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论科学技术与观念更新

论科学技术与观念更新

论科学技术与观念更新

作者:钱斌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30期

摘要:科技观念的更新,就是新的观念系统取代了旧的观念系统。新的科技观一旦形成,就会对科技创新发挥了基础性的作用。本文剖析了观念与观念系统的概念与内涵,又论证了科学观念更新在现代社会所发挥的作用及意义,力求形成良好的科技观,为科技创新创造良好的观念氛围。

关键词:观念观念系统科技观观念更新

中图分类号:N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10(c)-0233-02

当代社会,科学技术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显著,集中科技资源,发掘科技潜力,促进科技进步,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但是,与此同时,科技观念却未能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更新换代,与科技变革同步变迁。观念的滞后阻碍了科学技术活动发展与进步,人们付出的努力缺乏整体

效益,呈现不充分、不完整、零散性。为了寻求科技观念更新的规律,以期形成新的动力定型,为科技创新形成良好的观念氛围,就必需对观念现象进行剖析。本文笔者列举多方例子,以及对学者的观点展开论证,详细阐述了科学技术与观念更新的内涵与意义。

1 观念与观念系统

1.1 什么是观念

对于观念现象,列宁曾有过精辟的论述。他说,“观念=概念和实在的统一”,在列宁看来,观念是比概念更高一级的思维形式,“概念还不是最高的概念:更高的还有观念。”[1]p141列宁的论述蕴含着一个值得我们重视的逻辑——认识论思想。这是因为:首先,概念表示某一事物“是什么”,但观念不仅表明这一事物“是什么”,还具有这一事物“应当怎样”和“需要怎样”的意义。如系统观,我们不仅要把客体对象看成一个系统,同时它们作为系统存在应该怎样,我们也应心中有数。其次,观念“反映的不是事物或属性的存在状态,而是事物在其全部联系和中介中的发展,也就是说,它反映的不单是在其存在中的现实,而是存在于必然性和可能性中的现实。”[2]p301如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我们对怎样才能持续发展,其中的关键环节应怎样处置,必须也在这个观念中具备。第三,概念只是事物及其特有属性在思维中的反映,而观念则不仅反映了事物及其特有属性,并且还蕴含了对事物情况的判断和推理。如生态观,其本身必然蕴含着一事物是否与怎样才能符合生态要求的判断。因此,观念是一个比概念“更高级”的特殊思维形式。

马克思曾经做过一个生动的比喻:“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之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3]p202观念对实践具

有指导的作用;但观念并不只停留在实践层面,它还需要把自身完整地表达和实现出来,好比“当人建筑一座房子时,他先有一个观念、一个影象在头脑里,然后照样建筑,然后实现出来,转变为或翻译为自身以外的一座用木头和石子建筑的房子”[4]p627。因之,观念就具有了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特点。一个先进的或者符合实际的观念,其能动性首先表现为观念对实践主体具有指导性,对实践活动具有定向性;其次是通过实践创造的人工自然表现出观念对物质世界的创造性。例如,细胞理论被恩格斯誉为是19世纪的三大发现之一。通过这个观念,人们认识到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生命过程必然首先表现在细胞里。通过对胞体的进一步的研究、解构和重建,就可以形成基因工程,进而“克隆”物种,甚至可能创造出新的物种,从而形成一系列年产值以成百上千亿美元计的庞大产业群。

1.2 观念系统

观念不是孤立存在的,互相接近的观念之间构成一个相互关联的群体结构,这就是观念系统。马克思曾思辨地描绘了观念系统的增殖过程。他说,在理性的辩证运动过程中,“两个彼此矛盾的思想的融合,就形成一个新的思想,即它们的合题。这个新的思想又分为两个彼此矛盾的思想,而这两个思想又融合成新的合题。从这种生育过程中产生出思想群。同简单的范畴一样,思想群也遵循这个辩证运动,它也有一个矛盾的群作为反题。从这两个思想群中产生出新的思想群,即它们的合题。”[5]p140例如材料观。人们早期使用的是陶瓷材料,后来才发展了各种金属材料,在很长一段时间,这两种类型一直是人们头脑中材料观念的全部。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得到了复合材料、高分子材料和电子材料等,同时也形成了现代人的材料观。

观念系统作为互相联系的各个观念的结合,一旦形成之后,就具有极大的稳定性。在系统里,每一个观念都可以得到与之相联系的其它观念的支持,不容轻易地被否定或抛弃;当某一个观念发生阻碍时,其他观念可以帮助它重新滋生、复苏,或是新的诠释。在中世纪,神学统治一切领域,科学只是神学的婢女。科学观的核心是万能的上帝,所有的观点都聚合在对上帝的信仰上,这就形成了一个非常牢固的金字塔结构。其间虽偶有如“上帝能否造出他搬不动的石头”这样的质疑,但它们都立刻被对神的信仰所湮灭。但这并不是说观念系统形成之后就不能再进行变革或更新;恰恰相反,所有的观念系统都是在不断接触与吸收外界信息的过程中丰富和发展的。中世纪的神学虽然保守,但也还是尽一切可能吸收哪怕是一星半点的科技的火花来为自己服务。当观念客体发展和新的观念已经成熟到旧观念系统不可能再吸收和同化的时候,新观念才能取代旧观念,新的观念系统也才能取代旧的观念系统。显然,这就需要经过一个较长的过程。例如1543年,哥白尼与维萨留斯于同一年发表了《天体运行论》和《人体结构》。这两部著作,一个解决“天与地”的问题,一个解决“人”的问题。它们通过科学观测与实验解剖的方法,建立起了科学的天文学和人体解剖学,彻底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地球中心说”和盖伦的“肝为血液循环中心说”。这是一场以科学实验的方法为指导的自然观战胜以逻辑推理为指导的旧的自然观和方法论的革命,并最终取得了对宗教迷信的革命性胜利。从此开拓了科学革命的新纪元,科学实验运动光照世界。

2 科技观念的更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