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用单片机IO口直接驱动段式LCD的方法

用单片机IO口直接驱动段式LCD的方法

用单片机IO口直接驱动段式LCD的方法
用单片机IO口直接驱动段式LCD的方法

用单片机IO口直接驱动段式LCD的方法

用IO口驱动段式LED(数码管)的方法相信大家比较清楚,但用IO口直接驱动段式LCD的方法相对复杂一些。在网上搜了一下单片机IO口驱动段式LCD的方法,大部分资料讲得不够清晰、具体,而且简单问题复杂化。后来查了LCD的显示原理,结合网上的相关介绍,发现IO口直接驱动段式LCD原理比较简单,用几句话就可以描述清楚:

1.LCD和LED的显示原理不一样:LED是加正向电压发光,而LCD必须交替加正、反向电压才会持续显示(可以做个实验,如果把恒定电压加到LCD的一段上,该段会显示一下,但马上不能显示,而且长时间加恒定电压,会加速LCD的老化和损坏)

2.常听说1/2bias,1/3bias LCD,是什么意思呢对于1/2bias LCD,假如LCD的显示电压是3V,则1/2bias是,也就是说在±3V电压作用时,LCD有显示;±及以下的电压作用时没有显示

3.普通单片机IO口不能直接输出半高电平(),但可以用相等的上下拉电阻实现,当IO口设置为输入(高阻)时,由于上下拉电阻的分压作用,则产生一个半高电平()

知道了以上3点后,动态驱动LCD就不是难事了,对于4*8段的LCD(4个COM,8个SEG,显示电压为3V,1/2bias),驱动方法如下:

1、四个COM采用交替扫描的方式,每个COM在相邻两次扫描时又进行电压交变的方式。

2、若扫描到某一个COM时,该COM输出3V(0V):

与该COM相连的SEG输出与COM相反,ΔV=±3V,则该相连点亮;

与该COM相连的SEG输出与COM相同,ΔV=0,则该相连点不亮。

3、其他没有扫描到的COM,单片机IO口为输入,从而产生1/2 bias(),不管SEG为何值,ΔV<±,故该点不亮。

本人用4*8段的LCD自制了一个数字钟表,验证了以上方法的可行性,现把制作过程罗列如下

1.原理图

说明:由于管脚不够用,所以时钟芯片DS1302的RST和LCD的一个SEG是复用的,只要在这个SEG无效的时候去读取时间就可以了,另外,3PIN串口是ISP 下载程序用的。

2.备料

3.焊接

4.实验结果

5.不足之处

通过实验结果可以发现,不显示的SEG也有阴影

原因分析:纽扣电池电压,1/2bias是,大于,所以会出现阴影。

解决办法:选择工作电压小于3V的单片机和电压等于3V的电池(如2节干电池)

6. 程序源代码

点击下载

代码

/******************************************************************段式LCD驱动实验

外部晶体:12MHz

作者:

日期:

*****************************************************************/ #include <>

#include <>

//管脚定义

sbit COM0=P3^5;

sbit COM1=P3^4;

sbit COM2=P3^3;

sbit COM3=P3^2;

sbit BI_4=P3^7;

sbit RTC_CLK=P3^0;

sbit RTC_IO=P3^1;

sbit RTC_RST=P3^7; //复用

//P3口模式寄存器

sfr P3M1=0xb1;

sfr P3M0=0xb2;

//当前时间(BCD码):秒、分、时、日、月、星期、年

unsigned char ClockBuffer[8]={0x34,0x12,0x08,0x20,0x03,0x05,0x09};

//0~9的段码查询表

//位序D7 D6 D5 D4 D3 D2 D1 D0

//段 A B C D E F G DOT

code unsigned char

seg_code[10]={~0x03,~0x9f,~0x25,~0x0d,~0x99,~0x49,~0x41,~0x1f,~0x01,~0x09};

unsigned char ScanCoun=0; //动态扫描显示位数计数器unsigned char DisplayBuf[4]={1,2,3,4}; //4位数字对应的显示暂存

//段码缓冲区

unsigned char SegBuf[4]={0x00,0x00,0x00,0x00};//COM1、COM2、COM3、COM4的段码

bit bi_4a=0; //COM0对应的4a

bit bi_4b=0; //COM1对应的4a

bit bi_4c=0; //COM2对应的4a

//延时

void dly(unsigned char x)

{unsigned char i;

for (i=0; i

}

//ds1302写1字节

void rtc_wt_byte(unsigned char sent_buf)

{unsigned char i;

for (i=0; i<8; i++)

{RTC_CLK=0;

if (sent_buf&0x01) RTC_IO=1;

else RTC_IO=0;

RTC_CLK=1;

dly(5);

sent_buf=sent_buf>>1;

}

RTC_CLK=0;

dly(5);

}

//ds1302读1字节

unsigned char rtc_rd_byte(void)

{unsigned char i,read_buf;

RTC_IO=1; //RTC_IO置1,保证为输入状态

for (i=0; i<8; i++)

{read_buf=read_buf>>1;

RTC_CLK=0;

dly(5);

if (RTC_IO) read_buf=read_buf|0x80;

else read_buf=read_buf&0x7f;

RTC_CLK=1;

dly(5);

}

RTC_CLK=0;

dly(5);

return read_buf;

}

//ds1302写入时间

void rtc_wr_time(unsigned char *p_wt_time)

{unsigned char i;

unsigned char tmp1;

dly(30);

RTC_RST=1;

rtc_wt_byte(0xbe); //burst写入时间

for (i=0; i<8; i++)

{tmp1=*p_wt_time++;

rtc_wt_byte(tmp1);

51单片机IO口使用经验绝对经典

绝对经典 按常规,在51端口(P1、P2、P3)某位用作输入时,必须先向对应的锁存器写入1,使FET截止。一般情况是这样,也有例外。所谓IO口内部与电源相连的上拉电阻而非一常规线性电阻,实质上,该电阻是由两个场效应管并联在一起:一个FET为负载管,其阻值固定;另一个FET 可工作在导通或截止两种状态(姑且叫可变FET)。使其总电阻值变化近似为0或阻值较大(20千欧--40千欧)两种情况。当和端口锁存器相连的FET由导通至截止时,该阻值近似为0,可将引脚快速上拉至高电平;当和锁存器相连的FET由截止至导通时,该电阻呈现较大阻值,限制了和端口锁存器相连的FET的导通电流。 51I/O口作为输入端和外部信号相连有时必须考虑上述特性,本人在设计LTP1245热敏打印头驱动板时,资料上推介热敏头“抬头”和“纸尽”信号由头中内嵌检测电路提供,MCU IO口采集该信号时需加缓冲(如74HC04)。当时本人认为51IO口上拉电阻为一较大阻值的固定电阻,对输入信号无影响,故未加缓冲电路(为降低成本能省则省)。可到调试PCBA时发现,“抬头”、“纸尽”状态变化时,采集信号只在3.90V--5.10V之间变化,应为低电平时无低电平输出。究其原因,打印头的“抬头”、“缺纸”信号输出为一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输出,集电极和电源间原有一个负载电阻,饱和导通设计工作电流仅为450--1100微安,当该集电极直接和MCU IO口某位相连时,IO口上拉电阻和光敏三极管负载电阻并联,当IO口上拉时,上拉电阻极小致使光敏三极管直流负载线斜率陡然增大,工作状态进入放大区而非希望的饱和区。当时在不改硬件的条件下,我几乎无计可施,甚至想到了准备烧断IO口上拉电阻(前两天我曾发帖求救怎么烧断IO 口上拉电阻的方法)后来听网友建议该方法风险较大,所以总想用软件方法解决。 后来我的解决方法是:采样信号前不是先向对应锁存器写1,而是先写入0,再写入1,延时约10毫秒以上,然后再采样(当然此法只适应于采样频率很低的情况)。这样作的目的是:先写入0迫使IO口上拉电阻先为一较大值,此时如果外部光敏三极管本来处于截止状态,当完成上述一系列锁存器的写入过程后光敏管仍为截止态,IO口正确采样到高电平;此时如果外部

单片机io口理解

【转】单片机IO口设置推挽和开漏的区别(转自网易博客冷水泡茶的日志)2010-09-28 13:43 单片机IO口设置推挽和开漏的区别 一般情况下我们在电路设计编程过程中设置单片机,大多是按照固有的模式去做的,做了几年这一行了,也没碰到过什么问题。昨天就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电路结构如图一,在这种情况下STC单片机与410单片机通讯是没问题的 但是与PC就无法通讯了,STC收不到PC的命令,以前410的位置是用的STC的片子一直没问题,我想也许是驱动能力不够,在410TX端加了上拉,不过没起作用。 用示波器监视串口得到面的波形 这说明sp3232下拉得不够,于是加了下拉,还是没起作用。又把410端口内部的上拉去掉,结果还是一样。 最后请教老师,在410程序里将TX的工作方式由推挽式改为开漏式,一切ok~!

从网上查了推挽和开漏的区别,放在这里免得以后再到处找了,给自己保存了 我们先来说说集电极开路输出的结构。集电极开路输出的结构如图1所示,右边的那个三极管集电极什么都不接,所以叫做集电极开路(左边的三极管为反相之用,使输入为“0”时,输出也为“0”)。对于图1,当左端的输入为“0”时,前面的三极管截止(即集电极C跟发射极E之间相当于断开),所以5V电源通过1K电阻加到右边的三极管上,右边的三极管导通(即相当于一个开关闭合);当左端的输入为“1”时,前面的三极管导通,而后面的三极管截止(相当于开关断开)。 我们将图1简化成图2的样子。图2中的开关受软件控制,“1”时断开,“0”时闭合。很明显可以看出,当开关闭合时,输出直接接地,所以输出电平为0。而当开关断开时,则输出端悬空了,即高阻态。这时电平状态未知,如果后面一个电阻负载(即使很轻的负载)到地,那么输出端的电平就被这个负载拉到低电平了,所以这个电路是不能输出高电平的。 再看图三。图三中那个1K的电阻即是上拉电阻。如果开关闭合,则有电流从1K电阻及开关上流过,但由于开关闭其它三个口带内部上拉),当我们要使用输入功能时,只要将输出口设置为1即可,这样就相当于那个开关断开,而对于P0口来说,就是高阻态了。 对于漏极开路(OD)输出,跟集电极开路输出是十分类似的。将上面的三极管换成场效应管即可。这样集电极就变成了漏极,OC就变成了OD,原理分析是一样的。 另一种输出结构是推挽输出。推挽输出的结构就是把上面的上拉电阻也换成一个开关,当要输出高电平时,上面的开关通,下面的开关断;而要输出低电平时,则刚好相反。比起OC或者OD来说,这样的推挽结构高、低电平驱动能力都很强。如果两个输出不同电平的输出口接在一起的话,就会产生很大的电流,有可能将输出口烧坏。而上面说的OC或OD输出则不会有这样的情况,因为上拉电

单片机-驱动能力(拉电流,灌电流) 上拉电阻的利弊 .d

单片机-驱动能力(拉电流,灌电流) 上拉电阻的利弊 分类:单片机硬件2011-02-13 02:14 540人阅读评论(0) 收藏举报看来很多网友都搞不清灌电流和拉电流的概念,下面就此解释一下,希望看过本文后不再就此困扰。 一个重要的前提:灌电流和拉电流是针对端口而言的。 名词解释——灌:注入、填充,由外向内、由虚而实。渴了,来一大杯鲜榨橙汁,一饮而尽,饱了,这叫“灌”。 灌电流(sink current),对一个端口而言,如果电流方向是向其内部流动的则是“灌电流”,比如一个IO通过一个电阻和一个LED连接至VCC,当该IO输出为逻辑0时能不能点亮LED,去查该器件手册中sink current参数。 名词解释——拉:流出、排空,由内向外,由实而虚。一大杯鲜橙汁喝了,过会儿,憋的慌,赶紧找卫生间,一阵“大雨”,舒坦了,这叫“拉”。 拉电流(sourcing current),对一个端口而言,如果电流方向是向其外部流动的则是“拉电流”,比如一个IO通过一个电阻和一个LED连至GND,当该IO输出为逻辑1时能不能点亮LED,去查该器件手册中sourcing current参数。单片机的引脚,可以用程序来控制,输出高、低电平,这些可算是单片机的输出电压。 但是,程序控制不了单片机的输出电流。单片机的输出电流,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引脚上的外接器件。单片机输出低电平时,将允许外部器件,向单片机引脚内灌入电流,这个电流,称为“灌电流”,外部电路称为“灌电流负载”(sink current) 单片机输出高电平时,则允许外部器件,从单片机的引脚,拉出电流,这个电流,称为“拉电流”,外部电路称为“拉电流负载“(source current) 这些电流一般是多少?最大限度是多少?这就是常见的单片机输出驱动能力的问题。 早期的51 系列单片机的带负载能力,是很小的,仅仅用“能带动多少个TTL 输入端”来说明的。 P1、P2 和P3口,每个引脚可以都带动3 个TTL 输入端,只有P0 口的能力强,它可以带动8 个!分析一下TTL 的输入特性,就可以发现,51 单片机基本上就没有什么驱动能力。 它的引脚,甚至不能带动当时的LED 进行正常发光。 记得是在AT89C51 单片机流行起来之后,做而论道才发现:单片机引脚的能力大为增强,可以直接带动LED 发光了。 看看下图,图中的D1、D2 就可以不经其它驱动器件,直接由单片机的引脚控制发光显示。 虽然引脚已经可以直接驱动LED 发光,但是且慢,先别太高兴,还是看看AT89C51 单片机引脚的输出能力吧。 从AT89C51 单片机的PDF 手册文件中可以看到,稳态输出时,“灌电流”的上限为: Maximum IOL per port pin: 10 mA; Maximum IOL per 8-bit port:Port 0: 26 mA,Ports 1, 2, 3: 15 mA; Maximum total I for all output pins: 71 mA. 这里是说: 每个单个的引脚,输出低电平的时候,允许外部电路,向引脚灌入的最大电流为10 mA; 每个8 位的接口(P1、P2 以及P3),允许向引脚灌入的总电流最大为15 mA,而P0 的能力强一些,允许向引脚灌入的最大总电流为26 mA; 全部的四个接口所允许的灌电流之和,最大为71 mA。

单片机IO口定义

单片机I/O口定义 I/O端口又称为I/O接口,也叫做I/O通道或I/O通道。I/O端口是MCS-51单片机对外部实现控制和信息交换的必经之路,是一个过渡的集成电路,用于信息传送过程中的速度匹配和增强它的负载能力。I/O端口右串行和并行之分,串行I/O端口一次只能传送一位二进制信息,并行I/O端口一次可以传送一组(8位)二进制信息。 并行I/O端口 8051有四个并行I/O端口,分别命名为P0、P1、P2和P3,在这四个并行I/O端口中,每个端口都有双向I/O功能。即CPU即可以从四个并行I/O端口中的任何一个输出数据,又可以从它们那里输入数据。每个I/O端口内部都有一个8位数据输出锁存器和一个8位数据输入缓冲器,四个数据输出锁存器和端口号P0、P1、P2和P3同名,皆为特殊功能寄存器SFR中的一个。因此,CPU数据从并行I/O端口输出时可以得到锁存,数据输入时可以得到缓冲。 四个并行I/O端口在结构上并不相同,因此它们在功能和用途上的差异较大。P0口和P2口内部均有一个受控制器控制的二选一选择电路,故它们除可以用作通用I/O口外,还具有特殊的功能。例如:P0可以输出片外存储器的低八位地址码和读写数据,P2口可以输出片外存储器的高八位地址码,等等。P1口常作为通用I/O口使用,为CPU传送用户数据;P3口除可以作为通用I/O口使用外,还具有第二功能。在四个并行I/O端口中,只有P0口是真正的双向I/O口,故它具有较大的负载能力,最多可以推动8个LSTTL门,其余3个

I/O口是准双向I/O口,只能推动4个LSTTL门。 四个并行I/O端口作为通用I/O使用时,共有写端口、读端口和读引脚三种操作方式,写端口实际上是输出数据,是把累加器A或其他寄存器中的数据传送到端口锁存器中,然后由端口自动从端口引脚线上输出。读端口不是真正的从外部输入数据,而是把端口锁存器中的输出数据读到CPU的累加器A中。读引脚才是真正的输入外部数据的操作,是从端口引脚线上读入外部的输入数据。端口的上述三种操作书架上是通过指令或程序来实现的。 串行I/O端口 8051有一个全双工的可编程串行I/O端口。这个串行I/O端口既可以在程序控制下把CPU中的8位并行数据编程串行数据逐行从发送数据线TXD发送出去,也可以把RXD线上串行接收到的数据变成8位并行数据送给CPU,而且这种串行发送和串行接收可以单独进行,也可以同时进行。 8051串行发送和串行接收利用了P3口的第二功能,即它利用P3.1引脚作为串行数据的发送线TDX和P3.0引脚作为串行数据的接收线RXD,串行口I/O口的电路结构还包括串行口控制寄存器SCON,电源及波特率选择寄存器PCON和串行数据缓冲器SBUF等,它们都属于SFR(特殊功能寄存器)。其中,PCON和SCON用于设置串行口工作方式和确定数据的发送和接收波特率,SBUF实际上有两个8位寄存器组成,一个工作方式和确定数据的发送和接收比特率,另一个用于存放接收到的数据,起着数据的缓冲作用。

单片机IO口结构与工作原理

一、P0端口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P0端口8位中的一位结构图见下图: 由上图可见,P0端口由锁存器、输入缓冲器、切换开关、一个与非门、一个与门及场效应管驱动电路构成。 下面,先分析组成P0口的各个部分: 先看输入缓冲器:在P0口中,有两个三态的缓冲器,在其的输出端可以是高电平、低电平,同时还有一种就是高阻状态(或称为禁止状态),上面一个是读锁存器的缓冲器,下面一个是读引脚的缓冲器,读取P0.X引脚上的数据,要使这个三态缓冲器有效,引脚上的数据才会传输到部数据总线上。 D锁存器:在51单片机的32根I/O口线中都是用一个D触发器来构成锁存器的。D端是数据输入端,CP是控制端(也就是时序控制信号输入端),Q是输出端,Q非是反向输出端。 多路开关:在51单片机中,不需要外扩展存储器时,P0口可以作为通用的输入输出端口(即I/O)使用,对于8031(部没有ROM)的单片机或者编写的程序超过了单片机部的存储器容量,需要外扩存储器时,P0口就作为‘地址/数据’总线使用。这个多路选择开关就是用于选择是做为普通I/O口使用还是作为‘数据/地址’总线使用的选择开关了。当多路开关与下面接通时,P0口是作为普通的I/O口使用的,当多路开关是与上面接通时,P0口是作为‘地址/数据’总线使用的。 输出驱动部份:P0口的输出是由两个MOS管组成的推拉式结构,也就是说,这两个MOS管一次只能导通一个,当V1导通时,V2就截止,当V2导通时,V1截止。

P0口作为I/O端口使用时,多路开关的控制信号为0(低电平),V1管截止,多路开关是与锁存器的Q非端相接的(即P0口作为I/O口线使用)。作为地址/数据线使用时,多路开关的控制信号为1,V1管由地址/数据线决定,多路开关与地址/数据线连接。 输出过程: 1、I/O输出工作过程:当写锁存器信号CP有效,数据总线的信号→锁存器的输入端D→锁存器的反向输出Q非端→多路开关→V2管的栅极→V2的漏极到输出端P0.X。这时多路开关的控制信号为低电平0,V1管是截止的,所以作为输出口时,P0是漏极开路输出,类似于OC门,当驱动上接电流负载时,需要外接上拉电阻。 下图就是由部数据总线向P0口输出数据的流程图(红色箭头)。 2、地址输出过程 控制信号为1,地址信号为“0”时,与门输出低电平,V1管截止;反相器输出高电平,V2管导通,输出引脚的地址信号为低电平。

51单片机IO口使用DE 经验

DANPAINJI 51单片机I/O口使用经验 字体大小: 小中大作者:来源:日期:2006-08-18 点击:364 按常规,在51端口(P1、P2、P3)某位用作输入时,必须先向对应的锁存器写入1,使FET 截止。一般情况是这样,也有例外。所谓IO口内部与电源相连的上拉电阻而非一常规线性电阻,实质上,该电阻是由两个场效应管并联在一起:一个FET为负载管,其阻值固定;另一个FET可工作在导通或截止两种状态(姑且叫可变FET)。使其总电阻值变化近似为0或阻值较大(20千欧--40千欧)两种情况。当和端口锁存器相连的FET由导通至截止时,该阻值近似为0,可将引脚快速上拉至高电平;当和锁存器相连的FET由截止至导通时,该电阻呈现较大阻值,限制了和端口锁存器相连的FET的导通电流。 51I/O口作为输入端和外部信号相连有时必须考虑上述特性,本人在设计LTP1245热敏打印头驱动板时,资料上推介热敏头“抬头”和“纸尽”信号由头中内嵌检测电路提供,MCU IO口采集该信号时需加缓冲(如74HC04)。当时本人认为51IO口上拉电阻为一较大阻值的固定电阻,对输入信号无影响,故未加缓冲电路(为降低成本能省则省)。可到调试PCBA时发现,“抬头”、“纸尽”状态变化时,采集信号只在3.90V--5.10V之间变化,应为低电平时无低电平输出。究其原因,打印头的“抬头”、“缺纸”信号输出为一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输出,集电极和电源间原有一个负载电阻,饱和导通设计工作电流仅为450--1100微安,当该集电极直接和MCU IO口某位相连时,IO口上拉电阻和光敏三极管负载电阻并联,当IO口上拉时,上拉电阻极小致使光敏三极管直流负载线斜率陡然增大,工作状态进入放大区而非希望的饱和区。当时在不改硬件的条件下,我几乎无计可施,甚至想到了准备烧断IO口上拉电阻(前两天我曾发帖求救怎么烧断IO口上拉电阻的方法)后来听网友建议该方法风险较大,所以总想用软件方法解决。 后来我的解决方法是:采样信号前不是先向对应锁存器写1,而是先写入0,再写入1,延时约10毫秒以上,然后再采样(当然此法只适应于采样频率很低的情况)。这样作的目的是:先写入0迫使IO口上拉电阻先为一较大值,此时如果外部光敏三极管本来处于截止状态,当完成上述一系列锁存器的写入过程后光敏管仍为截止态,IO口正确采样到高电平;此时如果外部光敏三极管基极电流足够大有容许三极管饱和导通的条件(即基极吸收到充分光强),虽然采样一开始集电极被人为钳位在低电平,但当下一时隙和IO口相连的锁存器被写入1时,在IO口上拉电阻中的可变FET导通之前,光敏三极管已先进入饱和态而又把引脚钳位在实际输出的低电平,此时MCU IO口的上拉电阻仍为较大阻值,同时和原光敏三极管集电极负载电阻并联(考虑并联后阻值变化,原光敏三极管集电极负载电阻需增大到适当阻值)充当饱和导通后光敏三极管的负载电阻,事实上,IO口上拉电阻中的可变FET未来得及导通又被截止了,由此又保证了信号低电平的正确采样。经过波形测试问题得

关于51单片机IO引脚驱动能力

单片机的引脚,可以用程序来控制,输出高、低电平,这些可算是单片机的输出电压。 但是,程序控制不了单片机的输出电流。单片机的输出电流,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引脚上的外接器件。 单片机输出低电平时,将允许外部器件,向单片机引脚内灌入电流,这个电流,称为“灌电流”,外部电路称为“灌电流负载”; 单片机输出高电平时,则允许外部器件,从单片机的引脚,拉出电流,这个电流,称为“拉电流”,外部电路称为“拉电流负载”。 这些电流一般是多少?最大限度是多少?这就是常见的单片机输出驱动能力的问题。 早期的51系列单片机的带负载能力,是很小的,仅仅用“能带动多少个TTL输入端”来说明的。 P1、P2和P3口,每个引脚可以都带动3个TTL输入端,只有P0口的能力强,它可以带动8个! 分析一下TTL的输入特性,就可以发现,51单片机基本上就没有什么驱动能力。TTL输入基极的电流很小(一般为微安级的10uA-100uA)。 它的引脚,甚至不能带动当时的LED进行正常发光。(其工作电流一般为几个毫安到十几个毫安)。 记得是在AT89C51单片机流行起来之后,做而论道才发现:单片机引脚的能力大为增强,可以直接带动LED发光了。 看看下图,图中的D1、D2就可以不经其它驱动器件,直接由单片机的引脚控制发光显示。

虽然引脚已经可以直接驱动LED发光,但是且慢,先别太高兴,还是看看AT89C51单片机引脚的输出能力吧。 从AT89C51单片机的PDF手册文件中可以看到,稳态输出时,“灌电流”的上限为: Maximum IOL per port pin:10mA; Maximum IOL per8-bit port:Port0:26mA,Ports1,2,3:15mA; Maximum total I for all output pins:71mA. 这里是说: 每个单个的引脚,输出低电平的时候,允许外部电路,向引脚灌入的最大电流为10mA; 每个8位的接口(P1、P2以及P3),允许向引脚灌入的总电流最大为15mA,而P0的能力强一些,允许向引脚灌入的最大总电流为26mA; 全部的四个接口所允许的灌电流之和,最大为71mA。 而当这些引脚“输出高电平”的时候,单片机的“拉电流”能力呢?可以说是太差

单片机IO口结构及工作原理

、Po端口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Po端口8位中的一位结构图见下图: 地址∕ttiκ I i O i XWwfr?? 内部总线 i?引脚 PO 口工作康理图 由上图可见,P0端口由锁存器、输入缓冲器、切换开关、一个与非门、一个与门及场效应管驱动电路构成下面,先分析组成P0 口的各个部分: 先看输入缓冲器:在P0 口中,有两个三态的缓冲器,在其的输出端可以是高电平、低电平,同时还有一种就是高阻状态(或称为禁止状态),上面一个是读锁存器的缓冲器,下面一个是读引脚的缓冲器,读取P0.X引脚上的数据,要使这 个三态缓冲器有效,引脚上的数据才会传输到内部数据总线上。 D锁存器:在51单片机的32根I/O 口线中都是用一个D触发器来构成锁存器的。D 端是数据输入端,CP是控制端(也就是时序控制信号输入端),Q是输出端,Q非是反向输出端。 多路开关:在51单片机中,不需要外扩展存储器时,P0 口可以作为通用的输入输出端口(即I/O)使用,对于8031 (内部没有ROM )的单片机或者编写的程序超过了单片机内部的存储器容量,需要外扩存储器时,P0 口就作为,地址/数据? 总线使用。这个多路选择开关就是用于选择是做为普通I/O 口使用还是作为,数据/地址?总线使用的选择开关了。当多路开关与下面接通时,P0 口是作为普通的I/O 口使用的,当多路开关是与上面接通时,P0 口是作为,地址/数据?总线使用的。 输出驱动部份:P0 口的输出是由两个MOS管组成的推拉式结构,也就是说,这两个MOS管一次只能导通一个,当V1导通时,V2就截止,当V2导通时,V1截止。

Po 口作为I/O端口使用时,多路开关的控制信号为0 (低电平),V1管截止, 多路开关是与锁存器的Q非端相接的(即P0 口作为I/O 口线使用)。作为地址/数据线使用时,多路开关的控制信号为1,V1管由地址/数据线决定,多路开关与地址/数据线连接。 输出过程: 1、I/O输出工作过程:当写锁存器信号CP有效,数据总线的信号→锁存器的输入端D→锁存器的反向输出Q非端→多路开关→V2管的栅极→V2的漏极到输出端 P0.X。这时多路开关的控制信号为低电平0, V1管是截止的,所以作为输出口时,P0是漏极开路输出,类似于OC门,当驱动上接电流负载时,需要外接上拉电阻。下图就是由内部数据总线向P0 口输出数据的流程图(红色箭头)。 地址/数抵 控制信号(0. 1) PO. XWftKra 内部总线 ht t p://WWW Z Po口由内部致据忌址向31 Wtt出时的5t?≡ 2、地址输出过程 控制信号为1 ,地址信号为“(时,与门输出低电平,V1管截止;反相器输出高电平,V2管导通,输出引脚的地址信号为低电平。

单片机IO口驱动能力

单片机IO引脚驱动能力提升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 关键字:单片机IO引脚 早期的51单片机,驱动能力很低。P1、P2和P3口只能驱动3个LSTTL输入端,P0口可驱动8个。如果想要驱动更多的器件,就要用到“总线驱动芯片”。经常用的就是74LS244(单向)和74LS245(双向)。 现在常用的 AT89C51 单片机引脚的输出能力已经大多了,从 PDF 手册文件中可查出: 单片机输出低电平的时候,单个的引脚,向引脚灌入的最大电流为 10 mA; 一个 8 位的接口(P1、P2 以及 P3),灌入的总电流最大为 15 mA,P0 允许灌入的最大总电流为 26 mA; 全部的四个接口所允许的灌电流之和,最大为 71 mA。 但是当引脚输出高电平的时候,它们的“拉电流”能力可就差多了,竟然还不到 1 mA。 单片机的输出特性和很多常用的LS系列TTL器件的输出特性是相同的,都有灌电流较大的特点。 实际上,现在常用的单片机IO引脚驱动能力,就和早期的单片机增加了“总线驱动芯片”的效果基本是相同的。现在的单片机输出低电平的时候,就已经可以直接驱动LED发光了。 上述的数值,也并非是不可逾越的破坏性极限数值。当略超过这些数值范围的时候,单片机IO引脚的电压,就会发生变化,造成“高电平不高”、“低电平不低”,这就会缩小外接器件的噪声容限。如果环境再稍有干扰,外接器件就无法正确判定单片机送来的高、低电平,将会胡乱动作。 ================================== 为了合理利用IO引脚的低电平能力强的特点,在外接耗电较大的器件(如LED数码显示器、继电器等)的时候,应该优先选用低电平输出来驱动外部器件。使用IO口输出高电平驱动负载,就是一个错误的选择。 下图是一个直接利用单片机IO引脚驱动LED的电路。 图中P0口使用低电平驱动方式,只要加上约1K的限流电阻即可,甚至不需要常见的P0口上拉电阻。发光的段,每个引脚灌电流约为3mA,不发光的段,电流为0。即使各个段全都发光,电流也不超过P0所容许的电流,这是一个合理的驱动方式。

51单片机驱动能力(拉电流_灌电流)及上拉电阻

看来很多网友都搞不清灌电流和拉电流的概念,下面就此解释一下,希望看过本文后不再就此困扰。 一个重要的前提:灌电流和拉电流是针对端口而言的。 名词解释——灌:注入、填充,由外向内、由虚而实。渴了,来一大杯鲜榨橙汁,一饮而尽,饱了,这叫“灌”。 灌电流(sink current),对一个端口而言,如果电流方向是向其内部流动的则是“灌电流”,比如一个IO通过一个电阻和一个LED连接至VCC,当该IO输出为逻辑0时能不能点亮LED,去查该器件手册中sink current参数。 名词解释——拉:流出、排空,由内向外,由实而虚。一大杯鲜橙汁喝了,过会儿,憋的慌,赶紧找卫生间,一阵“大雨”,舒坦了,这叫“拉”。 拉电流(sourcing current),对一个端口而言,如果电流方向是向其外部流动的则是“拉电流”,比如一个IO通过一个电阻和一个LED 连至GND,当该IO输出为逻辑1时能不能点亮LED,去查该器件

手册中sourcing current参数。 https://www.sodocs.net/doc/d21482421.html,/viewthread.php?tid=219138&highlight=%2Byez hubenyue 单片机输出低电平时,将允许外部器件,向单片机引脚内灌入电流,这个电流,称为“灌电流”,外部电路称为“灌电流负载”(sink current)单片机输出高电平时,则允许外部器件,从单片机的引脚,拉出电流,这个电流,称为“拉电流”,外部电路称为“拉电流负载“(source current)这些电流一般是多少?最大限度是多少?这就是常见的单片机输 出驱动能力的问题。 分析一下TTL 的输入特性,就可以发现,51 单片机基本上就没有什么驱动能力。 它的引脚,甚至不能带动当时的LED 进行正常发光。 记得是在AT89C51 单片机流行起来之后,做而论道才发现:单片机引脚的能力大为增强,可以直接带动LED 发光了。 看看下图,图中的D1、D2 就可以不经其它驱动器件,直接由单片机的引脚控制发光显示。 虽然引脚已经可以直接驱动LED 发光,但是且慢,先别太高兴,还是看看AT89C51 单片机引脚的输出能力吧。 从AT89C51 单片机的PDF 手册文件中可以看到,稳态输出时,“灌电流”的上限为:

单片机IO口结构及上拉电阻

单片机IO口结构及上拉电阻 MCS-51有4组8位I/O口:P0、P1、P2和P3口,P1、P2和P3为准双向口,P0口则为双向三态输入输出口,下面我们分别介绍这几个口线。 一、P0口和P2口 图1和图2为P0口和P2口其中一位的电路图。由图可见,电路中包含一个数据输出锁存器(D触发器)和两个三态数据输入缓冲器,另外还有一个数据输出的驱动(T1和T2)和控制电路。这两组口线用来作为CPU与外部数据存储器、外部程序存储器和I/O扩展口,而不能象P1、P3直接用作输出口。它们一起可以作为外部地址总线,P0口身兼两职,既可作为地址总线,也可作为数据总线。 图1 单片机P0口内部一位结构图

图2 单片机P0口内部一位结构图 P2口作为外部数据存储器或程序存储器的地址总线的高8位输出口 AB8-AB15,P0口由ALE选通作为地址总线的低8位输出口AB0-AB7。外部的程序存储器由PSEN信号选通,数据存储器则由WR和RD读写信号选通,因为 2^16=64k,所以MCS-51最大可外接64kB的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 二、P1口 图3为P1口其中一位的电路图,P1口为8位准双向口,每一位均可单独定义为输入或输出口,当作为输入口时,1写入锁存器,Q(非)=0,T2截止,内上拉电阻将电位拉至"1",此时该口输出为1,当0写入锁存器,Q(非)=1,T2导通,输出则为0。 图3 单片机P2口内部一位结构图 作为输入口时,锁存器置1,Q(非)=0,T2截止,此时该位既可以把外部电路拉成低电平,也可由内部上拉电阻拉成高电平,正因为这个原因,所以P1口常称为准双向口。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输入口使用时,有两种情况:

51单片机IO端口的四种输入输出模式

51单片机IO端口的四种输入输出模式(by wuleisly) 单片机I O口的使用对所有单片机玩家来说都是“家常便饭”,但是你真的了解I O 口吗?你真的能按你的需要配置I O口吗? 一、准双向口输出 准双向口输出类型可用作输出和输入功能而不需重新配置 口线输出状态。这是因为当口线 输出为1时驱动能力很弱,允许外部装置将其拉低。当引脚输出为低时,它的驱动能力很强, 可吸收相当大的电流。(准双向口有3个上拉晶体管适应不同的需要) 准双向口读外部状态前,要先锁存为…1?,才可读到外部正确的状态. 二、强推挽输出 推挽输出配置的下拉结构与开漏输出以及准双向口的下拉 结构相同,但当锁存器为1时提供持续的强上拉。推挽模式一般用于需要更大驱动电流的情况。 三、仅为输入(高阻) 输入口带有一个施密特触发输入以及一个干扰抑制电路。 四、开漏输出配置(若外加上拉电阻,也可读) 当口线锁存器为0时,开漏输出关闭所有上拉晶体管。当作为一个逻辑输出时,这种配置方式必须有外部上拉,一般通过电阻外接到V c c。如果外部有上拉电阻,开漏的I/O口还可读外部状态,即此时被配置为开漏模式的I/O口还可作为输入I/O口。这种方式的下拉与准双向口相同。 开漏端口带有一个施密特触发输入以及一个干扰抑制电路。 关于I/O口应用注意事项: 1.有些是I/O口由低变高读外部状态时,读不对,实际没有损坏,软件处理一下即可。 因为1T的8051单片机速度太快了,软件执行由低变高指令后立即读外部状态,此时由于实际输出还没有变高,就有可能读不

对,正确的方法是在软件设置由低变高后加1到2个空操作指令延时,再读就对了. 有些实际没有损坏,加上拉电阻就OK了 有些是外围接的是NP N三极管,没有加上拉电阻,其实基极串多 大电阻,I/O口就应该上拉多大的电阻,或者将该I/O口设置为强 推挽输出. 2.驱动L E D发光二极管没有加限流电阻,建议加1K以上的限流电阻,至少也要加470欧姆以上 做行列矩阵按键扫描电路时,实际工作时没有加限流电阻,实际工作时可能出现2个I/O口均输出为低,并且在按键按下时,短接在一起,我们知道一个C MOS电路的2个输出脚不应该直接短接在一起,按键扫描电路中,此时一个口为了读另外一个口的状态,必须先置高才能读另外一个口的状态,而8051单?片机的弱上 拉口在由0变为1时,会有2时 钟的强推挽高输出电流输出到另外一个输出为低的I/O口,就有 可能造成I/O口损坏.建议在其中的一侧加1K限流电阻,或者在 软件处理上,不要出现按键两端的I/O口同时为低. 一种典型三极管控制电路: 如果用弱上拉控制,建议加上拉电阻R1(3.3K~10K),如果不加上拉电阻R1(3. 3K~10K), 建议R2的值在15K以上,或用强推挽输出。 典型发光二极管控制电路:

51单片机IO口应用详解

51单片机IO口应用详解 MCS-51是标准的40引脚双列直插式集成电路芯片,引脚分布请参照单片机引脚图: 这4个I/O口具有不完全相同的功能,大家可得学好了,其它书本里虽然有,但写的太深,对于初学者来说很难理解的,我这里都是按我自已的表达方式来写的,相信你也能够理解的。 P0口有三个功能: 1、外部扩展存储器时,当做数据总线(如图1中的D0~D7为数据总线接口) 2、外部扩展存储器时,当作地址总线(如图1中的A0~A7为地址总线接口) 3、不扩展时,可做一般的I/O使用,但内部无上拉电阻,作为输入或输出时应在外部接上拉电阻。 P1口只做I/O口使用:其内部有上拉电阻。 P2口有两个功能: 1、扩展外部存储器时,当作地址总线使用 2、做一般I/O口使用,其内部有上拉电阻; P3口有两个功能: 除了作为I/O使用外(其内部有上拉电阻),还有一些特殊功能,由特殊寄存器来设置,具体功能请参考我们后面的引脚说明。 有内部EPROM的单片机芯片(例如8751),为写入程序需提供专门的编程脉冲和编程电源,这些信号也是由信号引脚的形式提供的, 即:编程脉冲:30脚(ALE/PROG) 编程电压(25V):31脚(EA/Vpp) 在介绍这四个I/O口时提到了一个“上拉电阻”那么上拉电阻又是一个什么东东呢?他起什么作用呢?都说了是电阻那当然就是一个电阻啦,当作为输入时,上拉电阻将其电位拉高,若输入为低电平则可提供电流源;所以如果P0口如果作为输入时,处在高阻抗状态,只有外接一个上拉电阻才能有效。 ALE 地址锁存控制信号:在系统扩展时,ALE用于控制把P0口的输出低8位地址送锁存器锁存起

实验二单片机IO口的使用

姓名:学号:日期: 实验二单片机I/O口的使用 一、实验名称:单片机I/O口的使用 二、实验目的 1.掌握在Keil环境下建立项目、添加、保存源文件文件、编译源程序的方法; 2.掌握运行、步进、步越、运行到光标处等几种调试程序的方法; 3.掌握在Proteus环境下建立文件原理图的方法; 4.实现Proteus与Keil联调软件仿真。 三、使用仪器设备编号、部件及备件 1.实验室电脑; 2.单片机实验箱。 四、实验过程及数据、现象记录 1.在Proteus环境下建立如下仿真原理图,并保存为文件; 原理图中常用库元件的名称: 无极性电容:CAP 极性电容:CAP-ELEC 单片机:AT89C51 晶体振荡器:CRYSTAL 电阻:RES 按键:BUTTON 发光二极管:红色LED-RED 绿色LED-GREEN 蓝色LED-BLUE 黄色LED-YELLOW 2.在Keil环境下建立源程序并保存为.ASM文件,生成.HEX文件; 参考程序如下: ORG 0000H LJMP MAIN ORG 0100H MAIN: MOV A,# H LOOP: MOV P2,A CALL DELAY SJMP LOOP DELAY: MOV R1,# H DL1: MOV R2,# H DL2: MOV R3,# H DJNZ R3,$

DJNZ R2,DL2 DJNZ R1,DL1 RET END 将以上程序补充完整,流水时间间隔为50ms。 3.将.HEX文件导入仿真图,运行并观察结果; 4.利用Keil软件将程序下载至实验箱,进行硬件仿真,观察实验结果。 五、实验数据分析、误差分析、现象分析 现象:进行软硬件仿真时,观察到8支LED发光二极管流水发光。 六、回答思考题 1.如何让改变流水方向? 2.若将R3至R10上拉电阻省略,8支LED还能正常发光吗? 3.如果将LED接到P0口与接到P2口硬件设计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Keil软件建立项目的方法: 1.新建项目 2.新建文件 3.添加文件 4.设置选项 5.重建所有目标文件 6.调试仿真

51单片机IO引脚IO口工作原理

51单片机I/O引脚IO口工作原理 一、P0端口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P0端口8位中的一位结构图见下图: 由上图可见,P0端口由锁存器、输入缓冲器、切换开关、一个与非门、一个与门及场效应管驱动电路构成。再看图的右边,标号为P0.X引脚的图标,也就是说P0.X引脚可以是P0.0到P0.7的任何一位,即在P0口有8个与上图相同的电路组成。 下面,我们先就组成P0口的每个单元部份跟大家介绍一下: 先看输入缓冲器:在P0口中,有两个三态的缓冲器,在学数字电路时,我们已知道,三态门有三个状态,即在其的输出端可以是高电平、低电平,同时还有一种就是高阻状态(或称为禁止状态),大家看上图,上面一个是读锁存器的缓冲器,也就是说,要读取D锁存器输出端Q的数据,那就得使读锁存器的这个缓冲器的三态控制端(上图中标号为…读锁存器?端)有效。下面一个是读引脚的缓冲器,要读取P0.X引脚上的数据,也要使标号为…读引脚?的这个三态缓冲器的控制端有效,引脚上的数据才会传输到我们单片机的内部数据总线上。 D锁存器:构成一个锁存器,通常要用一个时序电路,时序的单元电路在学数字电路时我们已知道,一个触发器可以保存一位的二进制数(即具有保持功能),在51单片机的32根I/O口线中都是用一个D触发器来构成锁存器的。大家看上图中的D锁存器,D端是数据输入端,CP是控制端(也就是时序控制信号输入端),Q是输出端,Q非是反向输出端。 对于D触发器来讲,当D输入端有一个输入信号,如果这时控制端CP没有信号(也就是时序脉冲没有到来),这时输入端D的数据是无法传输到输出端Q及反向输出端Q非的。如果时序控制端CP的时序脉冲一旦到了,这时D端输入的数据就会传输到Q及Q非端。数据传送过来后,当CP时序控制端的时序

单片机IO功能介绍

单片机IO端口工作原理 一、P0端口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P0端口8位中的一位结构图见下图: 输入缓冲器:在P0口中,有两个三态的缓冲器,三态门有三个状态,即在其的输出端可以是高电平、低电平,同时还有一种就是高阻状态。图中有一个是读锁存器的缓冲器,也就是说,要读取D锁存器输出端Q的数据,那就得使读锁存器的这个缓冲器的三态控制端(上图中标号为…读锁存器?端)有效。图中另一个是读引脚的缓冲器,要读取P0.X引脚上的数据,也要使标号为…读引脚?的这个三态缓冲器的控制端有效,引脚上的数据才会传输到我们单片机的内部数据总线上。 D锁存器:一个触发器可以保存一位的二进制数(即具有保持功能),在51单片机的32根I/O口线中都是用一个D触发器来构成锁存器的。图中的锁存器,D端是数据输入端,CP是控制端(也就是时序控制信号输入端),Q是输出端,Q非是反向输出端。 对于D触发器来讲,当D输入端有一个输入信号,如果这时控制端CP没有信号(也就是时序脉冲没有到来),这时输入端D的数据是无法传输到输出端Q及反向输出端Q非的。如果时序控制端CP的时序脉冲一旦到了,这时D端输入的数据就会传输到Q及Q非端。数据传送过来后,当CP时序控制端的时序信号消失了,这时,输出端还会保持着上次输入端D的数据(即把上次的数据锁存起来了)。如果下一个时序控制脉冲信号来了,这时D端的数据才再次传送到Q端,从而改变Q端的状态。 多路开关:在51单片机中,当内部的存储器够用(也就是不需要外扩展存储器时,这里讲的存储器包括数据存储器及程序存储器)时,P0口可以作为通用的输入输出端口(即I/O)使用,对于8031(内部没有ROM)的单片机或者编写的程序超过了单片机内部的存储器容量,需要外扩存储器时,P0口就作为…地址/数据?总线使用。那么这个多路选择开关就是用于选择是做为普通I/O口使用还是作为…数据/地址?总线使用的选择开关了。大家看上图,当多路开关与下面接通时,P0口是作为普通的I/O口使用的,当多路开关是与上面接通时,P0口是作为…地址/数据?总线使用的。 输出驱动部份:从上图中我们已看出,P0口的输出是由两个MOS管组成的推拉式结构,也就是说,这两个MOS管一次只能导通一个,当V1导通时,V2就截止,当V2导通时,V1截止。

对于51单片机P1口驱动能力的理解

对于51单片机P1口驱动能力的理解 在51单片机系列中,现在生产厂家很多,兼容型号也很多。不同厂家生产的单片机P1口的驱动能力是不同的。下面仅举最常用的3种单片机为例,谈谈驱动能力。先说说LS型TTL负载。LS型TTL负载是指单片机端口所接负载是74LS系列的数字芯片。以TI公司的74LS00芯片为例,其输入端接高电平时,输入电流为20μA,输入端接低电平时,输入电流是-0.4mA。因此,单片机端口输出高电平时,每个LS型的输入端将是20μA的拉电流型负载;输出低电平时,将是0.4mA的灌电流负载。1. 标准的Intel8051单片机:其P0口是一个漏极开路的准双向口,驱动能力是8个LS型TTL负载。楼上3楼说“51单片机 P1口只是准双向口,内部没有上拉的。(上拉的概念只是对于I/O的输入来说,对于输出来说,无所谓上拉,下拉的)。”,其实并不对。不对之处有两点:①没有上拉的是P0口,而不是P1口。P1口是有上拉的。②没有上拉(即漏极开路)其实只对输出有影响,以致只能输出低电平,不能输出高电平,而不妨碍高低电平的输入。因此对P0口来说,输出为高电平时,其输出电流为0,必须外接上拉电阻才能输出高电平;输出低电平时,允许灌入电流为0.4mA×8=3.2mA。而P1、P2、P3口都是有上拉的准双向口,带负载能力为4个LS型TTL门,因此,高电平输出电流为20μA×4=80μA,低电平允许灌入电流为 0.4mA×4=1.6mA。输出高低电平的带负载能力都很差,因此应该接入4.7k~10k左右的上拉电阻。2. AT89系列单片机:因为输出电流会影响输出电压,所以参数表中是结合输出电压来提供输出电流能力的。AT89C51和AT89S51允许的高电平输出电流为:输出电压为3.7V时,电流为25μA;允许的低电平输出电流(实际为灌入电流)为:输出电压为0.45V 时,电流为-1.6mA。AT89系列单片机中有一个另类,输出电流特别大,那就是AT89C2051,允许20mA的灌电流输入,但高电平输出电流也只有30μA。3. STC89系列单片机:晶宏科技的STC89系列单片机现在应用的人很多。由于至今没有见到正规的Datasheet,只能从它的简介上得知:通用I/O 口(36/40 个),复位后为:准双向口/ 弱上拉(普通8051 传统I/O 口)可设置成四种模式:准双向口/ 弱上拉,推挽/ 强上拉,仅为输入/ 高阻,开漏每个I/O 口驱动能力均可达到20mA,44/40 管脚的IC 建议整个芯片不要超过100mA,20/18/16 管脚的IC 建议整个芯片不要超过60mA。由此可见,晶宏的STC89系列带负载能力最强。以上拙见供参考选用。

单片机的驱动能力

C8051F学习笔记:单片机的驱动能力 学习51单片机的时候我们就知道51单片机的I/O口的特点:P0口没有弱上拉,所以做地址线时不用上拉,但输出“1”时就要加上拉电阻,不然输出电平到不了高电平,P1~P3则不存在这个问题,每个输出管脚都有弱上拉电阻(也就是电阻很大的上拉电阻),造成的结果是输出高电平电流很小,为uA量级,驱动不了LED、数码管之类的,所以要么在外加一个NPN的三极管增强驱动,要么LED、数码管用共阳极接法(也就是LED正接VCC,负接MCU的I/O;数码管用共阳数码管,COM口接VCC)。 虽然道理懂得,但很多时候脑子太死了,MCU接其他器件的时候,就要MCU的I/O输出驱动电流这事给忘了。下面是一个教训:三个不同类型MCU 控制继电器的电路。 图1 MCU采用STC89C51,增加一个PNP,增强了驱动能力,能控制继电器TQ-RELAY的闭合

图2 MCU用的是C8051F120,I/O端口高低电平能控制光耦继电器AQW610的闭合 图3 MCU用的是ADI公司的单片机ADuC842,这种解法,MCU的I/O控制不了AQW610的闭合 图2和图3基本是相同的电路,只不过是MCU不一样,为什么一个能控制AQW610,一个不行呢?让我们先来看看AQW610的DataSheet. AQW610的电气特性 AQW610光耦继电器里的二极管工作电流常闭端为3.0mA,常开端为1.3mA。 再来看看单片机ADuC842(ADI公司兼容的51单片机)

ADuC842的电气特性 I SINK为灌电流,是指低电平输出时,能够吸收的电流; I SOUCE为拉电流,指高电平输出时,能够输出的电流; 在这里虽然没有明确给出拉电流灌电流的最大值,只是把这两个作为输出高电流和低电平的测试条件,但可以认为这个测试条件也就是这款MCU能输出的最大电流了。ADuC842高电平的驱动电流只能到80uA,P0~02、ALE低电平的驱动电流为1.6mA,P3低电平的驱动电流能达到3mA。因此想要图3电路工作,AQW610的1脚接VCC,4脚接ADuC842的P3口某脚(P0~P2不行)。 C8051F120的极限电气参数 从C8051F120的电气特性就可以知道C8051F系列单片机I/O有很大的驱动电流,要注意上表是极限参数,也就是说如果超过列出的极限参数的话,有可能导致器件永久损坏,所以100mA的最大输出拉电流(输出高电平),足以直接驱动LED、数码管及其他器件。 只要是驱动器件的时候才考虑拉电流是否大于被驱动器件的输入电流需求,如果MCU是驱动地址线或数据线,如SPI、74LS573等一些器件,就很少要考虑电流这方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