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上饶人引以自豪的五个千年历史文化》

《上饶人引以自豪的五个千年历史文化》

《上饶人引以自豪的五个千年历史文化》
《上饶人引以自豪的五个千年历史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说到底就是儒释道文化。儒释道文化的精髓在于修行:儒家讲究脚踏实地,佛家讲究万事在心,道家讲究无牵无挂;儒家要实践仁义,佛家要超脱今世,道家要今世修行;儒家要承担重任,佛家要世上皆空,道家要举重若轻。其实,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佛家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道家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实际上是相通的。对于修行者来说,儒释道三者相得益彰。

中国古人修行,往往要选择山清水秀、林壑幽美之名山胜地。上饶名山胜地甚多,是儒释道文化传播和古人选择修行的理想之地。正因为此,上饶有很深厚的儒释道文化底蕴,儒释道文化资源分布面广、资源品位高,而且具有千年的历史。有鉴于此,我认为:上饶儒释道文化资源,可提炼为五个“千年”文化。

一、千年书院文化

古代书院是儒家文化传承的重要标志,曾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上饶素称书院之乡,上饶书院以起步早、数量多、影响大等特点而颇负盛名。早在唐代,上饶就开始有书院。自宋至清,据地方志记载,上饶各地有一定影响的书院就有168所,其中,婺源28所,德兴25所,万年24所,鄱阳17所,广丰17所,上饶县和信州区16所,弋阳12所,铅山8所,余干8所,玉山7所,横峰6所。上饶书院在历史上的地位,首推鹅湖书院,信江书院、怀玉书院、叠山书院、东山书院芝阳书院、南斋书院、带湖书院、御书院、明经书院等也曾在中国书院中有过响亮的名声。历代上饶的退隐官宦、博学士人和好文乡绅都热心建办书院,朱熹、陈文蔚、娄谅等著名学者热衷于书院讲学,地方学子更是热衷到书院求学。

著名的怀玉书院的源头,可上溯到唐大历年间(766年-779年),僧人志初进山,在金刚峰南麓建定文寺(后称法海禅院、怀玉寺)。宋开宝七年(公元974年),玉山县令杨文逸在怀玉山金刚峰法海禅院侧边,为其孙杨亿(即宋代著名诗人杨万里)建书房,世称“杨亿精舍”。从怀玉书院的源头定文寺建成至今,已有1200年历史。从“杨亿精舍”建成至今,也有1024年。

说到书院,从前的读书人,没有人不知道鹅湖书院。而鹅湖书院声名远播,是因为这里发生过中国学术史上两次影响极为深远的“鹅湖之会”。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春夏之交,朱熹、吕祖谦、陆九渊、陆九龄等100多学者在鹅湖寺举行了为期5天的开中国书院“会讲”之先的学术辩论会。南宋淳熙十五年(1188年),在学术上主张“经世致用”的陈亮与辛弃疾“鹅湖同憩,瓢泉共酌,长歌相答,极论世事,逗留弥旬”,这又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佳话。因朱、陆、吕、辛、陈在中国历史上的崇高地位而使后来的鹅湖书院名声大振。清康乾时期,鹅湖书院以其恢宏的气势、超大的规模和其在书院历史的地位与影响而被誉为天下书院之首。

二、千年科考文化

科举制度创立于隋(581-618),在唐时科举制度得到了完善,特别是在武则天时期,武则天极力发展科举制度。后经过各个朝代的不断发展,最终形成了明清的科举制度。上饶书院兴盛,读书成风,古人读书的目的就是要通过科考获取功名。从唐代以来,上饶就有“山间茅屋书声响,放下扁担进考场”的传统:既使是在上饶的偏僻山村,也处处都有朗朗的读书声;逢上科考之年,农夫樵夫也会放下扁担进城考一考。至今上饶还遗存了建于清乾隆年间、江南仅有两处之一的科举古建筑“玉山考棚”。

由于上饶教泽悠长,崇教尚学之风久盛不衰,所以从唐至清,从科考走出来的上饶俊杰出过宰相23人、进士2097多人(比苏州还多)、举人2710人。铅山有“隔河二宰相,百里三状元,一门九进士”之说,婺源有“兄弟三进士,六部四尚书”之传。仅婺源一县,被《辞海》、《中国文学大辞典》等典籍收入的名人就有318人。

读书科考之风还把上饶造就成理学集大成之地。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在儒家思想哲理化的过程中,他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使儒学的理论思维水平得到提高。朱熹作为中国封建社会13世纪以来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以他为代表的理学思想在中国社会、东亚各国家民族,乃至世界华人社会有着相当的影响。朱熹讲学足迹遍及上饶,并为上饶留下了著名的《读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关于这首诗中“方塘”的真正遗迹,福建人认为在尤溪县的南溪书院,浙江人认为在淳安,婺源人认为在婺源县城。我认为还有一地值得一提,这就是上饶三清山下的方塘村。当年朱熹上怀玉山讲学,三清山下的方塘村是必经之地。该村恰有一个半亩方塘,村庄因此得方塘之名。方塘村地处信江源头,信江源头之水源源不断地流入方塘村的半亩方塘,这正应了《读书有感》中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三、千年寺庙文化

上饶寺庙的历史要早于书院。鹅湖书院、怀玉书院、信江书院、东山书院等著名书院,都是先有寺庙而后有书院。如

鹅湖书院的前身是鹅湖寺,怀玉书院的前身是定文寺。

上饶的寺庙文化主要是禅宗。据史志记载,佛教传入上饶,为东汉末年。东汉建武年间(公元25-56)灵山拥笔峰创建了北灵寺,此为佛教在上饶传播之始。两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在上饶始得较大发展,并逐渐形成了一个以上、广、玉中心区域的传播圈。隋、唐至宋,江西佛学兴盛,并成为全国佛学的中心地区,以至唐代有“求官去长安,求佛往江西”的说法。此阶段佛学的发达主要集中体现于禅宗六祖慧能所开创的禅宗,禅宗在江西彻底完成了中国化的进程,成为中国佛学的主要流派之一,并由此远播海内外。禅宗在中国佛教各宗派中流传时间最长,至今仍延绵不绝。它在中国哲学思想上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如周敦颐﹑朱熹﹑程颐﹑程颢﹑陆九渊﹑王守仁都从禅宗中汲取营养。禅宗思想也是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如谭嗣同﹑章太炎建立他们思想体系的渊源之一。此时,上饶著名的禅宗寺庙有信州的广教寺和古岩寺、广丰的博山寺和灵鹫寺、玉山的定文寺、铅山的鹅湖寺。

上饶寺庙之中高僧辈出,如铅山鹅湖寺的智孚、定文寺的志初等。这些高僧,都有很高的中国文化修养,亦儒亦僧,是学者型的高僧。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禅宗的黄龙派创始人慧南,他就是上饶的玉山人。黄龙慧南(公元1002──1069年)俗姓章,11岁出家,19岁受具足戒。慧南精通教典,儒学底蕴深厚,门下得法弟子83人,影响遍于全国,法席之盛,超过马祖、百丈。他开创的临济门下的这一派别,被称作黄龙派,与同门师兄方会开创的杨歧派,加上临济、沩仰、曹洞、云门、法眼五宗,在禅宗史上并称为“五宗七家”。12世纪末临济宗黄龙派、杨岐派传入日本,当今国内外各地寺庙与黄龙慧南存在渊源关系的不计其数。

四、千年道观文化

上饶是道教胜地。东汉末年,道家思想深入到社会下层,并且逐渐形成为道教。东晋时,道教灵宝派开创人葛玄、其孙葛洪与上饶有很深的渊源。“二葛”在上饶名胜仙山结庐修道、炼丹研学,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道教理论,特别是葛洪所撰《抱朴子》内篇,不但精述了研制金丹的实践,认识了某些物质的特性及其化学变化,为中国炼丹史和古化学史提供了珍贵史料,而且使道教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上饶县灵山是座道教圣山,历史悠久,被道家列为第三十三福地,著名的思想家、医学家、炼丹家葛洪在灵山留下了炼丹修道的痕迹。唐、宋为灵山道教的鼎盛时期,上饶县共有99所宫观,绝大部分是按照阴阳八卦沿灵山的鱼脊分布,在灵山形成了一个异常壮观的八卦道观建筑群,如此景观在全国道教文化中实属罕见。

铅山县葛仙山也是一座道教圣山。葛仙山原名云岗山,因葛玄游历至此,弘扬道法,炼丹修道,治病救人,庇护众生,在此坐化成仙。乡人为感其恩德而建庙供奉,云岗山改名为葛仙山。葛仙庙北宋时发展为葛仙祠,祠由葛仙殿、老君殿、送子观音殿、三宫殿、灵宫殿、地母殿、玉皇楼等建筑组成,道观依山而建,层层递进,规模宏大,气势非凡。因葛玄对道教发展的深远影响,加上葛仙山的秀丽风光,一千多年来,名士、高官、高道、高僧慕名来葛仙山参访的很多,都在葛玄羽化之地留下足迹和大量诗作,极大地丰富了上饶的道教文化。

五、千年山水文化

上饶高品位的书院、寺庙、道观文化资源大多远避尘嚣市井,分布于自然景色秀美的名山大川中,“天下名山僧占多”,在上饶再次得到印证。书院、寺庙、道观文化资源与自然环境和谐并存,相得益彰,一个沾天地脉之仙气,一个得儒释道之灵光,书院、寺庙、道观借助山林自然环境增强了文化氛围,洞、石、溪、泉、林木借助千古书院、寺庙、道观平添了许多神秘色彩。上饶葛仙山、三清山、鹅湖山、怀玉山、灵山、博山景色秀丽,颇得历代高儒、高僧、高道的垂青,山上、山下的书院、寺庙、道观屡废屡建,经久不衰。这里幽静的环境、悠扬的诵读、深邃的殿堂、缭绕的烟雾、安详的塑像、神奇的壁画、舒缓的音乐、深沉的经声,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山野文化氛围,容易使人不由自主、不知不觉间产生一种超脱凡世的感觉。

有山无水不秀,有水无山不壮。《管子?水地》云:“水者,地之气血,如筋脉之通流者也”,水乃万物之源。上饶有源远流长的600里信江和浩淼的鄱阳湖,这一方水土不仅养育了灵性的上饶人,也让众多客居上饶的历史名人留连忘返。宋代著名文学家、词人辛弃疾因受弹劾而被免职,客居上饶,与上饶的水结下生死之缘。1181年春,他择上饶带湖而建“稼轩”新居,在此居住10年,填词近200篇。1196年,带湖庄园失火,辛弃疾又择铅山瓢泉而建新居,举家移居瓢泉。作为辛弃疾的最终归宿,瓢泉映下了词人仰天长啸的凛凛风骨,诞生了辛词中173篇的不朽之作。在辛弃疾存世的600多首词作中,有近400篇是在带湖和瓢泉写下的,带湖和瓢泉的水是辛弃疾词作的摇篮。

山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襁褓。丰富的水资源让上饶人饮用无忧,秀美的名山形成了上饶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独特地景形态,上饶的山水造就了上佳的人居环境。山是上饶的傲骨,造就了上饶人的大气与豪放;水是上饶的柔情,造就了上饶

人的灵性与聪慧,上饶的山与水共同铸就了上饶独有的城市风景和文化灵魂。em39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