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关于XX村村民经济收入情况调查报告

关于XX村村民经济收入情况调查报告

关于XX村村民经济收入情况调查报告
关于XX村村民经济收入情况调查报告

关于XX村村民收入情况的调查报告

一、前言

在经历了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以及新中国成立了六十周年后,中国的农村已经有了全新的改变。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农产品供给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农民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农民的生活条件有了质的飞跃。但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仍然呈现出相对滞后、与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不相适应、难以满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诸多困难中,最为突出的依然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并且不同地区之间农民的人均收入差距较大。

为深入了解农民收入现状及分析农民收入增长因素,在2010年暑假期间,我走访了贵州省遵义市XX村,与当地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交谈,查阅相关资料,并深入到村民家中,通过访谈式问卷调查,对当地村民的收入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二、调查说明

(一)调查时间

本次调查从2010年7月14日开始,到2010年8月1日结束,历时19天

(二)调查地点

贵州省遵义市XX村

(三)调查对象

XX村18岁以上村民及XX村相关工作人员

(四)调查内容

XX村村村民收入现状,XX村概况

(五)调查目的

通过调查,了解XX村村的概况和村民的收入现状,并对村民收入增长因素及成因进行分析,为进一步提高村民收入提出建议。

(六)调查方法

基于调查对象的人数多,分布较广,年龄分布和跨度较大,村民文化程度有限的特点,我首先对XX村进行资料调查,即通过走访XX镇人民政府和XX村村委会相关工作人员,并咨询查阅相关资料,了解XX村的大致概况。然后采取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以家庭为单位实地走访了XX村100户人家,涵盖了不同收入层次,不同年龄,不同教育程度的村民。并采用入户访谈式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方式进行详细调查。在此基础上,对调查收集的资料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了解XX村村村民的收入现状。问卷共发放100份,回收100份,全部是有效问卷,回收率100%。

三、调查状况分析

(一)、XX村概况

XX村位于遵义市西面,属城市近郊镇,距遵义市城区20公里,公路贯穿整个村落,并

亩(其中田2975.5亩,土1020.88亩),人均耕地0.6772亩;有劳动力4100人,劳均耕地0.9747亩。村内有省级优质稻试验基地,丰富的自然资源,森林覆盖率达35%,交通便利,通讯发达。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231元。气候温暖,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4.70C —15.20C ,极端最高气温38.70C ,最低气温-6.50C ;年平均陆地蒸发量630mm ,年平均相对湿度81%,年平均日照1218小时,年平均无霜期278天,年平均降雨量1250—1350mm,年平均气压93103毫米汞柱,气候宜人,主导风向为东风,最大风速11.8米/S ,属于高原风静风区。

(二)、XX 村村民收入基本状况

1、调查样本构成情况

1.1 受访村民年龄分布:18—30岁的受访者15人,30—50岁的受访者73人,50岁以上的12人。

1.2 受访村民家庭人口数分布:家庭人口数为三人及以下的有33户,四人的有43户,五人的有18户,六人的只有3户,七人及以上的也只有3户。受访者家庭平均人口数大概为4人。

1.3 受访村民家庭土地数量:土地数量2亩以下的为21户,2—3亩的为21户,3.1—4亩的为19户,4.1—5亩的为9户,5.1—6亩的为27户,6.1—7亩的为3户,7亩以上的为0户。受访者家庭平均土地数量大概为3.44亩。

1.4 受访村民家庭中最高的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的为48户,高中或中专的为28户,大学或大专的为21户,研究生或以上的仅为3户。

2、村民家庭收入情况

通过走访调查以及查阅相关资料,我总结出XX 村村民收入的基本状况,主要有:

2.1 外出务工经济收入已成为XX 村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如图1和图2调查数据表明,外出务工已成为村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农业收入不再是村民的唯一收入来源,村民在农闲时会兼营一些服务或者到附近打工,还有部分村民主要以经商办企业作为家庭的收入来源,将土地出租给其他村民种。 纯农业户12%亦工亦农

52%

以农为主

农闲时兼

营服务等

18%纯经商办

企业

18%

图1 村民家庭类型分布

农业收入

24%

外出务工

55%经商

18%其他3%

图2 村民家庭收入主要来源分布

据我从村委会得到的资料表明,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加入到去发达城市打工的行列。近年来,XX 村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的热潮不减,据统计,2009年,XX 村长期外出务工人数为1596人,这部分人口常年外出务工,月工资主要在1000元—2000元之间。全村长期外出务工的基本情况如下表:

2.2 受访村民家庭收入情况

如图3调查数据显示,XX 村村民家庭的年纯收入主要分布在1万元—2万元。其中,有21%的受访村民家庭的年纯收入在2万元以上,这部分家庭主要的收入来源是经商办企业;有9%的受访村民的年纯收入在5千元—1万元。在调查中,村民表示最近几年他们的收入都在增加,主要的原因是家人外出打工,即使在家,也能在附近找一些临时工作做,虽然工资不高,但这些工作不需要成本,做多少得多少。这与数据分析相符,而且近几年外出打工数在增多。

3%

9%67%

21%0%10%

20%

30%

40%

50%

60%

70%

5千元以下5千—1万元1万—2万元2万元以上

长期 外出 务工 人数 年龄结构 文化程度 收入情况 16 ︱ 20 岁 20 ︱ 40 岁 40 岁 以 上 初中及 以下 高中 或 中专 大专 及 以上 劳务总收入 人均年纯收入 1596人 586人 838人 172人 1062人 397人 137人 1400多万元 9000多元

3、村民的支出流向相对集中

在调查过程中,我问及村民收入支出的流向情况,统计结果如图4所示:有12户村民家庭选择将收入主要用于扩大和发展生产;有3户村民家庭选择购买耐用消费品;而有58户村民家庭是主要用于子女教育、防病养老和子女婚嫁;除此之外,还有27户村民用于建房。通过对结果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XX 村农民的支出流向较为集中,主要是用于子女的教育问题、防病养老和子女婚嫁以及建房。在访谈调查过程中,村民还反映,除了上述支出外,送礼也是村民一项大的支出,每个月都有近邻或亲朋请客办酒,每次礼金少则三五十,多则几百,一年下来,要送礼金千元。更有甚者,每年都办,村民不去又不好,苦不堪言。 建房

27%

扩大和发展生产12%购买耐用消

费品

3%

子女教育、

防病养老和

子女婚嫁

58%

图4 村民收入主要支出流向

(三)、制约XX 村村民家庭收入增长的因素及成因分析

通过对当地村民收入现状以及收入支出流向的访问调查,以及走访XX 村村委相关工作人员,查阅相关文献等,我对村民增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了比以往更清醒的认识,对这些因素如何影响村民的增收也产生了新的见解。

近几年来,全国农村发展呈现出良好势头,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家对农业和农村加大了支持力度。国家先后出台了两大惠农政策,对农民增收起到很大促进作用:一是废除已经延续千年的农业税;二是对农业采取直补政策。这两项政策的确起到了增加农民收入的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农民的收入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从我在XX 村调查的实际情况来看,农民在增收的同时,支出部分并没有多大改观,甚至还有与农民收入一起上涨的趋势,所以农民增收的空间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挤压,增收的潜力由于某些因素的影响也难以得到充分发挥。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农产品价格波动性大供求失衡(10%),农业结构不尽合理和产出效率低(14%),农业生产资金、信息、技术等保障不够(34%),文化程度、环境、优惠政策难以真正惠农(42%)。这些因素都影响着农民收入的增加,经具体分析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农产品价格波动性大

据了解,当地村民没有好的售粮渠道,大部分农民是等收购粮食的小贩来到村里,以小贩给出的低价出售自己的粮食,所以在一定程度上给农民增收带来影响。我还从农业部门的报告中获悉,今后农产品价格提高的空间将越来越小,目前一些主要农产品都已经高出国际市场价格,政府大幅度提高收购价格已经不可能,要想通过提高粮价来增加农民收入的空间实在有限。

2、农业结构不合理及农业产出效率低

国人均耕地的一半,且土地大小不一、不平整,基本上没有进行机械化耕种,土地经营分散,一家一户的小生产模式难以推行标准化生产,使得推进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的现代农业生产难度大,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还跟不上形势要求。

种植结构雷同,品种特色不明显,科技含量不高,大路菜多,贮藏、保鲜、深加工及包装、运输等严重滞后。如果单单依靠初级产品的销售,其增值空间非常小,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也会随之减弱,进而非但不会增加收入,反而会使收入逐渐下降。农产品质量不高、初级产品多、加工品几乎没有的问题影响着收入的提高。

3、农业生产资金、信息、技术等保障不够

在走访中调查发现,多数农民都有强烈的增收意识,并有一些可行的增收项目,但苦于没有启动资金,信息和技术也没有保障,而难以实行。村民从当地政府获得的市场信息很少,村民主要是从小贩经销商中获得市场信息,村民也就得不到及时、可靠和有价值的信息,从而无法做出正确的市场判断。信贷部门缺乏有效的资金扶持措施,一家一户贷款困难。村里有人在种植大棚蔬菜,也有人在搞特色养殖,养殖肉猪、肉牛、甚至是野猪,规模不大,但由于技术保障等原因,收入甚微。

4、文化教育程度低、环境、优惠政策难以真正惠农

在走访XX 村村委会的过程中,我查阅到:XX 村的农村人口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29.7%,初中的占48.4%,高中或中专的占13.7%,大专、大学及以上学历占8.2%。可见当地村民的文化程度普遍是在高中以下,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民的增收。因为较低的文化程度造成了农民一方面难以有效接受一些适用的新技术、新方法,导致缺乏市场竞争意识和应用新品种、新技术开拓市场的胆识和魄力;另一方面劳动力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外出务工人员在企业的劳作质量和收入水平。在我调查走访中也发现,村民家庭文化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家庭收入普遍越高。

XX 村虽然距遵义市区不远,且交通还算便利,村民也有一些小企业,主要是主要集中在层次较低的建筑业、交通运输业、饮食业,而对于一些层次较高的产业如农副产品加工根本没有,但是其处于遵义市边缘村落,经济效益有限,吸纳的村民十分有限,对村民影响不大。

为了增加农民收入,政府也实行了一些惠农政策,但农民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实惠。在调查中发现,很多村民对政府实行的一些政策都不太了解,如图5所示,购置农机补贴(51%的村民了解),农村信用小额贷款(21%),农业技术服务(9%)。 农业税减免 100%

购置农机补贴 51%粮种补贴 100%化肥调节 0%农村信用小额贷款 21%农业技术服务9%平抑农资价格3%其它0%0%20%

40%

60%

80%

100%

120%

图5 村民对惠农政策的了解情况

这与政府的宣传不到位有一定关系,但更重要的是村民自身的原因,农民的观念相对落

导致了种植结构优化缓慢、单季种植增多,面对发展现代农业所需要的投入、技术、市场观念以及规模经营的风险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和创业信心。因此对惠农政策就不太关注。

四、为进一步促进村民增收的对策及建议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长期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而农民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更是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应把提高农民收入作为核心问题来解决。前面我已经就XX村的概况和村民收入的现状,以及制约村民收入增长的因素进行了相关分析。现结合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以及相关理论,就对如何增加当地农民收入提出如下对策和建议。

1、继续抓好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增加农业投入

为提高农民收入,应切实抓好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增加农业投入。一是继续抓好粮食保护价收购、农业税完全减免、基本农田保护、农业贷款等“三农” 政策的落实,确保中央、省部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到位,做到在逐级贯彻落实过程中政策、精神的实质不折损、不走样,使广大农民真正从惠农政策中受益增收。二是继续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尤其是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性投资。三是继续加大对农业的信贷支持,进一步抓好农户小额信贷工作,加强银企合作,加大对农村农业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特别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信贷支持,促进农民增收。

2、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效益

在暑假两周多的时间里,我所调查采访的农村中的很多农户都是以家庭经营体制为主,没有形成一个区域性的、有特色的产业,绝大多数产品都是初级产品,缺少一个深加工基地,产业链的多方向没有健全。为了切实提高农业效益,联合实际,进一步地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主要做到:一是做稳做优粮食产业。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和保护力度,大力发展粮食加工企业,提高粮食的附加值,实现粮食增产增效;二是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结构。通过对不同品种分门别类地研究市场需求量、消费热点和产出比,来决定经营品种的取舍,确保农产品供给结构与消费需求结构相衔接;三是发展壮大肉猪养殖产业。改变养殖模式,由户养向专业化养殖转换,加快良种扩繁步伐,优化养殖区域布局,大力发展规模养殖;四是建设和扩大特色农产品基地(优质稻基地、辣椒基地、折耳根基地、大棚蔬菜基地)。抓好基地改造,改进保鲜贮存技术,提高商品效益。

3、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从调查中了解到,大部分农民的教育程度只停留在小学或初中水平,这对农民的增收也在一定程度上的形成了制约。所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不仅仅需要的是技术,应该朝更高、更专业的方向发展,才能灵活地运用到农业生产中,有了一定的科技水平,才能更好地使农业结构合理化,不断的提高农业产出效率。在现有的教育基础上,应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使具有初中文化程度以上的青年劳动力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识、专业知识和相关技能,政府可以为农民进行农业技术服务指导,组织科技人员送科技下乡,为农民提供科技培训、科技咨询和进行科技承包等,从而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及时为农民更新信息资源,让农民及时地了解讯息。共同推进农业科普,实用技术培训等工作,为农村培养大批懂科学技术的新型农民。

4、加强市场建设,完善农村市场服务体系

调查中了解到,村民的农产品基本上是买给小商贩,价格很低。政府应培育以批发市场为主体,以贸易市场为支撑的贯通城乡、功能配套、布局合理、管理规范、高效畅通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的拉动作用。同时用现代流通方式建设和改造农村日用消费品流通网络;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强农资产销调控,采取“淡储旺销”的方式,保障市场供应;

产品流通企业开展农超对接,建立农产品采购基地等方法完善农村市场服务体系以促农增收。

参考文献:

1、江潭瑜:《中国新农村调查》,人民出版社2007版

2、张瑞德蔡承智:《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收入问题研究——基于贵州省的实证分析》,

https://www.sodocs.net/doc/d917399702.html,/bbs/thread-846809-1-1.html,2010年8月5日

XX村村民收入调查问卷

您好!我是XXXX的一名学生,在完成我们学习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所要求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选择的是调查XX村村民收入状况,本次调查只用于学术研究,对您不会产生任何不利影响,本问卷采用无记名形式,请您结合您的实际情况放心填写!非常感谢您对我的支持与帮助!谢谢!

1.您的年龄是:()

A.18 -30岁

B.30-50岁

C.50岁以上

2.您家的人口数是:()

A.三人及以下

B.四人

C.五人

D.六人

E.七人及以上

3.您家的土地数量是:()

A.2亩以下(不含2亩)

B. 2—3亩

C. 3.1—4亩

D. 4.1—5亩

E. 5.1—6亩

F. 6.1—7亩

G. 7亩以上

4.您家是:()

A.纯农业户

B.亦工亦农户

C.以农为主农闲时兼营服务等

D.纯经商办企业

5.您家的去年收入状况是:()

A .5千元以下

B .5千元—1万元 C.1万元—2万元 D .2万元以上

6.您家庭中最高的受教育程度是:()

A.初中及以下

B.高中(或中专)

C.大学(或大专)

D.研究生或以上

7.您认为哪些方面更为影响您家的整体经济收入:()

A.农产品价格波动性大供求失衡

B.农业结构不尽合理和产出效率低

C.农

业生产资金、信息、技术等保障不够

D.文化程度、环境、优惠政策难以真正惠农

8.您家主要的收入来源是:()

A.农业收入

B.外出务工

C.经商

D.其它

9.您家的收入支出主要用于:()

A.扩大和发展生产

B.购买耐用消费品

C. 子女教育、防病养老和子女婚嫁

D.建房

10.政府实施过以下哪些惠农政策:[可多选] ()

A.粮种补贴

B.购置农机补贴

C.农业税减免

D.化肥调节

E.平抑农资价格

F.农村信用小额贷款

G.农业技术服务

H.其它

11.您对村(镇)政府落实减轻农民负担政策的工作是否感到满意:( )

A.很满意

B.比较满意

C.无所谓

D.不满意

E.很不满意

12.您认为科学技术是否对农业生产至关重要: ( )

A.是

B.不是

13.在农业生产中您是否运用了或者是否有科学技术的保障:( )

A.是

B.不是

再次感谢您对我的支持与帮助!衷心的祝您及您的家人身体健康,生活幸福!

XX村村民收入调查问卷结果统计表

1.您的年龄是:()比例

A.18 -30岁15%

B.30-50岁73%

C.50岁以上12%

2.您家的人口数是:()比例

A.三人及以下33%

B.四人43%

C.五人18%

D.六人3%

E.七人及以上3%

3.您家的土地数量是:()比例

A.2亩以下(不含2亩)21%

B. 2—3亩21%

C. 3.1—4亩19%

D. 4.1—5亩9%

E. 5.1—6亩27%

F. 6.1—7亩3%

G. 7亩以上0%

4.您家是:()比例

A.纯农业户12%

B.亦工亦农户52%

C.以农为主农闲时兼营服务等18%

D.纯经商办企业18%

5.您家的去年收入状况是:()比例

A .5千元以下3%

B .5千元—1万元9%

C.1万元—2万元67%

D .2万元以上21%

6.您家庭中最高的受教育程度是:()比例

A.初中及以下48%

B.高中(或中专)28%

C.大学(或大专) 21%

D.研究生或以上3%

比例7.您认为哪些方面更为影响您家的整体经济收入:

()

A.农产品价格波动性大供求失衡 10%

B. 农业结构不尽合理和产出效率低14%

C.农业生产资金、信息、技术等保障不够 34%

8.您家主要的收入来源是:()比例

A.农业收入24%

B.外出务工55%

C.经商18%

D.其它3%

9.您家的收入支出主要用于:()比例

A.扩大和发展生产12%

B.购买耐用消费品3%

C. 子女教育、防病养老和子女婚嫁58%

D.建房27%

比例10.政府实施过以下哪些惠农政策:[可多选]

()

A.粮种补贴100%

B.购置农机补贴51%

C.农业税减免100%

D.化肥调节0%

E.平抑农资价格 3%

F.农村信用小额贷款21%

G.农业技术服务9%

H.其它0%

比例11.您对村(镇)政府落实减轻农民负担政策的工作是否感

到满意:( )

A.很满意24%

B.比较满意44%

C.无所谓30%

D.不满意0%

E.很不满意0%

12.您认为科学技术是否对农业生产至关重要: ( ) 比例

A.是18%

B.不是82%

比例13.在农业生产中您是否运用了或者是否有科学技术的保

障:( )

A.是86%

B.不是14%

2020最新某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汇报

****村位于****镇西北部,海拔500-850米,属典型的山地气候,距镇政府所在地18公里,全村幅员面积8.7平方公里。人口:*人,下设*个村民小组。现有建卡贫困户29户,90人;低保户35户,48人;特困供养46人;残疾人54人。 2020年村级集体经济主营收入预计达到约145万元(6月底),其中劳务公司承接人行便道工程104万元,****果专业合作实现收入40.9万元,实现利润约10.28万元,其中劳务公司约10万元,专业合作0.28万元。 一、强化领导促进增收,凝聚村社发展合力。 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全村工作中心任务来抓,每年召集全体党员、村民代表及村支两班子成员,集思广益,讨论商定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工作计划,研究具体工作措施,保证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有方向、有目标、有举措。建立发展村集体经济目标管理责任体系,实行书记主要抓、班子成员包干抓、各村民小组长协助抓的“三抓”工作法,采取“书记+村干部+公益岗位”的分组模式,年初交任务,年底看成效,在全村形成了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齐抓共管村级集体经济的良好格局。初步建立规范管理村级集体经济的长效机制,及时全面公开村级集体资产和集体经济收支使用情况,自觉接受村监会和全体村民的监督,有效提高了集体资金的使用效益。通过强化领导、强化措施、强化管理,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年年有收入、年年有发展。 二、适度规模经营土地,有效破解增收难题 ********果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5年,是全区集体经济组织先行先试的村之一,其性质为村集体体独资。****是一个纯农业村,共有耕地5000多亩,由于城镇化的推进,部份良田熟土荒芜无人耕种,加之土地流转各项鼓励政策的出台,为****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土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创造了有利条件,目前集体经济组织按300元/亩的价格从农户流转土地250余亩,2020年集体经济发展高山优质水稻130亩、油菜170亩、高粱120亩。利用种植的油菜、大米、高粱,今年创建了扶贫车间一个,已获区人社和区农委批准,目前正在抓紧生产。 三、增强利益联结机制,有效助推脱贫攻坚 ****建卡贫困户29户,共90人,为了明确利益分配方案。 (一)千秋集体经济组织分配方案即采用“1+2+3+4”分配方式: “1”对流转出土地的农户 “2”对建卡贫困户给予总利润20%的补助,均摊到建卡贫困户人头进行发放,此项实行动态管理对已稳定脱贫的农户不再参与分配。

农民收入问题调查报告(1)

农民收入问题调查报告(1)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以保障农民收入快速健康发展。然而,从现实情况看,农民收入依然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进一步加大,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面临严峻的挑战。作为一个农村人,我不禁要问:到底是哪些因素导致农民增收困难,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利用假期时间对自己所在县农民增收问题做了一次深入调查,以期为本地农民增收困难问题的解决提供合理化建议,帮助当地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一.调查对象与调查方法 选取惠民县有代表性的部分村庄进行调查,采用入户走访、实地调查等方式,同时,充分发挥同学、亲戚优势利用电话、短信获取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在调查结果的基础上,结合相关资料完成此报告。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困难。就业是民生之本,是解决农民增收的根本条件。然而,从调查情况看,我县农民就业问题严峻,出现了大量剩余劳动力,并且,随着农业产业化进程和土地规模经营的推进、农业科技水平的逐步推广和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过剩程度必然会进一步增加,相应的需要更多的劳动岗位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然

而,我县乡镇企业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较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2.农民素质偏低,与农业现代化不相适应。在农民素质方面,我主要调查了以下四点:一是农民的受教育程度。调查结果显示,我县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为年,初中、小学文化程度占90%以上,高中文化程度只占%。二是农民的科技素质。调查结果显示,我县农民农业科技素质不高,进行农业活动大多依靠传统经验,接触过现代农业科技知识的不足15%。三是思想观念。我县农民思想观念保守,缺乏进取精神,很多农民表示只要能够吃饱穿暖就别无所求,因此,很多农民仅依靠传统的种植业维持生计。四是农民对农业政策的关注力度。调查结果显示,有%的农民从未关注过三农政策,%的农民不知道三农指哪几方面,%的农民仅靠听说获取农业政策信息。从这四方面来看,我县农民的整体素质偏低,成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一大障碍。 3.生产力低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矛盾凸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我国已有30多年的历史,在改革初期,它的确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它的消极作用已开始显现。精细的生产模式不能形成规模,农业机械化和先进生产技术推广缓慢,且农产品批量小、质量差,无力面对市场竞争。单家独户的生产模式不仅效率低下,还将大批劳动力禁锢在农业上,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因此,家庭

当前农村现状调研报告 农村现状调研报告(共5篇) 精品

当前农村现状调研报告农村现状调研报告(共5篇) 一、调查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作为一个社会发展不可忽视及或缺的社会基层,越来越受到国家的关注.2019年,党若干会议指示:当前农村应立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位臵,做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提出了要培养新型农村农民,这就对我国农村农民的知识文化水平和精神文化生活以及农村的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农村的经济文化发展情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积极响应常熟理工学院对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要求,并结合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习要求,我在此次寒假,回到自己的家乡郸城县参加实践,对农村的相关情况进行了调研,同时也对个人能力的提高有了很大的帮助 二、调查目的通过调研农村现在的发展情况,旨在发现当前农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因此,其具有很好的社会与现实意义!同时,从个人来说,深入社会基层能更好的提升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自己来自农村,通过调研,自己也能为家乡的发展建设增砖添瓦. 三、调研方式采用采用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 四、调研地点**市**县**乡的**村庄: 五、调研对象村里各个年龄阶层的村民 六、调研时间2019年1月12日—2019年1月15日 二、农村的经济、教育、生活情况从调研的结果来看,我的家乡所在的村落极其周边的村庄经济发展并不是很好,没有达到新农村发展所需要求,经济状况有待提高. 村民的经济基本上是靠外出打工以及地里的农作物.经济作物的收入其实很低,主要是农作物从种植到收获期间,农民要付出很多劳动,况且现在的各种化肥农药种子价格很高,除去这些费用后,收入就很少了. 相对于种地来说,外出打工成为越来越多村民所追逐的经济之道,这种方式经济流入周期段,经济效益高,对从小生活在农村的中青年务工者来说,外出务工很自由,而且还可以拓宽自己的视野,感受一下大城市的生活氛围,对其个人素养的提高也有很大帮助,更重要的是对农村向城市的迈进起到了很好的桥梁作用.

关于农民收入的调查报告(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3176-31 关于农民收入的调查报告 (完整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关于农民收入的调查报告(完整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扶持 力度,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以保障农民收入快速 健康发展。然而,从现实情况看,农民收入依然增长 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进一步加 大,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面临严峻的 挑战。作为一个农村人,我不禁要问:到底是哪些因 素导致农民增收困难,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带着这 样的疑问,我利用假期时间对自己所在县农民增收问 题做了一次深入调查,以期为本地农民增收困难问题 的解决提供合理化建议,帮助当地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一.调查对象与调查方法 选取惠民县有代表性的部分村庄进行调查,采用 入户走访、实地调查等方式,同时,充分发挥同学、

亲戚优势利用电话、短信获取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在调查结果的基础上,结合相关资料完成此报告。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困难。就业是民生之本,是解决农民增收的根本条件。然而,从调查情况看,我县农民就业问题严峻,出现了大量剩余劳动力,并且,随着农业产业化进程和土地规模经营的推进、农业科技水平的逐步推广和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过剩程度必然会进一步增加,相应的需要更多的劳动岗位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然而,我县乡镇企业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较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2.农民素质偏低,与农业现代化不相适应。在农民素质方面,我主要调查了以下四点:一是农民的受教育程度。调查结果显示,我县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为5.8年,初中、小学文化程度占90%以上,高中文化程度只占7.8%。二是农民的科技素质。调查结果显示,我县农民农业科技素质不高,进行农业活动大多

xx村集体经济发展调研报告(精)

xxx 镇 xx 村 集体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序言:通过调研, 切实摸清易康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状况, 为县委进一步加强村级集体经济建设提供客观、科学的决策依据。 一、基本情况 xx 村(社区位于 xxxx ,属于山区村委会,下辖 xx 个自然村, xx 个村民小组, 2011年末总户数 xx 户,总人口 xx 人, 2011年农村经济总收入 xx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43元。全村国土面积 xx 平方公里,海拔 xx 米 , 年平均气温 xx℃,年降水量 xx 毫米,适合种植烤烟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 xx 亩,人均耕地 xx 亩,林地 xx 亩。该村属于绝对贫困村, 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到镇道路为土路, 进村道路为土路,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 二、集体经济概况 xx 村无集体经济收入来源, 总体来说该村的集体收入来源空白, 村级组织活动经费主要是靠财政的村级转移支付。 三、发展集体经济的特色与做法(原因 xx 村地处山区村,交通不便、信息不灵,技术落后,知识文化水平低,经济的发展空间很小,本身的资源相对缺乏,村里没有集体所有的资产用于发展。山上有林分到户,地下无矿也无地,更没有什么乡镇企业,所以集体经济就成了无水之源。 四、存在问题与思路规划 (一存在的问题

1、发展的基础条件薄弱。 xx 村属山区村,各组环境条件差,不少大部分村组所处地理位置偏僻, 可开发利用资源较少, 而且交通不便、信息不灵,技术落后,经济的发展空间很小。 2、发展的意识不强。随着个体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逐渐地被大部分村民淡忘, 部分基层党员、干部和村民对于发展集体经济的意识弱化,集体意识、大局意识淡化,思路不清、办法不多,示范性不强,带动能力有限,个人意识、自我意识增强, 观念陈旧, 认为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就是谁有本事谁致富, 只要经济发展了,村民富裕了,有没有集体经济无关紧要。 3、村集体负债大。 xx 村既无村办企业,又无土地资源,无自主创收能力,收不抵支。由于村集体经济发展长期徘徊不前,修建村委会、村社道路、架电、建学校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性事业只能靠贷款、借债进行,致使大部分村大量负债。 4、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扶持资金和政策较少。各级各部门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上给予了一些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但由于点多面广, 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仍然有限和不足。 5、 xx 村大多年轻人外出打工,剩下孤寡老人儿童,农民知识文化水平相对较低,思想保守、守旧。 (二发展思路规划 1、鼓劲加压,营造浓烈氛围。充分利用各种教育手段和宣传媒介,加大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宣传教育力度,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充分认识发展村集体经济的重要性, 增强发展村集体经济的紧迫感和自觉性,使广大村民要有大局意识、全局观念,树立村兴我荣,村衰我耻的思想, 特别是广大党员要作出表率, 敢为人先, 树好榜样。其次, 两委班子要发挥好带动作用, 为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保障。发挥村支两委班子的示范带动作用非常关键,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 ,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关于农民收入问题的调查报告[1]

关于农民收入问题的调查报告 _关于灵台县独店镇白玉村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以保障农民收入快速健康发展。然而,从现实情况看,农民收入依然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进一步加大,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面临严峻的挑战。作为一个农村人,我不禁要问:到底是哪些因素导致农民增收困难,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利用假期时间对自己所在村农民收入问题做了一次调查,以期为本地农民增收困难问题的解决提供合理化建议,帮助当地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我村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于男丁的外出务工,其次就来源于庄稼的一些微薄收入。对于外出务工的男丁来说,每年基本上可以为家里带回两万元左右,这部分的钱基本上可以提供一个四口人家基本的生活、子女的学费以及就医等。之所以说庄稼的收入是微薄的,是因为我村土地少,每户人家所分的土地也就几亩,再加上劳动力外出,或者遇上灾荒,收获的粮食只够家里吃,更不用说拿去换钱了,如今粮食的价格也不高,所以大多数的劳动力宁愿出去,也不愿呆在家里。 一.调查对象与调查方法 我村在住人口,采用入户走访、实地调查等方式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农村剩余劳动力普遍较多,除了大多数的男丁外出务工之外,基本上所有的妇女以及年纪较大的人都呆在家里无所事事。 农民素质偏低,与农业现代化不相适应。在农民素质方面,我主要调查了以下四点:一是农民的受教育程度。调查结果显示,初中、小学文化程度占90%以上,高中文化程度只占7.8%。二是农民的科技素质。调查结果显示,我村农民农业科技素质不高,进行农业活动大多依靠传统经验,接触过现代农业科技知识的不足15%。三是思想观念。我村农民思想观念保守,缺乏进取精神。四是凝聚力。我村农民整体凝聚力不高,看上去像一盘散沙,缺乏必要的团结精神。 生产力低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矛盾凸现,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它的消极作用已开始显现。精细的生产模式不能形成规模,农业机械化和先进生产技术推广缓慢,单家独户的生产模式不仅效率低下,还将大批劳动力禁锢在农业上,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 城乡教育差距继续扩大,留守儿童教育受制约。我村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当地教育发展受限,同时,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加,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由于其父母常年在外,对他们的辅导、教育乏力,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像心理发育不健全、学习成绩下降等。城乡教育的巨大差距,是农民在“起步”方面就比城镇居民差。

农村现状调查报告范文

农村现状调查报告范文 引导语:下面是一篇农村现状调查报告范文,希望你可以从中知道农村的基本现状。 一、东海村基本概况 1、基本状况 东海村地处附海中偏东南部,是附海镇中心村,20xx年韩家路、太阳地两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全村区域面积5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2830亩。全村总户数1831户,户籍人口4431人,暂住人口7530人下设47个村民小组。20xx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到达6亿元(不包括规模以上企业),农业总收入到达23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到达18400元。 2、基层组织建设 东海村共有党员112人,根据地域片区及居住人口划分为七个片区支部,由村两委成员担任片区支部书记,设立党员中心户,作为片区支部活动发起人及活动点,定期组织开展民主生活会、志愿活动等,加强党性学习,提高党员服务意识,及时反映基层党员及群众诉求。在20xx年全民参与“五水共治”集中整治行动

中,东海村按照片区开展活动,党员用心参与,带动群众,提升了村河道环境。同时设立了党员爱心互助基金,共募集到捐款51100元,捐助困难党员及表彰村道德模范。 村三套班子干部坚持与时俱进,采取多项措施,以改革创新精神研究新状况、解决新问题、进行新探索、总结新经验,全面、深入、扎实、持久地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加快基层组织建设步伐,努力为实现“加快发展,富民兴村”的目标带给坚强的组织保证。 一是完善了村级组织办公活动场所建设。在新建办公楼中设置了便民服务站、远教站点、农家书屋、三北讲堂等场所,方便群众办事和活动。 二是健全村干部管理机制。在村干部的管理上,进一步规范了党员培养制度、坐班督查、干部包队等制度,使村组干部的管理进一步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 3、新农村建设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东海村两委以党的xx 大精神为指导,努力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个性是新农村建设以来,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用心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农村发展,以村容村貌和的集中整治为突破口,切实我村生

关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情况汇报

关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情况汇报 我们乡饮乡党委认真按照上级部署,把村集体经济发展作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中之重,当作事关全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一项重大举措来抓,高度重视,强化措施,多策并举,抓好落实,多渠道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取得初步成效。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 我乡村级集体经济普遍薄弱,近几年来,从乡党委、政府到各村两委都认识到了发展集体经济的重要性,做了一些有益探索,取得一定的效果。全乡15个行政村,5万元以下的全部转化,10万元以上的2个,占13%。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是机动地承包及闲置院落租赁。全乡15个村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债务,有的村高达150多万元,全乡债务总额为1158.9万元,平均每村77.3万元。债务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原来集体办企业亏损,公益项目建设投资,应收未收而借款等产生的,各村也采取了一定的方法化解村级债务。主要是拍卖闲置资产还债,债权户或单位协商降息或停息等办法。 二、经验做法: (一)政策扶持,创优环境 乡党委制定了资金、土地、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为集体经济发展提供强力支持。对于集体经济薄弱的村,一是制定了发展计划。乡党委组织力量对这些村进行了深入的调研摸底,特别是摸清

了集体经济发展缓慢的主客观原因,实行逐村“会诊”,做到心中有数,帮助他们理清发展路子,制定出详细的发展规划,并把任务指标细化分解,责任落实到人。二是实行政策倾斜。各涉农部门的扶贫项目、开发项目、招商引资项目,科技部门的信息、技术等,有计划有重点地向薄弱村集中。今年,我乡争取到了高标准良田项目。项目总投资1280万,在基地安排上,我们重点选择了崇化村、沙河村等集体经济较弱的村,带动其发展。对发展较快、后劲比较足的村,一方面,制定好发展规划,坚持高标准规划,高标准发展。另一方面,用政策推动。对成绩比较突出、年年都有新发展的村支部书记,给予一定的政治经济待遇。 (二)开阔思路,选准路子 一是利用各种合作组织增收。合作组织是实行“民办、民管、民受益”的组织,这种组织形式既不同于“公司十农户”这种买卖对立的契约关系,也不同于村和农户的千刀割不断的关系,既可以把村两委解脱出来,让群众唱主角,也可以让村级组织通过服务增加收入,是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有效形式。乡饮粮食和饲料合作社探索出了一条既增加群众收入又增加集体收入的路子,依托粮食和饲料合作社,各行政村又成立了农业生产资料供应站,对农药、化肥、种子等生产资料供应站批量购置,以低于市场价销售给社员,既让社员得到了实惠,也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柳云村还组建了西瓜合作社,为种植户提供西瓜产前、产中、产后的大棚原材料、肥料购置,育苗、田间

农民收入问题调查报告

农民收入问题调查报告 3 1、农民收入问题的现状和困难由于农民的收入本来就较低,加上生活支出不断增加,农业结构调整成效尚未充分显现,农村劳动力难以充分就业,农民创业意识和技能薄弱等,使得农民的收入相当低,增收非常困难.我们调查显示: (1)农民绝对收入水平较低。20XX年,全国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2622元,折合为320美元,平均每天不足1美元。更值得注意的是,仍然有相当数量的农村人口,其收入水平比全国平均值还要低得多。按照人均635元的贫困线标准,20XX年年底全国尚有2900万绝对贫困人口。如果按照人均825元(100美元)的标准,则全国有9000万左右的人口低于此标准,而这个数量大于欧洲任一国家的人口总数。20XX年公布的绝对贫困人口数字,同20XX年相比,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80万人。其主要原因就在于仍然有相当数量的农村人口,虽然不属于统计中的贫困人口,但是收入水平很低,仅仅略高于贫困线,只要气候等生产条件稍有不利变化,就会陷入到贫困人口的行列中去。这部分贫困人口和准贫困人口的收入提高,将受到自然和经济基

础条件的约束,难度非常大。近年来,减贫速度不断减慢。 (2)增收速度缓慢。我国农民人均收入增长缓慢,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同过去的情况比速度大大降低。改革开放的前6年,农民人均收入的年增长按可比口径计算在14%~20%之间。而1997年以来平均只有4%。二是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比差距很大。2000年我国农业劳动力人均GDP为4460元,大约相当于540美元,按农业人口折合为人均300美元左右。到 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人均GDP要达到3000美元。农村人均要实现这个目标,每年的增长率要达到12.2%。即使考虑到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将农村人均GDP的目标确定为社会平均水平的一半即1500美元,每年的增长率也要达到8.4%。同这个要求相比,实际发展速度要低得多。 (3)城乡差距加大。改革开放以来的25年中,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年份有16年,而城乡差距缩小的年份只有9年,缩小年份主要集中在1978—1983年和1995—1997年的两个阶段。其中的主要原因,在前一个阶段是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价格的大幅度提高,而在后一个阶段则主要是农产品价格的提高。城乡收入比例在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为2.56:1,1983年缩小到最低,为1.82:1;然后不断扩大,到1994年达到了一个新高,为2.86:1;然后降低到1997年的2.47:1;从1998年开始,

关于农村生活现状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生活现状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生活现状的调查报告 级行政管理专业冉浩学号:2 当前,党中央立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提出要培养新型农民,这就对农民的化水平以及农村的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而在我的家乡,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现状如何呢?对此,我用了4周时间,对家乡的几个村庄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进行了调查。在我家乡的农村里,农民的生活情况基本上是相似的,因此这几个村庄是整个地区农村社会的一个缩影,能够代表家乡农村面貌。 总的来说,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力度不断加大,农村的文化建设也在蓬勃地发展和繁荣,农民的文化生活也日益丰富化、多样化。就我调查的范围和人群来说,农民对当前的情况是基本满意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1.调查时间: 4月1号至 5月1号 2.调查地点:岳池县断桥乡庆龙村及附近几个村庄:金虎村,青龙村,石桥村。 3.调查人:冉浩

4.调查方式:和朋友一起,我对自己所在的庆龙村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查访和统计,而对附近的几个村庄的调查主要是经过对一些亲戚、朋友以及她们的家人进行个别询问来进行及经过问卷的方式了解。 5.调查内容:分别对不同时期(从过去二十年来到现在的变化);不同年龄人群(老年人,中年人以及未成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的方式和内容进行调查。 二、总体状况及分析 1、按时间来说: 从近二十年来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状况的变化来看,经历了先慢后快的发展过程。从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由于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以及市场经济的逐渐形成,农村的整体面貌有了很大改观,但同时由于外来文化的冲击,以及历史原因所造成的父辈们自身文化素质过低、观念落后,使得她们在受到外来文化冲击时显得犹豫、盲目以及不适应,农村里传统的文化生活方式如:看大戏、听说书、扭秧歌、祭祖等逐渐消失,农村文化阵地明显萎缩,文化建设发展缓慢。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到现在,这种情况开始逐渐好转。80年左右出生的人开始成为农村家庭的家长,这些人大都受过初中文化教育,思想观念和文化素质都有了很大提高,她们对各种新鲜事物感兴趣,而且接受很快,于是,一度单调沉闷的农村文化生活逐渐变得丰富多样,听广播、看电视、打扑克、搓麻将、看电影等文化娱乐活动得到广泛接受和普

市农民收入调查报告

市农民收入调查报告 近年来,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农民收入呈现恢复性增长。XX、XX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2225元、2393元,较上年增长3.4%、7.6%。 我们的主要措施是:一是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靠发展优势经济促进农民增收。 建设五大生产基地。抓住国家和省实施“大豆振兴计划”机遇,建设百万亩高油大豆生产基地,XX年播种高油大豆146万亩;引进马铃薯精深加工企业,建设百万亩马铃薯生产基地,播种马铃薯45万亩;推进农牧结合扩大饲料作物种植,建设百万亩饲料牧草生产基地,播种饲料牧草32.6万亩;依托现有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发展百万亩经济作物生产基地,经济作物总播种面积47.1万亩;结合退耕还林,建设百万亩柞桑蚕生产基地,放养柞蚕732把,栽桑树700亩。 大力发展绿色、特色农业。充分利用我市资源富集和生态环境优势,建设绿色农业生产基地11个,种植绿色食品面积125万亩,11个产品获得a级绿色食品,2个产品获得欧盟有机食品认证,产量达12万吨。

积极发展外向型农业。与俄在林业、畜牧、水产、农机、农科研等多个领域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引进农业先进生产技术和优良品种30多项。建立了中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在俄建设境外综合开发区。农副产品出口发展到10大类100多个品种。 二是加快龙头企业建设,靠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促进农民增收。明确农业产业化发展思路。以龙头企业为重点,以提高农业竞争力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突出发展主导产业,围绕麦、豆、薯、菜、麻、糖、肉、乳、山、药等十大主导产业和5个成长性较强的产业,构建龙头企业群体、扩大基地生产规模、推进产业化发展。 加快龙头企业建设。全市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29家,带动基地面积137万亩。实施品牌战略,重点培育“玉铃”牌马铃薯、“双河”牌极小粒豆、“驿站”牌马肉干等6个具有较大市场影响的农产品品牌。 加快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在县域和中心乡镇重点建设和完善了7个具有较好基础的农产品交易批发市场。全市现有各类农产品市场88处,基本形成了以乡镇批发市场为中心,城乡农贸市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状况情况汇报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状况情况汇报 **市地处**省最北端,有十六个镇和一个街道办事处,辖195个行政村,其中60个行政村位于石灰岩地区。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由于种种原因,**市的绝大部分村(当时称管理区)集体经济收入达不到三万元。当时**市委、市政府要求机关、事业单位全部挂钩联系贫困村,与镇委、镇政府一道,帮助村级组织发展集体经济。经过几年的努力,一批村办企业如小型碾米厂、榨油厂、小石场、小煤窑、小矿场、小运输队、小养殖场等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为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起到了积极的有效的作用,一批村级组织的集体经济收入很快达到了每年三万元以上。但是,由于经验不足、管理不善、人员变动频繁和政策变动等原因,这些村办企业难以为继,没有很好地坚持下来,原来一批已经脱贫的村级组织又回到贫困村的行列,有些还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包袱。 鉴于这种状况,中共**市委经过调查研究和征求基层的意见,决定采取集中资金办实业,加强管理出效益的扶持发展集体经济的新路子。因此,**市扶穷协会于1996年下半年应运而生。协会会员均为集体经济收入不足3万元的村级组织,以出资参股市扶穷电站的形式取得团体会员资格。协会的宗旨是使各会员尽快脱贫和实现基层组织“五个好”的目标,走上富裕之路。 协会成立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协**事会始终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协会的宗旨,开展扶穷工作。扶穷协会的运

作经历了两个阶段。协会成立之初,由于时间比较仓促,一时找不到合适的项目,理事会决定,将筹集到的843万元资金投入市属国有企业张滩水电站,以购买一台XX千瓦机组股份的形式,取得10%的收益;另外,市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增设收费项目用以扶贫,使会员的参股资金按照每年30%的利润进行分红。按照这样的分红比例,有一大批村级基层组织在短时间内实现了脱贫,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了三万元以上。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原来行政干预的手段不适应时代的要求,一部分由政府出台政策增设的收费项目被取消。因而从1999年起,分红从原来的30%逐年降低,直到XX年调整为15%。这样,一批村级集体经济的收入又返回到三万元以下。面对形势的变化,这种利用挂靠和行政手段取得收益进行分红的方式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而且也给市属国有企业张滩水电站带来较大的经济压力,并且张滩水电站从XX年起也着手进行企业转制工作,转制后协会投入的挂靠资金分红就得不到有效的保障,政府兜底也给市级财政带来很大的压力。因此,经理事会研究并经请示市委同意,改变原来的运作模式,从挂靠改为自行创办扶穷经济实体的模式来运行。从XX年起,我们将扶穷协会筹集的资金843万元从张滩水电站脱离出来,加上XX年后上级支持的资金和挂钩帮扶单位的扶持资金共296万元和承接电站原来的银行贷款300万元,购买了市值1440万元的2座水电站(王龙二级水电站装机1200千瓦,张溪三级水电站装机1000千瓦),总装机容量为2200千瓦。会员按注资金额的10%实行效益保底

关于xx村村民经济收入情况调查报告

关于XX村村民收入情况的调查报告 一、前言 在经历了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以及新中国成立了六十周年后,中国的农村已经有了全新的改变。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农产品供给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农民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农民的生活条件有了质的飞跃。但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仍然呈现出相对滞后、与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不相适应、难以满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诸多困难中,最为突出的依然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并且不同地区之间农民的人均收入差距较大。 为深入了解农民收入现状及分析农民收入增长因素,在2010年暑假期间,我走访了省市XX村,与当地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交谈,查阅相关资料,并深入到村民家中,通过访谈式问卷调查,对当地村民的收入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二、调查说明 (一)调查时间 本次调查从2010年7月14日开始,到2010年8月1日结束,历时19天 (二)调查地点 省市XX村

(三)调查对象 XX村18岁以上村民及XX村相关工作人员 (四)调查容 XX村村村民收入现状,XX村概况 (五)调查目的 通过调查,了解XX村村的概况和村民的收入现状,并对村民收入增长因素及成因进行分析,为进一步提高村民收入提出建议。 (六)调查方法 基于调查对象的人数多,分布较广,年龄分布和跨度较大,村民文化程度有限的特点,我首先对XX村进行资料调查,即通过走访XX镇人民政府和XX村村委会相关工作人员,并咨询查阅相关资料,了解XX村的大致概况。然后采取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以家庭为单位实地走访了XX村100户人家,涵盖了不同收入层次,不同年龄,不同教育程度的村民。并采用入户访谈式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方式进行详细调查。在此基础上,对调查收集的资料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了解XX村村村民的收入现状。问卷共发放100份,回收100份,全部是有效问卷,回收率100%。 三、调查状况分析 (一)、XX村概况 XX村位于市西面,属城市近郊镇,距市城区20公里,公路贯穿整个村落,并有河流穿过。下辖14个村民组,农户数1412户,总人口5857人,承包耕地面积3996.38亩(其中田2975.5亩,土1020.88亩),人均耕地0.6772亩;有劳动力4100人,劳均耕

关于农村环境保护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环境保护情况的调查报告 农村环保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农村面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为了解我市农村环保工作的基本情况,推进农村环保工作的进一步开展,20XX年8月至9月,我们对我市农村环保工作进行了一次专题调研,先后深入阎良、灞桥、高陵、周至、户县、蓝田等区县的数十个村、镇和农户,对我市农村村容村貌整治、垃圾和污水处理、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面源污染、饮水安全等方面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直观的了解,就进一步防治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污染,综合整治乡镇环境,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一、我市农村环保工作的基本情况 从调查情况看,近年来,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以“清洁水源、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能源”为目标,以生态示范创建为载体和抓手,把环境综合整治作为农村环保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大力推进生态示范创建,不断加大农村环境污染治理设施建设与环境保护力度,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环境安全保障。 生态示范创建取得积极进展。生态示范创建是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工程。我市坚持“以点带面”、

“示范带动”的原则,通过大力开展示范区、环境优 美乡镇、生态村创建和绿色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环保工作的整体推进。截至20XX年底,全市获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1个,省级生态示范区2个,市级生态示范乡镇9个、生态示范村43个,绿色文明示范单位800余家,临潼区、周至县通过了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县预验收。为使创建活动顺利开展,各区、县积极行动起来,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浐灞生态区、曲江新区强力推进生态创建活动,目前正在申报国家生态区验收。阎良区制定了《阎良生态区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高陵县制定了《高陵县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农村生态建设活动。阎良区、灞桥区积极开展治理“三乱”、清理“三堆”、推广“三改”、美化“三口”活动,优化了农村环境,推动了生态示范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 农村饮用水条件逐步得到改善。近年来,市和区、县都把解决农村群众饮水困难、保障饮水安全作为重中之重,予以高度重视。划定水源保护区,加大资金投入,3年来全市建成集中饮水工程600余项,解决了万农村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市财政20XX年投资3700万元,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和户用沼气工程建设,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户县按照政府规划、环保牵头、部门配合、乡镇监管、村子保护的原则,制定了《户县农村生活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确保农村

关于农民收入的调查报告完整版_1

编号:TQC/K345 关于农民收入的调查报告 完整版 Daily description of the work content, achievements, and shortcomings, and finally put forward reasonable suggestions or new direction of efforts, so that the overall process does not deviate from the direction, continue to move towards the established goal. 【适用信息传递/研究经验/相互监督/自我提升等场景】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农民收入的调查报告完整版 下载说明:本报告资料适合用于日常描述工作内容,取得的成绩,以及不足,最后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或者新的努力方向,使整体流程的进度信息实现快速共享,并使整体过程不偏离方向,继续朝既定的目标前行。可直接应用日常文档制作,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修改。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不断加大对“三 农”的扶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 规以保障农民收入快速健康发展。然而, 从现实情况看,农民收入依然增长缓慢,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进一 步加大,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 农村面临严峻的挑战。作为一个农村人, 我不禁要问:到底是哪些因素导致农民增 收困难,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带着这样 的疑问,我利用假期时间对自己所在县农 民增收问题做了一次深入调查,以期为本

关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情况汇报

关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情况汇报我们乡饮乡党委认真按照上级部署,把村集体经济发展作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中之重,当作事关全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一项重大举措来抓,高度重视,强化措施,多策并举,抓好落实,多渠道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取得初步成效。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 我乡村级集体经济普遍薄弱,近几年来,从乡党委、政府到各村两委都认识到了发展集体经济的重要性,做了一些有益探索,取得一定的效果。全乡15个行政村,5万元以下的全部转化,10万元以上的2个,占13%。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是机动地承包及闲置院落租赁。全乡15个村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债务,有的村高达150多万元,全乡债务总额为1158.9万元,平均每村77.3万元。债务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原来集体办企业亏损,公益项目建设投资,应收未收而借款等产生的,各村也采取了一定的方法化解村级债务。主要是拍卖闲置资产还债,债权户或单位协商降息或停息等办法。 二、经验做法: (一)政策扶持,创优环境 乡党委制定了资金、土地、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为集体经济发展提供强力支持。对于集体经济薄弱的村,一是制定了发展计划。乡党委组织力量对这些村进行了深入的调研摸底,特别是摸清了集体经济发展缓慢的主客观原因,实行逐村“会诊”,做到心中有数,帮助他们理清发展路子,制定出详细的发展规划,并把任务指标细化分解,责任落实到人。二是实行政策倾斜。各涉农部门的扶贫项目、开发项目、招商引资项目,科技部门的信息、技术等,有计划有重点地向薄弱村集中。今年,我乡争取到了高标准良田项目。项目总投资1280万,在基地安排上,我们重点选择了崇化村、沙河村等集体经济较弱的村,带动其发展。对发展较快、后劲比较足的村,一方面,制定好发展规划,坚持高标准规划,高标准发展。另一方面,用政策推动。对成绩比较突出、年年都有新发展的村支部书记,给予一定的政治经济待遇。 (二)开阔思路,选准路子 一是利用各种合作组织增收。合作组织是实行“民办、民管、民受益”的组织,这种组织形式既不同于“公司十农户”这种买卖对立的契约关系,也不同于村和农户的千刀割

2021年关于农民收入情况以及如何提高农民收入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民收入情况以及如何提高农民收入的调查报告 时间过的很快,转瞬间就到了升入大学的第一个暑假。如何安排好自己的第一个暑假也成为了我们要考虑的重要问题。经过认真的思考,我决定对农民的收入情况进行以及如何提高农民收入进行调查。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我国总人口的70%以上,做大范围的调查对于我个人来说几乎不可能。几经思考,我决定对我的老家——沈庄村进行调查。 沈庄村地理位置:沈庄村隶属与平顶山市叶县,地形以平原为主,紧邻许南公路,有河流通过,东有大型水库(正在兴建中)。 沈庄村具体情况:沈庄村共有500多人口,全部是汉族,在外务工人员占1/2左右,留守家中的多为老人和儿童。沈庄村共有耕地1000亩以上,人均耕地2亩左右。 沈庄村农民现阶段收入情况:经过对沈庄村农民的走访调查发现,收入主要两部分。一、粮食收入。据调查发现每亩地每年中种两季,除去化肥、农药等支出,年收入仅为500元左右。二、在外务工收入,按某人每年在外务工10个月,每个月平均工资1000元计算,该农民年均收入10000元。这两项收入几乎占总收入的90%以上。其次还有个别农民通过饲养牲畜获得一定的收入。考虑到平均两个壮年劳动力

有两个孩子,两个老人,这样综合算来,沈庄村农民的年人均收入为4400元左右。 从以上沈庄村的各项情况可以看出,沈庄村没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没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也没有特殊的地理位置,有的只是那1000多亩地和一个未建成的大型水库。因此,沈庄村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式农村。想要使这么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村庄富裕起来,我们必须认真充分的利用那仅有的资源——耕地与水库。 一、从耕地说起,耕地直接产出的是粮食,而单单卖粮食已经被证明在现阶段是不能够提高农民收入的。而结合现阶段沈庄村的具体情况(没有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沈庄村的唯一出路就是进行粮食的深加工。经过在市场上的调查发现,小麦的单价是0.8元每斤,而经过初步加工的面粉的单价则达到了。。。。。元每斤,而进一步加工生产出的速冻食品如饺子、汤圆等,单价更是达到课惊人的。。。。元每斤。由此可以清楚的发现,只要对粮食进行初步的加工,就能带来更加丰厚的利润。更重要的一点是进行粮食加工这一行业的门槛并不高。所以,只要有国家的政策支持,走粮食深加工这一路线是可行的。 具体措施:(1)国家政策支持,设立专项资金用以农村设立乡镇企业;(2)吸引人才,国家应加大对于回农村工作的大学生的补助。

农村情况调查报告

农村情况调查报告 2020年**月**日,**县委选派我院一名干警作为“第一书记”进 驻到**镇**村,我院作为该村的后援单位,驻村以来,带着县委的重托,我们利用展开精准识别贫困户调查的机会,进屯入户、调查摸底,找问题、查根源、想办法、寻路子,扎实展开各项工作,取得了初步 成效。 一、**村概况 **村距**镇政府所在地47公里,离**县城近80公里。别看这不 到百公里路程,驱车超过两个半小时。而从村委会到各村民小组,绝 大部分仅是泥路,还有一个屯只通人行路,条件极其艰苦。**村作为 贫困村,全村辖12个村民小组,共399户1916人。村委驻地**屯, 村“两委”干部4人,另有12个小组长,全村辖5个屯级党支部,共 有党员42名。全村经济来源主要以杉木、板栗、油茶种植等为主。 **村作为**镇最偏远的村之一,靠山吃山,河对岸便是**省,这 里很多村民与外省通婚,相互隔河相望。全村面积不大,总面积 3349.56公顷,其中耕地面积235公顷(水田面积45公顷,旱地面积190公顷),各村民小组绝大部分能够相互远望所在地,一条蜿蜒道路正在修建,连通各村屯。 二、**村现状 1、村子与人员空心。走进村里看到村口的几个小卖店、学校门口 人气还较多,但越往各村民小组中走人就慢慢地少了起来,有房没人 的现象也存有。据统计,**村12个村民小组中青壮年外出务工占全村 人数的40%以上。以**屯、**屯为代表,青年外出务工人员占到整屯人数的60%以上。在个别屯,行走在路上除了狗发出对陌生人的叫声外,白天与晚上一样宁静。 2、道路普遍很差。当前,通往**村委所在地的道路是屯级路,路 面凹凸不平还伴有深坑,路况非常差。而由村部通往各村民小组的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