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高中生物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单元练习题

高中生物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单元练习题

高中生物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单元练习题
高中生物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单元练习题

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单元练习题

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生产者的遗体、残枝、败叶中的能量可被分解者利用

②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间接价值

③蜜蜂发现蜜源时,就会通过“跳舞”动作“告诉”同伴去采蜜,属于行为信息

④硝化细菌能利用氧化氨过程中释放的能量,把水和二氧化碳合成为有机物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2.科学家为研究影响莴苣种子萌发的因素,进行了如下实验:(每组实验中莴苣种子数量均为100粒)实验

处理方法一周内萌发种子数(粒)

一黑暗处理20

二暗室中,以适宜强度红光处理98

三暗室中,以10-5mol/L的赤霉素处

97

下列有关本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种子萌发率

B.莴苣种子的萌发需要红光提供能量

C.红光处理可能促进种子细胞合成赤霉素

D.赤霉素为种子萌发提供充足营养(中山市2013届高二上学期期末).右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元素的循

环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

...的是

A.B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

B.③⑤⑧均属于细胞呼吸

C.A和B属于捕食关系

D.温室效应主要是由⑦过程造成的

4.根据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初级消费者越多,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少

B.“桑基鱼塘”是人工建立的良性生态系统,其能量可循环利用

C.池塘生态系统的碳在生物群落中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D.水产养殖时,为充分利用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应多养殖肉食性鱼类

5.下列生态系统中,资源能持续利用的是

A 6.图甲为自然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图乙为城市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下列相关的解释不正确...

的是 A .图乙中,人类一定处于第三营养级

B .图甲中食肉动物所含的能量约为

食草动物所含能量的10%~20%

C .甲生态系统受到DDT 农药污染,污染物浓度含量最高的是食肉动物

D .图乙表示的生态系统,一旦人的作用消失,该生态系统会很快退化

7.如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①和②表示能量数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草――→①兔――→②狐

A .①是流入该草原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B .若没有能量输入,该生态系统将不能正常进行能量流动

C .草固定的能量是兔、狐所同化的能量之和

D .图中②/①的比值代表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

8.下列措施不属于...

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应用是 A .利用黑光灯诱捕昆虫,调查昆虫的种群密度

B .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破坏正常的性别比例

C .芦苇生长期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处理,增加纤维长度

D .利用电子仪器产生与蜜蜂跳圆圈舞相同的频率诱惑蜜蜂采蜜传粉 9.下列信息在生物之间的传递中,与其他3种不属于...

同一类型的是 A .群居动物通过群体气味与其他群体相区别

B .榆树通过分泌一种化学物质,与烁树产生相互桔抗的现象

C .雄蚊能根据雌蚊飞行时所发出的低频声波而找到雌蚊

D .小囊虫在发现榆、松寄生植物后,会发出聚积信息素,召唤同类来共同取食

10.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

的是 A .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不一定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B .在食物链中,每一个营养级的能量都有一部分流向下一个营养级

C .竞争和捕食是生态系统中两种重要的种间关系

D .农业生产中,过度耕作导致分解者有氧呼吸加强,是温室效应加剧的一个原因

11.下图是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简图,下列叙述不正确...

的是

A.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

B.从上图可看出能量的流动特点是单向传递,逐级递减

C.能量①②③④的总和便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D.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

12(吉林省外国语学校2013届高二上学期期末).一个完整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A.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B.生产者、消费者

C.物质循环、能量流动

D.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13.不属于生态系统功能描述的是

A.大气中的CO2主要通过光合作用进入生物群落

B.蝙蝠通过自身发出声波,对目标进行“回声定位”

C.在草→昆虫→青蛙这条食物链中,昆虫是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

D.植物残枝败叶中的能量被分解而释放出来

14.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草食动物所同化的能量等于

A.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

B.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减去生产者的呼吸量

C.被草食动物吃了的植物所含的能量减去粪便等排出物中的能量D.用于草食动物的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15.从物质循环的角度看,人体内的碳元素究其根源来自

A.燃料中的碳B.非生物环境中的碳

C.食物中的碳D.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16.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传递

B.信息传递和能量流动都是单向的

C.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

D.信息传递能调节生物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17.许多同学都设计制作过小生态缸,评价其设计制作水平的主要标准是

A.生态系统维持的时间的长短 B .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

C .生态系统有机物积累的程度D.生态系统的成分是否全面

18.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关于生产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都位于能量金字塔同一营养级B.一定能固定CO2

C.都是生态系统能量转换的载体D.一定是植物

19.生态系统结构越复杂,其调节能力就越大,原因是

①处于同一营养级的生物种类多②能量可通过不同的食物链传递

③某营养级中部分生物减少或消失,可由该营养级的其他生物代替

④能量流经各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的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③④

20(深圳市高级中学2013届高二上学期期末).下图是描述生命现象的示意图,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甲代表种群,a为能量输入,则b、c可分别代表散失的热量和储存在ATP中的能量

B.若甲代表人体下丘脑,a为血浆渗透压下降,则b、c可分别代表产生渴觉和尿液减少

C.若甲代表人体B淋巴细胞,a为抗原刺激,则b、c可分别代表浆细胞和记忆细胞的形成

D.若甲代表棉铃虫种群,a为诱捕雄虫,则b、c可分别代表性别比例失调和种群密度提高

21.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

..的是

A.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B.引进物种不慎或对引进物种管理、监测不到位可能破坏生物多样性

C.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在基因、群落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措施

D.模拟苍蝇后翅平衡棒的原理,研制出的新型导航仪是利用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2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A.直接价值等于间接价值B.直接价值小于间接价值

C.直接价值大于间接价值D.都不对

23.随着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可能引起海洋表层的浮游植物大量死亡,从而进一步加剧温室效应。这是因为浮游植物死亡会

A.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B.使大气中臭氧增加

C.使海洋表层无机物增加D.使海洋表层含氧量减少

24根据右侧的碳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微观上看,过程③主要是在细胞内进行的。

(2)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径①是,除此之外,某些特殊的生态系统中,还可通过进入生物群落。碳主要以形式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

(3)参与过程④的生物它们与同区域的动植物共同构成了

(4)碳循环的进行伴随着能量的流动,但由于生物体不能在代谢中利用,因而能量流动具有的特点。若图中②的种群及相互间关系如图所示,设E种群的含碳量为5.8ⅹ109kg,B 种群的含碳量为1.3ⅹ108 kg,则A种群的含碳量至少是。

25.红树林生态系统是地球上生产力最高的四大海洋自然生态系统之一,是国际上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湿地生态保护的重要对象,已成为近年来国际上普遍关注的资源环境热点问题之一。下图表示中山某地红树

(1)图中虾蟹和小型食肉鱼之间的关系是。除图中所示之外,该生物群落还应具有的成分是。

(2)通常情况下,鸟的数量一般远远少于小型食肉鱼,主要原因是。

(3)若图中小型食肉鱼从虾蟹中获得的能量与从水蚤中获得的能量之比为1:3,则要使小型食肉鱼增加1kg,至少需要消耗水蚤kg。

(4)红树林生态系统能为人类提供大量鱼、虾、蟹等海产品,这体现了物种多样性的价值。

(5)由于食性不同,该生态系统中的鱼类等生物具有分层现象,群落的这种空间结构称为。(1)捕食和竞争分解者(2) 营养级高,可利用能量少

(3)10(2分)(4)直接价值(5)垂直结构

智慧树知到《保护生物学》章节测试答案

1、目前全球严重退化的耕地约占总耕地面积的 % 答案:13 2、目前全球水量明显减少或被严重污染的河流约占河流总数的 % 答案:自卫目标、区域目标、全球目标 3、全球正在受到威胁的两栖类约占两栖类种数的 % 答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4、全球正在受到威胁的哺乳动物约占哺乳动物种数的 % 答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5、全球正在受到威胁的鸟类约占鸟类种数的 % 答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第2章单元测试 1、昆虫雌雄二型是遗传多样性引起的。 答案:对 2、遗传多样性指物种内的遗传变异,包括同种显著不同的群体间或同一群体内的遗传变异。答案:对 3、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是保护物种的遗传多样性或进化潜能。 答案:以上都对 4、遗传多样性是生态系统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的基础。 答案:DNA 5、遗传多样性越丰富,该物种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则愈小,其进化的潜力也就愈小。 答案:×

1、明朝李时珍编著的《本草纲目》记载的许多药物都取自于野生的动物、植物,这些是利用了生物多样性的() 答案:1644年 2、下列关于调查校园内的生物种类的步骤,正确的是()①分组②选择调查范围③调查记录④归类⑤设计调查路线⑥整理 答案:爆炸 3、我们对生物多样性最直观、最基本的认识是() 答案:正确 4、水葫芦从国外引进,在滇池里疯狂生长,导致其他水生生物几乎灭绝。导致滇池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的原因是() 答案:有意引入 5、被称为“活化石”的爬行动物是 答案:扬子鳄 第4章单元测试 1、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磷大部分的单向流动的,不能构成磷循环,因此磷酸盐资源也因而成为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 答案:上述都正确。 2、生态系统多样性指数中的α多样性指数是用于以测度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沿着环境梯度变化的速率。() 答案:× 3、生态系统是由非生物环境、生产者、分解者和消费者组成的,它们均是生态系统缺一不可的组成部分。() 答案:× 4、生态系统是存在于自然界的基本单位,其分布受制于自然条件,有明显的规律性,从大的格局上看,水分和温度状况是决定生态系统分布的主要因子。()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单元测试题

高二生物必修二第二单元复习题---2015.12.21 1、根据基因与染色体的相应关系,非等位基因的概念可概述为( ) A .染色体不同位置上的不同基因 B .同源染色体不同位置上的基因 C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不同基因 D .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的基因 2、萨顿依据“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而提出“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假说,下列不属于他所依据的“平行”关系的是( ) A .基因和染色体在体细胞中都是成对存在的,在配子中都只含有成对中的一个 B .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也自由组合 C .作为遗传物质的DNA 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绕形成的 D .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 3、对甲、乙两细胞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甲、乙两细胞都处于四分体时期 B .甲细胞中染色体数是4,没有染色体组 C .乙细胞有两个染色体组,但不含染色单体 D .乙两细胞一定来源于雄性个体 4、菠菜的阔叶和窄叶是一对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阔叶对 窄叶为显性。要判断阔叶和窄叶基因位于片断Ⅱ上还是片断Ⅲ上,现用窄叶雌株与阔叶雄株杂交,不考虑突变,若后代①雌性为阔叶,雄性为窄叶;②雌性为窄叶,雄性为阔叶,可推断①、②两种情况下该基因分别位于( ) A .Ⅱ;Ⅱ B .Ⅲ或Ⅱ;Ⅱ C .Ⅲ;Ⅱ D .Ⅲ;Ⅲ 5、以下二倍体生物的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是( ) ①有丝分裂中期细胞 ②有丝分裂后期细胞 ③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 ④减数第二次 分裂中期细胞 ⑤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 ⑥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 A .①②③ B .①③⑤ C .①③⑤⑥ D .①④⑤⑥ 6、科学家将抗冻蛋白基因导入烟草,筛选出抗冻蛋白基因成功整合到染色体上的烟草(假定抗 冻蛋白基因都能正常表达)。某些烟草的体细胞含两个抗冻蛋白基因,这两个基因在染色体 上的整合情况有图示的三种类型(黑点表示抗冻蛋白基因的整合位点);让这些含两个抗冻蛋白基因的烟草自交,后代抗冻烟草和 普通烟草(不含抗冻蛋白基因)的比值分别是( ) A .1∶0 3∶1 15∶1 B .3∶1 3∶1 9∶6∶1 C .1∶0 1∶1 9∶6∶1 D .1∶1 3∶1 15∶1 7、基因型为XXY 的人发育成男性,但基因型为XXY 的果蝇却发育成雌果蝇,由此推测人和果蝇的性别决定差异在于( ) A .人的性别主要取决于X 染色体数目,而果蝇取决于Y 染色体数目 B .人的性别主要取决于是否含有X 染色体,而果蝇取决于X 染色体数目 C .人的性别主要取决于是否含有Y 染色体,而果蝇取决于X 染色体数目 D .人的性别主要取决于X 染色体数目,果蝇取决于是否含有Y 染色体 8、雄鸟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Z ,雌鸟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W 。某种鸟(2N =80)的羽毛颜色由三种 位于Z 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如图所示),D +控制灰红色,D 控制蓝色,d 控制巧克力色,D +对D 和d 为显性,D 对d 为显性。在不考虑基因突变的情况下,下列有关推论合理的是( ) A .该鸟种群中共有6种基因型 B .蓝色个体间交配,F 1中雌性个体都呈蓝色 C .灰红色雌鸟与蓝色雄鸟交配,F 1中出现灰红色个体的概率是1/2 D .绘制该种鸟的基因组图至少需要对42条染色体上的基因测序 9、一对夫妇,其中一人为红绿色盲患者,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对胎儿进行基因检测( ) 10、将雌性蝗虫某个细胞的染色体中所有DNA 链都用32P 标记,然后将该细胞置于不含32 P 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两次连续分裂产生四个子细胞。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如果是有丝分裂,则子细胞中含32 P 的染色体数目将有两种且两两相同 B .如果是减数分裂,则子细胞中含32 P 的染色体数目将有两种且两两相同 C .如果是有丝分裂,则子细胞中含32P 的染色体数目将都相同 D .如果是减数分裂,则子细胞中含32 P 的染色体数目将都相同 11、如图为某细胞正在进行减数分裂的过程(仅画出部分染色体),图中的现象是什么?若该细胞产生的配子参与受精,会发生何种情况( ) A .交叉互换 囊性纤维病 B .同源染色体不分离 先天性愚型 C .基因突变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D .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 性腺发育不良 12、下图为某遗传病的系谱图,相关基因用B 、b 表示。图中1个体的基因型不可能是( ) A .bb B .Bb C .X b Y D .X B Y 13、如图甲乙丙是某高等动物体内发生的细胞分裂模式图,图丁为某一时刻部分染色体行为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保护生物学》2020期末复习思考题库

《保护生物学》学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保护生物学、生物多样性 保护生物学: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生物学分支;解决由于人类干扰或其他因素引起的物种、群落和生态系统出现的各类问题,提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原理和工具的一门综合学科。它兼容基础和应用研究两种途径,来阻止生物多样性的丧失,生物群落的破坏。 生物多样性:是指一定范围内多种多样活的有机体(动物、植物、微生物) 有规律地结合所构成稳定的生态综合体。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和,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景观多样性四个层次。 5.生境破碎、生境退化、沙漠化、温室效应 ★生境退化:是指外在因素使生物群落和物种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群落结构有可能受到破坏,物种有可能被推向灭绝,由于尚未能改变群落中居于支配地位的植物结构,所以,这种破坏还不会立即呈现。 沙漠化:是由于人类活动,季节性干旱气候下,许多生物群落发生了渐进的、不可逆转化沙漠化的人工沙漠模型。 ★温室效应:又称“花房效应”,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俗称。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向外放出的长波热辐射线却被大气吸收,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度增高,因其作用类似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故名温室效应。 7.最小生存种群(MVP)、物种最小动态区(MDA) 最小生存种群:任何生境中任一物种的种群,在可预见的种群数量、环境、遗传变异和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下,以一定的概率存活一定时间的种群数量。确保种群在可预见的将来,具有很高的生存机会所必需的个体最小生存种群数量。在可预见的种群数量、环境、遗传变异和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下,都有99%的可能性存活100 年。 8.再引种计划、增强项目、引种计划 再引种计划:将圈养繁殖个体或野外采集个体释放到它们历史上曾经分布而现在不分布再

(新)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单元测试题

生物必修一第三章单元测试题 班级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 1.在哺乳动物受精的过程中,精子能够与卵细胞相互识别,精子将其头部钻入卵细胞中,与卵细胞发生结合,当一个精子进入后,细胞发生变化,不再让其他精子进入。这一现象体现出细胞膜能够() A.保障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B.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C.卵细胞摄入所需要的精子 D.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2.下列有关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主要有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B.细胞膜中还有少量的糖类 C.线粒体膜和叶绿体膜中的蛋白质分子是相同的 D.在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磷脂最丰富 3.水溶性染色剂(PI)能与核酸结合而使细胞核着色,可应用于细胞死活的鉴别。细胞浸泡于一定浓度的PI中,仅有死亡细胞的核会被着色。利用PI鉴别细胞的基本原理是() A、死细胞与活细胞的核酸结构不同 B、死细胞与活细胞的核酸含量不同 C、活细胞能分解染色剂PI D、活细胞的细胞膜能阻止PI的进入 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细胞膜的功能() A.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B.将胰岛细胞形成的胰岛素,分泌到胰岛细胞外; C.提高细胞内化学反应的速率; D.作为系统的边界,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定。 5.连接沟通细胞膜、高尔基体膜、核膜,使三者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的结构是A.中心体B.线粒体C.内质网D.质体 6.细胞内的生物膜系统是一个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在活细胞中,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可以相互转移的有 A.高尔基体膜、内质网膜、核糖体膜 B.核膜、高尔基体膜、线粒体膜 C.内质网膜、核膜、高尔基体膜 D.细胞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 7.把鼠肝细胞磨碎,然后放在离心管内高速旋转离心,分成A、B、C、D四层,其中发现C 层中含有呼吸酶,C层很可能主要由下列哪种成分组成()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线粒体 D.叶绿体 8.下列对线粒体的分布和数量的叙述中,不确切的是 A.普遍存在于一切生物的体内 B.动物细胞比绿色植物细胞的线粒体数量多 C.细胞内需能的部位线粒体比较集中 D.生长和代谢活动旺盛的细胞线粒体数量多 9、下列不属于细胞器的是() A.染色体B.叶绿体C.线粒体D.溶酶体 10、与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无关的细胞器是()

高中生物会考模拟试卷人教

2017高中生物会考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最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50分) 1、下列表述,除哪项外都表示生物与环境的相适应() A.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B.蚯蚓能生存在多种土壤中 C.鱼饵投入水中,招引了许多鱼来取食 D.冬季来临时,许多落叶植物都落叶,以减少能量的消耗 2、苍蝇、蚁子的后翅退化成平衡棒,可在飞行中保证身体稳定。决定这种特征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遗传性 B.适应性 C.应激性 D.向光性 3、C、H、N三种化学元素的质量分数共占人体化学成分的73%左右,而这三种元素在组成岩石圈的化学成分中,质量分数不到1%,这个事实说明() A.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B.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存在着本质的区别,两者还具有差异性 C.生物界没有一种元素是生物所特有的,生物和非生物从本质上看是相同的 D.生物界与非生物界本质是不同的 4、细胞膜上与细胞的识别、免疫反应、信息传递和血型决定有着密切关系的化学物质是() A.糖蛋白 B.脂质 C.蛋白质 D.核酸 CO从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中扩散出来,进入一相邻细胞的叶绿体基质内,共穿越过5、一分子 2 的生物膜层数是() A.5 B.6 C.7 D.8 6、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单体的形成和分离分别发生在() A.间期和前期 B.间期和后期 C.间期和中期 D.间期和末期 7、如图所示,卵原细胞内含有Aa、Bb两对同源染 色体,已知此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所形成的卵细胞 的染色体组成为Ab,则其所产生的三个极体的染色 体组成分别为() A.AB、Ab、ab B.Aa、Bb、AB C.Ab、aB、aB D.AB、aB、ab 8、下面是关于细胞中水含量的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A.水是人体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B.新陈代谢旺盛的植物细胞含水量较高 C.越冬植物的细胞内自由水含量一般较高

保护生物学习题答案

保护生物学 一、名词解释 (1)保护生物学:是研究从保护生物物种及其生存环境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科学。 (2)物种:是在自然界中占据特殊生态位的种群的一个生殖群体,在生殖上与其它物种相隔离。 (3)生态系统多样性:是生物圈生境和生物群落所组成的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生态过程的多样化。 (4)最小生存种群:对于任何一个生境中的任何一个物种,不论可预见的统计因素、环境因素、遗传随机性和自然灾害如何影响,该种能在1000年之有99%的几率保存下来的最小种群数量,叫最小生存种群数量。 (5)恢复生态学:国际恢复生态学会提出,生态恢复是修复被人类损害的原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及动态的过程;生态恢复是维持生态系统健康及更新的过程。(6)生态灭绝:当一个种的数量减少到,其对群落其它成员的影响微不足道时认为是生态灭绝。 (7)创始者效应:是指几个个体离开大群体而建立一个新种群,这个特殊的遗传瓶颈效应。 (8)遗传多样性:是生物体决定性状的遗传因子及其组合的多样化。包括同种显著不同的种群间或同一种群的遗传变异。 (9)关键种:指一个物种的活动和丰富度决定种群的完整性,并在一定时间保持系统的稳定,该物种被称为关键种。 (11)物种灭绝的第一冲击效应:是指导致物种灭绝的一种强烈干扰作用(如人为干扰、物理干扰),在这种干扰的基础上,竞争、捕食、被捕食和病菌寄生等生物因素起作用,使物种灭绝。在正常情况下这些生物因素不能单独起作用引起物种灭绝。 (12)野外灭绝:经过科学调查在某个种原分布区和一切可能的分布区,已经没有存活的个体,但有栽培(或饲养)的种群的物种,认为该物种已经野外灭绝。(13)功能群::是生态系统,具有相似结构和功能的物种的集合,这些物种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具有相似的作用,集合中的成员之间互相替代对生态系统的功能发挥、生态过程的执行以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影响较小。 (14)有效种群数量:是可生育成体的有效数量。 二、填空 1、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分为直接经济价值、间接经济价值、潜在利用价值、伦理价值。 2.按不同的分类依据生态系统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若按系统与外部环境联系的程度划分生态系统分为开放系统;封闭系统;隔离系统;若按人类的影响程度划分生态系统分为自然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 3.生物性公约又称为里约热卢公约,是 1992 年在巴西签定的,中国在 1992 年加入该公约。 1IUCN确定的濒危物种是指不久的将来具有高度的灭绝可能性的物种。 4、动态种群一般有一个或几个核心的种群和若干个附属的种群。 5、恢复生态学采取的主要方法有不行动;恢复;重建;替换等4项。 6、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已经命名的物种约为 140-170万种?预计世界上现存物种数在 1000-3000万种之间。 7、生态系统是由非生物环境和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所组成。 8.《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又称为华盛顿公约,在美国签定的,中国在 1980 年加入该公约。 三、简答题 1.什么是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几个层次? 答:(1)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是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包括所有生物和它们所拥有的基因,以及生物与环境形成的复杂生态系统。(2)生物多样性的层次包括:遗传多样性(或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主要层次上的多样性。 2.什么是遗传多样性及研究遗传多样性有哪些意义? 答:(1)广义的遗传多样性可泛指地球上所有生物携带的遗传信息,包括不同物种的不同基因库所表现出来的多样性。(1分) (2)狭义的遗传多样性:指物种的遗传变异。种的遗传变异既包括群体的个体间变异,也包括群体间或群体系统、地理宗、生态型、变种、亚种间以及农作物品系、品种间的遗传差异。(1分) (3)遗传多样性研究的意义(3分) ①有助于追溯生物进化的历史; ②探究现存生物进化的潜能; ③可以评估现存的各种生物的生存状况; ④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 ⑤在遗传多样性研究的基础上才能制定保护策略和措施; ⑥指导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 3.实施迁地保护的原则是什么? 答:(1)物种的种群数量极低;(1分) (2)物种原有生活环境被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破坏甚至不复存在;(1分) (3)当物种的生存条件突然恶化时;(1分) (4)IUCN 建议当一个濒危物种的野生种群数量低于1000 只时,应当将人工繁育迁地保护作为保护该物种的重要手段。虽然这些物种仍有许多个体,但却面临着生存危机,这种情况下应当考虑实施迁地保护。(2分) 4.简述自然保护区的基本功能及任务? 答:(1)展示生态系统的本底 (2)保存生物多样性 (3)提供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 (4)开展宣传教育的课堂 (5)人类游憩的场所 (6)涵养水源和净化空气 (7)可持续利用资源的示 (8)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5.关于生态系统多样性与系统稳定性有哪些主要假说?每个假说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1)冗余种假说:该假说认为保持生态系统正常功能需要生物多样性具有一定的阈值,当生物多样性水平低于阈值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将受到影响,稳定性降低。当生物多样性的水平高于阈值时部分物种在生态系统中不起作用,即出现冗余物种。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单元测试题

高二生物必修三第一单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与人体细胞直接进行物质交换的是 ( ) A .体液 B .细胞内液 C .消化液 D .细胞外液 2、下列有关内环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B .内环境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蛋白质 C .正常人血浆的PH 稳定在7.35-7.45之间,与内环境中含有的HCO 3-、HPO 42-等离子有关 D .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在37O C 左右,即人体的正常体温 3、人体发生花粉等过敏反应时,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会造成局部( ) A .组织液增加 B .组织液减少 C .血浆量增加 D .淋巴减少 4、下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以下关于A 液、B 液和C 液三者之间联系表达正确的一项是( ) 5、食物中过多的酸性物质被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后,血浆的PH 不会发生大的变化。其主要原因是( ) A .与血浆中的强碱中和 B .形成Na 2CO 3排出体外 C .H 2CO 3 / NaHCO 3等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 D .很快排出体内 6、碘是甲状腺激素的组成成分,当食物中缺碘时,分泌量增加的激素是( ) A .促甲状腺激素 B .甲状腺激素 C .胰岛素 D .生长激素 7、如果某人的下丘脑受到损伤,则可能导致 ( ) ① 体温调节能力下降 ②调节血糖的能力下降

③影响抗利尿激素的合成④影响渴觉的形成 A.①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8、当人体的一些组织器官损伤或发生炎症时,会产生并释放组织胺。该物质使 毛细血管舒张和通透性增加,促进血浆渗入组织间隙而形成组织液,造成组织水 肿。该物质对血管的调节方式属于( ) A.血流自动调节 B.神经调节 C.体液调节 D.神经体液调节 9、当人处于炎热环境时,会引起 ( ) A.冷觉感受器兴奋 B.温觉感受器抑制 C.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 D.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 10、某人因为交通事故脊髓从胸部折断了,一般情况下( ) A、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 B、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 C、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 D、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 11、神经调节的特点是 ( ) A.比较缓慢 B.比较广泛 C.时间比较长 D.迅速准确 12、当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25 ℃降至5 ℃,耗氧量、尿量、抗利尿激素及体内 酶活性的变化依次为( ) A.增加、增加、减少、降低B.增加、减少、增加、不变 C.增加、增加、减少、不变D.减少、减少、增加、不变 13、某种病毒已侵入人体细胞内,机体免疫系统对该靶细胞发挥的免疫作用是 ( ) A.体液免疫 B.自身免疫 C.细胞免疫 D.非特异性免疫 14、下图为人体内体温与水平衡调节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当受到寒冷刺激时,a、b、c、d激素的分泌均会增加 ②c、d激素分泌增多,可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 ③下丘脑体温调节的中枢,也是形成冷觉、热觉的部位

海南省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卷)生物(带答案)

海南省 2020 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卷) 生物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随:本题共 20 小题,共 50 分。其中第 1~10 小题,每小题 2 分;第 11~20 小题,每小题 3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根据施菜登和施旺当年发表的关于细胞研究的成果,人们综合为以下几个要点: 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有它自己的生命 ②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来的 ③细胞是一个行使生命功能的相对独立的单位 ④每个细胞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 ⑤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关于上述要点,从现代生物学的角度判断,需要修正的是A.①④ B.②④ C.③ D.⑤ 2.下列关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 膜把细胞分隔成胞内、胞外两个不同环境B.水分进出细 胞不受细胞膜的限制 C.膜蛋白选择性转运离子,有利于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D.膜多 糖参与信号识别和传递,有利于细胞间的功能协调 3.温室大棚栽培黄瓜时,CO2 不足会引起黄瓜苗黄化,畸形瓜增多,产量下降。针对这种现象所采 取的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A.白天气温较高时打开大棚换气 B.晚上 在大棚内进行补光 C.将养猪棚与黄瓜棚相连通 D.在大 棚内适当施用有机肥 4.下列各项中,能作为 DNA 是遗传物质直接证据的是A.不同生 物的 DNA 不同 B.同种生物的不同细胞中,DNA 的性质和含量保持恒定 C.用加热杀死的 S 型肺炎双球菌能把 R 型活细菌转化为 S 型活细菌 D.赫尔 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技术进行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5.洋葱是生物学实验常用的材料,下列有关洋葱及其相关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撕取紫 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用于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 B.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时,可观察到原生质层的位置 C.做观察 细胞有丝分裂实验时,应提前一天用解离液充分浸泡洋葱根尖 D.制作洋葱根尖细 胞有丝分裂装片时,可用按压方式使细胞分散开来 6.下列关于果酒、果醋和泡菜制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保护生物学

保护生物学

————————————————————————————————作者:————————————————————————————————日期:

《保护生物学》教案 课程:考察课,开卷考试90分钟 第一章保护生物学概论 由于受现代人口快速增长和人类活动不断增强的影响,目前全球正面临着生物多样性丧失、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失调等严重的危机。因此,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以及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是当前世界的重要发展战略。保护生态学的目标是了解人类活动对物种、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物种濒危机制和保护策略,以恢复濒危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正常功能,从而到达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地球生命维持系统的最终目的。(PPT1+课本P2) 总结(知识摸底) ——保护生物学以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为主线,探讨了保护生物学与生物多样性危机的关系,以及保护生物学的起源特征和发展;介绍了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即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介绍了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及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应用;重点论述了生物多样性的丧失、物种形成和物种灭绝的机理;阐述了物种濒危等级划分、物种保护原理、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的设计与管理,以及物种迁地保护方法和措施;最后介绍了与自然环境保护及环境合理开发,特别是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有关的法律与公约。 (PPT2)作为生物多样性大国,我国始终重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保护生态学及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开展,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绩。 第一节保护生物学的概念和学科简介?1什么是保护生物学 PPT讲解定义《保护生物学》(Conservation Biodiversity)是从保护生物及其环境的角度出发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科学。它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其理论涉及植物学、动物学、生态学、环境学、遗传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系统与进化等自然科学。

人教版高中生物单元测试六附答案及解释

生物单元测试六 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句谚语就细胞而言,主要体现了细胞生命历程的() A.分裂和分化B .分裂和成熟C .分裂和衰老D .分化和癌变2?某同学在学习了细胞增殖这一节后,分析得出:有丝分裂间期细胞核DNA复制的同时,()也复制 ①线粒体DNA ②中心粒③ 纺锤体④着丝点 A.①③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3.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植物分生区细胞产生子细胞后立即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 B.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的特点是: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形成赤道板 C.机体内有的细胞肯定不处在细胞周期中 D.细胞分裂间期为细胞分裂期提供物质基础 4.小明在割草时不小心伤到食指,7d后伤口愈合再生,这个过程中合成的主 要物质和发生的细胞分裂方式分别是() A.脂肪、有丝分裂 B.核酸、无丝分裂 C.蛋白质、减数分裂 D .蛋白质、有丝分裂 5.洋葱根尖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中,其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DNA数和脱氧 核苷酸链数的比为() A. 1: 2: 2: 4 B . 1:1: 1: 2 C . 1: 4: 1: 2 D . 1: 2: 1: 2 6.珍珠是河蚌产生的一种有机物,它是一种有机宝石又可作为护肤品的主要原 料,它能抑制细胞脂褐素的增加,这表明珍珠在保健上可用于() A.抑制细胞癌变B .延缓细胞衰老C .促进细胞分裂D .诱导细胞分化 7.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有丝分裂过程,若从细胞周期的时间考虑,应选择下表中 哪种植物作为实验材料() 8.某同学检测一植物组织细胞时,发现其分解有机物缓慢,酶的催化效率很低。说明该细胞正在() A.分化B .分裂C .癌变D .衰老 9.干细胞是生物体生命进程中出现的一类未分化细胞,一旦需要,它可以分裂、分化形成各种组织干细胞,再进一步分化形成各种不同的组织细胞。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心脏干细胞分化形成心脏的过程表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B.造血干细胞分化形成红细胞、白细胞的过程是不可逆的 C.运用胚胎干细胞可以培殖动物器官或组织,开创人类疾病治疗的新方法

山东省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生物模拟试题(解析版)

秘密★启用前 山东省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生物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某山区的一些退耕地,随着退耕年限的增长,优势物种由喜阳的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逐渐向耐阴的多年生草本转变,有的地段可出现灌木林,甚至森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退耕地逐渐转变为森林的过程属于群落演替 B.喜阳植物形成的遮阴环境有利于耐阴植物生长 C.该山区从低到高植被分布不同,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D.森林形成后水土流失减少,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答案:C 【命题技术分析】本题提供简单信息,考察了群落演替、垂直结构和生物多样性等知识,属于基础题。 解析:退耕地具备一定的土壤条件,则退耕地演变为森林的过程属于次生演替,A正确;喜阳植物比较高大,在其下方形成一定的遮阴环境,为耐阴植物生长提供了生长环境,B正确;山区从低到高的植被分布是由于地势高低引起,应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C错误;减少水土流失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正确。 2.互花米草植株高大、根系发达,入侵滨海湿地后,低矮的本地草本植物逐渐被替代。同时,互花米草入侵也可以改变蟹类等底栖动物的物种丰富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与低矮的本地植物相比,互花米草在光照、养分等方面占有竞争优势 B.某些底栖动物能够摄食植物幼根,加速物质循环,属于分解者 C.采用样方法对蟹类进行调查,往往会造成调查结果不准确 D.引进外来物种时应对其进行生态风险评估 答案:B 【命题技术分析】本题以互花米草为素材,系统考察了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等相关知识,属于基础题。 解析:由题意可知,与低矮的本地植物相比,互花米草高大,其在光照、养分等方面占有竞争优势,A正确;底栖动物摄食植物根,属于消费者,B错误;蟹类动物活动能力较强,样方法无法准确测定种群密度,C正确;引进外来物种时,应充分评估风险后再行引种,否则可能导致生物入侵,D正确。 3.在实验室中可利用酵母菌发酵的方式制作葡萄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葡萄糖在酵母菌细胞的线粒体内被分解 B.制作葡萄酒时酵母菌先在有氧条件下大量增殖 C.制作过程中酵母菌始终处于碱性环境 D.酵母菌的发酵产物不会抑制自身的代谢活动 答案:B 【命题技术分析】本题主要考察酵母菌的呼吸方式以及果酒的制作等内容,属于基础题。

森林保护与游憩2000级答案

东北林业大学 2003—2004学年第一学期考试试题及答案 森保2000保护生物学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8分) 1.保护生物学:是研究从保护生物物种及其生存环境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科学。 2.遗传多样性:是生物体内决定性状的遗传因子及其组合的多样化。包括同种显著不同的种群间或同一种群内的遗传变异。 3.关键种:指一个物种的活动和丰富度决定种群的完整性,并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系统的稳定,该物种被称为关键种。 4.最小生存种群:对于任何一个生境中的任何一个物种,不论可预见的统计因素、环境因素、遗传随机性和自然灾害如何影响,该种能在1000年之内有99%的几率保存下来的最小种群数量,叫最小生存种群数量。 5.物种灭绝的第一冲击效应:是指导致物种灭绝的一种强烈干扰作用(如人为干扰、物理干扰),在这种干扰的基础上,竞争、捕食、被捕食和病菌寄生等生物因素起作用,使物种灭绝。在正常情况下这些生物因素不能单独起作用引起物种灭绝。 6.野外灭绝:经过科学调查在某个种原分布区和一切可能的分布区,已经没有存活的个体,但有栽培(或饲养)的种群的物种,认为该物种已经野外灭绝。 二、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不远的将来;灭绝; 2.一个或几个核心、附属; 3.不行动、恢复、重建、替换; 4.1992、巴西; 三、简答下列问题(共30分) 1.Simpson指数是如何表达的?各变量分别代表什么?(5分) λ=∑[N i(N i-1) / N(N-1)] D=1-λ D=1-∑[N i(N i-1) / N(N-1)] 当N很大时,λ=∑(N i / N)2=∑P i2,其中:P i=N i / N 式中——N:为总个体中个体总数;N i:为总体中第i个种个体总数;λ: 为集中性D:为多样性测度指标 2. 关于生态系统多样性与系统稳定性有哪些主要假说?每个假说的主要观点是什么?(7

保护生物学整理

思考题: 1、保护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灭绝、进化的潜能、群落和生态系统、生境的恢复、物种的回归自然和圈养繁殖、生物技术在物种保护中的应用 2、生物资源的价值:直接价值:也叫使用价值或商品价值。是人们直接收获和使用生物资源所形成的价值。包括消费使用价值和生产使用价值两个方面。 间接价值:包括非消费性使用价值、选择价值、存在价值和科学价值四种 非消费性使用价值:生物资源为人类提供经济收益,而在使用过程中不被收获、也不受损害。 选择价值: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以尽可能多的基因,可以为农作物或家禽,家畜的育种提供更多的可供选择的机会。 存在价值:有些物种,尽管其本身的直接价值很有限,但它的存在能为该地区人民带来某种荣誉感或心理上的满足。 科学价值:有些动植物物种在生物演化历史上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对其开展研究有助于搞清生物演化的过程 3、物种---面积关系原理:面积缩小10倍的岛屿,其物种数减少一半。 岛屿上物种与面积的关系在多数情况是一种曲线关系。这种关系可以用一个数学公式来表示,即:S=CA Z 其中S为物种数;A为岛屿面积;C,Z均为无单位的参数。 Z和C的数值取决于岛屿的类型以及物种的类型(Simberloff 1986a)。Z值一般为0.25左右,变化范围在0.15—0.35之间;C值在种数较多的生物类型较高(如昆虫),而在种数少的类群值较小(如鸟、兽)。 4、岛屿平衡理论:MacArthur和wilson认为一个岛屿上的物种数实际上是由迁入和灭绝两者的平衡决定的,而这种平衡是一种动态的平衡,物种不断地灭绝或被相同的或不同的种类所替代。 首先考虑迁入,假设一个岛屿上尚无任何物种存在,此时迁入速率会非常高,因为任何一个迁入的个体都代表着这个岛屿的新种。然而,随着定居种类的增加,新种迁入的速率就会下降。当所有来自“种源库”(Source pool)(即大陆或其它临近岛屿)的物种都在岛屿上出现时,新种迁入率降到零。 5、邻近生境的作用:为一些迁徙性很强的种类提供足够的活动空间、水源、食物等资源。例如水鸟:海鸟在岛屿上营巢,而在水域中取食鱼类。为一些濒危种群补充一些个体,防止已处于灭绝危险边缘的小种群的灭亡,这一作用也有人称之为“营救效应”。 6、栖息地异质性假说:William(1964)认为面积增加包含了更多类型的栖息地,因而应有更多的物种可以存在。Westman(1983)和Buckley(1982)也认为物种随岛屿面积增加而增加的原因是由于栖息地增加的结果,而不是平衡假说中岛屿面积效应的结果。 随机样本假说:认为物种在不同大小岛屿上的分布是随机的,大的岛屿只不过是大的样本,因而包含着较多的物种。Dunn和Loehle(1988)指出,取样范围会影响物种数一面积的关系。 7、岛屿生物群落的影响因素: 1面积的大小; 2地形的复杂与否:地形复杂的岛屿將可供给较多的生物种类栖息。单就蕨类而言,台湾就有四百多种,比起欧洲大陆的种类还多。 3距离大陆块的远近:海洋就一般生物而言,都是极大的地理障碍;故一个岛屿距离大陆块愈远则生物的种类愈少。 4邻近地区生物相的复杂性:在和一个岛屿相鄰的陸地,如果生物相丰富,则此岛屿的生物相也將较复杂。 5生物种类的差异:不同的生物对于跨越各种地理障碍的能力不同,故在较远的海洋岛,很不容易看到淡水魚及两栖类。 6外來物种的入侵及生物的灭绝:在一个岛屿现存的生物种类较少時,则外來生物能夠入侵的几率也就较大,同時現存种类灭绝的速率也就越慢。相反的,则种的灭绝速度不但加速,而且外来种入侵成功的机遇率將減少。 8、自然选择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模式: 稳定性选择:即淘汰少数极端个体的选择。是自然种群中占优势的一种选择模式。对许多性状而言,其种群的平均值往往具有最大的适合度(fitness)。 定向选择:指有利于某一极端性状的选择。在环境发生剧烈变化时发生作用。同时,它在动植物的人工育种中为一种常用方法。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二单元测试卷

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测试题第I 卷(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共60分) 1、等位基因分离和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规律发生于() A、有丝分裂后期B、有丝分裂间期 C、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2.人的精巢中的精原细胞所进行的分裂为() ①有丝分裂②无丝分裂③减数分裂 A. ① B.③ C. ①②③ D.①③ 3.下列减数分裂过程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复制—联会—四分体? B.复制—四分体—联会 C.联会—四分体—复制? D.联会—复制—四分体 4.观察四分体最好的材料是() A.幼嫩的种子? B.幼嫩的果实 ? C.幼嫩的花药 ? D.幼嫩的柱头 5.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 A.初级精母细胞形成时? B.次级精母细胞形成时 C.精子细胞形成时????? D.精子形成时 6.细胞内没有同源染色体的是() A.体细胞? B.精原细胞? C.初级精母细胞? D.次级精母细胞 7.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下列各组中数量比例是1:1的是() 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B.染色体和DNA分子 C.DNA分子和染色单体 D.DNA分子和染色单体 8.关于右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此细胞处于减数分裂的联会时期,有四分体4个 B.此细胞中含有1个染色体组 C.此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染色体组合为 12、34或 13、24 D.此细胞核中含染色单体8个,DNA分子8个,染色体4个 9.DNA含量与正常体细胞相同,但不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 A.精子? B.受精卵? C.次级精母细胞? D.初级卵母细胞 10.性染色体为(a)XY和(b)YY的精子是如何产生的() A.a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不分离,b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不分离 B.a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不分离,b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不分离 C.a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不分离,b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不分离 D.a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不分离,b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不分离 11.某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若它的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后产生的四个精子中,有一个精子的基因型为AB,那么另外3个分别是 A.Ab、aB、ab B.AB、ab、ab C.ab、AB、AB D.AB、AB、AB 12. 右图为某高等雌性哺乳动物的一个细胞示意图,该细胞属于 A.卵原细胞 B.初级卵母细胞 C.第一极体 D.卵细胞

{高中试卷}高二生物会考模拟试题(二)

20XX年高中测试 高 中 试 题 试 卷 科目: 年级: 考点: 监考老师: 日期:

20XX年高二生物会考模拟试题 (二) 一、选择题(本题有50小题,每复习小题1分,共50分。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有一类生物,从生物体的微观结构看,它没有核膜和多种细胞器,从生态系统的宏观结构看,属于生产者。这类生物是 (A)细菌 (B)绿藻 (C)真菌 (D)蓝藻 2.纤维素是一种多糖,在下列生物中容易找到的是 (A)水螅 (B)草履虫. (C)芹菜 (D)竹节虫 3.用胰液、肠液处理果蝇唾液腺巨大染色体,得到一连续的细长纤丝,此细丝可能是 (A)多肽链 (B)染色质丝 (C)DNA分子 (D)染色单体 4.下列前项是被鉴定的有机物、中项是使用的试剂、后项是反应所产生的颜色。三项均正确的是 (A)DNA、双缩脲、蓝色 (B)脂肪、苏丹Ⅲ、橘黄色 (C)蛋白质、斐林试剂、紫色 (D)可溶性还原糖、二苯胺、砖红色 5.正在结番茄的植株,其吸收水分主要用于 (A)光合作用 (B)茎叶生长 (C)果实膨大 (D)蒸腾作用 6.若用质量浓度为0.3g/mI。的蔗糖溶液处理生物细胞,细胞出现质壁分离现象,对此合理的解释可能是

(A)实验材料是根尖分生区细胞 (B)实验材料是死细胞 (C)实验材料是蚕豆叶表皮细胞 (D)实验材料是动物细胞 7.一棵重0.2kg的柳树栽培于土壤中,三年后连根挖出,称其干重达llkg,这些增加的物质主要来源是 (A)大气中的C02 (B)土壤中的水分 (C)大气中的02 (D)土壤中的矿质元素 8.盛夏季节,在炎炎烈日下,人们闷热难耐,此时若来到浓荫避日的树林下会顿觉凉爽。下列事实中,可以用来解释其原因的是 ①植物能进行蒸腾作用②植物能进行呼吸作用 ③人靠出汗来调节体温④物体在光直射时,吸收的热量多 (A)①② (B)①⑧ (C)①④ (D)②③ 9.在天气晴朗的早晨,摘取一植物叶片甲,于100℃下烘干,称其重量,到黄昏时,再取同一株上着生位置与叶片形状都与甲基本相同的叶片乙,同样处理,称其重量,其结果是 (A)两片叶重量相等 (B)不能确定 (C)甲比乙重 (D)乙比甲重 10.下列关于“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描述中,不属于实验要求的是 (A)提取高等植物叶绿体中的色素 (B)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 (C)了解各种色素的吸收光谱 (D)验证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 11.根吸收水分和吸收矿质元素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保护生物学习题答案(供参考)(最新整编)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保护生物学 一、名词解释 (1)保护生物学:是研究从保护生物物种及其生存环境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科学。 (2)物种:是在自然界中占据特殊生态位的种群的一个生殖群体,在生殖上与其它物种相隔离。 (3)生态系统多样性:是生物圈内生境和生物群落所组成的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生态过程的多样化。 (4)最小生存种群:对于任何一个生境中的任何一个物种,不论可预见的统计因素、环境因素、遗传随机性和自然灾害如何影响,该种能在1000年之内有99%的几率保存下来的最小种群数量,叫最小生存种群数量。 (5)恢复生态学:国际恢复生态学会提出,生态恢复是修复被人类损害的原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及动态的过程;生态恢复是维持生态系统健康及更新的过程。 (6)生态灭绝:当一个种的数量减少到,其对群落其它成员的影响微不足道时认为是生态灭绝。 (7)创始者效应:是指几个个体离开大群体而建立一个新种群,这个特殊的遗传瓶颈效应。 (8)遗传多样性:是生物体内决定性状的遗传因子及其组合的多样化。包括同种显著不同的种群间或同一种群内的遗传变异。 (9)关键种:指一个物种的活动和丰富度决定种群的完整性,并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系统的稳定,该物种被称为关键种。 (11)物种灭绝的第一冲击效应:是指导致物种灭绝的一种强烈干扰作用(如人为干扰、物理干扰),在这种干扰的基础上,竞争、捕食、被捕食和病菌寄生等 生物因素起作用,使物种灭绝。在正常情况下这些生物因素不能单独起作用引起物种灭绝。 (12)野外灭绝:经过科学调查在某个种原分布区和一切可能的分布区,已经没有存活的个体,但有栽培(或饲养)的种群的物种,认为该物种已经野外灭绝。 (13)功能群::是生态系统内,具有相似结构和功能的物种的集合,这些物种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具有相似的作用,集合中的成员之间互相替代对生态系 统的功能发挥、生态过程的执行以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影响较小。 (14)有效种群数量:是可生育成体的有效数量。 二、填空 1、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分为直接经济价值、间接经济价值、潜在利用价值、伦理价值。 2.按不同的分类依据生态系统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若按系统与外部环境联系的程度划分生态系统分为开放系统;封闭系统;隔离系统;若按人类的影响程度划分生态系统分为自然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 3.生物性公约又称为里约热内卢公约,是 1992 年在巴西签定的,中国在 1992 年加入该公约。 1IUCN确定的濒危物种是指不久的将来具有高度的灭绝可能性的物种。 4、动态种群一般有一个或几个核心的种群和若干个附属的种群。 5、恢复生态学采取的主要方法有不行动;恢复;重建;替换等4项。 6、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已经命名的物种约为 140-170万种?预计世界上现存物种数在 1000-3000万种之间。 7、生态系统是由非生物环境和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所组成。 8.《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又称为华盛顿公约,在美国签定的,中国在 1980 年加入该公约。 三、简答题 1.什么是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几个层次? 答:(1)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是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包括所有生物和它们所拥有的基因,以及 生物与环境形成的复杂生态系统。(2)生物多样性的层次包括:遗传多样性(或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主要层次上的多样性。 2.什么是遗传多样性及研究遗传多样性有哪些意义? 答:(1)广义的遗传多样性可泛指地球上所有生物携带的遗传信息,包括不同物种的不同基因库所表现出来的多样性。(1分) (2)狭义的遗传多样性:指物种内的遗传变异。种内的遗传变异既包括群体内的个体间变异,也包括群体间或群体系统、地理宗、生态型、变种、亚种间以 及农作物品系、品种间的遗传差异。(1分) (3)遗传多样性研究的意义(3分) ①有助于追溯生物进化的历史; ②探究现存生物进化的潜能; ③可以评估现存的各种生物的生存状况; ④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 ⑤在遗传多样性研究的基础上才能制定保护策略和措施; ⑥指导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 3.实施迁地保护的原则是什么? 答:(1)物种的种群数量极低;(1分) (2)物种原有生活环境被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破坏甚至不复存在;(1分) (3)当物种的生存条件突然恶化时;(1分) (4)IUCN 建议当一个濒危物种的野生种群数量低于1000 只时,应当将人工繁育迁地保护作为保护该物种的重要手段。虽然这些物种仍有许多个体,但却面 临着生存危机,这种情况下应当考虑实施迁地保护。(2分) 4.简述自然保护区的基本功能及任务? 答:(1)展示生态系统的本底 (2)保存生物多样性 (3)提供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 (4)开展宣传教育的课堂 (5)人类游憩的场所 (6)涵养水源和净化空气 (7)可持续利用资源的示范 (8)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5.关于生态系统多样性与系统稳定性有哪些主要假说?每个假说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1)冗余种假说:该假说认为保持生态系统正常功能需要生物多样性具有一定的阈值,当生物多样性水平低于阈值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将受到影响,稳定性降低。当生物多样性的水平高于阈值时部分物种在生态系统中不起作用,即出现冗余物种。 (2)铆钉假说:该假说认为,生态系统中的所有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类似于一艘船上的铆钉。所有物种对生态系统的功能都发挥积极贡献,而且不能互 相替代,并且生物多样性越复杂,就好像船上的铆钉越多,船越坚固,生态系统越稳定、系统的功能越完善。 (3)特异反应假说:该假说认为生态系统的功能随生物多样性的变化而变化,但变化的程度和方向不可预测,因为物种的作用太复杂。 (4)零假说:认为生态系统的功能与物种多样性无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