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商业银行知识点总结复习资料仅供参考

商业银行知识点总结复习资料仅供参考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知识点总结

一.概念

1.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是一个以营利为目的,以多种金融负债筹集资金,多种金融资产为经营对象,具有信

用创造功能的金融机构

2.战略: 就是设计用来开发核心竞争力、获取竞争优势的一系列综合的、协调的约定和行动。

3.商业银行战略: 就是商业银行在全面分析自己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对自己的人力、物力、

财力、智力在全局范围内进行充分的调配和运用,使自己的发展符合行业的长期发展方向,实现自己的最大收益

4.头寸:指投资者拥有或借用的资金数量。

5.资金头寸: 指现金资产中可供商业银行直接自主运用的,同时有对外具有清偿功能的货币资金,包括时点

头寸和时期头寸两种。

6.基础头寸: 指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以及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存款准备金的加总。

7.活期存款:指可由存户随时存取和转让的存款,它没有确切的期限规定,银行也无权要求客户取款时做事

先的书面通知。

8.定期存款:是客户和银行预先约定存款期限的存款。

9.贷款:是指商业银行作为贷款人按照一定的贷款原则和政策,以还本付息为条件,将一定数量的货币资金

提供给借款人使用的一种借贷行为

10.融资租赁:是指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出卖人、租赁物的选择,向出卖人购买租赁物件,提供给承租人使用,

向承租人收取租金的交易。

11.中间业务:是指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

12.直接租赁:出租人在资金市场筹措到资金后,向制造商支付货款,购进设备后直接出租给承租人的租赁业

务,即购进租出。

13.转租赁:由出租人从一家租赁公司或制造商租进一件设备后转租给客户的租赁业务,即租进租出。

14.回租租赁:设备所有者将自己拥有的设备资产卖给租赁公司以获得融资便利,然后再以支付租金为代价将

其从租赁公司租回的租赁业务。

二.简答或论述

1、商业银行的职能

(1).资金中介职能

资金中介职能是通过银行的负债业务,把社会上的各种闲散货币集中到银行里来,再通过资产业务,把它投向经济各部门。这也是是商业银行最基本、最能反映其经营活动特征的职能。

(2).资源配置职能

是指商业银行运用有限的资源,调整和引导现有的资金的流向和流量,以达到资金的优化配置。

(3).信用创造职能

信用创造是商业银行的特殊功能,是指商业银行利用其可以吸收活期存款的有利条件,通过发放贷款或从事投资业务而衍生出更多存款,从而扩大社会货币供给量。

(4).风险管理职能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是指商业银行通过风险识别、风险估价、风险评估和风险处理等环节,预防、回避、分散或转移经营中的风险,从而减少或避免经济损失,保证经营资金安全的行为。

(5).金融服务职能:商业银行利用其在国民经济活动中的特殊地位,及其在提供信用中介和支付中介业务过程中所获得的大量信息,运用计算机网络等技术手段和工具,为客户提供的其他服务。

(6).调节经济职能

调节经济是指商业银行通过其信用中介活动,调剂社会各部门的资金短缺,同时在央行货币政策和其他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引下,实现经济结构,消费比例投资,产业结构等方面的调整。此外,商业银行通过其在国际市场上的融资活动还可以调节本国的国际收支状况。

商业银行因其广泛的职能,使得它对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十分显著,在整个金融体系乃至国民经济中位居特殊而重要的地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发展,现在的商业银行已经凸现了职能多元化的

发展趋势。

2.商业银行资金运动规律:

(1)、商业银行资金运动规律内容

商业银行资金运动规律就是信贷资金运动规律。而信贷资金是指在再生产过程中存在和发展的以偿还为条件的供借贷使用的货币资金,它具有两权分离的特征。其来源主要是:各种形式的存款(财政性存款、企业存款、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等)以及银行自有资金。

信贷资金运动是以公众给予银行家贷款(公众存款)为起点,以银行偿还公众的贷款(公众取款)为终点的一个循环链,即信贷资金运动是遵循生息资本的二重支付、二重归流的规律。

(2)、信贷资金运动过程:其信贷资金运动过程主要分为以下四个过程。

a:借债,即吸收公共存款 b:放债,即发放贷款 c:收债,即收回贷款 d:还本,即还本付息(3)、信贷资金运动要求:a:偿还计息 b:以银行为中介 c:与国民经济运行相结合

d:贯彻商业信贷原则

(4) 二重支付、二重归流

信贷资金运动是与社会再生产运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以银行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的。从银行吸收存款到收回贷款本息的全过程中,中间插着一个社会再生产过程。且市场经济规律、市场法则渗透于信贷资金运动的各个环节,并制约着信贷资金运动的全过程。

当信贷资金参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转变为企业经营资金以后,信贷资金不间断地从货币资金、生产资金和商品资金依次转换,并呈现出二重支付、二重回流的特点。

第一重支付:信贷资金由银行让渡给使用者。第二重支付:资金使用者购买原材料和支付生产费用,投入生产过程。第一重归流:生产过程结束后通过销售,信贷资金又重新回到使用者手中。第二重归流:使用者把贷款本息归还给银行。

3. 银行市场细分:

商业银行市场细分就是商业银行把整个市场的客户,按一种或者几种因素加以区分,是区分后的客户需求在一个或者若干个方面具有相同或者相似的特征。

商业银行市场细分作用

一个银行的客户是多种多样的,各个客户的需求也是千变万化的,银行不可能满足所有客户所有的需求,这不仅是由银行自身条件所限制,而且从经济效益方面来看也是不足取的,因而银行应该分辨出它能有效为之服务的最具吸引力的市场,扬长避短,而不是四面出击。对一个银行来说,在经营管理中应用市场细分理论很有必要.

有利于商业银行发掘新的市场机会, 有利于商业银行产品创新, 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市场竞争力, 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经营效益

商业银行市场细分原则

可衡量性。即市场特性的可衡量性。能为指细分出来的市场,应比较清晰,市场容量的大小可以大致判断。

可赢利性或市场开发的效益性:指商业银行新选定的细分市场容量足以使企业获利。

可进入性或进入市场的可行性:指所选定的细分市场必须与商业银行自身状况相匹配,商业银行有优势占领这一市场。可进入性具体表现在信息进入、产品进入和竞争进入。考虑市场的可进入性,实际上是研究其营销活动的可行性。

差异性或细分标志的动态性:指细分市场在观念上能被区别并对不同的营销组合因素和方案有不同的反应。

4.银行市场定位:

1.商业银行市场定位

市场定位是根据竞争者现有产品在市场上所处的位置,针对消费者或用户对该产品某种特征或属性的重视程度,强有力地塑造出产品与众不同的、给人印象鲜明的个性或形象,并把这种形象生动地传递给顾客,从而使该产品在市场上确定适当的位置。

2.市场定位的作用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市场定位有利于建立企业及产品的市场特色,使其在目标顾客

心目中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独特形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二是市场定位是企业制定市场营

销组合策略的基础,能使企业根据市场定位设计与之相适应的市场营销组合。市场定位是一种竞争性定位,它反映市场竞争各方的关系,是为企业有效参与市场竞争服务的

3.定位的方式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是避强定位。它是一种避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进行市场定位的模式。

二是迎头定位。是一种与市场上居支配地位的竞争对手“对着干”的定位方式。

三是重新定位。常指那些销路少、市场反应差的产品进行二次定位,优点是能摆脱困境,重新获得增长与活力。

4.商业银行市场定位的步骤:

第一步,市场调查。商业银行市场调查,是商业银行市场定位的首道环节,也是商业银行市场定位的基础性工作。

第二步,市场分析。商业银行市场分析,是继市场调查之后重要一环,它确定细分市场是市场定位的基础.

第三步,商业银行内部分析。商业银行内部分析,是对商业银行市场定位的现实可能性的把握。它包括对商业银行开发市场的自身条件、综合资源、经营机制、经营手段、管理体系和管理水平等方面情况的分析。

第四步,竞争分析。商业银行竞争分析,是商业银行市场定位所要考虑的重要内容。它包括分析竞争对手的优劣势和当前的定位,即指客户接受的产品或银行形象的特色,并把本行目前的定位状况与竞争对手做一比较,做到知己知彼。

第五步,综合上述分析,选择目标市场,选择能为客户接受的产品特性,确定最佳定位。

第六步,按照定位目标来制定相应的营销组合战略。

5.产品设计(金融需求理论):

1 需求:需求,就其基本意义讲是需要与欲求的意思。

2.金融需求: 主要从微观角度来说包括保值增值的需求,支付需求,安全需求,规避风险的需求。

保值增值的需求:主要是针对个人对自身持有的资本的在价值上的不会产生较大损失或者发生价值上升的需求

支付的需求:主要是至现在移动支付的发展所引起的在线快捷支付的需求,是一种以电子货币的交易。

安全需求与规避风险的需求:对个人信息的保密性,可以自身资产的安全保护和降低意外风险伤害的需求

3. (1).产品设计:它将人的某种目的或需要转换为一个具体的物理或工具的过程,把一种计划、规划设想、问题解决的方法,通过具体的操作,以理想的形式表达出来。

(2).商业银行负债产品设计

①商业银行负债业务:形成商业银行资金来源的业务。负债业务包括吸收存款、借入款项和其他负债三个方面。

②存款业务包括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存款业务产品包括本外币一本通定期储蓄存款、储蓄服务、存本取息、定活两便储蓄、活期储蓄、教育储蓄、零存整取、外币定期储蓄、整存零取、整存整取等。

a、零存整取是银行定期储蓄的一种基本类型,是指储户在进行银行存款时约定存期、每月固定存款、到期一次支取本息的一种储蓄方式。尤其适用于低收入者生活节余积累成整的需要。

b、整存零取定期储蓄指在存款开户时约定存款期限、本金一次存入,固定期限周期分次支取本金的一种个人存款。

(3).商业银行贷款产品设计

①商业银行贷款是银行将其所吸收的资金按一定得利率贷给客户并约定归还期限的业务。

分类:a、按是否有抵押品分为抵押贷款和信用贷款

b、按贷款对象划分,有工商业贷款、农业贷款和消费贷款

c、按贷款期限划分,有短期贷款、中期贷款和长期贷款。

d、按还款方式划分,有一次偿还贷款和分期偿还贷款。

②贷款产品有信用贷款、保证贷款、教育助学贷款、住房贷款、质押贷款、综合消费贷款、汽车贷款、创业贷款、个人委托贷款、法人账户透支、自助贷款。

(4).商业银行中间产品设计

①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凡银行并不需要运用自己的资金而代理客户承办支付和其他委托事项,并据以收取手续费的业务。中间业务包括汇兑业务、信用证业务、代收业务、代客买卖业务、承兑业务等。

②中间业务产品包括保管箱、出国金融业务、存款证明业务、代缴费业务、代理兑付凭证式国债、代理保险业务、代收代付业务、代销开放式基金、个人结算账户、个人外汇买卖业务、个人支票账户、柜台家长是债券交易、汇款业务、汇入汇出汇款、交易类中间业务、理财咨询服务、买入外币票据、脱手业务、外币兑换、外币携带证业务、因私购买外汇、银证通业务、银证转账等。

(5).商业银行投资产品设计

商业银行的投资业务主要分为三部分,即财务顾问业务、投资理财业务、债券承销业务。投资理财业务是指银行为客户提供财务分析、投资顾问、资金投资和资产管理等专业化服务活动,是银行接受客户委托和授权,按照与客户约定的投资计划和方式进行投资和资产管理的业务。

(6).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设计

①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是指商业银行对潜在目标客户群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特定目标客户群开发设计并销售的资金投资和管理计划。

②分类

a、按理财币种,理财产品可以分为人民币、澳元、欧元、英镑、新西兰元、澳大利亚元、美元、港元、加拿大元等理财产品。

b、按理财方式,理财产品可以分为QDII产品、打新产品、挂钩型理财产品、信贷类理财产品、债券类理财产品、票据类理财产品、混合型理财产品、存款类理财产品等。

c、根据预期收益的类型,理财产品可以分为固定收益产品和浮动收益产品。

③理财产品的特点

银行理财产品具有购买方便、理财简易、期限灵活、金额灵活、品种齐全等特点。目前大多数银行理财产品都是1-3个月份,6个月份的约占90%。期限灵活所以能够满足客户短期投资的需要。

④新兴品种:可转让理财产品

6.企业/个人生命周期:

个人的生命周期:多数人偏好一生均衡消费,壮年阶段多余的收入通常用于偿还少年时期的债务或储蓄起来用于养老,消费者的消费决策不仅考虑当前收入,也考虑未来收入,即消费是取决于现期工作收入和总资产的函数. 一个家庭的生活水平和消费支出同它的财产水平之间保持稳定的比率,当各种社会经济等因素使得家庭财产状况发生变化时,其生活水平和消费支出就会受到影响,。我们每个人恰恰正在依据生命周期理论所阐述的道理进行着我们日常的消费和储蓄。生命周期理论指出,个人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计划他的消费和储蓄行为的,以在他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实现消费的最佳配置。也就是说,一个人将综合考虑他现在的收入、将来的收入,以及可预期的开支、工作时间、退休时间等等诸因素来决定他目前的消费和储蓄,以使他的消费水平在一生内保持在一个相当平稳的水平上,而不出现消费水平的大幅震荡,最终实现在一生中的平滑的或者均匀的消费跨期配置。

企业生命周期:是企业寿命,即一种企业从开始进入市场到被市场淘汰的整个过程。弗农认为:企业生命是指市上的营销生命,企业和人的生命一样,要经历形成、成长、成熟、衰退这样的周期。

7.银行产品结构:

1)按照层次划分:

金融产品一般由核心产品、延展产品、期望产品与潜在产品四个层次组成。

1. 核心产品是指银行产品提供给客户的核心利益或者效用。它既是银行产品的使用价值所在,也是银行产

品中最基本、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例如银行信用卡应具备转账结算、存取现金、透支便利这三大功能,如果银行开发的信用卡不具有上述功能就会失去其存在的基础。

2. 延展产品是指银行产品在满足银行客户的基本需求之外,为客户提供的更多的服务与额外利益,它是金

融产品的延伸与扩展部分。

3. 期望产品是指金融客户在购买某种金融产品或消费其提供的能够满足核心利益的服务时,期望这些产品

或者服务所具备的一些属性和条件,诸如获取产品的便利性、查询相关信息、提供咨询建议等。

4. 潜在产品指现有银行产品中尚未开发和实现的、能够有效满足金融消费者潜在需要的产品附加功能与服

务的可能性。延展产品所体现的是现有产品中所包括的附加功能与服务,而潜在产品则是未来可能的扩展部分。这也是银行产品创新的灵感来源。

另一种观点认为:

从银行产品的层次来划分可以分为基础业务产品、衍生业务产品和组合银行产品三大类:

1、基础业务产品:主要指导传统的银行业务产品,包括存款、贷款、票据、投资业务产品,结算、担保、

代理、咨询四大类中间业务产品,以及信托、租赁业务产品等。

2、衍生业务产品:是依靠某种资产作为基础来表现其自身价值而派生出来的银行产品。主要包括远期契约、

期货、期权、互换等产品。

3、组合银行产品:是一种跨越市场的产品,它可能跨越债券市场、外汇市场、股票市场以及商品市场中两

个以上市场。如证券存托凭证、股指导期货,以及资产债券化和结构化银行产品等。

2).按照银行产品的业务划分:分为负债业务产品、资产业务产品、中间业务产品、投资理财产品四大类

1、负债业务产品:负债业务是形成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的业务。资金的使用权从客户转移到银行,构成了

银行对客户的负债。如银行吸收存款包括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长期借款主要采取发行金融债券产品的形式。金融债券可分为资本性债券、一般性金融债券和国际金融债券。

2、资产业务产品:与负债业务相反,资产业务是银行把资金出让给客户使用,并从中收取一定利息的业务。

为了办理资产类业务,银行也设计生产了许多银行产品,如各种贷款(、票据贴现以及金融租赁等。

3、中间业务产品:这是银行为满足向客户提供各类中间业务服务而设计开发的产品,这类产品通常不需要

占用银行资金,主要是通过银行自身资源为客户服务来收取手续费。如目前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主要有本、外币结算、银行卡、信用证、票据担保、贷款承诺、衍生金融工具、代理业务、咨询顾问业务等。传统的结算、汇兑、担保,以及新兴的代理保险、代客买卖外汇、基金等理财产品,还包括咨询评估服务等。

4.投资理财产品

商业银行在综合理财服务活动中,可以向特定目标客户群销售理财计划。

理财计划是指商业银行对潜在目标客户群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特定目标客户群开发设计并销售的资金投资和管理计划。这里的“理财计划”就是理财产品。

8.《巴塞尔协议》1-3的内容:

协议一1.资本的组成。巴塞尔委员会认为银行资本分为两级。第一级是核心资本,要求银行资本中至少有50%是实收资本及从税后利润保留中提取的公开储备所组成。第二级是附属资本,其最高额可等同于核心资本额。附属资本由未公开的储备、重估储备、普通准备金(普通呆账准备金)、带有债务性质的资本工具、长期次级债务和资本扣除部分组成。

2.风险加权制。巴塞尔协议确定了风险加权制,即根据不用资产的风险程度确定相应的风险权重,计算加权风险资产总额:一是确定资产负债表内的资产风险权数,即将不用资产的风险权数确定为五个档次:分别为0%、10%、20%、50%、100%。二是确定表外项目的风险权数。确定了0、20、50、100四个档次的信用转换系数,以此再与资产负债表内与该项业务对应项目的风险权数相乘,作为表外项目的风险权数。

3.资本充足比率的标准。商业银行全部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其中核心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4%)。

全部资本充足率=(总资本/加权风险资产总额)×100%=(核心资本+附属资本)/∑(资产×风险权数) 核心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加权风险资产总额)×100%

其中:资本总额=核心资本+附属资本

风险资产总额=表内风险资产总额+表外风险资产总额

=∑(表内资产×风险权重)+∑(表外项目×信用转换系数×相应表内资产的风险权重)

4.过渡期和实施安排。过渡期从协议发布起至1992年底止,到1992年底,所有从事大额跨境业务的银行资本金要达到8%的要求。

协议二

A、第一大支柱:最低资本要求。

新协议对风险资产计量修改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规定一般准备金纳入二级资本的总额不得超过加权风险资产的12.5%;二是将操作风险及其他风险纳入风险资产的计算,修改加权资产的计算方法,即将风险加权资产的计算划分为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市场风险。

(1)核心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的比率不得低于4%,即

核心资本比率=核心资本/风险加权资产*100%=核心资本/(信用风险加权资产+12.5*市场风险+12.5*操作风险)*100%≥4%

(2)总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的比率不得低于8%,即

总风险资本比率=总资本/风险加权资产*100%=(核心资本+附属资本)/(信用风险加权资产+12.5*市场风险+12.5*操作风险)*100%≥8%

B、第二支柱:监督检查

目的在于保证银行有充足的资本应对业务中的所有风险。适合处理以下三个领域的风险:

(1)第一支柱中涉及但没有完全覆盖的风险(贷款集中风险)

(2)第一支柱中未加以考虑的因素(银行账户中的利率因素、业务和战略风险)

(3)银行的外部因素(经济周期效应)

C、第三支柱:市场纪律

是第一、二支柱的补充。目的是营造一个安全和稳健的银行业经营环境,促进银行信息披露,尤其是银行资本充足率的披露。

协议三:

在《巴塞尔协议II》的基础上,重新界定了资本的范围,细化了资本分类,新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对银行资产中最高质量的组成部分——普通股给予了更高的关注。

B清晰的界定和区分了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在《巴塞尔协议II》中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的界限并不明确——二者都包含在持续经营条件下吸收损失能力受到限制的资本工具。《巴塞尔协议 III》简化了二级资本,并取消附属二级资本和专门用于满足市场风险资本要求的三级资本,以确保吸收市场风险的资本与吸收信

用风险和操作风险的资本质量是相同的。

C剔除了原来一级资本中所包含的优先股和混合工具(创新型工具、非创新型工具和非累积永久优先股),其目的使得金融机构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和有利的税收政策(混合工具越接近于债务工具,适用的税收政策越有利)来筹集资本。

2、扩大风险覆盖范围,增强风险捕捉能力

A提高资产证券化交易风险敞口的风险权重,提高资产证券化涉及的流动性便利的信用风险转化系数,并取消对市场整体出现动荡时的流动性便利的资本优惠。

B大幅度提高内部模型法下市场风险的资本要求和定性标准。

C提高交易对手信用风险的资本要求。

3、提高资本充足率的标准

在《巴塞尔协议 III》中,一级核心资本充足率由原来的2%提高到4.5%,一级资本充足率由原来的4%提高到6%,总资本充足率维持原来的8%。

4、建立两个超额资本缓冲

A留存资本缓冲。调整为普通股权益的2.5%

B逆周期资本缓冲。规定要求0%--2.5%

5、系统重要性银行的附加资本。要求具有更大的损失吸收能力,适用于更高的资本充足率标准。

6、新增对杠杆率的要求

A以普通股或一级资本等高质量资本定义为基础进行资本计量,防止银行过度承担风险,确保银行出现损失时有足够的可动用资本来吸收损失。

B所有表表内外项目都不允许使用净额结算。

c资产负债表内项目按帐内余额计算,但扣除提取的准备金和估值调整。

7、流动性监管指标

《巴塞尔协议 III》中引入2个流动性监管指标,流动性覆盖比率(LCR)和净稳定融资比率(NSPR)

流动性覆盖比率(LCR):用来确定在监管部门设定的短期严重压力情境下银行持有的无变现障碍的优质流动性资产的数量,以有效应对这种压力情景下的资金净流出。

净稳定融资比率(NSPR):用来确保各项中期资产和业务融资至少具有满足最低限额的与其流动性风险状况相匹配的稳定资金来源。

8、过渡期安排

从2013年1月1日起,普通股权益/风险加权资产提高到3.5%,核心资本充足率达到4.5%,充足率达到8%,以后每年普通股权益/风险加权资产和核心资本充足率在上一年的基础上提高0.5个百分点,资本留存缓冲则于2019年1月1日提高至2.5%

9.什么是优选股,为什么选择优选股,什么时侯选择优选股最有利?

优先股是相对于普通股而言,主要指在利润分红及剩余财产分配的权利方面优先于普通股。

“优先股”,它可以优先地享受到分红,实际上它是公司的举债集资,但是它采取的形式又是跟债券是本质不同的。它在公司资产负债表中体现为股权,这种股权风险小,采取固定收益的形式,长期持有优先股,等到上市公司回购股票的时候,还可获得差价收入。但它的缺点是没选举权没投票权,而且不能在二级市场交易。

10.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创新点:

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是银行发行的具有固定期限和一定利率,并且可以转让的金融工具。这种金融工具的发行和流通所形成的市场称为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大额存单是银行存款的证券化

CDs主要特点是流通性和投资性,具体表现在:CDs具有自由流通的能力,可以自由转让流通,有活跃的二级市场;CDs存款面额固定且一般金额较大;存单不记名,便于流通;存款期限为3~12个月不等,以3个月居多,最短的14天。

第一张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是由美国花旗银行于1961年创造的。其目的是为了稳定存款、扩大资金来源。由于当时市场利率上涨,活期存款无利或利率极低,现行定期储蓄存款亦受联邦条例制约,利率上限受限制,存款纷纷从银行流出,转入收益高的金融工具。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利率较高,又可在二级市场转让,对于吸收存款大有好处,于是,这种新的金融工具诞生了。大额可转让定期存款存单除对银行起稳定存款的作用、变银行存款被动等待顾客上门为主动发行存单以吸收资金、更主动地进行负债管理和资产管理外,存单购买者还可以根据资金状况买进或卖出,调节自己的资金组合。

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最早产生于美国。美国的Q条例规定商业银行对活期存款不能支付利息,定期存款不能突破一定限额。20世纪60年代,美国市场利率上涨,高于Q条例规定的上限,资金从商业银行流入金融市场。为了吸引客户,商业银行推出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购买存单的客户随时可以将存单在市场上变现出售。这样,客户实际上以短期存款取得了按长期存款利率计算的利息收入。可转让大额存单提高了商业银行的竞争力,而且也提高了存款的稳定程序,对于发行存单的银行来说,存单到期之前,不会发生提前提取存款的问题。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市场的主要参与者是货币市场基金、商业银行、政府和其他非金融机构投资者,市场收益率高于国库券。

11.存款成本(利益费用营业风险):

风险成本:只因存款增加引起银行风险增加而必须付出的代价。

连锁反应成本:银行因对新吸收存款增加的服务和利息支出,而引起的对原有存款增加的开支。

12.贷款定价模型:贷款利率(P)又由资金成本(C1)、风险成本(C2)、交易成本(贷款费用C3)、机会成本(无风

险利率C4)、银行贷款的目标收益率(R1)、借款人拟投资项目的预期收益(R2)、贷款的供求状况等多因素决定。分析各因素与贷款利率之间的关系,可以建立如下贷款定价与决策模型: P≧C1+C2+C3

P≧R1

P≧C4

P ≤R2

13.企业贷款信用评价(5c评价法):

答:主要是指银行在贷款中对客户的信用分析集中在 5 个方面:(1)借款人品格(Character)(2)借款人的能力(Capacity)(3)企业的资本(Capital)(4)贷款的担保(Collateral)(5)借款人经营的环境条件(Condition)

14.抵押贷款和质押贷款的区别:

【答案】第一,担保的标的物不同:抵押贷款的标的物以不动产为主,也可以是特定的动产;质押贷款的标的物只能是动产或财产权利。第二,对标的物占管不同:抵押贷款的标的物由借款人占管,借款人或抵押人要保持抵押物的完整无损;而质押贷款的质物则由银行占管,银行有义务妥善保管质物,但要向质押人收取相应的费用。第三,合同生效不同:抵押物经过登记后,抵押贷款合同产生法律效力;在质押贷款中,多数情况下,质物或其凭证移交于银行时,合同生效,但可转让的股票和一些专有权利需要登记。第四,银行实现债权的程序不同:银行实现抵押权可以由银行与借款人双方协议以拍卖、变卖或折价抵押物所得价款受偿,协议不成的,银行要向法院提起诉讼;而质押贷款中质权的实现,在协议不成的情况下,可由银行直接依法拍卖。

15.融资租赁的分类:课本192页

16.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基本办法

(1).贷款风险回避

风险回避:是指考虑到风险存在和发生的可能性,主动放弃或拒绝实施可能导致风险损失的方案。风险回避具有简单易行,全面彻底的优点,能将风险的概率降低到零,使回避风险的同时也放弃了获得收益的机会。风险回避:是指在完成项目风险分析与评价后,如果发现项目风险发生的概率很高,而且可能的损失也很大,又没有其他有效的对策来降低风险时,应采取放弃项目、放弃原有计划或改变目标等方法,使其不发生或不再发展,从而避免可能产生的潜在损失。

(2).贷款分散管理

贷款分散化比率是限制商业银行对个别借款人的贷款数量和比例,以防止贷款投放过度集中于某些行业或企业,从而降低贷款的风险。

分散贷款可以避免贷款过于集中于某些风险领域而造成贷款风险。因此,贷款分散化比率可以反映银行贷款的风险程度。按照不同的衡量标准,这个指标可以以行业、地区、单个贷款比例等不同的角度来表示。

我国央行设置的指标,主要从对同一个借款客户贷款余额占资本的比例和对最大十家客户贷款余额占总资本的比率来表示。其评价标准如下:

对同一个借款客户贷款余额/资本总额不大于10%

对最大十家客户贷款余额/总资本总额不大于50%

(3).贷款风险转移

转移风险是一种事前控制贷款风险的有效手段。指银行以某种方式,将可能发生的贷款风险全部或部分转移给其他人承担,以保证银行自身信贷资产的安全

风险转移的方式有很多,主要有三类;一是合同转移,即借助合同法,通过与有关方面签订连带风险在内的合同,将风险转移给对方。二是采用保险方式,对那些属于保险公司开保的险种,可通过投保把风险全部或部分转移给保险公司。三是利用各种风险交易工具转嫁风险。

风险转移的分类

一般说来,风险转移的方式可以分为非保险转移和保险转移。

非保险转移是指通过订立经济合同,将风险以及与风险有关的财务结果转移给别人。在经济生活中,常见的非保险风险转移有租赁、互助保证、基金制度等等。

保险转移是指通过订立保险合同,将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保险人)。个体在面临风险的时候,可以向保险人交纳一定的保险费,将风险转移。一旦预期风险发生并且造成了损失,则保险人必须在合同规定的责任范围之内进行经济赔偿。

由于保险存在着许多优点,所以通过保险来转移风险是最常见的风险管理方式。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所有的风险都能够通过保险来转移,因此,可保风险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

(4).贷款风险补偿

风险补偿主要是指事前(损失发生以前)对风险承担的价格补偿。

对于那些无法通过风险分散、风险对冲或风险转移进行管理,而且又无法规避、不得不承担的风险,投资者可以采取在交易价格上附加风险溢价,即通过提高风险回报的方式,获得承担风险的价格补偿。

商业银行可以预先在金融资产定价中充分考虑到各种风险因素,通过价格调整来获得合理的风险回报。

三.计算

1.(贷款定价方法:目标收益率定价法)(p130)

2,.资产收益率的计算某银行拥有资产200亿元,红利分配比率为40%,实收资本为8亿元,留存盈余为8亿元。该银行的资产增长率平均为8%,则资产收益率至少为多少?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资产增长率为12%,资产收益率为0.99%,则红利支付比率为多少?

【答案】ROA= SG1(EC1/TA1)/(1+SG1)(1-DR)=0.08*0.08/(1+0.08)(1-0.4)=0.99%,在其DR=1-(EC1/TA1)SG1/ROA(1+SG1)=1-0.08*0.12/0.0099*(1+0.12)=13.42%

3.资本充足率的计算

1.某一银行总资本为 6000 万元,已知条件备用信用证的转换系数为 100%,对私人公司的长期信用承诺的

转换系数为 50%。计算其资本充足率。单位:万元

资产项目:总资产 100000 :现金 5000 ;国库券 20000 ;国内银行存款 5000 ;居民住宅抵押贷款 5000 ;私人公司贷款65000

表外项目:加总 30000 :用以支持市政债券的一般义务债券的备用信用证 10000 ;对私人公司长期借贷合同20000

《答案》:资本充足率=6000/(5000×0%+20000×0% +5000×20% +5000×50%+65000×100% +10000× 100%×10% +20000×50%×100%=7.55%

2.按已知某银行的核心资本为67.5万美元,附属资本为30万美元,信用风险加权资产为875万美元,市场风险的资本要求为10万美元,操作风险的资本要求为20万美元。请根据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要求,计算该银行的全部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并分析资本充足情况。

总资本充足率=(67.5+30)/(875+12.5*10+12.5*20)*100%=97.5/1250=7.8%<8%不足

核心资本充足率=67.5/(875+12.5*10+12.5*20)*100%=5.4%>4%充足

四.案例

1.(参考书上P543):商业银行绩效评价方法

2. 商业银行投资的避税组合(书上183页)

注:题型大概是:5个名词解释,4个简答,1或2个计算,1个论述,1个案例。

这些只是自己根据老师上课画的重点总结的,可能有多的也可能不够全面,仅供参考。老师说题目是开放的,大家要学习的是思想和思路。仅供参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