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人教版部编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部编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下册中国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考试范围:七年级下学期全册;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选择题

1.词是一种新的诗歌体裁,兴起于唐,繁盛于宋。宋朝词人中属于豪放派的是()

①苏轼②柳永③李清照④辛弃疾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它是我国古代一部杰出的史学著作,它以“纪”“传”等体例进行编写,史料翔实,文笔生动,是后世编写史书的典范。这部史书及作(编)者应是

A.《春秋》——孔子B.《天工开物》——宋应星

C.《史记》——司马迁D.《资治通鉴》——司马光

3.“今天,位于山东省东北部、渤海之滨的东营市是山东省省辖地级市,国家规划的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该地在元朝时应属于:()

A. 中书省辖地

B. 宣政院辖地

C. 江浙行省

D. 辽阳行省

4.“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历史上,成吉思汗的主要历史功绩在于()A. 吸取隋亡教训,重视发展生产 B. 在会宁称帝,建立金

C. 建立元朝

D. 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政权

5.元朝开创的重要制度是()

A. 八旗制度

B. 分封制

C. 行省制

D. 三省六部制

6.两宋的海外贸易超过前代,当时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是()

①扬州②广州③泉州④莱州

A. ①②③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7.有人说:“…这种考试制度(科举制)对社会上所有阶层的人都是公开和平等的”。该制度正式诞生于()时期。

A. 隋文帝

B. 隋炀帝

C. 唐太宗

D. 唐玄宗

8.宋朝政府积极鼓励海外贸易,在广州、杭州等地设置的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A. 市舶机构

B. 城管机构

C. 枢密机构

D. 按察机构

9.“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这段话反映了我国明末清初时期,台湾曾经被西方殖民者占据。话中“贵国”指的是:()

A. 西班牙

B. 葡萄牙

C. 荷兰

D. 英国

10.元朝时创立、现在还在实行的对全国进行有效管辖的制度是()

A. 行省制度

B. 郡县制

C. 三省六部制

D. 分封制

11.“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这首诗写于元末,反映了元朝()

A. 统一全国,疆域辽阔

B. 文化事业发展

C. 中外交往频繁

D. 民族融合发展12.“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这首《天堂》充分表达了蒙古歌手腾格尔对自己家乡的赞美。在我国历史上,蒙族曾经建立了一个疆域空前辽阔的大元王朝,其建立者是()

A. 成吉思汗

B. 忽必烈

C. 完颜阿骨打

D. 耶律阿保机

13.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是()

A. 故宫

B. 圆明园

C. 皇城

D. 长城

14.宋朝李纲曾高度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功绩。认为隋文帝“雄才大略,过人之聪明。其所建立,又有卓然出于后世者”。李纲的评价反映了隋文帝一生的最大作为是()A,加强中央集权B.社会经济发展C.开通京杭大运河D.实现国家统一15.统一是中国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主流。我国历史上结束了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分裂局面,实现大统一的朝代是()

A. 秦朝

B. 隋朝

C. 清朝

D. 元朝

16.她的统治有“贞观遗风”,人称她的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她就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A. 唐太宗

B. 唐高祖

C. 唐玄宗

D. 武则天

17.岳飞受到人民的尊敬,主要是因为他()

A. 支持北方义军的斗争

B. 上述宋高宗要求还都开封

C. 坚持抗金的正义斗争

D. 促进了宋金议和

18.中国古代南北方人口总数及所占比例对照表

据上表可知()

A. 南方的生产技术比北方先进

B. 经济重心南移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C. 北方的人口增长率比南方高

D. 人口迁移促使新的民族回族形成

19.生活在两宋之交,词风委婉,感情真挚,善于运用口语,显得格外清新自然的女词人()A. 卓文君 B. 苏轼 C. 李清照 D. 辛弃疾

20.唐朝是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他的诗雄奇飘逸,激昂奔放,人称他为“诗仙”,他是()A. 王维 B. 李白 C. 杜甫 D. 白居易

21.据清代《畴人传》统计,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到清初,在天文历算方面有一定成就的共收录243人,其中自西汉至明中叶约150人中,出生于官学的“司天学生”和“星历生”仅有2人;出生于“司天官属”和“司天役人”的也只有2人。导致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 官员选拔标准制约教学内容

B. 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C. 科举制形成的价值观念取向

D. 封建儒学教育扼杀士子创新思维

22.下图是我国古代某著名工程示意图,下列对此描述最为合理的是()

A. 推动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

23.“方寸之间浓缩历史”。下图这枚邮票中洋溢着浓郁生活气息的《养鸡女》,其石刻艺术形象出自()

A. 涪陵

B. 合川

C. 大足

D. 潼南

24.正式设置进士科是在()

A. 隋文帝时

B. 唐太宗时

C. 隋炀帝时

D. 武则天时

25.下图中的历史人物年少有大志,“思大有为于天下”。他一生征战,一统天下,建立了幅员辽阔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下列关于他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统一蒙古②定都大都

③灭亡南宋④创立行省制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③④

D. ②③④

26.金榜题名源于我国古代科举考试。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故而称黄甲、金榜,其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与“金榜”有关的进士科、殿试,分别开始于()

A. 秦朝、唐朝

B. 唐朝、唐朝

C. 隋朝、隋朝

D. 隋朝、唐朝

27.与“魏晋南北朝”、“南方安定”、“北人南迁”、“奠定基础”等关键词相近的历史事件是()A. 赤壁之战 B. 西晋短暂统一 C. 江南地区的开发 D. 孝文帝改革

28.成吉思汗被美国《华盛顿邮报》评选为“千年风云第一人”,下列内容与成吉思汗有关的是:①统一蒙古各部②建立蒙古政权③灭亡南宋④定国号为元()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29.下列古代史实或措施,能直接促进中外交流的有()

①张骞出使西域②创立行省制度③郑和七下西洋④设立驻藏大臣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30.有学者认为“世界海洋第一人”,不少哥伦布、麦哲伦,而是中国古代航海家郑和。下列关于郑和下西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明太祖派遣郑和下西洋

B. 郑和航海最远到达地中海西岸

C. 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

D. 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由江苏南京出发

二、综合题

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二“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苏湖”指什么地方?当地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现象最终出现在什么时候?

(3 )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历史现象?

(4 )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至少写三点)

(5)结合以上历史原因与历史现象的因果关系,请你说一说对我国当前的经济建设有什么有益的启示。

32.【辉煌的盛世】

材料一:汉武帝执政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形成了辉煌的“西汉盛世”,汉武帝的伟大之处在于他的诸多首创精神和积极的治政态度……他两次派遣使团出使西域,建立起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丰富和充实了华夏文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具有“首创精神”的一项措施。率领“使团”出使西域的是谁?

材料二:唐太宗开创的“贞观之治” 昌盛局面,在她统治时期继续向前发展,国力强盛,为以后的“开元之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史家称她的统治有“贞观遗风”,郭沫若称赞她的统治是“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她”对我国科举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所做的贡献是什么?说出唐太宗注意任用贤才或者虚心纳谏的一个事例。

材料三:郑和七下西洋,没有侵略和掠夺,只有友谊交往和馈赠,是名副其实的和平与友谊之旅……数百年来,东南亚各国各种郑和庙宇香火旺盛,各种遗迹经久不损。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了什么地方?郑和下西洋为什么被称为“名副其实的和平与友谊之旅”?

(4)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我国封建社会出现“盛世”的主要原因。(至少答出两点)33.识图题:

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请你仔细观察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1)隋朝大运河是哪个皇帝在位时期开凿的?

(2)隋朝大运河的中心在哪里?

(3)隋朝大运河共分四段,把货物从余杭运到江都,要经过大运河的哪一段?如果从涿郡出发,前往长安参加科举考试,要经过大运河的哪一段?

(4)历朝对运河不断疏浚、改造,使它持续发挥着什么作用?

34.世界博览会是一个世界性、非贸易性的大规模产品展示和技术交流的超大型活动载体,2010年的世博会将在“四大发明”的故乡——中国举办。

(1)我国的“四大发明”是什么?这些发明各出现在什么时期?并举出一件“四大发明”在我们生活中运用的事例?

(2)你认为我国的四大发明有何重大意义?

35.下图反映了外国使节和边远少数民族携贡品来唐的生动情景。

《职贡图》(局部)

1.根据材料你能得出唐朝对外政策有何特点?

2.请举历史事实二例来证明你的观点

3.说说唐朝实行这样政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参考答案

1.B

2.C

3.A

4.D

5.C

6.B

7.B

8.A

9.C

10.A

11.D

12.B

13.A

14.D

15.D

16.D

17.C

18.B

19.C

20.B

21.A

22.D

23.C

24.C

25.D

26.D

27.C

28.C

29.B

30.C

31.(1 )苏州、湖州;水稻。

(2)南宋。

(3)经济重心在南方,南方超过了北方。

(4)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①北方多战乱,南方相对安定;②南迁的中原人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③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5)政府应重视经济发展,采取积极鼓励发展经济的政策;要保持安定团结大好局面;要重视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发展;要保护生态环境,爱护自然等。(言之有理即可)32.(1)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张骞

(2)武则天:增设武举和殿试唐太宗重用房玄龄、杜如晦,人称“房谋杜断”唐太宗接受谏臣魏征建议(选其一作答即可)

(3)见教材内容

(4)统治者的励精图治,积极的治政态度;注重选拔和重用人才;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积极加强同各国经济文化的交流等等

33.(1)隋炀帝。

(2)洛阳。

(3)江南河;永济渠。

(4)贯通南北动脉(或加强了南北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等,意对即可)。

34.(1)我国的四大发明是: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汉朝、北宋、唐朝、北宋。应用:火药用于制造鞭炮、烟花、炸药。(或指南针用于航海)

(2)四大发明的意义:①对欧洲及世界文明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②是我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之一。

35.(1)唐朝对外执行全面开放和广泛交流政策

(2)唐朝政府鼓励外国商人到中国贸易,不许官吏加重税收,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居住、做官,与中国人通婚;唐朝时,日本多次派出“遣唐使”,还有大批留学生和学问僧来到中国,学习唐朝制度以及文化知识;唐太宗时期玄奘西行学习佛法;唐玄宗时期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唐朝都城长安不仅是国内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当时的国际性的大都市(答对其中两点)

(3)促进唐朝政治、经济、文化进一步发展;促进中外友好往来:促使唐朝更加繁荣;促使唐朝文明更加辉煌;促进世界进步等(答对其中一点,言之有理也可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