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大槐树移民家谱五

大槐树移民家谱五

大槐树移民家谱五
大槐树移民家谱五

大槐树移民家谱五

1.(河南)黄庄村黄氏碑记

该碑记载:“据黄庄村中《黄氏始祖之墓》碑记记载,其祖原为李姓,于永乐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此地,后改姓为黄,以姓氏名黄家庄,1945年去‘家’字称黄庄。东苗庄、西苗庄是明朝永乐年间从山西洪洞迁来定居成村,苗姓较多,以姓氏取名苗庄,村东、村西分为两个村,村东称为东苗庄,村西称西苗庄。1958年建大队,1984年队改村,因村委会驻黄庄称黄庄村委会。”2004年5月18日于河南省南乐县杨村乡黄庄。

2.黄氏始祖之墓

该碑碑额上书“万世流芳”,碑身字为“黄氏始祖之墓”,刻碑时间“清光绪三十二年岁次丙午小阳月朔”。该碑碑阴上额字为“报本追远”,碑身碑文记载同黄氏始祖纪念碑碑阴面。

该碑亭位于黄庄村西,坐北面南。左碑为“黄氏始祖纪念碑”,右碑为“黄氏始祖之墓碑”。

该碑碑额上书“永垂不朽”,右联“有德者国仰民敬”,左联“积善者后世孝忠”。中间字为“黄氏始祖纪念碑”,左侧字为“附注:始祖墓碑国授古代历史文物保护,国家至宝,风雨久蚀,碑铭损缺,后嗣珍惜敬仰不已,追念本源,故重拟立石,刻原碑铭于后,以后世畅昭矣。”“南乐黄庄、长门清丰北张庄、次、三门濮阳黄苏庄……仝立。”“公元一九九三年元月二十九日岁次癸酉孟春朔”。

该面碑文记载:“始祖旧居洪洞县本李姓也。乃永乐年间迁居南邑,遂改姓黄何哉。想其实祖大避,迁各更姓名既而不免此役,故迁于邑东十一社堤口村者姓赵,迁于邑西一社东吉七者亦姓赵。惟我始祖姓黄,乃守故典不忘之父,没后归宗诚至孝盹笃之心也。世或异之而勿庸异也。

“有取义而我始祖既迁以来,支族甚繁,居亦于独迁开州城东苏家庄村今黄苏庄,及后迁清丰北张家也者,没后姓黄不从李也。所以刻铭于石永垂不朽,足见先祖追念本源之志千古不磨。“后嗣传流姓于据万世常昭矣,是以数十世长门长孙(府学生员)。”“长门清丰北张家,次(不详)、三濮阳黄苏庄”。“清光绪三十二年岁次丙午小阳月朔”。

3.(河南)邵家村邵氏碑记

该碑右侧文字为“时维公元一九九六年冬谷旦”,左侧文字为“合族仝立”。中间文字为“邵氏先祖纪念碑”。

邵氏和先祖纪念碑碑文,“盖闻凡事莫为之前虽美而弗彰虽盛而不传况立石以传祖德之事乎,秦汉以前立木为碑,秦汉以降易之以石生而有功德者铭于上,余以为彰先祖之功扬先祖之德非独为彰扬亦为教后裔也。吾邵氏自周至今乃巍巍之望族,历代名贤辈出文能安邦,武能定国,居庙堂之高者,忧其民,处江湖之远者,忧其君,贤达名士有重社稷者,曷可胜数哉,昔者周文王百子,吾始祖乃其一也,封于召,祖以召为采邑,故合召邑为姓焉,祖为周太保巡行南国布文王之政,功盖朝纲,且仁德广布民间。

据史载,文王赐驾半副及龙凤旌旗,其享年百四十余无疾而终虎祖佐周厉王,位极卿,《国语》载其文《邵公谏弭谤》,史称移公后厉王政事日非,朝野俱怨,国有乱离之危,虎祖数谏,拒纳,为社稷乃昭示天下保太子靖即位,是为宣王,则百废俱兴,政通人和,周之中兴其功居首焉,微斯人民谁与归国,何以安乎。平祖精通兵法深明陈图,辅秦始皇统一华夏,武功策勋,始皇封东陵侯,采邑之民感其兴教屯田之功德,于其告老之时泣送至徐州。汉元帝时信臣祖任河南太守,清正廉明,爱民如子,民称邵父为官者若尽如是天下安能乱乎。悌祖为晋武帝军师,精兵法通奇门,抑钟会之反,为晋之统一其功无匹者。北宋时康节祖世称邵老夫子,天文地理学之博奇门术数研之精时无其右者,且精通经史,文采丰华,易学专著迄今盛传不衰,诗词文赋古今称道,施氏著《水浒传》首引其诗,足见其才识精辟矣,然其时朝廷昏庸奸谗当权,无意仕途,召亦不仕,惜兮壮哉,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是也。

南宋时宏渊祖任大将军,伴驾于杭州,此御金岳功绩卓著,泽祖文章名世,钦点状元。信祖智勇双全,世为宋臣,闻元灭宋,不食而逝。真天道有无其志不易强者骄哉,元世祖念其忠,谥号武烈,赐铁旗杆银香炉以志其墓。明永乐六年,仁祖应召率其长男衷亮祖次男衷义祖,自安徽石易山迁至清丰城北,是为邵圈,历数年,衷义祖又迁于六塔西北,始有邵家村矣,衷义祖遵先人之遗训,广屯田兴教育睦邻族,后子孙昌盛,贤明卓识之士层出不穷,捷登祖曾科武孝廉,平寇驱虏,屡建奇功,宏碧祖奋淹祖文灿祖学识渊博德高望重,尽心力于家乘,功垂后裔,群贤祖乃贡生,终生治学,其弟子贤明至仕者甚众,致使官钦民敬谥“进

士出身”赐门匾以旌其德,树旗杆以彰其功。清云祖虽未仕,然桃李满门,漫漫数千载,吾邵氏先祖于社稷之功德尺幅岂能备叙者也,一言以蔽之,其功德同日月悬挂而不堪若失。近代吾邵氏子弟为国驱寇振兴中华功绩卓著与鞠躬尽瘁者难以尽书,恕不备述矣。今吾族念先祖之功德,遵先人之遗训,应族众之意愿,委族中名贤之心力镌先祖之功德于石,以垂式而历来是为记。”“时维公元一九九六年孟冬”。“百二十三世孙养顺拜撰,百二十二世孙启明校阅”。

4.(河南)前化村田氏祠碑记

2004年1月31日于河南省内黄县六村乡前化村,该碑碑额上书“万世流传”,碑身碑文为:“田氏谱系序·吾田氏祖籍山西洪洞,自明永乐二年建都于燕,高祖始迁至本地化村生息繁衍,世代相继,迄今已逾六百春秋,昔日中原迭经战乱,屡遭洪灾,吾祖含辛茹苦,夙兴夜寐才辟出可务耕作之庄田,邻村俗称之田坑、田井、田沟、田桥者,实乃吾先人辛勤劳作之遗迹。祖茔原在村西,后更至村东,盖族中人丁盛旺,分而就便故也,相传刘氏姻之田门,故田、刘一家。清嘉庆二十三年村东之太山行宫重修其碑石载,吾十三世祖明伦为一会首,此后五十年吾田氏宗祠始建族谱得叙,一九五○年由广风、广孟、祥云、金云、刘明顺等主持重叙家谱,令凤领列书于帐布之上,一九六六年以视为四旧故致毁,后修动嘱彩云、凤礼、凤旭将吾氏辈字录记于布,先后由修动、修生、凤春、进如保存至今,前定二十代,世字为一世祖仲礼、二世祖荣、三世祖景春、四世祖书经、五世至七世祖守崇起、八世祖吉之养嗣续可得大玉明和法广修云凤进,我世属兹土家系日繁,族谱不序恐久而紊,今与四庄吾同族共叙其事,议定自二十一代至三十代之世字为:再思先恩慧培立永振新,此序既定,后人可依此讳祖名识辈分,溯同源虽累世而不紊也。”“前化村理事会,田庄理事人田秀聪、田怀保、田金石、田秀志、田丙志、田俊民、田国林、田青连、田国希、田刚信、田合志、田丙朝”,“一九九○春立”。

5.(河北)邯郸县西南庄田氏族谱引

家谱犹国史也,国有史则世系传,家有谱则宗派著,所以析本支、序昭穆、别长幼、辨尊卑者系乎。所以贻孙谋而燕翼子者亦系乎此。是何啻国史之世系,厘然礼乐政教制度之为历千百而不紊欤,故曰:“家谱犹国史也”。

我田氏始祖讳盛,原籍山西平阳府洪洞县人,自前明永乐年间迁入邯郸县居

城隅西南庄家焉,入城东社八甲民籍。忆我始祖在日,性宽厚,好施予,凡遇贫苦亲邻冠婚丧祭告贷者,辄慨然许之,且不责其酬偿,又施玄帝庙基,路死坟地。家虽不中赀,而慕义恐后,勤俭持家,耕读教子,尔时之称良道善者,合内外而无异辞焉。今虽时称世迁,远而莫稽,而其所载在碑记,流传人口者,犹可想见其为人,远而立茔刻石,纂修宗谱,以垂裕于无穷,迄今三百余年,子子孙孙谁能一日而忘。时大清光绪二十八年岁次壬寅孟春朔日之吉十二世裔孙巨成。

6.(河南)温邢固村温王氏一家碑记

2004年1月31日于河南省内黄县六村乡温邢固村,温氏祠堂家谱,家谱轴左上角写着“始祖自山西洪洞县枣林村迁于此”。该碑上书“源远流长”,碑文记载:“我温氏始祖讳整,明永乐年间由山西洪洞枣林迁至本村,次弟讳令迁滑县今温家村,三弟讳兵留晋侍奉高祖山杰。据王氏祖墓碑记载,两祖东迁时携岳母葛赵氏与婿王温至本村后分居。温居东,王居西,故有温王一家之说。今我温氏繁衍已二十二世,人众返迁,其间十世祖讳忠圣迁汤阴辉泉,现三百余人,十一世祖讳清移居薜村,今一百六十余人,十三世祖讳谕迁太平村,现十余人。另有数户返晋。因战乱年代,族谱散失,今逢盛世,阖族人众,自筹贵金,重修族谱,修茸族茔碑楼,新拟世字,并随国家全面改革之际,在男女平等的基础上,克服重男轻女的封建残余,以二十世起,同男一样填写姓名,以追溯先祖遗德,下传世系不紊。撰文怀兴。温氏阖族同立。公元一九八七年二月十五日农历正月初六。”

该碑位于村西南,碑文如下:“王氏家谱·山西洪洞县枣林村乃余家祖居地也。自永乐建都于燕,高祖王、温高祖母始迁于州西邢固村焉。相传王、温一家,按户当差,所有田产地亩,温氏居东,而王氏居西,二世祖王玉于正德年间重修本村兴国寺,三世祖王彦民于隆庆年间重修焉。四世祖王守玉、五世祖王明、六世祖王世朝于万历年间又重修焉。硕德累善,世世相继,刊之于碑,彰彰可考。以及七世祖,家业浸昌,人丁渐庶,凡此皆祖宗功德,有以致之也,追远报本,故因河地有祖产地十余亩,除分给外,积其所有余者,置石一方,以志木本水源之恩,以溯其渊源,铭载祖德而不忘,序其世系,以垂子孙,勿忘其本,勿紊其序,庶祖德永垂,而世其昌大矣。”“大清康熙六十年岁次辛丑孟月朔日立薰沐撰书”。皇明始祖温公讳整祖妣葛氏之墓(大清乾隆九年十日谷旦)。

7.(河南)胡寨村胡氏碑记

2004年1月27日于河南省濮阳县习城乡胡寨村,“我胡氏出自安定,乃大舜之裔,周武王以元姬配胡公满而封于陈,陈亡其后遂以安定为氏,余先世本山西洪洞,实为安定以脉,而后脉派分支累数千万散居天下,我始祖而迁于山东曹州菏泽胡家寨村落焉,我胡氏自前明永乐年间,以澶渊土广人稀诏户部分他省居民稠密之实,我始祖自洪洞兄弟三人同迁澶渊郡,一支居新习庄,一支居兹土,一支不知何处。三支亲疏难辨,宗繁远近易紊,不可考者。我胡氏世居澶渊五百余年,族有十六世孙修碑公勤水源木本之恩修碑公之心人人之心子其无意乎。且乃祖乃父立祠堂列本祖。以明世系,我胡世祖宗在上在旁有凭有依修祠堂,以妥先灵,立碑以洽族情真殊同轨善继善述其在子乎。修碑公向叙与余,余智微才疏自愧不文,欲将先人之来由载在碑记,千万世不至相视如土途人也,云雨是为记”。“合族同建”,“中华民国三十三年岁次,甲申三月下旬念日”。

始祖胡公讳世荣之墓,胡氏祠堂。进入胡氏祠堂首先看到的是供奉先祖灵位的木制神龛和胡氏先祖灵位。阁楼横联为“永言孝思”,右联为“水源木本宗祖德”,左联为“春露秋霜子孙情”。阁楼上面的横联是“永言孝思”,右联“念先祖离洪洞单车匹马昔时苦”,左联“怀世宗居曹州枝繁叶茂今日荣”。

该碑记载:“胡氏始祖明洪武初年由山西平阳府洪洞县迁来于濮州红船西北三里许乐其里仁之美建村立业,以姓命名胡家庄已六百余年,其村名延用至今,故名胡庄。”

8.(河南)东白仓村申氏碑记

2002年6月摄于河南省濮阳市区东白仓村。该碑碑额上书“流芳百世”,右联“慎终须尽周公礼”,左联“追远长怀孝子心”,碑文:“先祖如墓简介:自古传说申氏家族自山西洪洞迁居而来,石碑记载是以西北申家屯分支到东白仓安居乐业,清朝康熙年间,祖始茔地是在本村东北小河记地几亩为茔地,后来经地理指点又移到村北记地五亩八分安葬为茔。只因社会变革不一民情所以,坟墓不能移居,不能各取所有,当时政治所迫,坟头被平,石碑被拉,只有一个大墓被保留至今,九三年国家在此兴建体校,坟地被征建,因此申氏子孙坚强意志,具体行动,把祖茔又迁移七百里河东沿黄河路南侧坟墓保持原序,现立一石碑。”“公元一九九三年三月十四日清明节立”。“碑人,申云彩、申云霄,申云善”,

“于大墓前”,“铭刻”,“主持移墓立”。

清古申氏祖茔之墓,碑记载:“今河南省濮阳市区东白仓村申氏,明朝洪武初年,始祖从山西平阳府洪洞县广济寺,奉诏迁居直隶大名府魏县申家屯。清康熙中期申家屯侗丰公,因战乱经开州册封卜居今东白仓村东侧。其令会公,为侗丰公孙。侗丰公教孙耕读为本,清雍正初年曾在朝中任吏部侍郎。令会公之茔并祖父大墓迁茔时,令会公墓中曾出土雍正时期铜钱铜器数枚件,十年动乱中已失。碑记也在一九五八年和十年动乱中被盗失。现今祖茔大墓,令会公祖墓,经考证是祖茔所迁,在今村东南马颊河桥南东侧,河道硬化又被乔迁。本申氏排行字自大墓始祖为:侗自令好含永克,万元申存云鸿志,百世文明乐大同,德光祺瑞庆丰昌,隆祥裕泰寿安康。”“公元一九九三年古历十月初一日”。

9.(河南)小槐林村申氏碑记

2004年3月13日于河南省内黄县二安乡小槐林村,该碑位于小槐林村南一墓区中。该碑碑头上书:“源远流长”,碑中间字为:“先考申公讳同福暨配张耀新孺人之墓”,两旁的楹联分别为,左联“终身勤劳传嘉风”,右联“一生俭朴留典范”,右侧碑文为“公元一九九五年古历端月十五日”,“一三七一年由洪洞迁往井店乡元卜村,一九四二年由元卜迁往小槐林村……”

10.(河南)寇家庄寇氏古槐

2003年2月3日于河南省濮阳县南关外寇家庄寇家庄古槐。据该村寇家族人讲,原来该村有三株古槐,现只剩下两棵。年代已很久远,听老人们讲,明初从山西洪洞移民到此所植。

始祖袁公讳杰纪念碑(碑阳),碑额上书“千古流芳”,右联“玉立克庆永世豪登”,左联“全民同心宏伟锦程”,碑身中间字为“始祖袁公讳杰纪念碑”,“时于公元二○○○年古历正月十七立”,“袁屯村袁氏合族仝立”。

11.(河南)袁屯村袁氏纪念碑

该碑碑额上书“千古流芳”,碑文为“袁氏族谱袁族也,袁氏出汝南而蔓延天下,明成化年间自洪洞迁清邑有袁氏,自此谱为亲见于服,服始于衰而至于缌麻至于无服,无服则亲尽,亲尽则情尽,情尽则喜不庆忧不悼如同途人,然视如途人者而不知其初兄弟也,兄弟其初一人之身也,悲夫以一人之身分而至于途人,此谱之所以作也,癸酉岁有怀义、太平二君溯其始祖鳌分兄弟三人,长英公洪洞

存祀,次鳌公迁清南永固集,三杰公迁清邑北袁家屯,由始祖一支分为三支,由三支分为数支,前明人文蔚起如康公字安居武职千总庆丰公字太平文登贤书附凤公黉官标柄如终公胶庠领袖,谱虽失传碑尚可考,怀义等又虑于谱失序与合于共议倡为此举进考本宗远稽他支本村支派排列详细,如科公迁郭村,延忠公迁子路坟村,士杰公迁开州里商村,忠公迁固城,春公迁开州白庞楼村,凡系同于莫不编次详细噫,族谱既成,索序于余是为序。”“生员朱学海拜撰额,禀生张孝友拜撰文,赞助人克明、庆宽、庆旺、永栓、永丕,主办人立峰、克作、克军、克亮、克飞、庆顺、庆路、永法、永森、永习、永钦,书丹石刻吕明川。”

大槐树移民家谱三

大槐树移民家谱三 1.明吉陈墓地买地券文 维大明隆庆元年(一五六七年)九月一日,岁次丁卯九月壬子朔,鸣吠破土立券,十一月初 九日庚申安葬据直隶大名府开州榆林里,孝男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吉澄伏缘,父敕封监察御史 吉陈奄逝,改卜茔坟,夙夜忧思,不遑所厝,遂令日者择此高原,来去朝迎地,占袭吉其地 属本宅东北甲字之原坤宫发脉,艮位生龙以始,生山为主官,国山为案放,元辰之水口左抱 右掩,四势有情,堪为宅兆,今备钱财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贯文买到墓地一方,南北长二十步,东西阔一十七步,三分半积地一亩四分东至青龙,西至白虎,南至朱雀,北至玄武,内 方勾陈,管分擘四,域丘承,墓伯封步,界畔道路,将军齐整,阡陌致使千秋百载永无殃处,若有干犯,并令将军亭长缚付河伯,今备牲牢酒脯百味香新共为信契,财地交相各已分付, 令工匠修茔安厝已后永保休吉。 知见人岁主传送之神,月主河魁之神代保人,今日直符从魁之神,故气邪精不得干扰,先有 居者永避,万里若违此约地府主吏自当其祸,助葬主里外,存亡悉皆安吉,急急如五帝使者 女青律令,券立二本,一本奉付后土氏之神,一本乞付墓中,令亡父陈收把准备付身永远, 照用今分券背上书合同二字,故气伏尸永不侵争。 2.明吉浈墓地买地券文 维隆庆三年(一五六九年)九月二十四日岁次己巳九月辛未朔,越二十四甲午吉日破土立券,十月二十庚申吉日安葬直隶大名府开州榆林里,在州迤东榆林村居住,孤子吉大典等伏缘, 父浈奄逝欲行归葬,祖茔穴路窄狭,安葬未便,夙夜忧思不遑所厝。遂令日者更新,扦于祖 茔之东北,以自然山为主,化生山为案,放勾陈之水口,左抱右掩四势有情,来去潮迎地, 占袭吉地属家望巽字之原堪为茔兆悌已。出备钱财九万九千九百九十贯文,买到茔地一方, 南北长二十步,东西阔一十七步,三分五厘,积得三百四十七步,该地一亩四分三厘七毫五糸,合得四神捧穴俱全。东至青龙,西至白虎,南至朱雀,北至玄武,内方勾陈,管分擘四,域丘承(丞),墓伯封步,界畔道路,将军齐整,阡陌致使千年百载永无殃咎,若有干犯, 垦乞将军亭长会议河伯。今备牲牢酒脯香薪共为信契,财地交相各已分付,令工匠修理之后 永保安吉,知见神岁月主代保神,今日直符太乙之神令,故气邪精勿得干扰,先有居者永避 万里,若违是约地府主吏自有垂鉴,助葬主里外,存亡悉皆安吉,急急如五帝使者女青律令 券立二本,一本奉上后土阴君,一本乞付墓中令亡父吉浈收把,准备付身永远照用。今分券 背上书合同二字,令故气伏尸永不侵争。大明隆庆三年九月二十四甲午吉旦建日直太乙之神,代保神年直神后之神,月直小吉之神。该碑碑额上书“追念祖德”,右联“祖德高如日月永垂 照耀”,左联“宗功大似泰山古今常存”。明故吉公讳伦字天叙别号乐素德配张老安人之墓(碑阴)。 3.高家村高氏碑谱记(河南) 2004年2月7日摄于河南省清丰县仙庄乡高家村,该族谱记载:“尝读十世再纵堂,祖庠生讳瀚所作,祖茔墓碑有云:始祖讳九山西平阳府洪洞县黄耄藕丝村人也,于大明洪武时奉 旨迁兹,披云露斩荆棘而遂家于斯焉,越二世而曾孙得预书香其后或同时发科或继世连芳子 姓繁庶前后两村不下百十余家,惟天派不一,继继绳绳连绵如瓜瓞迁居他里者近有辛庄集天 云寺董村王毛店等处,外县则有广平张村寺,开州石墓头,观邑百家寨,河南白杨县,此自 明时而已然矣,至今又有迁居英林里,楚家村,濮州高寺村,陈家马场村,范县北关,观城 屯里与张家娄村,藉非始祖积德累仁乌能如此蕃衍哉,然自始祖以来二十一世,五百余年独 于家谱未之修焉不诚一大憾事乎,虽有五世祖古坡公立一世系碑文上自始祖下至七世条分缕晰,但未载迁居者自几世迁出者为何人况七世以下之祖先独予东坟与西坟有碑文可考,神主

大槐树迁民之--李姓

大槐树李(lǐ) 姓 系承皋陶, 始祖为利贞、李耳, 为我国当代百家大姓第一姓。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李氏始祖为平阳府、洪洞县、赵城县等籍人氏, 明初奉旨在洪洞大槐树集中迁往异地, 至清末其后裔分布: 河南、山东、河北、北京、天津、陕西、甘肃、宁夏、安徽、江苏、湖北、湖南、广西、内蒙、辽宁、吉林、黑龙江、晋中、晋北、晋东南。李姓的记载最早见于东汉《风俗通·姓氏篇》。〔姓源〕其姓源主要有三: ①源自嬴姓。据《元和姓纂》、《北史》、《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 相传上古五帝之一的高阳氏颛顼帝生于若水, 居于帝丘。其生有儿子大业, 大业生子女华, 女华再生皋陶, 因生在曲阜偃地, 得偃姓。帝尧时, 皋陶曾担任大理官。生有儿子伯益, 被赐为嬴姓, 为古代嬴姓各族的祖先。伯益生恩成, 后子孙历虞舜, 从夏朝到商朝, 世代都担任大理的官职, 因此皋陶的后裔按照当时的社会习惯, 以官为氏, 就用官名中的理字作为姓。到了商纣王时, 理姓家族传到了理徵, 理徵字德灵, 因敢于直言向纣王进谏而为纣王所不容, 最后被纣王处死。理徵的妻子陈国契和氏带着儿子利贞逃到古伊国的旧址伊侯之墟, 靠吃木子即李子的果实充饥才能得以活命, 于是就理姓改为李姓。另一种说法: 周之前未见有李氏, 自从有老子姓李名耳, 因理、李两字古音相通, 老子为利贞的裔孙, 因祖上世世代代为理官, 便也以李为姓。李氏是始于李耳称姓的, 正史中记载的第一个李姓人物是李耳。②源自他族改姓。据《古今姓氏书辨证》记载, 又聊城的李姓有两支, 一支世代担任契丹族的酋长, 后来迁到京兆; 另一支为奚族人, 姓氏不明。这两支族人都由唐王赐为李姓。又鸡田的李姓, 原为河曲的一个部落, 后来这个部落的光进作了唐朝的节度使, 于是唐王赐光进姓李; 又渤海国是唐朝时人建立了政权, 渤海人茹常作了朔方的将领, 因屡立战功被赐姓李, 并改名为嘉庆。③源自他姓所改。据《通志·氏族略》记载, 唐时有名叫董秦的, 是幽州蓟地人, 从叛将史思明的军队中突围出来, 唐朝大将李光弼将他召到国都长安, 唐王赐他姓李; 西域也有李姓。唐肃宗乾元元年, 西域匿识国国王来朝见唐王, 唐肃宗赐他姓李。另据《魏书·官氏志》记载, 北魏鲜卑族的复姓叱李氏, 后改为汉姓单姓李。又同州蒲城人郭子和与他的弟弟子政、子端、子升一起归附唐朝, 唐王赐他姓李。〔郡望〕李姓的郡望主要有陇西郡、赵郡、顿丘郡、渤海郡、襄城郡、江夏郡、中山郡、广汉郡等。陇西郡: 战国时秦昭襄王二十七年设置, 属今甘肃省东乡、陇西地区。治所在甘肃临洮。〔堂号〕李氏的堂号主要有陇西、赵郡、平棘。陇西堂:因为李氏望出陇西郡( 今甘肃的兰州、巩昌、秦州一带) 。〔堂联〕李姓的堂联有: 陇西望族; 北海名流( 李邕) 。卫公勋业( 李靖) ; 元礼门墙( 李膺) 。经传道德( 李耳) ; 名重谪仙( 李白) 。家藏邺架( 李泌) ; 召赴玉楼( 李贺) 。居士词犹传漱江( 李清照) ; 娘子军莫与争锋( 平阳公主) 。狂歌痛饮双仙骨( 李白) ; 索句呕心一锦囊( 李贺) 。木荣花绽展春色; 子孝孙贤传嘉风( 木子为李) 。岷江水利千年颂( 李冰) ; 昌谷诗风万里香( 李贺) 。诗礼趋庭, 人羡邺侯卷轴( 李泌) ; 忠贞体国, 世瞻元礼肃墙( 李膺) 。世系考春秋, 御史名官、东鲁圣人曾问礼( 李耳) ; 渊源溯唐代, 翰林著绩、玄宗皇帝也求诗( 李白) ; 鸣凤朝阳, 谏诤均推御史( 李善感) ; 宫袍带月, 神气咸饮谪仙( 李白) 。田可耕, 桑可蚕, 书可读, 袭誉传家至宝( 李袭誉) ; 战则胜, 攻则取, 守则固, 文忠开国殊勋( 李文忠) 。胪唱儿孙三百辈; 经传道德五千言( 李氏祠联) 。楷模听松风, 敢与龙门望第; 文章标花萼, 莫忘鹿洞遗规( 李氏祠联) 。玉炉修炼延年药; 真道兴诚益寿丹( 李耳说经台联) 。匡山怀哲士; 青莲慕奇才( 李白祠联) 。新添十竹皆紫玉;恰对九峰如画屏( 李兆洛撰书联) 。铁肩担道义; 妙手著文章( 李大钊撰书联) 。〔名人〕九九版《辞海》收录李氏329 例,《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录李氏1806 例,《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收录2774 例。李姓的历史名人古代有伟大哲学家、道学派创始人李聃, 即老子; 战国时赵国有名将李牧, 秦蜀郡太守、都江堰的建造者、古水利专家李冰; 两汉有飞将军李广; 随末李渊、李世民建立唐朝; 唐代名将军李靖,著名诗人李白、李贺、李商隐; 唐末名将李克用, 克用之子、后唐始主李存勋; 五代南唐开国皇帝李日升; 南唐后主著名词人有李煜; 明代有哲学家李贽; 明末有农民起义领

洪洞大槐树移民在各地区的分布详情

洪洞大槐树移民在各地区的分布详情 洪洞大槐树移民在河南地区的分布详情: 河南省简称豫,地处黄河中下游、华中地区,向有“中原”、“中州”之称,元属河南江北行中书省,明置河南布政使司,辖八府,一直隶州,十一属州,九十六县。(《明史·地理志》)元朝末年,河南是兵荒天灾的重点地区,明初该地区土地荒芜,人口稀少,到处都是一片残景,朱元璋说:“今丧乱之后,中原草莽,人民稀少。”又说:“中原诸州,元季战争,受祸最惨,积骸成丘,居民鲜少。”据成化版<河南省志>载,洪武年间,在河南所辖十府十二州八十八县中,有十三个州县,户数都在一千零一户之下。山西与河南邻近,河南地广人稀,山西地狭人众,河南自然是山西移民的重点地区之一。据历史文献记载,洪洞大槐树移民迁于彰德府、怀庆府、开封府、卫辉府、大名府、归德府者居多,其它河南府、汝宁府、南阳府也不少。自山西往河南移民的次数也为最多,主要为洪武年间所迁,其次为永乐年间所迁。从时间上看,早在洪武二年就有向河南的移民,民国二十四年李敏纂修的《汲县志·大事记》里说:“士人传闻则以为洪武二年(移民)”。汲县《李氏族谱》亦载:“盛,明洪武二年自山西泽州府凤台县头村迁汲。”民国二十二年《孟县志-大事记》载:“明洪武三年,徙山西民于河北,而迁至孟州者十九,皆山西洪洞籍。”从《明史》、《明实录》的记载看,洪武年间,二十一年八月,二十二年九月,二十五年十二月,三次移民,永乐年间元年八月一次移民,共四次大批的往河南地区移民。至于小批的则有鹿邑县《刘氏家谱》载:“始祖原籍山西省洪洞县枣林庄,明洪武二十年迁至河南归德府鹿邑县西南二十五里褚固堆村。”偃师县游殿村道光年间《滑氏家谱》载:“吾滑氏聚族邙上,自明洪武六年由山西迁徙而来,至今四百余载。”洛宁县城关余庆村乾隆九年《全翁李公墓志铭》记载:“追溯古籍,洪洞县其桑梓焉,前明太祖三年十月诏迁豫。”洛阳市马营村《李氏墓碑》记载:“公生山西洪洞县大槐树村人也,至洪武三年迁居河西马营村”。辉县穆营村《穆氏家谱》载:“穆氏于明永乐年间自山西平阳府洪洞县迁穆家营。”温县招贤村《牛氏家谱》记载:“始祖牛鹏于永乐四年由山西平阳府洪洞县迁温。”舞阳县王楼村咸丰四年《王氏祖碑》载:“祖原籍山西洪洞大槐树,自明初迁民,有诏兄弟三人,各挈铜佛相居于此,建修楼房,因名村日三楼。”以上家谱、碑文对明朝洪洞移民始祖迁往何地作了详尽的记载。 据郑州大学历史研究所王兴亚教授《明初山西民到河南考述》一文所载,山西洪洞移民分布大名府所属诸县:清丰、南乐、内黄、濮阳、滑、浚、长垣等县。卫辉府所属诸县:汲、怍城、新乡、获嘉、淇县、辉县。怀庆府所属:河内、修武、济源、温、孟县。开封府所属六州,三十六县,包括后来的归德府、南阳府所属诸县。民国版《新安县志·民族》记载:“新安率为汉族,其氏族之由来,咸云迁自山西洪洞。一有谱牒足证者,如:横山吕:洪武初由洪洞迁入新安;芦院裴:山西闻喜迁新安芦院。回龙山(俗名寺坡山)张:……于恭帝末迁山西晋阳洪洞,六世孙琮,于明永乐初随文恕迁洛阳}廛河里,清初迁于新安。克昌邵:系明永乐由洪洞迁新安。辛庄孙:洪武初孙廷,由洪洞迁新安。城内许:洪武初许启伦由洪洞迁新安。横沟常:洪武初常福由洪洞迁新安。侯沟侯:先由云南迁洪洞,洪武初由洪洞迁新安。北关龚:洪武初龚大郎由山西夷山迁新安。邱沟邱:其先山西翼城人,元末邱德仲始迁新安。王庄王:南宋时由山西洪洞迁往河南新安下石井,洪武初王十二始徙王庄。韦庄翟:洪武初翟宗南自洪洞迁新安。庙头邓:洪武初邓奈由洪洞迁新安。城西街郭:洪武初郭奈由洪洞迁新安。东阳镇兰:洪武初兰锦由洪洞迁新安。石寺刘:洪武元年刘义从洪洞迁新安。石寺柳:洪武初柳旺由洪洞迁新安。石寺贾:贾政元末由洪洞迁渑池,洪武初迁新安。石井街:洪武二年于大公由洪洞迁新安。石井徐:洪武二年同于姓由洪洞迁新安时为姻亲。石井赵:系出宋某节度使后,元末由山西垣曲大赵村迁渑池石门即今之赵沟,又徙新安。羊义张:张聪于明初山西闻喜迁新安。高平寨郭:洪武初由洪洞迁邑西之南庄,明末郭三光徙高平寨。火虫驿王:洪武中王兴由山西洪洞迁新安。滩子沟介:元末介老八由山西介休迁滩子沟。西关董:洪武初由山西高平迁芮城后徙新安。骆岭李:洪武初由洪洞迁新安骆岭又迁栗园。车箱马:洪武初由洪洞迁罗家河,又徙济远之毛田,后徙新安盐仓,又徙车箱沟。流水沟冯:明初冯自勉兄弟三人由洪洞迁新安。王岭王:明初由洪洞迁新安。

洪洞大槐树移民在山东地区的分布详情

洪洞大槐树移民在山东地区的分布详情 山东省简称鲁,地处黄河下游,黄海、渤海之滨,元属中书省,明置山东布政使司,辖六府,十五属州,八十九县。(《明史-地理志》)元末明初,山东地区人口与山西地区人口不相上下,而土地面积却比山西大多了,由于元末战乱及灾荒,再加上朱元璋北伐,“靖难之役”的两次战争,靖难之役,山东军民抵抗燕军最为顽强,山东参政铁弦数败燕军于山东境内,民众也多自发抵抗燕军,南军李景隆在德州、济南地区与燕军反复拉锯作战,燕王胜后,对这些地区的民众进行了残酷的屠杀,造成山东地区“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所以山东地区是移民的重点地区,往山东的移民洪武、永乐朝较多。在《明史》、《明实录》记载的18次移民中,往山东地区的移民记载有:洪武二十一年八月,二十五年十二月两次,永乐元年八月,永乐五年五月两次,共四次大批移民。但大量的家谱、碑文及地方志记载永乐朝为多。主要迁往东昌府、济南府、兖州府、莱州府、德州府的最多。据叶涛《移民·山东人·山东民俗》调查,在鲁西南一带,大约半数以上的村庄是明代建立的。 《滕县县志资料》记载:滕县人民政府地名办公室于1980年对全县1801个自然村作了全面的普查和考证,1983年11月东部山区8个公社划出后,滕县今存的1223个自然村地名档案材料中,通过核计其立村年代为战国以前的34个,汉代18个,隋代4上,唐代27个,宋代45个,元代45个,明代687个,清代365个,民国10个,建国后26个,无考据的4个。共1261条,其中明初立村较为集中,数量较历代为多。以现存户藏的425份族谱和碑文中,115份记载为明初迁入滕籍,225份明确记载为明洪武、永乐年间从山西洪洞县(也有记载为平阳、临汾的。按:明初平阳府治临汾,辖洪洞,为同一地区)迁发来滕者,占明代迁滕立村的50%。今全县22个乡镇,经核查均有山西洪洞移民后裔之村庄,最少的1村(党山乡),最多的25村(级索镇),一般乡镇约为10个村庄左右。从今滕县自然村1223条档案中,有碑谱确证为山西洪洞籍的225条,滕县民间广传为“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这种说法虽不尽然,亦有它的来历。以光绪三十三年《滕县乡土志·氏族》记载的滕县门户较大的望族十二姓,其中黄、张、王、侯、杨氏五族祖籍系山西洪洞县,黄氏族谱具体到喜鹊村,迁滕纪年系明初洪武间,即说明这一点,同时也说明洪洞迁民来滕后发展的大户族系所占的比重是相当可观的。滕县史志办徐文潮同志对滕县碑、谱记载洪洞迁民的情况进行了统计,其中级索镇刘沟村《刘氏族谱》,没有记载迁滕年代;永丰乡《刘氏族谱》,明初迁;泉上村《刘氏族谱》,明朝迁;前赵庄《赵氏族谱》,洪武二年迁;彭庄《赵氏族谱》,洪武年迁;韩庄,韩氏族谱》,洪武年迁;后杨岗《杨氏族谱》,洪武年迁;北杨楼《杨氏族谱》,洪武年迁;道沟《徐氏族谱》,洪武年迁;王波《王氏家谱》,洪武二年迁;子崖《王氏家谱》洪武年迁;郝屯《王氏家谱》,洪武年间迁;董庄《王氏家谱》,洪武年间迁;千佛阁《王氏家谱》,洪武年间迁;羊二庄《满氏家谱》,明初迁;前潘楼《牛王庙碑铭》,明初迁;时庄《泰山庙碑记》,洪武年间迁;翟庄《翟氏族谱》,洪武年间迁;西宗庄《宗氏族谱》,明朝迁;前杨岗《马氏家谱》,洪武年间迁;牛集《牛氏家谱》,洪武年间迁;姚庄《周氏家谱》,洪武年间迁。望冢乡小刘庄《刘氏族谱》,明初迁;邱村《邱氏族谱》,明初迁;马村《马氏家谱》,洪武年间迁;刁村《刁氏祖碑》,明初迁;西谢庄《谢氏家谱》,洪武年间迁。姜屯镇刘楼《刘氏家谱》,洪武二年迁;侯颜庄《侯氏族谱》,洪武年间迁;孙村《孙氏族谱》,洪武年间迁;大彦《孙氏家谱》,洪武年间迁;解庄《解氏祖碑》,洪武年间迁;满园《满氏族谱》,明初迁;戚庄《戚氏族谱》,元初迁;西马场《马氏族谱》洪武二年迁。大坞镇吴楼《吴氏族谱》,洪武年间迁;战河《战氏族谱》,洪武元年迁。西岗镇东庄《王氏家谱》,清康熙年间迁;杜庄《杜氏族谱》,正统五年迁;两河岔《满氏祖墓表》,永乐年间迁;费庄《费氏家谱》,洪武年间迁;卓楼《卓氏墓表》,洪武年间迁。枣庄城区记载洪洞迁民的族谱统计:

山西洪桐大槐树移民姓氏牌位表

山西洪桐大槐树移民姓 氏牌位表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山西洪桐大槐树移民姓氏牌位表迁民姓氏寻源 迁民到各省的分布 1、迁往河南省分布 2、迁往河北省(北京、天津)分布 3、迁往山东省分布 4、迁往陕西省分布 5、迁往甘肃省分布 6、迁往宁夏自治区分布 7、迁往安徽省分布 8、迁往江苏省分布 9、迁往浙江省分布 10、迁往湖北省分布 11、迁往湖南省分布 12、迁往吉林省分布 13、迁往辽宁省分布 14、迁往黑龙江省分布 1、应姓 2、汲姓 3、闵姓 4、肇姓 5、寻姓 6、根姓 7、祭姓 8、祖姓 9、尤姓 10、翟姓 11、员姓 12、桑姓 13、远姓 14、敬姓 15、赫姓 16、息姓 17、致姓 18、舒姓 19、艾姓 20、渠姓

21、保姓 22、权姓 23、覃姓 24、黎姓 25、眭姓 26、深姓 27、慕姓 28、那姓 29、别姓 30、冀姓 31、成姓 32、燕姓 33、腾姓 34、靖姓 35、都姓 36、申姓 37、羡姓 38、及姓 39、曾姓 40、盖姓 41、日姓 42、唱姓43、淳姓 44、椎姓 45、贞姓 46、谈姓 47、晏姓 48、闽姓 49、岑姓 50、鄢姓 51、弋姓 52、逵姓 53、贡姓 54、步姓 55、国姓 1、席姓 2、文姓 3、师姓 4、龚姓 5、俞姓 6、易姓 7、车姓 8、宣姓 9、普姓 10、光姓 11、铁姓 12、向姓 13、宜姓 14、殷姓 15、乐姓 16、訾姓 17、荆姓 18、畅姓 19、聂姓 20、主姓 21、遆姓 22、硕姓 23、宰姓 24、金姓 25、亓姓 26、禄姓 27、岂姓 28、焦姓 29、阎姓 30、徐姓 31、卫姓 32、孟姓 33、詹姓 34、陶姓 35、甄姓 36、冯姓 37、仪姓 38、夏姓 39、谷姓 40、庞姓 41、寿姓 42、鲍姓 43、省姓 44、路姓 45、连姓 46、佘姓 47、司姓 48、芦姓 49、抄姓 50、原姓 51、左姓 52、丛姓 1、季姓

震惊!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真相深度揭秘

震惊!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真相深度揭秘 导读:在中国古代王朝的的末期,每逢社会混乱,这时总会出现人口的大迁徙。今天乡土人文地理将给大家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人口大迁徙(涉及到河南,山东,北京,天津,河北,陕西,安徽,东三省等大半个中国),这次人口 迁徙范围之广,影响之深远,不仅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而且在世界移民史上也是罕见的,这就是明初山西洪洞大槐树人口大迁移。文末附移民地理分布以及800多个姓氏从山西洪洞大槐树下出发,看看有你家乡和祖先吗?在整个河南,在山东,在河北,在安徽……乃至大半个中国,广为流传着一首歌谣:“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古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民间还流传着若干关于洪洞大槐树移民的故事。 为了证实这种说法,老人们总是让孩子们看小脚趾甲,说凡是过去从山西洪洞县老鹳窝底下迁来的,最小的那个脚趾甲都是两瓣的。 歌谣和传说标示着历史对发生在明代的一串惊天动地的“老 鹳窝底下”事件的惨痛记忆。这一切,还须从明朝的大移民说起。 民朝大移民 明朝大移民是洪武三年(1370年)至永乐十五年(1417年),

明朝政府先后数次从山西的平阳、潞州、泽州、汾州等地,中经山西洪洞县的大槐树处办理手续,领取“凭照川资”后,向全国广大地区移民。 民朝大槐树移民路径 元末战乱之后,历经20余年,朱元璋统一了天下,但是,此时的江山已是遍地疮痍,布满了战争的创伤;山东、河南、河北一带多是无人之地。为了恢复农业生产、发展经济,为了使人口均衡、天下太平,巩固明王朝的统治,明洪武年间,朱元璋采取了移民政策,按“四家之口留一、六家之口留二、八家之口留三”的比例迁移。 明初经洪洞县大槐树处迁往全国各地的移民曾达百万人之多,其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影响之深,不仅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而且在世界移民史上也是罕见的。这对于当时的明王朝以及后来的社会发展,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历史背景历史背景历史背景 1. 黄河泛滥 元朝统治中国虽然只有89年,但是它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难,特别是黄河中下游地区,却是其他朝代所难以比拟的。那时候黄河两岸就流传着这样一句歌谣:“石头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元朝时的黄河曾有20多年不打口子,任其泛滥自流,致使中下游大片土地沦为沼泽。人们被大水撵得东奔西逃,无处

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老鸹窝移民史

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老鸹窝移民史 水有源,树有根,人有血脉宗亲。那么,你来自何方呢?——可曾听祖辈们念叨过: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数百年来这些民谣在我国广大地区祖辈相传,妇幼皆知。古大槐树处位于洪洞县城,是闻名全国的明代迁民遗址,海内外数以亿计的古槐后裔寻根祭祖的圣地。几个世纪以来,古大槐树被当作“家”,被称作“祖”,被看作“根”,成为亿万人心目中的故乡。 一、古槐移民传说 据《洪洞县志》和《明史》记载:元朝末年,元政府连年对外用兵,对内实行民族压迫,加之黄淮流域水灾不断,饥荒频增,终于激起连绵十余年的红巾军起义。元政府予以残暴的镇压,争域夺地的殊死之战时有发生,两淮、山东、河北、河南百姓十亡七八。元末兵燹的创伤未及医治,明初"靖难之役"又接踵而至。冀、鲁、豫、皖诸地深受其害,几成无人之地。在中原战乱时,蒙古地主武装察罕贴木儿父子统治的“表里山河”——山西,却是另外一种景象,相对显得安定,风调雨顺,连年丰收,四境安谧。较之于相邻诸省,山西经济繁荣,人丁兴旺。再者,外省也有大量难民流入山

西,致使山西成了人口稠密的地区。洪洞等地土沃水足,人烟尤为稠密。明朝为了巩固新政权和发展经济,便大量从山西往外地迁民,凡“丁多田少”及“有丁无田”之家,都在迁移之列。从洪武初年至永乐十五年,五十余年期间组织了十八次大规模的移民活动。 晋南是山西人口稠密之处,而洪洞又是当时晋南最大、人口最多的县。据记载,明朝时在洪洞城北二华里的贾村西侧有一座广济寺,为唐贞二年所建。寺院宏大,殿宇巍峨,僧众很多,香客不绝。寺旁有一棵“树身数围,前遮数亩,荫藏数目”的汉槐,车马大道从树荫下通过。汾河滩上的老鸹在树上构窝筑巢,星罗棋布,甚为壮观。明朝政权在广济寺设局驻员集中办理移民,发放“凭照川资”。大槐树下就成了移民荟萃之地。明洪武至永乐十五年间,屡移山西民于京、冀、鲁、豫、皖、苏、鄂、秦、陇等十余省市。六百多年来移民子孙繁衍遍布全国以及海内外。 据说,每次迁民,不管家在何处,都以洪洞为集中地。官家在广济寺旁设机构,进行登记,而后才往各地迁送。常言说:“穷家难舍,故土难离”。正因为这样,老百姓临离开洪洞时人人痛苦、个个流泪,他们拖儿带女、扶老携幼,肩挑箩筐、手拄破棍、抑天长号,其状极为悲切。晚秋时节,槐叶凋落,老鸹窝显得十分醒目。移民们临行、凝眸高耸的

(25)洪桐大槐树移民情况

(25)洪桐大槐树移民情况 洪桐大槐树移民情况 大槐树移民的地理分布: 根据《明史》、《明实录》、《日知录之余》等正史、笔记史料的记载,以及笔者收集查阅的家谱、碑文、信函资料和大槐树祭祖园留言簿的不完全统计,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姓氏共812个,移民分布共18个省(市)、500个县(市)。其中:河南106县(市),北京、天津、河北129县(市),山东92县(市),江苏、安徽、湖北、湖南62县(市),陕西、甘肃、宁夏51县(市),山西34县(市),内蒙古8县(市),辽宁11县(市),吉林3县(市),黑龙江3县(市),广西1县。 一、迁往河南省分布: 河南省简称豫,地处黄河中下游、华中地区,向有“中

原”、“中州”之称,元属河南江北行中书省,明置河南布政使司,辖8个府,1个直隶州,11个属州,96个县。 河南的移民分布情况看,主要以黄河流域和淮河流域为主,这和两河流域的水灾及元末农民起义的战场相吻合。经笔者对河南地区家乘、地方志及所收集的信函资料不完全统计,河南地区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主要分布有106个县(市):郑州、荥阳、开封、平顶山、洛阳、焦作、鹤璧、杞县、尉氏、新郑、登封、兰考、中牟、新密、巩县、新乡、卫辉、封丘、获嘉、温县、济源、博爱、辉县、原阳、武陟、盂县、沁阳、修武、安阳、范县、台前、滑县、浚县、内黄、清丰、濮阳、长垣、汤阴、林州、商丘、永城、睢县、宁陵、民权、周口、商水、扶沟、西华、太康、郸城、项城、许昌、漯河、鄢陵、郾城、襄城、鲁山、长葛、临颍、叶县、宝丰、陕县、禹县、驻马店、确山、西平、汝南、新蔡、上蔡、信阳、息县、固始、泌阳、正阳、新县、罗山、商城、南阳、方城、唐河、新野、邓县、淅川、南召、桐柏、镇平、内乡、西峡、三门峡、义马、盂津、汝州、汝阳、栾川、灵宝、渑池、偃师、伊川、宜阳、洛宁、卢氏、新安、淇县、嵩县、郏县、舞阳。

大槐树移民家谱四

大槐树移民家谱四 槐露堂《黄氏祖谱》道凝序 (一) 戊午岁,魁、木、丕、烈籍录世系以报本追远之巨典,为亲亲睦族之嘉谟。法莫良焉,意莫厚焉。凝知其说心甚慕之,第恐后嗣奉行遵守,久而或怠,用申诰戒以示提撕。因寻绎其意,推衍其文以为序。云:窃闻承先惟孝以悦亲为大,启后惟仁,仁以教子为先。凝庸愚人也。孝不足以悦亲,仁不足以教子,返躬内省深自愧矣。况世系一籍,先世之德泽所赖以长流,后嗣之情义所赖以永系。借孝非纯孝,仁非至仁,任莫胜也于。凝安有望哉?虽然有幸焉!疑三从族兄魁九世族孙附生丕,爱敬兼尽,萱堂无恙,教养并举,侧室有造。我族先世之德泽将艾而犹未艾,后嗣之情义将乖而犹未乖者,此两人之力也。而其意则又有宏远者,值露霜之辰,宗祖在念,睹瓜瓞之什子姓关心,以故恐先世之德泽未艾于今者,或艾于后。后嗣之情义未乖于己者,或乖于人。因思,为艾者永于不艾,未乖者永于不乖,断非世系之籍不可。于是详书名字,敬列爵职,在前者必列于前,不以遵而逾于卑,在后者必书于后,不以上而拟于上。且一脉相传亲疏攸分,宗派缕析,同气自存是真,以报本追远之巨典为亲亲睦族之嘉谟也。然则,先世之德泽长流而不息,后嗣之情义永系而不离者,不在斯乎?是知先人谟烈,承先启后,自笈以后,愿我族子子孙孙家喻户晓,敬体我先人之谟烈于不替,更念我魁木丕烈之伟大清乾隆三年八月朔日,功于不衰也夫!大清乾隆三年八月朔日。 (二)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族谱者,谱其族也。族之有谱犹国之有史,不可缺不可亵,非轻也。予每读凝祖遗稿,思先君子遗嘱,不禁涕零者久之,叹予自入庠后循墨数行,咿唔牖下,痴想不可必得之名,妄希不可必能之事,而仅以食息终悠忽岁月,倘不急取原谱而重修之以致祖父就湮,子孙失次,是谁之咎与?是谁之咎与?清夜自思,不觉汗下。兹拣约阅原谱照旧抄誊,又杳自始祖以迄今日蕃衍次第名位必书,婚配必书,迁徙必书,凡有可稽者莫不书之,以俟后人疑即阙之,不敢臆定,总以致慎焉耳。尚其随时修续,勿忘本支,百世之意其于承先启后之道,庶乎不悖云廷抡

山西洪桐大槐树移民姓氏牌位表

山西洪桐大槐树移民姓氏牌位表(2012-01-10 01:12:53)转载▼标签:洪桐大槐树杂谈分类:家国天下 看看有没你的姓 迁民姓氏寻源 迁民到各省的分布 1、迁往河南省分布 2、迁往河北省(北京、天津)分布 3、迁往山东省分布 4、迁往陕西省分布 5、迁往甘肃省分布 6、迁往宁夏自治区分布 7、迁往安徽省分布 8、迁往江苏省分布 9、迁往浙江省分布 10、迁往湖北省分布 11、迁往湖南省分布 12、迁往吉林省分布 13、迁往辽宁省分布 14、迁往黑龙江省分布 1、应姓 2、汲姓 3、闵姓 4、肇姓 5、寻姓 6、根姓 7、祭姓 8、祖姓 9、尤姓 10、翟姓 11、员姓 12、桑姓 13、远姓 14、敬姓 15、赫姓 16、息姓 17、致姓 18、舒姓 19、艾姓 20、渠姓 21、保姓 22、权姓 23、覃姓

25、眭姓 26、深姓 27、慕姓 28、那姓 29、别姓 30、冀姓 31、成姓 32、燕姓 33、腾姓 34、靖姓 35、都姓 36、申姓 37、羡姓 38、及姓 39、曾姓 40、盖姓 41、日姓 42、唱姓 43、淳姓 44、椎姓 45、贞姓 46、谈姓 47、晏姓 48、闽姓 49、岑姓 50、鄢姓 51、弋姓 52、逵姓 53、贡姓 54、步姓 55、国姓 接上页 1、席姓 2、文姓 3、师姓 4、龚姓 5、俞姓 6、易姓

8、宣姓 9、普姓 10、光姓 11、铁姓 12、向姓 13、宜姓 14、殷姓 15、乐姓 16、訾姓 17、荆姓 18、畅姓 19、聂姓 20、主姓 21、遆姓 22、硕姓 23、宰姓 24、金姓 25、亓姓 26、禄姓 27、岂姓 28、焦姓 29、阎姓 30、徐姓 31、卫姓 32、孟姓 33、詹姓 34、陶姓 35、甄姓 36、冯姓 37、仪姓 38、夏姓 39、谷姓 40、庞姓 41、寿姓 42、鲍姓 43、省姓 44、路姓 45、连姓 46、佘姓 47、司姓 48、芦姓 49、抄姓 50、原姓

大槐树李姓移民史 八

大槐树李姓移民史八 大槐树李姓移民史 李姓系承皋陶,始祖为利贞、李耳,为我国当代百家大姓第一姓。 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李氏始祖为平阳府、洪洞县、赵城县等籍人氏,明初奉旨在洪洞大槐树集中迁往异地,。 至清末其后裔分布:河南、山东、河北、北京、天津、陕西、甘肃、宁夏、安徽、江苏、湖北、湖南、广西、内蒙、辽宁、吉林、黑龙江、晋中、晋北、晋东南。 李姓的记载最早见于东汉《风俗通?姓氏篇》。 〔姓源〕其姓源主要有三: ①源自嬴姓。据《元和姓纂》、《北史》、《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相传上古五帝之一的高阳氏颛顼帝生于若水,居于帝丘。其生有儿子大业,大业生子女华,女华再生皋陶,因生在曲阜偃地,得偃姓。 帝尧时,皋陶曾担任大理官。生有儿子伯益,被赐为嬴姓,为古代嬴姓各族的祖先。伯益生恩成,后子孙历虞舜,从夏朝到商朝,世代都担任大理的官职,因此皋陶的后裔按照当时的社会习惯,以官为氏,就用官名中的理字作为姓。到了商纣王时,理姓家族传到了理徵,理徵字德灵,因敢于直言向纣王进谏而为纣王所不容,最后被纣王处死。理徵的妻子陈国契和氏带着儿子利贞逃到古伊国的旧址伊侯之墟,靠吃木子即李子的果实充饥才能得以活命,于是就理姓改为李姓。另一种说法:周之前未见有李氏,自从有老子姓李名耳,因理、李两字古音相通,老子为利贞的裔孙,因祖上世世代代为理官,便也以李为姓。李氏是始于李耳称姓的,正史中记载的第一个李姓人物是李耳。 ②源自他族改姓。据《古今姓氏书辨证》记载,又聊城的李姓有两支,一支世代担任契丹族的酋长,后来迁到京兆;另一支为奚族人,姓氏不明。这两支族人都由唐王赐为李姓。又鸡田的李姓,原为河曲的一个部落,后来这个部落的光进作了唐朝的节度使,于是唐王赐光进姓李;又渤海国是唐朝时渤海人建立了政权,渤海人茹常作了朔方的将领,因屡立战功被赐姓李,并改名为嘉庆。 ③源自他姓所改。据《通志?氏族略》记载,唐时有名叫董秦的,是幽州蓟地人,从叛将史思明的军队中突围出来,唐朝大将李光弼将他召到国都长安,唐王赐他姓李;西域也有李姓。唐肃宗乾元元年,西域匿识国国王来朝见唐王,唐肃宗赐他姓李。另据《魏书?官氏志》记载,北魏鲜卑族的复姓叱李氏,后改为汉姓单姓李。又同州蒲城人郭子和与他的弟弟子政、子端、子升一起归附唐朝,唐王赐他姓李。

大槐树移民家谱七

大槐树移民家谱七 1、西白仓村杨氏碑记(河南) 据先人传说,濮北杨氏除白仓与大招之外尚有南旺贾村等支南旺已于一九八○年叙谱归宗, 贾村亦于此次叙入,数支合谱犹百川汇海万流归一,诚盛事也。历次修谱概用毛笔书写,誊 写者非一人,字体不一工整者固不乏人潦草者亦势所难免,良莠不齐有碍观瞻,今属第五次 重修,族人共议族谱不再人工书写,拟用机复印,如此则字划一清晰醒目,虽花费较多,族 人不计也。谱将付印,族人命余为序,余不敏岂敏为序谨书历次修谱大略□附管见是耶非耶,愿族中贤达有以正之则幸甚矣。族人开启沐手,世谊温逢之,族人世瑞、先波公元一九八九 年四月初八日。 该碑碑额上书“流芳千古”,右联“美德长与天地在”,左联“英灵永垂宇宙间”,“一九九八年农 历七月十五立”,“孝男常秀,孙学堂、孟,曾孙海生、新生、春生、海旺、海全、国俊,玄 孙卫红、杨兵、卫光、杨强、彩庆、杨欢、晓庆、轲庆,来孙杨浩”。 2 、赞邑城南杨氏阖族茔中碑序 惟我始祖,按其世谱,原系山西太原府代州繁峙县籍。自有明国初,兄弟二人,迁于赞邑南 关居焉。嗣后,兄则南迁,未知所之。弟则讳成,赘于南关郑门为婿,随编入在城社一甲, 历传一十二世,或登仕籍,或游学庠,或力耕田,其间不胜缕述。但经兵燹之馀,劫掠无存,谱牒已失。而论者窃有隐忧,谓夫世远则前无稽,人湮则易迷,徜于此而不为之勒石,以垂 不朽,则后世子孙或卜迁异域,支庶散处,至见面不知为同姓者有之,或率意命名,至以先 人字讳,呼子弟者有之,况实迹已封锁可考,后即有尊祖敬宗之意,欲起而正其伦次,正其 位号,俾昭穆森然,昭若眉列者,其孰从而正之。于是,采诸故老所传,访诸族长所志,鸠 工材立碑记,备注字讳于上,细分宗派于旁庶,世虽远而不至前无稽,人虽湮而不至后或迷 也云尔。至于子孙繁衍接是统而再叙焉,是又事之未可量者矣,请为之,赞曰:“茔建于兹,竹苞松茂。卜世卜年,克昌厥后。勒石颂功,山陵同寿。世世鉴之,俾无狂谬。”康熙五年岁次丙午季春清明之吉,七世孙庠生杨天玉等仝勒石。 3 、杨营村村碑(山东) 该碑记载:“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杨氏祖由山西迁居古屯后迁此建村,因位于小流河东岸,村民杨氏以摆渡为生,故四乡送名杨家河口,简称杨河口。” 4、常袋乡杨沟五老维秀后杨氏家谱序(河南) 概论,国家有史,地方有志,家族宜当有谱。有谱可彰明昭穆,有谱应按期续修,况我族历 史悠久,人杰地灵,号称:“关西世第,四知家风”。续谱乃后世者义务,文墨人天职。据载:元代连年征战,国库空虚,又加泰元、顺帝期间水、旱、虫、天灾,中原人口伤亡凄惨。传言:“赤地千里,路断人稀,大街弃宝,无人拾遗。”因而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至永乐十四 年(1416年)官府曾七次征泽、潞、沁、汾等县,有丁无田、丁多田少,黎民集结于山西洪洞 县大槐树左侧广济寺内,押送到河南、河北、陕西等地落户,我杨氏兄弟十人中,推理亦在 其内。今虽一、二、三、四、六、八老无定居资料可查,但洛阳西北杨沟村有五老,井庄背 后沟脑有九老,樱桃沟(英古村)有十老,河北延津县有七老安家,实属万确。 从老谱查吾五老维秀后,自清朝嘉庆年(1808年)经咸丰(1860年)到民国(1923年)三次修谱, 计115年,民国十三年至今又间隔70年整,数十年之久,世事沧桑,尤以十年动乱,各支族家谱失之八九。 吾1993年7月15日返乡祭祖,偶见杨氏五老家谱一册,阅后萌生续谱之念,思之不续有愧,续之维艰,今日不续,日后更难。后在文杰叔、石头兄、书楷弟的支持下,决心下定,力推 万难,走村落、访老人、找知音、亲执笔、详寻查、几对照、发信、坐催,召开各村代表研

山西洪桐大槐树移民姓氏牌位表

山西洪桐大槐树移民姓氏牌位表迁民姓氏寻源 迁民到各省的分布 1、迁往河南省分布 2、迁往河北省(北京、天津)分布 3、迁往山东省分布 4、迁往陕西省分布 5、迁往甘肃省分布 6、迁往宁夏自治区分布 7、迁往安徽省分布 8、迁往江苏省分布 9、迁往浙江省分布 10、迁往湖北省分布 11、迁往湖南省分布 12、迁往吉林省分布 13、迁往辽宁省分布 14、迁往黑龙江省分布 1、应姓 2、汲姓 3、闵姓 4、肇姓 5、寻姓 6、根姓 7、祭姓 8、祖姓 9、尤姓 10、翟姓 11、员姓 12、桑姓 13、远姓 14、敬姓 15、赫姓 16、息姓

17、致姓 18、舒姓 19、艾姓 20、渠姓 21、保姓 22、权姓 23、覃姓 24、黎姓 25、眭姓 26、深姓 27、慕姓 28、那姓 29、别姓 30、冀姓 31、成姓 32、燕姓 33、腾姓 34、靖姓 35、都姓 36、申姓 37、羡姓 38、及姓39、曾姓 40、盖姓 41、日姓 42、唱姓 43、淳姓 44、椎姓 45、贞姓 46、谈姓 47、晏姓 48、闽姓 49、岑姓 50、鄢姓 51、弋姓 52、逵姓 53、贡姓 54、步姓 55、国姓 1、席姓 2、文姓 3、师姓 4、龚姓 5、俞姓 6、易姓 7、车姓 8、宣姓 9、普姓 10、光姓 11、铁姓 12、向姓 13、宜姓 14、殷姓 15、乐姓 16、訾姓 17、荆姓 18、畅姓 19、聂姓 20、主姓 21、遆姓 22、硕姓 23、宰姓 24、金姓 25、亓姓 26、禄姓 27、岂姓 28、焦姓 29、阎姓 30、徐姓 31、卫姓 32、孟姓 33、詹姓 34、陶姓 35、甄姓 36、冯姓 37、仪姓 38、夏姓 39、谷姓 40、庞姓 41、寿姓 42、鲍姓 43、省姓 44、路姓 45、连姓 46、佘姓 47、司姓 48、芦姓 49、抄姓

大槐树移民家谱九

大槐树移民家谱九 1、内黄东庄三流河村池氏碑谱记(河南) 三流河村,位于内黄县城西南4公里,在三个自然村已经连为一体。历史上有李、池、牛、张、武、崔、尚、陈8姓。陈姓1户,解放前夕迁内黄县西街定居。尚姓尚九玉于1942 年从本镇后村迁入,已传3代,现有3户12人。武姓是清咸、同年间从马上乡燕庄迁入, 世祖武发才以下(以上失考)已传10代,现有10户39人。崔姓先祖明初从山西洪洞迁来,世祖崔连山以下传4代,现有5户20人。张姓先祖明初从山西洪洞迁来,世祖张金德 以下传7代,现有37户111人。李姓分两支:李流河李姓,明初从山西洪洞迁来,始祖 失考,现有三门,有51户217人;牛流河李姓,明初从山西洪洞迁来,始祖失考,分两门,有27户86人。池姓先祖池宏德,明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从山西洪洞迁来,已传24代,现有81户400人。 牛姓先祖明初从山西洪洞迁来,始祖不详,有“打锅牛”之说,弟兄七人,将锅打成七块,每 人带一块,以作纪念,便于认宗。迁民时分别落户到本县牛林村、牛张固,清丰县牛李寨村。一人迁往滑县(村名失考),一人在本村落户,始祖失考,迄今已传23代,现有95户4 11人。 为共同发展生产,1952年党支部书记牛朝杰组织了互助组,1953年转为初级农业社,1955年李长海、池学林、牛富清、牛景致分别组建了完全按劳取酬的4个高级农业社, 依靠集体的力量,在国家扶持…… 2.邓丽君侄女碑位 邓丽君侄女即邓玉臣的女儿邓萍萍、邓珍珍等。该碑位于邓台村西堤北,邓氏祖碑记载“邓氏祖讳美字良玉,即邓。邓生子邓鸿池,邓鸿池生子邓枢(又名邓新玉)。邓枢生有四男一女,男为邓长安、邓长顺、邓长富、邓长禧和一代歌后邓丽君。参天大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尊重生命,尊重历史,尊重传统,以谱联家。四男三女,四男一女,四男二女。 在邓丽君纪念室里的墙壁上挂着一幅邓氏来邓台村的介绍图,上面说“邓姓发源于今河南省境,汉代开始迁入闽、粤。东晋时,大举南迁。汉代中期,邓况自楚徙居南阳新野。至东汉初, 因族人为光武帝刘秀的中兴汉室立下大功及东汉皇室的亲戚关系,一跃而成为东汉最显赫的 家族。但至东汉安帝时,有人诬告邓弘等曾反对立安帝,引起安帝不满,因而使邓氏遭受了 一次大的劫难。此后,南阳邓氏不断外迁,有南至湖南、湖北者,也有西至山西、甘肃者。 明初朱元璋为了休养生息,富国强民,做出从山西向中原地区大量移民的决策。于是,从明 洪武二年(1370年)到明永乐二十二年之间,通过设在山西洪洞大槐树下的移民机构, 大量移民迁到怀庆府(今河南沁阳)。 康熙、雍正时期(1662—1735年)为初兴期。经过明末清初动乱之后,康熙时社会 逐步安定下来,十一世康惠“康、朱联姻”后,财富迅速积累,已拥有四千余亩土地,家里相 当富裕,他的三个孩子,大勇“例授登仕佐郎”、大椿由“太学生赠文林郎”、大鉴亦为“太学生”;康惠的孙子十三世康云从由“太学生例赠文林郎”。康大勇毅然突破“士不经商”的思想桎梏,大河行船,将生意由洛河做向黄河,东进山东,开辟临沂、兰水,购置田地,为康家经 营山东土地、栈房奠定基础。特制的太平船每次运回的银子以万两计,沿河的船只或码头上 的人,一见到“太平船”就呼:“康百万家的船过来了!”康大勇独生子康云从继续开拓,扩大 了禹县、栾川、卢氏等药材和木材基地,家资十分富足,仍被称为“康百万”。 乾隆、嘉庆、道光、咸丰时期(1736—1861年)为全盛期,十四世康应魁(字斗方,1773—1850年),除拥有大量土地(曾两次悬挂“良田千顷”牌)外,还以家临洛水、黄河之利,靠漕运在山东、河南、陕西等地做生意,并贿通清廷镇压白莲教起义的大臣勒保,

大槐树移民家谱二

大槐树移民家谱二 1.蒙阴北楼村赵氏家谱(山东) “按明初洪武之世,迁山西之民于山左青兖诸邑,十室而九,吾赵氏祖,创居蒙之北楼村,适于其时意者来之洪洞之说,理惑然欤。”(“续修谱叙”之一)“相传于元明之际,自外省来蒙有兄弟三人,长居邑西乡,次迁博山,三居北楼村,即我始祖,立有谱碑志。迨明中叶,有海龙 寨之难,世传都付焚,如仅遗叔侄二人,不绝如缕矣!”叔名为“暹”,侄名为“纯”。暹系南支族,纯系北支族,据玉书祖谱碑序注明,暹与纯系堂叔侄。暹祖碑系嘉靖二十八年(公元 1549年)立,纯祖碑系崇祯八年(公元1635年)立。惟有园头碑载:赵三公,妣李氏,奉祀男:长潭,次济。下志:山东青州府蒙阴县安平乡长山社北楼村(“续修谱续之三”)。暹祖曾被举 授义官,县境一时向化乡里,颂德久而不衰。“吾祖创居北楼村,盖自元明鼎革时。乡党避难海龙山,共推吾祖为寨尊,联束防御一方,赖以安全,则其才德之出众概可知矣。”(旧谱碑 序之一)“暹”祖,配孙氏,子四:长讳“儒”;次讳“伟”;三讳“侃”;四讳“信”。“纯”祖,配张氏,子三:长讳“保”;次讳“俭”;三讳“价”。现存《赵氏支谱》,共有六册,其中“射”、“御”、“书”三册为“暹”祖后代;“礼”、“乐”二分册为“纯”祖后代(“乐”分册首起九世“作谋”,为“价”的四代孙);“数”分册为张庄一支,其始祖和北楼的始祖为兄弟。“数”分册还说:“至于薄板台 与颜神镇,明知同宗,但世远年湮,一时未能联合。”现在,散居蒙阴县境和迁往外省者就难以计数了。山东省蒙阴县巨山乡里仁庄的赵氏家族和河南省新安县仓头乡横山村赵坡的赵氏 家族都是“纯”祖的后代。“纯”祖的三个儿子中,长子“保”,失叙;三子“价”,有一儿子,名 为“子曰”失叙。二子“俭”,提叙。因此,我们都是五世“俭”(“纯”祖二子)的后代。到十世“富” 祖“由北楼迁居里仁庄”。十六世祖玉中,配张氏,携子迁居河南府,就是河南省新安县仓头 乡横山村赵坡一支。行辈字为“培家立传久,遵圣锡鸿材,鸣升钦汉树,焕在镇源桢,为增钟汝秉,列执巨衍荣。”已传二十一世……中华民国三年修,十四世孙赵家琛谱叙。 2.巩义芝田益家窝村赵氏家谱序(河南) “始祖赵信忠自今已传二十一世。吾始祖从明朝初年,约公元一三六八年,自山西省洪洞县迁至河南,从居之时,兼同族者众,西平一门,祥府一门,大抵皆一族同来,星罗棋布,置于 中原者也。虽相居非一土,相延数百人,乃一宗分派,不可以其久而忽之也。惟吾始祖讳信忠,卜居巩县,从征有功,授总旗帜,诰封指挥锦衣指挥将军。二世仁祖,指挥将军,义祖 袭总旗帜,屡有奇功。明末子孙在京,尚有千户,赵永康也,今不可考矣。礼祖传至明中, 祖为庆阳节推,迎祖赐进士出身,官拜佥事,或为经略,或为知县,或为少尹,州目之不同,惟时户大丁多,祖宗事业,彪炳当年,迄今家传户诵,谁不习闻……”。清康熙三十年,赵加忠谱序。 3.巩义回郭镇赵氏家谱序(河南) “始祖赵成,授阶明威将军,于洪武初年(公元1368年)自山西洪洞县迁自巩县,二世祖福、真、英、忠,福任南京孝陵卫千户,已传二十三世……”。大清乾隆三十一年修,十一世赵琳序文。 4.巩义回郭镇中宫底村赵氏家谱(河南) “迁居始祖赵坤,自明朝永乐八年(公元1410年)由山西省洪洞县徙至河南偃师县岳滩。到二 世祖邦彦、邦宰、邦臣三兄弟,因伊洛发大水所迫,又徙至中宫底村至今。安居后,先祖勤 劳耕读,人口绵延发展,五至九世间,曾先后出现生员、武生、监生数十人。为弘扬我赵氏 家族之美德以勉我后代子孙,十世祖金台会同族人重续家谱,并题诗一首。现将原文敬录于后:敬业留遗训,追宗务作实,三门垂百代,一本贯千秋,一肪围嵩邙,歧派同伊流,连前 还裕后,统续永无休。以延子孙流芳千秋。由于年久代远,祖坟不存,墓碑遗失。自然灾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