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国内已建特色小镇项目信息

国内已建特色小镇项目信息

国内已建特色小镇项目信息
国内已建特色小镇项目信息

国内特色小镇项目信息产业运维中心

目录

第一章国内已建成的特色小镇名单

第二章国内已建成的特色小镇案例

丽江古镇

一、小镇简介

丽江古镇位于云南省丽江市,又名大研镇,坐落在丽江坝中部,始建于宋末元初(公元13世纪后期),地处,面积为平方公里。

丽江古城内的街道依山傍水修建,以红色铺就,有、、等景点。丽江为第二批被批准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中国以整座古城申报获得成功的两座古城之一。

丽江古城有着多彩的地方民族习俗和娱乐活动,、东巴仪式、占卜文化、古镇酒吧以及等,别具一格。丽江古城体现了中国古代的成就,是中具有鲜明特色和风格的类型之一。

丽江古城

二、参加各方信息

规划设计单位:云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开发和管理单位:丽江古城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股权控制路径图

丽江古城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1年11月,属丽江市政府国有独资企业。公司隶属于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负责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的保护、管理、维修和投资融资开发工作,注册资本金为12000万元,全部为国有资本。

经营范围:古城管理、维修、保护、开发;公房出租;国有资产投资管理、土地开发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景区门票。以下项目由分公司经营:景区、景点

开发及管理;娱乐用品出租;停车场服务;信息系统集成;电子监控系统工程;电子商务业务;广告设计、制作、代理、发布;信息系统技术服务;电子设备租赁;票务代理;图书、副食、音响制品销售;民居家访、行李寄存、展览展示;礼仪、会务服务;餐饮、住宿服务;景区内环保车辆客运服务;数码摄像、影视拍摄场景及场地经营管理服务;民族、民俗文化的挖掘、开发、展示;民族文化旅游产品设计、开发、销售。

三、开发模式-以政府主导的开发模式

以政府主导的开发模式:即政府投入巨资实施,通过建章立制,使积极的保护与旅游开发有机结合。其行动计划的实施包括建立机构、制定遗产保护资金管理机制和在核心区鼓励传统文化的开展。

四、发展模式

创造“民族文化和经济的成功对接”的“丽江现象”和“世界遗产带动旅游发展”的“丽江模式”。

平遥古镇

一、小镇简介

平遥古城是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县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

平遥旧称“古陶”,明朝初年,为防御外族南扰,始建城墙,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在旧墙垣基础上重筑扩修,并全面包砖。以后景泰、、、隆庆和各代进行过十次的补修和修葺,更新城楼,增设敌台。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3年)因皇帝西巡路经平遥,而筑了四面大城楼,使城池更加壮观。平遥城墙总周长6163米,墙高约12米,把面积约平方公里的平遥县城一隔为两个风格迥异的世界。城墙以内街道、铺面、市楼保留明清形制;城墙以外称新城。这是一座古代与现代建筑各成一体、交相辉映、令人遐思不已的佳地。

平遥古镇

二、参加各方信息

规划设计单位: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开发单位:平遥古城旅游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国有控股)

股权控制路径图

经营范围:景点经营;旅游服务;旅游纪念品的生产、销售;城市基础建设;房地产开发;食品经营:副食品、饮料、茶叶。(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管理单位:(国有独资)

股权控制路径图

经营范围:文化、旅游景区及项目管理,旅游景点、项目、基础设施的建设及配套开发,旅游信息咨询、服务,旅游商品的开发、零售和批发,旅游客运管理服务,旅游策划、规划、设计,调查研究,广告宣传,活动策划组织,网络营销推广(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三、开发模式-政府主导模式

政府主导模式:也可以称之为“平台模式”,政府运用掌握的城市规划审批权对古镇旅游开发进行宏观的管理,开发资金的投入主要依赖地方财政,但是对公共设施的投入引入相关的市场机制,对游客收取费用(古城保护费),对具体的旅游开发项目不作具体干预,主要通过城市规划和行政审批来调控。

四、发展模式

五、? 1、组建成立全省旅游行业首家股份制企业平遥古城旅游股份有限公司;

六、? 2、门票管理体制的改革,实施古城景区门票一票制,大大加快了平遥古城由社区向景区的转变过程;

七、? 3、组建成立了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和城市管理监察大队,形成了旅游业政府主导,民营、股份齐头并进的局面;

八、? 4、通过打包整合旅游资源,开发多层次的旅游产品,实现旅游业向农村的延伸与辐射。全县14个乡镇中,将有11个乡镇的30多万农民从中受益;九、? 5、为提升城市功能和品位,营造良好的旅游业发展环境,遵循开发服从保护的原则,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发展要素,不断加快旅游配套设施建设;

十、? 6、通过各种节庆活动对外营销平遥古城。如平遥国际摄影节、平遥国际

摄影大展等。

周庄古镇

一、小镇简介

周庄,是一座江南小镇,有""之誉,是国家首批5A级景区。周庄始建于1086年(元佑元年),因邑人周迪功先生捐地修而得名。春秋时为吴王少子摇的封地,名为贞丰里。

周庄位于苏州昆山市,是之一,于2003年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周庄历史悠久,是典型的江南水乡风貌,有独特的,是中国水乡文化和吴地汉文化的瑰宝。

周庄镇60%以上的民居仍为明清建筑,仅平方公里的古镇有近百座古典宅院和60多个砖雕门楼,周庄民居古风犹存,还保存了14座各具特色的古桥。景点有:沈万三故居、、双桥、、怪楼、周庄八景等。

周庄古镇

二、参加各方信息

规划设计单位: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开发、管理单位:昆山市周庄城乡一体化发展有限公司(注册资金20000万)

股权控制路径图

三、开发模式

政企合作,成立有限公司的开发模式(企业主导)

四、发展模式-旅游业+高科技产业

1998年就把传感器这一高科技产业引入周庄。目前,这一国内最重要的传感器产业基地已经基本建成。基地已引进以研发生产传感器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企业18家,总投资亿元,年生产各类传感器亿个,其中,95%以上销往美国及欧洲、亚洲的国家和地区。如今,这一高科技产业已在周庄GDP中占有近50%的比重。

乌镇

一、小镇简介

乌镇地处浙江省桐乡市北端,西临市,北界江苏市,为二省三市交界之处。乌镇原以市河为界,分为乌青二镇,河西为乌镇,属湖州府;为青镇,属嘉兴府桐乡县。解放后,市河以西的乌镇划归桐乡县,才统称乌镇。全镇辖13个社区居委会和18个行政村。

乌镇曾名乌墩和,具有六千余年悠久历史。是全国二十个预报及六大古镇之一。乌镇是典型的江南地区汉族水乡,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1991年被评为,1999年开始保护和旅游开发工程。

乌镇

二、参与各方资料

规划设计单位:上海同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院

1998年乌镇委托上海同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院编制《乌镇古镇保护规划》,规划明确了乌镇古镇保护和旅游开发的整体发展方向,并将整个古镇划分为绝对保护区、重点保护区、一般保护区和区域控制区四个不同等级的保护区域,提出不同等级的保护措施,保护范围和缓冲面积达198公顷。

开发单位:乌镇旅游股份有限公司

乌镇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由政企合作,成立股份有限公司,具体如下:

股权控制路径图

经营范围:开发乌镇古镇旅游资源,文化旅游行业的信息咨询服务,旅游纪念品、工艺美术品、丝绸、纺织品及其原料(除棉花、鲜茧的收购)、服装、文具用品(除危险品)、家电、百货、化妆品、厨房用具、铁制家具、演艺设备

的销售.以下限分支机构经营:住宿、歌舞厅、游泳池、饮食、美容美发、棋牌室的服务;传统米酒、三白酒、甜酒酿、黄酒、酱油、豆瓣酱、红辣酱的生产与销售;小吃、定型包装食品的零售,药品零售;出版物(不含音像制品)的零售,卷烟、雪茄烟的零售(凭有效许可证经营);足浴服务,企业管理服务,演出场所、演艺设备租赁、会展、礼仪、票务(不含航空)服务,舞台美术设计及技术咨询,美容咨询服务,组织文化艺术交流及文艺活动策划,设计、制作、代理、发布国内各类广告,房地产开发经营,自有房产租赁,物业管理。

物管单位:桐乡市乌镇景区管理有限公司

股权控制路径图

该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800万元,其中乌镇旅游出资392万元,持股49%,景耀咨询出资408万元,持股51%。

经营范围:?旅游景区管理、酒店管理;餐饮管理;开发乌镇古镇旅游资源;文化旅游行业的信息咨询服务;旅游纪念品、工艺美术品、丝绸、纺织品及原料(除棉花的收购)、服装、文具用品、家电、百货、厨房用具、铁制家居的批发零售(仅限于乌镇景区内零售);以下限分支机构经营:住宿、歌舞厅、游泳池、饮食、美容美发、棋牌室的服务;传统米酒、三白酒、甜酿酒、黄酒、酱油、豆瓣酱的生产销售;小吃、定型包装食品、化妆品的零售;药品零售;美容咨询服务;出版物的零售;足浴服务。

三、开发模式-企业主导,政府参与的PPP模式(政企合作、成立股份有限公司)

乌镇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早在1999年6月就已成立,2006年12月中青旅实现了对乌镇旅游的控股,以亿元收购乌镇旅游60%的股份。2013年7月,中青旅增持乌镇旅游的股份,持股比例上升至66%。中青旅进驻乌镇旅游之后,对西栅

进行产权式开发等动作让乌镇的营收和游客数量有了明显的提升。

四、发展模式

政府前期主导、宏观管理,运营商整体产权开发和复合多元经营的商业模式。

南浔古镇

一、小镇简介

南浔镇,隶属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位于中国长三角城市群的中心腹地,太湖南岸,是浙江省湖州市接轨上海的东大门,也是湖州市南浔区委所在地。

南浔曾由南林和浔溪两村组合而成,具有七千余年悠久历史,拥有"",拥有中国魅力名镇、国家卫生镇、之一等诸多荣誉称号。

截至2014年,全镇辖51个村,14个社区。全镇区域面积平方公里,其中古镇区2平方公里,人口总数万,全镇有,陆路,,铁路四大运输交通。

南浔古镇

二、参与各方信息

规划设计单位:上海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

开发及管理单位:(注册资金45000万)

股权控制路径图

经营范围:旅游实业投资,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信息咨询服务,旅游商品开发、销售,组织举办与旅游相关贸易活动,房地产开发、经营和物业管理,房屋出租,停车服务,会务服务,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污水管网建设,酒店管理。

三、开发模式-(企业主导,政府参与的PPP模式—政府主导的项目公司模式)

前期:浙江南浔古镇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旅游公司)由上海博大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与湖州南浔欣欣城建发展有限公司(国有公司,代表区政府)发起组建,于2003年12月24日正式在工商局注册成立。公司注册资本3000万元,博大公司出资21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70%,区人民政府通过南浔欣欣城建发展有限公司出资9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30%。公司按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和运作,

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

后期:政府主导的项目公司模式:政府接管相应的旅游开发公司,进行后期的开发运营。

湖南凤凰古镇

一、小镇简介

,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西南部,土地总面积约10平方千米。2010年底约5万人口,由、、等28个民族组成,为典型的聚居区。

,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首批,国家AAAA级景区,湖南省所辖八县市之一。建于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2001年被授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称号,之一。曾被着名作家称赞为中国最美丽的小城,与云南丽江古城、山西平遥古城媲美,享有“北平遥,南凤凰”之美誉。距27公里, 280公里;G209国道,S308省道贯穿全境,枝柳铁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快捷。

湖南凤凰古镇

二、参加各方信息

规划设计单位:浙江远见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

开发单位:(注册资本5000万人民币)

股权控制路径图

经营范围:文化主题景点的开发、投资、经营、建设及景区(点)门票销售;活动策划服务;电脑图文设计制作;旅游咨询,旅游配套设施开发、投资、建设服务;旅游工艺品的制作及销售;物业管理。(涉及行政许可的凭许可证经营)

物业管理单位:(注册资本12000万人民币)

股权控制路径图

经营范围:景区票务服务;政策允许的项目投资;旅游工艺品制造、销售;物业管理;房地产开发;活动策划;广告设计、制作、发布。(涉及行政许可的

凭许可证经营)

三、开发模式-出让经营权,纯开发模式

经营权出让模式:地方政府将管辖范围内的旅游景点(资源性资产)开发出来后,通过出让旅游开发经营权的方式,吸引投资商介入古镇旅游开发。由投资商根据自身优势,结合市场需要对外融资,继续古镇旅游开发进程,政府只在行业宏观层面上对投资商(开发商)进行管理。

2002年,天下凤凰公司收购买断凤凰古城50年经营权。

余杭塘栖镇

一、小镇简介

塘栖镇,位于杭州市北部,与湖州市的德清县接壤,距市区中心约20公里,距区政府所在地临平约13公里,着名的京杭大运河穿镇而过,使其成为苏、沪、嘉、湖的水路要津,历朝历代以来,塘栖均为杭州市的水上门户。

塘栖,地处南端,是浙北重镇、江南水乡名镇、属杭州临平副城副中心。塘栖水陆空交通十分便捷,浙S13申嘉湖杭高速公路穿镇而过,浙S304省道、京杭运河东西向贯穿全镇,塘康公路、拱康路、圆满路延伸段(S304省道G320国道连接线)直通杭州,距杭州主城区十五公里,水上巴士直达武林门。现辖27

个村,7个社区,近10万人口,总面积79平方公里。是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

花果之地、丝绸之府、枇杷之乡"。

余杭塘栖镇

二、参加各方信息

规划设计单位:浙江茗苑旅游规划设计研究中心

开发及物业管理单位:杭州余杭运河综合保护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注册资本

20000万人民币)

股权控制路径图

经营范围:房地产开发。京杭运河(余杭段)及两岸工程建设、开发、经营、管理、广告的设计、制作、代理、商贸服务、技术咨询与转让;物业管理,资产经营管理,实业投资。

三、开发模式-政府主导的项目公司模式(政企合作、成立合资公司)

政府主导的项目公司模式:政府成立相应的旅游开发公司,相关资产以政府财政划拨的形式注入项目公司(或者以资产作价形式出资,资产所有者拥有项目公司相应的股权),项目公司以政府组织注入的资产为抵押,向银行借款,获得的资金用于古镇旅游项目的开发,旅游开发所获得收益用于偿还银行借款,如此滚动开发古镇旅游。?

湖南省浙江商会与余杭塘栖镇人民政府、杭州余杭运河综合保护开发建设有限公司签订了塘栖镇中心镇建设改造项目合作协议。

根据协议(2013年),塘栖要在运河边(广济桥边)打造一个具有国际吸引力的主题体验型旅游产品的国际小镇。一期投资10亿元,总投资50亿元。

第三章浙江第一批特色小镇名单

玉皇山南基金小镇(第一批)

(已完成一期、二期)

一、小镇简介

玉皇山南基金小镇位于杭州吴越文化与南宋文化的交汇点,临近世界上最早的国家发行纸币——“会子”的印制地,是中国金融文化、皇家文化和商帮文化

的重要起源地和集聚地。基金小镇规划区域背靠世界文化和景观遗产——杭州西湖和玉皇山,三面环山,一面临江,拥享西湖风景名胜区凤凰山景区的八卦田、白塔两大景群,负阴抱阳,坐北朝南,风水极佳。

玉皇山南基金小镇拟规划总建筑面积约万平方米,分八卦田公园片区(一期)、三角地仓库片区(三期)、海月公园片区(二期)、机务段片区(四期)四个区块,其中八卦田公园片区约 5 万平方米,三角地仓库片区约万平方米,海月公园片区(含安家塘、甘水巷、樱桃山、轨枕厂建筑)约 3 万平方米,机务段片区约万平方米。

玉皇山南基金小镇

二、参加各方信息

规划单位:上海市互联网金融协会和基金小镇管委会共同起草

《杭州市玉皇山南基金小镇三年战略发展规划》草案已出台,正在进一步征求意见、修改完善。

开发单位:

经营范围:服务:文化艺术交流策划(除演出中介),承接建筑工程,建筑设计及咨询,物业管理,房地产信息咨询,会展服务;销售:建筑材料,装饰材料,机电设备,钢材。

运维管理单位:

股权控制路径图

经营范围:服务:物业管理,企业管理,企业管理咨询,会展服务。

三、开发模式-政府主导提供硬件环境、政策配套、服务配套

玉皇山南基金小镇管委会下设两家国有独资公司,分别为,;分别负责玉皇

特色小镇要求申报创建指南doc资料

特色小镇要求、创建指南、申报流程和详细申报材料 一、特色小镇基本要求 定义:特色小镇"非镇非区",是创新发展平台。特色小镇不是行政区划单元上的"镇",它没有行政建制;特色小镇也不是产业园区的"区",它不是单纯的"大工厂",而是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聚焦特色产业,融合文化、旅游、社区功能的创新创业发展平台。 面积:3-5平方公里(4500-7500亩),目前政策对7500亩上限没有强加限制核心建设用地:1平方公里(1500亩) 总投资额:3年30亿元到50亿元 运行:各方参与者联合成立"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作为统筹特色小镇的重要机构。 产业方向:发展国家政策扶持的七大产业和十大历史经典产业 二、特色小镇创建指南 1、服务政府 特色小镇是一个社会共生有机体,离不开开明、服务型政府的支持,政府引导不越位,这是成功的母体。 2、核心特色 特色小镇产业定位要"一镇一业"、"一镇一特",突出"特而强"。 "特",是指每个特色小镇都要锁定信息经济、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等七大新产业,以及历史经典产业中一个产业,主攻最有基础、最有优势

的特色产业来建设。即便是主攻同一产业,也要差异定位、细分领域、错位发展,不能丧失独特性。 "强",是指要每个小镇要紧扣产业升级趋势,瞄准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引进行业领军型团队、成长型企业,以及高校毕业生等90后、大企业高管、科技人员、留学归国人员创业者为主的"新四军"到小镇来创业创新,培育行业"单打冠军"。 3、产业驱动 特色小镇功能集成要"紧贴产业",力求"聚而合"。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四大功能融合,是特色小镇区别于工业园区和景区的显著特征。 聚,就是所有特色小镇都要聚集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功能; 合,就是四大功能都要紧贴产业定位融合发展。尤其是旅游、文化和社区功能,要从产业发展中衍生、从产业内涵中挖掘。 4、创新机制 特色小镇运作机制要"破旧去僵",做到"活而新"。 "活",就是建设机制活。用创建制代替审批制,实施动态调整制;建设上采用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机制,摒弃政府大包大揽。 "新",就是制度供给新。扶持政策有奖有罚,运用期权激励制和追惩制双管齐下的办法,对如期完成年度规划目标任务的特色小镇给予建设用地和财政收入奖励,对3年内未达到规划目标任务的,加倍倒扣用地奖励指标;对于国家的改革试点、省里先行先试的改革试点、符合法律要求的改革试点,允许特色小镇优先上报、优先实施、先行突破。 5、和谐社区 特色小镇是一个新型城乡经济和消费发展的纽带,在这里要大力发展社区组织

特色小镇详细攻略(全方位解读)

特色小镇详细攻略(全方位解读) 特色小镇是指依赖某一特色产业和特色环境因素(如地域特色、生态特色、文化特色等),打造的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特征和一定社区功能的综合开发项目。是旅游景区、消费产业聚集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区三区合一,产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化模式。 (一) 特色小镇的发展架构 1、以特色产业为引擎的泛产业聚集结构 特色小镇主要聚焦自身优势的特色产业;延伸产业链,形成“产业本身+产业应用+产业服务”的相关产业集群机构。 2、以旅游为引擎的泛旅游产业聚集结构 以特色产业为基础,发展旅游产业;以旅游的十二要素为内容,打造泛旅游产业集群结构。 3、旅游目的地架构 特色小镇不完全是旅游,但又必须是旅游;每一个特色小镇都是一个以4A景区为主导的旅游目的地。 4、新型城镇化架构 人口聚集,带来城市居住及配套服务的发展,进而形成城镇化架构。

5、智慧化与互联网引擎 以通信和信息技术为支撑,以游客互动体验为根本,以便捷优化管理为保障的智慧化旅游,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因此,特色小镇是以“双产业”即特色产业与旅游产业为主,“三引擎”即产业引擎、旅游引擎、智慧化及互联网引擎相协调,“三架构”及产业链整合架构、旅游目的地架构(景区)、城镇化架构共同支撑的发展架构。 (二) 特色小镇的总体特征 1、以特色的产业及环境资源为基础 产业资源是特色小镇打造的前提;环境资源是特色小镇打造的重要依托;资源如何转化为面向市场的核心吸引力是其核心指向。 2、以坚定的政府政策及投融资支持为依托 以产业为引领,实现“产业+文化+旅游+社区”的四重功能;各功能之间并不是简单的大糅合,而是相互之间有机的整合与融合。 3、以产城一体化综合开发为手段 主要表现为产业的综合发展;功能的综合配置;土地的综合开发;配套的综合建设;目标的综合打造等方面。 4、以泛旅游为引擎与目标归宿 拥有完善的城镇及旅游配套设施;拥有超越一般景区的较高品质的服务(包括旅游服务于公共服务)。 5、以产业链开发及房产开发为盈利核心 土地一级开发:直接获利,享受升值效益;房产开发:房产销售、房产回收经营;项目开发:经营收益等。 (三) 特色小镇的关键在于产业培育 特色小镇的产业为双产业为主,即“特色产业+旅游产业”。 其中自身特色产业主要指新兴产业或传统经典产业,诸如信息经济、环保、健康、时尚、金融、高端装备等新兴产业;茶叶、丝绸、石刻、文房、青瓷等传统产业。泛旅游产业主要是“旅游+农业”、“旅游+乡村”、“旅游+工业”、“旅游+健康”、“旅游+体育运动”、“旅游+科技”、“旅游+教育”等方面内容。

特色小镇规划编制指南

特色小镇规划编制指南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组织机制 第三章:编制内容 第四章:成果要求 第五章:审议程序 第六章:规划实施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概念定义: 特色小镇“非镇非区”,不是行政区划单元上的一个镇,也不是产业园区的一个区,而是按“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聚焦特色产业,集聚高端要素,融合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功能的创新创业载体。发展特色小镇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平台,是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 第二条编制依据: 为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快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发改规划〔2016〕2125号)和《关于加快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的实施意见》,结合实际情况,规范《特色小镇建设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制定本导则。 第三条建设发展规划要求:

(一)产业特色鲜明。根据城市发展定位,聚焦支撑未来发展的优势传统产业、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并选择一个所在镇(区)最具基础优势、最具成长空间的细分产业作为特色小镇主攻方向,促进产业做精、做特、做强,打造具有持续竞争力的独特产业生态。《特色小镇建设发展规划》须统筹协调周边镇(区)发展,鼓励跨镇(区)协同发展及整合资源共建特色小镇。 (二)规划布局合理。按照节约集约用地、“多规合一”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区块环境禀赋和存量资源,升级改造区块内锌铁棚区、传统工业园区,合理布局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空间。规划面积要适当控制,要设立核心建设区或起步区,推动核心建设区紧凑布局、高效利用。其中,规划须选址在交通便捷、环境优美、文化浓郁、社区服务完善的区域,促进产业功能、旅游功能和社区功能融合发展。核心建设区或起步区须选择与“三规”相符合、规划建设条件优越、产权清晰的区域,便于发展建设。规划须坚持“宜创、宜业、宜居、宜游”理念,落实智慧城市、健康城市、海绵城市、公交示范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城市、全域旅游示范城市等规划建设要求,完善基础设施、服务配套以及公共产品供给。 (三)功能融合完备。规划须满足创新创业人才对优质工作生活环境的需求,突出产业、景观、文化、生态等特色。规划须加强非遗等传统文化和岭南地域文化保护传承,活化改造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和名村,保护山水人文,增强绿色休憩空间。 (四)创新创业活跃。规划须立足高新、高端、高质、高效,推动技术、产业、业态、模式、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全方位创新,培育壮大新动能。规划须发展面向大众、服务中小企业的服务平台,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共建新型研发机构、重点实验室等,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有效载体。汇聚创新人才、风投资本、众创空间、孵化器等高端要素,构建富有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圈。

特色小镇项目建议书

特色小镇项目建议书 2018年1月

一、项目背景 1、旅游小镇的发展及现状 旅游与小城镇协调发展是我国小城镇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旅游与小城镇协调发展不仅有利于当前国民经济增长,同时也为实现城镇化健康发展和建设新农村提供了可行途径,近年来在我国兴起了一批旅游城镇,如以“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水乡风情为特色的江南古镇周庄,有独特魅力和浓郁民族风情的云南丽江古城,以及分别以历史文化、民族风情、丹霞地貌、美食文化、生态旅游、休闲度假等为主题旅游品牌的桂林的兴安、龙胜、阳朔等县,利用主题特色,形成了旅游竞争优势使其脱颖而出,成为我国旅游业的新星。 在旅游产业不断壮大和旅游目的地功能不断增强的今天,文化旅游小镇的发展也向一定的主题化发展,综观中外的知名小城镇,都具有一定的主题特色。上海市重点发展的“一城九镇”是借鉴国外特色风貌城市建设的经验,把每个镇的风貌都以欧美发展国家风貌为特色主题来打造。如浦江镇将被建成为具有意大利为特色主题的新城、安亭将建成具有德国为特色主题的新城。而意大利的丽晖谷则是以滑雪和户外运动为主题的旅游小镇、法国的枫丹白露则是以皇家历史建筑、大型原生态森林和浓郁的艺术气息构成了一个浪漫、诗意的主题小镇。以及其他欧美知名小镇都以自然、音

乐、艺术、运动等为主题的城镇。 2、旅游小镇建设的政策保障 2017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要充分发挥乡村各类物质与非物质资源富集的独特优势,利用“旅游+”、“生态+”等模式,推进农业、林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丰富乡村旅游业态和产品,打造各类主题乡村旅游目的地和精品线路,发展富有乡村特色的民宿和养生养老基地。围绕有基础、有特色、有潜力的产业,建设一批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同步改善、一产二产三产深度融合的特色村镇。支持各地加强特色村镇产业支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环境风貌等建设。” 随着旅游业由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的过渡,生态观光、文化体验等传统旅游形式与现代休闲娱乐相结合,使城镇旅游焕发新的活力,这类旅游产品具有很大的市场需求和开发潜力。 3、项目区域优势 项目选择在某某县草沟镇于城村新汴河沿岸区域内,主要是依托该区域附近独具特色、三面环水的生态农业环境和得天独厚的交通环境(距343国道旁及明徐高速出口处),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文化、旅游、生态农业产业基础环境,有力的保证了项目经营效果。充分利用项目区内的荒地、苇地、滩涂等低价格、低产业密度用地,建设新

关于建设特色小镇的指导意见

关于建设特色小镇的指导意见 特色小镇是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打造,具有明确产业定位、科技元素、文化内涵、生态特色、旅游业态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发展空间平台,呈现产业发展“特而精”、功能集成“聚而合”、建设形态“小而美”、运作机制“活而新”的鲜明特征。为加快打造体现河北特点、引领带动区域发展的特色小镇,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重要意义 (一)建设特色小镇是落实新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特色小镇是经济社会发展中孕育出的新事物,贯穿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在基层的探索和实践。加快特色小镇建设,有利于破解资源瓶颈、聚集高端要素、促进创新创业,能够增加有效投资,带动城乡统筹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建设特色小镇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有益探索。特色小镇是改革创新的产物,也是承接、推进改革的平台。加快特色小镇建设,可以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企业和创业者的创新热情和潜力,也能推动政府转变职能,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形成企业主体、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多元化投资的开发建设格局。 (三)建设特色小镇是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路径。特色小镇突出新兴产业培育和传统特色产业再造,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发展新动能的生力军。加快特色小镇建设,既能增加有效供给,又能创造新的需求;既能带动工农业发展,又能带动旅游业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既能推动产业加快聚集,又能补齐新兴产业发展短板,形成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示范区。 (四)建设特色小镇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抓手。特色小镇是联接城乡的重要节点和产城人文一体的复合载体。加快特色小镇建设,能够推动产业之间、产城之间、城乡之间融合发展,有利于落实新型城镇化和城乡统筹示范区功能定位,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提速农民就地城镇化进程,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形成独具魅力的城乡统筹发展新样板。 二、总体要求 (一)基本思路。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准确把握特色小镇的内涵特征,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企业主体、政府引导,坚守发展和生态底线,注重特色打造,注重有效投资,注重示范引领,注重改革创新,加速要素集合、产业聚合、产城人文融合,努力把特色小镇打造成为经济增长新高地、产业升级新载体、城乡统筹新平台,为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提供有力支撑。力争通过3至5年的努力,培育建设100个产业特色鲜明、人文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多功能叠加融合、体制机制灵活的特色小镇。 (二)建设要求。 1.坚持规划引领。特色小镇不是行政区划单元的“镇”,也不是产业园区、景区的“区”,一般布局在城镇周边、景区周边、高铁站周边及交通轴沿线,适宜集聚产业和人口的地域。选址应符合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求,相对独立于城市和乡镇建成区中心,原则上布局在城乡结合部,以连片开发建设为宜。特色小镇规划要突出特色打造,彰显产业特色、文化特色、建筑特色、生态特色,形成“一镇一风格”;突出功能集成,推进“多规合一”,体现产城人文四位一体和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突出节约集约,合理界定人口、资源、环境承载力,严格

特色小镇6大盈利模式分析

特色小镇6大盈利模式分析 特色小镇,作为产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化模式,它是一个集合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之功能于一体的一个新型部落体,是以产业为核心,以项目为载体,相互融合发展生产、生活、生态的一个特定区域。特色小镇的开发与建设绝不是单一的项目,它是综合产业链体系。在这条产业链体系之上,如何盈利一直是众人关心的问题。特色小镇能够作为创新平台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培育信息、环保、健康、旅游、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加速产业升级;也能通过大型集团企业长期投资、吸引聚集特色产业、改造历史经典产业等方式推动产城融合、产城互利,改造、改进当前我国小城镇的面貌。 据统计,第一批特色小镇中部分小镇的平均投资额达65 亿元(浙江省规划每个特色小镇投资原则上不低于50亿元),按照住建部规划,到2020 年,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的小镇,那么到时候总投资将远超万亿。根据各地方政府出台的特色小镇建设规划,到2020年特色小镇总计建设1900 个左右,按照省份、经济条件等具体细拆,总投资至少4.8 万亿元。 六大盈利模式 一、工程收益-建造收益是开发的前提 这里主要是指土地整理和公共基础设施的工程建设收益。公共基础设施包括公共道路、供电厂、供排水厂、供热网络、通讯设施等基础设施;学校、医院、公园、广场、文化体育设施、综合服务区、游客接待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 如华夏幸福受政府委托对小镇范围内的土地进行统一的征地、拆迁、安置、补偿,并进行适当的市政配套设施建设,变毛地为熟地后,通过政府回购,获得盈利。 二、土地升值-区域开发是小镇开发的基础和核心 这里主要指一级开发,也就是由政府主导的方式。

特色小镇的发展成熟必将带来周边土地的溢价,政府通过土地财政可以获得大量收入。 除了这些财政收益以外,特色小镇将为地方带来更多无形的收益,如城市环境的优化、民生的改善、城市影响力的提升、产业生态圈的形成、就业增加和更多高素质人才的聚集等等,这些难以用金钱衡量的社会经济环境改善,是政府大力推动特色小镇开发的重要动力。 以玉皇山南基金小镇为例,该小镇根据金融人才国际化、精英型的特点,坚持市场化运作、产业链招商、生态圈建设的模式,通过联合政府性行业组织、龙头企业和知名中介,开展海内外招商及合作业务,快速推动私募金融集聚发展,一批涵盖股权投资、商品期货、固定收益等方面的金融精英汇聚小镇。自2015年玉皇山南基金小镇正式揭牌之后,已经有1000多家对冲基金和私募基金在小镇注册,资金管理规模达5800亿元(约合840亿美元)。由于一般的基金公司都可以得到30%的税费补贴,更增加了其吸引力,玉皇山南基金小镇现在已然成为上海、北京和深圳之外中国最大的对冲基金聚集地。2015年税收超过4亿元,而2016年第一季度税收就超过了3亿元,实现了爆发式增长。 其与杭州云栖小镇一样都是由政府主导开发和经营环境,通过特色产业(玉皇山南基金小镇以对冲基金为主导产业,云栖小镇以云计算为主导产业)培育、主导产业企业聚集、产业优惠政策和优质环境塑造,使小镇经济迅猛发展,税收猛增,并带动小镇及周边土地的溢价。 三、房产收益-房地产是产城,一体化中必需的蛋糕 这里主要指二级开发,即企业通过地产销售和自持物业经营获利。包括工业地产租售、居住地产租售、商业地产租售、休闲地产租售。 虽然在特色小镇的建设过程中,以地产运作的理念去打造小镇是为人排斥的,从企业角度来看,这的确是一个快速实现投资回报的模式,且通过特色小镇政策可以获得土地,这也是不少房地产等开发商进入特色小镇开发的原动力,因此这也是一种较为重要和普遍的盈利模式,更多的是由地产商或地产主导的投资商操盘,在开发地产的同时,配套度假型项目实现盈利,由于休闲度假市场和传统商业地产之间存在利益博弈和磨合,所以这类小镇在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阿那亚是此类型的典型代表,通过地产销售以及后期多元度假活动业态消

市特色小镇发展研究

市特色小镇发展研究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鲜明、产城融合、充满魅力的特色小镇,成为适应经济新常态、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加快推进我市特色小镇建设,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促进我市经济转型升级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特色小镇的发展背景 (一)特色小镇的概念内涵 特色小镇顾名思义即为有特色的较小的城镇。从目前特色小镇发展现状来看,国家鼓励支持建设的“特色小镇”有两种类型: 一是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联合发文《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建村〔2016〕147号文)所指的特色小镇。这类特色小镇一般为县城关镇以外的建制镇,主要特点是有特色鲜明的产业形态、和谐宜居的美丽环境、彰显特色的传统文化、便捷完善的设施服务、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 二是浙江省模式的特色小镇。根据浙江的经济结构、地域产业关系,浙江版的特色小镇具有独特的发展模式和定义:既不是行政区划单元上的“镇”,也不同于产业园区、风景区的“区”,而是按照“五大发展理念”,结合自身特质,找准产业定位,科学进行规划,挖掘产业特色、人文底蕴和生态禀赋,形成“产、城、人、文”四位一体有机结合的重要功能平台。 综观全国各地的实践和国家三部委的文件精神,我们认为,特色小镇是一个具有包容性的概念,可以包括不同模式的探索。它是指依赖某一特色产业和特色环境因素(如地域特色、生态特色、文化特色等),打造的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特征和一定社区功能的综合开发体系。它不是单一的旅游景区或产业园区,也不完全是建制镇,而是旅游景区、产业聚集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区三区功能合一、产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化模式。 (二)浙江特色小镇的特征和建设经验

特色小镇,特色小镇规划设计,特色小镇案例

特色小镇,特色小镇规划设计,特色小镇案例 特色小镇是按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结合自身特质,找准产业定位,科学进行规划,挖掘产业特色、人文底蕴和生态禀赋,形成“产、城、人、文”四位一体有机结合的重要功能平台。 首先,产业定位不能“大而全”,力求“特而强”。“产业选择决定小镇未来,必须紧扣产业升级趋势,锁定产业主攻方向,构筑产业创新高地。定位突出‘独特’。特色是小镇的核心元素,产业特色是重中之重。找准特色、凸显特色、放大特色,是小镇建设的关键所在。”每个特色小镇都紧扣信息、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等。形成具有基础、有优势的特色产业,不能“百镇一面”、同质竞争。即便主攻同一产业,也要差异定位、细分领域、错位发展,不能丧失独特性。 其次,功能叠加不能“散而弱”,力求“聚而合”。“功能叠加不是机械的‘功能相加’,关键是功能融合。要深挖、延伸、融合产业功能、文化功能、旅游功能和社区功能,避免生搬硬套、牵强附会,真正产生叠加效应、推进融合发展。” 再次,建设形态不能“大而广”,力求“精而美”。“美就是竞争力。无论硬件设施,还是软件建设,要‘一镇一风格’,多维展示地貌特色、建筑特色和生态特色。求精,不贪大。小,就是集约集成;小,就是精益求精。根据地形地貌,做好整体规划和形象设计,确定小镇风格,建设‘高颜值’小镇。” 最后,制度供给不能“老而僵”,力求“活而新”。“特色小镇的建设不能沿用老思路、老办法,必须在探索中实践、在创新中完善。改革突出‘试验’。特色小镇的定位是综合改革试验区。凡是国家的改革试点,特色小镇优先上报;凡是国家和省里先行先试的改革试点,特色小镇优先实施;凡是符合法律要求的改革,允许特色小镇先行突破。政策突出‘个性’。 如何进行农味突出的特色小城镇规划? 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小城镇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一是农民收入提高带来机遇,二是产业转移和农民工回乡创业带来机遇,三是高铁、公路、桥梁、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成和完善带来机遇,四是城市居民生活方式变化带来机遇。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特色小城镇建设理当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突破口。

生态旅游特色小镇项目建设

生态旅游特色小镇项目建设 (汇报稿) 20xx年x月

随着旅游业由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的过渡,生态观光、文化体验等传统旅游形式与现代休闲娱乐相结合,使城镇旅游焕发新的活力,这类旅游产品具有很大的市场需求和开发潜力。 第一章项目总论 一、项目基本背景 (一)项目范围 项目区域南与湿地保护区隔水相望,东距XX市中心20公里,北至 G205高速公路出口15公里,可建设用地:约19.1平方公里。 (二)研究内容 按照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的要求,本项可行性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项目背景分析;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项目建设的依据;项目建设条件分析;旅游市场现状及预测分析;项目建设的内容和规模;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项目建设进度安排;项目组织运作;项目的国民经济效益分析;项目的社会效益分析;项目的生态效益分析及评价。 二、项目建设必要性与意义 XX旅游特色小镇项目的建设是生态环境资源综合开发和利用的需要,是旅游景区发展到的必然趋势。小镇的建设直接带动当地人文氛围的活

跃,带动房地产经济的发展,带动其他旅游外部经济的发展,对于地方旅游与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一是能进一步提升XX生态旅游区的核心吸引力,为壮大XX市域旅游提供强有力的支撑,XX旅游特色小镇项目以人居、养生文化为主题,湿地生态环境为特色的,将后现代主义与自然主义从风格上融合,是以商务、度假、居住及景点四大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地产项目,在旅游由长线旅游向中短线以及郊外旅游的趋势下,本项目能为XX市城郊的重要休闲度假基地。 二是加快小城镇建设,促进新型城镇更快转向特色与专业城镇和现代化城镇意义重大,该项目的开发要摆脱单纯景点建设的套路,将区域所有资源纳入旅游资源体系,构建特色旅游区域,形成对不同消费群体的吸引,通过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通道开拓,形成旅游深层次开发,突出以旅游带动主导产业的优势产业,强化房产、休闲、渔业、旅游等各行业在产业链中的连带关系,从而强力带动村镇的城市化进程。 三是能迅速集聚人气,实现城镇的中心化和整体土地价值的升值,将景区开发深化为区域发展的策划思路对于处在城乡结合部的旅游区也具 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城乡结合部的开发区既有乡村的自然环境,又有城市的生活便利,如果借区域旅游开发进行新镇完善功能的建设,利用城市扩张的大环境,迅速打通产业链,打造有特色的旅游新镇。 三、研究工作依据

特色小镇开发模式

本文汇总了在探索特色小镇开发过程中总结出的特色小镇的综合开发结构与运营模式。 1 特色小镇的本质解读 特色小镇是指依赖某一特色产业和特色环境因素(如地域特色、生态特色、文化特色等),打造的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特征和一定社区功能的综合开发项目。是旅游景区、消费产业聚集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区三区合一,产城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化模式。 一特色小镇的发展架构 1、以特色产业为引擎的泛产业聚集结构 特色小镇主要聚焦自身优势的特色产业;延伸产业链,形成“产业本身+产业应用+产业服务”的相关产业集群机构。

2、以旅游为引擎的泛旅游产业聚集结构 以特色产业为基础,发展旅游产业;以旅游的十二要素为内容,打造泛旅游产业集群结构。 3、旅游目的地架构 特色小镇不完全是旅游,但又必须是旅游;每一个特色小镇都是一个以4A景区为主导的旅游目的地。 4、新型城镇化架构 人口聚集,带来城市居住及配套服务的发展,进而形成城镇化架构。 5、智慧化与互联网引擎 以通信和信息技术为支撑,以游客互动体验为根本,以便捷优化管理为保障的智慧化旅游,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因此特色小镇是以“双产业”即特色产业与旅游产业为主,“三引擎”即产业引擎、旅游引擎、智慧化及互联网引擎相协调,“三

架构”及产业链整合架构、旅游目的地架构(景区)、城镇化架构共同支撑的发展架构。 二特色小镇的总体特征 1、以特色的产业及环境资源为基础 产业资源是特色小镇打造的前提;环境资源是特色小镇打造的重要依托;资源如何转化为面向市场的核心吸引力是其核心指向。 2、以坚定的政府政策及投融资支持为依托 以产业为引领,实现“产业+文化+旅游+社区”的四重功能;各功能之间并不是简单的大糅合,而是相互之间有机的整合与融合。 3、以产城一体化综合开发为手段 主要表现为产业的综合发展;功能的综合配置;土地的综合开发;配套的综合建设;目标的综合打造等方面。

特色小镇项目建议书

特色小镇项目建议书

目录 第一章总论 (6) 1.1 项目概况 (6) 1.1.1 项目名称及性质 (6) 1.1.2 项目选址 (6) 1.1.3 项目建设、运营及投资单位 (6) 1.1.4 项目简介 (6) 1.2 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7) 1.2.1 公司概况 (7) 1.2.2 经营情况 (8) 1.3 项目建议书编制依据 (9) 1.4 项目研究结论 (9) 1.4.1 项目定位及发展目标 (9) 1.4.2 项目建设内容 (10) 1.4.3 项目实施进度 (11) 1.4.4 项目投资规模 (11) 1.4.5 项目主要经济指标 (11) 1.4.6 研究结论 (13) 第二章背景及必要性 (15) 2.1 项目提出的背景 (15) 2.1.1 市场背景 (15) 2.1.2 政策背景 (16)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7) 2.2.1 满足市场需求的需要 (17) 2.2.2 形成特色文化传承的需要 (18)

2.2.3 促进山南区发展的需要 (18) 2.2.4 促进西藏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19) 2.2.5 实施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战略的需要 (19) 2.2.6 建设“健康中国”的需要 (20) 第三章市场分析 (22) 3.1 绿色食品市场分析 (22) 3.1.1 我国食品工业发展现状 (22) 3.1.2 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现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3 我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前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保健品市场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1 我国保健品产业发展现状...........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2 我国保健品产业发展前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 西藏旅游业市场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1 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2 西藏旅游业发展现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3 西藏旅游业发展前景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章项目优势与定位.........................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项目优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1 市场优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2 人才优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3 技术优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4 产业链优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5 区位优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项目定位、规模与发展目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1 项目定位........................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2 循环经济运行模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特色小镇建设现状及持续发展路径研究

特色小镇建设现状及持续发展路径研究 引言:特色小镇并非行政区划概念,而是在一个限的空间范围内,由一个或若干个企业牵头建设的经济体,其基本特征是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三生融合”,有产业、有文化、有旅游、有社区的“四位一体”,最终目标是建成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机制新而活的新型发展平台。 一、X特色小镇建设现状 当前X特色小镇建设主要集中在北区和南区,主要有: (一)X北区的X特色小镇,该镇总规划面积X平方公里,将建成以X为轴心的X小镇,建成后将成,项目一期总投资X亿元,目前已投入使用。发展目标是承当地优秀历史文化、提升集镇文明形象。 (二)XX南区的XX特色小镇项目,总投资X亿元,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该项目计划通过X年时间,建成一个涵盖多种文化复合的文化体系,具有XX文化特色的景区。 (三)XX南区的XX特色小镇,是以农、旅、文、商、康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规划面积X平方公里,总投资X亿,占地面积X亩。发展目标为实现现代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贸易、农技服务、乡村旅游与美丽乡村建设的有机融合,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 二、特色小镇建设存在的问题

XX特色小镇建设的成绩需要肯定,但同样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特色小镇名不副实。由于特色小镇是新生事物,对其概念的理解及实际建设需要有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存在概念混淆和负面舆论、对产业论证不到位,主导产业的特色不鲜明、规模小、链条短、技术差,缺少主导领军企业,没有形成集聚效应等问题。 二是特色小镇质量不高。特色小镇应当结合当地实际,采取多种形式、类型多样的小镇,农业、康养、文旅等产业类型的小镇是必要的,但并不是绝对的,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顺应市场需求来建设,数量过多则可能出现同质竞争和资源浪费。 三、特色小镇持续发展路径研究 推进特色小镇健康有序发展,必须正确认识特色小镇建设的初衷,赋予特色小镇应承担的使命,正视特色小镇建设的成效和问题;在此基础上,确立特色小镇发展目标,并制定有利于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举措。 一是高站位,坚持问题导向。要从发展大局和发展大势出发,进行分析和理解。当前外部最大问题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特别是中美经贸摩擦,内部最大问题是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也就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最重要的是在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坚定不移地推动经济高

特色小镇创建导则

河北省特色小镇创建导则 第一条总则 根据《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特色小镇的指导意见》要求,为加快打造一批体现河北特点、引领带动区域发展的特色小镇,助力我省产业转型升级、城乡统筹发展,推动美丽乡村和旅游强省建设,特制定本导则。 第二条申报条件 (一)产业定位:特色小镇要聚焦特色产业集群和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等现代服务业,兼顾皮衣皮具、红木家具、石雕、剪纸、乐器等历史经典产业。每个小镇要根据资源禀赋和区位特点,明确一个最有基础、最有优势、最有潜力的产业作为主攻方向,突出“一镇一主业”。 (二)规划布局:以现有城镇、景区、产业园区为依托,根据产业和人口聚集发展趋势和连片开发条件,合理确定规划布局。一般位于城镇周边、景区周边、高铁站周边及交通轴沿线,选址应符合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求,相对独立于城市和乡镇建成区中心,原则上布局在城乡结合部。严格划定小镇边界,规划面积一般控制在3平方公里左右(旅游产业类特色小镇可适当放宽),建设用地面积一般控制在1平方公里左右。特色小镇规划要注重特色打造,突出“一镇一风格”。 (三)有效投资:三年内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亿元以上(商品住宅项目和商业综合体除外),金融、科技创新、旅游、文化创意、历史经典产业类特色小镇的总投资额可放宽到不低于15亿元,特色产业投资占比不低于70%,第一

年投资不低于总投资的20%。 (四)功能定位:立足特色产业,培育独特文化,衍生旅游功能以及必需的社区功能,实现产业、文化、旅游和一定社区功能的有机融合。一般特色小镇要按3A级以上景区标准建设,旅游产业类特色小镇要按4A级以上景区标准建设。建有特色小镇公共服务APP,提供创业服务、商务商贸、文化展示等综合功能。加快实现公共WIFI和数字化管理全覆盖。 (五)运作方式: 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特色小镇要有明确的投资建设主体,以企业为主推进项目建设,尽可能采取企业统一规划、统一招商、统一建设的发展模式。政府引导和服务到位,统筹做好规划编制、基础设施配套、资源要素保障、文化内涵挖掘传承、生态环境保护、统计数据审核上报等方面工作。 (六)综合效益:创建过程中能够带动和形成大规模有效投资,建成后能够创造大量的新增税收、新增就业岗位、营业收入,集聚一大批工商户、中小企业、中高级人才,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特色产业和品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三条申报材料 (一)规划方案:有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环境功能区规划的特色小镇概念性规划,包括空间布局图、功能布局图、项目示意图,如已经开工的要有实景图,明确特色小镇的四至范围、产业定位。 (二)建设计划:有分年度的投资建设计划,明确每个建设项目的投资主体、投资额、投资计划、用地计划、建设

2017年特色小镇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2017年特色小镇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小城镇在空间上是连接城市和乡村的重要纽带,是农村人口本地城镇化的重要场所,应该提供大量的非农就业岗位,但现实情况是很多小城镇尤其是中西部的小城镇缺乏有竞争力的产业,就业的稳定性较差,劳动报酬偏低。下面是语文迷小编整理的2017年特色小镇建设情况调研报告,欢迎大家阅读! 【2017年特色小镇建设情况调研报告1】泰山乡是吉安市“三山一江”战略建设的核心乡镇,是赣西新兴的旅游胜地,是以生态旅游作为经济支柱产业的“旅居”(旅游接待+生态宜居)特色小镇。境内景点众多:有十万亩高山草甸,江南罕见、风光旖旎的武功山;有奇山云海、险山俊秀的羊狮慕;有绵延二十多公里,风光秀丽的武功湖;有设施一流、功能完善、含硒丰富,全省出水水温最高的嵘源温泉;有急流险滩、惊险刺激,号称“江南第一漂”的武功峡大漂流。特色小镇建设的重点就是围绕这些优质旅游资源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大力发展大健康产业,实现三产融合发展、共生演进。 一、特色小镇定位 ——温泉养生休闲小镇。充分利用泰山优越的自然环

境、旅游资源,以及南上北下、连东通西的区位优势,着力打造中高端养生休闲区、城市生态休闲区等休闲旅游板块,大力开发休闲度假、健康娱乐、文化创意、乡村体验等旅游项目,努力建设“休闲型健康养生旅游目的地”,进一步叫响“中国慢生活基地”、中国福山品牌。在已有基础上,再做好文家游客接待中心、文家村铜溪自然村旧村改造、羊狮慕索道下站南福门及停车场工程、泰山至文家公路拓宽改造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旅游品味和档次。 ——优质健康养老小镇。借助良好的生态和怡人的气候,鼓励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合作共建具有医疗、康复、护理、保健等功能的养老庄园、养老院等,积极探索“候鸟式养老”和“虚拟养老”等模式,着力推进颐养公寓、颐养商品等要素市场建设,依托温泉资源,开发一批康复理疗、温泉养生等产品项目。 ——绿色有机农业发展小镇。依托优良的自然生态条件和传统农业优势,以绿色、有机、生态为统领,整合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高效农业,重点发展有机水稻、井冈蜜柚、花卉苗木、水产养殖等特色农业产业。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大农业示范基地、精致设施农业建设与旅游结合,形成农业效益与旅游效益叠加的综合效益。 二、特色亮点 一是产业有基础。引进了江西安福上水生态农业科技

特色小镇规划编制实操指南x

特色小镇规划编制实操指南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概念定义: 特色小镇“非镇非区”,不是行政区划单元上的一个镇,也不是产业园区的一个区,而是按“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聚焦特色产业, 集聚高端要素,融合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功能的创新创业载体。发展特色小镇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平台,是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 第二条编制依据: 为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快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发改规划〔2016〕2125号)和《关于加快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的实施意见》,结合实际情况,规范《特色小镇建设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制定本导则。 第三条建设发展规划要求: (一)产业特色鲜明。根据城市发展定位,聚焦支撑未来发展的优势传统产业、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并选择一个所在镇(区)最具基础优势、最具成长空间的细分产业作为特色小镇主攻方向,促进产业做精、 做特、做强,打造具有持续竞争力的独特产业生态。《特色小镇建设发展规划》须统筹协调周边镇(区)发展,鼓励跨镇(区)协同发展及整合资源共建特色小镇。 (二)规划布局合理。按照节约集约用地、“多规合一”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区块环境禀赋和存量资源,升级改造区块内锌铁棚区、传统工业园区,合理布局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空间。规划面积要适当控制,要设立核心建设区或起步区,推动核心建设区紧凑布局、高效利用。其中,规划须选址在交通便捷、环境优美、文化浓郁、社区服务完善的区域,

促进产业功能、旅游功能和社区功能融合发展。核心建设区或起步区须选择与“三规”相符合、规划建设条件优越、产权清晰的区域,便于发展建设。规划须坚持“宜创、宜业、宜居、宜游”理念,落实智慧城市、健康城市、海绵城市、公交示范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城市、全域旅游示范城市等规划建设要求,完善基础设施、服务配套以及公共产品供给。 (三)功能融合完备。规划须满足创新创业人才对优质工作生活环境的需求,突出产业、景观、文化、生态等特色。规划须加强非遗等传统文化和岭南地域文化保护传承,活化改造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和名村,保护山水人文,增强绿色休憩空间。 (四)创新创业活跃。规划须立足咼新、咼端、咼质、咼效,推动技术、产业、业态、模式、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全方位创新,培育壮大新动能。规划须发展面向大众、服务中小企业的服务平台,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共建新型研发机构、重点实验室等,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有效载体。汇聚创新人才、 风投资本、众创空间、孵化器等高端要素,构建富有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圈。 (五)投资机制创新。规划须倡导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坚持高强度投入和高效益产出,谋划一批新的建设项目,且1年内启动项目建设,3至5年内建成。 第四条规划衔接: 《特色小镇建设发展规划》须与所在镇(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多规”进行衔接。 所在镇(区)为中心城区范围的《特色小镇建设发展规划》须符合《城市总体规划 (2ORR-2O20》。 所在镇(区)为非中心城区范围的《特色小镇建设发展规划》须纳入所在镇(区)总体规划。 第二章组织机制 第五条组织领导: 建立市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联席会议召集人,相关分管副市长担任副召集人,相关职能部门作为成员单位。联席会议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局,负责联席会议日常工作。 第六条专家领衔与咨询:

开展特色小镇规划建设指导意见

开展特色小镇规划建设指导意见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特色小镇区别于建制镇和产业园区,是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兼具旅游和社区功能的发展空间平台。加快规划建设一批特色小镇是经济新常态下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型城镇化的战略选择,也是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加快区域创新发展的有效路径,有利于加快高端要素集聚、产业转型升级和历史文化传承。为加快推进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特色为本。特色小镇是集产业链、投资链、创新链、人才链、服务链于一体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是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绿色化融合发展的新形式,要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结合自身特质,找准产业定位,制定各具特色发展规划,挖掘产业特色、人文底蕴和生态禀赋,形成“产、城、人、文”四位一体有机结合的重要功能平台。 (二)产业为根。特色小镇应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与新医药、节能环保、海洋高新、旅游、互联网经济等新兴产业,兼顾工艺美术(木雕、石雕、陶瓷等)、纺织鞋服、茶叶、食品等传统特色产业,选择一个具有当地特色和比较优势的细分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力争培育为支撑特色小镇未来发展的大产业。每个细分产业原则上只规划建设一个特色小镇。

(三)精致宜居。特色小镇要坚持精而美,按照节约集约发展、“多规融合”的要求,充分利用现有区块的环境优势和存量资源,合理规划生产、生活、生态等空间布局,规划区域面积一般控制在3平方公里左右(旅游类特色小镇可适当放宽)。其中,建设用地规模一般控制在1平方公里左右,原则上不超过规划面积的50%。特色小镇要建设3A级以上景区,旅游产业类特色小镇按5A级景区标准建设。 (四)双创载体。特色小镇要把人才引进作为首要任务,把为企业家构筑创新平台、集聚创新资源作为重要工作,在平台构筑、文化培育、社区建设等方面鼓励小镇内企业、社会组织、从业者等充分参与,培育小镇自治,不设专门机构,不新增人员编制;在投资便利化、商事仲裁、负面清单管理等方面改革创新,努力打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营商环境,最大限度集聚人才、技术、资本等高端要素,建设创新创业样板,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五)项目带动。发挥项目带动支撑作用,夯实特色小镇发展基础。新建类特色小镇原则上3年内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亿元以上(商品住宅项目和商业综合体除外),改造提升类18亿元以上,23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可分别放宽至20亿元以上和10亿元以上,其中特色产业投资占比不低于70%。互联网经济、旅游和传统特色产业类特色小镇的总投资额可适当放宽至上述标准的80%。 (六)企业主体。特色小镇建设要坚持企业主体、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模式,鼓励以社会资本为主投资建设。每个特色小镇要明确投资建设主体,可以是国有投资公司、民营企业或混合所有制企业。

特色小镇的投融资模式及规划

特色小镇的投融资模式及规划 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 特色小镇的投资建设,呈现投入高、周期长的特点,纯市场化运作难度较大。因此需要打通三方金融渠道,保障政府的政策资金支持,引入社会资本和金融机构资金,三方发挥各自优势,进行利益捆绑,在特色小镇平台上共同运行,最终实现特色小镇的整体推进和运营。那么如何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出发解决特色小镇投融资问题,让特色小镇投融资模式成为特色小镇培育有力的资金支持呢? 一、特色小镇投融资的政策环境 (一)鼓励多渠道的对特色小镇的金融支持 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强化金融支持。 专项建设基金要扩大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覆盖面,安排专门资金定向支持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特色小城镇功能提升等。 鼓励政策性银行创新信贷模式和产品,针对新型城镇化项目设计差别化融资模式与偿债机制。 鼓励商业银行开发面向新型城镇化的金融服务和产品。 鼓励公共基金、保险资金等参与具有稳定收益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和运营。 鼓励地方利用财政资金和社会资金设立城镇化发展基金,鼓励地方整合政府投资平台设立城镇化投资平台。支持城市政府推行基础设施和租赁房资产证券化,提高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直接融资比重。 (二)鼓励多渠道的投融资创新 国家发改委《关于加快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创新特色小(城)镇建设投融资机制。 鼓励政府利用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金,共同发起设立特色小镇建设基金。

鼓励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鼓励有条件的小城镇通过发行债券等多种方式拓宽融资渠道。 (三)政策性信贷资金支持范围 住房城乡建设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关于推进政策性金融支持小城镇建设的通知》中对政策性信贷资金支持的范围作了明确规定。 在促进小城镇公共服务完善和特色产业发展的背景下,政策性信贷资金主要支持小镇基础设施配套、小镇公共服务设施、产业支撑配套设施三方面的建设。 二、特色小镇融资渠道 特色小镇的建设是社会多方资源对接、配合的综合表现。融资主要来自政府资金、政策性资金、社会资本、开发性金融、商业金融五种渠道。多个投资平台的参与,在缓解政府财政压力的同时,将为特色小镇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从而盘活小镇特色产业的发展。 (一)开发性金融发挥“特殊作用” 在特色小镇建设中,开发性金融主要承担长期融资的任务,针对瓶颈领域,提供大额长期资金,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基础产业、特色产业等领域的建设资金问题。 如:为了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的精神,发挥开发性金融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独特作用,积极引导和扶持特色小城镇培育工作,中国开发性金融促进会等单位共同发起成立“中国特色小镇投资基金”。投资基金将采取母子基金的结构,母基金总规模为500亿元人民币,未来带动的总投资规模预计将超过5000亿元达到万亿级别,主要投资于养生养老、休闲旅游、文化体育、创客空间、特色农业等各类特色小镇。 中国特色小镇投资基金将聚集并整合地方政府、建设单位、财务投资人、产业投资者、金融机构等多方资源,推广运用并探讨创新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从特色小镇的发展规划入手,培育和建设市场信用,引导各类资金和资源投入小镇建设。 (二)政府资金发挥“杠杆作用” 政府资金在特色小镇的融资渠道中起着引导和牵头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