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1000字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1000字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1000字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1000字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1000字

篇一:

曾经不止一遍的读过《傲慢与偏见》,但这次看完电影《成为简.奥斯丁》之后重读

这篇小说,我又有了新的感悟。记得第一次读《傲慢与偏见》的时候,乍一看,它讲的是

伊丽莎白.班纳特与达西的爱情,但寻遍全书,确丝毫不见热情澎湃的只言词组。《简.爱》的作者夏绿蒂.勃朗特曾说过奥斯丁不知激情为何物。的确,奥斯丁的作品没有生离死别,没有浪漫热烈、生死相随,但是,往往伟大来源于平凡。如果奥斯丁的这本小说只是一个

平凡的故事来供大家消遣的话,它就不会有如此的生命力。她的故事平凡,却能打动人,

她的作品所反应的社会现实确是如此一针见血,她讲的是婚姻,却与爱情无关。

奥斯丁的作品并不多,但是我都非常喜欢,尤其是这本《傲慢与偏见》,百读不厌,

也许是因为在这本书里奥斯丁融入了她自己的故事,自己的情感,所以才更加令人动容吧。在奥斯丁生活的十八世纪末的英国,人们的思想中充斥着名利,地位,虚荣,在当时的英

国社会,为了爱情而结婚是一个愚蠢的游戏。金钱决定了整个等级分明世界的运转。当时

的婚姻缔结的充要条件是男方有可观的家产,女方有丰厚的嫁妆。于是他们的结合便是幸福,便会为世人所承认接受,女人的思想和美德是一方面,人们更看重的是门当户对。在

本书中伊丽莎白一直是以一个正面人物来写的,她理智、活泼、爱打趣,善于对人冷眼旁

观并直看穿其心思。书中常有她发表的见解和看法,作者通过她来表达自己的意图和观点,但表面上看来她是爱情的忠实追随者,直到最终获得真爱。但其实在那样的社会背景下,

奥斯丁也未能免俗,在她笔下的两段美满的姻缘——达西和伊丽莎白、宾利和简,都少不

了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男方都收入不菲,虽然伊丽莎白和简的父亲并不算富有,但至

少伊丽莎白和达西先生的差距并不算太大。同时,伊丽莎白之所以对达西改变态度的转折

点是在她看见了达西硕大的庄园之后,彭伯里女主人的称号无可避免的是一种诱惑。但是

我想,奥斯丁把财产作为一个婚姻美满的条件可能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她自己的真实经历。再看过《成为简奥斯丁》之后,我深深的感受到,《傲慢与偏见》就是为纪念自己爱情所

创造出来的,只是与小说不同的是奥斯丁遇见汤姆·勒弗罗伊时,他只是一个实习律师,

他长相英俊、聪明过人但也十分拮据。就像《傲慢与偏见》中描写的一样,两个人从互相

偏见到相爱,但是因为财富和名望他们的爱情并不被家人所接受,为了勒弗洛伊声誉,简

奥斯丁最终放弃了和勒弗洛伊私奔。多年之后,勒弗洛伊成为了爱尔兰的首席法官,并给

他长女起名为简。而奥斯丁一生未婚。也许正是现实生活中的遭遇才使得奥斯丁在自己的

作品中塑造出了达西跟伊丽莎白的爱情故事,来弥补自己的遗憾。

在书中,女性地位低下是显而易见的,即使有钱人家的太太,小姐,充当的也只是家

庭主妇的角色。因为班奈特家里没有男嗣,因而,班纳特家的财产不得不由班纳特先生的

侄子继承。这样致使6位班家小姐的嫁妆只有从其母亲当年的嫁妆中分得,嫁妆的卑微常

常使的年轻的小姐们不得不选择一条像夏绿蒂那样的路,通过婚姻来为自己将来的温饱作

打算,自然会将婚姻视为金钱至上的买卖。没有经济能力的女性在当时的金钱社会中得以

舒适生存的唯一办法是,出生前就挑个名门旺族,但这仅凭机缘,更多不幸出生于普通家

庭的,便只能向生活屈服。可悲的是,她们从不发现这是社会的弊端,而一直认为是自己出身贫寒。他们没有选择的权利,就像是花瓶,等着有一天被一位出手阔绰的人买走,仅凭运气,与爱情无关。

小说以写实的手法展现了捕鱼老人圣地亚哥在重压下仍然保持的优雅风度。这种精神上的永远不可战胜使圣地亚哥成为文学史上的一个典型的硬汉形象。这样的硬汉在生活中是比较难以找到的。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是被打败的人而不是被毁灭的人。也许有人怀疑老人的智商,认为与这么大的鱼战斗,简直是自讨没趣,兴许还会把自己的命赔上。但是在巨大的诱惑下,人可能会不顾一切地去搏斗,甚至献出生命。老人在连续多天无鱼的情况下,实然而来的马林鱼便对他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诱惑,使他奋不顾身。这个老人的形象,其实很可能就是作者的一个理想的投射。在现实生活中,人都是脆弱的,即使外表显得很坚强,却仍掩盖不了易碎的心。海明威自己在生活中无法成为圣地亚哥那样的硬汉,于是他用笔塑造出了这样一个他心目中的硬汉。

《傲慢与偏见》是文字魔力结合感情升华的最佳表现。奥斯汀的语言是经过锤炼的,她在对话艺术上讲究幽默、讽刺,常以风趣的语言衬托人物的个性特征。

最后,小说以一个少年看到老渔夫在度量足有十八英尺长的大马林鱼,再次描写了这条鱼的巨大,说明老渔夫所克服的困难之大,非比寻常。

但是如果我们能从中与于连获得一种共鸣,则就说明,我们也和他一样,那颗心仍在跳动,那份热情并没有枯竭,绝对不能服从这样的命运,让蔑视我们的人迟早自惭形秽。也许我们是白手起家,所以正因为一无所有,我们可以不顾一切。

回到《老人与海》,它只不过是一曲英雄主义的赞歌。主人公桑提亚哥不像《太阳照常升起》中的杰克·巴恩斯,也不像《永别了,武器》中的弗雷德里克·享利,他们在厄运面前,至多表现得能“勇敢而有风度地忍受”;老人尽管开始就处于不利地位,但仍是一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难道不是有利于我们,并值得我们学习的吗?毕竟,生活中充满酸甜苦辣,坎坷险阻,痛苦的昨天我们不能完全忘记,应作为美好明天的展望台,展望未来!

《傲慢与偏见》通篇是伊丽莎白幽默的俏皮话,可是这种强颜欢笑下,隐藏的却是那一时代人们无尽的苦恼、不满、遗恨。

篇二:

在我读大学的时候就有机会看《傲慢与偏见》,但说句心里话,当时我并不认为这本书有多好,甚至只看了个开头就放到了一边,心想:语言如此贫乏,故事又无激动人心之处,怎么会成为世界名著呢?

The article describes a number of daughters Bo Nate story. Ji-an eldest daughter, gentle kind-hearted, beautiful Keren, Bentley and rich kids at first sight, but at the crucial moment has brought a twist. Second daughter, Elizabeth, Qingli intelligent, ambitious, assertive, consistent with the property of the nobility million youth met Darcy. Can be as arrogant Darcy eccentric, Elizabeth for his prejudice are serious, they love but refuse to recognize the obvious, but also continue to hurt each other with words, but fortunately dispelled the last mistake, married lovers.

这次我是在偶然间弄到这本书,由于书的主人极力推荐,我满腹狐疑,才决定看完之

后再对此书下一个自己的定论。在这种想法推动下,我花了一些睡觉时间将它看完,于是

对它的看法大为改观。不过,我这里所谓的改观,并非指完完全全、彻彻底底地改变了原

先的看法。我所谓的改观,是指现在才发现它并非毫无优点。

先说说我发现的优点吧。从风格上看,它有与众不同之处,这是毫无疑问的,大多数

书都是从男性的角度看世界,即使是《简·爱》和《呼啸山庄》,也基本上从男性的角度

来写,而《傲慢与偏见》则明显地充满了女性思想色彩,包括世界观及生活方式。这一点

在写作内容上得到最好体现:假如是男作家,写出的作品大多具有惊险色彩(只是强弱一

些的问题),而本书中,最激动人心的一段也不过是威克姆与伊丽莎白之妹私奔(而且结局

并不悲惨),作者能想到的最恶劣的行径,也只是一些人与人之间的简单欺骗;贯穿全文的

一件事就是母亲如何嫁女儿。这一系列的事实,都表现了这本书的女性化,而这类书在那

个时代当然极少,所以我认为这是本书极大的成功之处。

一部好的小说应当可以反映一个时代的风貌,就这一点而言,此书也表现得相当成功。读了这本书,头脑中不难形成当时欧洲女性社会的状况——所有女子都以嫁出去作为一种

荣誉,而不管嫁给谁,婚娶成了妇女唯一的人生目标,真正的感情既少见,又难以被理解,作者深刻揭露与批判的正是这些。

谈到缺点,我想与其他书作比较:就运用语言的能力而言,它不及《基督山伯爵》;

就故事的曲折丰富性而言,它不及《乱世佳人》;就表现社会现实的高度而言,它不及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就人物心理描写而言,它不及《呼啸山庄》。虽然这些缺陷很大

程度上是由它要描写的社会现实决定的,但一本名著出现这么多的漏洞,毕竟是太过分了。

读完这本书,我极想将它与《乱世佳人》进行完全深入的对比。这两本书在故事内容,情节发展上太相似了,就连人物选取也如出一辙:达西对应瑞德,伊丽莎白对应斯佳丽,

宾利对应维希礼,简对应媚兰。前两者间关系都由感情封冻到暖化,再到热烈;后两者的

感情则始终如一。唯一不同之处是,前者以和平为背景,后者以战争为背景。所以我将

《傲慢与偏见》称为和平版《乱世佳人》,试想,让宾利处在乱世,他必然会与维希礼一

样落魄。相反,维希礼在开始时也是十分体面的绅士。

相关主题