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

胃肠黏膜发生的炎性缺损,通常与胃液和消化作用有关,病变穿透黏膜肌层或达更深层次。

(消化管腔由内到外结构分别是: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浆膜层)病因

1.胃酸和胃蛋白酶:致病因素引起胃酸、胃蛋白酶对胃黏膜的侵袭作用与黏膜

屏障的防御能力失去平衡。

2.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重要致病因素。

3.药物: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

4.黏膜防御与修复异常。

5.大量饮酒、长期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

病理

●典型的胃溃疡多见于:胃角附近及胃窦小弯侧。活动期胃溃疡一般为单个,

也可多个,圆形或卵圆形。多数活动性溃疡直径<10mm,边缘规整,周围黏膜常有充血、水肿,表面有渗出物形成的白苔或黄苔。底部由肉芽组织构成。溃疡深者可累及胃、十二指肠壁肌层或浆膜层。累及血管时可引起大出血,侵及浆膜层易引起穿孔。溃疡愈合后容易产生瘢痕。

●十二指肠溃疡形态与胃溃疡相似,多发生在球部,紧邻幽门的前壁或后壁多

见,十二指肠溃疡可因反复发生而变形,瘢痕收缩可形成假性狭窄。

临床表现

1.症状

●典型的上腹部痛,钝痛、胀痛、烧灼痛,各种不舒服。慢性过程,

反复周期性发作。

2.体征

●发作时剑突上、下腹可有局限性压痛,缓解后可无明显体征。

3.特殊溃疡

●复合溃疡: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统统都中奖~幽门狭窄、梗阻

发生率较高。

●幽门管溃疡:餐后很快发生疼痛,易出现幽门梗阻,出血,穿孔

等并发症。胃镜检查时应注意活检以防癌变。

●球后溃疡:十二指肠降段、水平段的溃疡。溃疡多在后内侧壁,

疼痛可向右上腹及背部放射。严重的炎症反应可导致胆总管引流障碍,出现梗阻性黄疸~

●巨大溃疡:直径大于2cm的溃疡。

●老年性溃疡:老年性溃疡症状多不典型,疼痛无明显规律,易出

现体重减轻,贫血,(询问病史要自信,查体要认真~)

●难治性溃疡:认真寻找病因,为啥治不好?究竟是病因没去除?

还是咋滴了?

并发症

1.出血

2.穿孔

3.幽门梗阻

4.癌变

辅助检查

1.胃镜及活检:靠谱!

2.X线钡餐造影

3.CT检查:对于穿透性溃疡或穿孔很有价值。

实验室检查

●HP检测

●血常规、大便常规(排除有无出血)

诊断

详细询问病史,疼痛起因,诱因,生活饮食习惯,服药史等等。

辅助检查的确诊

治疗

1.药物治疗

●抑制胃酸分泌:H2受体拮抗剂;PPI(首选);

●根除HP治疗:(详细方案见上一篇:胃炎),根除HP可显著降

低溃疡的复发率。注意:复查HP需要在治疗至少4W后进行,并且避免在使用PPI或抗生素期间复查,以免出现假阴性。

●保护胃黏膜:铋剂、弱碱性抗酸剂。

●十二指肠溃疡PPI疗程为4W,胃溃疡疗程为:6-8W,根除HP

所需要的1-2W疗程可重叠在4-8W的抑酸药物疗程内。

2.外科治疗的适应症:

●并发消化蛋大出血经药物、胃镜及血管介入无效时;

●急性穿孔、慢性穿透性溃疡;

●瘢痕性幽门梗阻,内镜治疗无效;

●胃溃疡怀疑有癌变

(完整版)消化性溃疡病历

消化性溃疡病历 病例1 男,24岁,5年来经常于餐后3-4小时出现上腹部烧灼痛,严重时夜间疼醒,伴返酸烧心,多于冬秋季复发,每次持续一周左右。自服甲氰咪胍或进食后症状可缓解。4天前因过劳,上述症状加重,且伴恶心、呕吐少许当日食物水,无胆汁。为确诊来院。查体:一般状态佳,巩黄(-),心肺无异常,腹软,肝脾未触及,上腹偏右压痛(+),无反跳痛,肠鸣音3次/分。 病例2 王某某,男,29岁,司机. 自述有胃病史6年,冬秋季节易复发,每次发作多于饭后3小时,出现上腹部隐痛,进食或服小苏打可缓解,有时夜间疼醒,常伴反酸、灼心。近两周来又因过劳上腹痛加重,饥饿疼,恶心,呕吐当日食物、水,无胆汁及血液,但仍能进少量饮食,近三天上腹胀疼,呈持续性,进食加重,每日呕吐5-6次,呕吐物有酸酵味并伴不消化食物及隔日食,周身乏力,见瘦来诊。 查体:Bp 110/70mmHg,神清但较萎糜,皮肤弹性差,巩膜无黄染,锁骨上淋巴结未触及,心率94次/分,律齐,无杂音,肺(-),上腹膨隆,可见胃形,震水音(+),上腹轻压痛,肝脾未触及,移动浊音(-),肠鸣音活跃。 病例3 男,60岁,9年来间断出现餐后1小时左右心窝部隐痛,饱胀,嗳气,无反酸,多于秋冬季节复发,每次持续10天左右,自服胃药(不详)可缓解。近2个月又复发,上腹持续性疼痛加重,服药无效,并出现食欲不振,乏力,消瘦,体重下降6Kg,间断黑便,每次30g,未介意,近半月自觉头晕,活动后心悸气短,为明确诊断而入院。 查体:P80次/分,一般状态欠佳,贫血貌,双肺无异常,心律整,心尖可闻Ⅱ级收缩期杂音,腹平软,上腹轻压痛,无反跳痛,未触及包块,肝脾未触及,肠鸣音5次/分,移动浊音(-)。 病例5 男,32岁,3年来每于冬季出现右上腹疼痛,并向背部放射,尤以夜间为甚,伴反酸烧心,先后出现3次柏油便,曾行胃镜及X线钡餐检查,胃及十二指肠球部均未见溃疡,今冬又复发,持续性后背痛,继之发现尿黄,为明确诊断来院。 查体:一般状态佳,巩黄(+),心肺无异常,腹平软,肝脾未触及,肝区触痛(-),上腹偏右压痛(+),无反跳痛,胆囊区触痛(-),Murphy’s (-),肠鸣音4次/分,移动浊音(-)。 病例6 王某某,男,28岁. 主诉:上腹隐痛2年,晕厥半小时 现病史:患者以上腹隐痛、饱胀、嗳气2年为主诉在消化病房住院已2天。今日早餐后自觉上腹疼痛缓解,但出现乏力、头晕,有便意去厕所排出黄色软便,排便后起身时,突然晕倒在地,医务人员发现患者面色苍白,周身冷汗,无二便失禁,神志很快恢复,被抬至床上 既往史:无同样发作史. 查体:T 36.5℃,P 120次/分,Bp 85/65mmHg,神清,精神萎糜,结膜

消化性溃疡用药指南

消化性溃疡用药指南 【概述】 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系指主要发生在胃及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亦可发生在与酸性胃液相接触的其他部位,包括管、胃肠吻合术后的吻合口及其附近肠襻,以及梅克尔(Meckel)憩室。由于溃疡的病损超过黏膜肌层,故不同于糜烂。消化性溃疡的得名在于其发生与胃酸、胃蛋白酶有关。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是由于胃黏膜的损害因素(幽门螺杆菌、胃酸及非甾体抗炎药等)大于防御因素(胃黏膜屏障、黏液、黏膜血流、细胞更新及前列腺素等)所致。 【诊断要点】 临床表现:消化性溃疡往往具有典型的临床症状,但要注意特殊类型溃疡症状往往不典型。还有极少数患者无症状,甚至以消化性溃疡的并发症如穿孔、上消化道出血为首发症状。 体征:消化性溃疡除在相应部位有压痛之外,无其他对诊断有意义的体征。但要注意,如患者出现胃型及冑蠕动波揭示有幽门梗阻;如患者出现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炎体征,则提示溃疡穿孔。 胃镜检査:胃镜可对消化性溃疡进行最直接的检查,而且还可以取活体组织作病理和幽门螺杆菌检查。内镜诊断应

包括溃疡的部位、大小、数目以及溃疡的分期,对胃溃疡应常规取活体组织作病理检查。 X线钡餐检査:气钡双重对比可以显示X线的直接征象(具有诊断意义的龛影)和间接征象(对诊断有参考价值的局部痉挛、激惹及十二指肠球部变形) 幽门螺杆菌检查:通过胃镜可以取胃窦黏膜作快速尿素酶试验、组织学检查或者作Hp培养。 【药物治疗】 对症治疗:如腹胀可用促动力药如吗丁啉;腹痛讨以用抗碱能药如颠茄等药物。 降低胃内酸度的药物:按作用途径主要有两大类。 一、中和胃酸的药物,如铝碳酸镁、铝镁加等。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主要指H2受体阻滞剂及质子泵抑制剂。 1.H2受体阻滞剂(H2RAs):雷尼替丁 150mg 每日二次; 2.质子泵抑制剂(PPIs):奥美拉唑20ng每日二次;兰索拉唑30mg每日一次。通常十二指肠溃疡治疗2?4周,胃溃疡治疗4?6周。 二、胃黏膜保护药 ①铝碳酸镁片1.Og每日三次或每日四次 三、根除HP的药物: 根除Hp可以减少或预防消化性溃疡的复发,常用药物有:阿莫西林、甲硝唑、替硝唑、克拉霉素等;胶体铋剂既

最新消化性溃疡诊疗指南

内科消化性溃疡 【概述】 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系指主要发生在胃及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亦可发生在与酸性胃液相接触的其他部位,包括食管、胃肠吻合术后的吻合口及其附近肠襻,以及梅克尔(Meckel )憩室。由于溃疡的病损超过黏膜肌层,故不同于糜烂。消化性溃疡的得名在于其发生与胃酸、胃蛋白酶有关。 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是由于胃黏膜的损害因素(幽门螺杆菌、胃酸及非街体抗炎药等)大于防御因素(胃黏膜屏障、黏液、黏膜血流、细胞更新及前列腺素等)所致。 【临床表现】 1.消化性溃疡的典型症状 (1)疼痛部位:十二指肠溃疡在上腹部或偏右,胃溃疡 在上腹部偏左。 (2)疼痛性质及时间:空腹痛、灼痛、胀痛、隐痛。十二指肠溃疡有空腹痛、半夜痛,进食可以缓解。胃溃疡饭后半小时后痛,至下餐前缓解。 (3)患病的周期性和疼痛的节律性:每年春秋季节变化 时发病。 (4)诱因:饮食不当或精神紧张等。 2.其他症状:可以伴有反酸、烧心、嗳气等消化不良症

状。 3.体征 (1)上腹部压痛:十二指肠溃疡压痛偏右上腹;胃溃疡 偏左上腹。 (2)其他体征取决于溃疡并发症,幽门梗阻时可见胃型及胃蠕动波,溃疡穿孔时有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炎的体征。 4.特殊类型的溃疡:包括胃及十二指肠复合溃疡、幽门管溃疡、球后溃疡、老年性溃疡及胃泌素瘤。特殊类型的溃疡不具备典型溃疡的疼痛特点,往往缺乏疼痛的节律性。胃泌素瘤患者多有顽固性症状和多发性难治性溃疡,手术后近期多复发,有的伴有水泻或脂肪泻。 【诊断要点】 1.临床表现:消化性溃疡往往具有典型的临床症状,但要注意特殊类型溃疡症状往往不典型。还有极少数患者无症状,甚至以消化性溃疡的并发症如穿孔、上消化道出血为首发症状。 2.体征:消化性溃疡除在相应部位有压痛之外,无其他对诊断有意义的体征。但要注意,如患者出现胃型及胃蠕动波揭示有幽门梗阻;如患者出现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炎体征,则提示溃疡穿孔。 3.胃镜检查:胃镜可对消化性溃疡进行最直接的检查,而且还可以取活体组织作病理和幽门螺杆菌检查。内镜诊断

单兆伟教授治疗消化性溃疡经验_叶柏

17 第13卷 第12期 2011 年 12 月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 Vol. 13 No. 12 Dec . ,2011 单兆伟教授是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江 苏省中医院主任医师,原全国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脾胃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业医四十余载,先后师从著名孟河学派传人张泽生教授和国医大师徐景藩教授,尽得薪传;勤求古训,博览群书,兼学现代医学理论,有着丰富的理论和临床经验,在脾胃病理论、临床和科研方面取得了令人嘱目的成果,笔者有幸久侍其侧,现将其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经验总经如下,以飨后学。 1 温中益气健脾 理气还防伤阴 本病病程长,反复发作,以十二指肠溃疡为多,往往表现为空腹痛,食后缓解,秋冬季易于发作,夏季发病减少,疼痛喜温喜按,神疲乏力的特点,所以病属中阳不足者为多,由于脾胃阳气亏虚,胃失温煦,寒凝气滞,不通则痛。单教授临症时多采用温中益气健脾的治疗方法,常选用黄芪建中汤、理中汤之类基本方加减化载,在这两个方剂中单主任尤喜使用黄芪建中汤。黄芪建中汤出自《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虚 劳里急,诸不足,黄芪建中汤主之。”[1] 单教授认为全方有温养益气作用,由于它是由桂枝汤加饴糖、黄芪组成,所以不仅能建立中气,内调脾胃,还能益阴和阳,温中而不伤阴。单教授认为理中汤温中止痛作用强于黄芪建中汤,对于脾胃虚寒,湿浊内蕴,便溏泄泻者用之为宜,因人参为贵重药材,常用党参或太子参代人参,气虚阳弱者多用党参,气阴不足,多用太子参,单教授认为太子参,药性平和,补气养阴,配干姜、白术可防其温燥伤阴,可 使刚柔相济。 胃脘痛责之“不通则痛”,多有气滞存在,消化性溃疡多属慢性久痛,应“忌刚用柔”,理气还防伤阴。所以在治疗时,运用理气药时要遵循叶天士的这一原则,单主任常用的有3种方法,一是选用理气不伤阴的药物,如佛手片、绿梅花、代代花、白残花即四花汤,还可以用香橼皮、玫瑰花等;二是通过药物炮制的方法,达到理气不伤阴,如柴胡用醋制,本院名老中医孟河学派传人张泽生教授常用鳖血炒柴胡以防柴胡伤阴;三是在使用理气药时配伍养阴药如北沙参、麦冬、石斛、玉竹、天花粉等,著名的方剂麦门冬汤就是采用麦冬配半夏以防理气伤阴。 2 疏肝还需养肝 随证清化活血 情志失调是消化性溃疡的重要发病因素,而情志由肝所主,肝为藏血之脏,体阴用阳,喜条达恶抑郁,对于肝气不调,木横克土的患者,不仅要采用疏肝理气的治疗方法,使用四逆散、柴胡疏肝散等方药,还要根据肝的生理特性,养血柔肝,以制肝木横逆,单教授在临床上常使用逍遥丸加减治疗肝木犯土的患者,如使用当归、白芍、木瓜等药物,配合疏肝理气的柴胡、郁金、合欢皮、枳壳等药物以调理肝气。本病常兼有湿热、血瘀的病理因素,在溃疡病的活动期,湿热证较为多见。而久病不愈的患者,血瘀证较多。治疗时如兼湿热则需采用清热化湿的治疗方法,如芩连平胃散、王氏连朴饮等,药物有黄连、黄芩、蒲公英、苍术、厚朴、茯苓、薏仁等,但需注意清热不可过于苦寒,因苦燥能伤阴,寒凉可败胃;化湿不可过 单兆伟教授治疗消化性溃疡经验 叶柏 (江苏省中医院消化科,江苏 南京 210029) 摘 要:作者随单兆伟教授临症10余年,文章从病机、治则、选方、用药特点、生活调摄等多方面对单教授治疗 消化性溃疡的临症经验进行了总结,并通过典型病案具体介绍单教授的诊疗思路。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名医经验;单兆伟 中图分类号:R36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2X (2011) 12- 0017- 02 收稿日期:2011-06-05 作者简介:叶柏(1961-),男,江苏南京人,副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方向:中医内科脾胃病。 Professor SHAN Zhao-wei's Clinical Experience of Treatment of Peptic Ulcer YE Bai (Digestive Department,Jiangsu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Nanjing 210029,Jiangsu,China)Abstract : I followed with Pro. SHAN Zhao-wei in clinic for more than ten years. This article summarized the clinical experience from pathology,treatment principle,prescription application,characteristics in administration and regimen,etc. It also introduced diagnostic and treatment thought through typical clinical cases. Key words :Peptic Ulcer ;experience from famous doctor ;SHAN Zhao-wei

消化性溃疡主要症状

消化性溃疡主要症状 上腹痛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症状,但部分患者可症状轻或无症状,而以出血、穿孔等并发症为首发症状。典型消化性溃疡常有下列特点:①慢性过程呈反复发作:病史可达几年甚或十几年;②发作呈周期性:与缓解期相互交替。缓解期亦长短不一,几周或几月,长的可几年。多在秋冬和冬春之交发病,可因不良精神情绪或服消炎药物诱发;③发作时上腹痛呈节律性。DU患者疼痛在两餐之间发生(饥饿痛),持续至下餐进食后缓解;GU表现为餐后约1h发生,经1~2h后渐缓解,下餐进食后重复该节律。约半数有午夜痛。 部分患者无上述典型疼痛,而仅为无规律性的上腹隐痛或不适。具有或不具有典型疼痛者均可伴有反酸、嗳气、上腹胀、恶心、呕 吐等症状。 体征发作时于剑突下有一固定而局限的压痛点,缓解时无明显体征。 生存率和生存率曲线 生存率指个体能从起点活到时点t的概率,记为s(t)。要注意区别生存概率与生存率。生存概率是被观察对象活过某个时段的概率,而生存率是被观察对象从起点到t时刻多个时段均活着的概率,所以也有将活过时点t的生存率记为tp0. 生存率曲线是指将各时点的生存率连接在一起的曲线图,它描述了整个生存过程医学 生存率的标准误 一、生存率的标准误 根据样本资料算得的生存率是随机变量,不同的样本算得的生存率不同,像均数一样,生存率也有描述其抽样误差的指标,即生存率的标准误。针对不同的生存率计算方法,会对应于不同的生存率标准误的计算公式。 二、关于生存率的假设检验 1.某一时点的生存率的比较 若观察时间相同且无截尾数据时,作某时点两个或多个生存率比较可用χ2检验。 2.生存率曲线的比较 通常情况下两组资料生存率的比较多是作两组生存率曲线的比较,用log-rank检验医学 公卫助理医师——航空病的主要症状 a)皮肤:瘙痒、刺痛、蚁走感、斑疹、丘疹、皮下出血等

溃疡病或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

溃疡病或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可发生于食管、胃或十二指肠,也可发生于胃-空肠吻合口附近或含有胃黏膜的Meckel憩室内,因为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最常见,故一般所谓的消化性溃疡是指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它之所以称之为消化性溃疡,是因为既往认为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是由于胃酸和胃蛋白酶对黏膜自身消化所形成的,事实上胃酸和胃蛋白酶只是溃疡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还有其他原因可以形成消化性溃疡。由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病因和临床症状有许多相似之处,有时难以区分是胃溃疡还是十二指肠溃疡,因此往往诊断为消化性溃疡,或胃、十二指肠溃疡。如果能明确溃疡在胃或十二指肠,那就可直接诊断为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 西医学 名: 胃溃疡 所属科 室: 内科 - 消化内科 发病部 位: 胃部 主要症状:上腹痛及上腹不适,消化 不良,等 主要病 因: 吸烟,生活及饮食不规律,精神 心理因素,等 多发群 体: 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 传染性:无传染性 目录 编辑本段病因 1.幽门螺杆菌感染 Marshall和Warren因1983年成功培养出幽门螺杆菌,并提出其感染在消化性溃疡发病中起作用而获得2005年度诺贝尔医学奖。大量研究充分证明,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原因。 2.药物及饮食因素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皮质类固醇等药物易致此病发生,此外长期吸烟,长期饮酒和饮用浓茶、咖啡似亦有一定关系。 易致胃溃疡的药品: (1)各种阿司匹林制剂长期或大剂量服用可引起胃痛及不适,严重者可有呕血、黑便等,胃镜检查可发现胃黏膜炎症、糜烂及溃疡形成。 (2)激素替代药消炎痛和保泰松这类药物属激素替代药,对胃黏膜有直接的损害作用,可导致急性胃溃疡。 (3)解热镇痛药如A.P.C,扑热息痛,去痛片以及感冒通等感冒药。 (4)治疗冠心病的药物如藻酸双酯钠(,也可导致胃溃疡,甚至胃出血。(5)消炎药红霉素、乙酰螺旋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容易造成胃的不适。

抗消化性溃疡药物分类及作用机制

抗酸药及治疗消化性溃疡药物[概述及分类] 抗酸药是无机弱碱类,能直接中和胃酸,小剂量抗酸药能缓解疼痛,大剂量抗酸药可促进溃疡愈合。抗酸药按吸收过程可分为吸收性抗酸药(又称为全身性抗酸药,大剂量可引起碱中毒)和难吸收性抗酸药,(局部性抗酸药)。 治疗消化性溃疡病的药物根据不同作用方式分类如下:抑制胃酸分泌H2 受体 拮抗剂:西咪替丁胆碱受体拮抗剂:哌仑西平 胃泌素拮抗剂:丙谷胺 H+-K+-ATP 酶抑制剂:奥美拉唑中和胃酸抗酸药:氢氧化铝抗胃蛋白酸:硫糖铝保护胃粘膜:前列腺素E、生胃酮 溃疡隔离剂:胶性铋制剂 [ 主要品种] 抗酸药目前常用的复方抗酸药多含有强、速效的碳酸氢钠和铋、镁盐等。 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主要包括降低胃酸的药物、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药物和增强胃粘膜保护作用的药物。 [ 药理作用] 抗酸药为弱碱性药物,主要的药理作用是可以和胃中的盐酸发生中和反应,削弱胃蛋白酶的活性。口服后可以迅速中和胃酸,减少胃酸胃和蛋白酶对溃疡面的侵蚀消化作用,有明显的止疼效果,也可促进溃疡的愈合。 [ 适应症] 抗酸药能中和过多的胃酸以减轻胃溃疡和十二脂肠溃疡。 [ 作用特点] 抗酸药:胃酸被中和后,可使幽门紧张度降低。缓和因幽门痉挛而引起的疼痛。有些还能在溃疡面上形成一惯保护膜,有利于溃疡的愈合。如氢氧化铝、氧化镁。 治疗消化性溃疡药物:1.降低胃液中胃酸浓度,养活胃蛋白酶活性,从而养活“攻击因子”的作用;2.增强胃肠粘膜的保护功能,修复或增强胃的“防御因子”。 由胃壁细胞分泌的胃酸是诱发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因素。壁细胞膜的H2 组胺受体、M胆碱受体、促胃液素受体与胃酸分泌有关,这些受体最后介导胃酸分泌的共同途径是激活H+, K+-ATP酶(又称质子泵)。因此,M受体、H2受体和促胃液素受体的阻断药,以及H+, K+-ATP酶抑制药均可抑制胃酸分泌,都可用于消化性溃疡的治疗。 可分为:H2受体阻断药、M受体阻断药、促胃液素受体阻断药、H+K+-ATP 酶抑制药。 [ 主要品种] 常用的有:颠茄,阿托品,山莨菪碱,哌吡氮平,甲氰米胍,法莫替丁,洛赛克。 H2受体拮抗剂[主要品种] H2 受体拮抗剂包括西米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 [ 适应症] 主要用于治疗胃和十二指肠溃疡。 [ 作用特点]

脾胃病的治疗经验汇总

脾胃病地治疗经验总结 脾胃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地重要脏器,在中医脏腑学说中占有重要地地位.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升胃降,生化气血,滋长精气,被称为“后天之本”, 历代医家颇为重视.李东垣《脾胃论》地问世,为脾胃学说奠定了基础.在中医学地不断发展过程中,众多医家在理论和临床上潜心研究,不断完善,运用脾胃学说治疗多种疾病,收效颇丰.現将脾胃病治疗地经验及论述总结归纳如下: 升降相因,脾胃同治 掌握脾胃升降理论,对脾胃地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地阐述有极其重要作用,且在脾胃病地治疗中更有重要地指导意义,古今医家用此治疗脾胃病,阐发颇多.李东垣在《脾胃论》中,以升发脾胃之阳,以补元气、生阴血,他认为“善治病者,惟在治脾,治脾胃以安五脏”.并据《素问·至真要大论》:“劳者温之”、“损者益之”与《难经》:“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地原则,倡导温补脾胃,升举清阳地治则,提出“加辛温,甘温之剂升阳,阳升阴长……阳旺则能生阴血也”.在升发脾胃阳气治则地指导下,创立了补中益气汤、调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升阳除湿汤等.此为治疗脾胃病升发阳气之治疗方法立论立方,给后世颇多见地.b5E2R。 由此可见,脾气既升得健,则胃气当降为顺,以通为用,降则和,不降则滞,反之为逆.故胃病之论述中有“实则阳明”之说.叶天士曾说:阳明胃腑,通补为宜.选药要有走有守,有动有静,达到通不伤正,补不滞邪.“脾胃之病,虚实寒热,宜燥宜润,固当详辨,其升降二字,尤为紧要.盖脾气下陷固病,即使不陷,而但不健运,已病矣;胃气上逆固病,即不上逆,但不通降,亦病矣.”指出:“所谓胃宜降则和者,非用辛开苦降,亦非苦寒下夺以损胃气,不过甘平或甘凉濡润以养胃阴,则津液来复,使之通降而已矣.”此说体现了《内经》中“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以通为用地理论.故治胃当以和降,常用方剂如旋覆代赭石汤、橘皮竹茹汤、通幽汤、增液承气汤等.p1Ean。 在调治脾胃地学术经验中指出脾胃为一身气机之枢纽,敷布精微于全身,升则上输于心肺,降则下行于肝肾.升降有度,上下有序,则“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脾升则健,胃降则和,若脾胃功能失常,则升降之气机紊乱,清阳之气不能输布,水谷精微无以化纳,浊邪上泛,中气下陷,气血逆乱,清窍失养.上可见眩晕、脘胀、胸痞、泛酸、呃逆、面浮,下可见泄泻、便秘、腹满、气坠、身重、脱肛.如此清气在下、浊气在上,清处居浊,浊处陷清之候,常用健脾升清,和胃降浊之法,斡旋升降,举清泄浊,大气一转,其病乃解.其常用方为补中益气汤、旋覆代赭石汤、枳实导滞丸等.DXDiT。 在诊治胃脘痛中,强调升清降浊.他认为胃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降则和,不降则滞,反之为逆,其通降作用与脾之升清功能相反相成,共同完成饮食物地受纳,运化和转输.若由于脾胃虚弱、清阳不升而下陷,浊阴不降而停滞,致提摄无力,内脏下垂,脾运无权,形成中气下陷之证,虚中挟滞之候.如一味补益,则胃气更加壅滞;如单纯疏理,则胃气愈益虚陷,疏而又滞.故应脾胃同治,升降并调,关键在于掌握升清降浊地分寸.RTCrp。 润燥互济,脾胃兼顾 叶天士在《脾胃论》地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柔润养胃地治则,补充了李东垣之不足.指出“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阳土,得阴自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也.仲景急下存津,其治在胃.东垣大升阳气,其治在脾”.常用方剂如益胃汤、增液汤、沙参麦冬汤之类.此从生理角度将脾恶湿而喜燥,胃恶燥而喜润加以阐发.但在病理变化中,因胃阳伤亦可耗及脾阴,脾有湿亦使胃生痰浊.所以太阴湿土,可有阴虚津伤之候,阳明燥土,每见痰湿垢浊之疾.临床治疗需脾胃同治,润燥互济,用药如生地配苍术、沙参配半夏、麦冬配川厚朴等.在滋阴药中加香燥助运之品,静中寓动,润而不滞,养胃不伤脾.5PCzV。 攻补得当,勿伤脾胃 临床中脾病以虚为多,胃病以实为主.故有“实则阳阴、虚则太阴”之说.脾虚扶养则健,胃实予通为补.如脾胃同病,往往虚则俱虚,实则俱实,脾病也有实证,胃病也有虚证,且每多正虚挟实,虚实相间,故治疗中应做到补不留邪,攻不伤正,掌握虚实,统筹攻补.如滋阴和通降并用地增液承气汤,通补并施之调胃承气汤等,均为通中有补,通补结合之例.jLBHr。 重视调肝,以济中州 在治疗脾胃病地经验中认为:“中流换澜之法,莫贵乎升降.而升降之法又各有千秋,调和肝胆以济中州,

胃溃疡PBL案例

案例摘要 案例摘要: 刘文进,男性,36岁,海口市龙塘镇人。因间歇性上腹部疼痛7年,加重月余伴黑便3天,于2013年6月到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门诊治疗。病人自29岁开始常感上腹部疼痛,反复发作,每于饭后1小时内出现,经1~2小时后逐渐缓解,直至下餐进食后疼痛再次发作。曾多次在当地街道卫生所看病,被诊断为“胃病”,服用胃得乐、胃必治等抗酸药后病情好转。近1个月来疼痛加重,发现柏油样黑便3天,伴头晕、心悸、乏力,无呕血。患病后曾经在镇医院治疗,腹痛、拉黑便等症状未得到有效缓解,逐到我院门诊治疗。本次住院经胃镜等系统检查,提示为胃窦部慢性溃疡病变并出血。经抗酸、止血,同时给予胃黏膜保护的药物等对症治疗后好转出院。 案例将要讨论内容的摘要 I 基础医学:胃的解剖形态、分部及体表位置。胃组织学;胃粘膜组织学的结构特点。胃粘膜屏障与胃溃疡关系—胃黏膜的自我保护机制。消化性溃疡病理。消化性溃疡常用药及止血药物的药理机制。 II.临床医学部分:腹痛的常见病因。腹痛伴便血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腹痛的辅助检查方法。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消化道出血的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Ⅲ.医学人文部分:讨论在日常生活中预防消化性溃疡的方法。讨论在我国目前的医疗卫生体制下如何更有效地降低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 第1幕(1学时) 案例描述:刘文进,男性,36岁,海口市龙塘镇人。因间歇性上腹部疼痛7年,加重月余伴黑便3天,于2013年6月到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门诊治疗。主诉间歇性上腹部疼痛加重月余伴黑便3天。 辅导注意事项及提示用问题:

①教学对象是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对“疾病”知识点了解甚少。讨论的知识点侧重于病历覆盖的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和病理学等基础医学知识,同时游览临床医学相关课程。引导学生从消化管组织学知识点向临床---消化管疾病拓展。 ②案例第一部分主要描述刘先生因上腹部疼痛、黑便来医院就诊。其中促使患者就医的主要因素黑便。注重引导学生讨论黑便与其伴随症状的病因。 ③上腹痛的常见病因及其其伴随症状的分析。 主要讨论方向: ①该患者入院求治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②这些问题出现的可能原因你认为有哪些? ③这些可能原因中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 ④还需要哪些病史方面的资料? 第2幕(1学时) 现病史:病人自29岁开始常感上腹部疼痛,反复发作,每于饭后1小时内出现,经1~2小时后逐渐缓解,直至下餐进食后疼痛再次发作。曾多次在当地街道卫生所看病,被诊断为“胃病”,服用胃得乐、胃必治等抗酸药后病情好转。近1个月来上腹痛加重,呈持续性隐痛,有阵发性加剧,疼痛有时可向后腰部放射,尤以进冷食后明显,同时伴有嗳气,反酸但无恶心、呕吐。最近3天出现柏油样黑便,伴头晕、心悸、乏力。患病后曾经在镇医院治疗,腹痛、拉黑便等症状未得到缓解,逐到我院门诊治疗。发病以来精神、睡眠及食欲欠佳,但无发热,咳嗽、呕血等现象。 既往史:无高血压、药物过敏史,家族性遗传病史;也未患过肝炎、结核病等其它急慢性传染病。 家族史:家族成员中无类似病史。 体格检查:刘先生身高 1.68米,体重61公斤。慢性病容,神志清,自动体位,查体合作。体温36.5℃,血压 98/60mmHg,,呼吸20次/分。全身皮肤、

最新消化性溃疡的住院病历(建议收藏)

消化性溃疡的住院病历 姓名: 陈元波性别:男 年龄: 45岁婚姻:已婚 民族:汉职业:技术工 籍贯:南安现住址:南安官桥 入院日期:2011.10.03 8am 记录日期:2011.10.03 病史叙述者:患者本人可靠程度:可靠 病史 主诉:腹痛2天。 现病史:患者于2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上腹痛,位于右上腹部,呈阵发性,无他处放射痛,有恶心,无呕吐,无排气、排便,无腹泻,无反酸、嗳气,无呕血、黑便,无肤黄、尿黄,无畏寒、发热等。曾就诊,诊断为“胃炎”,给予抗炎、护胃解痉止痛等治疗效果不佳。为进一步治疗,来诊,查血常规:WBC4.6*10^9/L,N79.4%,Hgb138g/L,淀粉酶:60.1 门诊拟“腹痛待查”收入院。......感谢聆听 既往史:既往“胃溃疡”5年,未系统治疗。无“高血压”病史,无"糖尿病"及"冠心病"史,无"肝炎、结核"病史。无药物过敏史。......感谢聆听 系统回顾: 呼吸系统:既往无喉痛,无咳嗽、咳痰,咯血,胸痛、气促、盗汗等症状。 循环系统:既住无心悸、气促,无心前区疼痛、水肿、咳嗽,咳痰、咯血,头昏、头痛、失眠,上腹胀、尿少等症状。......感谢聆听 消化系统:既往无食欲减退或异常,常有恶心,呕吐、暧气、返酸,腹痛、无腹泻,呕血、便血、黄疸、吞咽困难等症状。......感谢聆听 泌尿生殖系统:既往无尿急、尿频、尿痛,尿少、夜尿、血尿,水肿、腰痛,性机能紊乱等症状。 血液系统:既往无头昏、眼花、耳鸣、心悸、气促、出血、发热,骨骼疼痛,淋巴结肿大,痞块等症状。 内分泌系统及代谢:既往无食欲异常、多饮、多尿、肌肉震颤、性格改变,智力发育,性器官及性欲改变等症状。

消化系统疾病题库

消化系统疾病 一、填空 1.急性胃炎的病理分型为急性单纯性胃炎,急性糜烂性胃炎 2.慢性胃炎的病理分型为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 3.浅表性胃炎胃镜观察的特点是粘膜表层充血性红斑,粘膜水肿,粘液增多附着在粘膜不易脱落,炎症重者粘膜脆弱易出血靡烂,萎缩性胃炎,胃镜观察的特点是粘膜红白相间以白为主,粘膜下血管网透见,肥厚性胃炎胃镜观察的特点 是___粘膜混浊肿胀皱襞粗大。 4.胃底与胃体粘膜的腺体主要有三种细胞组成:(1)分泌碱性粘液是__粘液细胞_ ;(2)分泌胃蛋白酶原的是 _主细胞__ ;(3)分泌盐酸的是_壁细胞__ 。 5.造成胃液分泌与胃粘膜屏障失衡的有关因素为胃酸、胃蛋白酶分泌增 加,精神神经因素,胃粘膜-粘液屏障受损,幽门排空延迟及其它慢性疾病 6.胃溃疡与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不同,胃溃疡发病与__胃粘膜屏障被损害,_关系密切,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与__胃酸分泌增加_有关。 7.消化性溃疡的疼痛与进食有明显关系,一般胃溃疡的疼痛为饱餐后疼痛,,有 __有进食~~疼痛~~缓解的节律特点,____的节律特点。十二指肠溃 疡疼痛为 _饥饿性疼痛,__,有_疼痛~~进食~~缓解的节律特点_节律特点。 8.消化性溃疡胃液分析时,胃溃疡在_胃溃疡胃酸正常或偏低,__,而十二指肠溃疡多有__十二指肠溃疡多有胃酸分泌增高_。 9.消化性溃疡大便隐血试验阳性常表示溃疡_在活动期,__,阴性则提示 为__为愈合过程_。持续阳性提示_癌变。 10.特殊类型的消化性溃疡为幽门管溃疡,球后溃疡,胃和十二指肠复合 性溃疡,应激性溃疡。 11.胃镜下消化性溃疡病灶病理演变分为活动期,愈合期,疤痕期;各期 的特点为溃疡有炎症浸润,溃疡变浅变小,溃疡灶肉芽形成。 12.消化性溃疡钡餐X线检查表现为直接征象者为龛影,变形,可以证明 溃疡的存在,间接征象有__粘膜集中及功能异常_等,常提示有溃疡但不能诊断。 13.消化性溃疡的并发症有 ___出血,穿孔,梗阻,癌变 14.溃疡穿孔的主要体征有面色苍白,烦燥,冷汗,脉速,腹式呼吸消失,腹肌强直并有明显的压痛及反跳痛,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等。 15.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常见病因有消化性溃疡,胃癌,急性糜烂性胃炎,肝硬变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等。 16.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时主要临床表现为:呕血,便血,周围循环障碍。 17.消化性溃疡合并消化道出血时,呕血颜色为棕褐色,系红细胞血红蛋白经胃酸作用而形成正铁血红素所致。 18.消化性溃疡合并幽门梗阻,可分为因痉挛,水肿所引起的_功能性梗阻,和由于溃疡愈合瘢痕收缩所致的_器质性梗阻_。 19.消化性溃疡须鉴别诊断的疾病有胃癌,慢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胆囊炎与胆结石。 20.幽门梗阻最突出的临床表现是_吐出隔餐或隔宿食物。 21.大便潜血阳性表示出血量在_5ml,__以上,黑便表示出血量在_50~ 75ml,__以上。大便呈黑色是血红蛋白的铁经肠内硫化物作用而形成硫化铁所致 22.胃溃疡是能够发生癌变的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教案

消化性溃疡教案 课程名称:内科护理学 讲授主题:消化性溃疡 学生:护理大三学生 讲授地点:护理系

讲授时间: 授课老师: 课程负责老师: 本次教学目的: 1、掌握消化道溃疡的临床表现和护理措施。 2、熟悉消化道溃疡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实验室检查。 3、了解本病的流行病学、预后和预防。 学生行为目标: 1、给消化性溃疡下定义 2、分析消化性溃疡发生原因,解释发病机制 3、列举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及并发症,区别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 4、分析辅助检查结果 5、列举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原则 6、应用消化性溃疡的护理诊断及措施于实际案例 7、理解消化性溃疡的健康指导及预后 授课内容目录: 1.介绍消化性溃疡是人群常见疾病。这节课主要简要讲述消化性溃疡的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和实验室检查,重点讲述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和护理措施。 2.内容详细目录 一、病例回顾、疾病介绍及流行病学特征5分钟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20分钟 1、病因 2、发病机制 3、病理改变 二、临床表现:30分钟 1、症状:腹痛、其他(反酸、嗳气等) 2、特殊类型的消化道溃疡(无症状性溃疡、老年人消化道溃疡、复合性消化道溃疡 3、并发症: 三、实验室检查即其他检查10分钟 1、内镜检查 2、钡餐检查 3.实验室检查 五、治疗要点:15 1、降低胃酸的药物治疗 2、保护胃黏膜治疗

3、根除螺旋杆菌治疗 四、护理评估、诊断及措施30分钟 1、护理评估 2、护理诊断 3、护理措施 五、健康指导及预后:5分钟 六、总结与提问:5分钟 3.小结 讲授难点:消化道溃疡的发病机制及病理改变讲授重点:消化道溃疡的临床表现及护理

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 ,PU)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由于溃疡的发生是因胃液内胃酸及胃蛋白酶的刺激、消化作用所致,故定此名。消化性溃疡主要指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本病属于中医“胃脘痛”、“吞酸”等病的范畴。 二、诊断特点 1.慢性病程,有季节性,春秋好发。 2.节律性上腹痛。 3.胃溃疡呈现进食-疼痛-缓解;十二指肠溃疡呈现疼痛-进食-缓解,并有夜间上腹疼痛。 4.胃镜检查:可见黏膜溃疡。 5.X线钡餐造影可见龛影。 三、并发症 1.上消化导出血。 2.胃肠道穿孔。 3.幽门梗阻。 4.癌变,主要指胃溃疡。 四、鉴别要点 1.以上腹疼痛为主的,需要与慢性胃炎、胆囊炎、胆结石、慢性胰腺炎等鉴别。 2以上腹饱胀为主的,需要与胃癌、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等鉴别。 3.以上消化道出血为主的,需要与胃癌、肝硬化等鉴别。 五、胃黏膜损伤的发病机制——失平衡 (一)攻击因子 1.内因: 胃酸,胃蛋白酶,反流的上部小肠液,HP。 2.外因: 香烟,乙醇,细菌,药物-止痛药等。

3.幽门螺杆菌 (H.pylori):直接感染,尿素酶 产氨引起细胞损伤,空泡细胞毒素(VacA)引起细胞空 泡变性。 4.胆汁酸盐 5.胃酸-胃蛋白酶:慢性胃炎大多胃酸不高或偏低因其他攻击因子削弱胃屏障功能后,促使H+反弥散导致损伤有反酸症状者,适当抑制胃酸分泌,有利于改善症状。 (二)防御修复因子 1.胃粘液-黏膜屏障:是基本防御机制。 Wallace等结合解剖和上皮分5个层次:黏膜上皮表面具有防御功能的物质;黏膜上皮层的屏障;黏膜微循环;黏膜的免疫系统;黏膜损伤后的修复功能。黏膜的保护机制是多层次的网络体系,是有一定自我调节能力的动态过程。上皮细胞分泌HCO3-,扩散入粘液,中和胃腔中反弥散来的H+,维持胃腔与黏膜间的PH阶差;完整的胃上皮细胞膜及细胞间紧密连接构成黏膜上皮屏障;充足的胃黏膜血流是维持该屏障的必需条件 2.增加胃黏膜血流的防御修复因子前列腺素,生长因子通过扩张胃黏膜血管,增加胃黏膜血流(gastric mucosal blood flow, GMBF),维持充足血供而起保护作用。 3.表皮生长因子(EGF)促进损伤修复 早修复:EGF促进损伤周边上皮细胞移行覆盖损伤部位,迅速恢复其完整性,又称整复(restitution),发生于损伤后数分钟。 晚修复:EGF强烈促进细胞分裂,分化,增殖,完成最终修复。

消化性溃疡的药物治疗综述

消化性溃疡的药物治疗摘要:消化性溃疡通常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球部。消化性溃 疡的发生是因胃黏膜的侵袭因素( 胃酸、胃蛋白酶、幽门螺 杆菌感染、非甾体类抗炎药等) 与防御因素( 黏液、黏膜屏障、黏膜血流量、前列腺素和表皮生长因子等) 间的失衡而引起的。通过对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治疗进行分析总结,有助于新的抗溃疡药物的研发。 关键字:消化性溃疡病因发病机制分类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作用靶点 一、消化性溃疡的概念 消化性溃疡是指发生在胃及十二指肠的急慢性溃疡,即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由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病因与临床症状有许多相似之处,有时难以区分,因此往往将其统称为消化性溃疡。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1.胃酸过高的胃酸对胃黏膜具有侵蚀作用,引起胃的炎症或溃疡。胃酸由壁细胞分泌,受神经、体液调节。壁细胞内含有3 种受体: 组胺受体、胆碱能受体和胃泌素受体,分别接受组胺、乙酰胆碱和胃泌素的激活。这些受体被激活后,均通过第二信使cAMP 和Ca2 + 刺激壁细胞顶端的分泌性膜结构及质子泵,使H + 分泌增加。壁细胞膜内组胺受体与组胺结合后,与兴奋性GTP-结合蛋白耦联,激活腺苷酸环化酶,催化ATP 转化为cAMP,最后导致壁细胞内H +、K + -ATP 酶( 质子泵) 激活,促进酸分泌。乙酰胆碱受体和胃泌素受体分别与乙酰胆碱和胃泌素结合后,与GTP 结合蛋白耦联,激活磷脂酶C。该酶催化膜内磷脂分解,生成三磷酸肌醇和二酰基甘油,再激活质子泵。胃泌素和乙酰胆碱能促进肠嗜铬样细胞释放组胺,与组胺具有协同作用。壁细胞表面尚有生长抑素受体,兴奋后与抑制性膜受体Gi 结合,经过抑制性GTP 结合蛋白抑制腺苷酸环化酶,从而减少细胞内cAMP 水平,使壁细胞分泌H + 减少。 2.Hp 感染Hp 感染是消化性溃疡的一个重要病因,感染Hp 人群的消化性溃疡发

养胃经验(个人两年多的养胃经验)

养胃经验 现在不少人脾胃不好,包括不少年轻人在内,经常胃疼,有的甚至胃出血。本人以前很长一段时间脾胃不好,吃饭没胃口,有时还胃痛。但是经过我这两年对养胃的探索与尝试,今天我希望详细讲一讲我的养胃心得,希望对各位脾胃不好的人有帮助。 首先,我反思了一下自己脾胃不好的原因,主要有几点:以前经常吃冰淇淋之类的冰冷的食物,尤其在夏天,冰镇西瓜,冰淇淋,冰镇饮料等,我吃的非常多。以前我爱吃烧烤、油炸类食物,经常熬夜……这些都是非常伤胃的生活习惯。这些不良习惯导致的后果是,我的吃饭没有胃口,有时候胃痛,消化功能下降,拉肚子等。虽然不是那么严重的胃病,但还是引起我足够的重视。 下面详细讲讲我的养胃心得。首先我要强调的一个理念是,胃是靠养的,不是吃药治好的。如果你有服用胃药的经历,您应该明白吃药不是治根的良方,俗话说病是三分治疗七分养。我的观点是,胃病只要不是非常严重,不需要吃药,靠食疗完全可以治疗。更何况是药三分毒,西药还有副作用,所以治胃病尽量不要吃药。 那么食疗的方法是什么呢?可能大家都知道羊肉是养胃的,对的,没错。但是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吃羊肉的,如果你是阴虚体质的人,吃了羊肉会导致内热旺盛,反而影响你的身体,所以食疗要根据自己的体质才有好的疗效。我给大家极力推荐第一个的养胃食物是山药,许多人知道山药有补气和补肾的作用,其实山药的中医属性,性平,入胃经、肺经、肾经。山药既不寒又不温,可以早饭吃点蒸山药,熬山药粥等,晚上亦可。山药是我国的著名国医路志正老先生推荐的,他现在90多岁,一日三餐每餐都有山药。路志正老先生非常注重胃的保养。可能许多人不清楚为什么保养脾胃那么重要,因为脾胃是人体传输营养的枢纽,如果脾胃出现问题,那么人体的其他部分或者器官就不能接收到充足的营养,长期下去会导致其他部分出现问题。就比如现代社会常见的糖尿病,其实糖尿病的根本原因是脾肾两亏,脾胃消化食物中糖分的能力下降,导致糖分流入血液,肾亏导致对血液的过滤能力下降,所以血糖高了。治疗糖尿病最好的方法是先治疗脾胃,让脾胃功能慢慢恢复,从而能够吸收营养供应全身,营养传输给肾,从而达到补肾的效果。在这里,我纠正一下许多人存在的错误观念:不少人对于治疗或者养生的心态比较急躁,觉得越快越好,自己的病要很快治好,其实这样的心态是不对的,病是慢慢养好的,不是吃几次药就能吃好的。还有不少人对于补肾的观点是吃补肾的药……这些方法正确与否我不好断定,因为我不是权威人士,但是我可以肯定的一点,补肾最好的也是食疗,许多人不理解,最好的补肾方法是粗茶淡饭再加上一些有补肾功效的食物相结合。粗茶淡饭能够保养你的脾胃,因为只有脾胃功能正常,才能吸收营养,否则吃再多补肾的东西,都没有用的。可见,脾胃保养的重要性大家知道了吧。所以现在一些人血糖高,不用太害怕,调整自己的饮食,控制食物的热量,调整心态,慢慢调养,会慢慢好起来的。 上面讲了山药的养胃功效,山药是最好的养生食物,物美价廉。下面推荐另

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分类

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 2.1 抗酸剂 主要是一些无机弱碱,口服后能直接中和胃酸,可减轻或解除胃酸对溃疡面的刺激和腐蚀作用。多为复方制剂,如胃舒平。抗酸剂具有价格低廉、制酸迅速和持久的优点。含铝、镁的化合物,可互相抵消便秘和腹泻的副作用。 2.2 H2受体拮抗剂 外源性或内源性组胺作用于胃壁细胞膜上的H2受体,促使胃酸分泌增加。H2受体拮抗剂选择性阻断此作用,使胃酸分泌减少。目前,在临床广泛应用的有第1代的西米替丁,第2代的雷尼替丁、拉福替丁,第3代的法莫替丁、尼扎替丁,第4代的罗沙替丁。罗沙替丁为长效品种,具有显着且剂量依赖性地抑制夜间胃酸分泌和五肽胃泌素刺激的胃酸分泌作用,可减少消化性溃疡患者胃蛋白酶总量。新近上市的乙溴替丁突破了前3代拮抗剂的局限性,除了拮抗组胺H2受体外,尚有粘膜保护作用,可促进胃粘膜层粘联蛋白受体增加,提高粘液凝胶附着物的质量,增加胃粘膜的血流量和粘液层的厚度,同时具有更强的杀灭Hp 的作用。 本类药物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用药4wk愈合率75%~92%;治疗胃溃疡发挥作用较慢,用药8wk愈合率75%~90%,用药12wk愈合率可达90%~95%。本类药品效果可靠,不良反应较少,主要有消化系统反应,如恶心、呕吐、便秘或腹泻,尤其是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和尼扎替丁长期服用耐受良好。1999年颁布的《国家非处方药目录》(第1批)收载了西米替丁、雷尼替丁和法莫替丁,作为自我对症治疗药物。 356例活动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给予罗沙替丁或安慰剂于睡前服用,4wk后内窥镜检查,用药组和安慰剂组溃疡愈合率分别为78.9%和44.8%(P<0.001)。 298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应用乙溴替丁800mg,qd或雷尼替丁150mg,qd,连用56d。4wk 后有效率分别为70%和66%,8wk后为91%和87%。148例患者应用乙溴替丁,800mg,qd,连用12wk,仅1例出现轻度腹泻。提示第4代不良反应比前3代少。 2.3 质子泵抑制剂(PPI) PPI的问世开辟了抗消化性溃疡药物新的作用途径,使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不再是难题。此类药物主要有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依索拉唑、莱米诺拉唑等。 2.3.1 奥美拉唑:1988年在瑞典上市,为第1个应用到临床的PPI。奥美拉唑经肠道吸收后进入血液,很快分布到胃壁细胞分泌小管的高酸环境与酸结合,形成有活性的物质,与质子泵H+-K+-ATP酶的两个巯基(-SH)基团发生不可逆的结合,抑制了酶的活性,从而导致酸分泌的抑制。本品作用强,止痛速度快,持续时间长,疗程短,溃疡愈合的时间比H2受体拮抗剂快。本品常用量20mg~40mg,qd,服药2wk溃疡愈合率为70%,4wk为81%,8wk为93%。静脉注射本品80mg/d,对消化性溃疡出血疗效显着。 2.3.2 兰索拉唑:1992年在日本研制,为第二代PPI。本品的抑酸、细胞保护和促进溃疡愈合效果优于奥美拉唑。对慢性溃疡模型中醋酸所诱发的胃溃疡,本品优于奥美拉唑和法莫替丁。 2.3.3 泮托拉唑:1995年在德国上市,为新型PPI。因其具有选择性高、与其它药物并用不易发生相互作用、生物利用度高、不良反应率低(为11%)、疗效好等特点,被专家认为是一个长期或短期治疗与酸相关性疾病很有前途的PPI。

消化性溃疡 教案

学科病理学课 题消化性溃疡 班级高三卫生授课人郑延泰 课型新授课时安排 1 课时时间2016年9月7日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掌握消化性溃疡的病变特征。 2、用所学知识对临床病例进行尝试分析。 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利用教学活动的经验对生活中有关消化性溃疡的健康问题进行初步分析,从而培养学生的健康生活理念和科学的生活方式与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案例分析、合作探讨,增强学生团队合作、增进友谊的意识。让学生感受到消化性溃疡与我们身体健康的利害关系,提高学生学习病理学的兴趣,为学好卫生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树立立志从事医药卫生事业的远大理想。 教学重点1、消化性溃疡的病变特点。 2、消化性溃疡的主要临床表现。 教学难点1、消化性溃疡的病理变化。 教学方法探究、讨论交流、启发、演示。教学手段教学工具 教学步骤1、激趣导入 2、新课教学 3、巩固应用 4、归纳总结 5、布置作业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以前有没有胃疼过?请谈谈当时的感受。(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新课教学 (一)教学概念:(引导、分析、讨论、获得。) 消化性溃疡:是以胃或十二指肠黏膜形成慢性溃疡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病。 病因:1、胃酸、胃蛋白酶的自我消化作用。 2、幽门螺杆菌感染。 发病情况:十二指肠约70%,胃约5%,二者同发称“复合性溃疡”。(二)病理变化 1、胃溃疡肉眼观 (1)部位:胃小弯近幽门处,尤以胃窦部最常见 (2)形状:圆形或椭圆形 (3)数目:多为单个 (4)大小:直径2㎝以内 (5)皱襞:呈放射状 (6)边缘:整齐,状似刀切 (7)底部:平坦 十二指肠溃疡特点:多见于十二指肠球部,形态与胃溃疡相似,直径多在1㎝以内。 2、镜下(四层) (1)炎性渗出层(2)坏死组织层 (3)肉芽组织层(4)瘢痕层 (三)、病理临床联系及并发症 1、临床病理联系 (1)周期性上腹部疼痛:胃溃疡表现为“饱痛”,十二指肠溃疡表现为饥饿或午夜痛。 (2)反酸、嗳气 2、并发症 (1)出血(2)穿孔: (3)幽门梗阻 (4)癌变:少于1%的胃溃疡。 三、巩固应用 (一)单项选择 1、胃溃疡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A A.出血 B.幽门梗阻 C.穿孔 D.粘连 E.癌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