可以减少细菌被吸入伤口深处的机会。 所以关于单丝和复丝的选择需要根据外科医生的偏好。(作者的偏好是大多数外科手术都选择单丝缝合线)。 图1:使用手术缝合订钉缝合皮肤伤口。

《外科手术缝合方法图解》

《外科手术缝合方法图解》版

————————————————————————————————作者:————————————————————————————————日期: 2

《外科手术缝合方法图解》2012版 缝合是将已经切开或外伤断裂的组织、器官进行对合或重建其通道,恢复其功能。是保证良好愈合的基本条件,也是重要的外科手术基本操作技术之一。不同部位的组织器官需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进行缝合。缝合可以用持针钳进行,也可徒手直接拿直针进行,此外还有皮肤钉合器,消化道吻合器,闭合器等。 缝合的基本步骤以皮肤间断缝合为例说明缝合的步骤: ⑴、进针:缝合时左手执有齿镊,提起皮肤边缘,右手执持针钳(执法见前面章节),用腕臂力由外旋进,顺针的弧度剌入皮肤,经皮下从对侧切口皮缘穿出。 ⑵、拔针:可用有齿镊顺针前端顺针的弧度外拔,同时持针器从针后部顺势前推; ⑶、出针、夹针:当针要完全拔出时,阻力已很小,可松开持针器,单用镊子夹针继续外拔,持针器迅速 转位再夹针体(后1/3弧处),将针完全拔出,由第一助手打结,第二助手剪线,完成缝合步骤。 一、缝合步骤(1)进针;(2)拔针;(3)出针;(4)夹针 二、外科缝合法分类(6类10种缝合法) 1、单纯间断缝合法 ①一针一线缝合:用于缝合皮肤、筋膜、皮下组织、胃肠道。 ②8字缝合:分为外8字、内8字;两针交叉的间断缝合,适用于腱膜、肌腱和张力较大的组织及创面上较大出血点的缝合止血。 2、单纯连续缝合法 ①单纯连续缝合:缝线顺着伤口连续缝合,用于腹膜、大的裂口缝合 ②连续锁边缝合:连续缝合过程中每缝合一针均将线绕过针尖部的缝合,呈锁边拉紧。用于胃肠吻合、甲状腺切除后伤缘缝合,起对合及止血作用。 3、间断外翻缝合:缝合后使创缘外翻,用于皮肤、血管、输尿管吻合 ①横褥式缝合 ②直褥式缝合 4、连续外翻缝合:用于血管吻合。 5、间断内翻缝合:缝合后创缘呈内翻对合。 6、连续内翻缝合:从一切缘外面选针,同侧内面出针,越至对侧从外面进针,内面出针;一般用于胃肠吻合 ①连续内翻 ②荷包缝合

缝线选择

理想的逢线应有优良的抗张强度;打结的牢固性;易于操作;引起的炎症反应最小;能够抗感染;愈合后创面的强度一旦能替伤口缝线的强度,逢线就应逐渐被吸收。然而任何一种逢线都不能完全具备这些特点。 选择创面缝线时要考虑创面的张力、缝合的组织层次、创面的部位、美容的考虑等等。 理想的创面闭合应遵循一些基本原则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1.术前伤口精确的标记,如果是巨大皮瓣需用U形钉暂时固定皮瓣以确保适当的调整。对于小的创面则不需要标记,可用皮肤拉构来延长并调整皮缘。 2.网状真皮层是胶原沉积的一个特殊区域,这些胶原对瘢痕最后的形状有重要影响。此层张力应尽可能减少。如果选择可吸收缝线来缝合此层,就应选择伤口最初愈合期间可保持这种张力的缝线。否则伤口边缘分离导致较宽的瘢痕。 3。创面的闭合应使皮缘对合轻度外翻,否则重塑期瘢痕会向下收缩造成伤口闭合部位向下凹陷。垂直或水平褥式或U形缝合均易达到创缘外翻。 4。瘢痕下的不规则可引起术后不适,这主要是由于皮下缝合时没有将可吸收缝线的节置于皮下深层所致。选择皮下连续缝合,缝合末用胶带将缝线粘在皮肤上,从而皮下不留线结,避免术后的不适,同时皮下连续缝合可以节省时间,其安全性较好。 在创面愈合的不同阶段缝线的作用是不同的: 创面愈合分三个阶段, 在酶作用阶段,创面的硬结及肿胀与最初的炎症反应相关。创面缝合后4~5天,伤口主要依靠缝线来维持创缘的位置及创面的闭合。 增生阶段(术后5~42天),成纤维细胞开始产生使创面快速获得抗张强度的胶原,尽管创面的强度不断增加但缝线在防止伤口裂开中仍起着重要作用。此阶

段的早期,缝线完整性的丧失(如逢线的吸收)可使较高张力创缘之间的裂隙增宽,从而使瘢痕形成明显。 最后塑形阶段(成熟阶段)从术后42天到术后1年,随着胶原纤维进一步交联,创面不断获得强度。在这个阶段,大多数的可吸收缝线已经溶解吸收,对瘢痕的形成几乎没有什么影响。 因此选择可吸收逢线时缝线张力的丧失应该等于或低于伤口通过胶原的沉积、交联获得的张力。粗线其抗张力的强度较大,细线侧相反,在保证创面充分闭合的情况下也要考虑逢线的粗细,在某些情况下不必要的粗线缝合可留下较大且明显的瘢痕,而用细线缝合较为肿胀的组织则可能切断肿胀的组织而没有起到将肿胀的组织缝合到一起的作用。在保证伤口闭合严密,张力不大的情况下,缝线越细越好,至少病人看着心里会舒服些。但实际情况是,缝线过细,则拉力不够大,往往打结后导致伤后张力过大甚至断裂。所以一般常用0或5-0的线闭合创面。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充分皮下减张的情况,皮肤的缝合通常使用细线,其在美观上比使用粗逢线更为重要。 一)手术缝针 一般手术缝针分针尖、针身及针孔(针眼)。按针尖形状分圆形及三角形两种,按针身弯曲度分为弯形、半弯形及直形。各类缝针亦属于精密器械。手术选用缝针时,依身体组织、脏器及血管等的脆弱度,选用时必须注意针尖的锐利度及针眼的大小。避免造成组织的创伤;依组织脏器部位的深浅,选用时注意缝针的弯曲角度。三角形缝针穿过组织时易撕裂组织,故多用在坚韧的结缔组织和皮肤。现在用的缝针种类很多,将目前常用的几种介绍如下。 1.圆形缝针:主要用于柔软容易穿透的组织,如腹膜、胃肠道及心脏组织,穿过时损伤小。 2.三角形缝针:适用于坚韧的组织,其尖端是三角形的,针身部分是圆形

外科手术(止血、缝合、打结和绷带技术(图))教学文案

外科手术(止血、缝合、打结和绷带技术(图)) 一、止血法 1·指压止血法用手指压迫出血的血管径路。找不到血管径路时,可用填塞止血法或止血带止血法。 2·填塞压迫止血法由于创道深,一时难以找到血管断端时,常以灭菌纱布块、毛巾或纱布包裹脱脂棉,填塞于伤口内,必要时再加压迫绷带包扎,或将伤口缝合1。2针,以固定填塞物。 3·钳压止血法用止血钳夹住出血血管断端,保留数分钟,或捻转止血钳将血管断端绞成束状,即可止血。必要时,将止血钳暂时留在伤部并固定。 4.止血带止血法多用于四肢、尾部及阴茎等处。止血带应是富有弹性的橡皮管或橡皮带,必要时也可用绳索、绷带代替。止血带应装在伤口上方。装置前应垫上棉花或纱布,以使结扎部受到均匀压迫。装置时应徐徐收紧,至伤口不流血为度。缠止血带要松紧适当,装着时间不宜过长, 一般不得超过2—3h。松开止血带时,宜用多次‘‘松、紧、松、紧’’的办法,不得一次松开(图65)。 5.结扎止血法即先以止血钳夹住血管断端,然后以丝线结扎。此法止血效果可靠,故又称彻底止血法。其方法有两种: (1)单纯结扎止血法用丝线绕过止血钳所夹住的血管及少量组织而结扎,在打第一道结后,将止血钳松开,然后打第二道结(图66)。 (2)贯穿结扎止血法将结扎线用针穿过所夹组织,但不能穿透血管,然后进行结扎。常用的方法有“8”字形缝合结扎及单纯贯穿结扎两种(图67)。

6.药物止血法。适用于毛细血管出血。可用灭菌纱布浸以0.1%的肾上腺素溶液或1%。2%的麻黄素溶液,填塞于伤口内,然后以绷带包扎压迫,促使血管收缩,达到止血目的。 二、打结法。‘ ’ 打结是外科最基本的操作技术之一,如能熟练地、准确无误地打结,则能迅速地进行止血缝合。 1.结的种类外科临床上常用的有平结、外科结、三重结(图68)。在打结过程中常常出现的错误有假结和滑结。 2.打结的方法常用的有单手打结法(图69)、双手打结法和器械打结法(图70)

几种常见的外科缝合方法

几种常见的外科缝合方法 常见缝合方法简介: 1.单纯缝合法:使切口创缘的两侧直接对合的一类缝合方法,如皮肤缝合。 ⑴、单纯间断缝合:操作简单,应用最多,每缝一针单独打结,多用在皮肤、皮下组织、肌肉、腱膜的缝合,尤其适用于有感染的创口缝合。 单纯间断缝合 ⑵、连续缝合法:在第一针缝合后打结,继而用该缝线缝合整个创口,结束前的一针,将重线尾拉出留在对侧,形成双线与重线尾打结。 连续缝合法 ⑶、连续锁边缝合法:操作省时,止血效果好,缝合过程中每次将线交错,多用于胃肠道断端的关闭,皮肤移植时的缝合。 连续锁边缝合法 ⑷、8字缝合:由两个间断缝合组成,缝扎牢固省时,如筋膜的缝合。 两种8字缝合法 ⑸、贯穿缝合法:也称缝扎法或缝合止血法,此法多用于钳夹的组织较多,单纯结扎有困难或线结容易脱落时。 2.内翻缝合法:使创缘部分组织内翻,外面保持平滑。如胃肠道吻合和膀胱的缝合。 ⑴、间断垂直褥式内翻缝合法:又称伦孛特(Lembert)缝合法,常用于胃肠道吻合时缝合浆肌层。 间断垂直褥式内翻缝合法

⑵、间断水平褥式内翻缝合法:又称何尔斯得(Halsted)缝合法,多用于胃肠道浆肌层缝合。 间断水平褥式内翻缝合法 ⑶、连续水平褥式浆肌层内翻缝合法:又称库兴氏(Cushing)缝合法,如胃肠道浆肌层缝合。 连续水平褥式浆肌层内翻缝合法 ⑷。连续全层水平褥式内翻缝合法:又称康乃尔(Connells)缝合法,如胃肠道全层缝合。 连续水平褥式全层内翻缝合法 ⑸、荷包缝合法:在组织表面以环形连续缝合一周,结扎时将中心内翻包埋,表面光滑,有利于愈合。常用于胃肠道小切口或针眼的关闭、阑尾残端的包埋、造瘘管在器官的固定等。 荷包缝合 ⑹、半荷包缝合法:常用于十二指肠残角部、胃残端角部的包埋内翻等。 半荷包缝合(十二指肠残端下角包埋) 3.外翻缝合法:使创缘外翻,被缝合或吻合的空腔之内面保持光滑,如血管的缝合或吻合。 ⑴、间断垂直褥式外翻缝合法:如松驰皮肤的缝合。 间断垂直褥式外翻缝合法 ⑵、间断水平褥式外翻缝合法:如皮肤缝合。

手术缝合线分类

医用缝合线 外科手术主要有切开、缝合、分离、结扎4个基本操作,止血和缝合有时须用纤维。由于合成纤维具有强度大、组织反应小、易消毒等特点,使其成为缝合线的中心。开发新的合成纤维缝合线以及对现有缝合线进行改性是今后研究的重点。缝合线的种类很多,按材料类型可分为天然的、合成的和金属缝合线。根据生物降解性能可把缝合线分为可吸收的和非吸收的,可吸收缝合线在身体组织中降解成可溶性产物,通常在2-6个月从植入点消失;非吸收缝合线在体内不降解,如果不通过手术取出,则作为身体异物留在组织中。作为体内缝合线的要求有:张力强度高,不受体液、胃肠液和脓液的影响;柔韧性好,缝合时通过组织流利,接扎时操作方便,作结后持结性良好;组织反应小;无毒性、过敏性、脓毒性、致癌性和毛细管现象;易灭菌和保存;制造容易,价廉易得。这就要求缝合线材料,除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应用上所需的物理性能外,还要求材料能在体内以适当的速度进行降解。而且降解反应生成的低聚体和最后产物对机体都是无害的。目前医用缝合线主要有如下几种。 1、聚α-羟基酸酯类缝合线 这是最早商品化的一个品种。比较容易水解,且降解产物羟基乙酸是机体代谢的中间产物。这使它在发展体内可吸收线的研究中被优先考虑,并于年被美国American Cyanamial公司所开发,商品名为Dexon,不久Du Pond公司开发其同系物聚乳酸,1975年又出现商品名为Vicyl的体内可吸收线。Dexon的抗张强度超过肠线、棉线,与聚酯线相近,组织反应比它们小。Dexon开始被吸收的时间随植入组织的不同而不同,一般在!"#$"%之间开始被吸收。近&"年来,作为体内可吸收生物材料,聚’羟基酸酯分子工程进展有了!个方面[!]()冯新德通过)’氧桥双金属烷基氧化物催化剂的活性开环聚合,成功合成聚羟基乙酸酯* 聚乳酸酯的嵌断共聚物,从而扩大了这类材料的范围。+)为提高材料柔韧性而适于制造单丝外科缝线。,)发展以聚羟基乙酸酯,聚乳酸酯为硬段,聚氧化乙烯(-./)为软段的嵌段共聚物。 2、乙交酯与L(-)丙交酯共聚物缝合线 此类缝合线是体内可吸收的,得到广泛应用的聚乳酸羟基乙酸缝合线,它与45678一样是由于水解作用而被吸收的,组织反应小,在体内存留强度大,且吸收快。 3、聚对二氧杂环已酮缝合线 此物质是继45678和聚乳酸基乙酸之后的另一种可吸收缝合线,简称-49。由于其分子链上有醚键,分子链柔性大,故可制成各种尺寸的单丝缝合线。-49引起的组织反应小,单丝的抗张强度比聚酰胺和聚丙烯大,-49在生物体组织中强度保留率大,对于缝合愈合时间较长的伤口特别有用。 4、非吸收性合成缝合线 聚丙烯缝合线强度大,相对密度小,不吸水,抗酸碱,不被体内组织降解,组织反应小,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和生物学惰性。聚丙烯单丝表面光滑,缝合时通过组织顺利,尤其使用于心血管手术和需要广泛组织对合的切口。 此外,医用缝合线还有聚酰胺缝合线(广泛用于皮肤手术中)和纤维素缝合线。

缝纫线知识

缝纫线 缝纫线用于缝合各种服装材料,具有实用与装饰双重功能。缝线质量的好坏,不仅影响缝纫效果及加工成本,也影响成品外观质量。因此,特将缝线形成的一般概念、捻度、捻度与强力的关系、缝线分类、特点与主要用途、缝线的选用作以介绍,方便企业制定标准进行相关试验时,有针对性地确定缝线。 线形成的一般概念 普梳(粗梳)———只进行一端梳理而纺织的纱线。 精梳———用精梳机对纤维两端进行梳理的纱线,杂质更少,纤维更顺直。 混纺———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纤维混合在一起的纱线。 单纱———细纱机上直接形成的,一经退捻即会散开,简称纱。 股线———两根或两根以上的纱并捻在一起,简称线。 缝纫线———服装等缝制品缝合用的线的统称。 新型纺纱———与传统环锭纺纱不同,一端为自由端,如气流纺、摩擦纺等。纱线缠结在一起,无捻度。 纱支———用于表示纱线细度的指标,主要有英制支数、公制支数、特数、旦数。 关于捻度 定义:通过线的纤维结构加捻,使线横截面间产生相对角位移,通过顺直的纤维与轴线发生倾斜来改变线的结构。加捻可使线具有一定的强度、弹性、伸长、光泽、手感等物理机械性能,用单位长度内加捻数表示,常用每英吋捻回数(T.P.I)或每公尺捻回数(T.P.M)。 捻回:绕轴心旋转360度为一个捻回。 捻向(S向或Z向):纱条垂直时,绕轴心旋转形成的螺旋线的倾斜方向。S捻向的倾斜方向与字母S中部一致,即右手方向或顺时针方向。Z捻向的倾斜方向与字母Z中部一致,即左手方向或逆时针方向。 捻度与强力的关系:线的捻度与强力成正比,但一定捻度后,强力反而下降。捻度过大,捻回角增大,线的光泽差、手感差;捻度过小,发生毛羽、手感松。这是因为捻度增加,纤维间摩擦阻力增加,使线的强力增加。但捻度增加,纱条轴向的分力变小,内外纤维应力分布不匀,导致纤维断裂的不一致性。 总之,线的断裂性能、强力与捻度有着密切的关系,捻度及捻向根据成品及后加工的需要而定,一般为Z捻向。 缝纫线是指缝合纺织材料、塑料、皮革制品和缝订书刊等用的线。缝纫线具备可缝性、耐用性与外观质量的特点。按用途分为缝纫用线、刺绣用线、工业用线等,而常用分类则依原料划分:天然纤维缝纫线、合成纤维缝纫线及混合缝纫线三大类。随着涤纶工业的发展,缝纫线用纯涤纶纤维作为其原料的越来越多。

(推荐)手术缝针与持针器

手术缝针与持针器 手术缝针主要用于缝合组织和贯穿结扎。由高质量和高韧度的不锈钢制成。其强度应保证它们能携带缝线材料以最小的阻力穿过组织且组织拖拽降至最低。其韧性要保证它们在折断前会先倾向于弯曲,使操作者提前感觉到这种信号,以便于及时采取措施,其结构设计要保证操作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使医师操作更加顺手,更加放心。 一、手术缝针的结构与类别 (一)手术缝针的结构 1.缝针的基本结构用于任何部位的缝合,每枚缝针都由三个基本部分组成:嵌线端(嵌线式、有眼式)、针体、针尖 2.缝针的解析缝针的尺寸可用英寸或公制单位衡量。弦长指弯的针尖到嵌线端的直线距离。针长指沿缝针针体从针尖到针尾所测得的距离。半径指沿缝针的弯曲部分做虚线延长。形成一个完整的圆,从圆中心到针体的距离既为半径。直径指缝线的粗细或厚度。显微外科需要直径小的细针。需要穿过胸骨和壁缝合固定时。则用大的粗针,介于极粗和极 细之间。有各种规格可供选择 (二)手术缝针的类别 1.按针尖分类 (1)圆针:为圆锥针尖及圆滑针体。能轻易的穿透组织。无切割作用,孔道小而损伤轻。多用于缝合皮下组织。胃肠道、胸腹膜、血管、神经鞘等。 (2)圆钝针:圆钝针头及圆滑针体。组织损伤最小。用于钝性分离和缝合脆性组织。如肝脏手术。另外,钝针的另一特点是操作时不易刺伤操作人员。由于各种血液传染病的流行。在国外。越来越多的医师选择用圆钝针缝合组织。 (3)角针:为针尖及针体截面均呈三角形,其锋利的针尖及切割性的刃缘。易于穿透坚韧强厚。难以穿刺的组织。但在针道下会留下较大的孔道。易破坏周围的组织、血管、损伤比较大。多用于缝合皮肤。骨膜、腱膜、软骨、疤痕组织等。角针又分为正角针及反角针。反角针的损伤略小于正角针 (4)圆形角针:为切割性针尖及圆滑的针体,穿透性能优异,很容易穿透致密和坚韧的组织,而组织损伤很小。圆形角针最初的设计适用于心血管手术中很容易硬化或钙化组织的缝合。但也广泛应用于缝合致密的结缔组织。尤其是筋膜、腹膜、和肌腱。 (5)铲针:为铲形针尖及薄而扁平的针体,提供精细的手术所需要的最高平稳度。特别适合眼科使用 2.按针体分类:有弯针和直针两种,直针在临床上使用较少,弯针在配合持针器使用时,缝合速度较快,是较常用的缝针。根据针体弧度分为:1/4弧、3/8弧、1/2弧、5/8弧等

外科缝合与打结的基本方法

外科缝合与打结的基本方法 缝合是将已经切开或外伤断裂的组织、器官进行对合或重建其通道,恢复其功能。是保证良好愈合的基本条件,也是重要的外科手术基本操作技术之一。不同部位的组织器官需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进行缝合。缝合可以用持针钳进行,也可徒手直接拿直针进行,此外还有皮肤钉合器,消化道吻合器,闭合器等。缝合的基本步骤以皮肤间断缝合为例说明缝合的步骤: 缝合步骤(1)进针;(2)拔针;(3)出针;(4)夹针 (1)、进针缝合时左手执有齿镊,提起皮肤边缘,右手执持针钳(执法见前面章节),用腕臂力由外旋进,顺针的弧度剌入皮肤,经皮下从对侧切口皮缘穿出。 (2)、拔针可用有齿镊顺针前端顺针的弧度外拔,同时持针器从针后部顺势前推; (3)、出针、夹针当针要完全拔出时,阻力已很小,可松开持针器,单用镊子夹针继续外拔,持针器迅速转位再夹针体(后1/3弧处),将针完全拔出,由第一助手打结,第二助手剪线,完成缝合步骤。 常见缝合方法简介:

1、单纯缝合法:使切口创缘的两侧直接对合的一类缝合方法,如皮肤缝合。 (1)、单纯间断缝合:操作简单,应用最多,每缝一针单独打结,多用在皮肤、皮下组织、肌肉、腱膜的缝合,尤其适用于有感染的创口缝合。 单纯间断缝合 (2)、连续缝合法:在第一针缝合后打结,继而用该缝线缝合整个创口,结束前的一针,将重线尾拉出留在对侧,形成双线与重线尾打结。 连续缝合法 (3)、连续锁边缝合法:操作省时,止血效果好,缝合过程中每次将线交错,多用于胃肠道断端的关闭,皮肤移植时的缝合。

连续锁边缝合法 (4)、8字缝合:由两个间断缝合组成,缝扎牢固省时,如筋膜的缝合。 两种8字缝合法 (5)、贯穿缝合法:也称缝扎法或缝合止血法,此法多用于钳夹的组织较多,单纯结扎有困难或线结容易脱落时。 2. 内翻缝合法:使创缘部分组织内翻,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外面保持平滑。如胃肠道吻合和膀胱的缝合。 (1)、间断垂直褥式内翻缝合法:又称伦孛特(Lembert)缝合法,常用于胃肠道吻合时缝合浆肌层。

服装缝针缝线的选择

服装缝针缝线的选择 平常我们所说的缝纫是指用缝线将衣片连接起来或在衣片表面绣上一定的装饰花纹。要达到完美的缝制效果,除要求缝纫机本身性能良好,操作者技术熟练外,还要求缝针、缝线、缝料三者规格匹配。 缝针是缝纫机的重要成缝机件,机针的品种仅国产的就有几百种。机器的工作性质决定着机针的选用,不同性质的机器要配备不同型号规格的机针,如平缝机使用96’1型或88’1型机针;包缝机使用l8’1型机针等。不论哪种型号机器,缝制过程中都要根据缝料的性质和厚薄选好机针的规格即针号。一般地说,供纺织品及针织品用的机针,其针尖均磨成圆锥形,缝纫皮革及其相似的缝料时则采用特殊形状针尖,如矛尖、菱尖、反捻尖等,目的是增加机针强度,取得良好的缝纫效果。 机针的选择条件如下: 1.在考虑机针本身的强度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用较细机针。 2.厚料的穿刺阻力大,为防止断针应选择稳定性强的较粗的机针,而且较粗的机针不易刺伤较粗的缝料纤维。 3.薄料的穿刺阻力小,为防止缝料出现针洞,影响缝料外观,可选择较细的机针。 4,缝针应光滑,无尖刺锈斑,针尖钝度适当,防止损坏缝料纤维。 缝针的规格选好后,再选择缝线。缝线有钝棉、涤棉、混纺、涤纶和人造丝等,一般由两股、三股、四股、六股单纱捻合而成,加捻的方向可分为s捻和Z捻两种。平缝机一般采用Z捻缝线,质量好的S捻线在其它缝纫机上也可应用。棉缝纫线缝纫性能好,但在洗涤时收缩要比合成纤维线大,其强力、耐化学性及磨损性比合成纤维也差,高质量的丝光棉线价格昂贵,故现在已经很少使用棉缝纫线。短纤维涤纶缝纫线成本低,缝合稳定性、耐久性及缝纫性优良,因此它适合于所有常规的服装缝制。包缝机所用缝线一般为棉线,但由于目前棉纤维成本高,故现一般用涤棉线代替。 在选择缝线的粗细时应首先考虑细缝纫线的使用,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锁式线迹缝纫机梭芯容积有限,使用较细的缝纫线可容纳更长的缝纫线,节省换梭时间可得高工作效率。 2.细缝纫线体积小,链式缝制时手感好。 3.细缝纫线缝制时所占空间极小,较少引起织物变形及缝制起皱。

《外科手术缝合方法图解》2012版

《外科手术缝合方法图解》2012版 缝合是将已经切开或外伤断裂的组织、器官进行对合或重建其通道,恢复其功能。是保证良好愈合的基本条件,也是重要的外科手术基本操作技术之一。不同部位的组织器官需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进行缝合。缝合可以用持针钳进行,也可徒手直接拿直针进行,此外还有皮肤钉合器,消化道吻合器,闭合器等。 缝合的基本步骤以皮肤间断缝合为例说明缝合的步骤: ⑴、进针:缝合时左手执有齿镊,提起皮肤边缘,右手执持针钳(执法见前面章节),用腕臂力由外旋进,顺针的弧度剌入皮肤,经皮下从对侧切口皮缘穿出。 ⑵、拔针:可用有齿镊顺针前端顺针的弧度外拔,同时持针器从针后部顺势前推; ⑶、出针、夹针:当针要完全拔出时,阻力已很小,可松开持针器,单用镊子夹针继续外拔,持针器迅速 转位再夹针体(后1/3弧处),将针完全拔出,由第一助手打结,第二助手剪线,完成缝合步骤。 一、缝合步骤(1)进针;(2)拔针;(3)出针;(4)夹针 二、外科缝合法分类(6类10种缝合法) 1、单纯间断缝合法 ①一针一线缝合:用于缝合皮肤、筋膜、皮下组织、胃肠道。 ②8字缝合:分为外8字、内8字;两针交叉的间断缝合,适用于腱膜、肌腱和张力较大的组织及创面上较大出血点的缝合止血。 2、单纯连续缝合法 ①单纯连续缝合:缝线顺着伤口连续缝合,用于腹膜、大的裂口缝合 ②连续锁边缝合:连续缝合过程中每缝合一针均将线绕过针尖部的缝合,呈锁边拉紧。用于胃肠吻合、甲状腺切除后伤缘缝合,起对合及止血作用。 3、间断外翻缝合:缝合后使创缘外翻,用于皮肤、血管、输尿管吻合 ①横褥式缝合 ②直褥式缝合 4、连续外翻缝合:用于血管吻合。 5、间断内翻缝合:缝合后创缘呈内翻对合。 6、连续内翻缝合:从一切缘外面选针,同侧内面出针,越至对侧从外面进针,内面出针;一般用于胃肠吻合 ①连续内翻 ②荷包缝合

外科缝合的步骤和方法以及剪线的基本方法

外科缝合的步骤和方法以及剪线的基本方法 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外科缝合的步骤和方法以及剪线的基本方法缝合的基本步骤 以皮肤间断缝合为例说明缝合的步骤(见图): 1 .进针缝合时左手执有齿镊,提起皮肤边缘,右手执持针钳,针尖对准进针点借助术者自身腕部和前臂的外旋力量于原位旋转持针器,顺着缝针的弧度将缝针随之刺入皮肤,经组织的深面达对侧相应点穿出缝针的头端部分。 2.夹针可用有齿镊固定于原位,然后,用持针器夹住针体(后1/3弧处)。 3.出针顺针的弧度完全拔出缝针和带出缝线,由第一助手打结,第二助手剪线,完成缝合步骤。 常见缝合方法 临床上使用的缝合方法有多种,根据缝合后切口两侧边缘的对合形态分为单纯缝合、内翻缝合和外翻缝合三种。 一.单纯缝合法: 是最基础的缝合方法,使切口创缘的两侧直接平行对合的一类缝合方法。 1.单纯间断缝合(ordinary interrupted suture) 应用最多,每缝一针单独打结,剪断线尾.多用在皮肤、皮下组织、肌肉、腱膜、韧带的缝合。优点是若一针线结松动或脱落,不影响邻近缝线. 2.单纯连续缝合法(simple continuous suture) 在第一针缝合后打结,继而用该缝线缝合整个创口,结束前的一针,将重线尾拉出留在对侧,形成双线与重线尾打结,剪线。用于缝合子宫腹膜等.优点缝合速度快,有止血作用.缺点如缝线某处断裂,全部缝线将会松散,不能达到缝合目的. 3.连续锁边缝合法(continuous blanked suture) 方法同单纯连续缝合,仅是将缝线套入上一针缝线内,多用于缝合腹膜或胃肠道吻合后壁的全层缝合. 4.8字缝合(间断)

缝针与缝线

(一)手术缝针 一般手术缝针分针尖、针身及针孔(针眼)。按针尖形状分 圆形及三角形两种,按针身弯曲度分为弯形、半弯形及直形。各 类缝针亦属于精密器械。手术选用缝针时,依身体组织、脏器及 血管等的脆弱度,选用时必须注意针尖的锐利度及针眼的大小。 避免造成组织的创伤;依组织脏器部位的深浅,选用时注意缝针 的弯曲角度。三角形缝针穿过组织时易撕裂组织,故多用在坚韧 的结缔组织和皮肤。现在用的缝针种类很多,将目前常用的几种 介绍如下。 1.圆形缝针:主要用于柔软容易穿透的组织,如腹膜、胃 肠道及心脏组织,穿过时损伤小。 2.三角形缝针:适用于坚韧的组织,其尖端是三角形的, 针身部分是圆形的。 3.三角形角针:针尖至带线的部位皆为三角形,用于穿透 坚韧难穿透的组织,如筋膜及皮肤等。 4.金属皮夹:这种金属皮夹,装人特制钉匣内,用特制持 夹钳夹住金属皮夹,多用于缝合皮肤及矫形外科。 5.无损伤缝针:这一类型的针附于缝线的两端,多用于血 管吻合及管状或环形构造时,亦用于连续缝合,如肠道吻合和心 脏手术时,有弯形和直形两种。 6.引线针:有手把,前端为扁圆钝弯形针尖及针身,深部 组织结扎血管时使用,不易割伤,便于操作,常用于肝脏手术 时。 手术缝针的型号有 5 X 12、 6 X 14、7 X 17、8 X 20、9 X 24。 9 X 34、10 X 28、11X 24等。 选用以上各种类、各型号的缝针时,应选用大小不同的持针 钳配搭,避免配搭不当造成针体弯曲或折断,影响手术进行。 医用缝线 各种缝线在手术中为缝合各类组织和脏器,直到手术伤口愈 合为止,又可结扎缝合血管,起止血作用。所有的缝线在人体组 织内均为异物,都可起不良反应,只是反应大小不同而已。选用 缝线最基本的原则为:尽量使用细而拉力大、对组织反应最小的 缝线。各种缝线的粗细以号数与零数表明,号数越大表示缝线越 粗,常用的有1#、4#、7#、10#;零数越多表示缝线越细,常 用的有1/0~10/0。 1.医用丝线:分板线和团线两种。是外科广泛、基本使用 的缝线。柔软强韧,容易操作。多用于缝合体内各种组织、脏器 及血管等。在组织内反应小,但在体内不吸收而形成异物,手术 感染后影响切口愈合。一般缝线多采用黑色,操作时易与组织分 辨。板线常用型号为“000”、“0”、“1”、“4”、“7”、“10”号, 线长60 cm或70 cm。团线型号与板线相同,目前有条件的医院 已较少使用团线,已被一次性医用板线所取代。丝线不宜重复消 毒使用,以免影响拉力。

手术缝合方法分类图解

. 《外科手术缝合方法图解》 缝合是将已经切开或外伤断裂的组织、器官进行对合或重建其通道,恢复其功能。是保证良好愈合的基本条件,也是重要的外科手术基本操作技术之一。不同部位的组织器官需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进行缝合。缝合可以用持针钳进行,也可徒手直接拿直针进行,此外还有皮肤钉合器,消化道吻合器,闭合器等。 缝合的基本步骤以皮肤间断缝合为例说明缝合的步骤: ⑴、进针:缝合时左手执有齿镊,提起皮肤边缘,右手执持针钳(执法见前面章节),用腕臂力由外旋进,顺针的弧度剌入皮肤,经皮下从对侧切口皮缘穿出。 ⑵、拔针:可用有齿镊顺针前端顺针的弧度外拔,同时持针器从针后部顺势前推; ⑶、出针、夹针:当针要完全拔出时,阻力已很小,可松开持针器,单用镊子夹针继续外拔,持针器迅速转位再夹针体(后1/3弧处),将针完全拔出,由第一助手打结,第二助手剪线,完成缝合步骤。 一、缝合步骤(1)进针;(2)拔针;(3)出针;(4)夹针 二、外科缝合法分类(6类10种缝合法) 1、单纯间断缝合法 ①一针一线缝合:用于缝合皮肤、筋膜、皮下组织、胃肠道。 ②8字缝合:分为外8字、内8字;两针交叉的间断缝合,适用于腱膜、肌腱和张力较大的组织及创面上较大出血点的缝合止血。 2、单纯连续缝合法 ①单纯连续缝合:缝线顺着伤口连续缝合,用于腹膜、大的裂口缝合 ②连续锁边缝合:连续缝合过程中每缝合一针均将线绕过针尖部的缝合,呈锁边拉紧。用于胃肠吻合、甲状腺切除后伤缘缝合,起对合及止血作用。 3、间断外翻缝合:缝合后使创缘外翻,用于皮肤、血管、输尿管吻合 ①横褥式缝合 ②直褥式缝合 4、连续外翻缝合:用于血管吻合。

5、间断内翻缝合:缝合后创缘呈内翻对合。 6、连续内翻缝合:从一切缘外面选针,同侧内面出针,越至对侧从外面进针,内面出针;一般用于胃肠吻合 ①连续内翻 ②荷包缝合 缝合的基本原则 ⑴、要保证缝合创面或伤口的良好对合。缝合应分层进行,按组织的解剖层次进行缝合,使组织层次严密,不要卷入或缝入其他组织,不要留残腔,防止积液、积血及感染。缝合的创缘距及针间距必须均匀一致,这样看起来美观,更重要的是,受力及分担的张力一致并且缝合严密,不致于发生泄漏。 ⑵、注意缝合处的张力。结扎缝合线的松紧度应以切口边缘紧密相接为准,不宜过紧,换言之,切口愈合的早晚、好坏并不与紧密程度完全成正比,过紧过松均可导致愈合不良。伤口有张力时应进行减张缝合,伤口如缺损过大,可考虑行转移皮瓣修复或皮片移植。 ⑶、缝合线和缝合针的选择要适宜。无菌切口或污染较轻的伤口在清创和消毒清洗处理后可选用丝线,已感染或污染严重的伤口可选用可吸收缝线,血管的吻合应选择相应型号的无损伤针线。缝合的分类及常用的缝合方法介绍缝合的方法很多,目前尚无统一的分类方法按组织的对合关系分为单纯缝合、外翻缝合、内翻缝合三类;每一类中又按缝合时缝线的连续与否分为间断和连续缝合两种;按缝线与缝合时组织间的位置关系分为水平缝合、垂直缝合;有时则将上述几种情况结合取名。按缝合时的形态分为荷包缝合、半荷包缝合、U字缝合、8字缝合、T字缝合、Y形缝合等。另外还有用于特别目的所做的缝合,如减张缝合、皮内缝合、缝合止血等。 . . 常见缝合方法简介: 1. 单纯缝合法:使切口创缘的两侧直接对合的一类缝合方法,如皮肤缝合。 ⑴、单纯间断缝合:操作简单,应用最多,每缝一针单独打结,多用在皮肤、皮下组织、肌肉、腱膜的缝合,尤其适用于有感染的创口缝合。 单纯间断缝合 ⑵、连续缝合法:在第一针缝合后打结,继而用该缝线缝合整个创口,结束前的一针,将重线尾拉出留在对侧,形成双线与重线尾打结。 连续缝合法 ⑶、连续锁边缝合法:操作省时,止血效果好,缝合过程中每次将线交错,多用于胃肠道断端的关闭,皮肤移植时的缝合。

(完整word版)外科手术缝合线怎样分的型号

手术缝合线 - 概述 手术缝合线是指在外科手术当中,或者是外伤处置当中,用于结扎止血、缝合止血以及组织缝合的特殊线。一般可分为可吸收线和不可吸收线两大类: 手术缝合线 - 一、可吸收线 可吸收缝合线根据材质及吸收程度不同又分为:羊肠线、化学合成线(PGA)、纯天然胶原蛋白缝合线。 1、羊肠线:取材于健康动物羊肠羊所制成,含有胶原成分,所以缝合以后不需要进行拆线。医用肠线分:普通肠线和铬制肠线两种,均可吸收。吸收所需时间的长短,依肠线的粗细及组织的情况而定,一般6~20天可吸收,但患者个体差异性影响吸收过程,甚至不吸收。目前肠线均采用一次性无菌包装,使用方便。 (1)普通肠线:用羊肠或牛肠粘膜下层组织制作的易吸收缝线。吸收快,但组织对肠线的反应稍大。多用于愈合较快的组织或皮下组织结扎血管和缝合感染伤口等。一般常用于子宫、膀胱等粘膜层。 (2)铬制肠线:此肠线系铬酸处理制成,可减慢组织吸收速度,它造成的炎症反应比普通肠线少。一般多用于妇科及泌尿系统手术,是肾脏及输尿管手术常常选用的缝线,因为丝线会促进形成结石。使用时用盐水浸泡,待软化后拉直,以便于手术操作。 2、化学合成线(PGA、PGLA、PLA):采用现化化学技术制成的一种高分子线型材料,经抽线、涂层等工艺制成,一般60 ̄90天内吸收,吸收稳定,由于有化学成分参与,吸收仍不完全。 3、纯天然胶原蛋白缝合线:取材于特种动物獭狸肌腱部位,纯天然胶原蛋白含量高,生产工艺不经化学成分参与,具备了胶原蛋白应有的特性;为目前真正意义上的第四代缝合线。具有吸收完全、抗拉强度高、生物相容性好、促进细胞生长等等。根据线体粗细一般8-50天完全吸收,且吸收稳定可靠,无明显个体差异。 手术缝合线 - 二、不可吸收线 即不能够被组织吸收的缝合线,所以缝合后需要拆线。具体拆线时间因缝合部位及伤口和患者的情况不同而有所差异,当创口愈合良好无感染等异常情况时:面颈部4~5日拆线;下腹部、会阴部6~7日;胸部、上腹部、背部、臀部7~9日;四肢10~12日,近关节处可延长一些,减张缝线14日方可拆线。对营养不良、切口张力较大等特殊情况可考虑适当延长拆线时间。青少年可缩短拆线时间,年老、糖尿病人、有慢性疾病者可延迟拆线时间。伤口术后有红、肿、热、痛等明显感染者,应提前拆线。遇有下列情况,应延迟拆线: 1.严重贫血、消瘦,轻度恶病质者。 2.严重失水或水电解质紊乱尚未纠正者。 3.老年患者及婴幼儿。 4.咳嗽没有控制时,胸、腹部切口应延迟拆线。 手术缝合线 - 三、缝合线物理性质

可吸收手术缝合线行业标准

可吸收手术缝合线行业标准

可吸收手术缝合线标准 一、背景 医用可吸收手术缝合线主要用于消化系统外科和整形外科等需要内缝合的手术中。它既能为机体提供暂时的支架或屏障,又能在完成使命后,通过降解成为机体可吸收的物质而消除,避免体内因长期存在外来异物而产生炎症反应及其他一些不良影响,同时也避免了二次手术,因而在医学及动物医学上,它与其它手术缝合线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可吸收型植入材料。 目前,在需要内缝合的外科手术中,广泛采用的可吸收缝合线可分为天然可吸收缝合线和人工合成可吸收缝合线。前者主要有羊肠线、胶原纤维可吸收缝合线、甲壳素及壳聚糖可吸收手术缝合线等,后者主要有聚乙交酯类缝合线、聚乳酸类可吸收缝合线、聚对二氧杂环已酮缝合线等。 羊肠线来源广阔且制作工艺相对简单,成本低廉。但它存在柔韧性差,组织反应大,在消化液和感染环境下抗张强度耗损快等缺点。胶原纤维可吸收缝合线可塑性好,成纤性能好,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无毒性,但胶原吸收速率易变化,价格昂贵。,甲壳素缝合线具有人体耐受性好,有一定的抗菌消炎作用,强度和韧性适中,植入后吸收均匀,但目前甲壳素缝合线的拉伸强度与PGA类缝合线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还不能满足高强度缝合的需要;而且在胃液等酸性条件下强度损失较快;也有实验表明,使用甲壳素缝合线会出现原因不明的轻度炎症。聚乙交酯类缝合线具有均一性、稳定性和惰性,无毒性、无抗原性、无致癌性,能抗胃酸、胃消化酶和感染,组织反应极小,但它的的机械强度在体内的损耗较快,降解速率大,一般只适合于2---4周的外科手术。聚乳酸类(聚丙交酯)可吸收缝合线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可生物降解性,聚乳酸及其共聚物作外科缝合线,刺激小、不易产生炎症反应、局部不出现硬结,在伤口愈合后自动降解并吸收,无需二次手术,但降解时的机械强度性质下降太快。聚对二氧杂环已酮缝合线线(PDS)。 其柔韧性好可制成各种尺寸的单丝缝合线。PDS引起的组织反应小,单丝的抗张强度比聚酰胺和聚丙烯大,PDS在生物体组织中强度保留率大,对于缝合愈合时间较长的伤口特别有用,但对于愈合较快的伤口来说,缝合线在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