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趋势

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趋势

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趋势
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趋势

青岛钢铁案例分析

1 、数据信息报告

1.1 钢铁行业历史回顾

九十年代前期,我国钢铁工业得到长足发展。这一时期是我国改革开放深入的时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和发展的时期,也是我国的钢铁工业快速发展的时期。我国钢产量1991年为7100万吨,到1996年就超过了亿吨,居世界钢产量首位。

自1991年以来,我国钢材供需形势发生的较大变化,主要与经济发展和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有直接关系。1991、1992年经济快速发展,固定资产投资过大,1993年经济出现过热,国家实行了宏观经济调控,1994年至今属于平稳调整时期,国内钢材消费量也就经历了快速增长、达到顶峰、回落调整的变化。

中国钢材供应和需求的主要矛盾已从数量转向品种质量。虽然我国已是世界上的钢铁大国,但并不是钢铁强国,产品的结构不合理,总体质量不高。所以,在总量上基本能满足国内需求后,品种质量的矛盾就比较突出。目前,国内生产不能满足需求、属短缺的品种主要有石油专用管、H型钢、宽板面造船板、高压锅炉板、高压锅炉管、冷轧薄板、搪瓷板、彩涂板、不锈钢板、冷轧变压器硅

钢片等,这些品种每年供需缺口约在600万--700万吨,主出自于....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要依靠进口解决。近年来钢铁行业在加大投资力度的同时,强化了投资结构的调整,由过去的以基本建设投资为主,改变为以更新改造投资为主,90年代以来,钢铁行业历年更新改造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平均为55.38%,最高的1994年的这一比重达到62.47%,这种投资结构的变化已经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在这一时期钢材价格发生了较大变化。以1993年为一个重要分界线。在这一年93%的钢材产品价格全部放开,取消了钢材价格双轨制,加上经济过热,钢材需求膨胀,钢材价格也从1991年上涨以来达到最高点,而1994、1995年则出现了平稳的回落。造成了进入市场调节以后,钢材价格经历了一条暴涨暴跌的驼峰式曲线。以线材(Φ6.5mm)每吨平均价为例,1992年3月仅为1750元,1992年7月上涨到2500元,1993年初上涨到3500元以上,比一年前上涨了一倍以上,1994年初下降到了3000元,到1995年1月,又跌到2358元,比最高峰下降了33%以上,目前价格稳定在2800元出自于....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左右。

1995年是我国钢铁行业发展最困难的一年,钢材需求不旺,价格疲软,市场经营清淡,亏损企业增多,在10个钢材品种中,有6个品种价格呈下降趋势,它们是:线材、螺纹钢、角钢、中板、热轧硅钢片、无缝管。这6个品种都是我国的长线产品,生产能力能够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其他4个品种加上冷轧取向硅钢片都是国内短缺钢材,生产能力不足,短时期内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大部分出自于....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靠进口解决,这部分钢材价格受国际市场价格拉动,故市场价格上涨幅度较大。

1995年,国家加强宏观调控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严格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在固定资产投资额中,技术改革与房地产投资比重上升,基本建设投资比重下降,钢材消费强度降低。由于社会需求下降,钢厂被迫降低产量。钢厂实行“不付款不发货”的原则,也就是以销定产,改变过去钢厂只管生产,不管销售的计划经济作法。为了杜绝新的“三角债”困扰,加速资金周转,钢厂一律实行按合同组织生产、组织发货,不付款者不予发货,为此也减少了部分产量。同时,国家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使那些贷不到款的生产企业和建设单位无力购买钢材,从而在资金上限制了计划外工程乱上马、乱建设的需求,但客观上减少了对钢材的需求,这也是钢厂减产的原因之一。

1996年的钢材市场,总的印象是,经营清淡,价格回落,成交率低,资金周转放慢,企业经济效益下滑。据冶金部财务快报统计,1996年1~11月全国重点钢铁企业亏损户达23家,出自于....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同比增加6家,累计亏损金额17.401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76.98%;中型骨干钢铁企业亏损户24家,同比增加4家,累计亏损金额7.4677亿元,同比增加7.84%。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供求关

系的平衡,钢材价格形成机制的市场化,国际国内钢材价格的接轨,使钢材价格波动幅度逐步变小。过去,由于受国家计划经济影响,钢铁行业具有生产成本上的优势。一是依靠国内煤、电、油、矿和运输等偏低价格,二是依靠钢铁职工长期付出的廉价劳动力。过去钢铁产品成本中的人工费用比例只有7--9%,与国外15--25%相比具有很大的优势,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上游产品逐步涨价,以及钢铁行业的职工工资福利的快速增长(据统计1995年工资福利每吨钢材的人工成本构成已经从8%提高到13%以上,接近韩国水平),原来意义上的成本优势已荡然无存。

与此同时,世界钢材市场价格走低,从1996年下半年起,俄罗斯取代了日本的地位,成为我国第一钢材进口国。目前在国内出自于....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市场能够参与价格竞争的普通棒材、

板材主要来自独联体国家。但是,由于从俄罗斯等国进口的钢材价格很低,有些钢材到岸价已经低于我国一些钢铁企业的生产成本。如在国内销售的从独联体进口的热轧板,销售价仅为2400元左右,以如此之低的价格在国内销售,必然带动国内钢材市场的价格下滑,加之上游原材料价格涨价,致使1996年我国钢铁行业利润出现大幅滑坡,亏损企业增加。从1994年以来,钢材市场价格不断下滑,到1996年趋向稳定。钢材价格下滑并趋于稳定,主要反映了供求关系的变化,但还有两个因素也不可忽视:一是国家价格体系的改革结果。国家价格的调整使各工业部门的资金利税率基本拉平。煤炭、钢铁、化工、电子等行业资金利税率基本趋同,且均略低于全部工业资金利税率的7.7%。我国钢铁工业已不是90年代初期的高利润部门了。随着原料、电力、运输等的进一步调价,钢铁工业的资金利税率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促使钢材价格趋向稳定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国际国内钢材市场的接轨,国内钢材价格不可能脱离国际价格而有大的变化。

1997年,我国国民经济虽然平稳增长,但由于耗钢材多的一些行业投资不足,生产徘徊,从而使钢材消费水平难以有明显增长。1997年由于火车全面提速换轨,同时这一年轻轨也处于换

轨高峰,从而使重轨和轻轨的消费需求有较大增加,带动了铁路用材生产的全面增长,预计全年重轨产量将达到80多万吨。轻轨产量将达到22万吨以上,增长幅度均在2位数以上,但是由于国内有150万吨重轨及50多万吨轻轨的生产能力,从供给能力上看,出自于....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仍是供大于求。由于供略大于求所形成的买方市场格局,导致1997年钢市价位一直呈下滑状态,这种价位下滑态势,是1997年国内钢材市场供需情况的真实反映。

全行业盈利能力1993年始迅速下降,1996年降为40亿元,1997年上半年进一步下滑,1--7月全行业亏损2.16亿元,到8月份盈亏持平。其中75家重点统计企业1--9月实现利税139亿元,实现利润28.1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7.3%和39.4%。业内专家预测:随着钢铁上游产品的继续涨价,现有的利润会进一步被消化。

中国钢材需求具有周期波动性,目前其波动不仅与世界钢材市场波动不同步,而且二者还常处于相反周期,预计随着国内钢材市场与国际市场的接轨,国际钢材市场对中国钢材市场的波动影响将越来越大。1994年--1996年中国钢材市场需求处于疲软的时期,1997年是恢复时期,1998年达到此轮周期的高峰。

出自于....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从1998年开始,钢铁行业逐步走出低谷,产销量和钢材价格稳中有升。1999年,钢铁行业运行平稳,整体进入了平衡发展时期。

进入2000年以来,由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出现转折性增长,GDP 增长达到8%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增长11%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加,消费钢材较多的建筑、机械、轻工、汽车等行业快速增长,有力地拉动了钢材需求的增长。以钢材的表观消费量计算,2000年共消费钢材将达到14121万吨,同比增加901万吨,增长6.8%。在国内需求增加,而钢铁行业又实行总量控制政策,限制无效、低效产品高速增长的形势下,钢铁产品市场供大于求的阶段性过剩局面开始缓解。其重要标志是连续下滑多年的钢铁产品价格明显回升,钢铁工业企业开始走出行业濒临亏损的边缘,生产供给开始逐步向有效供给方向发展国内钢铁产品价格自1993年以来,经历了连续7出自于....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个年头的下滑,多数钢材产品价格已到了无利可图的地步。2000年在需求增长和供给控制的复合作用下,钢铁产品价格出现了明显回升。首先,1999年底板材类价格平稳小幅上涨,拉开了钢铁产品价格回升的序幕。2000年一季度建筑类钢材价格跌到了谷底,也开始反弹。4月中旬建筑类钢材价格大幅上

涨,推动了钢铁产品价格的全面回升。面对2000年6月份以来国际钢材市场价格的持续下跌,2001年国内钢材市场就如同我国经济走势一样--"前高后低"。进入下半年后国内钢材市场价格出现了连续下跌,但与国际钢材市场价格早在上半年就创下近二十年新低且仍未出现止跌迹象相比,可谓是"不幸中之万幸也",称中国钢材市场"一枝独秀"也不为过。

从产量变化的企业类型看,由于2001年国家继续倡导“结构调整,总量控制”的产业政策,特大型钢铁企业钢产量变化相对较小,而一批原中型骨干和地方中小以及民营钢铁企业的产量增幅很大。2002年,我国钢铁行业产销大幅增长,全年钢产量预计将达1.8亿吨,实现利润超过250亿元,远远好于预期。

1.2 八家钢铁企业基本信息出自于....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

我们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八家钢铁企业,对各方面指标进行对比研究。以下为初步的研究结果:

钢铁企业人员过多,包袱过重,劳动生产率低。目前我国生产1亿吨钢用了300万职工,而海外的6亿吨钢雇用了150万人。我国钢铁企业年人均产钢只有33.7吨,而日本、韩国的主要钢

厂人均产钢在七、八百吨。国家提倡减员增效,职工人数呈下降趋势,企业经营成本有所下降职工工资平稳上升,但是青岛钢铁职工工资仍处于较低水平。(见下图)

业是规模经营显著的产业,国内外专家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年产钢300万吨为最小合理规模。我国钢铁工业大而散必然导致产业集中度低,我国四大钢铁企业(宝钢、鞍钢、首钢和武钢)的年产量只占全国钢产量的30%,而美国的6大钢铁企业钢产量占全国钢产量的50%;日本5个钢铁企业的钢产量占全国钢产量的6

0%;德国蒂森·克虏伯·斯塔尔钢铁公司占全国钢产量的37.6%;韩国浦项占韩国钢产量的63.7%;英国的英钢、法国的于齐诺尔·萨西洛尔、意大利的伊瓦尔、比利时的考克里几乎囊括了所在国家的全部钢铁生产,中国的钢铁企业规模普遍偏小。

我国骨干钢铁企业大多是五六十年代兴建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运行了几十年,技术落后、设备陈旧、机制僵化、包袱沉重,面对市场经济下新的运行环境、新的需求结构,显得极不适应。我国较长期固守平炉、模铸、初轧等老技术,总水平大约落后国际先进水平15--20年。目前工艺装备整体水平达到国

际先进水平的大型企业仅有宝钢、天津钢管公司等少数几家,年产钢能力约850--1000万吨,仅占总产能的10%左右,加上其他企业的先进设备,也不超过15--20%。先进产钢国早已淘汰的平炉,我国1996年仍有12%,日本、西德早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就已使连铸比达到95%左右,韩国的连铸比在1985年就达到97%。而我国1996年仅为53%。连铸工艺是钢铁企业技术改造的主要方向,吨钢综合能耗是衡量钢铁生产成本水平的重要指标,青钢在这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从下图可以看出,青岛钢铁产品销售收入几年来变化不大,说明其生产的钢材市场竞争力不强,企业脱困主要来自完善内部经管,降低生产成本。

反映钢材技术含量与附加值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板管比,日、美、韩、西欧达60%以上。而我国1996年仅达38%,基本上是一个型、线材的国家。一些市场急需的高档优质板、管不得不大量

进口。从下图可以看出,在整个行业处于困难期的95、96年,面对国内需求的下滑和外国进口的增加,普通小型材和线材是受冲击最大的钢材品种,青岛钢铁就生产这两种钢材,因此往往成为第一批受害者。

也正是因为青岛钢铁仅仅生产普通小型材和线材,所以企业的利润总是在底部徘徊。在钢铁市场中,中厚板、薄板和钢管是利润

资金短缺是制约钢铁行业走出困境的又一个重要原因。优化结构,提高产品档次和质量,需要更新技术,需要资金支持。而资金紧缺是企业普遍存在的一个矛盾,制约着企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而经济效益的滑坡又刺激了企业生产周转对流动资金的需求,从而加大了资金紧缺的程度。1980年以后,国家不再核拨企业

流动资金,十几年来生产成长成倍增长,流动资金得不到国家核拨,自有流动资金的比重过低,自身的造血功能又不强,致使企业的资金越来越紧张。另一方面,生产要素价格涨价,原材料、燃料、动力的购进价格一直保持较高涨幅,职工工资增长较大,再加大部分生产用的原材料、燃料、动力的价格涨幅超过了成品出厂价格升幅,使得原有流动资金不仅不能购买同等数量的生产要素,反要倒贴大量资金以弥补缺口。与此同时,钢材市场价格下滑,致使企业投入多,产出少,收入锐减,支出猛增。此外,长期困扰企业的三角债务又使得企业间的联行往来渠道不畅。

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行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全员劳动生产率指根据产品的价值量指标计算的平均每一个职工在单位时间内的产品生产量。是考核企业经济活动的重要指标,是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经营经管水平、职工技术熟练程度和劳动积极性的综合表现。目前我国的全员劳动生产率是将工业企业的工业增加值除以同一时期全部职工的平均人数来计算的。为了使各年度的全员劳动生产率数字可以比较,1990年以前各年的全员劳动生产率均按指数换算成1990年不变价格。在这方面,青岛钢铁的表现十分出色,从1996年开始青岛钢铁的全员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攀升。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1、青钢的企业综合实力有限

2、王玉科的上任确实改变了青钢的面貌

3、但是,排除行业因素和宏观环境因素,青岛钢铁的出色业绩将会打上折扣

4、青岛钢铁得内部经管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合理性

5、青岛钢铁扭亏为盈的经验值得研究和推广

6、企业的发展战略所体现的成果有待进一步收集资料后评价

附缺少的资料列表:

年份:2001年,2002年

指标:

按产量排序

建厂时间

在岗职工(人)

平均工资(元/

人.年)

基本建设投资(亿

元)

更新改造投资(亿

元)

钢产量(万

吨)

吨钢综合能耗(千

克/吨)

连铸比(百分比)

普通中型材(万吨)

普通小型材(万吨)

线材(万吨)

中厚板(万吨)

薄板(万吨)

带钢(万吨)

无缝钢管(万吨)

全员劳动生产率

中国钢铁产业的发展趋势分析

2006年中国钢铁产业的发展趋势分析 新华社信息北京3月30日由英国《金属导报》和中国五矿集团公司联合主办的第四届远东钢铁会议暨2006年中国铁矿石会议,3月27日在北京举行。此次会议,与会国内外专家各抒已见,其中北京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主任马忠普就中国钢铁消费发展前景的变化趋势做了专题报告,其中主要内容包括二大方面:一是我国钢材需求增长模式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二是今后几年国内钢材消费需求增幅的演变趋势。 一、我国钢材需求增长模式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 1国内近两年钢材市场消费增幅已经回落到14%左右。2001-2003年期间我国受投资拉动,钢的消费增幅分别为22.61%、21.99%和25.75%。2004年以后,我国控制投资增长和进出口态势发生了明显变化,中国钢消费增长已连续两年回落在14-15%左右。 2003年进出口钢坯、钢材折合净进口钢3624.5万吨。当年国内钢产量22116万吨。国内资源总量25740.5万吨。 2004年进出口钢材、钢坯折合净进口钢1361万吨钢。当年国内钢产量28048万吨,资源总量29409万吨。2004年表观消费同比增长14.25%。

2005年全国累计生产钢34936万吨。同比增长24.56%。进口钢材2581万吨、钢坯131.41万吨;出口钢材2052.26万吨、钢坯706.85万吨,折合成粗钢进口、出口相抵后全年净出口粗钢12.3万吨。 根据钢协数据,2005年钢厂库存增加1400万吨。2005年国内消费钢资源总量为33524万吨。与2004年国内消费钢资源总量29409万吨相比表观消费资源总量增加了14%。 换一种研究思路看看,2004-2005年中国钢材消费增长水平是多少?按2003年净进口钢3624.5万吨计算。2004年的净进口1361万吨,相当于减少国内资源2263.5 万吨。2005年净出口123万吨,与2003年相比,相当于减少3636.8万吨两年合计减少钢资源5900.3万吨。按两年国内钢产量63287万吨计算,相当于平均每年消化国内钢的资源增幅9.32个百分点。 从全国12个主要城市钢材市场线材社会库存统计看,虽然它不能反映全国的库存量,但采集点的变化趋势却能反映库存的变化情况。从调查地区库存情况看,虽然月度库存不断变化,但2005年12月同2004年12月的库存水平是接近的。这种情况表明,我国2005年度钢材社会库存虽然出现下降趋势,但考虑同时钢厂库存增加1400万吨因素,消费水平比较符合实际。这表明受投资总量控制,我国钢材需求增幅的范围已经从前3年连续增长20%以上回落到2004-2005年期间14-15%左右。

钢材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报告编号:1575932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https://www.sodocs.net/doc/d71119013.html,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 报告编号:1575932←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6750 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网上阅读:iChangQianJingFenXiYuCe.html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 钢铁工业系指生产生铁、钢、钢材、工业纯铁和铁合金的工业,是世界所有工业化国家的基础工业之一。钢材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等多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钢铁产量的不断增长以及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产量提高,国产钢材的国内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 2013年我国钢材产量首次突破10亿吨,达10.6762亿吨,同比增长11.4%;2014年全年钢材产量达11.26亿吨,与2013年相比,增长4.5%。 据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2015年版中国钢材市场现状调研与发展前景趋势分析报告显示,“十三五”时期,对于大多数钢铁企业来说,其任务是将产品升级放在首位,档次和稳定性作为产品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对于少数有实力企业,要开发高端钢材品种,同时防止高档次同质化发展。建筑业用钢、工业生产用钢和能源行业用钢将是拉动国内钢材消费的三大主力,其中房地产用钢仍将是最大的需求通道,预计2015年房地产用钢为4.05亿吨。 《2015年版中国钢材市场现状调研与发展前景趋势分析报告》对钢材行业相关因素进行具体调查、研究、分析,洞察钢材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钢材行业竞争格局的演变趋势以及钢材技术标准、钢材市场规模、钢材行业潜在问题与钢材行业发展的症结所在,评估钢材行业投资价值、钢材效果效益程度,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为钢材行业投资决策者和钢材企业经营者提供参考依据。 正文目录 第一章钢材相关概述

我国钢铁行业人力资源现状及思考

我国钢铁行业人力资源现状及思考 随着"十二五"人才规划的提出,我国钢铁企业存在的人力资源总量庞大、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不高等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着我国钢铁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为此钢铁企业应该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采取有效措施优化人才结构,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激发人才创造活力,开展职工教育培训,提高人才能力素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加大人力资源开发。 一、2005-2010年我国钢铁行业 人力资源统计基本情况根据上级部门要求,我中心对钢铁行业2005-2010年人力资源进行了有关数据调研统计。参与统计企业钢产量的比例达到全国产钢量80%以上,本文数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真实性,其统计分析结果可以基本代表我国钢铁行业的人力资源现状。 1.职工文化结构情况 2010年,在参与统计的企业中,博士生人数为878人、硕士(包括研究生班、双学士学位)14756人、本科145002人、专科216287人、中等职业教育150938人、高中249890人、初中及以下199916人,分别占职工总数的%、%、%、%、%、%、%。其中女职工博士106人、硕士3251人、本科37029人、专科53568人、中等职业教育30511人、高中38922人、初中级以下37708人。 图1 2010年职工文化结构 图1说明我国钢铁行业人才结构还有待优化,博士、研究生所占比例偏少,高学历文化结构人才还有待提高。 2005年与2010年相比,统计企业中,博士研究生比例增加了%,硕士生增加了1%,本科生增加了%,专科生增加了%,中等职业教育生减少了%,高中生减少了%,初中及以下减少了%。 表2表明伴随着我国钢铁行业由粗放式发展逐步向集约式发展的转变,钢铁行业对员工的需求总体上呈现出"学历由低到高"的趋势。 2.职工职称结构情况 2010年参与统计的企业中,获得高级职称的职工为27526人,中级职称的职工为7947 4人,初级职称的人数为90237人。分别占职工总数的%、%、%。其中女职工高级职称6515人、中级职称24011人、初级职称22785人,具有职称的员工占职工总数的%。 2005年与2010年相比,拥有高级职称的职工占总职工百分比提高了%,中级职称提高了%,初级职称降低了%。 图2 2005-2010年职工职称结构变化情况3.职工技能等级结构情况2010年参与统计的企业中,高级技师5246人、技师37201人、高级工261712人、中级工178462人、初级工及以下214896人,其中女职工高级技师413人、技师3441人、高级工44964人、中级工2 9199人、初级工及以下45405人。具有职称和工级的职工总数为894754人,占参加统计职工总数的%。

中国钢铁行业现状分析报告

中国钢铁行业现状分析报告 中国钢铁现货网中国钢铁行业现状分析报告 1.中国钢铁工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中国钢铁企业格局3.中国钢铁工业大事件---铁矿石谈判钢铁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原材料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我国是钢铁生产和消费大国,粗钢产量连续13年居世界第一。中国钢铁工业不仅在数量上快速增长,而且在品种质量、装备水平、技术经济、节能环保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形成了一大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钢铁企业。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是国家经济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钢铁发展直接影响着与其相关的国防工业及建筑、机械、造船、汽车、家电等行业。中国是钢铁生产的大国。从1996年钢产量首次突破1亿吨开始,一直稳居世界钢产量排名第一的位置。2008年中国粗钢产量达到了5亿吨,超过位居第二位到第八位的国家的粗钢产量的总和。然而,成绩的背后却难掩中国钢铁企业普遍面临的经营困难中国钢铁工业不仅为中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重大贡中国钢铁行业现状献,也为世界经济的繁荣和世界钢铁工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这种快速发展同时也给钢铁工业留下了很多潜在的问题,如技术水平较低、组织结构不合理等。因此,从我国钢铁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角度考虑,需要对钢铁工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及判断。中国钢铁业世界第一近几年,中国钢铁工业取得了多项世界第一:产量第一、出口量第一、消费量第一,并一跃成为全球钢铁生产大国。但世界钢铁生产大国并没有成为钢铁生

产强国,在全球钢铁产业格局中没有话语权。中国钢铁产量占全球总产量30以上,在推动世界钢铁工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也作出了重大贡献。多年来,正是得益于钢铁工业提供的各类钢铁产品,才确保了国内机械、交通运输、建筑、国防等基础行业的大发展。但是,在获得诸多“世界第一”的背后,中国也为钢铁工业的无限扩产付出了惨重代价。这代价不仅是物质上的、环境上的,也包括精神上的;不仅是短期的,还包括长期的,甚至影响到我国钢铁工业在做大后难以做强。1949年中国的钢铁产量只有15.8万吨,居世界第26位,不到当时世界钢铁年总产量的1.6亿吨0.1。在三年经济恢复时期和以后的几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钢铁工业在困境中顽强地前进。到1978年,我国钢产量达到3178万吨,居世界第五位占当年世界钢铁产量的4.42。存在的问题一、资源弱势,受制于人造成我国钢铁工业大而不强原因,几乎贯穿了整个钢铁产业链,其负面影响也越来越突出。基础资源储备不足。上世纪80年代以后,国家对地质勘探的支持力度弱化,勘探工作基本处于停顿,特别是对铁矿石资源的勘探力度和深度尤为欠缺。资源储备不足,造成了一边是国内钢铁工业迅速发展,一边是铁矿石资源出现严重稀缺。需求大增,丧失定价权。由于国内铁矿石产量满足不了企业生产需求,我国每年不得不进口上亿吨铁矿石和铁精粉,而这些资源仅由几个国际矿业巨头所控制必和必拓公司、力拓公司、淡水河谷以及印度的铁矿石公司等。中国钢铁业对铁矿石的需求连年增加,这些矿业巨头就在每年的铁矿石谈判中联

我国钢铁行业发展现状及对GDP的推动作用

我国钢铁行业发展现状及对GDP的推动作用 选取中国钢铁行业三大主要产品粗钢、生铁、钢材,分析了我国钢铁行业发展现状,利用V AR模型、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分析等技术证明并研究了钢铁行业与我国GDP增长的密切联系。结果表明:钢铁行业以一稳定增速缓慢发展,产量变化接近线性增长;钢铁行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处于重要地位,为国民经济稳定增长提供了保障。 标签:V AR模型;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分析 1引言 韩晶利用DEA-TOBIT两步法对中国28家钢铁业上市公司的生产力和生产效率进行实证研究,总结出了我国钢铁业上市公司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共性和存在的问题。傅强和汪俊生采用V AR模型,对在美国次贷危机影响下中国八大行业股市收盘价波动的传染效应进行了研究,发现在次贷危机期间,钢铁行业收盘价的波动对大多数行业收盘价的波动有单项因果关系,与少数行业收盘价波动有双向因果关系。 目前对钢铁行业的研究多是定性研究,缺乏精确的数据说明;宏观研究多于微观分析,更多地是在整体上提供理论指导和政策建议,对钢铁行业主要组成部分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希望在以下方面有所突破:(1)利用我国最近几年钢铁行业相关数据对钢铁行业发展情况进行定量分析;(2)对我国钢铁行业发展情况与GDP增长之间的关系做出数量描述。 2方法思路 本文采用2008年11月至2014年11月钢铁主要产品粗钢(CG)、生铁(ST)和钢材(GC)月产量数据来描述钢铁行业发展现状;经济发展情况用我国GDP 数据来描述。在研究我国钢铁行业发展现状时,我们选取三个代表性指标CG、ST和GC,对其月产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在分析钢铁行业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时,利用钢材(GGC)与GDP建立V AR模型,利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说明钢铁行业与经济发展有紧密联系,然后通过脉冲响应分析这种联系,最后利用钢材综合价格、钢材产量、GDP数据等统计分析钢材总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估计和预测钢铁行业对我国经济发展有多大推动作用。本文使用的分析软件是Stata11.2。 3实证分析 3.1钢铁行业发展现状 (1)描述性统计。

2016年中国钢铁行业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

2 比分331产能钢厂受中叠加2016年 1、201分别上升0..54万吨,能利用率达厂复产热情中国-中东欧加钢市渐入年中国钢6年5月我79%和上升环比分别上达到71.48%情高涨,高炉欧国际地方入需求淡季,2005钢铁行业我国粗钢和钢升1.00%;粗上升1.56%,环比上升炉开工率持续方领导人会议预计6月2005-2016-2016年中业现状分钢材产量分粗钢和钢材%和上升2.8升1.10个百续上升,5月议限产的影份粗钢产量年中国粗钢中国生铁、粗分析及分别为7050材日均产量分88%。粗钢百分点。受月粗钢产量影响,高炉开量将有所下钢日均产量粗钢、钢材及发展趋0.40和964分别为235.日均产量升受到前期大幅量同比持续增开工率一度下降。 量 材产量 趋势预测46.10万吨,.01万吨和升幅明显,炼幅拉涨的影增加。6月份下滑至75. 测 ,同和炼钢影响,份,28%,

吨,876 较低家钢贸易铁工取措 2、同比上升.54万吨, 与世界低,在国际钢材需求陆易摩擦频发工业发展报措施控制钢钢材5月出2.34%;进同比上升界主要钢材市场上极具陆续释放,钢发,美国和欧报告(2016版铁产品出口20出口量同比进口钢材1092.44%,环材生产国家和具竞争力,且钢材出口量欧盟对我国版)》表示口,预期近05-2016年比升幅明显。9.00万吨,环比上升4.9和我国出口且随着“一同比或将持钢材产品提示,我国不鼓近期钢材出口年中国钢材月 5月份,我同比上升96%。 国家钢材价一带一路”政持续上升。但提起了多重鼓励钢铁产口环比或难月进、出口我国出口钢升3.47%;我价格相比,政策的逐步但今年以来双反调查;产品大量出难维持高增长口量 钢材942.00我国粗钢净出我国钢价相步落地,沿线来我国钢材国此外《中国口,反而还长。 0万出口相对线国国际国钢还采

浅析我国钢铁行业的信息化发展现状

浅析我国钢铁行业信息化发展现状(上)我国钢铁企业对信息化的探索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20世纪末已开发出30余个实验系统,不少系统在局部业务中发挥了一定作用。但由于当时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这些系统拘泥于当时的管理模式,缺乏管理创新和体制创新,多数IT系统与钢铁企业生产经营的核心业务有隔膜,所以作为整体系统留用的不多。 新世纪以来,党中央提出了关于信息化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从“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现代化,实现跨越式发展”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等都为钢铁工业信息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中国钢铁企业的信息化在新世纪拉开了序幕。 近年来,我国钢铁企业在总结国外先进钢铁企业信息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善于学习,敢于创新,勇于创造,突破性的解决了产销一体、管控衔接等重大关键性技术难题,一批体现自主创新的信息化工程涌现。钢铁企业的发展战略中开始纳入信息化容,信息化的目标、方针、容、任务、技术路线逐渐明晰,企业信息化的管理体系逐步确立,企业最高决策层逐渐领衔领先信息化,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得到提高;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网络信息安全防意识增强;信息产业队伍逐渐强大,系统集成与维护、软件设计能力不断增强,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在信息化建设中得到提高;管理信息化建设不断深化;生产过程自动化建设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生产经验管理各个层面;信息化为推进钢铁企业实现精细化管理、优化业务流程提供了手段和平台,生产过程自动化为实现柔性制造、敏捷生产提供了条件。在钢铁企业信息

化过程中,伴随着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体制创新,造就了一批兼具管理和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随着国国际环境的巨大变化,增强我国钢铁行业信息化环境下的工业竞争能力成为当前钢铁行业亟须自行探索和实践的迫切任务。 钢企逐渐对信息化建设加深重视 从资金投入方面来看,中钢协的统计显示,企业近年来对信息化的资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呈上升趋势,如图1和图2所示。 促进企业信息化投资增长的因素有三个方面。一是金融危机的冲击使企业面临市场、价格和技术创新等一系列问题,在这种的动荡调整中,很多企业是靠信息化练好功,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二是国家政策导向对信息化投入影响较大;三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从企业对信息化的发展规划方面来看,中钢协的统计显示,近92%的企业制定了信息化规划,其中80%以上的企业能够较好的根据规划完成任务。同时,80%以上的企业建立了运维管理制度、规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和信息化考核机制,有87%以上的企业能够较好的执行信息化制度。目前,多数钢铁企业都具有坚实的“两化”融合发展基础。尤其是宝钢、武钢、鞍钢等特大型企业在制度建设的执行力度方面做出了表率。 钢铁企业对信息化发展与规划很重视,最根本的影响因素是人为因素。目前大部分企业都由决策层领导亲自主管信息化工作,信息化规划也成为企业常态化管理的一项容。中钢协统计显示,43.3%的企业在决策层(如董事会)建立了信息化常设机构,进90%等等企业建立了公司级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多数企业都设立了信息化主管(CIO),其中76%的企业有副总经理以上级别的领导主管

钢铁行业2015-2025年技术发展预测

钢铁行业2015-2025年技术发展预测

钢铁行业2015-2025年技术发展预测

钢铁行业2015-2025年技术发展预测 1钢铁行业技术发展现状 1.1现状与成就 1996年我国钢产量历史性地突破1亿t,首次跃居世界第一位。之后,在经济发展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拉动下,我国钢产量出现阶梯增长,2013年达到了7.79亿t,连续多年成为世界第一产钢大国。中国钢铁工业技术的进步有力支撑了行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品种结构不断改善,产品质量得到提升 我国钢铁工业的持续增长有力支撑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大量高端钢铁产品的成功自主生产,为国民经济各主要用钢产业的发展和升级换代提供了保障。我国钢铁产品的开发能力不断增强,一批自主开发的关键钢材(2489, -7.00, -0.28%)品种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功研制和生产出了一大批钢铁精品,如高速铁路用百米重轨,高钢级油气输送管线,高牌号无取向硅钢和高磁感取向硅钢,高级不锈钢,

超深井、耐腐蚀、抗挤毁油套管、大规格镍基合金油管及核电蒸汽发生器用管等。 2)基本实现工艺流程装备的大型化、自动化、国产化 大中型企业主体设备已达国际先进水平,一些工艺创新已经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已基本实现钢铁制造主要工艺技术和主体装备的国产化,其中大型冶金设备国产化率达90%以上,吨钢投资明显下降。具备自主建设世界一流年产千万吨级现代化钢厂的能力,新一代钢铁流程工艺和装备技术实现产业化,大中型钢铁企业主流程工艺和装备基本实现了基础及过程二级计算机自动控制,工厂级、公司级的三、四级计算机管理和控制也在许多工厂中实现。 炼铁领域,高炉炼铁整体工艺、装备及生产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高炉大型化取得显著进展,目前,超过75%的铁水是由1000m3以上高炉生产,大中型高炉利用系数、风温已优于国外水平。国产的无料钟炉顶设备、铜冷却壁设备已在大型高炉上得到成功应用,高炉炉顶煤气分析、高炉冷却水高精度温差和热流强度监测、风口燃烧监测等技术在大型高炉上成功应用。自主研发的大

国内钢铁行业发展趋势

深度研究中国钢铁企业未来发展趋势 最近看到的一个数字,实在让人震撼。目前我国7.18亿吨钢铁产能中,竟有3 亿吨左右产能未获中央政府批准。钢铁行业业内将这些产能称为“违规产能”或“黑户产能”。更有专家认为,违规产能不止此数,至少占钢铁总产能的一半! 炼钢铁,相比而言,是高投入、高能耗、要占很大场地的行当,不像炸油条、烙烧饼那么简单,没有足够的实力和过硬的“后台”,是根本搞不起来的。换句话说就是,一般人恐怕想“违规”都不行,因为你没“资格”! 那么如此巨量的“违规产能”又是由谁打造,怎样形成的呢?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罗冰生给出的答案是,未得到中央政府批准的3 亿吨产能中,大部分是经过各地方政府批准的。也就是说,大量“违规产能”的始作俑者并不是什么“不法奸商”,而是本应模范执行中央政令、对市场秩序担负主要维护职责的各级地方政府!是它们,置中央的权威于不顾,超越职权范围、纵容钢铁产能肆意“超生”,进而不断加剧了钢铁行业的混乱。当然,作为国家的相关分管部门,恐怕也难脱监管乏力之责,因为 3亿吨的“黑户产能”,绝非一个早上突然冒出来的,必然是较长时间积累的结果。地方长期越权审批、屡屡违背中央之“规”,为什么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究查、遏制?以致累积达数亿吨之巨。 如何处理这些“违规产能”?罗冰生认为,“可以通过大型钢铁企业的兼并而保存”。另一位业内人士开出的“药方”是:“很多钢铁企业、项目没有经过审批,从手续上来说,是存在缺陷的;但它们很大一部分是符合环保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的,仅仅是手续不全。这些产能中有需要淘汰的,也有符合规定的,不能搞‘一刀切’。”显然,他们是单纯从专业角度看待这些违规超生“孩子”的,而笔者更为关心的则是,对于那些违规者应该怎样处置?他们是否应对越权行政、违反中央政纪法规的行为,承担效应的责任? 在计划生育执法方面,我们是相当严苛的,不仅“超生”当事者要受到严厉处罚,相关领导也要受到连带的责任追究。可是在经济领域,对于钢铁“超生”

中国钢铁产业现状分析

中国钢铁产业现状分析 一、我国钢铁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当美国金融危机逐渐演变成全球经济危机,来势凶猛,致使中国钢铁企业陷入极大困境,大多数钢铁企业均陆续采用了一系列调整措施。伴随着国务院扩大内需刺激政策,全国钢铁企业均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力争在经济复苏时快速占据市场份额,参与国际钢铁再分配。此外,我们也要看到国内的钢铁企业多元化,国内钢铁企业非钢产业发展迅速,规模和实力进一步壮大,呈现着稳步前进的态势。 首先是宝钢已经形成了资源开发及物流业、钢铁延伸加工业、生产服务业、工程技术服务业、煤化工业和金融投资业六大业务板块多元化经营体系,并且多个业务板块的集团外业务收入超过了集团内业务。2010年,宝钢六大多元业务板块营业收入占到了集团营业总收入的27%,实现利润占集团利润总额的22%。 其次首钢从上世纪80年代即进入多元化经营领域,90年代后期开始发展非相关多元化的高新技术领域。经过20多年的努力,形成了包括矿业、国际贸易、国际工程、建设、机电、高新、房地产、教育等8大公司的经营格局。到2010年,首钢的非钢产业实现利润38.2亿元,是集团利润19.7亿元的1.94倍,成为首钢集团效益的重要支撑。 再次重钢在1991年初就提出了发展多种经营的10年规划,现有子公司28家,其中环境产业、矿山资源开发和多金属综合利用等非钢重点产业,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2010年,重钢的非钢产业销售收入占重钢销售总收入的30%左右。 最后杭钢大力实施“钢铁主导、适度多元、创新应变、做大做强”的发展战略,目前已形成以钢铁为主业,房地产、贸易流通、酒店餐饮、环境保护、科研设计、高等职业教育等产业多元并举的发展格局。 二、中国钢铁企业的发展所面临的局势。 全球经济危机使中国所有的钢铁企业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进行了一场破记录的减产限产行动,这或许是一场严峻的转型变革。伴随着钢价直线坠势,国内钢铁行业顿时从“富豪”变成了“穷汉”,包括华北的首钢、华中的武钢、东北的鞍钢等均遭到沉重的打击,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产品出厂价远低于其固定成本或平均变动成本,生产越多则亏损越大,只能全线停产,中国钢铁龙头企业上海宝钢也经历了在危机中的艰难曲折。 (1)国家的宏观政策。尽管钢铁行业受到了国际经济危机的影响,市场受到重创,但当前钢铁企业未来的发展形势也迎来了一些积极因素。随着政府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政策,将拉动国内钢材消费需求,政府系列支持出口政策的推出,将更有利于出口市场健康成长,国内钢铁行业之间整合并购保护先进产能,加快结构调整促经济增长,让作为经济晴雨表的钢铁业重新散发活力。虽然国内中小钢铁企业正面临宏观调控和市场的双重挤压,但在国家宏观政策的刺激下,武钢、鞍钢、首钢、山东钢铁集团、河北钢铁集团等国内主流大型钢铁企业,正集体迎来行业复苏的曙光。 (2)铁矿石进口量激增。2009年铁矿石的进口量远超中国钢企的预期。根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最新数据,2009年11月我国进口铁矿石5107万t,2009年1~11月我国累计进口铁矿石5.66亿t,而2008年同期仅为4.09亿t,累计同比增长了38.4%。2009年中国铁矿石进口量达6亿t左右,受此影响预计2010年铁矿石价格或将继续上涨。 (3)面临的国际威胁。在供给大于需求的2009年钢材市场运行下,国际钢材价格指数经历了“持续下滑、触底回升、回调盘整”三个运行过程,市场价格在波动中前行。在世界经济开始回转时期,作为世界代表的美国以不断扩大的趋势对中国发起了新一轮钢铁贸易战,导致中国钢铁企业面临的国际贸易磨擦数量激增。8月份欧盟成为继日本之后的第二大钢出

中国钢铁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钢铁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中国钢铁行业的发展历程 建国50十多年来,我国的钢铁工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949年中国的钢铁产量只有15.8万吨,居世界第26位,不到当时世界钢铁年总产量的1.6亿吨0.1%。在三年经济恢复时期和以后的几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钢铁工业在困境中顽强地前进。到19 78年,我国钢产量达到3178万吨,居世界第五位,占当年世界钢铁产量的4.42%。 1979年以后,我国逐步走上了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经济的道路,钢铁工业获得了快速发展的极好机遇和强大的内在动力,新建了宝钢、天津钢管等大型现代化钢铁企业。通过对老企业挖潜改造,钢产量以每年400 500万吨的速度快速增长。20世纪9 0年代以来,中国钢铁工业飞速发展,钢产量从1990年的6535万吨,以每年增长600 700万吨的速度大幅度增长。 从1996年首次超过一亿吨大关,跃居世界第一位以后,我国钢产量连年增长,并一直保持钢产量世界排名第一名的位置。 二中国钢铁行业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钢铁工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在经历了以数量扩张为主的发展时期后,钢铁工业已进入了加速结构调整、全面提高竞争力为主的阶段。我国钢铁行业目前的主要特征有: (1)钢铁工业发展较快。自1996年我国钢产量首次突破亿吨大关以来,我国钢产量已连续8年位居世界第一位。我国目前能够冶炼包括高温合金、精密合金在内的1,000多个钢种,能够轧制和加工包括板、带、管、型、线、丝等各种形状的4万多个品种规格,有85%的钢材是按国际标准生产,其中1/3的产品实物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工艺结构逐步改善。我国钢铁行业技术装备水平逐步提高,陈旧的设备和落后的工艺逐步淘汰,目前国内绝大多数钢铁企业已淘汰平炉炼钢。2001年连铸坯产量为12,232万吨,比2000年增长1,798万吨,增幅18.26%;连铸比为82.14%,比20

我国钢铁行业的发展状况与形势分析

[编者按:当仲大军先生的《中国土木钢铁经济时代的特点及发展战略》一文发出后,田书华先生传来了他的两篇呼应文章,指出了中国发展钢铁产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田先生的这段话:“纵观世界上的工业大国,美国在20世纪钢的积累量达到70亿吨,而我国仅为18亿吨,只有美国的四分之一。美国基础设施搞了100年,地上、地下、天上、海上交通设施齐备,而我国还相差甚远。”另外,作者在来信中还谈到:“对目前我国的高能耗,高污染,虽然是个问题,但也不像一些人宣传的那样严重。目前舆论界是夸大其词,不实事求是,比如,目前我国钢铁生产能耗大,成本高,也与我国铁矿石品位低有关,我国铁矿石与国外铁矿石相比,品位很低,生产钢铁时能耗当然就大、污染当然就严重。还有,我国炼铁主要靠铁矿石、而欧美日等国目前生产钢铁所用的原料一般是废钢,成本怎么不低呢?”这些论据都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马凯、姚景源、郑新立等先生的观点。此文后面的文章是《对当前我国经济的一些看法》,敬请关注。] 我国钢铁行业的发展状况与形势分析 中国银河证券研究中心研究员田书华 2004年6月15日 前言 铁是地球上最丰富且价廉的金属元素,几乎是所有的产业不可欠缺的基础素材,其制品用途广泛、种类多,没有钢铁就不会有现代的社会,可以说,民生一日不能没有它。

钢铁是由铁矿石提炼,经由加工过程制作成各种用途的制品,其加工切削品或使用过的旧品变成废钢,可以无限次数回收循环使用,是不会污染环境而且很方便再生的一种物资。 钢铁经溶解后铸成模型,可轧延成棒状、板状、管状各种用途制品,容易加工又可大量生产,加入极少量其它物质经热处理可改变材料性质增加硬度,或提高铁纯度使物性软化,也可用温度控制高温急冷或缓冷使物性变硬或软;它的唯一缺点是会生锈,为避免钢铁制品与空气中的氧接触氧化生锈,一般都采用涂装物、镀锌等,或熔炼时添加镍、铬制成不锈钢。 钢铁素有“工业粮食”之称,钢铁材料是诸多工业领域中的“必选材料”,既是许多领域不可替代的结构材料,也是产量最大、覆盖面极广的功能材料。钢铁工业长期以来是世界各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钢铁工业发展水平如何,历来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钢铁产量与人均钢消费量一直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美国、日本、西欧等经济发达国家无不经历了以钢铁为支柱产业的重要发展阶段。此外,一个国家的国防工业需要大量专用特殊钢材,钢铁工业在国防建设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我国历来重视钢铁工业的发展,把钢铁工业作为基础产业,钢铁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举足轻重。 第一章钢铁行业概况 一钢铁产品的分类。 1.钢的分类:钢可按化学成分、品质、冶炼方法和用途等进行不同的分类。 (1)按化学成分可分为碳素钢、合金钢两类。(2)按品质(主要是钢中所含的杂质元素磷、硫的含量),钢可分为普通钢、优质钢、高级优质钢。(3)按冶炼方法与脱氧程度可分为:平炉钢、转炉钢、电炉钢;沸腾钢、镇静钢、半镇静钢。 2.钢材及其分类。炼出合格的钢后,怎样把它制成合适的钢材,这是金属压力加工工艺师所要解决的问题。压力加工工艺师根据不同工业与工程部门的需要,把炼钢炉炼出的钢水铸成钢坯、钢锭,钢坯或钢锭经压力加工成钢材(钢铁产品)。钢材种类很多,一般可分为钢板、钢管、型钢、钢丝等钢材。 二钢铁行业的生产工艺流程。 钢铁行业的生产工艺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烧结。2.炼铁。3.炼钢。4.铸钢。5.轧钢。 三钢铁工业的特点。

2003年中国钢铁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2003年中国钢铁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1. 中国钢铁行业的发展历程 建国50十多年来,我国的钢铁工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949年中国的钢铁产量只有15.8万吨,居世界第26位,不到当时世界钢铁年总产量的1.6亿吨0.1%。在三年经济恢复时期和以后的几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钢铁工业在困境中顽强地前进。到1978年,我国钢产量达到3178万吨,居世界第五位,占当年世界钢铁产量的4.42%。 1979年以后,我国逐步走上了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经济的道路,钢铁工业获得了快速发展的极好机遇和强大的内在动力,新建了宝钢、天津钢管等大型现代化钢铁企业。通过对老企业挖潜改造,钢产量以每年400500万吨的速度快速增长。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钢铁工业飞速发展,钢产量从1990年的6535万吨,以每年增长600700万吨的速度大幅度增长。 从1996年首次超过一亿吨大关,跃居世界第一位以后,我国钢产量连年增长,并一直保持钢产量世界排名第一名的位置。 2. 中国钢铁行业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钢铁工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在经历了以数量扩张为主的发展时期后,钢铁工业已进入了加速结构调整、全面提高竞争力为主的阶段。我国钢铁行业目前的主要特征有: (1)钢铁工业发展较快。自1996年我国钢产量首次突破亿吨大关以来,我国钢产量已连续8年位居世界第一位。我国目前能够冶炼包括高温合金、精密合金在内的1,000多个钢种,能够轧制和加工包括板、带、管、型、线、丝等各种形状的4万多个品种规格,有85%的钢材是按国际标准生产,其中1/3的产品实物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工艺结构逐步改善。我国钢铁行业技术装备水平逐步提高,陈旧的设备和落后的工艺逐步淘汰,目前国内绝大多数钢铁企业已淘汰平炉炼钢。2001年连铸坯产量为12,232万吨,比2000年增长1,798万吨,增幅18.26%;连铸比为82.14%,比2000年增长0.21个百分点,接近83%的国际平均水平;全国钢铁生产板管比为40%,比2000年下降1.6个百分点。(资料来

中国钢铁工业的能耗现状及分析研究

中国钢铁工业的能耗现状及分析研究 钢铁行业是我国的基础性产业,我国钢铁行业装备及技术创新任重而道远。科技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在我国,科技水平较低一直是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最大障碍,钢铁行业同样也不例外。其中,技术装备落后是中国钢铁工业目前存在的最大结构问题。近几年来,我国钢铁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虽然得到较大的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在钢铁出口产品中,我国的初级产品比重高达60%,而高级产品的比重我国只有20%,仅占美国的30%、日本的27%、韩国的26%。并且,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仅为3%,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更远。按生产能力统计,我国有竞争能力的装备约占50%,其余是需要改造和淘汰的。在大中型钢铁企业中,炼铁高炉中约有两千五百万吨的生产能力是落后的。在轧钢设备中,具有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设备不到50%,国际上早已淘汰的复二重机等设备仍在使用。目前,我国在整体装备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企业只有宝钢和天津钢管公司,年产钢能力约为一千余万吨,占全国钢总产量不到10%。 目前我国钢铁产量、消费量、净出口量以及铁矿石进口量均居世界第一,2004 年,中国生铁产量为2.51亿t,钢产量为2.72亿t,钢材产量为 2.97亿t,焦炭产量为2.09亿t。去年(2005年),宝钢分公司炼铁厂全面完成铁水、烧结矿、焦炭等生产目标,其中共生产铁水1301.18万吨,焦炭535.4万吨,均创历史最好水平。仅以钢产量而论,中国的钢产量要比产钢量居世界第二、第三、第四位国家的产量之和还要多,占世界钢总产量的 26.31%;焦炭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50%以上,其贸易量占世界焦炭贸易量的60%。由于中国钢铁产品产量高,也就造成了中国钢铁工业所消耗的能源总量很大。据统计,2003年中国钢铁工业消耗了2.74亿t标准煤,占全国能源消耗量的16.3%,消耗量仅次于电力工业。 中国古代思想家荀子两千年前就提出,“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而我国资源储量的本并不强,如果不在合理使用上下功夫,不顾自然、不计代价、不为未来、竭泽而渔、竭矿而采,就会很快耗尽国内资源,而且会加大全球资源供给的压力。(中国的四大钢铁公司—武汉钢铁(集团)公司、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沙钢集团公司和唐山钢铁股份公司通过合资公司的方式获得

钢铁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

钢铁行业的现状:钢铁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原材料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我国是钢铁生产和消费大国,粗钢产量连续13年居世界第一。中国钢铁工业不仅在数量上快速增长,而且在品种质量、装备水平、技术经济、节能环保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形成了一大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钢铁企业。 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是国家经济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钢铁发展直接影响着与其相关的国防工业及建筑、机械、造船、汽车、家电等行业。 中国是钢铁生产的大国。从1996年钢产量首次突破1亿吨开始,一直稳居世界钢产量排名第一的位置。2008年中国粗钢产量达到了5亿吨,超过位居第二位到第八位的国家的粗钢产量的总和。然而,成绩的背后却难掩中国钢铁企业普遍面临的经营困难中国钢铁工业不仅为中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也为世界经济的繁荣和世界钢铁工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这种快速发展同时也给钢铁工业留下了很多潜在的问题,如技术水平较低、组织结构不合理等。因此,从我国钢铁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角度考虑,需要对钢铁工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及判断。 钢铁行业面临的问题 一、资源弱势,受制于人 造成我国钢铁工业大而不强原因,几乎贯穿了整个钢铁产业链,其负面影响也越来越突出。 1,基础资源储备不足。上世纪80年代以后,国家对地质勘探的支持力度弱化,勘探工作基本处于停顿,特别是对铁矿石资源的勘探力度和深度尤为欠缺。资源储备不足,造成了一边是国内钢铁工业迅速发展,一边是铁矿石资源出现严重稀缺。 需求大增,丧失定价权。由于国内铁矿石产量满足不了企业生产需求,我国每年不得不进口上亿吨铁矿石和铁精粉,而这些资源仅由几个国际矿业巨头所控制(必和必拓公司、力拓公司、淡水河谷以及印度的铁矿石公司等)。中国钢铁业对铁矿石的需求连年增加,这些矿业巨头就在每年的铁矿石谈判中联手抬价,对我国钢铁企业形成需求控制。 2,行业不规范,调控不力。受市场需求驱动,地方中小钢铁企业受利益驱使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产能扩张无度。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争原料、抢市场、拼价格,其产品又多是低附加值的大路货,如线材、盘条等,使产品利润被不断走高的原料价格所侵蚀,需求传导、引起连环涨价。 3,急剧增长的钢铁产销量,对国内交通运输形成巨大压力,仅进口铁矿石和出口钢材两项运输总量,2006年铁路运输量就达13.79亿吨(含原辅能源材料)。近几来,钢铁企业进口大量铁矿石,又出口生铁、钢坯和钢材等产品,导致国际海运价格大幅攀升。2007年,巴西、澳洲到宁波港的铁矿石运费已分别由1月份33.64美元/吨、15.93美元/吨,上涨到10月末的85.56美元/吨和36.29美元/吨。 二、污染严重,恶性竞争 1,钢铁工业是耗能大户,也是资源消耗大户,除了需要高品位铁矿石外,还需要大量的辅助材料——煤、焦炭、水、电及熔剂等。 钢铁行业更是污染物排放大户,废气、废水、废渣排放量占全国总排放量的14%,是个地道的大污染行业。在生产中,产生大量的废渣留在国内,我国钢铁工业年排废渣高达5亿吨左右,占全国总排放量的14%,出口产品近5300万吨,在生产过程中废渣排放量占全国总排放量2.4%。全国钢铁工业每年氟化物气体排放量约250万吨以上,而出口产品部分,留在国内大气中的氟化物约占1/10。虽然国家进行了钢铁产业结构调整,关闭了一些耗能高、污染重、生产工艺简单、附加值低的生产企业,但由于国外市场需求强劲,大量低端产品出

2018-2024年中国钢铁行业发展趋势研究分析报告

2018-2024年中国钢铁行业发展趋势研究分析报告 喵咪产业服务(微信公众号) 第一章2014-2017年二季度世界钢铁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第一节世界钢铁产业发展回顾 2017年世界钢铁协会迎来成立50周年庆。在过去的50年间,全球钢铁工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1967年,全球钢铁产量不到5亿吨,到2016年,全球钢铁产量超过16亿吨,而其中大部分钢铁产量增长来自新兴的工业国家,如巴西、中国、印度、伊朗和墨西哥。 钢铁的用途广泛,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材料,是经济增长的基础。因此,在过去50年中,全球钢铁产量激增,甚至出现了供过于求的局面,随之而来的是,钢铁的价格也逐步回落至市场易于接受的范围,进而助推了钢铁生产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 第二节世界钢铁市场现状分析 一、世界钢铁市场供应 (一)全球钢铁行业的产能分析 2015年,全球前十大产钢国依次为:中国、日本、印度、美国、俄罗斯、韩国、德国、巴西、土耳其和乌克兰,其中,只有印度粗钢产量出现同比增长,同比增幅仅为2.6%,增至8960万吨,这也使得印度最终超过美国,位列全球第三大粗钢生产国。而其他九个国家粗钢产量均同比下降,其中乌克兰粗钢产量降幅最大,达15.6%,降至2290万吨;美国降幅排名第二,为10.5%,降至7890万吨。从全年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粗钢产量占比来看,中国占49.5%,不及全球粗钢产量的一半。 2015年12月份全球66个国家的粗钢产能利用率为64.6%,同比下降4.9个百分点,环比下降2.3个百分点,创六年半来的新低。2015年全球粗钢产能利用率平均值为69.7%,2014年为73.4%。逐月来看,产能利用率2月份反弹至73.4%,3-6月份利用率在72%左右波动,7-8月份利用率降至68%以上水平波动,9月份利用率虽小幅回升至69.3%,但仍低于2014年同期水平,随后的10-12月份利用率呈环比持续下滑态势。从近三个月来看,全球粗钢产能利用率均同比下滑,表明在国际钢材市场供应持续过剩及年终消费淡季来临的情况下,全

某钢铁行业发展现状与市场需求情况分析

某钢铁运输企业 --行业发展现状与市场需求情况分析 21世纪是物流挂帅的世纪。物流发展的水平已经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一、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近年来,我国物流业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成为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热点和亮点。现代物流的发展方兴未艾,预计将在新世纪里得到更快的发展。 (一)发展我国物流业的重要性 当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竞争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企业竞争的焦点开始由生产领域转向流通领域。世界经济贸易一体化趋势的加速发展,导致了现代物流这一货运流通领域全新理论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高新技术的突飞猛进和计算机信息网络的日益普及,促使传统物流在不断向现代意义上的物流转变。许多国家政府以及有关业界纷纷开始意识到:现代物流的发展水平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物流费用是我国工业企业仅次于原材料采购成本的最大支出。我国的流通费用约占GDP的20%,而发达国家如美国仅占10%左右。我国2001年GDP总量为95933亿元,当年全社会的物流费用支出为19186亿元,如果将这笔物流费用平均每降低1个百分点,全社会就能节约190亿元,而要达到发到国家的10%左右的水平,还有10个百分点的发展空间,粗略的估计也有9000亿元。 由此可见,发展现代化的物流产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举措。 对于我国企业来讲,物流管理不仅在提高运输效率,降低库存水平和对市场变化的快速反应方面卓有成效,更重要的是,物流管理可以帮助企业打破部门本位主义思想,协调各部门的努力,使之方向一致。因此,物流管理问题对于企业来讲,应该放到战略角度来考虑,发挥企业的整体优势,充分发掘第三利润源。 (二)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 现代物流在中国已经起步,标志主要有以下三点: (1)工商企业已经不满足于传统储运企业的单一、单项、分散的储运服务,正在向社会、向市场寻求现代物流服务。 (2)传统储运(运输、仓储、货代、邮电等)企业纷纷包装,改换门庭,向现代物流企业发展;工商企业内部的储运机构也有独立化的趋势,向物流企业发展。 (3)陆续产生了一批三资、民营或股份制的现代物流企业。 1.物流需求市场现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