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计算机网络(第5版)重点知识总结

计算机网络(第5版)重点知识总结

计算机网络(第5版)重点知识总结
计算机网络(第5版)重点知识总结

一、现在最主要的三种网络

电信网络(电话网)

有线电视网络

计算机网络(发展最快,信息时代的核心技术)

二、internet 和Internet

internet 是普通名词

泛指一般的互连网(互联网)

Internet 是专有名词,标准翻译是“因特网”

世界范围的互连网(互联网)

使用TCP/IP 协议族

前身是美国的阿帕网ARPANET

三、计算机网络的带宽

计算机网络的带宽是指网络可通过的最高数据率,即每秒多少比特。

描述带宽也常常把“比特/秒”省略。

例如,带宽是10 M,实际上是10 Mb/s。注意:这里的M 是106。

四、对宽带传输的错误概念

在网络中有两种不同的速率:

信号(即电磁波)在传输媒体上的传播速率(米/秒,或公里/秒)

计算机向网络发送比特的速率(比特/秒),也叫传输速率。

这两种速率的意义和单位完全不同。

宽带传输:计算机向网络发送比特的速率较高。

宽带线路:每秒有更多比特从计算机注入到线路。

宽带线路和窄带线路上比特的传播速率是一样的。

早期的计算机网络采用电路交换,新型的计算机网络采用分组交换的、基于存储转发的方式。

分组交换:

在发送端把要发送的报文分隔为较短的数据块

每个块增加带有控制信息的首部构成分组(包)

依次把各分组发送到接收端

接收端剥去首部,抽出数据部分,还原成报文

IP 网络的重要特点

◆每一个分组独立选择路由。

◆发往同一个目的地的分组,后发送的有可能先收到(即可能不按顺序接收)。

◆当网络中的通信量过大时,路由器就来不及处理分组,于是要丢弃一些分组。

◆因此,IP 网络不保证分组的可靠地交付。

◆IP 网络提供的服务被称为:

尽最大努力服务(best effort service)

五、最重要的两个协议:IP 和TCP

TCP 协议保证了应用程序之间的可靠通信,IP 协议控制分组在因特网的传输,但因特网不保证可靠交付.

在TCP/IP 的应用层协议使用的是客户服务器方式。

◆客户(client)和服务器(server)都是指通信中所涉及的两个应用进程。

◆客户服务器方式所描述的是进程之间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

◆当A 进程需要B进程的服务时就主动呼叫B进程,在这种情况下,A 是客户而B 是服务器。

◆可能在下一次通信中,B 需要A 的服务,此时,B 是客户而A 是服务器。

注意:

?使用计算机的人是“用户”(user)而不是“客户”(client)。

?客户和服务器都指的是进程,即计算机软件。

?由于运行服务器进程的机器往往有许多特殊的要求,因此人们经常将主要运行服务器进程的

机器(硬件)不严格地称为服务器。

?例如,“这台机器是服务器。”意思是:“这台机器(硬件)主要是用来运行服务器进程(软件)。”

?因此,服务器(server)一词有时指的是软件,但也有时指的是硬件。

六、总结

因特网(Internet)是世界范围的、互连起来的计算机网络,它使用TCP/IP 协议族,并且它的前身是美国阿帕网ARPANET。

计算机网络的带宽是网络可通过的最高数据率。

因特网使用基于存储转发的分组交换,并使用IP 协议传送IP 分组。

路由器把许多网络互连起来,构成了互连网。路由器收到分组后,根据路由表查找出下一跳路由器的地址,然后转发分组。

路由器根据与其他路由器交换的路由信息构造出自己的路由表。

IP 网络提供尽最大努力服务,不保证可靠交付。

TCP 协议保证计算机程序之间的、端到端的可靠交付。

在TCP/IP 的应用层协议使用的是客户服务器方式。

客户和服务器都是进程(即软件)。客户是服务请求方,服务器是服务提供方。

服务器有时也指“运行服务器软件”的机器。

========================================================================

一、IP 网络是虚拟网络

◆IP 网络是虚拟的。在IP 网络上传送的是IP数据报(IP 分组)。

◆实际上在网络链路上传送的是“帧”,使用的是帧的硬件地址(MAC 地址)。

◆地址解析协议ARP 用来把IP 地址(虚拟地址)转换为硬件地址(物理地址)。

二、IP 地址的表示方法

IP 地址的表示方法有两种:二进制和点分十进制。

IP 地址是32 位二进制数字,为方便阅读和从键盘上输入,可把每8 位二进制数字转换成一个十进制数字,并用小数点隔开,这就是点分十进制。

三、因特网的域名

因特网的域名分为:

◆顶级域名

◆二级域名

◆三级域名

◆四级域名

四、域名服务器DNS (Domain Name Server)

因特网中设有很多的域名服务器DNS,用来把域名转换为IP 地址。

五、电子邮件

发送邮件使用的协议——简单邮件传送协议SMTP (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

接收邮件使用的协议——邮局协议版本3 POP3 (Post Office Protocol version 3)

注:邮件的传送仍然要使用IP 和TCP 协议

六、统一资源定位符URL (Uniform Resource Locator)

◆URL 用来标识万维网上的各种文档。

◆因特网上的每一个文档,在整个因特网的范围内具有惟一的标识符URL。

◆URL 实际上就是文档在因特网中的地址。

七、超文本传送协议HTTP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万维网客户程序与服务器程序之间的交互遵守超文本传送协议HTTP。

八、结束语

?IP 地址是32 位二进制数字。为便于阅读和键入,也常使用点分十进制记法。

?个人用户上网可向本地ISP 租用临时的IP 地址。

?域名服务器DNS 把计算机域名转换为计算机使用的32 位二进制IP 地址。

?发送电子邮件使用SMTP 协议,接收电子邮件使用POP3 协议。

?统一资源定位符URL 惟一地确定了万维网上文档的地址。

?超文本传送协议HTTP 用于万维网浏览器程序和服务器程序的信息交互。

?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 使万维网文档有了统一的格式。

?IP 电话不使用TCP 协议。利用IP 电话网关使得在普通电话之间可以打IP 电话。

==========================================================================

一、因特网服务提供者ISP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根据提供服务的覆盖面积大小以及所拥有的IP 地址数目的不同,ISP 也分成为不同的层次。

二、两种通信方式

在网络边缘的端系统中运行的程序之间的通信方式通常可划分为两大类:C/S 方式和P2P 方式(Peer-to-Peer,对等方式)。

三、因特网的核心部分

网络核心部分是因特网中最复杂的部分。

网络中的核心部分要向网络边缘中的大量主机提供连通性,使边缘部分中的任何一个主机都能够向其他主机通信(即传送或接收各种形式的数据)。

因特网的核心部分是由许多网络和把它们互连起来的路由器组成,而主机处在因特网的边缘部分。

在因特网核心部分的路由器之间一般都用高速链路相连接,而在网络边缘的主机接入到核心部分则通常以相对较低速率的链路相连接。

主机的用途是为用户进行信息处理的,并且可以和其他主机通过网络交换信息。路由器的用途则是用

来转发分组的,即进行分组交换的。

在网络核心部分起特殊作用的是路由器(router)。

路由器是实现分组交换(packet switching)的关键构件,其任务是转发收到的分组,这是网络核心部分最重要的功能。

四、电路交换

电路交换必定是面向连接的。

电路交换的三个阶段:建立连接、通信、释放连接。

五、网络的分类

◆不同作用范围的网络

广域网W AN (Wide Area Network)

局域网LAN (Local Area Network)

城域网MAN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个人区域网PAN (Personal Area Network)

◆从网络的使用者进行分类

公用网(public network)

专用网(private network)

◆用来把用户接入到因特网的网络

接入网AN (Access Network),它又称为本地接入网或居民接入网。

注:由ISP 提供的接入网只是起到让用户能够与因特网连接的“桥梁”作用。

六、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速率

◆带宽

◆吞吐量

◆时延(delay 或latency)

传输时延(发送时延) ——从发送数据帧的第一个比特算起,到该帧的最后一个比特发送完毕所需的时间。

传播时延——电磁波在信道中需要传播一定的距离而花费的时间。

注:信号传输速率(即发送速率)和信号在信道上的传播速率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处理时延——交换结点为存储转发而进行一些必要的处理所花费的时间。

排队时延——结点缓存队列中分组排队所经历的时延。

总时延= 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处理时延

◆时延带宽积

◆利用率——分为信道利用率和网络利用率。

信道利用率——某信道有百分之几的时间是被利用的(有数据通过)。

网络利用率——全网络的信道利用率的加权平均值。

注:信道利用率并非越高越好。

七、网络协议(network protocol)

简称为协议,是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其组成要素有以下三点:

◆语法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

◆语义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响应。

◆同步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八、实体、协议、服务和服务访问点

实体(entity)——表示任何可发送或接收信息的硬件或软件进程。

协议——是控制两个对等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的集合。

在协议的控制下,两个对等实体间的通信使得本层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

要实现本层协议,还需要使用下层所提供的服务。

本层的服务用户只能看见服务而无法看见下面的协议。

下面的协议对上面的服务用户是透明的。

协议是“水平的”,即协议是控制对等实体之间通信的规则。

服务是“垂直的”,即服务是由下层向上层通过层间接口提供的。

同一系统相邻两层的实体进行交互的地方,称为服务访问点SAP (Service Access Point)。

九、TCP/IP的体系结构

路由器在转发分组时最高只用到网络层,而没有使用运输层和应用层。

=================================================================================

第二章物理层

一、物理层的基本概念

物理层的主要任务是确定与传输媒体的接口的一些特性,即:

◆机械特性——指明接口所用接线器的形状和尺寸、引线数目和排列、固定和锁定装置等等。

◆电气特性——指明在接口电缆的各条线上出现的电压的范围。

◆功能特性——指明某条线上出现的某一电平的电压表示何种意义。

◆过程特性——指明对于不同功能的各种可能事件的出现顺序。

二、几个术语

数据(data)——运送消息的实体。

信号(signal)——数据的电气的或电磁的表现。

“模拟的”(analogous)——代表消息的参数的取值是连续的。

“数字的”(digital)——代表消息的参数的取值是离散的。

码元(code)——在使用时间域(或简称为时域)的波形表示数字信号时,代表不同离散数值的基本波形。

三、有关信号的几个基本概念

单向通信(单工通信)——只能有一个方向的通信而没有反方向的交互。

双向交替通信(半双工通信)——通信的双方都可以发送信息,但不能双方同时发送(当然也

就不能同时接收)。

双向同时通信(全双工通信)——通信的双方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信息。

四、基带信号和调制

基带信号往往包含有较多的低频成分,甚至有直流成分,而许多信道并不能传输这种低频分量或直流分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对基带信号进行调制(modulation)。

最基本的二元制调制方法有以下几种:

调幅(AM):载波的振幅随基带数字信号而变化。

调频(FM):载波的频率随基带数字信号而变化。

调相(PM): 载波的初始相位随基带数字信号而变化。

五、导向传输媒体

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无线信道。

六、信道复用技术

复用(multiplexing)是通信技术中的基本概念。

复用技术的分类:

◆频分复用FDM(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时分复用TDM(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

◆波分复用WDM(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

◆码分复用CDM(Code Division Multiplexing)

常用的名词是码分多址CDMA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各用户使用经过特殊挑选的不同码型,因此彼此不会造成干扰。

这种系统发送的信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其频谱类似于白噪声,不易被敌人发现。

每一个比特时间划分为 m 个短的间隔,称为码片(chip)。

码片序列(chip sequence)

● 每个站被指派一个唯一的 m bit 码片序列。 ● 如发送比特 1,则发送自己的 m bit 码片序列。 ● 如发送比特 0,则发送该码片序列的二进制反码。

例如,S 站的 8 bit 码片序列是 00011011。 发送比特 1 时,就发送序列 00011011, 发送比特 0 时,就发送序列 11100100。

● 每个站分配的码片序列不仅必须各不相同,并且还必须互相正交(orthogonal)。

两个不同站的码片序列正交,就是向量S 和T 的规格化内积(inner product)都是 0:

11

=≡?∑=m

i i i T S m T S

任何一个码片向量和该码片向量自己的规格化内积都是1 :

一个码片向量和该码片反码的向量的规格化内积值是 –1。

CDMA 的工作原理

============================================================

∑∑∑===i i i

i i

i m

m

m

1

1

1

第 3 章数据链路层

一、数据链路层使用的信道分类

数据链路层使用的信道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

点对点信道:这种信道使用一对一的点对点通信方式。

广播信道:这种信道使用一对多的广播通信方式,因此过程比较复杂。

二、各层传输的数据单位

网络层:IP数据报(或IP分组)

数据链路层:帧

物理层:比特

三、数据链路层传输数据时的三个基本问题

(1) 封装成帧(framing)——在一段数据的前后分别添加首部和尾部,然后就构成了一个帧。首部

和尾部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进行帧定界。

(2) 透明传输

(3) 差错控制

四、点对点协议PPP (Point-to-Point Protocol)

现在全世界使用得最多的数据链路层协议是点对点协议PPP。用户使用拨号电话线接入因特网时,一般都是使用PPP 协议。

1.PPP 协议应满足的需求

?简单——这是首要的要求

?封装成帧

?透明性

?多种网络层协议

?多种类型链路

?差错检测

?检测连接状态

?最大传送单元

?网络层地址协商

?数据压缩协商

2.PPP 协议不需要的功能

?纠错(只需要检测有无错,而不需纠错)

?流量控制

?序号

?多点线路

?半双工或单工链路

3.PPP 协议有三个组成部分

1)一个将IP 数据报封装到串行链路的方法。

2)链路控制协议LCP (Link Control Protocol)。

3)网络控制协议NCP (Network Control Protocol)。

4.PPP 协议之不使用序号和确认机制.

五、媒体共享技术

1.静态划分信道

1)频分复用

2)时分复用

3)波分复用

4)码分复用

2.动态媒体接入控制(多点接入)

1)随机接入

2)受控接入,如多点线路探询(polling),或轮询。

六、以太网的两个标准

DIX Ethernet V2 标准与IEEE 的802.3 标准只有很小的差别,因此可以将802.3 局域网简称为“以太网”。

七、数据链路层的两个子层

逻辑链路控制LLC (Logical Link Control)子层

媒体接入控制MAC (Medium Access Control)子层。

与接入到传输媒体有关的内容都放在MAC子层,而LLC 子层则与传输媒体无关,不管采用何

种协议的局域网对LLC 子层来说都是透明的,如下图所示:

局域网对LLC 子层是透明的

注意:

1.由于TCP/IP 体系经常使用的局域网是DIX Ethernet V2 而不是80

2.3 标准中的几种局域网,因此现

在802 委员会制定的逻辑链路控制子层LLC(即802.2 标准)的作用已经不大了。

2.很多厂商生产的适配器上就仅装有MAC 协议而没有LLC 协议。

3.所以我们以后一般不考虑LLC 子层。

八、以太网提供的服务

◆以太网提供的服务是不可靠的交付,即尽最大努力的交付。

◆当目的站收到有差错的数据帧时就丢弃此帧,其他什么也不做。差错的纠正由高层来决定。

◆如果高层发现丢失了一些数据而进行重传,但以太网并不知道这是一个重传的帧,而是当作一个新的数据帧来发送。

◆以太网发送的数据都使用曼彻斯特(Manchester)编码。

图曼彻斯特编码方式

九、载波监听多点接入/冲突检测(CSMA/CD)

◆CSMA/CD 表示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

◆“多点接入”表示许多计算机以多点接入的方式连接在一根总线上。

◆“载波监听”是指每一个站在发送数据之前先要检测一下总线上是否有其他计算机在发送数据,

如果有,则暂时不要发送数据,以免发生碰撞。

◆总线上并没有什么“载波”。因此,“载波监听”就是用电子技术检测总线上有没有其他计算机

发送的数据信号。

“冲突检测”就是计算机边发送数据边检测信道上的信号电压大小。

当几个站同时在总线上发送数据时,总线上的信号电压摆动值将会增大(互相叠加)。

当一个站检测到的信号电压摆动值超过一定的门限值时,就认为总线上至少有两个站同时在发送数据,表明产生了冲突。

检测到碰撞后

在发生碰撞时,总线上传输的信号产生了严重的失真,无法从中恢复出有用的信息来。

每一个正在发送数据的站,一旦发现总线上出现了碰撞,就要立即停止发送,免得继续浪费网络资源,然后等待一段随机时间后再次发送。

重要特性

使用CSMA/CD 协议的以太网不能进行全双工通信而只能进行双向交替通信(半双工通信)。

每个站在发送数据之后的一小段时间内,存在着遭遇碰撞的可能性。

这种发送的不确定性使整个以太网的平均通信量远小于以太网的最高数据率。

十、以太网的MAC 层

1、48 位的MAC 地址

在局域网中,硬件地址又称为物理地址,或MAC 地址,共48位,其前3个字节(即高24位)用于标识不同的生产厂家,后3个字节(即低24位)由厂家自行指派,用于标识产品号。

2、从网络上发往本站的帧分为以下3种:

1)单播(unicast)帧(一对一)

2)广播(broadcast)帧(一对全体)

3)多播(multicast)帧(一对多)

3、MAC 帧的格式

常用的以太网MAC帧格式有两种标准:

1)DIX Ethernet V2 标准

2)IEEE 的802.3 标准

最常用的MAC 帧是以太网V2 的格式,如下:

4、帧间最小间隔

帧间最小间隔为9.6 s,相当于96 bit 的发送时间。

一个站在检测到总线开始空闲后,还要等待9.6 s 才能再次发送数据。

这样做是为了使刚刚收到数据帧的站的接收缓存来得及清理,做好接收下一帧的准备。

5、多接口网桥——以太网交换机

以太网交换机通常都有十几个接口。因此,以太网交换机实质上就是一个多接口的网桥,可见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

以太网交换机的每个接口都直接与主机相连,并且一般都工作在全双工方式。

交换机能同时连通许多对的接口,使每一对相互通信的主机都能像独占通信媒体那样,进行无碰撞地传输数据。

以太网交换机由于使用了专用的交换结构芯片,其交换速率就较高。

十一、虚拟局域网

虚拟局域网VLAN 是由一些局域网网段构成的与物理位置无关的逻辑组。

◆这些网段具有某些共同的需求。

◆每一个VLAN 的帧都有一个明确的标识符,指明发送这个帧的工作站是属于哪

一个VLAN。

虚拟局域网其实只是局域网给用户提供的一种服务,而并不是一种新型局域网。

虚拟局域网限制了接收广播信息的工作站数,使得网络不会因传播过多的广播信息(即“广播风暴”)而引起性能恶化。

虚拟局域网协议允许在以太网的帧格式中插入一个 4 字节的标识符,称为VLAN 标记(tag),用来指明发送该帧的工作站属于哪一个虚拟局域网。

十二、网络层提供的两种服务

网络层提供两种类型的的服务,即:虚电路服务和数据报服务。

面向连接的通信方式

?建立虚电路(Virtual Circuit),以保证双方通信所需的一切网络资源。

图示虚电路服务

虚电路表示这只是一条逻辑上的连接,分组都沿着这条逻辑连接按照存储转发方式传送,而并不是真正建立了一条物理连接。

请注意,电路交换的电话通信是先建立了一条真正的连接。因此分组交换的虚连接和电路交换的连接只是类似,但并不完全一样。

?如果再使用可靠传输的网络协议,就可使所发送的分组无差错按序到达终点。

无连接的通信方式

网络层向上只提供简单灵活的、无连接的、尽最大努力交付的数据报服务。

图示数据报服务

十三、网际协议IP

网际协议IP 是TCP/IP 体系中两个最主要的协议之一。与IP 协议配套使用的还有四个协议: 地址解析协议ARP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逆地址解析协议RARP (Reverse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 (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

注:ICMP 不是高层协议,而是IP 层的协议。

网际组管理协议IGMP (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

十四、网际层的IP 协议及配套协议

注:ICMP 网际控制报文协议

十五、网络互相连接起来要使用一些中间设备

中间设备又称为中间系统或中继(relay)系统。

物理层中继系统:转发器(repeater)、中继器。

数据链路层中继系统:网桥或桥接器(bridge)。

网络层中继系统:路由器(router)。

网桥和路由器的混合物:桥路器(brouter)。

网络层以上的中继系统:网关(gateway)。

十六、网络互连使用路由器

当中继系统是转发器或网桥时,一般并不称之为网络互连,因为这仅仅是把一个网络扩大了,而这仍然是一个网络。

网关由于比较复杂,目前使用得较少。

互联网都是指用路由器进行互连的网络。

由于历史的原因,许多有关TCP/IP 的文献将网络层使用的路由器称为网关。

◆路由器总是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IP 地址。

◆路由器的每一个接口都有一个不同网络号的IP 地址。

十七、分类IP 地址

每一类地址都由两个固定长度的字段组成,其中一个字段是网络号net-id,它标志主机(或路由器)所连接到的网络,而另一个字段则是主机号host-id,它标志该主机(或路由器)。

两级的IP 地址可以记为:IP 地址::= { <网络号>, <主机号>} ,::= 代表“定义为”

IP 地址中的网络号字段和主机号字段

常用的三种类别的IP 地址

IP 地址的一些重要特点

(1) IP 地址是一种分等级的地址结构

(2) 实际上IP 地址是标志一个主机(或路由器)和一条链路的接口。

当一个主机同时连接到两个网络上时,该主机就必须同时具有两个相应的IP 地址,其网络号net-id 必须是不同的。这种主机称为多归属主机(multihomed host)。

由于一个路由器至少应当连接到两个网络(这样它才能将IP 数据报从一个网络转发到另一个网络),因此一个路由器至少应当有两个不同的IP 地址。

(3) 用转发器或网桥连接起来的若干个局域网仍为一个网络,因此这些局域网都具有同样的网络号

net-id。

(4) 所有分配到网络号net-id 的网络,无论是范围很小的局域网,还是可能覆盖很大地理范围的广域

网,都是平等的。

十八、IP 地址与硬件地址

网络层及以上使用IP 地址

路由器只根据目的站的IP 地址的网络号进行路由选择

链路层及以下使用MAC地址

在具体的物理网络的链路层只能看见MAC 帧而看不见IP 数据报

十九、地址解析协议ARP 和逆地址解析协议RARP

1、ARP

不管网络层使用的是什么协议,在实际网络的链路上传送数据帧时,最终还是必须使用硬件地址。

每一个主机都设有一个ARP 高速缓存(ARP cache),里面有所在的局域网上的各主机和路由器的IP 地址到硬件地址的映射表。

当主机A 欲向本局域网上的某个主机B 发送IP 数据报时,就先在其ARP 高速缓存中查看有无主机B 的IP 地址。如有,就可查出其对应的硬件地址,再将此硬件地址写入MAC 帧,然后通过局域网将该MAC 帧发往此硬件地址。

ARP 是解决同一个局域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的IP 地址和硬件地址的映射问题。

如果所要找的主机和源主机不在同一个局域网上,那么就要通过ARP 找到一个位于本局域网上的某个路由器的硬件地址,然后把分组发送给这个路由器,让这个路由器把分组转发给下一个网络。

剩下的工作就由下一个网络来做。

2、RARP

逆地址解析协议RARP 使只知道自己硬件地址的主机能够知道其IP 地址。

这种主机往往是无盘工作站。因此RARP协议目前已很少使用。

二十、查找路由表

在路由表中,对每一条路由,最主要的是(目的网络地址,下一跳地址).

根据目的网络地址就能确定下一跳路由器,这样做的结果是:

IP 数据报最终一定可以找到目的主机所在目的网络上的路由器(可能要通过多次的间接交付)。

只有到达最后一个路由器时,才试图向目的主机进行直接交付。

二十一、划分子网(subnetting)

从1985 年起在IP 地址中又增加了一个“子网号字段”,使两级的IP 地址变成为三级的IP 地址。这种做法叫作划分子网(subnetting) 。划分子网已成为因特网的正式标准协议。

划分子网纯属一个单位内部的事情。单位对外仍然表现为没有划分子网的网络。

从主机号借用若干个位作为子网号subnet-id,而主机号host-id 也就相应减少了若干个位。

IP地址::= {<网络号>, <子网号>, <主机号>}

凡是从其他网络发送给本单位某个主机的IP 数据报,仍然是根据IP 数据报的目的网络号net-id,先找到连接在本单位网络上的路由器。

然后此路由器在收到IP 数据报后,再按目的网络号net-id 和子网号subnet-id 找到目的子网。

最后就将IP 数据报直接交付目的主机。

子网掩码

从一个IP 数据报的首部并无法判断源主机或目的主机所连接的网络是否进行了子网划分。

使用子网掩码(subnet mask)可以找出IP 地址中的子网部分。

IP 地址的各字段和子网掩码

默认子网掩码

二十二、因特网的路由选择协议

1、有关路由选择协议的几个基本概念:

1) 理想的路由算法

算法必须是正确的和完整的。

算法在计算上应简单。

算法应能适应通信量和网络拓扑的变化,这就是说,要有自适应性。

算法应具有稳定性。

算法应是公平的。

算法应是最佳的。

2、关于“最佳路由”

不存在一种绝对的最佳路由算法。

所谓“最佳”只能是相对于某一种特定要求下得出的较为合理的选择而已。

实际的路由选择算法,应尽可能接近于理想的算法。

路由选择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它是网络中的所有结点共同协调工作的结果。

◆路由选择的环境往往是不断变化的,而这种变化有时无法事先知道。

3、从路由算法的自适应性考虑:

静态路由选择策略——即非自适应路由选择,其特点是简单和开销较小,但不能及时适应网络状态的变化。

动态路由选择策略——即自适应路由选择,其特点是能较好地适应网络状态的变化,但实现起来较为复杂,开销也比较大。

4、因特网中的两大类路由选择协议:

内部网关协议IGP (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即在一个自治系统内部使用的路由选择协议。目前这类路由选择协议使用得最多,其具体的协议有多种,如RIP 和OSPF 协议:

◆RIP: 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 路由信息协议

→RIP 协议的三个要点:

?仅和相邻路由器交换信息。

?交换的信息是当前本路由器所知道的全部信息,即自己的路由表。

?按固定的时间间隔交换路由信息,例如,每隔30 秒。

◆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 开放最短路径优先

外部网关协议EGP (External Gateway Protocol) ——若源站和目的站处在不同的自治系统中,当数据报传到一个自治系统的边界时,就需要使用一种协议将路由选择信息传递到另一个自治系统中。这样的协议就是外部网关协议EGP。在外部网关协议中目前使用最多的是BGP-4。

◆BGP:Border Gateway Protocol 边界网关协议

?BGP 是不同自治系统的路由器之间交换路由信息的协议。

?边界网关协议BGP 只能是力求寻找一条能够到达目的网络且比较好的路由

(不能兜圈子),而并非要寻找一条最佳路由。

二十三、IP 多播

1、IP 多播的基本概念

计算机网络 期末 知识点 总结

目录 第一章 (2) 计算机网络的常用数据交换技术。 (2)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2)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性能指标 (3) 协议的基本概念及组成要素。 (3) 协议与服务的关系。 (4) OSI七层模型和TCP/IP 。 (4) 第二章 (4) 物理层与传输媒体的接口特性。 (4) 奈奎斯特准则和香农公式的具体内容、参数及其含义。 (5) 奈氏准则 (5) 香农公式 (5) 计算机网络中常用的有线传输介质。 (6) 计算机网络中常用的信道复用技术及其原理。 (6) 常用的宽带接入技术。 (6) 第三章 (7) 数据链路层必须解决的三个基本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7) 循环冗余检验码的计算。 (7) 局域网的工作层次及特点。 (7) 网卡的作用及工作层次。 (8) 以太网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的英文缩写、中文名称及含义。 (8) 扩展以太网的方法及特点。 (8) 高速以太网的标准名称及其所代表的含义。 (9) 第四章 (9) 虚电路和数据报两种服务的优缺点(区别)。 (9) IP地址和物理地址的关系。 (10) 分类IP地址的分类标准。 (10) 子网IP地址的原理及划分和表示方法。 (10) 子网掩码的概念,A、B、C类IP地址的默认子网掩码,子网掩码的计算,子网地址的计算。 (10) CIDR地址的概念及CIDR地址块。 (11) IP数据报的基本构成。 (11) RIP、OSPF、BGP路由选择协议的主要特点。 (12) 第五章 (12) 运输层的作用。 (12) TCP/IP体系的运输层的两个协议的名称及特点。 (12) TCP可靠传输的原理及实现方法。 (12) TCP的流量控制。 (13) TCP拥塞控制的实现方法。 (13) TCP建立连接的三次握手机制。 (13) 第六章 (13) 域名系统DNS的作用。 (13) 因特网的域名结构及顶级域名的构成情况。 (14) 中国的顶级域名及二级域名的设置情况。 (14) 电子邮件系统的构成及所使用的协议。 (15)

比的知识点整理

【求几个数的连比方法】求几个数的连比的方法,如 已知甲数与乙数的比是5∶6,乙数与丙数的比是8∶7,求甲乙丙三个数的连比。 解题时,可先把两个比排列成右面竖式的形式,再在两个空位上填入左边或右边相邻的数(为了与比的项相区别,用括号括起来),然后将每一竖行的两个数相乘,就得出了甲乙丙这三个数的连比。如果这个连比中各个项都含有除1以外的公约数,就用公约数去除各个项,直到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1为止,从而将这一连比化简。 【求比的未知项的方法】求比的未知项的方法比较简单:(1)未知项x为前项,则x=后项×比值;(2)未知项x为后项,则x=前项÷比值。 【解比例的方法】解比例就是求比例中的未知项。解比例的方法也比较简单: (1)若未知数x为其中的一个外项,则 (2)若未知数x为其中的一个内项,则 比和比例

比的概念是借助于除法的概念建立的。 两个数相除叫做两个数的比。例如,5÷6可记作5∶6 两个数的比叫做单比,两个以上的数的比叫做连比。例如a∶b∶c。连比中的“∶”不能用“÷”代替,不能把连比看成连除。把两个比化为连比,关键是使第一个比的后项等于第二个比的前项,方法是把这两项化成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例如, 甲∶乙=5∶6,乙∶丙=4∶3, 因为[6,4]=12,所以 5∶6=10∶12,4∶3=12∶9, 得到甲∶乙∶丙=10∶12∶9。 例1 已知3∶(x-1)=7∶9,求x。 解:7×(x-1)=3×9, x-1=3×9÷7, 比的意义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是比号,读作“比”。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例如21:7 其中21是前项,7是后项,3为这个比的比值。 同除法比较,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后项相当于除数,比值相当于商。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有时也可能是整数。比的后项不能是零。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知比的前项相当于分子,后项相当于分母,比值相当于分数值。

北京工商大学管理学考点重点知识点总结

一概述。 1.选择: A管理概念:特定的环境条件下,以人为中心,对组织所有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以便达到既定组织目标的过程。 B主体:人管理是组织中的管理,管理的载体是组织,由担任主管工作的人或小组来完成; 管理的对象:一切可调用的资源 管理的目标:有效率地完成组织既定目标,达成期望效果 管理的本质:活动或过程(分配、协调或过程) 管理的职能:获取信息、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 管理的核心:协调人际关系 C.评价管理工作有效性指标:效率,效果 D管理的科学与技术之争1.作为科学的管理,客观规律性,可检验性和系统性。2.作为艺术的管理,正是指管理是一门艺术,正是指管理者在管理实践过程中随地制宜地、创造性地运用管理技术和方法来解决管理问题,它有很强的技艺和技巧性。3.离不开扎实的管理理论知识,又离不开自身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E.系统组织是(开放式)的 F组织与环境的关系包括两个方面:1.外部环境对组织的决定、制约和影响作用。2.组织对环境的消极被动的或者积极主动的适应。 组织环境分为一般环境和任务环境.____.一般环境,指对某一特定社会中一切组织都会发生影响、都会起作用,具有普遍意义的共有环境____任务环境,具有直接的、具体的和经常性的亦即特殊影响和特定环境。 G管理职能的拓展:1.决策是各项管理职能的核心2.创新是各项管理职能的灵魂3.协调是管理工作的本质要求H. pdca循环:提出者:美国戴明。p计划-d执行-c检查-a行动pdca循环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pdca循环特点:1.大环带小环。2.阶梯式上升 I古典管理理论:1.泰罗——科学管理理论。三个基本出发点:1,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工作效率,即提高劳动生产率。2.用科学管理来代替传统的经验管理。3.科学管理的核心是要求管理人员和工人双方都实行重要的精神变革——心理革命 J法约尔十四条管理原则(1)劳动分工(2)权力和责任(3)纪律(4)统一指挥(5)统一领导(6)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7)员工报酬(8)集权原则(9)等级制度(10)秩序(11)公平(12)人员的稳定(13)首创精神(14)团结合作实质:统一指挥和等级制度 2.简答.A管理的六大职能:计划、组织、人力资源管理、领导、沟通、控制。 B按组织中所处层级,将管理者划分为: 高级管理者(决策层),中层管理者,高级管理决策的执行者(执行层),基层管理者(作业层) C管理者角色分为三大类:人际角色(代表人,领导者,联络者)信息传递(监督者,传播者,发言人)决策制定(企业家,混乱驾驭着,资源分配者,判断者) D管理者的技能1.技术技能(基层管理者最重要)。2.人事技能。(中层管理者)3.概念技能(1思想技能。2设计技能) E西方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古典管理理论阶段:泰罗开创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所提出的一般管理理论,韦伯的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等 (2)近代的“人际关系”——梅奥人际关系学说的霍桑试验《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行为科学” (3)当代管理理论阶段:罗德3孔茨管理丛林,西蒙决策理论。法约尔管理过程权变管理,德鲁克经验管理,数量管理(管理科学,运营管理,管理信息) F:泰罗具体方法:1.科学作业管理2.计件付酬原理3.计划与作业分离原理。4.职能组织原理。5例外管理原理。。6.人事管理原则 G法约尔五大管理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H韦伯,组织权力的类型:@@@ 传统的权力形式(效率最低)@@@超凡的权力形式(对某人所持有的非凡性的热爱)@@@ 法理性的权力形式(最理想)

【PEP】五年级下英语第五单元知识点汇总

【PEP】五年级下英语第五单元知识点汇总 一、重点词汇 mine我的your 你的,(你们的)his 他的hers 她的theirs 他们的,她们的ours 我们的climbing (正在)攀爬eating(正在)吃playing (正在)玩jumping(正在)跳drinking(正在)喝sleeping (正在)睡觉 一、掌握的短语 climb tree 爬树play football 踢足球look at 看a beautiful painting 一幅美丽的画in the kitchen在厨房play with each other一起玩耍drink water 喝水listen to music 听音乐read books 读书 | 二、名词性物主代词和形容词性物主代词 表示所有关系的代词叫做物主代词,即表示事物主人的代词。它包括名词性物主代词和形容词性物主代词。

… 注意:1、形容词性物主代词相当于一个形容词,不能单独使用,后面需要跟名词,常用来修饰、限定后面的名词。如:This is my book(这是我的书)、That is his bag(那是他的书包) 2、名词性物主代词需独立使用,后面不能跟名词,它相当于“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名词”。如:It’s mine. (它是我的) 四、动词ing形式的变化规则

口诀记忆:动词-ing很好记,一般情况直接加。 词尾若有哑音e,去e再加-ing。 “一辅重闭”作尾巴,双写后加-ing。 还有一点要注意,ie变y再加-ing。 五、重点句型 1、询问物品的归属 ~

句型结构:问:Whose(+物品)+are there/those?(这些/那些是谁的?) 答:There are+名词性物主代词。(它们是···的。)或:There are+形容词性物主代词+物品。(它们是···的···)。例:问:Whose pens are these? (这些钢笔是谁的?) 答:They are mine.(它们是我的)。 2、如要询问单个物品的归属的句型结构是:问:Whose(+物品)+is it/this/that?(它/这/那是谁的?) 答:It’s+名词性物主代词。(它是···的。)或:It’s+形容词性物主代词+物品。(它是····的···)。 例:问:Whose dog is it?(它是谁的狗?) 答:It’s hers. (它是她的。) ~ 3、确认多个物品的归属 句型结构:问:Are these+名词性物主代词?(这些是···的吗?) 答:Yes,they are/No,they aren’t(是的,它们是/不,它们不是)。 例:The Chinese book is mine.(这本语文书是我的。)

计算机网络 知识点总结

【精品】计算机网络个人概要总结 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多个独立的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互连起来的系统,以实现彼此交换信息(通信)和共享资源的目的。 2. 计算机网络功能:(1)数据通信。(2)资源共享。(3)并行和分布式处理(数据处理)。(4)提高可靠性。(5)好的可扩充性。 3. 计算机网络从逻辑功能上可以分为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4. 计算机网络基本网络拓扑结构有五种:全连接形、星形、树形、总线形、环形。 5. 按网络的作用范围来分,网络可分为3类: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 6. 网络延迟时间主要包括:排队延迟、访问延迟、发送时间、传播延迟。 7. 网络协议:为主机与主机之间、主机与通信子网之间或子网

中各通信节点之间的通信而使用的,是通信双方必须遵守的,事先约定好的规则、标准或约定。 8. 网络协议的三要素:语法、语义、时序(同步)。 9. 网络协议采用分层方式的优点:各层之间是独立的。灵活性好。结构上可分隔开。易于实现和维护。有利于标准化工作。 10. 网络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的各个层次及其相关协议的集合,是对计算机网络所完成功能的精确定义。 11. OSI模型采用七层结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12. 物理层:实现透明地传送比特流。负责建立、保持和拆除物理链路;比特如何编码。传送单位是比特(bit)。 13. 数据链路层:实现无差错帧传送,包括把原始比特流分帧、排序、设置检错、确认、重发、流控等功能;负责建立、维护和释放数据链路;传送信息的单位是帧(frame)。 14. 网络层:实现分组传送,选择合适的路由器和交换节点,透

比和比例知识点归纳

比和比例知识点归纳 1、比的意义和性质 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例如:9 : 6 = 1.5 前比后比 项号项值 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比值不变。 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可以化简比。 习题: 一、判断。 1、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一个相同的数,比值不变。() 2、比的基本性质和商的基本性质是一致的。() 3、10克盐溶解在100克水中,这时盐和盐水的比是1:10. () 4、比的前项乘5,后项除以1/5,比值不变。() 5、男生比女生多2/5,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7:5. () 6、“宽是长的几分之几”与“宽与长的比”,意义相同,结果表达不同。() 7、2/5既可以看做分数,也可以看做是比。() 二、应用题。 1.一项工程,甲单独做20天完成,乙单独做30天完成。 (1)写出甲、乙两队完成这项工程所用的时间比,并化简。 (2)写出甲、乙两队工作效率比,并化简。

2.育才小学参加运动会的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5∶3,其中女生72人。那么男生比女生多多少人 3.食品店有白糖和红糖共360千克,红糖的质量是白糖的。红糖和白糖各有多少千克 4.甲、乙两个车间的平均人数是162人,两车间的人数比是5∶7。甲、乙两车间各有多少人 5.有一块长方形地,周长100米,它的长与宽的比是3∶2。这块地有多少平方米 6.建筑用混凝土是由水泥、沙、石子按5∶4∶3搅拌而成,某公司建住宅楼需混凝土2400吨,需水泥、沙、石子各多少吨 外项 2、比例的意义和性质: 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例如:9 :6 = 3 : 2 内项 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解比例。 3、比和分数、除法的关系:

个人与团队管理各知识点

《个人与团队管理》各章知识点 第一单元自我规划 第1章:思考你的目标 1、什么是创造性思维方法,你的工作当中的哪些方面适合应用创造性思维方法? 创造性思维是指不依常规、寻求变异、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开放式思维方式。头脑风暴法的规则遵循两个独立的阶段,这两个阶段不能同时进行。在我们的工作中,经常会遇到比如:制定目标、解决问题的情况,我们经常采用头脑风暴法。 例:培养创造型思维是培养创造能力的一个方面。(对) 2、什么是头脑风暴法?个人和集体使用头脑风暴进行创造性思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头脑风暴法(Brainstorming)是为了克服阻碍产生创造性方案的遵从压力的一种相对简单的方法,它利用一种思想产生过程,鼓励提出任何种类的方案设计思想,同时禁止对各种方案的任何批评。个人头脑风暴不会受到别人的干扰,但是思路狭窄;团队头脑风暴法能够集中很多人的意见,但是人们往往会有所顾虑。3、假如你现在面对职业或工作的选择,你会采用什么手段来面对这些选择? 具体情况具体对待。面对不同的情况,应该有不同的方法。一般来讲包括: 改变境遇 积极进取——使自己更加适应; 面对其他挑战,如参加训练和培训; 改善工作环境; 授权给其他人,让他们承担一些日常事务。 改变自己 检查自己的真实想法——嘴上说的和心中想的是否一致; 改变行为; 发展在其他领域的技能和能力 改变个人与工作之间的关系 适应工作; 将工作看作达到目标的方法; 通过降低问题的重要性来改变看法——更注重工作之余的生活。 离开 4、请思考你是如何制定自己的目标和计划的。 制定目标时首先应该分析自己的现状,考虑自己的选择,这种情况可以用个人头脑风暴法来进行,但是一定要遵循头脑风暴法的规则。 制定计划:可以按照计划的时间长短进行,长期计划一般是提纲挈领的;而短期的计划则是详细具体的,事情的时间、地点、人物等都应该具体详细。当然其他的方法也可以。 第2章:自我认知 1、什么是自我认知?在日常生活中你是怎样了解自己和他人的? 自我认知是情感智能框架中的一个方面,也就是了解自己的情感,主要包括:情感自我认知、正确的自我评估、自信等。一般通过测试,视个人情况而定,只要合理即可。 一般来说:与他人沟通,理解他人,换角度思考,反思自己的行为,接受各种反馈意见等都能帮助你去理解自己和他人。 例:情感智能框架中的认知包括( D )。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知识点总结 一、三角形 1、三角形的定义: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或重合),叫三角形。 三角形有三个顶点、三个角、三条边。(为了表达方便,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三角形可表示成三角形ABC或△ABC) 2、三角形的高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三角形只有3条高。重点:三角形高的画法。 3、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4、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判断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只看最小两条线段之和是否大于第三条线段。 5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6、三角形分类: (1)按角分类: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形三角形; (2)按边分类:不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7、三角形的拼组: 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平行四边形; 两个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 两个完全相同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正方形或菱形; 三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梯形。 8、多边形内角和的计算公式:﹙n-2﹚×180°。其中n为边数 如:三角形内角和为:﹙3-2﹚×180°=180°四边形内角和为:﹙4-2﹚×180°=360°五边形内角和为:﹙5-2﹚×180°=540°六边形内角和为:﹙6-2﹚×180°=720° 二、巩固练习、 1、判断题。 (1)一个三角形的两个内角都是锐角,这个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2)等边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3)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4)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5)三角形只能有一个直角或一个钝角。() (6)所有的等腰三角形都是锐角三角形。() (7)一个三角形中,最大的角是锐角,那么这个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8)用三根分别是3厘米、4厘米和7厘米的小棒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

(完整版)计算机网络考试知识点超强总结

计算机网络考试重点总结(完整必看) 1.计算机网络:利用通信手段,把地理上分散的、能够以相互共享资源(硬件、软件和数据等)的方式有机地连接起来的、而各自又具备独立功能的自主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外部特征:自主计算机系统、互连和共享资源。内部:协议 2.网络分类:1)根据网络中的交换技术分类:电路交换网;报文交换网;分组交换网;帧中继网;ATM网等。2)网络拓朴结构进行:星型网;树形网;总线型网;环形网;网状网;混合网等。4)网络的作用地理范围:广域网。局域网。城域网(范围在广域网和局域网之间)个域网 网络协议三要素:语义、语法、时序或同步。语义:协议元素的定义。语法:协议元素的结构与格式。规则(时序):协议事件执行顺序。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层次结构模型和各层协议的集合。 3.TCP/IP的四层功能:1)应用层:应用层协议提供远程访问和资源共享及各种应用服务。2)传输层:提供端到端的数据传送服务;为应用层隐藏底层网络的细节。3)网络层:处理来自传输层的报文发送请求;处理入境数据报;处理ICMP报文。4)网络接口层:包括用于物理连接、传输的所有功能。 为何分层:目的是把各种特定的功能分离开来,使其实现对其他层次来说是可见的。分层结构使各个层次的设计和测试相对独立。各层分别实现不同的功能,下层为上层提供服务,各层不必理会其他的服务是如何实现的,因此,层1实现方式的改变将不会影响层2。 协议分层的原则:保证通信双方收到的内容和发出的内容完全一致。每层都建立在它的下层之上,下层向上层提供透明服务,上层调用下层服务,并屏蔽下层工作过程。 OSI七层,TCP/IP五层,四层:

比例知识点归纳及练习题教学提纲

《比例》的整理与复习 重点知识归纳 1:比例的意义 (1)什么叫比例?比和比例的区别和联系?从意义、各部分名称、基本性质这几个方面找区别 (2)判断四个数是否成比例的方法是什么? 2、比例的基本性质 3、什么是解比例?解比例的依据 4、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它们的图像分别有什么特点。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有哪些? 5、比例尺的意义。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三者的关系 比例尺的分类 (1)按表现形式, 可以分为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 (2)按将实际距离放大还是缩小分, 分为缩小比例尺和放大比例尺。 6、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把图形按2:1表示 把图形按1:2缩小表示 (1)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特点是:相同,不同 (2)图形的放大或缩小的方法: 一看,二算,三画。分别说出它们的含义 7、用比例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是什么 一、填空: 1、写出比值是6的两个比,并组成比例是()。 2、比的前项缩小2倍,后项扩大3倍,则比值是原来的()。 3、在y=12x,x与y成()比例;在y= 中,x与y成()比例 4、把比例尺1 :2000000改写成线段比例尺是()。 5、在一个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是10,一个內项是0.4,另一个內项是()。 6、18的因数有();选出其中的4个组成比例是()。 7、圆的周长与半径成()比例;圆的面积与半径成()比例。 8、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成()比例;正方形的面积与边长成()比例。 9、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与高成()比例。 10、三角形的高一定,它的面积和底成()比例。 11、如果8a=9b,那么a和b成()比例。 12、把一个长6cm,宽4cm的长方形按2 :1放大,得到图形的面积是()。 13、圆锥的底面积一定,它的体积和高成()比例。 14、一张地图的比例尺是1 :5000000,地图上的1厘米相当于实际距离()千米。 15、x的等于y的,则x与y成()比例。

六上-第三章-比和比例知识点总结及相应练习(20210120073134)

第三章比和比例 3.1比的意义 1. 将a 与b 相除叫3与b 的比,记作a : b,读作&比b 2. 求&与b 的比,b 不能为零 3. &叫做比例询项,b 叫做比例后项,前项&除以后项b 的商叫做比值 4-求两个同类量的比值时,如果单位不同,先统一单位再做比 5.比值可以用整数、分数或小数表示 练习: 1、 比的前项是73,比的后项是3 7 ,它们的比值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一支铅笔长23厘米,一根绳子长4.6米,它们的比是 3.100米的赛跑中,若甲用了 12秒,乙用了 14秒冲乙的速度之比是 _________ 4、把10克盐完全溶解在110克水中,盐与盐水重量之比是 _________________ 3.2比的基本性质 1. 比的基本性质是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 比值不变 2. 利用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华为最简整数比 3. 两个数的比,可以用比号的形式表示,也可以用分数的形式表示 4. 三项连比性丿贞是:如果a : b=m : n, b : c=n : k,那么定b : c^m : n : k a b c 如果 kHO,那么心 b : c=ak : bk : ck=^: 丄 5. 将二个整数比化为最简整数比,就是给每项除以最大公约数; 将三个分数化为最简整数比,先求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再给各项乘以分母的最 小公倍数; 将三个小数比化为最简整数比,先给各项同乘以10, 100, 1000等,化为整数比, 再化为最简整数比 6. 求三项连比的一般步骤是: (1) 寻找关联量,求关联量对应的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2) 根据毕的基本性质,把两个比中关联量化成相同的数 (3) 对应写出三项连比 练习 5、化成最简整数比 6、如果d :b = 2:3、b :c = 6:5,那么 a\b\c = _________ 7、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4天完成.乙队单独做5天完成,丙队单独做7天完成,那么 甲乙 丙三队的工作效率之比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 3.3比例 (1) 0.75:1.5= ____________ (3) ―-一=9:5 ( ) (5) 48 分:0.4 小时= ______________ (2) 76g : 19g (4)-= (6) 1.125:51 = ____________ 2

管理沟通知识点总结

第一部分管理沟通原理 1 沟通与管理沟通 沟通是人们分享信息,思想和情感的任何过程. *沟通在管理中的作用:激励,创新,交流,联系. *管理沟通是围绕企业经营而进行的信息,知识与情报的分享过程. *沟通过程由各种要素组成:发送―接受者,信息,渠道,噪音,反馈和环境. 发送―接收者:在大多数沟通中,人们是发送―接收者,即在同一时间即发送又接受. 信息是由一个发送―接收者要分享的思想和情感组成的. 渠道是信息经过的路径 反馈是发送―接收者相互间的反应. 噪音是阻止理解和准确解释信息的障碍.它分成种形式:外部噪音,内部噪音和语义噪音. 环境是沟通发生的地方.环境能对沟通产生重大影响 *外部噪音来自于环境,它阻碍听到或理解信息,如天气热,吵闹. *内部噪音发生在发送―接受者的头脑中,这时他们的思想和情感集中于在沟通以外的事情上. 2沟通是一种相互作用 沟通的相互作用不仅包括身体方面,也包括心理方面:印象是在沟通参与者的头脑中形成的,人们对另一个人的所思所想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沟通. 沟通作为一种相互作用,包含三个重要的原理: 1)进行沟通的人连续的,同步的发出信息.即不管你在沟通中是否说话,你都积极地参与到信息的发送和接收中. 2)沟通事件由过去,现在和将来.即我们都依据自己的经验,情绪和期望对各种情形做出反应,这些要素使沟通情景复杂化. 3)沟通的参与者扮演相应的角色.即在沟通中我们扮演不同的的角色,无论这个角色是否由个人关系或社会所确立,不同的人会按不同的方式理解,这些不同的理解影响它们所导致的沟通. 3 管理沟通的种类 自身内沟通人际沟通小组中的沟通公共场合沟通跨文化沟通 *自身内沟通是发生在自身内部的沟通,它包括思想,情感和我们看待自己的方式. *跨文化沟通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任何时候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沟通. 4 组织内部信息沟通网络 正式与非正式的沟通网络,非言语沟通 *正式沟通网络有链式,轮式,环式,全渠道式,Y式. *非正式沟通网络有单串型,饶舌型,机率型,集聚型. *非正式沟通是不受管理层控制的. 5 影响管理沟通的基本因素 1) 外在因素:组织结构;沟通环境.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第五单元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英语第五单元Unit5 Why do you like pandas? 知识要点 重要短语 like…a lot 非常喜欢…black and white 黑白相间 all day整天 Let’s do= let us do 让我们做……kind of 有点儿,稍微 South Africa南非be from/come from 来自于save the elephants救助大象one of…其中之一 a symbol of good luck好运的象征 get lost迷路 cut down 砍倒 for a long time 很长时间in great danger处于(极大)危险之中 things be made of ivory由象牙制成的东西 places with food and water有食物和水的地方 kill……for……为……杀 1.see the pandas 看熊猫 2.my favorite animals我最喜欢的动物 3.welcome to sp 欢迎来某地 4.welcome back to sp 欢迎回到某地 5.be from 来自 https://www.sodocs.net/doc/d017046844.html,e from来自 7.in the zoo 在动物园里 8.on the farm 在农场里 9.my new pet 我的新宠物 10.walk on two legs 用两条腿走 11.kind of有点 12.kind of interesting有点有趣 13.a little有点 14.a little boring有点无聊 15.a kind of一种 16.all kinds of 各种各样的 17.all day整天 18.a good name for sb对某人是一个好名字 19.South Africa南非 20.South China华南 21.South America南美洲 22.America, the USA美国 23.the UK ,England英国 24.the South Pole南极 25.what animals什么动物 26.save the elephants挽救大象 27.one of +n复数。。。之一 28.the first lesson=Lesson One第一课 29.clever聪明的,机灵的 30.cute聪明的,可爱的 31.smart聪明的,顽皮的 32.bright聪明的,伶俐的33.an ugly face一张丑陋的脸 34.be friendly to…对某人友好 35.be friendly with和某人关系好 36.be kind to sb对某人善良、好 37.be good to sb对某人好 38.the other people=the others其他的人 39.many other animals许多其他的动物 40.three other men另外三个男人 41.another three men另外三个男人 42.three more men另外三个男人 43.else其他的,它放在疑问代词和不定代词后 44.other其他的,它放在名词前 45.eat grass吃草 46.go to sleep 睡着,入睡 47.go to bed上床睡觉 48.every day每天 49.everyday日常的 50.a symbol of good luck好的幸运标志、象 征 51.forget to do sth忘记要做某事 52.forget doing sth 忘记做过某事 53.walk for a long time走很长时间 54.be/get lost迷路 55.never get lost从不迷路 56.places with food and water 带有食物和水的地方 57.be in (great) danger在危险中 58.cut down砍倒 59.cut into pieces切成碎片 60.cut off切断 61.kill…for…为。。。杀。。。 62.be made of由。。。制成的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总结资料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总结 1. 网络层次划分 2. OSI七层网络模型 3. IP地址 4. 子网掩码及网络划分 5. ARP/RARP协议 6. 路由选择协议 7. TCP/IP协议 8. UDP协议 9. DNS协议 10. NAT协议 11. DHCP协议 12. HTTP协议 13. 一个举例 计算机网络学习的核心内容就是网络协议的学习。网络协议是为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者说是约定的集合。因为不同用户的数据终端可能采取的字符集是不同的,两者需要进行通信,必须要在一定的标准上进行。一个很形象地比喻就是我们的语言,我们大天朝地广人多,地方性语言也非常丰富,而且方言之间差距巨大。A地区的方言可能B地区的人根本无法接受,所以我们要为全国人名进行沟通建立一个语言标准,这就是我们的普通话的作用。同样,放眼全球,我们与外国友人沟通的标准语言是英语,所以我们才要苦逼的学习英语。 计算机网络协议同我们的语言一样,多种多样。而ARPA公司与1977年到1979年推出了一种名为ARPANET的网络协议受到了广泛的热捧,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它推出了人尽皆知的TCP/IP标准网络协议。目前TCP/IP协议已经成为Internet中的“通用语言”,下图为不同计算机群之间利用TCP/IP进行通信的示意图。 1. 网络层次划分

为了使不同计算机厂家生产的计算机能够相互通信,以便在更大的范围内建立计算机网络,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1978年提出了“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即著名的OSI/RM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Reference Model)。它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通信协议划分为七层,自下而上依次为:物理层(Physics Layer)、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网络层(Network Layer)、传输层(Transport Layer)、会话层(Session Layer)、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其中第四层完成数据传送服务,上面三层面向用户。 除了标准的OSI七层模型以外,常见的网络层次划分还有TCP/IP四层协议以及TCP/IP五层协议,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图所示: 2. OSI七层网络模型 TCP/IP协议毫无疑问是互联网的基础协议,没有它就根本不可能上网,任何和互联网有关的操作都离不开TCP/IP协议。不管是OSI七层模型还是TCP/IP 的四层、五层模型,每一层中都要自己的专属协议,完成自己相应的工作以及与上下层级之间进行沟通。由于OSI七层模型为网络的标准层次划分,所以我们以OSI七层模型为例从下向上进行一一介绍。

管理基础知识重点归纳

管理基础知识重点归纳(全) 一、管理 ■含义:1.管理是由管理者引导的活动 2.管理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的 3.管理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 4.管理需要有效地动员和配置资源 5.管理具有基本职能 6.管理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管理的特性:1.管理的二重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首先是指管理的生产力属性和生产关系属性。管理工作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 2.管理具有目标性。 3.管理具有组织性。 4.管理具有创新性。 ■管理的基本职能:计划 组织(组织设计、人员配备、组织运行) 领导 控制 ■管理的类型:按公共领域和非公共领域划分,现代管理分为公共管理和企业管理。 ■管理者的层次分为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基础管理者。同时整个组织还包括一层作业人员。 ■按管理人员的领域分为综合管理人员和专业管理人员。 ■管理者的角色:人际角色(代表人角色、领导者角色、联络者角色)、信息角色(信息监视者、信息传播者、发言人)、决策角色(企业家、故障处理者、资源配置者、谈判者)。 ■管理者应具备的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 ■管理环境之组织环境的分类:外部环境(一般环境和特殊环境);内部环境(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力资源和信息资源和各项管理手段完善与协调的程度) ■外部环境:一般环境(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技术、自然环境) 特殊环境(产品的用户、竞争对手、供应商、政府机构、社会团体)

■两种程度四种环境状况,美国的邓肯的静态(稳定)—动态(不稳定),简单—复杂得来。 ■SWOT(内外部环境综合分析):S优势、W劣势、O机会、T威胁。 二、决策 ■决策的本质:1.决策应有明确合理的目标; 2.决策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但只能采取其中一个; 3.必须知道采用每种方案后可能出现的各种后果; 4.最后选取得方案,只能是“令人满意”或“足够好的”,而不可能是最优的。 5.决策的实质是为了谋求企业外部环境、内部条件和经营目标之间的动态平衡而作出的努力。 ■决策的特征:前瞻性;目标性;选择性;可行性;过程性;科学性;风险性。 ■决策的作用:决策时决定组织管理工作成败的关键; 决策时实施各项管理职能的保证。 ■决策的类型:1.按决策的重要程度,可分为战略决策、战术决策和业务决策。 2.按决策的重复程度,可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 3.按决策的信息可靠程度,可分为确定型、风险型和不确定型决策。 4.按照参与决策主体不同,可分为个人决策和群体决策。 ■决策的原则:满意原则;系统原则;信息原则;预测原则;比较优选原则;反馈原则;效益原则。 ■决策的制定过程:1.确定决策问题;2.确定目标;3.拟定备选方案;4.分析备选方案;5.选择最优方案。 ■决策的主要方法:1.定性决策方法: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哥顿法;名义群体法;电子会议法。 2.定量决策方法:确定型决策方法(盈亏平衡点法) 风险型决策法(“决策树”法) 不确定决策方法:冒险法(大中取大,乐观法则);保 守法(小中取大、悲观法则);折中法。 ■预测的程序:确定预测目标;收集和分析有关资料;选择预测方法;评价预测结果;编写预测报告。■预测方法:定性预测法(专家调查法;德尔菲法) 定量预测法(时间序列法;因果预测法) ■决策心理:1.光环效应(又称晕轮效应) 2.首因效应(“第一感”)

六年级科学第五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二十课:蚯蚓找家 主要知识点: 在不同的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动物,动物与环境相互依存。北 极熊生活在寒冷的北极,鲸鱼生活在大海中,骆驼生活在沙漠中,大象生活在热带雨林。 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里,防止水分的丧失是蚯蚓生 存的关键。喜欢的食物主要是:腐烂的落叶、枯草、蔬菜碎屑等 生长于沙漠中的仙人掌,叶子是针形,以减少水分蒸发。 蚯蚓的生活习性:六喜:喜阴暗、喜潮湿、喜安静、喜温暖, 喜甜,酸味、喜同代同居;六怕:怕光、怕震动、怕水浸泡、怕闷气、怕农药、怕酸碱。 第二十一课:变色龙 主要知识点: 1、动物的自我保护是根据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 2、动物适应栖息环境而具有的与周围环境色彩相似的体色叫做保 护色。生物的体色与周围的环境越相似,就越容易隐蔽自己。例如:变色龙以改变自己身体的颜色来适应不同的环境。 3、某些有恶臭或毒刺的动物所具有的鲜艳色彩和斑纹叫做警戒色。例如毒箭蛙用鲜艳的颜色来警告捕食者不要吃它。 4、动物依靠体态、颜色模拟不可食的物体或有警戒色的不可食的 动物,借以保护自己,这种现象叫做拟态。例如:枯叶蝶借助与枯叶相似的外表保护自己免遭其他捕食者的侵袭,这是一种生物对另5、一种生物形态的模仿。假死是动物躲避天敌的捕食时,外表看 起来好像已经死亡,实际上还活着的一种状态。 6、动物保护自己、适应环境的方式有哪些?举例说明。 答:保护色:变色龙改变身体的颜色; 警戒色:如毒箭蛙、黄蜂; 拟态:如竹节虫、尺蠖、枯叶蝶; 冬眠:如青蛙,蛇; 断尾:如壁虎断尾逃生; 解放军战士为什么要穿迷彩服?它是根据什么设计的? 答:迷彩服与周围的环境相似,可以伪装自己,不被敌人发现;这是根据动物的保护色的原理设计的。 第二十二课:植物向哪里生长 知识点总结: 各种植物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植物的生活环境包括阳光、 温度、水、空气、土壤等。 2、向日葵的“头”会随着太阳位置的变化而转动,这种受光刺激 而引起的生长弯曲现象叫做向光性。例如:一般说来,北半球树木的南侧比北侧长得好。 植物的根向地下生长的现象称为向地性,也是地心引力作用的 结果。

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题型总结

计算机网络内容总结 第一章网络概述 一、计算机网络最重要的功能:连通性、共享性(填) 二、因特网的两大组成部分:边缘部分、核心部分(填) 1、主机A和主机B通信,实质上是主机A的某个进程同主机B的某个进程通信。 2、网络边缘的端系统之间的通信方式可以划分为两大类:客户—服务器方式(C/S)、 对等方式(P2P) 3、在网络核心部分起特殊作用的是路由器,路由器是实现分组交换的关键构件,其 任务是转发收到的分组。(选) 三、三种交换方式: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填) 1、电路交换:整个报文的比特流连续地从源点直达终点。电话交换机是电路交换,“建 立连接—通话—释放连接”,电路交换的线路的传输效率往往很低。 2、报文交换:整个报文先传送到相邻结点,全部存储下来后查找转发表,转发到下 一个结点。 3、分组交换:单个分组(整个报文的一部分)传送到相邻结点,存储下来后查找转 发表,转发到下一个结点。存储转发技术,主机是为用户进行信息处理的, 路由器是用来转发分组的,即进行分组交换。(选) 四、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按地域(中英文名称):广域网(WAN)、城域网(MAN)、局域 网(LAN)、个人区域网(PAN)(填) 五、(简答)时延:时延的4个组成部分、计算。 六、协议(定义、三要素及其含义):定义: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 准或约定称为协议。三要素及其含义:(1)语法: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2)语义: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响应(3)同步: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填选) 七、 5层体系结构各层及功能:(填) 应用层(applicationlayer)为用户应用进程提供服务 运输层(transportlayer)为主机中进程间通信提供服务 网络层(networklayer)为主机间通信提供服务 数据链路层(datalinklayer)相邻结点间的无错传输 物理层(physicallayer)透明地传输原始的比特流 第二章物理层 一、关于信道(通信方式三种):单向通信、半双工通信、全双工通信(填) 1、单向通信又称单工通信,无线电广播,有线电广播,电视广播 2、双向交替通信又称半双工通信,对讲机 3、双向同时通信又称全双工通信(选) 二、常用的导向性传输媒体包括: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填) 三、常用的非导向传输媒体:短波;微波:地面接力、卫星(填) 四、信道复用:FDM、TDM、STDM、WDM(名称、复用方法、特点):(填选选) FDM:频分复用,复用方法:整个带宽划分为多个频段,不同用户使用不同频段。特 点:所有用户在通信过程中占用不同的频带宽度。 TDM:时分复用,复用方法:将时间划分为一段段等长的时分复用帧(TDM帧)。TDM 帧划分为N个时隙。每一个用户在一个TDM帧中占用一个固定时隙。特点:所有用户在不 同的时间占用整个频带宽度。 1

小升初数学备考比和比例知识点总结

2019小升初数学备考比和比例知识点总结小升初数学考试中,学生常常因为基础知识的不牢固而失分,甚至影响到自己升入理想的初中,下面为大家分享小升初数学备考比和比例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比和比例 一、比和比例的联系与区别: 二、比同分数、除法的联系与区别: 三、求比值与化简比的区别: 四、化简比: ①整数比的化简方法是: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 ②小数比的化简方法是:先把小数比化成整数比,再按整数比化简方法化简。 ③分数比的化简方法是: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五、比例尺:我们把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六、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正比例、反比例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

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一、正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做正比例关系。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二、反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做反比例关系。 三、正比例与反比例的区别: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