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电视艺术概论》大纲

《电视艺术概论》大纲

《电视艺术概论》大纲
《电视艺术概论》大纲

《电视艺术概论》课程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本课程是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程。

课程内容偏重于对电视艺术基本问题的理论思考,包括电视艺术的界定、电视艺术的基本特性、电视艺术的语言语法、各类型电视艺术作品的创作观念、规律以及现状等基本问题。

通过本课程的讲授,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电视艺术的艺术特性、创作观念等基本理论问题,并形成对电视艺术中各种重要艺术品种的基本创作规律和艺术特征的全面认识。

课程内容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侧重解释电视艺术的基础理论问题,下篇侧重对重要的电视艺术作品类型进行创作总结。

由于本课程为专业基础课程,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学生并不需要有对相关专业知识的丰富积累,但是在学习本课程的过程中,学生应自觉地将本课程内容与其它相关专业课程,如视听元素、影视摄影造型基础、影视声音艺术、电视作品分析等,进行横向联系。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提纲

上篇:电视艺术基本理论

第一章电视艺术的本质特性

第一节电视艺术的艺术形态学定位

第二节电视艺术的本质特性

第二章电视艺术思维

第一节电视艺术思维本质

第二节视觉思维与听觉思维的综合

第三节视听思维的运用

第四节电视艺术视听思维的基本特点第三章电视艺术语言

第一节语汇元素

第二节叙事段落

第四章电视艺术与其它艺术的关系第一节电视艺术与文学艺术

第二节电视艺术与戏剧艺术

第三节电视艺术与平面造型艺术

下篇:电视艺术作品类型

第五章电视剧

第一节电视剧概述

第二节中国电视剧创作观念的发展

第六章电视纪录片

第一节电视纪录片概述

第二节中国电视纪录片创作观念的发展第七章电视文艺节目

第一节电视文艺节目概述

第二节中国电视文艺节目创作观念的发展

第一章电视艺术的本质特性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对电视艺术进行基本的艺术门类定位,从中发现电视艺术同其它艺术样式在本质特性上的差异。学习本章,要求把握电视艺术本质特性和它的媒介特性之间的必然关联,认识到运动性和视听综合性是电视艺术其它一切艺术特性得以存在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电视艺术的艺术形态学定位

从电视艺术的本体存在方式来看,电视艺术属于时空综合艺术,动态艺术;

从电视艺术作用于人的感性知觉的方式来看,电视艺术属于视听综合艺术;

从电视艺术形象的符号系统类型来看,电视艺术属于再现性艺术;

从电视艺术在社会生活和审美生活中发挥的作用来看,电视艺术属于单功用的审美艺术。

第二节电视艺术的本质特性

艺术的现实存在方式,从根本上看是由艺术所借以生存的媒体决定的,对电视的技术基础和媒介特性的把握,是我们研究电视艺术本质特性的一个基本出发点。

声音与画面的运动性存在,是电视艺术最基本的存在特性。

视听感知方式的综合,是电视艺术的另一本质特性。

运动的根本存在,和视听觉综合的感知方式,是电视艺术一切基本特性得以存在的基础。在运动和视听综合这两种本质特性基础上,结合电视的媒体特点,电视艺术进一步发展出了许多与其它诸多传统艺术全然不同的特性。例如,具象再现性,媒介手段的综合性等。

三、考核知识点

(一)电视艺术的艺术形态学定位

(二)电视艺术的本质特性

四、考核要求

(一)电视艺术的艺术形态学定位

1.识记:影响较大的几种艺术分类法(本体论方法,心理学方法,符号学方法,

功能论方法)

2.领会:电视艺术在艺术门类中的归属

3.应用:电视艺术与其它艺术样式的关联与区别

(二)电视艺术的本质特性

1.识记:电视艺术的本质特性——运动性,视听综合性。

2.领会:技术基础、媒介方式和传播特性,是决定电视艺术存在方式的最重要因

素,因而也是决定电视艺术本质特性的根本原因。

3.应用:深入理解运动性和视听综合性,是形成电视艺术其它艺术特性的基础。

第二章电视艺术思维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前一章阐述了电视艺术的本质特性,本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电视艺术的思维本质与思维特点。学习本章,要求把握电视艺术的思维本质,了解视觉思维与听觉思维在电视艺术中的综合,认清视听思维在电视艺术活动中是如何体现、如何实现的,并深入体会电视艺术视听思维不同于其它艺术视听思维的基本特点。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电视艺术思维本质

思维与语言是相互依存的,任何一种艺术样式的思维和语言之间,都具有本质上的对位关系。

电视艺术的媒体技术基础决定了电视艺术作品必须以诉诸视觉的画面与诉诸听觉的声音作为基本的艺术语言方式,通过视听语言系统来塑造直接诉诸于人的视听感官的视听形象。这样,视听语言就成为电视艺术思维的直接外部体现,也是电视艺术思维得以实现的基础工具。

视觉思维、听觉思维以及综合二者的视听思维,都是建立在电视艺术的物质媒介所能提供、能呈现的视听形象的基础上的,是符合电视艺术的本质规定的,在电视艺术活动中,它们作为本质性的思维成分存在。

第二节视觉思维与听觉思维的综合

在电视艺术作品中,由于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是结合在一起、同时呈现的,因此视觉思维和听觉思维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也都是同时进行的。视觉思维与听觉思维的组合,以及这种组合所能产生的创造性,是电视艺术思维系统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

视觉思维和听觉思维在人类思维系统中的综合,体现在:思维对象上经常具有同一性;思维过程上具有同步性;各种思维方式的共同作用形成人们对事物的整体认识。视觉思维和听觉思维在人类思维系统中的综合,影响到这两种思维在艺术活动中的运用。探索合适的视听综合艺术方式,始终是人类艺术活动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视觉思维与听觉思维的综合,是电视艺术活动的基本思维规律,作为这种综合结果的视听思维,有着独特的内涵和规律。电视艺术视听思维并不等同于电视艺术中独立存在的视觉思维和听觉思维的简单相加。在电视艺术视听语言基础上进行的视听思维,既不同于传统视听艺术的视听思维,更与生活中的普通视听思维有明显区别。

第三节视听思维的运用

电视艺术的基本视听原理:视觉暂留原理与运动错觉;完形心理与自动补足倾向。

对视听思维规律的遵循,对电视艺术基本特性的把握,应该贯穿、体现在电视艺术作品创作的每一个环节中,视听思维活动也正是在各个创作环节对视听语言的组织运用中得以实现。文字底本写作、前期拍摄和后期剪辑制作等几个阶段中,创作方式、内容不同,视听思维在其中也有着不同的体现。

第四节电视艺术视听思维的基本特点

电视艺术视听思维与现实世界、传统艺术中视听思维的关系:电视艺术视听思维是以现实世界视听思维为基础的,传统艺术对视听思维涵义和规律所做的探索,也被电视艺术视听思维有选择地加以借鉴与继承,这形成了电视艺术视听思维与现实世界普通视听思维、传统艺术视听思维的一致性。建立在电视艺术媒介技术基础上、通过电视艺术的视听语言手段得以实现的电视艺术视听思维,还具有更多不同于现实普通视听思维和传统艺术视听思维的特质。

视觉思维与听觉思维的组合产生新的思维规律:视觉语言与听觉语言共同形成表意系统;视觉语言与听觉语言的组合创造新的涵义;视觉语言与听觉语言共同完成电视艺术再造时空的任务。

三、考核知识点

(一)电视艺术思维本质

(二)视觉思维与听觉思维的综合

(三)视听思维的运用

(四)电视艺术视听思维的基本特点

四、考核要求

(一)电视艺术思维本质

1.识记:电视艺术的本质性思维成分

2.领会:各种艺术样式中,艺术思维与艺术语言之间的对位关系、表里关系

3.应用:电视艺术思维本质与电视艺术语言方式之间的关系

(二)视觉思维与听觉思维的综合

1.识记:电视艺术思维活动中,视觉思维与听觉思维是同时进行、相互影响的。

2.领会:视觉思维与听觉思维的综合,符合人在感知世界的过程中视听思维组合进行的基本规律。

3.应用:电视艺术视听思维以电视艺术视听形象为基础,因此与传统艺术视听思

维有明显区别。

(三)视听思维的运用

1.识记:电视艺术的基本视听原理

2.领会:电视艺术的各个环节创作,都应遵循电视艺术视听思维的规律。

3.应用:电视作品的文字底本创作中,如何运用视听思维;前期摄录阶段对视听思维的运用;后期剪辑制作阶段对视听思维的运用。

(四)电视艺术视听思维的基本特点

1.识记:电视艺术视听思维与现实普通视听思维、传统艺术视听思维的不同。

2.领会:电视艺术视听思维对现实普通视听思维、传统艺术视听思维的借鉴。

3.应用:电视艺术视觉思维和听觉思维的组合,所产生的新的思维规律。

第三章电视艺术语言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在上一章阐述了电视艺术的思维本质,辨析了电视艺术对视听思维做出的特定阐释之后,本章将对电视艺术的具体视听语汇元素和段落叙事技巧进行分析。学习本章,要求结合实例,深入体会视听思维作为电视艺术的本质思维,在电视艺术实际创作行为中的运用,牢固掌握电视艺术视听语言的基本语法规律和应用技巧。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基础语汇

(一)景别

景别是电视艺术最基础的语汇元素,这一概念通常用作对画框范围的描述。创作实践中形成的五个基本景别分别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这样的划分只是相对概念。

景别这一概念直接指向的是观察事物的距离,在不同的视距上,我们会得到对同一对象的不同印象,这是镜头景别选择的现实依据。不同景别的镜头,决定了观众看到的人物和物体的数量、体积以及不同的表达重点,而这些内容与两个核心的叙事要素——情绪和节奏——是紧密相关的。不同的景别蕴涵着不同的情绪量;景别能够影响到直接的视觉节奏和内在的情绪节奏。

不同景别镜头的组接,要考虑到以下内容:

视觉上的识别依据。如果被组接在一起的各镜头在表现内容上相互有重叠,如果观众能够识别出每一个镜头都是前面或后面另一个更大面积镜头的一部分,观众就会在几个镜头之间自主地建立关系,这样几个在视觉感官上有直接关联的镜头,也就能够被用来表示一个明确的空间、时间顺序。

叙事上的逻辑依据。即使前后两个景别镜头之间并不具备直接的视觉识别性,只要两个镜头在叙事内容上存在某种符合人们日常生活经验的暗示或是推论,这样的不同景别镜头组接也是可以被接受的。

构图上的匹配效果。电视艺术的构图不仅体现在单幅画面的构建上,还存在于前后镜头的衔接中。在不同景别镜头组接时,要考虑前后镜头在主体位置、动作、视线等方面的匹配,以获取尽可能合理、流畅的视觉效果。

(二)轴线

轴线代表了一种随着观众视听理解力的不断提升而不断被发展、更新的创作观念。

遵守轴线规则,可以保证摄像机在不同机位所拍摄的画面形成一个固定的屏幕方向和空间,从而使拍摄某个场景的一组镜头能够被清楚明确地剪辑在一起。

确立轴线是运用轴线规则的第一步。当不同主体之间在场景中形成一定的空间方位关系时,当主体在场景中沿一定路线运动时,当主体有观看的动作时,我们都需要为拍摄工作确立轴线,分别为关系轴线、运动轴线和视线轴线。

三角形法则是在轴线约定下的一种布设摄像机机位的简便方法,有五种基本机位可供选择。三角形机位设置体系中的每一种机位都有特定的表现效果,任何一个机位得到的镜头都可以和另一个机位得到的镜头相互组接。

轴线并不应该成为工作的限制,有时出于表达需要,有必要跨越轴线,这时需借助一些技巧,如在镜头中清楚地交代越轴过程,以插入镜头做间隔,在线越轴等。

当主要表现对象因叙事需要进行了改变之后,可能需要建立新的轴线,并在原有轴线和新轴线之间进行更换。声音和视线都是变更轴线时可利用的工具。

(三)运动

运动是把握视听思维和运用视听语言时需予以高度重视的核心内容。

运动包括被摄主体的运动和摄像机的运动,其中,被摄主体的运动包括主体在画框内的运动和出画入画的运动,摄像机的运动包括推、拉、摇、移几种基本方式。

当我们因叙事需要而改变镜头视点时,画框内的主体动作是我们可以利用的元素,动作过程本身的流畅,能有效地消除镜头视点变化所带来的间断感和跳跃感。

出画和入画的动作设计,除了暗示画外空间的存在外,在叙事上有一个突出的功能就是进行空间和时间的转换与压缩。

镜头运动的组接,要依据主体动作的特点和镜头本身的运动特点,把握镜头中动态因素的平衡、匹配。

第二节叙事段落

电视艺术作品中,各种视听语言技巧都不应该是独立存在的,是否使用它们,如何使用它们,取决于叙事的需要。语言服务于叙事,是视听语言运用的宗旨。

段落是镜头组接形成的一种整体效果,是以镜头进行叙事的基础。

镜头组合形成段落,要注重两个方面,一是各镜头之间的内容关联和叙事层次,二是声音的辅助。各种景别、角度、运动方式的镜头,都有着各自的表达侧重和不同的视觉效果,我们在使用多个镜头对某些事物或某种过程进行表现时,要综合考虑镜头的表达内容和叙事效果,有层次、有逻辑地进行镜头排列,以达到叙事的流畅和吸引人。声音的配合是构建叙事段落时不可忽视的。音乐、音响和人声语言等声音元素,既能够辅助实现清楚的段落感,也能够巧妙地在两个段落之间进行衔接。

在构建以对话为主的段落时,往往倾向于将静态的对话段落作动态化的处理。

人物对话本身即包含了必要的情节发展、人物关系等内容,因此,对话是我们在处理对话段落时首要的镜头构建依据。对话内容的镜头剪辑方法,视叙事需要而定,区分为同位剪辑和错位剪辑。对各景别的内涵、各机位镜头的叙事特点等内容的准确把握,

是对话场景处理时的关键,配合叙事目的,在实际场景处理中,可以超越常规方法进行灵活的表达。在较复杂的对话场景处理中,简化是一个基本原则。简化对话关系,突出重点人物,并清楚地交代对话关系的变化,是复杂的对话为主的叙事段落中的重点内容。

在以表现打斗、奔跑、追逐、赛车、交战等动作为主的叙事段落中,要综合考虑景别处理、轴线规则、动作连贯、出画入画处理等最基本的镜头技巧,在此基础上,重点把握段落的叙事情绪和叙事节奏。

三、考核知识点

(一)不同景别镜头的组接

(二)轴线规则

(三)运动的类型和特点

(四)叙事段落的构建

四、考核要求

(一)不同景别镜头的组接

1.识记:景别的概念和基本划分

2.领会:景别与叙事情绪、节奏的关联

3.应用:不同景别镜头之间的组接依据和组接要点

(二)轴线规则

1.识记:如何确立轴线,轴线一侧的三角形机位设置体系。

2.领会:轴线是一条辅助工作的“工作线”,但轴线并不是不可突破的。

3.应用:跨越轴线和变更轴线的方法。

(三)运动的类型和特点

1.识记:运动的类型和特点

2.领会:不同镜头进行组接时,前后镜头中的动态因素要匹配

3.应用:前后镜头的人物动作组接和镜头动作组接的技巧

(四)叙事段落的构建

1.识记:构建基本镜头段落的要点

2.领会:组成镜头段落,是以镜头进行叙事的基础

3.应用:以对话或动作为主的叙事段落的构建要点

第四章电视艺术与其它艺术的关系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对电视艺术和其它几种艺术样式进行对照,分析电视艺术与其它艺术样式的基本形态差异,探讨其它艺术的思维成分在电视艺术活动中的运用,以及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学习本章,深入体会其它艺术样式可能对电视艺术创作活动带来的影响。

二、课程内容

电视艺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在形态上具有综合特征的艺术,在发展中会自觉接受其它艺术的影响,其中,既包括文学、绘画、戏剧等传统艺术样式,也包括摄影、广播、电影等在现代技术基础上产生的艺术样式。本章重点讨论电视艺术与文学、戏剧和平面造型艺术的关系。

第一节电视艺术与文学艺术

文学语言一方面具有表情性、表象性,另一方面也具有抽象性、概括性,这双重特点,与文学艺术中的各种结构规则和表现手法直接相关。

电视艺术对文学艺术的借鉴存在于:借鉴文学作品的结构规则和结构手段;借鉴文学艺术的时空观念;借鉴文学艺术的修辞手法;借用文学语言作为表现手段。

合理、适当的借鉴文学艺术思维,是对电视艺术思维的有益补充。但若是对文学艺术思维过度倚重,过分遵循文学作品的结构方式或是过于依赖文学语言这种表现手段,就会背离电视艺术的本质特性和艺术规律。

第二节电视艺术与戏剧艺术

戏剧艺术是一种舞台表演艺术,这种艺术方式决定了戏剧艺术的基本特征。包括时空的虚拟性,形象的假定性,欣赏视点和距离的固定性以及人物动作的程式化等。

电视艺术的发展也借鉴了戏剧艺术的创作手法。包括时空观念、场面调度、戏剧性的创造等方面。这些借鉴,同样不能脱离电视艺术自身媒体的限定,不能违背电视艺术的本质要求。

电视艺术对戏剧艺术“舞台化”表现手法的直接挪用现象包括:表演动作的舞台化,以对白语言交代本应由视听语言灵活表现的内容,场面的单调化与视点的固定化等。电视艺术要以自己的语言方式构成戏剧性,而不能直接搬用戏剧的舞台化处理方法。

第三节电视艺术与平面造型艺术

平面的、静态的视觉造型艺术主要包括绘画艺术、摄影艺术等。平面造型艺术活动

的主要内容,是对形状、线条、光影、色彩等视觉形象元素在二维平面上进行组织。静态的视觉形象,是平面造型艺术中视觉思维的基础材料。平面视觉造型艺术适应人的基本视觉心理,形成了固定的视觉形象组织原则,创造出了一系列视觉元素组织方法,这些原则和方法对电视艺术来说是很好的参照。例如构图中的均衡、对比、集中、透视的规则,都成为电视艺术画面构图的基础。

与平面造型艺术不同,电视艺术的表达则是运动的、声画兼备的。电视艺术对平面造型艺术的思维和手法的借鉴和继承,必须有鉴别、有选择地进行,无论是过于依赖静止画面的结构法则而忽视电视艺术表现运动的特长,还是画面视觉形象系统自成一体而割裂它们与声音形象的关系,都是不符合电视艺术本质特性的。

三、考核知识点

(一)电视艺术对文学艺术的借鉴

(二)电视艺术对戏剧艺术的借鉴

(三)电视艺术对平面造型艺术的借鉴

四、考核要求

(一)电视艺术对文学艺术的借鉴

1.识记:文学艺术的基本特征

2.领会:电视艺术对文学艺术的不当挪用

3.应用:电视艺术对文学艺术思维的合理借鉴

(二)电视艺术对戏剧艺术的借鉴

1.识记:戏剧艺术的基本特征

2.领会:电视艺术对戏剧艺术的不当挪用

3.应用:电视艺术对戏剧艺术的合理借鉴

(三)电视艺术对平面造型艺术的借鉴

1.识记:平面造型艺术的基本特征

2.领会:电视艺术对平面造型艺术的不当挪用

3.应用:电视艺术对平面造型艺术的合理借鉴

第五章电视剧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阐述电视剧艺术的界定、分类、艺术特征等基本理论问题,对几十年来电视剧创作观念的发展进行宏观梳理,并具体分析电视剧发展史上的重点创作现象。通过学习本章,对电视剧这一电视艺术品种形成较为全面、深入的认识。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电视剧概述

电视剧,是以电视方式创作的戏剧作品。它在剧作上参照戏剧艺术的创作规律,包括剧作结构、情节推进方式、人物形象设定等方面,同时,它还要以电视艺术特定的思维和语言方式进行创作。

电视剧的类型划分可依照多种标准。依据体裁,可将电视剧作品划分为电视短剧(含小品)、电视单本剧、电视连续剧和电视系列剧四类。

电视剧艺术的主要特征,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进行描述,电视剧艺术同其它艺术形式的区分也正是从这三个层面进行:

视听叙事。电视剧作为电视视听艺术的一个品种,其艺术规律和艺术手段,首先就是基于其视听语言的叙事特性而存在的。电视剧有着电视作品共有的、特定的视听表现体系,各种视觉元素和听觉元素依据人的现实视听认知规律进行组合,完成叙事任务。由此我们可以首先将电视剧艺术区别于生存在其它媒介物上的各种艺术样式。

虚构叙事。电视剧是在讲述人为设定的故事,故事描绘的时空环境、故事中活动的人物、故事的发生与推进等所有预设内容,都是饱含着创作者的主观意图的。由此我们可以将电视剧艺术同电视纪录片等非虚构本质的电视作品区分开来。电视剧的创作,体现出创作者对作品形式和内容的全方位的主观控制。在诸多环节的设计中,戏剧艺术对情节、人物、结构等的处理,电影艺术对场景、镜头的设计,可以为电视剧创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连续叙事。占据电视剧主体的是电视连续剧,它也是同电影故事片区别较大、有较强独特性的电视剧作品类型。作为连续叙事的作品,电视剧在情节推进、人物塑造、剧作结构等方面,有着不同于电影故事片的特殊规律。

第二节电视剧创作观念的发展

(一)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中国电视剧

直播电视剧是起步时期电视剧的基本形态,从1958年到1966年,全国共直播了近200部电视剧作品。在中国电视剧的起步阶段,形成了最早的电视剧艺术样式和创作模式,探索了电视剧的基本语汇规则,尝试了多种题材、风格的电视剧创作,为中国电视

剧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但受时代环境和文化形态所限,起步中的中国电视剧也存在诸多不足。观念上不可能摆脱“文艺为政治服务”的总方针的限制,取材面较窄,宣传品多于艺术品;受创作条件限制,直播电视剧长度多为30分钟左右,人物和场景较少,时空跨度较小,剧情相对简单,对生活的挖掘也不够深入;艺术形态上,直播电视剧的舞台剧气息较浓,电视的媒介特性还没有被充分发展。

1966年至1976年,中国电视剧创作几近停滞。在十年的时间里,全国只创作播出了3部电视剧作品。与此同时,电视技术的发展取得了较大进步,磁带录像技术、彩色电视技术和微波传送技术都已实现,为电视剧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

1976年,文化大革命宣告结束后,电视剧事业也逐渐萌发出生机。1978和1979年,采用录播方式创作的电视剧作品,是中国电视剧复苏的体现。但从艺术创作的角度衡量,这些电视剧仍延用了直播电视剧所采用的舞台剧式的表演和创作模式,在创作观念、场景转换、情节设置、表现手法上,仍没有跳出直播时期的旧框子,并没有对电视的特性做出进一步的探索。

(二)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中国电视剧

20世纪80年代前半期,是中国电视剧的初步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电视事业整体上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电视剧的创作。在年产量迅速增加的同时,电视剧创作适应当时的社会文化环境,紧扣现实生活,在题材上不断拓展,并先后出现了伤痕、反思、改革、社会主义建设等题材热点。

中国电视剧创作在80年代中期开始转型,对视听语言语法的探索和对电视纪实美学的尝试是这一转型的两个集中表现。前者主要体现在短篇电视剧的创作中,后者则体现在大量纪实性电视剧的创作中。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电视业的壮大、繁荣,电视技术的突飞猛进为电视剧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必要基础,观众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为电视剧题材的丰富、内容的扩充以及艺术风格的探索提供了基本动力,在这样的现实推动下,中国电视剧创作进入多元化发展的新阶段。在社会转型、文化变迁的大背景下,电视剧创作逐步摆脱此前受政治影响过大、宣教痕迹过重的误区,遵循电视剧市场特定规律,向大众的、通俗的艺术定位逐步回归。平民化、世俗化电视剧,文学作品改编电视剧,历史题材电视剧等,在作品创作和理论建设方面,都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三、考核知识点

(一)电视剧界定、类型和主要艺术特征

(二)电视剧创作观念的发展

四、考核要求

(一)电视剧界定、类型和主要艺术特征

1.识记:电视剧的界定和分类

2.领会:不同体裁类型电视剧的创作规律

3.应用:电视剧的主要艺术特征

(二)电视剧创作观念的发展

1.识记:电视剧发展史上的主要阶段划分

2.领会:电视剧艺术的基本观念演变

3.应用:各时期电视剧的基本创作特点、重要创作现象和总体创作评价

第六章电视纪录片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阐述电视纪录片的界定、艺术特征等基本理论问题,对中国电视纪录片创作观念的发展进行阐述和分析,进而探讨电视纪录片创作中的要点问题。通过学习本章,对电视纪录片形成较为全面、深入的认识。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电视纪录片概述

电视纪录片是一种非虚构的电视叙事作品,它具有一个较明确的主题或观点,但它取材于现实生活,并且运用剪辑和音响等手段来辅助阐明其主题思想。

关于纪录片的本质,存在许多争论,包括纪录片能否扮演和虚构,纪实主义手法在纪录片中的地位等问题。纪录与解释,是纪录片的两种基本机能。

纪实性对于纪录片是具有质的规定性的品格,但它不是纪录片的唯一品格,除此之外,纪录片还需要具备思维和审美的品格。

第二节中国电视纪录片创作观念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中国电视纪录片,多数是由电影制片厂以胶片拍摄制作的。这一时期,纪录片在形态上与新闻的界限并不清楚,所谓纪录片,往往就是篇幅稍长的新闻片。从内容上来看,此时的纪录片,主题多是政治化的,纪录片是在代表国家发出声音,对外强调国家意识,对内强调阶级意识。

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电视纪录片,开始了从政治化向人文化的转变,主题表征从国家和阶级,转换为民族精神。大型人文纪录片,是80年代中国电视纪录片的代表作品,包括人文地理类纪录片和政论型纪录片。这些纪录片多负有宣传责任,所以就自然存在主题先行、摆拍等问题。整体形式上,这些作品没有脱离画面加解说的习惯手法,画面与解说之间没有做到有机和自然的联系,过多地借用了文学的因素,没有发挥电视媒介依靠画面传达信息的根本特性。这种相对贫乏、单一的既定模式,没有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真实”和“亲近”的问题。

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中国电视纪录片开始了重要转型。纪实手法开始被国内纪录片创作者发现并予以重视,追求真实逐渐成为纪录片创作中一个具有合法性的口号,同期声、跟拍、抓拍、长镜头、平视机位等,成为新纪录片的外在标志。一批有代表性的作品迅速出现,对新的纪录方式进行着多种探索。

电视纪录片作品的大量涌现,推动了电视纪录片栏目的开播。从1993年起,中国电视纪录片开始栖身于各种电视纪录片栏目,并适应电视体制的改革,逐步发展出了新的电视纪录片模式:平民化的创作道路,故事化的叙事特点。

当栏目所形成的电视纪录片模式被反复复制,电视纪录片变得形式相近、风格相仿,甚至为了市场生存而忽略了社会责任。90年代后半期开始,电视栏目内生存的纪录片,逐渐陷入了低谷。电视纪录片的主题定位、风格手法等,都开始寻求新的转变。

三、考核知识点

(一)电视纪录片概述

(二)电视纪录片创作观念的发展

四、考核要求

(一)电视纪录片概述

1.识记:电视纪录片的概念

2.领会:关于电视纪录片本质的理解

3.应用:电视纪录片的基本品格

(二)电视纪录片创作观念的发展

1.识记: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基本发展脉络

2.领会:中国电视纪录片的重要转型

3.应用:中国电视纪录片在不同阶段的面貌、观念和重点创作现象

第七章电视文艺节目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阐述电视文艺节目的界定、分类、艺术特征等基本理论问题,对几十年来电视文艺节目创作观念的发展进行宏观梳理,并具体分析电视文艺节目发展史上的重点创作现象。通过学习本章,对电视文艺节目形成较为全面、深入的认识。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电视文艺节目概述

电视文艺节目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泛指以各种文学艺术样式为创作原始素材和基本构成元素完成的电视艺术作品。电视文艺节目包含有多种节目类型,有舞台演出文艺节目实况转播、电视文艺晚会、电视文艺专题、电视综艺栏目、音乐电视、电视诗歌、电视散文、电视小说等等。

电视文艺节目有着总体上的共同特征,同时,各类型电视文艺节目又有着各自不同的创作规律和创作重点,例如,电视文艺晚会、电视综艺栏目、音乐电视、各类型电视文学片等,在节目形态、创作流程和创作特点上,都体现出较大差别,需要分别进行把握。

第二节电视文艺节目创作观念的发展中国电视文艺节目的观念发展,从整体上来看,是可以分为几个阶段来考察的。

1958年至1979年,是中国电视文艺的起步时期,几种基本的电视文艺节目类型都获得了初步发展,经历了文革带来的巨大挫折之后,70年代末期,中国电视文艺节目逐渐恢复并开始探索新的节目样式。

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电视文艺节目,处于一个蓬勃发展的状态,电视文艺晚会、电视文艺专题等类型节目取得了初步的繁荣,其它主要节目类型也获得了稳定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电视文艺节目出现了较大的改观。音乐电视、娱乐节目、真人秀节目等新兴节目样式出现并迅速呈现繁荣态势,传统文艺节目样式或趋于边缘,或在不同程度上被迫改型。

具体到每一种电视文艺节目类型,在自身的发展轨迹中,都体现出不断适应观众及市场环境需求、不断更新创作观念的过程。

三、考核知识点

(一)电视文艺节目概述

(二)电视文艺节目创作观念的发展

四、考核要求

(一)电视文艺节目概述

1.识记:电视文艺节目的基本界定和类型

2.领会:各类型电视文艺节目的创作特征

3.应用:音乐电视、电视文学片、电视文艺晚会等电视文艺节目主要类型作品的

创作规律和创作重点

(二)电视文艺节目创作观念的发展

1.识记:中国电视文艺节目发展的几个基本阶段

2.领会:不同阶段的中国电视文艺节目的总体面貌和追求

3.应用:各类型电视文艺节目各自的创作观念发展

【三】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参考教材:高鑫、周文著《电视艺术概论》;吴秋雅著《电视艺术思维》。

其它参考书:黄会林主编《中国电视艺术发展史教程》;高鑫、吴秋雅著《20世纪中国电视剧史论》;何苏六著《中国纪录片史论》;关玲著《知行轨迹》。

金融统计分析期末测试题

金融统计分析期末综合测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不属于政策银行的是()。 A.中国进出口银行 B.交通银行 C.国家开发银行 D.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2.中国金融统计体系包括几大部分?( ) A.五大部分 B.六大部分 C.四大部分 D.八大部分 3.货币和银行统计体系的立足点和切入点是()。 A.非金融企业部门 B.政府部门 C.金融机构部门 D.住户部门 4.我国货币与银行统计体系中的货币概览是()合并后得到的帐户。 A.货币当局的资产负债表与特定存款机构的资产负债表 B.存款货币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与特定存款机构的资产负债表 C.存款货币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与非货币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 D.货币当局的资产负债表与存款货币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5.某人投资了三种股票,这三种股票的方差—协方差矩阵如下表,矩阵第(i,j)位置上的元素为股票i与j的协方差,已知此人投资这三种股票的比例分别为0.3,0.3,0.4,则该股 C.6.1 D.9.2 6. 对于付息债券,如果市场价格低于面值,则()。 A.到期收益率低于票面利率 B.到期收益率高于票面利率 C.到期收益率等于票面利率 D.不一定 7. 假设某股票组合含N种股票,它们各自的非系统风险是互不相关的,且投资于每种股票的资金数相等。则当N变得很大时,投资组合的非系统风险和总风险的变化分别是()。 A.不变,降低 B.降低,降低 C.增高,增高 D.降低,增高 8.某种债券A,面值为1000元,期限是2年。单利每年付一次,年利率是10%,投资者认为未来两年的折算率为r=8%,则该种债券的投资价值是()。 A.923.4 B.1000.0 C.1035.7 D.1010.3 9.在通常情况下,两国()的差距是决定远期汇率的最重要因素。 A.通货膨胀率 B.利率 C.国际收支差额 D.物价水平 10.2000年1月18日,英镑对美元汇率为1英镑=1.6361美元,美元对法国法郎的汇率为1美元=6.4751法国法郎,则1英镑=( )法国法郎。 A.10.5939 B.10.7834 C.3.9576 D.3.3538 11.我国现行的外汇收支统计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 A.国际收支平衡表 B.结售汇统计 C.出口统计 D.进口统计 12.某商业银行的利率敏感性资产为2.5亿元,利率敏感性负债为3亿元。假设利率突然上升,则该银行的预期赢利会(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清楚 13.下列哪项变化会导致银行负债的稳定性变差? ( ) A.短期负债的比重变大 B.长期负债的比重变大

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方案

农村饮水安全工作 方案

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方案 按照县委、县政府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要求,在完成国家、省下达任务的基础上,我县将在3年内解决农村生活饮用水问题。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通知》(川办函〔〕83号)的有关精神,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充分认识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重要意义 农村饮水安全直接关系到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对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加快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饮用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切实作好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安全工作,要求在完成国家、省安排计划的基础上,再次加大力度,对我县农村饮水不安全隐患提出了“三年内全面解决”的工作目标。在 12月30日,我局组织各乡镇政府、主要供水水厂进行了全面的培训,使各乡镇充分认识到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 二、主要解决范围和原则 (一)安排解决范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主要解决高氟水、苦咸水以及水源污染和严重缺水问题。工程安排的范围是: (1)饮用水中氟含量大于2mg/L的重度氟超标问题。

(2)溶解性总固体大于2g/L的苦咸水,因自然原因造成的铁锰超标等其它水质问题。 (3)管道年久老化、漏水严重、原架设钢管进行更换。 (4)水源严重污染、已经威胁农民群众生命健康的饮水问题。 (5)水量严重不足、保障率低、取水不便等问题。 (二)安排原则: (1)按照“先急后缓、先重后轻、先安全后方便”的原则,把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影响较大的饮水不安全村作为今年安排的重点。同时,要与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相结合,重点是解决水质不安全问题。 (2)在工程形式上,要坚持“因地制宜,兼顾长远,少打井,多联网”的原则。距县城、集镇自来水厂较近的农村居民点,经过已有水厂的改建扩建,延伸供水管线发展自来水;人口集中的乡镇建设集中供水工程;人口太分散的村组就近水源取水,进行简单的净水处理再饮用。 (3)在资金安排上要坚持“突出重点,集中使用,整村推进”的原则,解决一个村,消号一个村。 (4)要坚持“尊重群众的意愿,把好事办好”的原则,把村两委班子强、群众积极性高的村往前安排。在资金筹措、管网入户等问题上,尊重群众的意愿,必要时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来决定。 三、工程建设任务 (一)中高山区建设任务

《专业考察》课程教学大纲.doc

《专业考察》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专业考察 学时/学分:64/2 授课学期:5 先修课程:商业广告设计 后读课程:毕业实习、毕业论文 适用专业: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专科)、广告设计与制作(专科) 开课系或教研室:艺术与设计系(广告视传教研室)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视觉传达专科、广告设计与策划专科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 2.课程任务:专业考察的开展有利于增强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拓宽专业知识视野,有效提高学生综合搜集信息的能力,丰富学生知识,开阔眼界。通过专业考察,为学生开展毕业设计积累丰富的创作素材,是有效提高学习效果的有力手段。 二、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考察,使学生深入了解艺术设计专业的社会实际情况,使学生将所掌握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在实践考察中,进一步深化。培养学生本专业的鉴赏力,提高专业综合修养。 课程的基本要求: 1.按照学院相关文件制订专业考察计划,要求具备详实的行动计划,并交系务会讨论再由系部主任签字后报学院有关部门备案方可实施。 2.外出考察前,学生应与领队教师签订安全责任书,加强纪律观念教育,确保安全。 3.学生在带队老师的统一安排下,分成各专业小组,作专题考察,既要有丰富的图片资料,也要有详实的记录和体验,最后形成一篇考察报告。 三、课程教学主要内容

五、教材及参考书 根据毕业考察与调研的具体情况由教师指定。 六、考核办法: 根据毕业考察与调研的具体情况由教师指定。 1、理论考察成绩占40%;实地考察成绩占60%,两次成绩合计为一个成绩。 2、成绩评定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评分标准见附表一)。凡获得及格以上成绩者可获得规定学分。 3、评定成绩的步骤为:学生填写个人鉴定,指导教师写出评语及成绩。 4、考察结束后将下列材料及时上报:(1)实习日记(2)指导教师鉴定。 附一:专业考察成绩评定标准 优:学习态度认真,考察日记充实、规范,对专业实践知识领悟深刻。 良:学习态度认真,考察日记规范,对专业实践知识领悟深刻。 中:学习态度比较认真,考察日记规范,对专业实践知识领悟深刻。 及格:考察日记规范,对专业实践知识基本掌握 不及格:学习态度不认真,考察日记不完整,对专业实践知识不能完全掌握 执笔:闵晓杰 审定:艺术与设计系

2010年戏剧艺术概论复习材料

第一章、东西方戏剧的起源 1、戏剧: 2、简述戏剧与文学的异同。 相同:戏剧和文学一样,都是社会形式及 生活的一种呈现。 相异:文学:是限制艺术,文本艺术; 戏剧:是一种活生生的艺术样式, 一种行为艺术。 3、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样式是古希腊戏剧、印度梵剧和中国戏曲。 4、古希腊的戏剧是由民间的宗教仪式演变而来的,具体地说就是起源于酒神狄奥尼索斯 的祭祀。 5、“后世戏剧,当自巫、优二者出。”这句话出自王国维。 6、戏剧产生的三个文化条件:1)模仿性的表演;2)故事性的增强3)观演的分化与交流 的出现。 7、分析东西方戏剧起源的历程。 在世界上自古至今存在着两大风格迥然,形态各异的戏剧传统:自古希腊以来的欧美戏剧为代表的西方戏剧传统和以古印度梵剧、中国戏曲、日本能乐为代表的东方戏剧传统。东西方戏剧都具有悠久的历史,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戏剧都是源自民间,是和原始人祭祀神灵,欢庆节日的仪式密切相联的。 8、“悲剧”一词的希腊文原意是“山羊之歌”。 9、“喜剧”一词的希腊文原意是“狂欢之歌”。 10、中国戏曲的源头是1、原始歌舞2、祭祀仪式3、古代俳优的表演4、百戏、角抵戏。 11、中国戏曲形式较为复杂包含了唱、念、做、打、说等,是更为综合的艺术。 12、司马迁谓其“谈言微中,亦可以解纷。”指的是古代的俳优 13、百戏:古代的“百戏”又称“角抵戏”,秦汉时已出现,是各项技艺汇集在一起,彼此竞争,互争优胜。这些,后来同歌唱、舞蹈等合流,成为中国戏剧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打”。 二、西方戏剧的发展历程 14、古希腊时期的三大悲剧家是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 15、古希腊时期著名的喜剧大师,被恩格斯称作是“喜剧之父”的是阿里斯多芬。 16、埃斯库罗斯的创作特点: 1、第一个采用三部曲的悲剧形式; 2、第一个在戏剧中引入了第二个演员; 3、艺术风格上,思想内容深刻,语言高雅凝重,规模宏大,奠定了西方悲剧庄重、严肃、高贵的气质底蕴。 17、欧里庇得斯的创作特点: 1、第一个将悲剧用于刻画世俗生活中的平民。“标志着旧的‘英雄悲剧’的终结”。 2、擅长人物的心理刻画。 3、善于塑造女性形象。 4、艺术上:语言自然流畅,接近口语,富于感情,说理性强,重视话语的修辞效果,善于用文字塑造形象。 18、第一个采用三部曲的悲剧形式的戏剧家是埃斯库罗斯。 19、被称作“剧场里的哲学家”,“问题剧”的创始人的是欧里庇得斯。

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实施方案编制提纲及说明

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实施方案编制提纲及说明 1 概况与自然条件 1.1 概况 项目区的行政辖属、地理位置;经济状况(工副业、农业、农民年人均收入等) 人口和民族情况等。 地形地貌;气候类型;气温、降水量、风速、风向、冻结深度等。 项目地区震级和设防烈度。 详细介绍饮水水源情况和饮水困难程度;介水疾病发病情况。 地表水水源情况和地下水水源条件。 岩土的类型、地层承载力、不良地基的处理措施等。 2 编制依据 2.1 有关文件 主要有: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 45 号) 2)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卫生部、教育部《关于做好农村学校饮水安全工程 1.2 自然条件 1.3 地震 1.4 饮水现状 1.5 水文与水文地质 1.6 工程地质与评价 国办发[ 2005]

建设工作的通知》(发改农经[ 2005]1592 号)。 3)水利部、卫生部《关于印发农村饮用水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的通知》(水 农[ 2004] 547号) 4)水利部《关于印发<村镇供水站定岗标准>的通知》(水农[ 2004]223 号) 5)安徽省农村饮水工程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安徽省农村饮水工程运行管理 办法>(试行)的通知》(省农饮〔2004〕2 号) 6)水利部《关于加强村镇供水工程管理的意见》(水农[2003]503 号) 7)工程建设的有关批准文件 2.2 部委规章 主要有: 1)《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标准》准则》(全国爱卫会、卫生部1991 年5 月 3 日颁布) 2)《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国家环境保护局、卫生部、建设 部、水利部、地矿部1989年7月10日颁布) 3)安徽省水利厅《安徽省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概(预)算编制细则》皖水基字[1996]372 号) 2.3 技术规范 主要有: 农村生活饮用水量卫生标准》(GB11730-89) 2)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1985) 3)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0-2004) 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L72-94) 2.4 相关资料 主要有:

《机器学习》课程教学大纲

《机器学习》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机器学习 课程英文名称:Machine Learning 适用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 总学时:36 (讲课:28 ,实验:8 )学分:2 大纲撰写人:大纲审核人: 编写日期: 一、课程性质及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面向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研究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其教学重点是使学生掌握常见机器学习算法,包括算法的主要思想和基本步骤,并通过编程练习和典型应用实例加深了解;同时对机器学习的一般理论,如假设空间、采样理论、计算学习理论,以及无监督学习和强化学习有所了解。 二、对选课学生的要求: 要求选课学生事先受过基本编程训练,熟悉C/C++或Matlab编程语言,具有多元微积分、高等代数和概率统计方面基本知识。 三、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200字左右的概述,然后给出各“章”“节”目录及内容简介) 1.决策论与信息论基础: a)损失函数、错分率的最小化、期望损失的最小化等 b)相对熵、互信息 2.概率分布: a)高斯分布、混合高斯分布、Dirichlet分布、beta分布等 b)指数分布族:最大似然估计、充分统计量、共轭先验、无信息先验等 c)非参数方法:核密度估计、近邻法 3.回归的线性模型: a)线性基函数模型 b)贝叶斯线性回归 c)贝叶斯模型比较 4.分类的线性模型: a)判别函数:二分类和多分类的Fisher线性判别 b)概率生成模型:连续输入、离散特征 5.核方法: a)对偶表示

b)构造核函数 c)径向基函数网络:Nadaraya-Watson模型 d)高斯过程:高斯过程模型用于回归和分类、Laplace逼近、与神经网络的联系 6.支持向量机: a)最大边缘分类器:历史回顾 b)用于多分类和回归的支持向量机:几何背景、各种变种 c)统计学习理论简介:Vapnik等人的工作 7.图模型: a)贝叶斯网络 b)Markov随机场:条件独立、因子分解 c)图模型中的推断 8.混合模型和期望最大化(Expectation Maximization,EM)算法(3学时): a)高斯混合模型的参数估计:最大似然估计、EM算法 b)EM一般算法及其应用:贝叶斯线性回归 9.隐Markov模型和条件随机场模型(3学时): a)隐Markov模型:向前-向后算法、Viterbi算法、Baum-Welch算法等 b)条件随机场及其应用 四、课程教学环节的学时安排和基本要求 1.决策论与信息论基础(2学时):了解并掌握统计决策理论和信息论的基础知识。 2.概率分布(3学时):熟悉常见的分布,熟练掌握最大似然估计方法,学会利用无信息先 验和共轭先验简化计算,了解一些常用的非参数方法。 3.回归的线性模型(3学时):掌握线性回归的一般方法,学会使用R中有关回归的程序 包,并能将之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4.分类的线性模型(3学时):对分类问题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掌握一些常用的分类方法。 5.核方法(3学时):了解核方法的最新进展,熟练掌握核函数参数估计的常用方法。 6.支持向量机(4学时):掌握支持向量机的基本原理,面对各自研究领域中的具体问题学 会使用支持向量机,粗略了解统计学习理论。 7.图模型(4学时):从建模到算法实现。 8.混合模型和期望最大化(Expectation Maximization,EM)算法(3学时):掌握EM算 法的基本理论,学会使用EM算法。 9.隐Markov模型和条件随机场模型(3学时):掌握隐Markov模型的几个经典算法,学 会利用隐Markov模型和条件随机场模型解决具体问题,如自然语言处理中的词性标注等。 五、教材及参考文献: 1.Bishop, C. M. (2006) Pattern Recognition and Machine Learning, Spring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LLC 2.Mitchell, T. M. (1997) Machine Learning, The McGraw-Hill Companies, Inc. 六、必要的说明

艺术概论考试大纲

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艺术概论课程代码:00504 2016年4月版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艺术学概论》是高等院校素质教育重点课程之一,教育部从2001年起,已将《艺术学概论》列为全国各类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含师范类与非师范类)必考科目之一。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在内的全国许多综合大学、师范院校,以至理工农医等各类高等院校都纷纷开设了此门课程。本课程对于培养人文类学生具有全面的艺术常识,较高的艺术修养,以及增强人文素质等方面,尤其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目标和任务是使学生通过自学和辅导考试,能较全面、系统地掌握艺术学相关理论的基本概念、本质属性、艺术发展基本规律、世界文化艺术与民族文化的关系等相关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分析艺术发展的总体规律及具体艺术门类的发展规律等相关问题能力,从而为以后更深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要求如下: 1.了解并掌握艺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 2.了解并熟悉主要艺术门类的基本知识,提高艺术鉴赏力与艺术修养,增强人文素质。 3.了解世界范围内艺术学学科及理论的发展概况,掌握中西方艺术学学科的发展历程及特点。 4.理解动中西方艺术学理论的异同及相互借鉴。 5.掌握艺术学理论横向、纵向各个环节及相互之间的影响。 6.从美学与文化学角度,理解和认识从艺术创作到艺术接受的全过程,能够结合具体案例阐述如何使艺术创作链保持良性循环。 7.能够结合中国艺术创作发展的现状提出建议。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作为艺术类专业基础课,将与此相关的各具体艺术门类以及哲学、历史学、社会学、文化学等要素放在一个体系内来进行阐释,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关于艺术学理论的整体意识,从而将创作、作品、鉴赏等环节相结合,更有益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另一方

《金融统计分析》作业试题(doc 7页)

《金融统计分析》作业试题(doc 7页)

《金融统计分析》作业(一) 一、单选题 1、下列中哪一个不属于金融制度。() A、机构部门分类 B、汇率制度 C、支付清算制度 D、金融监管制度 2、下列哪一个是商业银行。( ) A、中国进出口银行 B、中国银行 C、国家开发银行 D、邮政储蓄机构 3、《中国统计年鉴》自()开始公布货币概览数据。 A、1980年 B、1989年 C、1990年 D、1999年 4、货币与银行统计体系的立足点和切入点是()。 A、政府 B、金融机构 C、非金融企业 D、国外 5、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推荐的货币与银行统计体系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是()。 A、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存款货币银行资产负债表、非货币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 B、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商业银行资产负债

C、吸收活期存款,创造货币 D、经营存款贷款业务 9、当货币当局增加对政府的债权时,货币供应量一般会()。 A、增加 B、减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10、准货币不包括()。 A、定期存款 B、储蓄存款 C、活期存款 D、信托存款和委托存款 二、多选题 1、金融体系是建立在金融活动基础上的系统理论,它包括()。 A、金融制度 B、金融机构 C、金融工具 D、金融市场 E、金融调控机制 2、政策银行包括()。 A、交通银行 B、中信实业银行 C、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D、国家开发银行 E、中国进出口银行 3、金融市场统计包括()。

A、商品市场 B、短期资金市场统计 C、长期资金市场统计 D、科技市场 E、外汇市场统计 4、我国的存款货币银行主要包括商业银行和()。 A、保险公司 B、财务公司 C、信用合作社 D、信托投资公司 E、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5、基础货币在货币与银行统计中也表述为货币当局的储备货币,是中央银行通过其资产业务直接创造的货币,具体包括三个部分()。 A、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含存款货币银行的库存现金) B、各金融机构缴存中央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中央银行对非金融机构的负债) C、中央银行自有的信贷资金 D、邮政储蓄存款和机关团体存款(非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E、中央银行发行的中央银行债券 6、M1由()组成。 A、储蓄存款 B、流通中的现金 C、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设计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设计(提纲) 一、综合说明 基本情况、工程规划、布置、设计、施工组织、预算等简要说明。(附技术特征表) 二、基本情况 1、该村地理位置、海拔高度范围、计划上报人口、户数,目前实际人、户数、居位(分散、集中)情况、村庄形状。 2、目前吃水状况、计划采用的水源状况、出水量、保证情况,水质是否达标。 3、经济状况、人均收入、自筹能力、集体经济状况。 4、民风民情、群众对饮水工程热情、干部是否团结、组织实施工程难易状况。 5、工程地质状况、水源、管线、入户、蓄水池等。 三、工程规划、布置 1、工程任务、规模(解决人口、户数)。 2、工程布置及主次要建筑物 工程划分为引水、提水、旱井。描述入户、集中型式,集泉池、引水管线、水泵站、蓄水池、配电房、高位蓄水池、输配电设施、上下供水管线、村级入户管线等。 四、工程设计 1、引水工程

集泉池、引水管管径、管长、自流引水必须实测纵断。地形差小于10m的引水管线,必须设排气阀。 2、蓄水工程 供水量确定: 上水池:按(50L/d〃人)×人口,10-15天上一次水计算上蓄水池的容量。 下蓄水池:根据引水流量3日抽一次确定,一般最小不少于25m3。 结构砖混结构,加带锁DN80井盖、C20现浇砼固定。 3、提水工程 3.1压力管确定 按上水管一次抽水不超过10小时确定。 管径选择:采用公式D=(4Q/πv)1/2 管径选择:按损失占净扬程10-20%考虑。 管材选择:一般管道压力在0.5Mpa以下选PE管,压力0.5Mpa以上者选钢管,PE管按最大净水头压力值×1.5倍选管道压力级别。 钢管选择: 壁厚:2″、2.5″钢管不少于4mm, 3″钢管不少于5mm。 单米重按:直径×π×壁厚×7.81计算。 3.2水泵选择 水泵扬程=(水泵扬程按净扬程+管道损失扬程确定)×15%

(完整版)影视艺术概论教学大纲模版

青岛胶南珠山职业学校 《影视艺术概论》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影视艺术概论课程类型: 基础课 适用专业:广播与影视主撰人:殷兵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艺术设计(影视方向)专业的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影视艺术的基本原理,熟悉影视艺术的发展历史,并了解影视制作的生产流程,熟悉各种影视设备的原理及基本操作,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本课程从影视艺术本质、影视艺术发展历史、影视生产规律、影视前后期设备操作等方面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从影像诞生历史、影像视听语言发展、影像产品分类、现代影像特征等不同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使学生了解影视艺术的本质及生产规律,通过对影视前后期设备的使用,熟悉影视设备的原理及基本操作,能鉴赏不同影视片的艺术表现手法,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影视艺术观念,拓展其艺术思维空间。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1、知识要求: 了解:影视艺术基本原理及影视艺术的发展史。 理解:影视基本特性、传媒特性和发展趋势。 掌握:影视艺术的一般理论知识和创作过程。 2、能力要求: 增强影视审美能力和批评能力

三、学时分配 绪论:中国电影电视发展之路(2学时) 教学内容: 1、中国电影的发展 2、中国电视的发展 第一章影视艺术基本概念(4学时) 一、教学内容: 1、艺术的本质和影视艺术的特征 2、影像和镜头的概念 3、影视声音的概念 二、教学要求: 1、了解艺术的本质和影视艺术的特征 2、理解影视艺术相关的基本概念性的东西 3、理解影视声音的概念及其作用 教学重点:影视艺术相关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声音的构成及声画关系 第二章、影视创作(4学时) 教学内容: 影视创作的概念 影视创作流程及编剧、导演、表演、摄影、摄像的概念和操作教学重点:

电大本科金融《金融统计分析》试题及答案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8-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半开卷) 金融统计分析试卷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 1.金融市场统计是指以( )为交易对象的市场的统计。 A.证券 B.股票 C.信贷 D.金融商品 2.信用合作社包括城市信用合作社和农村信用合作社,在货币与银行统计中,它们属于 ( ) A.非货币金融机构 B.存款货币银行 C.国有独资商业银行 D.非金融机构 3.当货币当局增加对政府的债权时,货币供应量一般会( )。 A.增加 B.减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4.以下几种金融工具按流动性的高低依次排序为( )。 A.现金、储蓄存款、活期存款、债券、股权 B.现金、活期存款、债券、储蓄存款、股权 C.现金、活期存款、储蓄存款、债券、股权 D.现金、活期存款、储蓄存款、股权、债券 5.通常,当政府采取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时,股市行情会( )。 A.看涨 B.走低 C.不受影响 D.无法确定 6.某产业处于成长期,则其市场表现(价格)的特征是( )。 A.大幅度波动 B.快速上扬,中短期波动 C适度成长 D.低价 7.A股票的p系数为1.2,B股票的p系数为0.9,则( )。 A.A股票的风险大于B股 B.A股票的风险小于B股 C.A股票的系统风险大于B股 D.A股票的非系统风险大于B股 8.假设某股票组合含N种股票,它们各自的非系统风险是互不相关的,且投资于每种票的资金数相等。则当N变得很大时,关于股票组合的总风险说法正确的是( )。 A.总风险在变大 B.总风险不变 C.总风险在全面降低,当N大于30时,总风险略微大于市场风险 D.总风险的变化方向不确定 9.对于付息债券,如果市场价格高于面值,则( )。 A.到期收益率低于票面利率 B.到期收益率高于票面利率 C.到期收益率等于票面利率 D.不一定 10.纽约外汇市场美元对日元汇率的标价方法是( )。 A.直接标价法 B.间接标价法 C.买人价 D.卖出价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汇率风险只在固定汇率下存在 B.汇率风险只在浮动汇率存在 C.汇率风险在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下均存在 D.汇率风险在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下均不存在 12. 2000年1月18日纽约外汇市场上美元对英镑汇率是:1英镑-1. 6360-1. 6370美元,某客户卖出100000美元,可得到( )英镑。 A.61124. 70 B.163600 C.163700 D.61087. 36 13.同时也被称为“一价定律”的汇率决定理论是( )。 A.购买力平价模型 B.利率平价模型 C.货币主义汇率模型 D.国际收支理论

农村饮水安全十三五规划工作大纲

附件 《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十三五”规划》编制 工作大纲 自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以来,到2015年底,我国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将基本解决。但一些地区农村饮水安全成果还不够牢固、容易反复,在水量和水质保障、长效运行等方面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与中央提出的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确保贫困地区如期脱贫等目标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十三五”期间,需通过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切实把成果巩固住、稳定住、不反复,全面提高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为指导地方科学编制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十三五”规划,制订本工作大纲。 一、总论 (一)规划工作任务 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实行地方行政首长负责制。巩固提升工程“十三五”规划建设任务和投资规模由地方自行确定。建设资金由地方筹措,中央对贫困地区等予以适当补助,并与各地规划任务完成情况等挂钩。中央实行规划目标考核制度,各省确定的规划目标任务将作为中央对各地考核的依据。规划主要工作任务是: 1、科学评价工程现状。充分利用农村供水工程普查成

果,认真总结“十二五”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情况,全面分析评价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现状,总结成效,查找薄弱环节、存在问题和制约因素。 2、认真搞好需求分析。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施脱贫攻坚工程的目标要求,重点从解决部分地区饮水安全易反复、一些地区水质保障程度不高、长效机制不健全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针对不同区域提出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和管理需求。 3、合理制定规划目标。保障农村饮水安全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十三五”规划任务的重点是突出工程管理和运行维护,适当采取工程措施,达到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成果的目标。各地要根据本地经济发展水平、资金投入可能和建设管理要求,科学合理确定“十三五”规划目标。 4、重点抓好规划布局。综合考虑当地自然地理和水资源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村镇布局、人口变化、重点风险源分布及现有工程实际状况和贫困人口易地搬迁措施等情况,按照以改造配套为重点、辅以适当新建的原则,合理确定巩固提升工程总体布局和发展规模。 5、分类确定建设任务。围绕解决部分地区饮水安全易反复问题,合理确定改造与新建工程的建设任务;围绕提高水质保障程度,确定水厂水质净化处理和消毒设施配套完善的措施;围绕工程长效运行,确定创新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水源保护、信息化建设等任务。

课程名称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教学大纲 (“课程思政”版) 课程编号: 英文课程名称: 学时数:学分: 课程类别:适用专业: (注:含实验、上机学时的课程“学时数”填写格式为“总学时数/实验(或上机)学时”,学分仍填写课程的总学分。) 教学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与任务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要求:课程教学应达到的要求,以及对教学方法、手段等方面的说明。即:结合课程内容,阐明主要教学方式、方法、手段的运用,与不同种类课外学习活动(习题、作业等)的配合,以明确教师组织教学的主体教学思路。在此基础上,明确通过教师教学使学生应达到的知识与能力方面的较具体的课程教学目标。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该课程与其他相关课程的先修、后续关系、在知识点上有交叉的课程之间的分工等) 教学大纲 一、理论教学部分 要求:按章写出各章主要内容、知识点,明确该章讲授的重点、难点及教学目标(可以用“了解”、“理解”、“掌握”等层次表述该章节的教学目标)。 二、实验教学部分 各实验名称及主要内容

四、成绩考核与评定方式 五、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XXXX》,XXX编著,XXXX出版社,XXXX年XX月。 2.《资料名称》, XXXX出版社,XXXX年XX月。 《课程名称》参考教案设计 (“课程思政”版) 授课要点: 教学周次/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专业知识与技能 2.过程与方法 3.思政育人目标 要求:根据课程专业教育要求,有机融入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十九大精神等内容。 二、教学分析 1.本节的作用和地位 2.本节主要内容 3.思政内容融入点 要求:简述课程教学中能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专业知识技能教育内容有机融合的领域。 4.教学重点 5.教学难点 三、教学策略与条件要求 要求:简述课程教学中为达到教学目标所采用例如问题驱动、案例分析、合作探究等策略手段,以及授课过程所需要的教学条件需求,如多媒体、现场参观等。

2017艺术概论考试大纲

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艺术概论课程代码:00504 2016年4月版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艺术学概论》是高等院校素质教冇重点课程之一,教育部从2001年起,已将《艺术学概论》列为全国各类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含师类与非师类)必考科目之一。包括大学、淸华大学、师大学在的全国许多综合大学、师院校,以至理工农医等各类髙等院校都纷纷开设了此门课程。本课程对于培养人文类学生具有全而的艺术常识,较奇的艺术修养,以及增强人文素质等方而,尤貝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目标和任务是使学生通过自学和辅导考试,能较全而、系统地掌握艺术学相关理论的基本概念、本质属性、艺术发展基本规律、世界文化艺术与民族文化的关系等相关知识,培养和提髙学生正确理解和分析艺术发展的总体规律及具体艺术门类的发展规律等相关问题能力,从而为以后更深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要求如下: 1.了解并掌握艺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 2.了解并熟悉主要艺术门类的基本知识,提高艺术鉴赏力与艺术修养,增强人文素质。 3.了解世界围艺术学学科及理论的发展概况,掌握中西方艺术学学科的发展历程及特点° 4.理解动中西方艺术学理论的异同及相互借鉴。 5.掌握艺术学理论横向、纵向各个环节及相互之间的影响。 6?从美学与文化学角度,理解和认识从艺术创作到艺术接受的全过程,能够结合具体案例阐述如何使艺术创作链保持良性循环。 7.能够结合中国艺术创作发展的现状提岀建议。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作为艺术类专业基础课,将与此相关的各具体艺术门类以及哲学、历史学、社会学、文化学等要素放在一个体系来进行阐释,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关于艺术学理论的整体意识,从而将创作、作品、鉴赏等环节相结合,更有益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另一方而通过介绍四方艺术发展状况,能够使学生了解中西艺术的异同,从而开阔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学习艺术的兴

《音乐学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音乐学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二、课程简介 《音乐学专业导论》是音乐学专业一年级新生的专业方向必修课,本课程主要介绍音乐学专业大学四年的主要内容,包括本专业的知识结构及课程组合、专业基础知识和核心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与课堂教学环节的关系、专业必需的公共基础知识和通用能力以及考研课程、专业前沿和重大科研成果;本专业的学习方法,主要技术刊物,技术权威,参考书目、课程设置及未来就业前景和领域的介绍,并了解本院音乐学专业的基本情况,校内教师的职业成就和承担的课程。 三、课程目标 通过学习专业导论,结合专业培养目标,提出本要达到的目标。这些目标包括: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明确在一定阶段内专业学习的主要任务,提高学生学习的针对性和目的性。掌握音乐学专业的专业性质和基本的知识结构及课程组合,包括专业基础知识和核心课程以及专业必需的公共基础知识和通用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明确在本专业的学习过程中,本专业的学习方法,主要的刊物,权威、参考书目;实践教学环节与课堂教学环节的关系以及与相关学科和本院系的其他专业的联系;了解四年应获得的总学分以及学分绩点的含义:必修学分、选修学分、实践环节学分、课外学分是多少。并以此来帮助完成本科专业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目标: 了解考研课程、本专业前沿和重大科研成果、以及该专业在本地的发展、就业前景和人才需求的基本特征和技能要求,从而使学生在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志向和兴趣进行有目的性的学习,在顺利地完成专业课程学习的同时,形成自己的创新实践能力及知识结构,使个人发展有一定的空间性和延展性。

四、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没有先行课程,后续课程为音乐专业课程。 五、教材选用与参考书 1、参考:《2013级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艺术概论复习提纲

一.艺术概论包含艺术原理、艺术系统、艺术门类。 二.艺术原理包含本质与特征、艺术的起源、功能与教育、艺术与环境 三.艺术系统包含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接受 四.艺术门类包含实用艺术、造型艺术、表演艺术、综合艺术、文学艺术 五.广义艺术:指包含语言艺术(诗歌、散文、小说)在内的艺术形式。 六.狭义艺术:主要指实用艺术(建筑、园林、实用工艺),造型艺术(绘画、雕塑、摄 影、书法),表演艺术(音乐、舞蹈、曲艺、杂技),综合艺术(电影、电视、戏剧、戏曲)。 七.艺术本质的讨论: 艺术作为主客体关系的最高形式,艺术美包含着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艺术是对客观社会生活的反应,另一方面艺术又凝聚着艺术家主观审美理想和情感愿望。 八. 艺术的本质:实践基础上审美主客体的统一。(创作、作品、鉴赏的主客体统一) 九. 艺术生产理论给艺术学研究提供的研究启示: 1、揭示了艺术的起源、性质和特点。 2、艺术生产理论阐明了两种生产的“不平衡关系” 3、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系统的奥妙。 十.艺术具备的三大特征:形象性特征、主体性特征、审美性特征 十一.艺术起源观点:模仿说、游戏说、表现说、巫术说、劳动说 十二.游戏与艺术的联系与区别: 1】游戏与艺术的相同点: 1、都只有在满足了衣食住行的功利需求之后才有可以用过剩的精力从事这些活动 2、它们都是超功利的,不能满足实际物质需要,都能让人产生愉悦的情感 3、游戏中强烈的情感和欢快的节奏和艺术有关联 2】游戏与艺术的不同点 1、游戏的目的是发现过剩的精力或是某种活动的练习,艺术却不同 2、游戏是短暂的,而艺术的生命力是长久的 3、游戏是个人的自娱,艺术是情感的交流,必须有观众 所以游戏没有科学地、全面地揭示艺术发生的根源。 十三.艺术发生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劳动实践 原始艺术的发生动力不是单一的,劳动、情感、巫术、幻想等原始社会的一切,他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了一个系统,组成一个合力。但不是每个动力因素都处于同等重要

关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设计的分析

关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设计的分析 发表时间:2019-07-29T14:30:25.28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作者:詹学路 [导读] 摘要:饮用水安全一直都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倍受社会各界关注的一项重点问题。 曲靖市沾益区花山街道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水务所云南曲靖 655338 摘要:饮用水安全一直都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倍受社会各界关注的一项重点问题。随着现阶段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农村的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也越来越成为现阶段农村各项建设工作中的重点内容。基于此,本文重点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设计相关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设计;分析 对于广大范围内的农村而言,在城镇化建设日益加快的今天,农村的各项工程建设也得到了较大的进步。一直以来,农村饮水安全都是农村各项工作中的一项重点,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对于保证农村人口生命健康产生着非常积极的影响。但是就现阶段农村饮水安全工作而言,其整体水平并不是特别高,并且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对于农村饮水安全而言,做好其相关的工程规划设计工作具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如何在现阶段农村建设过程中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设计相关工作,也成为了现阶段工作的一项重点内容。 1、农村饮水安全概述 1.1、农村饮水安全含义 所谓的农村饮水安全指的就是可以保证农村居民及时、方便的对洁净、足量且负担起的获取生活饮用水的统称[1]。它是现阶段广大农村最为关心的一个问题。对于现阶段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而言,做好其相关工作,对于保证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良好的饮用水水质可以有效的降低各类疾病的发生及传播,对保证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相应的,只有农村居民身体健康得到保证,农村的各项工作开展才能更为顺利,才能最终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目标。 1.2、农村饮水安全现状分析 我国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尽管近年来工业化建设以及第三产业发展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是农村分布较广、农村人口众多这一实际的情况并未得到较大的改变。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农村由于长期受自然、地理以及经济条件的制约,在现阶段,其供水质量、供水数量以及水质洁净程度都相对较低,并且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随着农村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其水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相应的,农村饮水安全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导致这一现象出现对策主要原因为缺乏相应的标准、规范以及法律的保障。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党和国家对于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也愈发的重视,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以及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等诸多举措,已经解决了6亿农村人口的饮水问题,在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以及推进基本公共服务方面发挥着非常积极的作用[2]。 2、现阶段农村饮水安全普遍存在问题分析 2.1、饮水不安全人口基数较大 就现阶段农村饮水安全而言,饮水不安全人口基数较大是现阶段农村饮水安全普遍存在着的一个问题。其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为饮用水水质超标,具体来讲,笔者依据现行规范标准对部分地区的饮用水水质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为氟化物、氯化物、细菌学指标严重超标,且污染较为严重,导致这类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为:个别地区的地下水或者是深井水本身水质含氟量就相对较高,并且在饮用过程中并为进行处理就直接饮用,此外,相关水处理设备严重缺乏、距离污染源较近以及河道淤塞严重等诸多问题的存在,使得水质安全很难得到保证;另一方面为供水保证率以及供水量相对较低,导致这类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为管网漏损较为严重、设备老化导致其动能不足等等,这样一来,也就必然会对农村饮水安全产生较大的影响。 2.2、地表水源管理及保护工作有待提升 地表水源管理及保护工作有待提升也是现阶段农村饮水安全普遍存在着的一个问题,导致这类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为相关企业以及主管部门对于地表水源管理及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加之相关人员的缺乏,导致各类水污染问题也是频频发生,比如工业水污染、农业水污染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也必然会对农村饮水安全产生严重的影响。 3、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具体策略分析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是现阶段保证农村饮水安全最为重要的一项措施,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相关工作,可以在较大程度上实现农村饮水质量的有效提升。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笔者经过大量的研究发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做好现阶段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工作。 3.1、遵循集中供水规划原则 基于农村饮水安全现状,要想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工作,其中首要的一项工作就是遵循集中供水规划原则。首先,在进行农村饮水安全建设过程中,应从当地实际的情况出发,结合当地用水及水域分布实际,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规划方案制定过程中,还应对周边城市或者工业区建设与发展进行充分的考虑,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就是可以有效避免重复建设这类不良事件的出现[3];其次,在进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规划过程中,还应对自然环境保护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在规划过程中对既有的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最后,在实际的规划建设过程中,不同的建设阶段应有不同的规划重点,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农村发展的具体要求。 3.2、保证供水水源的质量安全 在进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过程中,保证供水水源的质量安全也是较为重要的一项策略。首先应做好供水水源的选择工作,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应坚持“先地下水,后地表水”这一原则,通常来讲,在进行农村饮水供水水源选择过程中,应优先选用地下水,但是在部门农村地区,工业污染尤为严重,这样就应选择地表水作为主要的供水水源,对于选择地表水源而言,其主要工作就是做好相应的水源保护工作,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主管部门应对附近居民及工业进行环保教育[4],并在这一过程中加大对于水处理设备的投入,以此来保证供水的整体质量。 3.3、合理的对水资源进行配置 对水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是保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尤为重要的一项工作。在其实际的建设规划过程中,应首先对供水模式进行确定,宜采用区域供水模式进行供水,并供水到户;其次,应根据供水水源的选择来对水源保护区进行划分,并以此来保证水源地保护工作可以真正的落到实处,在这一过程中,主管单位以及供水企业应对农村环境卫生进行综合整治;最后对于水资源应用进行合理的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