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最新高中数学(部编人教版)必修二《立体几何》综合提升卷打印版.doc

最新高中数学(部编人教版)必修二《立体几何》综合提升卷打印版.doc

最新高中数学(部编人教版)必修二《立体几何》综合提升卷打印版.doc
最新高中数学(部编人教版)必修二《立体几何》综合提升卷打印版.doc

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二《立体几何》综合提升卷

一.选择题(共13小题,满分65分,每小题5分)

1.(5分)设三棱柱ABC﹣A1B1C1的侧棱与底面垂直,∠BCA=90°,BC=CA=2,若该棱柱的所有顶点都在体积为的球面上,则直线B1C与直线AC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A.B.C.D.

2.(5分)设l、m、n表示不同的直线,α、β、γ表示不同的平面,给出下列4个命题:

①若m∥l,且m⊥α,则l⊥α;

②若m∥l,且m∥α,则l∥α;

③若α∩β=l,β∩γ=m,γ∩α=n,则l∥m∥n;

④若α∩β=m,β∩γ=l,α∩γ=n,且n∥β,则m∥l.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A.1 B.2 C.3 D.4

3.(5分)某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A.B. C. D.π

4.(5分)如图,平面PAB⊥平面α,AB?α,且△PAB为正三角形,点D是平面α内的动点,ABCD是菱形,点O为AB中点,AC与OD交于点Q,I?α,且l⊥AB,则PQ与I所成角的正切值的最小值为()

A.B.C.D.3

5.(5分)如图,在直四棱柱(侧棱与底面垂直的四棱柱)ABCD﹣A1B1C1D1中,已知DC=DD1=2AD=2AB,AD⊥DC,AB∥DC,给出以下结论:

(1)异面直线A1B1与CD1所成的角为45°;

(2)D1C⊥AC1;

(3)在棱DC上存在一点E,使D1E∥平面A1BD,这个点为DC的中点;

(4)在棱AA1上不存在点F,使三棱锥F﹣BCD的体积为直四棱柱体积的.

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A.1 B.2 C.3 D.4

6.(5分)如图,四边形ABCD中,AB=AD=CD=1,,BD⊥CD.将四边形ABCD沿对角线BD折成四面体A′﹣BCD,使平面A′BD⊥平面BCD,则下列结论:⊥BD;

①A′C

②CA′与平面A′BD所成的角为30°;

③∠BA′C=90°

④四面体A′﹣BCD的体积为.

其中正确的有()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7.(5分)如图,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E是CD上一点,AB=AD=3,AA1=2,CE=1,P是AA1上一点,且DP∥平面AEB1,F是棱DD1与平面BEP的交点,则DF的长为()

A.1 B.C.D.

8.(5分)如图,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粗线画出的是某个多面体的三

视图,若该多面体的所有顶点都在球O表面上,则球O的表面积是()

A.36πB.48πC.56πD.64π

,M是正方形BB′C′C9.(5分)如图,已知棱长为4的正方体ABCD﹣A′B′C′D′

内(包括边界)的动点.满足PM=PD,则点P的轨迹长度是中心,P是△A′C′D

()

A.B.C. D.

10.(5分)如图是长和宽分别相等的两个矩形.给定下列三个命题:

①存在三棱柱,其正(主)视图、俯视图如图;

②存在四棱柱,其正(主)视图、俯视图如图;

③存在圆柱,其正(主)视图、俯视图如图.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A.3 B.2 C.1 D.0

11.(5分)已知二面角α﹣l﹣β为60°,动点P、Q分别在面α、β内,P到β的距离为,Q到α的距离为,则P、Q两点之间距离的最小值为()

A.1 B.2 C.D.4

12.(5分)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如图所示,B,C,D为原正方体的顶点,A为原正方体一条棱的中点.在原来的正方体中,CD与AB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A.B.C.D.

13.(5分)异面直线a,b成80°角,点P是a,b外的一个定点,若过P点有且仅有2条直线与a,b所成的角相等且等于θ,则θ属于集合()

A.{θ|0°<θ<40°}B.{θ|40°<θ<50°}C.{θ|40°<θ<90°}D.{θ|50°<θ<90°}

二.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85分)

14.(10分)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1,点P在四边形ABCD内及其边界上运动,且点P到点B1的距离为.

(1)要使A1C1⊥平面BB1P,则点P在何位置?

(2)设直线B1P与平面ACD1所成的角为θ,求sinθ的取值范围.

15.(10分)如图,四棱锥P﹣ABCD中,PA⊥底面ABCD,PA=2,BC=CD=2,∠ACB=∠ACD=.

(Ⅰ)求证:BD⊥平面PAC;

(Ⅱ)若侧棱PC上的点F满足PF=7FC,求三棱锥P﹣BDF的体积.

16.(10分)如图所示的几何体是由以等边三角形ABC为底面的棱柱被平面DEF 所截而得,已知FA⊥平面ABC,AB=2,BD=1,AF=2,CE=3,O为AB的中点.(Ⅰ)求平面DEF与平面ABC相交所成锐角二面角的余弦值;

(Ⅱ)在DE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CP⊥平面DEF?如果存在,求出DP的长;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三边AB、AD、AA′的长分别为17.(10分)如图,长方形框架ABCD﹣A′B′C′D′

6、8、3.6,AE与底面的对角线B′D′

垂直于E.

⊥B′D′

(1)证明A′E

(2)求AE的长.

18.(12分)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已知E、F、G分别是棱AB、AD、D1A1的中点.

(1)求证:BG∥平面A1EF:

(2)若P为棱CC1上一点,求当等于多少时,平面A1EF⊥平面EFP?

19.(15分)ABCD为平行四边形,P为平面ABCD外一点,PA⊥面ABCD,且PA=AD=2,AB=1,AC=.

(1)求证:平面ACD⊥平面PAC;

(2)求异面直线PC与BD所成角的余弦值;

(3)设二面角A﹣PC﹣B的大小为θ,试求tanθ的值.

20.(18分)如图,△ABC各边长均为4,CD是AB边上的高,E、F分别是AC 和BC边的中点,现将△ABC沿CD翻折成直二面角A﹣DC﹣B.

(1)证明:平面ADF⊥平面BCD;

(2)求三棱锥C﹣DEF的体积;

(3)在线段BC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AP⊥DE?如果存在,求出的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二《立体几何》综合提升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3小题,满分65分,每小题5分)

1.(5分)(2016秋?小店区校级期中)设三棱柱ABC﹣A1B1C1的侧棱与底面垂直,∠BCA=90°,BC=CA=2,若该棱柱的所有顶点都在体积为的球面上,则直线B1C与直线AC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A.B.C.D.

【考点】LM:异面直线及其所成的角.

【专题】35 :转化思想;41 :向量法;44 :数形结合法;5F :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

【分析】根据题意画出图形,结合图形得出AB为截面圆的直径,求出AB的值以及三棱柱外接球的半径R;再利用三角形以及空间向量的知识求出向量与夹角的余弦值的绝对值即可.

【解答】解:∵∠BCA=90°,BC=CA=2,

∴AB=2,且为截面圆的直径;

又三棱柱外接球的体积为,

∴π?R3=,

解得外接球的半径为R=2;

△ABC1中,AB⊥BC1,AB=2,AC1=2R=4,

∴BC1==2;

又=+,=+=﹣﹣,

∴?=?(﹣)﹣?﹣﹣?

=0﹣0﹣﹣0

=﹣8,

||=||==;

∴异面直线B1C与AC1所成的角θ的余弦值为:

||=||=.

cosθ=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异面直线所成角的计算问题,解题时可以利用两向量所成的角进行计算,是综合性题目.

2.(5分)(2014?红岗区校级模拟)设l、m、n表示不同的直线,α、β、γ表示不同的平面,给出下列4个命题:

①若m∥l,且m⊥α,则l⊥α;

②若m∥l,且m∥α,则l∥α;

③若α∩β=l,β∩γ=m,γ∩α=n,则l∥m∥n;

④若α∩β=m,β∩γ=l,α∩γ=n,且n∥β,则m∥l.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A.1 B.2 C.3 D.4

【考点】LO: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2K: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LP:空间中直线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专题】16 :压轴题.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直线之间,直线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可借助图象解答.【解答】解:易知命题①正确;在命题②的条件下,直线l可能在平面α内,故命题为假;在命题③的条件下,三条直线可以相交于一点,故命题为假;在命题

④中,由α∩γ=n知,n?α且n?γ,由n?α及∥βα∩β=m,得n∥m,同理n ∥l,故m∥l,命题④正确.

故答案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直线与直线间的位置关系,以及直线与平面间的位置关系,注意二者的联系与区别.

3.(5分)(2016?永州模拟)某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

积为()

A.B. C. D.π

【考点】L!:由三视图求面积、体积.

【专题】17 :选作题;31 :数形结合;44 :数形结合法;5F :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

【分析】由三视图知该几何体是一个组合体:左边是半个圆锥,右边是四分之一个圆柱,由三视图求出几何元素的长度,由柱体、锥体体积公式求出几何体的体积,

【解答】解:根据三视图可知几何体是一个组合体:

左边是半个圆锥,右边是四分之一个圆柱(斜切半圆柱),

且圆柱的底面半径是1、母线长是2;圆锥的底面半径、高都是1,

∴几何体的体积V=

==,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三视图求几何体的体积,由三视图正确复原几何体是解题的关键,考查空间想象能力.

4.(5分)(2017?宁波模拟)如图,平面PAB⊥平面α,AB?α,且△PAB为正三角形,点D是平面α内的动点,ABCD是菱形,点O为AB中点,AC与OD交于点Q,I?α,且l⊥AB,则PQ与I所成角的正切值的最小值为()

A.B.C.D.3

【考点】LM:异面直线及其所成的角.

【专题】15 :综合题;35 :转化思想;41 :向量法;53 :导数的综合应用;5G :空间角.

【分析】由题意画出图形,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AB=2,∠OAD=θ(0<θ<π),把异面直线所成角的余弦值化为含有θ的三角函数式,换元后利用导数求最值.【解答】解:如图,不妨以CD在AB前侧为例.

以O为原点,分别以OB、OP所在直线为y、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设AB=2,∠OAD=θ(0<θ<π),则P(0,0,),

D(2sinθ,﹣1+2cosθ,0),

∴Q(,,0),

∴,

设α与AB垂直的向量,则PQ与l所成角为α.

则|cosα|=||=||==.

令t=cosθ(﹣1<t<1),则s=,s′=,

令s′=0,得t=8﹣,

∴当t=8﹣时,s有最大值为16﹣6.

则cosα有最大值为,此时最小值最小为.

∴正切值的最小值为=.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异面直线所成角,考查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训练了利用空间向量及导数求最值,属难题.

5.(5分)(2013?浙江模拟)如图,在直四棱柱(侧棱与底面垂直的四棱柱)ABCD ﹣A1B1C1D1中,已知DC=DD1=2AD=2AB,AD⊥DC,AB∥DC,给出以下结论:(1)异面直线A1B1与CD1所成的角为45°;

(2)D1C⊥AC1;

(3)在棱DC上存在一点E,使D1E∥平面A1BD,这个点为DC的中点;

(4)在棱AA1上不存在点F,使三棱锥F﹣BCD的体积为直四棱柱体积的.

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A.1 B.2 C.3 D.4

【考点】LS: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LF: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LM:异面直线及其所成的角;LX: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专题】11 :计算题;14 :证明题;16 :压轴题.

【分析】直接利用已知条件推出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判断(1)的正误;通过直线

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判断(2)的正误;通过直线与平面的平行判断(3)的正误;几何体的体积判断(4)的正误即可.

【解答】解:(1)由题意可知DC=DD1=2AD=2AB,AD⊥DC,AB∥DC,所以△DD1C1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1B1∥C1D1,异面直线A1B1与CD1所成的角为45°,所以(1)正确.

(2)由题意可知,AD⊥平面DD1C1C,四边形DD1C1C是正方形,所以D1C⊥DC1,可得D1C⊥AC1;(2)正确;

对于(3)在棱DC上存在一点E,使D1E∥平面A1BD,这个点为DC的中点,因为

DC=DD1=2AD=2AB,如图HG,所以E为中点,正确.

(4)设AB=1,则棱柱的体积为:=,当F在A1时,A1﹣BCD的体积为:=,显然体积比为,所以在棱AA1上存在点F,使三棱锥F﹣BCD的体积为直四棱柱体积的,所以(4)不正确.

正确结果有(1)、(2)、(3).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棱柱的结构特征,几何体的体积的求法,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的判断,考查空间想象能力计算能力.

6.(5分)(2011?上饶校级模拟)如图,四边形ABCD中,AB=AD=CD=1,,BD⊥CD.将四边形ABCD沿对角线BD折成四面体A′﹣BCD,使平面A′BD⊥平面BCD,则下列结论:

⊥BD;

①A′C

②CA′与平面A′BD所成的角为30°;

③∠BA′C=90°

④四面体A′﹣BCD的体积为.

其中正确的有()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考点】LM:异面直线及其所成的角;L3:棱锥的结构特征;LF: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

【专题】11 :计算题;16 :压轴题.

【分析】根据题意,依次分析命题:对于①可利用反证法说明真假,若①成立可

得BD⊥A'D,产生矛盾;对于②由CA'与平面A'BD所成的角为∠CA'D=45°知②的真假;对于③△BA'D为等腰Rt△,CD⊥平面A'BD,得BA'⊥平面A'CD,根据线

,对于④利用等体积法求出所求体积进行判定即可,综合

面垂直可知∠BA′C=90°

可得答案.

【解答】解:若①成立可得BD⊥A'D,产生矛盾,故①不正确;

由CA'与平面A'BD所成的角为∠CA'D=45°知②不正确;

由题设知:△BA'D为等腰Rt△,CD⊥平面A'BD,得BA'⊥平面A'CD,于是③正确;

,④不正确.

其中正确的有1个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异面直线及其所成的角,以及三棱锥的体积的计算,同时考查了空间想象能力,论证推理能力,解题的关键是须对每一个进行逐一判定.7.(5分)(2017春?保定期中)如图,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E是CD上一点,AB=AD=3,AA1=2,CE=1,P是AA1上一点,且DP∥平面AEB1,F是棱DD1与平面BEP的交点,则DF的长为()

A.1 B.C.D.

【考点】L2:棱柱的结构特征.

【专题】31 :数形结合;49 :综合法;5F :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在棱AB上取点M,使得BM=1,

过点M作MN∥BB1,交AB1于N,连接EM、EN,

证明平面EMN∥平面ADD1A1,求出MN的值,

由AP=MN得出DP∥平面AEB;

再取DG=AP,连接CG,利用平行关系求出DF的长.

【解答】解:在长方体ABCD﹣A1B1C1D1的棱AB上取点M,使得BM=1,过点M作MN∥BB1,交AB1于N,连接EM、EN,如图所示;

则平面EMN∥平面ADD1A1;

∵BB1=2AM=2BM,

∴MN=,

∴当AP=MN=时,DP∥EN,

即DP∥平面AEB;

∵F是棱DD1与平面BEP的交点,

∴EF∥BP;

取DG=AP=,连接CG,则CG∥BP,

∴EF∥CG,

∴DF=DG=.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空间中的平行与垂直关系的应用问题,也考查了求线段长的应用问题,是综合题.

8.(5分)(2016?丹东二模)如图,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粗线画出的是某个多面体的三视图,若该多面体的所有顶点都在球O表面上,则球O的表面积是()

A.36πB.48πC.56πD.64π

【考点】L!:由三视图求面积、体积;LG:球的体积和表面积.

【专题】15 :综合题;31 :数形结合;46 :分割补形法;58 :解三角形;5F :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

【分析】根据三视图知几何体是三棱锥为棱长为4的正方体一部分,画出直观图,由正方体的性质求出球心O到平面ABC的距离d、边AB和AC的值,在△ABC 中,由余弦定理求出cos∠ACB后,求出∠ACB和sin∠ACB,由正弦定理求出△ABC的外接圆的半径r,由勾股定理求出球O的半径,由球的表面积公式求解.【解答】解:根据三视图知几何体是:

三棱锥D﹣ABC为棱长为4的正方体一部分,直观图如图所示:

∵该多面体的所有顶点都在球O,且球心O是正方体的中心,

∴由正方体的性质得,球心O到平面ABC的距离d=2,

由正方体的性质可得,

AB=BD==,AC=,

设△ABC的外接圆的半径为r,

在△ABC中,由余弦定理得,

cos∠ACB===,

∴∠ACB=45°,则sin∠ACB=,

由正弦定理可得,2r===2,则r=,

即球O的半径R==,

∴球O的表面积S=4πR2=56π,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三视图求几何体外接球的表面积,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以及

正方体的性质,结合三视图和对应的正方体复原几何体是解题的关键,考查空间

想象能力.

,M 9.(5分)(2016?衢州模拟)如图,已知棱长为4的正方体ABCD﹣A′B′C′D′

内(包括边界)的动点.满足PM=PD,则的中心,P是△A′C′D

是正方形BB′C′C

点P的轨迹长度是()

A.B.C. D.

【考点】L2:棱柱的结构特征.

【专题】15 :综合题;35 :转化思想;49 :综合法;5F :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

【分析】满足PM=PD的点P的轨迹是过MD的中点,且与MD垂直的平面,根据P是△A′C′D

内(包括边界)的动点,可得点P的轨迹是两平面的交线ST.T 在中点,S在4等分点,利用余弦定理,求出ST即可.

【解答】解:满足PM=PD的点P的轨迹是过MD的中点,且与MD垂直的平面,内(包括边界)的动点,

∵P是△A′C′D

∴点P的轨迹是两平面的交线ST.T在中点,

S在4等分点时,SD=3,SM==3,满足SD=SM

∴SD=3,TD=2

∴ST==.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棱柱的结构特征,考查轨迹的求解,考查余弦定理,考查学生

的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10.(5分)(2011?山东)如图是长和宽分别相等的两个矩形.给定下列三个命题:

①存在三棱柱,其正(主)视图、俯视图如图;

②存在四棱柱,其正(主)视图、俯视图如图;

③存在圆柱,其正(主)视图、俯视图如图.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A.3 B.2 C.1 D.0

【考点】L7:简单空间图形的三视图.

【专题】5Q :立体几何.

【分析】由三棱柱的三视图中,两个矩形,一个三角形可判断①的对错,由四棱

柱的三视图中,三个均矩形,可判断②的对错,由圆柱的三视图中,两个矩形,

一个圆可以判断③的真假.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简单空间图形的三视图,其中熟练掌握各种几何体的几何特征进而判断出各种几何体中三视图对应的平面图形

的形状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解:存在正三棱柱,其三视图中有两个为矩形,一个为正三角形满足条件,故①为真命题;

存在正四棱柱,其三视图均为矩形,满足条件,故②为真命题;

对于任意的圆柱,其三视图中有两个为矩形,一个是以底面半径为半径的圆,也满足条件,故③为真命题;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简单空间图形的三视图,其中熟练掌握各种几何体的几何特征进而判断出各种几何体中三视图对应的平面图形的形状是解答本题

的关键.

11.(5分)(2009?全国卷Ⅰ)已知二面角α﹣l﹣β为60°,动点P、Q分别在面α、β内,P到β的距离为,Q到α的距离为,则P、Q两点之间距离的最小值为()

A.1 B.2 C.D.4

【考点】LQ: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专题】11 :计算题;16 :压轴题.

【分析】分别作QA⊥α于A,AC⊥l于C,PB⊥β于B,PD⊥l于D,连CQ,BD 则∠ACQ=∠PBD=60°,在三角形APQ中将PQ表示出来,再研究其最值即可.【解答】解:如图

分别作QA⊥α于A,AC⊥l于C,PB⊥β于B,PD⊥l于D,

连CQ,BD则∠ACQ=∠PDB=60°,,

∴AC=PD=2

又∵

当且仅当AP=0,即点A与点P重合时取最小值.

故答案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空间中直线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考查空间想象能力、运算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属于基础题.

12.(5分)(2008?四川)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如图所示,B,C,D为原正方体的顶点,A为原正方体一条棱的中点.在原来的正方体中,CD与AB所成角的余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三全册教案

1.1算法与程序框图(共3课时) 1.1.1算法的概念(第1课时) 一、序言 算法不仅是数学及其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基础.在现代社会里,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不可缺少的工具.听音乐、看电影、玩游戏、打字、画卡通画、处理数据,计算机几乎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所有领域.那么,计算机是怎样工作的呢?要想弄清楚这个问题,算法的学习是一个开始.同时,算法有利于发展有条理的思考与表达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在以前的学习中,虽然没有出现算法这个名词,但实际上在数学教学中已经渗透了大量的算法思想,如四则运算的过程、求解方程的步骤等等,完成这些工作都需要一系列程序化的步骤,这就是算法的思想. 二、实例分析 例1:写出你在家里烧开水过程的一个算法. 解:第一步:把水注入电锅; 第二步:打开电源把水烧开; 第三步:把烧开的水注入热水瓶. (以上算法是解决某一问题的程序或步骤) 例2:给出求1+2+3+4+5的一个算法. 解:算法1按照逐一相加的程序进行 第一步:计算1+2,得到3; 第二步:将第一步中的运算结果3与3相加,得到6; 第三步:将第二步中的运算结果6与4相加,得到10; 第四步:将第三步中的运算结果10与5相加,得到15. 算法2可以运用公式1+2+3+…+n=2)1 (+n n 直接计算第一步:取n=5; 第二步:计算 2)1 (+n n ; 第三步:输出运算结果. (说明算法不唯一) 例3:(课本第2页,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 (可推广到解一般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说明算法的普遍性)例4:用“待定系数法”求圆的方程的大致步骤是: 慕尧书城出品,正品保障。

高中数学必修五综合测试题

高中数学必修五综合测 试题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高中数学必修五综合测试题 1、已知数列{a n }满足a 1=2,a n+1-a n +1=0,(n ∈N),则此数列的通项a n 等于 ( ) A .n 2+1 B .n+1 C .1-n D .3-n 2、三个数a ,b ,c 既是等差数列,又是等比数列,则a ,b ,c 间的关系为( ) A .b-a=c-b B .b 2=ac C .a=b=c D .a=b=c ≠0 3、若b<0 C .a +cb -d 4、若a 、b 为实数, 且a +b=2, 则3a +3b 的最小值为( ) A .18 B .6 C .23 D .243 5、不等式0)86)(1(22≥+--x x x 的解集是( ) C }21{}1{≤≤-≤x x x x D 1{-≤x x 或21≤≤x 或}4≥x 6、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29n S n n =-,第k 项满足58k a <<,则k =( ) A .9 B .8 C. 7 D .6 7、等差数列{}n a 的前m 项和为30,前2m 项和为100,则它的前3m 项和是( ) A 、130 B 、170 C 、210 D 、260 8、目标函数y x z +=2,变量y x ,满足?? ???≥<+≤+-12553034x y x y x ,则有( ) A .3,12min max ==z z B .,12max =z z 无最小值 C .z z ,3min =无最大值 D .z 既无最大值,也无最小值 9、不等式1 2222++--x x x x <2的解集是( ) A.{x|x≠-2} C.? D.{x|x <-2,或x >2} 10、不在 3x + 2y < 6 表示的平面区域内的一个点是( ) A (0,0) B (1,1) C (0,2) D (2,0) 11、若0,0b a d c <<<<,则 ( ) A bd ac < B d b c a > C a c b d +>+ D a c b d ->- 12、不等式2320x x --≤的解集是 , 13、在ABC ?中,45,60,6B C c ===,则最短边的长是 , 14、约束条件2232 4x y x y π?≤?-≤≤??+≥? 构成的区域的面积是 平方单位, 15、在△ABC 中,sin A =2cos B sin C ,则三角形为

2020年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全套精品教案(完整版)

2020年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全套精品教 案(完整版)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 §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一. 教学目标: l.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2)知道常用数集及其专用记号; (3)了解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4)会用集合语言表示有关数学对象; (5)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经历从集合实例中抽象概括出集合共同特征的过程,感知集合的含义. (2)让学生归纳整理本节所学知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到学习集合的必要性,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二.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方法. 难点:表示法的恰当选择. 三. 学法与教学用具 1. 学法: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自主学习.思考.交流.讨论和概括,从而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2. 教学用具:投影仪. 四. 教学思路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教师首先提出问题:在初中,我们已经接触过一些集合,你能举出一些集合的例子吗? 引导学生回忆.举例和互相交流. 与此同时,教师对学生的活动给予评价. 2.接着教师指出:那么,集合的含义是什么呢?这就是我们这一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 (二)研探新知 1.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投影出下面9个实例: (1)1—20以内的所有质数; (2)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3)所有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4)所有的正方形;

(5)海南省在2004年9月之前建成的所有立交桥; (6)到一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的点; (7)方程2560 -+=的所有实数根; x x (8)不等式30 x->的所有解; (9)国兴中学2004年9月入学的高一学生的全体. 2.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这9个实例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3.每个小组选出——位同学发表本组的讨论结果,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概括出9个实例的特征,并给出集合的含义. 一般地,指定的某些对象的全体称为集合(简称为集).集合中的 每个对象叫作这个集合的元素. 4.教师指出:集合常用大写字母A,B,C,D,…表示,元素常 用小写字母,,, a b c d…表示. (三)质疑答辩,排难解惑,发展思维 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思考:集合中元素有 什么特点?并注意个别辅导,解答学生疑难.使学生明确集合元素的 三大特性,即: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只要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是 一样的,我们就称这两个集合相等. 2.教师组织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判断以下元素的全体是否组成集合,并说明理由: (1)大于3小于11的偶数;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3知识点汇总(一册全)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三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算法初步 1.1.1算法的概念 1、算法概念: 在数学上,现代意义上的“算法”通常是指可以用计算机来解决的某一类问题是程序或步骤,这些程序或步骤必须是明确和有效的,而且能够在有限步之内完成. 2. 算法的特点: (1)有限性:一个算法的步骤序列是有限的,必须在有限操作之后停止,不能是无限的. (2)确定性:算法中的每一步应该是确定的并且能有效地执行且得到确定的结果,而不应当是模棱两可. (3)顺序性与正确性:算法从初始步骤开始,分为若干明确的步骤,每一个步骤只能有一个确定的后继步骤,前一步是后一步的前提,只有执行完前一步才能进行下一步,并且每一步都准确无误,才能完成问题. (4)不唯一性:求解某一个问题的解法不一定是唯一的,对于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算法. (5)普遍性:很多具体的问题,都可以设计合理的算法去解决,如心算、计算器计算都要经过有限、事先设计好的步骤加以解决. 1.1.2程序框图 1、程序框图基本概念: (一)程序构图的概念:程序框图又称流程图,是一种用规定的图形、指向线及文字说明来准确、直观地表示算法的图形。 一个程序框图包括以下几部分:表示相应操作的程序框;带箭头的流程线;程序框外必要文字说明。(二)构成程序框的图形符号及其作用

学习这部分知识的时候,要掌握各个图形的形状、作用及使用规则,画程序框图的规则如下: 1、使用标准的图形符号。 2、框图一般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方向画。 3、除判断框外,大多数流程图符号只有一个进入点和一个退出点。判断框具有超过一个退出点的唯一符号。 4、判断框分两大类,一类判断框“是”与“否”两分支的判断,而且有且仅有两个结果;另一类是多分支判断,有几种不同的结果。 5、在图形符号内描述的语言要非常简练清楚。 (三)、算法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 1、顺序结构:顺序结构是最简单的算法结构,语句与语句之间,框与框之间是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的,它是由若干个依次执行的处理步骤组成的,它是任何一个算法都离不开的一种基本算法结构。 顺序结构在程序框图中的体现就是用流程线将程序框自上而 框是依次执行的,只有在执行完A框指定的操作后,才能接着执 行B框所指定的操作。 2、条件结构:

人教版高中 数学必修二 全册知识点 归纳总结

人教版高中 数学必修二 全册知识点 归纳总结 必修2数学知识点 1、空间几何体的结构 ⑴常见的多面体有:棱柱、棱锥、棱台;常见的旋转体有:圆柱、圆锥、圆台、球。 ⑵棱柱: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并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多面体叫做棱柱。 ⑶棱台:用一个平行于棱锥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锥,底面与截面之间的部分,这样的多面体叫做棱台。 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 把光由一点向外散射形成的投影叫中心投影,中心投影的投影线交于一点;把在一束平行光线照射下的投影叫平行投影,平行投影的投影线是平行的。 3、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⑴圆柱侧面积;l r S ??=π2侧面 ⑵圆锥侧面积:l r S ??=π侧面 ⑶圆台侧面积:l R l r S ??+??=ππ侧面 ⑷体积公式:

h S V ?=柱体;h S V ?=3 1锥体; () h S S S S V 下下上上台体+?+=31 ⑸球的表面积和体积: 323 44R V R S ππ==球球,. 第二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1、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在此平面内。 2、公理2: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3、公理3: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 4、公理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5、定理:空间中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对应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 6、线线位置关系:平行、相交、异面。 7、线面位置关系:直线在平面内、直线和平面平行、直线和平面相交。 8、面面位置关系:平行、相交。 9、线面平行: ⑴判定: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 ⑵性质: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则过这条直线的任一平面与此平面的交线与该直线平行。 10、面面平行: ⑴判定: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⑵性质: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 11、线面垂直: ⑴定义:如果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那么就说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垂直。 ⑵判定: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 ⑶性质: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

最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_全册教案

按住Ctrl键单击鼠标打开教学视频动画全册播放 第一章:空间几何体 1.1.1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物操作,增强学生的直观感知。 (2)能根据几何结构特征对空间物体进行分类。 (3)会用语言概述棱柱、棱锥、圆柱、圆锥、棱台、圆台、球的结构特征。 (4)会表示有关于几何体以及柱、锥、台的分类。 2.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通过直观感受空间物体,从实物中概括出柱、锥、台、球的几何结构特征。(2)让学生观察、讨论、归纳、概括所学的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感受空间几何体存在于现实生活周围,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括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感受大量空间实物及模型、概括出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难点: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的概括。 三、教学用具 (1)学法:观察、思考、交流、讨论、概括。 (2)实物模型、投影仪 四、教学思路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教师提出问题:在我们生活周围中有不少有特色的建筑物,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这些建筑的几何结构特征如何?引导学生回忆,举例和相互交流。教师对学生的活动及时给予评价。 2.所举的建筑物基本上都是由这些几何体组合而成的,(展示具有柱、锥、台、球结构特征的空间物体),你能通过观察。根据某种标准对这些空间物体进行分类吗?这是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 (二)、研探新知 1.引导学生观察物体、思考、交流、讨论,对物体进行分类,分辩棱柱、圆柱、棱锥。

2.观察棱柱的几何物件以及投影出棱柱的图片,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3.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每小组选出一名同学发表本组讨论结果。在此基础上得出棱柱的主要结构特征。(1)有两个面互相平行;(2)其余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3)每相邻两上四边形的公共边互相平行。概括出棱柱的概念。 4.教师与学生结合图形共同得出棱柱相关概念以及棱柱的表示。 5.提出问题:各种这样的棱柱,主要有什么不同?可不可以根据不同对棱柱分类? 请列举身边具有已学过的几何结构特征的物体,并说出组成这些物体的几何结构特征?它们由哪些基本几何体组成的? 6.以类似的方法,让学生思考、讨论、概括出棱锥、棱台的结构特征,并得出相关的概念,分类以及表示。 7.让学生观察圆柱,并实物模型演示,如何得到圆柱,从而概括出圆标的概念以及相关的概念及圆柱的表示。 8.引导学生以类似的方法思考圆锥、圆台、球的结构特征,以及相关概念和表示,借助实物模型演示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概括。 9.教师指出圆柱和棱柱统称为柱体,棱台与圆台统称为台体,圆锥与棱锥统称为锥体。 10.现实世界中,我们看到的物体大多由具有柱、锥、台、球等几何结构特征的物体组合而成。请列举身边具有已学过的几何结构特征的物体,并说出组成这些物体的几何结构特征?它们由哪些基本几何体组成的? (三)质疑答辩,排难解惑,发展思维,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1.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后面都是平行四边形的几何体是不是棱柱(举反例说明,如图) 2.棱柱的何两个平面都可以作为棱柱的底面吗? 3.课本P8,习题1.1 A组第1题。 4.圆柱可以由矩形旋转得到,圆锥可以由直角三角形旋转得到,圆台可以由什么图形旋转得到?如何旋转? 5.棱台与棱柱、棱锥有什么关系?圆台与圆柱、圆锥呢? 四、巩固深化 练习:课本P7 练习1、2(1)(2) 课本P8 习题1.1 第2、3、4题 五、归纳整理 由学生整理学习了哪些内容 六、布置作业

高中数学必修1综合测试卷

高中数学必修1综合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10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全集I ={0,1,2,3,4},集合{1,2,3}M =,{0,3,4}N =,则()I M N e等于 ( ) A.{0,4} B.{3,4} C.{1,2} D. ? 2、设集合2{650}M x x x =-+=,2{50}N x x x =-=,则M N 等于 ( ) A.{0} B.{0,5} C.{0,1,5} D.{0,-1,-5} 3、计算:9823log log ?= ( ) A 12 B 10 C 8 D 6 4、函数2(01)x y a a a =+>≠且图象一定过点 ( ) A (0,1) B (0,3) C (1,0) D (3,0) 5、“龟兔赛跑”讲述了这样的故事:领先的兔子看着慢慢爬行的乌龟,骄傲起来,睡了一觉,当它醒来时,发现乌龟快到终点了,于是急忙追赶,但为时已晚,乌龟还是先到达了终点…用S 1、S 2分别表示乌龟和兔子所行的路程,t 为时间,则与故事情节相吻合是 ( ) 6、函数y =的定义域是( ) A {x |x >0} B {x |x ≥1} C {x |x ≤1} D {x |0<x ≤1} 7、把函数x 1y -=的图象向左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后,所得函数的解析式 A 1x 3x 2y --= B 1x 1x 2y ---= C 1x 1x 2y ++= D 1 x 3x 2y ++-= 8、设x x e 1e )x (g 1x 1x lg )x (f +=-+=,,则 ( ) A f(x)与g(x)都是奇函数 B f(x)是奇函数,g(x)是偶函数 C f(x)与g(x)都是偶函数 D f(x)是偶函数,g(x)是奇函数 9、使得函数2x 2 1x ln )x (f -+=有零点的一个区间是 ( )

2020年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三全套教案(全册完整版)

教育精品资料 2020年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三全套教案(全册完整版) 按住Ctrl键单击鼠标打开名师教学视频全册播放 第一章算法初步 (1) 1.1算法与程序框图 (2) 1.1 算法与程序框图(共3课时) 1.1.1算法的概念(第1课时) 【课程标准】通过对解决具体问题过程与步骤的分析(如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等问题),体会算法的思想,了解算法的含义. 【教学目标】1.理解算法的概念与特点;

2.学会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体会算法思想; 3.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算法概念以及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 【教学难点】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 【教学过程】 一、序言 算法不仅是数学及其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基础. 在现代社会里,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不可缺少的工具. 听音乐、看电影、玩游戏、打字、画卡通画、处理数据,计算机几乎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所有领域. 那么,计算机是怎样工作的呢?要想弄清楚这个问题,算法的学习是一个开始. 同时,算法有利于发展有条理的思考与表达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在以前的学习中,虽然没有出现算法这个名词,但实际上在数学教学中已经渗透了大量的算法思想,如四则运算的过程、求解方程的步骤等等,完成这些工作都需要一系列程序化的步骤,这就是算法的思想. 二、实例分析 例1:写出你在家里烧开水过程的一个算法. 解:第一步:把水注入电锅; 第二步:打开电源把水烧开; 第三步:把烧开的水注入热水瓶. (以上算法是解决某一问题的程序或步骤) 例2:给出求1+2+3+4+5的一个算法. 解:算法1 按照逐一相加的程序进行 第一步:计算1+2,得到3; 第二步:将第一步中的运算结果3与3相加,得到6;

高一数学必修一综合

老梁试卷高一数学必修一综合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50分,每小题5分) 1.(5.00分)已知集合A={x|x2<16},B={x|4﹣2x>0},则A∩B=() A.(﹣4,2) B.(﹣4,4) C.(﹣2,2) D.(﹣2,4) 2.(5.00分)函数f(x)=ln||的大致图象是() A.B.C.D. 3.(5.00分)已知函数是奇函数,则f(a)的值等于() A.B.3 C.或3 D.或3 4.(5.00分)已知奇函数f(x),当x>0时单调递增,且f(1)=0,若f(x﹣1)>0,则x的取值范围为() A.{x|0<x<1或x>2}B.{x|x<0或x>2} C.{x|x<0或x>3}D.{x|x<﹣1或x>1} 5.(5.00分)已知函数f(x)=log a x(0<a<1)的导函数为f'(x),记A=f'(a),B=f(a+1)﹣f (a),C=f'(a+1),则() A.A>B>C B.A>C>B C.B>A>C D.C>B>A 6.(5.00分)已知函数,若x,y满足,则的取值范围是() A.B.C.(﹣1,1) D.[﹣1,1] 7.(5.00分)已知点(m,8)在幂函数f(x)=(m﹣1)x n的图象上,设 ,则a,b,c的大小关系为() A.a<c<b B.a<b<c C.b<c<a D.b<a<c 8.(5.00分)已知函数f(x)=,g(x)=e x(e是自然对数的底数),若关于x的方程g(f(x))﹣m=0恰有两个不等实根x1、x2,且x1<x2,则x2﹣x1的最小值为()

A.(1﹣ln2)B.+ln2 C.1﹣ln2 D.(1+ln2) 9.(5.00分)某公司拟投资开发新产品,估计能获得10万元至100万元的投资收益,为激发开发者的潜能,公司制定产品研制的奖励方案:奖金y(万元)随投资收益x(万元)的增加而增加,同时奖金不超过投资收益的20%,奖金封顶9万元,若采用以下函数模型拟合公司奖励方案,则较适合的函数是() A.y=+2 B.y= C.y=+D.y=4lgx﹣3 10.(5.00分)在下列图象中,二次函数y=ax2+bx+c与函数y=()x的图象可能是() A.B.C.D.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1.已知log2x=log3y=log5z<0,则、、由小到大排序为. 12.已知函数(a>0,且a≠1),若f(﹣3)<f(4),则不等式f(x2﹣3x)<f(4)的解集为. 13.函数f(x)=,关于x的方程f(x)=kx﹣k至少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为. 14.已知λ∈R,函数f(x)=,当λ=2时,不等式f(x)<0的解集是.若函数f(x)恰有2个零点,则λ的取值范围是. 三.解答题(共6小题) 15.已知定义域为R的函数f(x)=﹣+是奇函数 (1)求a的值; (2)判断函数f(x)的单调性并证明; (3)若对于任意的t∈(1,2),不等式f(﹣2t2+t+1)+f(t2﹣2mt)≤0有解,求m的取值范围.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一数学必修1各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一、集合有关概念 1.集合的含义 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1)元素的确定性如:世界上最高的山 (2)元素的互异性如:由HAPPY的字母组成的集合{H,A,P,Y} (3)元素的无序性: 如:{a,b,c}和{a,c,b}是表示同一个集合 3.集合的表示:{ … } 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 洋} (1)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 (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注意: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 N*或 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 1)列举法:{a,b,c……} 2)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 {x∈R| x-3>2} ,{x| x-3>2} 3)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 4)Venn图: 4、集合的分类: (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2)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例:{x|x2=-5} 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包含”关系—子集 A?有两种可能(1)A是B的一部分,;(2)A与B是同一集合。 注意:B ?/B或B?/A 反之: 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记作A 2.“相等”关系:A=B (5≥5,且5≤5,则5=5) 实例:设 A={x|x2-1=0} B={-1,1} “元素相同则两集合相等” 即: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A?A ②真子集:如果A?B,且A≠B那就说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A B(或B A) ③如果 A?B, B?C ,那么 A?C ④如果A?B 同时 B?A 那么A=B 3.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Φ 规定: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有n个元素的集合,含有2n个子集,2n-1个真子集

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3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三教案(全册)第一章算法初步 (1) 1.1算法与程序框图 (2) 1.1 算法与程序框图(共3课时) 1.1.1算法的概念(第1课时) 【课程标准】通过对解决具体问题过程与步骤的分析(如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等问题),体会算法的思想,了解算法的含义. 【教学目标】1.理解算法的概念与特点; 2.学会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体会算法思想; 3.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算法概念以及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 【教学难点】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 【教学过程】 一、序言 算法不仅是数学及其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基础. 在现代社会里,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不可缺少的工具. 听音乐、看电影、玩游戏、打字、画卡通画、处理数据,计算机几乎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所有领域. 那么,计算机是怎样工作的呢?要想弄清楚这个问题,算法的学习是一个开始. 同时,算法有利于发展有条理的思考与表达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在以前的学习中,虽然没有出现算法这个名词,但实际上在数学教学中已经渗透了大量的算法思想,如四则运算的过程、求解方程的步骤等等,完成这些工作都需要一系列程序化的步骤,这就是算法的思想. 二、实例分析 例1:写出你在家里烧开水过程的一个算法. 解:第一步:把水注入电锅; 第二步:打开电源把水烧开; 第三步:把烧开的水注入热水瓶. (以上算法是解决某一问题的程序或步骤) 例2:给出求1+2+3+4+5的一个算法. 解:算法1 按照逐一相加的程序进行 第一步:计算1+2,得到3;

第二步:将第一步中的运算结果3与3相加,得到6; 第三步:将第二步中的运算结果6与4相加,得到10; 第四步:将第三步中的运算结果10与5相加,得到15. 算法2 可以运用公式1+2+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直接计算 第一步:取错误!未找到引用源。=5; 第二步:计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第三步:输出运算结果. (说明算法不唯一) 例3:(课本第2页,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 (可推广到解一般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说明算法的普遍性) 例4:用“待定系数法”求圆的方程的大致步骤是: 第一步:根据题意,选择标准方程或一般方程; 第二步:根据条件列出关于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或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的方程组; 第三步:解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或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代入标准方程或一般方程. 三、算法的概念 通过对以上几个问题的分析,我们对算法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在解决某些问题时,需要设计出一系列可操作或可计算的步骤,通过实施这些步骤来解决问题,通常把这些 在数学中,现代意义上的“算法”通常是指可以用计算机来解决的某一类问题的程 序或步骤,这些程序或步骤必须是明确和有效的,而且能够在有限步之内完成. 四、知识应用 例5:(课本第3页例1)(难点是由质数的定义判断一个大于1的正整数错误!未找到引 用源。是否为质数的基本方法) 练习1:(课本第4页练习2)任意给定一个大于1的正整数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设计一个算法求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所有因数. 解:根据因数的定义,可设计出下面的一个算法: 第一步:输入大于1的正整数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

新人教版必修二高中数学2-1-1平面

第二章 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2.1.1 平面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利用生活中的实物对平面进行描述; (2)掌握平面的表示法及水平放置的直观图; (3)掌握平面的基本性质及作用;(4)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师生的共同讨论,使学生对平面有了感性认识; (2)让学生归纳整理本节所学知识。 3、情感与价值 使用学生认识到我们所处的世界是一个三维空间,进而增强了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平面的概念及表示; 2、平面的基本性质,注意他们的条件、结论、作用、图形语言及符号语言。 难点:平面基本性质的掌握与运用。 三、学法与教学用具 1、学法: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联系身边的实物思考、交流,师生共同讨论等,从而较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2、教学用具:投影仪、投影片、正(长)方形模型、三角板 四、教学思想 (一)实物引入、揭示课题 师:生活中常见的如黑板、平整的操场、桌面、平静的湖面等等,都给我们以平面的印象,你们能举出更多例子吗?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举例和互相交流。与此同时,教师对学生的活动给予评价。 师:那么,平面的含义是什么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 (二)研探新知 1、平面含义 师:以上实物都给我们以平面的印象,几何里所说的平面,就是从这样的一些物体中抽象出来的,但是,几何里的平面是无限延展的。 2、平面的画法及表示 师:在平面几何中,怎样画直线?(一学生上黑板画) 之后教师加以肯定,解说、类比,将知识迁移,得出平面的画法:水平放置的平面通常画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锐角画成450,且横边画成邻边的2倍长(如图) 平面通常用希腊字母α、β、γ等表示,如平面α、平面β等,也可以用表示平面的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或者相对的两个顶点的大写字母来表示,如平面AC 、平面ABCD 等。 如果几个平面画在一起,当一个平面的一部分被另一个平面遮住时,应画成虚线或不画(打出投影片) D C B A α

高中数学必修综合测试题附答案

数学必修1 一、选择题 1.设集合{}012345U =,,,,,,{}035M =,,,{}1 45N =,,,则()U M C N ?=( ) A .{}5B .{}0,3 C .{}0,2,3,5 D .{}0,1,3,4,5 2、设集合2{650}M x x x =-+=,2{50}N x x x =-=,则M N 等于 ( ) A.{0} B.{0,5} C.{0,1,5} D.{0,-1,-5} 3、计算:98 23log log ?= ( ) A 12 B 10 C 8 D 6 4、函数2(01)x y a a a =+>≠且图象一定过点 ( ) A (0,1) B (0,3) C (1,0) D (3,0) 5、“龟兔赛跑”讲述了这样的故事:领先的兔子看着慢慢爬行的乌龟,骄傲起来,睡了一觉,当它醒来时,发现乌龟快到终点了,于是急忙追赶,但为时已晚,乌龟还是先到达了终点…用S 1、S 2分别表示乌龟和兔子所行的路程,t 为时间,则与故事情节相吻合是 ( ) 6、函数12 log y x = 的定义域是( ) A {x |x >0} B {x |x ≥1} C {x |x ≤1} D {x |0<x ≤1} 7、把函数x 1 y -=的图象向左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后,所得函数的解析式 应为 ( ) A 1x 3x 2y --= B 1x 1x 2y ---= C 1x 1x 2y ++= D 1 x 3 x 2y ++-= 8、设x x e 1 e )x (g 1x 1x lg )x (f +=-+=,,则 ( ) A f(x)与g(x)都是奇函数 B f(x)是奇函数,g(x)是偶函数 C f(x)与g(x)都是偶函数 D f(x)是偶函数,g(x)是奇函数 9、使得函数2x 2 1 x ln )x (f -+ =有零点的一个区间是 ( ) A (0,1) B (1,2) C (2,3) D (3,4) 10、若0.52a =,πlog 3b =,2log 0.5c =,则( ) A a b c >> B b a c >> C c a b >> D b c a >> 二、填空题 11、函数5()2log (3)f x x =++在区间[-2,2]上的值域是______ 12、计算:2 391- ? ? ? ??+3 264=______ 13、函数212 log (45)y x x =--的递减区间为______ 14、函数1 22 x )x (f x -+= 的定义域是______ 15.若一次函数b ax x f +=)(有一个零点2,那么函数ax bx x g -=2 )(的零点是. 三、解答题 16. 计算 5log 333332 2log 2log log 859 -+-

人教版A版高中数学必修3全套经典教案第一套

人教版A版高中数学必修3全套教案 第一章算法初步 一、课标要求: 1、本章的课标要求包括算法的含义、程序框图、基本算法语句,通过阅读中国古代教学中的算法案例,体会中国古代数学世界数学发展的贡献。 2、算法就是解决问题的步骤,算法也是数学及其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计算机科学的基础,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需要算法,在日常生活中做任何事情也都有算法,当然我们更关心的是计算机的算法,计算机可以解决多类信息处理问题,但人们必须事先用计算机熟悉的语言,也就是计算能够理解的语言(即程序设计语言)来详细描述解决问题的步骤,即首先设计程序,对稍复杂一些的问题,直接写出解决该问题的程序是困难的,因此,我们要首先研究解决问题的算法,再把算法转化为程序,所以算法设计是使用计算机解决具体问题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 3、通过对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与步骤的分析(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求解等问题),体会算法的思想,了解算法的含义。理解程序框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理解并掌握几种基本的算法语句——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条件语句、循环语句。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 4、本章的重点是体会算法的思想,了解算法的含义,通过模仿、操作、探索,经过通过设计程序框图解决问题的过程。点是在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理解三种基本逻辑结构,经历将具体问题的程序框图转化为程序语句的过程,理解几种基本的算法语句。 二、编写意图与特色: 算法是数学及其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计算科学的重要基础。随着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算法在科学技术、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并日益融入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算法思想已经成为现代人应具备的一种数学素养。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中国古代数学中蕴涵了丰富的算法思想。在本模块中,学生将在义务教育阶段初步感受算法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对具体数学实例的分析,体验程序框图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通过模仿、操作、探索,学习设计程序框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以及算法的重要性和有效性,发展有条理的思考与表达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1、结合熟悉的算法,把握算法的基本思想,学会用自然语言来描述算法。 2、通过模仿、操作和探索,经历设计程序流程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理解程序流程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 3、通过实际问题的学习,了解构造算法的基本程序。 4、经历将具体问题的程序流程图转化为程序语句的过程,理解几种基本算法语句——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条件语句、循环语句,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 5、需要注意的问题 1) 从熟知的问题出发,体会算法的程序化思想,而不是简单呈现一些算法。 2) 变量和赋值是算法学习的重点之一,因为设置恰当的变量,学习给变量赋值,是构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全册教案

第一章:空间几何体 1.1.1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 通过实物操作,增强学生的直观感知。 (2) 能根据几何结构特征对空间物体进行分类。 (3) 会用语言概述棱柱、棱锥、圆柱、圆锥、棱台、圆台、球的结构特征。 (4) 会表示有关于几何体以及柱、锥、台的分类。 2. 过程与方法 (1) 让学生通过直观感受空间物体,从实物中概括出拄、锥、台、球的几何结构特征。 (2) 让学生观察、讨论、归纳、概括所学的知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使学生感受空间几何体存在于现实生活周围,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提鬲学生的观察能力。 (2)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括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感受大董空间实物及模型、概括出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难点: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的槪括。 三、教学用具 (1) 学法:观察、思考、交流、讨论、槪括。 (2) 实物模型、投影仪 四、教学思路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 教师提出问题:在我们生活周围中有不少有特色的建筑物,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这些建筑的几何结构特征如何引导学生回忆,举例和相互交流。教师对学生的活动及时给予评价。 2. 所举的建筑物基本上都是由这些几何体组合而成的,(展示具有柱、锥、台、球结构特征的空间物体),你能通过观察。根据某种标准对这些空间物体进行分类吗这是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 (二)、研探新知 1. 引导学生观察物体、思考、交流、讨论,对物体进行分类,分辩棱柱、圆柱、棱锥。 2. 观察棱柱的几何物件以及投影出棱柱的图片,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它们的共同 特点是什么 3.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每小组选出一名同学发表本组讨论结果。在此基础上得出棱柱的主要结构特征。(1)有两个面互相平行;(2)其余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3)毎相邻两上四边形的公共边互相平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三教案(全套)

第一章算法初步 1.1.1算法的概念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了解算法的含义,体会算法的思想。(2)能够用自然语言叙述算法。(3)掌握正确的算法应满足的要求。(4)会写出解线性方程(组)的算法。(5)会写出一个求有限整数序列中的最大值的算法。(6)会应用Scilab求解方程组。 2、过程与方法:通过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体会解方程的一般性步骤,从而得到一个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这些步骤就是算法,不同的问题有不同的算法。由于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同一个问题也可能有多个算法,能模仿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写出一个求有限整数序列中的最大值的算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的学习,使我们对计算机的算法语言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明确算法的要求,认识到计算机是人类征服自然的一各有力工具,进一步提高探索、认识世界的能力。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算法的含义、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判断一个数为质数的算法设计。 难点:把自然语言转化为算法语言。 三、学法与教学用具: 学法:1、写出的算法,必须能解决一类问题(如:判断一个整数n(n>1)是否为质数;求任意一个方程的近似解;……),并且能够重复使用。 2、要使算法尽量简单、步骤尽量少。 3、要保证算法正确,且计算机能够执行,如:让计算机计算1×2×3×4×5是可以做到的,但让计算机去执行“倒一杯水”“替我理发”等则是做不到的。 教学用具:电脑,计算器,图形计算器 四、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 算法作为一个名词,在中学教科书中并没有出现过,我们在基础教育阶段还没有接触算法概念。但是我们却从小学就开始接触算法,熟悉许多问题的算法。如,做四则运算要先乘除后加减,从里往外脱括弧,竖式笔算等都是算法,至于乘法口诀、珠算口诀更是算法的具体体现。我们知道解一元二次方程的算法,求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的算法,解线性方程组的算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算法等。因此,算法其实是重要的数学对象。 2、探索研究 算法(algorithm)一词源于算术(algorism),即算术方法,是指一个由已知推求未知的运算过程。后来,人们把它推广到一般,把进行某一工作的方法和步骤称为算法。 广义地说,算法就是做某一件事的步骤或程序。菜谱是做菜肴的算法,洗衣机的使用说明书是操作洗衣机的算法,歌谱是一首歌曲的算法。在数学中,主要研究计算机能实现的算法,即按照某种机械程序步骤一定可以得到结果的解决问题的程序。比如解方程的算法、函数求值的算法、作图的算法,等等。

高一数学必修一综合测试卷

高一数学必修一综合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集{}{} 043|,2|2 ≤-+=->=x x x T x x S ,则()T S C R ?=( ) A .(]1,2- B .(]4,-∞- C .(]1,∞- D .[)+∞,1 2.函数x x y 22)23lg(-+-=的定义域是( ) A .??????1,32 B .??????1,32 C .??? ??1,32 D .?? ? ??1,3 2 3.设函数???>-≤+=)0( 2) 0( 1)(2x x x x x f ,若01f(x)=,则x 等于( ) A .3或﹣3或﹣5 B .3或﹣3 C .﹣3或﹣5 D .﹣3 4.已知b a bx ax x f +++=3)(2 是偶函数,定义域为[]a a 2,1-,则?? ? ??21f 等于( ) A . 31 B .0 C .1213 D .2 1 5.已知集合{} { }A B A m B m A =?==,,1,,3,1,则m 等于( ) A .0或3 B .0或3 C .1或3 D .1或3 6.已知函数14)(2 +-=mx x x f ,在(]2,-∞-上递减,在[)+∞-,2上递增,则)(x f 在[]2,1上的值域为 ( ) A .[]49,21 B .[]21,15- C .[]49,15- D .[]21,1 7.设m b a ==52,且 21 1=+b a ,则m =( ) A .10 B .10 C .20 D .100 8.奇函数)(x f 在()+∞,0上的解析式是)1()(x x x f -=,则在()0,∞-上,函数)(x f 的解析式是( ) A .)(x f =)1(x x -- B .)(x f =)1 (x x + C .)(x f =)1(x x +- D .)(x f =)1(-x x 9.函数x x f x 32)(+=的零点所在的一个区间是( ) A .()1,2-- B .()0,1- C .()1,0 D .()2,1 10.若函数)(x f 在()2,1内有一个零点,要使零点的近似值满足精确度为0.01,则对区间()2,1至少二等分( ) A .5次 B .6次 C .7次 D .8次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1.函数)2(log 2 3x x y -=的单调减区间是_____________。 12.若)1,0(13 log ≠>,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15.若)(x f y =在()),0(0,+∞?∞-上为奇函数,且在()+∞,0上为增函数,0)2(=-f , 则不等式 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