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20年高考语文模拟测试卷89130

2020年高考语文模拟测试卷89130

2020年高考语文模拟测试卷(五)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小题。

对于一个民族而言,神话对于传承,巩和增强其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人类学大师马林诺夫斯基曾指出,神话原生性地表达着民族精神中最稳最恒定的部分,承载一个民族一脉相承的文化基因,在《诸神纪》里,无论是“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的创世大神盘古,还是在“四极废,九州裂”的情形下“炼五色石以补苍天”的大母神女娲,还是“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的神农氏,或者是“诛凿齿,杀九婴,缴大风,断糈蛇,禽风,上射九日”的大昇,都体现了一种不畏艰险、为了人类福祉而自我牺牲的悲剧意味和崇高之美。可以说,正是凭借不畏艰险的生存意志和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中华民族才能延续几千年不绝,并昂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作为族群意志的民族精神、民族传统之外,神话还与“人类内心底层的问题,人类内在的奥秘”相关,神话学大师坎贝尔曾指出,读神话可以发现许多人类的共通处:人类需要呼唤久违的神性,需要借由神话以接近永恒,需要透过神话以洞悉生命的奥秘,与史家和儒家典籍中被历史化的温文尔雅,“伟光正”的诸神形象不同,《诸神纪》里描绘的上古诸神大多充满野性之美和伟岸之力:喜欢追着自己尾巴跑的混沌,半人半蛇的女娲、人首豹尾的西王母,铜头铁额的尤…这些朴素的形象和他们身上那种气吞山河、震天撼地的力量体现了先民汪洋恣肆的想象力,对自然、生命,神性之力的崇拜和讴歌阅读这样本然面目的上古神话,可以体会原始先民深厚的情感体验,从而缓释压力,抚慰心灵创伤,找到生命的动力。而中国上古智慧通过作者的“扯”,也得到了生动而又不乏深度的呈现:混纯神话所体现的中国人混融无间的宇宙观,上古神树的故事背后体现的中国人万物有灵的自然观,南楚大司命神话背后体现的“方生方死,生死一体”的生命观等等。

可以说,中国古代神话拥有高远而深刻的文化内质和精神内涵,理应成为一种优秀的国民文化教育资源,在《请神纪》导言部分,严优用充满激情的笔调写道:“身逢一个科技理性至上的时代,神话始终为人类提供着返归自身的航向与能力(叶舒宪),只要回到神话那里,我们终将获得重塑与再造文化筋骨的力量;我们终将平心静气,修复,放下包满血复活,“神话是我们的根,离开了

神话的民族,就像古希腊神话里的安泰,失去了大地之根的滋养和护佑,生命终将萎顿,愿我们的孩子,在成长的历程中总有神话相伴;愿我们每一个成年人,都能从神话中找到前行的动力和勇气这是《诸神纪》的作者奉献给这个世界的一份美好的心愿。

(闪艳芸《中国上古神话,我们的文化基因??读严优诸神纪》)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民族拥有自己的神话对其传统文化的传承、巩固和增强有着重大意义。

B.神话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也表达民族精神中最稳固最恒定的内容。

C.《诸神记》中的四位大神具有不畏艰险、为了人类福祉而自我牺牲的精神。

D.上古神话的创作者在神话中生动而又不乏深度地闸释了中国上古智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先详细论证了中国古代神话的意义,接着指出其对国民文化教育的作用。

B.文章主要使用了例证法,大量列举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形象,增强了说服力。

C.文章采用并列结构,从三个维度论证中国古代神话的意义,论证有详有略。

D.作者用发展的眼光,挖掘神话的时代价值,使传统文化生发出现实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了缓释压力,抚慰心灵创伤,我们必须阅读上古神话,呼唤久违的神性。

B.史家和儒家典籍中被历史化的温文尔雅、“伟光正”的诸神形象缺乏美感及生命力。

C.如果孩子从小阅读《诸神记》,成长中有神话相伴,成人后就有前进的动力和勇气。

D.中国上古神话中蕴含的高远而深刻的文化内质和精神内涵是我们传统文化的根。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各小题。

材料一: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近日在韩国仁川发布特别报告,称如果气候变化以目前的速度持续下去,预计全球气温在030年至2052年间将比工业化之前升高摄氏度。

2015年12月达成的气候变化《巴黎协定》提出,在本世纪木,要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的上升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并为将升温控制在摄氏度之内努力委员会的这份新报告强调,如果能将气温升高控制在摄氏度以内,会比升温2摄氏度更好地避免一系列生态环境损害,比如海平面上升速度会减缓,全球缺水人口将减少一半,失去栖息地的动植物数量减少一半,森林火灾的发生率有所降低等。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8日发表声明,IPCC的特别报告是对世界发出的“振聋发聩的警示”,他说:“科学家们对于升温摄氏度和2摄氏度之间的差异,做出了最为清晰的描绘古特雷斯促国际社会“听取全球顶尖科学家的建议”,尽快通过节能减排、植树造林、减少煤炭和化石燃料使用、普及风能和太阳能等方式应对气候挑战。

(摘编自《联合国报告为气候变化敲警钟》,《人民日报》2018年10月12日)材料二:

IPCC8日发布具有历史意义的新报告,再次确定了全球领导人采取行动遏制温度升高、避免地球上的人类和其他物种在未来面临险境的紧迫性。

据法国《回声报》网站10月8日报道称,这份报告列举了遇制温度升高的解决办法,最紧迫的一点是在2030年之前大幅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二氧化碳在2030年的排放量应比2010年减少45%.到2050年,必须要达到“碳中和,也就是说,人类届时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不能多于从大气中吸收的二氧化碳。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报告主张到本世纪中叶,让电力生产中使用的可再生能源所占比例从20%提升至70%工业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相比2010年要减少75%至90%。

另据英国《卫报》网站10月8日报道,IPCC的新报告发表后,世界领导人被告知,他们在道义上有义务加强应对气候危机的行动。

但是英国、澳大利亚和其他国家的政府对此反应冷淡,这凸显了要达成IPCC提出的升温相对安全上限应采取路线所面临的巨大政治挑战唐纳德?特朗普已宣布美国退出气候协议,澳大利亚总理斯科特?莫里森说,没钱搞“全球气会议和那些毫无意义的事”。

然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国的政府真的停止气候防控努力。

(摘编自《联合国称全球升温应限制在℃,否则地球将面目全非》,新华社2018年10月10日)材料三:

自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后,中国政府率先组织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并从国情出发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做出积极贡献。

为进一步推动绿色发展,2017年年底,我国印发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发电行业)》,标志着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正式启动。作为环境保护的倡导者,中国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领导作用十分突出,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领跑”作用广受赞誉。

中国长期致力于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努力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除了积机参与气候变化谈判,以大国外交和多边合作方式推动《巴黎协定》达成,并积极引导推进《巴黎协定》后续谈判进程中国还通过切实行动推动和引导建立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摘编自《应对气候变化,贡献中国方案》,《人民日报》2018年10月5日)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近日发布的特别报告,称预计全球气温在2030年至2052年间将比工业化之前升高摄氏度。

B.如果能将气温升高控制在摄氏度以内,会比升温2摄氏度更好地使全球缺水人口减少一半,失去栖息地的动植物数量减少一半。

C.根多国家的领导人虽然知道他们在道义上有义务加强应对气候危机的行动,但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因此对IPCC的新报告反应冷淡。

D.多年来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总体呈下降趋势,与2005年相比,预

计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将于2030年大幅下降。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论是联合国秘书长还是英国、法国的媒体都非常关注全球气温升高的现象,可见将气温升高控制在摄氏度内是人类的大事,刻不容缓。

B.《巴黎协定》对全球气候治理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中国积极推动《巴黎协定》达成,并积极引导推进《巴黎协定》后续谈判进程。

C.如果电力生产中使用的可再生能源从目前的20%升至70%,且工业排放的二氧化碳比201年减少至少75%,2050年就会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D.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媒体对全球气温升高的问题都给予了高度的关注,也指出了应对的办法,其中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必须加以重点关注。

6.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中国还可以继续做出哪些贡献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小题。

1935年的羊

徐建宏

找到学校,老旺看见曹老师正在巴掌大的操场上给学生们布置下午上山打柴的事。冬天的太阳光把曹老师的脸照得暖洋洋的。山里太穷,孩子们读不起书,只能隔三差五地到山上打些柴,然后到镇上卖了弄点钱,老旺看到自己的孩子狗娃也在中间。

等学生散了,老旺急忙把曹老师拉到一边,哆哆嗦嗦地从破棉袄里掏出一个布包,大概是午后的太阳光显出了力量,曹老师注意到老旺的额上微微出了点汁老旺说:“曹老师你看看这里面写的

啥”

曹老师疑感地打开布包,从里面露出一张缺角的纸条。由于年深月久,纸条已经清黄不堪,上面不规则地分布着一些细洞。曹老师展开纸条,只见上面写着:

借条

兹借到瓦村元富家羊20只,俟革命成功后以两倍奉还,此据。

红军指挥员叶××

1935年10月25日曹老师抬头看看老旺,此刻老旺的眼睛像两把钳子钳住了他,曹老师说:“老旺,这东西你从哪儿找到的”

“俺家的一个破墙洞里。”老旺急切地说,“上面写了些啥”

曹老师莞尔一笑说:“那元富是你家什么人”

“俺爷爷哪”老旺说,额上的细汗已经变成了颗粒

“老旺,恭喜你啊,”曹老师一巴掌拍在老旺的肩上说,“你家发财了。

消息从这天午后开始像花朵一样开遍了整个瓦村,到黄昏时老旺家的院子里已挤满了人没有谁对老旺怀里的40只羊持怀疑态度。整个瓦村似乎隐隐听到了从1935年传来的羊叫声瓦村虽然偏僻,但历史上也是个弹痕累累的地方。离村不到一里,马蜂窝似的弹坑足以印证瓦村昔日的荣光,应该说,这张借条对老旺的确太重要了,它的重要性甚至超出了我们想象的范围,老旺一家六口人,妻子长年捧着一只酱黑的药罐,加上自己腿脚不灵便,儿子狗娃一狗娃二还是因为曹老师才读上书的,靠着几只咩咩叫的羊养家糊口,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

这天夜里,瓦村的所有家庭都在斑驳的泥墙上寻找历史的破洞1935年的羊叫声弥漫了整个瓦村。

根据曹老师的指点,老旺第二天一大早就翻山越岭到镇上去了。曹老师关于纸条的一些看法,在镇政府的办公室里得到了证实。一个干部模样的人打着手势对老旺说,这张借条非同一般,我们一定要认真核查,尤其是首长的签字,需经专家鉴定老旺听了这番话,心里像冬天的风一阵松一阵

的,这时候恰巧镇长进来,镇长把老旺请到自己的办公室,还给老旺了杯茉莉花茶,这使老旺在茉莉花的清香中毫不犹豫地把那张借条留在了镇长那儿。

冬去春来,日子的流云在漫长而煎熬的等待中随风而逝,老旺日复一日地把羊群赶到山坡上,看处山梁上腾起的黄尘,也看曹老师带着狗娃他们上山打柴的情景老旺的心里酸了又湿,涩了又酸,据村里人说,曹老师的父亲是个烈士遗孤,战争年代被寄养在瓦村,后来曹老师是从遥远的大城市来到瓦村教书的,几十年的青春在黄尘古道中悄无声息地献给了瓦村,老旺记得,几十年间曹老师才回过五次家。

后来的消息是曹老师从镇上带回来的。那天曹老师和几个学生挑着柴火到镇上去卖,归路上顺便去了趟镇长办公室。镇长答复说,经多方鉴定,现在已经确认了那张借条,首长的答字也真实无说,再过几天县里就会派人把折合的1万块钱送到瓦村去,镇长的叙述让曹老师喜出望外,以致在走出办公室时老师一脚踩空把脚崴了。

县里派人在镇长的陪同下来到瓦村是在几天以后,那是个今人难忘的日子,整个瓦村到处尘土飞扬,人们看到腿残又老实巴交的老旺从县里同志的手里接过一个大红包,那鲜艳的色彩在灿烂的阳光下让人热血沸腾,这个中午,我们的农民兄弟老旺像一颗挂在秋天树上的红柿子引人注日。1935年的羊叫声又一次回荡在瓦村的天空。

第二天,老旺找到学校时天刚蒙蒙亮,曹老师扶着墙壁出来开门。看到一脸土色的老旺,曹老师开玩笑说:“老旺,你的脸是不是被钱烧了”

老旺站在门口,从门外进来的光线照出曾老师房间里的摆设简陋又寒酸,灶上的白烟袅袅散开。老旺迟疑了一下,从怀里掏出一个纸包塞到曹老师手上说:“俺想了整整一宿,这2000块钱就送给学校吧,往后你和孩子们不要再上山打柴了。”

曹老师张了张嘴,一时无从说起。

老旺然一笑说:“狗娃这几年全靠了你才念上书的,还有俺们家……你的恩情俺们忘不了,留下的那几干块钱,够俺们还债和添些羊啥的了。”老旺慈厚的笑脸在逆光中灿烂而令人心动。

曹老师凝视着老旺一瘸一拐地走入晚春的早上,眼前一片模糊??他仿佛看到了有许多可爱的羊簇拥在老旺身后,老旺就像站在洁白的云彩上,在他耳边,1935年的羊叫声如水而来。

7.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多次写到曹老师领着学生打柴的场景,表现了瓦村的偏僻贫穷,塑造了曹老师为了瓦村的教育和明天,几十年如一日,热心执着、无私献的形象。

B.“老旺在茉莉花的清香中毫不犹豫地把那张借条留在了镇长那儿”,这既展现老旺这个农民淳朴善良的性格特征,更为了表现百姓对政府毫无保留的信任。

C.“看到一脸土色的老旺”,这里的神态描写说明老旺一夜无眠,终于做出捐款决定,这样的处理使得老旺这个形象前后矛盾,但也体现了艺术的真实性。

D.小说构思精心而又巧妙,大多情况下,作者在表现老旺时用的是曹老师的视角,在表现曹老师时用的是老旺的视角,视角的变换使人物塑造更富立体感。

8.小说中那张缺角的“借条”对小说的叙事起到怎样的作用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9.有人认为小说的主要人物是老旺,但作者却花了不少笔墨来写曹老师,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这样处理的用意。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小题。

叶味道,初讳贺孙,以字行,更字知道,温州人。少刻志好古学,师事朱熹。试礼部第一,时伪学禁行,味道对学制策,率本程颐无所避知举胡结见而之,曰:“此必伪徒也。既下第,复从于武夷山中。学禁开,登嘉定十三年进士第,调鄂州教授。

理宗访问熹之徒及所着书,部使者遂以味道行谊闻,差主管三省架阁文字。迁宗学谕轮对,言:“人主之务学,天下之福也。必坚志气以守所学,谨几微以验所学,正纲常以励所学,用忠言以充所学。“从臣有荐味道可为讲官,乃授太学博士,兼崇政殿说书。

故事说书之职止于《通鉴》而不及经味道请先说《论语》诏从之帝忽问鬼神之理疑伯有①之事涉于诞。味道对曰:“阴阳二气之散聚,虽天地不能易。或而犹不散者,其常也。或不得其死而都结不者,其变也。故圣人设为宗桃,以别亲疏远迩,正所以教民亲爱,参赞化育②.今伯有得罪而死其气不散,为妖为厉,使国人上下为之不宁,于是为之立子泄以奉其后,则庶手鬼有所知,而神莫不宁矣。”盖讽皇子事也。

三京用师,廷臣边间交进机会之说。味道进议状以为:“开边漫阔,应援倍难,科配日,日迫,民一不堪命,虎、黄巢之祸立见,是先摇其本,无益于外也。”经筵奏事无日不中言之,而洛师寻以败闻。于是人谓味道见微虑远。

味道所奏陈,无一言不开导引翼,求切于君身;旁引折旋,推致于治道迁秘书着作佐郎而卒。计闻,帝震悼,出内帑银帛赙其丧,升一官以任其后,故事所有也。

(节选自《宋史?叶味道传》)【注】①伯有,春状时郑国大夫,与人争执被杀,传说他死后变为鬼作,后用以代称受或含而死的人。②多赞化育,指人与天地自然间的参与和调节作用。

10.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故事/说书之职止/于《通鉴》而不及/经味道请先说《论语》/诏从之/帝忽问鬼神之理/疑伯有之事涉于诞/

B.故事/说书之职止于《通鉴》/而不及经/味道请先说《论语》/诏从之/帝忽问鬼神之理/疑伯有之事涉于诞/

C.故事/说书之职止于《通鉴》/而不及/经味道请先说《论语》/从之帝/忽问鬼神之理/疑伯有之事、涉于诞/

D.故事/说书之职止/于《通鉴》而不及经/味道请先说论语》/诏从之帝/忽鬼神之理疑伯有之事涉于诞/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嘉定”“理宗”都是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皇帝用以纪年的专用名号。

B.“轮对”,即“轮当面对”,是宋代一种制度,指官员轮值上殿策对时政利弊。

C.“宗桃”,文中指宗庙。“桃”指远祖之庙子孙后代祭祀祖先,以行孝道。

D.“经”,汉唐以来帝王为讲论经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宋代始称经筵。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叶味道师从朱熹,不改初衷,即使是伪学遭到禁行,他考策对时,毫无避忌依从程颐学说,落第之后,又跟随朱熹到武夷山游学。

B.叶味道不卑不亢,诚劝勉。他在升为宗学后,劝告皇帝要坚守志气来固守所学,端正纲常来磨所学,取用忠言来充实所学、

C.叶味道善用时机,讽谏皇帝。他在任职说书时请求先讲说《论语》:在皇帝问起鬼神的事理时,借皇子赵竑的事情讽谏皇帝。

D.叶味道分析问题,见微虑远,三京用兵时,大臣、将帅都认为这是机会,而叶味道能条分缕析,阐述开边拓疆存在的困难。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民一不堪命,庞、黄巢之祸立见,是先摇其本,无益于外也。

②帝震悼,出内帑银帛其丧,升一官以任其后,故事所未有也。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回答下列各小题。

送魏万之京

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早上听到游子唱起了离歌,诗人才意识到魏万在昨夜微霜之时已渡河离去,倍感惆怅。

B.颈联本是寒气使树变色,但寒不可见而树色可见,一个“催”字化虚为实,生动形象。

C.诗中叙写离别后情形的方式与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相同,较为常见。

D.尾联是对好友万诚挚的劝勉:不要消磨掉宝贵的时光,要抓紧时机成就一番事业。

15.在友人离去后,作者体贴入微地揣摩了友人别后的哪些情感,试简要分析。

名篇名句默写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两句指出了忧患之于人的意义,即可以磨人的性情,增加人的才干。

17.子《劝学》在论述学习的重要性时采取不同的说理方式,其中“”一句,是以金属为喻形象说理;而“”一句,则直接点明学习的重要性。

18.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一句,写的是刘裕北伐的赫赫战功;“”一句,写出了刘义隆草率北伐的苦果。

语言文字应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各小题。

2018年,中国的改革开放走到了第40个年头这部故事要写下新的一页。

40年,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进行到底,”这般一往无前的豪情和意志,决心和勇气,正是40年来中国改革奋进姿态的真实写照。

中国的改革开放堪称当今时代最为重大的世界性历史事件,如果不生在这个国度、亲历改革开放前后,是感受不到什么是千年未有的大局的;如果不把改革开放造就的中国进行国际比较,是得不出世界历史坐标大翻转的结论的,这40年来,中国的改革走过了风云激荡、的历程,习近平总书记对此用“史诗般的进步”予以描述,这真是极为贴切而富有意蕴的概括。

40年后的今天,()习近平总书记说,“新征程上改革仍大有可为”,这一点是的。

“时代是出卷人”,改革由问题倒逼而生,时代潮流滔不息,新情况新问题,没有的解决方案,也不存在包治百病的药方,过去40年,改革的脚步从未停歇,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改革层次更深,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现象,不仅使社会更加和谐,而且提高了人们的幸福指数。然而,改革的任务依然繁重,我们要重整行装再出发,不自满不停步不懈息,将改革进行到底。

(1)以此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A.波洲壮阔不容置疑层出不穷一劳永逸

B.活涌澎湃不容置喙日新月异一蹴而就

C.波澜壮阔不容置疑日新月异一蹴而就

D.汹涌澎游不容置喙层出不穷一劳永逸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中国已是新时代的中国,改革也已迈入了全面深化的新征程

B.改革也已迈入了全面深化的新征程,中国已是新时代的中国

C.中国已是新时代的中国,改革也已全面入了深化的新征程

D.改革也已全面迈入了深化的新征程,中国已是新时代的中国

(3)文中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改革层次更深,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不仅使社会更加和谐,而且使人们的幸福指数增加。

B.改革层次更深,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现象,不仅提高了人们的幸福指数而且使社会更加和谐。

C.改革层次更深,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不仅提高了人们的幸福指数而且使社会更加和谐。

D.改革层次更深,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现象,不仅使社会更加和谐,而且使人们的幸福指数增加。

22.下面是一封推荐信初稿,其中有五处语言表达不得体,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

推荐信

××大学招生办:

兹有我校高三(1)班张杨同学,拟参加你校自主招生考试。该生学习成绩非常好,综合素质优良,担任学校“晨曦”文学社社长,对文学颇有造诣,曾在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并有多篇大作发表在省级以上文学刊物上,希望该生能得到你校文学院的厚爱。

特此推荐。

××中学

××年××月××日

23. “微笑曲线”理论是宏碁集团创始人施振荣先生提出的经济理论,贴切地诠释了工业化生产模式中产业分工问题,下面是“微笑曲线”示意图,请根据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

(1)“微笑曲线”反应出怎样的经济现象;

(2)根据“微笑曲线”,请你给现在的中国企业发展提出建议。

24. 《中国面壁者》专题报道记录了一个鲜为人知的群体?中国核九院一批年轻人,生于改革开放和繁荣的市场经济环境,坐拥全球风云的互联网世界,毕业于名校,却选择如老一代科学家那样“深藏功与名”的生活,耐得住寂寞,国之重器。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一项调查显示。65,0%的受者填报志愿时会选择就业前景好的,%的受访者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他们更愿意清晰地表达“我想”“我要”“我喜欢”,他们更愿意因为个人发展和兴趣爱好而不懈追求努力奋斗。

每一个人都有权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你们即将面临高考志愿填报和职业选择,以上的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据此写一封给父母的信,留特2019年6月高考志愿填报前呈送给父母阅读。要求:

(1)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

(2)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3)统一以您的儿子或您的女儿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4)不少于800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