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陆地生态系统中生物对碳氮水耦合循环的影响机制重大

陆地生态系统中生物对碳氮水耦合循环的影响机制重大

陆地生态系统中生物对碳氮水耦合循环的影响机制重大
陆地生态系统中生物对碳氮水耦合循环的影响机制重大

“陆地生态系统中生物对碳-氮-水耦合循环的影响机制”重大项目指南

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机制的认识是科学指导增强陆地固碳功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理论基础。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是驱动生态系统变化的关键过程,它与生态系统水循环、养分循环和生物多样性有着密切的耦合关系。深入理解生态系统碳-氮-水耦合循环过程及其生物影响机制,能够解析全球变化背景下陆地生态系统固碳机理,提高固碳减排评估的精确性,为加强陆地生态系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是全球变化生态学研究领域前沿性的科学问题。

一、科学目标

解析陆地生态系统碳-氮-水循环的相互关系,揭示生物因子对碳-氮-水耦合循环过程的调控机制,阐明生物调控过程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和适应规律。

二、研究内容

(一)植物对生态系统碳-氮-水循环的作用机制。

(二)土壤微生物对生态系统碳-氮耦合循环过程的影响。

(三)生态系统碳-氮-水交换通量计量平衡及其时空变化规律。

三、资助期限 5年(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

四、资助经费 1500万元

五、申请注意事项

1. 申请人应当认真阅读本项目指南和通告,不符合项目指南和通告的申请项目不予受理。

2. 申请书的附注说明选择“陆地生态系统中生物对碳-氮-水耦合循环的影响机制”(以上选择不准确或未选择的项目申请不予受理)。

3. 本项目要求项目申请人围绕核心科学问题,做好顶层设计,按三个研究内容设置3个课题,3个课题要紧紧围绕“陆地生态系统中生物对碳-氮-水耦合循环的影响机制”这一主题开展深入、系统研究,课题间要有紧密的联系,研究内容互补,充分体现合作攻关及其研究平台和科学数据共享。

4. 项目整体申请课题设置不超过3个,项目承担单位数合计不超过3个。

5. 本项目由生命科学部和地球科学部联合提出,由生命科学部负责受理。

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进展

文章编号:100020585(2001)0520564212 收稿日期:2001206201;修订日期:2001208230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知识创新工程主干科学计划(CXIO G -E01-02-04) 作者简介:陶波(1972-),男,黑龙江省哈尔滨人,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全球变化与环境演变。 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进展 陶 波,葛全胜,李克让,邵雪梅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表层系统开放实验室,北京 100101) 摘要:近年来,碳循环问题日益成为全球变化与地球科学研究领域的前沿与热点问题,其中 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又是全球碳循环中最复杂、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部分。本文结合IG BP 和IPCC 中有关碳循环的最新报告,介绍了全球碳循环中大气、海洋和陆地生态系统等几个主 要碳库的大小及特点,并重点介绍了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及其基本过程。总结了当前陆地生 态系统碳循环研究的四种主要方法:清单方法、反演模拟、涡度相关技术和陆地碳循环模式, 介绍了它们的各自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对陆地碳过程中的不确定性进行了详细分析。此 外,还简要叙述了当前碳循环研究中待解决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趋势。 关 键 词:碳循环;碳汇;碳库;陆地生态系统;模式 中图分类号:P467;P593 文献标识码:A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强度在全球尺度上对地球系统产生着巨大影响[1]。大气中CO 2浓度已从1850年的285±5ppmv 上升到1998年的约366ppmv ,即近150年内增长了大约28%[2]。从20世纪初至今,全球地面气温已经上升了013~016℃,最近10年已成为自1860年以来最暖的时期[3]。进入90年代,随着温室气体和温室效应等各种气候与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和国际气候谈判中对碳源、碳汇评价的客观需要,碳循环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大量研究表明,全球碳循环的动态变化与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影响(尤其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和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有着密切关系[2,4]。作为大气中CO 2的源和汇,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是全球碳循环中的重要环节,在全球气候变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5]。更好地了解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动态机制是全面理解全球碳循环、正确预测未来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前提。 1 全球碳库与碳过程 碳是生命物质中的主要元素之一,是有机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概括起来,地球上主要有四大碳库,即大气碳库、海洋碳库、陆地生态系统碳库和岩石圈碳库。碳元素在大气、陆地和海洋等各大碳库之间不断地循环变化。大气中的碳主要以CO 2和CH 4等气体形式存在,在水中主要为碳酸根离子,在岩石圈中是碳酸盐岩石和沉积物的主要成分,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则以各种有机物或无机物的形式存在于植被和土壤中。 第20卷 第5期 2001年11月地 理 研 究GEO GRAPHICAL RESEARCH Vol 120,No 15Nov 1,2001

基础生态学

基础生态学

绪论 美国生态学家E. Odum 研究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科学 生态学的研究方法:野外研究、实验研究、模型研究 第一章生物与环境 1. 生态因子 环境要素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如光照、温度、水分、氧气、二氧化碳、食物和其他生物等。 2 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每种植物都需要一定种类和数量的营养物,如果其中有一种营养物完全缺失,植物就会死亡。如果这种营养物数量极微,植物的生长就会受到限制。 3 谢尔福德耐受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即当其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会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4 生态幅(生态价):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能耐受的范围,即有一个生态上的最高点和一个生态上的最低点。在最高点和最低点之间的范围 第二章能量环境 生物对光的适应 换毛与换羽的光周期现象:是对日照长短的规律性变化的响应。

生物对温度的适应 外温动物 内温动物 休眠 形态上的适应 第三章物质环境 水生动物的渗透压调节 第四章种群及其基本特征 集合种群:生境斑块中的局域种群的集合,这些局域种群在空间上存在隔离,彼此间通过个体扩散而相互联系 生物入侵(生态入侵):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该生物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去逐步稳定地扩展。

1 种群和分布 随机分布 每一个体在种群领域中各个点上出现的机会是相等的,并且某一个体的存在不影响其他个体的分布。 均匀分布 主要是种群内个体间的竞争。在自然情况下,均匀分布最为罕见。 成群分布 种群内个体分布不均匀,形成许多密集的团块状。 原因:资源分布不均匀;植物种子传播方式以母株为扩散中心;动物的集群行为。 2 存活曲线 ●I型:凸型,幼体存活率高,老年个体死亡率高,在接近生理 寿命前只有少数个体死亡(大型哺乳动物和人) ●Ⅱ型:呈对角线型,表示在整个生活期中,有一个较稳定的 死亡率,如一些鸟类 ●Ⅲ型:凹型,表示幼体死亡率很高,如产卵鱼类、贝类和松 树 ●大多数野生动物种群的存活曲线类型在Ⅱ型和Ⅲ型之间变 化;大多数植物种群的存活曲线则接近Ⅲ型。 3 种群增长模型 (1)与密度无关的种群增长模型 种群离散型增长模型

(整理)973计划: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及其驱动机制研究.

项目编号:2002CB412500 项目名称: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及其驱动机制研究起止年月:2002年12月-2007年8月 项目首席科学家: 刘纪远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项目依托部门:中国科学院 经费预算:2000万元

一、主要研究内容 项目以中国科学院重大项目为基础,以国家科学创新为主导,以环境外交谈判战略需求为总目标,瞄准陆地生态系统碳汇/源的时空格局、碳循环的调控和驱动机制及未来情景3大前沿性科学问题,采用陆地生态系统碳通量/储量与碳循环过程的综合观测、生物过程适应性实验研究以及典型河流碳通量及碳输运过程研究为支撑系统的自下而上途径,与以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和遥感数据库为基础的自上而下研究途径的有机结合的研究思路。综合研究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自然调控机理、人为因素驱动机制、生物过程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机制以及碳汇/源时空格局形成的生物地理学机制;综合评价中国陆地碳汇/源的时空格局及其历史演变过程和未来情景;分析评估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增汇潜力、碳库间循环周期、生态系统管理的增汇效果和成本效益、重大林业工程的固碳效应以及河流碳输运在陆地碳循环中的作用;跟踪国际谈判焦点问题,探讨碳汇项目的计量方法学、中国农林业活动碳吸收汇的潜力及其增汇技术的可行性。建成初具规模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综合研究的科学平台,发展基于地学空间信息的现代地球系统科学方法论,为中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系统管理以及参与环境外交活动和履约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二、预期目标 1.建立一个初具规模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通量/储量和循环过程的综合观 测网络(ChinaFlux),揭示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通量和储量的生物地理规律, 构建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的数据信息系统。 2.初步阐明中国主要类型陆地生态系统(森林、农田、草地和湿地)碳循环过 程的生物物理机理,确定驱动碳循环的关键控制因子,揭示全球气候变化 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及生态适应机制;构建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碳 循环动力学模型和遥感反演模型,实现两种模型的综合集成。 3.阐述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历史演变规律,评价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 化对碳循环过程的驱动作用,重建过去50年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汇和碳源 的时空格局,预测未来50年的变化趋势,辨析自然扰动和人为活动的贡献 及调控机理。 4.阐述典型河口向近海碳输运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评价人为活动对河流碳 输运的影响;阐明以多沙和物理输运为主的碳输运规律,揭示河口重点沉 积区的碳的早期沉积作用;定量认识河口碳输运过程在陆地生态系统碳循 环中的作用。 5.评估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固碳潜力及其成本效益、重大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对

氮循环的有关化学方程式 Microsoft Word 文档 (2)

1.一氧化氮与氧气的反应2NO+O2=== 2NO2 2.二氧化氮与水的反应3NO2+ H2O==== 2HNO3+ NO 3.氮气与氢气的反应N2+3H2========= 2NH3 4.氨气与水的反应NH3+H2O==== NH3·H2O 5.氨气与盐酸的反应NH3+HCl==== NH4Cl 6.氨气与硫酸的反应2NH3+H2SO4==== (NH4)2SO4 7.氨气与强酸的离子的反应NH3+H+==== NH4+ 8.氨的催化氧化的反应4NH3+5O2====== 4NO+6H2O 9.碳酸氢铵加热的反应NH4HCO3==== NH3↑+CO2↑+H2O 10.氯化铵加热的反应NH4Cl==== NH3↑+HCl↑ 11.碳酸铵加热的反应(NH4)2CO3==== 2NH3↑+CO2↑+H2O 14.氯化铵与氢氧化钙的反应2NH4Cl+ Ca(OH)2==== CaCl2+2NH3↑+2H2O 13.氯化铵与氢氧化钠的反应NH4Cl+ NaOH==== NaCl+NH3↑+H2O 14.碳酸氢铵与氢氧化钠的反应NH4HCO3+2NaOH==== Na2CO3+NH3↑+2H2O 15.碳酸氢铵与氢氧化钙的反应 NH4HCO3+Ca(OH)2==== CaCO3↓+NH3↑+2H2O 16.硝酸的分解的反应4HNO3========= 4NO2↑+O2↑+2H2O 17.铜与浓硝酸的反应Cu+4HNO3(浓)==== Cu(NO3)2+2NO2↑+2H2O 18.铜与稀硝酸的反应3Cu+8HNO3(稀)==== 3Cu(NO3)2+2NO↑+4H2O 19铁与浓硝酸的反应Fe+6HNO3(浓)==== Fe(NO3)3+3NO2↑+3H2O 20.铁与稀硝酸的反应Fe+4HNO3(稀)==== Fe(NO3)3+NO↑+2H2O 21.碳与浓硝酸的反应C+4HNO3(浓)==== CO2↑+4NO2↑+2H2O 22.一氧化氮与氧气和水的反应4NO+3O2+2H2O==== 4HNO3 23.二氧化氮与氧气和水的反应4NO2+O2+2H2O==== 4HNO3 24.氨气(过量)与氯气的反应8NH3+3Cl2==== 6NH4Cl+N2 25.氨气(少量)与氯气的反应2NH3+3Cl2==== 6HCl+N2 26.二氧化氮生成四氧化二氮的反应2NO2==== N2O4

行走在生态学领域的学科带头人

行走在生态学领域的学科带头人 ——记复旦大学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所所长李博 李博校友分别于1984年和1987年在我校生物系获得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1992赴英国取得博士学位。现为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生态学国家级重点学科带头人、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所所长,“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生态学科)第一负责人;从事生物入侵生态学、种群和生态系统生态学研究,目前主持科技部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课题多项,已出版专著(含译著)13部,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相关论文210余篇,学术成就喜人。 工作卓有成效 李博博士的研究专长是生物入侵生态学:用从分子到生态系统的方法, 研究外来植物成功入侵的生态学和进化机制、植物入侵的生态系统和进化后果以及入侵植物控制的生物学基础,以及全球环境变化与生物入侵的相互作用与后果。Li et al.(1996) 明确了植物密度—时间—生产力的动态关系;该工作的主要结果被M. Begon等所著教材Ecology引为经典案例作介绍(Begon et al., 2006, p. 143)。Li et al. (1998) 有关模式植物拟南芥生长的纬度变异研究,发现植物的生长率受到纬度差异所导致的太阳辐射和温度变异的选择;该研究得到Plant Physiology 的热点与经典(Hot and Classic)栏目的专门介绍,并被认为是“用拟南芥生态型填补野外生态学和分子生态学之间知识空白”的五项成果之一(Minorsky, 2001)。Liao et al. (2008b) 有关植物入侵对碳氮循环影响的综合分析,发现植物入侵导致生态系统碳氮循环的改变,尤其是通过增加生态系统氮库而形成植物入侵的正反馈;该结论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如Science, 324: 734-735, 2009; Annu. Rev. Ecol. Evol. Syst. 41: 59–80, 2010),并被ISI Web of Knowledge的ESI (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 确认为Top Paper和Highly Cited Paper),目前已被引用105次。Weber & Li (2008) 有关中国植物入侵格局的研究指出,在未来进一步的全球化进程中,我国将可能面临更多水生和木本植物入侵,应加强防范;该研究被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主办的全球互联网新闻服务网站Eurekalert所推介。Lu et al.(2011)有关生态系统氮循环对氮添加响应的工作被教科书Principles of Terrestrial

生态学

生态学:研究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及生存、生长、生活、生育与生衍状态的科学。 生态系统:在一定地理空间范围内的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构成的具有特定组成、结构和功能属性的生态学系统;可以抽象的概括 为是一个生物组分及其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动态 变化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复合系统。 生态系统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的科学,是认识生态系统的科学知 识体系。 生物学物种或生物种:在自然界中同一个物种的个体之间应该繁殖出 具有生育能力的后代。 自然选择的准则:在特定环境中能够留下更多的后代,即保留适合度 高的个体或类型。 物理防御:种植物刺、种植物壳、植物的种子(脱落) 化学防御:植物和动物生成次生化合物保护剂(有毒化合物,消化不良化合物。 形态和行为防御:体色或形态图案成为隐态,警戒态,模仿味道不佳猎 物体姿的贝氏拟态、警戒色+模拟体姿的繆氏拟态。生存环境:影响活体生物功能的非生物环境,包括温度、相对湿度、氧气、pH、盐度、污染物浓度等、条件可以改变但不能被消耗。生境:生物有机体的生活场所。 生态位:生物有机体对生境条件以及生境资源需求的综合,有机体的生态位是生物的生活模式。

基础生态位:在竞争者或扑食者不存在情况下,一个物种可以生存繁殖的潜能。 实际生态位:在竞争者或扑食者存在情况下可以生存繁殖的条件和资源范围。 低温的影响与适应策略:冷害与冻害(细胞的渗透压和水平衡、细胞 膜);避冻策略和耐冻策略。 高温的影响与适应策略: 高温危害:酶失活和变性、高温失水(蒸腾维温)、火灾。 适应策略:蒸腾维温--动植物的水冷系统,特化物种、耐高温生物,嗜热真菌,极端嗜热原核生物。 必需资源:资源间不可替代。 互补性资源:摄取两种资源湿比摄取一种资源的需求和消耗的更少。拮抗性资源:摄取两种资源明显比摄取一种资源的需求和消耗的更多。抑制性资源:必须资源在适宜范围年供给量增加促进生长,在过量供给时则变得得有害,抑制生物生长率。 氮限制机制:供给光合作用酶的N素不足,叶绿体内的ATP、NADPH 和羧化作用受限制。 磷限制机制:供给光合成RUBP的磷酸盐或者磷糖酸不足,限制光合速率。 生理生态学调控机制:①植物气孔对水碳耦合的调控机理②根系对 水分、养分吸收和碳归还的调控机理③微生物功 能群对碳氮转化和排放的调控机理④土壤-植物

对于氮循环的浅思考

化学小论文 ——对于碳铵循环对环境影响的思考 在自然界之中各种元素都是通过各种各样的化学反应不断循环流动,从而达到一种动态平衡的状态,整个自然界就是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的状态之中,表面看似平静其实一直在发生变化来保持平衡。一旦人类过度干预这些循环,就会使自然失去原本的平衡,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灾难。 在有机体中的所有的化学元素都参与了生物地质化学循环。而生物地质化学循环在生态学上指的是化学元素或分子在生态系统中划分的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循环的过程。这使得相关的元素得以循环,虽然实际上在某些循环中化学元素被长期积聚在同一个地方而不发生移动。例如,水始终是通过水的循环回收利用。水经过蒸发,凝结和降水,干净的回落到地球。通过生物化学循环,元素、化合物以及其它形式的物质是从一个生物体到另一个生物体,并从生物圈中的一个部分到另一个部分,由此来保持水在自然界的动态平衡。化学元素除了参与有机体的构成外,亦可经过生态系统的各种非生物因素进行循环,例如水(水圈)、陆地(岩石圈)和空气(大气圈);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因素都可以被认为是生物圈的组成部分。所有的化学物质、营养物质或者更进一步说——元素,例如碳、氮、氧、磷这些存在于生态系统中的有机体的封闭系统中,同时有机体又与开放系统相互循环这些化学物质以保持收支平衡。生态系统的能量则由开放系统所提供,太阳持续地为地球以光的形式提供能量,最后被食物网中的各个营养级所利用或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因此物质的循环对于自然平衡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就拿碳循环和氮循环来说。碳和氮都是生命体构成的基本元素,在生物的生命活动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大量的存在于我们所生存的环境之中。碳循环是一种生物地质化学循环,指碳元素在地球上的生物圈、地圈、水圈及大气中交换。碳的主要来源有四个,分别是大气、陆上的生物圈(包括淡水系统及无生命的有机化合物)、

(新)高中生物每日一题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碳循环新人教版必修3

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碳循环 高考频度:★★★☆☆难易程度:★★★☆☆ 典例在线 下列属于同一类信息传递的是 ①草原上的鸟,当出现敌情时,雄鸟急速起飞,扇动两翅,给雌鸟发出警报 ②毒蜂身上斑澜的花纹 ③萤火虫通过闪光来识别同伴 ④红三叶草花的色彩和形状 ⑤非洲草原上的豺用小便划出自己的领地范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⑤ 【参考答案】B 学信息;因此②③④都属于物理信息,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学霸推荐 1.在生态系统中传递着多种多样的信息,下列属于化学信息的是 A.丹顶鹤求偶时的双双起舞 B.雌蚕蛾释放的性外激素 C.蜘蛛网的振动频率 D.春季鸟类的求偶鸣叫声 2.下列信息的传递中,与其他三种不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A.小囊虫在发现榆、松寄生植物后,会发出聚积信息素,召唤同类来共同取食 B.榆树通过分泌一种化学物质,与栎树产生相互拮抗的现象 C.雄蚊能根据雌蚊飞行时所发出的低频声波而找到雌蚊 D.群居动物通过群体气味与其他群体相区别 3.研究表明,雄鼠的“气味”对幼年雌鼠的性成熟有明显影响。这种“气味”在生态学上

称为 A.物理信息 B.营养信息 C.行为信息 D.化学信息 4.信息传递在生物种群的繁衍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如雌蛾分泌性外激素吸引雄蛾前来交尾,这一过程传递的信息属于 A.物理信息 B.化学信息 C.行为信息 D.营养信息 5.当一只蚜虫受到攻击时,就会释放出一种起警告作用的化学物质,以便使邻近的蚜虫迅速逃避敌害,这种现象所属的特征及信息传递类型分别是 A.种内互助,化学信息 B.种内互助,行为信息 C.种间互助,化学信息 D.种内互助,物理信息 答案 1.【答案】B 【解析】丹顶鹤求偶时的双双起舞属于行为信息;雌蚕蛾释放的性外激素属于化学信息;蜘蛛网的振动频率、春季鸟类的求偶鸣叫声都属于物理信息。 2.【答案】C 【解析】分析题意可知:小囊虫在发现榆、松寄生植物后发出的聚积信息素、榆树分泌的一种化学物质和群居动物的群体气味都属于化学信息,而雌蚊飞行时所发出的低频声波属于物理信息。 3.【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雄鼠的“气味”对幼年雌鼠的性成熟有明显影响,属于生态系统的化学信息,D正确。 4.【答案】B 【解析】生态系统中传递的信息包括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雌蛾分泌性外激素

全球氮循环

亚热带盐沼湿地土壤氮循环关键过程对全球变化的响应

摘要 河口盐沼湿地受到了陆地和海洋相互作用的影响,可以认为是生物活动较为活跃的地区,同时也是地球化学过程最为活跃的地区,对人类和社会有着重要的影响。氮在大气组分占78%,是大气圈中最丰富的元素,其在环境介质中的含量会直接影响到周围生物的生长。由于目前大量的人为输入氮源对河口的盐沼湿地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河口地带出现赤潮、河口溶解氧含量锐减,以及大量的温室气体从河口溢出等环境效应。本研究以福州闽江河口盐沼湿地为研究对象,充分的研究了土壤氮循环的关键过程对全球变化的响应,通过野外采集、实验室模拟的方式,定量的研究了闽江河口盐沼湿地土壤-水体界面的氮循环过程,分别研究了盐入侵、植物入侵、酸沉降和盐沼湿地改为养虾塘后,土壤中硝化、反硝化和矿化作用的变化情况,探讨了氮在河口湿地的变化,及其在河口湿地扮演的重要角色。主要得到的研究结果如下: 1、植物入侵对氮循环的影响 无机氮和总氮:(1)互花米草入侵改变了土壤NO3--N含量在不同土层含量,可显著降低土壤的NO3--N含量,但整体增加了土壤的NH4+-N含量。(2)互花米草不同入侵过程土壤TC、TN含量以及C/N比的垂直变化特征均比较一致,入侵整体增加了土壤的碳氮含量和C/N比和土壤的碳氮储量。(3)闽江口互花米草入侵对短叶茳芏湿地土壤碳氮含量的影响相对于江苏盐城、长江口以及杭州湾湿地的影响可能更为显著,主要与其对闽江口湿地植物群落格局、养分生物循环以及强促淤作用引起的土壤颗粒组成等的显著改变有关。互花米草入侵亦改变了土壤中陆源和海源有机质的来源比例,使得入侵后湿地土壤养分的自源性增强。 硝化和反硝化:(1)闽江河口湿地土壤的反硝化速率远高于硝化速率,且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的硝化-反硝化作用最强。不同季节条件下,土壤硝化-反硝化速率由大到小顺序,硝化速率:夏季>春季>秋季>冬季,反硝化速率:夏季>秋季>冬季>春季;按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硝化-反硝化速率由大到小顺序,硝化速率:入侵边缘>互花米草>短叶茳芏,反硝化速率:互花米草>交汇处>短叶茳芏。(2)闽江河口湿地不同植被类型下沉积物-水界面N2O交换通量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土著物种短叶茳芏的土壤仅春季对上覆水N2O有微量吸收,夏、秋两季均对水体释放N2O,表现为水体中N2O的净源;由于互花米草的入侵,入侵边缘的土壤为春季释放N2O,而夏、秋两季土壤均吸收N2O,与土著物种短叶茳芏完全相反;互花米草入侵成功后的土壤,其夏季的沉积物-水界面N2O交换通量达到最大,表现为向水体释放较多的N2O,而其春、秋两季都为吸收N2O,但吸收总量小于释放量。(3)闽江口湿地互花米草入侵后,增强了土壤的硝化-反硝化作用,促进了N2O对大气的释放。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循环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以碳循环为例,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2.尝试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3.说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4.关注碳循环平衡失调与温室效应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2.教学难点:说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 探究法、讲述法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学生思考回答师提示。 〖提示〗循环利用。 〖问题〗以“本节聚焦”再次引起学生的思考。 〖板书〗一、碳循环 〖学生活动〗阅读P100第二段到P101完 〖思考与讨论〗学生阅读思考回答师提示。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这就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旁栏思考题〗学生阅读思考回答师提示。 〖提示〗大力植树造林后,这些植物能大量吸收已有的二氧化碳,因而能起一定的缓解作用。但更应该控制源头──温室气体的排放。 〖探究〗有条件学生回家探究。 〖板书〗二、能连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 形 式 主要以有机物形式流动 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反复循环 特 点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反复循环维持生态平衡,据全球性生物圈 范 围 生态系统的各营养级 联 系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二者相互伴随,相辅相成,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六、板书设计 一、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特点: 1、反复利用、循环流动 2、全球性 二、碳循环 三、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关系 七、课后练习 〖提示〗基础题 1.(1)√;(2)╳。 C 、H 、O 、N 、P 、S 等化学元素 无机环境 生物群落 反复循环

水质的氮循环

水质的氮循环 在养殖水体中,有机污染物包括氮、碳、磷、硫4 种主要物质,而后3 者形成的产物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对鱼类的影响程度不是很大,当氮以分子氨态或亚硝酸盐氮态存在时,却会对水生动物产生很强的神经性毒害。当前以强饲为特征的集约养殖方式加大了水体有机氮物质分解转化的负荷,微生物分解环节严重受阻,从而成为水体系统循环过程的制约瓶颈与顽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甚至污染,引发出诸多病害、药残、食品隐患等问题。水体系统的氨氮循环及污染治理已成为世界性关注的环境问题和研究热点。 1养殖水体内氨氮循环与脱氮过程 1.1水体氮素的来源构成 集约养殖水体氮素的来源主体为饵料残剩物和粪便排泄物的分解,其次为老化池塘底泥沉积物氨化分解,再次为施肥积累。养殖生产包括自然再生产过程与经济再生产过程,然而传统的养殖方式片面追求产量经济效益,强化水体系统外的能量物质的投入。过量的投饵,形成大量有机代谢废物的沉积,致使水体系统的分解环节受抑制,造成硝化反应难以通畅完全进行,自净能力减弱,产生多种有机酸及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甲烷等中间有毒有害产物同时,这些中间有毒产物也可再由含氮化合物通过反硝化细菌还原而返复积累。 自然状态下水体氮素的来源:①一些固氮藻类及固氮细菌能把大气层中的氮气转变为有效 氮;②鱼类等水生动物的最终代谢产物主要为氨态氮(NH3,其次为尿素和尿酸;③藻类 细胞自溶与有机碎屑沉积物的矿化作用,使以颗粒状结合着的有机氮以NH3-N 的形式释放

到水体中;④地面泾流及域外污水串用带来的氮的污染问题也愈加突出,等等。对自然状态 的氮素来源构成及转化过程应清楚把握和准确运用,才能不悖其水体物质转化循环规律,达到健康高效生态养殖的目的。 1.2养殖水体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 消费者、分解者、生产者是养殖水体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部分。其特点是:①消费者: 鱼虾类养殖动物为整个生态系统的核心,数量多、投饵量大,产生大量的排泄物和残饵;② 分解者:微生物的数量与种类较少,大量的有机物无法及时分解,经常处于超负荷状态,水质恶化;③生产者:藻类数量少,无法充分利用有机物降解产生的营养盐类,导致NH3-N 和-N等有害物质积累以至污染。因此,这种片面强调消费者,而忽视分解者和生产者的生态系统是极为不平衡的,常使其循环过程存在两处“瓶颈”梗阻。 1.3水体物质循环的中间部位 即有机物的生物分解转化环节, 水中有机物在异养微生物的作用下,第一阶段是碳氧化 阶段,初步被分解出的产物是二氧化碳(CO2和氨态氮,氮物质大部分以NH4+?NH3的形 式释放出来。在自然条件下(温度为20C), —般有机物第一阶段的氧化分解可在20d内 完成。第二阶段是氨物质的硝化过程,在亚硝化细菌的作用下氨(NH4+?NH3被氧化成亚 硝态氮(N03--N);在硝化细菌的作用下再进一步被氧化成植物生长所需要的硝态氮 (N03--N)。在20C自然条件下,第二阶段的氧化分解需百日才能最终完成。当水体缺氧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巩固练习 1.下列有关物质循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碳在无机环境中主要以CO 2和碳酸盐的形式形式存在 B.碳循环发生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 C.碳在生物群落内部是以CO 2的形式进行循环的 D.与自然界碳循环关系最为密切的两种细胞器是叶绿体和线粒体 C 【解析】本题考查生命观念和科学思维。碳在无机环境中的形式有CO 2、碳酸盐和单质碳等,但主要以CO 2和碳酸盐的形式形式存在,A 项正确;物质循环的途径是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进行的,B 项正确;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是以CO 2的形式进行循环的,而在生物群落内部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流动的,C 项错误;叶绿体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线粒体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 D 项正确。 2.右图是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图解。图中A ~D 代表生态系统的4种成分,①~⑦代表碳元素在生态系统中循环的途径。据图分 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A 是生产者,碳在B 中以有机物形式存在 B.图中③是光合作用,②和⑤是呼吸作用 C.温室效应与大气中D 的增多有关 D.图中C 是分解者,主要是腐生的细菌和真菌 D 【解析】本题考查生命观念、科学思维和社会责任等核心素养。图中A 是生产者,B 是分解者,C 是消费者,D 是CO 2,碳在生物体内主要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存在,A 项正确;①、⑥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遗体及排出物,③是光合作用,②、⑤是呼吸作用,④是消费者的摄食,⑦是微生物的分解作用,B 项正确;温室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使大气的CO 2增加,C 项正确;图中C 是消费者,B 是分解者,D 项错误。 3.对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解释错误的是( ) A.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分不开的 B.能量流动是物质循环的动力 C.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都是单向进行的 D.生物体内的能量储存在有机物中 C 【解析】本题考查生命观念和科学思维。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同时进行的,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能量流动是单向的,而物质是循环的。 4.下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部分过程,其中甲、乙、丙、丁组成生物群落。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乙主要是绿色植物,丁所含的能量最少 B.图中箭头可以表示碳元素的流动方向 C.碳在丙与丁之间以CO 2形式循环 D.无机环境中的CO 2只能来自细胞呼吸 B 【解析】本题考查生命观念和科学思维。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中,无机环境中的CO 2与生产者之间存在双向箭头,甲应为绿色植物,丁为分解者,所含的能量不一定最少,A 项错误;图中箭头可以表示碳元素的流动方向,B 项正确;碳在丙与丁之间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流动, C 项错误;无机环境中的CO 2来自细胞呼吸和化石燃料的燃烧, D 项错误。 5.图1是某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其中A 、B 、C 、D 是生态系统内各生物成分,1、2、3、4、5表示有关的生理过程,图2 为该生态系统中某一食物链及部分能量流动情况,下列说

高中生物知识点题库 093氮循环、碳循环、硫循环的比较5(选5)

1.将植物栽培在适宜的光照、温度和充足的C02条件下。如果将环境中C02含量突然降至极低水平,此时叶肉细胞内的C3化合物、C5化合物和ATP含量的变化情况依次是()A. 上升;下降;上升 B. 下降;上升;下降 C. 下降;上升;上升 D. 上升;下降;下降 答案:C 解析:从光合作用的反应过程进行分析:在光合作用过程中,C02参与暗反应,C02与C5化合物结合,生成两个C3化合物,当C02突然减少时,这个过程必然受阻,因而导致C5化合物的含量上升和C3化合物含量下降。而C3化合物的减少,又使暗反应中C3化合物还原成葡萄糖的过程受阻,消耗光反应提供的ATP量也减少,使细胞中ATP含量上升。 题干评注:氮循环、碳循环、硫循环的比较 问题评注:氮循环是描述自然界中氮单质和含氮化合物之间相互转换过程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碳循环:生物圈中的碳循环主要表现在绿色植物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经光合作用转化为葡萄糖,并放出氧气。硫循环:硫循环是指硫元素在生态系统和环境中运动、转化和往复的过程。 2.施用农家肥能提高温室作物光合作用效率的理由中,正确的是() A. 促进植物对水的吸收 B. 提高了温室内C02的浓度 C. 提高了光照强度 D. 矿质元素含量高 答案:B 解析:在温室内施用农家肥,能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其原因有二:一是提供了矿质元素,但其中矿质元素不一定含量高,与化肥比较其含量显然要低得多;二是提供了二氧化碳。农家肥中含有家畜的排泄物以及未消化吸收的有机物,这些有机物被土壤中的分解者分解后,一方面将其中的矿质元素直接归为无机界,另一方面将其转化为C02和H20等后也归为无机界,释放的热量还可以对温室升温。 题干评注:氮循环、碳循环、硫循环的比较 问题评注:氮循环是描述自然界中氮单质和含氮化合物之间相互转换过程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碳循环:生物圈中的碳循环主要表现在绿色植物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经光合作用转化为葡萄糖,并放出氧气。硫循环:硫循环是指硫元素在生态系统和环境中运动、转化和往复的过程。 3.图表示在75%的全部日照下一个叶片在不同的CO2浓度(单位10-6)下净CO2交换速度(单位μmol·ms-1)的变化,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A是C4植物,因它在高CO2浓度下有较高的CO2光转换速度 B.在CO2交换速度等于0时,两种植物A和B仍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C.如果光强度保持恒定,CO2浓度进一步增加,则植物A的CO2交换速度将达到饱合点 D.在CO2浓度为200×10-6时,C4植物比C3植物有较高的光能利用效率 答案:A 解析:与C3植物相比,C4植物二氧化碳饱和点低,而光饱和点高,光合效率高,这是判断C4植物的标准之一。C4植物是通过C4途径同化碳的植物,它同时具备C3和C4两条途径,C4途径本身不能将CO2还原成糖,只是改善CO2的供应,是一种辅助系统。从图

湿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过程

湿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过程 湿地碳循环主要包括2个基本过程:①植物通过绿色叶片的光合作用固定大气CO2并形成总初级生产力,此过程主要受太阳辐射、气温、水分和养分供应等因子的驱动.此过程中植物需要消耗部分光合产物为其自身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同时释放CO2.②植物死亡后其残体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转化,一部分形成转化成颗粒有机碳(particulateorganiccarbon,POC)和简单的可溶性有机碳(dissolvedorganic C,DOC),在水介质中经过微生物作用或直接氧化为CO2(HCO-3),一部分形成泥炭,逐年堆积.上层泥炭以及仍未完全分解的植物残体,继续参与以上分解转化.此过程是个复杂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受植物残体本身性质、气候条件和周围诸多环境因素的影响.另外,对于开放或半开放的湿地系统,POC和DOC是外界与系统之间碳交换的2个重要形态,它们在湿地系统的碳收支中也具有重要意义。 一个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至少应当具有底部土壤、水体介质和生活在介质中的有机体 ,并且具有完整的营养级结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链条。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均由实体和过程组成 ,湿地的碳循环也不例外。一般来说 ,它一方面包含了碳库 ,另一方面又包含碳库之间的碳通量。碳库之间的碳通量变化是由许多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引起的。作为实体的湿地碳库可以区分出3 种碳库类型 :活生物区碳库、碎屑碳库 (多由动植物残体组成) 和被溶解气体碳库 (即水溶无机碳库) 。同理 ,湿地碳循环的过程也可分为生物过程、物理/ 化学过程和分解过程(后者大部分为生物分解 ,也有小部分的物理和化学分解) 。碎屑碳库是目前湿地中最大的有机碳库 ,远远超过湿地中细菌、浮游生物、动植物区系有机碳量。 泥炭地及其他类型浅水型湿地的碳循环 泥炭地、草本沼泽和三角洲冲积湿地是几种较为常见的浅水型湿地。其中 ,泥炭地是全世界分布最广的湿地类型 ,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 ,尤其是在北半球北部的中高纬度地区。泥炭地占全球湿地面积的 50 %~70 % ,总面积达 400 万km2,碳储量为世界土壤碳储量的三分之一 ,相当于全球大气碳库碳储量的75 % (Joosten H andClarke D. ,2002)。1996 年和 1999 年的 Ramsar会议已把泥炭地列为国际重要湿地类型加以保护。据Joosten 等(2002) 估计泥炭地碳的蓄积速率为 20~30 gC·m- 2yr- 1,加拿大泥炭地包含有 200 ~450 Pg(1Pg = 1Gt = 1015g) 碳 ,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泥炭地资源。目前许多研究表明 ,占世界大部分泥炭地的北部地区在未来可能变得更温暖 ,同时也表明中部大陆地区变得更干旱 ,沿海地区变得更湿润 ,但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由于 NPP 和分解都与湿度和热量条件紧密相关 ,如果气候变化真如预料的那样 ,泥炭地的碳动态变化将会发生很大的改变。潜在变化无论是在量上还是在变化趋势上都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教案课程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理解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概念; (2)识记、应用碳循环的过程; (3)比较得出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 2. 能力目标: (1)学会分析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方法; (2)通过分析“温室效应”的形成与危害,培养学生的推理,联想,思维迁移的能力; (3)利用“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教学过程,培养学生比较,归纳以及对自己所持观点的总结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 (1)通过学习人类对碳循环的影响,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 (2)积累生态学知识,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二.教学重点:碳循环的过程 三.教学难点: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四. 教法与学法 教法:课前导学、启发式讲解、分析与归纳 学法:课前预习、质疑讨论、反馈矫正、迁移创新 五. 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1. 复习提问 (1)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什么? (2)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3)输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什么? (4)能量流动的特点? 2. 引入新课 生态系统依靠太阳不断提供能量,而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却都是由地球提供的。讨论:生物为维

持生命每天都要消耗大量的物质,如氧、水、氮、碳和许多其他物质,为什么这些物质亿万年来没有被生命活动所耗尽?(因为这些物质可以被循环利用) 碳是构成生命有机体的重要元素之一,没有碳就没有生命。——碳循环 3. 碳循环 出示“碳循环模式图”投影片。 (1)知识背景:光合作用 )(22 O CH CO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22 )(CO O CH ???→?有氧呼吸 (2)分析碳循环模式图,思考如下问题: ①碳在无机环境中的存在形式? CO2和碳酸盐 ②碳由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主要),化能合成作用 ③碳由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形式? CO2 ④碳在生物群落内部的传递形式? 含碳有机物; 传递渠道? 食物链(网) ⑤碳返回无机环境的途径:a.生产者、消费者的呼吸作用 b.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c.化石燃料的燃烧 ⑥碳由生物群落回到无机环境的形式? CO2 ⑦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间循环的主要形式? CO2 [师生归纳] 4. 物质循环 (1)提问:①我们所讲的碳循环是指在什么之间进行循环?(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 ②除了碳以外,还有没有其他物质能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了解氮循环和水循环,理解物质循环发生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 (2)归纳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概念 生态系统:生物圈 物 质:化学元素 动物、植物、微生物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 无机环境(CO 2) 生物群落(有机物)

农业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2013 [2]资料

农业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 摘要:在人们对温室效应理解不断加深的同时,全球碳循环的研究也随着技术的进步不断深入。与人类生产生活关系最密切的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而农业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经过国内外研究者的努力,已对农业生态系统碳源/汇效益、碳循环影响因素、模拟模型、碳通量及农业生态系统对全球变暖的响应等诸多研究内容取得极为重要的成果。但在一些问题上尚存在不小争议,对一些过程尚不能清楚认识,对一些因素尚不能准确联系。 关键词:农业生态系统;碳循环;低碳农业; 近百年来,全球变暖已成为不争事实,温度的上升对整个地球环境和人类生产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产生了一系列严重的和不可逆转的后果:草原和荒漠面积增加,森林面积减少;热带扩展,副热带、暖热带和寒带缩小,寒温带略有增加;农业的种植决策、品种布局和品种改良、土地利用、农业投入和技术改进等受到影响;加剧了目前日趋紧张的水资源问题;改变了区域降水、蒸发分布状况;引发环境问题,增加了对人类及其生存环境的压力[1]。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不断深入,对全球气候变暖形成原因的理解也产生了一些分歧:一部分人认为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另一部分人认为全球气候变暖是气候周期性变化的结果,太阳活动和火山活动是变化的主要原因,而人类活动不是决定性原因。但不论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人类活动对整个地球系统产生的巨大影响不容忽视,人类活动排放出以CO2为主的温室气体引起了全球碳循环的变化,而这一变化又进一步影响到全球气候的变化,产生不利于人类生存及发展的变化。碳循环研究在此种局势下显示出极为重要的意义。 根据Falkowski研究结果表明,陆地生态系统蓄积了总量大约为2 000 Gt(1Gt=1×1015g)的碳[2]。尽管相较于岩石圈>60 000 000Gt和海洋38 400Gt的碳量,陆地生态系统蓄积的碳量十分微弱,但是人类主要的生产生活空间位于陆地上,人类的行为最直接的影响陆地生态系统,且产生的影响最大,使得这部分碳储量的变化体现出非同一般的可变性和极为显著的重要性。土壤碳库是温室气体重要的释放源,也是重要的吸收汇[3]。正因为人类活动的强烈影响,可以说全球碳循环中最大不确定性主要来自陆地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参考教学案例

第二节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设计依据与构想】 新课程强调教学中应遵循“面向全体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理念,在教学过程中要逐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的世界观,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学习并掌握一定的生命科学知识和技能,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关系,并且能将学到的知识充分地运用到生产和生活当中。倡导探究性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本节课的难度相对较大,因为这节课既涉及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生态系统、食物链、食物网等方面的知识,又涉及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一节综合课;既与我们人类自身的实际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又与全球的环境、资源密不可分。因此,本节课应以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然后采用自读,小组讨论、图例展示、分析计算、实例介绍等方式,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到生物学科知识,再运用生物学科知识去指导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辨证思维和发散思维。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使学生相互交流总结,取长补短,以获取新的知识体系;突出体现新课标“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探究性学习”的理念。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分析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情况; 2.说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 能力目标 1.通过分析总结,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等的思维能力,从而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通过图片等的观察,培养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观察和分析能力。 3.通过生动有趣的例子激发学生讨论、交流的欲望,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小组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正确认识我们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员在物质循环

环保与可持续复习试题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一、名词解释(6*5’)【关键词给分】 1、环境:环境是相对于中心事物而言的,与某一中心事物有关的事物,就是这个事物的环境。 2、环境问题:由于自然原因和人类活动作用所引发的人们周围环境质量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所产生的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等造成有害影响的问题。 3、自然环境:人类目前赖以生存、生活和生产所必需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总称。可以分为原生自然环境和次生自然环境。 4、社会环境:人类社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为了不断提高人类物质和文化生活而创造出来的,包括社会制度、经济情况、文化卫生、职业分工等等。 5、生态系统:一定空间内由生物成份与非生物成份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 6、生态平衡:某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相对协调、物质和能量的输入输出接近相等,结构与功能长期处于稳定状态,在外来干扰下,能通过自我调节恢复到最初的稳定状态。 7、十分之一定理:当能量在食物网中传递时,其转移效率是很低的。下面营养级所储存的能量只有大约10%能够被上一营养级所利用。其余大部分能量被消耗在该营养级的呼吸作用上,以热量的形式释放到大气中去。这在生态学上被称为10%定律或1/10律。 8、生物多样性:地球上生物圈中所有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以及

它们所拥有的基因和生存环境。生物多样性包含三方面概念:基因多样性(也叫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环境多样性。 9、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包括生态(维持生态及自然系统的恢复力和耐久性)、经济(保持固定资本恒定或增加的情况下,将收入最大化)和社会(维持社会文化系统的稳定)。 10、社会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人类自身的发展,而当今社会条件下人类自身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人口综合治理、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改善人居环境等几个重要方面。 11、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 12、外部性:外部性是指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生产者带来的非市场性的影响。其中带来的那部分有益的影响叫外部经济性,有害的那部分叫外部不经济性。 13、碳中和:指通过计算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然后透过植树等方式把这些排放量吸收掉,以达到环保的目的。 14、环境致病因素:能使人体发生病理变化的环境因素叫环境致病因素。 15、环境激素:是一类污染在环境中的人造化学品,却具有类似生物体内激素的性质,它们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和动物体内,在血液中循环,在脂肪中积累,引起生物体中自身荷尔蒙被扰乱。 16、水质:即水的品质, 是指水与其中所含杂质共同表现出来的物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