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高中化学必修2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第二章 第三节 第1课时

高中化学必修2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第二章 第三节 第1课时

高中化学必修2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第二章  第三节  第1课时
高中化学必修2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第二章  第三节  第1课时

第三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第1课时 化学反应的速率

[目标导航] 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含义及其表示方法。2.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3.初步了解控制化学反应速率的常用方法。

一、化学反应速率

1.表示

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来表示。

(1)计算公式:v A =Δc A Δt

。 (2)常用单位:mol/(L ·s)或mol/(L ·min)。

2.意义

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物理量,同一化学反应用不同的物质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时,其数值可以不同,但这些数值所表示的意义相同。

3.规律

对于同一反应,用不同的物质来表示反应速率,其比值一定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如对于反应:m A(g)+n B(g)p C(g)+q D(g),v(A)∶v(B)∶v(C)∶v(D)=m∶n∶p∶q。

点拨(1)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涉及反应物、生成物等多种物质,因而定量表示一个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时,必须指明是用哪一种反应物或哪一种生成物来表示。

(2)无论是用某一反应物表示还是用某一生成物表示,其化学反应速率都取正值,而且是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不是某一时刻的瞬时速率。

(3)在一定温度下,对于固体和纯液体物质来说,其单位体积里的物质的量不会改变,即它们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常数,故一般不用固体或纯液体物质来表示反应速率。

警示计算反应速率时,若给出的是物质的量的变化值,不要忘记转化为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值。

【议一议】

1.(1)某一化学反应在第5 s时的反应速率是0.2 mol·L-1·s-1的说法正确吗?

(2)一个化学反应的速率可以用任何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来表示吗?

答案(1)不正确。通常所说的化学反应速率是指一定时间段内的平均反应速率,而不是某一时刻的瞬时速率。

(2)由于Δc表示的是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而固态物质和纯液态物质的浓度在一定温度下是常量,所以这种表示化学反应速率的方法不适合固态物质和纯液态物质。

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探究

实验操作

试管中均为2~3 mL相同浓度的滴有FeCl3溶液的H2O2溶液

实验现象

①产生气泡速率最

②产生气泡速率较快③产生气泡速率最快

实验结论对于反应2H2O2=====

催化剂

2H2O+O2↑来说,温度越高,H2O2的分解速率越快

2.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①有少量气泡出现②产生大量气泡③产生大量气泡

实验结论MnO2、FeCl3可以使H2O2分解的速率加快

3.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除温度和催化剂外,还有反应物浓度、反应物的状态、固体表面积、压强、溶剂、光照等许多因素。人们可以通过这些因素来调控化学反应速率。点拨 1.升高温度,无论对于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都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2.催化剂分为正催化剂和负催化剂,正催化剂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负催化剂可以减慢化学反应速率。

【议一议】

2.在下列事实中,什么因素影响了化学反应的速率?

(1)集气瓶中有H2和Cl2的混合气体,在瓶外点燃镁条时发生爆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黄铁矿煅烧时需粉碎成细小的矿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KI晶体和HgCl2晶体混合后无明显现象,若一起投入水中,很快生成红色HgI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熔化的KClO3放出气泡很慢,撒入少量MnO2很快产生气体: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同浓度、同体积的盐酸中放入同样大小的锌粒和镁块,产生气体有快有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同样大小的石灰石分别在0.1 mol·L-1的盐酸和1 mol·L-1的盐酸中反应速率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夏天的食品易变霉,冬天就不易发生该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葡萄糖在空气中燃烧时需要较高的温度,可是在人体内,在正常体温(37 ℃)时,就可以被氧化,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光(2)反应物的接触面积(3)在溶液中,水作溶剂,增大了接触面积(4)催化剂(5)反应物本身的性质(6)反应物的浓度(7)反应温度

(8)人体里的生物酶起催化作用,可以降低葡萄糖氧化反应所需要的能量,所以在人体温度的范围内就可以发生反应

解析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除了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以外,光、电磁波、超声波、反应物颗粒的大小、溶剂的性质等,也会对化学反应速率产生影响。

一、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和比较

【例1】将4 mol A和2 mol B在2 L的密闭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s)+B(g)2C(g),反应2 s后测得C的浓度为0.6 mol·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物质A表示2 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0.3 mol·L-1·s-1

B.用物质B表示2 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0.6 mol·L-1·s-1

C.2 s时v(C)=0.3 mol·L-1·s-1

D.2 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 mol·L-1

答案 D

解析不能用固体物质的浓度表示化学反应速率,A错误;化学反应速率是平均值不是瞬时值,C错误;据题目条件知v(C)=0.6 mol·L-1÷2 s=0.3 mol·L-1·

s -1,则v (B)=0.3 mol ·L -1·s -1÷2=0.15 mol ·L -1·s -1,则2 s 时物质B 的浓度为2 mol ÷2 L -0.6 mol ·L -1÷2=0.7 mol ·L -1,B 错误,D 正确。

归纳总结

1.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

(1)根据v (A)=Δc (A )Δt

计算。 (2)根据同一化学反应不同物质的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计算。

2.反应速率大小比较的两种方法

同一化学反应速率用不同物质表示时数值可能不同,比较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不能只看数值大小,还要进行一定的转化:

(1)换算成同一物质、同一单位表示,再比较数值大小。

(2)比较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比值。如反应a A +b B

c C ,要比较v (A)与v (B)的相对大小,即比较v (A )a 与v (B )

b 的相对大小,若v (A )a >v (B )

b

,则用v (A)表示的反应速率比用v (B)表示的反应速率大。

变式训练1 反应:3A(g)+B(g)===2C(g)+2D(g),在不同条件下,用不同物质表示其反应速率,分别为:

①v (A)=0.6 mol ·L -1·min -1;

②v (B)=0.45 mol ·L -1·min -1;

③v (C)=0.015 mol ·L -1·min -1;

④v (D)=0.45 mol ·L -1·min -1

则此反应在不同条件下进行最快的是( )

A .②③

B .①③

C .②④

D .②

答案 D

解析 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即v (A)∶v (B)∶v (C)∶v (D)=3∶1∶2∶2,则用A 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分别为:①v (A)=0.6 mol ·L -1·min -1;②中v (A)=3v (B)=0.45 mol ·L -1·min -1×3=1.35 mol ·L -1·min -1;③中v (A)=32v (C)

=32

×0.015 mol ·L -1·min -1=0.022 5 mol · L -1·min -1;④中

v (A)=32v (D)=32×0.45 mol ·L -1·min -1=0.675 mol ·L -1· min -1,所以在不同条件下,进行最快的是②,D 项正确。

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例2】 向四个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一定量的SO 2和O 2,开始反应时,按反应速率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甲:500 ℃,10 mol SO 2和5 mol O 2反应

乙:500 ℃,V 2O 5作催化剂,10 mol SO 2和5 mol O 2反应

丙:450 ℃,8 mol SO 2和5 mol O 2反应

丁:500 ℃,8 mol SO2和5 mol O2反应

A.甲、乙、丙、丁B.乙、甲、丙、丁

C.乙、甲、丁、丙D.丁、丙、乙、甲

答案 C

解析温度高,浓度大,且使用催化剂,反应速率最快,乙组最快。其次是甲,最慢的是丙。

归纳总结

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因素注意点

(1)主要因素(内因)

不同的化学反应,具有不同的反应速率,因此,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性质是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

(2)外界因素(外因)

①温度: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可以增大化学反应速率;降低温度,可以减小化学反应速率。

②催化剂: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使用适当的催化剂通常能极大地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③浓度: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可以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减小反应物的浓度,可以减小化学反应速率。

④压强: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气体的压强,可以增大化学

反应速率;减小气体的压强,可以减小化学反应速率。

⑤固体表面积:固体颗粒越小,其单位质量的表面积越大,与其他反应物的接触面积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大。

⑥反应物状态:一般来说,配成溶液或反应物是气体,都能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增大反应速率。

⑦形成原电池,可以增大氧化还原反应的反应速率。

变式训练2 为了说明影响化学反应快慢的因素,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四个实验,你认为结论不正确的是( )

A.将铜片放入稀硫酸中,无现象。若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一段时间后,由于形成原电池,可看到有氢气生成

B.将除去氧化膜的大小相同、质量相同的镁条和铝条与相同浓度盐酸反应,前者速率大于后者

C.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氯酸钾,其中一支试管中再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同时加热,产生氧气的快慢不同

D.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块状和粉末状大理石与相同浓度盐酸反应时,粉末状的反应速率快

答案 A

解析加入硝酸银溶液后,铜在酸性条件下与硝酸根离子(相当于稀硝酸)反应产生NO,不可能生成H2,错误。

1.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速率是指一定时间内任何一种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任何一种生成物浓度的增加

B.化学反应速率为0.8 mol·L-1·s-1所表示的意思是:时间为1 s时,某物质的浓度为

0.8 mol·L-1

C.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可以知道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

D.对于任何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大,反应现象就越明显

答案 C

解析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物质的量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物质的量浓度的增加,是平均速率,可以表示化学反应的快慢;因为固体和纯液体的浓度是一个常数,所以不能用固体和纯液体表示反应速率,所以A、B两项错误,C项正确。对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来说,无法通过现象来体现反应速率的大小。

2.在某一化学反应中,反应物A的浓度在10 s内从0.8 mol·L-1变为0.2 mol·L-1,则在这10 s内A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

A.0.02 mol·L-1B.0.02 mol·L-1·s-1

C.0.06 mol·L-1·s-1D.0.06 mol·L-1·min-1

答案 C

解析10 s内A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8 mol·L-1-0.2 mol·L-1)÷10 s=0.06 mol·L-1·s -1。

3.在反应C(s)+CO2(g)2CO(g)中,不可能使反应速率明显增大的措施是( ) A.增大压强B.升高温度

C.增大CO2的浓度D.增加碳的量

答案 D

解析增大压强、升高温度、增大CO2的浓度均能增大反应速率,增加固体的用量,因其浓度是常数,故反应速率不会增加,选D。

4.把镁条投入盛有盐酸的敞口容器中,产生氢气的速率变化曲线

如图所示。下列因素中,影响该反应速率的是( )

①盐酸的浓度②镁条的表面积

③溶液的温度④Cl-的浓度

A.①④B.③④C.①③D.②③

答案 C

解析镁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g+2H+===Mg2++H2↑,与H+有关,与Cl-无关。在镁与盐酸的反应中,刚开始时H+的浓度最大,反应速率应最大,但由于此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还会增大,随着化学反应的进行,H+浓度逐渐减小,化学反应速率又逐渐减慢。

5.某温度下,在2 L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态物

质发生化学反应时,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

线如图所示:

(1)由图中的数据分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min内用Z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化学反应速率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实验室制取氢气时一般用粗锌替代纯锌和

稀硫酸反应,这是利用________原理加快了氢气生成的速率。

答案(1)3X+Y3Z (2)0.06 mol·L-1·min-1(3)原电池

解析据图可知,X、Y是反应物,Z是生成物,三者的物质的量变化量分别是0.6 mol、0.2 mol、0.6 mol,且该反应是可逆反应,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X+Y3Z。5 min 内Z的反应速率是0.6 mol÷2 L÷5 min=0.06 mol·L-1·min-1。粗锌中含碳,与锌、稀硫酸构成原电池,加快电子的转移,从而加快了化学反应速率。

[经典基础题]

题组1 化学反应速率及计算

1.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速率是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B.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反应物的性质

C .化学反应速率可以用单位时间内生成某物质的质量的多少来表示

D .化学反应速率常用单位有mol ·L -1·s -1和mol ·L -1·min -1

答案 C

解析 化学反应速率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变化来表示,而不采用物质的质量或物质的量。

2.反应4NH 3(g)+5O 2(g)===4NO(g)+6H 2O(g)在10 L 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45 mol ,则此反应的速率可表示为 ( )

A .v (NH 3)=0.01 mol ·L -1·s -1

B .v (O 2)=0.001 mol ·L -1·s -1

C .v (NO)=0.001 mol ·L -1·s -1

D .v (H 2O)=0.045 mol ·L -1·s -1

答案 C

解析 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公式:

v (H 2O)=0.45 mol/(10 L ×30 s)=0.001 5 mol ·L -1·s -1,

则v (NH 3)=v (NO)=46

v (H 2O)=0.001 mol ·L -1·s -1, v (O 2)=56

v (H 2O)=0.001 25 mol ·L -1·s -1,故选C 。 3.已知某反应的各物质浓度数据如下:

a A(g)+

b B(g)2C(g)

起始浓度(mol ·L -1) 3.0 1.0 0

2 s 末浓度(mol ·L -1) 1.8 0.6 0.8

据此可推算出上述反应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是 ( )

A .9∶3∶4

B .3∶1∶2

C .2∶1∶3

D .3∶2∶1

答案 B

解析 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它们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v (A)=3.0 mol ·L -1-1.8 mol ·L -1

2 s =0.6 mol/(L ·s),v (B)=1.0 mol ·L -1-0.6 mol ·L -1

2 s =0.2

mol/(L ·s),v (C)=0.8 mol ·L -1-02 s

=0.4 mol/(L ·s)。化学计量数之比为0.6∶0.2∶0.4,即3∶1∶2。

题组2 化学反应速率快慢比较

4.在2A +B 3C +4D 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

A .v (A)=0.5 mol ·L -1·s -1

B .v (B)=0.3 mol ·L -1·s -1

C .v (C)=0.8 mol ·L -1·s -1

D .v (D)=1 mol ·L -1·s -1

答案 B

解析正确的思路应是根据反应速率与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间的关系将各物质的反应速率转化为用同一种物质表示的速率。A项中据v(A)推知v(B)=0.25 mol·L-1·s-1,C项中据v(C)推出v(B)=0.27 mol·L-1·s-1,D项中据v(D)推出v(B)=0.25 mol·L-1·s -1,故反应速率最快的是B选项。

5.反应A+3B===2C+2D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可分别为

①v(A)=0.15 mol/(L·s) ②v(B)=0.6 mol/(L·s)

③v(C)=0.4 mol/(L·s) ④v(D)=0.45 mol/(L·s)

该反应进行的快慢顺序为________。

答案④>③=②>①

解析根据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各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把各种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转化为同一物质(本题中以物质A为标准)表示的反应速率,则有

v(A)∶v(B)=1∶3,则②表示的反应速率为v(A)=0.2 mol/(L·s);

v(A)∶v(C)=1∶2,则③表示的反应速率为v(A)=0.2 mol/(L·s);

v(A)∶v(D)=1∶2,则④表示的反应速率为v(A)=0.225 mol/(L·s)。

故反应进行的快慢顺序为④>③=②>①。

题组3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6.通过控制或改变反应条件可以加快、减缓甚至阻止反应的进行,使化学反应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下列各图所示的措施中,是为了增大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 )

答案 C

解析A项为防止铁门生锈,B项为防止橡胶老化,D项为防止木头腐烂,三者均为了减慢化学反应速率。C项是为了使炉火更旺,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7.为了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下列实验方案可行的是( )

答案 D

解析A项没有对比实验,错误;B项中催化剂不同,温度不同,无法比较,错误;C 项,前者没有催化剂,后者有催化剂,且温度不同,无法比较,错误;D项中只有温度

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该方案可行。

8.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2O3+H2SO4===Na2SO4+SO2↑+S↓+H2O,下列各组实验中最先出现浑浊的是( )

答案 D

解析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众多,本题从浓度和温度两个因素考查,非常忠实于必修2,只要抓住浓度越大,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便可以选出正确答案D。9.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快的是( ) A.加热

B.不用稀硫酸,改用98%浓硫酸

C.滴加少量CuSO4溶液

D.不用铁片,改用铁粉

答案 B

解析加热、发生原电池反应、增大固体反应物的表面积,都能加快反应速率;浓硫酸使铁发生钝化,阻止了进一步的反应。故正确答案为B。

[能力提升题]

10.一般情况下,金属越活泼,与酸反应的速率越快。为

了探究金属Mg、Zn、Fe与酸反应的快慢,某研究性

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的实验:

①取A、B、C三支试管,分别加入2 mL浓度相同的盐酸溶液。

②分别加入足量的、质量相等的Mg粉、Zn粉、Fe粉,立即把三个相同的气球分别套

在各试管口上。

(1)写出铁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气球膨胀速度最快的是________(填试管编号)。

(3)该实验表明,实验室一般选用锌而不选用镁、铁制取氢气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②是实验获得成功的关键,你认为在操作过程中各小组成员之间应该如何操作?

答案(1)Fe+2HCl===FeCl2+H2↑(2)A

(3)镁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过快不易控制,而铁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较慢影响实验时间

(4)应把金属粉末先分别放入气球中再将气球套在试管上,同时将气球提起,让金属同时

落入盐酸中以保证反应同时开始又不损失氢气。

11.(1)在反应A(g)+3B(g)===2C(g)中,若以物质A 表示的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2 mol ·L -1·min -1,则以物质B 表示此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 mol ·L -1·min -1。

(2)在2 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N 2和3 mol H 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3 s 后测得N 2为 1.9 mol ,则以H 2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10 mol A 和5 mol B 放入容积为10 L 的密闭容器中,某温度下发生反应:3A(g)+B(g)2C(g),在最初2 s 内,消耗A 的平均速率为0.06 mol ·L -1·s -1,则在2 s 时,容器中有______ mol A ,此时C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答案 (1)0.6 (2)0.05 mol ·L -1·s -1

(3)8.8 0.08 mol ·L -1

解析 (1)根据化学方程式中的计量数关系,v (B )v (A )=3

1,v (B)=3v (A)=3×0.2 mol ·L -1·min -1=0.6 mol ·L -1·min -1。 (2)解法一:3 s 内消耗的N 2的物质的量为2 mol -1.9 mol =0.1 mol ,根据化学方程式

N 2+3H 2高温、高压催化剂2NH 3,可以计算出3 s 内消耗的H 2的物质的量为0.3 mol ,根据

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公式,v (H 2)=0.3 mol 2 L ×3 s

=0.05 mol ·L -1·s -1。 解法二:先计算出以N 2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v (N 2)=2 mol -1.9 mol 2 L ×3 s =160

mol ·

L-1·s-1,再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量数关系,计算出以H2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v(H2)=3v(N2)=0.05 mol·L-1·s-1。

(3) 3A(g) +B(g) 2C(g)

起始浓度

(mol·L-1)

1.0 0.5 0

转化浓度(mol·L-1)0.06×2

=0.12

0.04 0.08

2 s时浓度(mol·L-1)1.0-0.12

=0.88

0.5-0.04

=0.46

0.08

则2 s时,n(A)=0.88 mol·L-1×10 L=8.8 mol c(C)=0.08 mol·L-1。

12.下表是稀硫酸与某金属反应的实验数据:

实验序号金属质

量/g

金属状态

c(H2SO4)/

(mol·L-1)

V(H2SO4)/

mL

溶液温度/℃

金属消

失的时

间/s

反应前反应后

1 0.10 丝0.5 50 20 34 500

2 0.10 粉末0.5 50 20 35 50

3 0.10 丝0.7 50 20 36 250

2020年2月高中化学红对勾必修2课时作业18

第三节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课时作业18 乙醇 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 1.酒后驾车是引发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交警对驾驶员进行呼气酒精检测的原理是橙色的K 2Cr 2O 7酸性水溶液与乙醇可迅速反应生成蓝绿色的Cr 3+。下列对乙醇的描述与此测定原理有关的是( A ) A.乙醇具有还原性 B.乙醇可发生加成反应 C.乙醇的密度比水小 D.乙醇是烃的含氧衍生物 解析:K 2Cr 2O 7具有强氧化性,乙醇具有还原性,在酸性条件下可以 将Cr 2O 2-7还原成蓝绿色的Cr 3+,与测定原理有关,A 项正确; 发生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不是加成反应,B 项错误;乙醇的密度大小与测定原理无关,C 项错误;乙醇可看成乙烷中的氢原子被羟基取代后的产物,是烃的含氧衍生物,与测定原理无关,D 项错误。 2.乙醇能发生如下反应: ①CH 3CH 2OH +3O 2――→点燃 2CO 2+3H 2O ; ②2Cu +O 2=====加热2CuO,CH 3CH 2OH +CuO ――→加热 CH 3CHO +H 2O +Cu 。 由以上反应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D ) A.由反应①②可知,条件不同,乙醇与O 2反应的产物不同 B.由反应②可知,Cu 是乙醇氧化生成乙醛的催化剂 C.由反应①可知,乙醇燃烧时,碳碳键、碳氢键、氢氧键、碳氧键均断裂 D.由反应②可知,乙醇氧化为乙醛时,只断开氢氧键 解析:由反应①可知,乙醇在氧气中燃烧生成CO 2和H 2O,由反应②可知乙醇与O 2在铜作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CH 3CHO 和H 2O,产物不同,故A 正确;由反应②可知,Cu 能参与反应,但前后质量不变,是催化

最新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二章测验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及解析)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在众多的环境污染中,废旧电池的污染可谓让人触目惊心,废电池中对环境形成污染的主要物质是( ) A .镉 B .锌 C .石墨 D .二氧化锰 【答案】A 【解析】镉是致癌物质,是对环境形成污染的主要物质。 2.有如下两个反应: ①2HCl=====高温H 2↑+Cl 2↑ ②2HCl=====电解 H 2↑+Cl 2↑ 关于这两个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②两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B .①②两反应中的能量转换方式都是热能转变为化学能 C .①反应是热能转变为化学能 D .②反应是电能转变为化学能 【答案】B 【解析】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A 项正确;反应②是电能转变为化学能;B 项错误,D 项正确;反应①是吸热反应,是热能转变为化学能,C 项正确。 3.面粉厂必须严禁烟火的主要原因是( ) A .防止火灾发生 B .防止污染面粉 C .吸烟有害健康 D .防止面粉爆炸 【答案】D 【解析】面粉颗粒极小,当其扩散在空气中与空气充分接触,导致氧气与面粉的接触面面积增大一旦引发反应,极易发生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爆炸。 4.化学电池可以直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化学电池的本质是( ) A .化合价的升降 B .电子的转移 C .氧化还原反应 D .电能的储存 【答案】B 【解析】化合价的升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现形式,而电子转移则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实

质,而只有氧化还原反应才能设计为原电池。 5.某同学做完铜、锌原电池的实验后得到了下列结论,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 .构成原电池正极和负极的材料必须是两种金属 B .由铜、锌电极与硫酸铜溶液组成的原电池铜是正极 C .电子沿导线由锌流向铜,在铜极上氢离子得到电子而放出氢气 D .铜锌原电池工作时,锌溶解,所以才产生电子 【答案】A 【解析】一般构成原电池负极的是金属,而且是活泼性的金属,而正极可以是导电的非金属,如石墨碳棒;但负极也不一定是金属 6.锌电池可代替铅蓄电池,它的构成材料是锌、空气、某种电解质溶液,发生的总反应是2Zn +O 2===2ZnO 。下列有关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锌为电池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B .电池工作时,氧气与锌直接化合,生成氧化锌 C .正极发生的反应是:12O 2+2e -+2H + ===H 2O D .负极发生的反应是:Zn -2e - +H 2O===ZnO +2H + 【答案】B 【解析】负极发生的反应是:Zn -2e -+H 2O===ZnO +2H + 7.“西气东输”工程中,需要地下埋入铸铁管道。在下列情况下,铸铁管道被腐蚀速率最慢的是( ) A .在含铁元素较多的酸性土壤中 B .在潮湿疏松的碱性土壤中 C .在干燥致密的不透气的土壤中 D .在含碳粒较多,潮湿透气的中性土壤中 【答案】C 【解析】在酸性较强的环境中钢铁发生析氢腐蚀,而在中性或者微碱性土壤中则发生吸氧腐蚀,在含有碳粒的土壤中会形成原电池,造成腐蚀。 8.“嫦娥一号”发射所用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中装的液氢和四氧化二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火箭中装入的液氢和四氧化二氮都是燃料 B .火箭中装入的液氢和四氧化二氮形成原电池,即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使火箭上天 C .液氢燃烧,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及机械能使火箭上天

高中化学必修一必修二综合测试题及解答

高中化学必修一/必修二综合测试题 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Fe:56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选项是符合要求的(本部分23题,每题3分,共69分) 1.“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生活中废弃的铁锅、铝制易拉罐、铜导线等可以归为一类加以回收,它们属于 A.酸B.碱C.盐D.金属或合金 2.食品安全警钟长鸣。近日,一批湖南大米中重金属元素镉超标事件被媒体广泛报导。下Cd)的说法正确的是 列有关镉(112 48 A.原子序数为48 B.电子数为64 C.中子数为112 D.质量数为160 3.下列物质水解的最终产物中含有葡萄糖的是 A.蛋白质B.氨基酸C.油脂D.淀粉 4.可以用来鉴别甲烷和乙烯两种气体的试剂是 A.乙醇B.溴水C.NaOH溶液D.灼热的铜丝 5.下列可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是 A.NH3B.NO C.NO2D.SO2 6.常温下,将铜片投入到下列溶液中,会产生气体的是 A.稀硫酸B.稀盐酸C.浓硝酸D.浓硫酸 7.有NaCl、MgCl2、A1C13三种溶液,只用一种试剂就可把它们鉴别开来,这种试剂是A.烧碱溶液 B. 盐酸C.氨水D.碘水 8.下列物质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是 A.CO2B.CaCl2C.NaOH D.C6H6 9.在无色透明的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Al3+、SO42ˉ、NO3ˉB.Cu2+、SO42ˉ、NO3ˉ C.NH4+ 、SO42ˉ、OHˉD.Na+、CO32ˉ、Cl ˉ 10.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铁溶于盐酸中:Fe + 2H+ == Fe3+ + H2↑ B.二氧化硫被烧碱吸收:SO2 + 4OHˉ == SO42ˉ + 2H2O C.硫酸与氧化铝反应:Al2O3 + 6H+ == 2Al3+ + 3H2O

高一化学必修1第二章测试题及答案

新课标高一化学必修1第二章单元测试题(A)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班别座号姓名评分_____ ___ 相对原子质量:Na 23 Al 27 Fe 56 Cu 64 H 1 O 16 C 12 S 16 Cl 35.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 小题,1-9题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10-13题每题有1-2个答案,每小题4分,共43 分。) 1.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O2 B.Na2O C.NaClO D.FeSO4 2.根据我省中心气象台报道,近年每到春季,我省沿海一些城市多次出现大雾天气,致使高速公路关闭,航班停飞。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 A.溶液B.悬浊液C.乳浊液D.胶体 3.能用H++OH-=H2O来表示的化学反应是 A.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B.Ba(OH)2溶液滴入稀硫酸中 C.澄清石灰水和稀硝酸反应D.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4.下列反应中必须加入还原剂才能进行的是 A.Cl2→Cl-B.Zn→ Zn2+C.H2→H2O D.CuO→CuCl2 5.将饱和FeCl3溶液分别滴入下列液体中,能形成胶体的是() A.冷水B.沸水C.NaOH溶液D.NaCl溶液 6.某溶液中只含有Na+、Al3+、Cl-、SO42-四种离子,已知前三种离子的个数比为3∶2∶1,则溶液中Al3+和SO42-的离子个数比为 A.1∶2B.1∶4C.3∶4D.3∶2 7.在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离子组是 A.K+、MnO4-、Na+、Cl-B.K+、Na+、NO3-、CO32- C.Na+、H+、NO3-、SO42-D.Fe3+、Na+、Cl-、SO42- 8.对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下列说法:①不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②只能是复分解反应;③可能是置换反应;④不能有分子参加。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B.③C.①②D.③④ 9.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CaCO3+2HCl=CaCl2+CO2↑+ H2O B.CaO+H2O=Ca(OH)2

高一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三节乙醇与乙酸练习题(附答案) 郭其炫

高一化学必修2第三章 第三节 乙醇与乙酸 同步测试题 一选择题 1.羟基的符号是( ) A. OH B OH ― C -OH D H O ??? ???? ? 2.下列关于乙醇的物理性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能与水任意比例互溶 B. 可溶解多种无机物和有机物 C.密度比水小 D. 沸点比水高 3.比较乙烷和乙醇的结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两个碳原子以单键相连 B.分子里都含6个相同的氢原子 C.乙基与一个氢原子相连就是乙烷分子 D.乙基与一个羟基相连就是乙醇分子 4.CH 3CH 2OH 是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下列对其性质的描述中不. 正确的是: A .能够与金属Na 反应放出H 2 B .能够燃烧放出大量热量 C .能够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 .能够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5.下列关于乙醇用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 用作燃料 B. 制取乙酸,乙醚等化工产品 C. 制造饮料、香精 D . 无水酒精在医疗上用消毒剂 6.下列各反应,除反应物外,还必须加入另一物质,该物质不起催化作用的是( ) A 苯跟液溴反应时加入铁粉 B 无水醋酸钠制甲烷时加入碱石灰 C 用乙醇制乙酸乙酯时,加入浓硫酸 D 乙醇氧化时,用烧红的铜丝伸入乙醇液体中 7.用分液漏斗可以分离的一组混合物是( ) A.溴乙烷和乙醇 B.丙醇和乙二醇 C.溴苯和水 D.甘油和水 8.质量为a g 的铜丝放在空气中灼烧变黑,趁热放入下列物质中,铜丝变红,质量仍为a g 的是( ) A.CH 3COOH B.HNO 3 C.CH 3CH 2OCH 3 D.CH 3CH 2CH 2OH 9. 下列物质中,能与醋酸发生反应的是: ①石蕊 ②乙醇 ③甘油 ④金属铝 ⑤氧化镁 ⑥碳酸钙 ⑦氢氧化铜 A.①③④⑤⑥⑦ B.②③④⑤ C. ①②④⑤⑥⑦ D.全部 10.丙烯醇(CH 2==CH —CH 2OH )可发生的化学反应有( ) ①加成 ②氧化 ③燃烧 ④加聚 ⑤取代 A.只有①②③ B.只有①②③④ C .只有①②③④⑤ D.只有①③④ 11、酯化反应是有机化学中的一类重要反应,下列对酯化反应理解不正确... 的是( ) A .酯化反应的产物只有酯 B .酯化反应可看成取代反应的一种 C .酯化反应是有限度的 D .浓硫酸可做酯化反应的催化剂 12、下列各组中,不管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总质量一定,充分燃烧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量不变的是( ) A .乙炔(C 2H 2)和苯(C 6H 6) B .乙醇和丙醇(CH 3CH 2CH 2OH) C .乙醇和乙醚(C 2H 5OC 2H 5) D .甲醛( HCHO)和乙酸 13、若乙酸分子中的氧都是18O ,乙醇分子中的氧都是16O ,二者在浓H 2SO 4作用下发生反应,一段时间后,分子中含有18O 的物质有( ) A 1种 B 2种 C 3 种 D 4种 14、关于乙酸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乙酸易溶于水和乙醇 B .无水乙酸又称冰醋酸,它是纯净物 C .乙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酸,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D .乙酸分子里有四个氢原子,所以不是一元酸 15、禁止用工业酒精配制饮料酒,这是因为酒精中含有少量有毒物质是( )

2020人教版化学必修2 课时作业15 乙醇

课时作业(十五) [学业水平层次(A)] 1.下列有机物中,不属于烃的衍生物的是( ) A.B.CH3CH2NO2 C.CH2CHBr D. 【解析】烃的衍生物一定含有C、H以外的其他元素。 【答案】 D 2.下列关于羟基和氢氧根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羟基比氢氧根少一个电子 B.两者的组成元素相同 C.羟基不带电,氢氧根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D.羟基比氢氧根性质稳定 【解析】OH-的电子式为,—OH的电子式为 (存在单电子),故A、B、C说法正确;由于—OH中氧原子不是8电子的稳定结构,而OH-中氧原子是8电子稳定结构,故羟基不如氢氧根稳定,D说法不正确。 【答案】 D 3.(2015·唐山高一检测)下列物质中含有两种官能团的烃的衍生物为( ) A.CH3CH2NO2B.CH2CHBr C.CH2Cl2D. 【答案】 B 4.乙醇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可再生能源,目前新兴起的车所用的乙醇汽油就是加了一定比例乙醇的汽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相同状况下,同体积的乙醇气体和乙烯气体都完全燃烧,耗氧量相同 B.在相同状况下,同体积的乙醇气体和乙烯气体都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相同 C.用乙醇作燃料不会导致“温室效应” D.用乙醇作燃料会导致酸雨 【解析】将CH3CH2OH改写为C2H4·H2O,再跟C2H4(乙烯)比较,可知A项正确、B项错误。乙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能导致“温室效应”,酸雨的形成主要是由于SO2的过度排放,可知C和D 都错。 【答案】 A

5.(2015·长春高一检测)下列物质不能氧化乙醇的是( ) A.氧气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C.酸性重铬酸钾溶液D.硫酸 【解析】乙醇可被氧气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或乙醛;也可被强氧化剂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氧化成乙酸,但不能被硫酸氧化。 【答案】 D 6.下列方法中可以证明乙醇分子中有一个氢原子与其他氢原子不同的是 ( ) A.1 mol乙醇完全燃烧生成3 mol水 B.乙醇可以制饮料 C.1 mol乙醇跟足量的Na作用得0.5 mol H2 D.1 mol乙醇可生成1 mol乙醛 【解析】A中,乙醇燃烧时,所有的氢原子均参与反应生成H2O;B项无法证明;D中,乙醇氧化成乙醛时,O—H虽参与反应,可C—H也参与反应,也无法证明氢原子的不同。乙醇和足量钠反应,参与反应的氢原子占醇分子中氢原子的六分之一,说明其中一个氢原子与另外五个不同。 【答案】 C 7.(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香叶醇是合成玫瑰香油的主要原料,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香叶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香叶醇的分子式为C10H18O B.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C.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解析】A项,依据碳原子结构分析可知,碳原子在有机化合物中形成四个共价键。在键线式中剩余价键被氢原子饱和,由香叶醇的结构简式可得分子式为C10H18O。B项,分子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从而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C项,分子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使紫红色褪去。D项,分子结构中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反应,醇羟基可发生取代反应。 【答案】 A 8.(2015·济宁高一检测)CH3CH2OH、HOCH2CH2OH、HOCH2CH(OH)CH2OH分别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在相同条件下产生相同体积的氢气,则消耗醇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1∶1 B.1∶2∶3 C.6∶3∶2 D.3∶2∶1 【解析】 1 mol CH3CH2OH、HOCH2CH2OH、HOCH2CH(OH)CH2OH分别含—OH的物质的量依次为1 mol、2 mol、

高中化学必修2综合测试题

高一年级化学必修2综合测试题 班别:姓名: 一、选择题: 1、几种核素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则() A、一定互为同位素 B、一定是同种原子 C、质量数一定相等 D、中子数一定相等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凡是放热反应的发生均无需加热 B、凡是需要加热后才能发生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C、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D、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3、下列用水就能鉴别的一组物质是() A、苯、己烷、四氯化碳 B、苯、乙醇、四氯化碳 C、硝基苯、乙醇、四氯化碳 D、硝基苯、乙醇、乙酸 4、美国科学家将两种元素铅和氪的原子核对撞,获得了一种质子数为118、质量数为293的超重元素,该元素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为() A、47 B、57 C、61 D、175 5、对于放热反应H2 + Cl2 点燃2HC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产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 B、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产物所具有的总能量 C、断开1mol H—H键和1mol Cl—Cl键所吸收的总能量大于形成1mol H—Cl键所放出 的能量 D、该反应中,化学能只有转变为热能 6、下列物质中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 A、苯 B、乙烷 C、乙醇 D、乙酸 7、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主族的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不可能 ...是() A、16 B、26 C、36 D、46 8、将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后放入稀硫酸溶液中,发生原电池反应,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A、溶液的PH增大 B、溶液中的Zn2+浓度增大 C、溶液中的SO42- 浓度增大 D、溶液的密度增大

9、可以鉴别乙酸溶液、葡萄糖溶液、蔗糖溶液的试剂是( ) A 、NaOH 溶液 B 、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 C 、石蕊试液 D 、碳酸钠溶液 10、下列各组微粒所含电子数目相同的是 ( ) A 、NH 4+、OH - 、H 3O + B 、Na +、Mg 2+、S 2- C 、F 、NH 2- 、Al 3+ D 、Li +、Na +、K + 11、已知空气――锌电池的电极反应为: 锌片:Zn + 2OH - - 2e - = ZnO + H 2O 石墨:O 2 + 2H 2O + 4e - = 4OH - 根据此判断,锌片是: A 、负极,并被氧化 B 、负极,并被还原 C 、正极,并被氧化 D 、正极,并被还原 12、下列物质属于同分异构体的一组是( ) A 、CH 4与C 2H 4 B 、 与 CH 3-CH 2-CH 2-CH 3 C 、C 2H 6与C 3H 8 D 、O 2与O 3 13、右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短周期的一部分,下列有关A 、B A 、原子半径大小为:D>B>C B 、核电荷数:D > C>B >A C 、A 与D 形成的化合物均是离子键 D 、生成的氢化物的稳定性为: D >A>B 14、可逆反应2SO 2 + O 2 2SO 3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① 消耗2 mol SO 2的同时生成2 mol SO 3 ② SO 2、O 2与SO 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2 ③ 反应混合物中,SO 3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 A 、①② B 、①③ C 、只有③ D 、只有① 15、酯化反应是有机化学中的一类重要反应,下列对酯化反应理解不正确... 的是() A 、酯化反应的产物只有酯 B 、酯化反应可看成取代反应的一种 C 、酯化反应是有限度的 D 、浓硫酸可做酯化反应的催化剂 16、在正规化学试卷的开始处总有“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一项,如H :1 C :12 Cl :35.5 S :32 Cu :64等。请问这些数值准确的说应该是( ) A 、某种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B 、某种核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 C 、某种元素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 D 、某种元素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值 17、在反应:C + CO 2 2CO 中,可使反应速率增大的措施是: ①增大压强 ②升高温度 ③通入CO 2④增加碳的量 ⑤降低压强 A B C D

高一化学必修2第三章测试题附答案

高一化学必修2 第三章测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A .酶 B 天然橡胶 C 淀粉D硬脂酸甘油酯 2、中小学生使用的涂改液中含有挥发性的有毒溶剂,应告诫学生不要使用,减少对身体的毒害及对环境的污染,该溶剂所含的一种有毒成份可能是() A. 乙醇 B 乙酸 C 三氯乙烯D甘油 3、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煤的干馏B.石油的分馏C.石油的裂化D.铝热反应 4、去年3月11日杭甬高速公路萧山路段一辆运送化学物品的槽罐车侧翻,罐内15t苯泄入路边300m长的水渠,造成严重危险,许多新闻媒体进行了报道,以下报道中有科学性错误的是()A.由于大量苯溶入水中渗入土壤,会对周边农田、水源造成严重污染 B.由于苯是一种易挥发、易燃的物质,周围地区如果有一个火星就可能引起爆炸C.可以采取抽吸水渠中上层液体的办法,达到部分清除泄漏物的目的 D.处理事故时,由于事故发生地周围比较空旷,有人提出用点火焚烧的办法来清除泄漏物,但由于苯燃烧会产生大量的黑烟扩大污染,所以该办法未被采纳。 5、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但不能跟溴水反应褪色的是() A.聚乙烯 B.乙烯 C.甲苯 D.裂化汽油 6.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物质的稀溶液中,pH最小的是() A、乙醇 B、乙酸 C、氯化钠 D、碳酸 7.用分液漏斗可以分离的一组混合物是 A、溴苯和水 B、乙酸乙酯和乙酸 C、溴乙烷和乙醇 D、乙醇和水8.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苯B.天然气C.汽油D.煤 9.氯仿可用作全身麻醉剂,但在光照条件下,易被氧化成生成剧毒的光气(COCl2): ?光2HCl+2COCl2为防止发生医疗事故,在使用前要先检查是否变2CHCl3 +O2?→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单元测试题附答案全套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单元测试题附答案全套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微粒,其化学性质一定相似 B. 第三周期非金属元素含氧酸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 C. 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D. 元素周期律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 D 【分析】 本题考查了微粒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元素周期律等知识点,难度不大,解题时注意仔细审题。 【解答】 A.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微粒,如和的电子层结构相同,而其化学性质不同,故A错误; B.根据元素周期律,第三周期非金属元素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故B错误; C.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例如,是共价化合物,故C错误; D.由结构决定性质,则元素周期律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故D正确。 故选D。 2.下列关于原子结构、元素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结构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这个规律叫元素周期律 B. 第三周期元素的简单离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依次增大 C. ⅦA族元素的简单阴离子还原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弱 D. 与互为同位素,它们的性质基本相同 C 解:元素周期律是指元素性质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呈周期性变化,故A错误; B.第三周期元素的简单阳离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减小,简单阴离子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减小,但阳离子半径小于阴离子半径,故B错误; C.简单阴离子还原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弱,非金属性越弱,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弱,故C正确; D.同位素研究对象是原子,与为同一物质,都是氧气,故D错误; 故选C. A.元素周期律是指元素性质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呈周期性变化; B.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电子层越多离子半径越大; C.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简单阴离子还原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弱,据此判断; D.同位素研究对象是原子,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互为同位素. 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同位素、离子半径比较等,难度不大,注意D选项中与为同一物质,不是同素异形体.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微粒,其化学性质一定相似 B. 第三周期非金属元素含氧酸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 C. 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两两结合形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D. 元素周期律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

(完整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1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 . O 2 B . Na 20 2.根据我省中心气象台报道,近年每到春季,我省沿海一些城市多次出现大雾天气,致使 高速公路关 闭,航班停飞。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 A . 溶液 B .悬浊液 C . 乳浊液 D . 胶体 3.能用 H + OH H 2O 来表示的化学反应是 A . 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 B . Ba(OH) 2 溶液滴入稀硫酸中 C . 澄清石灰水和稀硝酸反应 D . 一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4.下列反应中必须加入还原剂才能进行的是 A . C I 2T c 「 B . Zn i Zn 2+ C . H 2^H 2O D . Cu? CuCI 2 5.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叫还原反应 B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电子的元素化合价降低 C .物质中某元素失去电子,则此物质是氧化剂 D .还原剂中必定有一种元素被氧化 6. 在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离子组是 A. K +、Mn04「、Na +、C 「 B . K +、Na +、N03「、CO 32 C . Na +、H +、N03「、SO 42一 D . Fe 3+、Na +、C 「、SO 42- 7. 对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下列说法:①不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②只能是复分解反应;③ 可能是置 换反应;④不能有分子参加。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③ B .③ C .①② D .③④ &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 CaCO 3+2HCI=CaCI 2+CO 2 f + H 2O C . 2H 2O 2 ; 2H 2O+O 2 f 9.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氯化铜溶液与铁粉反应: Cu 2++Fe=Fe 2++Cu B. 稀 H 2SO 4与铁粉反应:2Fe+6H +=2Fe 3++3H 2f C. 氢氧化钡溶液与稀 H 2SO 4反应:Ba 2++SO 42一 =BaSO 4j D. 碳酸钙与盐酸反应: CO 32 一 +2H +=H 2O+CO 2f 10 .从海水中提取溴有如下反应: 5NaBr+NaBrO 3+3H 2SO 4=3Br 2+Na 2SO 4+3H 2O ,与该反应 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上最相似的是 A . 2NaBr+Cl 2=2CaCI+Br 2 B . AICI 3+3NaAIO 2+6H 2O=4AI(OH) 3 J +3NaCl C . 2H 2S+SO 2=2H 2O+3S J C . NaClO D . FeSO 4 B . CaO+H 2O=Ca(OH )2 D . CaCO3 '' CaO+CO2f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三节教案

高一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三节 第二课时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酸 关岭民族高级中学周瑞发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认识乙酸的结构和官能团 2. 理解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设计实验证明乙酸酸性,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和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 2. 通过酯化反应的分组实验,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酯化反应的分组实验,树立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 教学难点:酯化反应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实验设计】请每个小组利用你们眼前的药品,在5分钟之内设计出你们最感兴趣的实验来证明乙酸的酸性。并将你们的设计的实验方案与大家共享。 【幻灯片展示】学生设计方案 【板书】3、化学性质 (1). 乙酸的酸性(断O-H键)CH3COOH CH3COO- + H+ 【设问】厨师烧鱼时常加醋并加点酒,这样鱼的味道就变得无腥、香醇,特别鲜美。你知道其中的奥秘吗? 【板书】(2)酯化反应 实验室也可以制取这种香料,但在常温常压下乙酸和乙醇反应达到一定限度需要十几年,如何才能加快反应速率呢? 【学生实验】乙酸乙酯的制取:学生分三组做如下实验。 第一组:在一支试管中加入 3 mL乙醇和2 mL乙酸,按上图连接好装置,用酒精灯缓慢加热,将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到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接收试管的液面上,观察小组合作设计并操作实验,派代表 将小组设计方案与同学共享。 ①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②与活泼金属反应 Mg+2CH3COOH ?→ ?(CH 3 COO)2Mg +H2↑ ③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CuO+2CH3COOH (CH3COO)2Cu+H2O ④与碱反应 NaOH+CH3COOH CH3COONa+H2O ⑤与部分盐反应 2CH3COOH+Na2CO3 2CH3COONa+H2O+CO2↑ 酸性: 乙酸> 碳酸 听讲并回忆第二章第三节学习的 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并回答如何 加快酯化反应的速率。 每小组按要求认真做实验,实验过 程中并感受乙醇和浓硫酸混合时 放出的热量。如实记录实验现象, 并分析原因。大胆的去分析浓硫酸 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的作用,并回 酸的通性学生初中学过, 非常熟悉。如果再让学生 照方抓药,基本是技能训 练了。所以我设计成开放 性实验,尽可能多的给学 生提供试剂和仪器。 学生刚学过化学反应速率 和反应限度,如此设计, 即复习了已学知识,又很 自然地引出酯化反应的条 件。 酯化反应是本节课的重点 难点,自己做实验更能加 深理解。实验前强调注意 事项:试剂的添加顺序;在 大试管中加两块碎瓷片; 导管末端不要插入到饱和 Na2CO3液面以下;加热开 始要缓慢。并在实验中思 考原因。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课时作业第二章 第二节 第2课时

第2课时发展中的化学电源 一、原电池工作原理的应用 1.加快氧化还原反应速率 如实验室用Zn和稀H2SO4(或稀HCl)反应制H2,常用粗锌,它产生H2的速率快。原因是粗锌中的杂质和锌、稀H2SO4形成________,加快了反应,使产生H2的速率加快。 2.比较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原电池中,一般活动性强的金属为____极,活动性弱的金属为____极。例如有两种金属A和B,用导线连接后插入到稀硫酸中,观察到A极溶解,B极上有气泡产生,由原电池原理可知,金属活动性______。 3.设计原电池 已知一个氧化还原反应,首先分析找出氧化剂、还原剂,一般________为负极材料(或在 负极上被______),________(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在正极上被还原。例如,利用Cu +2AgNO3===Cu(NO3)2+2Ag的氧化还原反应可设计成如图所示的原电池,该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式为: 负极(Cu):______________________(氧化反应) 正极(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原反应) 4.化学电源 人们利用原电池原理,将______能直接转化为____能,制作了多种电池。如干电池、蓄电池、充电电池、高能燃料电池等,以满足不同的需要。在现代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中,电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至宇宙火箭、人造卫星、飞机、轮船,小至电脑、电话、电子手表、心脏起搏器等,都离不开各种各样的电池。 二、发展中的化学电源 1.干电池 普通锌锰干电池 电池组成:____作负极;位于中央的顶盖带有__________作正极;电解质是______糊。 负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 2.充电电池 充电电池是一种____________。充电放电可循环进行,至一定周期后终止。最早也是使用最广泛的是铅蓄电池,______是Pb,______是PbO2,电解质是________。 封闭式体积小的充电电池——镍镉电池,负极是________,正极是__________,电解质是__________。 另外还有锂离子电池等。 3.燃料电池 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环境友好的发电装置。如氢氧燃料电池,在负极上发生氧化反应的是________,在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产物是________。 燃料电池与干电池的主要区别在于________不是储存在电池内部,而是用外加的设备提供______和________等,使反应连续进行。 电池反应:2H2+O2===2H2O (1)电解质溶液为稀硫酸: 负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

高一化学必修2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化学必修2第一章测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O -16 Cl -35.5 Na -23 Li -7 K -39 Rb -85 Cs -133 Ag -108 一. 选择题 1.19世纪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 ) A.提出了原子学说 B.提出了分子学说 C.发现了稀有气体 D.发现了元素周期律 2.在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四、五、六周期元素的数目分别是 ( ) A .8、8、18、32 B .8、18、18、32 C .8、18、18、18 D .8、8、18、18 3.某些建筑材料含有放射性元素氡( 22286 Rn ),会对人体产生一定危害。该原子中中子数 和质子数之差是( ) A .136 B .50 C .86 D .222 4.下列表达方式错误.. 的是 ( ) A .H ∶Cl B . C .O 188 D .O =C =O 5.下列物质中,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是( ) A .Na 2O B .NH 3 C .Ca(OH)2 D .CaBr 2 二.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5分) 6.我国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已发射成功,“嫦娥”探月工程也已正式启动。据科学家预测,月球的土壤中吸附着数百万吨的He 32,每百吨He 32核聚变所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目 前人类一年消耗的能量。在地球上,氮元素主要以He 4 2 的形式存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He 4 2 原子核内含有4个质子 B .He 32和He 4 2 互为同位素 C .He 32 原子核内含有3个中子 D .He 42 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所以He 42具有较强的金属性 7.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决定因素是 ( ) A .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依次递增 B .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C .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D .元素金属性或非金属性呈周期性变化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元素的种类由核外电子数决定 B .原子的种类由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共同决定 C .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两个原子一定是同种原子 D .某元素的原子核内有m 个质子,n 个中子,则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 + n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周期表中的主族都有非金属元素 B .周期表中的主族都有金属元素 C .周期表中的非金属元素都位于短周期 D .周期表中的非金属元素都位于主族和0族 10.下列各组中前者的碱性比后者强的是( ) A. KOH 和Al(OH)3 B. Mg(OH)2 和NaOH C. Al(OH)3和Mg(OH)2 D. Mg(OH)2和Ca(OH)2 11.下列有关碱金属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锂与过量氧气反应,生成过氧化锂 B .从锂到铯,密度由小到大 C .从锂到铯,熔沸点依次升高 D .钠与水反应不如钾与水反应剧烈 12.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通常元素的化合价与其原子的质量数有密切的关系 B.14 6C 和17 7N 的质量数相同,但质子数不同,所以互称为同位素 C .已知铱的一种核素是191 77Ir ,则其核内的中子数是114 D .钾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13.下列氢化物中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 A .CH 4>NH 3>H 2O >HF B .SiH 4>NH 3>H 2S >HCl C .HF >H 2O >NH 3>PH 3 D .NH 3>PH 3>H 2S >HBr 14.下列叙述中能肯定说明金属A 比金属B 的活泼性强的是( ) A .A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 B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 B .A 原子电子层数比B 原子的电子层数多 C .1molA 从酸中置换生成的H 2比1mol B 从酸中置换生成的H 2多 D .常温时,A 能从酸中置换出氢,而B 不能 15.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 B. 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 C. 原子核外各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 D. 核电荷数为17的元素容易失去1个电子 16.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甲和乙形成的气态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乙位于第V A 族,甲个与丙同主族,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和电子层数相等,则正确的是( ) A .原子半径:丙>丁>乙 B .单质的还原性:丁>丙>甲

最新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最新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人教版化学高一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物质,按照化合物,单质,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A、烧碱、液态氧、碘酒 B、生石灰、白磷、熟石灰 C、干冰、铁、氯化氢 D、空气、氮气、胆矾 2.根据某种共性,可将CO2、SO2归为一类氧化物。下列物质中,也属于同类氧化物的是() A、CaCO3 B、SO3 C、CuO D、KMnO4 3.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的残留物 B、洁净的食盐水 C、冰、水混合物 D、含氮30%的硝酸铵(NH4NO3) 4.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 A、碱:Na2CO3 酸: H2SO4 盐: NaHCO3 碱性氧化物: SiO2 酸性氧化物: CO2 B、碱:NaOH 酸: HCl 盐: NaCl 碱性氧化物: Na2O 酸性氧化物: CO C、碱:NaOH 酸: CH3COOH 盐: CaF2 碱性氧化物: SO3 酸性氧化物: SO2 D、碱:KOH 酸: HNO3 盐: CaCO3 碱性氧化物: CaO 酸性氧化物: SO3 5.某种胶体在电泳时,它的粒子向阴极移动。在此胶体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①蔗糖溶液, ②硫酸镁溶液,③硅酸胶体,④氢氧化铁胶体,不会发生聚沉现象的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物质分类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化学工作者经常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研究。近年来发现,在金星大气层中存在三氧化二碳。下列物质与它属于同类的是() A、H2、O3 B、H2SO4、H2CO3 C、SO2、NO D、Na2SO3、KClO3 7.奥运五环代表着全世界五大洲的人民团结在一起。下列各项中的物质,能满足如图中阴影部分关系的是() A、①NaCl②K2SO4③KCl④(NH4)2SO4 B、①Na2SO4②K2SO4③KCl④NH4Cl C、①NaCl②K2SO4③KCl④NH4Cl D、①Na2SO4②K2SO4③KCl④(NH4)2SO4 8.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应,“―→”表示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三章测试_含答案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三章测试 广州市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测试卷(B)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4 页,满分100 分,考试用时40 分钟。 可能用到的数据:H-1C-12O-16 N-14 S- 32 一、选择题(只有 1 个正确答案;共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 1.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标志的是() A .甲烷的产量 B .乙烯的产量C.乙醇的产量D.苯的产量 2.常温下,下列物质的状态是气体的是() A . CH3Cl B . CH2Cl 2C.CHCl 3D. C6H14 3.甲烷是最简单的烷烃,乙烯是最简单的烯烃,下列物质中,不能用来鉴别二者的是 () A.水B.溴水 C.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D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4.从南方往北方长途运输水果时,常常将浸泡有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放置在盛放水果的容器中,其目的是() A.利用高锰酸钾溶液杀死水果周围的细菌,防止水果霉变 B.利用高锰酸钾溶液吸收水果周围的氧气,防止水果腐烂 C.利用高锰酸钾溶液吸收水果产生的乙烯,防止水果早熟 D .利用高锰酸钾溶液的氧化性,催熟水果 5.下列有关乙醇的物理性质的应用中不正确的是() ... A.由于乙醇的密度比水小,所以乙醇中的水可以通过分液的方法除去 B.由于乙醇能够溶解很多有机物和无机物,所以可用乙醇提取中药的有效成分 C.由于乙醇能够以任意比溶解于水,所以酒厂可以勾兑各种浓度的酒 D.由于乙醇容易挥发,所以才有熟语“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说法 6.下列物质在水中可以分层,且下层是水的是() A.苯B.乙醇C.溴苯D.四氯化碳7.关于乙醇结构方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乙醇结构中有- OH,所以乙醇溶解于水,可以电离出 - 而显碱性OH B.乙醇与乙酸反应生成乙酸乙酯,所以乙醇显碱性 C.乙醇与钠反应可以产生氢气,所以乙醇显酸性 D.乙醇与钠反应非常平缓,所以乙醇羟基上的氢原子不如水中的氢原子活泼 8.酯化反应是有机化学中的一类重要反应,下列对酯化反应理解不正确...的是()

2020年2月高中化学红对勾必修2课时作业9

课时作业9化学能与热能 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 1.已知断裂1mol共价键所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H—H 键:436kJ;I—I键:153kJ;H—I键:229kJ。下列对反应H2(g)+I2(g)2HI(g)的判断中,错误的是(B) A.该反应是放出能量的反应 B.该反应是吸收能量的反应 C.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D.I2与H2具有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的HI具有的总能量 解析:依题意,断裂1 mol H—H键和1 mol I—I键吸收的总能量为436 kJ+153 kJ=589 kJ,生成2 mol H—I键放出的能量为299 kJ×2=598 kJ,因598 kJ>589 kJ,所以H2与I2反应生成HI的反应是放出能量的反应;根据反应式可知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2.下列各图中,表示放热反应的是(B) 解析: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反应是放热反应,则表示放热反应的是图象B。 3.一种化学冰袋中含有Na2SO4·10H2O和NH4NO3,使用时将它们混合用手搓揉就可制冷,且制冷效果能维持一段时间。以下关于其制冷原因的推测错误的是(C)

A.Na2SO4·10H2O脱水是吸热过程 B.较长时间制冷是由于Na2SO4·10H2O脱水是较慢的过程 C.铵盐在该条件下发生的复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 D.NH4NO3溶于水会吸收热量 解析:Na2SO4·10H2O失水属于分解反应,也属于吸热反应;NH4NO3吸收水并溶解于水中,是一个吸热的物理变化过程,整个过程中只是Na2SO4·10H2O的分解反应和NH4NO3溶于水的过程,而并没有发生复分解反应,C项错误。 4.化学反应A2+B2===2AB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断裂1 mol A—A键和1 mol B—B键能放出x kJ的能量 C.断裂2 mol A—B键需要吸收y kJ的能量 D.2 mol AB的总能量高于1 mol A2和1 mol B2的总能量 解析:由图象知,1 mol A2和1 mol B2的总能量高于2 mol AB的能量,所以该反应放热。 5.下列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C) A.铝片与稀H2SO4反应 B.Ba(OH)2·8H2O与NH4Cl反应 C.灼热的炭与CO2反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