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土木工程材料》重要知识点详细总结

《土木工程材料》重要知识点详细总结

《土木工程材料》重要知识点详细总结
《土木工程材料》重要知识点详细总结

高中化学重要知识点详细总结

高中化学重要知识点详细总结 一、俗名 无机部分: 纯碱、苏打、天然碱 、口碱:Na 2CO 3 小苏打:NaHCO 3 大苏打:Na 2S 2O 3 石膏(生石膏):CaSO 4.2H 2O 熟石膏:2CaSO 4·.H 2O 莹石:CaF 2 重晶石:BaSO 4(无毒) 碳铵:NH 4HCO 3 石灰石、大理石:CaCO 3 生石灰:CaO 食盐:NaCl 熟石灰、消石灰:Ca(OH)2 芒硝:Na 2SO 4·7H 2O (缓泻剂) 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 绿矾:FaSO 4·7H 2O 干冰:CO 2 明矾:KAl (SO4)2·12H 2O 漂白粉:Ca (ClO)2 、CaCl 2(混和物) 泻盐:MgSO 4·7H 2O 胆矾、蓝矾:CuSO 4·5H 2O 双氧水:H 2O 2 皓矾:ZnSO 4·7H 2O 硅石、石英:SiO 2 刚玉:Al 2O 3 水玻璃、泡花碱、矿物胶:Na 2SiO 3 铁红、铁矿:Fe 2O 3 磁铁矿:Fe 3O 4 黄铁矿、硫铁矿:FeS 2 铜绿、孔雀石:Cu 2 (OH)2CO 3 菱铁矿:FeCO 3 赤铜矿:Cu 2O 波尔多液:Ca (OH)2和CuSO 4 石硫合剂:Ca (OH)2和S 玻璃的主要成分:Na 2SiO 3、CaSiO 3、SiO 2 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 2PO 4)2和CaSO 4 重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 2PO 4)2 天然气、沼气、坑气(主要成分):CH 4 水煤气:CO 和H 2 硫酸亚铁铵(淡蓝绿色):Fe (NH 4)2 (SO 4)2 溶于水后呈淡绿色 光化学烟雾:NO 2在光照下产生的一种有毒气体 王水:浓HNO 3与浓HCl 按体积比1:3混合而成。 铝热剂:Al + Fe 2O 3或其它氧化物。 尿素:CO (NH 2) 2 有机部分: 氯仿:CHCl 3 电石:CaC 2 电石气:C 2H 2 (乙炔) TNT :三硝基甲苯 酒精、乙醇:C 2H 5OH 氟氯烃:是良好的制冷剂,有毒,但破坏O 3层。 醋酸:冰醋酸、食醋 CH 3COOH 裂解气成分(石油裂化):烯烃、烷烃、炔烃、H 2S 、CO 2、CO 等。 甘油、丙三醇 :C 3H 8O 3 焦炉气成分(煤干馏):H 2、CH 4、乙烯、CO 等。 石炭酸:苯酚 蚁醛:甲醛 HCHO 福尔马林:35%—40%的甲醛水溶液 蚁酸:甲酸 HCOOH 葡萄糖:C 6H 12O 6 果糖:C 6H 12O 6 蔗糖:C 12H 22O 11 麦芽糖:C 12H 22O 11 淀粉:(C 6H 10O 5)n 硬脂酸:C 17H 35COOH 油酸:C 17H 33COOH 软脂酸:C 15H 31COOH 草酸:乙二酸 HOOC —COOH 使蓝墨水褪色,强酸性,受热分解成CO 2和水,使KMnO 4酸性溶液褪色。 二、 颜色 铁:铁粉是黑色的;一整块的固体铁是银白色的。 Fe 2+——浅绿色 Fe 3O 4——黑色晶体 Fe(OH)2——白色沉淀 Fe 3+——黄色 Fe (OH)3——红褐色沉淀 Fe (SCN)3——血红色溶液 FeO ——黑色的粉末 Fe (NH 4)2(SO 4)2——淡蓝绿色 Fe 2O 3——红棕色粉末 FeS ——黑色固体 铜:单质是紫红色 Cu 2+——蓝色 CuO ——黑色 Cu 2O ——红色 CuSO 4(无水)—白色 CuSO 4·5H 2O ——蓝色 Cu 2 (OH)2CO 3 —绿色 Cu(OH)2——蓝色 [Cu(NH 3)4]SO 4——深蓝色溶液 BaSO 4 、BaCO 3 、Ag 2CO 3 、CaCO 3 、AgCl 、 Mg (OH)2 、三溴苯酚均是白色沉淀 Al(OH)3 白色絮状沉淀 H 4SiO 4(原硅酸)白色胶状沉淀 Cl 2、氯水——黄绿色 F 2——淡黄绿色气体 Br 2——深红棕色液体 I 2——紫黑色固体 HF 、HCl 、HBr 、HI 均为无色气体,在空气中均形成白雾 CCl 4——无色的液体,密度大于水,与水不互溶 KMnO 4--——紫色 MnO 4-——紫色 Na 2O 2—淡黄色固体 Ag 3PO 4—黄色沉淀 S —黄色固体 AgBr —浅黄色沉淀 AgI —黄色沉淀 O 3—淡蓝色气体 SO 2—无色,有剌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 SO 3—无色固体(沸点44.8 0C ) 品红溶液——红色 氢氟酸:HF ——腐蚀玻璃 N 2O 4、NO ——无色气体 NO 2——红棕色气体 NH 3——无色、有剌激性气味气体 三、 现象: 1、铝片与盐酸反应是放热的,Ba(OH)2与NH 4Cl 反应是吸热的; 2、Na 与H 2O (放有酚酞)反应,熔化、浮于水面、转动、有气体放出;(熔、浮、游、嘶、红) 3、焰色反应:Na 黄色、K 紫色(透过蓝色的钴玻璃)、Cu 绿色、Ca 砖红、Na +(黄色)、K +(紫色)。 4、Cu 丝在Cl 2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 5、H 2在Cl 2中燃烧是苍白色的火焰; 6、Na 在Cl 2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7、P 在Cl 2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8、SO 2通入品红溶液先褪色,加热后恢复原色; 9、NH 3与HCl 相遇产生大量的白烟; 10、铝箔在氧气中激烈燃烧产生刺眼的白光; 1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刺眼白光,在CO 2中燃烧生成白色粉末(MgO ),产生黑烟; 12、铁丝在Cl 2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 13、HF 腐蚀玻璃:4HF + SiO 2 = SiF 4 + 2H 2O 14、Fe(OH)2在空气中被氧化:由白色变为灰绿最后变为红褐色; 15、在常温下:Fe 、Al 在浓H 2SO 4和浓HNO 3中钝化; 16、向盛有苯酚溶液的试管中滴入FeCl 3溶液,溶液呈紫色;苯酚遇空气呈粉红色。 17、蛋白质遇浓HNO 3变黄,被灼烧时有烧焦羽毛气味; 18、在空气中燃烧:S ——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H 2——淡蓝色火焰 H 2S ——淡蓝色火焰 CO ——蓝色火焰 CH 4——明亮并呈蓝色的火焰 S 在O 2中燃烧——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19.特征反应现象:])([])([32OH Fe OH Fe 红褐色白色沉淀空气??→? 20.浅黄色固体:S 或Na 2O 2或AgBr 21.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SO 2(加热后又恢复红色)、Cl 2(加热后不恢复红色) 22.有色溶液:Fe 2+(浅绿色)、Fe 3+(黄色)、Cu 2+(蓝色)、MnO 4-(紫色) 有色固体:红色(Cu 、Cu 2O 、Fe 2O 3)、红褐色[Fe(OH)3] 黑色(CuO 、FeO 、FeS 、CuS 、Ag 2S 、PbS )

教综教育学高频考点归纳

教育学 一、各种《著作》 1.标志教育学成为一门学科是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的出版。 2.我国春秋末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比古罗马昆体 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其中的主要思想有:“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是近代独立形态的教育学的开端。 4.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为班级授课制的教育奠定理论的著作。 5.《林哈德与笃德》——瑞士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齐。 6.《政治学》古希腊教育家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的著作。 7.《理想国》柏拉图的著作。 8.《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的教育》昆体良的著作,西欧最早关于教育的著作。 9.“七艺”中的“四学”——几何算数音乐天文“三科”——文法、修辞、辩 证法。 10.“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11.《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之父桑代克于1903年出版了西方第一本以教育 心理学命名的专著,当时他在对研究对象进行研究时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是自然科学方法。 12.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对当时的心理发展 成果进行了总结,乌申斯基因此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13.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的编写者是廖世承。 14.我国第一本翻译过来的《教育心理学》书是房东岳。 15.贤江是我国最早试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教育问题的学者。 16.“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易公教育 17.生物起源论代表人物利托尔诺《动物界的教育》。 18.劳动起源论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 19.愈《师说》 20.朱熹《四书集注》 21.培根《论科学的价值与发展》——从而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确立 下来,与其他学科并列。 22.夸美纽斯《大教学论》近代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开端。 23.洛克《教育漫话》 24.卢梭《爱弥儿》 25.四书五经(《四书》指《大学》《中庸》《孟子》《论语》;五经指《诗》《书》 《礼》《易》《春秋》 二、各种名言 1.“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之不断改造”——杜威。 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孔子

病理生理学重点归纳

三种类型脱水的对比 体内固定酸的排泄(肾脏): 固定酸首先被体液缓冲系统所缓冲,生成H 2CO 3和相应的固定酸盐(根); H 2CO 3在肾脏解离为CO 2和H 2O ,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即固定酸中的H + 以CO 2和H 2O 的形式进入肾小管 上皮细胞,进一步通过H 2CO 3释放H + 进入肾小管腔; 固定酸的酸根以其相应的固定酸盐的形式 被肾小球滤出; 进入肾小管腔的H + 和固定酸的酸根在肾小管腔内结合成相应的固定酸排出体外。 呼吸性调节和代谢性调节(互为代偿,共同调节): 呼吸性因素变化后,代谢性因素代偿: 代谢性因素变化后,呼吸性、代谢性 因素均可代偿: 酸碱平衡的调节: 体液的缓冲,使强酸或强碱变为弱酸或弱碱,防止pH 值剧烈变动; 同时使[HCO3-]/[H 2CO 3]出现一定程度的变化。 呼吸的变化,调节血中H 2CO 3的浓度; 肾调节血中HCO3-的浓度。 使[HCO3-]/[H 2CO 3]二者的比值保持20:1,血液pH 保持7.4。 各调节系统的特点: 血液缓冲系统:起效迅速,只能将强酸(碱)→弱酸(碱),但不能改变酸(碱)性物质的总量; 组织细胞:调节作用强大,但可引起血钾浓度的异常; 呼吸调节:调节作用强大,起效快,30 min 可达高峰;但仅对CO 2起作用; 肾 调节:调节作用强大,但起效慢,于数小时方可发挥作用,3~5 d 达高峰。

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 代偿性: pH仍在正常范围之内, 即[HCO3-]/[H2CO3]仍为20:1, 但各自的含量出现异常变化。失代偿性: pH明显异常,超出正常范围。 判定酸碱平衡紊乱的常用指标: pH值:7.35-7.45(动脉血) 动脉血CO2分压(PaCO2):33-46mmHg,均值40mmHg 标准碳酸氢盐和实际碳酸氢盐(SB/AB):正常人AB=SB:22-27mmol/L,均值24mmol/L 缓冲碱(BB):45-52mmol/L,均值48mmol/L 碱剩余(BE):-/+3.0mmol/L 阴离子间隙(AG):12-/+2mmol/L,AG>16mmol/L,判断AD增高代谢性酸中毒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高中考点归纳重点总结

知识点归纳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教育观:教育观的核心是“教育为了什么”,即教育的目的。 素质教育观:是与应试教育观相对的一种教育观,是把教育活动目的指向“素质”——人的全面素质的教育观。 素质教育的目标: 1.促进学生的身体发育 2.促进学生心理的成熟化 3.造就平等的公民 4.培养个体的生存能力和基本素质 5.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习惯、爱好和能力 6.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7.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1.面向全体 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4.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5.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深化教育改革,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条件 2.优化结构,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3.将教育目的落实到教学之中 4.教学内容要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 5.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终身教育的积极倡导者和最终奠基人是教育家:保罗·朗格朗 《教育法》的基本原则 1. 教育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原则。 国家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遵循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国家在教育者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 2. 教育的公共性原则。 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 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 国家实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 汉语言文字为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基本教学语言文字。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及其他机构,可以使用本民族或者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进行教学。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进行教学,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字。

哲学知识点汇总

高二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资料生活与哲学 一.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一)哲学是什么 1、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哲学也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3、哲学与时代精神(1)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哲学属于文化范畴,是对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2)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是因为它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地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科学发展观是真正的哲学) 4、哲学的作用 (1)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哲学反作用于时代)①哲学批判旧思想和旧制度,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唤起人们的创新意识和科学实验精神。(批判功能)②哲学可以预见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塑造、引导功能) (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二)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1、哲学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2、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依据: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②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它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三)唯物主义含义及和三种基本形态 1、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决定意识。 2、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及其特点: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本质上是正确的。但是,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水、火、气、土等,这就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质,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3、唯心主义的含义及两种基本形态: (1)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意识决定物质。 (2)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惟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生理学》各章知识点 总结

精心整理 生理学基础总结 绪论 I.人体生理学是研究机体正常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生命的基本特征有新陈代谢、兴奋性及生殖。 3.兴奋性是指活的组织或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的 4.胞外液。 5.信息,使反债调节与控制部分的原发作用一致,意义在于使生理过程不断加强,直至最终完成。 负反馈调节是指受控部分的活动通过发出回馈信息,使回馈调节与控制部分的原发作用相反.意义在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 细胞的基本功能 1.细胞膜对物质的转运方式主要有: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 单纯扩散是只取决于膜两例物质浓度差进行转运的一种方式出胞和入胞作用 易化扩散是物质借助细胞膜上特珠蛋白质的帮助,顺浓度梯度或电一化学梯度的转运过程。分为载体转运和通道转运两种。 载体转运具有特异性、饱和性和争议抑制性; 通道转运具有离子选择性和门控特性,又可分为化学门控信道、电压门控信道和机械门拉信.吞饮 动。它是细胞兴奋的标志. 由去极化和复极化构成,是Na +内流与K +的外流及Na +—K +泵转运共同形成的、其引起取决于阈电位, 阈电位是使膜上Na +通道突然大量开放的临界膜电位值。 动作电位以局部电流的形式进行传导。动作电位具有“全或无”特性和不衰减的可传播性。 3.肌肉收缩是指肌肉的长度缩短或张力增加.其过程包括肌细饱的兴奋、兴奋一收缩耦联,收缩三部分,主要步骤如下图

血液 1. 占体重的 2. 透压) 3. 对保持红细胞的正常形态具有重要作用; 血浆蛋白产生胶体渗透压,主要成分是白蛋白,具有免疫功能。 作用是:能使组织液中的水分渗入毛细血管以维持血容量及调节血管内外水分的交换。 等渗溶液是0.9%Nacl,5%葡萄糖溶液。 4.血浆的正常酸碱度:PH7.35-7.4 5.低于7.35为酸中毒,高于7.45为碱中毒。 5.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我国成年男性红细胞数为(4.0-5.5)x1012/L;成年女性为(3.5-5.0)x1012/L。6.红细胞内的主要成分是血红蛋白(Hb)。 成年男性血红蛋白浓度为120一160g/L,成年女性为110-150g/L。 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称为贫血。 7.红细胞的生理特性包括可塑变形性、悬浮稳定性(血沉,红细胞叠连)、渗透脆性(溶血,低渗溶液)。 红细胞的生理功能主要是运愉O2和CO2以及调节体内的酸碱平衡。 红细胞原料是蛋白质和铁(缺铁性贫血),成熟因素是维生素B12,叶酸。 8.正常成人的白细胞:其主要功能是吞噬作用和 免疫作用。 9.正常成人血小板有(100一 其主要功能为维持血管内皮完整性和生理性止 A抗原与 。 )和 也是由于K+外流产生的电一化学平衡电位。 动作电位由去极化和复极化两个过程组成,但复极化比较复杂,持续时间较长动作电位共分为五个期,即 去极化期(Na+内流形成)、 复极化l期(快速复极初期,K+外流形成)、 2期(缓慢复极期也称平台期,K+外流和Na+内流形成)、 3期(快速复极末期,K+外流形成) 4期(静息期,离子泵转运形成)

重要知识点详细总结2017高考化学

2017高考化学重要知识点详细总结一、俗名

有机部分

四、考试中经常用到的规律: 1、溶解性规律——见溶解性表; 2、常用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3、在惰性电极上,各种离子的放电顺序: 阴极(夺电子的能力):Au3+>Ag+>Hg2+>Cu2+>Pb2+>Fa2+>Zn2+>H+>Al3+>Mg2+>Na+>Ca2+>K+ 阳极(失电子的能力):S2- >I->Br–>Cl->OH- >含氧酸根 注意:若用金属作阳极,电解时阳极本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Pt、Au除外) 4、双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1)左边写出水解的离子,右边写出水解产物; (2)配平:在左边先配平电荷,再在右边配平其它原子; (3)H、O不平则在那边加水。 例:当Na2CO3与AlCl3溶液混和时: 3 CO32-+ 2Al3++ 3H2O = 2Al(OH)3↓+ 3CO2↑ 5、写电解总反应方程式的方法:(1)分析:反应物、生成物是什么;(2)配平。 例: 电解KCl溶液:2KCl + 2H2O == H2↑+ Cl2↑+ 2KOH 配平:2KCl + 2H2O == H2↑+ Cl2↑+ 2KOH 6、将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分写成二个电极反应的方法: (1)按电子得失写出二个半反应式; (2)再考虑反应时的环境(酸性或碱性); (3)使二边的原子数、电荷数相等。 例:蓄电池内的反应为:Pb + PbO2+ 2H2SO4 = 2PbSO4+ 2H2O 试写出作为原电池(放电)时的电极反应。 写出二个半反应:Pb –2e- →PbSO4 PbO2+2e- →PbSO4 分析:在酸性环境中,补满其它原子: 应为:负极:Pb + SO42--2e- = PbSO4正极:PbO2 + 4H++ SO42-+2e- = PbSO4+ 2H2O 注意:当是充电时则是电解,电极反应则为以上电极反应的倒转: 为:阴极:PbSO4+2e-= Pb + SO42-阳极:PbSO4+ 2H2O -2e- = PbO2 + 4H++ SO42- 7、在解计算题中常用到的恒等:原子恒等、离子恒等、电子恒等、电荷恒等、电量恒等,用到的方法有:质量守恒、差量法、归一法、极限法、关系法、十字交法和估算法。(非氧化还原反应:原子守恒、电荷平衡、物料平衡用得多,氧化还原反应:电子守恒用得多) 8、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小; 9、晶体的熔点: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中学学到的原子晶体有:Si、SiC 、SiO2=和金刚石。原子晶体的熔点的比较是以原子半径为依据的:金刚石> SiC > Si (因为原子半径:Si> C> O). 10、分子晶体的熔、沸点: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分子量越大熔、沸点越高。 11、胶体的带电:一般说来,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的胶体粒子带正电,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的胶体粒子带负电。 12、氧化性:MnO4->Cl2>Br2>Fe3+>I2>S=4(+4价的S) 例:I2+SO2 + H2O = H2SO4+ 2HI 13、含有Fe3+的溶液一般呈酸性。 14、能形成氢键的物质:H2O 、NH3 、HF、CH3CH2OH 。 15、氨水(乙醇溶液一样)的密度小于1,浓度越大,密度越小,硫酸的密度大于1,浓度越大,密度越大,98%的浓硫酸的密度为:1.84g/cm3。 16、离子是否共存: (1)是否有沉淀生成、气体放出; (2)是否有弱电解质生成; (3)是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教育综合-知识点整理-代表人物整理

教综部分 1、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清末“废科举,兴学校” 制度化教育主要所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指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并颁布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 2、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1902年壬寅学制,1904年癸卯学制 1902年曾拟订《钦定学堂章程》即,未及实行。1903年清政府命张百熙等以日本学制为蓝本,重新拟订学堂章程,于1904年1月公布,即《》(又称癸卯学制),这是废除后第一个正式颁布施行的学制。 3、中国奴隶社会教育内容——六艺 中国奴隶社会的教育,教育内容以“六艺”为主,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名产生于西周,但“六艺”的起源早在原始社会已产生。 4、我国私学发展、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旧有的统治秩序被彻底打乱,经济、政治和社会文化都在发生深刻变革。“学在官府”的教育走向衰落,而适应新形势需要的新教育形式──私学开始兴起。 5、“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由董仲舒提出,意思是废除其他思想,只尊重儒家的学说,它维护了封建统治秩序,神化了专制王权,因而受到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推崇,成为两千多年来的正统和主流思想。 6、科举制度开始——隋唐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朝统一全国后,隋文帝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的帝王对科举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科举制度逐渐完备起来。 7、科举考试的依据——四书 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部着作的总称。元代将《四书》作为教育和考试的内容,开创科举新先例,并得到了后世的沿用。 8、“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古埃及教育

生理学重点总结

生理学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绪论 一.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兴奋性,生殖。 二.内环境和稳态:体液量(占体重的60%):细胞内液40%、细胞外液20%(组织液、血浆、淋巴液等) 1.内环境:细胞生存的液体环境,即细胞外液。 2.稳态: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如温度、PH、渗透压和各种液体成分等)的相对恒定状态称为稳态,是一种动态平衡状态,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基础。 三.生理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神经调节是主要调节形式,基本过程:反射。完成反射活动的基础是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神经调节的特点是作用迅速、准确、短暂。 体液调节的特点是缓慢、广泛、持久。 自身调节:心肌细胞的异长自身调节,肾血流量在一定范围内保持恒定的自身调节,小动脉灌注压力增高时血流量并不增高的调节都是自身调节。 四.生理功能的反馈控制: 负反馈调节的意义在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 正反馈的意义在于使生理过程不断加强,直至最终完成生理功能,是一种破坏原先的平衡状态的过程。排便、排尿、射精、分娩、血液凝固、神经细胞产生动作电位时钠通道的开放和钠内流互相促进等。 五.应激与应急 参与应激反应的主要激素:糖皮质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 参与应急反应的主要激素:肾上腺素AD、去甲肾上腺素NA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一.细胞膜的基本结构和跨膜物质转运功能 1. 细胞膜的基本结构-液体镶嵌模型.基本内容①基架:液态脂质双分子层; ②蛋白质:具有不同生理功能; ③寡糖和多链糖. 2.细胞膜的物质转运 被动转运: ⑴单纯扩散:小分子脂溶性物质、顺浓度、不耗能。如O2、CO2、NH3等。 ⑵易化扩散:非脂溶性小分子物质、顺浓度、不耗能、但转运依赖细胞膜上特殊结构的"帮助",包括离子通道和载体转运转运(葡萄糖、氨基酸等)。载体转运的特异性较高,存在竞争性抑制现象。主动转运:非脂溶性小分子物质、逆浓度、消耗能量。分为原发性主动转运(离子泵钠泵)和继发性主动转运(肠上皮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 出胞和入胞:大分子物质或物质团块出入细胞的方式。内分泌细胞分泌激素、神经细胞分泌递质属于出胞作用;上皮细胞、免疫细胞吞噬异物属于入胞作用。 二.细胞的跨膜电变化1.神经和骨骼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兴奋性与与阈刺激:反变关系,阈刺激增大表示细胞兴奋性下降。 刺激的三要素:刺激强度(衡量兴奋性的客观指标)、刺激时间、强度时间变化率。 2.静息电位RP: ⑴概念:细胞处于安静状态下(未受刺激时)膜内外的电位差。静息电位表现为膜外相对为正,膜内相对为负。 极化:膜内为正,膜外为负的状态。 去极化:电位差的数值向负值减小的方向变化称为去极化或除极。 超极化:电位差的数值向负值加大的方向变化。 复极化:细胞先发生去极化,再向正常安静时膜内所处的负值恢复。 ⑴形成条件: ①安静时细胞膜两侧存在离子浓度差(离子不均匀分布); ②安静时细胞膜主要对K+通透。 ⑵形成机制:K+外流的平衡电位即静息电位,形成过程不消耗能量。 ⑶特征:静息电位是K+外流形成的膜两侧稳定的电位差。 3.动作电位AP ⑴概念:可兴奋组织或细胞受到阈上刺激时,在静息电位基础上发生的快速、可逆转、可传播的细胞膜两侧的电变化。动作电位主要成分是峰电位。 ⑵形成条件:①细胞膜两侧存在浓度梯度差;②细胞膜在不同状态下对不同离子的通透性不同; ③可兴奋组织或细胞受阈上刺激。 ⑶形成机制:动作电位上升支--Na+内流所致;动作电位下降支--K+外流所致。 ⑷动作电位特征:①产生和传播都是“全或无”式的;②传播的方式为局部电流,传播速度与细胞直径成正比;③动作电位是一种快速、可逆的电变化;④动作电位期间Na+、K+离子的跨膜转运是通过通道蛋白进行的。 ⑸兴奋的周期性变化: 绝对不应期:锋电位,兴奋性降至0,多大刺激也不兴奋 相对不应期:负后电位前期,兴奋性低于正常,阈上刺激才兴奋 超常期:负后电位后期,兴奋性超过正常,阈下刺激即兴奋 低常期:正后电位,兴奋性低于正常 ⑹.局部电位:细胞受刺激后去极化未达到阈电位的电变化。 特点:①不是全或无;②可以总和;③电紧张扩布。 ⑺.兴奋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可兴奋细胞兴奋的标志是产生动作电位,因此兴奋的传导实质上是动作电位向周围传播。动作电位以局部电流的方式传导,直径大的细胞电阻较小传导速度快。有髓鞘的神经纤维动作电位以跳跃式传导,因而比无髓鞘纤维传导快。动作电位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是“全或无”式的,动作电位的幅度不因传导距离增加而减小。 三.肌细胞的收缩功能: 1.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 ⑴兴奋收缩耦联过程:耦联因子Ca2+、结构基础三联体

最新2018《综合素质》知识点总结资料

2018《综合素质》重点总结 板块一职业理念 一、教育观 (一)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素质教育倡导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 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教育要考虑学生个性差异,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新一代人才,这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 (二)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 1、教育对象的全体性 2、教育内容的基础性:为提高全民族素质、未来劳动者素质和各级各类人才奠定基础的教育,让受教育者拥有一般学识。 3、教育空间的开放性:是安排灵活与组合适当的、生动活泼的开放性教育场所,积极开拓获取知识的来源和获得发展的空间,重视利用课外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以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与和谐发展。 4、教育目标的全面性: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5、教育价值的多元化:必须满足学生个体生存与持续发展的需要,必须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发挥其特长及潜能。 6、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7、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注重学生个性健康发展:各级各类教育都要坚持因材施教,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8、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包括整个教育过程和人的发展的各个阶段。 (三)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1、途径 教育活动的基本实现方式——课程与教学,学校管理活动及课程以外的教育活动。

(1)德育为先,五育并举 (2)把握课改精神,实施新课程 逐步建立起的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每一个学生发展”,即使学生发展为一个“整体的人”。 (3)学校管理、课程教学以外的各种教育活动,重点是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是中学班级的组织者、教育者和管理者。 2、方法 (1)教师成为素质教育者 (2)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 (3)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法 (4)正确运用评价方法,促进学生发展 (四)实施素质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1、实施素质教育,批评应试教育,并不是否定以往的基础教育 2、素质教育与考试的关系:改革考试的目的、内容和方法,健全和完善教育评价制度 3、实施素质教育不会降低教育质量 4、素质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发展特长: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还是课堂教学 5、创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二、学生观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1、概念 即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充分、统一的发展,同时,也包括人的才能、志趣和道德品质的多方面发展 2、内涵 源于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二)“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人的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目的,素质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保障与措施 1、人的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目的 2、素质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3、素质教育体现的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的统一 (三)现代“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高中政治哲学基本知识点总结.doc

高中政治哲学基本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哲学基本知识点(一) 1、哲学与生活 (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①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②在一定意义上,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因此,哲学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置身于其中的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它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①哲学就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②哲学的任务就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哲学的含义 (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3)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注意:①具体把握哲学与世界观、世界观与方法论、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②哲学、世界观、方法论都正确与错误之分,不一定科学 3、哲学的基本问题 (1)是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一方面,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另一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为什么?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

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②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③它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高中政治哲学基本知识点(二) 一、世界的物质性 1、物质的含义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注意:物质的概念概括了宇宙间的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物质形态。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而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2、世界的物质性原理: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1)自然界具有物质性。(2)人类社会具有物质性。(3)人的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二、认识运动,把握规律 1、运动 (1)哲学上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①世界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中,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着,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注意: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运动。区别物质的

生理学常考重点章节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 1.人体生理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各个组成部分功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2.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细胞分子水平、器官系统水平、整体水平。 3.体液是人或动物机体所含液体的总称。体液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包括血浆和组织间液。细胞外液又称为内环境。 4.内环境是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 5.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如温度、pH值等始终保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稳态。 6.稳态的意义:是细胞行使正常生理功能以及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7.生理功能的调节分为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我调节。 8.神经调节是由神经系统对生理功能所进行的调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定义: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的变化所作出的规律性反应),反射的结构基础的反射弧。反射弧由五个部分组成,即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9.体液调节是指机体某些细胞分泌的特殊化学物质经体液运输到达所作用的组织、细胞影响其功能活动。体液调节分为:远距分泌(又称全身性体液调节)、旁分泌(又称为局部体液调节)、自分泌、神经分泌。 10.自身调节指机体的一些细胞、组织或器官能不依赖于神经、体液调节对内、外环境的变化产生适应性反应。 11.神经调节的作用迅速、定位准确、持续时间短暂。 体液调节的作用相对缓慢、广泛、持久,对于调节一些相对缓慢的生理过程。自身调节作用较小,仅是对神经和体液调节的补充。 三者互相协调配合,使得机体各项功能活动的调节更加完善。 第三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1.单纯扩散是指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以简单物理扩散的方式顺浓度梯度所进行的跨膜转运。 2.影响单纯扩散的因素:①膜对该物质的通透性②膜两侧该物质的浓度差③温度 3.易化扩散指非脂溶性物质在细胞膜上特殊蛋白质的帮助下进行的跨膜转运。 4.经载体的易化扩散特点:①特异性高②饱和现象③竞争性抑制 5.经通道的易化扩散是指带电离子顺电化学梯度进行的跨膜转运。具有以下特征:①离子的选择性②转运速度快③门控特性 6.主动转运特点:①耗能②逆着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所进行的跨膜转运 7.原发性主动转运 钠-钾泵:实质:①一种特殊的蛋白质②具有ATP酶的活性③分解ATP释放能量④供Na+、K+逆浓度梯度运输。 特点:钠泵每水解1分子ATP可逆着浓度梯度将3个Na+移出细胞外,2个K+移入细胞内。 钠泵活动的意义:①建立和维持的Na+、K+在细胞内外的浓度梯度是细胞生物电产生的重要条件之一②细胞内高K+浓度是细胞内许多代谢反应所必需的③维持细胞内液的正常渗透压和细胞容积的相对稳定④细胞外较高的Na+浓度所贮存的势能可用于其他物质⑤具有生电作用

小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知识点总结必过

小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知 识点总结必过 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小学教师资格证 知识点大总结------综合素质 第一章:职业理念 第一节、教育观? 1、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开发人的身心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2、为什么要实施素质教育? (1)实施素质教育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 (2)实施素质教育是当今国际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共同趋势;(3)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3、素质教育的要求:(1)坚持德育为先 (2)坚持能力为重? (3)坚持全面发展4、如何开展素质教育 (1)素质教育目的融入各教育环节;(2)构建对接社会现实的课程体系(3)启迪学生自主学习 (4)充分发挥教师的正能量(5)创新素质教育教学模式 第二节、学生观? 1、我国所倡导的学生观: 以人为本和全面发展2、什么是“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道德、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3、为什么人要全面发展 (1)人的发展与社会生活条件紧密联系(2)传统分工导致人的片面发展 (3)科技革命为人类准备了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4)社会主义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制度条件 (5)人的全面发展建立在人的劳动活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6)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是教育与生产相结合(7)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素质和个性的全面发展 4、什么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一种肯定人的作用和地位,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的价值取向。 5、“以人为本”的具体含义: (1)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维护生态平衡的前提下满足人的生存需要;(2)人与社会的关系:在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满足人的发展需要;(3)人与人

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知识点总结 一、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1、什么是哲学?(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2)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2、什么是世界观和方法论?两者的关系如何?(1)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2)方法论(3)关系:一般说来,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什么?(1)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2)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划分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5、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是什么?他们的根本分歧是什么?两大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分歧: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 6、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7、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8、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的不同回答。 9、什么是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1)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2)是社会变革的先导10、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1)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2)自然科学基础: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3)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其中最主要的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1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过程中产生的伟大理论成果;(2)邓小平理论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二、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1、辨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2、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3、为什么说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物质性?(1)自然界是物质的;(2)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具有客观的物质性;(3)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4)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4、什么是运动?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5、物质和运动的关系(1)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2)世界上不

java各知识点详细总结

基础知识总结 写代码: 1,明确需求。我要做什么? 2,分析思路。我要怎么做?1,2,3。 3,确定步骤。每一个思路部分用到哪些语句,方法,和对象。 4,代码实现。用具体的语言代码把思路体现出来。 学习新技术的四点: 1,该技术是什么? 2,该技术有什么特点(使用注意): 3,该技术怎么使用。 4,该技术什么时候用?。 一:概述: 1991 年公司的等人开始开发名称为的语言,希望用于控制嵌入在有线电视交换盒、等的微处理器; 1994年将语言更名为; 的三种技术架构: :,开发企业环境下的应用程序,主要针对程序开发; :,完成桌面应用程序的开发,是其它两者的基础; :,开发电子消费产品和嵌入式设备,如手机中的程序; 1,:,的开发和运行环境,的开发工具和。 2,:,程序的运行环境,运行的所需的类库(虚拟机)。 3,配置环境变量:让\目录下的工具,可以在任意目录下运行,原因是,将该工具

所在目录告诉了系统,当使用该工具时,由系统帮我们去找指定的目录。 环境变量的配置: 1):永久配置方式:安装路径%\\ \ 2):临时配置方式::\ \\\ 特点:系统默认先去当前路径下找要执行的程序,如果没有,再去中设置的路径下找。 的配置: 1):永久配置方式::\:\ 2):临时配置方式::\:\ 注意:在定义环境变量时,需要注意的情况 如果没有定义环境变量,启动后,会在当前目录下查找要运行的类文件; 如果指定了,那么会在指定的目录下查找要运行的类文件。 还会在当前目录找吗?两种情况: 1):如果的值结尾处有分号,在具体路径中没有找到运行的类,会默认在当前目录再找一次。 2):如果的值结果出没有分号,在具体的路径中没有找到运行的类,不会再当前目录找。 一般不指定分号,如果没有在指定目录下找到要运行的类文件,就报错,这样可以调试程序。 4,命令和命令做什么事情呢? 要知道是分两部分的:一个是编译,一个是运行。 :负责的是编译的部分,当执行时,会启动的编译器程序。对指定扩展名的文件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