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一、教学目的:

1.了解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思想基础及历史进步性。

2.了解孟子答问过程、论辩艺术及其“好辩、善辩”的主客观原因。

3.了解并掌握“数”“发”“直”“兵”“胜”及其若干固定句式的对应今译。

4.在综合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全文,并延展阅读阅读《仁者无敌》《出尔反尔》两个选段。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本文的论辩过程及艺术。

2.难点:《孟子》的思想内容,也就是“仁政”的具体内容。

三、教学时数:

两课时

四、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

我们刚学了《论语》中的名段《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孔子的政治思想──以礼乐治国,实行仁政。这种政治思想,在战国中期由儒家主要代表人物孟子发展而为仁政学说。当时诸侯连年战争,生灵涂炭,孟子目睹人民的苦难,也看到了人民的力量,形成了民本思想,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华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认为人民是国家的基础,民心向背是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关键。统治者应该实行仁政,用仁爱之心对待人民,像父母对待子女一样关心人民的疾苦,这样就能赢得人民的拥护;反之,统治者实行虐政,就会遭到人民的仇恨,失去民心而变成独夫民贼,被人民推翻。《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与梁惠王关于政事的一次回答。下面让我们来读一读,背一背,想一想,然后再来议一议,看看孟子的仁政主张在本课中是怎样反映的。

二、字词正音:

王好(hào)战弃甲曳(yè)兵鸡豚(tún )狗彘(zhì)之畜( xù) 无(wú,同“毋”)失其时数(cù) 罟(gǔ)不入洿(wū)池养生丧(sāng)死无憾谨庠( xiáng)序之教颁(bān,同“斑”)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申之以孝悌(tì)之义五十者可以衣(yì)帛(bó)矣然而不王(wàng)者涂(tú,同“途”)有饿莩(piǎo同“殍”

三、《孟子》简介: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当时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他是子思(孔子孙,名伋)的再传弟子,曾游说齐、宋、滕、魏等国。当时“天下方务于合从连横,以攻伐为贤”,孟子却说“唐、虞、三代之德”,被诸侯认为迂阔、远离实际,不被采纳。因此,孟子“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孟子》一书全面反映了孟子的思想。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一个最大的儒学大师,一向被认为是继承孔子学说的正统,后世将他和孔子并称。他曾拒杨墨,反纵横,维护和发展了儒家学说,对当时和后世思想界影响很大。

《孟子》在写作上很有特色。首先是善于雄辩,具有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墨酣畅的风格;采用了多种方式方法进行辩论,逻辑谨严。其中最多的是各种发问的方式方法,时而提问,时而设问,时而反问,运用自如,灵活多变。其次,善用比喻和寓言陈述事理,辩论是非。

四、解题:

本文选自儒家经典名著,词语看似浅易,内涵却很艰深。仁政是孟子政治学说的核心,《孟子》一书中多次论及仁政的有关问题。

这篇课文记述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围绕“民不加多”的问题展开讨论,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的不平等。

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争地以战,杀

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这就造成了兵员缺乏,劳力不足,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由此可以看出,梁惠王提出这个问题实质是想借助增加人力而增加国力。

五、课文串讲:

梁惠王⑵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⑶。河内凶⑷,

对于(总算是) 了啦饥荒

焉耳矣:三个语气词连用,表强调,重点在后一个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则移民于河东⑸,移其粟⑹于河内;河东凶亦然⑺。察邻国之政,

迁移粮食也是考察政治

其:代河东粟:小米,指谷类无如:不如,比不上

无如⑻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⑼,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⑽?”

比不上再减少这是什么原因呢

加:更

第一部分(1自然段):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

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这就造成了兵员缺乏。劳力不足,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统治者的当务之急。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之前,自诩“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然后以赈灾救民为例,申说自己治国胜于“邻国之政”,“河内凶,则移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从两方面描述救灾的具体措施。“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进一步突出梁惠王的自矜,为下文的“五十步笑百步”作铺垫。“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梁惠王希望更多的民归附自己,孟子正是利用梁惠王的这种心理来宣传“仁政”思想并想引导他实行王道政治的。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喜欢打仗用来比喻咚咚地敲着战鼓(两军的)武器

填:拟声词鼓:名作动之:助词,无义兵:武器;刃:刀锋,借代,兵刃:同义复词

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抛弃铠甲拖着有的凭(自己) 耻笑而:表修饰百步:数量词活用作动词,跑了百步而后:然后

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 那行只不过没有(跑) 那

何如:怎么样直:只是,不过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之民)也。

知道这个道理就不要指望(自己的) 比

无同毋,不要之;取独

第二部分(2─4自然段):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利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设喻,启发对方使对方容易接受。“王好战,请以战喻。”总提一句,然后举出两个逃兵“弃甲曳兵而走”的两种情况。根据败逃距离的远近,提出“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的反问,进一步启发,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否定自己论点的话:“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这两话忽然转入正题,既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又揭示了五十步笑百步的寓意:梁惠王的“迁民移粟”跟邻国统治者的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数量上不同而已。这里暗示着梁惠王搞小恩小惠并不能使民增多,要使民增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于是文章就自然而然地由第二部分过渡到第三部分。

第二课时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21)也。数罟不入池(22), 鱼鳖不可

违背粮食细网进入池塘

建:违背时:季节胜:尽数:密罟:网池:同义复词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23),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按一定的季节入山伐木木材

以:按时:时令

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而无撼也(24)。养生丧死而这就对生养死葬没有遗撼

丧死:为死了的人办丧事而:表承接

无撼,王道之始也⑴。

这就是开端

王道:以仁义治天下, 这是儒家的政治主张

5─7自然段为第三部分。

5自然段:阐述“王道之始”的道理。

孟子认为,合理地发展生产,使老百姓“养生丧死而无撼”是实行仁政的开端,也是使民加多的初步措施。“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三组排比句,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连用“不可……胜也”的句式,给人以吃不完,用不尽的感觉,大大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接着又用“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来小结前面三组排比句,又以这个结论为前提推出新的结论:“王道之始也。”作者在这里把三层意思、三方面的内容紧紧联系在一起,并把“使民多加”的问题跟行王道紧密联系起来。

“五亩之宅⑵,树之以桑⑶,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五亩住宅的场地(在住宅场地)种上桑树穿丝织品猪

树:动词,种植之:助词,无义衣:穿帛:丝织品豚:小猪彘:猪

彘之畜⑸,无失其时⑹,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 勿夺其

的畜养(繁殖) (大) 田地

畜:畜养无通毋,不要失:错过时:时机其:代鸡、豚、狗、彘夺:耽误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⑺, 申之以孝悌之义⑻, 几挨饿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孝悌的道理反复讲给百

时:农时谨:谨慎庠序:古代指学校教:教化申:反复讲述孝:尊敬父母悌:敬爱兄长义:道理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⑼。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⑽不

姓听头发花白的老人不会在路上背负着重物了

颁同斑,颁白:头发花白负:背着东西戴:顶着东西黎民:老百姓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没有这样的事

王:名作动,称王未之有: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后置

6自然段:阐述王道之成的道理。

孟子进一步提出教养百姓,使民心归顺的仁政主张,也是“使民多加”的根本措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三组排比句又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种措施后产生的效果。这三种措施与上文的三种措施相比,显然前进了一步,具有更强的主观能动性。孟子不仅主张养民,还主张教民:“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作者在这里连用四组排比句,把自己的主张层层铺叙,渲染得有声有色,为梁惠王展现出一幅美好的前景。然后用“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两句承上启下,顺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结论,与前文“王道之始”相呼应。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诸侯贵族家的) 加制止打开粮仓,赈济百姓

两个食,前一个作动,后一个作名检:约束涂同途,道路莩:饿死的人发:打开粮仓,赈济百姓

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

百姓饿死了却(杀死人的) 是年成这种说法与拿刀把人杀死后

则:表转折岁:年成何异:什么不同于:与

‘非我也,兵也’?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杀死人的)归咎于年成那么归顺了

罪:归咎斯:那么至:到,这里指归顺

7自然段:阐述“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

孟子批评统治者的虐政,从反面证明自己主张的正确,前两段已经把行王道的道理讲得十分透彻,这一段照应文章的开头。梁惠王口口声声说于国“尽心”,可是“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哪里谈得上“尽心”呢?“狗彘食人食”和“涂有饿莩”形成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平等。接着作者针对统治者归罪于岁的推诿,运用比喻进行驳斥:“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如同“刺人而杀之”归罪于兵器一样荒唐,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统治者的虐政。最后两句,“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言简意赅,不归罪于年岁,而是要反省自己,革除虐政,施仁政,行王道,使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礼仪,才能使他们归服。“斯天下之民至焉”,回答了开篇梁惠王提出的“民不加多”的疑问。

第三部分(5─7自然段)阐述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六、用推断方法理解文言文:

1.以意逆志法

即遇到读不懂的地方,可跳过去,待全文大意理解得差不多后,再根据上下文,假设一种解释,有时甚至可以猜测,这种方法,叫做“以意逆志”,“逆”是“迎合”的意思,如本文中的“谨庠序”,就可利用这种方法。

2.利用对偶、排比、互文等方法进行推断

如本文的“数罟不入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我们可以根据“斧斤”句推断“数罟”句的句意。

3.根据上下思路和逻辑关系推断

如“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的句意,就可以根据上文“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来推断。

七、作业:

[练习]第三题、第四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