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16年福建省厦门市中考生物试卷-答案

2016年福建省厦门市中考生物试卷-答案

2016年福建省厦门市中考生物试卷-答案
2016年福建省厦门市中考生物试卷-答案

福建省厦门市2016年初中毕业及高中阶段各类学校招生考试

生物答案解析

第Ⅰ卷

一、选择题

1.【答案】B

【解析】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物质是水分、无机盐、维生素、糖类、脂肪、蛋白质,其中糖类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质。

【考点】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2.【答案】D

【解析】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肺是主要的呼吸器官。【考点】呼吸系统的组成。

3.【答案】B

【解析】心脏是人体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位于人体胸腔中部偏左下方。

【考点】心脏的位置。

4.【答案】D

【解析】胎儿与母体之间通过胎盘和脐带进行物质交换。

【考点】胎儿的发育。

5.【答案】A

【解析】动植物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除此以外,植物细胞还具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

【考点】动植物细胞的结构特点。

6.【答案】D

【解析】细胞壁的作用是保护和支持细胞;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细胞物质进出的作用;线粒体的作用是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是细胞中物质和能量的控制中心。【考点】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7.【答案】D

【解析】衣藻属于单细胞植物、草履虫属于单细胞动物、酵母菌是真菌,它们都具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大肠杆菌是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

【考点】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区别。

8.【答案】C

【解析】蟾蜍属于两栖类,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蝮蛇属于爬行类,体表覆盖着角质的鳞片,用肺呼吸,属于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鲨鱼属于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都具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考点】动物的分类。

9.【答案】A

【解析】酸奶是利用乳酸菌发酵获得的;米酒是通过酵母菌和霉菌发酵获得的;酱油是通过曲霉、酵母及细菌等微生物综合发酵获得的;豆浆的制作不需要发酵。

【考点】发酵技术。

10.【答案】B

【解析】微生物繁殖的条件是适宜的温度、水分、丰富的有机物。A项缺少有机物;C项缺少水分;D项缺少适宜的温度。

【考点】微生物的繁殖条件。

11.【答案】A

【解析】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之间的共同特征越少,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远;反之,分类单位越小,生物之间的共同特征越多,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近。

【考点】生物的分类单位。

12.【答案】B

【解析】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在禽流感流行期间,对禽舍和饲养工具进行消毒,是为了切断传播途径。

【考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13.【答案】B

【解析】家蚕的发育经历了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且幼虫和成虫的差别比较明显,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家蚕在幼虫期吐丝,所以为了提高吐丝量,可使用激素适当延长幼虫期。

【考点】昆虫的发育

14.【答案】D

【解析】有性生殖是指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并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青蛙的发育经历了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四个阶段,所以青蛙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生殖方式为有性生殖。

【考点】有性生殖。

15.【答案】D

【解析】两栖类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

辅助呼吸。而爬行类动物体表覆盖着角质的鳞片,体内受精,陆地上产卵,且产带硬壳的卵,用肺呼吸,肺比较发达,有颈,头部可以自由活动,这些都说明了爬行类比两栖类要更适应陆地生活。

【考点】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区别。

16.【答案】A

【解析】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

【考点】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17.【答案】C

【解析】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包括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骨与骨之间通过骨连结相连,当骨骼肌受到外界刺激时就会收缩变短,同时牵动着骨围绕着关节活动;运动的产生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和其他系统的辅助下完成的。

【考点】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

18.【答案】C

【解析】染色体是细胞核内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主要由蛋白质和DNA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NA上有和遗传有关的片段,叫作基因。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

【考点】染色体和DNA的关系

19.【答案】A

【解析】生物的性状是指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每种生物都具有多种不同的性状,例如男性和女性生殖器官的差异等;亲缘关系远的生物相似的性状较少;通过性状的不同表现可以区分不同的生物;生物的性状有的无法用肉眼看到,例如人的血型。

【考点】生物的性状

20.【答案】C

【解析】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简单归结为擦、滴、涂、展、盖、染,在染色这个环节,除了需要利用稀碘液进行染色外,还需要用吸水纸进行吸引,使碘液浸湿到标本的全部。

【考点】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

21.【答案】A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图中字母P位于视野的左上方,所以要想把它移到视野的中央(如图乙),需要向左上方移动玻片,再转动粗准焦螺旋对好光,然后再转动细准焦螺旋调出清晰的物像。

【考点】显微镜的使用

22.【答案】B

【解析】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所做出的有规律的反应叫作反射,反射通过反射弧来完成。如图所

示,①是感受器、②是传入神经、③是神经中枢、④是传出神经、⑤是效应器。感受器感受外界刺激产生神经冲动,刺激可来自于身体外界或内部;如果②传入神经受损,则反射无法完成。

【考点】反射弧和反射

23.【答案】B

【解析】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用小写的英文字母表示,例如B表示显性基因,b表示隐性基因;子代的基因来自于父母双方,所以如果B来自于父方,则b来自于母方;Bb个体表现出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是基因B控制的性状;当后代个体基因组成是bb时,表现出基因b所控制的隐性性状。

【考点】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24.【答案】C

【解析】食物链是指生产者和消费者通过食物关系形成的链状结构。食物链的组成为生产者(绿色植物)→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因此题述记载中的食物链为某种植物→蝉→螳螂→鹊。【考点】食物链

25.【答案】B

【解析】对照实验要求只能有一个变量,其他的量都相同。题干中要验证“黄豆渣有利于茉莉的生长”这句话是否正确,所以变量应该是黄豆渣。

【考点】对照实验的设计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

26.【答案】(l)错误

(2)正确

(3)正确

【解析】(1)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没有输导组织,用孢子繁殖后代。

(2)蝗虫的发育经历了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3)细胞在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先经过复制,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接着细胞质一分为二,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

【考点】藻类植物的特征,蝗虫的发育过程,细胞分裂的过程

27.【答案】(1)错误

(2)正确

(3)正确

【解析】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是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而学习行为是在先天性行为

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学习而获得的行为。涡虫遇光照身体伸长和被电击身体收缩都是先天性行为:而“光照-电击”多次结合后,只给光照,涡虫的身体也会收缩属于学习行为。

【考点】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28.【答案】性染色体

①Y

②XY

【解析】在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其中22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决定人性别的就是这对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X。男性的睾丸产生精子,精子中含有两种性染色体X或Y,女性则只能产生一种卵细胞,只含有一种性染色体X;当含有X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则受精卵染色体组成为XX,发育成女孩,当含有Y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则受精卵染色体组成为XY,发育成男孩。

【考点】性别的决定

29.【答案】(1)辐射

(2)鳃

(3)角质层

(4)②⑤(顺序可换)

【解析】(1)水螅属于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便于从各方向捕食和防御。

(2)鲫鱼属于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

(3)蛔虫属于线形动物,营寄生生活,体表具有角质层,具有保护作用。

(4)蝗虫具有两对翅、三对足,且足和翅都着生在胸部,图中后足画在了腹部;翅的数目是一对。

【考点】生物体的结构是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

30.【答案】一

二氧化碳

红细胞

左心房

【解析】在呼吸系统中,肺是主要的呼吸器官,这与肺泡的特点相适应,因为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均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进行物质交换,所以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的这种特点有利于血液中的①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内的④氧气进入毛细血管;在血液中③红细胞内含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具有在氧浓度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与氧分离的特性。在图乙中,⑤是左心房、⑥是右心房、⑦是右心室、⑧是左心室。血液在肺部毛细血管进行物质交换,血液由静脉血转变为含氧丰富、二氧化碳少的动脉

血,流回左心房。

【考点】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

31.【答案】(1)光照

需要

一定的水分

(2)淀粉

用黑纸片将叶片上下两面遮光(或用锡箔纸将叶片上下两面遮光)

【解析】(1)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图中有三组对照实验,分别是①和③,变量是水;②和③,变量是空气;③和④,变量是光照。结果是只有③和④号种子萌发,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和光照无关。

(2)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所以在无光的条件下,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所以遮光部分滴加碘液不会变蓝,见光部分滴加碘液变蓝是因为这部分叶片进行了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

【考点】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植物在光照下制造淀粉

32.【答案】(1)病毒(或戊型肝炎病毒)

(2)通过受污染的水传播

人与人之间接触传播

(3)三

特异性

【解析】(1)传染病之所以传播,是因为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预防传染病,要做到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三个方面。戊型肝炎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它的病原体是病毒。

(2)从题干得知,戊型肝炎的传播途径是通过受污染的水传播以及人与人之间接触传播。

(3)接种疫苗,是通过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提高了应对戊型肝炎的抵抗力,属于特异性免疫。【考点】传染病的防治

33.【答案】(1)细菌、真菌

(2)有机物

(3)光合

(4)物质

【解析】(1)能够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的是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所以途径①利用的生物是细菌和真菌。

(2)动物和真菌的体内都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所以它们的营养方式为异养,它们

只能通过利用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维持生活。

(3)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所以途径④中利用的是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

(4)生态系统的功能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秸秆的综合利用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考点】生态系统的组成,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光合作用

34.【答案】(1)生产

种类

稳定性

(2)水质(或湖水)

影响

【解析】(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各种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温度、水分、土壤等,所以红树林和海藻属于生产者;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引进了红树林、海藻等生物,丰富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生态系统就越稳定。

(2)生物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措施①和②中,植物能吸收水中过多的氮、磷用于自身生命活动,有利于净化水质,这说明了生物能影响环境。

【考点】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的多样性,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35.【答案】(1)气温

(2)受精

蜜蜂

(3)②

被子植物

(4)果棱尖状

Gg

【解析】(1)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包括阳光、空气、温度、水分和土壤。例如材料中气温就会影响荞麦的花色。

(2)荞麦要结出果实,必须经过开花、传粉和受精过程;荞麦花是虫媒花,且为三大蜜源植物之一,所以为荞麦传粉的是蜜蜂。

(3)荞麦属于被子植物,又称为绿色开花植物,具有真正的果实,且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靠种子繁殖

后代,属于种子植物,又因为靠蜜蜂传粉,所以又被称为蜜源植物。

(4)通过图中可以得出信息:亲代都是果棱尖状,后代中出现了果棱圆状,所以果棱尖状是显性性状,果棱圆状是隐性性状,子代中果棱圆状的基因组成为gg,又因为子代的基因来自于父母双方,所以亲代基因组成中都含有一个g,又因为亲代的性状是果棱尖状,所以亲本的基因组成为Gg。

【考点】影响生物的环境因素,传粉和受精,被子植物的特点,基因的性状遗传

36.【答案】(1)③

煮熟

(2)福寿螺会影响水质吗

福寿螺养殖水(或福寿螺养殖液、养殖了福寿螺的水)

(3)逐渐升高

逐渐增多

(4)福寿螺会降低水质

【解析】(1)福寿螺是一种软体动物,可食用,食用的是它的③足;由于人食用未煮熟的福寿螺可能会感染寄生虫,所以食用福寿螺应该煮熟后再食用。

(2)通过题意可知,要研究的问题是福寿螺会影响水质吗?为了增强实验的说服力,需要设计对照实验,实验组应为福寿螺的养殖水。

(3)通过题中图和表格可以看出:随着养殖天数的增加,水体浊度逐渐升高,细菌总数逐渐增多,从而得出实验结论:福寿螺会降低水质。

【考点】探究活动中对照实验的没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