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医特色诊疗项目

中医特色诊疗项目

中医特色诊疗项目
中医特色诊疗项目

中医特色诊疗简介

一、针灸(毫针针刺、头针、面针、三棱针、体针、皮肤针等)

针灸作为我国古老的保健疗法,已有两千

多年运用经验,因其显著的疗效,已经在世界

各地广为人们所接受。它是根据中医理论,采

用毫针对人体的俞穴进行直接的刺激,对增强

身体机能、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

防病治病具有相当不错的医疗保健作用。

作用:疏经通络、调和气血、行气散结、

消炎镇痛。

适应症: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肩周炎、肌腱炎、肌肉劳损等各类痛症;中风偏瘫、面瘫、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神经痛等神经科病症;头痛、眩晕、鼻炎、呃逆、失眠、肥胖症等常见病症。

二、针灸(电针)

电针是将针刺入腧穴得气后,在针具上通以

接近人体生物电的微量电流,利用针和电两种刺

激相结合,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其优点是能

代替人作较长时间的持续运针,能比较客观地控

制刺激量。

作用:同毫针针:刺疏经通络、调和气血、行

气散结、消炎镇痛。

适应症:同毫针针刺: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

肩周炎、肌腱炎、肌肉劳损等各类痛症;中风偏瘫、面瘫、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神经痛等神经科病症;头痛、眩晕、鼻炎、呃逆、失眠、肥胖症等常见病症。

三、推拿

推拿是一种中医自然疗法、物理疗法。医

者运用自己的双手作用于病患的体表、受伤的

部位、不适的所在、特定的俞穴、疼痛的地方,

具体运用推、拿、按、摩、揉、捏、点、拍等

形式多样的手法,以期达到疏通经络、推行气

血、扶伤止痛、祛邪扶正、调和阴阳的目的。

作用:舒经通络、调和气血、缓解疲劳、扶伤镇痛。

适应症: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肩周炎、肌腱炎、肌肉劳损等各类痛症;中风后遗症、创伤肢体恢复、慢性疲劳、健康人群防病保健等。

四、拔罐

拔罐是一种以杯罐作为工具,借热力

排去其中的空气产生负压,使吸着于皮

肤,造成郁血现象的一种疗法。它能够疏

通经络、调整气血,引导营卫之气运行输

布,鼓动经脉气血濡养脏腑组织器官,温

煦皮毛,同时使虚衰的脏腑机能得以振

奋,调整机体的阴阳平衡,增加免疫功

能,从而达到健身祛病疗疾的目的。

作用:舒经通络、行气活血、缓解疲劳、

增强体质。

适应症: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肩周炎、肌腱炎、肌肉劳损等各类痛症;慢性疲劳综合症、亚健康状态及健康人群的防病保健。

五、艾灸

艾灸是运用艾绒在体表的穴位上烧灼、温

熨,借灸火的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

的传导,以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达到防

治疾病的一种治法。它能活跃脏腑功能,旺盛

新陈代谢,产生抗体及免疫力。常灸大椎、关

元、气海、足三里等腧穴,可鼓舞人体正气,

增强抗病能力,起防病保健的作用。

作用:温经通络、调和气血、扶正祛邪、

防病保健。

适应范围: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肩周炎、肌腱炎、肌肉劳损等各类痛症;多种慢性疾病的调治;偏颇体质的调理;健康人群的防病保健等。

六、耳针、耳穴压豆

耳针是对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进行针刺,耳穴压豆是采用王不留行子或磁珠等物品剌激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通过经络传导,解除或缓解各种急慢

性疾病的临床症状,调整脏腑气血功能,促进机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作用:疏经通络、调理脏腑

适应症:头痛、眩晕、鼻炎、失眠等常见病;各类痛症、过敏性疾病、慢性炎症与各类慢性病。

七、梅花针:

梅花针又名皮肤针,或七星针。梅花针治病主要以经络学说之皮部理论为依据,应用梅花针叩击皮部,通过经络而作用于脏腑,以调整脏腑虚实,调和气血,通经活络,平衡阴阳,达到治病目的。

作用:疏经通络、调和气血

适应症:斑秃、神经性皮炎等皮肤病;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肩周炎、肌

腱炎等各类痛症;面瘫、三叉神经痛、中风后遗症、创伤肢体恢复等。

八、穴位注射

穴位注射又称“水针”,是选用中西药物注

入有关穴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它结合了

穴位刺激和药物作用两种治疗方法,能够对病

症发挥双重作用。它与封闭疗法的主要区别在

于不含激素药物,毒副作用小;与普通肌肉注

射相比其优势在于注射部位属于经络腧穴,能

够发挥穴位刺激作用。常用注射药物有当归注

射液、丹参注射液、甲钴胺注射液、维生素类

注射液、神经营养剂类注射液等,适用范围广。

作用:疏经通络、行气活血、消炎镇痛;注射药物的药理作用。

适应症: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肩周炎、肌腱炎、肌肉劳损等各类痛症;中风后遗症、创伤肢体恢复等。

九、穴位贴敷

穴位贴敷疗法,是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把

药物研成细末,用水、醋、酒、蛋清、蜂蜜、植物油、

清凉油、药液甚至唾液调成糊状,或用呈凝固状的油脂

(如凡士林等)、黄醋、米饭、枣泥制成软膏、丸剂或

饼剂,或将中药汤剂熬成膏,或将药末散于膏药上,再

直接贴敷穴位、患处(阿是穴),用来治疗疾病的一种

无创痛穴位疗法。它是中医治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中总结出来的一套

独特的、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它经历了无数次的实践、

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发展过程,有着极为悠久的发

展历史。

作用:以肤固表,以表托毒,以经通脏,行气血、营阴阳,以穴驱邪和扶正强身的作用。

适应症:穴位贴敷法适应范围相当广泛,不但可以治疗体表的病症,而且可以治疗内脏的病症;既可治疗某些慢性病,又可治疗一些急性病证,此外,还可用于防病保健。

十、刮痧疗法

刮痧是以中医经络腧穴理论为指导,

通过特制的刮痧器具和相应的手法,蘸取

一定的介质,在体表进行反复刮动、摩擦,

使皮肤局部出现红色粟粒状,或暗红色出

血点等“出痧”变化,从而达到活血透痧

的作用。因其简、便、廉、效的特点,临

床应用广泛,适合医疗及家庭保健。还可

配合针灸、拔罐、刺络放血等疗法使用,

加强活血化瘀、驱邪排毒的效果。

作用:运用手法强刺激经络,使局部皮肤发红充血,从而起到醒神救厥、解毒祛邪、清热解表、行气止痛、健脾和胃的效用。

适应症:感冒、发烧、中暑、头痛、肠胃病、落枕、肩周炎、腰肌劳损、肌肉惊挛、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症。

十一、中药熏洗

中药熏蒸疗法又称为中药蒸煮疗法、中药

汽浴疗、药透疗法、热雾疗法等。在一些少数

民族地区,被称为"烘雅"。中药熏蒸是以热药

蒸汽为治疗因子的化学、物理综合疗法。这种

方法最早用于临床的自先秦就有记载,后世不

乏其术。到清代,中药熏蒸趋于成熟。新中国

成立后,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中药熏蒸

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均有相应发展,逐渐泛用

于休闲保健、康复疗养和临床治疗精神疾病等

诸多方面。

作用:疏通腠理,舒经活络,放松肌肉,消除疲劳,祛风燥湿,杀虫止痒,舒筋活络,行气止痛等作用。

适应症:中药熏蒸适应用于精神疾病、类风湿病、腰酸背痛症、肩周炎、骨性关节炎、肢体功能障碍、肾功能衰竭等疾病治疗。

十二、穴位埋线疗法

穴位埋线是将羊肠线等埋入穴位,一方面利

用肠线作为异性蛋白埋入穴位可提高机体应激、

抗炎能力;同时,肠线在组织中被分解吸收对穴位

起到持续刺激作用,以达到治病的目的。埋线疗

法适应广泛,一般来说,凡能用针刺疗法治疗的

疾病,均可应用穴位植入疗法治疗,尤其对疼痛

性疾患、功能性疾患、慢性疾病疗效显著。

作用:刺激经络、平衡阴阳、调和气血、调

整脏腑,达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适应症:哮喘、胃炎、胃痛、腹泻、遗尿、尿失禁、糖尿病、面瘫、癫痫、腰腿痛、痿证以及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神经官能症等。

十三、伏九贴敷疗法

中医“冬病夏治,夏病冬防”、“子午

流注,适时开穴”的理论,开展伏九贴敷疗

法。即在每年的夏季和冬季贴敷于相关穴

位,使药物通过皮肤渗透吸收,激发经气,

促使经络畅通、气血调和,可以有效减少反

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病次数,还能调节人体免

疫功能,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伏九贴于夏季

三伏(每“伏”第一、二、三天)、冬季三

九(每“九”第一、二、三天)进行贴敷,三年为一疗程。疗效与疗程成正比,贴敷时间越长,疗效越好。

作用:扶正祛邪,调补阴阳,扶正祛邪,祛风散寒、调和气血、消痰痞、壮筋骨、通经络、祛风湿等全身治疗作用。

适应症:反复呼吸道感染、哮喘、肺炎、急慢性支气管炎、咽炎、扁桃体炎、鼻炎等疾病。

十四、药物离子导入

中药离子导入是使用特殊设计的电脉冲波,

通过温热和磁场的作用,将高科技工艺提取并精

炼成的液体外敷药物,加快有效成份作用到特定

穴位上的一种外治疗法。这种疗法使药物直达病

灶,避免口服的降解破坏,提高病变部位的药物

浓度,延长药物作用时间,提高药物疗效,同时

还具有物理治疗的双重功效,使两种作用同时产

生,互为因果,又相互促进与加强。

作用:促进药物的吸收,穴位刺激经络,活血化瘀、调整气血、平衡阴阳、增强免疫力,消炎、消肿、镇痛的作用。

适应症:风湿、关节炎、肩周炎、颈椎病、滑囊炎、膝关节痛、跌打扭伤、腰腿疼及各种男科、妇科等理疗调理范围内的各种疾病。

十五、小儿推拿疗法

小儿推拿是建立在祖国医学整体观念

的基础上,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学说

为理论指导,运用各种手法刺激穴位,使

经络通畅、气血流通,以达到调整脏腑功

能、治病保健目的的一种方法。小儿推拿

的穴位有点状穴、线状穴、面状穴等,在

操作方法上强调轻快柔和、平稳着实,注

重补泻手法和操作程序,对常见病、多发

病均有较好疗效,对消化道病症疗效尤佳。

作用:平衡阴阳、调和脏腑、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扶正祛邪、提高免疫力等。

适应症: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运动系统及小儿保健等。

中医科工作制度、岗位职责及诊疗规范

中医科工作制度 一、严格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二、中医应以健康发掘、整理提高祖国医学遗产为宗旨,积极提高中医诊疗工作。 三、中医病员的诊断、治疗根据理、法、方、药的原则,突出中医的特点,按中 医的理论辨症施治。 四、对特殊的煎药方法及服药时间(或饮食禁忌)医师要向患者功家属交代清楚,并在处方上注明,处方签全名。 五、需要中医治疗的住院病人,是否需要随诊,由会诊医师确定,并认真做好记录,定期随诊。 六、在弘扬中医特长的同时,有选择地吸收和西医的成功经验,不断探索中西医 结合治疗的新思路。 七、院外处方原则上不能转抄,只能供参考,医师未见患者,一律不得开处方和 抄方。 八、承担中医和西医学中的教学工作,认真带好实习进修人员。 九、积极采集民间土、单、验方,进行整理筛选,验证,对确有疗效的要推广应用。 十、积极弘扬中医特长,如针灸、推拿、正骨、男科、妇科、皮肤科等。 中医科人员岗位职责 一、中医科主任 (一)管理职责:

1.在行政、业务对外工作中全权代表科室。做好科内、科间各种关系的协调。 2.参加医院规定的相关会议,负责传达、贯彻会议精神,并督促落实。 3.认真贯彻落实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及医疗操作规程,及时进行检查督促反馈。 4.制订本科室工作计划和业务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监督检查。 5.领导本科人员的业务训练和技术考核,对本科人员提出升、调、奖、惩的意见。 6.负责科室的考勤和假期审批。统一安排安生出诊、会诊、值班工作和进修、轮转、实习生的工作。 27663 6C0F 氏40442 9DFA 鷺23198 5A9E 媞T25346 6302 挂285 56 6F8C 澌 7.组织领导有关本科对挂靠医疗机构的技术指导工作、帮助基层医务人员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8.对科室新药使用、仪器设施添置等提出申请。 9.支配使用科室基金。 (二)业务职责: 1.定时查房,共同研究解决重危疑难病例诊断治疗上的问题。 2.参加门诊、会诊、出诊,决定科内病员的转科、转院和组织临床病例讨论。 3.运用国内、外先进经验指导临床实践,不断开展新技术,提高医疗质量。 4.重视医疗文书资料管理,定期督察科内各级医师病历书写质量,及时签阅。 5.积极开展营销工作,拓展外部市场,主动宣传本科室的医疗新技术新项目,服务新举措以及其他感动人心的好人好事,提升本科室在群众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不断扩大医疗市场份额。 (三)教研职责: 1.定期组织全科进行病例讨论、业务学习、继续教育、临床教学,并在日常工作 和教学中起模范作用。 2.组织协调科研和新技术、新方法的开展与应用。 3.组织科研实施,审查科内人员论文投稿。 4.妥善安排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工作,组织并担任临床教学。

中医科特色诊疗规范

中医特色诊疗规范 一、中药熏洗疗法规范 1.适应症:消渴痹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双下肢血管病变)。 中药熏洗疗法:是将煎好的药汁待温后,只洗患处而不熏,适用于适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引起的四肢麻木、疼痛、发凉、蚁走感等症状。 2.作用:温经通络,活血止痛。 3.处方:透骨草、桂枝、艾叶、红花、当归、川芎、威灵仙、当归、路路通,煎汤外洗 4、治疗方法:中药煎汤,熏洗下肢及患处。 5.禁忌症 ①患处皮肤有感染者; ②严重心脏病、严重高血压未控制者。 二、灌肠疗法规范 1、适应症:消渴肾病(糖尿病肾病)、消渴肠病便秘。 中药保留灌肠是在张仲景蜜煎导法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完善起来 的中医外治法之一,符合“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开鬼门,洁净府”的中医理论。而现代医学认为:直肠壁组织具有选择性吸收和排泄的半透膜及丰富的静脉丛,药液由肠壁半透膜吸入,经静脉丛,通过门静脉及下腔静脉进入体循环,吸入人体内病灶,并通过肠道渗透作用,也会在局部起作用。因此,中药灌肠不仅可以发挥药物的疗效,而且能直达病所,克服药物的不良反应。适用糖尿病肾病、消渴肠病便秘患者。 2.作用:通便、降浊、排毒。 3、辨证用药:选取生大黄、蒲公英、木香、红花、生龙牡、丹参等药物,可根据病情气虚者加黄芪、党参,腹胀者厚朴、枳壳等药物加减

4、治疗方法:一般采用的有保留灌肠、高位灌肠、不保留灌肠等。 5、禁忌症: ①严重心脏病、严重贫血、严重痔疮者; ②早期妊娠、肠道手术后、不明原因肠出血者; ③精神障碍者。 三、耳穴贴敷疗法规范 1、适应症:消渴(糖尿病)贴敷疗法可以缓解或消除糖尿病的临床症状,促进疾病的康复。 2.作用:调节内分泌,改胰岛功能。 3、选穴处方:胰腺、内分泌、三焦、神门、肺、肾、肾上腺。 4、禁忌症: ①对帖敷剂或材料过敏者; ②皮肤破损 四、穴位注射 1.适应症:消渴肠病(糖尿病肠病)、消渴痹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 2.作用:缓解消渴肠病引起腹痛、便秘、腹泻等症状;营养神经:改善消渴痹症麻木、疼痛、发凉、蚁走感等症状。 3.选穴:足三里 4.治疗方法:消渴肠病腹痛:654-2穴位注射,以解痉止痛。消渴痹症:甲钴胺、维生素B1穴位注射以营养神经。 5.禁忌症: ①有晕针史者; ②精神障碍者; ③有出血性疾病者;

GB-中医临床诊疗术语国家标准(证候部分)

【中医临床诊疗术语国家标准(证候部分)】 N0.1 [分类]基本虚证类 [证候名称]气虚证 [注释]元气不足,脏腑机能衰退,以气短乏力,神疲懒言,自汗,舌淡,脉虚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N0.2 [分类]基本虚证类 [证候名称]气陷证 [注释]气虚无力升举,应升反降,以头晕眼花,少气倦怠,脘腹坠胀,脱肛,内脏、子宫下垂,舌淡苔白,脉弱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N0.3 [分类]基本虚证类 [证候名称]气脱证 [同义词]元气虚脱[衰败]证 [注释]真气因某种原因而急骤外泄,以突然面色苍白,口唇青紫,汗出肢冷,呼吸微弱,舌淡脉细数为常见症的危重证候。 N0.4 [分类]基本虚证类 [证候名称]血虚证

[注释]血液亏虚,脏腑、经络、形体失养,以面色淡白或萎黄,唇舌爪甲色淡,头晕眼花,心悸多梦,手足发麻,妇女月经量少、色淡、衍期或经闭,脉细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N0.5 [分类]基本虚证类 [证候名称]血虚动[生]风证 [注释]血液亏虚,形体失养,虚风内动,以面白无华,爪甲不荣,夜寐多梦,视物模糊,头晕眼花,肢体麻木,皮肤瘙痒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N0.6 [分类]基本虚证类 [证候名称]血虚风燥[盛]证 [同义词]血虚肤燥生风证 [注释]血虚风胜化燥,皮毛、筋脉失养,以皮肤粗糙、干燥脱屑、瘙痒,或枯皱皲裂,毛发失荣脱落,肌肤麻木,手足拘急,面白无华,爪甲淡白,头晕眼花,舌淡脉细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N0.7 [分类]基本虚证类 [证候名称]血虚津亏证 [注释]津血亏虚,形体失其濡养,以面白无华,皮肤枯槁,唇甲淡白,鼻燥咽干,目涩少泪,小便短少,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细而涩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中医诊疗与保健项目运营实施方案

御医堂中医诊疗与保健项目运营实施方案 中医诊疗与养生相结合,是中医在多元化、特色化发展的前进方向,在物质生活日益发展的今天,人们越来越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专业、权威的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必将符合市场发展的需求,现结合我们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现有的场地、设施设备、中医专家等资源,重新整合,创建以会员制形式的中医诊疗与养生保健项目,特提出以下的运营实施方案。 一、场地投入与建设 医疗服务环境及设施设备是本项目水平服务质量的主要表现载体,良好的硬件设施和诊疗环境会对会员接受服务的感受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以会员制形式开展中医诊疗与保健项目,环境、设施设备应当重新整体筹划,为了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节约成本开支,对场地提出以下实施方案。 1、场地选择二楼成立御医堂,二楼的御医堂相对独立,方便建立会员独立通道,有利于规划和布局,走廊可以作为候诊室,乘坐电梯可以直接进入会员区,充分利用了现有的格局。 2、聘请专业设计人员对会员区走廊、候诊室、诊疗房间、进行装饰设计改变医院的传统形象,使之更贴近医疗服务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可悬挂招贴画,选用多元素色调,围绕节气设计不同的医疗服务主题,甚至可以播放背景音乐,营造和烘托气氛,减轻病人对医院的恐惧感,增强就诊的舒适感和愉悦感。为了减少成本开支,尽量用装饰、挂画、摆设提供环境形象。 3、候诊室增设电视、电话、茶几。电视播放专家们结合医院特色项目的讲座所录制的视频,定期更换播放节目内容。 4、诊室的装饰。挂天蓝色的窗帘、床头柜上有鲜花,这样的布置让会员感到方便、舒适、温馨。 以上走廊候诊区、诊疗房间仅是在现有条件下进行精心布局、装饰,所以不会需要太多资金投入。 二、专业设备的购置 本项目作为新设科室,应添置专业设备,提高治疗、调理疗效,提高医院可信度。 主要设备清单如下: 乳腺治疗机1台 女性阴道、子宫、卵巢治疗机2台 减肥设备一台 五行经络养生套装2套 女性治疗床2张 项目开展后,我院专家团队可以研制自己的诊疗产品。 三、服务项目 1、诊疗科目及诊室编制 服务项目: 女科:乳腺保养、卵巢保养、产后调理、月子病调理、妇科治疗 男科:前列腺保养、肾保养 其他特色理疗:药物熏蒸、保健推拿、五行养生等等。 按不同的项目、疗程制定不同的会员消费卡,具体设计需要我院中医专家和市场营销人员共同结合市场实际需求详细研究后再制定。 诊室分配:两间男宾室,两间女宾室,妇科治疗一间,熏蒸和经络床一间、工作室一间,剩余一间备用。 床位数:乳腺保养4张、卵巢保养4张,男科保养8张、五行养生4张,其余的备用。 在安排和布置中根据具体情况合理、科学而定。

2020年中医特色诊疗规范(课件)

2020年中医特色诊疗规范(课 件) 一、中药熏洗疗法规 范 1.适应症:消渴痹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双下肢血管病变). 中药熏洗疗法:是将煎好的药汁待温后,只洗患处而不熏,适用于适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引起的四肢麻木、疼痛、发凉、蚁走感等症状。 2。作用:温经通络,活血止痛。 3。处方:透骨草、桂枝、艾叶、红花、当归、川芎、威灵仙、当归、路路通,煎汤外洗 4、治疗方法:中药煎汤,熏洗下肢及患处。 5.禁忌症 ①患处皮肤有感染者; ②严重心脏病、严重高血压未控制者. 二、耳穴贴敷疗法规范

1、适应症:消渴(糖尿病)贴敷疗法可以缓解或消除糖尿病的临床症状,促进疾病的康复. 2。作用:调节内分泌,改胰岛功能。 3、选穴处方:胰腺、内分泌、三焦、神门、肺、肾、肾上腺。 4、禁忌症: ①对帖敷剂或材料过敏者; ②皮肤破损 三、中药贴敷 1.适应症:消渴肠病(糖尿病肠病)适用于糖尿病肠病引起的腹痛、腹泻、便秘等。各种病症眩晕(高血压病)。 2.作用:温阳止泻、散寒止痛等 3.部位及选穴:肚脐、涌泉 4。治疗方法:腹泻者:肉桂、车前子以温阳渗湿止泻。腹痛者:附子、肉桂温阳散寒止痛。眩晕(高血压病),吴茱萸、川芎贴涌泉穴. 5、禁忌症: ①对帖敷剂或材料过敏者;

②皮肤破损 四、刮痧 适应症:适用于夏秋之间的各种急性疾患。如中暑、霍乱、痢疾等病证,以及感冒、胸闷、头痛等。 刮痧是应用边缘钝滑的器具,如牛角刮板、瓷匙等物,在患者体表一定部位反复刮动,使局部皮下出现瘀斑的一种疗法。此法可疏通腠理,使脏腑秽浊之气通达于外,促使周身气血流畅,逐邪外出,达到治疗的目的。适用于夏秋之间的各种急性疾患.如中暑、霍乱、痢疾等病证,以及感冒、胸闷、头痛等。民间广泛流传于治疗发痧(中暑)、绞肠痧、吊绞痧等证。......感谢聆听 禁忌症:该诊疗技术的禁忌症 操作规范: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2. 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暴露刮痧部位,冬季注意保暖. 3。根据病情,确定刮痧部位。常用部位有头颈部、背部、胸部及四肢。 4. 检查刮具边缘是否光滑、有无缺损,以免划破皮肤. 5。手持刮具,蘸水或药液,在选定的部位,从上至下刮擦皮肤,要向单一方向,不要来回刮。用力要均匀,禁用暴力。

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内容质量评价规范

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内容质量评价Quality Assessment Standard on the Contents of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目次 目次........................................................................................................................................................ II 前言....................................................................................................................................................... I V 引言........................................................................................................................................................ V 团体标准的结构与编写指南. (1)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3.1 (1) 4评价内容 (1) 4.1全面性 (1) 4.2可靠性 (1) 4.3协调性 (2) 4.4适用性 (2) 4.5影响性 (2) 4.6创新性 (2) 5评价方法 (2) 5.1评价人员 (2) 5.2评分等级 (2) 5.3领域得分 (3) 5.4总体评价 (3)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内容质量评价规范使用手册 (4) A.1 领域一全面性 (4) A.2 领域二可靠性 (4) A.3 领域三协调性 (5) A.4 领域四适用性 (5) A.5 领域五影响性 (6) A.6 领域六创新性 (6) 附录 B (规范性附录) 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内容质量评价工具 (7)

中医妇科特色服务项目

中医妇科特色诊疗项目开展工作记录1、针灸+耳穴+拔罐: 简介:针灸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针刺和艾灸等方法防治疾病的治疗方法,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针灸具有治疗范围广、收效快、疗效高、操作方便、经济安全等特点。耳穴是刺激耳甲廓、耳甲腔等处,有调整机体内分泌系统以及内脏功能的作用.拔罐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挤压等方法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罐吸附于体表特定部位(患处、穴位),产生广泛刺激,形成局部充血或淤血现象,而达到防病治病,强壮身体为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开展时间:2000-7 门诊量:30人次/日 主要治疗疾病:月经病,产后保健(产后诸痛),产后催乳, 盆腔炎。 2、中药外敷+神灯理疗: 简介:中药外敷疗法是中医的特色疗法,是用中药材捣碎用纱布包扎外敷腹部或切口等患处,有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机体 恢复和切口愈合,具有操作简单、经济实用、疗效显著、副作 用少的特点。神灯理疗:接通电源后,照射头上的加热器发热, 使覆盖于上的治疗板受热而产生特定波长的电磁波,对患者病 患部位进行照射后使其产生一定的生物效应,从而使其病患部 位的病情得到治疗或缓解。照射治疗时,照射部位皮肤应裸露, 距离约30厘米,皮肤感觉温度40摄氏度治疗效果最好。或以

患者自感舒适为宜,温度过低疗效差,温度太高易灼伤皮肤。 开展时间:2001-6 门诊量:30人次/日 主要治疗疾病:盆腔炎输卵管堵,宫外孕,切口愈合不良,痛 经,月经不调。 3、妇科中药保留灌肠: 简介:又称肛门纳药法。是将中药煎剂或掺于散剂自肛门灌入保留在直肠结肠内通过肠粘膜吸收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即中药可通过直肠粘膜静脉丛的吸收,使盆腔血循环得到改善,促使增生粘连的结缔组织软化,清除局部充血水肿,促进组织的修复与再生,达到消除炎症的作用。主要是通过肠壁的吸收,可利用肠壁的半透膜的渗透性被迅速吸收,而引起全身的治疗作用,特别对临近的器官,如盆腔、腹腔等作用更为显著。操纵简单、安全,患者痛苦少,而且中药灌肠方法简便,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 开展时间:2001-6 门诊量:20人次/日 主要治疗疾病:慢性盆腔炎腹膜炎,盆腔淤血综合征 子宫内膜异位症 产后发热,大便秘结 4、熏洗+足浴:

中医科规章制度诊疗规范

阜宁县罗桥镇卫生院中医工作制度 1.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中医药政策及法律法规,做到依法执业、文明行医。 2. 设立中医管理科,建立中医科,开设中医特色专科(专病),有专(兼)职人员负责中医药管理工作。 3. 建立中医工作台帐,健全中医药工作制度。中医工作年初有计划,工作有记录,半年有检查,年终有总结。 4. 运用中医理、法、方、药诊疗方法,以及针灸、推拿、火罐、敷贴、刮痧、熏洗、穴位注射、热熨等中医适宜技术处理农村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 5. 制定中医药人才培养规划,定期组织中医药业务学习,做好中医药人员岗位培训、学历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 6. 根据理、法、方、药的原则,定期开展中医药医疗质量与医疗文书书写规范的检查与评审,不断提高中医药服务质量。 8. 加强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做好中医药相关信息的收集、汇总和上报工作。 9. 承担村卫生站的中医药业务指导和技术培训。指导乡村中医药人员自采、自种、自用中草药。

10. 继承并整理名老中医药师学术经验,积极采集民间土、单、验方及独特疗法加以整理、筛选、验证,对确有疗效的要推广应用。 中医管理科工作制度 1. 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中医医疗机构管理办法》及国家、省、市制定的中医药方针、政策和法规。 2.拟定本单位中医、中药及中西医结合发展计划,制定和完善中医药工作制度、职责和医疗服务规范。 3.指导、监督医院及村(社)卫生站中医药工作,定期开展医疗、护理、药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督查。 4. 制定本单位中医药人才培养规划,组织中医药成人教育、继续教育、临床岗位培训和师承工作; 5. 倡议中医“治未病”理念,积极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 6. 组织指导医院中医药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作,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 7. 积极参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组织实施中医药操作规程和技术标准;

中医特色诊疗操作规范

一中药熏洗疗法规范 1.适应症:消渴痹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双下肢血管病变)。 中药熏洗疗法:是将煎好的药汁待温后,只洗患处而不熏,适用于适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引起的四肢麻木、疼痛、发凉、蚁走感等症状。 2.作用:温经通络,活血止痛。。 3.处方:透骨草、桂枝、艾叶、红花、当归、川芎、威灵仙、当归、路路通,煎汤外洗 4、治疗方法: 中药煎汤,熏洗下肢及患处。 5.禁忌症 ①患处皮肤有感染者; ②严重心脏病、严重高血压未控制者。 二灌肠疗法规范 1、适应症:消渴肾病(糖尿病肾病)、消渴肠病便秘。中药保留灌肠是在张仲景蜜煎导法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完善起来的中医外治法之一,符合“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开鬼门,洁净府”的中医理论。而现代医学认为:直肠壁组织具有选择性吸收和排泄的半透膜及丰富的静脉丛,药液由肠壁半透膜吸入,经静脉丛,通过门静脉及下腔静脉进入体循环,吸入人体内病灶,并通过肠道渗透作用,也会在局部起作用。因此,中药灌肠不仅可以发挥药物的疗效,而且能直达病所,克服药物的不良反应。适用糖尿病肾病、消渴肠病便秘患者。

2.作用:通便、降浊、排毒。。 3、辨证用药: 选取生大黄、蒲公英、木香、红花、生龙牡、丹参等药物,可根据病情气虚者加黄芪、党参,腹胀者厚朴、枳壳等药物加减 4、治疗方法: 一般采用的有保留灌肠、高位灌肠、不保留灌肠等。 5、禁忌症: ①严重心脏病、严重贫血、严重痔疮者; ②早期妊娠、肠道手术后、不明原因肠出血者; ③精神障碍者。 三耳穴贴敷疗法规范 1、适应症:消渴(糖尿病) 贴敷疗法可以缓解或消除糖尿病的临床症状,促进疾病的康复。 2.作用:调节内分泌,改胰岛功能。 3、选穴处方: 胰腺、内分泌、三焦、神门、肺、肾、肾上腺。 4、禁忌症: ①对帖敷剂或材料过敏者; ②皮肤破损 四穴位注射 1.适应症:消渴肠病(糖尿病肠病)、消渴痹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

腰痛-中医临床诊疗指南(中华中医药学会)

腰痛 腰痛是指因外感、内伤或闪挫导致腰部气血运行不畅,或失于濡养而引起腰脊或脊旁部位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基本病机为筋脉痹阻,腰府失养。病性有虚有实,虚者多属内伤,责之于禀赋不足,肾亏腰府失养;实者多为外感风、寒、湿、热诸邪,痹阻经脉,或劳力扭伤,气滞血瘀,经脉不通而致腰痛。常见于西医的强直性脊柱炎、腰肌劳损等疾病。 1 诊断与鉴别诊断 1.1 诊断要点 1.1.1 急性腰痛:病程较短,轻微活动即可引起一侧或两侧腰部疼痛加重,脊柱两旁常有明显的按压痛。 1.1.2慢性腰痛:病程较长,缠绵难愈,腰部多隐痛或酸痛。常因体位不当,劳累过度,天气变化等因素而加重。 1.1.3 常有居住潮湿阴冷、涉水冒雨、跌仆闪挫或劳损等相关病史。 1.2鉴别诊断 1.2.1背痛、尻痛、胯痛:腰痛是指腰背及其两侧部位的疼痛,背痛为背膂以上部位的疼痛,尻痛是尻骶部位的疼痛,胯痛是指尻尾以下及两侧胯部的疼痛。 1.2.2 肾痹:腰痛是以腰部疼痛为主;肾痹是指腰背强直弯曲、不能屈伸、行动困难而言,多由骨痹日久发展而成。 2 辨证论治 腰痛治疗当分标本虚实。感受外邪属实,治宜祛邪通络。根据寒湿、湿热的不同,分别予以温散成清利;外伤腰痛属实,治宜活血祛瘀、通络止痛为主;内伤致病多属虚,治宜补肾固本为主,兼顾肝脾;虚实兼见者,宜辨主次轻重,标本兼顾。 2.1 寒湿证 证候: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逐渐加重,静卧病痛不减,寒冷和阴雨天加重,舌质淡,苔白腻,脉沉而迟缓。 病机:寒湿闭阻,滞碍气血,经脉不利。 治法:散寒行湿,温经通络。 方药:甘姜苓术汤加减。 干姜9g,桂枝15g,甘草6g,牛膝9g,茯苓15g,白术I5g,杜仲15g,桑寄生15g,续断15g。 加减:寒邪偏胜,腰部冷痛,拘急不舒,加附子先煎9g,细辛3g以温阳散寒;湿邪偏胜,腰痛重着,苔厚腻,加苍术15g,薏苡仁30g以除湿。年高体弱或久病不愈,肝肾虚损,气血亏虚,腰膝酸软无力,脉沉弱,宜独活寄生汤加附子。 2.2 湿热证 证候:腰部疼痛,重着而热,暑湿阴雨天气症状加重,活动后或可减轻,身体困重,小便短赤, 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 病机:湿热壅遏,经气不畅,筋脉失舒。 治法:清热利湿,舒筋止痛。 方药:四妙丸加减。 苍术15g,黄柏10g,薏苡仁30g,木瓜30g,络石藤15g,川牛膝9g,土茯苓30g,虎杖15g。 加减:小便短赤不利,舌质红,脉弦数,加栀子9g,萆薜15g.泽泻9g以助清利湿热;湿热蕴久,耗伤阴津,腰痛,伴咽干、手足心热,加生地黄15g,女贞子15g,旱莲草15g以滋补肾阴。

中医诊疗与保健项目运营实施方案

中医诊疗与保健项目运 营实施方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御医堂中医诊疗与保健项目运营实施方案 中医诊疗与养生相结合,是中医在多元化、特色化发展的前进方向,在物质生活日益发展的今天,人们越来越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专业、权威的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必将符合市场发展的需求,现结合我们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现有的场地、设施设备、中医专家等资源,重新整合,创建以会员制形式的中医诊疗与养生保健项目,特提出以下的运营实施方案。 一、场地投入与建设 医疗服务环境及设施设备是本项目水平服务质量的主要表现载体,良好的硬件设施和诊疗环境会对会员接受服务的感受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以会员制形式开展中医诊疗与保健项目,环境、设施设备应当重新整体筹划,为了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节约成本开支,对场地提出以下实施方案。 1、场地选择二楼成立御医堂,二楼的御医堂相对独立,方便建立会员独立通道,有利于规划和布局,走廊可以作为候诊室,乘坐电梯可以直接进入会员区,充分利用了现有的格局。 2、聘请专业设计人员对会员区走廊、候诊室、诊疗房间、进行装饰设计改变医院的传统形象,使之更贴近医疗服务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可悬挂招贴画,选用多元素色调,围绕节气设计不同的医疗服务主题,甚至可以播放背景音乐,营造和烘托气氛,减轻病人对医院的恐惧感,增强就诊的舒适感和愉悦感。为了减少成本开支,尽量用装饰、挂画、摆设提供环境形象。 3、候诊室增设电视、电话、茶几。电视播放专家们结合医院特色项目的讲座所录制的视频,定期更换播放节目内容。

4、诊室的装饰。挂天蓝色的窗帘、床头柜上有鲜花,这样的布置让会员感到方便、舒适、温馨。 以上走廊候诊区、诊疗房间仅是在现有条件下进行精心布局、装饰,所以不会需要太多资金投入。 二、专业设备的购置 本项目作为新设科室,应添置专业设备,提高治疗、调理疗效,提高医院可信度。 主要设备清单如下: 乳腺治疗机1台 女性阴道、子宫、卵巢治疗机2台 减肥设备一台 五行经络养生套装2套 女性治疗床2张 项目开展后,我院专家团队可以研制自己的诊疗产品。 三、服务项目 1、诊疗科目及诊室编制 服务项目: 女科:乳腺保养、卵巢保养、产后调理、月子病调理、妇科治疗 男科:前列腺保养、肾保养 其他特色理疗:药物熏蒸、保健推拿、五行养生等等。 按不同的项目、疗程制定不同的会员消费卡,具体设计需要我院中医专家和市场营销人员共同结合市场实际需求详细研究后再制定。

中医医院推拿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

中医医院推拿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试行) 一、总则 第一条为指导和加强中医医院推拿科规范化建设和科学管理,突出中医特色,提高临床疗效,总结中医医院推拿科建设与管理经验,参照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本指南旨在指导中医医院及其推拿科管理者加强科室中医特色建设与管理,同时可作为中医药管理部门开展评价工作的参考和依据。 第三条二级以上中医医院推拿科参照本指南建设和管理。 第四条中医医院推拿科应主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以推拿手法为主的治疗方法开展常见骨伤科疾病的诊疗工作,并可开展其他科相关疾病的治疗,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继承、创新和发展中医推拿诊疗技术,不断提高中医临床诊疗水平。 第五条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中医医院推拿科的指导和监督,中医医院应加强对推拿科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保证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发挥,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二、基本条件 第六条中医医院推拿科应具备与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的场所、设施、设备、药品和技术力量,保障推拿科诊疗工作有效开展。

第七条中医医院推拿科应开设独立门诊,有条件的可进行二级分科,如设置内科推拿、妇科推拿、儿科推拿等。三级中医医院和有条件的二级中医医院应开设病房。 第八条中医医院推拿科门诊应设置候诊区、诊断区、治疗区,各区域布局合理,就诊流程便捷,保护患者隐私。设置无障碍通道,方便轮椅、平车出入。建筑格局和设施应当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要求。 中医医院推拿科病房应设置治疗室,有条件的应当设置熏蒸室、药浴室,敷贴室、理疗室、练功室等。熏蒸室、药浴室应当通风良好,绝缘防雾,铺设防滑设施。 第九条中医医院推拿科应根据医疗需要及其工作量,合理配备不同类别与数量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十条中医医院推拿科设备设施配置,应与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在配备基本诊疗设备的同时,配备有助于提高中医诊疗水平的设备,三级中医医院和有条件的二级中医医院应配备中药浸浴设备、中医反射治疗仪、中药离子导入仪、针刺手法治疗仪、艾灸治疗仪、经络导平治疗仪、远红外按摩理疗床、三维多功能牵引床、椎间盘复位机、三维多功能牵引装置、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偏振光疼痛治疗仪、电磁波治疗仪、磁振热治疗仪等。 设置熏蒸室、药浴室的,应当配备熏蒸(洗)设备、煎药设备、浴器、水温调节与定时装置、应急呼叫装置、消毒设备等。 第十一条中医医院推拿科应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诊疗规范与技术操作规程,保证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

中医特色诊疗规范

一、中药熏洗疗法规范 1.适应症:消渴痹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双下肢血管病变)。 中药熏洗疗法:是将煎好的药汁待温后,只洗患处而不熏,适用于适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引起的四肢麻木、疼痛、发凉、蚁走感等症状。 2.作用:温经通络,活血止痛。 3.处方:透骨草、桂枝、艾叶、红花、当归、川芎、威灵仙、当归、路路通,煎汤外洗 4、治疗方法:中药煎汤,熏洗下肢及患处。 5.禁忌症 ①患处皮肤有感染者; ②严重心脏病、严重高血压未控制者。 二、耳穴贴敷疗法规范 1、适应症:消渴(糖尿病)贴敷疗法可以缓解或消除糖尿病的临床症状,促进疾病的康复。 2.作用:调节内分泌,改胰岛功能。 3、选穴处方:胰腺、内分泌、三焦、神门、肺、肾、肾上腺。 4、禁忌症: ①对帖敷剂或材料过敏者; ②皮肤破损 三、中药贴敷 1.适应症:消渴肠病(糖尿病肠病)适用于糖尿病肠病引起的腹痛、腹泻、便秘等。各种病症眩晕(高血压病)。 2.作用:温阳止泻、散寒止痛等 3.部位及选穴:肚脐、涌泉 4.治疗方法:腹泻者:肉桂、车前子以温阳渗湿止泻。 腹痛者:附子、肉桂温阳散寒止痛。眩晕(高血压病),吴茱萸、川芎贴涌泉穴。 5、禁忌症: ①对帖敷剂或材料过敏者; ②皮肤破损

四、刮痧 适应症:适用于夏秋之间的各种急性疾患。如中暑、霍乱、痢疾等病证,以及感冒、胸闷、头痛等。 刮痧是应用边缘钝滑的器具,如牛角刮板、瓷匙等物,在患者体表一定部位反复刮动,使局部皮下出现瘀斑的一种疗法。此法可疏通腠理,使脏腑秽浊之气通达于外,促使周身气血流畅,逐邪外出,达到治疗的目的。适用于夏秋之间的各种急性疾患。如中暑、霍乱、痢疾等病证,以及感冒、胸闷、头痛等。民间广泛流传于治疗发痧(中暑)、绞肠痧、吊绞痧等证。 禁忌症:该诊疗技术的禁忌症 操作规范: 1. 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2. 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暴露刮痧部位,冬季注意保暖。 3. 根据病情,确定刮痧部位。常用部位有头颈部、背部、胸部及四肢。 4. 检查刮具边缘是否光滑、有无缺损,以免划破皮肤。 5. 手持刮具,蘸水或药液,在选定的部位,从上至下刮擦皮肤,要向单一方向,不要来回刮。用力要均匀,禁用暴力。 6. 如刮背部,应在脊椎两侧沿肋间隙呈弧线由内向外刮,每次刮8~10条,每条长6~15 cm。 7. 刮动数次后,当刮具干涩时,需及时蘸湿再刮,直至皮下呈现红色或紫红色为度,一般每一部位刮20次左右。 8. 刮治过程中,随时询问患者有无不适,观察病情及局部皮肤颜色变化,及时调节手法力度。 9. 刮痧完毕,清洁局部皮肤,协助患者衣着。 10. 清理用物,归还原处。 [注意事项] 1. 病人体形过于消瘦、有皮肤病变、出血倾向者均不宜用刮痧疗法。 2. 操作中用力要均匀,勿损伤皮肤。 3. 刮痧后嘱患者保持情绪稳定,饮食要清淡,忌生冷油腻之品。

精深中医科特色诊疗要求的规范

中医特色诊疗规 一、中药熏洗疗法规 1.适应症:消渴痹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双下肢血管病变)。 中药熏洗疗法:是将煎好的药汁待温后,只洗患处而不熏,适用于适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引起的四肢麻木、疼痛、发凉、蚁走感等症状。 2.作用:温经通络,活血止痛。 3.处方:透骨草、桂枝、艾叶、红花、当归、川芎、威灵仙、当归、路路通,煎汤外洗 4、治疗方法:中药煎汤,熏洗下肢及患处。 5.禁忌症 ①患处皮肤有感染者; ②严重心脏病、严重高血压未控制者。 二、灌肠疗法规 1、适应症:消渴肾病(糖尿病肾病)、消渴肠病便秘。 中药保留灌肠是在仲景蜜煎导法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完善起来的中医外治法之一,符合“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开鬼门,洁净府”的中医理论。而现代医学认为:直肠壁组织具有选择性吸收和排泄的半透膜及丰富的静脉丛,药液由肠壁半透膜吸入,经静脉丛,通过门静脉及下腔静脉进入体循环,吸入人体病灶,并通过肠道渗透作用,也会在局部起作用。因此,中药灌肠不仅可以发挥药物的疗效,而且能直达病所,克服药物的不良反应。适用糖尿病肾病、消渴肠病便秘患者。 2.作用:通便、降浊、排毒。 3、辨证用药:选取生大黄、蒲公英、木香、红花、生龙牡、丹参等药物,可根据病情气虚者加黄芪、党参,腹胀者厚朴、枳壳等药物加减

4、治疗方法:一般采用的有保留灌肠、高位灌肠、不保留灌肠等。 5、禁忌症: ①严重心脏病、严重贫血、严重痔疮者; ②早期妊娠、肠道手术后、不明原因肠出血者; ③精神障碍者。 三、耳穴贴敷疗法规 1、适应症:消渴(糖尿病)贴敷疗法可以缓解或消除糖尿病的临床症状,促进疾病的康复。 2.作用:调节分泌,改胰岛功能。 3、选穴处方:胰腺、分泌、三焦、神门、肺、肾、肾上腺。 4、禁忌症: ①对帖敷剂或材料过敏者; ②皮肤破损 四、穴位注射 1.适应症:消渴肠病(糖尿病肠病)、消渴痹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 2.作用:缓解消渴肠病引起腹痛、便秘、腹泻等症状;营养神经:改善消渴痹症麻木、疼痛、发凉、蚁走感等症状。 3.选穴:足三里 4.治疗方法:消渴肠病腹痛:654-2穴位注射,以解痉止痛。消渴痹症:甲钴胺、维生素B1穴位注射以营养神经。 5.禁忌症: ①有晕针史者; ②精神障碍者; ③有出血性疾病者;

中医药文化特色实施计划方案

关于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的实施方案 (2012-2015年) 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结晶,是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瑰宝,是中医药学发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认识生命维护健康防治疾病的思想和方法体系,是中医药服务的在精神和思想基础,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为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体现中医医院的基本特征,巩固中医为主的发展方向,更好地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也进一步推动我院加快中医药文化建设,促进二级甲等中医院评审工作达标,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的要求,结合医院实际情况,特提出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医院作为中医药文化继承和创新展示和传播的重要场所,要以中医药文化为主体,以大力培育和倡导中医药文化的价值观念为核心,融合时代文化特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发展,与时俱进,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体现中医院个性特征和区域文化特征,从而促进科室建设技术服务学术研究人才培育等各项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大力培育和倡导中医药文化,以营造特色鲜明涵丰富的中医药文化氛

围为重点,以为人民群众提供质优价廉的中医药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创建二级甲等中医院评审达标工作活动为载体,不断推进中医药文化创新,增强其发展活力,更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中西医并重,坚持继承与创新的辩证统一,既要保持特色优势,又要积极利用现代科技。 2坚持统筹兼顾,坚持中医与西医相互取长补短,发挥各自优势,促进中西医结合。 3坚持从本地本院实际出发,逐步推广中医中药的适宜技术,中西医结合,能中不西。 三、中医药文化建设的容 1、规中医病历的书写。通过迎接二级甲等中医医院评审,强化和规中医病案书写。在中医病历中体现中医药思想文化的核心价值观,遵循中华医道的核心理念,突出“人与天地相参”的整体观思想,充分理解中医对待健康和疾病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即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体自身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2、逐步提高中医辨证诊治优良率。以二级甲等中医院评审达标工作为载体,在临床诊治中强化体现中医临床治疗的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辨证论治的临床思维方法,充分认识中医临床个性化诊疗的先进性和重要性,将中医因时因地

中医特色诊疗项目

中医特色诊疗简介 一、针灸(毫针针刺、头针、面针、三棱针、体针、皮肤针等) 针灸作为我国古老的保健疗法,已有两 千多年运用经验,因其显着的疗效,已经在 世界各地广为人们所接受。它是根据中医理 论,采用毫针对人体的俞穴进行直接的刺 激,对增强身体机能、疏通经络、调和阴 阳、扶正祛邪、防病治病具有相当不错的医 疗保健作用。 作用:疏经通络、调和气血、行气散 结、消炎镇痛。 适应症: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肩周炎、肌腱炎、肌肉劳损等各类痛症;中风偏瘫、面瘫、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神经痛等神经科病症;头痛、眩晕、鼻炎、呃逆、失眠、肥胖症等常见病症。 二、针灸(电针) 电针是将针刺入腧穴得气后,在针具上通以 接近人体生物电的微量电流,利用针和电两种刺 激相结合,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其优点是能 代替人作较长时间的持续运针,能比较客观地控 制刺激量。 作用:同毫针针:刺疏经通络、调和气血、 行气散结、消炎镇痛。 适应症:同毫针针刺:颈椎病、腰椎间盘突 出、肩周炎、肌腱炎、肌肉劳损等各类痛症;中风偏瘫、面瘫、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神经痛等神经科病症;头痛、眩晕、鼻炎、呃逆、失眠、肥胖症等常见病症。 三、推拿 推拿是一种中医自然疗法、物理疗法。 医者运用自己的双手作用于病患的体表、受 伤的部位、不适的所在、特定的俞穴、疼痛 的地方,具体运用推、拿、按、摩、揉、 捏、点、拍等形式多样的手法,以期达到疏 通经络、推行气血、扶伤止痛、祛邪扶正、 调和阴阳的目的。

作用:舒经通络、调和气血、缓解疲劳、扶伤镇痛。 适应症: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肩周炎、肌腱炎、肌肉劳损等各类痛症;中风后遗症、创伤肢体恢复、慢性疲劳、健康人群防病保健等。 四、拔罐 拔罐是一种以杯罐作为工具,借热力 排去其中的空气产生负压,使吸着于皮 肤,造成郁血现象的一种疗法。它能够疏 通经络、调整气血,引导营卫之气运行输 布,鼓动经脉气血濡养脏腑组织器官,温 煦皮毛,同时使虚衰的脏腑机能得以振 奋,调整机体的阴阳平衡,增加免疫功 能,从而达到健身祛病疗疾的目的。 作用:舒经通络、行气活血、缓解疲 劳、增强体质。 适应症: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肩周炎、肌腱炎、肌肉劳损等各类痛症;慢性疲劳综合症、亚健康状态及健康人群的防病保健。 五、艾灸 艾灸是运用艾绒在体表的穴位上烧灼、温 熨,借灸火的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 的传导,以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达到防 治疾病的一种治法。它能活跃脏腑功能,旺盛 新陈代谢,产生抗体及免疫力。常灸大椎、关 元、气海、足三里等腧穴,可鼓舞人体正气, 增强抗病能力,起防病保健的作用。 作用:温经通络、调和气血、扶正祛邪、 防病保健。 适应范围: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肩周炎、肌腱炎、肌肉劳损等各类痛症;多种慢性疾病的调治;偏颇体质的调理;健康人群的防病保健等。 六、耳针、耳穴压豆 耳针是对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进行针刺,耳穴压豆是采用王不留行子或磁珠等物品剌激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通过经络传导,解除或缓解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调整脏腑气血功能,促进机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作用:疏经通络、调理脏腑

中医科规章制度、诊疗规范

中医科规章制度、诊疗规范-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阜宁县罗桥镇卫生院中医工作制度 1.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中医药政策及法律法规,做到依法执业、文明行医。 2. 设立中医管理科,建立中医科,开设中医特色专科(专病),有专(兼)职人员负责中医药管理工作。 3. 建立中医工作台帐,健全中医药工作制度。中医工作年初有计划,工作有记录,半年有检查,年终有总结。 4. 运用中医理、法、方、药诊疗方法,以及针灸、推拿、火罐、敷贴、刮痧、熏洗、穴位注射、热熨等中医适宜技术处理农村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 5. 制定中医药人才培养规划,定期组织中医药业务学习,做好中医药人员岗位培训、学历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 6. 根据理、法、方、药的原则,定期开展中医药医疗质量与医疗文书书写规范的检查与评审,不断提高中医药服务质量。 8. 加强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做好中医药相关信息的收集、汇总和上报工作。 9. 承担村卫生站的中医药业务指导和技术培训。指导乡村中医药人员自采、自种、自用中草药。

10. 继承并整理名老中医药师学术经验,积极采集民间土、单、验方及独特疗法加以整理、筛选、验证,对确有疗效的要推广应用。 中医管理科工作制度 1. 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中医医疗机构管理办法》及国家、省、市制定的中医药方针、政策和法规。 2.拟定本单位中医、中药及中西医结合发展计划,制定和完善中医药工作制度、职责和医疗服务规范。 3.指导、监督医院及村(社)卫生站中医药工作,定期开展医疗、护理、药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督查。 4. 制定本单位中医药人才培养规划,组织中医药成人教育、继续教育、临床岗位培训和师承工作; 5. 倡议中医“治未病”理念,积极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 6. 组织指导医院中医药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作,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 7. 积极参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组织实施中医药操作规程和技术标准; 8. 推行中医药人员执业资格制度,负责中医、中药人员考试、登记、注册工作。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临床诊疗技术整理与研究项目(精)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临床诊疗技术整理与研究项目技术操作规范文本 课题编号国中医药科 2002ZL41 课题名称运用长圆针以解结法辨证松解膝周结筋病灶点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疼痛的研究 第一完成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 第一完成人薛立功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新仓 18号 邮政编码 移动电话 电话 /传真 电子信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二○○四年制 一、前言 1、疾病简要概况

关节痹痛是常见病,关节炎是头号致残疾病。全世界有 3.55亿人患有各种关节疾病。 关节疾病在老年群体中的发病率约为 60至 80%,致残率高达 53%。 关节疾病如此猖厥是与对本病的诊治存在盲区分不开的。 随着人口老龄化 , 中老年骨性关节病受到人们的关注 ,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中老年人多发病、常见病。由于膝关节处于股骨与胫骨两个长骨之间 ,在屈伸活动过程中承受体重与加载重量数倍的杠杆力 , 经数十年的劳损 ,致使关节软骨、半月板均有不同程度的磨损 , 因此,关节间隙变窄。由于内分泌的变化和运动量的减少 ,骨量也在不断丢失 , 出现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尤其 是膝关节周围肌腱附着点的骨皮质、腱周附属组织的长期疲劳损伤及其纤维化、骨化性修复 , 使腱附着点处逐渐出现骨性赘生物。从而发生骨性关节炎。 膝骨性关节炎的 x 光表现为增生性、狭窄性改变。据统计报导 , 50岁以上约 80%, 60岁以上约 90%、 70岁以上约 100%有这种增生性与关节间隙狭窄等改变。 膝骨性关节炎可使膝关节变形 , 引起膝关节功能障碍。 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主要痛苦是膝部活动时疼痛。膝骨性关节炎的疼痛主要来自经筋损伤 , 可用“ 长圆针疗法” 治疗。 2、疗法简要介绍(尤其是特点和优势 长圆针疗法是从《黄帝内经》挖掘整理的新疗法。是在经筋理论指导下 , 运用长圆针,以解结法,辨证松解结筋病灶点,以治疗骨解深邪远痹 (关节顽痛及筋性经络、内脏疾病的诊治疗法。是《内经》辨证论治体系的重要内容。本方法快速消除关节顽固疼痛, 大部分可以根治或明显减轻疼痛, 可明显改善膝功能 , 可避免本病长期服药带来的毒副作用。该方法不仅具有中医理

中医特色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诊疗技术名称] ******法/*****技术 [简介] 诊疗技术的应用简介 [适应症] 该诊疗技术的适应症 [禁忌症] 该诊疗技术的禁忌症 [操作规范] 该诊疗技术的操作规范 [注意事项] 该诊疗技术的注意事项 请各科室根据科室上报的中医诊疗技术目录制定相应的操作规范。 请勿必于2013年5月10日(星期五)之前上报医务科,逾期未交将根据相应检查奖惩进行处罚。 产科中药湿敷中药灌肠熏洗刮痧穴位贴敷艾灸针灸穴位注射

[诊疗技术名称] 中药湿敷 [简介] 敷药法是将药物敷布于患处或穴位的治疗方法,古时又称贴敷。使用时将所需药物研成粉加适量赋型剂制成糊状敷贴患处。具有通经活络、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作用。 [适应症] 适用于外科的疖、痈、疽、疔疮、流注、跌打损伤、肠痈等病。内科的哮喘、肺痈、高血压等病也适用此法。 [禁忌症] 1.一般内科疾病不宜使用。 2.大疱性皮肤病及表皮剥脱松解不宜使用。 [操作规范]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2.取合理体位,暴露湿敷部位,注意保暖。 3.遵医嘱配制药液,药液温度适宜并倒入容器内,敷布在药液中浸湿后,敷于患处。 4.定时用无菌镊子夹取纱布浸药后淋药液于敷布上,保持湿润及温度。 5.操作完毕,擦干局部药液,取下弯盘、中单、橡胶单,协助患者衣着,整理床单位。 6.整理用物,做好记录。 [注意事项] l. 纱布从药液中捞出时,要拧挤得不干不湿,恰到好处。过 干了效果不好,过湿了药液漫流。 2.药液不要太烫,防止烫伤。 3.药物组成可根据不同的疾病,作适当的调整和化裁。 4.在应用湿敷疗法的同时,还可根据病情适当配合熏洗、药 物内服和针灸等疗法,以增强疗效。 5.注意保持敷料湿润与创面清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