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医基础理论课堂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课堂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课堂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课堂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

第一单元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细目一:整体观念

1、整体观念的概念: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

2、整体观念的内容: 1.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细目二:辨证论治

1、病、证、症的概念:

病:疾病总过程的病理概括。证:疾病发展到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症:疾病过程中的临床表现。

2、辨证论治的概念:辨证论治,是运用中医学理论辨析有关疾病的资料以确立证候,论证其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辨别证候,讨论和确定治疗原则和方法。)

3、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同病异治,相同的病出现不同的证候,治法不同。异病同治,不同的病出现相同的证候,治法相同。

第二单元精气学说细目一:精气学说的概念

1、精的概念:

2、气的概念:细目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1、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

2、精气的运动变化

3、精气是天地万物的中介

4、天地精气化生为人细目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对中医学精气生命理论构建的影响

2、对中医学整体观念构建的影响

第三单元阴阳学说细目一:阴阳学说的概念

1、阴阳和阴阳学说的含义:

阴阳: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含有对立统一的思想内涵。阴阳学说:运用阴阳之间的对立统一运动来说明事物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学说。

2、事物阴阳属性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绝对性,主要表现在其属阴或属阳的不可变性,即不可反称性。相对性,事物的阴阳属性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细目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阴阳对立制约:其意义是维持阴阳之间的协调平衡。对立:事物的阴阳属性相反。

制约:阴阳之间相互抑制,相互削弱。

2、阴阳互根互用

互根:阴阳之间的相互依存。 互用:阴阳之间相互促进相互为用。 3、 阴阳交感互藏

交感:是指阴阳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相互发生作用。 互藏: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包含着另一方, 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4、 阴阳消长:阴阳互为消长;阴阳皆消皆长。

5、 阴阳转化:阴与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细目三:阴阳常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在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方面的应用 2、在病理方面的应用 A 、阴阳偏胜(盛)

「阳胜则热——实热、高热、大汗出

阳偏胜v

邙日胜则阴病一一口渴、尿短赤 阴

胜则寒一一实寒、畏寒肢冷

阴偏盛-

I 阴生则阳病一一溲稀便溏

B 阴阳偏胜

阴偏衰:阴虚则热——虚热、低热、五心烦热、颧红盗汗 阳偏衰:阳虚则寒一一虚寒、畏寒肢冷、面色晄白、溲清稀便溏

C 、阴阳互损

4、在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

A 、 确立治则治法

a. 阴阳偏胜的治则治法一一“实者泻之,损其有余” 阳胜则热一一实热:清泻实热

阴胜则寒一一实寒:祛散实寒

b. 阴阳偏衰的治则治法一一“虚则补之,补其不足” 阴虚则热一一虚热:补阴(以抑阳) 阳虚则寒一一虚寒:补阳(以抑阴)

B 、 归纳药物的性能

严、热一一阳

|辛甘(淡)一一阳

四气分阴阳?

五味分阴阳?

I 寒、凉一一阴

^酸、苦、咸一一阴 升、浮一一阳

升降浮沉分阴阳?

阴损及阳:阴虚导致阳虚,形成了以阴虚为主的阴阳两虚。 阳损及阴:阳虚导致阴虚,形成了以阳虚为主的阴阳两虚。

3、在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

A 、诊法分阴阳:望、闻、问、

-面红:热证一一阳

望面色

面白:寒证一一阴

B 、辨证分阴阳

八纲:表里、寒热、虚实、阴阳

「数、实、滑一一阳

问寒热

L 迟、虚、涩一一阴

发热口渴,热证一阳 畏寒口不渴,寒证一阴 两纲六要

阳:表、实、热

阴:里、虚、寒

I沉、降一一阴

第四单元五行学说

细目一:五行学说的概念

1五行和五行学说的含义

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的运动变化。

五行学说,运用五行的生克、制化关系,来说明事物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学说。

2、五行的特性和事物与现象的五行归类

五行的特性:木曰曲直:升发、柔和、调达、舒畅一一肝主疏泄

火曰炎上:温热、上升一一心阳温运血脉

土爰稼穡:生长、化育、承载一一脾主运化水谷精微

金曰从革:清肃敛降一一肺主肃降

水曰润下:滋润、下行一一肾主水

事物五行属性归类:取象比类——类比

推演络绎一一类推

细目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1五行相生与相克的概念和次序

a五行相生:

概念:五行的某一行对另一行的资生和促进作用。

次序:木一火一土一金一水一木

b五行相克:

概念:五行的某一行对另一行的抑制和削弱作用。

次序:木一土一水一火一金一木

2、五行制化的概念与规律

概念:通过五行相生相克产生的调节作用,以维持五行之间的协调与平衡。

规律:五行中一行亢盛时,必然随之有制约,以防止亢而为害,生中有克,克中有生。

3、五行相乘与相侮的概念和次序

相乘概念: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胜的过度制约或克制,又称"倍克”。

相乘次序:木一土一水一火一金一木

相侮概念: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不胜的反向制约和克制,又称“反克”。

相侮次序:木一金一火一水一土一木

4、五行的母子相及

A 母病及子:是指五行中一行异常,累及其子行,导致母子两行皆异常。

B 子病及母:是指五行中一行异常,影响到其母行,终致子母两行皆异常。

细目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在生理方面的应用

五行学说在生理方面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五行特性类比五脏的生理特点,构建天人一体的五脏系统,以生克制化说明五脏之间的生理联系等几个方面。

2、在病理方面的应用

相生关系的传变;相克关系的传变;

3、在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

确定五脏病变部位;推断病情的轻重顺逆;

4、在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

指导脏腑用药;控制疾病的传变;确定治则治法;指导针灸取穴;指导情志疾病治疗。

第五单元五脏

细目一:五脏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1心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生理功能:主血脉,主藏神。 生理特性:为阳脏而主通明。

2、 肺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生理功能:肺主气;肺主宣发,肃降;肺主通调水道;肺朝百脉,主治节。 生理特性:肺为华盖;肺为娇脏;肺气宣降。 3、 脾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生理功能:主运化;主统血; 生理特性:脾气主升;喜燥恶湿。 4、 肝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生理功能:主疏泄;主藏血; 生理特性:肝为刚脏;肝气升发。 5、 肾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生理功能: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与脏腑气化;主水;主纳气。 生理特性:主蛰守位。

细目二:五脏之间的关系 1心与肺的关系:气与血的方面。

生-肺主气,吸入清气,生成宗气,助心行血。 理-心主血脉,推动血行,有利于肺气的输布。

病-肺气虚——宗气生成不足——心血瘀阻(心力衰竭:端坐呼吸) 理?-心血运行不畅一一肺气输布不利:气喘,胸闷。

2、 心与脾的关系:血液的生成和运行方面。

生-心主血脉,心阳温运脾土。 理-脾主统血,为气血生化之源。

病「心血亏虚:心悸、健忘、失眠、多梦。 理、脾失健运:纳呆、腹胀、便溏、倦怠无力。 3、 心与肝的关系:血液和情志方面。

生-血液:心主血脉,肝主藏血,肝血养心血。 理-情志:心主神志,肝主疏泄,调畅情志。

病:心肝血虚:心悸、失眠、两目干涩,肢体乏力。 理、心肝火旺:心烦、失眠、急躁易怒。 4、 心与肾的关系:阴阳相交、心肾相交、水火既济

生-心阳在上,下行以温肾水,使肾水不寒。 理-肾阴在下,上行以抑心阳,使心火不亢。

病:心肾阴虚(水亏火旺):心悸、失眠、腰膝酸软、多梦遗精。 理、心肾阳虚(水气凌心):心悸、肢冷、水肿、尿少。

5、 肺与脾的关系:气的生成和水液代谢方面。

生-宗气的生成:

肺吸入清气和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之气。 理-水

液代谢 病:肺脾气虚 理、水液障碍

6、 肺与肝的关系:

生-肺主肃降,防止肝气亢逆。 理-肺主升发,防止肺气过于寒降。

肺主通调水道,脾主运化水谷精微。 咳喘无力,腹胀,纳呆,便溏。 痰饮水肿——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气的

升降和平衡方面

病-肝火犯肺:胁痛,咯痰带血。

理-肺病及肝:胁肋胀痛,急躁易怒。

7、肺与肾的关系:呼吸和水液方面

呼吸:肺主呼吸,肾主纳气。生理-水液:肺主通调水道。

I金水相生:肺肾之阴相互促进。

「肺肾气虚(肾不纳气):呼吸表浅,呼多吸少,动则喘甚。病理-水液障碍:痰饮,水肿。

I肺肾阴虚:潮热、盗汗、腰膝酸软,咯痰带血。(百合固金汤)

8、肝与脾的关系:消化和血液运行方面

生-消化:脾主运化,肝主疏泄促进脾的运化。

理-血液:脾主统血,肝主藏血,共同维持血液运行。

病?肝脾不和(木旺乘土):胁痛、腹胀、纳呆、便溏。

理-脾病及肝(土壅侮木):胁肋胀痛、口苦、黄疸。

9、肝与肾的关系:肝肾同源,精血同源,藏泻互用,“乙癸同源”

生-精血同源:肾精养肝血,肝血充肾精,精血互生。

理〔藏泻互用:肾主封藏,肝主疏泄。

病理:肝肾阳虚:腰膝酸软,眩晕耳鸣。(滋水涵木)

10、脾与肾的关系:先后天和水液代谢方面

生?先后天:肾阳温脾阳,促进脾的运化,脾运化水谷精微弃养肾精。

理-水液代谢:脾主运化水液,肾主水。

病「脾肾阳虚:下利清谷,五更泄泻。理、水液代谢障碍:痰饮水肿。

细目三:五脏与五体、五官九窍、五志、五液和五时的关系

1、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窍为舌,在志为喜,在液为汗。

2、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在窍为鼻,在志为悲(忧),在液为涕。

3、脾在体合肌肉而主四肢,在窍为口,其华在唇,在志为思,液为涎。

4、肝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在窍为目,在志为怒,在液为泪。

5、肾在体合骨,生髓,通脑,其华在发,在窍为耳及二阴,在志为恐,在液为唾。

第六单元六腑

细目一:六腑的生理功能

1、胆的生理功能:(1)贮藏和排泄胆汁。(2)主决断、调节情志。

2、胃的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

生理功能:(1)主受纳水谷。(2)主腐熟水谷。

生理特性:(1)胃气通降。(2)喜润恶燥。

3、小肠的生理功能:(1)主受盛与化物受盛。(2)泌别清浊。

4、大肠的生理功能:(1)主传化糟粕。(2)主津。(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液)

5、膀胱的生理功能:贮存和排泄尿液。

6、三焦的生理功能和生理特点:

生理功能:(1)通行诸气。(2)运行水液。

水谷精微的布散。饮食水谷的消化。饮食糟粕的排泄。

1心与小肠的关系:手少阴心经与手太肠小肠经相互属络于心于小肠,相为表里。

生?-心主血脉,将气血输送于小肠。

理〔小肠分别清浊,清者可转化为心血。

病-心火炽盛:小便短赤,灼热疼痛,甚或尿血。

理?小肠实热:心烦,尿赤,口舌生疮。

2、肺与大肠的关系:大肠与肺由手阳明大肠经与手太阴肺经的相互属络而构成表里关系。

生?-肺主肃降,助大肠传导糟粕下行。

理、大肠传导,腑气通畅,有利于肺气的下降。

病-肺失清肃:大肠失润,传导失常,大便干结难下。

理〔大肠腑气不通:胸闷,咳嗽,呼吸困难。

3、脾与胃的关系:同居中焦,由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相互属络,互为表里。脾与胃在

五行中皆属土:胃为阳明燥土,属阳;脾为太阴湿土,属阴。

生-脾主运化,脾气以升为顺,脾为阴土,喜燥而恶湿。

理〔胃主受纳,胃气以降为和,胃为阳土,喜湿而恶燥。

病:脾失健运:纳呆,腹胀,便溏。

理〔胃失和降:恶心,呕吐,暧气,呃逆。

4、肝与胆的关系:肝与胆由足少阳经和足厥阴经相互属络,互为表里。

「肝主疏泄,胆汁生成,排泄正常。

「消化方面?

生理y 一胆汁可涵敛肝阳,有利于肝的疏泄。

I精神情志方面:肝主疏泄,调畅情志;胆主决断,与人之勇怯有关。

病:肝失疏泄,胆汁排泄障碍:口苦,纳呆,腹胀,胁助胀痛,黄疸。

理>肝胆病变,情志异常:多疑善虑,胆小易惊。

5、肾与膀胱的关系:膀胱与肾由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阴肾经相互属络而构成表里关系。生理:肾主摄纳,司膀胱

开合。

病-肾失摄纳,膀胱开合无度:尿频,小便清长,遗尿。

理-肾阳虚衰,气化不利:小便不利,癃闭。

第七单元奇恒之腑

细目一:脑

1脑的生理功能:(1)主宰生命活动。(2)主司精神活动。(3)主司感觉运动。

2、脑与五脏的关系:五脏六腑之精充盛,充养肾精,则肾精充盈。肾精充盈,则脑髓充满故脑能正常发挥其各种生

理机能。

细目二:女子胞

1女子胞的生理功能:(1)主持月经。(2)孕育胎儿。

2、女子胞与脏腑经脉的关系:

(1)肾中精气的作用;

(2 )心、肝、脾三脏的作用;

(3)冲任二脉的作用;

第八单元气、血、津液

细目一:气

1、人体之气的概念: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物质。

2、人体之气的生成:肺吸入的自然界的清气;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之气;肾精所化之气。

3、人体之气的运动:气的运动一一气机运动形式一一升、降、出、入

a 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推动着人的呼吸,推动着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与排泄,推动着人的生长发育和生殖,维持人的整个生命活动。

b 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失常——气机失调: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等。

4、人体之气的功能:

(1)推动-心气推动血液的运行。

作用-肾气推动人的生长发育。

(2)温煦-卫气温阳皮毛脏腑。

作用-阳气温通血脉,温化水液。

(3)防御作用

-脾气固摄血液,固摄脏器。

(4) 固摄作用-肺气,胃气固摄汗液。

.肾气固摄尿液。

(5)气化?广义:指精气、血、津液各自的新陈代谢和相互转化。作用一狭义:特指水液代谢的过程。

(6 )营养作用:水谷精微之气营养脏腑组织器官,维持人体生命活动。

5、人体之气的分类:

(1)元气(原气真气)

L肾中精气所化生「激发推动生长发育

组成与分布Y 主要功能j

L■通过三焦布达全身l激发推动生命活动

(2)宗气(大气胸中之气)

L自然界清气与水谷精气结合而成

组成与分布“

狀于胸中上至喉咙,下蓄丹田,贯注于心肺经脉。

閃心脉以行气血,出喉咙以司呼吸。

主要功能

S全身的动力,与言、听、视、动等均有关。

(3)营气(荣气)

「水谷精微中的精华部分所化生一一“清者为营”

组成与分布Y

■与血液共行于经络之中——“营行脉中”

生理功能:营养全身化生血液

(4)卫气

冰谷精微中的强悍部分一一“浊者为卫”

组成与分布-

气亍于脉外,布达全身一一“卫行脉外”

「护卫肌表,防御外邪。

生理功能?温养脏腑,皮毛。

I调节汗孔开合。

细目二:血

1、血的基本概念:指运行在经脉内,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营养物质。

2、血的生成: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营气化血、津液化血、精血互生。

3、血的功能:

(1)营养脏腑组织器官,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

(2)为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

4、血的运行:血的运行和五脏有关,与心、肝、脾关系密切,与心关第最为密切。心主血脉、脾主统血、肝主藏

血、肺朝百脉。

细目三:津液

1津液的基本概念:津液,人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

2、津液的代谢:与五脏六腑均有关,与肺、脾、肾关系密切,与肾的关系最为密切。

肺主通调水道脾主运化水液肾主水

1肝主疏泄促进水液代谢

膀胱贮尿排尿

大肠为水液代谢的通道

3、津液的功能:滋养脏腑、皮毛;化生血液;滑利关节;补益脑髓;

细目四: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1气与血的关系: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1)气能血液来源于水谷精微之气

生血i血液的生成依赖于气化

意义:血虚——补血为主,兼宜补气。

(2)气能行血:血液的运行依赖于气的推动——气行则血行。

意义:瘀血——活血化瘀,兼宜调气(或补气、行气)

(3)气能摄血:脾气统摄血液在经脉内运行。

意义:气虚一一气不摄血:便血、尿血、崩漏一一治以补气摄血。

(4)血为J血为气的物质基础

气母血为气的载体

2、气与津液的关系:

(1)气能津液来源于水谷精气

生津「一津液的生成来自于气化

(2 )气能行津:津液的运行也依赖于气的推动。

(3 )气能摄津

(4)津能载气:津液也是气的载体。

意义:汗出过多一一大汗亡阳I气随津脱

吐泄太过一一阳气暴脱j “吐血之余,定无完气”

3、血与津液的关系:津血同源,血汗同源。

理论意义:“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衄家不可发汗” “亡血家不可发汗”

失血过多者慎用发汗的方法,汗出过多者慎用温燥活血之方,以防止进一步损伤津液。第九单元经络细目一:经络学说

1、经络的基本概念:指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表里上下的系统。

2、经络系统的组成:(附图1)

经络系统简表图1

十二经筋: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

连缀四肢百骸,主司关节运动的作用。

十二皮部:十二经脉的机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

属一一五脏六腑:十二经脉所属络者。

细目二:十二经脉 1、 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

手三阴经,从胸腔内脏走向手指端,与手三阳经交会。 手三阳经,从手指走向头面部,与足三阳经交会。 足三阳经,从头面部走向足趾端,与足三阴经交会。

足三阴经,从足趾走向腹部和胸部,在胸部内脏与手三阴经交会。 2、 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

(1)相为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四肢末端交接; (2 )同名手足阳经在头面部交接; (3 )足手阴经在胸部交接; 3、 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阳明经:面部、额部(前) (1) 头面部 少阳经:头侧部(中)

I 太阳经:面颊、头顶、头后(后)

(2) 四肢部的分布:阴经行于内侧面,阳经行于外侧面。

上肢内侧为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

经脉

「手太阴肺经

F 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阴心经 -手阳明大肠经 手少阳三焦经

-手太阳小肠经 -足太阴脾经

足厥阴肝经 足少阴肾经 足阳明胃经 -足

少阳胆经

-足太阳膀胱经.

奇经八脉一一十二经脉以外的重要经脉,包括督脉、

十二经脉 (正经)

手三阳经

足三阴经

足三阳经

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 与脏腑有直接的络属的关系。

任脉、冲脉、带脉、阴维

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有统率、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的 作用。

十二经别一一从十二经脉别出的经脉,

有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经之间

联系的作用。

十二经脉及任、 督各分出一支别络, 加脾之大络,共十五支, 十二经脉表里两经

在体表的联系和渗灌气血的作用。 浮现于体表的络脉。

最细小的络脉。

厂别络

有加强

浮络 孙络

外连

I 连属 部分

上肢外侧为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

下肢内侧,内踝尖上八寸以上为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内踝尖上八寸以上则太

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

下肢外侧为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

(3 )躯干部:手三阴一一腋下手三阳一一肩胛足三阴一一胸腹部

「足阳明一一胸腹部(前)

足三阳Y足少阳一一身侧(中)

I足太阳一一背部(后)

4、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

?循行于四肢部的阴阳表里两极,内外相对称。

〔循行于内脏的阴阳表里两极,相属络。

5、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P 162)

细目三:奇经八脉

1、奇经八脉的特点:

(1)分布没有十二经规则

(2)一般与脏腑无直接属络关系

(3)一般无表里配属关系

2、奇经八脉的主要功能:

(1)密切十二经脉的联系

(2)调节十二经脉气血

(3)与某些脏腑关系密切:与奇恒之腑以及肾脏。

3、督脉、任脉、冲脉、带脉、跷脉、维脉的基本功能:

督脉功能:“阳脉之海” “总督一身之阳经”

任脉功能:“阴脉之海” “总督一身之阴经”;主胞胎一一女子胞胎儿的孕育。冲脉功能:“十二经之海”,调节十二经气血;冲为血海,女子胞月经的排泄。带脉功能:约束纵行的经脉;主女子带下。

跷脉功能:主司下肢运动;司眼睑开合;

维脉功能:维系全身经脉。

细目四:经别、别络、经筋、皮部

1、经别的概念:十二经别,指别行的经脉,是十二经脉最重要的支脉。

2、别络的概念:十五别络,指从经脉分出的最重要的络脉。

3、经筋的概念: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又称十二经筋。

4、皮部的概念:指十二经脉在皮肤的分区。

细目五:经络的生理功能和经络学说的应用

1、经络的生理功能:

(1)沟通表里上下,联络脏腑器官。

(2 )输送气血,滋养脏腑组织器官。

(3 )感应传导作用。

(4)调节平衡作用。

2、经络学说的应用:

中医基础理论完整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 绪论 中医学:就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与防治的一门科学,它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与丰富的临床经验。 中医基础理论:就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就是阐释与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1、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①中医学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 ②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的双重性 ③中医学就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知识体系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时期 战国至秦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建立。 《黄帝内经》: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主要标志,其全面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难经》:继《黄帝内经》之后的又一部重要的医学著作,创造性的提出了“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 《神农本草经》: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成书于两汉之间,全书收载365味中药,提出寒凉温热、酸苦甘辛咸之四气五味的理论,确立了中药理论的基础。 《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著名医家张仲景所著,后经宋代林亿等整理而成《伤寒论》、《金匮要略》两本书。《伤寒论》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时期 1)魏晋隋唐时期: 《针灸甲乙经》:晋代皇甫谧所著,我国第一部针灸专著。 《脉经》:晋代王叔与所著,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诸病源候论》:隋代巢元方所著,中医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唐代孙思邈所著,使脏腑辨证更加完善。 2)宋、金、元时期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代陈无择所著,确立了三因之病因分类法。 “金元四大家”:金、元时期我国医学史上的重要医学流派。 刘完素(河间)主寒凉,提出“六气皆从火化”之火热论; 张从正主攻邪,认为病皆由邪生,故“邪去则正安”; 李杲(东垣)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治以补益脾胃; 朱震亨(丹溪)以“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立论而主养阴。 3)明、清时期 出现了大批集成性著作。如明代张介宾之《景岳全书》,李中梓之《医宗必读》,清代王清任之《医林改错》等。 叶桂(天士),吴塘(鞠通)等为代表,创立了以卫气营血、三焦为核心的温病的辨证论治的体系,形成了“温病学派”。 4)近代与现代 三、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1、整体观念 (1)定义:人体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密切相联,人体受社会、生存环境影响,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思想及其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称之为整体观念。中医的整体观念贯穿与中医的生理、病理及诊治等各个方面。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气一元论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气一元论 中国古代哲学的物质观,从五行的多元论到阴阳二气的二元论,最终统一于气的一元论。“太极一气产阴阳,阴阳化合生五行,五行既萌,遂含万物”。天地万物皆本于气,人亦因气而生。气是构成天地万物以及人类生命的共同的本始物质,人的生死、物之盛毁,都是气聚散变化的结果。 气,是中国古代哲学标示物质存在的基本范畴,是运动着的、至精至微的物质实体,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最基本元素,是世界的本原,是标示着占有空间、能运动的客观存在。气是中国古代对世界本原的粗浅认识,从云气、水气到量子、场,无不涵盖其中,可谓“至大无外”,“至小无内”。 气又是一个涵盖物质与精神、自然与社会的哲学范畴,其内涵既是客观存在的实体,又是主观的道德精神,兼容并包,错综复杂。 在中医学理论体系,就生命物质系统——气、血、精、津、液而言,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活力很强、运动不息、极其细微的物质,是生命物质与生理机能的统一。在生命物质系统的各种具体的物质概念中,气是最大的概念。 气是构成万物的本原。气是絪緼运动,至精至微的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人的生长壮老已,健康与疾病,皆本于气,故曰:“人之生死" ,全赖乎气。气聚则生,气壮则康,气衰则弱,气散则死”。 总之,气是连续性的一般物质存在,充塞于整个宇宙,是构成世界的本原,是世界统一性的物质基础。气是构成万物最基本的物质要素,万物是

气可以感知的有形存在形式。气规定万物的本质,气的内涵揭示了气的物质性和普遍性、无限性和永恒性。 天地之气动而不息,运动是气的根本属性,气是具有动态功能的客观实体,气始终处于运动变化之中,或动静、聚散,或絪緼;清浊, 或升降、屈伸,以运动变化作为自己存在的条件或形式。天地运动一气,毂万物而生。 气是构成宇宙的物质基础,气聚而成形,散而为气。形和气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而形和气的相互转化则是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物之生由乎化,化为气之化,即气化。形气之间的相互转化就是气化作用的具体表现。气生形,形归气,气聚则形生,气散则形亡。形之存亡由乎气之聚散。 气贯通于天地万物之中,具有可入性、渗透性和感应性。未聚之气稀微而无形体,可以和一切有形无形之气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能够衍生和接纳有形之物,成为天地万物之间的中介,把天地万物联系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感应,即交感相应之谓。有感必应,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气有阴阳是两,两存在于一之中。气是阴阳的对立统一体,阴阳对立的双方共同组成气的统一体,它们是一切运动变化的根源。气之阴阳两端相互感应而产生了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 新陈代谢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人之生死由乎气,气是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这种生命的物质——气,经常处于不断自我更新和自我复制的新陈代谢过程中。气的这种运动变化及其伴随发生的能量转化过程称之为“气化”。“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精化为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就是对气化过程的概括。 人体的脏腑经络,周身组织,都在不同的角度、范围和深度上参与了

中医基础理论 教学大纲

中医基础理论02 课程代码:01400052 适用专业(方向):中医药类专业本科 总学时数:64 学分数:4.0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属于中医学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思维方法,包括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中医学对正常人体的认识(藏象、精气血津液神、经络、体质)、对疾病的认识以及养生与治疗的原则(病因、发病、病机、防治原则),即全面而系统地掌握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为今后学习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以及中医临床各科打好基础。 该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可适当配合多媒体教学。课时共计64学时。 二、课程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 绪论(4学时) 【目的要求】 1.掌握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2.了解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概况等。 自学: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 【教学内容】 一、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中医学属融入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自然科学;受古代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是多学科融合的产物。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概念和特色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三)中医学理论的继承与创新 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一)整体观念: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二)辨证论治:病、证、症的基本概念;辨证论治的基本概念;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四、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自学) 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8学时) 【目的要求】 1.掌握阴阳的基本概念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2.掌握五行的基本概念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3.熟悉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4.了解精气学说。 自学: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 【教学内容】 第一节精气学说 一、古代哲学精、气的基本概念 (一)精的基本概念:包括精概念的源流。 (二)气的基本概念:包括气概念的源流。 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精气构成宇宙万物的机理;精气的存在形式。 (二)精气的运动与变化:气的运动;气化。 (三)精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维系着天地万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使万物得以相互感应。 (四)天地精气化生为人

中医基础教学大纲

普通高等教育全日制五年本科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供中医类五年制专业用) 前言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属于中医学的专业基础课。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本课程中有关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包括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藏象、精气血津液神、经络、体质)、中医学对疾病及其防治的认识(病因、发病、病机、防治原则),为继续学习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经典著作和临床各科打好基础。 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多媒体教学和课堂讨论等方法,以增强学生对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的认知能力,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掌握学习方法,锻炼培养思维和科研能力,培养学生的运用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教师语言应规范通俗,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突出重点,讲清难点并交代疑点,既要充分考虑大学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在学习方法方面的适应能力,又要充分体现中医基础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反映中医现代化的要求。 正文 绪论 【目的要求】 1.掌握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2.了解中医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概况。 【教学内容】 一、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和学科属性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形成与发展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三)中医学理论的继承与创新 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一)整体观念: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整体观与现代医学模式。 (二)辨证论治:病、证、症的基本概念;辨证论治的概念;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四、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 【课时与方法】 总课时6主要特点4 其他2 授课方法课堂讲授结合多媒体教学 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目的要求】 1.了解古代哲学精、气的概念、精气学说的内容及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2.掌握阴阳的概念和阴阳学说的内容。 3.掌握五行的概念和五行学说的内容。 4.掌握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5.了解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 【教学内容】 第一节精气学说 一、古代哲学精与气的概念 (一)精的概念 (二)气的概念 二、精气学说的内容 (一)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 (二)精气的运动与变化 (三)精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 (四)天地精气化生为人 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第二节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概念及属性 (一)阴阳的概念 (二)阴阳的属性 (三)阴阳属性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二、阴阳学说的内容 (一)阴阳对立制约:阴阳相反、阴阳相互抑制削弱。 (二)阴阳互根互用:阴阳相互依存、阴阳相互促进化生。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形体官窍之脉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形体官窍之脉 形体官窍,是人体躯干、四肢、头面部等组织结构或器官的统称,是人体结构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五体和五官九窍,以及五脏外华等内容。脏象学说认为,形体官窍虽为相对独立的组织或器官,各具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它们又都从属于五脏,分别为某一脏腑功能系统的组成部分。形体器官依赖脏腑经络的正常生理活动为之提供气血津液等营养物质而发挥正常的生理作用,其中与五脏的关系尤为密切。脏象学说采用以表知里的方法,着重通过活动的机体的外部表征来推导人体内部脏腑组织的运动规律,从而确定“象”与“脏”的关系。 形体: 形体,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形体,泛指人体的身形和体质。狭义的形体,指脉、筋、肌肉、皮肤、骨五种组织结构,称之为五体。五体既与脏腑经络的机能状态密切相关,又与五脏有着特定的联系。五体与五脏这种对应关系称为“五脏所主”。所谓:“五脏所主,心主脉,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肉,肾主骨”。 脉: 在中医学中,脉有多种含义,一指脉管,又称血脉、血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夫脉者,血之府也”(《灵枢·决气》),属五体范畴。二指脉象、脉搏。所谓“按其脉,知其病”(《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属四诊范畴。三指诊脉法,属切诊、脉诊范畴。四指疾病名称,属五不女之一,即螺、纹、鼓、角、脉中之脉。

解剖形态:在五体中,脉即脉管,又称血脉、血府,主要指血管,为气血运行的通道。“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脉是相对密闭的管道系统,它遍布全身,无处不到,环周不休,外而肌肤皮毛,内而脏腑体腔,形成一个密布全身上下内外的网络。脉与心肺有着密切的联系,心与脉在结构上直接相连,而血在脉中运行,赖气之推动。心主血,肺主气,脉运载血气,三者相互为用,既分工又合作,才能完成气血的循环运行。因此,脉遍布周身内外,而与脏肺的关系尤为密切。脉与经络、经脉的关系: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统称,其中纵行的主要干线称为经脉,由经脉分出网络全身的分支为络脉。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而经脉则是人体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经络、经脉的含义较脉为广。实际上,言经络、经脉,则脉亦在其中了。 运行气血:气血在人体的血脉之中运行不息,而循环贯注周身。血脉能约束和促进气血,使之循着一定的轨道和方向运行。饮食物经中焦脾胃的消化吸收,产生水谷精微,通过血脉输送到全身,为全身各脏腑的生理活动提供充足的营养。如果脉中气血数量减少,营养亏乏,就会导致全身气血不足。若脉中气血运行速度异常,运行迟缓则血瘀,血行加速、血液妄行则出血。 传递信息:脉为气血运行的通道,人体各脏腑组织与血脉息息相通。脉与心密切相连。心脏推动血液在脉管中流动时产生的搏动,谓之脉搏。脉搏是生命活动的标志,也是形成脉象的动力。脉象是脉动应指的形象。脉象的形成,不仅与血、心、脉有关,而且与全身脏腑机能活动也有密切关系。因此,脉象成为反映全身脏腑功能、气血、

《中医基础理论》讲课稿:如何学好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讲课稿:如何学好中医基础理论 同学们,现在开始上课。这是本门课程最后一个单元,在前面系统讲述了这门课程的基本内容之后,我们回过头来:讲一讲作为本科学生如何来学习《中医基础理论》这门课程?最终,学习之后,要达到一个什么目的?在这个基础之上,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碰到一些难以理解的问题,选择有代表性的,在这里面,再作一次解释,提供一个思路和方法。至于在讲述过程中曾经提到某一个问题,有多种学术观点、有多种学说,作为本科教学,只提供一个目前学术界共识的一个学说,其余的一律不要求,仅供同学们今后学习的时候去思考、去探索。 首先说一说,作为本科生进入高等学校,第一门中医课程——《中医基础理论》。要想学好这门课程,每位同学应该做好三方面的准备,就是在原有高中教育的基础上,通过我们讲授这门课程,同学们能够体会到《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国的文化密切相关。无论在哲学和科学,乃至人文,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都密切相关。特别是和中国古代的哲学,有非常重要的关系。因此,我们希望同学们在学习这门课的时候,认真去学一点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国古代哲学史。推荐给同学们一本我认为不错的《中国古代哲学史》,北京大学哲学系哲学教研室,是给哲学系学生上公共课的,叫《中国古代哲学史》。希望大家认真去阅读。通过阅读这本书,自学,可以了解中国古代的哲学大致的发展过程。我们前面讲过气、阴阳五行,那里面都做了解释,这个

概念是怎样?气、阴阳五行学说是怎么样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比较系统完整的中国古代哲学的理论。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除了读这本书之外,建议同学们读一点中国的小学,现在叫蒙学,中国文化的蒙学,推荐一本,读一读《幼学琼林》。那里包括天文、自然、地理、文化、哲学、伦理,全都有了,是中国传统教育第一名七门课程。至于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还有许多书,读这一本,我看就能了解一下中国文化的概貌,从哲学、社会科学、伦理学、天文、地理、气候,那里面都有。再推荐一本书,要想了解中国文化的大致发展过程,现在教育部为全国的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编写了一本中国传统文化,大概就有三本教材,任何一本教材都可以。因为本科生不需要了解更多,掌握更多,三十二开本,也就是一百多页,又都是全国统编教材,是教育部统编的,读一本《中国传统文化》。读三本书,达到什么目的呢?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发展过程。通过这个,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特别是重点掌握中国古代哲学发展历史。它通过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使我们知道中国的文化的特征,它与西方文化有什么区别?在这个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中医学,在理论上,它有什么特点?通过读这些书,掌握这些知识,解决了初步了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决定的中国人的科学思维方式,和西方人的科学思维方式是截然不同的。只有掌握了中国的文化所决定的科学思维方式,按照这个科学思维方式才能把《中医基础理论》学好。 第二点讲,学习《中医基础理论》的方法,一定按照中国人的科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及任务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就是由中医学得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按照中医学得逻辑体系组织而构建得理论体系。它以中国古代朴素得唯物论与辩证法思想为科学方法论,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得生理、病理为理论核心,并融合了历代著名医家真知灼见得一门课程。本课程包括了认识论与方法论两部分内容。认识论方面主要就是以阴阳五行、整体观念等哲学思想以及藏象学说等为代表得对人体生命活动与病理变化得认识;方法论主要就是以辨证论治、养生防病为核心得临床思维方法,遣方用药法则等。本课程体现了古代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得有机融合,就是中医院校各专业学生学习中医药学其她各门基础课程与临床课程所必修得专业基础理论课程,这种中医基础知识得奠定作用将对学生进一步学习深造产生深远得影响。中医基础理论就是中医学得灵魂,课程中所阐述得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与基本规律对临床实践具有很重要得指导意义。扎实得中医基

础理论功底对学生以后参加临床医疗实践活动,培养正确得思维方法,提高临床辩证水平以及开拓创新方面具有不可替代得作用。 第二部分课程培养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程得教学,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中医基本理论知识,为学习中医其她各科奠定坚实得基础,并对学生得中医思维能力进行初步训练。课程要求学生能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得观点来认识古代得哲学理论——阴阳五行学说,掌握人体脏腑、精气血津液、经络得生理功能,以及疾病得病因与发病、病机、防治原则等,初步了解人体脏腑得主要病理表现。 二、技能目标 本课程得教学过程中,通过用验案来对照理论,结合理论进行辨 析讨论,让学生亲身感受临床诊疗经过,培养学生得临床兴趣,使得理论与临床应用有机结合,并直观形象地把握理论,能初步运用中医理 论来辨析疾病得病因、病机、治疗原则。 三、职业素质与态度目标 通过本课程得教学,使学生逐渐了解中国传统医学在防病治病方面得魅力,理解并热爱中医,形成对祖国医学文化得认同感,初步树立救死扶伤得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培养全心全意为人类健康服务得情感,逐步确立为人类生命健康保驾护航做贡献得人生理想。 第三部份课程教学框架设计与学时安排

中医基础理论 中基 ppt word版 最全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导论 何谓中医学(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的健康、疾病、预防的生命科学。 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科学的思维方法。 集结于汉族地区 传统医学(traditional medicine) 中医学学科属性 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 中医学具有社会科学特性 中医学受到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 中医学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产物 何谓中医基础理论(basic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中医基础理论是对中医学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 是研究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一门学科 是指导中医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理论基础 中医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元气论Essential Qi Theory、阴阳五行学说Yin-yang Theory and Five Phase Theory 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 藏象visceral manifestation 气血津液Qi,Blood, Fluid and Humor 经络meridian and collateral 体质constitution 中医学对人体病理的认识:病因cause of disease、发病occurrence of disease、病机 mechanism of disease 治则治法therapeutic principle and therapeutic method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中医学奠基、形成阶段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的标志 《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难经》:补充《内经》的不足。 《伤寒杂病论》:奠定中医辨证论治基础。 《神农本草经》:奠定中药学理论的基础。 晋、唐时期:学科分化、临床发展 专科专著问世,学科不断分化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第一部探讨病因病机和临床证候学的专著。 医学教育规范化:设立太医署 宋(金)元时期:学派涌现、理论突破 学派:金元四大家(four medical schools) ——刘完素(刘河间)(寒凉学派the school of cold & cool ) 主火论“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从火化” ——张从正(张子和)(攻下派the school of purgation ) “病由邪生,邪去则正安”、“汗、吐、下” ——李东垣(李杲)(补土派the school of invigorating the earth ) “脾胃一虚,百病乃生”、“健脾养胃”、“甘温除热”

中医基础理论 经络

经络 细目一经络学说概述 1.经络的基本概念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2.经络系统的组成 细目二十二经脉 1.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 2.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 ①相表里的阴阳两经在四肢末端相交接 ②同名手足阳经交接于头面部(“头为诸阳之会”)

③足、手阴经交接于胸部 3.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1)头面部的分布 头为诸阳之会:阳明经分布于面部,其中足阳明经行于额部;少阳经分布于头侧部;手太阳经行于面颊部,足太阳经行于头顶、后头部。 总的来说是阳明在前,少阳在侧,太阳在后。 (2)四肢部的分布 阴经分布在四肢的内侧面:“内侧前中后,太阴厥少阴”。但足三阴经在内踝尖上八寸以下的分布,前中后部位依次是厥阴、太阴、少阴。 阳经分布在四肢的外侧面:“外侧前中后,阳明少太阳”。 (3)躯干部的分布 阳明经腹面,太阳经背面,少阳经侧面,足三阴经腹面。 循行于腹面的经脉,自内向外依次是: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 4.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 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 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 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 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 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 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 5.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

细目三奇经八脉 1.奇经八脉的含义及特点 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 奇者,异也。所谓奇经,是指这些经脉与十二经脉不同。它们与十二正经的区别是: (1)它们的分布不如十二经脉那样有规律; (2)它们与脏腑没有直接的络属关系; (3)彼此之间也无表里关系。 “八脉”是指奇经共有八条,故称“奇经八脉”。 2.奇经八脉的生理功能 (1)密切十二经脉的联系 督脉——“总督诸阳”(与六阳经交会于大椎,称为“阳脉之海”) 任脉——“阴脉之海”(与足三阴经交会于关元脐下三寸,足三阴经又接手三阴经,故任脉称为“阴脉之海”) 阴维——维络诸阴经,联络所有的阴经而与任脉交会(于廉泉喉结上舌骨下、天突); 阳维——维络诸阳经,联络所有阳经而与后督脉相合; 冲脉——通行上下前后,渗灌三阴三阳“十二经脉之海”; 带脉——约束纵行诸经,沟通腰腹部的经脉; 阴跷、阳跷——“分主一身左右阴阳”。 (2)调节十二经脉中的气血 除任、督直接参与十四经气血循环外,其他奇经还具有涵蓄和调节十二经气血的功能。 (3)与某些脏腑关系密切 奇经八脉虽然不似十二经脉那样与脏腑有直接的属络关系,但它们在循行分布过程中与脑、髓、女子胞等奇恒之腑以及肾脏有较为密切的联系。从而加强了某些脏腑之间的相互沟通。 3.督脉、任脉、冲脉、带脉、跷脉和维脉的循行特点和基本机能 督脉 (1)循行部位 督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沿脊柱里面上行,至项后风府穴处进入颅内,络脑,并由项沿头部正中线,以头顶、额部、鼻部、上唇,到上唇系带处(龈交穴)。 分支1:从脊柱里面分出,络肾。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标准

贵州民族大学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标准 一、课程教学的目标和任务 1、总体目标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是以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为科学方法论,以整体观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理论核心,融合了历代著名医家真知灼见的一门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掌握中医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树立中医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掌握以阴阳五行、整体观念等哲学思想以及藏象学说等为代表的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病理变化的认识体系。学会辨证论治、养生防病为核心的临床思维方法及遣方用药法则。通过学习该课程,为以后的学习、研究及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知识目标 掌握中医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并对学生的中医思维能力进行初步训练。要求学生能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认识古代的哲学理论——阴阳五行学说,掌握人体脏腑、精气血津液、经络的生理功能,以及疾病的病因与发病、病机、防治原则等,初步了解人体脏腑的主要病理表现。 3、能力目标 教学过程中通过典型医案,结合理论进行辩证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直观形象地把握理论,能初步运用中医理论来辨析疾病的病因、病机、治疗原则。 4、素质养成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逐渐了解中国传统医学在防病治病方面的魅力,理解并热爱中医,形成对祖国医学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治未病”的养生观念,逐步确立职业目标。 二、课程内容和要求 学时序号教学内容概述能力要求(教学目标) 安排

1 绪论1.掌握中医学的基本概念; 2.了解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大体过程; 3.掌握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辨证论治; 4.了解中医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 2 2 第一章精气、阴阳、 五行1.掌握古代哲学范畴中精气、阴阳、五行的基本概念; 2.了解古代哲学范畴中精气、阴阳、五行等概念的形 成; 3.掌握古代哲学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的主 要内容; 4.了解古代哲学精气、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 应用。 4 3 第二章藏象1.掌握藏象的概念; 2.掌握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 3.掌握五脏精气阴阳的概念及其逻辑关系; 4.掌握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 5. 掌握五脏的生理特点; 6.掌握五脏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7.掌握六腑的生理功能和生理特点; 8.掌握三焦的生理功能、部位划分及其生理特点 9.了解脑和女子胞的生理功能; 10.了解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之间的关系。 4 4 第三章气血津液与 精神1.掌握精、气、血、津液的概念、生成、功能; 2.了解精的分类; 3.了解气的运动与气化; 4.掌握津液的输布和排泄; 5.了解精、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4

中医基础理论完整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 绪论 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一门科学,它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是阐释和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1、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①中医学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 ②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的双重性 ③中医学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知识体系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时期 战国至秦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建立。 《黄帝内经》: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主要标志,其全面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难经》:继《黄帝内经》之后的又一部重要的医学著作,创造性的提出了“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 《神农本草经》: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成书于两汉之间,全书收载365味中药,提出寒凉温热、酸苦甘辛咸之四气五味的理论,确立了中药理论的基础。 《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著名医家张仲景所著,后经宋代林亿等整理而成《伤寒论》、《金匮要略》两本书。《伤寒论》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时期 1)魏晋隋唐时期: 《针灸甲乙经》:晋代皇甫谧所著,我国第一部针灸专著。 《脉经》:晋代王叔和所著,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诸病源候论》:隋代巢元方所著,中医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唐代孙思邈所著,使脏腑辨证更加完善。 2)宋、金、元时期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代陈无择所著,确立了三因之病因分类法。 “金元四大家”:金、元时期我国医学史上的重要医学流派。 刘完素(河间)主寒凉,提出“六气皆从火化”之火热论; 张从正主攻邪,认为病皆由邪生,故“邪去则正安”; 李杲(东垣)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治以补益脾胃; 朱震亨(丹溪)以“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立论而主养阴。 3)明、清时期 出现了大批集成性著作。如明代张介宾之《景岳全书》,李中梓之《医宗必读》,清代王清任之《医林改错》等。 叶桂(天士),吴塘(鞠通)等为代表,创立了以卫气营血、三焦为核心的温病的辨证论治的体系,形成了“温病学派”。 4)近代和现代 三、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1、整体观念

(精)中医基础理论—病机

中医基础理论——第七单元病机 细目一邪正盛衰 要点一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 1.实的病机:主要是指以邪盛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应。邪气和正气都比较强盛。 2.虚的病机:主要是指以正气亏虚为矛盾主要方面的病理反应。 3.虚中夹实 指病理变化以正气虚损为主,又兼夹实邪结滞,从而形成正虚邪实的虚实错杂病理状态。 4.实中夹虚 指病理变化以邪实为主,又兼有正气虚损不足,从而形成邪实正虚的虚实错杂病理状态。 5.真虚假实 即“至虚有盛候”,指“虚”为病机的本质,而其“实”乃是病证假象的病理状态。即所说“至虚之病,反见盛势”。 6.真实假虚 即“大实有羸状”,指“实”为病机的本质,而其“虚”乃是病证假象的病理状态。即所说“大实之病,反有羸状”。 邪正盛衰总结 证例 实腹中胀痛,大便不通,水肿等 虚神疲乏力、动则气喘、畏寒怕冷

实中夹虚高热伤津 虚中夹实脾虚水肿,气虚血瘀 真虚假实气血不足导致的闭经 真实假虚大便不通导致的热结旁流 要点二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 1.正胜邪退:疾病好转和痊愈。 2.邪胜正衰:疾病恶化甚至死亡。 3.邪正相持:邪正势均力敌,相持不下,病邪稽留,病势处于迁延状态。 4.正虚邪恋:疾病处于缠绵难愈。 5.邪去正虚:邪气被祛除,正气被耗伤而虚弱,有待恢复的病理过程。细目二阴阳失调 要点一阴阳偏胜 1.阳偏胜 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阳盛而阴未虚的实热性病理变化。 “阳胜则热”“阳胜则阴病” 2.阴偏胜 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阴盛而阳未虚的实寒性病理变化。 “阴胜则寒”“阴胜则阳病 要点二阴阳偏衰 1.阳偏衰

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阳气不足,阳不制阴,阴相对偏盛的虚寒性病理变化。 2.阴偏衰 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阴液不足,宁静、滋养作用减退,阴不制阳,阳气相对有余的虚热性病理变化。 要点三阴阳互损 阴阳互损,是指在阴或阳任何一方虚损的前提下,病变发展影响到相对的一方,形成阴阳两虚的病机。 要点四阴阳格拒 1.阴盛格阳 阴盛格拒又称格阳。指阴寒偏盛至极,壅闭于内,逼迫阳气浮越于外,致使阴阳不相维系顺接,而相互格拒的一种病理状态。其证候为真寒假热证。 2.阳盛格阴 阳盛格阴又称格阴。指阳热偏盛至极,深伏于里,阳气被遏,郁闭于内,不能外达于肢体,从而将阴气排斥于外的一种病理状态。其证候为真热假寒证。 要点五阴阳亡失 1.亡阳 2.亡阴 阴阳失调总结 阴阳证型 阳偏胜实热

读书笔记——《中医基础理论》

读书笔记——《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是一本彻彻底底的医学本科教材.作为中国医学/哲学的文化瑰宝,中医理论在中国社会的演进上起到了强大的推动作用.她系统的科学观点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积累深深影响了每个中国人的思想、道德、观念,深深影响着整个中国社会的运作方式。正是如此,我才打算读一读中医的入门书籍,通读之后发现它所蕴涵的思想是如此的有冲击力,我深深的被他的魅力所折服。 《中医基础理论》一书,分为9章,系统的介绍了古代经典中医理论的方方面面的内容。其中最精彩的部分当属中医哲学基础、藏象学说、经络学说。 中医哲学基础,以阴阳学说为基础。它认为宇宙中万事万物都可以归类为或阴或阳。阴阳两性是相互对立却又统一的整体。凡属发热、表面、上升、光明等即为阳;反之则为阴。而且不仅事物整体可以又阴阳之分,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也可有阴阳之分。总之,阴阳是事物的特有属性。在阴阳学说的基础上,中医又发现了五行学说。五行是阴阳的再分化,用以描述不同的脏腑的行为特性。就这样阴阳、五行就组成了中医的哲学基础。 至于藏象学说和经络学说则是中医理论在医学上的实际应用,中医不是完全照搬解剖学结论,而是有自己独特的创举。说它是创举,其实一点也不为过,因为藏象学说和经络学说体现了中医学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系统论。在中医看来,人体甚至是宇宙中的任何事物都是一个系统。系统内部、系统和系统之间都时时刻刻相互影响着。这就很好的解释了医学中的疾病转移、变化规律。 中医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系统里论和研究方法。也许,他的研究方式和西方科学的研究方法又很大差异,但这并不能抹杀中医对社会的进步所做出的贡献。我们也有理由相信,中医再现代科学的发展史中将写下更辉煌的篇章。

中医基础理论易错点归纳第六章病机

1、【单选】A.由实转虚 B.虚实夹杂 C.真虚假实 D.真实假虚 E.因虚致实 由于实邪结聚,阻滞经络,气血不能外达,而出现的病机是:D.真实假虚 2、★【单选】A.脏腑机能虚损,水液内停 B.脏腑气血失调,功能障碍 C.脏腑阴阳失调,功能失常 D.脏腑气血不足,运化无力 真虚假实中假象出现的机理是:D.脏腑气血不足,运化无力 3、【多选】A.精血津液不足 B.滋养、宁静功能减退 C.阳气相对亢盛 D.阳热偏盛而伤阴 阴偏衰的病机是指:A、B、C 4、【多选】A.过用汗法或汗出过多 B.邪盛正衰,正不敌邪 C.虚阳外越 D.寒湿之邪伤阳 形成亡阳病理状态的主要因素是:A、B、C 5、【多选】A.三焦水道不利 B.肺失宣散和肃降 C.肝失疏泄 D.脾运化功能障碍 导致津液输布障碍最主要的原因是:A、B、C、D 6、【单选】A.体内气机的逆乱 B.体内阴血的不足 C.体内阳气之变动 D.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E.体内筋脉失常 《临证指南医案》指出“内风”的机理均属于:C.体内阳气之变动 7、【单选】A.气机之逆乱 B.阴血之不足 C.阳气之变动 D.筋脉之失养 《临证指南医案》指出“内风”的机理是:C.阳气之变动 8、★【选择】A.肝阳化风 B.热极生风 C.阴虚风动 D.血虚生风 症见筋挛肉瞤、手足蠕动,其病机是:C.阴虚风动 症见肢麻不仁、甚则手足拘挛不伸,其病机是:D.血虚生风 9、★【多选】A.腰膝酸软,耳鸣 B.肢麻不仁,关节屈伸不利 C.眩晕目涩,视物模糊 D.筋挛肉瞤 肝血不足可致:B、C、D (按:阴虚动风常见于热病后期耗伤肝肾真阴,阴精严重亏损,神志昏迷,虚风内动,手足蠕动,它是极虚的证候,抽搐轻微、徐缓无力,最严重者也就轻微抽动,和实风内动那种颈项强直,角弓反张,四肢抽搐急迫有力的证候截然不同。血虚生风则常见于内伤杂病,久病失血,血虚不能濡养筋脉,肢体麻木不仁,筋脉拘挛,肌肉瞤动,手足颤动。前者是极虚,压根动不起来,后者乃不足,还有足够的力量去挛急、瞤动,或颤动,这是二者最大的区别) 10、【多选】A.寒邪直中三阴 B.阳气虚衰,温煦功能减退 C.恣食生冷,伤及中阳 D.阳不化阴,水湿痰浊壅盛“寒从中生”是指:B、D 10、【单选】A.手少阴心经 B.任脉 C.冲脉 D.足阳明胃经 E.足太阴脾经 “气盛则身以前皆热”的经脉是:D.足阳明胃经 11、【单选】A.手少阴心经 B.任脉 C.冲脉 D.足阳明胃经 E.足太阴脾经 《灵枢?经脉》说何经“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栗”:D.足阳明胃经 12、【单选】A.手少阴心经 B.任脉 C.足厥阴肝经 D.足阳明胃经 E.足太阴脾经 《灵枢?经脉》所载“实则狂癫,虚则足不收,胫枯”,为何经之别的病变:D.足阳明胃经 13、【多选】A.消谷善饥 B.肿首头重 C.溺色黄 D.足不能行 《灵枢.经脉》记载,经气“有余于胃”的临床表现是:A.消谷善饥、C.溺色黄 14、【选择】A.太阳之脉终绝 C.少阳之脉终绝 B.少阴之脉终绝 D.厥阴之脉终绝 面黑齿长而垢,上下不通的病机是:B.少阴之脉终绝 中热隘干,善溺心烦,舌卷卵缩的病机是:D.厥阴之脉终绝 15、【选择】A.太阳之脉终绝 B.太阴之脉终绝 C.少阳之脉终绝 D.少阴之脉终绝 耳聋百节皆纵的病机是:C.少阳之脉终绝 腹胀闭不得息,善噫的病机是:B.太阴之脉终绝 16、【多选】A.脏腑功能太过 B.脏腑功能不及 C.脏腑阴阳失调 D.脏腑气血失调

浅谈学习《中医基础理论》

浅谈学习《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开考的首门课程,根据多年统计,合格率一般仅在三分之一左右。显然已成许多考生望而生畏的拦路虎。一些意志薄弱者,一、二次失败就偃旗息鼓。之所以造成这样的局面,本人认为有诸多原因,其中相当一部分考生的思维方式尚未转向。众所周知,目前我们的中学教学重视数理推论,直观形象教学,虽然对于中医学习普遍也是适用的,但中医独特的理论框架,独特的思维方式,如果尚未很好建立,就难于在中医这块圣地内驰骋,乃至投械退却。这是十分可惜而可悲的。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迅速换“数理化脑袋”为“中医脑袋”十分重要。实践证明,闯过这一关者,只要继续努力,前面即是坦途。 一、脏腑功能认识观 《内经》时代,中医医家对脏腑的部位、结构、形态亦有颇多记载,而且有些论述在当时大大超越世界水平。在论述各脏腑时,教材中亦有部位、结构、形态的阐述,如肺位于胸腔,左右各一。肾位于腰部,脊柱两旁,左右各一。心“圆而尖长,形似倒垂的未开莲蕊,有心包卫护于外”等等。如果顺着这样描述思路去理解,则就会对诸如“肾藏精”、“肺通调水道”、“心主神态”这一些概念理解上的格框。尤其是对刚从高中毕业的学生而言,更是不可思议。故请读书时务必千万要记住P.29有一个重要的说法:“藏象学龄前说中的脏腑,不单纯是一个解剖学的概念,更重要的则是概括了人体某一系统的生理和病理学概念。”用脏腑功能的认识观才能真正理解P.23“左升太过,右降不及”。也就不会钻进脾“似马蹄”、“似镰刀”这类牛角尖里面怀疑中医的科学性,从而影响学习的信心。是否可以这样理解: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名为“脾”,同理去释各脏的功能。 二、生理、病理互证观 中医药有几千年医疗实践的经验,是在长期行生产斗争和医疗实践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医学理论。中医学理论形成以后,又反过来指导临床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充实和发展。中医的实践性融于理论之中,而临床表现是基础。因此,从临床角度而言顺序应是临床表现→病理、生理→概念。而教材编写的顺序是:概念→生理、病理→临床表现。故在阅读时,应适度地采用逆向思维的方法。譬如以“肾主纳气”一节为例,肾主纳气是指肾有摄纳肺所吸入之清气,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才能保证体内外气体的正常交换。肾主纳气功能正常则呼吸均匀和调。若肾的纳气功能减退摄纳无权,呼吸就表浅,可出现动辄气喘,呼多吸少等病理现象。从临床表现中证实生理抑或病理,从而得出某一概念。这种论述的形式在教材中比比皆是。所以诸如:如何理解肺朝百脉,脾主升清,肝主藏主等等问题时,皆可用一个模式来回答,即:概念、生理、病理以及临床表现。 三、以象测脏的推断观 何谓“藏象”?藏是指藏于内的内脏。象是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我们要研究内脏是正常的还是异常的,并不是非要打开胸、腹腔观内脏之变化,而是通过临床表现来推断。这就要求学生必须熟练掌握望、闻、问、切的诊断手段。 《中医基础理论》教材重于生理、病理的机制探讨,也举例性地列出一些临床表现。譬如在论述心主血脉一节,怎样才能诊断心主血脉失调呢?从脉、舌、面之象——临床表现以测“藏”。脉涩、结代,面色表紫,舌质紫暗或有瘀斑则为心血瘀阻。笔者认为,如果在学习《中医基础理论》时能适当地参考有关中医各科教材,诸如《中医诊断学》,可能会收到相得益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取象比类的求证观 取象比类就是取自然界的一些现象、生物的动象和社会现象以类比于人体,从而解释生理、病理、药理等的一种思维,运用方法。不论其科学如何,这种取象比类法一直在中医学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1) 李本强 1.中医学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辩证论治。 2.证,也叫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4.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5.“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6.“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就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7.人体是有机的整体。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并通过经络纵横广泛地分布,以贯通内外上下,运行气血津液,滋养并调节各组织器官的活动。 8.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阴和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和势力,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9. 阴阳的对立制约: 正常者如“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反常者,则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等。 10. 阴阳的互根互用: “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等。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2) 李本强 11. 阴阳的转化: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中医基础理论(体质学说概述)

体质学说概述 体质学说,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正常人体体质的概念、形成、类型特征,及其对疾病发生、发展、演变过程的影响,并以此指导对疾病进行诊断和防治的理论知识。 一、体质的概念 (一)体质的基本概念 体质是指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换言之,体质是人群中的个体,禀受于先天,受后天影响,在其生长、发育和衰老过程中所形成的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相对稳定的人体个性特征。 (二)体质的构成 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是形与神的协调统一,这是生命存在和健康的基本特征。健康,就是人体在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精神心理方面的完好状态,正如张介宾《类经·藏象类》说:“形神俱备,乃为全体。”神由形而生,依附于形而存在,形是神活动的物质基础和所舍之处;反过来,神是形的功能表现和主宰,神作用于形,对人体生命具有主导作用,能协调人体脏腑的生理机能。因此,形壮则神旺,形衰则神衰。体质概念包括了形、神两方面的内容,一定的形态结构必然产生出相应的生理机能和心理特征,而良好的生理机能和心理特征是正常形态结构的反映,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在体质的固有特征中综合地体现出来。可见,体质由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三个方面的差异性构成。 1.形态结构的差异性 人体形态结构上的差异性是个体体质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外部形态结构和内部形态结构(有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根据中医学“司外揣内”的认识

方法,内部形态结构与外观形象之间是有机的整体,外部形态结构是体质的外在表现,内部形态结构是体质的内在基础。而体表形态最为直观,故备受古今中外体质研究者重视。因此,形态结构在内部结构完好、协调的基础上,主要通过身体外形体现出来,它以躯体形态为基础,并与内部脏器结构有密切的关系,故人的体质特征首先表现为体表形态、体格、体型等方面的差异。 体表形态是个体外观形态的特征,包括体格、体型、体重、性征、体姿、面色、毛发、舌象、脉象等。体格是指反映人体生长发育水平、营养状况和锻炼程度的状态。一般通过观察和测量身体各部分的大小、形状、匀称程度,以及体重、胸围、肩宽、骨盆宽度和皮肤与皮下软组织情况来判断,是反映体质的标志之一。体型是指身体各部位大小比例的形态特征,又称身体类型,是衡量体格的重要指标。中医观察体型,主要观察形体之肥瘦长短,皮肉之厚薄坚松,肤色之黑白苍嫩的差异等。其中尤以肥瘦最有代表性,如《灵枢·逆顺肥瘦》及《灵枢·卫气失常》即以体型将人分为肥人与瘦人,肥胖体质又以其形态特征等划分为膏型、脂型和肉型。元·朱丹溪《格致余论》则进一步将体型与发病相联系,提出了“肥人湿多,瘦人火多”的著名观点。 2.生理机能的差异性 形态结构是产生生理机能的基础,个体不同的形态结构特点决定着机体生理机能及对反应的差异,而机体生理机能的个性特征,又会影响其形态结构,引起一系列相应的改变。因此,生理机能上的差异也是个体体质特征的组成部分。 人体的生理机能是其内部形态结构完整性的反映,也是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机能协调的体现。因此,人体生理机能的差异,反映了脏腑机能的盛衰偏颇。诸如心率、心律、面色、唇色、脉象、舌象、呼吸状况、语声的高低、食欲、口味、体温、对寒热的喜恶、二便情况、生殖机能、女子月经情况、形体的动态及活动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