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真善美传统哲学

真善美传统哲学

真善美传统哲学
真善美传统哲学

汤一介: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真善美问题

我今天想讲的是中国传统哲学的真善美问题,主要是从儒家的角度来讲。

我们知道人类追求真善美。真是什么?所谓真,就是正确的认识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宇宙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有自己的规律,问题是我们认识没认识到这个规律,如果你正确的认识这个规律,那就掌握了真理。当然,所谓“正确的认识”,也是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并不是说在任何时代的认识,都是正确的,在这个时代是正确的,可能在下个时代就不是正确的,这个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可以得到证明。比方说在自然科学方面,牛顿时代对世界的认识,有牛顿三大定律。但是到了上世纪初,爱因斯坦把牛顿的思想给扩展了,扩展成相对论,对物理世界的认识进一步提高了。所以真理常常是有相对性的,在这个时代认识可能是正确的,下一个时代可能就不完全正确了。

人类社会也是这样的。比方说在孔子时期的儒家思想认为“礼”对社会很重要。比如必须是父慈子孝,父一定要慈,子一定要孝,光有父慈,没有子孝,这是不对的。但是另外还有一点,虽然不是孔子讲的,但是儒家思想很讲究这个,夫为妻纲,就是做妻子的必须以听丈夫的话。而今天这个社会,讲究男女平等,这个“礼”就不存在了。这讲的是“真”。

善是什么?善是讲人与人之间关系。怎么样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

系,必须去要靠实践,“善”不是说的问题,必须去身体力行。在孔子先秦时代,讲父慈子孝,这个就是善,父亲对儿子慈爱,儿子对父亲孝顺,互相都有利,互相都得到好处。对社会就有好处。这是讲“善”。

美是什么?美是人的感情和外在世界的交融。比方说我们看到一个非常美丽的山谷,正是你的思想感情和美丽的山谷得到了交融,就产生了一种美感;我们登泰山,一览众山小,就产生一种雄伟的感觉,这也是一种美感。

真善美的问题,是人类普遍追求的问题,西方哲学史最伟大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他写了三本书,第一本叫《第一哲学》,讲形而上学,就是讨论真理的问题,真理到底是什么,要怎么认识真理。第二本书叫《诗学》,《诗学》是美学的一种,讲人怎么样会产生美感,为什么要产生美感。第三本书叫《伦理学》,是讲道德怎么样对社会、对人类有益处。康德的三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也是讨论“真、善、美”问题。

中国哲学家虽然没有像西方哲学家那样有专门的著作讨论“真、善、美”问题,但在他们的著作中却包含着“真、善、美”问题的极有价值的思想。但是,中国经典中也有较多“真”(哲学,如《周易》);“善”(伦理学、道德学的,如《礼记》);“美”(《诗经》,《孔子论诗》,《文心雕龙》)。当然《论语》也包含许多讨论“真”、“善”、“美”的论述,如孔子讲什么是真的问题,讲对天命要有认识,他认为自己“五十而知天命”。

子贡有一句话:

子贡曰:?夫予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奸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论语〃公冶长》)

孔夫子讲人性,人之所以称为人,是因为有人性,人跟动物不同,就是因为人有人性。子贡说“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这说明子贡还没有了解孔子的思想,孔子的全部思想都是性与天道,都是讲人和天道的关系。比方说孔子讲善的问题,他说:

予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人的言论超过他所做到的行为,这就不好。一个人必须要言行一致,这才是善。你怎么说,你怎么想,也要怎么做。父慈子孝“这个道理不够,还要身体力行,这才是善。

我认为,中国哲学中关于“真、善、美”的观念集中体现在三个基本命题之中:“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天人合一”是讨论“真”的问题;“知行合一”是讨论“善”的问题;“情景合一”是讨论“美”的问题。

天人合一

在中国哲学中,天有种种的含义,可以指自然界,也有把天看成是神,还有一种看法,天是自然界的规律,又叫做天理,或者叫做天道。儒家认为,天就是天理或者天道。

中国哲学从汉朝开始,就把研究天和人的关系作为最根本的问题。比方说大家都知道,创作《史记》的司马迁,他就把做学问称作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所谓“究天人之际”,就是要通晓天和人的关系。

唐朝有一位大哲学家叫刘禹锡,批评另外一个哲学家白居易,他说白居易“非究天人之际”,因为他不了解天和人的关系。白居易的《天论》主要讲天,没有讲到天人关系,只讲天是不够的,要了解天人关系才行。

到宋朝有很多哲学家都讲天人关系的问题,有一位重要的哲学家叫邵雍,邵雍说:

?学不际天人,不足以谓之学。?(《皇极经世〃观物外篇》)

学问不考虑天人的关系,就不是学问。这个问题在今天非常严重。人对自然界的破坏已经非常严重,为什么会对自然界无节制的开发、无序的开发?主要是因为没有从天人关系的角度来了解自然。对自然界无限制的破坏,最后损害的还是人,最后的损失还是人的损失。

哲学总是发展进步的,孔子讲人的问题比较多,天的问题谈得很少。孟子对天和人的关系讲得稍微多一些,孟子讲:

?尽其心,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其天矣。?

孟子认为,人有恻隐之心,有羞恶之心,有慈祥之心,还有是非之心,人应该有四个基本的特性。“尽其心”,就是发挥心的作用,“知其性”,把心作用发挥的好了,我们就知道人的本性是什么了。孟子讲性善,当我们知道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你就知道天的本性也是善的。但是天的本性为什么是善的,孟子并没有做出明确的说明。

这个问题直到后来的朱熹才给出说法。朱熹认为天有生物之心,有了生物之心,万物才能够生长。天有生物之心,因此人应该有爱人利物的心。

所以“天人合一”的概念,是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天人关系在中国哲学里面,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思想。不仅要了解天,还要了解天与人的关系。

在这一点,我们跟西方哲学有一点不同。罗素有一本书叫《西方哲学史》,其中有一段话,他说笛卡尔哲学是由柏拉图开端,经过基督教的洗礼发展起来的精神物质二元论,笛卡尔系统的提出精神和物质是两个平行而彼此独立的世界,研究其中之一,可以不牵涉到另外一个。

西方哲学是从希腊哲学开始的,希腊哲学主要是柏拉图哲学。柏拉图是很重要的哲学家,亚里土多德是他的学生,柏拉图主张理念世界和现实世界是二元的、是分离的,对现实世界的理解不能达到理念世界。从柏拉图开端,经过基督教的洗礼,基督教也是二元世界,一个是天国的世界,一个是人间的世界,这是两个世界,不是一个统一的世界。笛卡尔哲学是经过基督教发展起来的精神和物质二元论,人的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是两个世界,不是同一个世界。

笛卡尔是西方近代哲学的开端,笛卡尔哲学认为研究天,可以不研究人,把天和人分割为二。这个思维模式跟中国的思维模式是不一样的。中国哲学研究天,不能不牵涉人;研究人,也不能不牵涉到天,这是中国哲学的天人合一思想最基本的反映。

我们可以从简单的历史叙述中,大体上可以了解这么三点:

第一点,中国哲学把人看成是天的一部分,因此人有保护天的责任;破坏天,就是对人自身的破坏,人就要受到惩罚。因此人不仅仅

应该知天,还可以利用天的自然规律,去为人类谋福利。孔子讲,五十而知天命,同时他还讲要畏天命,就是说对大自然应该有所敬畏,不应该把大自然看成是我们征服的对象,应该把它看作是跟我们的共同体。

现代社会存在的问题是把人和天给分离了,了解它、征服它、开发它,对自然界好像无所敬畏。文化大革命中有一句话是非常错误的,叫做“无法无天”。既不要法,也不要天。法也不要,天也不要,人怎么活下去?所以人还要畏天,必须对天负责。所以知天和畏天从中国哲学上来看是统一的。知天而不畏天,就会把天看成一个死的东西;如果畏天而不知天,仅仅对天有所敬畏,却不了解天,就把天看成外在于人的神秘力量,就无法知道如何才能利用它。所以既要知天,也要畏天,在这些问题上,都是我们人类现在需要面对和考虑的问题。

需要说明一下,这些是我的个人解读,是我对这个东西的理解。我讲的是我对天人合一的观念,是我的诠释,对不对大家可以讨论。我觉得,至少我现在还相信它有合理的地方。

第二点,儒家哲学把天和人的关系看成是内在的关系,不是外在的关系。人和天之所以有相继不离的内在关系,是因为天和人,都是以仁为性。天性是什么,是仁;人性也是仁,孔子的学问也被称为“仁学”。儒家思想认为天有生长和养育万物的功能,是天仁爱的表现,人既然是天生的,又和天有相继不离的内在关系,人的本性也不能不仁。因此人具有爱人利物之心。如果天没有生物的心,人如何能生存发展?如果人没有爱人利物之心,无情的破坏自然,人又如何生存?

从天的方面说,正因为有生物之心,所以自然是生生不息的,自然是活活泼泼的有机的生命体,不是个死的东西。从人的方面说,正因为有爱人利物之心,才与天地并列为三。《易经》认为人和天地并立,称为“三才”。这是我讲的第二点。

第三点,因为中国哲学的天人合一思想把知天和畏天看成是统一的,这使得中国哲学可以代替宗教。我们没有像印度教这样的宗教,我们也没有像西方新教这样的宗教。一般讲,宗教有宗教的礼仪制度,有宗教的场所,有宗教的信念。而儒家没有一个固定的宗教团体,没有固定的宗教场所,所以儒学不是一个典型意义上的宗教。可是中国的儒家思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替宗教,虽然不是完整意义上的宗教,但是含有一定的宗教性。

所谓宗教性就是仍然有一定的信仰,信仰什么,就是信奉天人合一的关系。因为人如果失去信仰,就可以胡作非为,无法无天。所以人有信仰是非常必要的,你可以信仰宗教,你也可以信仰非宗教的学说。人总是应该有理想、有信仰,现实社会正缺乏这两样。我在大学教书,很多学生没有太多的理想,他们毕业之后想做什么,第一个是想赚钱,第二个想做官,这是他们的追求。没有一种真正的理想,失去了信仰。

儒家虽然不是典型意义的宗教,但是仍然有宗教性,这是因为儒家不仅仅要求人对天有所敬畏,而是它认为人和天存在一种超越神圣性的内在关系,天不仅是自然界意义上的天,而且是神圣意义上的天,要把天看成是神圣的,把自然界看成是神圣的。人在自然界中是要做

到知天和畏天的统一。这样一种思维的路径,对我们走出天人对立这种困境十分有意义。

儒家认为,人的境界有四个层次,分别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自然境界是讲人和动物没有太多区别,追求生存就可以了;功利境界是讲人要追求利益;道德境界是人不仅要追求个人的利益,同时还对社会作出贡献;天地境界的人,就是哲学境界的人,不仅对人类社会应该有贡献精神,对自然也应该有贡献精神。

知行合一

中国哲学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考虑知行关系的问题,但是同时又把知行问题看成一个伦理道德的问题。因为如果不和道德问题相结合,是很难成为中国哲学的一部分而流传下来。所以中国哲学的认识论和伦理学的问题,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中国哲学家主张生活中不仅有知的问题,更重要是的是行的问题。不仅有认识的问题,更重要是实践的问题。虽然各个不同的阶层,不同的社会团体,甚至于个人,都可能有不同看法,所立的标准也可能是不一样的,但是大家都认为知和行必须是统一的,否则根本谈不上信,所以从总体看,知行合一的思想,是贯穿中国哲学始终的一个大问题。

最早提出知行关系问题的是一部古老的中国经典《尚书》,是中国最早的文献,《尚书》中间有一句话:

非知之难,行之惟艰;非行之难,终之斯难。(《尚书〃说命中》)知还容易一点,行更困难,现在我们的领导,并不是不知道哪些对,哪些错。他们知道,但是却做不到。所以《尚书》说“非知之艰,

行之惟艰”。从孔子起,就把言行一致看为划分君子小人的标准。孔子讲,“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君子说出来的道不能超过自身的行动,否则就是一种耻辱。

孟子讲良知论,人本来有良知,良知发端于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慈爱之心、是非之心。孟子认为人要把它发挥出来,才是仁义礼智信,没有发挥出来,不能叫仁义礼智信。所以他说这四端必须扩而充之,怎么才能扩呢?必须经过道德实践才能达到。所以孟子讲: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孟子〃公孙丑上》)四端必须去扩充它,才能真正实现,就像火一样,必须不断的添柴,才能着起大火来;像水一样,必须有很多泉水汇集到一起来,才能变成大河。所以四端必须扩充,补充之后就可以成为仁义礼智信,然后就可以为天下老百姓服务了;如果不扩充它,不去实践,连侍奉父母也保证不了。

苟子则强调行是知的目的,他认为行和知,虽然是可以统一的,但是行是知的目的,他说: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行之,明也。?(《荀子〃修身》)

荀子非常重视实践的作用,上面这段话强调了知对于行的指导作用。荀子还说:“知明”则“行无过矣”。道的实践是学习和认知的必然归宿,不闻不见之道,不是真正的仁道,它的实行终将以失败而告终。我们应努力去践行正道,因为道就在我们身边,不去努力实践,

仍然达不到目的,再小的事情,不去做永远也不会成功。

儒家一向是讲知和行要统一,《易经》以修身为本,先要把自己修养好,但是修养好是不够的,你必须用这个东西齐家,使家庭能够和平安宁;光把家庭治理好还不够,还要治国平天下。所以在这个问题上,中国和西方也还有点不同,中国人有一种天下观,而西方是国家观,以国家的利益作为基础。中国从孔子开始就有“礼乐大同”的思想,主张天下为公,天下大同。而西方是先考虑国家的利益,国家的利益能够得到保证,才可以在进一步考虑天下的利益。所以我认为假若我们的人类社会,可以从现代社会进入到后现代社会,应该需要有第二次启蒙运动,把关心他者作为基本的准则,要从天下来考虑人类社会的问题,不是仅仅从一个国家的角度来考虑。

到宋明时期,中国哲学一直把知行关系作为伦理道理的中心问题来考虑,宋朝哲学家程颐主张“体用一源”。“圣人之心,与天为一”,如果知道,却不去实践它,就不是真正的知道,至少没有真正了解其精神在什么地方。程颐已经非常了解知行合一的重要性。朱熹继承程颐的思想,特别提出“知行常相需”,知和行是互相需要的,不能离开,需要互相平行的一起往前走。知与行的工夫,要齐头并进。所以我们常常把程颐和朱熹称为重知和知行合一论。

知是行的基础,如果不“知”,当然不知道怎么做,只有“知”,才知道怎么做。但是,你刚刚“知”,还没有行,那这个“知”只是浅层的知道,不是深层的知道。你必须亲自实践,这个“知”才是越来越明白。从这点看,认为知和行是一个统一体。朱熹还有一句话:

?善在那里,自家却去行他,行之久,则与自家为一。?(《朱子语类》卷一)

知必须行。什么是善,这是个知的问题。自家去行它,是行的问题,这是实践的问题,必须知行合一,才能体现善的美德。

到了王阳明,王阳明的学说就是知行合一的学说。王阳明把知行合一看作是一个非常基本的伦理道德,他说人如果有了不善的念头,就必须去克服它,不要使不善的念头发展下去,而且需要彻底克服。我们现在也有人批评他这一点,说这样不是把知行混淆了吗?因为念头是知的问题,不是行的问题,这样就把知行混淆了。王阳明的原话是: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通俗地说,一个人对某事物或道理是否知道得深切是可以从行为中看出的:而行为的正确与否也反过来影响到对事物的理解。两者是一体的,这也是与朱熹的理学最大的不同之处:朱熹认为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这样听上去好像很合理,对“知”、“行”没有偏重,但其实“知为先”就已经意味着以“知”引领、决定“行”。照王阳明的看法,你要做好事,行善,一定是明明白白的去做。只是后来的人把这句话分为两节,失去本质的意义,所以可以说王阳明对知行合一的学说,是达到中国知行合一的顶点。当然王阳明的学说有没有一些缺点,如果从今天看,应该把认识论的问题和道德修养的问题结合起来考虑。因为正确的认识需要理性、需要智慧,有了理性的分析,伦理道德的知行观才有比较踏实的基础。

情景合一

情景合一是一个重要的美学问题,意思是说,好的文学艺术作品是情景结合的产物。情景合一作为美学问题,在宋元明清的有大量的讨论,到了近代,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对此讨论的更详细。

为什么人会产生美的感情?这种研究,在先秦就已经有了。比方说孔子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这就涉及到了感情的问题,人喜欢一样东西,这是人的感情。为什么人会有所乐呢,是因为看到了山,才有所乐。仁者是比较喜欢安静,所以看到山,就感觉很安静。智者乐水,水是流动的,智者的思想很活跃的,喜欢很多的思考。乐山乐水正是人的感情与山和水的景象汇合而发生的。

我们知道,孔子是一个感情非常丰富的人,在齐国,孔子听到韶乐,喜爱之极,他说:“三月不知肉味!”,这当然也是一句夸张的话。肉对孔子那个时代的人来说是很重要的,孔子收学费,收的就是肉干(束修)。但他听了美妙无比的韶乐之后,整个身体,很长一段时间都被韶乐所带来的愉悦和回味所占据萦绕,他可能会不由自主地陷入沉思,浮想联翩;也可能就是发呆,什么也想不起来,但身心是舒坦的、宁静的、甜美的,感到大的安慰和平衡。所以,他感慨道“三月不知肉味”,听到韶乐那么美好,那么感动。孔子站在奔流的河边就叹息道,“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失去的时光像流水一样昼夜不停留。这样感情的表露,就是他的感情和流水结合在一起,产生了一种人的感情上的变化,一种美的感觉。上个世纪90年代末的时候,上海博物馆从国外买到了一批竹简,这批竹简,有相当一部分记载了

孔子论诗的观点,这个涉及到很多美学问题,这个材料,现在有一点可以看到,如果大家有兴趣,将来可以专门来研究孔子论诗。

到了荀子的时候,荀子有一段话对情景的文化讲的不错:

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乐则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而人之道,声音动静,性术之变尽是矣。故人不能不乐,乐则不能无形,形而不为道,则不能无乱。

荀子说前面一个乐的是音乐,后面一个乐指的人的喜爱。对于人说,喜爱之情,总是人们所要求的,所以不能没有音乐来满足人对这方面的要求,而音乐必然是表现为发出的外在声音,或者动静,而这引起人内心的感情的变化。这就是音乐的功能。为什么音乐有上述的功能和作用呢?荀子认为:

君子以钟鼓道志,以琴瑟乐心;动以干戚,饰以羽旄,从以磬管。故其清明象天,其广大象地,其俯仰周旋有似于四时。

照儒家的看法,最好的音乐是什么,是大自然的声音。大自然的音乐是最好的音乐。风声、雨声无论怎么用音符描写出来,都不如大自然的风声雨声;山水无论怎么去画,也不如真实的山水美妙。所以荀子说,好的音乐,是“清明象天,广大象地”,变化像春夏秋冬变化一样。所以古人讲,天的音乐叫天籁。

音乐表现的大自然为景,而音乐感动人心是情,这就是说,音乐是情景交融的,体现着情景合一的境界,荀子这段话,包涵情景合一的思想。

中国的美学或者文艺理论,有了系统的理论体系,已经是魏晋南

北朝的时候了。最明显的是表在钟蝾这段话:

?夫四言,文约意广,取效《风》、《骚》,使可多得。每苦文繁而意少,故世罕习焉。五言居文辞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故云会于流俗。岂不以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者耶?故诗有三义焉:一曰兴;二曰比,三曰赋。文已尽而有余,兴也;因物咏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于物,赋也。宏斯三义,酌而用之,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使味之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最也。?

这段话意思是说,四音诗文字很少,但是含义很广,只有效法《诗经》和《离骚》便可以写出很多作品来。但是在创作的实践中间,往往苦于文字写得很多,却很少有人能够熟练的运用它。于是五言诗便跃居主要地位,成为各类作品中最有滋味的一种,所以也很合乎世俗的品味。这岂不是因为它所说的事物,创造的形象,叙述的情感,描写的景物,最为详细而贴切吗?因此诗有三种表现的手法,一是信,二是比,三是赋。文字已尽,而寓意无穷,就是信;借助外物来表达感情,这就是比;直截了当的叙述事情,有所寄托的描写外物,这就是赋。融合三种表现手法,斟酌情况加以运用,以抒发感情为主,以丹青作为润饰,便使欣赏者感觉到意味无穷,听者觉得动人心弦,是诗歌无上的境界。

这里面请注意,“穷情写物”这四个字是最重要的,它直接把情和景联系在一起,做诗必须穷尽感情来描写景物,才是制文,才是最高的文学艺术作品。这是一个境界的问题,不能穷情如何能写得出好的景物来呢?你必须把你的情无限的发挥出来,才能写出好的文章来。

我们弹琴,一曲之后,常常最后的余音便是你的感情。因为音是全都弹完了,余音反而是无穷的。

不是穷尽其情的写物,达不到神品的境界。只有体验到外物至深,所发出的感情才是尽善尽美的,文章才是至高无上的文章。因此,诗的佳作,要靠诗人内在的性情涵养,非常真实的描写才可以动人心弦,成为无上之神品,所以我们说,穷情写物,真是情景合一最好的表述。

到宋朝以后,文学艺术讨论情景的问题就比较多了,宋朝范仲淹强调诗有“景中之情”,“情中之景”。比方说杜甫的诗: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江亭》杜甫)

这就是景中之情,青山是静的,水流是动的,可是人的感觉却相反,水流是可以把看成是不动的,所以第一句话是讲动和静的结合,水流是动的,人却看到它不动。云静静的在那个地方,意俱迟,自己却觉得是跟着他来的。这便是讲动和静的结合,是景中之情。

另外一首杜甫的诗:

卷帘唯白水,隐几亦青山

这首诗是什么情况底下做的?四川那个时候还是蛮荒之地,杜甫独自一个人在那个地方,没有朋友,他非常感慨,在他郁闷的时候,他把窗帘打开,只看到一片白水,沒有别的东西。“隐几”这个词是从庄子来的,庄子《器物论》第一句话——“隐几长叹”,这个隐是依靠的意思,靠着茶几坐在那儿,看到的就是青山。只看到青山白水,没有人,也没有别的东西。这个就是情中之景,因为他很郁闷,所以他看到了白水和青山,山和水好像都是不动的。假如他换一个环境,

不是这样的心情,杜甫看到的白水青山写出来就是另外一个样子。

从范仲淹开始,诗人就把情景分开,有的是,讲的情中之景,有的是讲景中之情的。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这也是范仲淹所说的。

自此以后,情景作为一种文学理论问题,讨论的次数迅速多起来,明朝的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

?作诗本乎情景,孤不自成,两不相背。?

做诗本来是出自情和景两方面,单独一方面不会产生美感。两个结合在一起,不是背离的,诗作为一种文学艺术作品,是有情景两方面结合而成,只有一个方面,不能成为好的作品,他又说,?夫情景相触而咸诗,此作家之常也。?

?子美曰:细雨荷锄立,江猿吟翠屏。此语宛然入画,情景适会,与造物者同其妙?

他引用杜甫的诗来解释情景交融的境界。你只要读一遍这首诗,就会想象到这样一幅画,下着细雨,拿着锄头,站在那个地方,静静地听着翠竹后面的猿猴在那儿叫,这种感觉是非常美妙的。两句话,好像给你一个画面,恰恰是情和景汇合在一起,作者的笔头和大自然同样美妙。

做诗必须是情和景都到家,这一点虽然是名家也不容易做到。公安派袁中道也讲情景合一,他在《牡丹史序》中讲,

?天地间之景,与慧人才士之情,历千百年来,互竭其心力之所至,以呈工角巧意,其余无蕴矣。?

情景相融的作品是千百年来艺术家所追求,用心思才能得到的。

都是要以各种技巧来来追求,这一点是毫无疑义的。

清初的大作家李渔他也讲:

?文贵高洁,诗简清真,况乎词乎?作词之料,不过情景二字,非对眼前写景,即据心上说情,说得情出,写得景明,即是好词。情景都是现在事。舍现在不求,而求诸千里之外,百世之上,是舍易求难,路头先左,安得复有好词!?

李渔认为,词和诗文是一样的,应该是追求高洁,应该是情景合一。诗无非是由情和景构成的,无论是根据眼前之景,还是发自内心的情,只要在作品中间把情和景很好的表现出来,就是好词。而无论说情写景,都是词人当下的感触,一种感悟,不应有时空之隔绝,如果有时空之隔绝,非在当下,那么做诗,就走了斜路,就没有好诗词。写景应该是情中之景,说情应该是景中之情,都和当下的感觉,感受是有关系的,离开了当下的感受,来求之于人,是做不出好词的。

如果说李渔的诗文论著对情景合一有很多的奇妙的说法,我们可以说王夫之是我国文学艺术史上将“情景合一”理论化最为圆满的人了。他说,

?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

?情中生景,景性性,故曰景者情之景,情者景之情。?

?情景一合,自得妙语。?

?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哀乐之触,荣悴之迎,互藏其它。?

?夫景以情合,恃以景生,初不相离,唯意所适,截分两橛,则情不足兴,而景非景。?

情和景虽然是两个概念,但是情景又不能分离,情景能够结合在一起,自然就成了很美妙的诗词。王夫之认为,好的诗,必须是情景相融的,这两个是不能分离的,有的诗虽然写景,但其实是情在景中;有的是诗虽然是写情,但是实际是景在情中,好诗词,总是情景相融的。

清代论诗文情景合一这个问题的人也很多,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到晚清的时候,王国维把美学的“情景合一”和中国的境界论联系在一起,可以说把美学理论提升到天人合一的哲学高度。王国维作《人间词话》目的在什么?是将文学艺术作品要求“情景合一”的理论与中国的境界学说结合在一起。他认为,一切景语皆是情语。他说:?文学中有二原质焉:曰情,曰景。?

?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有情语,不知一切景语,切情语也。??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情语常常是寄予在景语之中,王国维从境界论上来讨论情和景的问题,因为境是人的境界,境界不存在景里,人不去看他,就无所谓境界不境界,境界都是人的感情。所以王国维认为,讨论景的时候,实际上不能离开情。所以王国维说:

?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是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无境界。?

外面的存在不是仅仅指景物,喜怒哀乐也是人心中的境界。外在

的东西一定会引起你的喜怒哀乐之情。离开了人的喜怒哀乐之情,外物对人没有影响,所以这是一个境界的问题。如果不能够写出真的景物,真的感情来,就没有境界可言。所以王国维来看,境界是词人的境界,要点在于词人能否以他的感情再现天地造化之功,而成为最高妙的作品。而词是为神品,关键在于能否情景合一,所以王国维说:?‘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

红杏枝头在春天生气盎然,很繁茂的,这种生气盎然的,很繁茂的东西,表现出来影响你的感情。所以这句话的意思,关键在于妙字,妙在闹字,由于有闹字,惑奔它的境界表现出来。“人破月来花弄影,”关键的字在“弄”字上,他把人的感受,人的境界,完全表现出来。正是所说的人心中的一种境界,体现着情景合一的境界。

为什么王国维要从意境来谈情景合一,正因为情景合一实际上是天人合一问题的一种表现,如果我们以情,以真、善、美来讨论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的问题,也许这三者都统一在境界问题上。

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都在于人的境界。人的境界高,自然就可以了解天人合一的真理,就可以做到知行合一。所以中国传统哲学实际上认为,情景合一和知行合一一样,都是从天人合一派生出来的。没有天人合一的观念,情景合一就没有基础。

做到知行合一,才能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而知行合一同时又是要以天人合一为前提。情景合一要求人们按真实的感情,再现天地造化之功。而这又必须把天和人看作一体,才有可能性。这也是境界问

题。

因此知行合一,情景合一,都需要是入主动与天合一,这对人非常重要。我们不是说让天主动,必须是人。不管是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都在于人境界的高低。人生活在天地中间,要做人,既要有做人的道理,也要做人的乐趣,乐山乐水都是需要在当下领略到天地造化之功,人生活在中间,领略天地造化的伟大功力,通过再现天地造化之功表现人的创造力。是诗文成为神品,使音乐成为天籁,即可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而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和天地不会分开。

天人合一是要求人在生生不息的天道和变化中间,实现自我与天的认同,这是人对真的探索的过程,体现着天人之间的内在的合一。知行合一,要求人在生活中间,认识并且实现天人合一。在生活实践中,体现天道人道,这是人在修养中自我完善的道路。情是人之情,景是人天地而为景,情景合一要求人在不断深化其思想感情而感受天地造化之功,而达到情景交融的美的境界。

中国哲学包括真、善、美,之所以可以用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来描述,是因为它实现了中国传统哲学所追求的一种理想的人生境界。它正是中国人在天地万物之间的世界观和思维方式。

《学哲学用哲学》读书心得 2

《学哲学用哲学》读书心得 近期,我认真阅读了李瑞环所著的《学哲学用哲学》这本著作,深有体会,受益匪浅。 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长期以来,它揭示的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一般的规律,任何事物的运动规律都逃不出它的范围。李瑞环所著的《学哲学用哲学》是结合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实践,结合具体的工作实际谈哲学,使哲学原理的运用,深入浅出,易懂易记,读后使人有一种豁然开朗,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学习、工作、生活都离不开哲学。我们要提高自己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就必须学好哲学,学了哲学可以使人变得聪明,眼亮,办法多。学了哲学,懂一点哲学,在处理问题时就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进而能处理好事物的主要矛盾。下面,我想从三个方面谈谈我学习《学哲学用哲学》的体会: 一、学哲学会使人终身受益,在工作中能够解决好主要矛盾。学点哲学会使人终身受益,这是李瑞环同志的切身体会,也是他的肺腑之言。他在书中说到:?有人说,由一个普通农民、工人,一步步走到党和国家最高领导层真不简单,这其中一定会有一些奥秘、诀窍,应该总结一下。要我说还是那句老话: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产物,当然也不能否认个人的努力。光靠努力还不行,还要得法,得法就是要学习哲学。?我常讲,一个人要成长进步,要有所成就,有所建树,离不开上进心、求知欲、责任感这三条,这是无法代替的。重要的是学了哲学,掌握了认识世界、改造世

界的武器,养成分析综合、归纳概括的习惯,这样就不会吃糊涂亏、占糊涂便宜,避免和少走弯路。陈云同志讲过:‘学好哲学,终身受用’。这完全是经验之谈,我非常赞成。?这些发自内心的讲话,对我们树立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信念是有很大帮助的,对学好称之为智慧学、明白学的哲学是很有示范作用的。运用哲学原理的应用,就不会犯绝对化、片面性的错误。在处理问题时,不拘泥于那些个别的判断和结论,能够提高识别能力,分清是非,辨别真伪。此书指出,要多深入实际,多倾听下面的意见,不能?金口玉言?、?唯我是从?。作为一般同志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敢于向领导者提出意见和建议。还有一些领导者官僚主义严重,不深入实际,不接触群众,情况不明方法不对。正如有的同志所反映的,他们一不懂,二主观,三有权,?三位一体?,胡拍板,乱指挥,使下边为难,使工作受损。对于这样一些领导者的意见,我们决不能盲从,敢于抵制,乃至进行必要的批评和斗争。 李瑞环同志说,工作中要注意抓住重点,解决好主要矛盾。抓不住主要矛盾,就不可能有正确的计划和布暑,就不能把握好全局,没有秩序,眉毛胡子一把抓,工作虽辛苦忙碌,但收效甚微。对于一个单位的主要领导来说,抓好主要矛盾,关键要有好的作风,深入调查研究才能抓紧抓好、抓落实,并一抓到底,抓出成效。比如:我矿制定的工作有:提高个素质,加强生产管理、加强队伍管理、做好安全生产

人性的真善美

人性的真善美 自古以来,人性的真善美都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这个社会正是如此,一个社会总是让人在大是大非面前做出“生死”选择,一个社会总是反复试探人性黑暗丑恶的底线,这个社会注定对真善美陷入的虚无主义泥潭。我们只有理解并接受人性的阴暗,才能看到和享受人性美好的那些部分。 我们知道一个人在生命中最本质的内涵是人性,人性是与我们每个人关系最为密切的东西,最为一个人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了解自己,今天这个世界是一个知识爆炸的世界,现代人对于整个世界的了解已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拥有世界上各种各样的知识,却渐渐丢失了人性中最美好的纯真,缺乏了对人性,对自身的认识,面对身边太多的诱惑,我们没有说不,我们不清楚自己真正喜欢的是什么,面对缤纷的世界而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我们的生命应该安住在什么上呢?有的人可能会把爱情、感情、财富、事业、家庭作为安身立命之处,但殊不知,这些并不是我们生命最本质的东西,因为这些东西都是会变化的。哲人曾说过:“人性的洞察,看似是对恶的释放,实际却是真善美的体现,所以看上去他的创意是恶的,但是他最后实现的价值是美的。” 最近上映的3D版《泰坦尼克号》就印证了这一点,被称为“梦之船”的泰坦尼克号沉船了,它正如一场梦消失了,耳旁回荡着那首荡气回肠的《我心永恒》。这部影片以萝丝和杰克的爱情故事为主线,然而我相信它不是单纯的写爱情,更多的写人。在面临死亡的一刹那,我看到了最高尚的品质和丑恶的灵魂。三等舱的妈妈正用温柔的语气给孩子们讲故事,没有惊慌,只有安详,从容。那是孩子们最后一次听故事,妈妈用温柔书写纯爱。乐队在船上认真专注地演奏,神态专注就像在音乐厅演奏一样,也许没人听那悠扬的琴声,但他们以悲壮演奏最后的乐章。他们是可歌可泣的,他们在用忠于职责为我们谱写高尚品质。牧师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孜孜不倦地讲经,安慰人们。他们难道不怕死吗?不,他们也怕,但他们忠于职责、从容淡定,是生命壮丽的凯歌。 除此之外,还有那些负责的船员们。安德鲁先生对自己造的船负责,他完全可以逃生,但他安详淡然的陷入深思,怀着内疚之心葬入泰坦尼克号。水手威尔先生当开枪打死了违规上船者时,他愧疚,行了最后的军礼,开枪自杀。他们的事迹悲壮,但更多是给了我道德的震撼,同时在心里感叹危急关头人的品质暴露出来了。同时,人的丑恶也在这一刻表现的淋漓尽致…….设计师为了让自己能逃过灾难,不顾劝阻的上了救生艇,他没有对船负责,也没有对乘客负责!钢铁大亨卡尔竟拿钱买通水手,不成功。他又千方百计地抱着一个哭泣的孩子,谎称:“自己是她唯一的亲人。”上了船。萝丝的妈妈当得知要返回救人时,她沉默了,因为人过多可能会翻船。而那儿有她唯一的女儿萝丝!可一向举止粗鲁的“胖夫人”却站出来支持返回救人,那儿没有她的亲人。只因为她想想到了那些落难的人们。贵族的自私自利、尖酸刻薄,终于在华丽的外表下显示出来了。又或许说,人是一个天使和魔鬼的综合体,人和人的经历没有相同的,也就是说,社会本身就不可能让所有人享受到同等的待遇,这种不一样的待遇,让多少人的内心失去了平衡,失去了对美好的追求,在日新月异的社会里,经济的发达,国家的强大,将我们原来落后的村落转变成设备齐全的大都市。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拔起,代替了往日紧靠的矮楼。然而,人与人之间却失去了昔日的和睦和信任,世界变得越来越冷漠。看见街头有人被抢劫,人们只是因为抱着凑热闹的心态而停下脚步;邻里们遇到麻烦,人们也只是关上自家的窗户装作若无其事;为了自身的利益,对骚扰到别人的生活时人们甚至强词夺理…… “梦之船”沉了,却给人们无限的思考与遐想……..

怎么看待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

怎么看待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 摘要: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的发展历程,同中国古代哲学与教育的发展历程是分不开的。它包括天道观和人性论历史观与社会观伦理观与道德观等,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对我们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里面也包含糟粕,因此在看待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上,我们应该保持一种科学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目录:一、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发展历程及其主要特点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的三次打变化:汉代玄学、魏晋理学、近代西学东渐、 主要特点:天人合一、政教合一、问道结合、知行一致 二、天道观和人性论历史观与社会观伦理观与道德观 三、研究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应持的态度 正文: 一、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的发展历程,同中国古代哲学与教育的发展历程是分 不开的。其大的阶段而言,大致经历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汉代的儒家独尊,魏晋的玄学,唐代的儒、道、释三教并举,宋明的理学,明清之际的实学和近代的西学东渐。有三个打的变化时期,即魏晋玄学的兴起,缓道入儒;宋明理学的形成,缓释入儒;近代西学东渐,资产阶级以至无产阶级的哲学和文化教育思想对儒学的最后的也是最大的一次冲击。 二、1.天道观与人性论 (1) 教育哲学中的根本问题:天道观和人性论(教育的根本在人性,人性的根本在天命) 天道观人性论历史观社会观教育观的关系论述 a、天道观和天命观在古代,不仅是人性论的基础,同时也是历史观和社会观等的基础,不同的天道观和天命观就会引伸出不同的历史观和伦理观,并影响着教育观。 b、天道观影响到人性论、历史观、伦理观以至教育观等多方面的问题,因而天道观的问题,也就成为哲学(包括教育哲学在内)中的本体论的问题,也就是宇宙观和世界观的问题。受其影响最大而且最为直接的是人性论的问题,有不同的天道观,对人性问题也就有着不同的理解,如人性从何而来,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是什么关系,人性能否改变等问题,这些又与教育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 c、天道观:由主宰之人向义理之天、自然之天转变 人性论:由天命之谓性向性善论、性恶论、性无善无恶论、行有善有恶论、性属自然转变 认识论与逻辑:名家及墨家《墨经》的形式逻辑思想,已经触及到逻辑学同一律、矛盾论、排中律等 教育原则与方法:原则涉及到文与道、学与思、知与行、方法有博学、慎思、审问、笃行等。 (2)对天人合一的正负面评价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当前哲学界不少学者企图从中导驿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不同的观点,其中一种是人与天合,人与天地

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哲学

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哲学 中国哲学源远流长,流派众多,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世界上影响最大的三大哲学传统中,中国哲学是唯一绵延数千年而未中断过的哲学。先秦时代就有诸子百家的哲学思想,影响较大的主要是儒、墨、名、法、道、阴阳六家,特别是儒、道两家。继先秦哲学之后,又有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等。中国哲学致力于“穷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在宇宙论、本体论、知识论、历史观、人生观等方面,都建构了许多哲学范畴,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中国传统哲学的最大特点是关注天人关系、群己关系、人我关系、知行关系、理欲关系、义利关系等,注意对对象世界的整体把握,强调知识与德性、理智与情感、认识与行动、理性与信仰、责任与道德、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主张仁智双彰、美善相乐、德才兼备,讲中庸、仁义、和谐、礼义、统一、内省,重视理想人格的塑造和培养,寻求智、真、美、善的有机统一。中国哲学是中华民族智慧的集中体现,是中国文化的核心部分,在整个中国文化系统中起着主导作用,引导和影响着文学、艺术、伦理、教育、科学等其他文化要素。 中国传统哲学有其历史的、阶级的局限性,其中有精华,也有糟粕,我们既不能一概加以排斥,也不能无批判地继承,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综合创新。 中国哲学博大精深,其中一些优秀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同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相通之处。 中国传统哲学中有源远流长的唯物主义思想传统。如“五行”说起源很早,它概括了水、火、木、金、土“五行”及其相应的属性;水向下,润湿、味咸;火向上,燃烧,味苦;木可直可曲,味酸;金可顺从人意改变形状,味辣;土可以种植庄稼,收获百谷,味甜。“五行”相生相克的顺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由此阴阳“五行”说不但广泛地说明了各种事物成分、结构的差别和多样性,而且广泛地说明了各种事物的内外联系、关系的差别性与多样性。 中国古代唯物主义思想,其主要理论形式是“气”一元论。中国古代尚未形成科学的物质概念,但却提出了接近于物质要领的“气”。人们常常用阴阳“二气”和“六气”来概括说明各种各样的自然现象和自然过程。“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就是对这一现象与过程的高度概括。“六气”是指阴、阳、风、雨、晦、明,它和“五行”相配合,构成了世界的秩序。 中国哲学无论是观察自然现象还是社会生活,以及探索人自身机体活动,都具有多方面的辩证思维、辩证观点和辩证方法。按照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观点,万事万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阴阳相补、相依相持就是各种事物的基本联系和发展,而“五行”变化,相生、相克又表现了事物之间的相互对立、相互制约。天、地、人物,构成了一个包举万有、统摄万象、道生气出、变化日新的有机统一整体。中国传统哲学关于整体性思维方式,关于一分为二、合二而一的矛盾观,都包含着唯物辩证法的思想。 中国哲学历史上的知行之说,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知与行的关系的观点。如行先后知、由行而致知的见解,强调了行是知的基础。有的哲学家还提出了知行合一的学说,认为在知与行这对矛盾中行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行是知行统一的基础。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原理。 中国传统哲学常把对社会历史变迁的考察和把握,叫做通古今之变。社会历史皆是由古到今的,而变化的结果是今胜于古,这一思想提出了重视经济因素和民众力量的观点,如“仓凛实而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民为邦本,本固邦安”等等,这些思想无疑是蕴涵着唯物史观的一些因素的。 实事求是地、科学地阐述中国哲学中的唯物论、辩证法思想,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

真善美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美学在批判吸收各家学说的基础上,科学地阐明了真善美的辩证关系。从内容方面说,美既不是单纯的自然,也不是纯粹的主观意识,美是显现在感性形式中的人的本质力量,是真善的统一体,即人在实践中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体。人类的实践活动,是一种求真向善的活动。求真,即合规律性的活动;向善,即合目的性的活动。所以,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美与真、善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内容看,美是真和善的辩证统一;从形式看,美也是真和善的辩证统一。 1、美与真 什么是真呢?真不是客观精神,也不是主观意识(真理),而是真实存在着的客观物质及其运动,是不依人的意识和意志为转移的外部现实世界。真也不单指外部现实世界的本质规律,应指由本质与现象、规律和结构、形式统一组成的客观物质世界。当外部现实世界作为真实的存在,并且按照自身的规律永不停息地运动时,它只是真,还不成其为美。美与真的关系表现为: ①美以真为基础,真是美的前提。 真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志和意识的客观物质世界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它是美的基础和前提。这是因为: 其一、美必须把自然界作为自己得以存在的基础和前提。 所谓历史,就是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过程。美虽然是历史的产物,但必须以自然界的现实存在为基础和前提。没有自然界,人类的社会实践,就失去了对象,也就无法展开。人虽是大自然的骄子,人也从自然中来。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实践、创造、审美的对象。离开自然界,人既不能生活,也不能创造。作为人类第一历史活动的物质生产,是以自然界为对象的。狩猎,是对自然界自然物的直接获取。劳动工具的制造,首先是利用自然界的天然石块。即使现代的大工业生产,也同样离不开自然界。它是人类在更高层次上,利用现代化的工具和技术手段,对自然的加工和创造。钢铁的冶炼,煤炭的开采,水电站的兴修,其活动对象都要依赖于自然界。现实美的创造如此,艺术美的创造也不例外。人类童年的神话艺术,就是借助想象和幻想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的结果。所以,无论是现实美的创造,还是艺术美的创造,都不是纯粹主观意志的活动,而是依赖于自然界,根据自然的客观规律以改造自然的物质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7.2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教案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7.2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教学设计总议题:如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者和传播者? 分议题: 1、中华文化如何形成? 2、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3、新时代如何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如何弘扬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主动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正确面对中华传统文化。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付出自己的努力,承担自己的责任,增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 2.科学精神:能够明确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和原则,能够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等认识,分析,对待中华传统文化。 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公共参与: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如何正确对待中华传统文化 教学难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当代价值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议题式教学 教学流程: 导入:中医抗役佑我华夏千百年 环节二:讲授新课镜头一,通过讲述中医佑我华夏千百年历史,并结合中医

在今年抗击新冠状病毒中的突出贡献,引导学生进入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感知在了解中医智慧对我们抗役的启示,让学生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模式结合教材知识,完成下列任务:针对秋冬季,呼吸疾病高发阶段,古人给我们哪些应对的智慧启迪。组内商议,小组代表展示议学成果。(时间2分钟) 师生明确: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并汲取古人的智慧,更好的打好今年秋冬抗役战争 活动二:在初步学习眼睛保健操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穴位按摩,完成下列任务:思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其他领域的辉煌成就首先讲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 第一:阐述核心思想理念的主要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上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是中国人日常生活中为人处世的行为准则,在今天的社会环境下,依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时代价值。 第二:阐述中华传统美德的主要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非常丰富的道德理念和规范,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孝悌忠信,礼仪廉耻的荣辱观念,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 第三:阐述中华人文精神的主要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多样,珍贵的精神财富,如求同存异,和而不同,中和泰和,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俭约自守的生活理念等,是中国人民思想观念,风俗

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精神

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精神 2009年03月24日 08:23:15 来源:人民日报 中国传统哲学是相对于中国近代哲学和现代哲学而言的。学术界一般把公元前11世纪的殷周时期,也就是传说周文王推演《周易》的时期到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哲学称为传统哲学。中国传统哲学在整个中国文化体系中起着主导作用。黑格尔把中国传统哲学、西方哲学、印度哲学并称为世界三哲学。今天,人们关注中国传统哲学,是期望能从中得到新的启示。 发展脉络 现在一般把中国传统哲学划分为七个阶段,即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乾嘉朴学。 先秦子学。先秦时期诸子并起、百家争鸣,思想异常活跃,涌现出一大批思想家,如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等,形成了众多思想流派,其中最有影响的当属儒家、道家、墨家和法家。先秦哲学探讨的重点侧重于政治、伦理、道德、人生等问题。可以说,先秦子学奠定了中国哲学的基础,掀起了中国哲学发展的第一次高潮。 两汉经学。汉代统治者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后,终于在汉武帝时期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儒家思想始定于一尊,成为官方意识形态和主流思想。从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到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指导思想,用了大约近400年时间。此外,在汉代,佛教开始传入中国,这是外来文化第一次与中国本土文化接触。汉代的主要哲学家有董仲舒、王充等。 魏晋玄学。魏晋时期,一反两汉时期繁琐的经学及神学目的论,尊崇老子、庄子及《周易》,号称“三玄”。这一时期,在思想上和思维方式上出现了一次大的解放。

魏晋玄学讨论的核心问题主要有:一是名教与自然的关系;二是本与末、有与无、动与静、一与多的关系;三是语言和思想的关系;四是肉体和精神的关系。魏晋玄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王弼、裴(危页)、欧阳建、郭象、范缜等。魏晋时期,道教、佛教思想也在兴起,儒释道三教首次处于三足鼎立、势均力敌阶段。 隋唐佛学。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后,经魏晋南北朝数百年的碰撞与融合,至隋唐时期出现了繁盛的局面,形成了众多的佛教流派。在隋唐佛教诸宗派中,禅宗是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是佛教中国化、世俗化的典范。隋唐佛学探讨的中心议题之一是佛性问题,也就是心性论问题,内容包括人的心理活动、感觉经验、道德观、社会观、认识论以及宗教实践等。 宋明理学。宋明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主,糅合了释、道两家思想而创立的一种新的哲学形态。这是儒家思想发展的第二次重大转折。宋明理学是中国封建社会后700年的指导思想。宋明理学主要有程朱(程颢、程颐、朱熹)理学、陆王(陆九渊、王阳明)心学和张王(张载、王夫之)气学三大流派。宋明理学探讨的内容和范围十分广泛,如宇宙论、本体论、人生论、心性论、知行观、修养论、境界论等。 明清实学。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大都反对宋明理学,把理学看作是虚学。明清实学反对空谈心性,提倡经世致用;反对封建专制,提倡思想解放,因而具有早期启蒙思想的性质。实学思潮遍及当时的政治、经济、科学和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主要代表人物是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颜元等。 乾嘉朴学。清王朝建立后,开始实行文化专制主义,大兴文字狱,人们不敢再谈论政治,因而转向了训诂考据。朴学以考据为主要治学方法,文风朴实简洁,重证据罗列,少理论发挥,也称乾嘉汉学、乾嘉考据学。乾嘉朴学最突出的学术贡献就是对传统的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目录学等进行了系统整理,并使之获得了空前发展。

《学哲学用哲学》读书心得体会

用哲学的心境去生活以恋爱的心情来读书 ——《学哲学用哲学》读书心得 拿到《学哲学用哲学》这套书的第一时间我就上豆瓣查了评价,出乎意料的是并没有多少不同的声音出现,硕果仅存的3篇评论中还是获得三分之二的正能量。全书平实通俗的语言想必对于任何没有接受系统哲学知识洗礼的人来说也能做到易懂,是一本受众群体很广的读物。哲学在百科上是这样定义的,它是对普遍而基本的问题的研究,这些问题多与实在、存在、知识、价值、理性、心灵、语言、思想等有关。而在日常用语中,哲学一词可以引申为个人或者团队最基本的信仰、概念和态度。说到信仰和态度,再说到读书,我想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感受吧。那么,他们之间又是如何影响生活、影响追求幸福、影响我们读书的呢? 1、形而下的生活 生活笼统的分为形而上的生活和形而下的生活。而我们都发现形而下的乐趣怎么就比形而上的乐趣乐那么多呢?越形而下就越有乐趣,读历史比读哲学有趣,读八卦比读历史有趣,看电影比读书更有趣。这是刘瑜在《送你一颗子弹》中为自己也为大众发问,她总结了下是因为形而上的生活它缺乏物质的光泽,没那么吸引人罢了。我一直笃定检验一个人对一件事情是否真的有兴趣的标准就是这件事能否把他或者她从网络灌水/八卦中拽开。当

你面对一条刘强东和奶茶妹妹领证的新闻,能够像大禹过家门而不入那样泰然自若,做到不点击而直接跳入“另一件事”时,那么恭喜你终于找到人生的目标了。何其容易,太多时候我们被形而下的五光十色迷住,陷入焦虑,无法静下心来做一件事,浮躁坐在我们中间太久了,我们需要的是拨开乌云的勇气。 2、幸福最值得追求 幸福的能力包括智力上与精神上的,想要智力上的能力必须培养独立思考的兴趣与习惯,想要培养精神上的能力就多读经典,同大师对话;勤写日记,与自我为友。有人说“哲学本质上是一种谈心的活动。和别人谈心前应该和自己谈心,和自己谈心就是在进行哲学思考。”这样才能品尝高层次的快乐,也就是拥有幸福。 3、我们都是大师的学生 周国平在暨南大学演讲提到幸福是一种能力,包括智力的能力与情感的能力。不管哪一项,获取的途径都是读好书与写日记。而读书,不可以胡乱阅读,周国平的建议是阅读经典。他谦虚的说:“我读许多经典,别人叫我大师我感觉很不好意思,我知道自己不是大师,当代无大师,我起的作用不过是构建起普通人与大师间的桥梁。你们不要做我的粉丝,我也不做任何人的粉丝,我们最好是同学,我们都是大师的学生。” 读好书,写日记,用哲学的心境去生活,以恋爱的心情来读书,追求幸福,追求优秀。

2020年经典的真善美感言合集大全

2020年经典的真善美感言合集大全 经典的真善美感言1 1、你们的理想与热情,是你航行的灵魂的舵和帆。——罗曼·罗兰 2、人生成功的秘诀是当好机会来临时,立刻抓住它。——狄斯累利 3、人不能创造时机,但是他可以抓住那些已经出现的时机。——雪莱 4、劳动受人推崇。为社会服务是很受人赞赏的道德理想。——杜威 5、青年人的特点在于他们抱有作理想事业的宏大志愿。——加里宁 6、理想与现实之间,动机与行为之间,总有一道阴影。——爱略特 7、良辰难再,人生中大好的时刻,不要去作旧梦重圆的事。——佚名 8、人类惟有在实现自己美好理想的过程中才能前进。——季米里亚捷夫 9、伟大的理想惟有经过忘我的斗争和牺牲才能实现。——乔万尼奥里

10、一个明智的人总是抓住机遇,把它变成美好的未来。——托·富勒 11、没有理想,就达不到目的;没有勇敢,就得不到东西。——别林斯基 12、启发我并永远使我充满生活乐趣的理想是真、善、美。——爱因斯坦 13、在婚姻大事上,机会和命运常常良莠不分,叫人难以捉摸。——奥斯汀 14、在理想的最美好世界中,一切都是为最美好的目的而设。——伏尔泰 15、我们的斗争和劳动,就是为了不断地把先进的理想变为现实。——周扬 16、时间带走一切,长年累月会把你的名字外貌性格命运都改变。——柏拉图 17、时间能使隐匿的东西显露,也能使灿烂夺目的东西黯然无光。——贺拉斯 18、如果不献身给一个伟大的理想,生命就是毫无意义的。——何塞·黎萨尔 19、作为一个未来的总裁,就应具有激发和识别创新思想的才能。——斯威尼 20、一切都不是我们的,而是别人的,只有时间是我们的财产。——塞涅卡

怎么看待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

怎么瞧待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 摘要: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得发展历程,同中国古代哲学与教育得发展历程就是分不开得。它包括天道观与人性论历史观与社会观伦理观与道德观等,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对我们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得指导意义,但里面 也包含糟粕,因此在瞧待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上,我们应该保持一种科学 得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目录:一、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发展历程及其主要特点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得三次打变化:汉代玄学、魏晋理学、近代西学东渐、 主要特点:天人合一、政教合一、问道结合、知行一致 二、天道观与人性论历史观与社会观伦理观与道德观 三、研究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应持得态度 正文: 一、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得发展历程,同中国古代哲学与教育得发展历程就是 分不开得。其大得阶段而言,大致经历了春秋战国时期得百家争鸣,汉代得儒家独尊,魏晋得玄学,唐代得儒、道、释三教并举,宋明得理学,明清之际得实学与近代得西学东渐。有三个打得变化时期,即魏晋玄学得兴起,缓道入儒; 宋明理学得形成,缓释入儒;近代西学东渐,资产阶级以至无产阶级得哲学与文化教育思想对儒学得最后得也就是最大得一次冲击。 二、1、天道观与人性论 (1)教育哲学中得根本问题:天道观与人性论(教育得根本在人性,人性得根本在天命) 天道观人性论历史观社会观教育观得关系论述 a、天道观与天命观在古代,不仅就是人性论得基础,同时也就是历史观与社会观等得基础,不同得天道观与天命观就会引伸出不同得历史观与伦理观,并影响着教育观。 b、天道观影响到人性论、历史观、伦理观以至教育观等多方面得问题,因而天道观得问题,也就成为哲学(包括教育哲学在内)中得本体论得问题,也就就是宇宙观与世界观得问题。受其影响最大而且最为直接得就是人性论得问题,有不同得天道观,对人性问题也就有着不同得理解,如人性从何而来,人得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就是什么关系,人性能否改变等问题,这些又与教育问题有着密切得联系。 c、天道观:由主宰之人向义理之天、自然之天转变 人性论:由天命之谓性向性善论、性恶论、性无善无恶论、行有善有恶论、性属自然转变 认识论与逻辑:名家及墨家《墨经》得形式逻辑思想,已经触及到逻辑学同一律、矛盾论、排中律等 教育原则与方法:原则涉及到文与道、学与思、知与行、方法有博学、慎思、审问、笃行等。 (2)对天人合一得正负面评价 天人合一”,就是中国哲学思想中得一个重要命题,当前哲学界不少学者企图 从中导驿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得不同得观点,其中一种就是人与天合,人与天

学哲学用哲学

学哲学用哲学 《学哲学用哲学》与学生工作 院团委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犹如鱼与水的关系,两者相互配合才能促进学生工作的顺利进行,也有利于加强学生各方面的综合发展。我院共青团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在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以“团结青年,教育青年,管理青年,服务青年”为宗旨,努力构建“育人型、服务型、学习型、实践型、创新型”组织。我院将以素质拓展为总揽,以重点工作为抓手,以组织建设为保障,努力构建服务团员青年成才就业的新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竞争力,推动我院共青团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如何开展学生工作,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其未来的职场工作铺平道路,是我院一直以来都关注和思考的问题。在公司里,你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叹息:“这孩子看着挺不错的,怎么就不出活儿呢,”明明是从名校招来的优秀毕业生,为什么到了工作岗位上,业绩表现总是难以令人满意,不仅如此,刚毕业的好学生有时还会冷不丁冒出这样那样的毛病,吓得你一身冷汗。曾经有一个国内顶尖高校的毕业生,被直接领导批评后极度不满,直接冲到公司CEO面前理论:“我的老师、父母、同学都说我很棒,你们凭什么说我不行,” 好学生进入公司之后,一定会成为好员工吗,这个思路在人力资源领域早已经 被否定了。好学生和好员工,这是两个体系下的事情,二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这就好比让刘翔参加100米蛙泳比赛,他能不能拿金牌,谁也说不清。 首先,校园和职场的评判标准不同。校园评价一个人好坏的标准是态度,而公司要的是结果。在学生时代,只要你听老师的话,按照老师教育的去做,你就能够获得各种荣誉,被评价为好学生。好学生即使某次考试失利了,但只要足够努力,老师也会安慰你,耐心地指导你,直到你取得更高的分数。而公司里不一样,领导要的是结果,要的是“出活儿”,也就是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任务。能完成的,就

学哲学用哲学学习心得体会

学哲学用哲学学习心得体会 《学哲学用哲学》是李瑞环同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深厚感情。他说:“我一生最感兴趣的一门学问是哲学,下功夫最多的是哲学,对我帮助最大的也是哲学。”欢迎阅读本文,更多优质内容,欢迎关注网。 学哲学用哲学学习心得体会近期,我认真阅读了李瑞环所著的《学哲学用哲学》这本著作,深有体会,受益匪浅。 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长期以来,它揭示的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一般的规律,任何事物的运动规律都逃不出它的范围。李瑞环所著的《学哲学用哲学》是结合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实践,结合具体的工作实际谈哲学,使哲学原理的运用,深入浅出,易懂易记,读后使人有一种豁然开朗,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学习、工作、生活都离不开哲学。我们要提高自己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就必须学好哲学,学了哲学可以使人变得聪明,眼亮,办法多。学了哲学,懂一点哲学,在处理问题时就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进而能处理好事物的主要矛盾。下面,我想从三个方面谈谈我学习《学哲学用哲学》的体会: 一、学哲学会使人终身受益,在工作中能够解决好主要矛盾。学点哲学会使人终身受益,这是李瑞环同志的切身体会,也是他的肺腑之言。他在书中说到:?有人说,由一个普通农民、工人,一步步走到党和国家最高领导层真不简单,这其

中一定会有一些奥秘、诀窍,应该总结一下。要我说还是那句老话: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产物,当然也不能否认个人的努力。光靠努力还不行,还要得法,得法就是要学习哲学。?我常讲,一个人要成长进步,要有所成就,有所建树,离不开上进心、求知欲、责任感这三条,这是无法代替的。重要的是学了哲学,掌握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武器,养成分析综合、归纳概括的习惯,这样就不会吃糊涂亏、占糊涂便宜,避免和少走弯路。陈云同志讲过:‘学好哲学,终身受用’。这完全是经验之谈,我非常赞成。?这些发自内心的讲话,对我们树立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信念是有很大帮助的,对学好称之为智慧学、明白学的哲学是很有示范作用的。运用哲学原理的应用,就不会犯绝对化、片面性的错误。在处理问题时,不拘泥于那些个别的判断和结论,能够提高识别能力,分清是非,辨别真伪。此书指出,要多深入实际,多倾听下面的意见,不能?金口玉言?、?唯我是从?。作为一般同志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敢于向领导者提出意见和建议。还有一些领导者官僚主义严重,不深入实际,不接触群众,情况不明方法不对。正如有的同志所反映的,他们一不懂,二主观,三有权,?三位一体?,胡拍板,乱指挥,使下边为难,使工作受损。对于这样一些领导者的意见,我们决不能盲从,敢于抵制,乃至进行必要的批评和斗争。 李瑞环同志说,工作中要注意抓住重点,解决好主要矛盾。

真善美的本质与判断标准

第六节真善美的本质与判断标准 到底什么是真、善、美?这是一个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许多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和不同的层次深度,对真善美进行了抽象与概括,但都有一定的片面性。全面地、准确地弄清真善美的本质与价值特征,对于深入了解人类社会的价值运动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一、关于价值基本类型的争论 关于价值基本类型的划分存在着很大的争议。有人认为一切事物的价值可划分为真、善、美三大基本类型;又有人认为可划分为真、善、美、利四大基本类型;还有人认为可划分为真、善、美、利、自由五大基本类型。之所以存在这些争议,主要是因为人们对真、善、美、利、自由等价值概念的理解不一致。 一般情况下,价值基本类型的划分应该遵循这样的原则:①这些基本类型应该囊括所有的价值形式,不能出现任何“真空”区域和漏洞;②这些基本类型的内涵之间应该有严格的区别,一般不应有重叠交叉的区域。现在来分析一下,“利”与“自由”等价值形式究竟是属于基本的价值类型,还是属于复合的价值类型。 有人认为“利”是指“人们的现实利益”,然而在真善美的价值中也有一部分属于现实利益;还有人认为“利”是指“人们的物质利益”或经济利益,然而在真善美的价值中,尤其是美学价值中也有一部分属于物质利益。这就是说,“利”与真善美所包容的价值范围存在着明显的交叉重叠区域。因此“利”不属于基本的价值类型,而属于复合的价值类型。 有人认为,“自由是真善美的统一:真是合规律性,是自由的基础;善是合目的性,是自由的方向;美是合完美性,使主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

体趋于完美”。这就表明“自由”同时包容真善美价值所包容的价值区域,因而也属于复合的价值类型。 有人认为,“利是较低层次的价值,真、善、美是较高层次的价值,自由是最高层次的价值”。这就是说“利”统辖真、善、美价值,而真、善、美又统辖自由,可见利与自由均不属于同一层次的价值形式,更不是基本的价值类型。 综上所述,利与自由均不属于基本的价值类型,它们都由真、善、美复合而成。只有真、善、美才是真正的基本价值类型,任何形式的价值都可以分解而且只能分解为真、善、美三种基本价值成分。 二、关于真、善、美定义的争论 关于真、善、美定义的争论,广泛存在于社会科学领域。典型的观点有如下几种: (1)有人认为“真是指认识符合客观实际;善是指善行,是指人的行为对群体的价值;美是客体作用于主体,使主体产生一种精神上愉悦的体验”。这类观点把真、善、美的内涵分属于(真理)事实、(行为)价值、精神体验三个完全不同的主观和客观的哲学范畴。 (2)有人认为“真者智力之理想,善者意志之理想,美者感情之理想”;“人的认识活动追求真,人的意志活动追求善,人的情感活动追求美”。这类观点是把真、善、美分属于认识、意志和情感三个不同性质的范畴。 (3)有人认为“真、善、美,分别是指知识价值、道德价值与审美价值,属于精神价值”。这类观点并没有把所有的价值囊括在真、善、美的内涵之中。 (4)有人认为“真善美都是主客体的统一:真是主体认识与客体相符合;善是人们的行为与主体利益相符合;美是客体特性与主体本质力量的和谐统一”。事实上,价值本身就是主体与 2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

中国传统文化(哲学)

第二章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历史上的三大文明区: 东亚, 东亚,南亚次大陆和东地中海世界哲学的三大系统: 世界哲学的三大系统: 中国哲学,印度哲学,西方哲学中国哲学,印度哲学, 世界古代三大哲学家: 孔子释迦牟尼亚里斯多德 第一节中国古代哲学发展概况 萌芽期(商周时期) 奠基和形成期(春秋战国) 全面成熟时期(汉代明初) 嬗变期(明中叶清) 一,中国古代哲学的萌芽期 (商周时期) (一)《易经》 《易经》包括了三个大原则:一,变易二,简易三,不易 阴阳来源于《易经》 八卦基本符号 : 天(乾), 地(坤), 雷(震), 火(离), 风(巽), 泽(兑), 水(坎), 山(艮)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乾》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周易.坤》 (二)《尚书.洪范》 中提出的"五行说": 尚书洪范中提出的"五行说" 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阴阳""八卦""五行"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

二,古代哲学的奠基和形成期 (春秋战国) 孔,老,墨学说产生标志着古代哲学的奠基 (二)战国末期古代哲学全面形成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荟萃,儒,道,墨,法,名,阴阳五行家,纵横家,兵家等各种学术流派,都曾活跃在稷下舞台上临淄稷下学宫 战国时 儒家有八派,以思(子思)孟(孟子) 学派和荀子学派影响为最大. 三,古代哲学全面成熟时期 (汉代明初) (一)汉代经学 儒家经典在后世被成为" 儒家经典在后世被成为"经",研究儒家经典的学问就叫做"经学" 经典的学问就叫做"经学". 汉代确立的儒家经典有: 《易》,《书》,《诗》, 春秋》《礼》,《乐》,《春秋》 1,官方哲学的重要代表董仲舒 董仲舒的主要学说:天不变,道也不变"; "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性三品",三纲五常君,父,夫;仁,义, 礼,智,信. 董仲舒哲学思想的产生标志着我国哲学思想学术思想由纷杂走向统一的的完成,哲学的经学化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 成为我国入世"哲学的代表. 2,无神论者王充(27~约97) 王充在《论衡》《问孔》等著作中

读《学哲学、用哲学》心得体会

读《学哲学、用哲学》心得体会 近段时间,市行党委柯书记推荐,我有幸拜读了李瑞环同志的《学哲学、用哲学》一书。该书从理论、实际、个人进步的意义三个方面,全面论证了全党学哲学的意义。书中开篇就写到了学点哲学,终身受益,点醒哲学于我们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之妙用。 2017年因工作变动,我到开发区支行任行长兼党支部书记。虽然对农商行各种情况非常熟悉,但对基层的具体工作还是感到有些棘手。诚如《学哲学、用哲学》一书中写道的哲学这门学问说来也神,你的工作越变化、越新,它显现得越有用;你的地位越高、场面越大,他的作用越大;你碰到的问题越困难、越复杂,它的效力越神奇;面对的问题越关键,它发挥的作用越关键。将哲学融入党建,以党建引领业务发展,众多难题便迎刃而解。 整体和部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要求我们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又要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为解决全员战斗力不强的问题,开发区支行党支部将大局意识细化为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业务发展意识、机关服务基层,基层服务客户意识、奉献大我、成就小我意识;组织的事情大家关心,大家的事情组织关心意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了倡导干部少讲空话,多干事实,支部将执行力作为考察干部员工能力的重要因素,要求任务执行不走样、不打折。2017年市行下达了净增4个亿的存款任务目标,部分党员干部对任务抱侥幸心理,没有引起重视。党支部积极采取措施,层层督导工作开展,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转变干部工作作风,全行在2017年年底完成了存款净增任务,排名全市第二名。 在实践中我们要抓住主要矛盾,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为促进全行业务均衡发展,支部要求各基层支行守土有责,明确发展定位,坚决落实开发区支行舞好龙头(联合支行)、撑好龙腰(营业部)、摆好龙尾(鑫源支行)的工作思路。 无规矩,不成方圆。为践行合规银行建设,使员工自觉树立规矩意识,支部借主题党日、民主生活会、交心谈心,集中学习省、市行社员工违规行为通报并交流心得。使谨言慎行、敬畏之心、感恩之心、有为才有位等思想深入人心。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为解决党建学习流于形式

真善美的本质与判断标准

真善美的本质与判断标准

第六节真善美的本质与判断标准 到底什么是真、善、美?这是一个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许多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和不同的层次深度,对真善美进行了抽象与概括,但都有一定的片面性。全面地、准确地弄清真善美的本质与价值特征,对于深入了解人类社会的价值运动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一、关于价值基本类型的争论 关于价值基本类型的划分存在着很大的争议。有人认为一切事物的价值可划分为真、善、美三大基本类型;又有人认为可划

分为真、善、美、利四大基本类型;还有人认为可划分为真、善、美、利、自由五大基本类型。之所以存在这些争议,主要是因为人们对真、善、美、利、自由等价值概念的理解不一致。 一般情况下,价值基本类型的划分应该遵循这样的原则:①这些基本类型应该囊括所有的价值形式,不能出现任何“真空”区域和漏洞;②这些基本类型的内涵之间应该有严格的区别,一般不应有重叠交叉的区域。现在来分析一下,“利”与“自由”等价值形式究竟是属于基本的价值类型,还是属于复合的价值类型。 有人认为“利”是指“人们 2

的现实利益”,然而在真善美的价值中也有一部分属于现实利益;还有人认为“利”是指“人们的物质利益”或经济利益,然而在真善美的价值中,尤其是美学价值中也有一部分属于物质利益。这就是说,“利”与真善美所包容的价值范围存在着明显的交叉重叠区域。因此“利”不属于基本的价值类型,而属于复合的价值类型。 有人认为,“自由是真善美的统一:真是合规律性,是自由的基础;善是合目的性,是自由的方向;美是合完美性,使主体趋于完美”。这就表明“自由”同时包容真善美价值所包容的价值区 3

《教育哲学》复习资料

《教育哲学》复习资料1 一名词解释 1. 教育哲学 2. 要素主义 3. 永恒主义 4. “性三品” 5. 资产阶级的教育价值论 6. 教育哲学 二简答题 1 简述教育哲学的基本任务。 2 简述教育的经济功能。 3 研究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应持的态度。 三论述题 1. 试述教育价值与人的价值的关系。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教育哲学:用哲学的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和研讨教育中的根本理论问题,来指导教育实践。 2. 要素主义:是现代西方主要教育哲学流派之一。要素主义坚持“传统教育”理论的某些论点,因而又 被称为“新传统教育”。要素主义者认为文化的价值具有永恒性,在人类文化中具有不变的共同要素。 3. 永恒主义:永恒主义主张恢复古典文化知识,要求回到绝对原则。永恒主义认为:虽然现代历史表现 为其社会进程加速发展和政治方面极具动荡,但是最终还是永久不变的更为实在。人性也是不改变而基本上保持一样。所以美好的生活、人们应该遵守的道德原则和他们应该受的教育,都具有永恒不变的性质。 4. “性三品”:董仲舒的性三品说,把人分为三等:即“圣人之性”,是不教而善的;“斗萧之性”, 是只能为恶的;“中民之性”,可以为善,也可以为恶,教育只能在中民之性上下功夫。 5. 资产阶级的教育价值论:在资产阶级的价值论中,从其哲学基础方面来划分,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 第一,主观唯心主义的价值观:认为价值是由个人的利益、欲望等所决定的,价值可以因人而异,价值是主观的、相对的。第二,客观唯心主义价值观,把价值看做作是超越现实世界的规范和理想,它是不受时空限制的,价值是客观的绝对的。 6. 教育哲学:哲学的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和研讨教育中的根本理论问题,来指导教育实践。 二、简答题 1 简述教育哲学的基本任务。 对教育理论与实践中的一些根本问题,从哲学的高度,即从方法论的高度给以理解上的阐明; 对教育史和当前教育实际中有争议的问题,做出科学的分析和结论; 根据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要求,对教育中提出的新课题作出回答,对未来的教育做出科学的预测。 2 简述教育的经济功能。 (1)坚持历史观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