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谈新闻报道的文学性

谈新闻报道的文学性

谈新闻文字报道的文学性——以2015年“两会”报道为例

摘要:新闻文字报道在保证时效性和真实性的同时,又具有很强的文学性。从新闻报道标题到具体内容,文学手法的运用,文学审美精神的融入,都为新闻文字报道增加显著的形象性和灵活性,从而达到更快更广传播的目的。2015年“两会”报道是2015年第一个非常重大的政治系列报道,更是对各个媒体报道功底的考验。在新闻报道中注重文学性,极大地增强新闻的可读性,提高受众的阅读兴趣,实现传播至效。

关键词:新闻文字报道;文学性;两会

中国的现代新闻起源于19世纪中期,西方传教士在香港创办的《万国公报》成为当时发行最广影响最大的报纸。1872年《申报》的创立开启了中国大陆商业报纸发展的新时代,《申报》也成为中国近现代影响最大的一份报纸之一。报纸成为当时中国新闻传播的最主要方式和手段。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新闻已经从报纸发展到了广播、电视、网络等多个领域,形式也从单纯的文字、图片扩展到音频、视频、动漫等方面,新闻报道更加多样化。从学理层面上来讲,新闻报道对已经发生的事件的整理和陈述,它记录已经完成的事件,陈述客观事实,向读者传达某方面的信息,并给予相关评论。虽然新闻报道的呈现方式多种多样,但文字报道依然占据主要地位,是新闻传播的最主要和最重要的手段。

新闻文字报道不同于音频、视频、图片的原始记录,它是记者根据所看到所听到的客观事实加工整理,并最终转换成语言文字。早期的新闻报道多为文学领域的人创作,与杂文报告文学等混杂在一起。比如1911年黄小配撰写并发表在《南越报》的《五日风声》,既是对广州辛亥革命起义的详细报道,也是中国早期报告文学的雏形,既是新闻报道也是文学作品。随着新闻学与文学的分离与各自独立,新闻的时效性和真实性逐渐凸显出来,成为新闻文字报道写作的关键,新闻文字报道的文学性减弱。但是,新闻文字报道的文学性依然有着很强的重要性,优秀的新闻文字报道在保证时效性和真实性的同时也努力提高报道的文学性,以期语言更加优美,语句更加顺畅。

新闻文字报道具有非虚构性,它必须陈述事实,而虚构是文学创作的一个主要基点,两者在虚构与非虚构方面有着明显的界限。但新闻文字报道与文学创作也有一个共同的层面,那就是用文字来结构作品。文字的表达是多层面的,它于客观事实并不是完全等同,任何人都无法绝对准确地把发生的事件转换成文字。文字成为了新闻报道追求真实性的一个阻碍。换个角度来说,也正是这样的转换过程成就了新闻的艺术价值。记者编写的新闻文字报道,让已经“死”去的事实重新“活”过来,它在保留基本事实的基础上,可以根据报道的需要增加某些细节的描写,或者运用一些其他词汇加深读者的印象。一篇优

秀的新闻报道应该融入文学审美精神,“所谓新闻报道中的文学审美精神,在笔者看来,简单是讲,就是培养新闻作品在完成传递信息主功能的同时,能借鉴和使用更多文学的形式和语言,以使作品拥有让读者入眼、入心,震撼心灵和情感的力量,传递给读者对生命的感受,对世界的热爱,让读者在阅读中总是随着生命的流动而鲜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丰富和更新,从而充分感受到生命和生活最真实的美。”[1] 新闻报道的作用不仅仅局限在让读者接受某些信息,还应该让读者获取某种审美享受。

我们以刚刚召开的2015年“两会”为例,对多家媒体的相关报道进行分析,谈论文学性在新闻文字报道中的重要地位。2015年3月6日的《人民日报》第一版对3月5日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式进行了详细的报道。“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凝神聚力,开拓创新,努力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2]该篇报道的第一段用了连续的一串排比句,团结、高举、开拓、完成、实现、建成六个动词,全面地从多个角度解读了中国新时期的发展目标,将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做了一个强有力的概括。不同的层面选用不同的动词,把新一次全国人大议会的总议题鲜明地展现出来。

依法治国,构建法治社会是今年两会的一个热门议题,今年的政协会议上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明确表示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近20年来首次在政协会议上提出“反腐败”。此外,网络安全立法也被列入立法计划。人大会议上,明确了多项立法执法规范。针对这个议题,媒体发出了大量的报道评论文章。新华时评《政治生态也要山清水秀》写道,“严惩腐败分子是保持政治生态山清水秀的必然要求。党内如果有腐败分子藏身之地,政治生态必然会受到污染。要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坚持零容忍的态度不变、猛药去疴的决心不减、刮骨疗毒的勇气不泄、严厉惩处的尺度不松。保持高压态势,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发现多少查处多少。下大气力拔“烂树”、治“病树”、正“歪树”,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清除各类“污染源”,使领导干部受到警醒、警示、警戒。”[3]这段文字当中用到比喻、排比、用典等多种文学修辞手法,形象生动了表达出党和中央的反腐决心和勇气。把政治环境比作自然环境,用山清水秀来表达政治反腐所要达到的目标。用烂树、病树、歪树比喻政府机关中的各项腐败问题,把腐败根源比作污染源,拔、治、正三个词凸显中央治理腐败的手段。运用猛药去疴、刮骨疗毒的典故,显示出纠正腐败问题打击腐败现象的坚定决心。不变、不减、不泄、不松,连续四个否定词气场十足,语气坚定恳切毫不松软。这些比喻和动词的选取,都是作者精挑细选的结果,它既形象生动又立场坚定地向读者表达党中央

反对腐败建设法治社会的决心和勇气。这样的表达运用已经超出了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它是对所表达内容的加深和巩固,从而达到震撼人心的效果。

新闻文字报道文学性的另外一个层面主要体现在新闻标题的撰写上。新闻标题是一篇新闻报道的眼睛,通过新闻标题就可以把握这篇报道所要传达的主要事件和主要观点。尤其是在新闻信息极其丰富和广泛的现代传媒中,读者面对海量的信息资讯,会把新闻标题作为阅读的首选,并根据标题判定是否进一步详细阅读。新闻标题的选定,一定程度上关系着该篇新闻报道的命运。一个生动而又贴切的新闻标题能够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提高传播的机率,扩大传播的范围。因此,现代记者在保证新闻标题反映客观内容的同时,努力创新标题语言的写作,从而抓取读者的视线。

《近20年全国政协主席报告首次明确提“反腐败”》,《“习风”劲吹“朋友圈”》,《<立法法>大修:“红头文件”很难“任性”了》。这样的新闻标题,有的是传达重大事件,将“反腐败”这个词近20年来首次在政协主席报告中出现作为亮点,把这一突破性现象凸显出来;有的是迎合时代的发展,把最流行的词汇“朋友圈”“任性”等运用到新闻标题当中,在不失严肃的情况下灵活多变,让新闻标题更加时尚赶潮流,从而达到吸引大家眼光的目的,实现传播效果。

从标题到内容,新闻文字报道都处处体现着文学性。多种文学手法的借鉴和运用,让报道所要表达的内容在不失准确的基础上更加生活,也更加活泼有趣。巧妙地在字里行间融入文学审美精神,让读者在了解事实真相的基础上,还可以引发他们的进一步思考,扩大新闻报道的内涵,增强表达的效果。传达基本信息虽是新闻报道的最终目的,但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拥有认知和审美享受等多方面的收获也很重重。增强新闻文字报道的文学性,既是更好更快传播的手段,也是对现代新闻文字报道写作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龚砚庆.报纸新闻报道与文学审美精神[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15

[2]https://www.sodocs.net/doc/cd14055024.html,/rmrb/html/2015-

03/06/nw.D110000renmrb_20150306_1-01.htm

[3]https://www.sodocs.net/doc/cd14055024.html,/politics/2015lh/2015-03/07/c_1114558439.html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