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初中生物中考知识点总结-新人教版-

初中生物中考知识点总结-新人教版-

初中生物中考知识点总结-新人教版-
初中生物中考知识点总结-新人教版-

初中生物中考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认识生物

一、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生物:有生命现象的物体;非生物:没有生命现象的物体

二、生物的共同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如动物和人要吃饭,植物要吸

收水和无机盐);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出汗、排尿);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如含羞草受刺激会合拢,动物躲避敌害);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

一、生物圈概念: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生存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

生物圈范围:①大气圈的底部;②水圈的大部;③岩石圈的表面由下至上约20km

二、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包括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等;②生物因素:捕食、竞争、合作、寄生等。

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

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三.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四、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P12-17):

1、适应: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

例:荒漠骆驼尿液少(干旱环境);旗形树(多风环境);

海豹皮下脂肪厚(低温环境);骆驼刺(干旱少水环境)

2、影响:生物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例:植物防风固沙降温“绿色长城”,蚯蚓使土壤疏松肥沃。

3、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①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②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③制定计划:实验方案的要求:需设计对照实验,光照是这个探究实验中的唯一变量。其他条件都相同。④实施计划⑤得出结论⑥表达、交流

4、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①生物适应环境②生物影响环境③环境影响生物

五、生态系统:

①概念: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两者缺一不可)

②组成:①生物部分:植物—生产者、动物—消费者、细菌、真菌—分解者。

②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土壤等

例:一条河流(是);一条河流中的鱼类(不是)

六、食物链:

(1)概念: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

例:草→兔→蛇→鹰(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高极消费者)

(2)写法:从生产者出发,箭头指向捕食者(渐强);不包括分解者、非生物因素。

错例:阳光→草→兔→蛇(×)草→兔→蛇→细菌(×)七.食物网: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

(1)物质和能量沿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2)有害物质沿食物链逐渐累积,营养级别越高,有毒物质越多,叫生物富集。

八、生态平衡

1.概念: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比例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2.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限的。生物种类数量越多,食物网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强。因此要注重生物多样性的保护。3.生态系统类型: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每种生态系统相互依存。

森林生态系统(“绿色水库”美称)、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

湿地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之称;)、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

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一.观察细胞结构★

1.显微镜的构造

(指认图14个结构,简述功能)

2、显微镜的使用3个步骤:

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

(1)取镜: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

安放:放距台边缘7cm,略偏左。

安装好目镜和低倍物镜。

(2)对光:

光线强时,平光镜,小光圈;

光线弱时,凹面镜,大光圈;

目镜、物镜、通光孔、光圈在一条直线上。

对光成功: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3)观察:

双眼都要睁开;先低倍再高倍,

先调粗准下降,再调细准上升。

先调粗准看见,再调细准看清,

下降偏头看物,上升低头看镜。

(4)收镜维护:把物镜偏转到两旁,把镜筒下降到最低处。

3、要点:★

(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2)放大倍数大,细胞个体大,数目少,视野暗;放大倍数小,细胞个体小,数目多,视野亮;

(3)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4)移片问题:物像在哪里就往哪里移;

(5)成像问题:成像为倒像,即上下颠倒,左右相反(将试卷转180°即可;)(6)光线:反光镜→光圈→通光孔→载玻片→物镜→镜筒→目镜;

(7)材料必须薄而透明;不透光的材料是看不到内部结构的。(例头发)

二、观察洋葱表皮和人口腔上皮细胞实验

1、实验步骤:擦→滴→取→展→盖→染→吸

2、擦:清除灰尘

滴:清水(洋葱表皮实验)目的:保持植物细胞的形态(A)

0.9 %的生理盐水(口腔上皮实验)

取:撕1厘米大小一层内表皮(洋葱呈紫色:液泡中的细胞液含有紫色物质)

展:将表皮在清水中展平,防止细胞重叠

盖:一侧先接触水滴,另一侧缓缓放下目的:避免产生气泡

染、吸:一侧滴加稀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染色最深的部位是细胞核)

三、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A)★

1.植物细胞的结构和作用:

细胞壁:保护和支持细胞;

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入;

细胞质:加速细胞物质交换;

细胞核:遗传信息库+控制中心;

液泡:含细胞液,溶解多种物质;

能量转换器:(植物2个,动物1个)

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场所,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线粒体(呼吸作用的场所,释放化学能)

植物有两种能量转换器,动物只有线粒体一种。

2.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结构: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

动物细胞没有植物细胞有的结构: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水果的酸甜味:液泡的细胞液含有酸甜等物质,人咬破了液泡,使细胞液流出的缘故。

植物的叶表皮细胞(气孔保卫细胞除外),根尖细胞中没有叶绿体。

第二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第一节、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一、生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

动物细胞植物细胞

1、生物体由小长大的原因:细胞的生长和细胞分裂。(A)

(1)细胞分裂:细胞数目增加。

(2)细胞生长:细胞体积增大

(3)细胞分化:细胞的形态、功能发生变化,形成组织。

2、细胞分裂过程:(B)

(1)细胞核一分为二→细胞质一分为二→新细胞膜、壁形成(记顺序:核→质→膜壁)

(2)染色体的结构: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变化:染色体变化最明显,先加倍后均分;最终分成形态和数目都相同的两份

(3)结果:细胞分裂的特点:新、旧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相同,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新细胞与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也相同。第二节、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一、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动物的四大组织:(1)上皮组织:保护分泌(例:人的口腔上皮、腺体、肺泡)

(2)结缔组织:连接支持营养保护(例:骨、血液、肌腱、关节囊)

(3)肌肉组织:收缩舒张(例:骨骼肌、心肌)

(4)神经组织:产生传导兴奋(例:神经细胞)二、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注意植物结构层次与动物相比,没有系统)植物的四大组织:(1)保护组织:保护功能(例:叶的上下表皮)

(2)营养组织:储藏营养(例:番茄果肉)

(3)分生组织:具有分裂能力(例:根尖分生区,茎的形成层,茎的芽)

(4)输导组织:运输养料(例:导管、筛管)。

绿色开花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

营养器官:根、茎、叶;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组织: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群。

器官:由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

系统:由不同的器官按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

三.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1.单细胞生物:身体只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

草履虫的结构:纤毛(运动)、表膜(呼吸)、细胞质、细胞核(遗传)、口沟(摄食)、食

生长

细胞分分

识图:组长等

物泡(消化和吸收食物)、收集管和伸缩泡(收集排出废物)、胞肛(排出残渣)

2.常见的单细胞生物:单细胞真菌(酵母菌);单细胞植物(衣藻);单细胞

动物(草履虫、眼虫、变形虫)

3.多数单细胞生物生活在水中,是浮游生物,是鱼类的饵料。

4.草履虫能净化污水(有益);某些单细胞生物大量繁殖形成赤潮。(有害)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常见植物:衣藻、水绵、海带、紫

菜等

藻类植物主要特征:无根、茎、叶的分化

常见植物:墙藓、葫芦藓、地钱等孢子植物苔藓植物主要特征:有茎、叶分化,有假根

常见植物:蕨、肾蕨、卷柏、满江红等

蕨类植物主要特征:有根、茎、

叶的分化

种皮(保护作

用)

菜豆种子胚芽

胚轴

胚根

种子结构子叶:两片

果皮和种皮(保护作用)

胚乳(储存营养)

玉米种子胚芽

胚轴

胚根

子叶:一片

特征: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

常见种类:松、柏、杉、银杏、苏铁等

特征:种子不裸露,有果皮包被

常见种类:牡丹、桃、杨树、小麦等

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

适量的水分

环境条件充足的空气

绿色植物

类群

胚(储存营养)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种子植物

萌发的

条件

适宜的温度

自身条件:种子完整(最主要条件),有活力,且不在休眠期

子叶(或胚乳) 提供营养,后逐渐脱落消失

胚根 根

胚轴 连接根与茎的部分 胚芽 茎和叶

发芽率:萌发种子/全部被测种子X100%

种子的萌发不需要:光照和肥。

萌发的过程:种皮吸水膨胀→子叶转运营养→胚根最先突破→胚轴伸长→胚 芽发育成茎和叶 二、植株的生长

成熟区:根尖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有根毛

伸长区: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是根生长最快的

部位

分生区: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使细胞数目增多

根冠:保护生长点

幼叶 叶 芽轴 茎 枝条

芽原基 芽

无机盐:氮、磷、钾等

有机物——叶片通过光合作用产生 (由筛管自上而下运输)

植物主要靠根吸水,根吸水的部位靠根尖的成熟区。

根的生长既靠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数量,又靠伸长区细胞体积增大。

三.开花和结果★

(1)花是由花芽发育而来的;

(2)花的主要部分:

雄蕊 花药:花粉内有精子 花丝: 柱头:接受花粉 雌蕊 花柱:

子房 子房壁

胚珠

(2)传粉是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 受精指精子与卵细胞融合成受精卵的过程。

传粉

萌发的

过程

一、种子的萌发 植株的生长

根尖的结构 和生长

芽的发育

生长需要的 营养物质

从根吸收(由导管自下而上

(3)果实和种子的形成(A )★ 子房壁 果皮

珠 被 种皮

卵细胞→受精卵→胚

(4)生产意义:阴雨天气、玉米瘪粒原因:传粉不足,应人工授粉;(B ) 果实——玉米、花生、葵花子、绿豆荚、西瓜;

种子——花生米、葵花子仁、绿豆、西瓜籽。

第三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一、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根吸水的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有大量根毛,增大了吸收面积) 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通过木质部中的导管由下向上运输

水运输过程:根—茎—叶—气孔—大气中 二、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1.植物体内99%的水分通过 叶 的蒸腾作用散失。(A )

2.气孔蒸腾失水和气体进出的门户;由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成,内有叶绿体。(A )

陆生植物气孔数下表皮>上表皮;水

生植物相反。(C ) 3.叶片的结构(A )

表皮 表皮细胞:无叶绿体,保护

保卫细胞:含叶绿体,控制气孔

叶肉 :含叶绿体

叶脉:内有导管和筛管运送营养 4.蒸腾作用意义:(B )

参与水循环,降温降雨;促进根吸水,促使无机盐运输;保护叶片。 5.影响蒸腾作用的条件:

叶片多,气孔数量多,蒸腾失水多;温度高,光照强,空气流动快,蒸腾失水快。

6.蒸腾作用对生产:

·树木剪去部分叶后移栽; ·选择阴天或傍晚时分移栽; ·大树底下好凉爽;

·森林生态系统降雨量大; ·烈日下,为移栽树木搭遮阴网。 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散失,提高树木的成活率。(A )

(2)节水措施:农业灌溉方式改为滴灌;工业生产循环使用水,生活中节约

用水。(C )

胚果

发育成 发育成

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一、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A)

1.实验步骤:

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隔水加热→漂洗滴碘→观察是否变蓝(1)暗处理:消耗叶中原有有机物(A)

(2)部分遮光:形成对照,唯一变量是光照。

(3)光照目的:进行光合作用

(4)脱色目的:酒精溶解叶绿素便于观察。

隔水加热:酒精沸点低,易燃;

(5)检验淀粉:见光部分变蓝(进行了光合作用)

遮光部分不变蓝(没有光合作用)

二.光合作用(A)★

1.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释放出氧的过程。

2.反应式

叶绿体

3.能量的转化:光能化学能

4.意义:·为自身提供有机物;

·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来源、能量来源;

·消耗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碳-氧平衡。

5.环境的影响:一定范围内,二氧化碳浓度越高,光照越强,光合作用越强;6.指导生产:通过控制光合作用的条件,达到增产目的。

合理密植——充分利用单位面积上的光照;

温室大棚——适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气肥),延长光照时间,提高光照强度;

7. 探究实验:

·光的作用: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条件,还能促进植物体内叶绿素的形成;

·检验氧气方法:使快要熄灭的木条复燃;

·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因缺少原料基本不能进行。三.呼吸作用(A)★

1.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

2.反应式:

3.呼吸作用是生物共同的特征,释放能量,满足生命活动需要,一部分以热的形式散失。

4.指导生产:

·低温保存菜果减弱呼吸作用(一定范围内,温度高而加强)

二氧化碳+ 光照

有机物+氧

(储能)

活细胞

线粒体

二氧化碳+ 水+ 能

有机物+

酒精水(外)

·粮食入仓要晒干降低呼吸作用,防止萌发(含水量高而加强)·保存果菜降低含氧量降低呼吸作用(氧浓度高而加强)

·栽植物常松土促进根的呼吸作用(氧浓度高而加强)

·地窖瓜菜发热呼吸作用释放热能

·新疆葡萄更甜夜间温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少

四、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

一、人类的起源和进化(B)

1.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过程:直立行走→制造使用工具→火的使用→语言文字。(C)

3.区分事实和观点:客观地叙述(事实),主观地判断(观点)(C)

二、人的生殖(B)

1.男性:阴茎、阴囊、睾丸、附睾、输精管、前列腺、尿道(B)主要生殖器官:睾丸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A)

附睾:贮存和输送精子;尿道:排出精

液和尿液。

2.女性:

主要生殖器官:卵巢产生卵细胞,分泌

雌性激素

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受精的场所);(A★)

子宫:胎儿发育的场所;(A)

阴道:精子进入,胎儿产出;(C)

3.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A★)

4.怀孕:受精卵分裂发育成胚泡,植入子宫内膜着床。

分娩:40周280天,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阴道产出,新生儿诞生。(A★)5.营养:胎儿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A)

6.分娩对于母亲是伴随剧烈的阵痛,母亲的生育不容易,父母把子女养育成人更不容易,这是我们终其一生都应当铭记并感恩的。(A★)

7.试管婴儿:卵细胞和精子在试管中结合,然后移植到子宫中发育,有性生殖。(C)

三、青春期

1.显着特点身高体重突增,突出特征性发育和性成熟;(A)

2.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的功能完善。(C)

3.第二性征的发育主要受到性激素的调节,遗精和月经都是正常生理现象。(C)4.青春期是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B)

四、计划生育

1.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要求做到晚婚、晚育、少生、优生。(C)

2.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是少生,提高人口素质的是优生。(B)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

一、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有六大类:(A★)

1. 分类营养物

主要作用

睾精

卵卵细胞

胚泡

输卵管

结合受精卵胎儿

子宫

发育新生

胎胎母

废物

营养

废物

营养

2.无机盐和维生素缺乏症:(B )

V D 、钙—佝偻病(儿童)、骨质疏松症(中老年)

磷—肌无力; 铁—缺铁性贫血(铁构成血红蛋白);

碘—地方性甲状腺肿; 锌—生长发育不良,味觉差;

V A —夜盲症 V B1 —神经炎,脚气病 V C —坏血病 二、消化系统构成(A ) 1

要场所。

唾液腺:分泌唾液,含唾液淀粉酶,初步消化淀粉 胃 腺:分泌胃液,含胃蛋白酶,初步消化蛋白质

消化腺 肝 脏:分泌胆汁将脂肪乳化为脂

肪微粒

胰 腺:分泌胰液,含消化淀粉、脂肪、蛋白质的酶

肠 腺:分泌肠液,含消化淀粉、脂肪、蛋白质的酶

2(A )

(1)长:5~6米;增加面积,利于消化和吸收 (2增加面积,利于消化和吸收;

(3)薄: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只由一

上皮细胞,利于吸收;

(4)多:多种消化液,利于消化 三、消化过程(A )★

1.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吸收的成分,分为(B )

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

胃肠的蠕动,辅助促进化学消化。

化学性消化:各种消化酶使食物中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B )

淀粉

酶(胃液、胰液、肠液)

肝脏 胆囊 十二指肠

胃 胰小食

盲肠 阑尾 肛

蛋白质初始胃:蛋白质氨基酸

脂肪初始小肠:脂肪脂肪微粒甘油、

脂肪

酸2.吸收:

(1)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B)

(2)胃吸收少量的水和酒精;大肠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小肠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水、无机盐和维生素。3.排遗——将食物残渣由肛门排出体外。(B)

三、关注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C)

1.合理营养、按时进餐、不偏食挑食、不暴饮暴食;

2. 早中晚比例=30%、40%、30%。

3.均衡摄入五类食物(平衡膳食宝塔)

最多的是米、面等主食,其次是蔬菜、水果,最少是脂肪食品;

四、实验题

1.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A★)

(1)馒头、唾液、37℃→不变蓝,原因:唾液淀粉酶将淀粉部分转变为麦芽糖A★(2)馒头、清水、37℃→变蓝馒头、唾液、0℃→变蓝

第三章人体的呼吸

一、呼吸系统组成

1.呼吸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B)

作用:清洁、湿润、温暖气体

2.肺:气体交换的场所,肺泡壁薄,仅一层上皮细胞。

二、呼吸过程:

肺与外界气体交换肺内气体交换气体运输组织细胞呼吸作用

1、肺与外界气体交换(A★)

(1) 呼吸频率:一分钟16次左右(A)

(2) 吸气:膈肌、肋间肌收缩→膈顶下降→胸廓体积扩大

→肺内气压下降→气体吸入

呼气:膈肌、肋间肌舒张→膈顶上升→胸廓体积缩小

→肺内气压上升→气体呼出

提示:吸气是主动,要收缩;膈顶方向与气体方向一致

(3) 这一过程是通过呼吸运动完成的,动力来自肌肉

胆汁(肝脏)肠液、胰液

原因:淀粉没有被消化B

吸气

收缩。

2、肺内气体交换(A)

(1) 由于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上

皮细胞,当吸入的空气到达肺泡时,空气中的氧气

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

的二氧化碳也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

随呼气的过程排除体外。

(2)、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

血液中的氧气运送到组织细胞处,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氧气可以透过较薄的血管壁进入到组织细胞内,同时,细胞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也通过扩散作用进入到血液中。进入细胞的氧气,最终在细胞内的线粒体中参与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放能量。

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一、流动的结缔组织——血液

1、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构成。(A★)

血浆:功能—运载血细胞、养料、废物

红细胞:功能—运输氧气;形态:数量最多,圆饼状,成熟后无核。

血细胞白细胞:功能—吞噬病菌;形态:体积最大,有核

血小板:功能—止血凝血;形态:体积最小,无核,显微镜下不可见

2、红细胞富含红色的血红蛋白,使血呈现红色。(A)

特性:在含氧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含氧低的地方与氧

分离。(B)

二、血管(B)

流向结构特点

从心脏到全身深壁厚,弹性大,管腔小,流

速快

从全身回到心脏壁薄,弹性小,管腔大,流速

连通最小动脉

和最小静脉

最薄、最慢、最细,仅由一层

扁平上皮细胞构成,仅允许红

细胞单行通过

三、循环动力来自心肌收缩(A★)

1、路线(体循环+肺循环)身体各处

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

右心房

含氧降低,二氧化碳升高,动脉血变静脉血房室瓣房室瓣

左心房肺静脉肺部的毛细血管肺动脉

右心室

含氧升高,二氧化碳降低,静脉血变动脉血

体循环血管与血液一致,动脉里流动脉血,肺循环血管与血液相反,动脉里流静脉血。(A)

口诀:上房下室、房静室动、交叉循环

2、防止血液倒流的3类瓣膜:房室瓣(心

房到心室)、动脉瓣(心室到动脉)、静脉

瓣(四肢)(B)

四、输血与血量(B)

1、血量占体重7~8%,失血200~300毫升不影响健康。

2、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有A、B、AB、O型。

O型为万能输血者,AB型为万能授血者。五、疾病

1、动脉在近心端止血;静脉在远心端止血。(A)

2、煤气中毒原因:红细胞与煤气中的一氧化碳结合,使人体缺氧。(B)

3、白细胞增多体内有炎症。(B)

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一、排泄——将代谢废物二氧化碳、尿素和水等排出体外的过程。(B)有三种形式:

排汗:皮肤、排出水、无机盐、尿素

呼气:呼吸系统、以气体的形式排出二氧化碳、水

排尿:泌尿系统、以尿液的形式排出水、无机盐、尿素

二、泌尿系统的组成(B)

1、肾脏—形成尿液;输尿管—输送尿液;膀胱—暂时存贮尿液;尿道——排出尿液。

2、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

三、尿的形成(A★)

1、肾单位是肾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

每个肾有100多万肾单位。

2、肾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

右心房右心室肺静脉左心房

左心室主动脉肺动脉

上腔静脉下腔静脉

a —过滤过程

b —重吸收过程 ①入球小动脉 ②肾小球 ③出球小动脉 ④肾小囊 ⑤肾小管 ⑥肾小管外毛细血管 3、尿的形成:

无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无葡萄糖、小分子蛋白质

(1)肾小球的过滤作用:

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的成分都可过滤,在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被重吸收后回到肾小管外毛细血管,剩下

的形成尿液。

4、判断尿液、原尿和血浆:(A ★)

第一步:找到“葡萄糖”和“蛋白质”含量为“0”的一组,确定为尿液; 第二步:找到“蛋白质”含量最高,确定为血浆;

第六章 人类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神经系统的组成(A )

1、 大脑—感觉、运动、语言

脑 小脑—准确、协调、平衡

脑干—呼吸、心跳、血压

脊髓—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道。

脑神经—分布在头部感觉器官和皮肤肌肉;

脊神经—分布在躯干四肢的皮肤和肌肉里。

2、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二、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A ★)

1.反射——高等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刺激所做出有规律的反

应。(A ★)

反射活动的完成必须要有完整的反射弧。

2.反射弧构成:(A )

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3. 简单反射— 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灰

质。

例:缩手、眨眼、排尿、膝跳、金鸡报晓、吃梅止渴

复杂反射— 后天通过生活经验积累形成,神经中枢位于大

脑皮层。

例:望梅止渴、惊弓之鸟、谈虎色变、鹦鹉学舌、听铃声

血 原 尿

肾小管 重吸收

肾小球 滤过作用中枢神经周围神经

反射的类神经末梢

进教室

三、视觉和听觉的形成(B)

1. 视觉:外界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大脑皮层(产生视觉)

听觉:外界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大脑皮层(产生听觉)

2. 视网膜:视觉感受器,耳蜗:听觉感受器。

3. 咽鼓管——连接咽喉和鼓室;

(1)鼻咽部有炎症时,要及时治疗,避免引起中耳

炎:

(2)遇大声响,张口或

闭嘴堵耳

(3)飞机起飞降落,时张开口

4. 眼的卫生保健:(A)

近视: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曲度过大,物像落在视网膜前方;戴凹透镜矫正;

远视:晶状体曲度过小,物像落在视网膜后方;戴凸透镜矫正。

5. 瞳孔—光圈;晶状体—镜头;视网膜—胶卷;(A)

6.在亮处,瞳孔较小;在暗处,瞳孔较大。(与显微镜光圈类似)(B)

7. 预防近视,做到“三要”和“四不看”

要正确、要远眺、要做操;光强不看、光暗不看、躺不看、走不看。(C)

四、激素调节(A)

1.激素:由内分泌腺分泌,对身体有特殊作用的物质,主要是蛋白质。(B)

2.人体主要内分泌腺:(A)

垂体——生长激素等;甲状腺——甲状腺激素

胰岛——胰岛素;肾上腺——肾上腺激素(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睾丸——雄性激素;卵巢——雌性激素

名称作用过少过多

生长激素调节生长发育侏儒症

幼年:巨人症;

成年:肢端肥大

甲状腺

激素

促进新陈代谢,促

进生长发育

幼年:呆小症;

成年:地方性甲状腺

甲亢

胰岛素

调节糖的吸收、利

用和转化,降低血

糖浓度

糖尿病,注射胰岛素

治疗

低血糖

3.人体的生命活动的调节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到激素的调节。

保持鼓膜内外气压平衡

(B)

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1、酸雨被称为空中死神,形成酸雨的最主要的污染物是二氧化硫;(B)

2、我国酸雨主要是因燃烧含硫量高的煤形成的,机动车排放尾气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

3、废旧电池对环境的污染主要是重金属污染。(C)

汞——水俣病;镉——痛痛病。(B)

4、控制废电池危害的根本措施是禁止生产和销售危害性大的电池。(B)

5、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主要有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C)

6、温室效应是指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地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的现象。(A)

7、臭氧层能滤去紫外线,控制使用氟利昂,减少含氮废气排放,是防止臭氧层破坏的关键。

8、保护生态环境要做好以下工作:(C)

保护森林和植被

控制酸雨,减少环境污染

提高全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

一、无脊椎动物——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一)腔肠动物

(1)主要特征:生活在水里,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

胞,有口无肛门。

(2)代表动物名称:水螅、海蛰、海葵、珊瑚虫等。

(3)水螅的纵切面示意图,书本P5.

(二)扁形动物

(1)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2)代表动物名称:涡虫、华枝睾吸虫、血吸虫(水域感

染)、绦虫。

(3)涡虫结构示意图,P6

(三)线形动物

(1)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状;体表有角质层(起保护作用);有口有肛门。

(2)代表动物名称:蛔虫、线虫、钩虫是寄生生活;秀丽隐杆线虫是营自由生活。

(四)环节动物

(1)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状,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2)代表动物名称:蚯蚓、水蛭、沙蚕等

(3)蚯蚓与人类的关系:1、蚯蚓在土壤里活动,使土壤疏松,改良土壤;2、能提高土壤肥力;3、是优良的蛋白质饲料和食品;4、处理有机废物。

(4)蚯蚓中,有环带的一端为前端

(五)软体动物(动物界第二大类群)

(1)主要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

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蜗牛的是腹足,河蚌的是斧

足)。

(2)常见的软体动物有:河蚌、蜗牛、乌贼

(贝壳退化)和章鱼(贝壳退化)等。

(3)与人类的关系:有益:食用、药用、工艺

品有害:有的危害农作物,传播疾病,

如钉螺是日本血吸虫的中间寄主,与血吸

虫病传播有关。

(4)河蚌内部结构图 P12

(外套膜及贝壳—保护作用;足—运动;鳃—与水流进行气体交换完成呼吸;出水管和

入水管—食物和气体进出的通道。珍

珠在外套膜形成,贝壳是由外套膜分

泌的物质形成的)

(六)节肢动物(动物界第一大类群)

河蚌结构

(1)主要特征:体表有坚硬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2)代表名称:虾、蟹、蜘蛛、蜈蚣、苍蝇、蝗虫等。

(3)昆虫(地球上种类和数量最多的动物)

A主要特征:有一对触角、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身体分为头、胸、腹部;

B代表动物名称:蜜蜂、蜻蜓、蝉、瓢虫、螳螂、菜粉蝶、家蚕等。

(4)蝗虫示意图 P15

气门位于腹部,是气体进入的门户;用肺呼吸。触角有嗅觉和触觉功能

外骨骼的作用:起到保护作用,还能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

昆虫蜕皮的原因:外骨骼会限制昆虫的发育和长大,所以昆虫需要定期蜕皮

二、脊椎动物——身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一)鱼类

1、鲫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1)体色:体背面深灰黑色,腹面

白色,不易被上下敌害发现(保护

色)。

(2)体形:呈梭形,游泳时减少水

的阻力。

(3)体表:有鳞片保护身体,有

黏液减少阻力;身体两侧各有一条侧线,是鱼的感觉器官,有感知水

流、测定方向的作用。

(4).鱼游泳时,主要靠身体躯干部和尾鳍的左右摆动击动水流产生前进的动力,其他鱼鳍起辅助作用。鱼在运动时,胸鳍、腹鳍和背鳍都有

维持鱼体的平衡的作用,尾鳍有决定鱼运动方向的作用。

(5)用鳃呼吸:鳃由鳃丝、鳃耙和鳃弓组成,主要部分是鳃丝,鳃丝中密布毛细血管,因此鳃是鲜红色的。(可通过鳃的颜色判断鱼是否新鲜)

2、鱼类的主要特征及代表动物

(1)主要特征:生活在水中,体表被有鳞片,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2)代表动物:四大家鱼(草鱼、青鱼、鲢鱼、鳙鱼)

3、(1)鱼所以能够在水中生活,有两个特点至关重要:

一是靠鳍游泳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二是用鳃在水中呼吸。

(2)鱼离不开水的原因:其呼吸器官是鳃,而鳃中有许多的鳃丝,鳃丝在水中时能展开来,离开了水就不能展开,就得不到充足的氧气而

死亡。

(二)两栖动物

(1)青蛙生殖和发育的特点:水中产卵,体外受精

发育过程: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称为变态发育)(2)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

(3)代表动物:大鲵(娃娃鱼)、青蛙、蟾蜍、蝾螈等。

(4)两栖动物的生殖离不开水,还不能摆脱对水环境的依赖

(三)爬行动物

(1)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起保护作用,又能减少体内水

分的蒸发);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明有坚硬的卵

壳。

(2)代表动物:蜥蜴、扬子鳄、龟、鳖、蛇,等。

(3)爬行动物因为在陆地上产卵繁殖后代,因而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四)鸟类

1、家鸽适于飞行生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1)外型:身体呈流线型,减小空气阻力。

(2)有翅(翼):羽毛、翅膀展开利于飞行

(3)胸肌发达,能强有力地牵引翅膀扇动空气。

(4)骨轻、薄、坚固,长骨中空,有利减轻体重

(5)食量大,消化能力强,直肠短,直接排出粪便,利于减轻体重

(6)呼吸: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双重呼吸)

(7)没有膀胱,不贮存粪便,减轻体重

(8)生殖和发育:卵生,卵表面有坚硬的卵壳,起保护作用

2、鸟的主要特征: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用肺呼吸,且有气

囊辅助呼吸。

3、恒温动物:体温不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的动物,主要包括鸟类和哺

乳动物。(恒温增强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变温动物:体温随周围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包括鱼、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五)哺乳动物

1、家兔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1)体表都被毛--保温作用

(2)消化:牙齿有分化,门齿、臼齿。消化管很长,盲肠特别发达,这与植食性有关。

(3)胎生、哺乳(后代成活率高)

(4)神经系统发达。

2、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及主要哺乳动物名称

(1)主要特征: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门齿切开食物,犬齿用于撕裂食物,臼齿适于磨碎)。

(2)主要哺乳动物名称:人、牛、狗、狼、猫、鸭嘴兽、袋鼠等。

3、兔(草食动物)的牙齿与狼(肉食动物)的牙齿比较 P38

(兔子的牙齿只有门齿和臼齿的分化,没有犬齿,这与其植食性有关;狼的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犬齿发达,这与其食肉性有关)

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一、动物的运动

关节头

关节囊关节腔

关节窝关节软骨

(1)运动系统组成及功能

运动系统由骨、关节和肌肉构成。骨骼肌由肌腱和肌腹构成。

骨——杠杆作用;关节(既牢固又灵活)——支点作用;骨骼肌——连结和动力作用

骨胳肌结构:肌腱:骨骼肌两端较细呈乳白色的部分肌腹:中间较粗的部分

骨骼肌特性:肌肉受到刺激会收缩,停止刺激,肌肉舒张。

运动的产生过程: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

关节囊里有韧带,起牢固作用;关节腔里有滑液,起灵活作用;关节软骨,可减少摩擦,有利于关节灵活。

脱臼:关节头由关节窝中滑脱出来的现象。

⑷骨、关节、骨骼肌的协作

屈肘: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肘部屈伸由两组肌肉共同完成

伸肘: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双手自然下垂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同时处于舒张状态,双手有重物同时处于收缩状)

(5)神经系统起控制作用,运动需要能量,所以还需要呼吸系统、循环系统、

消化系统等

的协调参与。

二、动物行为分类

1.按目的分为:取食、防御、繁殖、迁徙行为等;(A)

2.按行为的获得途径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A★)

(1)先天性行为: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所控制的行为。

实例:蜜蜂采蜜、蚂蚁作巢、鸟类迁徙、小鸟在池边喂金鱼等

(2)学习行为: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建立起来的。

实例:蚯蚓走迷宫,老马识途、大山雀喝牛奶,黑猩猩钓白蚁等

(3)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复杂,学习能力越强。(C)

三、社会行为

⑴特点: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如:白蚁、蜜蜂的群体、狒狒等

⑵信息传递:声音、动作、接触、气味都能够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如:蜜蜂的圆形舞和“8”字摆尾舞,表示距离和方向;蚂蚁能够利用气味来标志路线;鸟类的鸣声起着传递信息。

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一、动物在自然界的作用(B)

1、维持生态平衡;

最新2020高考生物知识点汇总

最新2020高考生物知识点汇总 高考生物知识点总结大全集 1.植物、动物都有应激性和反射吗? 2.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 3.植物细胞中都有叶绿体吗? 4.真核生物细胞中一定有细胞核、线粒体吗? 5.原核细胞中无任何细胞器吗? 6.真核细胞不能完成无相应细胞器的功能,但原核细胞则不一样。例:蓝藻无线粒体、叶绿体,为何还能有氧呼吸、光合作用? 7.光学显微镜下能观察到何种结构? 8.植物细胞在有丝分裂中期形成赤道板吗?HD

9."病毒、硝化细菌的细胞分裂方式为哪种?"的提法对吗? 10.蛋白质的合成只是在间期吗? 11.高分子化合物与高级磷酸化合物的区别是什么? 12.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是什么? 13.人体内的酶主要存在于细胞内还是消化道内?代谢的主要场所在哪里? 14.干种子、冬眠的动物是否进行代谢? 15.暗反应、细胞呼吸在光下是否进行? 16.植物的同化作用就是光合作用,异化作用等同于细胞呼吸吗? 17.渗透作用概念中的"浓度"如何理解?动物细胞能否发生渗透作用、质壁分离?植物细胞都能发生质壁分离吗? 18.结构蛋白质就是储存形式的蛋白质吗?脱氨基作用直接产生

尿素吗? 19.什么叫化能合成作用? 20.血红蛋白属于内环境成分吗? 21.胚芽鞘中的生长素是由哪里产生的?生长素过程是否需光?单侧光作用于胚芽鞘的何结构?生长素作用于胚芽鞘的何结构? 22.兴奋能由细胞体传向轴突吗? 23.先天性行为有哪些?后天性行为有哪些? 24.一种生物的生殖方式只有一种吗? 25.利用克隆、试管婴儿技术来繁殖后代属于无性生殖,还是有性生殖? 26.胚的发育、幼苗的形式(即,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所需的有机营养来自何处? 27.由马铃薯的"芽眼"长成苗的过程属于出芽生殖吗?以水稻、小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完全版

一、必修本 绪论1.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2.从结构上说, 除病毒以外, 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的序的化学变化总称,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4.生物体具应激性,因而能适应周围环境。5.生物体都有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现象。6.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特征,使各物种既能基本上保持稳定,又能不断地进化。7.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第一章生命的物质基础8.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是生物界所特有的,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统一性。 9.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和在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还具有差异性。 10.各种生物体的一切生命活动,绝对不能离开水。 11.糖类是构成生物体的重要成分,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生物体进行生命 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12.脂类包括脂肪、类脂和固醇等,这些物质普遍存在于生物体内。13.蛋白质是细胞中重要的有机化合物,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14.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对于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有极重要作用。 15.组成生物体的任何一种化合物都不能够单独地完成某一种生命活动,而只有按照一定的方式有机地组织起来,才能表现出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现象。细胞就 是这些物质最基本的结构形式。 第二章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 16.活细胞中的各种代谢活动,都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有密切关系。细胞膜具 一定的流动性这一结构特点,具选择透过性这一功能特性。 17.细胞壁对植物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18.细胞质基质是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为新陈代谢的进行,提供所 需要的物质和一定的环境条件。 19.线粒体是活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20.叶绿体是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 21.内质网与蛋白质、脂类和糖类的合成有关,也是蛋白质等的运输通道。22.核糖体是细胞内合成为蛋白质的场所。 23.细胞中的高尔基体与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主要是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和转运;植物细胞分裂时,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24.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25.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26.构成细胞的各部分结构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紧密联系、协调一致的,一个细胞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细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够正常地完成各项 生命活动。

初中人教版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中人教版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分析、撰写调查报告 生物的分类(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 ▲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P15 ▲探究的过程: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和交流 ▲对照实验(P15)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最常见的生物间关系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是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增加土壤的通气性 ▲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 ▲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 ▲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例如:在草原上人工种草,为了防止鸟吃草籽,用网把试验区罩上,结果发现,网罩内的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吃光,而未加网罩的地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 系统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2、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步骤:对光→低倍物镜观察→移动视野中央(偏哪移哪) →高倍物镜观察:①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②调节大光圈、凹面镜 3、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根本区别为:有无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①原核细胞:无核膜,无染色体,如大肠杆菌等细菌、蓝藻 ②真核细胞:有核膜,有染色体,如酵母菌,各种动物 注:病毒无细胞结构,但有DNA或RNA 4、蓝藻是原核生物,自养生物 5、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统一性体现在二者均有细胞膜和细胞质 6、细胞学说建立者是施莱登和施旺,细胞学说建立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细胞学说建立过程,是一个在科学探究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 耐人寻味的曲折 7、组成细胞(生物界)和无机自然界的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含量不同 8、组成细胞的元素 ①大量无素:C、H、O、N、P、S、K、Ca、Mg ②微量无素:Fe、Mn、B、Zn、Mo、Cu ③主要元素:C、H、O、N、P、S ④基本元素:C ⑤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元素为C,鲜重中含最最多元素为O 9、生物(如沙漠中仙人掌)鲜重中,含量最多化合物为水,干重中含量最多的 化合物为蛋白质。 10、(1)还原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脂肪可苏丹III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IV染成红色);淀粉(多糖)遇碘变蓝色;蛋白质与双 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2)还原糖鉴定材料不能选用甘蔗 (3)斐林试剂必须现配现用(与双缩脲试剂不同,双缩脲试剂先加A液,再加B液) 11、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结构通式为NH2—C—COOH,各种氨基 酸的区别在于R基的不同。 12、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二肽,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NH—CO—)叫 肽键。 13、脱水缩合中,脱去水分子数=形成的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条数 14、蛋白质多样性原因: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千变万化,多肽 链盘曲折叠方式千差万别。 15、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 因。 16、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核酸,它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作用,核酸包括两大类:一类是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一类是核糖核酸,简称RNA,

(完整版)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史上最全)重点知识汇总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史上最全) 重点知识汇总 高中生物学了三年,你知道高中生物哪些是重点吗?为了方便广大同学们学习生物以及更好的复习,高三网小编整理的史上最全的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一起来看看!更多内容尽请关注高三网! 2017年高考生物核心知识点汇总高考生物最易错易混淆的考点汇总高考生物的高频考点有哪些?高中生物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知识点总结1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必修一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2、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步骤:对光→低倍物镜观察→移动视野中央(偏哪移哪) →高倍物镜观察:①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②调节大光圈、凹面镜3、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根本区别为:有无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①原核细胞:无核膜,无染色体,如大肠杆菌等细菌、蓝藻②真核细胞:有核膜,有染色体,如酵母菌,各种动物注:病毒无细胞结构,但有DNA或RNA 4、蓝藻是原核生物,自养生物5、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统一性体现在二者均有细胞膜和细胞质6、细胞学说建立者是施莱登和施旺,细胞学说建立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

统一性。细胞学说建立过程,是一个在科学探究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耐人寻味的曲折7、组成细胞(生物界)和无机自然界的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含量不同8、组成细胞的元素①大量无素:C、H、O、N、P、S、K、Ca、Mg ②微量无素:Fe、Mn、B、Zn、Mo、Cu ③主要元素:C、H、O、N、P、S ④基本元素:C ⑤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元素为C,鲜重中含最最多元素为O 9、生物(如沙漠中仙人掌)鲜重中,含量最多化合物为水,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为蛋白质。10、(1)还原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脂肪可苏丹III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IV染成红色);淀粉(多糖)遇碘变蓝色;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2)还原糖鉴定材料不能选用甘蔗(3)斐林试剂必须现配现用(与双缩脲试剂不同,双缩脲试剂先加A液,再加B液) 11、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结构通式为NH2—C—COOH,各种氨基酸的区别在于R基的不同。12、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二肽,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NH—CO—)叫肽键。13、脱水缩合中,脱去水分子数=形成的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条数14、蛋白质多样性原因: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千变万化,多肽链盘曲折叠方式千差万别。15、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大全)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大全) (2)人们感受周围世界的感官有:眼、耳、鼻、舌、皮肤,其中皮肤是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3)感受器有:皮肤中的冷觉、热觉、触觉、痛觉等感受器。③皮肤的各个部位对各种刺激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其中对触觉最敏感的是指尖,对热觉最敏感的是手背,因为这些部位的相应神经末梢比较丰富。④在皮肤的冷、热、触、痛四种感觉中,对人体保护意义最大的是痛觉。⑤嗅觉:鼻的结构:鼻腔、嗅觉神经末梢(内含嗅细胞和嗅觉神经)⑥嗅觉的形成过程:气味嗅觉细胞嗅觉神经大脑产生嗅觉⑦嗅觉的特点:(4点)①人的大脑的嗅觉中枢易疲劳②不同动物的嗅觉敏感程度差异很大② 嗅觉会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弱③ ④动物对不同气味的敏感程度也不同⑧味觉:舌的表面不满许多小突起(乳头),内藏味蕾,味蕾内有许多味觉细胞能感受各种不同物质的刺激,尤其对液态物质的刺激最敏感。⑨味觉的形成过程:食物溶于唾液味觉细胞味觉神经大脑产生味觉⑩四种基本的味觉是:酸、甜、苦、咸综合味觉有:麻、辣、涩⑾舌的不同部位对四种基本味觉的敏感程度不同:甜味舌尖苦味舌根酸味舌侧中部咸味舌侧前部⑿说明:人的嗅觉与味觉相互联系,同时工作的,嗅觉受到损伤,会直接影响到味觉。如:人感冒时,嗅觉灵敏度降低,吃东西没有味道了。小孩在嗅柠檬时吃苹果,将产生什么味道。(苹果与柠檬的混合味

道)(4)声音的发生与传播①声音的产生:物体的振动。说明:有物体的振动,但不一定能发出声音,还需要介质传播。②声音的传播:依靠介质(介质:传播声音的物质,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③传播的形式: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说明: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宇航员在太空要靠无线电波交流。土电话说明固体能够传声,即将上钩的鱼会被岸上的人的说话声吓跑,说明液体能传声。④声音传播的速度:①与温度有关,在15℃空气中,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40米/秒,气温每升高1℃,传播的速度增加0、6米/秒。②与介质有关,固体传声较快,气体最慢(物质越密传声越快,越疏传声越慢,为什么?)3回声: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被障碍物会反射回来就产生回声。(5)耳和听觉耳廓:收集声波外耳外耳道:传递声波的通道鼓膜:接受声波,产生振动鼓室:中耳中的空腔,与咽鼓管相通耳的结构:中耳听小骨:把声音放大咽鼓管:平衡鼓膜内外气压位觉感受器,感受头部位置的变动前庭:内耳半规管:耳蜗:有听觉感受器,接受声音,并传递给听觉神经。听觉的形成:外界的声波耳廓外耳道鼓膜振动听小骨放大耳蜗听觉神经听觉人用两个耳朵听的好处:主要是能辨别声源的方向,其次可以使听到的声音更清楚。音调、响度、音色:①音调:声音的高低,通常指的是声音的尖或低沉,主要与振动的快慢即频率有关(频率:1秒钟振动的次数,单位:赫兹(赫)),频率越高,振动越快,音调越高。一般儿童的声音比成人的尖,故儿童的音调比成人的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1、科学探求普通包括的环节: 提出问题→作出假定→制定方案→实施方案→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2、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求营养: ●绝大多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自养); ●动物则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异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应激性。 ●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衍。 6)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生物圈的范围: 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4、生物圈为生物的生活提供的基本条件: 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活空间 5、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土壤等 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例:狼抓羊、大鱼吃小鱼(捕食关系) 稻田里水稻和杂草争夺阳光(竞争关系)

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的(分工合作) 犀牛和犀牛鸟(互利共生) 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的少(对干旱环境的适应); ●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对寒冷环境的适应); ●旗形树(对单侧风的适应)、变色龙、向日葵。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沙地上的植物能够防风固沙; ●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可以增加土壤肥力。 7、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概念:在一定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8、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存在着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食物网: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就形成了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同时有毒物质也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累积。 写食物链的时候要注意:只能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层消费者结束。 例:草→鼠→蛇→老鹰 9、罗列不同的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等。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高考生物知识点总结(全)

高三第二轮复习生物知识结构网络 第一单元 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细胞中的化合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增殖、分化、癌变和衰老、生物膜系统和细胞工程) 1.1化学元素与生物体的关系 1.2生物体中化学元素的组成特点 1.3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1.5蛋白质的相关计算 设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个数m, 构成蛋白质的肽链条数为n,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 蛋白质中的肽键个数为x, 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y, 控制蛋白质的基因的最少碱基对数为r, 则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为n m x- =……………………………………①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x ma y18 - =…………………………………………② 或者x a r y18 3 - =…………………………………………③1.6蛋白质的组成层次

1.7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 1.8生物大分子的组成特点及多样性的原因 1.9生物组织中还原性糖、脂肪、蛋白质和DNA的鉴定

1.10选择透过性膜的特点 1.11细胞膜的物质交换功能 1.12线粒体和叶绿体共同点 1、具有双层膜结构 2、进行能量转换 3、含遗传物质——DNA 4、能独立地控制性状 5、决定细胞质遗传 6、内含核糖体 7、有相对独立的转录翻译系统 8、能自我分裂增殖 1.13真核生物细胞器的比较 水 被选择的离子和小分子 其它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 亲脂小分子 高浓度——→低浓度 不消耗细胞能量(A TP ) 离子、不亲脂小分子 低浓度——→高浓度 需载体蛋白运载 消耗细胞能量(ATP )

1.14细胞有丝分裂中核内DN 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变化规律 注:设间期染色体数目为2N个,未复制时DNA 含量为2a 。 1.15理化因素对细胞周期的影响 注:+ 表示有影响 1.16细胞分裂异常(或特殊形式分裂)的类型及结果 1.17细胞分裂与分化的关系 G

初中生物知识点全归纳、(全!)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1、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 营养物质、阳光、水和适宜的温度 2、*影响生物的非生物和生物因素 非生物:光、温度、水和等 生物因素:影响某一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如: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 3、*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看七年级上册19的例子 5、*生态系统的组成 植物——生产者 生物动物——消费者 细菌、真菌——分解者 非生物:空气、阳光、水等 6、*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 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有很多食物链,他们之间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7、*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解能力,但调节能力具有一定的限度,当人为或自然因素的干扰超过这种限度时,生态系统会遭到严重破坏. 8、*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因为一些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比较稳定,不易分解,而且生物体无法排出,这些有毒物质随着食物链不断积累,所以在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 9、*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种类有:森林生态系统——森林;草原生态系统——草原;海洋生态系统——海洋; 淡水生态系统——河流、湖泊、池塘;湿地生态系统——沼泽; 农田生态系统——农田. 10、*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每一个生态系统都与周围的其他生态系统相关联.如: ① 从非生物因素来说.阳光普照所有的生产者 ② 从地域因素来说,各种生态系统也是相互关联的 ③ 从生态系统的生物来说,许多微小的生物、花粉、种子,能够随大气运动,到达不同的生态系统. 11、*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看书P30 12、*科学探究的意义和过程 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 13、*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作用——看书P36 14、*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内含酸、甜、辣和色素)、叶绿体 15、*人和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16、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作用 细胞核是指导和控制细胞中物质和能量变化的一系列指令,也是生物体建造自己生命大厦的蓝图. 17、*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染色体细胞核细胞质形成细胞膜形成细胞壁

[2020中考生物]中考生物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生物中考知识点总结 一、认识生物 1、生物:是有生命的个体.区分:生物和非生物:“活的” 2、列出生物的基本特征:应激性、生长、繁殖、新陈代谢(最基本的特征)除此外还有:(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都能进行呼吸(3)生物都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 (5)有遗传和变异; (6)能生病、老化和死亡; (7)能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8)有严整有序的结构.(除病毒外,生物都由细胞构成.) 3、认识生物的多样性: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二、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1、生物圈(举例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 这些条件包括: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环境). 2、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生态因素: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 (2)生态因素分为两类:一类是非生物因素:阳光、温度、水分、空气、土壤等.另一类是生物因素:(植物、动物、微生物)或(竞争关系、捕食关系、互助关系等)或(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3、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能举例说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可以理解成变得环境怎么样啦):①有利的一面:如蚯蚓改良土壤,森林净化空气.②有害的一面:蝗虫啃食庄稼,蚊蝇传播疾病 (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可以理解成生物为了适应环境它怎么样啦):例如:青蛙冬眠(温度);仙人掌的叶退化为刺(水分)等. 适应方式:保护色、拟态、警戒色、假死或自残等 三、生物学 1、生物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观察、调查、实验、分析等,但主要方法是实验法. 2、实验法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和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其中①制定计划要注意变量和设置对照组,②任何探究活动的开始都是提出问题的. 3、生物学发展历程:(略) 四、光学显微镜 Ⅰ生物和细胞

初中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中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生物的特征核心知识 | 生物的特征练习题 ▲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分析、撰写调查报告 生物的分类(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 ▲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P15 ▲探究的过程: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和交流 ▲对照实验(P15)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最常见的生物间关系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是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增加土壤的通气性 ▲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 ▲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 ▲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例如:在草原上人工种草,为了防止鸟吃草籽,用网把试验区罩上,结果发现,网罩内的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吃光,而未加网罩的地方,草反而生长良好。原因是:食物链被破坏而造成生态系统平衡失调。

高考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考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要建立学科知识体系,抓住重点。 按教材顺序一起来梳理一下,希望同学们在梳理的过程中可找到自己的知识擅长处与薄弱处,抓住学习重点。 1.必修 1:分子与细胞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物学当然要研究”细胞”了,所以第一本教材便紧紧围绕”细胞”这一中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组成细胞的分子:此部分需掌握的内容主要为六大化合物的分布、结构、主要功能、及鉴定方法。 (2)细胞结构:细胞膜、细胞质(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及功能)、细胞核此部分需掌握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 (3)细胞代谢(细胞中的各种生物化学反应统称细胞代谢) ①物质的跨膜运输:细胞代谢伴随着物质的输入与输出该部分需掌握三种跨膜运输方式的特点及实例。 ②ATP:细胞代谢伴随着能量的释放或吸收,而细胞生命活动直接利用的能量形式是ATP。 ③酶:细胞代谢需要酶的催化该部分包含的考点主要有酶的化学本质、酶的作用特点、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 ④两种重要的细胞代谢: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 (4)细胞的生命历程: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凋亡、癌变 2.必修 2:遗传与进化 具有遗传现象是生物的重要特征,在遗传中又存在着变异,变异的积累使生物产生进化,第二本教材的内容设置主要围绕着遗传、变异、进化这三个主题,而其中的遗传部分是高考的重点也是难点,主要以非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1)遗传部分: ①孟德尔杂交实验的过程、结果及孟德尔两大遗传定律: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在解题中的应用 ②伴性遗传 ③遗传的细胞学基础:减数分裂 亲子代之间遗传物质的桥梁细胞为雌雄配子,遗传的细胞学基础便是可形成雌雄配子减数分裂。 ④遗传的分子基础--DNA:主要包括DNA的复制、DNA上遗传信息的表达(转录、翻译),它们构成了体现生物遗传信息传递过程的中心法则。 (2)变异和育种:可遗传变异的类型及特点、各种育种方式的原理及优缺点 (3)生物的进化 3.必修 3:稳态与环境 这本教材中所讲的稳态既包括生物个体内环境的稳态及调节,又包括生物所生活的生态环境的稳态及调节。如今人们对自身健康及生态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此部分内容所涉及的知识点在高考中出现的频率也越来越高,对其归纳如下: (1)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主要指激素调节 (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免疫调节 (3)种群的概念、种群数量变化 (4)群落的概念、种间关系、群落结构、群落演替 (5)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的功能(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生态系统的稳态。 以上内容中的生命活动调节几乎为高考必考点,有关生态系统的考点也频繁出现,但它们的难度并不高,解题所需的时间也不长,所以相关题目要努力拿到满分。 4.选修 4:生物技术实践 这本教材需要掌握的主要内容如下:

高考生物最全知识点汇总

高考生物最全知识点汇总 必修一 1、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2、生命系统的由小到大排列: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3、科学家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两大类。 4、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5、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6、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7、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组成大分子的基本单位称为单体,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例:组成核酸的单体是核苷酸;组成多糖的单体是单糖。 8、水在细胞中以两种形式存在。一部分水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相结合,叫做结合水。细胞中绝大部分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叫自由水。 9、细胞学说主要由德国的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共同建立,其主要内容为: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10、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11、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脂质中的磷脂和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12、细胞膜的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13、生物的膜系统:这些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这些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很相似,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进一步体现了细胞内各种结构之间的协调配合。 14、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细胞作为基本的生命系统,细胞既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体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 15、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16、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这种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一些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 17、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称为原生质层。当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失水,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即发生质壁分离。 18、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叫做自由扩散;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叫做协助扩散(这种顺浓度梯度的扩散统称为被动运输)。 19、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做主动运输。 20、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 21、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统称为活化能。 22、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因此催化效率更高。 23、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24、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一般是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的。 25、ATP是细胞内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 26、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史上最全)

高三复习生物知识结构网络 第一单元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细胞中的化合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增殖、分化、癌变和衰老、生物膜系统和细胞工程)1.1 1.2生物体中化学元素的组成特点

1.4细胞中的化合物一览表 1.5蛋白质的相关计算 设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个数m,构成蛋白质的肽链条数为n,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蛋白质中的肽键个数为x, 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y,控制蛋白质的基因的最少碱基对数为r, 则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为n m x- =……………………………………①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x ma y18 - =…………………………………………② 或者x a r y18 3 - =…………………………………………③

1.8生物大分子的组成特点及多样性的原因 1.9生物组织中还原性糖、脂肪、蛋白质和DNA 的鉴定 1.10水 被选择的离子和小分子 其它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

1.11细胞膜的物质交换功能 1.12线粒体和叶绿体共同点 1、具有双层膜结构 2、进行能量转换 3、含遗传物质——DNA 4、能独立地控制性状 5、决定细胞质遗传 6、内含核糖体 7、有相对独立的转录翻译系统 8、能自我分裂增殖 1.13真核生物细胞器的比较 1.14细胞有丝分裂中核内DNA 、染色体和染色单体变化规律 亲脂小分子 高浓度——→低浓度 不消耗细胞能量(A TP ) 离子、不亲脂小分子 低浓度——→高浓度 需载体蛋白运载 消耗细胞能量(ATP )

注:设间期染色体数目为2N 个,未复制时DNA 含量为2a 。 1.15理化因素对细胞周期的影响 注:+ 表示有影响 1.16细胞分裂异常(或特殊形式分裂)的类型及结果 1.17细胞分裂与分化的关系 1.18已分化细胞的特点 1.19分化后形成的不同种类细胞的特点 1.20分化与细胞全能性的关系 G 分化程度越低全能性越高,分化程度越高全能性越低 分化程度高,全能性也高 分化程度最低(尚未分化),全能性最高

人教版初中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

主题一科学探究 一、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理解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前提,解决科学问题常常需要作出假设;科学探究需要通过观察和实验等多种途径来获得事实和证据。 二、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设计(对照试验)。原则: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变量(只有一个),其他条件都相同。增加重复次数是提高实验结果可靠性的重要途径。 三探究实例 探究一:1、显微镜的使用: ①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或物镜上标注的5×,表示放大倍数为5倍),假如使用的目镜为5×,物镜为10×,则通过显微镜看到的物体被放大了50倍。②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的物体是反的,将写有“上”或“P”字的透明纸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会看到或d,要将显微镜视野的右下方的物体移到视野的中央,应该向右下方向移动玻片标本。哪偏往哪移。 ③显微镜所成的像是倒像。 ④显微镜放大的倍数与所观察到的细胞数量和大小的关系:放大倍数越大,观察细胞数量越少,细胞的体积越大。放大倍数越小,观察细胞数量越多,细胞的体积越小。 2、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 在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时要注重把握以下几个步骤: (1)擦片:用洁净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2)滴水: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水; (3)取材: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内侧撕取一小块透明薄膜—内表皮,放入水滴中,展平(避免细胞重叠) (4)盖片: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轻轻盖在表皮上.盖时,让盖玻片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水滴的边沿,然后慢慢放下,以免产生气泡; (5)染色:在盖玻片一侧滴1~2滴碘液;(染色后能使细胞核更清晰) (6)吸水:在盖玻片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碘液;(步骤1~6为装片制作) (7)观察:参照《显微镜使用》; 口诀来记忆:擦、滴、撕、、盖、染、吸.关于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中, 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操作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④②①③ D.③④②① 答案:D 探究二: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 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尝试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分析实验变量,识别对照实验,科学地处理数据,预测实验结果,或对证据、数据进行分析和判断,得出实验结论。 例如: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1)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2)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3)制定计划:设置对照试验,(创设明亮和阴暗两种环境) (4)实施计划:观察并进行记录

高考生物最全知识点汇总

高考生物最全知识点汇总 1、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2、生命系统的由小到大排列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3、科学家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两大类。 4、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5、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6、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7、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组成大分子的基本单位称为单体,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例组成核酸的单体是核苷酸;组成多糖的单体是单糖。

8、水在细胞中以两种形式存在。一部分水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相结合,叫做结合水。细胞中绝大部分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叫自由水。 9、细胞学说主要由德国的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共同建立,其主要内容为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10、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11、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脂质中的磷脂和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12、细胞膜的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13、生物的膜系统这些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这些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很相似,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进一步体现了细胞内各种结构之间的协调配合。 14、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细胞作为基本的生命系统,细胞既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体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 15、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16、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这种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一些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 17、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称为原生质层。当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失水,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即发生质壁分离。 18、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叫做自由扩散;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叫做协助扩散(这种顺浓度梯度的扩散统称为被动运输)。 19、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做主动运输。

年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2011年中考生物知识点总结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1、除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是生物2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3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环境因素可分成两类: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4、影响生物生活的的表面。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5、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生产,其中生物部分包括和非生物部分6、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如阳光、空气、水等、消费者和分解者;者、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7就是和能量。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物质食物链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生物圈。8、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显微镜使用步骤: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清洁收镜。9乘;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10、目镜看到的是倒像30010X30=积。移动物像才能移到中央;应朝左下方看到物像偏左下方,标本11、在视野移动。看到的物像朝左下方移动,在标本朝右上方视野、载玻片上写着‘上下',视野里看到的是‘'。方法:把写着‘上120下'的纸片左旋(或右旋)180。);制作清水、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准备(擦干净、滴13(撕下内表皮、展平;盖盖玻片);染色(滴碘液、吸水)1 / 16 、染色:使细胞结构更清楚,但影响活细胞的生物活性,甚至使活细胞14死亡;观察活的细胞及其生物活性时不应染色。);制生理盐水15、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准备(擦干净、滴作(刮几下、

涂抹;盖盖玻片);染色(滴碘液、吸水)、与植物细胞相比,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16(如糖类、核酸、蛋有机物、细胞由无机物(如水、无机盐、氧等)和17白质)组成。(动、植物有)线粒体叶绿体(植物有)和18、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是能量转换器。组成染色体;有遗传效应的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蛋白质和DNA、19DNA DNA片段叫基因。形成组织。人体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细胞分化20体。植物体无系统。结晶组成,离开活细胞通常变成蛋白质外壳、病毒由和内部的遗传物质21。体(包括被藻类、苔藓、蕨类、种子植物22、绿色植物可以分成四大类群:子植物和裸子植物)。朊病毒、疯牛病和克雅氏病是由一种结构改变了的蛋白质-引起的。23苔藓可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24、构成,储存营)和胚(胚根、、胚轴、胚芽、子叶25、菜豆种子是由种皮。我们平常吃能发育成新植株的是胚养物质的结构是子叶(两片),胚根、、胚、种子是由。玉的豆瓣酱主要是大豆的子叶M种皮胚(2 / 16 子叶一构成,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是胚乳,轴、胚芽、子叶)和胚乳胚乳。片。我们平常吃的面粉成分主要来自小麦的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26、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有。胚根发育成根,胚芽发育胚根、种子萌发过程中,首先突破种皮的是27。成茎和叶细胞。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分生区最快的部位是根尖的伸长区28、根生长.分裂增加数量,另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因为该区长有大量的根毛29、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筛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大全人教版

初中生物知识大总结(人教版)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1、科学探究一般包括的环节: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2、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绝大多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自养);动物则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异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应激性。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4、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5、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 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

属竞争关系。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举例: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7、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8、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就形成了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有毒物质也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写食物链时注意:只能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层消费者结束。 9、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等,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第二单元 10、利用显微镜观察装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